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

2024-05-17

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

心得体会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付出一份努力,自会有一份的收获。2015年11月,我有幸参加了凯里学院体育学院的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不以盈利为目地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以盈利报酬为目地的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这是具有意义深远的一次培训,不仅使我们了解了社会体育发展史,更明确了我国社会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遵守哪些规则,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体育文化、肩负起让更多的人在体育锻炼中,分享身心健康之果。

通过培训学有所得、有所悟。培训中有充实地学习内容,有关怀社会体育领导的讲话,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授课,通过学习受益匪浅。在培训过程中我仔细聆听了体育专家的精彩授课,从中感受到了体育的魅力,了解到了我国的社会体育的现状,懂得了社会体育开展的条件,还学到了体育活动中出现的损伤的防护和救治措施,通过培训我学到了很多,同时在日后的工作中还要进一步的学习更多这方面的知识,通过不断的学习把学得的经验带到工作中去,不断的为社会服务,做出贡献。

在培训中我对社会体育指导员有了进一步认识,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指在群体性体育活动中从事运动技能传授、科学健身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的人员,是发展我国体育事业,增进公民身心健康,提高生活质量,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支重要力量。社会体育指导员是群众体育事业组织者和引导者,是在第一线直接指导群众体育开展。他们是无私的奉献者,同时也是社会人员身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引领者。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称号分为: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这次培训的是一级社会体育指导员。

我们大学生参加这次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提高了我们大学生的社会体育知识,同时学到了很多社会体育开展的进程。为我们以后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做好体育工作,提高全民素质奠定了基础条件。作为一名大学生,服务基础是我们的使命,我们要把这次的学习贯穿到我们的工作中去,为我们国家的人民的身体素质提供理论基础。同时利用好体育项目促进我国的发展和和谐。

刻苦,是我们通向知识宝库的桥梁;交流,是我们走向成熟、少走弯路的捷径;不耻下问,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妙法;责任,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义务。在培训期间,每一位学员,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理论课和实践课,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休息,惟一不忘的是好好学习,学到真知识、学会真本领。

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终止。体育文化的传承,是千秋万代永续的事业,需要我们和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用智慧、用知识、用技能、用责任书写中国大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何雪

2015年11月

篇2: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

我们全体学员在黑龙江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的组织下,于XX年6月21日在哈尔滨体育学院培训基地参加了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学习中我们感到受益匪浅。学习中,我们了解到社会体育指导员分为不以盈利为目地的公益性社会体育指导员和以盈利报酬为目地的职业性社会体育指导员,我们能参加今年职业性的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的首批培训,不仅仅是个幸运者,更为重要的是,它将成为我们人生史上的一个亮点。这是具有意义深远的一次培训,不仅使我们了解了武术发展史,更明确了我国社会体育运动发展的方向,作为一名社会体育工作者应具备哪些素质、遵守哪些规则,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体育文化、肩负起让更多的人在体育锻炼中,分享身心健康之果。现将我们的学习心得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组织得力、培训成功

这次培训班的圆满成功,离不开省体育人才服务中心、省体育竞赛管理中心以及哈尔滨体育学院培训基地各位领导的重视和关怀,在体育学院领导的密切合作,周密筹划、精心组织、聘请优秀的教师、教授授课。面对炎炎烈日、不动也热汗淋漓的高温而不自顾,亲临学习班动员、指导、督阵,现场解决问题,使培训班在有条不紊的状态下创下了时间紧、任务重、培训效果好的业绩。

通过各位领导在培训班上的动员和讲解,使我们知晓:国家之所以出台了《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称“职业标准”),如此重视培训工作,就是要使申报相应等级武术指导员职业技能鉴定的申请者,加强对武术运动的理解,掌握武术基本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提高教学能力和管理水平,达到《标准》中各级武术套路社会体育指导员在理论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基本要求,为参加相应的等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做好准备。《职业标准》的颁布,标志着我国开展的社会体育活动由过去仅为体育行政部门的工作,变为了国家的一项工作,标志着我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的建设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标志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向职业化方向迈出了新步伐。同时也说明,《职业标准》的颁布,进一步制定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鉴定规范、衡量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能力、确定社会体育指导员劳动报酬水平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也为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教育培训工作、为合理利用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源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为加强规范管理,强化执法力度,使获得社会体育指导员资格者在国家法律制度下,更好的发挥特长,成为一种职业技能、谋生的手段。

我们从省体育管理竞赛中心以及哈尔滨体育学院培训基地的各级领导身上,学到了亲和力、使命感、紧迫感。他们各个为人正派、雷厉风行、认真重效的思想品德、工作作风和公务员应具有的综合素质,不仅增强了我们的信心,还使我们看到了我省大众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愿景。

