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2024-04-23

最新国际形势研究(共8篇)

篇1: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练习1:

1.甲国某公司向B国出口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这一出口行为导致该公司在B国的银行存款增加。

2.C国以价值1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甲国,兴办合资企业。

3.甲国居民到D国旅游,花掉其10万美元的存款。

4.甲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向E国提供无偿援助,另提供相当于60万美元的药品援助。

5.甲国某企业在海外投资所得利润150万美元,其中75万

美元用于当地的再投资,50万美元购买当地商品运回国内,25万美元调回国内结售给政府以换取本国货币。

6.甲国居民动用在国外的存款40万美元,购买外国某公司的股票。

练习2 设A国某年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1.A国进口价值300万美元的商品;

2.国外旅游者在A国旅游,A国旅游部门在该年收到各种类型的外汇旅行支票100万美元;

3.A国政府用外汇储备80万美元和相当于70万美元的粮食向B国提供经济援助;

4.A国居民购买A国某公司的长期债券400万美元,用银行存款支付;同上

5.A国出口价值450万美元的谷物;

6.A国某公司购买Z国的有价证券共获收益20万美元,并存放在Z国的某商业银行的账户上;

7.外国某公司用80万美元购买了A国的一项专利。练习3 [例1]本国企业动用其在国外银行的存款进口50万美元的设备。因为动用在国外银行存款就是对外资产减少,因此记作:

[例2]本国向外国出口60万美元的货物,货款三月后才能到,但三月后收回债权时正好是下一个编表。在本记作:

[例3]本国政府动用外汇储备40万美元和70万美元的药品向外国提供援助,记作:

[例4]本国企业将其在国外获得的投资利润200万美元进行再投资,以扩大对外直接投资规模,记作:

[例5]某拉美国家拖欠外国银行贷款的到期利息300万美元不还,所拖欠的利息转化为新的债务,则在该拉美国家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例6]国外企业以价值1000万美元的设备投入本国,创办合资企业,在本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例7]美国政府发行的国库券被一家瑞士银行认购3000万美元,该瑞士银行从它在美国银行的账户提款支付。这时,美国向外国居民出售了债券,美国对外负债增加;同时美国银行中的瑞士居民存款减少,就是美国对瑞士的负债减少。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例8] 一个美国居民购买了一家德国公司发行得股票,用他在纽约某银行的账户支付2万美元。这时美国居民持有了德国公司的股权,美国对外债权增加;同时德国公司拥有了在美国银行的美元存款,美国的对外短期债务增加。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例9]美国进口商用其在纽约某银行的账户支付10万美元给英出口商。在美国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注: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美国进口商对外支付美元后,美国的对外负债并未清偿。

[例10] 本国政府从它在美国某银行的账户中提取38万美元,在国际黄金市场上购买黄金10000盎司,在本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记作:

注:从这个例子也可以看出,在国际黄金市场购买黄金,只改变官方储备的构成,不改变官方储备的数量。

篇2: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摘要:我国疆域辽阔,东临太平洋,西接亚洲腹地,周围分别与东北亚、东南亚、南亚、中亚相邻。我国周边各地缘标的目的的政治格局表现出横向的差异性及纵向的变动性。从东、南、西、北各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也呈现出不同态势,大致可归纳为“北稳、南和、东紧、西动”。从海陆地缘标的目的看,周边环境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大体可归纳综合为“陆稳海动、陆缓海紧”。即陆地环境较着趋于和缓,而海洋环境则趋于紧张和严肃。进入21世纪后,我国周边政治格局依然呈现出“陆缓海紧”的态势。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处理好周边关系才能实现中国的伟大复兴。

关键词:周边关系 冲突抵牾 共同发展 战略安全

中国是当当代界上邻国至多的国家之一,维护中国的利益,处理好与周边国家的交际关系,消除危及国家安全隐患,加强对战略安全的研究,为中国和平崛起,成为世界强国创造前提。我国周边关系发展可具体分析为以下八个方面:

1、朝鲜半岛

进入21世纪后,西方强国政府对朝鲜采取强硬姿态,最终导致朝美第二次核发机的爆发,半岛局势再度趋紧。在东北亚地区,朝鲜半岛的局势发展始终牵动着大国利害关系,影响着地区的和平与发展。朝鲜半岛问题是东亚地区最大的冷战遗产,朝鲜半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地缘意义,是各大国利益的交汇点,半岛两国的战略选择,将与大国因素彼此作用,彼此影响。虽则朝鲜和韩国都在竭力谋求同一,但是双方存在的理念与利益冲突,造成了一种一致谋求同一却又对峙对抗的局面。近些年来,双方的各项交流合作逐步迈出了本色性的步伐,朝韩关系的发展已成大势所趋。但是新期间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一方而,促进和解、推动谈判、制约战争的内外因素继续存在和发展。特别是“六方漫谈”进程的继续为和平解决争端提供了重要机遇,半岛和平进程有可能在盘曲中前进;另一方面,朝鲜与西方强国、朝国之间的抵牾根深蒂固,各自的国家利益和政策方针大相径庭,半岛局势的发展仍存在较大的不稳定和不确定因素,不排除出现武力对抗和军事冲突的可能性,朝鲜半岛是中国东北部安全的战略缓和冲突,半岛局势的紧张将破坏本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也将影响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综合而论,新世纪初期的半岛局势仍将呈现出时起时伏、复杂多变的发展态势。半岛南北双方真正走向和解,只有在中美等大国的支持下,才能取得本色性的成果。

二、日本

2009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37周年。中日关系呈现改善和发展的良好势头。但是日本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并且目前正处于转型过程,其走向将直接牵涉到我国的东部安全。而近几年日本在对外政策上加快谋求政治大国或“正常国家”的步伐,强化日美同盟,防范和牵制我国的步履不断升级,使日中关系在发展中却有存在着许多隐患。人本政府对周边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强硬态度,严重影

响地区的稳定,在历史问题上的错误态度也导致众多亚洲国家的不满,钓鱼岛问题也激化了中日两国在东海问题上的抵牾。虽则我国政府从大局起航,采取了理性和负责任的态度,但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晋升,中日关系重新定位的过程中,抵牾和摩擦必然性。进入21世纪后,日本不断突破向海外派兵的限定,扩大对美军事援助的范围。日本实施海外军事干预心志和能力的增强将成为东亚地区的潜在威胁和中日冲突的隐患。

