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民间习俗应用文

2022-09-06

第一篇:引用民间习俗应用文

民间习俗应用文

民间剪纸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民间艺术,剪纸艺术的兴盛源自民间老百姓对美的追求,源于生活的需要。论述剪纸的民俗文化及其产生和根植于爱的审美活动,阐明剪纸的应用、造型观念和美学内涵,详尽分析剪纸艺术的符号及其作品的文化内涵。

剪纸艺术是中国群众性最广泛,地域最鲜明,历史文化内涵最丰富和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艺术形态,大多是劳动人民为了满足自身精神生活的需求而进行的一种朴素的表意创造。剪纸存在于劳动人民生活、生产中,从而体现最基本的审美观念和精神品质,虽然它的材料——纸的发明只有两千年的历史,但它的文化内涵与艺术形态却是中华民族从原始社会到今天长达六七千年的历史文化积淀,它的价值也已经远远地超越了剪纸艺术本身,不仅美化生活、装点人生,在一年四季的各种节庆及人生礼仪中,负载着百姓对蓬勃生命的热烈寄托,已积淀成民族传统文化深厚的底蕴。

一、民俗文化的形象载体

民间剪纸是附和民间习俗必不可少的一项艺术活动,它的存在就必定依附于民间特定的文化背景与生活环境。《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入冬以后要祭祖宗,还要祭祀门、户、溜、灶、行五位家神,这些灵位的装饰更新,正是后来门神、窗花、挂笺、顶棚花及灶台花的最早雏形。南朝梁人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箔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东方朔传·岁时节》中说:天地初开、一日鸡、二日狗、三日猪、四日羊、五日马、七日人、八日谷。其日晴所主之物盛,阴则灾。八日之中,尤以人日为重,又称“人胜节”,是民间人际交往互相问候的节日,“人日”剪赠“华胜”,表示亲朋好友之间的祝福。据传,汉武帝对死去的李夫人思念不已,求方士招魂。等到晚上,汉武帝坐于床榻,方士制作出李夫人的剪影,并摇晃灯光,隔帐观之,尤如李夫人,这种剪纸招魂的习俗历久不衰,其意义已经扩展有了更多的含义。民俗内涵大致包括吉庆纳福,驱邪避灾,追求繁衍等意义。

(一)生命与繁衍的主题

生命与繁衍是宇宙万物一切生物的本能,生命意识与繁衍意识也是人类的基本文化意识。实际上繁衍意识也是生命意识,繁衍是生命的无限延续,要达到人类的永生,只有繁衍,即子孙延续,万世不殆。由原始社会文化到民间剪纸中,植物的观物取象表现在以多子的瓜果蔬菜象征繁衍人类万物的宇宙母体上,最早出现的葫芦、南瓜、葡萄、梨、白菜都是母体多子的繁衍符号。

阴阳相合是人类表现的繁衍造型观,阴阳相合化生万物,万物生生不息的中国本原哲学宇宙观。婚俗中寓意子孙繁衍的阴阳相交的“阴阳鱼”“鱼咬莲”“莲里生子”剪纸。鱼是多子象征的神祗动物,以鱼喻多子,以双鱼喻阴阳相交子孙繁衍。

“喜娃娃”被贴在陕北结婚洞房窑窗中心,抓髻娃娃双手抱双鱼的大幅红、绿圆形团花,陕北叫“转花”,喻环天旋转生生不息,窑窗下部中央是三十六个格窗,中央四格贴上一个大幅的图腾动物剪纸或虎或羊或鹿,四角四格是角花,其他每个方格贴上“扣碗、对鱼、鱼戏莲、鱼唆莲、莲里生娃、老鼠吃南瓜、松鼠吃葡萄、猴石桃、兔吃白菜、金鸡探莲花等五颜六色的窗花剪纸,组成斗方形态的”三十六格窗云子,在这里以老鼠、松鼠、兔儿、金鸡喻男性;以莲花、南瓜、葡萄、白菜、桃喻女子;以动物与植物的合一,喻男女相交多子。

(二)自然物象、神灵的崇拜

在宗教领域中发生了自然崇拜和关于人格化的神圣以及关于人主宰的模糊概念。因此我们一方面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原始人类中包含着大量的愚昧观念和迷信行为;另一方面,要明确地认识研究原始宗教的意义,人类从诞生以来的数十万年就是这样幻想,错觉的方式逐步探求人类的真理,在人类认知的早期观念对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艺术特色的形成和发展起到 先入为主的决定性作用。在进入现代科学文明时代,自然崇拜和神话繁衍作为民俗精神的结晶,在民俗文化中依然代代相传延续着守护神的职能。 在民间传统性祭祀活动中,所信奉的神仙有不少是自然神,如天、地、日、月、山、河、湖、海、风、雨、雷、电诸神等等,这显然是原始人在“万物有灵”观念支配下的自然崇拜的继续。这些神仙在民间剪纸中具有生动的拟人化形象。雷公是鹰嘴人面、鹰爪人身的形象,示其像鹰一样在天上飞翔的意义。

二、体现在民俗文化的功用

民间剪纸扎根民众之间,与人民生活紧密关联,为千家万户增色添彩。在旧时的农村里,它的用途是很广泛的,岁时节令、居住、服饰、婚丧、寿诞等都在剪纸中得到了反映。

(一)岁时节令、居住环境的装饰 正月初一每家挂春联,贴窗花,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并寄托着辞旧迎新、接福纳祥的愿望。正月十五闹花灯,在灯上要贴剪纸,更加绚丽引人。如“凤戏牡丹鹿头花”有富贵吉祥之意。

窗花的民俗作用最为集中,不仅美化生活,而且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理想的追求与渴望,常以“吉祥喜庆”“丰年求祥”“五谷丰登”“连年有余”等为主体,也有故事、人物、戏曲、习俗等。

(二)婚丧寿辰时的礼花

婚俗活动自古以来是特别受到人们重视的人生礼仪活动,喜花剪纸是随着中国婚俗逐步完善而出现的结婚用品,流传在全国各地。剪纸的内容都大同小异,都有寓意吉祥,烘托气氛的载体。如双喜字贴于新房的墙上、柜子、盒子上,在西北地区“贴有蛇盘兔、扣碗”等寓意的剪纸,表现了男女恩爱、幸福吉祥。在寿礼上的剪纸常为“鹿鹤同春”“八仙祝寿”“鱼龙变化”“福寿无边”,都以金纸或红纸剪成。

(三)宗教信仰活动的应用

这类剪纸作品是民间为了表达主观意愿,抵御自然灾害,满足自己理想的精神需求所创作的,体现对神灵的崇拜,同时也附有一些迷信的色彩。但反映着当时人们那种质朴的民俗情感,为了摆脱苦难企图以自己的主观意念来抗拒自然危害。如供品上摆衬纸,庙里神龛上张挂剪纸,以求娱神赐福。常见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一些像狮、虎、牛、鸡、瓜子娃娃、葫芦以求平安、辟邪消灾、灭患的。还有为了求雨剪一些“小龙入水”,求晴的“扫天婆”解脱已发生的灾难。气候无常,雨多了天涝,就用黄裱纸剪个“扫天媳妇”,“扫天媳妇真不瓤,手拿扫帚扫天忙,黑云疙瘩都扫净,雨过天晴太阳出。”

(四)服饰佩带习俗

这类剪纸,民间妇女称为“刺绣花”,即用于刺绣装饰底样。实用性很强,有鞋花、枕头花、衣袖花、肚兜花、烟袋花等,是剪纸在服饰上的运用。各民族的服饰、刺绣、剪纸都以民族地区所崇拜的动物或植物为主要内容,形成了各自的地方风格。

(五)纯观赏性的剪纸

它是在窗花的基础上发展而形成的观赏性剪纸。这种剪纸具有较单纯的审美价值。做工精湛,风格高雅,经过装裱或装框放于室内观赏。它的形式与窗花关系密切,虽然不承担窗花的民俗作用。但是精湛的技艺与完美的形式又对窗花挂笺、炕围花等实用剪纸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促进了窗花创作的提高与深入。

三、民间剪纸中的审美特色

民间剪纸在完成一定的民俗作用之外,又极力显示超越自身民族背景的独立性,即美的特性。一张剪纸无论它用于何种场合,在创作的过程中必然灌注着审美感情。只要人们以美的标准肯定它,它也就有了存在过程的审美价值。当然,民间剪纸的这种艺术形式独立性,

并不是对于民俗限定的脱离,而是充分驾驭民俗形式的随心所欲,因而其存在的价值也超越了陪衬民俗的行为目的。

美,直接起源于功能之中,在中国“美”和“好”是不可分离的,民间剪纸艺术追求更是审美标准和功用标准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体现在民俗剪纸的审美价值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 对于民间剪纸艺术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挖掘的地方,返璞归真的独特艺术魅力是需要我们传承的。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民俗文化已经发生了变化,也会适应社会的发展。有人曾经说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才是有生命力的。由此可见那些古老的传统艺术尤其珍贵。篇二:中国民间剪纸

