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2024-04-08

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共8篇)

篇1: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不跪着教书》读后感

起先看到这个书名后,我不由得陷入了思考,什么叫跪着?谁跪着了?向谁跪着?如果说老师是在跪着教书,那也太可怕了。带着种种疑问我拜读完了吴非老师的这本随笔集,看完以后我再一次陷入深深的思索中,因为吴非老师的很多思想的确让我有了一次次的震撼。吴非老师在书的“序”中说:“想要学生成为站直了的人,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如果教师没有独立思考的精神,他的学生会是什么样的人呢?”这段话发人深省,由此引出一个话题:教师是什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

有人把教师比作辛勤的园丁,培育者祖国美丽的花朵;也有人把教师比作无私的春蚕,为学生的成长吐尽最后一口丝;还有人把教师比作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塑造着学生美好的心灵;更有人把教师比作燃烧的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学生人生的道路。

我觉得,教师不仅仅是园丁,他自己本身就应该是一朵美丽无比、赏心悦目的花,吸引着学生;教师也不仅仅是春蚕,他的生命在每一个季节,在奉献的同事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教师还不仅仅是工程师,人类的灵魂不可能用一个固定的工艺流程去塑造,再说,教师自己的灵魂又由谁来塑造呢;教师更不仅仅是蜡烛,他不应该用“燃烧”自己来“照亮”学生,难道教育就必须付出身体甚至生命的代价?那是对自身的不尊重。那么,教师究竟是什么?其实,教师就是教师,教师和学生是一对相互依赖的生命,是一对相互影响的伙伴,是一对共同成长的朋友;教师就是人,有自己的油盐酱醋,有自己的喜怒哀乐,有自己的生活理想;教师就是一个“站直了”的人,一个大写的人,一个能够影响学生健康发展的人,一个永远让学生铭记在心并学习的人。而要做到这样,教师就不能“跪着教书”。教师怎样才能做到“不跪着教书”呢?我认为最重要的途径就是认真地读书,不停地读书,永远地读书,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获得专业知识的不断成长,也同时去获得不同的教育方式及与时俱进的教育观点,同时也去获得一些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吴非老师说:“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吴非老师在书中讲了这样两件事:他有一次在骨干教师培训班上讲课,看到坐在前排的两位教师一直在说话,旁若无人,且时进时出,引得一些教师侧目。教师竟然如此缺乏基本修养,吴老师很费解,只好当场提请他们不要妨碍别人。还有一次,吴非老师到江西支教,一上午的报告,千人会堂中手机声此此起彼伏,响成一片,前后左右,教师都全无顾忌地高声通话,就像走在大街上一样。吴非老师说,凡此种种,让人感慨不已。很多时候,他都不忍职责同行,知道每个人都有具体的难处。“只要肯读书,什么都好办!”他说,“不管以后课堂模式如何,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与孩子们说话的;无论如何,别让孩子们看不起你。”他期望年轻一代的教师“能注意知识的积累。向新高度攀登;倘若条件有限,那也要有点自我提高意识,哪怕读点闲书也是好的,哪怕知道一些掌故也是好的,即使自己读书不多,听听别人说读书也行”。

著名教育专家朱永新教授在2003年全国两会期间,提了一个设立我国读书节的提案,受到了两会代表的广泛关注。他倡导的建“书香校园”实验活动,大大推动了广大教师的读书热情。尤其是朱教授提出的教师“必须读一百本书”的目标、每年推荐的“教师必读书目”,对教师的读书时一种很具体很有效的指导。假如,我们的教师都有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假如,我们的教师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和精力,为丰富自己而不断地读书;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把读书作为提高生命质量的途径;假如,我们的教师能够边读书,边研究思考,那么,我们的教师生活就充实了,精神就丰满了,心灵就净化了,生命就有价值了,人生就有意义了。

有读者说,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对目前教育的现状的警示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不过,作者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已,却没有能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而我的体会是,《不跪着教书》的可贵之处不仅仅是“找出了中国教育的痼疾”,而在于“开出拯救痼疾的良药”。不是吗?如果你能仔细地、从头到尾地读完全书,你就会发现,作者在书中谈到的教育教学中的一些问题或者说痼疾,比如不让学生读名著、不让学生请假过生日、不让学生迟到、不让学生组织课外活动,教师搞有偿家教、教师接受学生礼物、教师接受学生家长宴请、教师要学生家长办事,以及怎样做一个出色的教师、做一名优秀的校长、做一个合格的父亲等等,这些除了在文章中可以找到答案以外,作者还为所有的阅读者开出了一副普遍适用的“良方”,那就是:读书。