二、教学严禁、内容充实、生动有趣

为我们上课的各位老师,都是体育界的精英,教育界的骄子。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对我们这样的特殊学员,他们厚积而博发,他们把公共理论课、武术专业课,《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娓娓道来,使我们顿生耳目一新之感。新名词、新概念、新思想、新知识,等等,激起我们心底潜藏已久的求知欲自然奔涌。那种久旱逢甘雨的畅爽,教与学的互动在培训班上发挥到了极致。实践课上,各位老师,不顾38度以上高温、即便挥汗如雨也不放松每个细节的示范和讲解,直到每个学员完全掌握要领为止。老师的这种精神,不时地感染着我们、激励着我们锲而不舍的学习和操练。参加这样的培训,使我们又一次感受到教育的重要,学习的难得,为人师表的崇高。学习决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它将是终身不可或缺的过程。从这些老师身上,为我们如何传承中华武术精神,提高大众身体健康水平,找到了可以参照的范本。

三、学员刻苦、精神饱满、效果显著

我们这些学员年龄参差不齐,所学专业千差万别,但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是武术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技能培训,使我们结下了同桌再学习的这份缘。在我们人生的里程碑上,也将留下浓彩重笔。我们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培训班没白来,每个人都有所得、有所悟。这次培训,有完备的教学大纲,有充实地学习内容,有德才兼备的老师授课,有领导支持下的强有力的组织者的无私奉献,获得了不曾想到的意外收获和惊喜。通过这样的学习,我们深刻地感受到:汗水,是浇灌我们增长知识的甘露,刻苦,是我们通向武术知识宝库的桥梁;交流,是我们走向成熟、少走弯路的捷径;不耻下问,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妙法;责任,是我们必须肩负起的义务。在培训期间,每一位学员,都认认真真地上好每一堂理论课和实践课,忘记了高温炎热、忘记了年龄、忘记了伤痛、忘记了疲劳、忘记了休息,惟一不忘的是好好学习,学到真知识、学会真本领。

培训班虽然结束了,但学习不会终止。武术文化的传承,是千秋万代永续的事业,需要我们和更多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一起,用智慧、用知识、用技能、用责任书写中国大众体育运动蓬勃发展的美好明天。

篇3:学习型社会中对高校体育的探讨

关键词:学习型社会,高校体育,性质,功能,教育观念,目标

学习型社会是一个强调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社会。这就要求当今的学校教育应当面向未来, 不能简单满足和局限于今天已有知识的传授, 而应特别突出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强调对学生创新精神和能力的培养, 这是教育有效应对社会发展变化的关键所在。因此, 高等院校在未来人才的培养上, 必然应当将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及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作为根本目标。同样, 高等院校的体育教育, 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 为培养适应学习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以及为实现高等教育乃至教育的最终目的, 就应当发挥自己特有的功能。

一、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的性质

高校体育的性质问题是回答高校体育究竟是什么的一个最基本问题。目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高校体育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以体育为手段的促进大学生体质增强、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的教育活动。面临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 面临着学习型社会对高校教育的新要求, 我们认为应当对高校体育性质进行新的认识, 以便准确把握高校体育在学习型社会背景下的高校教育中所具有的地位和意义。

从高等学校来看, 要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级人才, 首先就必然需要通过体育教育来增强其体质、增进其身体和心理的健康, 以保持大学生充沛的精力与活力。同时, 高校也需要通过丰富的校园体育文化来对大学生进行精神文明教育以及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 使大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能够更好地学会做人、学会交往、学会生活, 健全其人格, 丰满其个性。再者, 通过高校的体育教育使大学生力结构, 在动作操作学习过程中也促进了认知能力的提高, 优化其学习策略, 利于个人学习风格的形成。由此看来, 体育在高校中将会成为全面育人的重要实践形式。

二、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的功能

所谓高校体育功能, 是指高校体育在高校的环境与条件下所能发挥的对人以及对社会的功效和作用。

第一, 传递与发展体育文化功能。体育文化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 通过高校体育教育可以使大学生了解更为宽广的体育文化知识、把握动作技术学习和技能提高的练习规律学会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感染体育精神所带来的自强不息、提高遵守规则的公平意识和道德行为、感受体育实践中所观赏和创造的体育美。

第二, 促进体育生活化功能。所谓体育生活化是指体育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过程随着大学生体育意识和体育需求的日益提高, 从事体育学习、坚持体育锻炼将会成为大学生丰富其学校生活的一个极为重要的方面。

第三, 强化社会适应功能。社会适应是指个人为了与环境取得和谐的关系而产生的心理和行为的变化。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新的生活环境, 同时, 大学生与社区和社会的联系也越来越多, 和人交往的频繁性、复杂性也愈加突出。

三、学习型社会视野中高校体育的教育观念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在深化教育改革中起着导向和调控作用。研究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育就需要对学习型社会视野中的高校体

坚持健康观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而高校体育以其特有的功能和表现形式在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还能够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 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关心他人关心集体。高校体育有着促进体育生活化的功能, 高校体育能够以其独特的魅力和功效激发起大学生对它的需求, 使体育融入他们的日常生活。高校体育能够引导大学生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并能成为提高道德修养、完善心理品质、加强人际交往、参与团队合作的教育过程。体育一旦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 其意义就会超越体育本身, 而成为高校教育的一种载体、一种实践形式而且, 只有建立生活观, 才能够更有效地落实对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习惯和能力的培养。