中国民间剪纸

摘要:民间剪纸是民间艺术的一种,是古老民族创造与审美最本源的精气神韵。其载体可以是纸张、金银箔、树皮、树叶、布、皮、革等片状材料,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艺术。“汉妃抱娃窗前耍,巧剪桐叶照窗纱。”我国是发明纸的国家,也是剪纸艺术的发源地。民间剪纸往往通过谐音、象征、寓意等手法提炼、概括自然形态,构成美丽的图案。后来也可通过染缬、华胜、吉州窑和定窑的装饰图案、皮影、蓝印花布、小品刺绣、绘画作品中见其略影。

关键词:民间剪纸;种类;民俗文化;艺术美感

剪纸的种类

第一类:单色剪纸。

就是用一种色纸来剪做的。又细分为

(1)折剪类,即将纸折叠后剪,放开后可得一种图案或字型。 (2)迭剪类,即将数张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后再依稿剪之,一次可得数张作品。 第二类:复色剪纸,又称为彩色剪纸。

是以数张彩纸分剪后剪拼贴成图;或以白纸依稿剪成,再染填上各种颜色;或先剪成主版,衬以白纸后再染填上各种颜色。细分可为:

(1)衬色剪纸,衬色剪纸是以白色的底稿线条作为线条轮廓,选取的图案最好是阴刻剪纸、在其作品之下,衬以各种深红或深蓝颜色,让它们呈现黑白对比,或红白显明的效果。

(2)套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表现方法,一般多采用已完成的阳刻主稿拼贴上所需要的各种色纸。

(3)分色剪纸,即分别用色纸剪成各部分形象,再依图样贴裱在衬纸上;或见各色纸重叠在一起钉牢,再依稿剪成,吻拼于衬纸上。

(4)点色剪纸,点色剪纸也叫染色,在生宣纸剪刻好的成品上,用毛笔点上各种色彩。 (5)填色剪纸,即先用黑色纸或深色纸剪出主版,裱贴在白纸上,再依稿填涂各种颜色;或用白纸剪成主题形象,裱贴后再填染所需颜色;也有先填色而后剪做的。 民间剪纸与民俗文化的渊源

中国民间剪纸手工艺术,犹如一株常春藤,古老而长青,它特有的普及性、实用性、审美性成为了符合民众心理需要的象征意义,逐渐成为和民俗节日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 ① 年节习俗:过年,即阴历春节及民间传统节日中最重要的节日。大量的节日喜庆活动导致了民间剪纸的广泛应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厅堂居室剪纸拉花。大部分人家通过应用“梅兰竹菊、莲藕荷花、金鸡报晓、鱼跃龙门”等剪纸图案,以示预祝新年吉祥、办事如意、年年有余、四季平安迎春纳福等美好愿望。

(二)用于人生礼仪上的剪纸。山西民间剪纸《抓鸡娃娃》系列纹样就体现了人们对祈子求孙、生殖繁衍的原始观念,中央美院靳之林教授说过:“抓髻娃娃是中华民族的保护神、繁衍之神”。在办婚礼时,通常要将大红“囍”字帖在大门上,在现代婚礼中,剪纸艺术的传

承更是成为独一无二重要的配件元素:环保主义者的婚礼上,放弃了用花,而改用漂亮的硬纸剪艺做成门的花扣;日渐一样的糖盒,为了显出与众不同,在每个纸盒上搭配了剪纸蝴蝶的造型,翩翩起舞的样子很是爱人;同样的一组蝴蝶造型亦可出现在餐巾扣上,活泼的造型营造的是十足的中式喜感。这样的简单而大方,又成传统的婚礼,把充沛的浪漫与喜庆呈现在宾客眼前,让宾客印象深刻。剪纸在寿礼中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五福捧寿”、“八仙贺寿”、“松林鹤寿”等,都是用红纸剪在图案中剪出一个寿字以来表示祝福。民间殡葬礼仪是件极为琐碎而又繁杂的事,殉葬之物都是用纸剪出的,有“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童男童女”、“高楼别墅”,可谓是要什么有什么,名堂多得很。这些民间习俗的由来,是从古代奴隶殉葬和陶器物品殉葬的礼制延续下来的。

蕴含阴阳观念民间剪纸造型中的艺术美感 (一)对称之美

剪纸艺术的本质特性是构图饱满,以全为美。剪纸作品中大多强调流畅的线条和色块构成,充分体现出 “大”的气派,但对细微的局部刻画也比较重视。这些似乎在不经意间进行的艺术构成却处处显露出艺术创作的严谨性性和形式感。因而,艺术本质特性在剪纸这一特殊的表现形式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使得剪纸的艺术性在构成的过程中具备更大的创作空间,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成之美。 (二)虚实之美

中国民间剪纸之所以在现代设计中不断为设计工作者发掘运用,主要源于其自身的形式美感。剪纸造型上讲究主体、衬体、前景、背景、留白之间的关系,追求整幅作品的平衡感、疏密度、和谐。看似每幅剪纸作品造型表面上无序复杂,可整体上讲究统一。剪纸艺术的正负形即虚实相生,民间艺人全面把握了大众审美的特性,在造型内部运用阴阳虚实结合。 (三)夸张之美

阴阳在传统美学上对应的是 “正负”和“虚实”,运用民间剪纸的虚空,是一种精神的隐藏存在。虚形和实形相互对比,意于实的同时也应该明白虚的价值。民间剪纸艺术家追求事物真相的天真个性,素朴的观察世界,表现自然的审美理念,可使她们的艺术思维打破条条框框的主客观的束缚,使她们能表现事物的各个层次、角度与瞬间。这就形成了中国民间剪纸艺术在造型上既求全也求美,追求形象的完整与美好的有机结合,往往会出现很多不合理的情境。

民间剪纸之所以显示出强大的冲击力和生命力并为人民群众所喜爱,是由于它被广泛应用于喜庆、丧葬等民俗活动中的。千百年来,民间剪纸以特有的风格与魅力在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发生、流现传、演变,反映着普通人对生活的感受、爱憎、企盼和寄托。他们以最稚拙、最质朴、最真诚也最富个性的美表达着现人们的美好愿望。篇三:《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

《各异的风土人情——中国民间美术》教案

山东省青州实验中学 贾元超 1 2 教学过程及设计意图: 3 4 5 篇四: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中华民俗风情论文

立春风俗

东郊迎春

立春日迎春,是中华先民于立春日进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从天子到庶民都要参加的一项活动。在周代,立春时天子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去东郊迎春,祈求丰收。回来之后,要赏赐群臣,布德和令以施惠兆民。这种活动必然影响到庶民,使之成为后来世世代代的全民的迎春活动。古时的迎春活动,开始时在东郊,因为迎春活动中祭拜的句芒神是东方之神。后来,迎春活动的地点就不止是在东郊了,宫廷内、府衙门前等地都有迎春的活动,活动的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在宋代,立春日,宰臣以下,入朝称贺(宋吴自牧《梦粱录》),这种立春的贺节,也是一种迎春活动。在清代,还有所谓拜春的习俗:立春日为春朝,士庶交相庆贺,谓之拜春。粉为丸,祀神供先,其仪亚于岁朝,埒于冬至(清顾禄《清嘉录》拜春)。这种拜春的活动,与元旦的拜年相似,也是迎春活动的一种。迎春仪式,又称行春。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春端帖子。这是一种在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的书有诗句的帖子。诗体近于宫词,多为绝句,文字工丽,内容大都是歌功颂德的,或者寓规谏之意。 立春日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春牛

立春日劝农春耕的象征性的牛。泥捏纸粘而成,也叫“土牛”。立春日天子率群臣东郊迎春,鞭春牛以示劝农耕,士民都出城围观。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称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记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可见唐代人已经开始试春盘、吃春饼了。所谓春饼,又叫荷叶饼,其实是一种烫面薄饼--用两小块水面,中间抹油,擀成薄饼,烙熟后可揭成两张。春饼是用来卷菜吃的,菜包括熟菜和炒菜。昔日,吃春饼时讲究到盒子铺去叫“苏盘”(又称盒子菜)。盒子铺就是酱肉铺,店家派人送菜到家。盒子里分格码放熏大肚、松仁小肚、炉肉(一种挂炉烤猪肉)、清酱肉、熏肘子、酱肘子、酱口条、熏鸡、酱鸭等,吃时需改刀切成细丝,另配几种家常炒菜(通常为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若有刚上市的“野鸡脖韭菜”炒瘦肉丝,再配以摊鸡蛋,更是鲜香爽口),一起卷进春饼里吃。

中国传统民俗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在中华民族特有的自然环境、经济方式、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等因素的制约下孕育、发生并传承的,因而中国传统民俗既有人类民俗的共性,又有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独特个性。分析和揭示中国传统民俗的基本特点是民俗文化研究的应有之举,其与各类具体事象的描述应是深入研究中国民俗相辅相成、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遗憾的是,近年来综合性的论述一直比较沉寂。本文意在引起人们对这方面研究的重视。综合考察中国民俗的传承、演变过程,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表现得十分明显。