三、西方强国

中美关系保持总体稳定并有新的进展。双方互为第二大商业伙伴。双方在一些热点问题上加强沟通,双边关系的战略内在更加丰富。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得到增强。在我国的周边政治格局中,西方强国是最具影响力的大国因素,也是对我国构成最大威胁的国家。苏联解体后,其继承者俄罗斯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回缩到我国北部标的目的,而西方强国作为全球惟一的超级大国,对我国周边格局的影响力进一步上升,已成为最主要的外部因素。西方强国的影响在地域分布上具有全方位性,在性质上具有根本性,在程度上具有严重性,在时效上具有长期性。西方强国的影响在手段和方式上亦具有多样性,一是保持直接的军事存在,二是发展同我国周边国家的军事合作,三是介入和干预地区热点问题和危机。当然,目前西方强国对我国周边安全的威胁大都是间接和潜在的,而且其对华政策具有较着的两面性,在遏制我国的同时,也同我国进行“接触”与合作。中美建设性合作关系的发展必然程度上可以抑制或延缓但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西方强国对我国的威胁。

4、中亚

与中亚国家关系不断深化。2009年是我国与中亚国家建交17周年。17年来,中国与中亚国家乐成解决界限问题,不断增进互信,共同建立“上海五国”机制和上海合作组织。中国与中亚国家关系已成为新型国家关系和区域合作的典范。中亚地区面对着颜色革命的冲击,国家政局动荡不安。中亚地区毗邻我国西部边境,自古以来就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中亚五国作为苏联解体后出现的国家,地理上位于大陆心脏地带,是大国政治势力和地区政治势力缓和冲突区和交汇区。在经济上,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文化上,中亚是伊斯兰文明,基督教文明和儒教文明的结合部。我国和中亚各国是长期睦邻友好的关系,并应继续保持良好的关系,成为长期的政治、经济商业伙伴,以保证边疆地区的稳定。

七、东南亚

东南亚诸国的对外战略对于大国关系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其地理位置上,东南亚国家对外战略的1个基本特点,就是依托于1个地区性的同盟。受到政局动荡和恐怖主义的影响,东盟各国的经济受到冲击,海外市场缩小,外资流入减少,驴友业阑珊,如何实现国内部政治治的稳定和经济复苏成了东盟国家目前面对的重大问题。东盟可以说是我国崛起的1个战略支点,我国在金融危机中的负责任的表现,促进了东盟国家与我国关系的新进展。在印度洋海啸灾难中,我国伸出援助之手,以实际步履向世界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建立自由商业区进

程的启动和我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使我国与东盟的经济合作和政治互信达到了新的水平。但是我国与一些东盟国家之间也存在主权争端,自近现代以来,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海洋权益的冲突争议日益增多。而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家非法占领我南中国海的岛屿,开采油气资源,严重损害我国国土主权和经济权益,愈来愈无益于中国的发展。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南海之争,不仅存在岛屿之争,还有海域划界和资源研发之争。这些问题都是关于资源和地缘优势争端,而这些海洋权益一朝丧掉,将危害中国国土安全。但总体形势是平顺和可控的。双方在经济上有竞争,在政治上有共同的战略利益,两方的关系必将在过去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紧密感情好,无论是合作的内容还是合作的条理,都将上1个新的台阶。

八、恐怖主义的现实威胁

近年来,我国周边地区的恐怖主义不断发展,已成为了我国构建稳定的周边政治格局的严重威胁。阿富汗和中亚地区是国际恐怖主义和民族破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的重要基地和活动场所,中亚地区出现的民族破裂主义、宗教极端势力和国际恐怖主义三股势力的影响不断扩大,已给中国的西北边疆带来了巨大压力,中亚某些国家公开招呼境外民族回归“历史祖国”。在此背景下,自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新疆地区的民族破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分子,与境外(包孕中亚国家)的民族破裂主义和宗教极端势力分子相结合,制造了一系列恐怖活动,使得中国的国家安全面对恐怖威胁。在东南亚,当地的伊斯兰急进势力与“基地”组织相勾结,制造了一系列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东南亚地区安全的现实威胁。在南亚的印、巴等国,恐怖主义活动也出现新的发展势头。坚决冲击恐怖主义,是我国维护周边政治格局的重要手段。

篇3: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一、关注 21 世纪核心技能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人们对于技术和技能的理解与认识一直在不断深化,国际组织也相继制定了相关的技能标准和目标。

(一)“技能”的界定和培养

人的技能包含多个方面,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可以产生不同的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2012全民教育全球监测报告》中,确定了所有年轻人都需要具备的三类主要技能:基本技能、可转移技能和技术、职业能力。教育可以从这三方面入手,培养和提高青年的各项技能,从而拉近教育和工作世界的距离。[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全球公民的角度出发,提出全球公民教育的核心能力包括: (1)知识和理解技能;(2)认知技能;(3)非认知技能;(4)行动能力。[2]在这些技能和能力中,作为四大学习支柱之一的“学会共处”能力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特别关注。2014年3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学会共处:亚太地区教育政策与现状》(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Education Policies and Realities in the Asia-Pacific,简称LTLT)报告对亚太地区10个国家的国家政策框架、课程、教师、评估进行调查,分析亚太地区教育系统是如何采取具体的教育政策与行动来体现LTLT并将LTLT融入到教育系统中的,并给出了具体的建议。[3]

(二)通过培养“技能”促进青年就业

教育通过培养人的技能在就业和生活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为解决欧洲青年失业率居高不下和就业不足的现实,OECD《青年行动计划》提出:第一,要解决就业总需求的疲软问题,并积极创造就业机会;第二,要为失业青年提供足够的收入支持,直到劳动力市场状况改善,但同时青年人应履行严格的义务:积极求职,并提高自身工作准备和就业能力;第三,维持并在可能的情况下采取促进就业的积极措施,包括辅导、求职和创业方案咨询,以及对处于弱势地位,如低技能和有移民背景的青年提供更深入的帮助;第四,解决低技能青年的就业障碍,如劳动力成本过高;第五,鼓励雇主继续或扩大优质学徒和实习计划,如果有必要可以通过额外的财政激励措施。为开拓未来青年的就业前景,OECD还提出要通过完善教育体系, 提高职业教育和培训的质量和有效性,帮助青年过渡到工作世界,重塑劳动力市场和结构等举措促进青年就业。[4]

为促进青年就业,欧盟委员会在《2013国别建议》中提出:(1)采取更多积极的、灵活的劳动力市场政策,如培训失业者、提供个性化求职建议等; (2)改革教育和培训制度,彻底检查教育体系存在的弊端,以减少辍学,确保学生获得就业所需要的技能;(3)为企业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提供更多的便利条件,包括通过提高产品和服务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在研究、创新和资源利用率等方面的投资;(4)应继续巩固财政,加强相关领域的投入。[5]成员国可以根据各自国家的不同情况增加投入以促进青年就业。

(三)“技能”评估成为国际教育未来发展的重 点与难点

OECD发布的《更好的技能、更好的工作、更好的生活:技能政策的战略方针》提出“技能已经成为促进21世纪经济发展的全球货币”,[6]人们可以凭借自身掌握的技能,在不同国家和工作之间自由流动。在“为工作而学习”的项目基础上,OECD发布了《超越学校的技能》系列报告,旨在通过国别研究和跨国比较帮助成员国有效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并重点对中等后职业教育和培训进行评估。[7]这种针对教育系统的评估已经在丹麦、奥地利、德国和美国等地展开。

