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2024-04-28

「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精选6篇)

篇1:「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教师要学会享受职业生活的美

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的老师都会产生职业倦怠,究其原因,其一主要是日复一日的重复工作使自己的生活枯燥乏味。其二是把职业对人生的挑战看成是压力,而不是动力。只有学会享受教师职业生活的美,才会让快乐一直伴随着自己到永远。

教师要使自己对职业的感受焕发出美的光彩,就要学会探寻教师职业生活美的源泉。教师职业生活的美是教师以想象力丰富的生命之光倾心工作的结晶。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惟此,教师在教学的生活中以丰富的相像和独创的美去熏陶学生,常常胜过强迫意志的说教。而师生间美的情感上的双向交往大大缩短了教师与学生心理上的距离,学生从教师的审美情感中感受到人生的美。教师也从自己的审美情感中感受到激情与活力,体验着生命的律动。当教师以自己的审美情感在学生的心灵中盖上深深的美的印记,以自己极大的审美热情在学生的周围形成强有力的“美的磁场”时,教师的职业活动就富有了美的魅力。如,教师能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美的探索,那是一种美的体验,师生在审美情感激流的荡涤下淘到珠宝般新的知识,这时师生在分享着共同成长的快乐。这时的老师就会感到自己比以往更加聪明、更加敏锐、更加机智、更加强健、更有风度。这时的课堂会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学生如矢在弦、跃跃欲试。课堂因为有了美的体验,师生都一同咀嚼出一种韵味、一种芬芳、一种醇美、一种清香。作为教师审美的感知力,展现着自己知识积淀、文化气质、学识水平和教学机智。

教师只有用审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活,才可能对教学内容钻深钻透、入木三分,挖掘出其中的精髓内涵。然而,你的教学才能“发人之所未发”,“见人之所末见”,一针见血、一语破的、一点就明、一触即通。正可谓“居高”才能“临下”,“深人”才能“浅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净化、情趣得以提升,兴高采烈的去攀登知识的高峰。

教师要学会在自己所教学科中,带领着学生寻找美,品悟美和创造美。读一首诗、看一幅画、听一段交响乐,教一个公式,讲一段历史,观察一种现象,常常是通过有限的美的相像,领悟到那日常生活的无限的内在的联系,师生也将在这一迷人的领域中品味知识的甘淳与甜美,体验着成功的愉悦。教师只要学会以美的态度对待自己的职业生活就会丰厚教师的学识、修养,拓宽教师的视野、情趣,增添了教师的魅力。学校所开设的各门学科都是人类文化的积淀,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间真善美的体现。通过学科教学,学生可以找到一条攀登智慧高峰的捷径,从中获得走向世界、创造生活的底蕴和勇气。这就使得专业化教师职业与其他职业区别开来,具有了不仅教师本身要追求真善美,而且还具有引导学生求真、向善、趋美的特殊意义。这是人类赋予教师职业的使命,教师职业也因此而树立起伟大、神圣、崇高、纯洁的社会形象。如语文课中文质兼备的文学作品就是真善美的颂歌,教材里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就是语文教师每天都在接触并用来教学的主要内容,如果再加上语文教师对作品的深刻理解和精当解读,辅之以热烈饱满的激情、抑扬顿挫的语音,潇洒奔放的板书,便演绎出语文教学耐人寻味的意义。数学课中大量奇妙的数、奇异的形、奇特的式和数学概念、公式、定理等构成了数学的美,这是一种“冷而严肃的美”,如果再加上数学教师严密的推导、清晰的思路、简明的演算和直观的作图,便营造出数学教学所特有的美妙奇境。物理课所涉及的物质三态,所揭示的物质空间位移规律和运动形式的转换规律具有平衡、和谐的美。化学课所研究的物质构造和化合、分解的规律具有复杂、变幻的美。生物课所展示的生命本质和生态规律的有序绚丽。外语课所呈现的文法词汇和语音语调的异国风情。历史课所描绘的惊心动魄荡气回肠的历史画卷。地理课所掀开的悠远浩瀚神秘博大的山河面纱。音乐课的婉转、美术课的瑰丽、体育课的矫健、手工课的精巧等等,无不与人类的真善美相联。而学科的真善美又都统一在教师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育和教学,就是要把这些静态的知识活化。因而,知识的活化成为教育教学过程的本义。一是教师将书本上凝固的文字与火热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使书本知识具有现实性和生活性,使科学富有人文价值,成为学生在自主的发现中认识社会、理解生活的指南,对于学生来说,知识的活化过程就是他发现真理的过程。知识不再是游离于学生生活之外、与学生的生活毫不相干的东西,而是学生成长的必需,是学生生活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知识就与学生的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他们步履坚定走向世界的强大支持。二是教师将某门知识的内容与人类文化的长链联结起来,使学科知识具有整体性和发展性,使文化富有历史感,成为学生探索真理、创造世界的动力。这样,文化就不再是静止的来自于过去的知识,也不再只是“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贮藏式的书橱,而是学生现时的生活,是学生生长所不可缺的“阳光”、“空气”和“水”。文化就与字生的生命紧密相连。特别要强调的是,教育过程的美是一种动态生成的美。它是教师全部知识、能力、智慧的展现,也是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的基本途径。它把活化的知识通过师生分享的方式转化为个体的财富。