一、原始信仰长期留存

原始信仰习俗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中长期传承和流行,是中国传统民俗的一大特点。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祖先崇拜以及巫术、占卜、祈禳、祭祀、禁忌等习俗不但在人们的信仰活动中集中地表现出来,而且贯穿于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不必花费笔墨去叙述形形色色、纷繁复杂的巫术、祭祀仪式,只要看看人们日常生活中渗透的信仰习俗,就足以说明这个问题。如在物质生产活动中,春祈、秋报、求雨、禳灾、用占卜来预测气候和年成,以及围绕农事而形成一系列的禁忌等,长期以来一直是农业生产的传统习俗。《左传》记载:“社稷二祀,„„自夏以上祀之。”[1] 《汉书·郊祀志》也记载:“郊祀社稷,所从来尚矣。”[2]可见,对土地神和谷神的祭祀,早在不可确知的上古时代就很流行了。其后,农业生产的整个过程,始终伴随着一系列的信仰习俗,据《礼记·月令》的记载,一年中除十

一、十二月外,十个月都有“祈谷”、“命民社”、“祈来年”等固定的祭祀农业诸神的活动,实际上,许多农事节日就是由此形成的。此类农事信仰习俗在后世堪称长盛不衰,时至今日也远没有绝迹。就猎、牧、渔、林、交通、运输、贸易等行业及各项手工业而言,举行某些巫术性仪式,祭祀有关的神灵,恪守 一定的禁忌等,也是十分普遍的现象。

在衣食住行中,原始信仰习俗也常有反映。如造房建坟便与堪舆术紧紧连在一起,请阴阳先生看风水选宅地,是动工前的第一步。从破土开工到建成进宅,每个重要环节都要选择吉日良辰,整个过程有着一系列的巫术、祭祀、禁忌活动。其中,上梁仪式尤为隆重,梁上要贴“上梁大吉”、“姜太公在此”等红纸条幅;工匠登高时要唱《上梁文》,然后在梁上将馒头、散钱等抛下,以驱煞、镇鬼;有时还要在正檐下挂一面铜镜,用来照射妖邪。凡此种种,不一而述。我们从殷墟甲骨文中的“卜居”记载,《尚书》中《召诰》、《洛诰》两篇所述周成王选都洛邑时的龟卜过程,敦煌文书中保留的《建宅文》[3]、《镇宅文》,[4 ]以及后世层出不穷的风水图书中可以看出,营造活动中的原始信仰是源远流长,绵绵不断的。 中国的传统服饰,按礼制的规定,必须与一定的信仰活动相适应,故有所谓的“祭服”。此外,民间还流行许许多多用以避邪的衣服和饰品,如五毒背心、五香布袋、辟邪鞋饰、玉佩、护身符等。饮食生活中,船家食鱼忌翻身,不称“箸”而称“筷”;河南人做饭忌说“少”、“没”、“光”、“烂”、“完了”、“不够”等词语;东北人包饺子忌不捏褶,因为捏光边象“和尚头”,不吉利,而且包成的饺子忌摆成圈,必须摆得横竖成行,才能财路通达,这些禁忌习俗都是我们常闻常见的。事实上,饮食中的原始信仰很早就盛行了,如汉代便有“俗说:雷鸣不得作酱,雷已发声作酱,令人腹内雷鸣。”“俗说:腊正旦食得菟髌者,名之日幸,赏以寒酒。幸者,善样,令人吉利也。”之类的记载[5]。又据《山海经》的记载:“招摇之山„„有木焉,其状如谷而黑理,其华四照,其名曰迷@①gǔ,佩之不迷。有兽焉,其状如禺而白耳,伏行人走,其名曰@②@②(猩猩),食之善走。”“扭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马而白首,其文如虎而赤尾,其音如谣,其名曰鹿蜀,佩之宜子孙。”“柢山„„有鱼焉,其状如牛,陵居,蛇尾有翼,其羽在@③下,其音如留牛,其名曰@④,冬死而夏生,食之无肿疾。”[6]这种食用、佩戴某种东西 就可以取得某种实际效用的观念正是模拟巫术的观念,而后世盛行的吃什么补什么的说法,如以“吃了熊心豹子胆”来形容别人胆大妄为,显然与之一脉相承。至于喝了中药,将药渣倒在大路上的习俗,很明显与接触巫术有关。 遇到出行、聚会等家庭或社会活动时,人们也常以卜筮、圆梦、求签、测字等方式来预测吉凶,决定行止。《墨子》中所记:“子墨子北之齐,遇日者。日者曰:?帝以今日杀黑龙于北方,而先生之色黑,不可以北。?子墨子不听,遂北,至淄水,不遂而反焉。”[7] 即丛辰占法预测出行吉凶之一例。在民间,甚至连洗头、制衣也都有种种趋吉避凶的习俗。如《论衡》中记载:“《沐书》曰:子日沐,令人爱之;卯日沐,令人白头。„„裁衣有书,书有吉凶,凶日制衣则有祸,吉日则有福。”[8]此外,各种前兆迷信在民间也盛行不衰。《尚书·牧誓》中“古人有言,曰:牝鸡无晨,化鸡之晨,惟家之索。”的记载表明,早在周代之前,人们已笃信雌鸡报晨是家道衰败的前兆。《左传》中也有不少日食预兆灾变的记载。《山海经》中记载的前兆迷信尤多,如“长右之山„„有兽焉,其状如禺而四耳,其名长右,其音如吟,见则郡县大水。”[9]“剡山„„有兽焉,其状如彘而人面,黄身而赤尾,其名曰合窳,其音如婴儿。„„见则天下大水。”[10]传至后世,流行于各地的前兆迷信,诸如“乌鸦叫凶,喜鹊叫吉”、“猫头鹰叫孝”、“左眼跳福,右眼跳祸”、“鸡上屋兆凶”、“喷嚏兆灾”、“灯花兆喜”等,都是我们熟知的。

在民间社会生活中,祭祀祖先和村社保护神一直是家族、村落的重大事务,而社交往来时,以某种信仰仪式或赌咒发誓来互相约束、取信,也是人们经常采用的方式。在人生仪礼中,原始信仰渗透得尤深。如围绕生育,就有五花八门的生殖崇拜、祈求子息的习俗和产妇、产房禁忌,以及一系列为婴儿祈福的仪式。结婚迎亲时,也有许多巫术活动,撒谷豆攘三煞至少在西汉时就已流行[11],以弓箭镇邪,悬铜镜驱崇等,早在唐宋文献中已有记载[12]。丧葬因与鬼魂观念和祖先崇拜联系在一起,信仰活动更是形式繁复,名目众多。从山顶洞人在尸骨上撒赤铁矿粉到《仪礼·士丧礼》中的有关记载,各种丧葬信仰习俗不断地发展演变,长期延续。

再从中国的传统节日看,也大多源于上古祭祀,尽管不少节日在后世的演变中,或融合成多重内容的综合节日,或发生了性质上的变化,但祭祀的内容仍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如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除各种岁时农事节俗外,还要分别祭祀青帝句芒、赤帝祝融、白帝蓐收、黑帝玄冥;中元节、冬至、除夕,都有祭祀祖先的仪式。

原始信仰习俗在传承中始终表现出浓重的神秘性,人们觉得这些习俗是不可捉摸和无法解释的,在神秘莫测的气氛中产生的恐惧、敬畏心理便导致了盲目信从的民俗行为。这与世界上其他许多国家和民族的民俗深受宗教影响的状况,形成了明显的差异。 原始信仰习俗在中国长期延续有其多重原因。

其一,中国传统文化是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中孕育和发展的,在数千年的历史进程中,始终一脉相承,从未中断。这种联绵不断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中国民俗文化的传递途径是畅通无阻的,而因地理环境等因素造成的那种较为保守的文化性格又使古老的风俗在传承中不会轻易改变。因此,作为原始民俗主体的原始信仰能够在后世大量保留和长期传承。 其二,由农业经济和宗法社会中发生的中国文化是以务实精神以及对现实生活、世间关系的注重为特征的,因而原始信仰始终未能发展成为一种全民信奉的宗教。如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不但未能成为占统治地位的“国教”,而且本身就渗透了古老的巫术、祭祀成分。至于一些外来的宗教,如佛教,也只能在中国特定的社会文化条件的制约下生存,无法取代原有的信仰习俗。

其三,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并不平衡,当汉族地区已进入封建社会时,许多少数民族还处在氏族部落制或更原始的社会阶段,因而原始信仰习俗在各少数民族中是大量存在的。当某些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或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时,也必然会带来许多原始信仰习俗,如辽、金、元、清政权的建立便带来了北方民族萨满跳神的习俗。

中国传统民俗的这一特点提醒我们,在研究中不能不考虑到原始信仰的多方面影响,即使研究外来宗教也应重视外来宗教与本土原始信仰的冲突、融合所发生的诸多变化。

二、宗法观念影响深远

诚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以父家长为中心的宗法制度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依托的社会结构。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国社会虽发生过种种变迁,但以血缘纽带维系着的宗法制度及其遗存和变种却长期保留着。这种以宗法为特征的社会结构定势,对民间风俗产生了长期的、重大的影响。

