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传统习俗范文

2022-05-29

第一篇:民间传统习俗范文

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2021

秋分是美好宜人的时节,秋分象征秋季丰收寓意,秋分这一天昼夜平分,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也象征着秋季的丰收之喜。下面是小编精心推荐的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秋分节气传统习俗

祭月节

在上古时期,秋分曾是传统的“祭月节”。如古有“春祭日,秋祭月”之说。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秋分”这一天,不过由于这一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而祭月无月则是大煞风景的。所以,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中秋,固定在八月十五日。

中国传统的祭月,一般是以家族为单位的,参加祭月的人中选一名主祭(统领工作),一名赞礼(相当于主持人),若干执事(主祭的助手),一般以年长的女性长辈或家庭主妇担任主祭。

吃秋菜

“秋波就是秋天的菠菜”。不成想这句小品台词还有据可循。

在岭南地区,昔日四邑(现在加上鹤山为五邑)的开平苍城镇的谢姓,有个不成节的习俗,叫做“秋分吃秋菜”。“秋菜”是一种野苋菜,乡人称之为“秋碧蒿”。逢秋分那天,全村人都去采摘秋菜。在田野中搜寻时,多见是嫩绿的,细细棵,约有巴掌那样长短。采回的秋菜一般家里与鱼片“滚汤”,名曰“秋汤”。有顺口溜道:“秋汤灌脏,洗涤肝肠。阖家老少,平安健康。”一年自秋,人们祈求的还是家宅安宁,身壮力健。

沾鹊子嘴

秋分这一天农民都按习俗放假,每家都要吃汤圆,而且还要把不用包心的汤圆十多个或二三十个煮好,用细竹叉扦着置于室外田边地坎,名曰粘雀子嘴,免得雀子来破坏庄稼。希望用汤圆将麻雀的嘴粘住当然只是农民朋友的美好想象和愿望,不过这其中也说明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汤圆的黏性比较大,不易消化,不宜多食。

送秋牛

秋分随之即到,其时便出现挨家送秋牛图的。其图是把二开红纸或黄纸印上全年农历节气,还要印上农夫耕田图样,名曰“秋牛图”。送图者都是些民间善言唱者,主要说些秋耕和吉祥不违农时的话,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见啥说啥,说得主人乐而给钱为止。言词虽随口而出,却句句有韵动听。俗称“说秋”,说秋人便叫“秋官”。

秋分节气的寓意

我国古籍《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之“分”为“半”之意。“秋分”的意思有二:一是,昼夜时间均等,太阳在这一天到达黄经180度,直射地球赤道,因此全球大部分地区这一天的24小时昼夜均分,各12小时。秋分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由赤道进入南半球,北半球开始昼短夜长,一天之内白昼开始短于黑夜;北极附近也即将迎来一年中连续6个月的漫漫长夜与连续6个月不灭的星空。二是,气候由热转凉。按我国古代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为四季开始的季节划分法,秋分日居秋季90天之中,平分了秋季。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23日或24日,为中国传统节日中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度。

秋分,“分”即为“半”。秋分时,地球绝大部分地区这一天昼夜均分,各12小时;在北极点与南极点附近,这一天可以观测到太阳整日都在地平线上。秋分之后,北半球各地昼短夜长,南半球各地昼长夜短。”秋分的特点秋分节气是二十四节气中比较特殊的。

秋分农事安排

秋分后,棉吐絮。烟叶黄,正是收获的时节,广大农村进人了秋收、秋耕、秋种的“三秋’大忙阶段。

“三秋”大忙贵在一个“‘早”字。及时抢收秋收作物,可免受早霜冻和连阴雨的危害;适时早播冬作物,可争取利用冬前的热量资源,培育壮苗安全越冬,为来年丰产打下基础:“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南方的双季晚稻正抽穗扬花,是提高产量的重要时期;早来低温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对双晚稻开花结实的危害比较严重,必须认真做好预报和防御工作。

秋分节气民间传统习俗2021

第二篇:重阳节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

秋风送爽重阳到,遍地菊花满鼻香。登高望君不见君,思君念君心惆怅。一束茱萸遥相寄,满腹话儿对你讲。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重阳节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肯定对大家有所帮助。

重阳节民间传统习俗有哪些

1、簪菊花

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

2、吃重阳糕

重阳糕亦称“花糕”,汉族重阳节食品。流行于全国大部分地区。蒸重阳糕方法与蒸年糕相同,不过蒸糕要小一点,糕要薄一点。以米粉、豆粉等为原料,发酵,更点缀以枣、栗、杏仁等果馕、加糖蒸制而成。为了美观中吃,人们把重阳糕制成五颜六色,还要在糕面上洒上一些木犀花(故重阳糕又叫桂花糕),这样制成的重阳糕,香甜可口。

3、登高,旅游

重阳节首先有登高的习俗,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早在西汉,《长安志》中就有汉代京城九月九日时人们游玩观景之记载。在东晋时,有著名的“龙山落帽”故事。

4、赏菊并饮,菊花酒

重阳佳节,中国有饮菊花酒的传统习俗。菊花酒,在古代被看作是重阳必饮、祛灾祈福的“吉祥酒”。汉代就已有了菊花酒。魏时曹丕曾在重阳赠菊给钟繇,祝他长寿。晋代葛洪在《抱朴子》中记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亦采菊酿酒之举。直到明清,菊花酒仍然盛行,在明代高濂的《遵生八笺》中仍有记载,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5、佩茱萸

古代还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所以又叫做茱萸节。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插茱萸和簪菊花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逐风邪的作用,并能消积食,治寒热。民间认为九月初九也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在重阳节人们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

重阳节寓意

重阳节是在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双九重叠,所以也称“重九”。为什么称为“重阳”呢?古时候,以二、四、六、八、十为阴数,以一、三、五、七、九为阳数,九为阳数中最大。古籍(易经)上有:“以阳爻为九。”两阳相重,因此又称“重阳”。

新中国成立后,重阳节又叫"老人节",1989年,我国重阳节正式定名为老人节。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定为全国的敬老日。中华民族素有尊老敬老传统美德,重阳节前后,党和政府以各种形式开展敬老活动,比如召开座谈会、老人宴、银发旅、搞体检、赠礼品、帮劳动等等,丰富多彩。多数地方还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开阔视野,交流感情,锻炼身体,培养人们回归自然,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高尚品德。

一些地方的群众也有利用重阳登山的机会,祭扫祖墓,纪念先人。莆仙人以重阳祭祖者比清明为多,故俗有以三月为小清明,重九为大清明之说。由于莆仙沿海,九月初九也是妈祖羽化升天的忌日,乡民多到湄洲妈祖庙或港里的天后祖祠、宫庙祭祀,求得保佑。

重阳节可以送什么礼物

蜂蜜

会养生的朋友都知道,“药补不如食补”,所以营养品以实用为主,比如说蜂蜜,老年人容易出现便秘的情况,所以蜂蜜是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不要在商店里买经过加工或包装的。直接去联系养蜂人,这样花销也会相对减少。另外,蜂蜜用温水化开了给老人服用,水温超过四十度会把蜂蜜烫坏,太多会给老人沉重的消化负担。每天一勺的量就够了。

鸭子油

老年人还经常会血管硬化,鸭子油可以有效地软化血管,所以可以多为老人做做饭,但是它也是油,所以不要多吃。根据老人的实际情况,来调整合理的饮食结构。

燕麦

燕麦有很高的营养价值,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和维生素E的含量比白面和大米还高,其微量元素钙、磷、铁的含量也颇丰富。不仅如此,燕麦对预防老年人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脂肪肝、浮肿、便秘等,也有积极的辅助疗效,能增强老年人体力,起到延年益寿的效果。

第三篇:民间葬礼习俗

传统的丧葬习俗,一般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混合体,千百年来一直在民间流传,形成各地风俗民情。

“出门三五里,各处一乡风”。民间的丧葬习俗不尽一致各有特点。据说阎王爷派阴差“无常”专门摄取那些在生死簿上已被注销了的人。因此,有的在病人弥留之际,其亲属要在病人的房间门后扎一把刀,还在罩顶上摃一个箩子,说这样可以阻止“无常”接近病人。人一旦撒手西去,家人要在院坝边烧“落气纸”,这是给阴差送的草鞋费,让他在押送阴魂时不要太粗野;还要放火炮恭送“无常”。有的还要请僧道“开路”、 “开咽喉”。 开路即烧纸轿、纸马供死人代步用;开咽喉是让死者在阴间也能进食。还有的人死之后,在死者嘴里放几片茶叶。传说,人死了后也不忘亲人,天天哭泣不肯去见阎王。阎王就做了一种“忘魂汤”,又在汤里放上几片茶叶,派夜叉端去劝死者喝。死者口哭干了,以为端来的是茶,接过就喝,结果这一喝把什么都忘记了,乖乖地去见阎王了。这件事不知怎么让死者的家人知道了,他们不愿意死者忘记自己的亲人,就设法糊弄夜叉。事先在死者嘴里放上几片茶叶,待夜叉来劝喝“忘魂汤”时,看见死者嘴里有茶叶渣,以为已经喝了“忘魂汤”。这样死者也就不会忘记自己的亲人了。 不管是丈夫死了妻子,还是妻子失去了丈夫,他(她)们在哀诉哭泣时,总是一口一声“我的姐妹呀!”为什么不称夫妻而称姐妹呢?据说这也是自古传下来的风俗。