学生的主动参与是教师职业美的主要内容。离开了学生的主动性,就没有教育活动,也没有教师职业活动的实质性所在。正是有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积极体验,才会有浓厚的热情和积极的思维,才会有身心自由和谐的发展,才会有师生灵魂的碰撞和精神的汇合,也才会有教师职业活动的自由进行。可以说,教育对象的主动性为教师职业展示出一幅幅生动鲜活的美丽画面,它揭示了教师职业生活美的真谛。当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情绪进行主动的学习时,他们会在学习中感受到真理的伟大、智慧的迷人,体验到发现的喜悦、创造的快乐。这种情绪激荡着学生的惊奇、陶醉、骄傲、自豪的情感世界,构成了学生成长的重要部分,也成为教师职业富有魅力的内容。当教师不是以冷若冰霜的面孔,而是以值得信赖的形象走进学生,并推心置腹地与之交往时,教师就成为学生精神生活的导师、人生旅途的向导。他以自己崇高的理想、乐观的态度、丰富的阅历、进取的精神去影响学生、启迪学生、教育学生,而学生也因此获得一笔极为宝贵的人生财富。这些年轻一代的灵魂会展开双翼,提高他们飞翔的能力。这是教师生活中欢乐的高潮,因为这儿是美的灵魂接触了美的灵魂。老师只要到了这个境界才会享受着教师职业生活的美,职业倦怠将会一扫而空,而教师职业生活就会熠熠生辉,焕发出夺目之光。

篇2:「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劳店中学 2012年4月23日

要学会享受教师的幸福

劳店中学

劳希峰

一直以来,我只知道幸福是一种感觉,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却无法找到合适的语言描述。只觉得,感觉幸福的时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明媚。幸福是什么?大概没有人能说得清,因为所处的环境不同,每个人对幸福的理解也就不同。农民工说:幸福就是能在过年之前拿到工钱,然后赶在三十晚上,平平安安地回到家里,与家人过个团圆年;个体老板说:幸福就是少交点税,把货都卖出去;工人们说:幸福就是工厂别再招人,省得下岗;矿工说:幸福就是在下矿井之后还能再从矿里走出来;作家说:幸福就是赶快让我拿到我的版税;买彩票者说:幸福就是我能中500万大奖。

幸福应该是一种感觉,它既取决于人们的生活状态,更取决于人的心理状态。教师职业的劳心劳力、社会地位、劳动报酬等都很难轻言幸福,但这并不意味着就没有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事实上很多教师在享受着教育、体验着幸福,他们以多元、多姿、多态的幸福观诠释着什么是教师的幸福,那么怎样才能在平凡的工作和烦琐的事务中不断汲取幸福和快乐的元素呢?