从传统的社会心理看,人们对血缘关系的高度重视,明显地反映出宗法观念的影响。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它不仅与其他国家和民族一样,纵向地区分上下辈分,而且在父母系、嫡庶出、年长幼等同辈横向方面,也有极其严格细微的规定。如本人上一辈的男性长辈就有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就有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是由着意强调血缘亲疏和系别的宗法社会派生的。在社会生活中,家庭成员的权利和义务、相互之间的关系、财产的继承和分配等,正是由称谓表示出来的血缘关系以及由此确立的尊卑、男女、长幼的不同地位而排定的。孔子强调“正名”,要求人们严格遵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等级秩序,立意也就在此。

从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看,亲属集团乃至村落社区的多种民俗活动大多是围绕血缘关系这一轴心展开的。这一方面人们已谈得很多了,我们不妨从另一方面来看看。唐宋以降,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随着社会文化条件的诸多变化和社交活动的不断扩大,一些人突破了家族和村落的范围,根据自己的信仰、专长、志趣和特殊需要,相互交往,重新组合,形成了一些新的活动群体。如宋代文献中对此类家族、村落之外的民间结社、结会就有颇多记载[13]。应该说,这些游离于家族之外的社会交往和民间组织反映了一种新的人际关系,但是人们还是笃信血缘的力量。异姓朋友常常通过“结义”的方式结成“义兄弟”,宋代的洪迈曾谈到这一现象:“自外入而非正者曰义,义父、义儿、义兄弟、义服之类是也。”[14]元、明时的戏剧、小说多有朋友“结义”的描写,如《单刀会》、《三国演义》就根据刘备、关羽、张飞的史事敷衍出一段“桃园三结义”的故事,并在后世成为“异姓兄弟”的楷模。旧时,浙江一带即有男子结拜组成的“十兄弟”,广州地区则有女子结拜组成的“金兰会”。明、清时的民间会党也常常模拟家族形式,以结盟方式入会,师徒间以父子相称,众徒间以兄弟相称。上述现象表明,人们始终认为,通过某种仪式使非血缘 的关系转化为象征性的血缘关系,就能够产生强大的约束力和凝聚力。民间对血缘关系的重视,于此可见一斑。 宗法观念影响下的社会心理的另一重大表现是,数千年来,“孝亲”情感一直在社会观念中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民间时时重复做的一件大事是对去世先祖的隆篇五: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看法

我对民俗学的最早涉猎是从大学2年纪开始的。那时我们开设了一门叫做民间文学的课程。这门课程很有意思,所讲的内容有很大一部分是伴随我们成长的民间习俗和我们经常听说的民间故事、民间歌谣以及童话等等。对于这些习俗和故事我们都是从小就耳濡目染的,仅仅认为它是劳动人民在几千的劳动生产过程中约定俗成的一些风俗习惯,没想到它竟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后来在考研的过程中我又相继读了钟敬文先生编写的《民俗学概论》以及《民间文学概论》等等与民俗学相关的一系列书籍,对民俗学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民俗学与民间文学的关系。简单地说:民间文学是指从民间流传故事中采集、形成的带有浓郁乡土气息的本土文学作品,其表现形式有民间小说、神话故事、民间传说、评书、说唱艺术等,是一种通俗文学或口头传播的文化现象。而民俗学,研究的对象是各地民俗习惯,如饮食、服饰、婚嫁、丧俗等等。从性质上看,前者属于文学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而后者是社会科学的分支。

民俗学是一门以社会民间风俗习惯为对象进行系统研究的人文科学,

民俗学一词,是从英文 felklere翻译过来的,为英人顿姆斯于1964年创立。原意为人民的知识或人民的智慧。它所说的人民是处于原始社会发展阶段的没有受过统治阶级的文明教育的人们和在阶级社会中的广大劳动人民。它所说的知识、智慧或文化称之为传统的民族民间文化,比较确切。我国民俗学的兴起始于五四运动时期,主要是留日学生从日本引进西方的民俗学。民俗学引进之后很快在我国生根并迅速发展,当时有许多大家如鲁迅兄弟、蔡元培、胡适等都参与到中国的民俗运动中。从那时起才把民俗作为一门学问进行研究,并进而运用现代社会科学的理论来指导对民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工作。当时的民俗学是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登上中国现代学术殿堂的。80多年过去了,民俗学虽然没能像其他人文学科那样在中国得到迅猛发展,在社会上受到广泛重视,但民俗学的发展还是有目共睹的。

民俗一词顾名思义就是民间习俗。民俗它是劳动人民生活形态的真实反映,包括人们日常生活中食、衣、住、行等等的内涵与形式,以及其间思想、行为、仪节、活动的记录与形成,都是民俗学探讨的主题,这种约定俗成的习惯与风俗,不仅是人们生活的提升与满足,更是民族生存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柱,因此,现在各国都非常的重视发扬和传播本国的民族文化。要想是本国的文化不被世界文化大规模侵袭就必须坚持和立足于本土传统文化。民俗学学科理论与民俗事象是密不可分的,理论与实践相紧密结合的,我们必须把理论与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有效的利用田野调查法,才能真正的了解和掌握着们学科,才能把它有效的利 用到我们的生活当中。

民俗学研究涉及的领域,也越来越广。民俗学有自己独特的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的,民俗作为一种生活文化,它的范围确实比较广泛,民俗事项与其他许多学科领域、具体行业都有发生联系,如饮食民俗之与烹饪、食品业,居住民俗之与建筑学,服饰民俗之与服装行业。

今天,都市民俗学、旅游民俗学、生态民俗学等悄然兴起。民俗学已经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有交叉。在有些国家已经扩展到全部的社会生活和文化领域。从社会基础和相应的社会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种制度和意识形态,大都附有一定的风俗行为和有关的心理活动,尽管它们之间有程度上和份量上的不同。如过去各种劳动的组织、操作的表现形式、技术特点和所附着的信仰,以及过去社会中的宗教庙会,村落和宗族的各种习惯、规例等,都是民俗现象。至于各地的年节风俗,如中国传统的新年、元宵节、中秋节、冬至、除夕等岁时活动,人们一生中所奉行的诞辰、成年礼、结婚、 丧葬等仪礼,以及各种民间赛会、文学艺术活动,从来就被列在风俗、习尚之中。 后来上了研究生之后,我们开设了几门民俗学的专业课程,才明白真正的明白民俗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性。它与社会学以及人类学都有紧密地联系,与社会学和人类学是一门交叉的学科。我们的导师既给我们带民俗文化原理又能给我们带文化人类学,所以我觉得民俗学和社会学是一门关系十分密切的学科。在当今社会环境下,社会学、人类学和民俗学虽有各自的学科理论传统和特有方法,但它们之间的交叉和交融趋势已越来越明显和突出。因此我认为学好民俗学就必须同时学习社会学和人类学。 民俗学的特点在于关注民间社会、民间文化及民众生活,而社会学更多地关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的社会运行和社会发展问题,所以民俗学与社会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有一定的区别和差异。 民俗学和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生活有直接的联系,从劳动人民的精神生活到物质生活,从劳动人民的饮食起居到内心活动,都具有强烈的现实性。让我们了解到现在的流行趋势和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看到一些民俗文化现象能够以某种变通的方式被保留下来,感觉真的好奇妙,民俗文化可以流传那么长的时间。

民俗学主要研究的范围包括民间习俗、民间信仰、民间文化,民间工艺、民间语言、民间娱乐、民间组织等。但是老师给我们讲课之后我才发现以前学习的关于民俗学的知识只是一些皮毛。老师每一节课都会讲不同的内容,而且理论性都很强。我们必须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学科。

老师上课采用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式,引导我们积极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特别是结合家乡民俗事项,比照其他地方的民俗,进行乡土教育。另外,对于民俗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专题讨论,根据我们将来的就业方向和人生规划,做有针对性的问题的探讨,有意识的引导我们利用民俗学知识和方法作多学科方向的研究。

经过半年时间对民俗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后,我认为这是一门极富情感的人文课程,因为课程中包涵强烈的民俗意趣与文化蕴藉。老师带我们从民俗的基本理论入手,再到日常生活中与我们息息相关的各种民俗事例。使我们了解民间文化在整个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和作用,唤起了对周围各种民风民俗现象的关注,逐渐产生对整个社会以及家乡的文化认同感。民俗学与其它学科相比有着不可替代的认识作用,也是社会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的一种民俗文化,民俗学无论是对一个民族、一个地区、还是个人而言,都发挥着它举足轻重的作用。

民俗就是这样一种来自于人民,传承于人民,规范人民,又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

第二篇:濮阳民间习俗

1、宅基选择方面

濮阳人民传统,宅基总布局多以南北长12步,东西宽8步(每步5英尺),计0.4亩的长方形为最佳,这样适合于建造传统的以北屋为上房的四合院,当地也有东西长而南北宽者,更有大于0.4亩的。另外,本地历来保持黄河流域择高而居的习惯,即使无水患之虞,也总要把宅基垫得高些。庭院格局方面,濮阳地区的四合院有别于北京四合院。北京四合院最大的特点是配房前墙与上房的两上墙对齐,院落四四方方,宽敞明亮,濮阳的四合院是高墙窄院式的,庭院幽雅。上房(多为北屋)立于配房,且配房山墙遮住上房东西两窗;上房对面的下房(即南屋)与上房等高常为两间一过厅(大门)。