那应该如何去读书?读什么书?文学书籍要读名家,阅经典,看名著,经典名著经历了岁月的淘洗而流传至今,凝聚了人类思想文化的精华,读来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世界物欲横流的现状下,再读一下《庄子》,你会发现他看破功名,不屑利禄,甚至对于死亡,他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正如于丹在《百家论坛》中所云:人活在当下,在当下看破了名,穿透了利,不惧生死,那么,我们的心灵将拥有一个多大的空间,一份多大的境界啊。在专业方面要有所提升,首先要走进大师,读陶行知、叶圣陶、苏霍姆林斯基、杜威等中外教育名家的教育理论著作;其次要熟悉当下一些实力派教育专家,如李希贵、张文质、魏书生、于漪、朱永新、肖川等人的著述;再次要学习教学名师的课堂教学艺术,如李镇西、窦桂梅等人的教学随想。当然,读书时教师的个人行为,应根据个人的爱好和个性有选择地阅读。相信,读名家的书,肯定会受益匪浅。

诚然,在现实情况下,许多同仁(包括我本人)也很少有读书的时间与兴趣,为什么是这样,都能找到许多主观与客观的原因。我想主观上时间应该是可以去挤的,在你闲暇时,顺手打开一本书,那也是件惬意的事。客观上希望能拥有一个好的氛围与拥有一些优良的书籍。吴非老师的想法有太多不合时宜的地方,跟苏东坡一样,这个优秀教师也是一肚子不合时宜,比如绝不接受学生家长请吃饭,在今天,大部分的教师做不到。但我还是要说,我敬佩吴非老师,这样的人在教育界立住了,是一个奇迹。让我们一起去响应他的这个观点:读书吧,因为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每个人应该都希望自己是进步的!

篇2: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教育智慧」书籍给了我们......

如果你整天只顾着奔忙,,你也就渐渐失去了人的灵性,也你缺乏应有的精神滋养。没有精神滋养的人不过是具行尸走肉,所以我们离不开文学,都应该在阅读中学会欣赏。文字的`功能是如此巨大,它可以勾勒出世间万象。在书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花的美丽,树的粗壮;舞的曼妙,歌的悠扬;文的深邃,图的想象;事的明白,人的沧桑……这世上值得欣赏的事物是如此之丰富,就等着有心的人去发现、去体会、去传扬。 (摘自12月25日《读书周刊》周学静《慢慢地读,欣赏啊》)

篇3:从书籍中获得教育智慧

1995年6月, 即将师范毕业的我去一所厂矿子弟小学参加面试, 没想到能从十几位应聘者中脱颖而出, 以第一名的成绩顺利地进入了这所城市学校, 这对于从小生活在农村的我来说, 真是个天大的好消息。

刚刚走上讲台, 和所有的年轻人一样, 我满怀无限的热情, 同时, 又保持着在学校养成的阅读习惯。那个时候住在学校的宿舍里, 每天下班后拥有大量的时间可以进行阅读。很快, 学校图书室里有关于语文教学的书我都读完了。之后就细读自己订阅的杂志, 捧起《小学语文教学》《小学语文教师》等杂志, 我不仅会一字一句地去读, 而且还经常进行批注。到了年末, 我还会将一年的杂志进行合订, 归类存放, 以备查阅。

每个学期拿到新教材, 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翻出自己那些“宝贝”———合订本, 看看哪些课文在哪本杂志上有相关的教学建议或者教案, 然后认认真真地把刊名、出版期号、页码等相关的信息标注在目录旁, 那些又小又密的记录恐怕只有自己才看得懂。

要上某一课了, 提前几天, 我就开始按照目录上的记载翻箱倒柜, 找出这些“宝贝”细细地品读, 将每一本中最精华的建议和最精妙的设计摘录下来, 融进自己的教案中。毕竟不是自己的东西, 有时候记得不够牢固。为了避免上课时忘“台词”, 我干脆把那些内容记在书上。这些招数虽然很花时间, 不过还是挺有效的。有时, 上好一节课的成功体验会让自己兴奋好一阵子!

就这样坚持了两年多的时间。一天, 很少听课的校长听了我的课后, 她非常高兴地夸赞我进步很大, 成长迅速。临近寒假的一天下午, 教导处开会说区教育局将在下学期进行教学能手大赛, 学校所有的青年教师都有资格参加校内的选拔赛, 最终从各学科中选出第一名, 参加区里的比赛。

那时候, “教学能手”这个称号对于初出茅庐的我来说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 读过不少书, 看过很多的教案, 我知道自己还非常稚嫩。况且, 学校里优秀的年轻人非常多, 他们不仅个人素质很高, 而且有的已从教十几年, 和他们相比, 我只是教坛上的一名新兵。当时, 我并没有打算报名。一天, 在学校大门口遇到了校长, 她鼓励我尽快报名。她还说, 可以抓住寒假和开学后的一段时间加强学习。

既然校长都说了, 那就硬着头皮报名吧。一报完名我就赶快投入学习。通过邮局, 我还买到了一本名叫《小学语文名师授课录》的书, 真可谓如获至宝。书中全是大腕级的人物, 贾志敏、支玉恒、翟京华等等, 各个都是响当当的名师啊!包上书皮, 我开始了细细的品读。那时正值假期, 没有学生, 没关系, 我把自己关在屋子里, 一个人既当老师又当学生, 一会儿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地讲, 一会儿又站在下面模仿学生回答问题, 那兴奋劲儿至今难忘。

