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2024-05-02

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精选8篇)

篇1: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一、开展层次分明的师承培养模式

1、对不同的中医学术流派,有针对的进行相应的学术继承和发展研究,力争全面继承,重点突破,繁荣中医学术。从相关专业科室选拨德才兼备的中青年骨干医师,以学术继承人的身份学习中医。以学术继承人为骨干,以所在临床科室为依托,开展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经验的继承工作,并进行中医相关学术经验的研究。人才梯队合理,专兼职人员分工合作,传承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目的是使专科中青年骨干医师的中医学术基础进一步巩固,方向进一步明确,水平进一步提高,临床经验进一步丰富。并以此带动全院中医师承的学习热潮,对推动中医学术的繁荣昌盛起到积极作用。

2、根据市卫生局制定的规划要求,实施全市优秀左右两侧研修项目和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思想的继承工作,我院积极响应,率先开展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和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职能部门专人管理,每年对学术经验的传授人和继承人进行相关考核,确保老中医的学术经验真正的得以传承。

3、开展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在全省选拨中青年临床骨干进行重点培养,我院共有1人入选该项目学习。我院根据省中医药局对于中医师承教育工作的实施办法,结合我院的具体情况,制订了一系列规章制度。加强对学院的跟师情况进行月查岗考勤,并进行季度考核和年度考核,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各种中医理论培训班及网上学习等等。我院该项工作高质量的实施,对我市的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的培养起到一个带头示范的作用。

4、培养院优秀中医临床重点人才和青苗人才,通过全院范围公开考评,择优录取青年中医作为培养对象,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培训教育考核,最终选取优秀人员作为院内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对象。借此营造中医学术氛围,推动中医学术进步,使中医事业后继有人,薪火相传。为确保方案实施,在院长领导下,院内成立考评专家组,成员由院内中医及中西医结合专家组成,院长任考评组组长。主要针对本院中热爱中医事业并具有较好的专业基础和较高的悟性,有志于为中医的继承与发展作出贡献的中医医师。考评分笔试和面试两部分。笔试包括医古文,中医诊断学与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方剂学内容为主的基础部分和以中医经典经文在本专业临床实践中的应用体会,诊法心得,遣方用药心得,病案分析为主的临床应用。面试内容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沟通技巧,文字功底,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与认识,对中医传统古籍的涉猎程度及心得。

二、开展师承培养模式的思路与探索

1、提高认识、培养人才

人才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中坚力量,在医院各项工作中,人才培养始终是重中之重,上述各项工作的实施,给医院培养高水平的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一方面使名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和经验后继有人,年轻的中医力量迅速成长壮大起来;另一方面通过继承人员的带动作用,起到传承的作用,让老中医专家的学术思想经验得以发扬光大。最终,中医药的本质将会被传续。

2、领导重视,强化组织

医院领导从中医药事业发展和医院自身人才队伍建设的高度,深刻认识到加强中医传承和发展,中医后继人才培养的意义和重要性,加强各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由分管院长全面负责,职能部门具体执行,互相协作,指定专人管理,组织继承人员认真学习,统一思想,明确目标。

3、管理有力,互相促进

(1)严格管理过程:根据上级主管部门有关工作规定和医院领导加强临床专业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医院办公室,医务科等职能部门定期进行过程管理,对培养人员和继承人员进行了专项检查,重点了解培养和继承工作的执行情况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该项工作实施以来的效果进行阶段性评估,从而督促专项人员认真自觉地完成既定计划;同时,也为职能部门完善管理制度,提供管理效率提供整改依据。

(2)合理使用经费:经费支持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依据相关规定,医院建立了各项工作的专项经费使用和审核登记制度,切实做到加强管理,专款专用,分配,经费由财务科统一管理。经费管理一方面保证了培养对象学习的经费的使用,另一方面也约束了培养对象在学习期间从事和继承工作无关的其他开支,同时医院主管部门的管理职能也得到了充分发挥。

(3)认真督促实施: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制度和计划下才能更加有效的进行。正是在我院领导高度重视支持下,各职能部门提供严密的组织保障,有效的制度保证和监管措施,我院开展的多样保持中医中姓本质的工作才能取得显著的成绩。我院根据上级部门要求,组织制定各种工相应的制度规定及计划等。

4、总结经验,不断完善

我院开展多样的中医传承实践来保持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取得了一定成绩,见到了成效,但过程管理仍需进一步的规范,工作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通过不断的总结,来获得宝贵的经验,发现尚存的问题。这样才能促进我院中医传承工作的不断前进,从而为推动中医人才队伍的建设,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篇2: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黄帝内经》提出病机理论,病机学说,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的机理并揭示其规律的基础理论。疾病过程极其复杂,牵涉局部和全身的各个层次,尽管疾病的种类繁多,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各种疾病、各个症状都有其各自的病机,但从总体来说,都离不开邪正盛衰、阴阳失调、精气血津液失常,这是第一层次的病机理论研究的内容,也是基本病机,下面根据老师讲到的内容,总结一下自己体会到的内容。

病机错综复杂,疾病种类繁多,所谓“擒贼先擒王”,要想打败疾病,必须追溯其源头,找出导致疾病的病因病机,这样就必须牢记“整体观念”和“辩证论治”,用中医的思维方法和中医四诊及八纲辨证,审证求因,探寻疾病发生的原因、发展变化的表现以及预后的观察,这样,才会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而真正能做到这样的,更需要基础理论的铺垫以及临床实践的观察。

讲解病机的同时,老师利用临床中,常见到的病症,如外感,青年人患此证时,大多发热,及时不治疗,几天之后,也会自愈,而老年人却不然,患了外感,有的不一定会发热,也会入里,形成肺内感染,重者甚至可以致命,这就是正气盛与衰的区别,在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中,由于邪正双方的斗争,其力量对比在不断地发生消长盛衰的变化,这种变化对疾病的转归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知,正邪双方就好像两国军队打仗,正战胜了邪,疾病就会好转和痊愈,邪战胜了正,疾病就会加重,甚至恶化,但如果正邪相互僵持,力量均等,这样疾病就会忽好忽坏,迁延不愈。

