下雪作文-叙事作文

2024-05-04

下雪作文-叙事作文(精选18篇)

篇1:下雪作文-叙事作文

“喂,快起床了,外面下着好大的雪,瑞雪中。”不知是谁喊了一声,把我从睡梦中惊醒,我睁开朦胧的睡眼,望着满是水汽的玻璃,半信半疑地直起身子,穿上衣服朝窗户走去。 我用手在玻璃上轻轻一抹,对面的楼房就清晰可见了,我仔细一瞧,发现今天的楼房有些与众不同,“啊,下雪了!”我叫喊着,跑到阳台上。 欣喜若狂的我呆呆地站在阳台上看着。屋顶上有雪,草地里有雪,街道上有雪,汽车上也有雪,一切都被雪所覆盖,大地穿上了洁白的盛装,显得如此美丽、可爱。河畔周围的树上落满了雪,好像千姿百态的珊瑚,也好像是雄鹿头上的鹿角;街道上的积雪像一条白色的地毯,镶嵌着一条条人工而成的“花纹”;远处的田野上一片雪白,好像是一条棉被给刚插下不久的秧苗取暖。我看着这如诗如画如梦般的景色,陶醉了。 当我匆匆来到楼下时,早已有许多小朋友们在玩了,有的堆雪人,有的打雪仗,有的滚雪球,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雪人仿佛站了起来,踉踉跄跄地朝我走来。我也不甘示弱,忍着冰雪刺骨的疼痛,堆起一个胖胖的雪人,它五官具全,还有头发、小手和衣服,这些都是用石头、树枝、杂草做成的。看着它憨厚的样子,手被冻的再红再肿也值得了。 正当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时,突然飞来一颗“银弹”,不偏不斜正好打在我的脸上,我被这突如其来的“银弹”打得不知所措。我拍落身上的雪,戴上帽子,气冲冲地冲向雪球飞来的方向。只见几个同学正在打雪仗,据了解,这“银弹事件”纯属意外,我才兴致勃勃地加入了“战斗”。 战斗开始了,我先在基地上筑起了城墙,挡住雪球。这时,对方发起了疯狂地轰炸,尽管我反应很快,可还是被炸到了。半空中,白色的雪球你来我往,战斗不分高下。我们只好使出杀手锏——偷袭。我在同伴的掩护之下,我抱着一个大雪球,悄悄地潜入敌方阵地,敌方总司令被我杀了个措手不及,我方胜利了!可我们的敌人还不服气,奋起反抗,双方展开了混战。混战后,“死伤无数”,我“负伤”离开,虽然我已经疲惫不堪,可心情一直十分愉快。 回家后,我站在窗前,看着半空中飘落的雪花,我仿佛又看到了瑞雪中那激烈的战斗。

篇2:下雪作文-叙事作文

20xx年的第一场雪来了,在20xx年的11月11日早上,在我们刚睁开眼睛迎来晨曦的时候,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汪洋恣肆地向我们走来了。

走出家门,雪飘落到我的头上、脸上、身上,清清爽爽的。抬眼一望,山已经笼罩在一片白色烟雾中,分不清山的轮廓了,小广场已经是银装素裹的世界了,路边的绿化带、冬青上、小区停车场的车上、花园的亭子上都盖上了厚厚的雪被,树枝上挂满了茸茸的雪球。路上的行人,有打伞的,花花绿绿,煞是好看。有和我一样径直走在雪地里,任雪花在头上、脸上、身上随意飘落的。人们的脸上不经意就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走在纷纷扬扬、飘飘洒洒的雪中,我的心情也象是沁润在一种说不出的惬意里,脚步也变轻快了。

篇3:作文教学应重视叙事策略

如何提高作文教学效率一直以来是我国广大学者和广大教师不断探索研究的课题。但多年来作文教学方法依然很传统, 教学理论陈旧, 实际指导作用很小, 教学效果不明显。加上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再学习的机会很少, 对新的文艺理论学习甚是缺乏, 使得当下作文教学和西方新文艺理论结合甚微, 对西方文艺理论开发甚少, 使一些适应作文教学的西方文艺理论在基础写作中未受到重视。我国中小学的课程这些年来虽然在不断改革, 但在作文教学方法上却很少改革, 作文教学在“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开放性方面做得远远不够。

我们的作文教学探究内容虽然十分庞杂, 但缺乏开拓、创新。金圣叹在《读第五才子书法》里说“章有章法, 句有句法, 字有字法”, 可我们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是章法有余, 而句法、字法不足。作文教学的理论看似汗牛充栋, 但实质单一:只注重作文文采及模式化的东西。如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华丽的辞藻, 运用排比, 运用“三段”论;或强调“532”式作文模式, 即一篇文章不少于五个自然段, 不少于三种修辞, 不少于两句名言;写议论文虽讲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论—本论—结论等大框架, 但都只是从宏观上把握, 到怎样提出问题, 怎样分析问题, 怎样解决问题, 怎样引论—本论—结论具体而微的语言层探讨就很少了。这些看似经典, 实则很大、很空、很虚, 学生具体动手时可操作性很差;传统作文教学是从记叙文——抒情文——议论文这个路子走下来的, 在文体上、结构上、立意上强化训练, 但在语言理论上很少下工夫, 在句法上、表述方式上、话语技巧上研究很少, 在微观上把握十分薄弱。可见传统的作文教学研究与中小学生写作实际是有些脱节的, 有点儿舍本逐末。可学生作文最终要落实到语言运用上去, 所以, 作文教学急需开辟新天地, 急需重视叙事策略这样的新理论。

在新课程改革中, 高中选修课本已涉及到叙事理论。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外国小说欣赏》在第一单元话题部分专门介绍了叙述 (即叙事) , 它分为叙述角度、叙述人称、叙述腔调、速度控制四块 (见2007版P7-10) 。这说明叙事策略是中小学教学应研究的理论, 是作文教学应注意开发的领域。

