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教师必须厉害

2024-04-25

做教师必须厉害(精选6篇)

篇1:做教师必须厉害

做教师必须厉害,必须相当的厉害!

这厉害,有两层意思:

一是专业必须厉害。现在的学生和家长口味都高,高到挑剔。专业平庸的教师,上课质量平庸的教师是很难得到认可的。

二是“为人”必须厉害。首先得让学生怕你,畏惧你,否则,根本无法控制课堂。大家的感受惊人的一致:现在的孩子,特别是初中的孩子,绝不会因为喜欢你就尊重你的课堂,绝不会因为喜欢你的课就认真做你的作业,绝不会因为你尊重他他就尊重你!教育的难度远远超过教学的难度,维持正常的秩序,几乎是对每一个教师的挑战。

我细细观察朋友们,确实都多少有点儿“脸露凶相”。特别是几个教龄还短的年轻教师,为师不过几载,似乎个个都已经历了沧海桑田,观念大异,性情大变,言说起和学生“交手”的故事,惊心动魄甚至骇人听闻。在他们的脸上,先前的温柔恬静几乎无存。

作为一名教龄近二十年的教师,我实在太理解这种变化的无奈。

学生之越来越难教,有时候真的到了让人忍无可忍的地步。

近几年,我发脾气的频率明显提高了。我无可奈何地发现,我好像倒退了,重新回到了初为人师的日子:天天为了课堂纪律和作业完成和学生斗争。收起笑容,拿出大棒,严阵以待,风声鹤唳。当然,战局和年轻时候相比不太一样,多了些幽默和文化的因素,多了些语文味儿。往往是教训了学生也娱乐了他们。孩子们也并没有因为我的严厉而跟我对抗,他们依旧很爱我。但我自己的内心却多了苍凉。因为我知道:一手拿着大棒,一手拿着糖果绝不是教育的最好的模样。我曾经拥有过最好的教育,我知道什么是师生之间让人迷醉的心心相应。我不太乐观。纵观现在的社会发展趋势和学校发展趋势,我很惶恐:是不是教师必将面临失乐园的悲哀。

有一些关于教育的美好描述,如坐春风春风化雨等等,还有孔子的那令几千年后的后人们艳羡不已的描绘“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样的和谐美好的教育场景,是不是已经成为绝唱了?

为什么学生越来越难教?为什么师生关系越来越紧张?为什么教师只有靠威严甚至语言暴力才能控制课堂?这些问题,常常压得我艰于呼吸视听。细细分析起来,答案并不难找。

首先,学生厌学是根本原因。

学生为什么厌学?如果排除掉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的因素(其实是根本排除不了的。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般都有一个问题家长),做做简单分析:因为这样的学习他们不感兴趣,因为这样的培养目标对他们没有吸引力。中国中学教育的出口几乎是相同的。对学生的培养模式和培养目标也大致相同。但明眼人都看得清清楚楚,学生素质生而不同,智力倾向也大相径庭。学生应当有追求优秀的权力,也应当有不追求优秀的权力。社会应该有健全的支持系统成全所有生命的成长。但是,没有。孩子们被圈养在几乎完全相同的校园里,用栽种大棚植物的方式强行灌溉——不这样又能怎么样呢?师资、物力、财力决定了只能这样。如此培养目标和培养路径会很快让相当部分学生失去尊严失去快乐,然后以最快的速度产生厌学的学生和厌教的老师。

一旦“厌学”了,孩子们必然捣乱。但又能怎样呢?教育是慢的艺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道理谁都懂,可是一碰到现实的墙壁上谁都不敢等。学生要升学,家长要排名,社会要质量?只有三年的时间啊,哪怕进口是废铜烂铁,你也得出真金白银。否则,你,还有你的领导,你的学校就会死得难看。于是乎,老师们只有板起脸来,死马当成活马医。其结果就是和学生斗智斗勇,白刀子进红刀子出。人家不想学你非要他学,人家根本就无意于仕途经济你非要强迫,最后当然是两败俱疲或者两败俱伤。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除了拿出愚公移山的精神知其不可为而为之外,还有更好的出路吗?

其次,礼崩乐坏儿童顽劣已经成为了社会健康发展之大患。

学生越来越难教,我过去还以为只有中国是如此,查阅了一些国外的资料后才发现,其实这已经是一个国际范围内的问题。教育的明显滞后已经开始反作用力于社会发展了。

学校在社会这个大团队中已经是弱势,教师,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但让人失望甚至愤怒的是,在中国,社会对学校和对教师的保护和支持反而陷落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点。我们的社会,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教育的管理,已经主动进行了自我放逐。

其表现之一是社会舆论一边倒,禁止惩罚学生,甚至连批评学生也要教育部赋权。表现之二是无限放大“爱心教育”和“尊重教育”的可能性。盲目地要求中国教师用西方的“民主教育”和“宽松教育”来拯救中国教育(殊不知西方自己也正面临尴尬啊)。一些专家和领导远离一线,根本不了解一线的惨状,不食人间烟火一般鼓吹爱的教育和宽松教育。殊不知,理论再灿烂也只能飘扬在空中,教育跟生活一样,说到底还是柴米油盐。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连教室卫生、课堂纪律、作业收交都无法保证的教育根本就是空中楼阁。靓丽光鲜的宏大的教育梦想无法进入基层教育的毛细血管,杀牛刀固然有力但是进不了治疗普通顽劣学生的手术室,大卡车轰隆隆气势磅礡但是进不了学生为了躲避学习和老师玩捉迷藏游戏的小胡同?一个班级,如果有十来个学生不思进取胆大妄为,足可以让老师们精疲力竭身心憔悴。

但老师们又能如何呢?连批评学生都如履薄冰担心被指责为对学生进行了精神伤害啊!在顽劣的学生面前,可以说教师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收起笑容,严阵以待,不过是教师们四面楚歌之后最无力的反抗方式罢了。

谁都懂教育不是对抗的道理,谁都愿意永远满面春风慈言善语。但是,教育,谈何容易?老师们谁愿意左手大棒,右手糖果,可是,谁能够给教师们一件只用来保护自己的软猬甲?而如果自诩教育理念先进的领导和家长不仅没有同情心,甚至还在一边推推波助助澜批判阻挠老师们的严格管理,那一线教师基本上就算是走投无路了。当我看到手无缚鸡之力的学校最后寄希望于组织学生诵读《弟子规》来进行道德教化时,心中真是充满了悲哀。

教育本应该是最美丽烂漫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让教育者不仅不敢温柔,而且伤痕累累?

呜呼!痛甚至哉,无以言表。提出以下建议:

一、老师朋友们务必首先锻炼好身体。中小学教育已经沦落为了首先是体力劳动的脑力劳动。身体不好根本耗不起。

二、千万不要听专家们的花言巧语:爱是教育的重要元素,但绝不是唯一的元素。在教育发展的现阶段,严格要求比尊重理解还要重要。爱和严格任何时候都要并行不悖。只有爱,你必被欺负得体无完肤。

三、要刻苦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各种智慧。有专家讽刺基层老师居然总结出了《班主任兵法》之类的东西,认为这是对教育的亵渎。让这些专家们见鬼去吧!一本兵法哪里够,我们必须继续总结出《班主任三十六计》等理论才可能保护我们自己的安全。

四、老师们要团结起来,要向政府争取自己的正当权益。教师节已经沦为了其他行业鄙视我们的笑话。现在的状况是:如果没有《教师权益保障法》,我们甚至连人生安全都无法保障。教师的义务已经完全超越了教师的能力范围,我们应该申请社会为这个行业减负。我们只是普通人,我们同时做不了圣人、教官和警察,外加所有学生的父母。