《左传·昭公元年》记载秦名医医和在为晋侯诊病时说:“天有六气,降生五味,发为无色,徵为五声,淫生六疾。六气曰阴、阳、风、雨、晦、明也…阴淫寒疾、阳淫热疾。由于阴阳双方存在着对立制约的关系,因此当阴或阳一方虚衰时,必然无力制约另一方而导致对方的相对偏盛,从而形成“阳虚则阴盛”“阳虚则寒”“阴虚则阳亢”“阴虚则热”的病理变化。老师结合临床实践,举例说明阴阳偏衰的病机,并用柱状图讲解了阴虚、阳虚、真寒假热等证候的不同表现及治疗方案。

老师举例管光炜医案,患寒热1月有余,症见面赤壮热,口渴饮冷,便血色黑,狂躁无羞,欲裸体伏于水中,诊其脉左脉见伏,右脉虽浮大但按之无力,老师结合医案阐述,患者虽热势猖獗,但辩证可知阴寒盛于内,虚阳格于外。故辩证为真寒假热症,故给予四逆汤加减,疗效显著。

阴阳失调的病机虽然是复杂的,但其中最基本的病机是阴阳的偏盛和偏衰。因此,在治疗疾病的过程中,一定要审病求因,才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篇3:中医师承临床带教模式的思考

关键词:中医师承,临床带教,模式思考

师承教育是中医长期以来形成的一套特有教育模式, 对中医药的学习传承有重要的影响。师承教育具有很多特点, 如能培养扎实的中医药基础知识、发挥师徒双方的积极性、便于学习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加强理论联系实践、提高临床能力、重视医德和文化学习等。但在师承教育过渡到现代高等教育的过程中, 忽视了学习传承的重要性, 使其优点不能延续下去, 而且在注重实践和因材施教方面欠缺较为突出。

现代的高等教育没有像师承教育那么重视临床。现代的中医本科教育基本上是照搬1910年Abtaham Flexuer提出的医学模式, 仍是基于生物医学模式的认识而运用传统的“基础课 (2年) —临床课 (2年) —实习 (1年) ”3段式教学进程。这种课程体系及其教学进程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 更不用说这种模式与中医特点是否相符。

从师承教育到学校教育, 从私学到官学, 是中医教育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它避免了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上“各自为政”和只继承一师之长的不足。作为学校教育, 具有统一的教材、既定的课程和规定的学制, 师从专业面较宽, 有利于大批人才的培养等优点。50余年的教育实践证明, 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成为培养中医药人才的主要渠道。

首先, 我们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来分析, 中医学是一门传统科学, 有着它自身的知识、原理和规律, 并具有技艺的某些特征。《汉书》中把医籍归为“艺文”类, 后世又归为“方技类”。《苏沈良方》中说“医诚艺也”。中医的诊疗活动过程除了需要专业知识外, 更需要有一定的技能、技巧。如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技能, 需要通过长期的临床实践积累经验, 才能心领神会, 得心应手。在辨证施治过程中, 要求医者揆度奇恒, 缜密思考, 运筹帷幄。整个诊疗活动的成败与医者个人的智慧、专业知识及技艺水平有密切的关系。有学者认为“中医学是科学、技艺和仁术的融合体” (何裕民《中医学导论》) 。因此, 中医学科的这一特征就决定了医者个人的专业技艺水平直接反映其学术造诣。就教育来说, 名师才能出高徒。中医的这一特点证明将中医师承教育形式融入现代高等教育体系中是十分必要的。其次, 从师承教育的本身来说, 对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的传承学习不是一朝一夕便能学到手的。笔者体会, 对名老中医一方一药, 一法一技的学习可能并不困难, 重要的是透过这些知识背后, 对名老中医的辨证思维方式, 治学、为医之道, 恐怕并不容易掌握。哲学学者李泽厚先生说, 世界上的知识可以分成有形的知识和无形的知识两大类[1]。前者可以通过口授、文字传授, 后者则非经长期学习、思考、实践而不可得。对名老中医诊疗经验的学习传承也是如此, 需要通过长期跟师学习, 耳濡目染, 潜心体察, 才能真正心领神会, 有所感悟, 这是师承教育的特点和优势。再从现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理念来说, 强调“因材施教”, 突出个性化教育是当今教育改革的核心议题之一[2]。笔者认为, 这对具有传统科学特色的中医学来说尤其重要。如果能将传统师承教育的方法有机地融入现代高等中医学教育体系之中, 不仅可以扬长避短, 优势互补, 也是实施个性化教育培养高质量中医药人才的有效途径。

研究中医传承规律和传承模式, 对探索中医药人才的培养模式、科学管理、合理使用, 实现中医药人才的良性循环, 从中医学的学科特点来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1 传承方式要有良好的临床思维模式

新的传承模式应有如下变化:一是教学模式应由传统的“一对一”带教方式向“多带一”、“一带多”的教学方式转变。二是突破地域的限制, 开展跨院、跨区域名老中医学术继承工作。三是开展多种教学形式, 如:跟师上门诊、集中授课、病案讨论、专家进病房、学术经验交流会等。四是指导学员基于临床, 跟师学习, 规范采集临床信息, 连接知识点。五是利用信息数据技术, 实现知识的迅速发现, 采用人机结合, 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 总结学术经验。六是对学术经验进行临床验证, 科学评价。七是实验研究, 探索机理, 经验推广。八是遵循“临床信息采集—挖掘提取经验—临床应用验证—机理机制研究—理论指导临床”的传承模式。

2 传承广收博取、熟读经典、辨证论治思维

中医经典是中医源头, 名老中医在中医经典著作的研究上都下过一番苦功夫, 熟谙原文, 旁及各家;他们对中医经典思想的熟悉把握程度, 是青年中医所不及的。所以, 青年中医要在熟读经典上补课, 在临床工作之余, 多挤时间研读经典著作, 养成读经典、研修各家中医著作的好习惯[3]。同时, 也要在传统文化知识方面加大积累, 不断提高中医基础理论水平, 密切联系临床实践, 学以致用, 带着临床问题去学习, 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中找闪光点, 找创新点。