限于篇幅, 下面我们选取叙述角度、叙述人称浅析一下叙事策略对作文教学的启发作用。

一. 叙事视角与作文教学

“叙事视角是一部作品, 或一个文本, 看世界的特殊眼光和角度” (杨义:《中国叙事学》, 人民出版社, 2009版, 第197页) ;叙事“视角指叙述者或人物与叙事文中的事件相对应的位置或状态, 或者说, 叙述者或人物从什么角度观察故事” (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版, 第19页) 。叙事视角不同, 作者对同一件事的写法不同, 作品的结构和情趣不同, 读者的感觉不同, 作品的生命力、影响力也不同。

叙事视角分为:一、非聚焦型;二、内聚焦型;三、外聚焦型。

非聚焦是无所不知的视角, 叙事者可以从任何角度叙事, 具有“上帝的眼睛”, 是先知, 对所有的事情了如指掌, 能从任何角度观察, 能任意从一个人物转向另一个人物, 从一个角度转向另一个角度。叙事者可以观察到作品中任何一个人物的内心世界, 任何一件事的发展趋势、发展结果。叙事者既说又看, 可以透视任何人物的内心活动。

内聚焦是指“完全凭借一个或几个人物 (主人公或见证人) 的感官去看、去听, 只转述这个人物从外部接受的信息和可能产生的内心的活动, 而对其他人物则像旁观者那样, 仅凭接触去猜度、臆测其思想感情” (胡亚敏:《叙事学》,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版, 第27页) 。

外聚焦则是指叙事者置身于人物之外, 只提供人物的行动、外表及客观环境, 而排斥提供人物的内心活动, 如人物动机、目的、思维和情感。

在叙事视角的三种类型中, 中小学作文对非聚焦运用得最广泛。他们在叙事过程中往往是既写说又写看, 从所有角度来观察、理解事件, 完全是全知全能, 任意从一个人物转向另外一个人物, 从一个角度转向另外一个角度。对于内聚焦的运用也较多, 往往是自传性的、内省性的。外聚焦型则运用的最少, 由于能力问题学生对客观叙事视角往往感到无话可说、捉襟见肘。

另外, 叙事者为了某种需要而采取非常视角。所谓正常视角、非常视角是从作品和生活的真实吻合度来划分的。“正常视角, 指的是叙述者的选择和确定比较符合生活的真实情形”, “非正常视角, 指叙事者的选择和确定不完全符合生活的真实, 具有某种荒诞的色彩” (晓苏:《文学写作系统论》, 湖北人民出版社, 2006版, 第178页、第181页) 。非常视角有很多种形式:比如“我”是人还是物, 是活人还是死人等, 这在中外作家的作品中都很多。如方方《风景》的叙事者“我”就是一个死了的小孩, 而我们都清楚任何作品在创作时作者都不可能是一个死了的小孩。叙事者变异的也很多, 如被选入中学教材的经典篇目——卡夫卡的《变形记》, 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 作者全是在用动物的眼光来观察、反映社会问题。

对于非常视角, 近些年来在中小学生作文中运用得越来越多。如众所周知的2001年满分作文《赤兔之死》, 作者以三国故事为基础, 编撰了赤兔马为诚信而殒身的感人故事。又如2009高考湖北满分作文《站在我家的门口》, 作者通过“我”和狗、猪的对话, 以寓言的形式, 以黑色幽默小说的荒诞写法, 拷问当下的‘人性’, 说明在现代文明进程中, 人受到各种欲望的挤压, 从而丧失了本应属于‘我’的所有东西, 以至要请狗来帮, 请猪来拯救“忠诚”“勇敢”等。

可见, 作文一开始就有叙事视角选择的问题, 叙事视角不同决定立意的优劣, 决定作文的吸引力大小, 决定分数的多少。我们要通过叙事视角的写作训练教会学生比较不同叙事视角的优劣, 发挥各类叙事视角的优势, 写出好作文来。

二. 叙事人称与作文教学

叙事人称按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分类法是最容易让中小学生理解、接受的, 也是最实用的。第一人称“我”是属于说话人, 第二人称“你”是属于听话人, 而第三人称“他”是属于说话人和听话人认为的人。第二人称叙事在中小学生作文中很少运用。

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叙事的区别在于与作品塑造的世界的距离不同。第一人称叙事者站在作品塑造的世界里, 是作品世界的一个人物, 叙事动机是切身的, 是植根于第一人称现实经验和情感需要的。“我”在作品中可以自定年龄、身份、地位等。第三人称叙事者一般是站在作品塑造的世界外, 从作品外观察作品世界里的人物, 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事后叙述, 叙事者不想沾上自我暴露的嫌疑, 不想让作品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拉上关系。

2010年高考北京卷影响最广泛的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这是一篇经典的站在第一人称叙事的“穿越型”文章。

1.全文站在第一人称的叙事者角度来与墨子对话, 采用的是一种“现在进行时”的叙述。文章仿佛是一个真实的特写, 给人亲身经历的感觉, 作品中“我”好像就在现场, 是一个目击者或参与者, 让作品增强了真实感和亲切感。

2.作者运用寄信与墨子的这种外在形式, 将古典素材巧妙地融在“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的思想之中, 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因为采用书信体和自传体会很自然地使用第一人称叙事, 从而给人亲身经历的感觉, 引起读者共鸣。

3.对墨子采用第二人称叙事拉近了“我”和墨子的距离, 让人觉得“我”和墨子在促膝而谈, 在话家常。

其实以第一人称叙事者的写作在历年高考作文中比比皆是, 比如2009年湖北卷“站在__________门口”为题作文, 以“我”为叙事者的作文不计其数;2008年湖北卷“举手投足之间”为题作文, 其中写自己的更是大有人在。可以说, 以“我”为叙事者的作文在中小学生的作文中体现是最多的。

同样, 2010年高考北京卷另外一篇满分作文《仰望星空与脚踏实地》, 站在第三人称叙事, 是一篇描写孔子一生的速写, 全篇抛开空格字数还不到700字, 是典型的第三人称叙事模式“他”的眼光在讲述, 叙事者高高在上, 对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从出生到去世一生了如指掌, 对孔子的一生经历是全知的。文章是一种“过去完成时”的事后叙述, 看上去很客观。它和上面一篇的“现在进行时”叙述刚好相反。可是恰好是这种客观的叙述、不动声色的第三人称叙事加深了孔子的悲剧感, 让孔子的纯真、高洁和命运的残酷形成对比。