篇2:做教师必须厉害

最近学校组织学习了张新实书记《教育的内涵建设》一文,感受颇深,21世纪是以知识和能力为主要资源的时代,教育面临着日益复杂而艰巨的任务,教师要具备多方面的能力,才能肩负起这个伟大的历史使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些优秀教师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求。如果你想有更多的空闲时间,不至于把备课变成单调乏味的死抠教科书,那你就要读学术著作。” 在我们的身边,教师们经常埋怨没有空闲的时间,每天都被备课和批改作业弄得晕头转向,更别说读学术著作了。我便是其中的一个。书架上那些学术著作充当了一种摆设,总是到需要的时候才去找一些资料。俗话说得不错:“书到用时方知少”,经常会感到自己知识含量少,文化底蕴差。现在我明白了,教师只有不断读书,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用科学的教育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具备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才能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有一教育名言说:“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我想这桶水还是很有限的,我们每一位教师心中要有一条奔涌的知识河流,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才能掌握更多的教育技巧。如果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不高,对学生的问题就有可能无法解答,无法给学生进行正确的指导,这样的教师如何让学生信服,又怎能担负起教育这个神圣的使命呢? 有人说“做一辈子教师”必须“一辈子学做教师”,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我想,我们应当把它当做教育路上的座右铭,时刻提醒自己,要永不满足于现状,边学边干,做一名终身学习的教师。

所以提高教师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看,就是提高教育的内涵,教师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是不容置疑的,我们应在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上下大力气,真正提高教师待遇,让他们爱岗敬业,乐于奉献,把教育当作自己毕生追求的事业,那时,我们的教育一定会社会满意教育。

我行,我能,我们看到了差距,但我们有信心,为了宿迁教育的明天,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听于漪老师《学做老师》有感

真的是不得不叫人佩服称赞啊,于漪老师今年已经八十的高龄了,说话还是那样的铿锵有力,步履还是那样的矫健轻快,平易近人的笑容让人觉得很是和蔼可亲,能和这样大师级的人物亲密接触真的很难得,她身上的人格魅力更是令人折服。

今天上午,在上海市北中学的多功能报告厅里,于漪老师给我们做了一场精彩的报告《学做老师》。于漪老师有一句话说“她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而且以此为座右铭的。刚刚开始,于漪老师讲了五十年来,在教育领域的酸甜苦辣可以与大家分享,教师要在感情上全身心的投入,因为教师不仅关系现在,而且关系着将来的千秋万代,关系着家家户户,所以选择的教师就选择了高尚。她反复的强调,教师就是“以人育人”“育人为本”的工作,现代社会的孩子视野开拓,知识广泛,信息了解的也快,因此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具备定力,文化判断力,要有思想,具有坚守精神家园的意志,要有人格魅力,要以教师的人格来塑造学生的人格。举个例子,一个班的班主任待这个班三年以后,这个班的学生的性格或者行为方式,甚至就连走路都有相似之处,可见,一位老师的对于学生的影响力有多大。对于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因为我亲身见证了邢老师的人格魅力征服了他们班的所有学生,让学生心服口服,在跟前也好背后也好,对他的评价很高很高。而有的老师则不同,看似学生在面前好像不说话服气了,其实则不然。逐渐的因讨厌班主任而胡闹放任自己,甚至于自暴自弃。可见,教师具有人格魅力至关重要。这是我第一个感悟,要不断地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断的认识自己,不断挑战自己。

于漪老师说什么人才能做教师哪?应该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也,人师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老师的智慧就好像泉水不断地涌现,形象也要是仪表的表率,才可以成为老师,老师对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主要来自于言教和身教,而往往身教重于言教,“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遂令而不行”可见身教的重要性。言教同样重要,要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这些都是我要学习的地方,有了这些理论知识还不够,还要将先进的理论内化为自己的东西,那才能够变成真正属于自己的知识与能力。于漪老师说教师应该有虚怀若谷的心怀,“人贵有自知之明”,所以,她常常会用两把尺子衡量,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一把尺子量别人的短处。这样的话,无处不是自己的老师,要学会借用别人的智慧,学会从别人那里学习知识,记录自己的不足可以使得更好的认识自己。于漪老师每节课就会记录下来这节课的不足和缺点,还有记录学生的闪光点。从而,了解学生,了解教学,了解自己。这一点给了我重要的启示,上学期的时候,我有些时候会写一些心得体会,可是没有坚持,也没有深入的写,从下学期开始,我要向于漪老师学习,要将自己每节课的不足和学生的闪光点记录下来,不断的进行反思,教师的反思是多么的重要啊。反思可以促进教师的个人成长。

教师要“学而不厌,勇于实践”学什么?以及怎么样勇于实践,今天就到这里吧,且听下回分解!

写此篇文章是为了于大家分享于漪老师的智慧,共同学习进步!!!呵呵,希望对您有帮助哦!

学做人师——听于漪老师报告有感

五十年教师生涯,桃李满天下:半个世纪孜孜不倦,心血洒讲坛。这是名师于漪的真实写照。听了于漪老师的《学做人师》报告之后,心潮起伏,久久不能平静。这位“老太太”如此有激情,如此的人格魅力、如此热爱教育事业,如此热爱祖国的高尚情怀深深打动着我。于漪老师说“做了一辈子的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他老人家一生勤于学习、勇于钻研的精神是非常可贵的。他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她有一个对老师的非常好的诠释:“智如泉涌,形可以为表议者”听了她的解释,我感觉自己愧做一名老师。其中对于老师报告中的两点感受颇深。

一、“一辈子学做老师”。“自己学,学别人”

像于漪老师这样的名人,都坚持“一辈子”学习,尤其是她被评为特级教师后更加坚持“学习”,实在是有一种内在的驱动力。回忆自己的教学历程,已有数几年了,我学到了多少呢?尤其是现在的

学生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相互交融,他们通过各种渠道获得了各方面的知识,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仅仅局限在课堂上,也并不仅仅来源于课本。老师只有多学习,掌握多方面的知识体系,才能适应现代学生要求,才能很好的驾驭课堂。尤其是在现代新课程理念的感召下,学科交融,更加要求我们不仅要掌握所教学科的专业知识,还要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才能做一个“智如泉涌”的老师。

于老师不光自己刻苦学习,他还学习别人,学习别人的长处,“用一把尺子量别人的长处”她说如果将办公室里17名老师的长处学来,他就成长了。可见在她的眼中,人人都有长处。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不断的进步。

二、“屡屡创伤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敢于正面自己的不足”

于老师说:她上的每一节课都伤痕累累。一个特级教师的课应该是无可挑剔的,为什么

她还说每一节课都“伤痕累累”呢?那是应为于老师和我们对课的要求不同;于老师对课后的处理和我写得反思也不一样。她每一节课后,都会记下自己的不足和自己备课时没有想到的情况。敢于将自己的不足“光天化日”在众人面前,是一种多么伟大的境界啊。她曾经讲到:在她漫长的教学生涯中,经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每天都有人去听她的课,所以她说,她每天都上公开课,就连早读课也不放过。因此,她说她的工作都在别人的监督下进行,而屈指一算,至少上了2000多节课,在这些课中,她都发现有毛病,没有一节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而且她教的两个班教法也不一样,她认为她是教了一辈子的遗憾的课,而“屡屡的创伤却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东西,因为有不足,于是我更加不断跨越,跨越过去以后,我就进步了。

重新审视自己写的教学反思,(在于老师的熏陶下,我在这里自我反思)

第一:写这节课的闪光点,只记闪光点,不计缺点。如果说于老师的课“伤痕累累”的话,那么我的课讲是“一无是处”,自己怎么没有看到缺点呢?有些时候自己感觉一节课上的很糟糕,教学反思上却没有记录。这样的教学能有进步吗?自己与成功的距离就是对待缺点视而不见。或者把自己的缺点看成是不光彩的东西,设法去掩饰,于老师却让我知道了缺点可以带来成功,关键是我们应该如何对待缺点。