3 师承教育可吸纳不同领域人才

为了中医事业的发展, 院校教育与传统师承需要结合, 并且需要进一步突破。不仅中医药人员要师承, 其中有医学基础知识的生命科学或生物医学硕士、博士生拜师学中医是最为有效方法之一, 还需要各西医临床科室、各实验室、药理实验基地的信息技术人员参与, 并与各科研团队协作, 共同促进中医的发展和学科交叉, 这种模式可造就一大批医术精湛的名医。

4 学习形式需多样化, 利用信息数据技术, 促进临床经验分析

跟师学习要基于临床, 规范采集临床信息, 中医是一门临床医学, 大量宝贵经验蕴含在临床实践中, 中医经验的传承研究需以临床为基础。因此, 规范全面地采集临床诊疗信息是开展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针对中医临床诊疗过程和信息特点, 目前有学者进行了结构化电子病历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通过对临床术语的规范化研究、临床疾病采集模板的设计和采集界面贴近临床实际操作路径的优化设计[4], 建立了具备结构化可分析数据采集能力和适合临床操作的中医临床信息采集系统, 用于对名老中医临床诊疗数据进行记录和采集。在不干扰名老中医辨证论治与思维的前提下, 利用高度结构化的数据采集系统, 全面收集、记录名老中医的诊疗信息、思维轨迹, 保持临床数据的多维性、动态性特征, 形成临床诊疗数据库。在名老中医经验传承研究中, 对病例信息要做到原汁原味地保留。

采用人机结合, 以人为主的方法解析结果, 总结经验。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据整理和挖掘研究, 提取知识、凝练经验, 使名老中医经验知识的快速发现成为可能。数据挖掘是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中关键的环节[5], 在数据仓库基础上进行临床诊疗数据的检索、分析和发掘, 从而辅助师徒传承、诊疗经验及学术思想提炼等的名老中医经验继承研究。

5 广泛收集、系统整理、临床验证、科学评价

基于信息数据得出的新知识、新发现是否有良效, 推广应用价值如何, 还需要进一步进行验证与评价。因此, 对名老中医经验进行验证性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验证性研究, 是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进行科学的设计, 开展相应的临床观察研究, 从而证明名老中医经验的可重复性与有效性。当然, 也有可能存在一些老中医一直在用, 但通过验证评价后, 结果可能是无效的经验知识, 这样的经验应进一步采集数据, 分析原因, 深入研究后再推广应用。

6 实验研究, 探索机理

在以上分析挖掘知识、临床验证的基础上, 为进一步阐明其临床有效的原因, 还需要进行动物实验等机理研究, 明确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通过上述过程的研究, 可以凝练和揭示名老中医个性经验和共性规律, 并揭示其科学内涵。通过对每一位名老中医经验的系统研究和对多位名老中医经验的比较研究, 可以进一步明确名老中医的学术观点、学术特长和学术思想[6]。在科学论据的基础上确立的经验知识, 可以推广应用于临床, 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

7 中医创新严重不足成致命弱点

中医的望闻问切是人类的宝藏, 是机器设备不可以替代的, 而中医的针灸、按摩、气功等治疗方法也各有奇效, 不是西医药所能替代的。这些都说明中医的传统是不能丢的, 丢了这些传统, 只保留中药, 就好比人单腿走路一样。但是, 现代社会科学日新月异, 新发现和高新设备不断涌现, 如果中医固步自封, 也是不明智的。所以, 应该结合新发现和新设备去进一步完善中医, 使中医的适应面更广, 更易为人们所接受, 诊断和治疗手段也更迅速更全面。

目前, 中医创新的严重不足是中医所要面对的一个致命弱点。理论创新不够, 在重大疾病的防治方面未有新的突破;中药起效慢、疗程长的劣势未能得到很好解决;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 但因未能适应国际上对中医药的需求而制订出国际上认可的标准规范, 导致我国中医药长期游离于国际主流医药市场之外;中医现代化相对滞后, 国际上中药的现代化与中医的现代化是不同步的, 中药的现代化缺乏中医药理论指导, 几乎没有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评价中医药疗效的办法和指标, 而国际上则大多借鉴西医的评价体系, 这不符合中医的治病原理, 也不能充分体现中医药的特点和优势。

中医理论过于抽象, 不通俗易懂, 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此造成了普及性差, 认知程度不高的现象, 也致使其在与西医的矛盾冲突中处于劣势。区别于西医建立在人体解剖知识基础上的医学理论、实证认识实体的方法, 中医是形象地通过哲学的思辨去把握实体的, 实践上依赖纯粹经验, 通过临床观察、运用阴阳五行理论[7]。因此, 诊断中医理论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思辨性和不确定性, 这就给诊断结果带来了很大的主观成分和不确切的因素, 比较起西医来中医在这方面显然落后了许多。

在实践中, 中医的药方也往往过于玄妙。一个处方十几种甚至几十种中药, 为什么这么配伍, 让人难以捉摸[8]。中医不仅讲究异病同治, 更有同病异治的理论。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举过一个例子, 他根据中医理论的指导治高血压用人参, 治低血压也用人参。西医讲究什么病要采取什么方法治疗、药的作用是明确的[9]。西医不需这玄之又玄的理论而且诊断简便, 而中医主要依靠经验, 在病征不明显的情况下更易错断。现今, 中医原理以目前的科技知识还不能解释, 但在实践中能验证。如何把实践结果还原成科学理论让社会广泛认知, 中医发展之路还很曲折漫长。

参考文献

[1]黄素英.中医师承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 2007 (6) :7-10.

[2]王建忠, 纪立金.建立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初探[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7 (4) :67-68.

[3]黄素英.中医师承的研究与实践[J].中医教育, 2007, 26 (6) :10-13.

[4]杨志敏, 毛炜, 陈海, 等.现代创新师承教育模式的探索[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07 (4) :31-33.