就这样阅读着, 实践着, 努力着。新学期开学后如期迎来了校内的选拔赛, 自己竟然奇迹般地荣获了语文科第一名, 拿到了参加区里教学能手大赛的入场券。最终, 在评委的好评声中, 我拿到了区级“教学能手”称号。

那种难以忘怀的实践体验

世事无常, 真没想到曾经很不错的这所厂矿子弟学校, 因为工厂倒闭, 工资一拖欠就是好几个月, 有门路的老师纷纷离开。在这里, 自己举目无亲, 没有什么退路, 于是, 那段时间我开始了发奋阅读, 开始了一种“隐居”式的生活,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读书。那段时间的生活,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是枯燥乏味的, 然而, 我却乐在其中。有时, 读到一篇精妙的教案会让自己激动半天。

那时, 热衷于语文教学的一位朋友知道我非常喜欢读书, 就送给我一本《全国第三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教案集》。从这本书中, 我了解到了全国还有一个专门为青年教师搭建的成长平台———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这本书真好, 书中的每一位参赛选手都那么优秀, 他们的课设计得那么精妙, 课上得那么精彩!与之前读《小学语文名师授课录》这本书感觉不同, 这本书不仅让我领略到了教学技艺的高超, 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力量。因为, 这些老师都很年轻, 不像之前的名师们是我难以企及的, 这些年轻老师能够做到的, 我也是有可能做到的!

这本书说是教案集, 实际上类似于教学实录, 具体地再现了赛场上的情况。细细地品读, 我把实录转化为一个个条理清晰的教学环节, 形成了可以为我所用的教案。完成了书面的整理工作后, 我开始找全校的语文老师, 和他们商量什么时间到他们的班上一课, 毕竟自己只带了一个班, 实录中不同年级精彩的课是没有办法在自己的班里实践的。

就这样, 我开始了特殊的课堂实践。说实话, 那段时间自己的收获非常大, 甚至自己都能够感受到成长的步伐。然而, 正当我乐在其中时, 一天突然接到通知, 说校长要找我谈话。我犯了什么错?思前想后, 自己始终没想出原因, 硬着头皮走进校长办公室。“最近你是不是有离开学校的想法啊?听说你这段时间在不同的班级频繁试讲!”校长的问话让我哭笑不得。

那段方式独特的观课之旅

我始终相信所有的成功都不会是偶然, 所有的汗水都不会白白流淌。几乎十年, 从1998年到2007年, 我在“冷板凳”上安静地坐着, 在那个没有人关注的角落里默默地阅读着, 思考着, 实践着。2007年10月, 当有机会参加陕西省首届教学能手与新秀大赛时, 我从31位选手中脱颖而出, 拿到了第一名。当时有很多人都觉得不可思议“:选手中不是有不少名校的知名度挺高的重量级选手吗?这个‘王林波’是谁?没怎么听说过啊!”

就这样, 我顺利地获得了参加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大赛的资格。从七月抽课, 到八月、九月备课试讲, 直至金秋十月走上赛课讲台, 我经历着痛苦而又刻骨铭心的磨砺:一遍遍研读文本, 一轮轮试讲讨论, 一次次重新建构。常常已经夜深人静, 但自己却不能入睡, 久久地思考着;时常也会在清晨一爬起床就打开电脑, 赶快记录下自己偶得的灵感。就是在这样的煎熬中, 我不断地蜕变着, 迎接着专业成长中的一次次飞跃。

走上赛场, 面对上千的听课教师讲课, 我原以为自己会很紧张, 但是却没有, 因为此刻我必须释放。课堂上, 当巡视到学生最后一排时, 我近距离地看到了仰慕已久的崔峦老师。那一刻, 我没有丝毫的紧张感, 而是无比激动, 心潮澎湃!颁奖仪式上, 当听到自己的名字两次出现时, 我的眼睛湿润了。多少个日日夜夜的思索与实践, 终于收获了一等奖和全场唯一的最佳教学设计奖。当我收到一些听课教师传来的纸条和几位编辑老师发来的短信时, 当我读到他们真诚祝贺的话语时, 我激动不已, 深感幸福!