针对技能的评价,世界银行开发新的技能评估工具,并开展了国际比较研究。世界银行自2010年发布“有助于就业能力和生产力(STEP)框架”以来,发现大多数国家缺乏有关技能的相关信息和数据,因此在2012年启动了“有助于就业与生产力增长的技能的调查项目”。[8]该项目聚焦于在早期教育阶段赋予儿童公平的起点,在基础教育阶段实现全民学习,通过职前和在职培训提高人的就业能力,鼓励创业和创新,使学校教育与劳动力市场对技能的需求相匹配,并在8个国家进行试点。另外,世界银行发布的《从职业到技能:跨国比较》研究报告,选取30个国家,按其经济水平自低向高排序,分析了经济发展与人的技能之间的密切关系。[9]OECD发布的《国际成人能力评估》对24个国家和地区16,000名16岁 ~65岁成年人的阅读能力、数学能力和运用高技术解决问题等技能进行测定,旨在反映这些技能在社会中的可获得性,以及如何在工作与家庭中运用这些技能。[10]

技能是跨越国界的,也是多方面的,如何在教育政策与实践中融入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如何对技能和提供技能的教育系统进行评估是各个国家及国际组织共同关注的问题。

二、从教育系统层面关注教育质量

教育是个系统工程,教育质量的提升从来都不仅仅是校园内的事情,如何综合教育系统内外的诸多因素来考虑教育质量的改进,是国际组织面临教育质量问题时的新思路。

(一)制定基础教育阶段学习指标体系及评估 原则

虽然各国都制定了各自的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目标,然而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2全民教育监测报告》初步估算,全世界至少有2.5亿小学生读、写、算不能达标。[11]为全面提高世界各国的教育质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美国著名智库机构布鲁金斯学会联合启动了“学习指标专项任务”(the Learning Metrics Task Force,简称LMTF)项目。LMTF主要回答以下三个问题:(1)对所有的儿童和青年而言,哪些方面的学习最为重要?(2)如何检测学习成果?(3) 学习检测如何提高教育质量?[12]该项目发布的《迈向普及学习——每个孩子应该学什么》(Towards Universal Learning:What Every Child Should Learn)是LMTF的1号报告,主要回答了LMTF提出的第一个问题。该研究基于不同年龄阶段儿童发展的不同特征,从身体健康、社会情绪、文化艺术、文字沟通、学习方法与认知、数字与数学、科学与技术这七个维度确定了学前教育 (0~5岁)、小学教育(5~15岁)和初级中等教育 (15~18岁)三个阶段的不同学习目标。[13]

《迈向普及学习———测量学习的全球框架》 (Toward Universal Learning—A Global Framework for Measuring Learning)[14]主要回答了第二个问题。报告对“应该如何从全球层面测量学习”提出设想,六大测量领域分别是:学习机会的可获得性及实现、接触到七大领域的学习机会的广泛性、促进幼儿在多学习领域的发展与学习、阅读各种文本的能力、运用算术(number)的能力,以及将这一知识用于现实生活中的能力、培养灵活的技能以满足21世纪的需求等。

《迈向普及学习:来自学习指标专项任务的建议》(Toward Universal Learning:Recommendations from the Learning Metrics Task Force)[15]主要回答了第三个问题。报告提出了普适学习的七大建议,分别是:全球范式的转变;学习能力培养;学习指标全球跟踪监测;支持各个国家;公平;测量是公共财产;行动。

世界银行为帮助各个国家评估自己的教育政策,确认了优先领域:第一,关注儿童早期发展,并增加对儿童早期发展项目的支持;第二,强调学习成果的评估,并出版了各国学习进展评估报告;第三,设立一些重点支持课堂的项目,关注课堂内发生的事情;第四,通过加强对项目的评估来了解哪些因素会提高学习成果;第五,开发“导向更好教育结果的系统办法”[16]来对学习结果进行强有力的评估,包括清晰明确的政策、可持续发展的制度和资金安排、教学人员的能力建设和评估、利用评估结果来改善学习结果。

(二)关注教师和教学,通过评价促进教学

教学是实现教育目标和学习目标的基本途径,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果。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OECD共发布了4期《关注教学》简讯,以教师教学国际调查项目(TALIS)的数据为基础,关注了教师认可的重要性、如何支持新教师、如何利用教师反馈来改进课堂纪律氛围,以及促进教师之间的学习等问题,[17]旨在为世界各国的决策者、学校领导和教师提供最新的信息,并为教育投入和教育政策制定中的焦点问题提供跨国比较和深入分析。

同时,OECD也关注教师评价。2013年,发表了《21世纪的教师:用评价来改善教学》的研究报告。尽管各国的教师评价方式不同,但教师的角色定位、教育管理结构、职业晋升途径、其他职业评价的类型都会对一国的教师评价体系产生影响。因此,该报告建议各国政府要利用多种来源和措施来给予教师反馈(包括家长和学生的调查、课堂观察,自我评价,同行评价及主要评估学生的考试成绩等),真正评价教师角色的复杂性。同时,各国政府要设计合作的教师专业发展途径。[18]

关于如何开展评价,OECD发布了题为《发挥协同作用,提高学习效率:评价和评估的国际视角》的国际比较研究报告。报告发现28国的评价和评估政策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主题:如评价的多样性更强,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日益提升,评估结果被用于各种用途等。报告还针对评价评估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专门的政策建议。[19]

教师对于教育公平和卓越具有重要作用。2014年,由新西兰教育部和OECD等联合举办的国际教师职业峰会围绕“卓越、平等和包容性———为所有人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对教师和教学进行了集中探讨。会议认为,应重视优秀教师对卓越与公平的重要性;可以通过赋予学校自治权实现教育公平;关注学校与课堂的学习环境,以促进教育卓越与公平;早期教育对于促进公平、实现卓越非常重要;要调动所有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性,应对教育公平与卓越的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20]

(三)从系统层面关注教育改革

成功的教育系统改革需要教学因素和结构性质量因素的结合。[21]世界银行开发的《优化教育结果的系统方法》(System Approach for Better Education Results,简称SABER)[22]着眼于早期儿童发展、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私立教育机构、公平性和包容性、信息与交流技术、学校自治与问责、学校财政、学校卫生与营养、学生评价、教师、第三级教育、劳 动力发展等政策领域,以问卷的方式收集与分析各个国家的相应数据材料,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影响全民学习的相应教育政策与机构的各项信息, 从而评估一国全民学习目标的实现情况。

学习目标是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 教学和评价是实现学习目标的必由之路,质量则越来越成为一种教育理念和文化贯穿于教育系统的各个环节中。从国际组织对学习目标和教学评价等的关注可以看出,国际组织对于教育质量的关注已实现从宏观到微观、从结果到过程、从单一到多元的拓展和深化。