1 相传盘古开天劈地时,世上还没有人。盘古琢磨着怎样造出人来,一抬头看到太阳和月亮兄妹俩,就要他们结为夫妻生儿育女。月亮妹妹性情乖巧,听了盘古的话,吓得脸色发白,忙躲到树林里去了。太阳哥哥脸色绯红,冲着盘古说:“我们是兄妹,怎能结为夫妻?”盘古说:“世上没有人,要你们太阳月亮做什么?这样吧,我这里有一副石磨,你们一人拿一块磨,从天上往地下滚,要是磨合在一起,你们就结为夫妻;若磨合不到一起,你们就还做兄妹”。太阳这才点头同意。盘古将磨交给太阳和月亮,他们提起往下一滚,盘古暗中用手一点,滚下去的磨正好合在一起。盘古说:“这是天意,你们只好这样办。”太阳还在犹豫,怕后人笑话,盘古给他一把针说:“要是有人敢看着你笑,你就用针扎他的眼睛。”太阳哥哥和月亮妹妹结为夫妻。此后,世上夫妻都称为兄妹。后人也不敢看太阳,一看眼睛就针扎样疼。

民间在办理丧事时,通常要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生前报病

生前报病又叫送活信。在自己的祖辈、父辈等病危期间,晚辈要亲自前往自己的亲戚家(一般指长辈)报病。即报生病时间和患病情况,曾经过哪些医院、医生诊断治疗。并说明因病情严重,治疗效果很差,现已病危。

(二)、死者入殓

1. 烧落气纸

人死后孝氏或帮工即时在院坝边烧落气纸钱,放落气炮。

2 2.給死者净身穿衣

孝氏或亲友在人死后用一张湿毛巾从下向上擦死者的前胸三次,然后穿衣。一般穿衣服七至九件,裤子五至七条,包帕子三条,穿袜子三双,穿布鞋一双。所穿衣服和鞋不要钮扣,裤带用黑线拴,死者有多少岁就用多少根线。腰带用一条红布巾。

3.抬死者到堂屋蹬铧

之前帮工需将堂屋棺木掉头,大头在内,小头在外,按男左女右的规矩置于堂屋内。铺一张晾席(或门板)在堂屋地上,上面再铺一床专门为死者订做得坝单。然后将死者平放在坝单上,脸上盖草纸,脚上蹬一锏旱犁铧。

4.入小殓

死者蹬铧后,即刻准备灰包,仍按死者有多少岁就包多少个,灰包内一般包柏枝。另用麻或白线穿一窜打狗饼,二十至三十个为宜。打狗饼用面擀成较薄的面皮,划成圆片在锅里炕一下。入小殓时,帮工三人连坝单一起将死者迎进棺内,两边用灰包摤紧,左手关一窜打狗饼,右手捏一张手帕,身上铺盖单,脸上盖草纸,然后盖上棺盖,大头留二指宽的小缝。

孝氏在棺前置一木凳,点上水灯、香蜡,放上贡品。(水灯碗内倒莱油,一般用灯草做灯芯,贡品一般是熟肉片、水果等。)

入殓至出灵期间孝氏要守灵。在人殓的同时,还要请亲友或帮工烧死者的铺草、被子及穿过的衣服等,将死者睡过的床横立起放在屋里。

3 (三)、地仙查期

人死后,孝氏或派专人请来地仙,依据死者的出生年月日时和死亡时间,选择吉日出灵,确定何日“坐夜”(坐夜当天主要是接待送葬的来客和开展祭奠活动),并选择墓地。

(四)、死后报讣

人死后,孝氏又要戴上孝帕前去长辈亲戚家报丧。即报死者去世的时间及请地仙所查的安葬日期和坐夜的时间。见了长辈还要先下跪再报。

(五)、设灵堂

根据坐夜时间,孝氏要提前请来支客师布置灵堂。一般应挂“沉痛悼念……逝世”的横匾,书写相关悼念的对联。灵堂中央安放专门为死者修的灵房子,前面搭供桌,点上香蜡并摆上贡品。

(六)、坐夜

坐夜前几天须请厨师及帮工做好宴客准备工作,预约一鼓乐队于坐夜当天早上来家打坐家锣鼓。坐夜的主要议程是: 1.接待送葬来客

(1).接客的时间一般定在下午。接客时长子(媳)端上亡牌,举上自家准备的花圈同鼓乐队、帮工一道出院门迎接,若是长辈来送葬孝子还要跪接。帮工主要是接花圈等礼品。在接客的过程中,双方还要对炮,客家放一炮主家对放一炮。 (2).客鼓乐队参灵

4 送葬的鼓乐队来到灵前受支客师接待参灵。参灵时,打着锣鼓来到堂屋,沿死者棺木走一转。孝氏提前准备好礼封放在棺木上,礼封一般是每人2元钱,一包烟。 (3).厨师接“杠单”

杠单一般是女儿(婿)送,内有猪头等祭品。发财的女儿还有的送三陈杠单。帮工将杠单摆在灵堂前,厨师要亲自去收捡祭品。送葬的人提前给厨师准备有礼封放在杠单内。 (4).送葬来客行祭奠礼

由支客师主持来客肃立灵前,孝氏头顶孝帕站一旁。支客师边讴祭奠礼语边指引来客为亡灵上香、奠酒、化白(即烧纸)。祭奠前后来宾均要为死者敬三次鞠躬礼,孝氏最后行二次鞠躬礼致谢。 2.孝氏设晚宴款待来客 3.举行祭奠仪式

(1).搭宝台(即长席)报讣

支客师候全体送葬亲戚宝台就坐,孝氏戴孝帕站立一旁,孝长子报告死者病情、治疗过程和不幸去世时间,死后头戴、身穿、脚蹬的衣物、鞋的数量。 (2).瞻仰遗容

孝氏及全体送葬亲戚受支客师引导,按长幼顺序去堂屋瞻仰遗容。帮工一至二人负责御棺合棺。 (3).孝氏答疑

5 参灵后回到宝台,送葬的长辈等亲戚发表意见,孝氏长子等分别予以解答。支客师作一些补充和协调,无异议后拆去宝台。 (4).孝氏行家祭

孝氏站立或跪在灵前,前来行祭奠的亲戚站立或坐在后面。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孝氏向亡灵敬三个鞠躬礼,由长子致家祭(可支客师代致)。致祭文一般是讴颂。 (5).女儿(婿)行客祭

女儿、女婿及外甥站立或跪在灵前,孝氏站立一旁。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先行三个鞠躬礼,再由女儿或女婿致祭文(可专人代致)。致祭文后支客师引导再行三个鞠躬礼后退位。

(6).在支客师的引导下,孝氏及全体参加祭奠的人员肃立灵前向死者告别,行祭奠礼、化白后祭奠仪式结束。(鸣炮)

注:若死者所属单位要召开追悼会,一般应安排在祭奠仪式之前。 4.支客师安排所有鼓乐队乐祭亡灵,有的还要唱川戏,演唱现代歌舞,他们受主家委托以各种方式表达对死者的悼念之情。

5.坐夜当天,地仙要写好地基文书,开好“七单子”(逢七天烧钱纸的时间),做好“引魂幡”。若去世的日辰犯重殇等,地仙要做好化解的相关工作。八大金刚平整好墓地、修好出殇的道路。墓井一般出灵当天打,若出灵时间早,也可坐夜的下午打好,墓井中放一双死者穿过的鞋。地仙用罗盘定好放棺木的座向,前后打上荆(黄荆枝)桩定位。

(七)、出灵

6 出灵的日子一般在坐夜的第二天上午。按以下程序进行: 1.地仙封棺

封棺之前由帮工卸盖,孝子揭去搭在脸上的草纸后再合上。地仙封棺时边念咒语边贴封棺条幅,最后盖上印章且封棺完毕。 2.地仙宣布出灵顺序:

(1).撒买路钱(孝子女或孙儿女一至二人负责),边撒边往前走,不能往回看。

(2).打引魂幡,提引魂鸡(孝子女或孙儿女负责)。 (3).端亡牌(孝子或孝女负责)。 (4).出大殇。

(5).抬灵房子(孝子女或孙儿女负责,也可帮工代)。

(6).送花圈等纸盒。依次是坐家花圈、伞、战马、客家花圈及其它纸盒。

(7).打锣鼓。依次是坐家锣鼓、客锣鼓。 (8).放炮。

3.八大金刚站立棺木两旁待令。

4.地仙宣布出灵。放炮、打锣鼓。之前将死者遗像向内放在堂屋神台上(七天后面向外放),出灵后关上堂屋门。 5.安葬 (1).地仙烧井。

(2).下圹。八大金刚将棺木置入墓井中。

7 (3).地仙将棺木分中(用一根两边坠有小钱的红线),八大金刚拨棺木合天地线。

(4).地仙将保殇的酒莱、筷了、酒杯置于棺木上。

(5).八大金刚食用后将剩下的倒在棺木上,并将杯、筷撒在墓井中。 (6).孝子、孙捡金条、捡银子(即杯、筷)。俗言说,谁捡得多今后谁就最发财。

(7).孝子、孙等亲人为死者棺木扶土。

(8).地仙将亡牌放在棺前,水碗扣在棺前地上,引魂幡铺在棺盖上。 (9).八大金刚掩白,地仙同时申地基文书。

(10).地仙撒五谷(五谷一般是谷子、高粱、大麦、包谷和麦子)。此时,孝子、孙等后人序列坟前,面向前方牵起后面衣服接。同时,鸣炮、众鼓锣合奏,地仙边颂吉语边将五谷抛向众子孙。俗言说,谁接得的多谁仍就最发财。 6.八大金刚捋坟

