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2024-04-15

《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通用17篇)

篇1:《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这一内容对于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概念有点抽象。反思教学环节,我有一些新的体会。

一、联系生活,激情导入本课开始教师采用拟人法介绍一位“老朋友”——线段,从而复习回顾旧知识。再通过“小虫子”穿过山洞遇到的问题,思考应该选择哪条路,引出线段“直”的特点,呈现夜景灯光图片,引出射线教学,导入新课教学。

二、注重操作体验,培养学生能力。为了给学生建立射线的表象,我采用了图片和实物教学,强调亲历亲为,即让学生亲自实践和真实体验。课堂上通过看图片和让学生射手电筒等活动,使学生从内心很自然的建立了射线的一些具体表象。同时我留有足够的时间让学生深入地感悟学习材料,能充分展开学习过程,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经历数学的过程中逐渐建立概念。如,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射线?让学生亲自画了,体验了,就能得出准确答案。那么“经过一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点能画多少条直线?”的思考就自然而然地明白了。通过小组活动,总结线段、直线、射线的联系和区别,培养学生的探索知识的能力,师生交流尽量实现数学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让他们深刻地理解和掌握了线段、射线和直线概念的涵义与区别。

三、练习设计多样适量、层次清晰,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在练习环节我设计了神奇夺宝之旅的闯关行动,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且在练习中我也都添加了情景。难度上我也进行了适度的调整,除了数学书上的部分题目外,我有添加了兴趣类思考题,希望学生能多动脑筋,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选一选、判断、画一画、想一想等形式多样的练习,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巩固了本课知识点,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有助于学生自我内化。

篇2:《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一是“延伸”与“延长”的区别.在课前其他老师就我的试讲的这节课提出过这个问题,线段是不能延伸的,但线段可以延长.这在我以前的教学中根本没有注意,通过这节课得到大家的帮助.但我对这两个概念还是理解不深,导致在课中有两处延伸、延长混为一谈.这在比较讲究“严谨”数学课堂上是不允许的,况且在课上我还一再提醒学生注意语言表达的严谨性,我还犯了这样的错误,不应该,这为我以后的教学敲了警钟.

二是小游戏这环节没有突出我的设计本意,我感觉效果不好.但我还没有好的创意,希望得到其他老师的指教.

篇3:直线、射线、线段个性特征报告会

首先走上舞台的是大哥直线, 它深鞠一躬, 对大家的到来表示感谢。随着直线的娓娓道来, 身后的大屏幕上打出了直线的资料:

1. 直线的概念

直线是从客观事物 (如一根拉得很紧的线) 中抽象出来的概念。直线没有尽头 (无端点) , 是向两方无限延伸着的, 因此, 直线没有长度, 不能度量。

2.直线的表示方法

(1) 可用它上面任意两点来表示。如图1可记为‘直线AB’或直线BA。

(2) 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图1可记为直线l。

3.直线的基本性质 (公理)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 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1) “有”字是指经过两点的直线是存在的。 (2) “只有”是说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即经过两点的直线是唯一的。

4.点和直线的位置关系

(1) 点在直线上; (2) 点在直线外 (直线不经过这个点) 。过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 一条直线上有无数个点。

老二线段走上舞台, 做了一个pose, 引起一阵轰动。工作人员不失时机地给出了线段的介绍:

1.线段的概念

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有两个端点, 因此线段有长度。

2. 线段的表示方法

(1) 可用表示它的两个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如图2可记为线段AB或线段BA (2) 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 如图2可记为线段a。

3. 线段的基本性质 (公理) ;两点的所有连线中, 线段最短。简单地说;两点之间, 线段最短。注意;这里的连线不仅是指线段, 而且还包括以这两点为端点的所有曲线等。

4. 线段的中点;如图3, 点M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M与MB, 点M叫做线段AB的中点。注意:线段的中点必须在线段上。直线和射线均没有中点。

5. 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 叫做这两点的距离。注意:线段是图形, 可以画出来, 距离是数量, 可以量出来。因而不能把距离说成连接两点间的线段。

射线早已等得不耐烦, 几步就跑上了舞台, 向同学们挥手致意。同学们一阵欢呼。

1.射线可向一旁无限延伸, 因此, 射线也没有长度, 不能度量。

2.射线的表示方法

(1) 可用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但必须注意方向和端点, 要把射线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 射线上其他任意一点的字母写在后。 (2) 可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射线。

介绍完毕后, 进入互动环节, 许多同学忙着与三兄弟签名留念, 有的同学提出了问题:你们来自一个家庭, 长得有这么相像, 有什么内在联系呢?

联系当然是有的。老大说, 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线段向一方延长可得射线, 向两方延长可得直线;射线反向延长可得直线。在射线上取不同于端点的一点可得线段, 在直线上取一点可得两条射线, 取两点可得线段。

又有一个同学提出了问题:因为你们长得太相像了, 常常把你们弄错, 从哪些方面可以区分你们呢?