近年来,这种四合院已渐不适应现代家庭的居住而被打破,改为精修上房,仅盖一边配房或下房,这样庭院显得宽敞明亮。

房屋分配方面:上房为家长或老人住处,靠山墙一间为卧室,中间为客厅。配房为子女住室。

濮阳岁时节日

濮阳境内传统岁时节日繁多,几乎一年中每个月份(农历)都有传统节日,粗略计算不下二十个,现举较为重要的介绍一下:

①、春节

“春节”俗称“年下”,是当地民间一年之中持续时间最长,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从一年的腊月(农历十二月)初八开始到第二年的正月十六结束,共一个多月的时间。这期间又包括众多的节日。计有:

·腊八(腊月初八) 民谚:“腊八祭灶,年下来到”,故腊八又有“小年”之称。这一节日的标志是食用“腊八粥”(早饭)。此粥以小米为主料,加红枣、花生、绿豆、豇豆等八种原料细煮而成,香甜可口。食用前还要将粥抹于各种果树上,希望来年果实累累。腊八虽规模不大,但为一喜庆节日。

·祭灶(腊月二十三日)民谚:“二十三,祭灶官。”传说这天晚上灶君要升天向玉皇汇报人间善恶,于是人们便用“祭灶糖”(一种特制糖)为他践行,带有贿赂性质,希望他上天说好话。同时,人们在这一天要换上新的灶君像,像两旁贴对联:“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定”,横批“一家之主”。

·除夕(腊月三十日),俗称“年三十”。这一天人们进行贴对联、请灵(从祖茔请回列祖列宗魂灵供祭,直到正月十六送回)、烧大红草、发压岁钱、守岁、辞岁、撤岁、上供等系列活动。

·年初一(正月初一日)这是春节的主体节日,这天,人们供祭神灵、祖宗,之后男女老少衣着一新,大年初一,河南人鸡鸣即起,穿着新衣,竞相燃放鞭炮。河南民间有“开门爆竹”一说,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哔哔叭叭的爆竹声除旧迎新,行“接年”或“迎财神”之礼。而后,煮好饺子,敬天、地、祖先后全家共食。大年初一忌讳诸多,如扫地、倒垃圾、动剪刀、大声喧哗等都视为不吉利之举。首先谒拜家长,其次向街坊邻里拜年贺节。

·串亲戚 从正月初二开始,人们便带礼品来来往往串亲戚,有的甚至串到初

七、初八。

·破五(正月初五日) 从初一到这一天,人们一般不大干活,五天之内不蒸新馍,妇女不用剪刀以免破财;初六日以后,方可动手干活。

·

②、二月二 俗称“龙抬头节”,古时的中和节。因其在惊蜇前后,万物复苏,故有龙抬头之说。人们供奉龙王,祈求一年风调雨顺;晚上儿童击瓦唱谣:“二月二,龙抬头;大囤尖,小囤流”。

③、清明节 多在阳历4月5日前后,农历三月初。由古时寒食节演变而来,起源于春秋时晋文公下令一日停火以哀悼介子推之事。这天人们上坟扫祭。濮阳过清明节,人们多折柳插于门口,此俗起源于唐高宗三月三日祓(fǘ)禊(xì)(古代春秋、扫除,两季在水边举行的以清除不祥的祭祀)渭阳,赏赐群臣柳圈各一之事。实际上,清明节、寒食节、三月三相近,百姓合而为一以度之。

⑤、六月初一 濮阳俗称“小年下”,取一年过半之意,夏粮入囤,秋忙未至,故聊庆丰收,包饺子、炸油条以改善生活。

⑨、十月一(十月初一)俗称“鬼节”,每至此日,人们总要上坟化纸扫祭。

⑩、冬至 当地多称“冬下”,为农历中二十四节气之一,多在农历十一日。这天人们多吃饺子,新婚妇女要由娘家返回婆家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起居

早起开门,有土谚“早起三光,晚起三慌”。黎明即起是本地习惯。早起先开门是规矩。若开门晚会被别人视为懒汉。起身后,男人外出做活,妇女老人在家“打杂儿”,晚上关门,为防盗贼,天黑人定后,人们总把大门插好,俗谓“上门”。睡觉之前,卧室也要“上门”。夜不聚众,旧时,一般不在夜间串门,女子更是不许。解放后此俗被打破,但仍部分地保留在农村某些地方。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服饰

首先是发型,民国时期,成年男子去掉了前清时的大辫子,官场人物多留大背头,俗称“洋头”,农村男子则多剃光头,婚后妇女前留“留海儿”,两旁留两绺头发齐腮,其余头发梳于脑后为脑后髻。小女孩则沿用旧俗。不剪发,前有“留海儿”,脑后扎一长长的独辫。男孩则多在头的前上方留一片头发,共余剃光。1960年后,男子兴短发平头、分头、大背头,农村老汉仍留光头。青年女子多留长、短辫及短发头;已婚妇女为剪发头,老年妇女仍旧为脑后髻。近几年来,多从新尚,成年男女多整流行发式。冠戴方面,民国时期小男孩春秋季串亲戚、节日戴“公子帽”(俗又称“生子帽”),冬季戴虎头帽。女子多扎头巾。成年男子戴独盖夹帽,俗称“兵帽”。老年妇女则戴两边齐耳、前齐眉、后露髻的黑夹帽。1960年后,农村男子毛巾裹头盛行,并以毛巾的顶式和颜色分别老少。近些年冠戴多从时尚。服装方面,民国时期,富贵人家男子多着“长袍马褂”,贫苦人家男子冬穿对襟小袄,春秋差汗褂、长裤。好均着大襟大腰式的褂裤。鞋袜方面,解放前,平民穿“两道眉”鞋为常。新婚男子,鞋上还有妻子精心制做的“云子钩”(状如钩云的图案)。冬天穿黑色粗布做的骆驼鞍状的棉鞋,俗称“骆驼鞍”。成年女子由于裹足,多穿前头尖的“一马光”鞋,有的上面绣花,称绣花鞋。小儿生下所第穿一双鞋做成猫头状,前部有眼有眉,故又称“眉眼鞋”。这种习俗至今还保留在农村。解放前,男袜多为布袜,这种袜筒和底分开做,袜底厚实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丧俗

濮阳境内丧俗,大抵沿用旧俗,旧丧俗形式繁琐,现抽其要简述如下:

·咽气

亡者断气,家人即将备好寿衣速易其身。富者以绫绸之衣十余件,贫者以布衣五七件,在官者则用礼服,如品级高者,著朝冠朝服,女则凤冠霞帔。易衣后,亡者面覆白布或白纸,脚系麻绳。事了,就床前烧倒头纸,全家举哀,号啕大哭。邻人闻讯,皆以灶灰围门,以防新魂入室。如系青壮年暴死,家人则登屋垣,哀呼“××回家”,谓之“叫魂”。

·讣告

讣告亦曰“讣文”、“讣闻”,俗曰“报丧”。即将亡者名字、年庚、身份、绝气、下葬之日时俱告亲友,以便前来吊唁者作好准备。讣告一般由死者亲属或治丧委员会发出,现农村多以口述,不具文字。

·入殓

殁后始殓于床,继殓于棺。入棺时,长子捧头,旁人偕抬,放入中堂棺内,面向上,四肢顺直,谓之“寿终正寝”。棺内备有黄土、纸卷、褥被、鸡鸣枕之属。入殓后盖棺留口,谓之“小殓”。此后,寝门搭灵棚,柩前垂竹帘,左右列围屏,楹上书挽联,檐挂白绣球。高悬“招魂幡”。置供桌,设飨祭,竖灵牌。棺前放常明灯,孝子易凶服,男左女右,焚箔烧纸,陪灵恸哭,昼夜不绝声。

·糊纸货

纸货多寡,则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要糊棺罩、主楼、四面房、轿车马、金童玉女、金山银山、摇钱树、聚宝盆。女死增糊金桥银桥。现多以花圈代之。罗列灵前,进诸者顿有肃穆悲戚之感。

·送盘缠

送盘缠即路费,有曰“送饭”。迷信传说,人死不能即达闫王殿所,需暂住本坊土地庙内,三日内方由土地伴魂起程。因路途遥远,须经格针窝、野狗村、狼牙山等险关恶店。故在亡后二三日夜晚,家人著孝衣哭祭土地庙前,焚烧纸扎车马及金箔元宝。至亲为亡者忏罪,祈求冥福,并贿嘱土地多加照应。做者语诚情切,竟似实有其事者。

