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民间习俗礼仪

2024-04-25

苏州民间习俗礼仪(共8篇)

篇1:苏州民间习俗礼仪

端午节习俗

1、佩挂香囊

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

2、悬挂菖蒲

菖蒲是有说法的哦,尖尖的菖蒲叶,喻为剑;上面绑个大蒜头,喻为榔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防止大鬼小鬼进屋里来。买回来的菖蒲,按照老苏州宁的做法需要用一小块红纸包扎一下,然后用绳子挂在门口。现在省事了,就直接拿红色塑料绳捆住,挂门口。

3、穿五毒衣

苏州的端午节有个很重要的习俗,就是给七岁以下的孩子穿上印有老虎图案的“五毒衣”,同时还要挂上装满艾草、菖蒲等植物的香袋、穿上虎头鞋。由于端午节通常在农历五月份,而这时苏州地区即将进入梅雨季节,天气湿热,蚊虫出没,人也容易长一些痱子、疖等,而孩子抵抗力差,给他们穿戴这些衣服配饰,主要是希望孩子不受感染,寓意孩子身体健康。

4、兰汤沐浴

与穿五毒衣一样,兰汤沐浴也是一种寓意健康的习俗。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用艾草、菖蒲等几十种花草和药材,泡制后用汤水沐浴,洗过之后据说可以达到蚊虫不侵的效果。这一习俗在全国各地都有,但只有在江南一带,才被称为“兰汤沐浴”,体现出一种江南地菖蒲、艾草、野蓬,还有大蒜头,区更为精致的文化特点。

民间习俗

轧神仙

传说农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神仙庙在阊门虹桥下塘,即原福济观。旧时每逢四月十四日前往神仙庙进香膜拜者络绎不绝,其中尤以妓家、医家、药业为最狂热。传是日吕洞宾混迹干熙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故人群特别拥挤,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许多小商小贩也纷纷前往阊门内虹桥至皋桥一带,出售泥人玩具、花草盆景、鱼虫花鸟等小商品。如今进香神仙庙的迷信活动已绝迹,但轧神仙的习俗却相沿未易。每逢轧神仙之日,神仙庙附近仍然是人山人海,各类日用、观赏的小商品应有尽有。“轧神仙”实际已成为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

石湖串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是夜,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也有说是月影穿过上方塔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串。苏州人出游石湖,盛况空前,其时大小船只倾城而出,游船、灯船交织如梭,湖面上室歌喧阗,岸边摊贩林立。蔡云《吴故》诗日:“行春桥畔画侥停,十里秋光红寥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雷斋素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雷尊,即雷公,是神话中专司打雷的神。吃“雷斋素”,就是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吃了雷斋素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过去苏州市民吃“雷斋素”者,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止,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菜馆此时特别推出时令面点——卤鸭面,用新肥鸭烹制,鲜洁可口,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雷斋素开荤——卤鸭面。”

曝书翻经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苏州喇叭

喇叭,一种常见乐器。民间有关喇叭的歇后语还真不少,其中最为熟悉的有两句:窗户口吹喇叭——名(鸣)声在外;画上的喇叭--没法想(响)!谁能想到,这两句歇后语竟会应验在同一人身上。

苏州话中的“喇叭”,不单指乐器中的喇叭,还有特殊含义。譬如:指把事情搞糟、耽误事情、耽误时间等情况,统称为喇叭,或喇叭腔。还譬如:事情一开始挺好,后来越弄越僵,越弄越不灵光,苏州人就会说:“开头蛮好,弄弄就要喇叭腔了。”

相传,江苏昆山陆家浜的吹鼓手早在南宋时代就名扬江南。当时,陆家浜鼓手中,有个非常出名的人叫阿福,擅长吹喇叭。他不但会吹长喇叭、短喇叭,而且更擅长吹弯喇叭。

由于阿福吹喇叭出了名,在苏州一带,人们都叫他鼓手阿福,后来索性叫他“弯喇叭”。 “弯喇叭”功夫确实到家,他练就—囗稳气功夫,可以边吹边吸气,使喇叭响声经久不息。近代江南笛王陆春龄也有这本事,就是呼和吸放在一起,其实就是擅长透气。

这年,太仓县双凤镇庙会,来请陆家浜鼓手前去助兴,“弯喇叭”当然也去了。班子一到双凤镇,竟碰上了好几班鼓手,要唱对台戏。陆家浜鼓手不甘示弱,要显露锋芒,比苗头,打擂台,不好输给别人。所以陆家浜鼓手看着阿福,意思阿福是班子里最厉害的人,今天就看你的了。 “弯喇叭”来了劲儿,胸脯一拍:“待会儿看我的。”等行乡开始了,鼓手班子各自坐上一条船,顺着摇船摆荡的节拍,拿出看家本事吹奏起来。 果然“弯喇叭”最吸引人,从东市梢吹起,一直吹到西市梢,喇叭声音没停过,气口掌握的好,指法又是奥妙,吹出来的喇叭强而不吵、实而不虚、快而不乱、慢而不断。 双凤镇南北两岸,人山人海,人们都跟着陆家浜鼓手船,还喊着:“‘弯喇叭’真有道理!”“‘弯喇叭,吹得最好!”“阿福灵光格!”

这时,阿福得意洋洋,屏气屏得面孔通红,喇叭吹得更加响亮。双凤镇有三里多长,再加船多摇得缓慢,鼓手船足足一个多时辰才停下。“弯喇叭”当然也吹了―个多时辰,喇叭声也—直没停,响了一个多时辰。 哪里知道,船刚想靠岸,“弯喇叭”阿福一下倒在船舱里,立不起身来了,囗喷鲜血,不要说再也没法吹响喇叭了,当即竟闭上眼睛死了。

你们想想,吹喇叭是从喉咙里用力气吹响的,又不是现在的电喇叭,阿福一连吹了一个多时辰,尽管他有稳气之功,但终因疲劳过度,力尽精竭而亡了。 “弯喇叭”要面子,结果命也送掉了。“弯喇叭”一死,苏州一带老百姓十分震惊,在民间相互传说着“弯喇叭”是窒息死的。 从此,人们把一切不顺利的事,都说成了“窒死弯喇叭”。苏州人有时还说:“三年不接客,接到一个弯喇叭。”是指店老板开门做生意,结果顾客挑来挑去也没买,生意也没做成功。