7.孝子、孙等将坐家花圈、女儿送的伞插在坟上,灵房及其余的纸盒在烧钱纸时一并烧尽。坟上插的花圈及伞烧毕七时一并烧尽。 8.鸣炮下葬结束

第四篇:丰城民间习俗

(一)婚俗 1.婚嫁“合八字”

封建社会里,男女青年订婚必须事先“合八字”,这是旧时订婚的一个程序,也是民间的传统习俗。男性成年后,娶媳妇要事先托媒人(多为已婚妇女)向女方提亲,并求取“八字”,即出生年、月、日、时辰,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等,叫年庚八字,一旦对方有意,即将之写在红纸上。若女方认可,就会送上庚贴,庚帖的内容就是所谓的“八字”;男方获得这份庚贴后,又请算命先生按天干、地支和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五行阴阳之说,推算男女双方的寿、夭、福、祸、通、穷、得、失,是“相生”,还是“相克”,若相生即好,相克则不好。还有些地方有属相上不合婚的说法,如“白马怕金牛,鼠羊不到头”、“蛇见猛虎如刀锉,猪见婴猴泪长流”等。如果“八字”合上了,男方就将写好的双方年庚八字红帖置于祖宗神位面前,三天之内,如果白天家里没有摔坏东西,晚上也无异常动静,家人又没有发生口角,就表示佳偶天成,否则作罢。一旦八字相合,男方就要再次委托原媒人去女方家上门正式说合,并下礼金,男女双方相互交换信物,婚约缔结方定。封建社会里,男女婚姻大都父母作主。在包办婚姻习俗下的青年男女,无法自由恋爱,只能托亲友到女家窥女子相貌而定,或在亲友的带领下,按事先约定的地点双方见面,这就叫“相亲”。视其相貌俊丑,以议婚约。这种相貌礼仪形式,在丰城民间一般大同小异,而且普遍流行。今天的男女相亲,从内容到形式均与旧时有所不同,则须另当别论了。

2.母女哭嫁

哭嫁,即女子出嫁时的哭诉过程,为丰城民间传统婚嫁习俗。哭嫁有多种形式,有一人独哭,也有姐妹哭、兄嫂、父母、亲友同哭,有低声哭、放声大哭等,哭诉内容一般都是诉说对共同生活了十几、二十年的父母、兄妹、姐弟等亲人的离别之情。女儿向父母亲哭诉,以谢养育之恩。母亲要说“娘在东来女在西,不比女儿在边里”、“凡事自己要小心,上楼下梯要注意”等之类的话;还有向兄嫂哭诉帮助关照之情,向弟妹哭说多年相处情谊,嘱咐今后要听从父母长辈教诲等;母亲也会向女儿哭喊:“女儿到婆家后,要安分守己,勤俭持家,教敬公婆,团结妯娌,体贴丈夫,夫妻和睦”等礼教之言。

出嫁之日,新娘“开脸”着嫁衣,头插两朵花。到了婆家,将一朵戴在婆婆的头上,表示今后婆媳关系融洽。临行前,向长辈跪辞拜礼,披上罗头红纱,叫“披兜纱”,由兄弟背上轿马或车子。淘沙一带的姑娘出嫁时,上轿之前,父亲要坐到灶前柴火边“守财”。相传,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女儿把娘家的财气带走。出嫁路上,不准回头看娘家,意在到了婆家对丈夫永不变心、反悔。许多人家的姑娘出嫁时,娘家要给女儿特置一对红漆大木箱,放置娘家陪嫁的贵重物品和女儿平时挣下来的钱,叫“压箱钱”,或心爱之物。不落锁,由亲兄弟押箱,到交给男方后,才把锁落下,取出钥匙,表示新娘子今后管家会“细水长流”。罗山一带山区姑娘出嫁头天晚上就要哭嫁,叫“起嫁”。首先是烧香化纸,接着点燃烛拜祖宗,母女两人边哭边互相哭诉,母亲唱“哭嫁歌”,内容多是慰语。民俗以为不哭嫁会不吉利,老鼠会咬嫁箱。目前,这种出嫁习俗仍在丰城民间流行,但母女哭嫁之俗渐趋淡薄。

(二)年节习俗 1.初一开财门

开财门,就是农历“元旦”、今称“春节”的时候第一次打开门户。历书春节的这一日都注有“元旦”开门时刻。据说这是预卜一家一年休咎的关键,人们对此极其慎重,无论贫富,都须事前贴门神、年画、春联、挂签等,把房屋大门打扮一新,迎接新年的来临。同时备好俗称“符盘”的供品和香烛鞭爆,在子夜到初一凌晨的这段时间内,户主必得首先换好衣服,关照子女(主要是男性),然后诚心诚意地于祖宗牌位前摆上供品,燃香烛,烧纸钱,放鞭炮,并于鞭炮声中大开门户,接着率领男性亲属,携带香烛等物,走到村前禾场上,依照历书上注明的大利方向毕恭毕敬地烧香拜揖。段潭地区百姓在这天开财门后,多向东方“拜太阳”,俗称“出方”,之后,返回家中再敬天地,拜祖宗,虔诚地祈求神灵保佑来年全家老幼平安,生财发福。是日三餐食素,如吃发糕、米古、甜果、青菜等,取“清清吉吉”、“甜甜蜜蜜”、“一定发财”之意,又寓卫生于节日之中。1949年以后,“出方”一俗已基本消失,但开财门的习俗仍盛行不衰。 2.清明“挂青”

清明“挂青”,是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一种重要习俗。《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注:“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故名。是日有扫墓、踏青之俗,凡坟墓皆于此日祭扫。

丰城民间各氏族或宗友,历来都有“清明会”,有会产或田、山、店等,其收入主要用于清明扫墓。届时,清明会均要备办祭品,即鸡、肉、鱼等,叫“符盘”;配备好香、烛、纸、爆竹和纸旗,聚集本族之男性成员同到祖宗基地,摆设祭品、点烛、燃香,铲土培坟,插上三角小白旗或长条白旗于坟堆上;再烧钱化纸,放鞭炮,虔诚拜揖,追念祖宗恩泽,默诉报答意愿。这个时候,长辈一般都会叮嘱晚辈,不要忘记祖辈的葬地所在,说要缅怀死者在生的品德、恩典,并永铭在心。

扫墓拜祭完毕后,到祠堂会餐。是日大部分地区兴吃“水银米古”,即“水银子”野菜的粘米粉做成的米团子。河西圳头一带,昔日各村各姓都有清明祭祖会。是日主管人用会产基金备好祭品,上午组织“男丁”先到无后人的祖坟上进行草吊。下午则各自分别去自家祖坟吊祭。河东段潭一带地区村族各姓祭祖会,是日将会田收入买好祭品,以备扫墓。剩余的钱又照人口分发。有的宗族清明会还会备好猪肉,按学历不同分发:大学生每人三斤肉,中学生二斤,小学生一斤,以示鼓励后生奋发读书。

3.端午插蒲艾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即农历五月五日,因正值端阳之时故名。始于春秋战国之际,相传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来。是日,丰城城乡家家户户门口插新艾,挂菖蒲。传说艾为旗,故又叫“旗艾”;另说艾枝是刀,蒲为剑,故又叫“蒲剑”或“菖剑”,以示驱妖祛邪,保障平安;又说艾蒿味辣,是日人们采艾插于门口,可禳除毒气。菖蒲,又名“剑水草”,“乃蒲类之昌盛者,故名”。其茎可作香料,有提神、通窍、杀菌之功效,人们习惯每逢端午,挂于门户,以示合家之人健康昌盛之意。

端午之日,有吃粽子、面包子、熟鸡蛋、熟大蒜头,喝雄黄酒以去五毒、挂长命缕、赛龙舟等习俗。河西泉港、董家、圳头一带的村民,端午日喜吃包子、发糕、蒸蒜头,午餐时全家喝雄黄酒,小孩额头和两腮各涂抹一点雄黄酒,胸前挂一个用红绿线编织的小网袋,装上红色染过的蛋,以表吉祥。这一天,亲友之间还会相互走访看望。下午,男女老少穿上新衣后,就去看龙舟赛,享受节日的欢乐;个别地方还有早晚向祖先烧香化纸钱的习俗。河东地区段潭、袁渡一带,各家各户都要在房屋堂前四周、房间、猪、牛栏等地,洒上雄黄酒,消毒驱虫害等,素有“过好春节上半年好,过好端午节下半年好”之说。

4.中秋祭月

中秋,又称“仲秋节”、“团圆节”,时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恰值三秋之半,故名“中秋”。与元宵、端午并称三大传统节日。这一天,丰城民间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之俗。