线段不慌不忙地说, 只要你们认真区分, 我们兄弟三个的区别还不少呢。请看,

(1) 从定义上区别:直线是不用定义的原始概念, 射线、线段是在直线概念引入的基础上定义的。

(2) 从图形上区别

(3) 从方向上区别:直线可向两方无限延伸;射线只能向一方无限延伸;线段不能向任何一方延伸, 故直线和线段无方向性, 射线有方向性, 因此, 直线AB可以说成是直线BA, 线段AB也可以说成是线段BA。而射线AB则不能说成射线BA。

(4) 从端点个数上区别:直线没有端点, 射线有一个端点, 线段有两个端点。

(5) 从表示方法上区别:直线可以用它上面任意两个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与前后顺序无关;射线用表示其端点和其上面另一点的大写字母表示, 并且要将表示端点的字母写在前面;线段可以用表示它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表示, 与顺序无关。

(6) 从度量上区别:直线和射线都无法度量, 无法比较长短;线段可以度量, 且有长度单位, 可以比较大小。

篇4:“直线、射线、线段”的教学反思

关键词:教学反思;直线;射线;线段;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思想化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经验入手,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有亲近感,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引入故事化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因此,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识的惯例,而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并创造性地赋予一定数学元素和配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激趣凝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

二、组织趣味化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通过龟兔赛跑故事、小虫吃食、图片欣赏、猜谜等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呈现生活化

1.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图片(单杠、探照灯、铁轨等)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2.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所喜欢,从而避免生硬的说教,通过看地图寻我最短路线,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工师傅弹墨线,体育教师画笔直的跑道路线,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过程探究思想化

皮亚杰认为,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设计了借用图钉、纸条代替钉子和本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猜想,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作者单位 湖北省大冶市第三中学)

篇5: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导入部分,我是以设问的方式,问孩子们的预习收获,直入主题,此刻让每个孩子在本子上画出3种线,但是这三种线的作用何在?没有利用到它们。射线的导入是否考虑从线段引出好一点呢?射线是否只能从左边一点引出,右边?上面?下面?这些都要解释清楚。在解释线段AB时,也可以说线段BA,这一点应该要说明下。但是射线AB就不能说成射线BA,我觉得自己在这些内容的设计上,有点遗漏,自己没有讲透彻。

小组合作方面,我设计同桌合作,出现的问题是,一个人包办了任务,另一个同学显得无所事事。过程中,自己由于对硬件不熟悉,在最后出现了问题,有点小紧张。

接着是板书,由于我在本校上课时是用思维工具的,所以这次我在板书上没有修改,直接用了它,老师们关于金字塔图都给出了很中肯的建议,衷心感谢,我都虚心接受。由于这节课的对象是新班新学生,不是可视化教学,所以金字塔图没有表格来的更加清晰。恰到好处的利用学生的板书,用表格板书或许更加明确清晰,少些文字,多让学生说,或许效果更好。学生归纳总结可以看着板书来表达,本节课却把微课直接代替了学生的总结,没有达到学生口头表达和归纳能力的培养。

最后说说微课。微课我放到了结束总结部分。一开始我设计是先让学生来总结归纳的,由于我的不放心,不敢放手,我用微课代替了学生的表达。这一点评课的老师们也提出了建议,要学会放手,让学生说,看着板书来说,既训练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又培养了他们的归纳能力。这一点我是同意的,我一开始的设计也是这样,因为自己的不放心,改变了设计,觉得很可惜。

篇6:《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教学“直线、射线、线段”这一内容,我让学生举出生活中“三线”的例子,当一学生回答说“知识是直线”这一意外生成信息时,就与学生演绎了一段精彩的对话。“老师,知识是直线,因为直线是无限长的,而知识也是无止境的”、“不,知识是射线。我们的学习总有一个起点,从这个起点出发向一方无限延伸”、“知识是线段,我们的学习是有始有终”。这时我说:“或许,对于某一个人而言,知识是有限的,是线段,但对整个人类而言,知识是无止境的,所以我们要珍惜每一分钟。”

反思:在当前的课堂里,我们所遇到的更多的是“意外生成”,这种意外生成会造成两极性的效果――尴尬或精彩。无论是何种效果,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既不能因尴尬而刻意回避,也不能为求精彩而一味迎合。而应立足发展,放眼全体,或“放大”、或“缩小”,或“搁置’、或“延迟”,以智慧来启迪智慧,以“生成”来应对“生成”。这就需要教师有高超的教学智慧和教学技巧。在教学中,我就是敏锐地抓住虽“另类”却有价值的生成信息,采用了“放大”策略,生成了一番新的天地。

钱梦龙老师曾有过备一节课既是一小时又是一辈子的说法,其实正好说明了预设之必然和生成之偶然的道理。“生成”即意味着课堂的不可掌控性,而实际上却又需要教师极好的掌控能力,不然,一堂课走到哪里算哪里,恐怕也会走向坏的方向去。但走向之不可掌控,并不意味着教师心里没底。而教师要做到心中有底,则必需努力提高自身的素养。首先是学科专业素养和教学基本功。学养当然不只是知识,可能还要有书卷气、文化气度、儒雅风范等,至于基本功,当然是教师之必备的如说、写、画、演、做,还有媒体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操作等。其次是教师的理念、学情把握、方法积淀、经验积累等,教师要在意识深处深刻确立生命教育理念,感悟人生真谛,这样才能在教学双向互动中,将关注由自己挪移到学生,体察到学生生命的生长,善待他们、呵护他们、引领他们、成全他们。

篇7:直线、射线、线段教学反思

文/彭火明

摘 要:以“直线、射线、线段”一课为例,论述了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的四个特点。