通过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叙事人称的研究对作文教学有很多可行性的指导。

1.在作文教学中可以具体的、有意识的按叙事人称对学生进行专项训练。通过对叙事人称的运用训练, 让学生知道作文中平常最常见的“我”的写作和“他”的写作是有理论可探究的, 有规律可循的。让学生更加清醒、更加理智。

2.学会根据写作目的和写作实际的需要来确定作文的叙事人称。第一人称叙事和第三人称来叙事的特点及表达效果让学生清晰认识到作文人称的选择并不是凭感觉确定的。当确定用第一人称叙事时那是想让文章更具现场感, 当选取第三人称叙事时则是为了更自由、更全面的叙述。

篇4:作文教学叙事

一个人的语言发展是先学会口头语言,然后才学会书面语言。不会说,又谈何写呢?于是,我布置了“三分钟演讲”的活动。演讲的内容不限,自己写的或者课外有益读物的内容都可以。在学生们演讲的过程中,要求他们语言要流畅,表情要丰富,感情要真挚,同时针对学生们演讲中出现的某些问题,给予及时的评价,对讲的优秀或有进步的同学给予奖励。

二、积累素材,多读书丰富写作效果

写文章是靠平时的积累。要想把作文写好必须要在多读、多看、多思、多练上下功夫。没有平素点点滴滴的词汇、语段及生活真实的感受是绝对写不出好的作文来的。因此,我要求同学们每天在早课前抄写一些好词佳句。为了便于记忆,按写人、写景、写物的类别进行各种竞赛活动,如“词汇大赛”“语段速写”“成语接龙”等。

三、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写真情实感,激发表达欲望

作文教学必须引导学生从观察、体验日常生活入手。如在一次“跳大绳比赛”中,一名同学这样描写跳绳比赛活动场面:“比赛开始了,只见摇大绳的两名同学,用力晃动着手臂,随着大绳的起伏,时而弓着腰,时而踮起脚,把大绳摇到最大空间,生怕绳子碰到中间跳绳的同学。只见绳子掠过中间跳绳的同学的头顶,擦过地面,发出‘叭叭’的响声。围观的同学们紧张地,目不转睛地看着他们,不由自主地随着绳子有节奏的响声数起数来了。”还有一名同学这样写了结尾:“我们班终于取得了冠军!胜利了!当我们走进教室时,同学们都激动得情不自禁地唱起了‘团结就是力量’这首歌。”

篇5:下雪作文-叙事作文

我来到楼下,仔细观察着这群穿着白纱裙的舞女,它们伴着孩子们的欢笑声,轻盈地飘舞着,旋转着,跳着“芭蕾舞”优雅地降落下来……。天空中的小雪花越来越多,白茫茫一片,它们呼朋唤友,紧紧抱成一团,我欣喜地欢呼一声,从雪地中捧起一把小雪花,放在眼前细细观赏着这些晶莹剔透的“小精灵”,心里赞叹着大自然真是神奇,能够创造出如此洁白无暇的天然“水晶”,我撅起小嘴轻轻一吹,手中的小雪花便飘飘洒洒回到了“母亲”怀中……

虽说是漂亮的“小精灵”,但它也很淘气,也会给人们带来不少的麻烦。上学路上,我看到一辆辆汽车都小心翼翼地排着队行驶着,旁边骑着电动车和自行车的人们都紧绷着神经双手握紧手把慢慢地前行,有的干脆下车推着车子步行了,再看那人行道上的人们更是迈着小步一步一顿地缓缓向前走着。我想现在好多人跟我的心情可能是一样的:急着去上学上班,但是脚下却不给力啊,怎么办怎么办,要迟到了啊……。

到了学校,我还没来得及欣赏雪景,急着往教室奔去,可脚下一滑,便给我摔了个大跟头,我懊恼地站起来,一边拍掉身上粘着的小雪花,一边心想:唉,漂亮的小精灵啊,“想说爱你不容易啊”……来到教室,看到同学们都站在窗前叽叽喳喳地看着窗外,我也奔过去望向窗外:哇,学校变成了“雪校”,此时一切的懊恼都抛到了九霄云外,瞧那一棵棵树木都穿上了银白的礼服,一幢幢房屋都戴上了白白的绒帽,眼前的一切银装素裹,像涂上了一层白色的奶油……

篇6:下雪了叙事作文

下雪了叙事作文1

中午,天空飘扬着一个个晶莹透亮的小雪花,小雪花柔软、蓬松、轻盈,在天空中你抱着我,我拉着你,像一只只淘气的玉蝴蝶;还像一只只空中滑翔快乐的小鸟,一会飞到这儿,一会飞到那儿,奔跑着,追逐着,打闹着……

渐渐地,雪大了起来,飞舞的雪花像天女散花般飘飘荡荡,轻歌曼舞般前拥后挤从天空中落下来,落到我的脸上,凉凉的,好像亲吻着我的脸颊;紧接着成片成片的大雪向你扑来,急切的要为大地做一床厚被。

下午,走出家门,映入眼帘的是一个银装素裹的世界:大地上铺着软绵绵、厚厚的白色地毯;一幢幢房屋像戴上了一顶漂亮的.白色礼帽;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树木,雪花把它们装扮成各式各样的造型,给我们天上亮丽的景色!

在这白茫茫的世界里,你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遐想:“突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

下雪了叙事作文2

早上,我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地拉开了窗帘。哇噻!下雪啦!外面变成了粉装玉砌的白色世界,树哇,草哇,车哇,全都穿上了银装,好漂亮呀!