所谓祭月,属祭祀祖先的又一种形式。是夜月圆之际,每户人家设好案几,并于其上摆好月饼、瓜果等,并将之放置屋堂门前,待月升起,清光照入门户,便燃香祭月,以求家人在外平安,早日完聚,合家团圆。祭月又含祭嫦娥之意。传说嫦娥偷吃升天药,长住月宫,素有永葆青春的能力。故中秋之夜,妇女们为了能与嫦娥一样永葆青春,多会设案,供奉瓜果、糕饼,烧香祭之。在丰城乡间,人们多以月饼、西瓜和柚子为主要供品。是日,将西瓜切成莲花瓣形,供于月下,或雕成牛形,取“西牛望月”之意。有“其祭,果饼必圆,分瓜必开错,瓣刻之如莲花”之说。还把“月”与“饼”连在一起,以月饼相赠,取团圆之义;次为赏月活动,这是待月东升之时,合家集于院中、楼台上,摆上月饼、柚子,有的还摆芋头、花生等,赏月谈趣,通宵不散,有的孩童则连宵嬉戏。

5.冬至祭祖

祭祖,是民间传统习俗的一种。祭祖又叫“祭冬”、“拜冬”。形式有两种:一是室外祭奠,二是室内祭奠。

室外祭奠,指的是在祖父、或者父亲的坟墓举行祭奠活动。过程有:先给坟墓添土,俗叫“上土”,传说是给死者的房屋加固,使之不受冷冻,实为防雨水冲击,有“只能冬至日上土,他日不准添坟土”之俗;也有“只能是日竖碑石,他日不能竖墓碑”的说法。添土竖碑后,在墓顶压几张纸线,有的还插上三枝香,并于墓前摆好符盘,点烛、燃香、烧纸、放鞭爆,向祖先默哀拜揖,缅怀功德。

室内祭奠,主要由族长组织在家祠进行。自冬至日头天晚上开始,事先在宗祠设香案,摆供品。到晚上十一点钟左右,由族长立祭,领全族男丁,按辈分长幼、地位尊卑顺序,在鸣爆声中,依次拜祭。大姓族祭奠,要设三牲(猪、羊、鸡) 而祭,行三献礼,读祭祖文。由族长、士绅或新科秀才、举人、进士等分担主祭、分献、陪献等,凡年龄在六十岁以上的老人都要参加。

两种形式都有会餐之习,有的吃肉炒面,有的设酒席等。张巷一带村族的冬至多在总祠举行,而且分别是冬至日头天晚和次日早上,分两次进行。凡六十岁以上者可吃两餐正酒。七十岁以上老人除此之外,又可以领得猪肉一斤半,八十岁以上的得三斤,九十以上的六斤,百岁老人则特别优厚,可领得一头猪和一只羊,以表尊崇老人之意。白土、袁渡、段潭一带,每逢冬至日,各姓宗祠大门均要打开,在祠堂中摆设事先准备好的三牲,请具有秀才以上功名的人士和族长参加祭祖。由功名最高、官位最高者主祭,按仪式程序团体拜祖。祭事完毕,用膳一餐。同时,是日各户家主上三盅满饭,一敬天地,以求神灵保佑;二敬灶神,以求房屋免遭火灾;三敬祖先,以求子孙兴旺发达。并分别在三处插上三枝香,作三个揖,向祖先祷告,祈求全家福寿康宁。

这一天,又是弘扬先祖功德的大好时机。如淘沙槎村、上郊等村的范氏,这天大开堂门,绅士耆老云集,祠堂门上写道:“天上神仙府,人间宰相家”,“一门三进士,半里两翰林”,以彰扬范氏祖先是显官名宦旺族。然后扛着活猪、活羊、敲锣打鼓到始祖“风吹罗带”墓地祭吊,缅怀功德。亦有竖碑碑基不能高于坟堆之俗,又说坟墓不准封项,一旦封了顶的话,则已故之人不能投胎转生等等。是日,又是家家户户男丁“上谱”、死亡男丁“注谱”的重要日子。时至今日,室内祭奠形式渐已消失,室外祭祖活动则仍在进行。

(三)其它习俗 1.做寿庆礼

做寿,又叫“祝寿”,是祝福老人长寿的习俗。丰城民间流传着这样的一句话:“三十无人晓,四十无人知,五十做一做,六十摆宴席,七十大庆贺,八十无消息,九

十、百岁大贺喜。”而在乡村不兴做八十寿。民间传说,古时某君的做八十大寿的时候,恰逢家里既遭火灾,又遇强盗抢劫,寿星也被打得半死,所以说做八十不吉利。后来小辈挨了打或遇到不吉利的事,也叫“满八—卜”。丰城人做寿一般从五十岁开始做起,但不多见。通常做六十岁寿。六十寿,叫“花甲年”;七十寿,叫“古稀年”。且在岁满头一年举行祝寿,故有“做九(酒)不做十”之说,如六十寿,则在五十九岁做,取天长地久之意义。 寿筵之前,给亲朋好友发出请帖。被邀请者一般都会备好礼届时前往祝贺。女婿是祝寿礼的主要参与者,送的礼品多为寿饼、寿肉、寿面、寿糕、寿桃、寿烛,还有准备死后的入殓寿衣、寿被、寿鞋,次有寿联、寿匾、寿屏、寿画等,有的还送红包。其他亲友礼品,一般有寿布、寿匾等。这些寿礼都很有讲究,富有寓意,如寿糕的“糕”与“高”谐音,表示德高望重,寿高百岁;寿桃的“桃”与“陶”谐音,表示其乐陶陶,又借喻为“蟠桃盛会”,寿如王母;寿饼上的寿星图像,含意和寿星一样长寿;寿面的“面”和“命”谐音,表示长命百岁;寿联上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寿匾上一般写“花甲同春”、“龟鹤遐龄”等吉词。寿屏、寿画上都写有祝寿之语,歌颂寿翁或寿婆平生为人德高望重,红颜永驻,添福添寿等。

寿堂设在大厅上方,装饰也很讲究,堂门前设堂厅,张灯结彩,中间挂一大“寿”字,两旁贴一副“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对联,四周挂寿匾、寿布、寿联、寿画、寿屏等礼品,把寿堂装饰得琳琅满目,华丽堂皇,意在谢天地恩德,给老人长寿。拜寿仪式开始,点燃一对镶金大红烛,置堂中桌案上,在神案插上三柱红香,燃放鞭炮,吹打奏乐,晚辈成双成对依次跪拜祝寿。河西地区,祝寿程序,分头天晚上进行一次,叫“拜寿”;第二天早上一次,叫“上寿”。

祝寿时,多颂扬老人一生所取得的业绩,作出的贡献,有“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语。之后,大摆酒筵,款待亲友。并分发寿饼、寿糕和其他纪念品。酒席上多吃面条,意在长寿延年。酒宴结束后,还向邻居或全村发寿面和寿饼等。有的富裕人家做寿,还请和尚念经,欲消灾延寿。多者请六十四个做七天七夜罗天上醮,同时备足斋饭、斋菜,施舍于穷人,扩大声誉。1949年以后,念经、打醮等陋俗被除,但祝寿习俗仍存。

2.上梁唱彩词

民间建造房屋,无不视为一件大喜事。届时,要择好吉日,请风水先生定向,再由石匠按方位破土,木匠锯梁定材。到新房墙和柱架完成时,再选择黄道吉日举行上梁仪式。

上梁之日确定后,房主发出请柬给亲朋好友,请他们来吃“上梁酒”。客人们得到请帖后,多会各备礼品,如镜匾、喜帐、对联、香烟、座钟等,届日赴宴。房主在上梁前要用红纸写好“紫徽架临”四字,新屋柱上要写“竖柱欣逢黄道日,上梁正遇紫徽星”。此俗的来源据说还与乾隆皇帝有关:乾隆皇帝巡视江南时,微服来到一户做新房的人家,喝了上梁酒。后来有人偶然间发现这位来客的长衫里显出了龙袍的一角,才知道是当今皇帝,皇帝是紫徽星,从此才有了那副对联,以取吉象之意,木工还要用朱砂在新梁上画“太极图”,用红布包住主梁中腰。