三、强化全球教育合作

在全球化背景下,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教育合作越来越频繁和普遍。开展不同层面的教育合作是国际组织发展壮大后实践其教育理念的基本途径和方式。

(一)强调全球和国家层面合作

“全球教育伙伴”是一个在全球和国家层面展开合作的平台,通过签订协议,发展中国家承诺规划和实施良好的教育计划,同时援助方承诺统一并协调解决这些计划的额外资助。目前,“全球教育伙伴”包括52个发展中国家和25个以上的多边、双边、地区性援助机构和组织。[23]“全球教育伙伴”主要通过两大途径来运行:一是调动国内和国外的资金;二是帮助发展中国家加强和援助方、社会机构和私人机构之间的合作,从而实现本国的教育计划和战略,并确保教育援助的协调有效,以及使用资金的效率。世界银行作为“全球教育伙伴”的倡导者之一,出台的《全球教育伙伴2012~2015年战略计划》主要包含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全球教育伙伴”的长期战略,包含四大战略目标:全民入学、全民学习、拥抱每一个儿童、塑造未来。第二部分包含五个具体目标,分别是:(1)让脆弱和受冲突影响的国家有能力发展和实施他们的教育计划;(2)在“全球教育伙伴”资助的国家中,让所有的女童能在一个安全的、支持性的学习环境中成功完成小学,并进入中学;(3)极大地提高三年级儿童学习并掌握基本的读写和计算能力;(4)通过培训、招聘和留住教师来提高教师队伍质量,并支持他们提供优质教育;(5)要提升接受全球教育伙伴资助的国家在国内外教育资金投入上的总量、有效性、效率和分配公平。[24]针对这五项具体目标,“全球教育伙伴”已经联合多个国际组织在不同国家采取了不同的措施。

(二)成立教育协同合作联盟

教育协同合作联盟是不同教育机构为了共同的目标,在资源共享的基础上形成的竞争与合作并存的教育联合体,如欧盟成立的职业教育联盟就是一个典范。为了充分发挥德国在职业教育领域的楷模作用,德国联邦教研部(BMBF)与西班牙、希腊、葡萄牙、意大利、斯洛伐克和拉脱维亚等国家基于在职业教育领域合作的需要,成立了职业教育联盟,其目标是要在2020年以前,让各国25岁以下人口的就业率达到80%。[25]该联盟有利于发挥不同国家、地区的教育机构的优势,采取联合的方式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在欧洲,为了实现科技创新,欧洲创新与技术研究院(European Institute of Innovation and Technology,简称EIT)通过与知识与创新共同体(the Knowledge and Innovation Communities,简称KICs)的合作伙伴关系汇聚了欧洲最好的大学、科研中心和企业开展科学研究和教育项目。[26]

(三)支持教育机构之间的广泛合作

在欧盟“全民伊拉斯莫计划”中,欧盟未来资助重点主要在三个方面:一是大幅提高个人到其他国家进行学习和培训的机会;二是在教学机构、青年组织、商业界、地方和区域政府,以及非政府组织之间建立合作,以鼓励在教育、培训和青年活动中的创新实践和发展,提升就业、创新和创业能力;三是支持各成员国的政策改革以及与欧盟外国家的政策合作,重点关注以实效为基础的政策制定和实践交流。[27]在“新伊拉斯莫计划”中,将资助12.5万个学校、职业及培训院校、高等教育机构、成人教育机构、青年机构和企业,以建立2.5万个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进一步促进机构间经验交流和业务联系;资助3,500个教育机构和企业, 建立300个“知识联盟”和“行业技术联盟”,促进就业能力、创新及创业。[28]

在教育沟通和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教育合作亦体现在不同层面:一国内的不同教育组织和机构之间;国家间的教育组织和机构之间;国际组织和国家的教育机构之间,以及不同的国际组织之间等,这些教育合作和伙伴关系共同作用,促进各国教育系统不断完善。

四、重塑高等教育的世界格局

研究表明,到2020年,全球高等教育人力资本的版图将会产生根本性变化,中国将成为世界上位列第一的高等教育人力资本大国。[29]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在带给一个国家人力资本回报和经济收益的同时,也给国家带来了压力和负担。因此, 如何保持高等教育的既有优势,同时取得持续的进步是各国和世界高等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亚洲大学崛起

2014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亚洲高等教育:扩招与提升》(High Education in Asia:Expanding Out,Expanding Up)报告指出:亚洲私立高等教育异军突起;研究生教育的扩张在为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做准备,对于政府而言,扩大研究生教育扩张具有次级效益;亚洲高等教育注重基础研究和开发;大学排名不是唯一。从长远来看,亚洲高等教育发展战略不仅要应对当前的需求,还要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系统,以着眼于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声望。[30]每个国家都必须在扩张与提升之间找到平衡。

(二)欧洲大力促进高等教育国际化

全面的高等教育国际化战略包含三个主要方面:国际学生和教职人员的国际流动;提供一流的国际化课程和数字化教学;在不同机构、部门间建立起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提升其国际化能力。在《欧洲2020战略目标》中,帮助成员国高等教育机构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使欧洲大学能更有效地应对全球挑战就是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2013年7月,欧盟委员会发布的《欧洲高等教育的世界战略》[31]旨在确保欧洲毕业生获得在全球任意地方工作所需的国际化技能,同时确保欧洲大学在吸引国际生源方面的吸引力。这就意味着欧盟高等教育在现有国际化的基础上,将继续追求数量和质量的不断提升。

欧盟与拉美国家建立了“拉美—欧盟”高等教育区,通过开展国际化的教育合作项目、跨地区的人才流动、开设国际化的课程、推动科研和学术活动的国际合作等方式[32],在向拉美国家提供教育援助的同时巩固双边关系。

(三)让各种排名回归大学本质

大学排名是近年来高等教育的焦点话题,国际组织也将注意力不约而同地集中在大学排名上。针对大学排名这一信息工具已经被滥用和误用的事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高等教育排名与问责:善用与滥用》研究报告。[33]该报告结合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对大学排名的逻辑起点和方法论进行深入分析,呼吁大学排名应去西方化,重视大学为国家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2014年,欧盟公布了新一轮“多维度全球大学排名”结果。该排名以多维度评估、按绩效排名和用户导向作为基本出发点,在大量咨询利益相关方,并进行细致的信度、效度和可行性方法学分析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30余种单项指标,并从科研表现、教学质量、国际化取向、知识转化、区域参与等五个维度对850多所大学进行测评,旨在对大学的各项表现进行更准确地描述,为学生提供更详尽的入学指导。[34]

大学排名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有效途径,对于高等教育格局调整具有显著的影响。但无论是明确大学排名的方向还是创建新的排名工具,大学排名都应充分考虑高等教育的基本职能, 以及不同社会文化背景对高等教育的不同影响, 从多维度出发重塑世界高等教育格局。