我匆匆忙忙地吃了早饭,戴上帽子、手套,擦上护手霜。全副武装之后,我拉着全家人,冲到了草坪上。啊!好多人哪。你看,那个阿姨在堆雪人,这个阿姨在打雪仗;这个叔叔在照相,那个叔叔为了躲雪球逃跑……妈妈遇上了儿时的玩伴,走上去攀谈,却冷不防地被那个阿姨用一个雪球打中了。妈妈可气愤了,连忙叫我们收集雪球,还击那位阿姨,只见那位阿姨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这儿躲了躲那儿,可好笑了。一阵后,我们打累了,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我一伸手,接住了一片雪花,啊!好漂亮呀!多么美丽的六角形呀,那么美,那么自然,大自然真不愧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呀。

下雪了叙事作文3

下雪啦!下雪啦!鹅毛般的雪花从高空中纷纷扬扬飘落下来。大雪下了整整一个晚上。

早上我一起床,就拉开窗帘,哇!外面白茫茫的一片,大地就像穿上了一件洁白耀眼的礼服。远处的屋顶像一块巨大的奶油蛋糕,好想咬上一口,肯定甜甜的,糯糯的。楼下的小树,被大雪压弯了腰,好像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多么美丽的雪呀!

我兴奋地大叫:“我要去堆雪人!”于是,我和弟弟戴上手套,穿上雨鞋,带上桶和铲子,高兴地奔向小花园。我负责堆雪人的身体,弟弟负责堆雪人的头,不一会儿,雪人就堆好了。我用两个橘子当雪人的眼睛,一根胡萝卜当鼻子,最后用一根树枝,画出它的嘴巴,雪人就堆好了。我们一看,呀,这不是二师兄吗?我灵机一动,说道:“有啦!”我找来一根树枝搭在雪人的肩膀上,当他的钉耙,可爱的二师兄就堆好了。

篇7:叙事作文:下雪了

早上,我伸了一个懒腰,懒洋洋地拉开了窗帘。哇噻!下雪啦!外面变成了粉装玉砌的白色世界,树哇,草哇,车哇,全都穿上了银装,好漂亮呀!

我匆匆忙忙地吃了早饭,戴上帽子、手套,擦上护手霜。全副武装之后,我拉着全家人,冲到了草坪上。啊!好多人哪。你看,那个阿姨在堆雪人,这个阿姨在打雪仗;这个叔叔在照相,那个叔叔为了躲雪球逃跑……妈妈遇上了儿时的玩伴,走上去攀谈,却冷不防地被那个阿姨用一个雪球打中了。妈妈可气愤了,连忙叫我们收集雪球,还击那位阿姨,只见那位阿姨被我们打得抱头鼠窜,这儿躲了躲那儿,可好笑了。一阵后,我们打累了,坐在旁边的石头上。我一伸手,接住了一片雪花,啊!好漂亮呀!多么美丽的六角形呀,那么美,那么自然,大自然真不愧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呀。

篇8:写好叙事作文四步曲

(1) 主题明确。有了主题以后, 进而才能依据文章中心来选材, 选取恰当的事例。例如, 四年级的课文《第一次抱母亲》, 作者把赞扬母亲胸怀的无畏、博大作为主题, 记叙了“我”去守护生病住院的母亲, 抱起母亲让护士换床单时, 才察觉母亲的身体竟然那么轻, 不由想起了母亲以弱小的身体挑着重担翻山越岭的往事, 心里很难过, 也很愧疚。于是, 像小时候母亲抱“我”一样, “我”把母亲抱在怀里。课文重点叙述了“我”与护士、与母亲的对话, 简洁生动地描写了“我”抱母亲的情景。这里却是举轻若重, 激起读者情感的共鸣, 从内心深处涌起对母亲的崇敬和爱戴。

(2) 条理清楚。记叙一件事情, 在选定材料以后, 要把材料排排队, 确定先写什么, 后说什么, 一层意思说完了, 再说另一层意思, 使文章条理清楚, 错落有致。我们可以细心揣摩课文《大江保卫战》的写法。这是一篇通讯, 背景广阔, 人物众多, 充满战斗气息, 既是气壮山河的大江保卫战的真实写照, 也是沿江整个抗洪战斗的缩影。第二段着重写人物众多的群体场面, 四百多名官兵齐心协力, 打了一场保卫大堤的大决战, 惊心动魄, 气贯长虹;接着以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作为过渡, 在第四段突出连长黄晓文的典型事迹, 写一个人, 代表的却是整体, 反映了整个人民子弟兵铮铮铁汉的本色。这样点面结合, 既有整体的鸟瞰, 又有个体的特写, 能全面具体反映事情的真相, 生动表现出人民子弟兵的英雄气概。

(3) 要素具备。叙事, 还必须注意事情的完整性。当然, 一篇文章中不一定都要具备六要素, 只要能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把有关情况交代清楚就行了。例如, 《第一次抱母亲》中, 写母亲病了, 住在医院里, 我们兄弟姐妹轮流去守护, “我”为了配合护士换洗母亲的床单, 而自然地抱起母亲, 接着与母亲、护士的系列对话, 情感发轫, 突发奇想, 抱母亲睡觉, 结果母亲也很感动, 静静地流下两行热泪。这个故事中, 具备了地点、人物以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但却没有具体的时间, 然而, 并不影响故事的完整性。

篇9:作文叙事五诀窍

诀窍一:“真”

作文在对所述内容进行选择、提炼、改造、加工和重组时,要注意对现实的真实反映。特别是想象,在借助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夸张、变形时,别忘记了最终目的仍是为了反应生活的本质与真实,对真、善、美进行展现与赞美,对假、丑、恶进行揭露与鞭挞,对事物特征与发展规律进行探求,对时代、历史进行认识与把握。

诀窍二:“假”

写作文,尤其是叙事,不能照搬生活,要注意加强其故事性、虚拟性,注意新、奇、巧与情、趣、悬念的结合,力求在意料之外,却又在生活情趣之中,使人可以耳目一新,欲传之而后快。

诀窍三:“亮”

叙事要特别注意细节的丰满、生动,不要只是搭一个故事的大框架,使读者感觉空洞抽象,缺乏血肉,毫无生活气息。再者,要注意场面描写应烘托出场面气氛,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

诀窍四:“厚”

叙事要注意“急流安闸”。在高潮出现之前。要注意多拐几个弯儿,多一些起伏变化,使作文内容力避单薄而曲折浑厚起来。这要求作者善于发挥和穷尽情节蕴含的最大限度,不要急于追求高潮的出现,把“底”抖出,以致一览无余、单薄乏味。

诀窍五:“人”

篇10:下雪叙事作文

到了校门口,我就见门口停放的汽车,就像一位位白发苍苍的老人,车顶雪白雪白的.,似乎是老人的白发;引擎盖上也批了一层白纱,仿佛是那长长的白胡子,好有趣!