·点主

点主即家祭点主,亦曰“题主”。相传此日为亡者吉日,故铺张扬厉,张燕奏乐,祀土、妥灵,诸般礼节,繁不胜述。富家巨族则延僧道,礼忏诵经,超度亡灵。旧时大家点主,邻村皆持赙往吊,观者拥满街巷,待客往往至数百桌。穷人家借此机会偕入客中,饱餐一顿,谓之“坐冒席”。此在意中,主人亦不加驱逐。

·治丧

治丧亦曰“开吊”,今曰“追悼会”,是日宾客亲朋毕至,宾至,哀乐起奏,拉鞭烧纸,孝子陪哭,奠毕,出庐谢客。如至亲入室吊问,则涕泣以对。出嫁闺女来吊,未进村即闻哭声,名曰“哭路”。至灵前拍掌打地恸哭,涕泪垂地,哀哀欲绝,屡劝不止,睹者无不泪下。

旧时治丧,亦有读祭文者,祭文古曰诔词,今曰悼词,是专用于哀悼祭奠亡灵的文体。其文叙其事,道其功,赞其德,有叙有论,词哀情切,读者往往声泪俱下。

·定口

定口即盖棺定口,亦曰“大殓”。俟三党亲族到齐后,先由长媳或主丧人为亡者净面,众环棺尸一周与遗体告别,公允后方可定口。如父死由族长允之;母死,由母党公亲允之;妻死,由妻党公亲允之。若非许可,擅自行殓,则视为不恭,公党借此为由,大闹不休。遂致公亲(俗说娘家人)不到,无敢先殓者。

·出殡

出殡亦曰“开引”。俗曰“出门”。灵柩停放一般在

三、

五、七天,巨家富族亦有停放七七四十九天至百天者。柩至街中,覆以棺罩,长子持瓦盆摔碎,名曰“摔牢盆”。灵架起行,鼓乐前导,鞭炮连鸣,铭旌亭、方弼、方相、灵幡宝盖,全幅职事,相随于道。前一甥,著白袍抱斗,沿途飞洒纸钱,孝子匍匐拄杖灵前,女眷捞灵于后,哀哀号号,徐徐向前。时有路祭,盖由亲友、村人识者行施,分八拜、十二拜、二十四拜、三十二拜、四十八拜、至七十二拜。拜祭时,村民围观,以礼之多寡,辨知识深浅。

·下葬

如择新茔,则由风水先占穴,祖茔则否。墓穴呈西北、东南方向,头北脚南,棺放穴后,长媳抓土回家,寓意“抓财”,司土者征得家人亲友许可,方可掩埋。坟高尺许,放鞭炮,烧纸货,哭祭叩拜事完。以后复

三、一

七、二

七、三

七、七七,皆俱供品,上坟祭奠,至百日孝满。再后一周年、二周年、三周年,俱要大操大办,其礼仪多有不啻新葬者。

·补叙

上述丧礼多系富家老人。贫者,薄棺一口,草草安葬。更贫者,席卷而葬之。青壮年暴死,不得入祖坟。婴儿死,田谷秆草裹尸弃于荒郊。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婚俗

濮阳境内婚俗,大抵解放前依旧俗,解放后从新尚,然亦有旧俗的保留,为半新半旧式,兹仅对旧式婚俗作一简介。

旧式婚俗的程序,盖由古时“六礼”--纳彩礼问名字,及出生年月、算命、送礼、定婚期、迎亲,沿循至今。但由于地区、贫富不同,其仪式与繁简差异很大,现就濮阳相近者,略述如下:

·说媒

旧时男二十而冠,女十五而笄,男大当婚,女大当嫁。古今皆然。男女结全,中有介绍人。曰“媒人”,亦曰“媒妁”。媒人据男女双方门第、经济条件及属相从中介绍。属相不合,即使门户相对,亦不得成婚。如男女属龙虎,曰“龙虎相对”;属狗兔,曰“狗兔想克”;属鸡猴,曰“鸡侯不到头”等。在这一封建迷信恶俗下,不知耽误了多少好姻缘,今日应彻底批判。

·换贴

换贴亦曰“换启”,有小启、大启,盖有媒人将男女名字、生辰年月帷贴告诉对方。男方要馈送钗环首饰或银币、布料等物作为聘礼,女方收下,方算定婚。

·定婚期

由男女生辰八字择定吉日,备好礼物柬帖由媒人通知女方,以女方许可为定。所谓吉日,即黄道吉日。迷信星宿者认为青龙、明堂、金匮、天德、玉堂、司命等六辰,是吉神值日之日,为黄道吉日,这天是诸事皆宜,大吉大利的日子。此迷信愚论,不可取信。

·迎亲

男方按择定吉日,备彩轿两顶,吉酒两坛,喜盒二架,彩旗十面(多少不等),路分两道,前有三筒枪(或鞭炮)、大锣开道,后有唢呐伴奏,吹吹打打,好不热闹,谓之“小登科”。贫家则以牛车相迎,车张席棚,附两绣球,前后用红花被遮掩,一切礼仪从简。

新郎到女家,由陪客人迎至中堂,略备烟茶稍待,俟新娘梳妆打扮完毕,泣别父母,方上桥回程。女上轿时用椅抬架,或人轿内将鞋换掉,谓“不沾娘家土”。旧时有赛轿、赛车之风。轿抄小路,车走大道,出村扬鞭摧马,快奔如飞,故迎亲车与送客车多用彪肥骏马和好车把,以免掉队丢丑。

·燎轿与过鞍

彩轿到家不许落地,待用谷秆裹鞭炮燎轿一周,方可著地,名曰驱除狐妖鬼邪。新娘下轿,头门置一马鞍,过鞍者,谓不在经期,不过鞍者,谓在经期,寓有“好马不把双鞍备,好女不嫁二夫男”之意。

·拜堂与坐帐

新娘下轿,红毡铺地,由两十全妇女搀扶,旁有丽妇将麦麸伴铜钱撒向新娘头上,谓之“撒喜钱”。时正堂前置一彩桌,桌上放一斗,盛有高粱,内插一秤,秤上挂一磬。新郎、新娘走至桌前,有司礼者主持婚礼,高唱: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然后同坐红帐下一条凳上,谓之“坐帐”。坐时男压女衣裙,同饮一杯酒,名曰“交杯酒”(此项亦有在晚上进行),嗣后拥入洞房。

·绞脸与填枕

绞脸亦曰开脸,在当天下午(有在第二天上午),由一巧妇用红线给新妇绞脸。绞时以粉拂面,歌曰:“开新脸,使新线,今年吃火烧,明年吃喜面”。又歌曰:“婆家脸,娘家脖,也喂马,也喂骡”。填枕, 用麦秸填入枕头内,一般由新婚夫妇,亦有两十全妇女代填,并放有籽棉和红枣,寓意“早生子”。填时歌曰:“今年铺干草,明年生个小(男孩)”,又歌曰:“你一把,我一把,又喂骡子,又喂马”。晚上邻人散去,新娘拿出蜜蜜果(用糖烤制的火烧)给丈夫吃,表示夫妻团圆,生活美满。

·闹房与听房

闹房多在晚上,洞房拥满妇孺,调笑戏谑,以博新娘一笑为快,有甚者将新郎、新娘拥在一起,碰头接吻,众皆大笑为止。听房,则待新郎、新娘入睡后。潜在窗下,细听房内动静及谈话,如有所获,翌日争相告闻,以羞新娘。

·出拜与认门

结婚第二天,新妇要出拜公婆及族长,族长则以钱物相馈,有亲戚长者在亦如此。此乃一笔很可观的收入,可作新娘体己。结婚第三天,新婚夫妇要去岳家认门,亦曰“走三天”。新妇婿是向岳父母及族长叩头,与妻同呼尊称。上午岳家盛宴招待,下午同回,女不得留住,待在婆家住九天,方得回门。回门后先住七天,以后再住八天,故有“先住七,后住八,发了婆家发娘家”之谚语。

婚姻习俗,各地不一,以取吉利为宗旨。然旧时封建迷信色彩浓重,且礼节繁多,不可套用。

四、生育

旧社会,人们生了男孩,称作添丁,谓之“大喜”;生了女孩称作增口,谓之“小喜”。不管是男是女,头胎都要大办喜事。3天时,先送喜面给产妇娘家;孩子9天或12天时,亲友毕集,酒席筵宴,甚为隆重。亲友皆带鸡蛋、挂面、红糖、布料、见面钱等礼品表示祝贺。旧时还有给小孩撞名。做“百家坠”的习惯。穷人因生育过多,无力抚养,则有溺婴或弃婴现象。小孩贺“十二”风习,相传已久,今日农村,遗风犹盛。近几年,城镇、机关也争相效法,请客标准高于农村。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食俗 一般早粥、中菜、晚汤

濮阳除家常便饭外,尚有当地的风味小吃,主要有胡辣汤、豆沫,“王五辈壮镆”、“张清丰烧饼”、酱豆、“渠村黑牛肉”等,其中酱豆、黑牛肉在1952年曾作为礼品赴朝鲜慰问中国人民志愿军。