关键词:教学反思;直线;射线;线段;故事化;趣味化;生活化;思想化

本节课以问题为载体,以认知规律为主线,以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讨论交流为主要的学习方式,始终贯彻“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从生活入手,从经验入手,从兴趣入手,使学生有亲近感,为整节课的学习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具体来说,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主要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引入故事化

本节课的内容涉及的知识点与前面所学知识没有太多的联系,知识的切入点比较低。因此,在新课的引入上打破以往单纯复习旧知识的惯例,而是以学生耳熟能详的龟兔赛跑故事引入,并创造性地赋予一定数学元素和配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趣引思,激趣凝思,使学生处于兴奋、积极的思维状态,并有所感悟,在体验中学习。

二、组织趣味化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无需过多讲解,只需引导,组织学生活动,通过龟兔赛跑故事、小虫吃食、图片欣赏、猜谜等活动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过这些趣味性活动,学生不但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展开了想象的翅膀,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

三、知识呈现生活化

1.数学来源于生活

通过观察图片(单杠、探照灯、铁轨等)引导学生从实物中抽象出几何模型,了解数学来源于生活,用学生身边事例呈现教学内容,增强了数学教学的现实性。

2.数学又服务于生活

学生学习的数学只有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才能为学生所喜欢,从而避免生硬的说教,通过看地图寻我最短路线,举生活中的例子(如木工师傅弹墨线,体育教师画笔直的跑道路线,排成一列整齐的队伍等),学生才能深刻地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四、过程探究思想化

皮亚杰认为,在逻辑—数学领域,儿童只对那种亲自创造的事物才能真正理解。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种重要方式。本节课设计了借用图钉、纸条代替钉子和本条模拟在墙上固定木条的活动,先让学生独立思考,依据已有的材料及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和事实的猜想,再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从中渗透了猜想、验证、归纳等数学思想方法,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了解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在有意义的数学中,建构数学知识,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学会数学地思考,从而培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初步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篇8:《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结合实例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特点, 会正确区分;进一步认识角, 知道角的组成, 能用角的符号表示角, 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能力;通过“画一画、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数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归纳提炼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 理解角的概念。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分三种线段。

教材分析:“直线、射线和角”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线段和角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是几何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 也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组成单位, 是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进一步学习几何知识的基础。

设计理念:小学数学新课标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数学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体体验, 所以,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 笔者努力做到: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再创造”, 在实践操作中体验“做数学”, 在合作交流中体验“说数学”, 在联系生活中体验“用数学”。

学情分析:学生之前已经初步感知线段, 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这一年龄段的学生, 学习比较积极但还不够稳定, 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 所以本节课紧抓“数学要进行自主的思维活动”这条主线, 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画一画等活动加强对线段、直线以及射线特征的感知。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地图, 并告诉学生这是学校到老师家的公交路线, 这条线表示的是老师家到学校的实际距离。之后询问学生这是以前学过的什么图形, 大家了解关于线段的哪些知识, 之后再引出课题:直线、射线和角。

二、探究新知

(一) 依靠想象, 建立表象

1.播放《孙悟空龙宫取宝》的片段, 并提问:动画片里的金箍棒哪里神奇?如果继续延长下去, 还能不能再长了?如果把这根金箍棒看成一条线的话, 你认为这是一条什么样的线?

2.教师借助加湿器、激光笔进行演示, 并提问:这条线是从哪里射出来的?然后鼓励学生想象:如果这条线能穿过墙壁, 它会有多长?再让他们想想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例子。之后利用课件演示手电筒、太阳、射灯、车灯, 并让学生思考:这些光线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最后教师定义:这些线都是从一个端点引出的一条直直的线, 而且这条线可以向一端无限延长, 我们把这样的线叫射线。

3.课件演示:金箍棒的两边慢慢延伸至屏幕边沿, 教师小结:没有端点, 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这样的线就是一条直线。

(二) 动手创作, 提高认知

1.小组合作, 进行知识再创造。教师让学生尝试画出线段、射线、直线, 让学生分小组讨论:可以用什么工具画, 怎样画才能更好地表现出三种线的特点。小组尝试完之后, 推举代表全班展示, 最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用直尺?你是怎样表现这三种线的特点的?说说你的画图步骤。

2.思考:这三种线有什么异同?

3.基本练习:“做一做”, 说一说你判断的理由。

(三) 实践运用, 自学角的认识

1.小实践:先确定一个点, 在10秒钟内, 看看从这一点你能引出多少条射线?最多能画多少条?学生尝试完后, 教师小结: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之后鼓励学生观察:在这个图中, 你还认识什么图形?之后让学生自学课本, 说说自己了解的关于角的知识。

2.请学生试着画一个角, 全班展示, 说说画法。学生画完后, 教师示范画法:先画一个点, 然后从这个点引出两条射线, 组成的图形就是一个角。

三、联系生活, 巩固新知

1.你能将这条直线变成射线、线段或者是角吗?在题卡上试一试。

2.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感知、合作交流、反复对比、总结提炼, 让他们经历由感性到理性, 由具体到抽象的思维过程, 并在三种图形的学习中让学生感受了类比的数学思想。现对本节课进行以下反思:

1.从学生感兴趣的金箍棒引入新课, 并贯穿三种线段的学习, 过渡自然, 让学生对三种线的特征建立初步的形象感知,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为进一步学习奠定了基础。