四、小结

学习型社会对学习型人才的需求, 使得高校体育必须重新审视在对待未来人才全面健康发展上所应采取的积极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使高校体育的进一步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才能够有效引导高校体育课程与教学的深化改革。通过高校体育教育, 大学生们将具备较为丰富的体育文化素养和积极的体育参与意识;能够善于运用已获得的体育经验, 自主地发展提高自己的健康生活水平, 并有能力持续地丰富新的体育经验;精力充沛、富有活力地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1]童潇:《走向学习型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童潇:《走向学习型社会》[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

篇4: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

当今社会,压力巨大,校园内的学生也同样也深有体会,学习负担重、同学之间矛盾频出等等,都是当今学生所抱怨的,在如此环境之下,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势必对孩子将来的发展起到影响,由此可看出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性。同时这也给体育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新型体育与健康课程对体育老师有新的要求,以健康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这是新课改对我们提出的要求。而健康包含了心理、身体和社会适应能力三个方面,我们过去的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身体上的锻炼,忽略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这些方面的培养,近些年随着教学的改革,对学生心理方面问题的重视程度也逐渐提升,但对于社会适应能力方面的培养真正在教学中体现出来的还是做的不够。所以我们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适当添加一定有针对性的内容,来着重培养或引导学生提高个人的社会适应能力。例如利用体育活动的竞争性和对抗性,在课堂上通过营造比赛氛围,使学生学会调节心态,意识到相互合作和相互理解的重要性,从而达到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另外,通过教学可引导学生经常参加体育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及交流沟通的能力,从而使得学生对集体和社会的关注程度有所提高,并且学生在学练的过程中得到的合作与交流方面的经验可带到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也就达到了我们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目的。

在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时,应多注重培养学生如何面对困难、如何解决难题的能力,使学生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不要因为一次小小的失败而失去对该项活动的信心,要让他们明白,通过反复的练习,不断的努力,肯定会达到成功的终点,从而使学生们在学习上树立信心,这些小小的细节,最终都会转移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去,使我们的学生终生受益。

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合作学习的辅助,因为在校园内培养的社会适应能力绝大部分体现在人与人之间合作、沟通方面的能力。在教学上我们也经常会采用分组教学等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合作学习同样也给老师们带来了很多方便,既减轻了很多工作量又提高了学生多方面的个人素质,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老师也应对这方面表现突出的同学即使的给予肯定,老师对有合作行为的中学生的积极评价和鼓励,既能提高被肯定的同学的内在动力,也会激发其他学生向他们学习的动机。同时,在合作性运动的过程中,中学生经常通过观察,模仿学习其他学生的合作行为。因此,老师应有意识地引导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强的中学生与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弱的中学生一起活动或游戏,是一种树立榜样的好方法。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帮助,也为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篇5:社会学学习心得

2013级行政管理

程丹阳

学号:20***039 在学习社会学概论的过程中,我明白了这门学科,社会学生命不在于逻辑,而在于经验。就社会学的学习而言,其意义之一学会全面客观地认识社会,并且实现改造社会的目的。认识社会是向人们提供科学的社会知识,告诉人们社会现象是什么,为什么,将来会怎样变化,学会利用社会学提供现成的社会知识,而且通过社会学的视角、社会学方法,帮助人们获得新的社会知识。其意义之二是社会学的实践功能或实践意义。社会学在帮助人们掌握科学的社会知识的基础上,帮助人们在维持和改善现存社会结构、社会制度、改革不利社会发展的社会体制方面避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使自己的社会行动更加合理,更加符合规律性;社会学用自己的研究成功,对科学地管理社会,制定正确的社会政策提供根据,以及经过论证的实际建议,为社会的改革发展服务,为社会的经济建设服务,促进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我国当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的运行和发展面临许多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社会的发展,也与我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我们学习社会学概论,可以利用社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去认识、分析、解决我们周围的问题,以便于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与社会发展。这对我以后的工作学习都有很大的意义。我们都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社会人,每个人都不是孤立的,都有与之联系的客体,我们每天都要与许多人打交道,也要同一些制度,文化,团体等产生交集。所以我们学习社会学是非常有必要地。

在学习这门课中,从技巧方面而言,自己也学到了一些社会学方面的小技巧与能力,这对自己以后全方位的发展也是很有利的。在社会调查方面自己学会了设计问卷,同时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会了团队协作能力与精神;在统计数据的同时,学会了用“SPSS”软件做数据分析,虽然不熟练,但还是学会了基本的操作;学会了抽样调查的一些技巧与原则,这也许会对自己将来的发展大有裨益。对于我们行政管理的学生,而不是专业社会学学生,将来的我们或多或少的会步入企事业单位成为一名管理人员,我们运用社会学的技巧,充分理解运用各种理论,如社会交换论,充分的发挥出被管理者的潜能与积极性。

对社会学进行了一步步的了解与学习之后,自己的心态也就改变了很多,心态变得平静多了,或者说变得理性多了。自己不做一个歌颂者,也不当一名批判家;不偏激,不盲目乐观,同时也不绝望;不粉饰太平,也不打倒一切;静下心,沉住气,静观其变,“姑妄观之,姑妄听之”,待到完全了解了所有的信息之后在下最后客观的定论。