一、在课堂教学中寻找——享受课堂

如果我们以享受的态度对待课堂,眼前就会充满明媚的阳光,耳边就会回响和谐的音乐,心灵就会体验诗意的灵感;如果我们以享受的眼光走进课堂,就会真心地热爱每一个孩子,就会把每一节课精彩地演绎,就会感觉自己的生命在闪光„„

一个懂得享受上课的人,课堂便自然会成为其享受幸福的重要舞台。课堂上当我们看着学生们专心致志的思考,听着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讨论,感受着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我们就会忘掉烦恼,感受无比的幸福。

我想要说的是:我们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可以改变自己的课堂。

二、在师生交往中寻找——感谢学生

商家总是感谢客户,因为客户给他们带来利润;演员总是感谢观众,因为观众给他们带来掌声;作家总是感谢读者,因为读者给他们带来销量„„ 老师最要感谢谁?当然是学生!学生给了我们幸福!每当我们走在教学楼的楼梯上,是学生们一声声清脆的“老师好”使我们的心里暖暖的;每当我们批阅作业时,是学生们一行行娟秀的字迹,使我们的心里甜甜的;每当学生考试后,是他们一次次进步,使我们的心里乐乐的;每当节日来临,是学生们一句句真挚的问候,使我们的心里满满的。这时,我会说,做为一名教师,我是幸福的。

学生给我们带来了幸福,我们怎能不感恩学生、呵护学生、尊重学生?当他们很亢奋的时候,我们要用富有感染力的言语,让他们归于平静;当他们沉闷的时候,我们要用有趣的话语或活动,让他们兴奋起来;当他们不愿意学习时,我们要用充满激励的言行,唤起他们的学习热情,让他们获得一种动力,这些就是为人师的魅力和幸福。因为我们在培养学生成才的同时,往往会感受到自己也在成才。学生的质疑会带领我们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学生的质朴与真诚能使我们的心灵得以净化。与此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我们在为学生辛勤耕耘的同时,收获的快乐也如期而来。

三、在学习反思中寻找——快乐反思

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在教学中,我们容易陷入机械重复的教学实践中,处在经验性思维定势、书本定势和惰性教学之中,久而久之,我们会感受不到教学的乐趣。“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反思能让我们弥补遗憾、减少遗憾。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我们可以自我提问:“学生已有哪些生活经验和知识储备?” “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会出现哪些情况?” “出现这些情况后如何处理?”等等。教学后,我们应该静下心来细细想想:“我的教学是有效的吗?” “教学中是否出现了令自己惊喜的亮点环节,这个亮点环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哪些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改进?” “我从中学会了什么?” “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 “学生学得是否愉快?” “我教得是否愉快?” 等等,经过长期积累,我们必将获得一笔宝贵的教学财富。

一位作家说过,不管生活怎么对我,我都微笑着面对生活。

篇3:「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一、与学生的协作

早在1977年, 美国人类教育协会作了一个为期两年的调查, 发现教师的交往能力影响学生的成绩。这一研究结果发表在《孩子们不会从他们不喜欢的人那里学到什么》。卡顿在《优秀教师的培训》一书中指出:学生在一种“奇特的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存在时学习成绩最佳。新型师生关系的建构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理念的具体体现。在新课程背景下, 师生之间将出现比以往任何时代更加密切的协作关系, 这种协作关系强调学生的参与, 强调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下一起讨论和交流, 共同地批判、考查各种理论观点、信仰和假说, 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论据以及有关材料, 并对别人的观点作出分析和评论。通过这样的协作学习, 学习者群体 (包括教师和每位学生) 的思维与智能就可以被整个群体所共享, 整个学习群体共同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与同事的协作

教师是一个孤独的职业吗?表面上看, 教师整日和满堂的学生在一起, 怎么可能是孤独的呢?但是, 教师确实是孤独的, 尤其是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形式中, 因为我们在课堂里的位置和身份与学生之间的确有隔膜。另外, 我们与学校里的其他教师也很隔离, 正如一位教师所说:“在教师休息室里, 除了寒暄以外, 我们从不谈自己班级里的事情, 我们不想让他人知道我们的问题, 因为我们害怕他们认为我们是不称职的老师, 一间教室就像一个有城池和护城河的城堡。我们太忙了, 从来不出去, 而我们的同事又羞于进来。我们往往对去参观别人的课堂感到迟疑, 尽管我们可能对里面发生的事情非常好奇。然而, 如果我们相互不合作, 彼此孤立, 这样很容易导致竞争和孤立。这种教师间的孤立是不幸的, 因为我们有很多东西需要从彼此身上汲取而获得的。”所以, 我们一定要打破这种传统的藩篱。