2.多次让学生进行想象、交流, 做到眼、手、脑、口并用, 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 既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又可以启发学生积极的思维, 同时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9:《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有效开展数学概念教学,是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重要基础。下面以李健老师执教的《直线 射线 线段》(直线、射线、线段以下合称为“三线”)为例,谈谈如何有效开展概念教学。

一、注重对“三线”概念本质的体悟,通过想象使学生有效获得对概念的初步认识

数学概念反映的是一个数学内容的最本质的东西,只有抓住本质,才算抓住了数学概念教学的“牛鼻子”。

李老师紧紧把握直线、射线的无限性(线段具有有限性是已学内容),着力在无限性上做文章。首先,她在让学生列举生活中见到的线时,从学生的话语中获得直线、线段两个名词。对于同一条直直的边,一个学生说是直线,一个学生说是线段,学生认知上产生了困惑,在不知所措时,教师巧妙通过课件,以动画的方式展示了神奇无比、能上天入地的孙悟空的金箍棒,形象地向学生展示了能向两端无限延长的是直线。我们知道:许多数学概念在生活中找不到它们的原型,说明他们在生活中并不真实存在,它们只是存在于人的理性的头脑中。这样的数学概念比在生活中能找到原型的数学概念更增添了一层抽象的面纱。只有想象能帮助形成概念。孩子们早已熟知的金箍棒很早以前就存在于孩子们的头脑里,它的魔力足以激活孩子的想象,无需教师做过多解释就能理解直线了。概念形成的同时,孩子们自然对直线与线段做出了区别,分清了二者一个无限长,一个有限长。同理,射线概念的形成,也着力于对其本质——无限性的把握。李老师是通过手电筒的光先射到黑板上形成线段,再想象射向无穷无尽的宇宙,不遇到任何障碍物畅通无阻时,就形成了一条射线。

二、注重对“三线”概念体系的建构,通过整理使学生有效获得对概念的深入认识

数学概念通过整理把新旧的相关概念加以比较归纳,形成完整有序的概念体系,才能有效地从整体上深入认识概念本质。

李老师通过多媒体带领学生逛“三线”城,一方面让学生见识数学中书面上不同样子的直线、射线、线段,加强对“三线”的去形式化的本质把握。另一方面用填表的方式,从作图、曲直、端点、长度上对“三线”做一完整的系统的比较(见下表)。这样学生不仅从视觉的表象上,还从概括的抽象上加深了对“三线”的认识。逛“三线”城整理概念时,学生动眼看图形、动口说特征、动手画图形、动脑想理由,多感官参与活动能有效加深对三线概念的理解掌握。

接着是图上作图。如果说填表是着眼于对“三线”的区别上,那图上作图则是对“三线”概念内在联系的探究。首先是师生同时操作画一条直线,在直线上点一个点,就可以得到两条射线。这时整体看是一条直线;部分地看,可以看到两条射线,说明射线是直线的一部分。然后是师生再在直线上点一个点,直线上两点间的一段是线段,说明线段也是直线的一部分。这时,整体看是一条直线;部分地看,可以看到线段,也可以看到射线。数学概念不是孤立的,而是彼此联系的,对这种联系的把握,使“三线”概念在学生头脑中更为丰满,也更为真实起来。

三、注重对“三线”概念知识的巩固,通过练习使学生有效获得对概念的提升认识

数学概念的掌握除了在体验中形成,在整理中完善,还得在练习中、运用中巩固与提升。李老师通过以下五个环节使学生对概念获得巩固提升。

首先是听一听,让学生听故事回顾了三线的本质特征。其次是判一判,通过辨图形发现了书面形式下判断“三线”的方法——根据本质特征的外在表现,即端点的个数来判断。再次是画一画,通过过一点画直线的操作活动,类推过一点画射线、画线段的情况。教师让学生先猜想再操作,发展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然后是说一说,说说哪些数学图形是由线段或射线或直线构成的。师生共同例举,发现线段构成多边形,射线组成角,数轴、坐标系、平行线等由直线组成,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使“三线”概念具有了生长性,同时提高了学生学习“三线”的内在目的性,能促进学习动机的形成。最后是比一比,教师打比方:“一愿烦恼是线段,有起点有终点;二愿智慧是射线,有起点没终点;三愿快乐是直线,没起点没终点,快乐到永远。”从人性的角度赋予数学概念新的内涵,把数学概念本身具有的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了“三线”概念的意义。

篇10:《线段 直线 射线》教学设计

直线

射线 山阳区焦东路小学唐勤媛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教学目标:

1、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了解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会规范画直线、射线、线段。教学重点: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会规范画直线、射线、线段。教学难点:

了解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学过程:

一、直接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线段、直线、射线。

二、解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找到特征

2、规范画图

3、用符号表示

今天我们要进行几次规范画图。首先准备好你的铅笔、尺子、纸。准备好了吗?

三、通过画图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

1、课件依次出示: 按要求画图一 ①一条线段。②画一条射线(不会的可以不画)③画一条直线

每出示一条留给学生画的时间。

2、反馈,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的特点。谁来指挥老师画一条线段? 学生说师画,反馈。线段有什么特点?

学生说师板书直的、两个端点,可以度量。谁来指挥老师画一条射线?