因此,苏州人嘴中的“喇叭”,不仅指乐器,对办不好的事情、耽误了事情或者事情的结果不好,就称“喇叭”、“喇叭腔”、“弯喇叭”、“窒死弯喇叭”、“三年不接客,接到一个弯喇叭”,非常有趣

篇2:苏州民间习俗礼仪

传说农历四月十四为八仙之一吕洞宾的仙诞,俗称“神仙生日”。神仙庙在阊门虹桥下塘,即原福济观。旧时每逢四月十四日前往神仙庙进香膜拜者络绎不绝,其中尤以妓家、医家、药业为最狂热。传是日吕洞宾混迹干熙攘的人群中,凡有奇疾难愈者,往往有缘得到治疗,故人群特别拥挤,大家都想碰碰运气,得到仙人的恩惠,俗称“轧神仙”。许多小商小贩也纷纷前往阊门内虹桥至皋桥一带,出售泥人玩具、花草盆景、鱼虫花鸟等小商品。如今进香神仙庙的迷信活动已绝迹,但轧神仙的习俗却相沿未易。每逢轧神仙之日,神仙庙附近仍然是人山人海,各类日用、观赏的小商品应有尽有。“轧神仙”实际已成为一种民间的庙会活动。

石湖串月

每年农历八月十八日,苏州旧有泛舟石湖赏月之俗,称“石湖串月”,又称“游石湖”。石湖在苏州城西南,湖广25里。在皎洁的月光下,湖光山色,塔影画桥,风帆渔舟,风光旖旎,令人心驰神往。是夜,月光穿过石湖行春桥桥孔映入水中,也有说是月影穿过上方塔铁链环孔,倒影恰成—串。苏州人出游石湖,盛况空前,其时大小船只倾城而出,游船、灯船交织如梭,湖面上室歌喧阗,岸边摊贩林立。蔡云《吴故》诗日:“行春桥畔画侥停,十里秋光红寥汀。夜半潮生看串月,几人醉倚望湖亭。”

雷斋素

相传农历六月二十四日是雷尊生日。雷尊,即雷公,是神话中专司打雷的神。吃“雷斋素”,就是为了崇奉雷尊而吃素。据说,吃了雷斋素可以消灾避疫保平安。过去苏州市民吃“雷斋素”者,一般从六月初一开始至雷尊生日止,将近一个月。开荤这一天,观前街上的松鹤楼菜馆此时特别推出时令面点——卤鸭面,用新肥鸭烹制,鲜洁可口,因此,苏州有句歇后语:“雷斋素开荤——卤鸭面。”

曝书翻经

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苏州有晒书习俗。这一天将图画书籍晒于庭中,防虫蛀腐蚀,收效尤大。各寺院庙宇将所藏经书搬出来晒一晒,僧人趁机召集乡村老妇开“翻经会”,由她们在烈日下翻经曝晒,宣称“翻经十遍,再世可转男身”。又有民谚云:“六月六,狗腐浴。”(苏州方言将洗澡叫做腐浴)是日将狗、猫牵到河中沐浴,可避虱蚤。

传统习俗活动

1. 元宵节和灯节

农历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吴中旧有“闹元宵”习俗。人们敲击锣鼓铙钹为戏,不同节奏有不同的箔称,如“跑马两夹雪”、“下西风”等;或三五成群,各执一器,边击边行,儿童嘻笑环绕,满街鼎沸,谓之“走马锣鼓”。元宵前后又称灯节,正月十三上灯,十八落灯。期间自制和出售的各种彩灯精奇百出,光怪陆离,人物类、瓜果类、百族类以及琉璃灯、走马灯等各色灯彩,名目繁多,令人目不暇接。

2. 邓尉探梅

农历二月,光福邓尉山一带,梅花吐艳,犹如皑皑白雪,花香扑鼻,“红英绿萼,相间万重”,故被称作“香雪海”。届时游人舣舟虎山桥畔,遨游林下,留连忘返。邓尉探梅之习相沿数百年而未衰。近年万象更新,人民生活安定,每至梅花盛开时节,苏沪一带游客踵至云集,光福沿途,道为之塞。

3. 百花生日

俗以夏历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不知典出何处.是日清晨,吴中未嫁闺女剪五色彩缯封贴于各种花木茎杆上,或制红纸小尖角旗插于花盆中,微风轻拂,彩纸飘扬,谓之“赏红”。是日虎丘花农争集于花神庙,贡牲献乐,庆贺花神仙诞,祈祷春来花盛,称作“花朝”。

4.清明扫墓

吴俗以清明,中元(农历七月十五),下元(农历十月初一)三节为鬼节。逢三节必有赛神之举。迨入民国,赛会之举渐废,而清明祭坟之俗却相沿至今。旧时祭坟通常于清明节或之前几日,携香烛、纸锭及菜肴、清酒,致祭于祖先坟前,谓之“上坟”,或称“扫墓”。祭毕焚化纸锭。

5.观音山游春

清明前后,春满江南,百花竞放。游人纷纷行出郊外,访春探胜,俗称“游春玩景”,又称“踏青”。旧时游春最热闹的去处莫甚于农历三月十一日的观音山。观音山在天平山侧近,两山相连,届时“士女杂遝,罗绮如云;兜舆骏马,络绎于途”。游客们自晨至夕,或翻山寻胜,汗流浃背。

或于天平山白云泉边清茶一杯,悠闲自得。另外灵岩山、虎丘等地也都非常热闹,虎丘山塘一带“彩舟画楫,衔尾以游”。每年游春时节,各类小商贩也都争往前趋,各处胜迹周围芦棚相连,设酒饭茶桌以招徕游人,无不利市数倍。

端午节习俗

1、佩挂香囊

端午节,苏州风俗要戴香囊。吴中风俗历来竞尚丽巧,旧时绣制香囊是一项极重要的女红,每到端午节前夕,闺阁女子媳妇妯娌们就要早做准备,在自己做好的香囊上设计好新奇的文饰,再巧加刺绣。