五、多方面保障全纳教育的实现

全纳教育自提出以来受到各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持续关注。在欧盟,约有4,500万成年人有残疾,1,500万儿童需要特殊教育,而这些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和残疾人大多被剥夺了教育或就业机会。在所有成员国的特殊需求学校中,罗姆人、少数民族和社会经济弱势背景的儿童的权利被剥夺的比例很高。[35]因此,欧盟呼吁其成员国要更加努力地发展全纳教育体系,消除弱势群体在接受教育、培训,以及就业时所面临的障碍。在如何界定特殊需要的儿童,以及他们应该在主流学校还是特殊学校学习等方面,欧盟成员国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欧盟建议成员国应该在统一定义和提高数据采集方面做更多工作,使其更有效地进行方法比较并彼此借鉴。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2013年世界儿童状况》主要关注全纳教育的实现。该报告指出如果全社会都能将注意力集中在残疾儿童的能力,而不是他们身体的缺陷上,残疾儿童及其生活的社区都将从中受益。报告明确指出全纳教育的第一步应该从家庭早期教育开始。在实现全纳教育过程中, 教师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同时需要家长、社区和儿童的共同努力。从国家层面来看,政府和教育部门要明确自己的责任,并承担起让所有适龄儿童入学的责任,与伙伴单位和利益相关者的合作有助于教育部门履行自己的责任。[36]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2014~2017战略规划:保障每个儿童的权利,尤其是弱势儿童》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一如既往地着眼于初等教育的入学机会和学习, 为弱势和被排除在外的儿童,包括残疾儿童和女童提供多样化、可选择的学习成果评价系统。

篇4: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日本广岛大学和美国伊利诺伊大学研究人员组成的联合研究小组,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医学》杂志网络版上报告说,他们发现一种代号为“NPC1L1”的人体蛋白质会在丙肝病毒感染过程中扮演受体角色,它能与丙肝病毒结合从而引发感染。“如果能阻止NPC1L1蛋白质发挥作用,就能使丙肝病毒的感染效率显著降低,将来有望据此开发出新的丙肝防治方法,”研究人员说。

由于这种蛋白质具有吸收胆固醇的功能,医学界已经开发出通过遏制NPC1L1蛋白质发挥作用来治疗高血脂症的药物依泽替米贝。此次研究小组在利用人体细胞进行实验时,将这种药物添加到丙肝病毒中,结果发现经过一段时间后,无论丙肝病毒属于哪种基因类型,其数量都减少了。此外,研究小组还将人体肝细胞移植到小鼠体内,然后再投放依泽替米贝,结果即使给小鼠注射丙肝病毒,也能遏制

感染。

不过研究人员同时指出,通过遏制这种蛋白质的作用对抗丙肝病毒感染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来源:新华网)

篇5:最新国际管理会计论述题

一、试阐述国际管理会计的概念、理论框架,内容及范围。

二、对于跨国公司来说,适应跨国经营的环境和条件是什么?跨国公司管理会计应该包括哪些基本内容并形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基本框架?为什么?

三、试阐述跨国经营企业业绩评价的特点、内容与方法?

四、试阐述战略管理会计的概念、特点、内容及方法?

五、从“资本与劳动结合”或者“智力与财富”合作的视角讨论:知识是否就是力量?知识为何没有力量?从知识到力量的转化机制对研究人力资本管理会计有何重要意义?

六、如果企业实施资本成本管理会计理论构想,那么,企业资本结构调整如“债权转股权”、“配股”等行为的“利润效应”会如何呢?

七、试阐述中国管理会计制度的变迁与特色。

八、你是否赞成“企业管理以财务为中心,财务管理以资金为中心”的观点?请全面阐述你的理由。

九、中西方管理会计比较(研究)。

十、针对国际管理会计的内容,自选一个相关“案例”,做出恰当与必要的分析,给出相应的结论。

说明:

考生可以上述某一问题作为考题,自拟题目,写出一篇总结、报告或论文。文章要求观点正确,论据充分,分析合理、资料翔实;不能照抄照搬,要有自己的观点与思考。篇幅一般应不少于5000字。

篇6:2021年国际劳动节最新由来

国际劳动节由来

五一劳动节源于美国芝加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的20多万工人为争取实行八小时工作制而举行大罢工,经过艰苦的斗争,工人们终于获得了胜利。为了纪念这次工人运动,1889年7月14日,由各国马克思主义者召集的社会主义者代表大会,在法国巴黎隆重开幕。大会上,所有人一致同意:把5月1日定为国际无产阶级的共同节日。这一决议得到世界各国工人的积极响应。1890年5月1日,欧美各国的工人阶级率先走上街头,举行盛大的示威旅游与集会,争取合法权益。从此,每逢这一天世界各国的劳动人民都要集会、旅游,以示庆祝。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是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工人群众走上街头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旅游、集会。新中国成立后,于1949年12月将五一定为法定劳动节

中国五一劳动节习俗

中国人民庆祝劳动节的活动可追溯至1918年。这一年,一些革命的知识分子在上海、苏州、杭州、汉口等地向群众散发介绍“五一”的传单。

1920年5月1日,北京、上海、广州、九江、唐山等各工业城市的工人群众浩浩荡荡地走向街市、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集会。李大钊专门在《新青年》上发表了《“五一”运动史》,介绍“五一”节的来历和美法等国工人纪念“五一”的活动,号召中国工人把这年的“五一”作为觉醒的日期。陈独秀也为庆祝这个节日发表了《上海厚生纱厂湖南女工问题》一文,揭露资本家剥削工人剩余价值的真相。陈独秀又在上海船务栈房工界联合会作了《劳苦者的觉悟》的演说,阐明了“劳动创造世界”。“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贵重”的观点。在北京,一些青年外出宣传,散发《五月一日劳工宣言》,唤起工人为反对剥削、争取自身权利而斗争。这是中国首次纪念“五一”国际劳动节的活动,也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五一”劳动节。

1921年“五一”前夕,在北京的共产主义小组成员邓中夏等人创办的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里,工人们学唱《五一纪念歌》。其歌词是:“美哉自由,世界明星,拼吾热血,为他牺牲,要把强权制度一切扫除净,记取五月一日之良辰。红旗飞舞,走光明路,各尽所能,各取所需,不分贫富贵贱,责任唯互助,愿大家努力齐进取。”这首雄壮有力的歌,是由长辛店劳动实习学校的教员和北京大学的进步学生共同创编而成的。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于1949年12月将5月1日定为法定的劳动节,是日全国放假一天。每年的这一天,举国欢庆,人们换上节日的盛装,兴高采烈地聚集在公园、剧院、广场,参加各种庆祝集会或文体娱乐活动,并对有突出贡献的劳动者进行表彰。

1999年9月,国务院改革出台新的法定休假制度,每年国庆节、春节和“五一”法定节日加上倒休,全国放假7天。从此,3个“黄金周”掀起的旅游消费热成为我国经济生活的新亮点,假日经济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新话题。已基本形成。从_年11月9日开始,经过多方研究论证比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人民网、新华网、国家发改委网站,以及新浪、搜狐等网站上予以公布,开展民意调查。调整的内容主要包括,春节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五一”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清明、端午、中秋增设为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五一黄金周也将成为历史。

五一劳动节经典祝福语

1.用圣人的胸怀面对,用皇帝的御饭养胃,用清洁的空气洗肺,用婴儿的感觉去睡,用灿烂的阳光晒被,病魔就会主动后退。五一劳动节快乐。

2.您辛勤的劳动为我们传递着温情,衷心的问候一声您辛苦了!劳动节快乐!