上梁时辰定于上午或下午举行,一般是上午八时或傍晚时分。仪式为:先放鞭炮,吹唢呐,敲大锣,接着户主领着儿子,手执焚香去接梁,木工把梁安放到栋柱顶上,手提雄鸡和酒壶喝彩祭梁。唱词曰:“伏以,手提金鸡毛灿烂,金鸡生在凤凰山,凤凰山上凤朝阳,金造门来银造梁。金门银梁色色新,金光闪闪耀门庭。打开鸡冠取宝血,一祭天,二祭地,三祭师傅鲁班艺,四祭午天分长短,五祭曲尺关四方,六祭凿子铁杆响叮当,七祭泥架泥刀二面光。天地师傅都祭了,鲁班弟子祭门梁:一祭梁头,万里红朝;二祭梁肚,国强家富;三祭梁腰,角带飘飘;四祭中央太极图,太极图上出彭祖;彭祖寿高八进八,贤东人财代代发;彭祖寿高九百九,贤东富裕代代有。门梁都祭了,祭了门梁祭石磉:一祭东,孔明才能显东风;二祭西,屋檐出水有高低;三祭南,东家弟子读书中状元;四祭北,文武状元一齐得。自从祭梁后,福寿延绵降吉祥。脚踏兴隆地,金玉满堂福寿”等,每唱一句彩词,房主要高声应道:“好呀!”秀市地区做屋上梁仪式,木匠要轮手拿公鸡,刺破鸡冠子,滴血“祭梁”、“祭柱”,并唱彩歌,边唱边祭,凡唱到“伏以”二字,房主立即叫好;唱到“天官赐福,打挂爆竹”,主人马上应声“好!”并立即鸣放爆竹。祭梁歌云:“伏以,手拿金鸡和凤凰,生得头高尾又长。头高载得千年福,尾长收割万担粮。此鸡不是平凡鸡,人民家中报晓鸡。今日拿来祭栋梁,一祭东,代代儿孙能办公;二祭西,荷花出水有高低;荷花蕾中生莲子,莲子莲孙毕业归;三祭南,文武官员一大团;四祭北,今后结果多喜色;五祭中央戊己土,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等。

唱完彩词歌后,除女儿外,全家人成双成对跪拜房梁。安排一人拿着“米古”或糖果从梁上前后左右抛下来,叫“抛梁”,任孩童们在地上抢果子吃。有的地方在上梁的晚间十一点钟左右,木匠、石匠要扛着做工的木马,叫“煞马”,鲁班五尺、煞棍,打着摇炉、火把,敲锣打鼓,捶栋打壁,大喊大喝“出煞”,同时由一身强力壮的徒弟头扎红巾,背着“煞马”往外疾跑,众人则打着火把,拿着斧头、煞棍紧追,等“煞马”抛入河水之后,即停息锣鼓,大家静悄悄地返回绕道走,叫“出煞”,为新屋驱邪。这种祭梁习俗至今仍存,但形式较过去已大为简化。 3.祈年赛社火

社火,即“庙会”,俗叫“故事会”。是丰邑城乡流传甚久、规模最大的祭祀活动,河东地区旧称“庙会”,河西地区叫“社火会”、“故事会”。宋·陆九韶在《正本节用》文中记述:“丰邑水乡之民„„每当祈年报赛,迎神演剧,鳌山台阁,夸多斗靡„„”其热闹场面,非同一般。古代礼制以春、秋社日为祭祀(土神传统节)日,春祈良耜,秋报社稷。南朝梁·宗怀《荆楚岁时记》载:“是日,民家结成会社,杀牲备供,于树下祭神。并作傲饼,佐以生菜、韭黄、豚肉为食。”节日集会朝拜极盛,百姓竞集,热闹非凡。唐王驾咏《社日》诗中描述道:“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这是对社火会盛况的真实写照。

河西一带的社火日,多在立秋后的

八、

九、十月间。这时候农事渐闲,阳气正刚,远近圩场、乡镇、村落开始赛社火活动。社日一到,墟镇、村场纷纷架起戏台,从省、市请来的“京剧班”,本地的“花鼓班”,都轮流演出。还有他处慕名赶来的杂技等艺术团体,也附会表演绝技。各村玩舞龙、耍狮子、游花灯,彩莲船、抬“神仙菩萨”、扛“折子戏架”,扮演“故事会”等层出不穷,游神队伍延绵达数华里长,金鼓齐鸣,鞭炮喧天,真是“夸多斗靡”,争奇斗彩,观众车水马龙,摩肩比踵,一派欢乐景象。其中隍城地区的“社火”会最多,范围广,场面大,赛会盛,闻名遐尔。有的村庄每年有两次活动,为农历八月初一至初三和十月二十八日的隍城“社火”日,八月初十至十月三日和十二月为泸田“社火”日等,尤以十月二十八日隍城圳头天符庙“社火”会,规模最大,场面最盛。每年十月圳头“社火”日,要将“天符”菩萨从庙内抬出,顺传统路线去游历各村,或接受许过愿的病人家属还愿,或受人们朝拜。每到一村拥挤着的人们全部都会下跪、叩头、敬仰。菩萨出游时,由几十或上百人组成的仪仗队,杂以数面彩色绣花龙凤旗开路,乐队随后吹打不息。每到一处,在早已摆好的香案前,由道士举行“上表”仪式,围观群众烧香跪拜,求神保佑。鞭炮声、锣鼓声,久鸣不息。

圳头十月“社火”日期,实际从二十六日到二十九日,共有四天活动期,请戏班唱戏,远近商贾辐辏,杂技艺人赶来献艺。四面八方的亲朋好友,外地客人都纷至沓来,吃“社火”酒,看“社火”戏,到处呈现一派“万家灯火不夜天”的节日气象。今天的隍城“社火”日,集市依旧笑春风,但游神旧俗习已革除。

第五篇:中国民间婚礼习俗

中国民间婚礼习俗

中国从历史上就是一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且各民族均有各自的婚礼风俗和特色,这里重点介绍一下主要地域的民间婚俗。

一、以北京为代表的北方民间婚俗

老北京的婚礼习俗甚为繁杂,繁文缛节很多。欲介绍老北京的民间婚礼习俗,首先就不得不介绍过去几个与婚礼关系密切的行当。

1、喜轿铺:

在过去,北京有专门的喜轿铺,其类似今天的婚庆公司,专门为办喜事的人家儿提供喜轿、执事、吹鼓手乃至帮助本家儿送彩礼、过嫁妆等服务。过去富足人家儿到喜轿铺定花轿轿围、绣片讲究用全新的,而且要在娶亲的头天“晾轿”,多少有些显摆的意思。一般人家儿则看得过去就行。此外,有条件的人家儿送彩礼、过嫁妆是讲究多少“抬”的,从六抬到三十二抬之多不等。所谓“抬”就是雇用喜轿铺,用红漆的八仙桌将彩礼或嫁妆放到里面,四周用红围子围好,由喜轿铺的伙计抬着送到女家或男家(嫁妆),一路上吹吹打打,尉为壮观。过去北京的喜轿铺是分片儿的,四九城均有。

2、窝脖儿:

所谓“窝脖儿”就是老北京的一种重体力劳动者。过去,寒穷人家办喜事是送不起“抬”的,所过的财礼、嫁妆一类只须请一两个“窝脖儿”便都送过去了。“窝脖儿”除要有好的体力外,也是需要一定技术的:先将物品摆在一条长二尺五寸、宽约一尺八寸,用软绳捆扎好的长方木板上,然后由二人抬起,放在“窝脖儿”的肩上,“窝脖儿”蹲身低头将物件“窝”起,送到地方。其在运送过程中要保证东西不磕、不碰、不散。“窝脖儿”除了提供寻常百姓家的服务,大户人家的精细摆件和家具往往也请他们。而且也还应过“皇差”——慈禧太后前往颐和园小住的时候,其有一些摆件和用品也是由“窝脖儿”一步一步从紫禁城送到颐和园的。

由于长久以来都是一个地方吃力,所以“窝脖儿”大都留有残疾——脖子上有一个的肉包,也便成了“窝脖儿”的显著标志。

3、跑大棚的

所谓“跑大棚的”实际上是“口子攒儿”中的“厨行”。过去一般人家办喜事能有条件上大饭庄子的不多,北京当时能承办喜事的大饭庄也不过十几家,且价钱极贵。故此一般人家儿办喜寿事均是在家中搭喜棚办事。普通人家儿多请“跑大棚”的厨子来料理席面(现在农村有些地方办事还是如此)。一般都是亲戚朋友介绍或找“承头人”介绍“跑大棚”的厨师傅。由于此行是要靠口碑揽生意的,因此一般都会替主家儿着想,做出的菜以既“得吃”又“好看”且“省钱”为原则,一般极少偷工减料或使主家难堪。至于有的相声段子说跑大棚的在大肠里灌香油,围在腰上,头上帽子里顶着泡好的粉丝,身上挂上里脊肉等等偷本家儿的东西食材,则是一种相声艺人的戏谑之词了。尽管俗云“厨子不偷,五谷不收”,也确实有极个别偷拿主家儿的现象,但大多是小偷小摸一类,还没有相声里说的那么夸张。 满清入关以后,满汉的风俗便逐渐融合。特别是满清王朝统治者对待汉文化的政策调整和推崇,满汉之间的风俗习惯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差别性日益趋小。因此,北京民间的婚俗多多少少都会有一些满人风俗的影子。至清末特别是民国以后,由于八旗的没落,有的满人在婚俗等方面便也直接汉化了。不过婚俗差异总还是有的,如满人婚礼新娘梳“两把儿头”、“大拉翅”,而汉女则是戴凤冠;满族女子因是天足,故出嫁穿“花盆底”鞋,汉女穿红绣鞋。满人下“定”要给女方如意,汉人则无。满人接亲不用花轿,而是用红呢官轿,汉人娶亲则是花轿。。。。。。