2、悬挂菖蒲

菖蒲是有说法的哦,尖尖的菖蒲叶,喻为剑;上面绑个大蒜头,喻为榔头。大概的意思就是说,防止大鬼小鬼进屋里来。买回来的菖蒲,按照老苏州宁的做法需要用一小块红纸包扎一下,然后用绳子挂在门口。现在省事了,就直接拿红色塑料绳捆住,挂门口。

3、穿五毒衣

篇3:越南民间传统节日习俗初探

一、春节———一年中最隆重的节日

春节是越南民间最盛大、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越南人把春节视为辞旧迎新的日子, 人们过春节的习俗包含:

(一) 送灶君

越南的春节在农历正月初一开始。按照传统习俗, 越南腊月二十三过灶君节, 即灶王节。灶君也称为“灶神” (灶王爷) 。越南关于灶王爷的传说, 与中国的版本相似:腊月二十三这一天, 在地上的各路神灵都要回天上去报告这一年的情况, 灶王爷是主管一家的生活之神, 也要上天汇报这家一年的情况。灶王爷一走, 就没有神在家看管了, 这个时候, 就可以洒扫庭除, 改建家里一些平时不敢动的地方, 准备过年。这一天也称之为入除。在腊月二十三, 人们除供奉灶君, 还要供上一条活鲤鱼, 传说鲤鱼是灶君上天的坐骑。供奉完毕, 人们把鲤鱼放生到河里, 鲤鱼将化为龙送灶君上天。

(二) 置办年货

入除之后家家户户开始准备年货。越南有一句民谣“肥肉腌荞红对联, 幡旗爆竹绿粽子”。这句民谣说明了在过去物质条件还不够丰富的情况下, 越南过春节置办年货的情况。然而, 随着越南经济与革新事业的发展和百姓生活水平的提高, 春节年货品种不断得到更新、丰富, 一般都有下面几样:

1. 绿年粽和糯米糕

越南春节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是方形的年粽和圆形的糯米糕, 象征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大吉大利, 同时也是春节祭祖的供品。

年粽跟中国的粽子基本一样, 主要成分是糯米, 馅料用猪肉、绿豆沙做成, 用一种叫苇叶的粽叶或芭蕉叶包捆。不同的是越南北方的年粽呈方形, 个头比中国的粽子大得多, 每个有两、三斤重, 而南方的年粽则呈圆柱形。放在锅里要煮上七、八个钟头, 打开后糯米呈青绿色, 吃起来清香可口, 别具风味。因此, 粽子不仅是越南春节的传统食品, 也是人们春节互相馈赠的礼品。

糯米糕类似于中国南方的糯米糍粑, 呈圆形, 但没有馅, 吃的时候一般中间常放上肉饼两个夹起来一起吃。

越南人认为, 方形的年粽象征着大地, 绿色显示生机勃勃, 猪肉和绿豆表示大地上有飞禽走兽, 草木繁生。圆形的糯米糕象征着天, 和年粽一起, 取天圆地方之意。

2. 红对联

越南人过春节也有贴春联的习惯, 喜欢在大门两旁贴上一对大红春联。红色的春联寓意着勃勃生机, 与越南的绿粽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春联最早是用汉字书写的, 越南的文字实行拼音化以后, 现在用汉字写的春联已不多见了, 大部分春联逐渐改用拼音文字, 但是在书写时, 仍然按照方块字的格式, 从上往下逐字书写, 每个拼音字成一个方块, 自成风格。

此外, 越南人也喜欢在家门口张贴门神, 以此把守门户, 阻止大小恶鬼入门为害;在家里贴上“福”、“囍”等字样和福、禄、寿星的形象, 还有各种传统年画, 表达了对新年的美好祝愿与向往。

3. 爆竹

越南过春节也有燃放烟花爆竹的习惯。人们认为, 放爆竹是为了驱邪, 把过去一年所有不顺心、不愉快的事情统统崩掉, 迎接一个充满吉祥和希望的新年。

在越南民间流传着春节燃放爆竹的故事:古时候有一种怪物, 名叫山臊, 身子长约30厘米, 只有一条腿。他喜欢找人的麻烦, 人一遇见它, 就会发寒热 (发烧) 。可是山臊有个弱点, 非常害怕竹子燃烧时发出的“劈啪”响声。一听到这种声音, 山臊就会远远地躲起来。人们知道后, 每逢节日就在院子里烧竹子发出响声来吓唬它。后来人们发明了爆竹, 就用燃放爆竹代替烧竹子。这种习俗延续下来, 燃放烟花爆竹就成为人们庆祝春节的一项内容。

在河内, 除夕之夜, 人们都穿上节日盛装, 带上鞭炮, 不约而同地到街上燃放, 这已成为一种习惯。等到午夜的钟声响起, 所有鞭炮一齐燃放, 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相互呼应, 连成一片, 震耳欲聋。以至两个人面对面讲话, 都很难听见。

4. 桃花和金橘

在越南人的心目中, 桃花有辟邪的作用, 同时也象征着幸运。按照传统习俗, 越南人过春节, 不管家庭是贫困还是富有, 在北方都要插上一株桃花, 而在南方则是梅花, 以求新年吉祥如意。为此, 首都河内郊区有一部分农民专门种植桃树, 他们凭借丰富的经验, 可以确保桃枝在除夕前后开花。

在越南, 金橘寓意着大吉大利, 这跟中国是一样的, 所以深得人们的喜爱。金橘基本都是盆栽, 每棵都结有橙黄色的累累果实, 大盆的有一人多高, 被修剪得像一座小金山, 象征着吉祥如意, 财源滚滚。

5. 五果盘

越南人过春节几乎每家每户都要摆设桃花、金橘和五果盘三样物品, 象征新年吉利, 欣欣向荣。

“五果盘”是一个盛有五种水果的盘子, 越南人在春节用来供奉祖先。这五种水果南北方各有不同, 北方是番荔枝、椰子、水榕果、芒果, 南方则是西瓜、香蕉、橙子、柿子饼、桔子, 象征着年年有余。

(三) 除夕守岁

越南过春节最难忘的是除夕。这天, 在外地工作的人们会不远千里万里往家里赶, 为了全家能围坐在一起, 吃上一顿丰盛的团圆饭, 然后一起守岁。

除夕既是新旧交替的时刻, 也是一年中最神圣的时刻。除夕之夜家家户户都事先准备好如猪头、鸡、粽子、果脯、糖果、槟榔、水果以及香和酒等祭品于零点整祭拜神灵、祖先, 以求来年兴旺、健康、幸福。