此外, 教师之间的合作的益处有多个:不仅可以摆脱彼此孤独的感觉, 而且可以满足新课程所提出的重大要求:课程的综合化。只有不同学科的教师相互合作, 才有可能完成课程的综合和学习方式的综合。同时教师在相互合作过程中产生一种心理支持:能有人与我们共同分享成果、分担问题总是一件好事, 通过分享计划和资料, 共同努力, 就可以减轻自己的负担;同时合作易于产生新的想法:我们的同事是教学信息和灵感的巨大源泉, 作为一个集体, 我们可以获得比个人努力能够获得的更多的成绩;通过与同事合作可以鼓励我们试验多种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学习, 调查表明, 当教师集体参与时, 教育改革会更成功, 当个人试图单独实施革新时, 往往不会发生重大的变化;不仅如此, 教师之间的合作对学生来说是示范性的:我们需要展示给学生, 在我们说合作有益的时候, 我们自己也在践行我们所倡导的信念。

三、与家长协作

美国教育部的《强壮的家庭, 强壮的学校:建立学习的社会合作》 (1994年) 一书中引用了这样一项研究来说明教育中家庭的重要作用:“30年的研究说明, 家庭大量地参与学生的学习对教育质量的提高, 以及为每个学生创造一个安全、有秩序的学习环境是极为重要的。”由于新旧教育观念之间存在着矛盾, 或者由于缺乏足够的信息, 家长对新课程可能不理解。这时, 教师应注意与家长密切合作。教师有责任向他们解释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以及自己的改革意图, 以便学生在一个新的气氛中学习时, 家长不至于感到困惑和生疏。教师也有义务向社区的成年人说明将要进行的变革, 以便他们能带着同情、理解以及对新课程的敬意来教育自己的社区的年轻人。教师必须与学生的家长或代理人建立密切的关系, 和他们共商教育问题。教师需要向他们说明, 教育是一项专门的工作, 要求教师具有大多数家长所不具备的资格, 但是, 教育又是一项学校与家庭的共同事业, 家长在其中也应发挥积极作用。

四、与教育行政领导的协作

篇4:班主任要学会享受教育的闲适

的确,教育是教师人生的历程,它有时平静有时奇崛,有时烦恼有时欢欣,有时枯燥有时多彩,有时平凡有时伟岸……总之像所有人生一样,充满了未知的困难和乐趣,因此,若把它固化为一种生硬、受累的职业,就会把自己的人生过得很糟。所以,为师者应该心态平和,乐观平静,努力把每一堂课、每一回谈话、每一次活动……都当作享受幸福的体验。作为学校教育主要施教者的班主任,更应该“看开”自己的职业,享受其间的闲适与美好。

一、教育需要闲适

班主任工作烦琐细微,很多事情看上去都微不足道,但教育无小事,每一件事都可能成为学生转变的十字路口。处理得好,任何一件琐碎的事都可能成为支撑学生成功的基石;处理不好,一件小事也可能使其跌入人生的泥坑。因此,处理这些事件时,班主任尤其需要谨言慎行,否则,心浮气躁,必然随意定性,任意拔高,或恨铁不成钢,皇帝不急太监急,或容不下芥蒂,吹毛求疵,视一切为异端……这都是极不利于教育学生的。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需把学生当作创造的蓝本,把学生的心灵作为雕塑的对象。负此重任,他必须戒骄戒躁,保持一颗闲适淡然的心,以平常的眼光,从正常的角度,去审视学生的一切行为。

教育缺乏闲适,就必然会少几分清新与安祥,多几分浮躁与嚣张。教育缺少闲适,就必然缺少自由、创造性与个性的生成,缺少人格的厚重。试想想,教师身心疲惫,又怎能培养目光灵动的学生?教师功利狂躁,又怎能培养大气淡定的接班人?所以,教育需要闲适,享受休闲。闲适可以调节高度紧张的身心,让我们的教育飞得更高,走得更远。

从管理的角度说,闲适意味着在管理及学习中更为宽广的天地及更加多样的个性,它往往与高效相伴——闲适后才有高效的激情与精力。享受闲适意味着科学合理地安排时间,调节生活节奏;享受闲适意味着加强身心修养,宠辱不惊,安贫乐道,减少过分的名利羁绊,在喧嚣中保持一颗不断滋生教育大智慧的恬适的心;享受闲适意味着懂得利用闲适,创造并抓住最佳契机施教,以达事半功倍之效。享受闲适,便是亲近教育的智慧,学成良好的教育本领。