第二:上课过程中,学生反馈的好多信息也是非常有价值的,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是非常灵活的,如果及时将这些东西记下来,那将是以后备课中非常有价值的东西。于老师让我知道了要及时扑捉这些灵活的素材,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素材,学生才会更喜欢你上的课。

今后的教育之路还非常漫长,我想我应该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学别人之长,取自己之短,正视自己,虚怀若谷,做一名名副其实的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

读“一辈子学做教师”有感

[ 2009-5-18 15:19:00 | By: shilinhongyun ]

推荐

文章说:以往谈到教师时,人们往往把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里着重讲的是教师的牺牲与奉献精神。然而实际上教师和蜡烛并不能划等号,因为我们知道蜡烛只能靠自己有限的能量去照亮别人,而教师却可以通过不断学习来补充自己的能量,并加速自己的成长。”

我认为今天的教师不能像蜡烛,只能向学生学习一样,要不断地参加各种学习、培训,提高自己的服务水平,达到活到老,学到老的境界。这跟我们的生活一样,每天的生活内容各不相同,每天对人生的理解有不同的追求。所以教师不应该是蜡烛,而应该是长流水,源源不断。

一辈子学做老师——听语文特级教师于漪报告有感

汉代韩婴在《韩诗外传》中说:什么人才能够做人师呢?做人的老师,他必须具备这样的条件,就是“智如泉涌,行可以为表仪者”。“智如泉涌”,就是你的智慧要像泉水一样喷涌而出;“行可以为表仪”,就是你的思想言行能够做别人的榜样。

2008年9月20日,在浦东新区后备骨干教师培训的第一堂课上,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对“如何做教师”给予了以上的诠释,她用时刻鞭策着自己的“我做了一辈子教师,但一辈子还在学做教师!”这句话勉励着我们在座的中青年教师。说实话我是第一次听于漪老师的报告,也听说有很多人听过她的讲学,有很多人向她求教,她始终热情地接待着每一位“不速之客”。从她条理清晰的讲述中,我们发现,这位有着80岁高龄的人民教师,从未放慢过思考的脚步,从未停歇过执着的追求,她是我们这个教育时代的一位领军人物。随着她的讲述,让越来越多的教师们明白了一个道理:教师不仅要走进孩子的知识世界,还要走进他们的生活世界和精神世界。只有把课上到孩子心中,对孩子心灵产生震撼作用,教学内容才能真正融化为学生素质的一部分。我们聆听的不仅仅是一位出色的语文教师的教学感悟,更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位睿智的长者风范和胸怀。我找不到恰到好处的词藻来表现这位大师级人物的思想境界,她的讲述亲切平和,语调中透出深邃和执着,听完报告,会让人油然而生高山仰止之崇敬。

报告会后,我感想很深:经常,我们都希望自己得到学生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爱戴,这种愿望是好的,也是对的,但前提是我们自己必须首先具备高尚的师德,要有丰厚的知识功底,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管理能力,对所有的学生无限关爱,对事业的无限忠诚来赢得学生的尊敬,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唤起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从而懂得如何做人,做一个高尚的人,对祖国建设与人类进步有用的人。由此可见,一个教师的师德与学生的成长息息相关,教师的专业素养、人格魅力以及对具体事情的某种态度,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有时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一生。如何激发一个“趣”字,不忘一个“新”字,牢牢揪住一个“情”字,铸就一个“活”字,是对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于漪老师老一辈的师德师风让我们看到了自身的不足。

学历高未必就能做好老师,知识储备丰富也未必就能把课上得明白。我认为,教师的主要工作还是要搞好教学,而教学的全过程也是教师展示自己师德水平的过程。一名师德高尚的教师,表现出来的是课下认真学习并领会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积极参加各种业务进修,不断更新知识,结合学生的实际下功夫备好每一节课。

我是一名校外教育工作者,校外教育的教师拥有的不仅仅是三尺讲台,我们的活动场所从校内到校外,创新实践的机会有很多,但是创新活动不是指没有准备的教学,任何一次面对青少年学生开展的活动都应该是具有科学的教育意义的活动,如果不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受到最大限度的教育,那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严重失职。

当然,校外教育的很多教师已经具备了高尚师德,能够做到对课堂教学精益求精,严格把握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并随着校外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充满激情,富有活力。但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由于自身的师德失范,极少数教师,在教学中带给学生某些不良影响的痕迹。可能会有以下这些现象:

1、自身业务水平不高,没有积极进取、提高专业发展的愿望和行动;

2、没有把自己的真功夫和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不深入钻研,对知识的讲授只是局限在技能技巧上;

3、工作得过且过,想省就省,能少做就不多做。以上这些现象,从表面上看是一个人的责任心问题,而根源却在师德上。

人们常说,教师的工作是一项良心活儿。的确,教育工作虽然有各种管理制度和要求,但是,制度再完善也不可能保证和替代全部的教学过程与每一个工作细节的高质量,制度是为人服务的,更多的是需要教师本人的自觉自愿,自我约束,需要教师发自内心的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一名教师如果不具备高尚的师德,就不可能对学生充满爱心,不可能对自己的工作高标准严要求,更不可能得到学生的爱戴与尊敬。我认为,师德就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在自己不起眼不经意的言谈举止中,其中教育教学的过程就是对照自己师德水准的一面镜子。从于漪老师身上,我们看到其真正地把工作当作事业,刻苦钻研、严于律己且充满激情。

要做一个学生需要并喜欢的老师,必须时刻注意修养师德,以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响学生。

篇3:做教师必须厉害

1 企业政工干部要自觉站在推动思想解放的前沿, 以“双信”为基石, 争做思想导航员

伴随着企业改革发展的日益深化, 基层党的建设工作面临的环境和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党建工作对象的丰富, 高科技、新技术的引进带来的职工队伍工作技能和素质的差异性, 改制、改革等举措的制定出台, 以及职工需求的多元化, 难免在不同层次职工群体中引起思想震荡。在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战场上, 迫切需要企业政工干部先行一步, 带头解放思想, 以“信念坚定、职工信服”为工作基石, 积极应对各种新形势、新任务引发的新课题、新挑战, 争做引领企业“政通人和、上下同欲”的思想导航员。

解放思想是做好各项工作的根本。对于政工干部而言, 思想解放的程度, 直接决定着工作举措和管理创新实施的力度, 决定着推动生产经营和企业管理的进度, 决定着强化思想工作和人文关怀的深度。

做到“信念坚定、职工信服”, 核心是组工干部要真正树立和落实的科学发展观, 检验标准是看是否能够激发干部职工与企业发展的和谐律动。

一方面思考工作要从企业大局出发, 明确工作方向。只有跳出企业看企业, 透过现象看本质, 才能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有碍企业科学和谐发展的症结, 才能采取有力举措, 转变部分干部职工“只愿纵向看、不敢横向比”的旧思维, 消除遇到问题愿意找困难、谈条件, 忽视主观努力及工作拖拉“慢半拍”的行为;才能切实树立“不进是退, 小进、慢进也是退”的新观念, 展现出时不我待的精神, 脱胎换骨的作为。

另一方面落实职责要强化使命意识, 突出工作带头。解决“四风问题”, 必须触及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灵魂, 让职工看到他们与“慵懒散奢”的决裂。消除四风, 必须思想先行。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 政工干部要带头讲政治, 加强党性修养, 体现良好作风和人格魅力;要带头做到“讲诚信、懂规矩、守纪律”, 以“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以“其身正不令则行”的带头示范, 带着真诚深入基层, 与干部职工心贴心交流新形势带来的新挑战, 在讨论中不断明确统一新形势必须要展现出的新作为, 有效提高党员干部“聚精会神图发展, 求真务实抓作风”的领导能力和“心系企业讲奉献, 提升素质做贡献”的持续完善能力, 切实纯洁干部队伍, 践行“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