与中国不同的是除夕之夜越南人在家祭拜之后, 还常常一起到寺庙去祭祀神佛, 以求神佛保佑。到寺庙祭祀人们有一个“求禄”的传统风俗。一般有两种:一种称为“香禄”, 不少人在寺庙祭祀时点上一把或一支大香, 站在祭坛前祷拜, 然后把点燃的香带回家供奉在祖先祭坛的香炉上。传说, 香火象征着兴旺发达。若返回时, 遇上刮风, 香火燃烧加快, 预示着新的一年万事如意。另一种则称为“采绿”, 因为在越南语中, “绿”和“禄”同音, “采绿”即“采禄”。人们从寺庙祭祀返回时, 随手采摘一根带有绿叶的树枝回家, 寓意为采集天地神灵赐给的福禄。这根树枝拿回去后, 插在家里的神龛前, 直到树叶枯残为止。“采禄”象征在新的一年里官运亨通、吉祥如意。这样, 每年除夕都会有许多树木遭到破坏。为此, 越南的胡志明主席生前曾呼吁移风易俗, 将“采禄”改为植树。至今“采禄”的现象已大为减少, 但除夕过后仍可看到不少树枝被折断。

(四) 新年拜年

在越南春节既是法定节假日, 又是一年中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全国放假四天:除夕、正月初一、初二和初三。越南民间有句俗语:“初一给婆家拜年;初二回娘家拜年;初三向老师拜年”。从初一开始, 人们互相串门给亲朋好友拜年, 互致节日问候, 表达美好的祝愿。

在越南大年初一头一个到家拜年的客人, 传说他将给主人家里带来好运, 人们非常看重, 称之为“冲家”、“冲地”、“冲年喜”。“冲年喜”是越南独具特色的过年习俗, 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除夕夜全家到寺庙祭祀神佛时, 从家中挑出一个有福分的人, 让其祭拜神佛之后手持“香禄”或“采禄”回到家第一个进门, 此时已是新年, 那么视其为给自家“冲年喜”之人, 他将给家庭带来好运。另一种是有的家庭年前会请一位忠厚善良、有福分的朋友, 作为家里新年的第一位客人来“冲年喜”, 以求新年大吉大利、万事如意。

(五) 娱乐活动

越南春节期间有各种形式的民间娱乐活动, 统称为“赏春”。如赏水仙花、闹花灯、演出民间传统戏剧、民歌对唱、荡秋千、水上木偶戏、祭拜寺庙、游览名胜古迹等。

各大城市都有盛大的花市, 北方人喜欢桃花, 南方人则喜欢梅花。青年男女三五成群到花市参加各种游戏:斗鸡、套圈、射击、插花比赛、摔跤比赛等。越南人过春节都有正月初一赶庙会的习惯, 在庙会上, 长龙队、狮子队聚集在一起, 金龙狂舞、雄狮相戏, 场面热闹非凡。

在各种民间娱乐活动中, 最具特色的要数下人棋。它是将中国象棋的棋盘画在地面上, 手执木牌 (木牌上刻有与棋子对应的车、马、炮等) 的人充当棋子坐在场中。对弈时, 由棋手调遣, 旁人以鼓声催行, 颇似金戈铁马的沙场, 人棋下起来很有趣, 深受越南人民的喜爱。

(六) 过年的禁忌

越南春节期间也有很多禁忌:如大年初一不能吵架、不能讲粗话、不能借东西、不能讨债, 也不能干农活, 否则会惊动土地神, 庄稼会遭殃;正月头三天不能扫地, 即使扫了地也不能扒垃圾, 要等三天后能动土时再清理;过年忌穿白色衣服, 避免家里有丧事等。

二、清明节———扫墓、踏青的日子

同中国一样, 清明节也是越南的传统节日, 同时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 越南人也借清明之际祭祖、扫墓和踏青。按照习俗, 扫墓时, 人们一般携带酒食果品、香、纸钱、鲜花、铁锹等物品到墓地, 清除坟墓上的杂草, 为坟墓培上新土, 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 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 焚香烧纸, 献上鲜花, 然后叩头行礼祭拜, 最后吃掉酒食果品才回家。有很多地方还有扫墓时燃放爆竹的习俗。

越南人在大年初一和端午节的祭拜比较隆重, 而过清明节的气氛就没有那么浓厚。越南不同地区清明节的气氛有所不同, 北部靠近中国广西地区受中国文化影响较大清明气氛较浓, 中部南部则较淡化。由于时代的发展, 来自城市的青年一代比较淡化清明节, 也很少参加清明节的活动, 所以许多年轻人并不是很了解。而父辈或年纪大的人才注重清明节祭祖。

清明节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 也正是人们春游 (古代叫踏青) 的好时候, 所以越南也有清明踏青的习俗。

三、端午节———越南的驱虫节

端午节在越南受到重视, 是春节之后排在第二位的民间传统节日。越南端午节的时间、意义与传说跟中国基本相似, 越南的端午节是农历五月初五。“端”意为开端, “午”为中午, “端午”意为从中午开始。它最早主要表现为人们对中国爱国诗人屈原的缅怀, 但如今越南端午节的主要内容已不再只是为了纪念屈原, 而逐渐演变成祭拜祖先, 此外还增加了如端午驱虫、端午采药等新内容, 因此, 在越南还把端午节称为驱虫节。

越南关于端午节的传说起源于中国。越南人过端午节也有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节的粽子跟春节的粽子有所不同, 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咸粽, 主要成分是糯米, 馅料为虾米、瘦猪肉、红豆再加上半只咸蛋;另一种是碱粽, 用糯米加上椰丝、虾米、绿豆包成, 呈菱形, 吃时蘸糖;还有一种是肥肉粽, 用糯米、肋条肉、虾米、绿豆和五香调料包成, 吃时需煮熟后剥壳切成片食用。