教学路漫漫, 我必须上下求索。2008年11月起, 我对自己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 开始了自己的观课之旅, 对名师的课堂进行观摩研究。我深知:取法乎上, 仅得其中。通过网络, 我不断收集着名师的课堂教学视频, 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进行着研究。每观摩一节名师的课, 我总会先解读文本自行设计教学方案, 很多时候还会走进课堂进行实践, 然后再观摩名师课例详细做好实录, 最后将自己的教学与名师的教学进行对比, 写出自己的反思与收获。

就这样, 一晃就是五六年的时间。每一年, 我看过的教学视频百余节, 电脑的硬盘早已无法容纳, 刻录的一张张光盘也已经放满了好几个抽屉, 自己记下的教学实录与反思也已经装订了百余本, 书架上摆得满满当当。这一切, 都成了我人生中一笔笔巨大的宝贵财富。

此刻, 我出版了自己的专著, 获得了“全国第五届小学语文教师素养大赛”的特等奖, 但我会戒骄戒躁, 还会坚守一线, 还将继续行进在课堂中去实践。

篇4:从空气组成发现史中获得智慧

关键词:空气组成;科学探究;燃烧现象;呼吸作用;科学观念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4–0032–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空气是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我们“身边的化学物质”,是混合物的典型代表,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接触的第一个物质体系。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够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掌握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用途和实验室制法。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的也是这些显性的知识与技能。考察化学史不难发现,空气组成的发现史是一段曲折艰辛的科学探究史,其中蕴含了许多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因此,在单元二“我们周围的空气”复习课上,带领学生重新体验空气组成的发现过程,可以促使学生从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中获得智慧,并形成认识世界的正确观念。

1 空气是混合物的实证

小学科学课上,学生通过大量有趣的实验感知了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有弹性、有流动性;初二物理学习中,学生又知道了由于重力作用空气会产生大气压强。总之,初三学习化学之前,空气始终被看成是“一种”气体。历史上,空气最初的确也被当成是一种不可再分的元素。鉴于此,复习课上可以首先给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科学家是如何发现空气组成的复杂性的呢?

限于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如果详细介绍空气组成的发现过程,一下子出现那么多遥远陌生的外国科学家姓名及其研究成果,不但发挥不了化学史应有的作用,反而会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可以先请学生进行思考: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如果你是科学家,你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它不是纯净物而是混合物呢?“混合物”和“纯净物”是本课题中的一对概念,“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是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对“物质组成决定性质”的学科思想已经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在教师的启发下基本能够想到只要证明空气中有两种不同性质的气体就可以说明空气是混合物。这个时候,教师再结合PPT展示生动图片介绍英国化学家梅猷在1674年所做的实验:将一片樟脑放入倒置在水中的钟罩内,用聚光镜点燃樟脑,待燃烧一段时间熄灭后,钟罩内水面上升,但钟罩内仍剩余部分空气,不再支持燃烧[1]。这充分说明了空气中至少存在2种性质不同的气体,一种能够支持燃烧,另一种正好相反。该实验还表明了混合物中各组分相对独立地保持着各自的性质,为后面教学中“混合”与“化合”的区分作了铺垫。

沿袭梅猷的思路,后续的科学家们利用可燃物在水面上燃烧的改进装置测定了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例如,把白磷放在一片小木块或任何能浮的物件上,使它漂浮在水面。为了避免把木块烧毁,在磷和木块之间垫一些不能燃烧的瓦罐碎片,扣上玻璃钟罩。一旦白磷开始燃烧,玻璃钟罩内水面就会上升,进入钟罩内的水大约占原来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2]。在聆听这些史实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领悟到,教材中使用红磷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正是受到了科学前辈们的启发,且依据中学现有的条件做了适当改进,使得操作更简单、方便。然而由于反应体系不是绝对密闭,会给测量结果造成一定的误差。

2 燃烧现象与呼吸作用的关系

教材在介绍氧气、二氧化碳、氮气化学性质时都要提到是否支持燃烧,是否供给呼吸。表面看来,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风马牛不相及,为什么总把二者相提并论呢?在空气组成发现史中可以找到问题的答案。

早在十七世纪六七十年代,波义耳的助手胡克就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空气对动植物呼吸和植物生长是必需的,并把呼吸比作燃烧。同时代的梅猷认为空气被动物呼吸而丧失作用力与燃烧过程中被吸收是一样的。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会发现,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的确在本质上有着惊人的相似:都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过程中都会放出能量。当时的科学家们定然是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们在进行不同可燃物燃烧实验的同时,常常会借助小白鼠或者亲自对研究的气体进行呼吸。1775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通过加热汞灰(氧化汞)获得氧气后,将小白鼠放在其中,发现小白鼠比在同体积的寻常空气中活的时间约长了4倍;他亲自呼吸了氧气,在“很长时间里身心一直觉得十分轻快舒畅”。对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做过更加深入细致研究的要数法国化学家拉瓦锡,他认为吸入肺中的氧气氧化血液中的含碳物质,产生呼出的二氧化碳,动物体热就是这个氧化过程带来的结果[3]。差不多快一个世纪以后的1860年,法拉第在给青少年所做的关于蜡烛燃烧的讲座中,又把燃烧现象和呼吸作用进行了类比:人体呼吸作用过程中,食物就是人体内部的“燃料”,与吸入的氧气发生作用,生成二氧化碳,同时放出供人体活动的热量,就好比蜡烛燃烧放热一样[4]。这些化学史实使学生茅塞顿开,看来教材的许多知识都是有来源的!这种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的感觉令学生倍加兴奋,深深体会到了傅鹰先生说过的那句话:“化学给人以知识,化学史给人以智慧。”

3 揭开燃烧本质的奥秘

燃烧现象是人类文明以来利用最悠久最广泛的现象之一,利用燃烧反应已有几十万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利用燃烧产生的热量取暖、加工食物、冶炼金属,一步一步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那么,为什么直至近代才揭开其中的奥秘呢?