二、成長需要闲适

人的生命成长是缓慢而曲折的,任何企图拉直生命曲线和历程的努力,都将是幼稚而徒劳的。因此,作为班主任,我们应该正视学生成长的慢速和弯道。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之间是存在巨大差异的,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愚钝的一面,同时,每个学生都有自己闪光的一面。

早在20世纪初,原北大校长蒋梦麟先生就曾指出:“在一所学校中,一个课堂中,学生此个人与彼个人相差甚远:有上智,有下愚;有大勇,有小勇,有无勇;有善弈,有善射,有善御。皆以禀性与环境不同,而各成其才。”可见,班主任要做的不是执一尺而定方圆,而是为学生提供展示的舞台,做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成功的激励者。学校有竞赛、活动,择优选派参加;没有活动,就努力创造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老师的关注。这样,每一朵小花都会开放美丽的花瓣,每一轮朝阳都会发出灿烂的光芒。这样,班主任就能在优悠闲适的欣赏中享受每一朵花的馨香,感受每一轮朝阳的温暖。

教育实践证明,学生成长是有其规律可循的。所以,在班级工作中,班主任尤其要认识到,万事有因果,溯因才得法。而学生行为之因往往出乎成人意料:有些学生上课故意捣蛋,其实是想引起老师和其他同学的注意,证明自己的存在;有些学生不交作业,其实是看看老师对此的反应或对自己的重视程度;有的学生迟到,其实是为了和某个老师有次对话或得到某个异性同学的一瞥……学生行为有刻意而为,有习惯使然,也有的是性格展露,但很少是道德问题。正如有学者所指出的,学生行为“就性质而言,基本上是轻微的违纪行为,很少有情节严重的”。因此,面对学生的种种行为,班主任完全可以“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给成长一个闲适的空间,也许收获的是更为丰茂的人生。

三、生命需要闲适

在工业生产中有个有趣的现象:工厂师傅锻好工件后,会把它扔在那里,而不着急加工,等它内应力完全消除了,内部的组织结构匀称了,疏松紧密一致了,再去加工,这样,加工出来的工件尺寸就不会变化了。

班主任工作何其相似。教育学生,并不需要看到他快速“定型”,而可以选择等待,选择他内心应力舒展之后的时机。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只要在师生交往中灌注情感,让情感氤氲师生间的隔阂,彼此心灵交融,教育的世界必然会融洽美满。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经年累月,没有终点,该怎么度过这样漫漫的人生?没有快捷的通道,只有闲适的办法:我们不妨常常想,风雨来了,天不会塌下来。不扇风,不点火,且看天上云卷云舒;多接触,多厮守,且听庭前花开花落;常赏景,多情趣,且叹人生雪月风花。

心理学中的“完美理论”认为,残缺、空白的东西,最容易使人产生一种急于“填补”“充实”的倾向,产生一种使之匀称、完美的思想,从而引发一种进取、追求的“内驱力”。一旦学生让你觉得有缺陷了,不“完美”了,不妨创设一种“空白”的情境,留下一片思维的空间,让学生自己去填补、去反省,从而在心理上造成一种期待与压力,进而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无声胜有声之效。这个世界上,没有不可相信的人,没有不可原谅的人,没有不可爱的人。况且,德育不是认错,经历更是财富。哪怕错误,也可以是完满人生的契机。

牵着蜗牛去散步,也能闻到沁人花香,听到悦耳鸟鸣,看到露珠闪烁,所以,班主任们,让我们从容上路吧。常去踏踏青,少些看管盯,闭上眼睛,“因雪想高士,因花想美人,因酒想侠客,因月想好友,因山水而想得意诗文”。如此闲适些,洒脱些,常有好心情,教育自然会随生命的律动而洋溢精彩。

教育是崇高的事业,任何功利和浮躁都只能让其与初衷背道而驰。苏轼有词云,竹杖芒鞋轻似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西哲也有言,一路走,慢慢欣赏啊。班主任,让我们闲适些,在“慢”中留一缕芬芳在心里,让其美如青青小草,慢慢长满心田。

(作者单位:广东北江中学

广东韶关 512026)