预设:先画一个点,从这个点出发画一条直直的线。

师:边说边画,画到这儿行吗?再延长点行吗?再延长点呢?......如果黑板足够长可以一直画下去吗?那么射线有什么特点? 直线又是怎样画的呢? 直线有什么特点呢?

四、用字母表示

我们了解了这些线的特征,为了方便,你能给这些线起个名字吗? 师:可以用字母给这些线起名。

线段AB

线段上只有这两个点吗?(无数个)我们只取了这两个有代表性的点,也就是端点。

射线CD

射线起名时需要再找一个点 直线EF(l)直线需要找两个点 大名

小名

五、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 ①让学生找生活中的线段、射线、直线 ②出示课件

接下来我们要进行第二轮的规范画图。

六、了解直线、射线、线段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a、按要求画图二

1、画一条线段AB;生画好后师课件出示正确的,让画对的举手。

2、把线段AB变化成射线AB;课件出示,和老师画的一样的举手,有不一样的吗?

3、将射线AB变化成直线AB

师:线段可以变化成射线,射线可以变化成直线,它们之间有联系没有?(有)那么它们之间有区别吗?

b、课件出示: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四人小组合作。合作要求:(1)四人小组研究,组长记录。

(2)研究结果可以用导学案上提供的表格,也可以画图表示。c、展示: 课件演示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d、小结:区别: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线段不可以延伸,射线可以向一端延伸,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联系是线段、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

E、(课件出示)下面的图形,哪些是直线?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线段?

七、巩固新知,拓展提升 a、按要求画图

(三)1、画一点O,2、从点O出发画射线,试一试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3、再画一点A,4、想一想经过点A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b、快乐小法官。(对的打“√”,错的打“×”)(1)小芳量一条直线的长度是31厘米。

()(2)直线比射线长。

()(3)射线有一个端点,射线可以度量长度。()C、猜谜语

(1)有始有终。

()(2)有始无终。

()(3)无始无终。

篇11:直线、射线、线段 教学设计

昌江思源实验学校 李高芳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逐步掌握它们的表示方法。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2)过程与方法

借助具体情境学会“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直线的性质,并能初步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热爱数学,勤于思考的品质。

【重点难点】

重点:①理解并掌握直线性质

②学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难点: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教学方法】

探究法、讲练结合法 【教具】

多媒体、尺子、三角板

【教学过程】

一、欣赏图片

(1)这个漂亮的图案是由什么线组成的?(线段)(2)探照灯射出的光给我们以什么形象?(射线)(3)伸向远方的火车铁轨给我们以什么形象?(直线)由此引入课题。

二、学习目标

1.理解并能运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性质。2.会正确表示直线、射线、线段。3.能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三、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125页到126页的内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完成第125页的思考

2.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

3.两条直线相交指的是什么,两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 4.如何表示直线、射线、线段?

5.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联系与区别?

四、效果反馈

活动1:理解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事实

(一)探究

1、画一画

(1)经过一点O可以画几条直线?

(2)经过两点A、B可以画直线吗?可以画几条?

2、做一做

如果你想将一根小木条固定在木板上,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二)猜想

如果将细木条抽象成直线,将钉子抽象为点,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设计意图:

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为得出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提供背景及生活素材。

(三)应用

1、建筑工人在砌墙的时候经常在两个墙角分别立一根标志杆,在两根标志杆之间拉一根参照线,这根参照线就是直的。这其中的道理是:。

2、每年的3月12日是植树节,植树时,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位置,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意图:

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活动2: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一)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二)两条直线相交的表示

(三)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

(四)判断题 设计意图:

在得出关于直线的基本事实的基础上,再给出线段、射线、直线的表示方法,可以让学生更清楚地体会到线段、射线、直线表示方法的合理性,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突出本节课的重点。

活动3 :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

你能发现直线、射线、线段有什么联系吗?又有什么区别呢?

(一)联系

已知线段AB,你能由线段AB得到射线AB和直线AB吗? 答:能。线段和射线都是直线的一部分。设计意图:

在学生掌握直线、射线、线段表示方法的基础上,通过自己动手画图,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直线、射线、线段的变化过程,有助于学生进一步深刻理解直线、射线、线段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二)区别

分别从图形、表示方法、端点个数、延伸的方向来说明它们三者的区别。设计意图:

通过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和区别的探究,进一步发展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三)练一练

指出下图中线段、射线、直线分别有多少条?

答:有3条线段,是线段 AB、线段 AC、线段 BC;有6条射线; 只有一条直线,是直线 AB或直线 BC或直线AC。ABC

五、例题讲解

例题1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

(1)直线EF经过点C;(2)点A在直线 外;(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 a、b、c;(4)线段AB、CD相交于点B。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不同几何语言(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和图形语言)之间的转化的能力。这是本节的难点内容。

a

六、当堂训练

如图,已知不在同一直线的三点A、B、C,(1)画线段AB;(2)画射线AC;(3)画直线BC。设计意图:

了解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对于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作适时反馈,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课后做个别辅导。

七、课堂小结

请你谈谈本节课有什么收获?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知道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以及它们的联系与区别。3.能够根据语言描述画出图形 设计意图:

总结回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学会归纳,反思.八、布置作业

1.教科书习题 4.2第2、4题;

2.发挥自己的想象,用线段、射线或直线创造出一些美丽的图案。设计意图:

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安排。

【板书设计】

4.2直线、射线、线段(1)

1、直线的性质 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表示方法 ①直线AB或直线 ②线段AB或线段 a③射线OA或射线l

篇12:直线、射线、线段教学设计

知识技能

使学生在了解直线概念的基础上,理解射线和线段的概念,并能理解它们的区别与联系.使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发现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以及线段的中点概念.