濮阳壮馍

濮阳南乐县元村镇特产,是传统名吃之一。以出产地元村命名。元村豆腐干生产年代久远,始于何时,已无考。以上乘豆腐作原料精制而成,色呈乳白,咸淡相宜,味道可口,含水量适中,经久耐存,是酒席必备佳品。其特点是外形方整,白色偏暗,质地细腻,并富有韧性,食之清香盈口,建国后生产规模扩大,产品远销日本、朝鲜等国家。市场信誉高,春节期间供不应求,机关、饭店订购者络绎不绝,亲友间常做为礼品相互馈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曾出口到日本、朝鲜等国家。

濮阳民风民俗•风土人情:行旅

濮阳旧俗有“三六九朝外走,二五八转回家,一四七穿孝衣“之说,现多不讲究。

文化:仓颉黄帝统一中国后,仓颉把各氏族、地区互不统一的符号、图画进行归纳整理,使其整齐划一起来,通行全国,所以他的名字能够独传于后世。并被尊为字圣。正因为他这了不起的巨大贡献,故有关仓颉的遗迹不止前面提到的南乐县有,开封有,河南的虞城县、陕西的白水 仓颉 、仓颉陵

仓颉,史皇氏,今南乐县西十八公里吴村人。《说文解字》记载:仓颉是黄帝时期造字的史官,被尊为“造字圣人”。史学家徐旭认为,文字的出现,应与仓颉有关。那时制定历法需要文字记载,制定神谕也需要行文,因此,仓颉应是颛顼部族人。他“生于斯,葬于斯”,故造书台北有仓颉陵墓。

仓颉陵 位于南乐县西北18公里的梁村乡吴村,在漳河故道之北,仓庙之东。仓颉陵为一高5米的大土丘,占地约2700平方米。

第二届仓颉文化节开幕式主会场设在仓颉陵万古一人大殿前。

【濮阳非遗】杨家枪

杨家枪谱的创始人,正是北宋时期、至今闻名全国的“杨家将”杨延昭。杨延昭的枪谱,怎么至今还在河南流传呢?

据《南乐县志》记载:北宋年间,宋军元帅杨延昭要在南乐一带与辽兵决战,不料被敌识破,退回察院(今元村镇谷村)。杨延昭因多日鏖战,遂在旷野一菜园草屋小憩,因患卸甲风昏迷,恰遇东寺庄老人袁代,袁代将其治好。杨延昭教授其枪法,还传之祖传枪谱。袁代把枪谱传给了好友韩家,从此世代流传。“文化大革命”期间,枪谱又经关顾身整理收藏。“在今年的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普查中,寺庄乡文化站站长屈胜霄发现这一线索后,立即联系,但没有结果。”省文化厅非遗处副处长陈高峰说,随后他们多次做工作,关顾身才拿出了杨家枪谱。

如今,当地已成立了杨家枪谱保护小组,他们将加大杨家枪谱的传承力度,使杨家枪谱世代相传。

古 槐

南乐城内原有八株古槐,相传是唐朝人所植俗称“八大槐”。今仅存1株,位于县城东北,高约15米,树围4.8米,枝繁叶茂,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礼节: 男女成年礼和婚礼的结合,民间形成以结婚为“成人”标志的习惯,许多辈卑之人对年龄小于自己的长辈人的尊称,多以其是否婚嫁为准、所谓“不娶媳妇不叫叔,不出门(出嫁)不叫姑”。即不到婚龄的男女长辈,是允许幼辈不叫尊称的。

第三篇:新年民间习俗

新年民间习俗的感想

春节是我们中国农历的新年,所以过年对我们中国人而言非常重要的!因此,春节前的准备也是必不可少的。

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贴春联,剃头发,做年夜饭……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规矩”太多了!有些习俗还很怪,无奈之下,我就去问正在贴春联的妈妈。我看见妈妈将“福”字倒着贴,我固然知道为什么要倒着贴,将„福‟字倒着贴是一种习俗,„福‟倒贴说明„福‟倒(到)了!但我仍然问道:“过年有什么习俗和规矩啊?”妈妈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给我谈起来。

原来,以前过年还有一种放鞭炮的习俗,来源于“年兽”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兽”,长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跃出海面到处作恶。有一年一个老人用放炮,穿红衣,贴红春联的方法驱赶走“年兽”,这才得以平静,此后这个方法就流传开来。但是现在广州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所以我们就不再进行这个活动了。除夕这一天对我国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天晚上,我们全家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年饭。

吃年夜饭,是春节家家户户最热闹愉快的时候。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 ,全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人们既是享受满桌的佳肴,也是享受那份快乐的气氛,桌上有鸡、鹅、烧肉等等,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热气腾腾,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音,喻意“年年有余”。最后一道甜食,祝福往后的日子甜甜蜜蜜。

今天我的收获太大了,知道了很多过年习俗的知识,不过我觉得有点迷信,但这又仿佛是一种乐趣,只要快乐就好,何必迷信不迷信?更何况这是传统的习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第四篇:莆仙民间“点心”习俗

“点心”是指饭前或饭后的小量餐饮,其种类丰富多样。在莆仙民间,“点心”成为司空见惯的一种小吃。但是,莆仙人所说的“点心”有着特殊的意义,包含一种亲友之间来往的礼仪行为。

一般说,人家要到亲戚、朋友家登门造访,主人就得客客气气地招待喝茶,或吃水果、瓜子等。这样主人还觉得招待不周,特地去煮“点心”,通常是煮线面、米粉,或者是鸡蛋、鸭蛋、汤圆等等。可是客人必须接受主人的盛情厚意,肚子再饱,也得坐下来品尝几口,表示有礼貌接受对方的礼仪。其间,主人不时手持筷子往客人碗上挤压,并口口声声说“要吃干净”、“都给吃掉!”、“别客气,路子这么远,肚子会饿的„„”,客人总觉得尴尬,难为情。一会儿,客人放下筷子,离开桌子。这时主人手忙脚乱,硬要客人再吃几口。客人大概只吃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点心”碗上面的花生、紫菜、肉类、青菜、黄花菜等等,只吃一点点,不敢全给吃光,唯恐不礼貌。这时,主客磨蹭了一阵,最终主人还得把点心端到厨房里,放在锅子里,待客人走后,端给孩子吃,孩子们喜出望外,虎囵吞枣,吃得津津有味。称为“吃福余”。

主人煮“点心”,亦有煮蛋。一般煮四个,客人只吃两个,剩下一半,表示客气,肚子再饿,亦不能给吃光。莆仙民间叫“留碗底”,这并非嫌煮不好吃,是一种礼貌行为。煮“点心”时,如果是男的客人,主人还得备有酒。以前农村一般家庭,一年煮“点心”多达上百碗,表明来往多、客人多、门庭若市。这从某种意义来说,说明主人好客,朋友广通四面八方,交友多外交好,视为一种光荣。过去,人家请来医生登门诊病,也得煮“点心”,主人要煮米粉。因为米粉煮熟后脆弱、松软,意为“脆脆葱”。亦就是说,医生给病人看病,药到病除快带康复。春节期间,煮“点心”必须煮线面或打面、机面,意为长寿,情意绵绵;亲人祝寿,煮“点心”一定要线面。人家孩子考上大学,将要动身远行,或者青年人应征参军入伍,亲人煮“点心”表示祝福,应当煮蛋汤,表示顺利圆满。

人家建造房子,或者装修、做家具等,雇泥匠、木匠,下午三点许,必须煮“点心”给工匠吃。这种情况就灵活,线面、打面、粉面、米粉、白米果等均可以。工匠们重体力劳动,下午“点心”当作饭用,一般都吃完,还得再打半碗。近年来,人家雇工匠做工,备有“点心”充饥,通常是馒头、糕点、面包等之类。人家华屋落成,主人煮线面一碗,称为“炉归面”,即工程竣工“点心”。莆仙人妇女分娩坐月里,每天要多餐多饮,称为“九十砂锅,一百八十碗”,就是说一天要三餐三“点心”。有的人贪吃懒惰,被人家唾弃,骂其“三顿吃,四顿点心”。其实,一般的人一天三餐就足够,除非晚间忙碌工作加班,吃个“点心”。现在街道上有许多摆摊夜宵,就专给那些夜间工作加班的人提供餐饮服务。据说,夜间吃点心会导致加重胃肠消化负担,工作到十点左右休息,不会影响身体健康。许多胃病的人,就得少吃多餐,成为习惯。

农村农忙期间,农民们劳动强度增大,体力消耗,除三餐之外,还得加上“点心”充饥。这种农忙“点心”就随人家的方便,品种多样,有的甚至将午餐的剩饭再煮熟,就当作“点心”,比较简易,以吃饱为主。

第五篇:论民间习俗——年例

让我介绍一个中国传统文化习俗,就拿我家乡一个民间习俗文化来说吧,这个习俗在整个粤西都很出名的,当然很多地方也没有听过,这个在我家乡每年可以说是最重要的节日,也是最热闹的节日,在年例期间,各种食物与生活用品价格上涨得很厉害,交通往往也会堵塞,每年年例那天都是大堵车,在一段只有两三公里的地方却用了两个小时都很常见,大家都是去有年例的家里吃饭,不管是朋友还是亲戚都会叫上的,平常一家有喜的时候摆宴席,都会有很多人来,现在的年例都是一个村庄都举行,甚至附近的村庄也有很多举行的,人就会拥挤上来。不过大家并不会因为交通堵塞而不来,反而有时更加喜欢趁热闹,人越多,也证明这个村庄的年例就越旺。年例每个村庄都是一年举行一次,平常过年的时候还没有拜访过得亲戚朋友就会趁这次的机会聚聚,也是有可能就这一天大家聚在一起的,年例期一过就会各奔东西。