对于社会学中众多的理论,我认为“价值中立”对我现在乃至今后的人生具有重大的作用。价值中立的基本含义是:其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其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如何做到价值中立。第一,对所研究事物的背景要有一定了解,观察中要保持客观、实事求是的态度,不带偏见。第二,要善于分析研究结果,分清表象和实质,不要被假象迷惑。第三,要具有高度的注意力、忍耐力和认真吃苦的精神。

对于任何学科而言,不论我们在课堂上学的怎样,也不论我们考试的分数的高低,只要我们能够很好的去应用它,那么我们就可以说我们已经掌握了这门学科,但是如今我们大多数人却只是在意那些分数,我觉得社会学这门科学更能在实践中去体现他的价值,我不支持那些只是一味的被概念的人,但我也不是特5别赞成,毕竟现在什么都与分数挂钩,我认为真正社会学好没有,他是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去检验的,比如大二的暑期实践就是漫长过程中的一小个组成部分。

关于社会学推荐的书籍,我是在有导读的情况下去阅读的,跟着别人的思想去阅读这些经典,可以让我在阅读中增添不少的乐趣,自己买了四本书,真正却只是读完了三本半,有时真正的读不下去的时候会找人一起分享我们彼此的读书心得,交流各自的读书情况,喜欢去记录我们阅读后的点点滴滴,因为这样我或许才能真正的感受到我的确读过这本书。书第一遍去读永远都不会懂,只有去反复的钻,反复的研读,才能体会到作者的主旨。下面我就来分享我所读的三本书:

【自杀论】

在涂尔干的实证研究思想中,十分重视对研究对象下操作定义,这也是实证研究的第一步。那么,涂尔干根据客观原则找出事物的同一性而对“自杀”的定义是:凡是当事人自己采取直接的或间接的、积极的或消极的行动,达到预期死亡结果的情形都算是自杀。

为了确定自杀是一种社会现象,他将自杀率与个人自杀事件做了区分,社会学感兴趣的是自杀者在某一群体或某一社会中所占的比例也就是自杀率,自杀率是一种只能以群体为基本单位的社会事实,社会学的任务就是在社会现象的层次上研究自杀现象。

有三个方面决定了涂尔干选择自杀现象进行探讨:首先是他一贯的理论兴趣决定的;其次是为他向学术界证明自己方法论原则优越性的绝佳机会;更具体的原因是有大量的官方统计资料可以直接利用。

各种各样的自杀行为可能根源于不同的决定性原因,进而根据这些不同的决定性原因对它们进行分类,这样他将群体自杀率分为三大类型:利己型、利他性、失范型。

利己性自杀产生于极度个人主义,只想到自己,而私欲得不到外界支持时,与社会相脱离,使一些人感到生活空虚并失去目标,这时就会倾向于轻生。而社会整合度不高是导致利己型自杀率上升的原因。

利他型的自杀,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第一种是义务型自杀,这类自杀并不是出于自愿,也不是个人享有的权力,而是群体强加于个人的义务。第二种表现是负疚性自杀,在成员辜负了群体期望时,就会感到强烈的耻辱或自我价值的缺失,从而选择自杀向群体谢罪。利他型自杀的原因则是社会的过度整合。它产生于过分地屈从于一种社会目标,过密地结合在社会中,以致于个人失去了目标。

最后一种是失范型和宿命型的自杀。欲望和满足欲望手段之间的不平衡是人痛苦的根源,而人的欲望是无止境的,欲望限定只能来自社会秩序,正常的社会秩序会被大多数人所接受。人们所承受的规范约束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约束只会成为一种压抑,如果人们的生活没有了选择的自由,出现规范过严的情况,就会引起宿命型自杀的上升。

个人只有得到来自社会群体的有效的和适度的支持,才能获得生活的意义或生命的价值,因此,一定的社会支持发挥着遏制自杀倾向的社会功能。但是无论是社会整合或者是社会规范,其遏制自杀倾向的功能都只有在适度的范围内才能实现,超出了适度范围,无论是不足还是过度,都会引起自杀率的上升。由于整合和规范这两个概念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是任何参与社会生活的个人都不得不受其影响的社会力量,因此,涂尔干的自杀理论可以解释一切经验材料中发现的群体自杀率差异。

涂尔干的自杀论研究是证明孔德实证研究思想的开拓性尝试,他把发展理论同经验分析结合起来,是社会学史上第一个通过对来自实际生活的资料进行系统整理、比较、计算、分析来建立社会学理论的社会学家,为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的结合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同时也为社会学的定量分析开创了先例。

【江村经济】

是社会学人类学的一本经典著作之一,作者费孝通选择了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的开弦弓村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地调查,主要说明这个村的经济体系与其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尤其是关于土地的利用和农户家庭中再生产的过程。正如第一章前言所说,作者通过对这个典型中国农村的调查进而探索出20世纪30、40年代在中国农村普遍进行的社会经济变革,说明这个变化着的村庄的动力和问题,观察出传统的农村小农经济和世界工业发展对村子所带来的冲击,这两者是怎样进行斗争和村子是怎样做出措施顺应这些变化的。