到了第三节信息课时,只见南边的雪花慢条斯理地飘落了下来。这不是正如杨雪蘅“大诗人”所说:“美丽的雪呀!多么高贵呀!她们像许多位跳芭蕾舞的公主,优美地从空中飘落下来。多么令人陶醉呀!”再看看北边的雪花吧!北边下的雪和南边下的雪,有着鲜明的对比。那边的雪花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那就是“狂”。她们快速地往下跳,好像地上有金银财宝似的,一个劲往下蹿。没想到同一样东西,她们的性格不同,走路的方式也不同啊!这和我们人难道不是很相似吗?

篇11:下雪啦叙事作文500字

“哇!”我不禁尖叫道,你瞧:草坪上、院子里、大树上、屋顶上……全都白茫茫一片,外面银装素裹,洁白无瑕,我的眼中全都是白花花的雪。

这时大白也跳出门,叫道:“我们来堆雪人吧!”大白的话把我吓了一跳,原来大白也被那美不胜收的雪景吸引了,于是我们就开工了,我们齐心协力地堆呀堆,过了一会儿我们好不容易团完了一个大雪球,不过我们都大汗淋淋了。接着我们又照样做了一个小雪球,这个雪球太肥了,我们不得不给它“减肥”。突然,门那儿发出了“吱吱”的声音,我们转头一看,原来是妈妈出来了,她拿着一根胡萝卜和几粒红豆给雪人做鼻子和嘴巴。我急切的上前接过东西,把它们给了大白,然后一个转身跑到草坪上,拾起了两根树枝跑了回来。我把树枝插进了大雪球里成了雪人的手。“雪人做好啦!”大白兴喜若狂的喊道。最后,我和大白看着我们的成果都“哈哈哈”地笑了。

篇12:五年级叙事作文:下雪了

到我们这一组了,我迫不及待的冲出教室,趴在栏杆旁。那细小的雪花随风飘扬,我试着用手接,可那小雪花一到我手中就化成水了。忽然,从对面吹来了一阵风。风把雪吹向我们,有的雪花都飘到我们的头发上了。有几个男生把嘴张开,让雪花飘进他们的嘴中。他们还说,很爽。把我们女生逗得哈哈大笑。我又平静下来,像柳絮一般的雪,像芦花一般的雪,像蒲公英带绒毛的种子一般的雪,在空中飞舞。这使我心旷神怡。

一会儿,老师让我们回教室。我只好依依不舍的回到教室。回到座位上,我又抬头望着窗外。雪花又像顽皮的孩子一样,它们调皮的飞到窗台上,有的还直接飞到了我的课桌上。它们真调皮。

篇13:《颜氏家训》对叙事作文的启示

《颜氏家训》内容切实, 语言流畅, 具有一种独特的朴实风格, 其影响不应止于家庭伦理教育, 其文风对学生学写叙事具有切实的指导价值。

“平而不诡”, 这里的“平”应为“平常”之意“, 不诡”意为“不奇异”。“平常而不奇异”, 告诉了我们叙事作文应该“写什么”, 即写平常而不奇异之事, 写自己亲身经历之事, 写自己真实的生活。《颜氏家训》中颜之推常用自己经历之事身边周遭之事教育孩子, 如《序致》篇中写自己“便丁茶蓼”之后“肆欲轻言, 不修边幅。年十八九, 少知砥砺, 习若自然, 卒难洗荡”之事, 《慕贤》篇中“太子左卫率羊侃坐东掖门, 恃侃一人安之”之事, 《文章》篇中“近在并州, 有一士族, 好为可笑诗赋”之事等。自己亲身经历或亲眼目睹之事, 真实有说服力。

诚然, 现在的学生人生阅历简单, 生活积累薄弱, 但每天都有发生在自己或周边人身上的事, 这些有限的生活积累就应成为学生写作的第一资源。叙事作文应为真实作文, 写真实生活, 抒真实情感, 淌真实思想。

叙事作文在内容上一要写平常之真事, 二要写源于真实的事。20世纪30年代日本兴起的“日常生活作文”运动中提出的“写真实的事”、“用自己的话写”、“原原本本地写”等, 十分重视作者的看法、想法、感情、行动的真实, 和自然、人、社会、文化中的意义、价值、美、规律性等内在真实和外在真实的统一;1942年叶圣陶先生提出的“写作的根源在于自身的生活, 脱离生活, 写作就无从谈起”, 一切写作的材料“是生活里原有的”等观点, 至今, 对于学生写作仍有积极的意义和重要的启示。

学生或许会抱怨“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好风景永远在远方”, 其实“三点一线”的生活虽然单调, 但并不缺少素材, 校园内有班级集体生活, 学习中的“细节决定成败”, 餐厅宿舍的“绿色生活”, 学校老师、家庭父母的“忧与爱”等, 都是自己的生活, 学生特质的生活, 都可以融入到自己的作文中。2013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我心中的蝶》取材平常, 写了一件极简单的事情:“大伟”父亲在高考前夜为孩子理床铺洗脏衣切西瓜, 是很多住宿的学生经历过且极易忽视的小事, 而这位考生化繁为简, 把大伟父亲的举动比作“探险者的行为”, 将“我”内心的变化比作“蝴蝶飞向更深处”, 切题而又深刻。