这个节日就是年例,很多外地人听不懂的时候,我们就会说是年宵,事实上又跟年宵有很大的不同。茂名大部分乡镇在每年都会举办年例,但各个地方举办地年例的时间又不相同,集中在正月二月份,还有八月十五左右都有不少,年例节一般一个村庄一天,少数两三天。不过附近很多村庄的年例节都是同一日的,这时候就特别特别热闹了,不过年例在大部分市区都不会举行的,市区都是充满着现代化气息,年例都是充满着浓浓的神主义,不过聚聚人气气氛并不比神主义的气氛差,何况现在受着各方面的现代化的浸染,神主义也会慢慢的变得稀淡,但气氛总会很高的。很多农村年例都是以土地庙为中心,周围几个村子一起举行。每个地方的年例风格也不同,大家都想让年例变得相当热闹,够特色。

在年例这天,很多外出的人多会返回自己的村子做年例,而在整个年例中很多都是迷信的活动,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添加了不少现代节日庆祝方式,点鞭炮少不了的,在农村每个节日都会点鞭炮,这个是传统庆祝节日的最常用方式。舞狮舞龙当然也少不了的,表演者在锣鼓音乐下, 装扮成狮子的样子, 作出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中国民俗传统, 认为舞狮可以驱邪辟鬼。故此每逢喜庆节日,例如新张庆典、迎春赛会等, 都喜欢敲锣打鼓, 舞狮助庆。舞狮中“采青”最为常见。采青有“生猛”的意思,生意兴隆的象征。“青”用的是生菜。把生菜及利市(红包)悬挂起来,狮在“青”舞各种各样的动作,表现犹豫,然后一跃而起,把青菜一口“吃”掉,再把生菜“咬碎吐出”,再向大家致意。为了增加娱乐性,采青有时还会用上特技动作,例如上肩(舞狮头者站在狮尾者肩上),叠罗汉,上杆(爬上竹杆),或者过梅花椿(经过高低不一长木椿)等等,这个给节日添加不少热闹气氛。舞狮舞龙这些都会窜门,家家户户都会去的,舞狮进屋了,当户人家就会给个利是给舞狮的,当舞狮走的时候就要点一串鞭炮恭送舞狮的离开。当然舞狮团都也会有技术表演的时刻,有时会接受别人的邀请在他家里面进行表演,凭借着技术,会吸引到很多人来观看,然后有些人就赞叹不已,就会给舞狮团一些不定金额的利是。

当然年例那天都会请来不少表演团,基本那天24小时都会有表演,表演最多的是劲歌劲舞,也是最受欢迎的,有出名的歌手来到现场,唱起高歌,全场都是欢呼起来,在一年中最热闹的就是这一天,在过年的时候并没有这些表演,在歌唱的时候,人流也特别多,一个并不大的舞台就被人流围得水泄不通,因为人流很多,周围也摆满了各种各样的摆摊,也成为了一个小市场,那个舞台每个村都会有,然而通常都是只有这一天可以用得的这个舞台。在年例每年那一天,基本都会下雨的,不过那天的下雨并不会减少节日庆祝的气氛,白天的时候也会有魔术表演,吸引到很多人,特别是小朋友,充满了好奇,有时进行互动的时候更引起大家满口大笑。

在我那个地方,最为出色的节目就是飘色,当天的晚上吸引到不少外地人来观看飘色。这个飘色的出色曾经有CCTV的专题采访,获得全国飘色的山花奖。飘色大概有二十多台大型手推板车组成,每个车上都装着不少装饰设备,然后就在上面装上椅子,然后让些小孩子坐上去,从外面看上去就好像看到小孩子在飘起来,并不会知道小孩子是坐的姿势,最下面是由一条质量很好的铁柱顶着,支撑着一个架子,每个架子都有很多分支,分支上就会坐这一个小孩子,当然每一台的人数也会不同,这样增加了飘色里面的多样性,每台的飘色车都是由十二生肖分别组成,第一台通常是那一年的生肖,还有一台很大型的,就是一台车上面飘着大概有二十多个人。在人数上已经是很大难度的了,可是在这个难度上还会让整个支架转起来,只要保证支架的平衡,这些飘色都会正常地被推动。飘色在举行前都会清理好道路的障碍,包括国道都会进行封锁,前面也会有舞狮舞龙进行保护,后面也有,一旦进行的时候,人流基本就动不了的了,各种的电视台记者也会把摄影设备把飘色围住。这些飘色通常都是穿越到每家每户的街道,基本都是绕了一圈镇的中心街道,当经过每户门口的时候那户通常都会点上鞭炮迎送飘色的经过,基本都是飘色去到哪,鞭炮的声音基本都是在哪里响起来。整个活动大概举行五个小时,并不包括前后筹备撤场的时间。

在年例期间,每家每户都会张灯结彩,村镇街道两边都布置彩楼、彩廊、画廊,彩旗等,路旁都插满着彩旗,鞭炮声及锣鼓声并没有停止过,各种民间艺术表演都尽演自己的才艺,尽献于众。粤剧、电影、歌舞、木偶戏、杂剧以及各种各样的文娱活动纷纷亮相。在这里面中特别以粤剧最为受欢迎,在当地都称为大戏的,也有类似的戏叫人班戏。这些都是受到当地老人的喜欢,木偶戏也是少不了的,之前是很受老人的喜欢,不过现在每次都是只有那么几个人在听,现在主要都是在庙隔离进行表演,主要都是给菩萨听的,但这几年都是在慢慢衰落,以前是很多人喜欢的才会流传到现在,现在想听的人并没有多少了,接这个艺术的班更加没有多少人了。

我们过年例,传有有“年例大过年”这个的说法。在农村,年例就是玩吃聚,做“年例”,探“年例”,吃“年例”是我们这边的农村人不变的节目,很多很多的小孩子也在盼年例。相对传统的年例也有不少改变:我们的迷信色彩的活动相对大大减少,更加注重的的以食为主,以娱乐为伴,这些往往都会增进亲朋戚友之间的感情联络。 当然很多村庄还是有很多迷信之类的活动,虽然说得是迷信,但更注重的是形式礼仪,在我舅父的家乡就会有很多神游的活动,“摆宗台”是神游的一部分。这也是年例活动中相当热闹的场面。全村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要臂挎肩挑,把准备好的供品集中放在村头或村中的一块空地上,摆在供桌上。最显眼的供品也是最重要的是鸡。在我们的茂名无鸡不成席,所以就没有鸡就不会上供的了。以前迎神的气氛很浓很浓的,不过每个地方不同,总之迎神越来越少了,可是大家庆祝的气氛并不减弱,可以看到,可以听到,也可以闻到。以前经常出现迎神这些活动,不过也有很多村庄还存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也有相当一部分的村庄已经取消这些神游的活动。

在年例的期间听到最多的是吃年例,也就是宴客,这也是我们举行年例的重头戏,邀请到在各个地方的亲戚朋友,这是年例活动中的一个最具有实质性的内容。年例请客就好像喜宴的请客那样,也就是我们通常都是借着年例的一天聚一下,一年就没有聚过得,通常都会来吃年例,当然来的客人主人不必很熟悉,甚至也从没听说这个人的:随着亲戚或朋友来了,一概欢迎,甚至多多益善,来客越多摆的台数越多就证明该户人家越兴旺。当然相反,谁家来的客人少,会感到门庭冷落。

有人把年例解释成年年有例。年例已成了茂名人每年必过的节目,好同过年一般,甚至有“年例大过年”的说法。经过多年的演变,年例已在高州和化州这两块土地上生了根。人们每年回到乡村过年例,并不仅仅是为了拜神,等迷信活动。更主要的是年例已成了他们心中的一种寄托,是年例加强了他们的乡土情结。每年年例人们都会如过年般重聚在一起庆祝,还宴请朋友分享这块喜庆。因此年例也成为联系亲情、友情的一条纽带。

年例乃是粤西岭南这一带独特的节日,它不比春节、中秋等全国性的节日范围之广,但它们又有相似之处,都是传统的习俗。就像傣族的泼水节,年例是当地独有的,具有浓厚的民族风情和乡土气息。至于庆祝的形式,也表现出了乡村人的淳朴、厚道、热情、乐观的精神状态。许多办年例的人认为办好了年例就能够保证今后的一年风调雨顺,虽然不科学,但作为一种精神寄托,不知支撑了多少在困境中挣扎的人。年例的独特性也增强了当地人的一种乡土优越感,拥有着独一无二的节日,无疑是值得自豪的。

上一篇:医院批评和自我批评下一篇:饮用水安全自查报告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