在越南端午节除了有吃粽子的习俗, 还有驱虫的习俗。一般采用水果和糯米酿酒等食物来驱虫。具体做法:清晨起来, 洗漱完毕立即进行驱虫。先食一碗糯米酿酒, 后吃水果把肚子里的寄生虫杀死。而对于孩子, 更好的做法是在他们的太阳穴和肚脐处涂上一些辰砂、朱砂或给他们喝冲有辰砂、朱砂的水。此外, 为了辟邪还给孩子们佩戴五色线绳以及装有雄黄的亮色小锦囊护身符;用指甲草涂染孩子们的手甲和足甲, 因人们认为食指和第二个脚趾是神指 (趾) , 不能涂染, 所以在涂染时只涂这两个之外的手甲和足甲。

端午采药也是越南端午节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 从中午十二点整 (午时) 开始。按传统说法, 人们认为午时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的时刻, 此时采的药最为灵验, 可治百病, 尤其是治疗外感、阴虚等病症。人们在园子或山上采的药不管数量多少, 够一百种就行。以具有祛风益气功效的草药居多, 如益母、紫苏、竹叶、柚子叶、柠檬叶、芒果叶、葱、姜、蒜、蒲公英等。因此, 端午节越南许多集市上都有草药的专卖摊。

四、中秋节———赏明月、吃月饼, 也是越南的儿童节

跟中国一样, 越南中秋节在农历八月十五日, 主要活动是赏月、吃月饼。但不同的是, 越南的中秋节除了有传统的合家团圆之意外, 主要以儿童为主, 因此, 又称为儿童节。

越南中秋节起源于中国, 但又与中国的中秋节不完全相同, 有人曾做过研究, 认为主要是由两国中秋节所起源的派别不同决定的。中国的中秋节起源于古代的祭月拜月活动, 后来赏月变成该活动的重点, 使得严肃认真的祭祀活动变成了轻松欢快的娱乐游戏, 加上随之而来文人骚客们的感情宣泄与发挥, 便成就了现代中国思乡团圆的中秋。而越南的中秋节则起源于中国古代中秋节的另一派, 即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这一天正好是稻子成熟收割的季节, 这时家家户户都要拜祭土地神, 以表示对他们带来丰收的感谢, 中秋节可能就是这种秋报祭祀活动的遗俗。在丰收之前, 各家各户的大人们通常都忙于耕种, 没有太多时间陪孩子们玩耍, 于是就利用中秋节庆祝丰收的这一天多给孩子们一些补偿。这也正是现代越南中秋节的中心内容所在, 因此, 越南的中秋节也是儿童的节日。在这一天, 孩子们会收到很多的玩具礼物, 其中少不了各式传统的花灯。

越南也有类似中国嫦娥奔月的传说, 不过故事的主人公是一个叫阿桂的人。传说从前有一个名叫阿桂的人因上山打柴, 偶然看见一个山洞内有四只虎仔正在戏耍, 阿桂举起手中的斧头每只砍了一下。母虎回来看见虎仔被人砍死, 就找来一种神奇的树叶把他们救活了。阿桂待母虎带着虎仔走后, 便寻找到那棵神树并将其连根挖出扛回家中。路上阿桂用树叶救活了一位老乞丐, 并向老人讲述了这棵神树的来历。老人听后告诉阿桂这是一棵能使人起死回生的神树, 他叮嘱阿桂要精心护理, 必须用清水浇灌, 不能用污水, 否则树会飞上天。回到家后, 阿桂把这棵神树种在自家菜园的东边, 并先后用树叶拯救了很多人和一条狗的生命。后来阿桂的妻子被人害死, 这条狗为了报答主人的救命之恩, 主动将自己的内脏捐出来救活了她的生命。但自从换了内脏, 阿桂的妻子性格大变, 说话说前忘后, 做事丢三落四, 十分健忘, 虽然阿桂曾反复叮嘱妻子不能把尿撒在那棵神树上, 否则它会飞上天。但是有一天在阿桂外出时, 其妻却把阿桂说的话忘得一干二净, 尿急时便跑到东边那棵神树下撒了一泡尿, 于是神树慢慢地连根拔起, 向天上飞去。当阿桂回来时, 神树已经飞过了人头, 阿桂急忙跳起, 用手抱住树根往下拽, 想将其拽回地面, 可想不到树飞起的力量太强, 阿桂不仅没有将树拽回地面, 反而被树拖着一起飞上了月宫。后来人们将这棵能让人起死回生的神树称为榕树。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月亮最圆最亮的时候才能清楚地看到月宫里阿桂坐在榕树下的形象。

越南过中秋节主要是吃月饼和水果。中秋月饼一般有两种:一种为烤月饼, 类似于中国的广式月饼, 里面的馅料有很多种, 如椰蓉、蛋黄、莲蓉、豆沙、五仁、香肠、叉烧等;另一种为软月饼, 类似于中国的冰皮月饼, 用糯米做皮, 呈白色, 形状跟烤月饼差不多, 但口味却不一样。而水果主要是柚子、柿子、桔子等。

在越南中秋之夜还有点花灯的习俗。越南的花灯有鱼形、蝴蝶形、莲花形、菊花形等多种形状。不过最传统的花灯是外部用竹子扎成圆形, 以各色彩带装饰, 里面则是五角星形状, 五角星上铺着红色和绿色的玻璃纸。越南关于中秋点花灯有个传说, 它和我国铁面无私的黑脸包公有关。相传过去有一条鲤鱼修炼多年成精, 夜晚常出来害人, 致使家家闭户, 不敢出门, 后来黑脸包公想出一个办法:教人们制作鲤鱼形的纸灯笼, 并在鲤鱼腹部插上一根棍子。夜晚人们挑灯出门, 妖精见后十分惧怕, 不敢再来危害百姓。从此, 每到中秋之夜孩子们都拿着各种形状的纸灯笼, 在月光下尽情嬉闹。

每年中秋节期间, 越南各地都要举行花灯节, 并对花灯的设计进行评比, 优胜者将获得奖励。此外, 越南的一些地方还在农历八月十四、十五日两晚组织舞狮, 农村则组织竞舟、祭龙等活动。人们过节时有的全家围坐在阳台上、院子里, 有的举家外出到郊外, 摆上月饼、水果及其他各式点心, 边赏月、边享用。

随着近年来越南人民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传统中秋习俗也在发生着变化。许多年轻人在节日里或在家聚会、唱歌跳舞, 或结伴外出游玩赏月, 增进了同伴之间的了解与情谊。

参考文献

[1]. (越南) 阮友爱、阮梅芳.越南传统风俗[M].越南文化通讯出版社, 2003.