教师提出问题后,可以请学生自由发表自己的看法。采取“头脑风暴”的形式,畅所欲言,教师暂时不作任何评价。学生提到了以前科研意识不强;科研条件不具备;有学生认为在物质达不到需求的时候不会有更高的精神追求,类似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自由发言以后,科研意识和科研条件对科学研究所起的关键作用引起了学生的共鸣。我国古代拥有辉煌灿烂的文明,为什么近代落后了?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技术落后了。比如说要研究气体,自然要先收集气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嘛!合适的集气装置就显得尤为重要。18世纪初,英国植物学家、牧师黑尔斯发明了“水上集气法”,于是科学家们陆续使用排水法收集各种气体并对其展开研究。排水集气装置和梅猷、普利斯特里、拉瓦锡等使用的玻璃钟罩都是学生非常熟悉的教材呈现过的装置,看来有了“前人栽树”才有我们“后人乘凉”啊!这时,学生的思绪似乎被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他们好像忽然顿悟了:科学家们当时定然还制得过其他气体,但是有的气体会溶解在水中,该如何收集溶于水的气体呢?肯定不能用水!那么用什么样的液体来替代水呢?于是反反复复地实验!一次又一次地筛选!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汞就这样“脱颖而出”,“汞槽集气法”诞生了。

新授课时不少学生对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所用的装置[5]提出质疑:明明知道汞有毒,为什么还要用汞槽来收集气体?现在终于豁然开朗了:氧气毕竟在水里会溶解,对于要得到精确实验数据的科学家来说,汞槽集气当然是首选了。于是,学生们开始啧啧称赞那些精巧的玻璃仪器以及当时科学家们非凡的创造能力。同时,由衷地发出感慨,欧洲的玻璃制造技术领先于世界,给他们科学研究真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不是吗?玻璃是透明的,方便对实验现象进行观察;玻璃受热容易熔化,方便加工成各种所需要的仪器,如曲颈甑等。而我国的玻璃制造业远远落后于欧洲,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才有少数几个生产平板玻璃及玻璃瓶的小厂。想到我们与世界先进国家的差距,学生顿时有一种责任在肩的感觉,无形中加强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

4 燃烧现象的揭秘给我们的启示

化学学习作为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是学生学习前人的认识成果的过程,也应当以必然的形式重演人类认识活动的历史发展过程。教学中,学生曾多次对“火到底是什么东西”产生过好奇,历史上科学家们也不例外。是啊,火到底是什么?是一种物质吗?还是一种能量?这个问题引领着科学家们对燃烧现象进行深入研究。

1673年,波义耳做了对比实验:首先在一个抽掉空气的容器中,将硫磺洒在一块烧红的铁板上,发现硫磺只冒烟不燃烧;再在有空气的容器中进行实验,发现硫磺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6]。对比实验有力地证明了燃烧需要空气的参与。那么可燃物与空气是如何作用的呢?早在波义耳之前,法国化学家雷伊就根据金属铅和锡煅烧后增重的事实,提出了自己的猜想:是空气凝结到了铅、锡中,就像干燥的沙土吸收了水分变得更重一样[7];英国化学家梅猷则认为空气中存在一种“燃气精”,当金属被煅烧于空气中时,这种“燃气精”即与之化合使金属增重[8]。空气中凝结到金属中去的部分或者说“燃气精”,不就像我们所熟知的氧气吗?两位化学家多么富有远见卓识!可惜这些远见卓识在当时并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原因是,当时好多人把目光集中在了燃烧现象上,燃烧现象给人最直观的感觉就是物体在燃烧过程中好像有某种东西从中逃走了。例如,木炭、硫、磷等燃烧时产生了“袅袅青烟,冉冉腾空而去”。于是,“燃素学说”应运而生,该学说认为可燃物含有“燃素”,物体燃烧时释放“燃素”而留下灰烬。由于“燃素学说”能解释当时的许多现象,导致其统治化学界竟然长达一个世纪之久。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透过燃烧现象看到了问题的本质,他利用教材呈现的装置[9]进行了汞和氧气的化合以及氧化汞的分解,发现后者释放出的气体正是前者消耗的气体,从而揭开了燃烧的奥秘:可燃物与空气中氧气的结合。

空气组成的确定伴随着氧气的发现和燃烧本质的揭秘,这段科学探究史充满了曲折:在即将接近真相的时候(雷伊、梅猷、波义耳),却又走了很长时间的弯路(燃素学说),最终才又拨开迷雾(氧化学说)。这段科学史告诉我们,科学研究并不是一路坦途,它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不辞劳苦、锲而不舍奋斗的结果;继承中有发展,批判中有进步;质疑中去寻求新证据,取得充分证据后再提出新理论,新理论还要进一步经受事实的检验。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正是一代又一代科学家们研究积淀下来的结果。