3.雨水说天空也会落泪,玫瑰说爱情总有枯萎;离别说寂寞无滋无味,咖啡说活着得习惯苦味;我说只有朋友最珍贵。劳动节快乐。

4.劳动是为了更好地享受生活,五一节祝大家:五一过得轻松!

5.健康是最佳的礼物,知足是最大的财富,关心是最真挚的问候,牵挂是最无私的想念,6.劳动节愿我们的劳动带给大家春天的回报,祝你全家幸福愉快!

7.如果快乐可以异地存取,我愿将我所有快乐存入你的银行储蓄;如果幸福可以打包邮寄,我愿将我所有幸福发给你。愿幸福美满,祝五一快乐。

8.不许再重色轻友了,今天的PARTY一定要来,否则我们会Give

9.假期年年有,这个假期特别不同,知道为什么吗?不知道我来告诉你,我也是研究了很久才知道怎么不同的,因为我给你发来了短信,哈哈!祝五一快乐!

10.五一,祝你“无一”:无烦无恼每一天开心欢笑,无病无灾每一月健康安好,无阻无挠每一季风调雨顺,无分无离每一年亲情拥抱,无时无刻每一秒幸福围绕!

11.当代科技很发达,祝福传递有门道,五一节日将来到,我把祝福早送上:网络祝福铺天盖地来报道,手机短信滴滴答答不停绕,让你五一热闹欢畅!

12.风在笑,鸟在唱,思念浓,情谊久,心扑通,在期待,五一临,祝福传:烦恼消,忧愁跑,欢笑蔓,幸福延,身轻松,逍遥游,快乐久,乐悠悠!

13.转眼又到劳动节,劳动人民歇一歇。一年劳作辛苦了,国家让咱都过节。辛勤工作松一松,紧张情绪做调整。休息更能提效率,磨刀不误吹柴功。劳动节快乐!

14.祝朋友们一帆风顺,“五一节”快乐!

15.祝福是窖藏的酒,是新春的芽,是日夜咀嚼而未开口说出的深情话。现在,我把所有的祝福装进短信寄到你的窗前,愿你节日飘香,生活幸福美满。

16.哥们,姐妹们要注意劳逸结合哦!五一开心!

17.朋友,生活虽然是由烦恼组成的一串念珠,但我们得微笑着数完它不是吗?在这轻松美好的假日里,祝你及亲爱的家人快乐!

18.别太苦自己,别给自己压力太大,放松自己,保重自己,才会拥有一切!别给自己压力过大,放松自己,保重自己!祝五一快乐!

19.花是牡丹最美,人为朋友最亲,交友不交金和银,只交朋友一颗心。水流千里归大海,人走千里友谊在,大树连根,朋友连心。劳动节快乐!

篇7: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信息来源:山西汽车门户网

5月看车展,看全球限量车型,4000

万阿斯顿-马丁one-77

首度亮相龙城;

5月看车展,看香车美女演绎极致汽车盛宴;

5月看车展,看巅峰试驾,玩汽车漂移,体验激情与速度; 5月看车展,看巨额优惠席卷龙城;

2012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将于2012年5月17--20日在山西国际展览中心(又名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隆重举办。

此次展会由山西国际展览中心、太原市会展办和太原市镖王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承办,吸引了40多个汽车品牌共300多款车型的倾情参与。

作为2012年汽车行业的一项盛事,又将有哪些看点值得我们去关注呢?下面就一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走进2012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

看点一:豪车云集,引爆五月龙城

刚刚结束的北京国际车展还让消费者意犹未尽,5月龙城将再掀车展热潮。5月17-20日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烽火再起。

五月注定是属于汽车的盛宴,如果说保时捷、路虎、奔驰、奥迪、宝马、英菲尼迪、讴歌、沃尔沃、斯巴鲁等高端汽车品牌已经让消费者感觉司空见惯,那么此次展会将云集世界诸多豪华品牌让您大饱眼福。阿斯顿-马丁、劳斯莱斯、兰博基尼、法拉利、保斐利、科尼塞克、路特斯、奥迪R8、杜卡迪等全球顶级豪华轿跑车将集体亮相龙城,特别是价值超过4000万人民币的全球限量超级跑车阿斯顿-马丁one-77将首次登陆龙城,炫酷身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吧!

山西汽车门户网 山西汽车门户网

看点二:动态试驾,演绎汽车精彩

动与静的完美结合体现汽车的速度与激情,如果说静态展示的是汽车的芳容,那么动态试驾则更多的是体验汽车的速度。山西国际展览中心的建成,为汽车经销商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汽车展示和推广平台,此次展会也吹响了汽车动态试驾的集结号,路虎的巅峰试驾会、英菲尼迪的G速挑战、海马汽车欢GO汇,即将轮番上演。如果这些还不够过瘾,奇瑞还将为广大消费者带来QQ特技车队表演,速度与激情让消费者“high”翻全场。

看点三:厂家新车发布创新高

新车历来是车展关注的焦点,此次车展也将为我们带来众多新款车型,规模、档次和上市数量都创历届车展之最,越来越多的首发车型也选择在车展上与广大消费者见面。有哪些车型即将在2012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上亮相和发布,让我们先一睹为快。全新奥迪A6、沃尔沃V60、宝马6系Gran Coupe、保时捷Boxster、进口现代劳恩斯酷派、一汽大众全新速腾、广汽本田歌诗图2.4L、上海大众POLO GTI、长安福特新福克斯、奇瑞新东方之子、······数十款新上市车型,让我们共同期待!

山西汽车门户网 山西汽车门户网

看点四:巨幅优惠席卷龙城

车展,是一个平台,既可以满足消费者赏车猎奇的欲望,也可以实现消费者买车购车的愿望。在各参展品牌安排精彩演出吸引关注的同时,也推出了形式各异的优惠促销政策以促成购买和下定。如果说豪车比拼的是人气,那么中低端车比拼的更多的是销量,为了更好的促进销售,各经销商(以一汽丰田、东风标致、上海大众、东风日产、广汽本田、奇瑞、比亚迪等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为主)也是推出了精彩纷呈的促销政策,砸金蛋、现金一把抓、超级大赢家等多种促销手段将掀起车展销售热潮,让您真正不虚此行。

看点五:香车美女夺目

刚刚结束的北京车展,让消费者调侃:北京胸展,你看到了多少名车。而即将开展的2012中国·太原国际汽车展览会,香车美女依然是我们不得不提的一个话题。

经过北京国际车展的预热,香车美女在太原车展将被推上一个极致。豪车云集,名模斗艳,香车美女,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还在等什么?