[2]. (越南) 新越.越南风俗100例[M].越南民族文化出版社, 2003.

[3]. (越南) 潘继炳.越南风俗[M].河内出版社, 1999.

[4]. (越南) 段映.了解越南风俗[M].越南青年出版社, 1992.

[5].陈继章.越南研究[M].军事谊文出版社, 2003.

[6].张加祥, 俞培玲.越南[M].重庆出版社, 2004.

[7]. (越南) 邓文珑, 阮松滔, 黄文柱.越南各民族风俗习惯[M].越南民族文化出版社, 1997.

[8]. (越南) 黄进就.越南民间故事评论[M].河内教育出版社, 1998.

篇4:漫谈民间新春习俗

据记载,我国古代早就有了欢庆丰收、喜迎岁首的习俗。

《诗经》中有“自古有年”的祈年乐歌;《豳风·七月》里写到古人年终宴乐的事情。周代时,已把春节作为一岁之首。到汉代出现了“过年”的风俗。在历史上,春节的名称很多,如:元旦、元正、元朔、元辰,正朝等等,通称为“元旦”,是“一年中的第一天”的意思。1911年,我国采用公历,将农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过春节,民间俗称“过年”。关于过年,民间流行着不少传说。其中一个传说是:古时候,有一种名字叫“年”的凶猛的怪兽,体大如牛,独角长尾,甲骨文中的“年”就像这种怪物。每到腊月,它便出来伤害人畜。人们把食物放在门外,好让“年”吃饱了离去,不再伤人。有一次,“年”来到一个村庄,它被一家门口晾晒的大红衣服吓跑了;到了另一处,它又被灯光吓退了。人们终于发现,原来,“年”是怕红色、火花和响声的,于是,人们每逢过年便在大门上贴红对联,挂红灯,燃放爆竹。

每年腊月十五过后,人们就忙碌起来了,打扫屋内外卫生,写春联、贴窗花、挂年画、买鞭炮、做新衣、制年糕、包饺子等等。节日期间,还要举行各种文化娱乐活动。这些风俗体现了中国人讲文明、爱清洁的美德。

立春的由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此时借用王安石《元日》的词句,掩饰不住人们对春天的期盼和对新春扑面而来的喜悦心情。是呀,人们喜春、盼春,希冀着是春天的明媚阳光和春天的生机勃发。可谓:万物催春春妩媚,莺花伴舞舞翩跹。

相信世间一切美好的事情都会伴着春天的脚步走到你的身边,平安、和睦、温馨在新春的畅想中与你共舞!以春联为证:春夏秋冬春为首,桃梅李杏梅占先;喜看春日花千树,笑饮丰年酒一杯。

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俗称“打春”。立春,有时在农历十二月,有时在农历正月。一过立春,就意味着冬季结束,进入了春天。

我国自古为农业国,春种秋收,关键在春。民谚有“一年之计在于春”的说法。旧俗立春,既是一個古老的节气,也是一个重大的节日。天子要在立春日,亲率诸侯、大夫迎春于东郊,行布德施惠之令。《事物记原》记载:“周公始制立春土牛,盖出土牛以示农耕早晚。”后世历代封建统治者这一天都要举行鞭春之礼,意在鼓励农耕,发展生产。

山西民间流行着春字歌:“春日春风动,春江春水流。春人饮春酒,春官鞭春牛。”讲的就是打春牛的盛况。

旧俗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先行二跪六叩首礼。执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后,再行二跪六叩首礼。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与来时一样热闹,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阴阳官先要举行一定的传统仪规。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爵、亚献爵、终献爵。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现在,城里已不再举行鞭春活动,一些农村却仍有打春牛的风俗。立春前,用泥塑一牛,称为春牛。妇女们抱小孩绕春牛转三圈,旧说可以不患症病,今已成为娱乐。立春日,村里推选一位老者,用鞭子象征性地打春牛三下,意味着一年的农事开始。然后众村民将泥牛打烂,分土而回,洒在各自的农田。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称为“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这实质上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立春节,民间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有些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

各民族春节习俗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大家族,除了汉族外,藏族、蒙族、满族等少数民族也都欢天喜地,以特有的方式欢度佳节。

藏族人民过年,都要举行隆重、盛大的“跳神会”。过年时,人们都穿着艳丽的服装,戴上奇形怪状的面具,在海螺、大鼓、唢呐等乐器伴奏下,高歌狂舞,以表示除旧迎新,驱邪降福。藏历新年一清早,妇女们就先去背“吉祥水”。接着,家家户户把酥油和青稞面做成糕点,并在上面插上几束染了颜色的麦穗和青稞穗,表示预祝丰收。人们还互相拜年,敬赠哈达,围在一起,尽情地唱歌跳舞。

蒙古族牧民生活在千里草原上,除夕之夜,大家先向长辈敬酒,然后围着火炉,吃饺子、下棋,听艺人说书,直到天亮。春节到来,人们穿上新衣,骑上骏马,去拜会亲朋,共贺春节。

瑶族人民过春节时,白天在山坡上,夜晚在火堆旁欢聚,载歌载舞。有一项别致风趣的活动叫“耕作戏”。正月初一,姑娘们穿上漂亮的花衫、花裙,戴上精制的银饰,小伙子们也穿上节日的盛装,从四面八方聚到一起。集会开始了,首先由三个青年演出“耕作戏”,一人扮牛,一人扮扶犁农夫,一人扮荷锄农夫,三人载歌载舞,喜迎春耕,期望丰年。其后,姑娘、小伙子就尽情歌舞、欢乐。

哈尼族过春节总要热闹地在一起聚餐豪饮。男女青年整天在一起唱歌跳舞,趁这个良机选择自己的意中人。过年前小伙子上山砍竹棍,做秋千,姑娘们特别喜欢荡秋千,老人们则围坐在一起,一面喝茶、抽烟,一面兴致勃勃地谈古论今。

布依族人在每年除夕晚上,全家都通宵达旦地守岁。天一亮,姑娘们争着到屋外去挑水,谁先挑回第一担水,谁就是最勤劳的姑娘。这一天,男女青年们互相串门拜年,并结伴外出游玩,尽兴后才回家。