5 认识世界的科学观念

“燃素学说”统治化学界长达一个世纪,当时许多科学大师都是它的信徒,如舍勒、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等,但是该学说最终被证明是错误的。这就说明所有的科学规律、理论,甚至被称为“真理”的东西无非都是科学家的“发明”,是暂时获得较为广泛认可、并被大量实践检验的假说。这段化学史警醒我们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目前人们是这样认识世界”而非“世界本来就是这样”的态度去理解科学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也许目前这样的认识并不正确”、“也许还有更加接近真实的认识”这种批判的科学态度,对学生的质疑精神和批判意识的培养才成为可能[10]。拉瓦锡时代,科学家研究发现空气由氮气和氧气两种气体组成,一个世纪以后,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和化学家拉姆塞不放过小数点后第三位数字的差异[11],才最终导致了稀有气体的发现。由此可见,人们对世界的认识是具有阶段性和发展性的。这时候,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告诉学生,为了区别于分子构成的物质,初三阶段,我们认为金属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到了高中甚至大学,这个看法就不正确了,关于金属晶体结构的各种理论会拓宽我们认识金属的视野。再如,初中阶段我们从元素组成上看化学反应,将其划分为4大基本类型;到了高中阶段,这种不完全覆盖式的划分方法就不能满足学习需要了,所以我们重新确定标准,从更加本质的层面上将化学反应划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这种科学观念的渗透给学生今后看问题指明了方向。

新课程提倡教师要“引导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启迪学生的科学思维[12]”。科学思维是科学创造的源泉,化学教育的任务不仅仅在于向学生传授化学科学知识,而且还要善于揭示蕴含于各种化学理论、概念、发明、发现中的化学家的科学思维方法。体验空气组成发现史的过程,就是引导学生用心体会科学家科学思维的过程,目的是尽可能把它内化成为可以适用于自己的思维方式,在增长见识的过程中获得智慧。

参考文献:

[1][3]柏廷顿著,胡作玄译.化学简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66,106,142.

[2]法布尔著,顾均正译.化学奇谈[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1:66~69.

[4]麦·法拉第著,黎金译.蜡烛的故事[M].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1978:113~119.

[5][9]王晶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26.

[6]袁翰青,应礼文.化学重要史实[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21.

[7][8]林承志.化学之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77~78.

[10]魏锐.中学化学课程学科结构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67.

[11]白建娥,刘聪明.化学史点亮新课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53.

篇5:人生一生中必读的智慧书籍

作者: 蔡澜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推荐理由:偶尔翻阅几页,颇有感触。在他的字里行间能感到世事的美好,把平凡生活玩出各种色彩。人们很多的兴趣与钱虽然有点关系,但是并非绝对。养几盆花、几条鱼,捧一本散发清香的书,都不必花太多钱,也不是玩物丧志,而是玩物养志

篇6:人生一生中必读的智慧书籍

出版社: 人民文学出版社

推荐理由:路内说生活或生命本身并无意义,非理性所能解释。生活由每一件小事构成,生命由每一个举动而产生。这在佛学上称之为“业”。“慈悲”亦是佛家语。当一个人认为“真庙都是假的”,那么打麻将对他而言,即是“慈悲”。真相只有一个,那就是生活仅是生活而已,而已。

篇7:让学生的智慧在展示中获得升华

鉴于此,我们提出还课堂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成为演员,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做主。如何做主,我认为,学生要发挥主动性,自主思考,自主讨论,自主展示学习成果。而展示是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老师的作用是导演,要为学生的展示提供平台。

学生通过老师的引导,在老师创设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结构,进而建构起相对正确的关于世界的认识,从而获得进步,教育的价值也得到体现。老师的作用更多的应该倾向于情境的创设,舞台的搭建,导入,关键的启发、引导,必要的指导,活动的组织和评价的施行。学生的作用就是在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依据相应的学习材料,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同学们的相互激励和交流合作下,在主观努力下,构建起自己关于学习材料的新的认识,从而使自己的知识结构产生相应的变化。而学生对于材料的构建是否符合客观,要学生在展示中才能体现,但展示的作用绝不仅仅局限于体现掌握情况,展示的更大的作用是,自我梳理思路,自我重新输出,把自己对于材料的理解作为产品输出,而在输出的过程中学生不断地进行思考,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理解,不断激发自己的思维库、语言库、能力库。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在展示中得以发挥,在展示中得以升华并沉淀。

展示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以学生的语言表达为主,让学生在铿锵有力的语言表达中获得情感的火花迸发时带来的享受和能力提升时带来的慰藉,这种展示方法比较适合文科,最初孩子们可能不敢说,甚至不会说,说不全,说不清,甚至语无伦次,但是我们怎能阻挡学生走向更好的路呢,只有经历了不会才会慢慢地会,只有经历了幼稚才会慢慢成熟,课堂正是为了实现孩子们的能力提升而存在的。