责任编辑 余志权

篇5:「教育智慧」教师,要学会享受生活

「教育智慧」教师,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教师从事的是塑造人的事业,要引导学生积极进取,自己就必须永葆青春和激情;要培养青少年的.探索精神,自己就要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同样,你要让孩子们将来成为一个幸福的人,教师自己首先就应该学会幸福地生活着。这些是生活对自己智慧和人格的挑战。知道吗?生命最本质的存在方式在于创造。每天,我们在传承人类文明的同时,也应创造自己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找回健康、快乐的心灵。教师朋友,让我们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吧!     (摘自2003年第九期《师道》王怀玉《教师,学会给自己的心灵松绑》)

篇6:家庭主妇要学会智慧消费

如此这般被商家忽悠了多次后, 我便留了心眼, 面对商家眼花缭乱的促销手段, 有了自己的判断力。

有些商家利用消费者的心理, 暗中将商品价位提升一个档次, 然后以商品的原有价格作为折扣后的价格, 挂出低价打折的招牌, 在别的商家一片节日促销、优惠特价的热潮中, 反其道而行之, 以商品折扣已经很低、不讲价为由, 给消费者制造一个抢购的噱头, 忽悠那些贪便宜的消费者去抢购, 而不知就里的消费者自以为捡了便宜, 其实是上了商家虚假打折的当。遇到这样的虚假促销, 在无法判断的情况下, 我会记下商品的型号, 然后多跑几家商场或者去网上看看, 了解这种商品的真实底价, 然后再做判断, 是不是商家真的折扣已经到了无需讲价的地步, 再决定要不要出手买。这样一来, 无论卖场再在价格上做什么手脚, 自己也都不会被商家迷惑了

在卖场里, 为了推销产品, 很多销售员都会从产品的外观开始, 进行美述。如产品外观采用了什么钢琴烤漆啊, 采用了香槟金色啊等等。对于销售员天花乱坠的描述, 我一般不会买帐。我会本着实惠和实用的原则, 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预算, 来购买喜欢的性价比高的商品, 绝不做“买椟还珠”的傻事。

有时候我在商场购买商品的同时还会获赠一些小礼品, 例如买压力锅送水壶、买电视送炒锅之类的, 但是由于赠品没有购物发票, 以至于出现问题之后没有合理的途径解决, 去找商家, 商家直接告诉我说赠品不享受三包政策。后来我经过查询相关政策得知, 赠送的产品是被列入国家‘三包’产品范畴的, 应当受到‘三包’条例约束, 其他在购买产品中获得的赠品也是一样。明白了这些后, 我就有了维权意识了, 以后赠品出了问题, 我会理直气壮地进行维权。一般商家遇到如我这样的“刺儿头”, 也只得乖乖认赔

现在很多人热衷于团购。上过几次当后, 我觉得团购实质上就是一种变了味的价格战, 它利用了消费者购物冲动的心理和对产品的不知情, 利用先标高售价再打折的手法, 倾销过时淘汰产品。因为部分团购活动大多采用虚标价格、处理滞销品的做法忽悠消费者, 消费者非但不能享受到真正应该得到的价格优惠, 而且购买的产品也不可能是性能最先进的新产品。悟出了这些后, 我便不再做厂家清理库存的牺牲品, 对团购的事, 慎之又慎。购物时不看价格, 只看商品的品质, 坚持货比三家, 挑选真正适合自己的性价比高的产品, 让自己购有所值。

买东西讲价是重要环节。会侃价, 会省许多钱;不会侃价, 会多花冤枉钱。去商场买东西的时候, 周末和节假日我一般不会去, 因为这个时候商场一般有促销特价活动, 卖场一般不给议价, 而实际上这些产品促销的价格比平时购买到的价格还要高, 所以周末不是最佳购物时间。选对了购物时机, 还得智慧地讲价。议价的时候按照标价的基础上先减掉10%-15%之后, 砍去标价的零头再讲价。如果促销人员说我出的价格太低, 他做不了主, 我会让他请示店长。当他回来对我说出“再加××元就卖给你”的时候, 我不会动摇我的底线, 而是边装作要走的样子边用坚决的语气告诉他我不会再加了, 售货员为了成交只得妥协。讲好价格之后, 我不会马上掏钱买, 而是跑去隔壁另一卖场再试探底价, 直到价格砍到最低我才出手购买。

上一篇:会所合作协议书下一篇:让男人感动的瞬间的寓言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