把以上内容作一个简单的交代后,下面就可以介绍一下老北京的婚俗了。由于有一些相关的内容在前面介绍“六礼”的时候已经讲述过了,因其大同小异,在此就不再重复了。过去老北京的婚礼也是从由媒人说亲、保人保亲(纳采、问名)、合亲(纳吉)、放定(纳征)开始的,其大体如古礼,其形式上略有不同罢了。只是北京婚俗“下大定”的时候除其他物品外,还要有“鹅笼酒海”。“鹅笼”即活鹅一对,放在特制的筒子里,上加笼盖,以代替古礼中的“奠雁”。“酒海”即一个加笼盖的盒子里放上一坛老酒。还有一种说法是“鹅龙酒海”,指的是四样东西了:“鹅”,即活鹅一只;“龙”即鲤鱼一尾;“酒”是老酒一坛;“海”即猪肉一块。更可笑者,有人管这块肉称为“离娘肉”,难怪有的相声作品说“娘身上怎么掉下猪肉来了?”另外,还要同时送给媒妁猪肘子和羊腿,大概是为了给为说合两家亲事“跑断腿”的媒人补补腿力吧。 按北京的老礼,女子出嫁的前一天送嫁妆,也称“陪奁”。这一天,女家由男宾四至八人,雇上喜轿铺的抬夫,将嫁妆送往新郎家。过去老北京有一首童谣“月亮月亮照东窗,张家姑娘好嫁妆,金皮柜,银皮箱,虎皮椅子象牙床。锭儿粉,棒儿香,棉花胭脂二百张。。。。。。”,虽略显夸张,但也道出了嫁妆物品之多。一般来讲“陪奁”的多少是根据女方家的经济状况而定的,普通人家六抬至十六抬不等,富庶人家有二十四抬、三十二抬、四十八抬,多者有八十抬甚至百十多抬。而极贫者是论不起抬的,只好请一个“窝脖儿”搬走了事。所谓抬,是从喜轿铺赁来的,用红漆油桌四面挡上红围子,两边各有两根竿子,供二人抬起,即为“一抬”。过去的嫁妆内容极为丰富,一般有放四季衣物及鞋帽的樟木箱子,放有新娘平日的喜爱之物及平时所积蓄的银钱的“子孙箱”,座钟、盆景、帽镜、插有毛掸的掸瓶,插有红烛的铜烛台,“长命灯”,茶叶罐、帽筒、花瓶、脸盆、脚盆、尿盆、“子孙盆”,条案连三,八仙桌,梳妆台、太师椅乃至顶箱立柜,古玩字画,金银首饰等等。大户人家甚至有送买卖铺户,房产,地产的。嫁妆送到男家,照例男家要有相应的人数迎妆。嫁妆送到后,女家要有熟悉情况的“全和人”到男家按女方的习惯布置、安放嫁妆。

此时男家除个别大户人家在饭庄子意外(当时北京只有会贤堂、庆和汤、福寿堂、聚寿堂、万寿堂、富庆堂、惠中堂、同兴堂、颐寿堂等十几家饭庄可接喜筵业务,且价格昂贵,非一般人家可办得来),一般均已在自家请棚铺搭好喜棚,准备办事了。喜棚用布和芦席搭成,顶上安有栏杆。栏杆下面是类似房檐的挂檐,上绘图案。棚的四面均安有玻璃窗户,以利透光。玻璃窗为红色窗框,四角绘有蝙蝠,取意“蝠”“福”同音,中间绘红双喜字,意为“五福捧喜”。晚上,棚内则安置汽灯。棚口两侧均贴红双喜字,门口外搭花牌楼。

娶亲的前一日,讲究的人家还要“亮轿”,即让喜轿铺提前一天便将花轿、执事等排列在自家门外,一方面是告知四邻,另一方面也有显摆的意思,更讲究些的人家,在喜轿铺定花轿的时候,绣片,轿围,轿帘等均要求是“头水儿”,即全新的。其价格与买一顶花轿其实相差无几了,就是要一个体面的排场。

男家还需请一个懂得娶亲的规矩礼节,能张罗应酬,且与新人命不相克的“全和人”做娶亲太太。娶亲之前,还须有“响房”,即找一个小男童,坐在洞房里新人的新床上敲击铜锣。(也有一种“倒响房”之说,即花轿接新娘回来到门口时响房)。“响房”过后,娶亲太太先到喜堂“天地码”前上香,新郎此时已然袍褂穿戴整齐,在“天地码”前行礼。而后娶亲太太来到花轿前,用一面小镜子对着花轿照一照,谓之“照轿”,乃驱逐邪崇之意。然后还要在花轿内撒一些红枣、花生、栗子、桂圆之类的喜果,各有其喜庆吉祥的寓意。最后,娶亲太太盘腿坐于轿内,惟不下轿帘,谓之“压脚”。此时,金瓜、钺斧、朝天镫、掌扇、肃静牌、回避牌、飞龙旗、飞封旗、飞虎旗、飞豹旗、大红伞盖等执事及锣、鼓、笙、笛、唢呐等“响器”俱已排列整齐,八名轿夫身着镶红边的短蓝大褂。夏扎“纬令”冬戴“秋帽”。随着一声“起轿”,先是铜锣开道(有条件的人家有八面之多),接着是执事,吹鼓手动起响器,一路吹打。花轿到女家,先要鸣锣,通知女家接亲的来了。女家闻讯后,将街门关闭“避避煞气”,实际上也是给新娘上妆争取时间。照例迎亲人员由新郎和陪同的娶亲官客叫门,大呼“开门啰、开门啰,。别误了吉时。”女家是不会马上把门打开的,要点上级收入“跨得胜”、“油葫芦倒爬城”、“屎壳郎爬主干一节一节爬”、“麻豆腐大咕嘟”等通俗曲牌。此时新娘绞脸(又称“开脸”,即用丝线将脸上的汗毛绞净,从此即为少妇),穿红色薄棉的上轿袄(无论是冬夏均是棉的),着凤冠霞帔、遮盖头,由送亲太太(也须是“全和人”)搀扶上轿。新娘上轿一般是要哭一哭的,这在当时被认为是一种吉利的表现。娶亲的轿子往回返的时候是不能走回头路的,要绕开来的时候的道路,走另一条路。此时花轿抬的要平稳,轿夫要压着步子,途中若经过庙宇、祠堂、坛、井、河流等,均需用红毡子将新娘所乘的“宝轿”遮住,以避邪气。倘遇到出殡的,要高喊一声“今天吉祥,遇上了宝财啰!”(取意“棺材”的谐音,“升官发财”的意思)。

娶亲的队伍到男家门外,须鸣锣告知。宝轿打杵后,送亲太太先进入洞房外间。男家也须闭门(称“避避煞气”或压压新娘的性情。)由送亲人员上前叩门。合意开门后,宝轿撤去轿杆,摘去轿顶,由轿夫提入门内从院内事先设置好的炭火盆上抬过,谓之“熏煞”,也寓意着过门后新人的生活红红火火。宝轿抬至中堂门口,紧堵门停轿。此时堂上已然设置好天地桌,请全福不忌的男客代为上香。而后新郎在轿帘象征性地放三支箭,名为“射煞”(也称之曰“桃花女破周公”)。新娘随即手抱“宝瓶”(木质金漆或景泰蓝的瓶子,内装“金银米”,即大米和小米,满人价金银如意,上盖红绸,系以五色丝线)下轿,跨过事先预置好的木质金漆马鞍,寓意平平安安。新娘此时要足踏红毡(南礼或有的经商人家须倒面袋于新娘脚下,一直倒到天地桌前,谓之“代代相传”)。到天地桌前,男左女右立好,旁有人赞礼,新人要同参天地(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交拜,均要三拜三叩首,即所谓的“三跪九叩”)。此时吹鼓手动乐,宣告大礼成就。而后新人入洞房“坐帐”,新人双双坐在洞房的炕上,将新郎的左衣襟压在新娘的右衣襟上,也是男尊女卑的意思。新郎需用裹着红纸的秤杆(“秤”“称”同音,意为“称心如意”)挑新娘的盖头。按北京的“老妈妈论儿”此时新郎要赶紧将挑下的盖头压在自己的屁股底下,以“压压新娘的性情”。而后新人同吃“子孙饽饽长寿面”(饽饽,就是煮饽饽,即饺子)。面和饺子是由女家做好带过来的。煮“子孙饽饽长寿面”是有一定讲究的,即将饺子和面煮至五六成熟即捞出来给新人吃,吃的时候照例有一个男童在窗外大声问“生不生?”由新郎回答“生!”表示生育后代的意思。吃毕“子孙饽饽长寿面”以后,新人行“合卺之礼”(即共饮交杯酒)。而后新人要拜佛祭祖(新媳妇不拜男家祖先是不可能被男家认可的),均行三跪九叩之礼,谓之“庙见”。至此,婚礼方才告一段落。 回门”“瞧九”

新婚的次日,男家要派人到女家“报喜”,表示新娘是贞洁之身入门的。倘无人报喜,对娘家人来说是一件极为难堪的事情。新婚夫妇三天回门,也称“回酒”。男家套车将新郎新妇送至女家,见面后,在女家分辈分大小,行叩拜礼。新娘家照例摆酒饭款待新姑爷。饭后,新郎便回家了。新娘则留在娘家,有一番诉说。倘男家及新姑爷尚好,则皆大欢喜。倘公婆脾气大,小姑子刁钻,夫婿不成材,婆家外强中干,几难以为继等等,则娘家父母甚至至近亲友难免唏嘘伤怀的。新娘一般在晚上由娘家套车派人送回婆家。