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解题过程、所用公式、代入、结果讨论写出来,写在本子上或者展示板上,这种展示方法比较适合数学、物理、化学等理科;还可以让学生给别人讲解自己对于题目的理解和把握,给同学讲,给老师讲,在全班学生面前讲,会做了不一定会讲出来,但会讲出来,必然在思维上又有新的飞跃。可以采用你讲我听,已经掌握的学生给尚未掌握的学生讲,既能体现一帮一,把老师解放出来,又有利于学生梳理思路,重新建构。未懂的学生听完后,重新给讲解的人讲。

我曾在我所教的班级中做过这方面的尝试,对于学生自己靠努力能得出结论的我都让他们先自己探究,后讨论,最后展示。习题课上,我会设计难度分层次的习题,让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或者在黑板上展示,我的要求是,谁写得最好,谁就上黑板展示,学生的积极性很高,争先恐后,我还让先完成的学生教同组的学困生。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如果是新授课,我就会在备课时设计好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有启发和引导作用,能引发讨论的问题。上课时,由情景导入,到问题提出,再到学生思考、讨论、展示,再到下一个环节,浑然天成,天衣无缝,让学生在解决问题、合作探究中,在自我展示、自我实现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

此外,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竞赛比赛,对于文科可以开展诗歌朗诵会,诗歌背诵比赛,诗歌接龙,即兴文章比赛,单词记忆比赛等。利用比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在亢奋中不断进步。对于理科可以开展知识点默写比赛,实验操作技能大赛,公式记忆比赛等。

展示绝不仅仅是把原来会的再抄到黑板上,那样只会浪费时间,这是展示的一个误区,展示是再一次的深入研究,是再一次的创造性思考,再一次的历练,是再一次对问题的升华的理解。所以我要求学生展示时不准拿着现成的答案,而是看着问题,再次钻研,再次创造,并且限定时间。对于比较重要的物理计算题,我宁可他们多计算几次。要知道真功夫是练出来的,谁都无法替代,这一点我经常告诫学生。在让学生讲的时候,我要求他们讲出分析问题的关键词,思考的公式是什么,计算的过程是什么,有没有别的方法,有没有类似的例题。

篇8:从孔子教学场景中汲取教育智慧

非标准化式的答弟子问

孔子在教学活动中经常遇到不同学生提出同一问题,他通常会根据提问对象的不同而做出不同的回答。《论语·先进》中有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天,孔子与弟子冉有、子路、公西华在一起,子路问老师“闻斯行诸?”即听到就行动吗?孔子答到:“有父兄在,如斯何闻斯行诸”孔子要求子路先征求一下父亲、哥哥的意见,再决定行不行动。过了一会冉有又问:“闻斯行诸?”,孔子答到:“闻斯行之”。一齐听课的公西华感到困惑,追问老师,为什么两个人的答案不一样呢?孔子解释说“由也兼人,故退之,求也退,故进之”。在孔子眼里,子路生性直率,做事鲁莽,经常为朋友两肋插刀,这样的人如果听到什么就行动,往往容易犯错误,于是教他征求父亲、兄长的意见,希望他做事谨慎,少犯错误。而冉有呢?他是一个优柔寡断,做事常常显得有些退缩,所以教导他听到后就要立即行动,以便养成做事果断的习惯。类似的教学场景在《论语》中还有不少,如颜渊、仲弓、樊迟问“仁”,子张、子贡、季康子问“政”,司马牛、子路问“君子”,孔子的回答也各因人而异。可见,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时,不强调问题答案的标准化,而是根据弟子的品德修为、思想状况和性格特质而做出不同的回答,善于因势利导使弟子在各自的基础上有所长进。

抑扬并用地引导弟子

孔子在教学中也常常碰到表现不令自己满意的学生,他既不放任自流,也不是严厉训斥,而是以抑扬并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既让学生明确自己错误所在,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据《论语·子罕》记载,有一天孔子表扬子路“衣敝温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也与!‘不忮不求’何用不臧?”孔子赞扬子路在富贵者面前无贪求与嫉妒之心,表现出不卑不亢之态,只有品德高尚者才能做到。子路听到后“终身诵之”,听到老师的表扬喜过了头,整天将老师的话挂在嘴上。孔子见状后感到他有满足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于是对他说“是道也,何足以臧?”孔子批评子路要是仅仅这样就不算好,以此来激励他不断进步。《论语·先进》中还记载子路曾在孔子门前弹琴,孔子批评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其他弟子听到孔子的话后,对子路态度不友好。孔子知道后对弟子说“由也升堂矣,未入室也。”他赞扬子路的学问已造乎正大光明之域,只需进一步深入精微。孔子赞扬子路的目的在于肯定其长处,以改变其他弟子对子路的态度。从这抑扬次序各异的教学场景中,我们不难发现,孔子无论是表扬弟子还是批评弟子,都注意弟子因此而产生的心理变化,发现学生有不良情绪,就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适,使弟子既有成就感,又克服自满情绪,既让他明白错误所在,又不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始终让弟子处在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之中。