下面我就简单罗列一下本书的主要内容。第二章“调查区域”,作者主要说明了开弦弓村的区域界定、地理状况和经济背景等这个村子的情况,最后作者从村子的资源、交通和地位上说出自己为什么要选择这个村子作为调查区域的原因。第三章作者介绍的是农村的基本社会群体:家,农村很久之前就有“香火”延续的传统,人们重男轻女的思想观念驱使他们不惜以溺婴来控制家中过多的人口,村里的教育情况堪忧以及农村的一些结婚的程序,而这些都是中国农村的普遍现象。第四章是“财产与继承”,家长在家中对与家产有比较大的权利,作者进而介绍了财产是怎样在两代人之间进行传递的以及为了养老而认的继嗣对于和婚姻是怎样被继承财产影响的,政府虽然颁布了新的继承法,但村子却没有发生任何变化。第五章是“亲属关系的扩展”,亲属关系组成集团就是一个“族”,是通过父系和母系亲属关系扩展出来的,另外介绍了一种不通过生育和婚姻而被接受到另一亲属群体中的制度:收养。第六章是“户与村”,一组户联合成一起即是邻里,这对于村民的生活和关系是产生较大作用的,当时在农村实行的新的行政体制“保甲”但只是处于试行状态,村里也有宗教和娱乐团体且宗教对于村子的日常行为有巨大影响,村子在统筹村子事务中有领导的作用。第七章主要作者介绍了村民的生活,从住房、运输、衣着、营养、娱乐、礼仪开支和生活最低开支各方面进行分析。第八章是“职业分化”,农村的基本职业是农业,而外来居民主要从事专门职业,另外有少数人从事渔业。第九章是“劳作日程”,农户进行农业生产是依据一定的劳作日程的,主要是二十四节气,农村的传统历法是阴历,人们也根据历本的宜和忌来安排自己的生活的。第十章是“农业”作者首先介绍了农田的各个组成部分是怎样安排起来的,科学和巫术是怎样影响农业生产的,农业的排水过程是需要劳动组织来完成的,工作量取决于他占有的土地大小。第十一章是“土地的占有”,作者本章重点介绍了“不在地主制”,地主也是通过出租其农田来获得其租金的,另外还有完全所有制,这都是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第十二章“蚕丝业”是被公认为本书写得最好的一篇,蚕丝业是村里居民的第二主要收入来源,工业变迁对农村的蚕丝业带来巨大冲击,丝价在不断下降,当地带头设立蚕业学校和统一养蚕等措施进行变革,用合作工厂代替家庭手工业,但是这些变革存在资金不足、不能控制价格水平等困难。第十三章介绍了村里新兴的养羊业。第十四章是“贸易”,村民是主要靠航船代理到城里购买日常用品的,航船同时还充当村民的销售货物代理人,在贸易中占据重要地位,另外还有零售店和小贩等辅助方式。第十五章是“资金”,作者通过介绍互助会、高利贷和信贷合作社等资金筹集方式说明资金流动过程。最后一章作者介绍了中国的土地问题这本书是作者对冷战后全球政治的演变作出的解释和预测,渴望提出一个对于学者或者决策者有意义的,有用的看待全球政治问题的框架或者模式。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他从美国近年来遇到的比较严重的问题出发,进而投射到全世界,以期用美国的视角来看待世界问题。所谓美国近年来遇到的问题就是40年前,随着美国民权运动的风起云涌,黑人、拉美、亚裔等族群的力量越来越强,欧裔白种人的权利正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也许若干年后,新的移民将无法接受正在支配美国的西方文化,传统意义上的美国也将不复存在。

作者看到世界文明有西方文明(基督教)、中华文明(儒教)、印度文明(印度教)、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斯拉夫文明(东正教)、拉丁美洲文明、非洲文明组成。每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而非普世的。正是由于文明之间的独特性,才会有不同文明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也正是造成世界不稳定的罪魁祸首。作者在本书中认为,要想消除这中不稳定的状况,重建世界和谐的秩序,那么各种文明就应该和睦相处,各文明核心国就要遵循三个原则:(1)尽量避免干涉其他文明的冲突;(2)互相协商遏制和休止彼此文明的断层线战争;(3)努力探寻并扩展与其他文明在价值观、惯例和习俗方面单色共性,学会如何在复杂的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

作者能够透过复杂的世界局势,对世界不稳定的根本原因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果是值得我们肯定的,可是作者在本书中所作出的结论却是我不敢苟同的。首先,亨廷顿作为一个美国人,他看问题的出发点必然讨不出他的美国立场,所有的问题都是用美国的尺度去衡量的,无法站在世界的高度去俯视众文明。因此在本书众,他的思想仍然有西方中心论的思想,他只看到了别的文明对西方文明的挑战,而未看到西方文明对其他文明的渗透。比如美国国内不断抛出的“中国威胁论”,他们只要看到中国政府在管理上稍微有所动作,他们就会大呼中国雄狮对他们造成了威胁。而当美国这个超级大国长期以世界警察自居,对于世界事务指手画脚,并对中国的内政妄加评论,特别是在对台立场上,长期压制中国,这时候,他们就看不到了“文明的冲突”呢?这不明摆着是带着有色眼睛来看世界吗?这样得出的结论也就值得商榷了。