婚后第九日为单九,十八日为双九,娘家有人会来婆家看访,名曰“瞧九”,夫家照例要摆酒盛情款待。

二、少数民族婚俗 土家族哭婚

土家族的姑娘在出嫁的时候,有哭婚的习俗,如果在出嫁时新娘库得不悲伤,不够感人,哭得不哀婉动人,是要被人家耻笑的。严格来讲,土家族新娘出嫁时的哭应当是“哭唱”出来的。成亲那一天,迎亲队伍到女家时,新娘便要开始哭。若是眼上无泪,或哭得不动人,则家人(特别是新娘的母亲,都会感觉脸面无光。有时候为了挽回面子新娘的母亲会乘人不注意偷偷地将新娘掐哭)。因此土家族姑娘一般从十一二岁便要开始学习哭嫁。土家族的哭嫁是要“唱”出来的,因此土家人的哭嫁时专门有《哭嫁歌》的。哭嫁的唱法有独唱、对唱、合唱之别,可谓唱中有哭,哭中有唱。其讲究“女哭娘”、“娘哭女”、“妹哭姐”、“姐哭妹”、“妹哭嫂”、“嫂哭妹”、“哭祖宗”、“哭撒筷”、“哭出门”、“哭上较”等等。 佤族的“串姑娘”

佤族姑娘长到十八九岁的时候,其父母按照传统习惯,就要在自己的屋边,为姑娘建上一间小屋子,安置一些简单的家具,让女儿住在里面,以便小伙子来“串姑娘”。佤族小伙子“串姑娘”之前是要经过一番认真地“侦察”的。因为姑娘的居所是不固定的,故此小伙子一定要搞清姑娘的确切居处,方能准确地去“串”,以免扑空。摸准了情况,小伙子们便去姑娘家门口吹笛弹琴,而后上前叫门。如果姑娘家不开门,小伙子们是可以破门而入的。姑娘的家人则要予以一定的招待。姑娘的父兄可以陪着小伙子们谈天论地,聊一聊天。等到睡觉的时候,姑娘的父兄便会自觉离去。留下小伙子和姑娘在圹火边攀谈,此时姑娘会将火拨旺,一方面是示意光明正大,另一方面也为了便于看清对方的容貌体态。攀谈一会以后,小伙子会唱起“口头调”,请姑娘为自己装烟锅、点烟。姑娘如果对小伙子未看中,就会比较委婉地拒绝小伙的要求。如果姑娘对小伙子中意了,则会为小伙子亲手装烟点火。第一步的目的达到了,小伙子跟着就会唱起“梳头调”。此时姑娘会拿起事先准备好的梳子,坐到门外屋檐下。小伙子们则按先后次序请姑娘梳头。一般姑娘会对自己中意的小伙子尽量为其多梳一会儿,边梳两个人边对歌,内容多是比喻爱情的事物。这时小伙子便会拿出礼物赠送给姑娘。姑娘倘乐意,便可收下,倘不乐意也不能当场拒绝,日后再找适当的时机送还。倘姑娘在选择到一个最为中意的小伙子为对象后,就会将其他小伙子的礼物统统送还,被选中的小伙子就可以单独同姑娘约会了。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倘彼此欢爱,别无意见,则小伙子便可正式向姑娘求婚了。

柯尔克孜族的“捆绑成夫妻”

柯尔克孜民族主要生活在新疆的柯尔克孜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在汉族地区有一句俗语,叫做“捆绑不成夫妻”。然而柯尔克孜族的新婚夫妇却是捆绑而成的。柯尔克孜族的结婚仪式一般是在女家举行的。在婚礼仪式上双方父母要主持叼羊、赛马、摔跤i、角力的比赛项目,主家对于优胜者均赠与礼物。当新郎在迎亲人员的陪同下骑马来到女家时,新娘家的女眷们会很有礼貌的迎接新郎和客人,男人们则会乘新郎不备,手拿事先准备好的绳索,一哄而上将新郎五花大绑起来。虽事情突然,但新郎此时是不能也不会有任何怨言和情绪的,因此很快女家的亲友们就会将同样是五花大绑,然而已然装扮一新的新娘推到新郎面前,把她和新郎拴在了一起。此时新郎的父母则拿出礼物,向女方亲友求情再三,恳请“释放”一对新人。女方亲友则也会适时放人。迎亲一方在整个过程中都会笑容满面,耐心恳请,因为每一位客人克孜人都信奉着“捆绑方能成夫妻”的习俗。 哈萨克族的“姑娘追”

哈萨克是古老的游牧民族,大多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萨克人能歌善骑,被誉为有着歌与马“两只翅膀”的民族。哈萨克人性情开朗、豪放,无论男女,均善于骑马,且往往马术高超。“姑娘追”便是马上的游戏,是以“男逃女追”的方式骑马进行的。参加的人员一男一女为一组,骑马同往事先指定好的地点。去的时候,小伙子可以在路上同姑娘嬉笑,表达爱慕之情。此时姑娘是不能气恼的,回来的时候,小伙子要纵马疾驰,姑娘则放马追赶小伙子。此时小伙子便要表现出自己高超的骑术,想尽一切办法不让姑娘追上,因倘或一旦被姑娘追上,姑娘是可以任意用马鞭抽打,而小伙子是不许反抗的,不过通常姑娘们即便追上了,也不会真抽狠打,特别是对自己中意的人,只是虚晃几下鞭子罢了。“姑娘追”是哈萨克民族传统的活动,得益于这种活动促成许多男女青年走向了婚姻。 畲族“唱出来的婚宴”

畲族小伙子结婚,倘或不会唱歌,恐怕是连酒席也摆不成的。因为畲族习俗婚宴是女家置办的,而然当客人应邀来到喜筵现场的时候,会发现婚宴现场空无一物,所需物品及菜肴都是要由新郎一一“点唱”出来的,如要筷子、炒锅、炒勺、木柴、酒乃至火柴一一都要用唱歌的形式“要”出来。一般都是由新郎和厨师傅一唱一和,唱一样拿出一样,如新郎唱“四四方方一朵墙”是要灶,唱“中央开出大龙潭”是要大锅,唱“铜镜双双对月光”是要锅盖,唱“金鸡沐浴海中央”是要木勺,唱“三脚落地火焰山”是要火炉,唱“两耳朝天喜洋洋”是要双耳锅,唱“仙女点香珠洗坛”是要竹刷,唱“青龙引泉名茶香”是要茶壶,唱“鲤鱼扳白凑成双”是要菜刀,唱“凤凰伸腰五味香”是要锅铲等等等等。此外,婚宴过程中还要唱“对盏歌”“劝酒歌”等,宴席结束后还需对歌。可见,唱歌是畲族婚礼的主题。 哈尼族的“藏姑娘”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区和西双版纳等地。“藏姑娘”主要是红河地区哈尼族的传统婚俗。男家接亲人员到达女方村寨后,要在事先用竹席和绿色树叶搭好的“青棚”内休息,进入“青棚”后是不能随意离开的。女方盛情款待男方接亲人员,将嫁妆准备就绪后,临近出发时,新娘子却不知何往了。按照红河地区哈尼族的传统,此时新娘子已然跑出去躲藏了起来。接亲的人则要在故装焦虑的新娘亲友的陪同下四处寻找。找自然是能够最终找到,然而姑娘并不会很快“就范”,要披头散发、衣冠不整地拒绝上妆。此时,新郎跪在岳父母面前先敬烟酒,表达自己婚后一定会对新娘好,新娘才会同意跟新郎一道起程。 裕固族的“帐房戴头”

裕固族主要居住于甘肃省肃南裕固自治县。“帐房戴头”是裕固族出嫁时的一项隆重仪式。“帐房戴头”一般于佛晓举行,天刚刚亮,新娘便由两位伴娘搀扶着进入客厅,走到挂头面的地方为新娘改妆、戴头面。所谓“头面”就是用珊瑚、玛瑙、海贝克等装饰而成,宽约五寸、长约三尺的装饰物,是系在新娘头发上的,裕固语称之为“萨达尔格”。在戴头面时,由伴娘唱“戴头面歌”。此时,新娘躲在帐房的一角,用布将自己遮蔽起来,不让别人看见。戴完头面以后,新娘由伴娘将其送到为其准备的白色帐篷内休息。从此时起,新娘便不能再进入到自己的家门,有什么事情均是由伴娘代为料理的。直到天大亮时,吃完丰盛早餐的送亲人员,在“多依瓦什志”的带领下,护送新娘向新郎家进发。 羌族的“戏新郎”

羌族主要居住在四川岷江上游一带。羌族的婚礼一般是要举办三天的。最有意思的是婚后第三天,新郎要陪新娘回娘家。新娘家自然要设宴款待新姑爷。不过此时娘家人是要给新姑爷出出难题,戏谑一下新郎的。在宴席上他们特意准备好一双一米多长的大竹筷子,在一端吊上几个洋芋让新郎用。菜大多是成颗粒状不好夹的,同时桌上还要摆上八盏盛满油的油灯。新郎用如此长的大筷子去夹菜,其难度可想而知,况且又是颗粒状的菜肴,故新郎稍不小心,便会将菜掉在油盏内,溅得满脸是油,甚为狼狈。此时新郎还要接受惩罚,或被女家的姑娘们抛起来摔在地上,或被灌得酩酊大醉,方尽欢而散。