机智地诱导问难弟子

有些爱动脑筋的孔门弟子也会向孔子提出一些比较刁钻的问题,《论语·八佾》中就有一幕这样的教学场景。孔子要求弟子“贤贤,易色”,即亲近有才能的人,远离女色。有一天子夏读到《诗经》中赞美女子绝色之美的句子“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子夏想借机试探孔子对美女的态度,突然问老师“何谓也?”孔子采取避虚就实的诱人之术,他知道子夏已经理解了句子的字面意思,所以他就字面意思避而不谈,转而谈句子的引申意思,他非常巧妙地用比喻的方式回答道:“绘事后素”。孔子告诉子夏,人有美质而又加以修饰打扮,才质形相得益彰,尤如绘画需先以洁白的纸为基础,然后加以绘制五色,才会形成优美的画卷。子夏受到启发,有感而发:“礼后乎?”他由此联想到做人要以忠信为质,然后学习礼制,才能文质彬彬,成为君子。孔子听到他的话后,立即赞赏道:“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对子夏的回答既感到非常满意又十分意外,同时还明确告诉子夏,老师也从他的回答中受到启发,并愿意和他探讨《诗经》。可以想象弟子在听到老师这样的赞赏后心情是何等的愉悦与兴奋,自然会增强他学习钻研的劲头。

敢于在弟子面前承认错误

虽然人们尊称孔子是圣人,但研读《论语》后发现弟子也会指出这位圣人教学中存在的错误。当弟子指出他教学中的错误时,孔子能否悦纳弟子的批评呢?《论语·述而》描绘了这样一段教学场景,有一个名叫陈司败的人,知道鲁君昭公娶了同姓的吴国女子做妻子,按周礼同姓不能通婚,昭公为了掩藏真相就将其妻改称为吴孟子。由于孔子主张恢复周礼,又是鲁国人,因此陈司败就问孔子:“昭公知礼乎?”孔子回答“知礼”,课后陈司败就对同学巫马期说:“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姓,谓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陈司败认为孔子知道鲁昭公娶妻之事,只是因孔子是鲁国人,有意为尊者讳,偏袒鲁君,这违背了“君子不党”的做人原则。巫马期将这话告诉孔子,孔子当即说:“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面对弟子有理有据的批评,孔子既不辩解也不恼羞成怒,而是一副闻过则喜的姿态,当着弟子的面承认自己的错误,为弟子树立了改过迁善的榜样,这的确是一种大智大勇的气度。可见,孔子教学中并不是以真理的拥有者的身份去训导弟子,而是一副和蔼可亲的样子,这样弟子才能亲其师信其道。

愿意与弟子分享成长经验

孔子以其博学多才受到弟子景仰,也是弟子效仿的榜样,有的弟子对他的成长充满了好奇心,想知道他如何能博学多才?据《论语·子罕》中记载,有一天弟子太宰问子贡:“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太宰想知道孔子为什么能博学多才,难道他是圣人吗?子贡回答道:“固天纵之将圣,又多能也。”在子贡看来,孔子生而知之,生而能之,这是老天让孔子成为圣人,使他博学多才呀!孔子听到弟子的对话后说:“太宰知我乎?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君子多乎哉?不多也。”孔子认为弟子头脑中的天赋观会阻碍他们进步,于是告诉弟子,自己从小家庭经济状况不好,所以经常干一些辛苦的劳动来养家,从中受到锻炼,才具有这样才智,况且我的才艺也不多啊,有时还不够用呢!孔子看到弟子如此崇拜自己时,不是沾沾自喜,而是将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弟子,一方面消除弟子心中的迷惑,另一方面,也暗示弟子老师的才智是后天习得的,并不是生来就有的,只要你努力也能达到老师的水平,甚至超过老师。当弟子有了解教师的愿望时,孔子敞开心扉,与弟子分享自己的成长经验,既增进了师生之间的情感,又无形中勉励弟子勤奋好学。

作为儒家四大经典之一的《论语》是本常读常新的书,以上是再次阅读《论语》的几点新体会。这本书是孔子去世后,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对孔子教育言行的回忆录,其中所记载的教学场景是弟子们记忆犹新的。如果学生多年后能时常回想起老师的教导,甚至其教学场景也历历在目,这说明老师的教育深刻地影响着学生,这不得不令人叹服老师教学艺术的高妙!事实上,《论语》中有关孔子教学的场景是十分生动的,所蕴藏的教育智慧也非常博大,这是一笔十分珍贵的教育文化遗产,当今教育工作者应当吸收它、继承它、发扬它。

上一篇:背包里的天空读后感下一篇:郭平的求职简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