[5]方九亿, 郭飞.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603-604.

[6]李海波, 李斌, 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10) :2183-2184.

[7]蒋力生.挽救中医与中医自救 (二) [J].江西中医药, 2006 (5) :1.

[8]张华, 魏红.对如何发展中医理论的思考[J].辽宁中医杂志, 2005 (2) :18-20.

篇4: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关键词】师承教育 院校教育 融合 中医人才培养模式

在中医教育中,高等中医药院校教育已经形成了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能够完成中医人才的规模化培养,但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却难以实现。师承教育强化学习中医经典,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但因学生师从个人,其知识结构会有所局限,且难以规模化地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因此,如何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将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已成为各高等中医药院校探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一、师承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特点

在中医发展历程中,师承教育薪火相传,长盛不衰。带教老师在学生跟师过程中,通过口传心授将中医基本理论和临床经验等手把手传授给学生,学生则通过诵读经典及临证方式跟师学习。因此,其特点有以下几点。

第一,注重中医经典,秉承传统文化。中医经典反映的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及学术思想的精髓,是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经典著作,无论在传统或现代中医教育中都占有着重要地位。为夯实学生的中医理论基础知识,带教老师一般都会要求学生诵读《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中医经典著作。同时,“凡为医者,需略通古今”,师承教育要求学生对古今传统文化有充分的理解。

第二,注重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培养辩证思维。师承教育中,学生始终跟随带教老师,师徒互动,双方的主观能动性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此学生有非常多的时间能够直接接触病患,在临床实践中培养辩证思维。

第三,良师因材施教,立足言传身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师承教育中,带教老师会根据学生的特点与特长因材施教。

(二)局限性

尽管师承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中有着功不可没的作用,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难以博采众长,全面发展。师承教育中,由于是跟师学习,存在学术保护的思想,一师之技、一家之言易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中医思维等有所局限。

第二,师承教育没有规范化的标准和统一的制度,所授内容及教学方式都以带教老师的个人喜好为主。

第三, 师承教育由于是跟师学习,难以规模化培养适应现代社会需求的中医人才,并且师承教育往往力量薄弱,教育发展资金较少,无法在教育规模及学术创新上有所扩大和突破。

二、院校教育的特点及局限性

(一)特点

随着北京中医药大学等一批高等中医院校的建立,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医人才培养逐渐形成规范化、制度化的院校教育模式,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师资力量雄厚,教学理念先进,形成了多层次的中医教育体系,采用统一的教材、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能够完成中医人才的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培养。

第二,课程设置规范,对接临床需求,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第三,博采众长,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师承教育不同,院校教育能够大大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学生所学不局限于一师之技、一家之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针对自己感兴趣的学术方向进行深入学习。

(二)局限性

尽管院校教育在中医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不凡的成就,但仍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一,重理论、轻实践,早临床、多临床、反复临床的目标难以很好实现。

第二,由于采用统一的教材、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难以实现中医人才培养的个性化。

第三,院校教育的教学方式易使学生学习的目的从面向临床变成应付考试,学生机械化记忆医学知识,中医临床思维欠缺,忽视了中医原创思维的传承与发展,偏离了中医自身的特色和优势。

三、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几点实践

基于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各自的特点及存在的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取其精华,相互融合,中医人已开始探究并付诸实践。在努力提高中医学专业院校教育质量的基础上,为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中医人才,我校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重经典、跟名师、早临床、多实践”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

本着“教无类、学为先、重激励、育特长、促实践”的教育理念,学校成立了双惟实践班。为了探索高等中医学校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2008年起,学校每年从双惟实践班中选拔优秀的中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中医摇篮班,以“读经典、跟名师、多临床”的培养模式,强化学生的中医思维能力,增加学生实践经验,提高学生临床水平。2012年,学校积极转变中医人才培养的观念,不断地创新中医人才培养的模式,在附属九江中医院的基础上成立了九江临床医学院,并在九江临床医学院设立了中医早临床班。早临床班的学生与其他普通的中医学生相比要早一年接触临床,并且早临床班实行“导师制”,为每一名学生配备一名临床导师指导临床学习。2014年启动了师承实习,以直接临床情境为平台,以临床案例为引导,以导师的口传心授和学生的体会感悟为主要学习方法,实现毕业实习与师承实习有机结合,强化学生中医思维和临床实践能力。为了把师承教育更好地融入院校教育,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传承中医知识,学校组织举办了“中医大讲堂”活动,自2013年起聘请国医大师、国家级名中医、省级名中医等知名专家学者做客“中医大讲堂”。如邀请国家级名中医熊继柏主讲《中医经典学习与应用》、余天泰主讲《扶阳学派理论在杂病中的应用》、郑洪主讲《危机、生机与转机:百年中医之变》、何晓晖主讲《学内经、悟内经、用内经》、张小萍主讲《传承经验 发扬光大——我的中医成长之路》、熊周勇主讲《我的中医心路历程》、唐祖宣主讲《我的岐黄之路》等,巩固了学生的中医思想,在学生中营造了“信中医、学中医、懂中医、用中医”的良好氛围。

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基础教育中的“中医摇篮班”,到专业教育中的“九江早临床班”,再到实习教育中的“医学生师承实习”,近8年来,我校对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的融合进行了分层探索,在院校教育中适度融合师承教育,积极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想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仅仅只是尝试性开始,但我们相信在中医高等教育发展形势下,这种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若应用推广开来,会获得教育模式的双向共赢。

四、结语

21世纪,中医面临严峻的挑战,但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市场的需求,目前,中医教育已从传统的以师承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向以院校教育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转变,也正积极地探索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新格局。这种新格局在充分发挥院校教育标准化、规模化的人才培养优势的同时,又融入师承教育的重传统、重临床以及因材施教等特点,使二者扬长避短,相互融合。笔者认为,将师承教育融入院校教育之中,是培养高质量中医人才的有效途径;构建一套科学的、合理的師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相融合的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也是提高中医学教育水平,提高中医人才质量的有力方式。随着当代社会对中医的深入认识,中医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传播。建立健全这种新型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现代视野,能够运用中医理论及技能解决临床问题的卓越中医人才。

【参考文献】

[1]马骥.高等中医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2009,28(04):1-3,9.