2 企业政工干部要自觉站在促进科学发展的前沿, 以“四精”为标准, 争做旗帜领路人

紧密围绕企业中心工作开展党建工作, 体现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 激发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企业持续稳健发展, 是基层党组织必须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

正视企业改革的重点、生产经营的难点、职工思想认识的疑点, 需要企业政工干部及时有效调整活动思路、改变活动方式、创新活动载体、拓展活动范围, 推动企业科学和谐发展。这就在本质上要求政工干部必须做业务精、作风好的表率, 以“业务精通、管理精细、作风精良、思想工作精准”为目标, 争做旗帜领路人。

做到“业务精通、管理精细、作风精良、思想工作精准”, 具体标准应该是在七个方面成为领头羊, 即:具有“一盘棋”的全局视野、奋发有为的主动意识、做精做强的工作能力、务实创新的工作追求、重视细节的实干精神、团结协作的优秀品质和以身作则的工作作风。

按照这一标准, 政工干部要以“敬业、合作、负责、创新、学习”为原则, 原原本本学习党章, 一丝不苟落实上级指示精神, 自觉对照, 明确差距, 加强实践, 持之以恒, 成为自身业务的行家里手, 成为“懂管理、懂技术、会做职工工作”的复合型人才, 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委决定、部署的“二传手”。要树立“服务在基层、满意在基层”的工作理念,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 弘扬求真务实之气, 不断提升服务意识和工作能力, 凡事坚持以身作则, 实现从“照我说的做”向“照我做的做”的转变。

3 企业政工干部要自觉站在为民务实清廉的前沿, 以“十心”为目标, 争做心灵慰藉师

企业的发展是职工发展的基础, 职工的发展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关心职工、尊重职工、理解职工、发展职工, 保障职工切身利益, 激发职工积极性、创造性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企业党建工作是否有成效, 有实绩, 必须要用职工满意进行衡量, 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政工干部只有真正做到了为民、务实、清廉, 职工才能对你的作为认可, 你的作为才能有效有用。践行群众路线, 架起干部职工心灵沟通的桥梁, 成为“十心”干部是关键。

成为“十心”干部, 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必然选择。“十心”即:用爱心激发职工, 用诚心凝聚团队, 用恒心提升管理, 用专心勤奋工作, 用耐心抓好基础, 用热心服务职工, 用细心发现问题, 用精心抓好建设, 用虚心提高素质, 用清心保持廉洁。

做到“十心”, 必须以正确的世界观立身, 坚定理想信念, 严格要求自己;以正确的事业观立业, 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工作上, 用心、用力、用脑做事;以正确的价值观立行, 保持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 坚决杜绝不廉洁行为。

做到“十心”, 必须在感情上贴近职工, 心里面装着职工, 行动上关爱职工。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要以亲友之情关心职工;以奉献之情扶贫帮困;以无私之情为职工办事。

做到“十心”必须要加强学习, 增强创新意识, 改进作风。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 不断丰富拓展自身的业务水平、知识结构、工作方法、综合能力。要增强创新意识, 在工作中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工作创新、体制创新, 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不断提升服务观念和创新的工作方法。

摘要:为充分发挥企业政工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导向功能和组织职责作用, 结合中央新时期好干部标准, 联系企业党建工作实际, 思考企业政工干部践行群众路线的新要求和实现途径, 促进企业科学和谐发展, 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和形式, 务实高效推进企业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关键词:企业政工干部,群众路线,践行办法

参考文献

篇4:做一个又好又厉害的人

我经常遇到一些自认为是好人也被别人称作好人的人,他们内心很困惑。他们希望奉行好人原则,却又为此惴惴不安。为此有些人甚至经常故意做出一些“坏”的举动,比如对别人的真诚冷嘲热讽,对一些本可以体谅的事挖苦讽刺。做这些举动是为了改善别人眼里的“好人”形象。但做完之后,他们又觉得不适。

他们是怎么了?他们患了好人恐惧症。

我们习惯了“善良是软弱者的最后避难所”这样的话,也用“好人卡”形容最糟糕的恋爱结果。渐渐地,“好人”在舆论上变得人人唯恐避之不及。

作为一种基本人生态度,“好人”逐渐变成了软弱、糊涂和“并不酷”的代名词。善意、宽厚在争夺话语权上的溃败,助长了人们在大小事件里争相展现偏激和恶毒,也给奉行善意和利他的人带来了挫败感。人们怕被称为好人,似乎只有平庸、无能和没有闪亮之处才会被当成“好人”。好人给人的感觉是没有力量的。

人们更喜欢酷的人,结果,酷和好人在认知上被对立了。女孩子曾经流行喜欢“酷酷的坏男孩”,酷和坏成了同义词。其实,那些大多数“坏男孩”无非是爱打扮,喜欢对抗,不顺从学校,并不是真的“恶”。因为对“坏”这个词的误解,人们也误解了坏的反义词:好。好人被理解为无聊、顺从。

主动选择做好人

有几种看上去很善良的行为,给“好人”带来无穷责难。

一种是“圣母”型的好人,不分青红皂白同情、体谅一切人。在他那里,一切恶行都有可体谅之处,对极恶的行为也表达宽容。这不但纵容了恶行,也让那些受到伤害的人和抱不平的人反感。很多人因此把“好人”和糊涂挂勾。

另一种是讨好型的好人,又叫“极端的利他主义者”。他们不考虑自身的舒适度、安危,可以牺牲一切救助他人,因为这种救助让其充满成就感。

还有一种人,被当成好人的唯一原因是“不知道怎样说不”。这可能是“好人”这个词负面因素的最大来源。也是“好人”必须学会避免的。

做一个好人,应该是自己的主动选择,是出于对“善意”“体谅”这些价值观的认可,而不是因为害怕拒绝别人而被迫默许、屈从。当好人不是筹码,不要试图用自己的好去换取别人的认可。

做一个又好又厉害的人

如果一个人经常表现得宽容、正直、善良,就会引起人们的不适、孤立甚至敌视。这让公益有点儿难。

在群体中,好人会带来道德压力。他自愿去做大家不想做的事,客观上提升了整体的行为标准,这让其他人感到羞耻,因为他们看起来成了坏人。即使好人整体上带动了大家的生活质量,也无法弥补他们心中的罪恶感。在极端情况下,团体中的少数好人会被清除,比如黑帮电影里最常见的“人人手上要带血”的惯例。没有好人存在时,人们的罪恶感会变轻。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应该停止善意,不应该因为他人的敌对就停止公益、停止帮助、停止维护公共生活质量。这只是在提醒我们,要采用更聪明的办法化解这种敌意,而不是为此就放弃了善意。

做一个好人,要有更强的能力,也要适度放弃一些东西。

打个比方,在网络上和人吵架,如果你不顾公允,不考虑体面,可能更容易获胜。而作为一个“好人”,你往往不愿意骂娘,不肯嘲笑对方的生理缺陷,你放弃了别人在使用的利刃,自然会在格斗中落在下风。

有篇说“刻薄与宽厚”的文章这样写道:在宽厚和刻薄的斗争中,宽厚维持着表面上的胜利,刻薄占据着事实上的上风。因为刻薄往往同时意味着犀利和深刻,而宽厚,很不幸经常与肤浅、温吞、平庸相连。结果是,刻薄使人语塞、赞叹的情景常常出现,而宽厚让人信服的情景却很少上演。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好人”。好人已经被普遍视作平庸的标志。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害怕做“好人”的理由,相反,我们应该做一个具有魅力和吸引力的好人!这当然很难,但并非做不到,不过是要更努力。

做好人是利人利己的

“即使我一无所有,我起码可以做一个好人。”这话有人觉得既可悲又窝囊,好像是实在没办法去作恶才变成好人的。

其实不是这意思。这世上没有人缺乏作恶能力,只是主动选择了善良,选择了在任何时候坚守正义信条。

这样的选择十分不容易!