在写作指导中,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作文中选用自己的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的题材或者以其为蓝本进行适度加工, 能够使学生明白写作活动中题材的源头在哪里、艺术加工的底线是什么, 从而培养去伪存真的写作态度, 促使他们将写作和自己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另一篇高考满分作文《一件小事》, 为表现“细节决定成败”的主题, 写了一件发生在高考考场关于“一只蜘蛛”的小事, 我想这件事发生在高考考场上是虚构的, 但我也相信, 这一定在他之前的学习生活中发生过, 他巧妙地以之前发生过的事为蓝本进行了再加工, 既贴合材料, 置位于高考考场又给人一种置身考场的紧张感, 令人又笑又叹, 感叹这位考生的机智与妙思。

“质而明”, 这里的“质”应为“朴实不虚浮”之意, “明”应为“明晓不晦涩”之意;“详而要”, 这里的“详”应为“详尽”之意, “要”应为“概括”之意。这两点则告诉我们叙事作文应该“怎么写”。《颜氏家训》之《教子》篇云“齐朝有一士大夫, 尝谓吾曰:‘我有一儿, 年已十七, 颇晓书疏, 教其鲜卑语及弹琵琶, 稍欲通解, 以此伏事公卿, 无不宠爱, 亦要事也。’吾时俯而不答。异哉, 此人之教子也!若由此业自致卿相, 亦不愿汝曹为之。”语言朴实, 但士大夫的功利心态跃然纸上, 而颜之推“俯而不答”, 鲜明态度已然表露。

诚然, 叙事作文还是质朴一点为好。鲁迅先生曾指出, “有真意, 去粉饰, 少做作, 勿卖弄”乃作文之秘诀。《颜氏家训》的为文风格也告诉我们这一点。

叙事作文在写法上一要凸显质朴本色, 强调“有力表达”, 二要感悟生活“常”景, 咀嚼生活韵味。李白说:“清水出芙蓉, 天然去雕饰。”苏轼说:“发纤秾于简古, 寄至味于淡泊。”中唐时期发起的古文运动, 反对绮靡文风的时候, 则明确提出文道并举、以道为重的主张。可以说, 重神遗形、重内轻外的审美价值取向, 不仅是中国文学, 亦是中国其他艺术门类的审美共识。再看美国的SAT作文, 也极力主张质朴的文风, 走的是一条返璞归真之路, 强调作文的“有力表达”。重视线索的清晰连贯, 而不是文字本身的诗情画意。多年担任江苏高考语文阅卷专家的何永康教授也主张学生写“真实、本色、真情、纯净”文风质 朴的文章。

以质朴本色有力表达情感、思想, 就是从生活实际出发寻觅写作内容, 按生活本来面貌去写, 用朴实的语言去表达, 用真情去打动人。2013年湖南高考满分作文《纸梯》, 全文语言质朴, “那个对母亲说‘如果你生个儿子, 我们爷俩保护你, 如果你生个女儿, 我保护你们娘俩’的男人”, 凸显了高大的负责任的父亲形象, “你曾经那么英俊”, 就像面对着父亲时舌尖滑落的低语。行文的自然和口语化创作保证了父女感情被最大限度地传达出来, 丝毫没有失真。

生活是写作的源头活水, 好文章是深度生活的产品。如何把平常之生活, 写得有韵味, 这是要思考的。高中作文毕竟不同于小学初中作文, 不能简单地叙事, 而要挖掘生活的深度。

感悟生活“常”景, 要关注生活中的细小点。学生要用心去感悟生活中的细节, 捕捉能使自己内心有所感悟和震颤的细微点, 要保持一颗敏感的心。如有学生写到“高一开学时, 一位学生的妈妈帮他拎包上宿舍三楼, 手上被绳子勒出了一道紫痕”。这“一道紫痕”就是细微处, 就是生活的细节, 如能把握与咀嚼, 就能写出“紫痕韵”, 写出人情冷暖。就如《项脊轩志》中的娘“以指叩门扉”大母“以手阖门”的细节, 平常而有味, 事细而情深。

感悟生活“常”景, 要强化生活中的动情点。日常生活中, 不少学生对人世间的友爱视而不见, 对父母的呵护心安理得, 对师友的培养泰然视之, 常常令我们感叹, 现在的学生怎么不容易被感动了, 生活中的凡人善举在其心海里已泛不起点点涟漪。在作文训练中, 我们是否可以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动情点, 让学生从平常生活中抓住事情的触发点, 化腐朽为神奇。上文中提到的《纸梯》写到“你陪我去购买寄宿用的衣物。结账时发现少拿了一件东西, 于是叫你守着购物车排队等着。回来时, 发现你竟坐在一旁的椅子上伏着购物车睡着了。侧仰着头, 轻声地打着鼾。往返拿趟东西只不过三分钟而已, 你竟已如此疲惫, 那一刻, 我久久站在你身边, 凝望着你, 不忍将你叫醒, 嘈杂的超市在我心里突然也寂静了”。因疲惫而睡着, 打着鼾, 这是动情点。而上文提到的“一道紫痕”既是生活的细节, 也是生活的动情点。

篇14:浅谈小学生叙事作文

一、思

思其实就是想。一名小学生写自己的爷爷,爷爷说:“我用两个小石头打死了一只鸽子,你说我厉害吧?”“我”想,“原来爷爷也会吹牛啊!”这就是“思”。针对爷爷说的话,小学生头脑中立刻有了反应,这是一种“条件反射”,就是这么一句话,便让文章活泼起来。我们要培养小学生这种捕捉能力,在教学中我总结了几种方法:

1.挖重点,突出关键

学生亲身经历的事情,感受就一定会很多。所以,自己写的时候就知道怎么写,哪个部分是重点,就能写出自己的感受了。针对事情的重点,就言之有物了。

例如,一位学生描写同学参加钢琴比赛时:“只见他的双手不断地在琴键上飞舞,是那么投入,台下鸦雀无声,都在欣赏他的钢琴曲。我的心也随着琴声飞起来了”。最后一句就是这位学生的所思,在描写同学比赛的过程中,上场弹钢琴是作文重点,这名学生叙述详细,并以所思,将同学的琴声之美烘托出来,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这就是重点部分有所思的好处。