[2]周登峰,关玲.中医教育的思考——中医学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的优势互补[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0):93-94.

[3]温茂兴.中医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之比较[J].江苏中医药,2005,26(10):60-62.

[4]卢传坚,黄亮,黄秀云.中医药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结合模式刍议[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08):35-37.

篇5:中医师承跟师心得03

---小柴胡汤临床应用心得

小柴胡汤最早见于《伤寒论》,为少阳之良方。临床应用非常广泛,疗效显著,因此,一直沿用至今。少阳病症以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心烦喜呕,嘿嘿不欲饮食,口苦咽干,目眩为主要脉证。本证因为邪入少阳经,位居于半表半里,正邪纷争,外与阳争为寒,内与阳争而为热,故寒热往来,是少阳病的特征性发热。按少阳经脉的巡行规律,证见经脉不利。口苦、咽干、目眩、胸胁苦满、心烦喜呕,枢机不利,脉眩细,是少阳病的主脉。这些都是少阳病的主要表现,所以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调畅气机,调和肝脾,调和气血的功效,治疗以少阳经脉病症表现为主的病症。

小柴胡汤的组成:柴胡,黄芩、人参、半夏、甘草、生姜、大枣等七味中药组成。方剂的组成:柴胡为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之少阳解表专用药。黄芩、清少阳相火,一散一清共解少阳之邪,半夏和胃降逆,散结消痞。参甘为佐,扶正祛邪,又清里而防邪入,如此配合,具有清热解表,调和肝脾,补需扶正之功效。是和法的代表方。

1、小柴胡汤是解表剂

张仲景《伤寒论》伤寒中风,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具。伤寒论指外感,只要是外感风寒之邪,风寒之邪袭表,已阳郁闭,营己不和,正邪和争余表,恶寒发热,重者为太阳伤寒,轻者为太阳中风。伤寒永麻黄汤为主之,中

风永桂枝汤为主之,重在发汗解表,若邪热结于少阳,并在半表半里,寒热往来,永小柴胡汤解表和里,重在清解邪热,若经大经传变,变为阳明腑实证,就会选用通腑泄热的承气汤。在临床应用中,将小柴胡汤用于解表不伤正的退热剂,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单用于治疗发热的疾病时,柴胡的量压迫用足,最少用20g以上。

2、小柴胡汤是和解剂

小柴胡汤作为和解剂,从广义的和法去认识具有和解治疗作用,祛除寒热,调其偏胜,,扶其不足的治疗原则。后进医家在注解小柴胡汤时多以和解剂论之。目前广泛应用于临床。和法是八法之一,是指通过和解的治法,如和解枢机,调和营卫,调和脾胃,调和升降,调和内外等,达到治疗的目的。小柴胡汤是和解少阳之方,少阳为三阳之枢,为气机枢转之要,正邪分手之地,故治少阳病以和解法,使枢机和畅,三焦通利,病邪得除,正气得复,脏腑安和,疾病可愈。外感风寒病的和法是指和解法,重在祛邪,如《伤寒论》上角得通,津液得下,胃气因和,身然汗出而解。

3、内伤杂病永小柴胡汤的适应症:用于肝胆郁热,如胸胁苦满或痛,口苦咽干者,用小柴胡汤去人参,角消食导滞之品郁金,鸡内金等,发热重者,重用柴胡。用于肝脾不调之症,如胁腹胀满,含则胀甚,纳谷不香,情志不畅,大便不爽等症,用小柴胡汤去黄芩,肝郁加香附与川芎滋肝。脾虚 加白术,茯苓以健脾,中阳不振加干姜。用于肝气郁结的更年期综合症,取小柴胡汤之调和阴阳的作用。更年期综合征,是肾之虚衰。肾属水,肝属木,水不灌木,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口苦咽干,目眩,永小柴胡汤和六味地黄汤加减。对调平阴阳滋水涵木有较强的效果。

4、小柴胡汤有调补气血的作用。伤科疾病,患于表,而病变常在内脏,常因定淤气滞,取共调平气机,气行血行的作用,小柴胡汤其组成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擅开肝胆之郁,推动气机,调达升降,交通内外。

伤科疾病长由于血弱气尽,腠理开,邪气因入与正气相搏,结于胁下,因此伤后疼痛的原机为气血虚弱,气虚血瘀。

篇6:中医师承跟师心得16

在上个星期的学习中,我们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与奥秘。中医学有数千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与生活实践中认识生命、维护健康、战胜疾病的宝贵经验总结。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医学跌宕起伏,保有顽强的生命力,直到现在仍然作为中医的理论基础指导防治疾病。

中医是世界上唯一存续数千年而又拥有系统理论的医学,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建立在“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等学说之上。其中,“阴阳”与“五行”纯属中国哲学的范畴;“经络”、“穴位”、“气相”、“血相”又是观察不见到的,因而显得有些“神秘”。至于中药,往往是原材入药,又常常是多药配伍,因而其药理是一种综合效应。

中医不像西医的直观、线性的思维方式,它我一种抽象的、综合的思维方式。中医的“阴阳”、“五行”、“经络”、“气相”、“血相”都是抽象的,需要靠灵性去领悟,需要靠想象去意会,需要靠感觉(即望、闻、问、切)去判断,中医尽管将人体的五脏六腑分别纳入“五行”之中,但绝不将它们割裂开来,而恰恰是将它们作为一个相互制衡的有机系统,完整地统一看待。中医尽管将人体的前后、表里、虚实、寒燥等分别划归“阴”、“阳”两大范畴,但不仅不将其割裂,反而特别强调“阴阳调和”。中医不是针对疾病的直接原因采取对抗性措施,而是强调“扶正祛邪”,即扶持和维护人体自身所具有的正常功能以排除各种不正常的干扰。