数学思考

通过直线、射线、线段概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几何想象能力和观察能力,用运动的观点看待几何图形.

解决问题

教学流程安排

1.利用直线、线段的性质解决相关实际问题; 2.利用线段的中点定义解决相关计算问题.

情感态度

培养学生对几何图形的兴趣,提高学习几何的积极性.重点

理解掌握相关概念,探索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

难点

探索直线的性质、线段的性质.

活动流程图

活动内容和目的

一、探索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

二、组织讨论,探讨三种图形的表示方法.

三、问题探究,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

四、拓展创新、应用提高.

五、小结和作业.

通过活动1~4的完成,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主要内容.

培养学生的认识几何图形、研究几何图形的热情.

通过对探究1~4的解决,使学生自主探究直线、线段的性质、比较线段大小的方法、线段中点的定义以及尺规画线段的方法.

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归纳总结、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出本节主要内容

直线、射线、线段的定义

活动1:让学生举出实际生活中所见到的直线的实例.学生活动:(可请5~6位学生发言).学生可能回答:铅笔、尺子、桌子边沿等.教师总结:铅笔、尺子、桌子边沿等都有长度,是可以度量的,它们都是直线的一部分,此时给出直线的概念直线是向两个方向无限延伸着的.活动2:提问无限延伸怎样解释,教师活动:可形象的归纳出直线是无头无尾、要多长有多长.让学生闭起眼睛想象一下.活动3: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中有没有真正是直线的例子?

教师活动:通过前面学生所举的例子,给出线段定义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活动4:请学生画出直线、线段,你能自己给射线的下一个定义吗?

归纳: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叫做射线.设计意图:通过以上思维活动,让学生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二、组织讨论,探讨三种图形的表示方法

直线l;直线AB.线段AB;线段a

射线AB

归纳:直线的表示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两个大写字母.但前面必须加直线两字,如:直线l;直线m,直线AB;直线CD.射线的表示同样有两种:一个小写字母或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射线上的一个大写字母,前面必须加射线两字.如:射线a;射线OA.线段的表示也有两种表示方法: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B;用一个小写字母表示,如线段a.巩固练习:按下列语句画出图形.(1)直线EF过点C;(2)点A在直线l外;

(3)经过点O的三条线段a、b、c;

(4)线段AB、CD相交于点B.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加深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认识.三、问题探究,拓展创新,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深刻性

探究1:如何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比较方法,可能有两种方法,一是分别用刻度尺量出线段的长度,比较长度即可(度量法),二是把其中的一条线段移到另一条线段上进行比较(叠合法).(课件: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

巩固练习:

估计下列图形中线段AB和AC的长度的大小关系,再利用刻度尺或圆规来检验你的估计.答案:(1)ACAB(3)ACAB.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对线段大小的估计和观察能力.探究2:(1)要在墙上固定一根木条,至少需要几个钉子?

(2)经过一点O画直线能画几条?经过两点A、B呢?

(课件:探究直线的性质)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动手操作,发现至少需要2个钉子,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而经过两点画直线只能画一条直线,于是得到: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且只有一条直线,即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探究3:从A到B有三条路,除它们外能否再修一条从A到B的最短道路呢?从中你能发现什么?

(课件:最短道路)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画图,自主探究,发现连接A、B两点的线段就是符合条件的道路,于是得到:

两点的所有的连线中,线段最短(即: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教师归纳:我们把连接两点的线段的长度叫作这两点的距离.探究4:动手操作

在一张透明的纸上画一条线段AB,折叠纸片,使端点A、B重合,折痕与线段的交点我们叫作线段的中点,你能给线段下定义吗?由线段的中点,你能得到哪些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观察猜想,寻找数量关系,发现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相等的两部分,于是可以概括出线段中点定义.线段中点:把一条线段分成相等两部分的点叫线段的中点.再进一步考虑若点C是线段AB 的中点则有.(1)AC=BC;(2)AC=BC=;(3)AB=2AC=2BC.探究5:你能用直尺(没有刻度)和圆规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吗?

已知线段a,作线段AB,使线段AB=a.学生活动设计:由于直尺没有刻度,因此直尺的作用是画线,不能进行度量,而圆规当半径不变时,可以把一条线段任意移动,因此圆规的作用是度量,于是有下列画法:

(1)画射线AC(2)以点A为圆心,a的长为半径画弧,交射线AC于点B,线段AB就是符合条件的线段.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总结画法时,注意语言的简洁与规范,及时纠正学生的不规范的说法和表述.四、拓展创新、应用提高,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思维的深刻性与灵活性

拓展1:经过平面上的4个点中的任意两个点画直线,可以画几条?最多可以画几条?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操作,自己画图尝试,找到不同的画法,在画的过程中发现,由于四个点的位置不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1)当四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只能画一条直线;

(2)当只有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画4条;

(3)当没有任何三个点在同一直线上时,可以画6条.如图:

1条直线 4条直线 6条直线

从而最多画6条直线.教师活动设计:在学生发表看法没有考虑多种情时适当的提醒,帮助学生找到所有情况.拓展2 经过平面上的n个点中的任意两点画直线,最多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自主探索,可能有两种解释方式.第一种方式:

(1)首先画2个点的情况;

最多可以画1条直线.(2)再画3个点的情况;

最多可以画3条直线;

(3)画4个点的情况:

最多有6条直线.(4)当有5个点时:

最多有10条直线;

观察上述点数和直线条数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当有n个点时应有条直线.第二种:当n个点没有任意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确定的直线最多,由于n个点中任意两条都可以确定一条直线,因此先任取其中一个点,则可以和剩余的(n-1)个点画(n-1)条直线,一共有n个点,所有可以画n(n-1)条直线,有任意两个点重复一条直线,因此共可以画条直线.拓展3: 直线上有n个点,则共有多少条线段?(学生自主探索,按照拓展2的思考方式).答案(略).拓展4: 已知线段AB=10,点C在直线AB上,且AC=4,若点D是AB的中点,求DC的长.学生活动设计:由D是AB的中点,AB=10知AD=BD=5,而点C在直线AB上,可以考虑点C在A的左和右两种情况,当在左侧时,如图:

此时AD=5,AC=4,所有DC=9.当点C在A右侧时,如图:

此时AD=5,AC=4,所有DC=1.教师活动设计:本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问题的理解,能否发现需要讨论的事实,若不能发现教师可以适当提醒、启发,以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解答〕(1)当点C在点A左侧时,因为点D是AB的中点,所以AD=,又AB=10,所以AD=5,所以DC=AD+AC=9,(2)当点C在点A右侧时,因为点D是AB的中点,所以AD=,又AB=10,所以AD=5,所以DC=AD-AC=1.五、小结和作业

小结:

1.直线、射线、线段的概念和表示;

2.线段的比较方法:度量法、叠合法;

3.线段的中点;

4.直线的性质: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篇13:《线段射线直线》教学设计

一、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

1. 垂线的定义:如果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就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 垂线段的定义:垂线上一点到垂足之间的一条线段.

3.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

二、垂线、垂线段、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区别

1. 垂线是一条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伸,没有长度,垂线表示的是一个图形.

2. 垂线段是垂线上的一条特殊的线段,是有限的一段,有长度,表示的是一个图形.

3. 点到直线的距离是垂线上一条特殊的线段的长度,表示的是一个数量,而不是图形.

下面我们通过图形来分析这三个概念,如图1所示:

直线b叫做直线a的垂线 ,也可以说直线a叫做直线b的垂线;线段CO叫做垂线段,同样,线段AO、BO、DO都叫做垂线段;线段CO的长图 1度叫做点C到直线a的距离 ,同样线段AO的长度叫做点A到直线b的距离.

三、概念辨析

1.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一条线段有无数条垂线

C. 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若有一个角为90°,则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

D. 若两条直线相交,则它们互相垂直

【解析】本题应在正确理解垂直的有关概念下解题,知道垂直是两直线相交时有一角为90°的特殊情况,反之,若两直线相交则不一定垂直.

【正确解答】D.

2.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从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叫做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B. 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垂线的长度就是这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C. 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距离

D.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解析】本题错误原因是没有正确理解垂线段的概念及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意义.

说法A是错误的,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仅仅有垂线段,没有指明这条垂线段的长度是错误的.

说法B是错误的,因为垂线是直线,直线没有长短,它可以无限延伸,所以说“垂线的长度”就是错误的.

说法C是错误的,“画”是画图形,画图不能得到数量,只有“量”才能得到数量,这句话应该说成:画出已知直线外一点到已知直线的垂线段,量出垂线段的长度.

【正确解答】D.

四、生活中的应用

通常,我们把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该点到直线的距离经过探究,我们得到一个事实: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遇到它. 这样可使有些复杂问题变得比较简单,因此其应用较为广泛. 接下来我给同学们举几个例子:

1. 如图 2,甲、乙两名同学在测量刘佳同学的一次跳远成绩时,分别测量出DA=4.56 米,DB=4.15 米,AC=4.70 米,则刘佳的跳远成绩应该为 ______ 米.

解:刘佳的跳远成绩应为4.15米.

因为实际生活中,测量跳远成绩都是量离踏板最近的落地点到踏板的距离,所以测量AC、DA都是错误的,线段DB的长度才是刘佳跳远的正确成绩. 跳远成绩的测量就是求点到直线的距离.

2. 如图3,一辆汽车在直线形公路AB上由A地开往B地,M、N分别是位于公路两侧的村庄.

1设汽车行驶到公路AB上点P位置时,距离村庄M最近;行驶到点Q时,距离村庄N最近. 请在图中的公路AB上分别画出点P和点Q的位置.

2当汽车从A出发向B行驶时,在公路AB的哪一段距离M、N两村庄都越来越近?在哪一段路上距离村庄N越来越近,而离M越来越远?

解:1过点M、N分别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分别为P、Q.

篇14:话说线段、射线、直线

一、 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注:(1) 表示线段的字母是无序的.如线段AB与线段BA,表示同一条线段.

(2) 表示射线的字母是有序的.端点在前,任意点在后,如射线OA.