人们在不起眼的时候最容易信仰崩溃,比如没有人会随意杀人,但在是不是要漠视一个陌生的求助者这种事上,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无所谓。这种时候,选择去救助、做好人是多么不容易。

我们都知道,这些小小的善意,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它是人间的温度,对于个人来说,它会极大地提升自己的形象和吸引力。

这不是胡说的,有个研究表明,男人的“善良”比外貌英俊更容易让女人感到有魅力。

你看,骨子里人们还是热爱好人的。

篇5:高三只做必须做的事

我们不论做什么事,要想顺利与圆满,一要事前有计划,二要目标切合实际,三要轻装上阵。如果仓促行事,还打疲劳战,那一定是不会有什么好结果的。从事体力劳动的,不仅效果差,还容易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从事脑力劳动的,既完不成任务,更不会有创造性的思维了。

高三的学生尤其不应该打疲劳战。你一打疲劳战,斗志没有了,信心没有了,效率也没有了,结果可想而知。

然而,高三的学生又似乎不得不打疲劳战,因为他们要做的事情太多了。高考一天天临近,气氛一天天紧张,压力一天天加大„„

看到女儿进入高三后忙碌而疲惫的身影,比以前少了笑容的面庞,我是又着急,又心疼。但是,做家长的是想帮使不上劲,着急、心疼却又无能为力呀!

怎么办?当时我想得最多的是,我虽然不能直接帮上忙,但千万不能干着急。因为我一着急,会无形中进一步加大女儿的心理压力,严重影响她的情绪。同时,我根据曾经参加高考和后来曾经当过老师的经验,根据我平时的所见所闻,特别是一些原本基础较好,由于高考冲刺阶段把握不好而严重失误的教训,给了女儿如下建议——

总的原则:高三是特殊时期,做必须做的事,不做有意义的事。

第一必须做到的,是要保证充分的休息与活动时间。只有休息好了,又能适当地参加一些体育运动,才会有健壮的身体,有迎接挑战的干劲与活力;才不会出现身体的疲劳。女儿接受了建议,继续着高一高二时早晨6:30起床,晚上10:30休息的作息习惯。

第二必须做到的,是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既不要怨天尤人,也不能急功近利,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有了好的心态,才会有好的心情与精神状态;才不会出现思想与精神的疲劳。女儿在我建议的基础上,自己加了一点,要力争过一个阳光的高三。

第三必须做到的,是要注意学习方法,学会选择。高三时,各任课老师谁都抓得紧,讲得多,要求多,作业布置得多。你这个时候千万不能一味地听任老师的摆布,要有自己的主见,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学会取舍。比如做数学题,要先看题目,若是懂的,或同类型的题以前做过的,就不再花时间,一翻而过。学会了取舍,就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有了学习的积极性与效率;也就能避免深陷题海的作业疲劳了。女儿说她的想法与我的建议不谋而合。高三时需要做的事很多,有意义的事更多,但只能做必须做的事。只有有的放矢,抓住重点,才能有准备有把握地打好高考这场攻坚战。需要做的事,可以到以后有时间的时候去做;有意义的事,更可以放到后面去。女儿认为我的建议虽然值得商榷,但见解大胆而独特,值得一试。搬走高三学习中的“拦路石” 在紧张的学习中,高三学生经常承受着强烈的内心冲突和压力。许多常见的心理问题也越来越成为高三学生学习中的“拦路石”。如何搬走这些“拦路石”,是每一个高三学生都应关注的问题。“拦路石”之一:学业焦虑

高三学生的学业焦虑主要表现为考试焦虑和学习动力不足。

学生考试焦虑体现为对考分的过分看重,说到底是对自己前途的焦虑。高三学生只有减轻心理负担,才能减轻学习上和精神上的压力,才能缓解和消除考试焦虑。同学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1.确定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过高或过低的学习目标都容易使自己产生失败体验而导致心理压力。

2.未来对于每一个人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不要过多地担忧将来的事情,应将自己的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现实的生活和学习中去。

3.考前作好知识准备以及应付考试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有备才能无患。

4.不妨采用“极限思维法”,想象你所焦虑的事件可能的最坏结果,这样你就会发现现状还是值得乐观的。

学习动力不足(即学习动机问题)也常常令学生苦恼。一方面学生都有提高成绩的需要,而另一方面,又容易产生浮躁、厌烦情绪,导致学习无动力或动力不足。学习动机分内在动机(具有持久性)和外在动机(具有短暂性)两种,学习者只有“知学”“好学”“乐学”,从价值上给自己的学习以较高的评价,才会产生持久的学习动机。当然,学习的外在动机也是必要的,只有二者和谐作用,才会相辅相成,获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拦路石”之二:失去信心

一些同学由于付出的努力在短时间内看不到效果,就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出现自卑感,甚至丧失自信心。此时,建议同学们尝试下面的办法:

1.对自己有一个客观、全面的评价。

2.善于将成功归结为自己的能力,而不要以为是靠运气。

3.要学会体验内心的喜悦感和成就感,要相信失败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或无效努力造成的。

4.不妨确定阶段性目标,在不断达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成就感。

5.乐观、平静地对待挫折,因为挫折对于成功同样是必要的。“拦路石”之三:注意力分散

中学生在学习中常常会出现“走神儿”的现象。造成这种注意力分散现象的原因可能有以下两点:一是因单调刺激而引起的厌倦感,如学习材料重复、枯燥;二是由于精神疲劳而引起的疲劳效应。要想克服这种毛病,可以尝试以下三步控制法。

第一步,当出现某种滞涩情绪时,学习者应敏感地意识到,并提醒自己不能成为情绪的俘虏。

第二步,尽快着手按已定的复习计划学习,不能半途而废。第三步,继续学习,一边想象成功的喜悦,一边坚持直到完成。只要这样坚持下去,你的注意力就会越来越集中,学习效率也就会得到明显提高。高三学生如何提高学习成绩

第一,复习要根据老师的进度制定相应的复习计划,最好稍稍超前一点。这样上复习课时重点、难点、弱点了然于胸,就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了。要注意不光是对所学内容进行温习,还要对相近、相反、相关知识点进行比较和辨析。

第二,要找到一套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适用的方法也各不相同。比如我在复习时,常使用“目录回忆法”,即根据目录来回忆章节的内容,遇到印象模糊或没有印象的,立刻翻到该页仔细阅读。对我来说,这个方法十分有效,既全面又省时,同学们不妨一试。