黎族人过春节时,家家户户都杀鸡宰猪,摆起丰盛的佳肴美酒,合家围坐一起“吃年饭”;席间还要唱贺年歌。春节期间,全村青壮年还要组织一次集体打猎,猎获物归全村共同分享。达斡尔族人在除夕晚上,青年们跳着“鲁格乐舞”,通宵达旦。家门前点燃一堆干牛粪,一家之长把大块肉和糍粑之类食物投进火里。大年初一清早,青年们双手沾满灶灰,争相往别人脸上涂抹,象征幸福。美丽的姑娘常常被小伙子们涂成“灰姑娘”。这是预祝丰收和幸福的意思。

苗族称春节为“客家年”。初一清早,人们穿起新衣,背着笙,到外村拜年。最吸引人的活动是斗牛,围观的能有上千人呢。

壮族各家各户都在年三十晚上把初一全天的饭做出来,称为“压年饭”,表示祝愿明年获得大丰收。

景颇族的姑娘们,将绣花包挂在树梢上,叫“靶包”,然后由小伙子们用箭去射,谁射中了,靶包就归谁。绣花包里装有吉祥如意的东西或是爱情的信物。

傣族青年男女们在草坪上各排成一行,互相抛接彩球,用以欢庆佳节,表示爱情。同时,在澜沧江上还举行划船比赛等庆祝活动。

朝鲜族的庆祝方式是到田地里烧火堆,用以消灭害虫、田鼠等,为夺取农业丰收作好准备。这种活动叫“野火战”,也叫“鼠火战”。

普米族人在初一早晨,鸡叫头遍时,村寨里便顿时发出一阵阵铜炮声和海螺号声。家中如果有年满13岁的男女儿童,还要举行隆重的“穿裤子礼”和“穿裙子礼”。

台湾的高山族,节日里集体欢聚在村边,吃酒、唱歌、跳舞。各村还举行叉鱼比赛,优胜者获奖。除夕夜,人们到寺庙里看《避债戏》,如讨债人闯入剧场逼债,引起观众公愤,讨债人只好溜走。这种戏从除夕一直演到大年初一。

鄂伦春族人在除夕夜,要给家族及近亲的长辈们斟酒叩头,一般都彻夜不眠,谓之守岁。

土家族人吃过年夜饭后,一家人围坐在火坑边通宵守岁,名叫“守田埂”,以表示对田地的热爱。

春节正好在农历立春前后,大地春回,万物复苏。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人们满怀希望和信心,又进入了新的一年。 (摘自《吉林农业·下半月》)

篇5:老苏州立夏习俗

苏州还有饯春筵、七家茶等立夏习俗。

“饯春筵”意为饯春迎夏,苏州人在立夏日中午摆设午宴,菜肴中有面筋、酒酿、咸鸭蛋、酱猪肉、金花菜等,据说有“不疰夏”的功效。

“七家茶”则是以各式细果(桃片、麦片、蚕豆、青梅、枣子等七样吃食)烹煮雨前茶,而且这七样吃食是从左邻右舍乞讨而来,故称“七家茶”。“七家茶”除给自己孩子以外,还馈送给乡邻,说是喝了可不疰夏。

篇6:苏州冬至习俗大观

苏州冬至大于年

冬至又称为“冬节”,民间习俗认为不必等到春节,吃过冬节汤圆就表示增加一岁,因此,有人打趣说,冬节不要吃汤圆就不会老一岁了。宋朝陆游《辛酉冬至》诗有:“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也是把过冬至视为添加年岁的节日;

苏州人过冬至的习俗始于二千五百年前,当时吴国始祖泰伯、仲雍都是周太王后裔,他们沿用周代历法,把冬至作为一年之初,于是就形成了苏州“冬至大如年”的独特遗俗,

资料

冬至的意思,不是冬天到了的意思,而是冬天到了极致的意思.

苏州冬至吃什么

冬至夜,每个家庭的小辈都要到长辈家中,吃冬至宴、送冬至盘。还有,最重要的一项——祭祖、祭灶,除了鱼肉,还必用团子、糍糕,以示团团圆圆。

篇7:苏州冬至的习俗

在旧时代,冬至前一天(也叫“冬至夜”),家家户户要磨粉团子,以豆沙、萝卜丝、菜肉等做馅,很是美味。八仙桌上供着各种菜肴、果品,供桌前燃烧纸箔,一家老小依长幼顺序跪拜祖先。儿童们最感兴趣的是桌上的贡品。祖先们一筷子未动,过一段时间后,等看不见的祖先们“用”过之后,合家便团团圆圆的吃冬至夜饭了。

冬至夜晚,一般是不到人家家里去的,只是自家人团聚。饭桌上,都会备有冬酿酒,一种由桂花、糖的米酒。以前都是一般家酿的,现在可都是由商家贩卖了,此酒醇厚很甜,两三杯下肚也会略有醉意。米酒一般也不能多喝,后劲很足。

时至今日,苏州人对冬至祭祖习俗也慢慢淡忘了。(或者说仪式没有以前那么隆重了),但家庭团聚的习俗却是保留了下来。(也许是现代人生活节奏快,家庭团聚的机会少吧,所以借机会团聚一下)。所以,每年冬至夜,下午开始,路上行人就变少了,但每家每户,或是酒店饭馆里已经热闹起来了。

因此,如果您在苏州,冬至夜那天可不能请朋友吃饭的,一般人家会拒绝你的,别自讨没趣哦。

篇8:苏州民间习俗礼仪

一、节日民俗

(一) 火把节

据彝族民间传说, 远古的时候, 万物皆在天神恩体古兹的统治下, 恩体古兹常在人间征收牲畜, 有一次派遣使者到人间搜刮牲畜, 人类一时交不出, 和使者争执了起来, 结果使者被杀, 天神知道到后大怒, 降下天虫到人间吃庄稼。人们见庄稼要被毁, 十分心疼, 于是相约在夜里, 不分男女老少到田间点燃火把烧害虫。害虫就这样被人们消灭, 从此天下太平。烧虫这一天是农历六月二十四日, 所以把这天定为“火把节”, 一直延续至今。