壮族的“卷伴婚”壮族大多居住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就如同大家所熟知的一样,壮族的青年男女主要是歌圩的对歌中寻找自己的爱侣的。且壮族与汉族以及其他民族通婚的现象也较为普遍。其恋爱的主要方式有抛绣球、打木槽、赶歌圩、对歌等。其中所谓“打木槽”就是许多青年男女拿着木棍到木槽边共同敲击,敲一下,大家一起唱山歌,表达男女之间的欢乐情趣和爱慕之情。对歌也是壮族青年男女的一种恋爱择偶的重要方式,通过对歌来披露彼此的心声而相互了解。然而这种“依歌择偶”也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歌圩”初次交往的基础上经过以后的多次交往感情发展了方才定下终身的。倘或男女青年相互爱慕,而家长又同意这门亲事,则可顺利走向婚姻。若是女家父母不同意亲事,而姑娘又确实爱慕上了小伙子,则很可能出现“卷伴婚”了。这多少有一点汉家女“私奔”的味道。此事事先姑娘和小伙子是议定好了的,选好成亲的日子,姑娘偷偷打扮整齐,一俟出门,便被新郎和同来的伙伴们一拥而走,接去男家成亲。新娘出门前会偷偷地将男家的婚书、聘礼置于父母的床上,父母发现此事后,声言要状告男家,其实并不真正行动。过了一年多以后,女儿生了小孩,会与丈夫携带着礼物回娘家。生米已然煮成熟饭,新娘的父母会假意生气发怒,然而大多早已默认了这门亲事。 回族婚礼

同汉族等其他民族不同的是,回族的婚礼一般是不用喜庆音乐的。回族婚礼大多在“主麻日”举行。婚礼的前一天,男家要带上羊、大米、馒头、油香等物到女家去,称之曰“催妆礼”。女家接到礼物后便要加紧准备了。结婚当天的上午,新娘要“绞脸”,“洗大净(也称离娘水)”。然后,无论冬夏新娘均要换上红色棉袄,头遮红绸或红色纱巾。接亲的车将到男家门口时,按照习俗,新郎要由姐夫带领跑上前去迎接,围接亲车转一圈,要故意撞一下接亲车,称之曰“撞亲”。车到大门口时,排列好的男家亲友要高声与送亲人员互道“色兰”问好,然后请宾客待茶、入席。新娘子的鞋是不能粘土地的,因此有条件的人家要铺好红毡子或红地毯。 新娘子到男家后,要请阿訇给新人念经(“尼长哈”):即在堂屋正中设方桌,正方坐阿訇,左右坐证婚人及新人父母。新人跪在地毯上(现在也有新人与阿訇均站立的),听阿訇念诵《古兰经》的有关片断。而后阿訇为新人撒“金豆”祝福新人。据说原来在中东地区的穆斯林婚礼上,富庶人家确是要由阿訇撒金豆子的,意为有施舍。现在中国的回族婚礼大多撒喜果、糖、花生、核桃等,以祈求真主安拉赐福新人长生到老,早生贵子。次日清早,新郎新娘均要“洗大净”。 藏族婚礼

藏族也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之一,其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及青海、四川、甘肃等部分地区。藏族婚礼在结婚的头一天男方须派人把一套漂亮的服装及巴珠、嘎乌、手镯等物,用绸缎包好送到女家,以供新娘过门前打扮之用。迎亲的时候,男家要请一位在当地有地位和声望的人物,带上接亲的人马,同时牵上接新娘子用的装饰考究的马匹(须是有孕的母马),以及带上彩箭、璁玉、珠饰等到女家迎娶。在接亲马队到达女方家之前,女方照例要举行敬“切玛”、喝青稞酒等告别仪式。男方的迎亲队伍进门后,须有人先将彩箭插在新娘背上,表示她已“名花有主”,是男家的人了。而后把璁玉放在新娘头顶上,寓意新郎的灵魂已有所属,托付给新娘了。当娶亲队伍离开女家时,新娘家会有一个人一手拿彩箭,一手拿羊腿站在楼上不断高喊“不要把我们家的福气带走啊!”直至队伍走远。

男家在新娘到达之前,须将大门装饰起来,为新娘下马准备专门的垫子。垫子实际上就是装有青稞、麦子等的口袋,上铺五彩锦缎,面上画吉祥符号。男家人此事手捧“切玛”和青稞酒在门口迎候。藏族婚礼传统的进门仪式相当繁琐,从下马、进门、上楼到入厅,每次都要唱颂歌,献一条哈达。新娘入厅后,坐在新郎下首,迎亲与送亲人员也依次坐好,便开始献“切玛”、敬酒。新人要给佛像、父母献哈达,在柱头上挂哈达。参加婚礼的人歌唱,以为庆贺。新人入洞房后,婚宴正式开始,有的要持续三天之久。 蒙古族婚礼

蒙古族号称“马背上的民族”。牧区的蒙古族娶亲大多也是用马的。接亲时,按照蒙古族的传统习俗新郎须佩带火镰、蒙古刀和弓箭。此时双方亲友均着盛装分别聚集在男女双方家中。接亲的队伍由新郎、接亲亲家、伴郎组成。身着艳丽蒙古长袍,腰扎彩带,头戴圆顶红缨帽,脚蹬高桶皮靴,配蒙古刀带弓箭的新郎显得英姿飒爽。新郎及迎亲人员飞身上马后,男方亲友在门口以歌声欢送接亲队伍出发。新郎及迎亲人员来到女家后,照例要绕蒙古包一圈,方能下马。伴娘此时会用毛毡挡住新郎一行,开始对歌。伴娘要拷问男方很多问题,男方的接亲亲家则需对答如流。直到女方对接亲人员的回答满意了,新郎方可把礼物送上,伴娘则撤去白毡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此时隆重的“乌查(全羊席)”开始了,新郎要在歌声中向岳父献上哈达。宴席结束后,新娘就要跟随迎亲队伍去男家了,娘家人唱“送女歌”为之送行。接亲队伍达到新郎家,男家门口早已点燃两座火堆,新娘则要拉着新郎递过来的鞭梢,从火堆中间走过,喻意他们的爱情坚贞不渝,未来的生活兴旺发达。进入男家蒙古包后婚礼开始,揭去红盖头的新娘一一拜见过公婆及亲友长辈,而后新郎手持铜壶,新娘手端放有银碗的托盘向宾客敬酒,被敬者须将酒一饮而尽,并祝福新人。婚宴到达高潮时,宾客则欢歌起舞,一同祝福新人。 瑶族的“入赘”婚俗

同汉族地区的观念不同,瑶族男子上门入赘的现象较为普遍,且上门女婿也会受到社会的尊重,女儿有财产继承权。瑶族婚礼一般办得较为简朴,送亲迎娶时,新娘一般走路或骑马到男家,全寨男女届时均来唱歌表示祝贺。第二天回门住一天,第三日则开始劳动,建立家庭。姑父上门,除有媒人及两个伴郎陪送外,不用带什么东西,只新郎一人去女方家即可,第二天回门之后即住于女家了。 彝族婚俗

按照彝族的婚礼习俗,成婚当日无论路程远近,新娘必须于结婚当晚黄昏时分到达男家。隆林的彝族新人在拜堂之后,当晚需陪客人饮酒至通宵达旦,不得入洞房。次日一早,新娘需与送亲的姐妹回到娘家,半月后新郎才带着妹妹将新娘接回自己的家中。那坡一带的彝族的婚礼习俗则是新娘不能够自己走路去夫家的,路近的须有人背到夫家,路途遥远的话则要乘马了。那坡彝族婚礼完毕新娘即可入洞房,并成为此家的主妇,从此不再返回娘家。 仡佬族的“三么台”婚宴

仡佬族的婚俗,男家在求婚时须请媒人携带鸡、酒等礼物到女家,如礼物被女家欣然接受,则可视为婚姻已然缔结。仡佬族在婚礼上要举办“三么台”酒席款待宾客,即将酒席按顺序分做三台,第一台称“茶席”,上设香茶以及核桃、板栗、花生、白果、瓜子和糖果、点心等;第二台称“酒席”,设白酒、各色凉菜、腌菜、香肠、咸蛋等;第三台称“正席”,设饭菜。一般情况下客人不放筷子主人是必须陪到底的。 满族婚礼的“摘他哈”仪式

在前文介绍老北京婚俗的时候曾经提到过,满人入关后,满汉风俗在关内多有融合之处。然而关外的满族婚俗还是更多的保留了满族自身的传统特色。其中“摘他哈”便是满族婚俗中特有的仪式。即新娘家在婚前一个月内,须择吉日举行“摘他哈”仪式。举行仪式时要将室内外打扫干净,将祖宗板上的妈妈口袋中的索线取出,一头拴在祖宗板的斜架上,一头拴在屋外祭祀用的柳树枝上。仪式由萨满主持,准备出嫁的姑娘和全家人向祖先叩头,主祭人要摘下姑娘出生时拴在索绳上的他哈补丁,扔在河里或街头,以祈长命

上一篇:民兵四课之四范文下一篇:美丽班级奖状范文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