第三,复习阶段要进行查漏补缺工作。大家可以拿出以前的练习本、试卷,把不懂处、易错处、常错处、常考处一一归纳总结,使自己对自己的情况胸中有数,便于利用有限的时间弥补弱点。记得当时语文中的名言名句很令我头疼,内容多,分值低,要花大力气才能拿到。于是我把一些常见的名言警句都抄在一个小本子上,一有空就拿出来看。到后来就能倒背如流了,填空自然就不在话下了。我发现这个方法不错,就继续把一些自己常错的内容抄到了本子上,果然出错率就直线下降了。第四,要注意锻炼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考场上水平能否正常发挥。高三期间有许多模拟考试,一是为了检查同学们的复习情况,二是为了模拟高考情景,锻炼考生的心理素质。同学们平时就要有意培养自己认真仔细、顽强坚韧的品格。有的同学题目难考不好,题目容易还是考不好,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好的表现。面对难题,苦思冥想,不得其解,心慌烦躁,知难而退;面对易题,得意忘形,粗心大意,白白丢分,这是同学们最易犯的毛病。其实,若能想到我难人难,我易人易,沉着应战,就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第五,要勤动手,避免纸上谈兵的情况出现。复习的东西都是以前学过的,一般脑子里都是有印象的。我常常碰到有的同学在复习时,看到这个知识点,觉得真简单;看到那个知识点,认为已经掌握了。于是飞快地跳过去。殊不知许多东西,看似简单,真正运用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有很多细节问题都是你料想不及的,只有在实际做题过程中慢慢体会。而且,熟能生巧,为了达到“快、准、巧”的目标,做一定量的题目是十分必要的。考前一个月,进入备战阶段。这时运用题海战术显然是不明智的,应该回归课本,把课本内容重新咀嚼一遍。因为高考题主要是围绕课本做文章,偏题、怪题不多。一味地花力气“啃硬骨头”是得不偿失的。这一期间还应放低高考调子,缓解紧张气氛。另外,还要提醒大家注意,不要忽视生理的调节。很多同学都习惯于夜间学习,甚至通宵奋战,所以晚上精神比较好,效率也比较高。但高考是在白天进行的,因此要有意识地调节生物钟,使兴奋点处于上、下午。这样,高考时才能处于最佳状态。这段时间,由于高考的临近,许多同学会因为复习内容多,时间短.产生急躁情绪。若有这种情况出现,一定要稳住情绪,增强自信,以平和的心态迎接高考。考前的几天容易紧张,所以不宜多看书,应以调整心情为主,同时为考试做准备。如前往看考场,熟悉环境和交通路线,准备考试的各种证件、学习用具和防暑用品,以免考试时临时慌乱,影响情绪。

由于每个人的条件不同,根据以上的经验,作为参考,结合你自身的条件来给自己制定一个合适的学习时间表,这样才会使自己充分的发挥自身潜能,在考试中获得成功!现在回想起那段难忘的高考时光,辛劳与苦涩已渐渐散去,萦绕在心头的是向着目标前进的执着和坚韧。衷心希望你能脚踏实地,渐入佳境,稳稳地驾驭好自己的生命之舟!复习策略和节奏是高三的关键

从高二进入高三,关键是要把握好复习策略,调整好复习的节奏。“名师义教”中几位学科教师提出了如下的复习策略。高三语文——

市名师、金华一中语文学科主任丁国君建议,复习时,要给自己正确定位。尤其是要研究一下答题的思维过程及答题中出现的问题。另外要注意在所有的知识板块中有欠缺的方面,产生错误的原因要做到心中有数,并想办法补救。一般的讲,答题偏离主题和回答不具体不完整是通病。

要研究近3~5年的高考试卷。在此基础上要做好落实工作:1.落实课文,要有系统的归纳;2.落实基础,名言警句、文言虚词的用法、音字词的写法等须强化记忆;3.落实作业。作业选择要有典型性,并及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4.从字、词、句到篇章到写作都有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构建知识体系;5.讲究方法。“死”记一些东西应该是“活”的前提。

复习时,要做好对知识点的归纳(如标点符号、病句、连贯、文学常识、名言警句等的归纳整理)和方法技巧的归纳工作。重点应该是方法技巧的归纳工作。如答题时首先要在原文中找依据,不能只凭理解更不能想当然地回答问题。高三数学—— 省名师培养对象、省优秀教师、金华八中数学教师方家鸿为即将进入高三的同学提供以下学习参考。

代数中的函数、数列、不等式、三角基本变换;立体几何中的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和垂直关系,特别是线线角、线面角、面面角三大角问题;解析几何中圆锥曲线方程以及性质;新增加的向量、概率统计、导数等构成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同时要注重对化归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数学阅读能力、运算能力、空间想象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分析问题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以纲为纲,以本为本”是命题人员唯一不回避的材料,也是命题的依据。高考复习时注意:1.紧紧扣住《考试大纲》和课本去复习。2.系统地进行复习,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体现知识和方法的完整性。

复习建议:

一、提高思维速度和解题速度。

二、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对概念、定理、习题进行总结,将它们连成一个网络,形成知识树状结构。

三、关于错题集。在练习过程中,出错多就在原卷上标注,少则专门抄出或剪贴。高三英语——

省教坛新秀、金华一中英语教师诸才章认为,高三英语复习时,要注意:1.必须记住大纲要求的全部单词、短语,熟练掌握大纲要求的所有语法项目;2.建立一个“错题集”;3.加大阅读训练;4.加强英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增强语感意识。高三有大量的考试和练习,做题时要注意:单项选择可用直接法、排除法、比较法;完形填空要注意行文逻辑,练习快速通读,抓住结构、语义及逻辑三条线索,推断和预测选项,注意词组、习语和句型的积累、同义词的辨析以及生活常识的运用;阅读理解要略读法、查阅法、根据上下文判断词义法、同义互释法、判断推理法等几种方法;短文改错要关注行尾和行首的联系,注意分行的技巧、上下文的逻辑关系、标记的准确性;书面表达要明确考试的写作要求,在遣词造句上多下工夫,行文要连贯。高三政治—— 市名师、金一中政治学科主任徐建中谈到高三政治复习时,建议考生要做好以下几点:1.面对实际,处理好知己与知彼的关系;2.夯实基础,记死学活,处理好死与活的关系;3.关注现实、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处理好能力与素质的关系;4.在考试中体现能力,处理好练与思的关系;5.谋划复习策略,改变复习方法,做好“知识重组”,处理好计划与理想的关系;6.调整好心态,考出自己正常的水平,处理好心力与实力的关系;7.对热点问题要处理好当前与今后的关系。高三化学——

省特级教师、金华一中化学教师寿才明对理综化学复习建议:1.摆正主导与主体关系,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2.夯实双基,为能力发展作准备:(1)知识的系统化、网络化、条理化;(2)规范化、过程化、方法化学习。如基本定律、基本理论、基本原理、基本反应、基本实验等。3.重视培养科学研究能力:(1)加强动手操作的实验能力;(2)吃透实验的反应原理、操作原理、设计原理;(3)掌握一种仪器、一种装置的多种用途,形成实验的设计能力;(4)重视实验现象的解释能力和实验结果推出能力的培养;(5)加强文字的组织表达能力的训练;(6)加强实验的设计、评价能力的训练;4.加强对数据处理方法和能力的训练。高三地理—— 省名师培养对象、金华一中副校长郭万里认为,高三地理复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理清“点”上的地理原理,分析“线”上的地理联系,解决“面”上的地理问题,高三地理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合理安排复习计划。复习建议总体分二轮复习。第一轮:世界地理—中国地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目的与要求:解决知识性的地理概念、地理原理,获得读图能力,培养有效的思维过程,初步形成观点及知识结构,学会准确地表述。第二轮:专题复习(难点、重点、热点)。目的:构建完整有效的知识结构,知识的重组与创新,拓宽思路,发现问题、综合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二)认熟区域地理,透析自然地理,用活人文地理观点,解决中国发展问题。把握高考地理的四大模块的复习方法。

(三)建立学习档案学会自我反思。

最后的建议:1.认真听取教师建议,使高考复习方向“明”起来;2.高质量地掌握基础知识、构建学科知识结构,使知识“活”起来;3.关注现实生活中的热点,把所学“用”起来;4.重视经典题目解析,总结方法规律。高三生物—— 省名师培养对象、金华二中生物教师张俊美认为,高三生物复习要处理好选修教材与必修教材之间的关系,选修教材不要挖得过深。建议采用三轮复习法,每段时间里的复习目的各有侧重,时间长短也不同。第一轮复习从2月底或3月初开始;侧重在于必修教材部分内容,主要目的是查漏补缺,夯实基础。第二轮复习是从3月开始到5月中旬,主要是进行专题复习,打破章节之间、必修教材和选修教材之间的界限。在第一轮复习基础上进行总结、综合和深化。接下来的第三轮复习主要是进行综合练习及理综仿真考试。