2.互换角色,换位思考

自己没有参与的事情,小学生想写出自己的感受就很困难,自己参与了,感受就多,写起来就轻松了;别人经历的事,别人的想法很难猜透,写起来就困难重重,对小学生来说就是个难点。这就要换位思考了。特别是在想象作文中这种情况最常见,作文写完了,没有自己的感受。这就要互换角色,要进入情境。

3.删繁就简,突出重点

叙事作文不能整篇都是“思”,所以删繁就简就显得十分重要,删谁留谁,要看谁能为文章重点服务。

叙事作文重点在叙,事情有起就有伏,“思”为“起伏”埋下伏笔,这样就会有烘托的效果,所以思就不能太多,否则就是画蛇添足了。在教学时让学生明白,先找出重点叙述部分,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出来,目的就是衬托主题。

二、议

1.无问题不议

需要议时就要议,还要有目的地议,如果议得好,学生写的文章就会非常生动了。

例如,一名学生写班干部开会:几名班干部为了制定“六一”节目单而发生争执。如果寥寥几笔带过,或者直接写出结果,作文就没有可读性了,就不吸引读者了。把班干部争执的话写下来,作文就有趣了许多。所以,叙事得作文只有有了“议”才能更生动、有趣。

2.多议不如少议

不管谁写作文,最忌讳的是面面俱到。议不是简单地说说,议是用精炼的语言对自己想法的表达;议也不是越多越好,少议就可,要有重点地议。议的内容要有代表性,要有说服力,要通俗易懂,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议的作用。

三、情

文章的一个作用就是作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小学生作文,往往是写完了,就完成任务了。在叙事作文中,发生不一样的事情,就要有不一样的情。情是作文的升华,有了情作文就有了灵气。

1.情动于心

情感是纯洁的,是由心而发的,当你心动时,那就是情。情是有感而发,不是胡乱抒情,有时往往一句朴实的话语,也能打动读者。

如有学生写妈妈在寒冷的冬天里早早起来给我做饭,还要冒着严寒工作,写下了:“我想流泪。”简单的一句话,没有多么美丽的辞藻,没有多么煽情的话语,小作者对妈妈的情感表现出来了。句子虽短,但效果非常棒。

2.情牵全文

情牵全文就是在写叙事作文时要把感情贯穿全文。很多同学叙完事,发一句感慨,感觉这就是有感情了,也就所谓的有感而发。这样是应付了事,表达不了自己的感情。

例如,“听到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王红泪流满面,几年来坚持锻炼的结果,几年的汗水没有白流,终于为国家争了光”。通过动作描写、心理描写,将王红获奖后的高兴的心情表达了出来,使情感贯穿全文。如果直接写“王红得奖了,高兴得哭了”。就没有这样的效果了。

勤于思考才会有议论,“议”是“思”的结果;情感来自于对事物的感受,“议”是“情”的表达。所以,将“思”、“议”、“情”三个方面合在一起,将真实的想法、突出的议论、实实在在的情感融合在叙事过程中,才有更佳的效果。

篇15:快乐的下雪天-叙事作文

雪花飘飘,整个绥芬河变成了一个白茫茫的世界。在学校门前,轿车像一个个雪白的大面包,叶子落光了的树上挂满了洁白的雪花,风一吹,雪花仿佛春风中的桃花瓣愤愤地落下来。这时,我们同学们就在学校门前的小广场上玩雪,有的打雪仗,有的堆雪人,还有的在给雪搬家。正在我们玩得开心的时候上课了

这是今年以来的第一场大雪。我们这里一到冬天就会下大雪,而今年大雪来得晚,都快过春节了才下了这场大雪。今天早晨,我从梦乡里醒来,拉开窗帘一看,哇,外面下大雪了,白茫茫的一片。我一蹦三尺高,我想,今天可以好好地玩玩了。

早晨我一出门,就看到了白茫茫的一片。我们家对面的山上苍苍茫茫,家门前那条宽敞的马路像是铺上了厚厚的白棉被,白色的马路上留下了很深的车辙。我在这里等车的时候开心地玩着雪,踢雪,和别的小孩在雪上跑,还打雪仗。不一会儿,招手停公共汽车来了,我上车到学校去。

在班级上课的时候,往窗外望去,看着飘着的雪花,我想,下雪天可真有趣呀。

是的,下雪天,真的很有趣,最有趣的`就是刚才我从家里出来等车的时候和小朋友们玩雪。那时,我和一个小朋友打雪仗,那雪打到我身上一点都不疼,雪粉落到脖子里可凉快了。我把那个小朋友打得在雪地上跑,我就在后面追着打,终于追上了,我们就都滚到了雪地上。哈哈,真过瘾呀!

我真心喜欢下雪天。谁不爱雪呢?

阅读提示:这是一篇倒叙加补叙的小学记事作文。我们所说的记事作文,一般的写法顺叙,也就是按照时间顺序从前往后写。

但是这种平铺直叙的文章读起来给人呆板的感觉,文章结构上少于生动,文如看山不喜平,于是就有了倒叙、插叙和补叙的写法。倒叙就是将事情的结果或者最精彩的情景写在开头,之后再倒回前面的事件过程;补叙就是就是在事情的过程和结果写完甚至接完尾之后,就事情的重点和关键部分的细节再写出来,之后再结尾。倒叙、插叙和补叙能够使作文的结构别开生面,跌宕起伏,提高可读性。但是,这样写作文难度很大,弄不好就会给人乱七八糟的感觉,其中的关键是文章的过渡。

篇16:下雪啦 下雪的作文300字

天亮了,我怀着高兴的心情走出家门。天地之间全是白茫茫的,汽车被冬爷爷戴上了一顶白色的帽子,就连树姑娘也穿上了冬爷爷送给她的白色纱裙,可是厚厚的白雪也堵住了我家的路。

雪堵住了路,我要怎么去上学呢?后来我想起家里有一把小铲子,我就拿出来和大家一起铲雪。我们干得火热朝天,路很快就铲通了。舅舅带着我去上学。可是一出院子我才知道路很难走,我们好不容易到了学校,已经是8:20分了,我迟到了,看到还是有一些同学陆陆续续地赶到了学校。