篇7: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应用体会

韶关学院医学院中医系中医教研室 邹万成

摘要 目的:提高教学质量。方法:教学实践探索。结果: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有得于建立教师威信、激发学生兴趣;能化高深抽象为浅显具体、变枯燥乏味为形象生动;助学生构建理论知识框架、树立诊疗整体观念;培养学生中医临证思维方法、洞悉疾病发展变化规律。结论:教师临证有利于教学。

关键词 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临证

有些老前辈在评价中医教育的现状时认为:“可以说几十年来,没培养出真正的中医来,„„没有培养出能用中医的思维方法看病的中医„„”此言虽有点危言耸听,但也道出了目前中医教育中英语、政治、计算机大量挤兑中医课时;“中医为体、西医为用” 的现代中医教育办学模式中,传统中医课程的不断缩减和中医教程的西医模式化,冲淡了对学生的中医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导致中医临床思维特点和规律的认识淡化,学生临床能力普遍较低的无可争辩的事实。

为改变这一事实,前贤们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如“师承教学”、“病案教学”、“床边教学”等。结合我院中医大专班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的实际情况,在课时不变的前提下,找出一条有效的捷径,在中医专业的入门课程《中医基础理论》就将学生引进中医殿堂、构建中医知识框架、殖入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从而提高临床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迫在眉睫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上述问题关键。

中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生命科学,既有系统理论,又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二者关系应当是经验阐释、例证理论,理论指导临证。据此,我们提出在中基的教学中采用“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即插入具体生动的临床案例来讲授抽象枯燥的理论。所谓“半师承”,是指用老师自己的临床案例在课堂中阐释、例证理论知识、构建理论框架、殖入中医特有的思维方法,与“师承教学”相似而又有别;所谓“半病案”,就是只取名家或自己医案中的的利于教学内容的一部分,与“病案教学”之理法方药俱备有别。这要求教师既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功底,又有丰富的临证经验,教师必须身兼医师。近二年来,实践“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颇感得心应手,兹将体会陈述于下,望同道指正。

一、建立教师威信 激发学生兴趣

教师威信是指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望和信誉,是教师具有的一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信服的精神感召力量。建立教师威信的最有效方法是让学生觉得老师知识渊博、充满智慧、能解决实践问题,即老师有自己的东西可教。“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是老师用基于对理论的深刻理解、具体地活化为自己的智慧、灵活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的实例来阐释、例证理论,在讲授的过程中,学生对老师的敬畏之心油然而生。这与纯理论讲授相比,高下自明。老师的威信一旦建立,其感召力、对学生学习的推动力不言而喻。

兴趣,是指对事物喜好或关切的情绪,是以需要为前提和基础的。在中医基础理论课中,学生最大的需要是有能具体运用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有用理论 可学,“半师承半病案教学法”能最好地满足这一需求。当我们讲授病案时,学生高度集中的神情和学生眼中闪烁的光芒已说明了一切。兴趣一旦产生,学生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二、化高深抽象为浅显具体 变枯燥乏味为形象生动

中医理论被部分人称为“玄学”,也有一些中医基础理论的老师认为它本身就枯燥无味。诚然,纯理论讲授,因其大而空,无实指,不易掌握,故“玄”;因循环推理、无情节,故枯燥无味。笔者认为,再高深抽象的理论变成现实,就会因具体而浅显;再枯燥乏味的理论加以情节,就会生动而多趣。

比如精气学说被认为是最模糊、最抽象的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原,人做为万物之一也是由气聚集而成;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其来源禀受父母的先天之精气、水谷精微、自然界的清气”。如果引经据典纯理论讲授,将越讲越深,令人莫明其妙,不知所云,成了优秀的摧眠曲。用三个案例,授课效果就截然不同:一妇女,少时过于节食,成人后多次人流,终致肾精不足。每孕至8-12周,则胎萎不长而死胎,治以补肾精益肾气之寿胎丸(孕妇肾精亏损,胎儿禀赋不足而不能发育—肾气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一患儿,厌食日久,终致身体消瘦、眼框深陷、四肢弱小、精神萎靡、注意力不集中(水谷精微是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治以健脾为主之方而愈;美国一油漆工人,被其同伴用油漆涂满全身,窒息而亡(皮肤有呼吸作用--构成人体最基本的物质,也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又如讲授脏象学说之“肺主行水”时,可用倒置教学法,先拿出病例:某女,咳嗽咽痛发热4天,热退后出现一身悉肿,治以宣肺利水之剂而愈。学生头脑中变会闪出一个问题:水肿与肺有何关系?继之解释肺主行水是指肺气的宣发和肃降运动推动和调节全身水液的输布和排泄。肺主行水的内涵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肺气的宣发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向上向外布散,输送到皮毛肌腠的水液在卫气的推动作用下化为汗液排出体外。二是通过肺气的肃降运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向下向内输送到其他脏腑以濡润之,并将脏腑代谢所产生的浊液(废水)下输至肾或膀胱,成为尿液生成之源。肺主行水的功能异常会导致水液在体内停滞而为水肿病。

再如,“症状的粘滞”是湿的致病特点“湿性粘滞”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指病理性分泌物和排泄物多滞涩不畅。举出病案“一患者,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胆囊炎、脑梗等病史,现主诉大便溏滞不爽,每日如侧时间在半小时以上,必用两手挤压腹部,甚则用拐杖支于墙角顶压腹部,大便才细小而下;便后肛门不易擦干净,必用水洗;厕所不易冲干净,必用刷擦”,学生就会深刻理解、永世不忘,并会自然而然地对照自己的情况。

三、构建理论知识框架 树立诊疗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理论框架,一言要之,就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方法论,认识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此系统如分开来一点一滴来讲,是一个难以掌握或学生心中难以构建的庞大系统。如果在讲脏象之前以一个病案勾勒出这一系统的轮廓,或在讲完脏象之后以一病案方式对前期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对帮助学生构建的中医基础理论框架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学生会深感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各个知识点,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思想逻辑体系、每个 知识点对临床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各个知识点的综合运用才能解决临床实际问题。