彝族的火把节要过三天三夜。第一天杀猪杀羊杀牛宰鸡, 预备这三天三夜的熟肉熟食。饭后举行点火仪式;第二天晚上, 点着火把来到指定的地点 (一般是一寨一点) , 唱歌跳舞, 一般到公鸡叫时才散去;第三天晚上举行送火仪式, 村村寨寨房前屋后都是火把在流动, 成为火的海洋。火把节期间, 要举行斗牛、斗羊、斗鸡、赛歌、赛马、选美等娱乐活动。

(二) 彝族年

凉山彝语叫“库史”即“过年”。清朝时期吴三桂和鄂尔泰统治的改土归流的情况下改夷归汉已经不过彝族年了。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凉山彝族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经凉山彝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决定, 每年阳历11月20日为彝族年, 法定放假3天, 使全州各族人民共同欢度彝族年。凉山彝族年, 整个过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即年前的预备阶段、年节的活动阶段和尾声阶段。彝族年要过三天, 彝语称第一天为“库施”、即杀过年猪、祭奠祖先和吃年饭, 第二天为“多博”、即要是耍新年。其玩法别开生面, 各有情趣。清早, 姑娘和小伙子们就起来, 各自不声不响地背着水桶到河边、泉旁去背水, 或去别人地里“偷”些青菜、圆根回来, 不能让人察觉。因此, 在途中如遇人碰见了或听到了声响也各自装做不曾看见、听见。第三天为“博基”。“博”义为“走、归”;“基”义为“款待”。意思是祖宗们回来和儿孙后代过完了年, 这一天该送祖宗回去了。因此, 这一天天还没亮, 各家各户都要举行欢送仪式。送走了祖先, 人们带着对未来年的美好憧憬和对祖先们的依恋惜别之情, 送走了一个年节。

二、彝族少女的成人礼:“换裙”仪式

在凉山, 彝族少女一般在15~17岁之间, 要举行成人礼---“换裙”仪式, 彝族少女在“成人礼”之前, 穿的是红白两色的童裙, 梳的是独辫, 耳朵挂的是穿耳线。“换裙”仪式举行之后, 就要穿上中段为黑蓝色的三接拖地长裙, 原先的独辫要改梳成双辫, 并要戴上绣花头帕, 挂上耳坠。

举行“换裙”仪式后, 少女就可以自由自在地逛街、赶场、看赛马、谈恋爱了。“换裙”这天, 主人家像过节一样喜气洋洋, 富户要杀猪宰羊, 大宴宾客;穷户最少也要杀鸡泡酒, 招待亲邻。一大早, 男女宾客便纷纷登门, 送礼祝贺。按照当地俗规, 举行“换裙”仪式时, 绝不允许任何男子在场, 只邀请女亲女友参加。

“换群”仪式结束后, 男子才能参加欢宴。大家席地而坐, 愉快地吃着砣砣肉、荞馍和炒面等, 开怀畅饮, 一醉方休。“换裙”意味着女子已经成年, 可以自由地找情人, 谈恋爱。如发生性关系, 只要不违反等级和血亲的限制, 一般也不会受习惯法的处分。若女子怀孕, 男方则赔礼或结婚即可。反之, 换裙前的少女要受到严格保护, 不准调戏、奸污, 也不准非法同居, 如发生此类事件, 就必将受到习惯法的严厉惩罚。

三、婚礼习俗

分为订婚、婚前、迎亲几个阶段。订婚, 彝语叫做“吾让木”。是双方正式结缔婚姻的主要标志, 一旦举行了定婚仪式, 双方便不得再反悔婚约了。定亲仪式要泼水、抹锅烟子、杀猪宰羊。订婚仪式上, 还要订下结婚的日子, 结婚的日子一般地说都由男方测定, 但要听女方的意见, 主要看双方属相和不和, 要请毕摩测算。

婚前几天, 新娘要禁食, 每天只吃一两个鸡蛋, 喝几口水, 或吃一小片荞饼, 出嫁那天还要禁水。彝族的风俗中认为, 新娘减食的时间越长, 便越显得懂礼节, 有毅力。此外不管你是真的想嫁还是不想嫁, 都要表现出伤心难过的样子, 一说到嫁期将至便哭哭啼啼更好。如果哪一位姑娘在出嫁前还显得欢天喜地、无忧无虑, 不知节制饮食, 那么她就会受到耻笑和非议。

迎亲前夜新娘要哭嫁, 表示对父母的难舍之情。迎亲时还要演一出抢婚闹剧, 但这次不是在女家, 而是在途中。这天, 打扮一新的新娘, 由娘家人将她送至半路, 男方家则在半路抢亲, 女方的家人和亲戚朋友则在后面象征性地追赶上来, 此时, 抢婚也就变成一种娶嫁的交接仪式。抢婚既是对女方的一种尊敬, 也是彝族人民一种古老的娶嫁形式。

四、丧葬习俗

凉山一带彝族普遍采用火葬。父母、老人死后, 请巫师"毕摩"念指路经, 追悼死者, 然后, 在家宰羊敬献死者, 择吉日举行火葬。停尸在家时要为死者洗尸整发, 更换新衣服, 亲友来吊唁并送些礼物, 主人要杀牛宰羊宴请亲友。火葬地点一般不加选择, 多在山头或森林附近。火葬时, 将尸体连同停尸木板一起置于松柴堆上, 下面点火以一次烧成灰烬为好, 如中途加柴则认为不祥。尸体焚化后, 有的地区直接将骨灰撒于荒山老林, 有的地区盛于瓦罐或用白布包裹, 埋于土中或藏于洞穴中。葬后要为死者做灵牌“撮毕”供于家中, 请毕摩念作斋经, 超度亡魂, 祈愿亡魂与始祖在虚无缥渺的另一个世界清吉平安, 同时保佑后代子孙。通常三年择吉日送灵超度, 当地称“作帛”。“作帛结束后, 便可取消灵牌, 将灵牌藏到别人不易知道的崖洞里, 此后不再有其他祭拜仪式。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 我们可以从凉山彝族地区的节日, 成人礼, 婚礼及丧葬几方面来了解这个地区的民间习俗。

参考文献

[1]《凉山民族文化与旅游》陆文熙著四川科技出版社01年12月第1版[M];

[2]《凉山彝族文史资料专辑》民族出版社00年12月第1版[M];

上一篇:法门寺佛文化景区下一篇:最特别的生日快乐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