其次,本书中,作者认为世界的动荡,其根本因素在于文明的冲突。那我们来看看。文化,从狭义的角度来看也就是文化。所谓文化就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那么文明的冲突从其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政治和经济的冲突。政治属于上层建筑,经济是下层基础,下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归根到底,世界的动荡,其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发展的不平等。看我们当今世界,所谓的强国,都是经济水平高度发展的国家,从而才能在政治上强势。因此,我们个人觉得,当今世界局势的变化,其根本因素在于经济发展的水平。

篇6:社会体育指导学习提纲(新)

思考问题

1.社会体育的地位与作用是什么? 2.简述我国社会体育未来发展的基本趋势?3.我国社会体育的改革目标是什么?4.简述社会体育赞助合同的类型及性质。5.建立体育社会团体的条件与程序是什么?6.简述体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的成立条件及业务内容。7.简述基层业余体育训练的基本目的与主要特点。8.训练课安排应注意哪些问题?9.太极柔力球的健身价值与适应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10.保龄球运动有哪些的主要礼仪?11.简述瑜伽运动的健身价值与练习要求? 12.简述导引养生术的理论基础及理论核心。13.简述冷水浴的方法。

14.简述与休闲体育发展相关的条件因素。

15.简述运动性疲劳的性质。

16.简述运动性疲劳的分类。

17.简述导致运动性疲劳的保护性抑制学说。

18.简述导致运动性疲劳的水盐代谢紊乱学说。

19.简述运动疲劳的心率诊断法。

20.简述运动疲劳的两点辨别阀诊断法。

21.怎样通过合理的营养补充促进运动疲劳的消除?

22.简述皮脂厚度计的校正方法。

23.简述使用皮脂厚度计测量皮脂厚度的方法。

24.简述肥胖形成的中枢神经机制。

25.论述太极拳的健身作用。

26.论述冷水浴的健身作用。

27.从能量消耗的角度论述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28.运用代谢产物堆积理论论述运动疲劳产生的原因。

29.论述运动减肥的原理。

30.从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频度的角度论述运动减肥的原则。

31.论述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中影响学生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32.论述当前我国学校体育中影响学生健身存在的主要的认识误区。

33.论述当前我国家庭教育中影响学生健身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7:体育学习心得

转眼间,我来到__小学半年时间了,回想在这期间心里充满了很多很多的期许,一直以来我的心都是暖暖的、湿润的、满是欢喜!在这段时间里,各位领导、老师对我的指导,感受颇多,我开阔了眼界和思维,收获很大。作为一名体育教师面对的受众当然是学生,然而一个班的学生可以说是“色彩斓”的,不过正是有着这“色彩斑斓”才显得班上学生充满活力,所以要看重每一位学生,让每一个学生在新立克希望小学都得到健康发展,任何一个学习过程一个学生也不能少,任何一件事情一个学生也不能少,人人参与。

我们教师工作要有爱心。爱心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工作前提,也是我们工作的动力源泉。

高尔基说过:“要爱人,才能教育人”。爱,是师生间最有力、最自然的连接点。只有真心实意地热爱、关心和尊重每一个学生,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用欣赏的目光去关注学生们的每个闪光点,用喜悦的笑容去赞许学生们的每一点成功。花有各样红,人有人不同,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长处或者闪光点,作为我们教师就要善于发现学生中的闪光点,学会欣赏不同学生不同的“色彩”,欣赏远近高低不同的奇峰。

由此,我们要理解学生,理解他们自己的想法,允许他们有着自己不同但是合理的想法,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充分运用自己的思维,讲真话,将自己的话,求新求异,而不是拾人牙慧落入俗套。我个人认为只要是学生通过动脑筋自己想出来的,不管对与否或者说合理不合理,我们都应该给予表扬和鼓励,这样教育中的“创新”才能真正实现在学生身上,教师要欣赏的看待每一位学生,看重每一位学生,这样的风景才回更夺目。我们教师必须时时处处注意严格要求自己,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注重在认真做好表率的同时努力完善自己,充分发挥教师的示范效应。特别是在平时工作中,就要提高自己的思想修养,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的形象。让学生从中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师无论是外表的着装,还是言行都应为人师,要树立文明、谦恭、慎思、博学的形象。

努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宽松、民主、平等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学生能轻松、愉快地学习,充分调动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去学习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我们应给孩子一片晴朗的天空,让他们汲取爱的阳光健康成长,点燃孩子心中的希望之火,树立孩子的自信。总之,一口气吃不成胖子,对学生的教育也非一朝一夕之功,一个好教师,应当有足够的耐心,等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并为学生的每一次进步感到由衷的高兴,不管进步是大还是小。