山西汽车门户网 山西汽车门户网

5月看车展,17-20日,山西国际展览中心,我们不见不散!

篇8:最新国际形势研究

一、关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和困难

1、人民币国际化的条件

T.N akao (2010) 认为中国可能会比日本更快实现本国货币国际化, 但是, 在扩大人民币的使用范围时, 仍然需要完善的配套政策, 包括可靠的宏观经济管理、适度的汇率政策、渐进的资本交易自由化以及逐渐放松管制的国内金融体系。Y.C.Park (2010) 认为人民币想要成为真正的国际货币, 必须首先要开放国内金融市场, 采取浮动、灵活的汇率制度, 使人民币成为完全的可兑换货币。B.Eichengreen (2010) 认为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一是必须建立深度的、有流动性的金融市场;二是需要消除很多金融限制, 实现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型;三是需要建立法制创造国际投资者的信心, 使其更好地使用人民币进行国际交易。D.Martellato (2010) 认为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开放的贸易政策使中国有成为国际储备货币的潜力, 但国际金融一体化的有限性、国债市场规模较小且流动性不强以及不定期的通货膨胀轨道仍然是限制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三个主要因素。M.Pettis (2011) 认为在短期内考虑人民币成为主要储备货币并不现实:一是需要一个人民币积累机制;二是中国金融体系的改革不够彻底;三是地缘政治条件的限制。R.Portes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将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在此过程中中国必须要放弃资本控制并逐渐增加汇率灵活度, 同时要有更深层次的金融市场工具以及运作良好的监管机构。D.Wessel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中国必须取消低利率管制, 同时让经济政策透明化。Stier, Bernoth&Fisher (2010) 认为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应当优先考虑采用更为灵活的货币制度, 而不是使资本项目自由化。一旦金融部门能够灵活、独立地吸收外资, 人民币就能真正成为国际货币。E.S.Prasad (2011) 认为针对目前人民币汇率与美元紧密相连的情况, 中国政府正在采取多种措施试图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并促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但前提是必须彻底改革中国的金融体系。

2、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如何扩大对外贸易、投资中人民币使用的范围

J.Leahy (2011) 认为考虑到美元的避险功能, 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在于如何将中国与拉美国家之间数额庞大、以美元结算的国际贸易转变为主要以人民币结算。D.Kowalczyk (2011) 认为中国政府允许境内企业使用人民币在境外设立公司和实施并购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 将为人民币流出中国提供一条新的途径。M.Baig (2011) 表示中国政府指定的中资银行在新加坡进行人民币交易的清算, 将为中国与东南亚的人民币贸易创造条件, 最终将有助于提升人民币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地位, 改变中国对外贸易中完全依赖美元的局面。D.Kwok (2011) 认为中国政府最近出台的三项措施, 包括任何企业均可在香港开设人民币银行账户和兑换人民币、香港本地的金融机构可以自由创设以人民币计价的投资产品、对企业的人民币贷款业务完全放开, 将有助于增加海外人民币贷款数量, 进而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E.Fung (2011) 表示香港人民币计价投资产品的日益增多, 将有助于刺激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的增加, 拓宽国际市场人民币的使用范围。A.Back (2011) 认为在持续的人民币升值预期下, 越来越多的境外企业接受人民币作为支付货币, 而中国企业出口商品时收取美元, 这会造成流出中国经济的人民币越来越多, 外国货币越来越少, 中国的外汇储备规模加速, 最终不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A.Gilmour (2011) 认为近期人民币开始在亚洲贸易结算方面发挥重大作用, 这将有助于增加人民币的海外持有规模。

3、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资本项目可自由兑换

J.Leahy (2011) 认为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问题上存在很大的障碍:一是使人民币可自由兑换, 二是目前还不存在大的以人民币计价债券的市场。J.W.Lee (2010) 利用国际储备货币需求函数进行计算, 实证结果表明目前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地位较低的主要原因在于资本项目管制。Ulrich, Hoosain&Wong (2011) 认为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中, 要伴随资本账户的逐渐开放, 才能促进人民币成为广泛使用的贸易货币以及投资计价货币, 最终成为储备货币。Cookson&Dyer (2010) 认为除非中国逐渐放开资本项目的管制, 大幅扩大内地债券市场准入, 提高人民币在外汇市场上交易的便利性, 否则人民币无法真正实现国际化。Lardy&Douglass (2011) 认为中国政府人民币国际化战略的成功与否取决于资本项目尚未完全开放的前提下, 境外投资者是否乐于大规模地持有人民币存款。C.Lo (2010) 认为目前人民币国际化尚处于初级阶段, 人民币缺少成为储备货币的最重要的先决条件———完全的可自由兑换, 而这一目标的实现取决于健全有序、有深度并正常运行的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A.Carstens (2011) 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不可阻挡, 但由于中国实行资本账户管制, 拉美各国央行不可能把大量的外汇储备投资于一种不能自由兑换的货币。B.Jopson (2011) 认为从长期来看, 人民币全球化的关键在于中国政府能否逐步解除控制汇率的资本管制措施。A.Gilmour (2011) 认为人民币海外持有规模的不断扩大将为中国的金融体系改革带来外部压力, 市场力量将迫使人民币逐渐实现完全可兑换, 届时人民币在全球储备中所占比例将会显著上升。T.Orlik (2011) 认为近期人民币的国际化步伐正在加快, 但在资本金账户封闭、汇率受到持续控制的情况下, 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的可能性非常小。

4、人民币国际化的困难:地方政府债务过于庞大

V.Shih (2010) 经过数据搜集和分析认为截至2009年底中国地方政府负债约1.6万亿美元, 占中国2009年GDP的三分之一, 相当于中国外汇储备的70%。他认为中国政府可以把地方政府债务过大的问题转化成金融体系改革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机遇, 但必须赶在地方债务变得太大而难以应对之前采取行动。J.W.Lee (2010) 认为人民币想要成为国际储备系统中的一种国际货币, 必须要克服一系列令人头疼的挑战, 其中包括中国政府应适当监督和管理国内规模庞大的地方政府债务, 这对于稳定货币体系和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也非常重要。