高考生物试题对心理素质的考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试题的设计,二是试卷的排列。试题设计是通过不断改进题型和变换对知识考查角度进行。在考查学生在新背景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考查学生的心理素质。高三历史——

省教坛新秀、省名师培养对象、金华二中历史教师严美蓉说,综观近几年的文综历史试卷,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考查的都是历史学科的主干知识以及基于历史学科的基本态度与价值观。就复习内容而言,要抓“纲”务“本”重基础。《考试大纲》是复习备考的基本依据;另外高中阶段的五本教材也要吃透。就复习方法而言,两个比较重要的方法:建构“网络”成系统,古今中外善联系。只有从宏观到微观建构起知识网络,你才能真正把握历史时期的阶段特征和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才能对微观历史知识有一个准确的历史认识,才能恰当地进行知识迁移;用联系的观点看古今中外的历史,才能把历史知识活学活用。高三学习计划遵循“长宽高”原则

高三是人生中很重要的一年,高三结束后你将面临人生的第一个重要选择:是步入社会参加工作,还是进入大学继续学习。因此进入高三,你需要对自己这一年的生活进行一个清楚的定位。

一、高三学习的“长宽高”原则

首先需要做的是分清高三这一年,哪些是喜欢做的,哪些是应该做的,实际上这个问题今后进入大学或者参加工作也是很有必要想一想的。其次就是要运用好“长宽高”原则。长,就是特长,在各科平衡的前提下,可以选一门或几门课作为自己的特长。宽,就是知识面要宽,以提高能力。高,就是对自己要求要高,思想境界要高,要给自己一个比较高的奋斗目标。三者相乘,就是扎实的功底。

二、学会管理时间和情绪

高三生活涉及到两方面的管理,一个是时间的管理,一个是情绪的管理。

时间管理因人而异,不过都要注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的时间,学会劳逸结合。比如说制定一张复习安排表,精确每天甚至每个半天的复习计划。

提到情绪的管理,我觉得适当的焦虑是非常必要的,比如在考试前。一般在顺境中往往会消磨人的斗志,在困境中反而容易激起人的上进心,去战胜困难。当然战胜困难需要自信心,而自信心来自平时已经打好的丰厚的底子。

三、高中练好“三门五功”

“三门五功”的具体内容是:课前预习先入门,课间练习挤进门,课后复习深入门———“三门”。坐功、听功、看功、做功、考功———“五功”。这些功夫练精了,高考的成功也就指日可待了。

四、每天休息前自问七个问题

完成了一天的学习,准备休息之前,躺在床上时同学们可以问问自己七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今天上课前都准备好了吗?因为只有做了充分的课前预习,才能在上课时跟上老师的思路,和老师同步进入角色。

第二个问题:今天在课堂上我与老师互动得如何?我主动参与了吗?我是今天的主角吗?

第三个问题:从这堂课,我在知识、能力、方法、技能、情感上有所收获吗?

第四个问题:在课堂上我投入了激情吗?有激情的学习,才是有兴趣的学习。

第五个问题:我今天的得与失在哪里?善于总结才能有所进步。

第六个问题:明天我还有哪些任务? 第七个问题:今天我过得快乐吗?我们要学会享受学习,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学会建立一张知识的网从现在开始,同学们都可以开始将所学的课程建立一张网。这张网可以根据考试说明、考试大纲上的知识点来建立。建好网后,就要善于分析这张网上的知识,实际上就是把课本看透。之后再根据看书体会来做卷子,借以检查自己前两步做得怎么样?根据以往一些高考状元的经验,就是要善于把书看薄,带着网状的思路去看书,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同时也查找自己哪些地方还没弄懂。

善于建好这张网,运用好这张网的同学到了高考时就能把它看得和平时的一次考试一般了。

要为高三制定的目标 马上要进入高三了,准高三的同学们要学会给自己制定几个目标。这主要是指高考的年度目标、期中的中期目标和每个月的短期目标。这实际是学习的目标管理在高三的具体化,可以有效防止目标模糊、过程茫然,避免出现一年时光转瞬即逝却无所得的情况。

其中高考年度目标是指自己的理想学校、由此决定的分数指标和自己的心理成长指标,这个目标的制定既要符合你当前的学习水平,又要适当地高于自己的实际水平,以便促进一年中自身的发展和成长。同时,为了目标的清晰直观,你可以在班级中大致估算对比一下,找到和自己目标接近的同学,比如:某位同学目前的水平应该可以考上你理想的学校,就把他作为实际中追赶的对象。经验告诉我们,只要目标明确、方法得当,高三一年中成绩在班级提升10-20名是常有的事情。

有了高考年度目标,还要学会将目标阶段化,这样才能够由目标逐步落实到任务。首先,由年度目标得出中期目标,按照前松后紧的原则,我建议大家在高三前半年落实任务的40%,比如全年要提高10名,那么期中要提高4名。这是因为高三前半年还有一些新课程要学,而且就像物理学习中所知道的那样,启动时的静摩擦力是最大的,我们需要在上半年付出一点时间和精力,调整孩子的心态,使之进入良好的程序和状态。可以说,前半年能够完成中期目标的孩子,年度目标通常都能够顺利完成,因为越到后面,我们所擅长的心理因素和压力调整就会发挥越大的作用。

接下来就是每个月的短期目标了,这首先要对孩子做一个全面的分析,尤其是偏科情况。针对偏科的原因也要和孩子共同探讨。然后,把孩子的自由学习时间合理分配,要大胆减掉一些孩子的题海时间,变成更为合理的分析、总结和研究时间。对此,要在后面的辅导中,不断让孩子们针对某些综合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方案,把他们的思路提升到一定的高度。其次,可以把每个月定名,确定主题。例如:一月为“力学月”,目标:熟练运用受力分析,掌握物理题中与力学有关的各种联系。任务:找出各种和力学有关的题型,把它们归纳成四、五大类,10种已知,8种求解。(数字随机,大家自定。)具体做法:归纳力学主要知识点,研究习题册和考卷中的题目。再次,偏科越严重的科目越要先补,分值越大的科目越要先补。最后,语文和英语要细水长流,强烈建议采用每天的零散时间来背诵单词和文学常识,具体任务可以下达到每月,但是不影响该月的主题。高三学生莫盲目选择“自主学习”

“我实在是受不了一个人在家自主复习的日子了。”昨日,武钢某中学高三学生小高(化名)在脱离“课堂”数日后,最终还是回到了教室,和同学一起补课。数天“闭门苦学”,令小高憔悴不堪,心理压力极大。对此,老师提醒高三学生,进入复习阶段,不可盲目选择“自主学习”。年前,高三学生进入复习备考阶段。成绩中等偏上的小高认为老师讲的内容过于浅显,坐在教室听课简直是浪费时间。他相信凭借自己的“自主复习”,高考前成绩一定会突飞猛进。年后,同学们纷纷回校补课,小高坚持在家复习。

小高买来一大摞复习资料,整日埋首苦做。为了营造备考气氛,他特意在白天拉上窗帘,将台灯打开,自己就着灯光苦学。最初的新奇感过后,不到一周,小高开始感觉独自学习效果很差。碰到疑难没人请教不说,最重要的是,小高觉得自己渐渐找不到学习的方向和重点。

每天学累便睡、睡醒又学的作息安排,严重扰乱了他的生物钟,小高变憔悴了,心也开始不踏实起来,“其他同学复习得怎样了?会不会超过自己?”小高处于惶恐不安中。最终,借老师来电询问复习情况的机会,小高告诉老师“我想上学了”。像离群的羊儿又回到了集体一样,小高表示,在老师的引导下,和同学一起复习,自己心里塌实多了。