篇8:体育社会学学习心得

1 体育教学运用社会媒体的特征

1.1 教育性

社会化媒体教学法是教师在教学中依靠各种媒体技术向学生传播文字、声音和图像等各种教学信息,并结合传统教学媒体来进行教学的方法。一般来说教师采用的设备有幻灯片、挂图、录像机、书刊等。摆脱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和滞后性,学生获取的知识不仅仅是靠教师在课堂上的基本讲解与示范,还包括各种社会化媒体的广泛参与。增强体育教学的效果的同时充分体现了社会化媒体教学法的教育性所在。作为现代体育教师,应按照体育新课标的要求,科学合理地利用社会化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工作,达到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情趣、增强体育教学效果的目的。

1.2 实践性

相对于其他课程,体育的学科特殊性表现在体育本身具有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各种方式的媒体技术获得丰富的体育知识,观赏或者聆听到不同的体育技能,好奇心或者是求知欲望引导学生勇于实践的精神。在实践的过程中,学生更好地巩固了通过媒体所获得的体育知识与体育技能。在现代的体育课堂中更多的可以看到教师在课堂上播放录像,展示挂图。通过这些媒体向学生传授正确的动作技术。运用社会化媒体教学符合体育教学的实践性要求,主要是通过社会化媒体对学生的体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不断丰富体育运动学习的内容与实践形式,让学生通过视觉、感知、运动实践的具体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通过练习,提高运动智能,增强练习的趣味性。

1.3 技能指导性

技能指的是通过一定的练习而达到预期目标的一套动作系统。社会化媒体通过文字、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传达给学习者或者是锻炼者不同的技能方法。在体育教学中,动作的示范、详细动作要领的讲解,是体育教学中的基本过程。而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很多因素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发挥。(1)教师不能很好地进行动作示范和动作要领讲解。(2)随着年龄的增长,体育教师示范动作质量下降。(3)体育动作的现场示范作用效果不佳。上述问题的存在,在传统的体育教学方式中,很难解决,而利用媒体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体育教师可以进行播放录像的形式,给学生以形象的演示,甚至可以进行慢动作播放、倒回重放等,使学生充分了理解动作,这种授课形式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果。

1.4 信息便利性

利用社会化媒体,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信息来源。媒体是一种海量的信息媒体,它具有涉猎广、容量大等特点,可以为体育教育教学的开展,提供丰富的体育信息资源,满足教师体育教学的需求。在体育教学中,它充当一个信息平台的角色。体育教学经验和成果,可以借助网络、报刊等方式获得,这有利于体育教师积极汲取和借鉴先进学校的教学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不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而是以信息的形态为存在的方式,并且必须依靠媒介才能体现出来。可以充分利用大众传媒的手段,形象地展示校园文化特色,体现校园体育文化特质,提高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积极性、主动性,从而吸引广大学生参与校园体育文化活动与建设,推进校园体育文化传播的有序、快捷和高效。

2 体育教学运用社会媒体的内容

2.1 网络体育学习

传统的体育教学由于时空条件等限制,无论在教学资源的数量上还是种类上都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不同时间和空间的体育教学资源得不到一定的交流与融合,因此,难以使体育教学拥有快速的发展和更新。体育教学基本上处于一个自我封闭的状态,资源存在着“难出去,难进来”的特点。而在信息网络基本健全的时代下人们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接受来自全球各地、各个时代的体育理念与知识的洗礼。只需一台联网的电脑,就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得世界上最先进的体育科研成果和最新的体育教学方法。体育网络学习包括:网上体育与健康咨询、检索体育知识、运动学习交流、体育文化展播、体育教学视频、体育竞赛录像转播等。网络体育学习将给教师提供可发挥作用的平台,网络技术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使我们真正开阔了眼界,同时也加速了全球体育教学资源的全面流通[2]。

2.2 纸质类媒体体育学习

体育与媒体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同时经历了快速的发展,媒体从最初印刷品形态的传统大众媒体发展到了现在高度依赖互联网的社会化媒体[3]。纸质类媒体主要包括教科书、报纸、杂志等,通过纸质类媒体对体育知识的传播。纸质媒体对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信息具有较强的记忆性与长久性,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体育信息互换与交流,客观上巩固了学生的体育理论与知识基础。体育与健康教科书的普及也让学生通过书本了解到最基本、最重要的体育知识。教师通过各种报刊发表的体育科研文章等,也为其他体育学者提供交流借鉴的平台。

2.3 广播电视媒体体育学习

由于广播电视媒体具有传播信息快捷、获得信息方便的特点, 而且它以声像传播为主要手段,从视听觉层面上向人们传输各类信息,因此广播电视媒体已成为广大学生接受信息的主要载体。学生可以通过广播电视体育频道直接获得体育新闻以及竞赛、锻炼、保健、卫生、健康等方面的体育知识。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播放关于体育的视频或者是赛事,平常的生活中学生可以通过观看电视、视频进行体育知识学习,认知与感知体育信息对个体需要与个体发展的重要的内在作用,潜移默化地增长学生的综合知识储备,掌握科学锻炼的原理与方法,接受体育文化的熏陶。