篇17:关于描写下雪的作文:下雪真有趣

小红和小伙伴快乐地在公园里的一间房子前打雪仗,正玩得很开心的时候,她看到一位老爷爷不小心滑倒了。

小红连忙跑过去,把老爷爷扶起来,说:“老爷爷,路滑,您小心点”。

老爷爷满意地点着头,称赞小红懂事,小红很开心。

开心的小红和小伙伴堆了一个雪人,雪人戴着围巾,鼻子是用胡萝卜做的,眼睛是用弹珠做的,很漂亮。

堆好雪人,小红看到有人在清理路上的雪,怕别人摔倒,小红和小伙伴也加入了。

小红觉得下雪很有趣,也很好玩。

篇18:下雪作文-叙事作文

一、 抓住对比点, 找出材料的倾向性。

叙事性材料, 我们往往会发现材料有前后对比的地方, 而这个对比, 往往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表明观点倾向性的地方, 因此对于这类材料, 要从对比的地方切入, 可以迅速地把握材料的思想观点。

如2014年辽宁卷:夜晚, 祖孙二人倚窗远眺, 瞧万家灯火, 大街通明, 霓虹闪耀, 真美。男孩说, 要是没有电, 没有现代科技, 没有高楼林立, 上哪儿看去? 老人颔首, 又沉思摇头:“可惜漫天繁星没有了, 沧海桑田转眼之间啊! 当年那些祖先山洞边点燃篝火, 看月亮出生天汉灿烂, 他们欣赏的也许才是美景”。

这里孙子和爷爷的观点是相对的, 我们可以找出祖孙观点相对立的地方, 孙子赞美现代科技带来的美丽生活, 包括都市生活之美、现代科技之美、经济繁荣之美, 而忽视了现代科技也带给人们负面的影响, 如雾霾等环境污染;而爷爷则强调往昔的没有污染的绿色自然的生活状态, 包括自然美、古朴美、原始美、田园美、山野美, 但忽视了现代科技带给人们的便利。

这样可以看出材料的倾向性, 命题人可以强调我们不能只关注现代科技生活带给人们的美好生活, 更要关注环境的保护。一句话, 科技进步要与环境保护同步。这样可以拟出如下的题目“真正的美景”、“灯火难掩星光”、“抬头看看天”、“仰望灿烂星空”等关注自然与环境之美的题目。

另外, 有的材料的对比点不一定是对比关系, 还可能是矛盾关系、转折关系等, 但只要我们注意抓住这些前后相反、相对的关系, 就可以快速地发现材料的含义。

二、 抓住总结点, 关注材料的整体性。

叙述性材料后往往有一个总结性的语句, 这个语句常常概括了材料的主要意思, 有的则突出了材料的主旨。抓住总结句, 由总结句入手提炼观点, 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

如2014年湖南卷: 被誉为“最美乡镇干部”的某乡党委书记, 在一个其他人不肯去、去了也待不到两年的地方, 一干就是八年, 以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意志, 率领村民奋发图强, 将穷乡僻壤建设成了美丽的乡村。面对洒满心血与汗水的山山水水, 他深有感触地说:“心在哪里, 风景就在哪里。”

材料中的最后一句话“心在哪里, 风景就在哪里”是总结句, 弄清这句话的意思, 就把握了材料的含义了。这句话中的“心”的含义是“理想”、“追求”、“守望”等, “风景”的含义是“成功”、“事业”等, 这句话的含义是人只有坚守理想信念, 才能取得成功。由此可以提炼出“信念成就梦想”、“遵循本心, 实现生命的绽放”、“扎牢梦想的根, 开出现实的花”、“守望铸就成功”、“不忘初心, 谋事在人”等观点或作文题目。

总之, 学生如果能抓住材料中的总结性语句, 并正确理解, 就可以说从整体上把握了材料的含义了。

三、抓住重复点, 找出材料的共性。

一个叙事的材料, 为了突出某个方面的倾向性, 总要有意或无意地重复某个词或某句话。还有一种情况, 就是前后的内容在反复重复着某个观点。

如2014年重庆卷: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 找到一处房屋, 打算同房东———一位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 看究竟合适不合适, 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 将要签合同时, 却发生了一点意外: 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 老人说:“不要紧, 你又不是故意的, 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打扫了。不久, 老人来了, 进屋后就问:“玻璃杯碎片呢? ”游客回答说, 己装进垃圾袋, 放到门外了。老人赶紧出门, 打开垃圾袋看过后, 脸色凝重地对游客说:“对不起, 我不再把房子租給你了。”

然后, 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 放入另一个垃圾袋, 写上:“玻璃碎片, 危险! ”

从老人的角度看, 一开始“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 看究竟合适不合适, 再作决定”, 说明老人不功利, 重人品, 能从他人的角度着想。当游客告诉老人“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 老人说“不要紧, 你又不是故意的”, 老人没有要游客赔偿, 说明了老人能从他人的角度着想, 也说明了老人的宽容, 同时老人还决定将房子租给游客, 这里还是重复老人不功利, 重人品。最后老人发现游客把玻璃碎片装进垃圾袋, 放在门外, 老人决定不租房子给游客, 再次强调了老人的不功利, 同时“老人仔细地将玻璃碎片一一捡了出来, 放入另一个垃圾袋, 写上:‘玻璃碎片, 危险! ’”说明老人从他人角度着想, 老人的细心等, 这还是重复着老人的人品。

所以材料反复强调的是老人不功利, 重人品, 从他人的角度着想。可以围绕这个来确定文章的题目, 如“关爱与责任”、“居彼位想彼想”、“多一点人文关怀”、“心灵的伟大与细腻”等题目。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下雪作文-叙事作文】相关文章:

六年级叙事作文 : 下雪了04-08

描绘下雪了的作文:下雪05-23

有关下雪作文05-01

下雪了作文范文05-22

作文下雪了范文05-23

下雪天作文05-02

作文下雪的日子05-04

冬天下雪了作文05-21

五年级作文下雪了04-08

下雪了50字作文06-21

上一篇:组织生活支部意见汇总下一篇:二次函数中常见错漏解原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