56岁男患者,10月初夜间出租摩托车而感冒,病已月余。现症见鼻塞、咽痒而咳、无汗、头项痛、恶寒畏冷、手足凉、肩酸痛、腰痛、双下肢无力、精神不振、夜尿多而清长、舌淡胖、脉沉细。这是一个常见的太少两感病例,对其作深入细致分析,中医基础理论的方方面面均蕴含其中。

从阴阳学说来看,患者“恶寒畏冷、手足凉、双下肢无力、精神萎靡嗜卧、舌淡胖、脉沉细”显系阳气不足,“肩酸痛、腰痛、夜尿多而清长”为阳不化阴,病理代谢产物增多的表现。为达到“以平为期”的目的,必须用温性药物治疗,这就为治疗提供了大致的方向。

“鼻寒、恶寒、诸痛”,为卫表之病,属肺金之实证。按五行学说,肺金实可乘肝木、侮心火、及肾水、累脾土,但实则不传、虚则传,本病案有“精神萎靡嗜卧、脉细”,故有侮心火,有“双下肢无力、腰痛、夜尿多而清长”,故有及肾水。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确本病的病位—肺心肾,为调治本病以恢复五脏间的平衡协调提供着眼点。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阴阳五行学说已难以完全阐释五脏的生理病理。用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来进一步分析,可补古代哲学之不逮,且能反过来让学生在与前述内容进行比对中深刻理解阴阳五行学说的内在实质。当外邪侵袭人体时,人体之卫气趋表以抗邪,正邪交争,形成表证,表现为寒热脉浮诸症。肺宣发卫气,为抗邪之急先锋;然肺之卫不足以抗邪时,则必然求助于脾胃、肾,因脾胃为生气之源、肾中真阳可化生卫气,这就是“卫出上焦、卫出中焦、卫出下焦”之实质;然肺宣发之卫气、脾生成之卫气、肾化生之卫气必以津液和血为载体通过三焦方能达表,此过程需肝之疏泄、心之行血的协助。正是因为津血载卫气外出抗邪、寒邪将其郁滞在表,才产生了脉浮身痛诸症;若与卫气相关的脏腑不能产生、输送足够的卫气达表抗邪,则邪不仅不退,反侵及该脏,产生相应的临床表现。本例患者,就是寒邪袭表而肺失宣发、内损心肾之阳而呈现肺气失宣、心肾阳虚之症。通过以上分析,已明确该病的病因病机、能为治则治法、选方配药提供了清淅的、足够的依据。到此,中医理论的基本框架已赫然耸立于学生眼前。

讲授整体观念、脏象学说时,反复强调每一脏腑有其独特的生理功能,但每一功能必须是其它脏腑的协助下才能完成,这就是中医学的指导思想——整体观念的一个最重要的内容——五脏一体观。肺能宣发卫气,但它是在脾肾生化卫气、心肝三焦输运卫气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的。通过以上病例分析,整体观念不再是抽象的模糊的概念,而是具体的清淅的实例,对学生运用整体观念去认识问题、思考、解决问题,起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作用。

四、培养中医临证思维方法 洞悉疾病发展变化规律

临床思维是指医生运用医学理论和医疗经验认识和处理疾病的认识活动,运用知识的一种能力。正确的临床思维无疑是将死的知识变成活的工具。如将其比作杠杆,其支点或基础就是医学知识。基于中医知识的中医临床思维的主要特点是整体恒动观、天人一体观、辩证观,辨证论治、治病求本是其最终体现。在处理具体病证时,“主病位二横一纵”式思维展示其具体内涵。

所谓主病位,是指主要病证所涉及到的主要脏腑。人体是以五脏为中心的五个生理病理系统,人体所有的组织器官(六腑,五体、五官九窍等)都可以包括在这五个系统之中。无论何处发生病变,都可找到相应的病变中心,如前例病案 的病变部位主要发生在肌表,故可确定主病位在肺。

所谓两横,是指疾病处于某点时所必须考察的两个大的方面,即内环境和外环境。其中的一横,即内环境,在前案中已有充分体现:从五行来看,肺病已侮心及肾;气血津液学说、脏象学说来看,由于心肾阳气不足,不仅不能助肺祛邪,反遭邪侵。这充分说明当一脏受病时,可传及他脏,也可是他脏的功能不及而导致该脏受病,因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另一横是指外环境,包括季节、昼夜、地理环境等自然环境和社会的进步,社会的治或乱,以及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变动等社会环境。它们对疾病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因为人与环境具有统一性。上述病例,特地说明发病时间(10月初夜间)、患者职业(出租摩托车司机)就是基于这一考虑。

所谓一纵,就是从发展变化的过程来考察疾病。某女,30岁,7月15日初诊。诉6年前患重感而憎寒壮热咽痛,其后经常低热潮热咽痛。二年前常咽喉部轻微疼痛,咽部痰粘着感,时轻时重,时有时无,但不发热反畏冷手足凉,近3-4天咽痛加重。检查:咽部暗红充血,咽后壁滤泡增生、侧索增生。舌质淡,脉沉。病初为外邪袭表、正气抗邪而形成表证、实证、阳证,继之为余热未尽、阴液已伤,再变为阳虚而痰瘀互结于咽喉,而阳虚又易复感外邪。此病案展示疾病发展的一般规律是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轻而重、因实致虚、由功能障碍到形质损害、因虚致实。

篇8:中医师承心得体会精

1 师承教育是中医传承的精髓

中医师承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中医学传承发展的基石。汉代前已有师承授受的记载, 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载有扁鹊学医于长桑君, 而弟子又有子阳、子豹等人;太仓公淳于意学医于公乘阳庆与公孙光, 其弟子有宋邑、高明、王禹、冯信等。现代也有许多中医以师承方式成为名家, 如北京名医关幼波学自家传, 其父关月波即其师;南京名医叶橘泉, 17 岁拜在张克明先生门下学医;沈阳著名针灸学家彭静山, 曾先后拜过4 位师傅等。王琦教授在《师承论》一文中, 将古代中医师承分为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等, 认为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法, 受业师或家传之学熏陶, 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为基础, 通过揣摩、领悟而积累医学知识[2]。