2.4 音像媒体体育学习

音像媒体的体育学习是体育教学或者是课后体育锻炼中经常使用到的一种教学媒体方式。原因在于,网络的暂时性和局限性以及其他媒体的非全面性。致使教师不得不采用音像媒体来存留重要的信息。音像指录音和录像,通过一定设备对声音,图像或者是视频进行存盘,以方便以后的再次利用和观看。在课堂上或者在课后锻炼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播放录像的形式向学生和锻炼者传授相应的知识。这种方法不仅直观,而且有很高的针对性。如果能实现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把自我练习的效果通过摄像、复制、回放、分析动作过程的正确性、技术性与美感,这将会是音像媒体的作用得到放大,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积极参与运动学习。

3 体育教学运用社会媒体的实施

3.1 学生自主学习方式

自主学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是给学生一定自主发展的空间[4]。

媒体技术的快捷化给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搭建了广阔的平台, 其巨大的吸引力促使学生乐意自主的开展体育学习,通过浏览、阅读、复制、传输方式,及时得了解与掌握国内外最新的各类体育信息。然而,学生运用社会主流媒体的体育学习内容存在着偏重体育竞赛新闻、关注体育明星、热衷体育网络游戏,忽视体育健身指导、运动与健康、营养与卫生等方面的知识学习。因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要通过自主制定体育学习计划,学习网络等媒体体育课程。(2)在教师的指导下,挖掘社会化媒体环境下的体育学习资源,正确发挥好“扬弃”的作用。(3)发挥自主学习评价的推动作用, 反思自我体育学习的效果。

3.2 运动实践学习方式

实践是人类自觉自我的一切行为。运动实践是用所获得的运动知识来指导运动的行为。因此,单独地从媒体中获得信息,学习到知识并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在体育的学习中,实践占主要部分。只有在实践的基础上,从网络媒体上获得的知识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作用和职能。例如,学生从大众媒介中学习了解到背越式跳高要比跨越式跳高跳得更高,并得知一定的背越式跳高的练习方法和手段。即使将这些方法和手段熟记于心,而没有相应的运动实践的指导,之前所获得的一切还是徒劳无功。通过实践,领悟到背越式跳高技能形成的重点难点,以及如何更好地掌握正确的跳高技能,只有通过个人的尝试和努力,进行充分的运动实践,才能之前在网络中获得的信息资源才能发挥出一定的功效。

3.3 合作研究学习方式

合作探究学习是学生在小规模,异质的小组内共同学习,掌握课程内容的一种教学策略。现在体育教师都在引导学生积极尝试运用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社会化媒体的合作探究的体育学习方法也逐渐在体育教学中体现出重要的价值。教师播放一段媒体,分小组进行合作探究学习,每个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想法,并对各自的想法进行集体的讨论,这不仅拓宽学生思维,也增强了集体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对合作学习实施必须结合体育学科的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质性的修正。从“合作学习小组成员的搭配、合作规则的建立、合作时机的把握、教师角色的转换、评价的方式”等方面,科学合理地运用合作体育学习,避免形式主义和表演化,提高小组合作体育学习的实效性。

3.4 社会实践学习方式

社会实践学习,通常是指学生们在假期期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而获取的知识,经验或掌握的技能。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可以了解社会、丰富知识、开拓视野、加深认识、端正思想,并逐渐将在社会实践中采用的有目的、有意识、自觉主动、步骤清晰的各种事件方法应用到平时的实际学习中去。对学生自身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本文中所讲的社会实践学习是通过社会化媒体而 采用的学习方式。通过社会媒体体育学习,学生已经可以了解基本的运动技能。然而,真正的掌握并不仅仅是了解知识,而还要学会正确的运用。就现代学生的行为能力来看,已经完全具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力,在课余时间中可以组织学生积极参加体育志愿者、义工等活动。在社会实践的整个过程中,使学生积极地、自主地参与其中。

4 结语

面对着逐渐丰富起来的社会化媒体信息资源,随着新课改不断深入人心,以及各种教学设备的不断完善,体育的教学与科研已广泛运用到社会化媒体技术,并在体育的教育教学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利用通过媒体获得的体育教学资源,课本知识更新较慢的缺点能够得到弥补,并且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给学生在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时接触更为广泛的知识范围。在社会化媒体运用中要做到正确、合理选择和运用这些媒体资源,进一步发挥社会化媒体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地位、功能、和作用,有效整合各种资源。社会化媒体建设将是新世纪学校体育改革的切入点之一。

摘要:借助网络、电视、报刊、杂志、书本等社会化媒体,加强学生对体育重要性的认识。更深一步了解如何借助社会化媒体技术,通过体育学习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体育学习目标。该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研究社会化媒体的特征、基本内容以及如何正确地用社会化媒体指导体育教学,阐述其对初中生体育学习的影响,提高媒体化在教学中的合理运用。

上一篇:构建当代地方文献体系的几点思考下一篇:电大网站运营与管理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