二、人民币国际化的战略

1、人民币国际化如何起步

N.Daswani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有很多推动因素, 其中最主要的驱动力是全球商品贸易中对人民币的需求。D.Martellato (2010) 认为为了有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应尽快促使人民币成为东亚地区内、或者亚洲货币体系内的基准货币。J.Yam (2010)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首先应进行两方面努力:一是要不断完善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的架构, 确保香港离岸人民币市场规模发展到足够大;二是通过货币互换协议让其他国家的央行可以借到人民币, 加强人民币流动性, 才能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 符合中国国家利益并有助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Stier, Bernoth&Fisher (2010) 认为中国政府推动香港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试验中心, 建立了人民币离岸市场, 有助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Ulrich, Hoosain&Wong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应该包括五个步骤:人民币从境内流出;离岸流通;境外人民币返回中国境内;人民币全球流通范围的逐渐扩大;资本账户完全开放。R.Lamba (2010)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要关注三个关键步骤:人民币从境内流出;人民币在离岸市场流通;人民币回流境内。Jaccard&Neoh (2010)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包括三个步骤:周边化;区域化;全球化。

2、人民币国际化的实现路径

Y.C.Park (2010) 认为有两个路径可以促使人民币真正实现国际化:一是全球化路径, 人民币谋求与美元或欧元类似的货币地位, 这种方法风险较大并且具有不确定性;二是比较可行的区域化路径, 也包括两种可供选择的方向, 或者采用“东盟10+新3” (东盟+中国大陆+香港+台湾) 的方式成立人民币货币区, 或者采用“东盟+3” (东盟+中国+日本+韩国) 的方式促使人民币成为区域性货币锚。S.Tsang (2010) 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与传统的货币国际化的改革路径不同:人民币的国际化不必等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后才出现。人民币离岸市场与在岸市场之间障碍的消除, 将有助于推动人民币逐步实现完全自由兑换, 进而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进程。J.Leung (2011) 为实现人民币真正国际化和境外兑换自由化, 人民币的改革很有可能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实现内地以外人民币的自由流通;第二步是要让境外人民币储备在深度和广度上都有所拓展;第三步是允许境外人民币有控制、有管理地回流内地, 同时不会引起人们关于热钱流入的担忧。

3、人民币国际化的双轨制操作策略

P.Subacchi (2010) 认为在控制人民币兑换的前提下进行货币国际化, 目前只能采取双轨策略:一是推动人民币在跨境贸易中作为计价单位, 促其成为结算货币结算;二是通过在香港建立人民币计价资产的离岸市场来增加人民币的吸引力。M.O tero-Iglesias (2010) 认为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过程是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成功策略, 尽管人民币现阶段尚未实现可自由兑换、中国政府仍对资本流动进行控制, 但至少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的策略是可行的。人民币国际化需要双轨制:既要在贸易往来中使用人民币, 又要鼓励在香港的银行和公司发行人民币债券给人民币持有者提供投资机会。N.Kwan (2011) 认为中国目前正在努力把人民币发展成为一种可兑换性受到控制的国际储备货币, 实现这一目标的战略是双轨制:并行发展在岸和离岸人民币市场。

4、人民币国际化的节奏

D.Marsh (2011) 表示中国要控制人民币走出去的步伐, 平衡好风险和回报的问题, 必须从长远来看待人民币的国际化, 不能急于求成。N.Lardy (2011) 认为不能低估中国金融体系改革的速度, 今后中国的人民币国际化步伐会更迅速, 在2—3年内, 中国就能实现人民币自由兑换。B.Eichengreen (2011) 认为在未来十年内, 人民币可能将逐步加快国际化的步伐, 其使用范围将日益扩大, 足以挑战美元作为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地位。

三、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预测

1、对人民币国际地位的预测

A.Keidel (2011) 认为随着人民币国际地位的提升以及人民币升值的预期, 人们将会开始加持人民币, 但是人民币要成为世界第一储备货币至少还要10—20年。R.Zoellick (2011) 认为在中国采取措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和资本项目开放后, 人民币可以加入SDR, 从而对现有国际货币体系进行调整改革。Jaccard&N eoh (2010) 认为中国政府以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为起点, 加速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 这将有助于人民币成为全球货币, 同时也将给香港银行业带来巨大的商机。J.W.Lee (2010) 利用国际储备货币需求函数进行计算, 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可以逐渐发展成为亚洲和亚洲以外地区的国际货币, 到2035年时世界外汇储备中人民币的占有比例将达到3%~12%左右。N.Kwan (2011) 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利用全球金融市场和资源来支持自身增长和发展中关键的一步。到2030年, 随着中国GDP超越美国, 人民币可能会成为国际金融体系中最重要的货币和资产类别之一。R.A.Mundell (2011) 认为人民币已经在东南亚地区变成了区域性货币, 如果中国最终开放资本市场并停止控制货币兑换汇率, 人民币必将成为国际货币。D.Strauss-Kahn (2011) 表示把人民币等新兴市场货币增添到IMF所管理的货币篮子中, 将有助于增进全球金融体系的稳定。A.Stevenson (2011) 援引彭博社 (Bloomberg) 对多名经济学家、分析师以及交易员的调查结果:人民币将在十年内成为一种储备货币, 并在2016年前实现自由兑换。他认为人民币成为储备货币将有助于国际外汇储备在各个储备币种间平均分配, 人民币应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T.Gyohten (2011) 认为目前人民币不够资格纳入特别提款权 (SDR) 篮子, 中国应该至少为此等待10—15年。

2、对人民币国际化未来目标的预测

T.Ito (2010) 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人民币已经在亚太地区有重要影响, 在人民币上一次发生汇率波动的2005—2008年期间, 新加坡元、泰铢、马来西亚林吉特和菲律宾比索的汇率都或多或少与人民币汇率发生了联动。同时, 鉴于中国正努力推进人民币的国际化, 人民币朝着至少成为本地区重要货币、进而最终成为全球性关键货币的进程已经开始, 有深度的国内市场有助于人民币在国际上被广泛接受。M.Otero-Iglesias (2010) 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实现如下目标:减少对美元的依赖;产生外部需求市场;增强中国在亚洲和世界的政治影响;把上海建设成为能与华尔街和纽约抗衡的金融中心;完成从制造业与出口导向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向服务业与国内需求驱动的经济增长方式平稳转换。同时, 人民币国际化肯定会承担一定的风险:在进一步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过程中, 中国政府将不得不进一步开放资本项目, 尤其是建立境外人民币的回流投资渠道, 这可能招致更大规模的短期国际资本流入。H.L觟chel (2011) 认为未来人民币国际化将实现三个目标:第一, 中国将在国际金融机构治理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尤其是2011年配额重新调整后中国将会在IMF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二, 到2020年中国的汇率体制更为灵活, 将会在国际贸易结算和储备货币中实现更深层次的人民币国际化;第三, 随着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推进, 到2020年中国的资本市场和银行体系完全成熟, 银行业和金融业加速迈进现代化的行列。

四、总结与评述

上一篇:大学生讲思政课感受下一篇:小学毕业演讲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