名师耳提面命, 是成才的捷径。探索名老中医成才之路, 除了少数完全靠自学外, 绝大多数得到过名师点化[3]。江西中医院对当代百名老中医进行了系统的问卷调查, 其中82%的名老中医有启蒙教师, 只有3%的人是无师自通[4]。中医传统的“师带徒”就是让学徒在临床跟师过程中, 学习师傅辨证论治的学术思想和遣方用药的临床经验, 其最大特点就是以临证为本[5]。国医名师李辅仁先生对自己成才之路总结道:“中医学是实践医学, 晦涩抽象的中医学理论只有在病人身上、在临床实践中才会变得异常灵动与直观。”因此, 中医药学自身的特点和教育规律决定了中医药人才培养必须将实践放在第一位。

传统的师承教育中, 师徒如父子般形影不离, 朝夕相处, 学生跟师临证、抄方侍诊, 师傅通过亲身示范、耳提面命、相机点拨, 将中医的基本理论、诊断治疗要点及临床诊治的基本规律等传授给学生, 学生学习、了解、感悟师傅独特的临床经验、治疗方法和学术思想, 甚至从中悟出新意。师傅有自己独特的经验和专长, 也只有通过口传心授, 才能被学生逐渐领会和掌握[6]。中医师承教育中, 师傅不仅传授医术, 也很重视医德培养。《黄帝内经》中就有“非其人勿教, 非其真勿授, 是谓得道”之言。学生跟师抄方侍诊, 在观摩师傅治病救人、处事待人的过程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傅遴选弟子时, 首先注重其品德, 再观其悟性, 将医德教育融入临床的方方面面, 培养德艺双馨的人才。

2 中医院校教育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中医院校教育的发展大大扩增了中医教育的规模, 有利于中医教育的普及;院校教育的系统化教学和学习, 也有利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形成。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在强调“规格、规范、规模”的办学思想指导下, 采用统一的教材、统一的操作规范和技术标准, 虽然强化了中医系统理论教育, 但很难按照中医学科的特点, 让学生早临床、多临床, 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理论教育、轻临床实践的现象, 削弱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临床实践能力。院校教育常常重专业、轻基础, 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作用, 减少了传统文化相关课程, 学生普遍人文底蕴薄弱, 知识结构较单一, 学术视野较狭窄。目前我国各类中医院校已达数十所之多, 但这种按部就班的教育、照本宣科的传授, 虽培养出了大批中医毕业生, 但并未出现名医辈出、百家争鸣的现象, 反而陷入中医人才匮乏、后继无人的困境[7]。那么, 这种缺陷该用什么样的形式来弥补呢?除了适当增加见习、实习学时外, 采用师承模式辅助教育是一个比较科学的选择。

3 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改革重在汲取传统师承教育的经验

现代新型中医人才培养模式将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结合, 师承教育是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有效补充, 这有利于发挥中医传统教育特色, 提高学生临证实践水平[8]。中医师承是中医教育的核心特色之一, 不仅是中医人才培养不可替代的教育形式, 还是中医学术传承的主要途径和载体, 更是中医学术繁荣和发展的基础。挖掘和凝炼中医师承教育的核心精髓, 并将其与现代教育理念和中医药人才培养制度相融合, 是创建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模式的基础和前提。传统的师承教育与院校教育各自都有优点与不足, 若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互为补充、相互融合, 必将促进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和中医药文化的传承。

中医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应当互相补充、互相促进。在中医人才培养过程中“经典是基础, 师承是关键, 实践是根本” (朱良春语) 。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要求学生熟记理论, 背诵经典著作, 强调在应诊中的融会贯通, 基础理论学习和侍诊见习同时进行, 从而奠定较为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现代新型中医师承教育实施过程中, 可以采用“一师带多徒”“一徒跟多师”的传统师徒传承形式, 以临床带教、专题讲座、学术研讨、病例讨论及医案整理等多种方式, 分别从医术、医理、医道、医意、医文等不同方面对学生进行传授, 不仅要传授医术, 也要重视学生医德、传统文化和相关学科知识的学习及素质的培养。这与现代医学生以人文素质为基础的综合素质培养一脉相承, 是中医教育的特色之一, 也是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目标。

对师承教育进行定期考核与督察, 也是现代新型中医师承培养模式的重点之一, 考评时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 又要注重临床知识、临床技能的考查。考核方式也应该区别于单纯的院校教育, 要突出中医师承特色, 如重点考核通过研究中医经典而获得的新启发;或是跟师学习期间, 对教师临床技巧、用药方法的总结和研究;或是自己在临床实践中, 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和跟师受教获得的知识、得到的启示等。

4结语

中医师承教育并不是一种完全独立于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育层次, 而应是贯穿于中医药工作者终身教育全过程的一种人才培养和学术传承模式。遵循中医学科特点和发展规律, 从传统师承教育中汲取精髓融于院校教育, 两种教育模式扬长避短、相互融合, 是中医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翟双庆, 石琳, 吴宇峰, 等.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J].中医教育, 2012, 31 (2) :11-13.

[2]王琦.师承论[J].中医教育, 2006, 25 (3) :65-68.

[3]丛林.一代名医成才的基本经验[J].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2, 26 (6) :402.

[4]黄利兴, 刘英锋, 查青林, 等.当代百名名老中医成才之路调查[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7, 19 (2) :87.

[5]林雪, 余承云.现代中医人才师承教育培养形式的探讨[J].时珍国医国药, 2009, 20 (9) :2355-2356.

[6]方九亿, 郭飞.中医药师承教育价值浅论[J].实用全科医学, 2008, 6 (6) :603-604.

[7]李海波, 李斌, 林大勇.现代中医教育应该借鉴传统师承教育的精髓[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07, 25 (10) :2183-2184.

上一篇:村口的眺望散文下一篇:游门源五年级学生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