“高三学生不应盲目追求自主复习。”武钢三中高三班主任王一凡指出,完全脱离课堂不可取,复习围着老师转、步调与老师保持一致最重要。王老师告诉记者,曾经有一名学生采取了和小高类似的做法,在高三下学期离开学校自主复习,结果由于对高考信息把握不准、学习缺少计划性,最终在高考中失败。高三学习状态要调整

进入高三,同学们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部分学生开起了“夜车”,每天晚上熬到深更半夜,但学习成绩没有明显上升;部分以前贪玩的学生开始用功,但是效果不是很明显„„连日来,武汉市一些高三毕业生就学习状态调整问题来电咨询,记者就此专门请教了武汉十一中高三年级主任王艳艳。

一、“疲劳战”不可取

高三学生小张表示,期中考试后,她就加码学习了,每天晚上“奋战”到12点,中午在校的午休时间也用来学习,周末还报了辅导班。她各科的基础本来很好,现在投入了更大的精力,但成绩并未如想象的那样直线上升,甚至还出现了下滑。

王老师认为,小张学习很刻苦,但是走进了一种焦虑状态。虽然她基础好、投入大,但是不科学地过度用脑易让身体吃不消,学习效果并不见得好。此外,这种状态持续下去,不仅学习成绩提高不了,身体承受能力也可能出现问题。因此,考生应停止这种疲劳战,适当放松一下,再有针对性地学习,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二、基础差要学会主动学习

另一名姓刘的高三毕业生说,自从上了高三,他变得乖多了。以前比较贪玩儿,上课老走神,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应付了事。现在,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不打游戏不上网,完成作业一丝不苟,父母对他的努力非常满意。但是,他觉得学习仍力不从心。

对此,王艳艳老师表示,进入高三,像这样改变学习态度的学生确实不少。但是,这只表明他们进入了一个普通高中生的学习状态。进入高三后,考生不能仅用这种学习状态来要求自己,尤其是以前基础稍差的学生,对于自己知识上的漏洞还要在课下补,对不懂的问题还要主动问,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北大学子谈高三学习方法

小贴士1:不要被老师牵着走

高三有其特殊性,学生要时刻抱有“因人而异”的观念,密切结合自身情况学习。然而不可避免,老师布置学习任务往往得顾及整体,这使一些基础较好的同学不得不做“无用功”。所以高三需要学会的第一点就是:不要被老师牵着走。

譬如抄写,如果你觉得不用抄写你也能背出单词,那就别抄;譬如整理文言文课文中的词法、句法,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很简单,已经掌握了,那就别整理了„„时间宝贵,得把它用在更需提高、更见成效的地方!

小贴士2:参考书的使用应求“精”

《高中历史怎样学》、光明日报版的《高三数学测试与评估》、龙门书局的《高考中的数学方法》等都是相当不错的教辅书。吃透一本好书比潦潦草草地做几本有效得多。

有些同学光做习题不对答案,这种做法的效果几乎是零。不对答案,意味着根本无法“从错误中提高”。但做错的题并非看懂答案就行,而应在“看懂”后的第二天尝试独立地再解一遍。

小贴士3:别忙着查词典

做英语试卷时常会碰到不认识的词,不要立刻查!陌生的词多碰到几遍,反复记忆后,它就成了你词汇量中的“库存”了。查生词时,注的解释最好是英文的,一方面英语的点滴阅读能培养良好的语感,另一方面英语解释常有中文解释无法比拟的贴切性。

小贴士4:老老实实地背诵

高三要背诵的东西相当多,而人的遗忘率是呈先快后慢的走势的。因此,背诵时应背诵(看、背结合)——一小时后再背一遍——第二天再背一遍——七天后再背一遍„„相信很多人对繁重的背诵很是头疼,但如果高考中因为这种“死”的东西造成失分,不会觉得不甘心吗?所以,老老实实地背吧!

小贴士5:精选讲座、补课班

在高三后期,各类讲座、竞赛会接踵而至。对于讲座,要选择针对自己水平的去听,十分关键的一点是要当个“包打听”,询问有经验的老师,一定要把某时某地举行的权威讲座给“挖”出来!补课也是同样道理。花些时间去听个“经典”的补课班,一旦参加就要认真去学。但补课得保证自己是学有余力的,先基础后提高。

小贴士6:通过“玩”进行“学”

一整年毫无休歇地学估计没人撑得住,即使身体不垮,心理上也会受不了。但这个理由并不能成为高三“玩”的借口,在高三,“玩”中亦应有“学”。看看简化版的英文侦探小说,不知不觉中提高英语阅读能力;听听《疯狂英语》中美妙的诗文朗诵,我保证那决不会比流行音乐差;看看能为作文提供人文底蕴的李泽厚的《美的历程》„„在紧张枯燥的高三学习中,这些已是足够有趣的消遣了。

篇6:职场:喜欢做的与必须做的

职场:喜欢做的与必须做的

。可人生升迁的机会并不是经常性地发生,到了一个层面,就遇到一个“瓶颈”。当在一个“瓶颈”中挣扎很多年后,别人眼中的光鲜,却成了自己心头的荆棘。陆原,一个36岁的副总裁,此刻正迷失在这片荆棘中。

自诉人:陆原

最近,我对我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感觉到非常的矛盾和迷茫,情绪也非常的不好。是不是可以请您给我解惑啊?唉!

我36岁,大专,浙江师范大学毕业。O型血,刚刚从浙江一家石油公司副总经理的位子上下来。现在准备要去浙江的另一家集团公司做副总裁。我觉得自己非常懒惰,而且非常的理想化,这些年来去北京工作了7年,做了记者、保险公司业务员、经理、公司的副总经理等。换了3家副总,现在要做第4个副总了,而且一个比一个面临更大的压力。

这些年来,我总觉得我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总是一团糟。总结一句话,那就是失败。唉。好多朋友让我继续去做老师。我却怎么也不想了。我想从销售管理转向生产管理,并且在外语上继续学习。以前曾经要考过研究生。现在的外语都快荒废了。我对企业管理非常感兴趣,我相信我会做好这个工作的…… 其实在这里我觉得无法把我的信息非常准确地表达,以让您对我有个非常正确的判断,

我也经常写一些诗。很多朋友都说我的文笔非常好。我也太多愁善感,好像不是这个社会上的人。我觉得有句话非常适合我:进佛门六根不净,入商界狼性不足。总是给我的朋友不大现实的感觉,太理想化。这些年来走南闯北多了,身上的灰也多了,心里也是有了太多的疲倦。

“我喜欢做”与“我必须做的”

大概在前后,我突然发现自己的生活进入困境,周围的一切变得苍白无味,每天的忙碌奔波让我对生活的意义产生了怀疑。我遭遇了与主人公陆原一样的“职业高原期反应”.那时,我在职业上已获得相当的成功,是一家外资快速消费品公司的副总,但高薪收入并不能填补我日益增长的空虚感。对于这种状况,我想尽办法寻求解脱,但远行没有让我平静下来。

在内心深处,我知道自己在这一行、这家公司已做到头了,我对自己的未来――长长的二三十年充满未知与恐惧,想离开但又割舍不了既得的利益(薪水、职位与名声),并为此感到焦虑、孤独和疲惫不堪。在那煎熬的一个春夏秋冬里,我清楚地知道,在位的每一天都在违背内心的“我”.

显然,陆原的这种“职业高原期反应”并不是孤立的现象。现在,我每个月都要碰到这样的客户,他们中的一些人非常出色,但沉迷于“我必须做”与“我想做”的撕打中,他们感到空虚、缺少安全感,即使他们的职业成就在其他人眼里是多么出色与成功。

当时,我屈服于“必须做”的工作,是因为我对工作的观念,仅仅是:

工作是我生活中主旋律,占据了主导地位;

工作是我谋生、改善生活的手段,但我并不知道生活的本质;

上一篇:杨二毛传奇作文400字下一篇:1综合实践讲解活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