(3) 表示直线的字母是无序的.如直线AB与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二、 概念辨析

例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射线OA和射线AO表示同一条射线

B. 延长直线AB

C. 一条射线有两个端点

D. 直线AB与直线BA表示同一条直线

【错解】A或B或C.

【错解原因】未正确理解射线和直线的表示方法等知识点.

【解析】A这种说法是错误的,表示射线的字母是有序的.端点在前,任意点在后.射线OA的端点是点O,而射线AO的端点是点A,它们表示的不是同一条射线.

B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直线AB本身就能向两方无限延伸.

C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一条射线只有一个端点,线段才有两个端点.

【正解】D.

三、 数线段、射线、直线的技巧

例题 具备什么条件的两条射线是同一条射线?

(1) 如图1射线AB和射线AC是同一条射线吗?

(2) 如图2射线AB和射线BC是同一条射线吗?

(3) 如图2射线AB和射线AD是同一条射线吗?

【解析】射线关键在于定端点,看方向.

(1) 射线AB和射线AC,端点同,但方向不同,所以不是同一条射线.

(2) 射线AB和射线BC,方向同,但端点不同,所以不是同一条射线.

(3) 射线AB和射线AD, 端点同,方向同,所以是同一条射线.

练习:如图3,经过点C的直线有_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

可以表示的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_______条,它们是___________;

有线段___________.

【解析】经过点C的直线有2条,它们是直线AC,直线BC.

以点B为端点的射线有4条,定端点B,看方向,在B处能找到4个方向,所以射线有4条.但是能用字母表示的射线只有两条,分别是射线BA和射线BC.另外两条射线各自缺少一个大写字母,不能表示出来.

数线段时可以将多余的部分忽视,如图4.

很清晰地观察到线段有3条,分别为线段AC,线段AB,线段BC.

四、 生活中的应用

实践告诉我们一些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在日常生活中,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时我们经常遇到它,接下来我们举几个例子,让我们感受一下生活中的数学的应用:

1. 从甲地到乙地能否修一条最短的路?如果能,你认为这条路应该怎么修,请在图中画出这条路,并说明理由.

2. 如果你想把一根细木条固定在墙上,至少需要钉几个钉子?理由是什么?

3. 建筑工人在砌墙时会在墙的两头分别固定两枚钉子,然后在钉子之间拉一条绳子,定出一条直的参照线,这样砌出的墙就是直的,什么原因?

4. 植树时,要把一排树植整齐,要怎么办?

答案:

1. 连接甲地和乙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 两个钉子.理由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 理由是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4. 只要定出两个树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的树坑所在的直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吴江区实验初级中学)

篇15:线段直线、射线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线段、直线、射线》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角的度量”这个单元的起始课,学生在二年级上册认识长度单位时,就已经初步认识了线段。本节课在此基础上直观引入线段、射线和直线的概念,并让学生讨论线段、射线、直线的区别。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从形的方面加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为今后学习角的度量打下扎实的基础。学情分析

关于直线、线段的知识学生已有所接触,射线和角皆如此,所以学生接受起来很容易。比较难的是总结出各自的特点,老师要多加引导,促使表达能力弱的学生也有所收获。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现实情境中理解线段、直线、射线等简单的图形,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通过“画一画”“数一数”等活动,初步感悟:从一点出发可以画无数条射线,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

2、数学思考:积极为学生创设学数学、用数学的情境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图形背景发展学生的数学活动经历和体验,渗透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变化的观点。

3、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比 较、概括等能力。

4、情感与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促使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主动参与学会交流,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教学难点:线段、直线、射线的区别与联系。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方法:遵循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基础以及思维特点,以学生感兴趣的生活事例,作为建立抽象概念的直观基础。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观察、想象抽象、比较辨析,来帮助学生建立概念,并通过适当的练习来帮助学生巩固概念。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帮帮这只小虫子。

课件出示:

有只虫子从一个山洞到另一个山洞寻找食物,有五条路可走,可是走哪一条路最短呢?可怜的小虫子犯愁了,谁能帮帮它呢?

学生不难找出3号路线,追问这条线和其他几条有什么不同?(这条线是直的!)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除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增添课堂趣味 2 性之外,也突出了线段、射线、直线共同的特征,必须是直直的线。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

2、生活中你都见过那些直直的线?学生自由回答

是啊!这样直直的线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无处不在,在数学中它们还能分成不同类,还有各自的名称呢?你想知道吗?

3、板书课题:线段、直线、射线

二、自主学习,启发诱导。

1、自学提示:

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38页的内容,把你认为是重点的用笔画出来。

2、交流汇报:

通过阅读你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

预设:我知道了什么是线段、直线、射线;还知道了如何表示它们。(设计意图:小学通过自学,是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提出自己的疑问,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3、突破提升:

同学们真厉害!通过自学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哪我这里有几张图片你能从中找到它们吗?(课件出示)

(1)出示线段的图片,一起归纳线段的特点。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用学生熟悉且感兴趣的图片,给学生“线段”的直观印象,有助于学生理解“线段”的特征。)

(2)课件演示把线段的一端延长,问:这是什么线?(射线)(设计意图:通过变化是学生学习射线的特征的同时,有清晰的了解 线段和射线之间的关系。)

(3)出示生活中的图片,一起归纳总结射线的特点。(4)课件演示把线段的两端延长,问:这又是什么线呢?(设计意图:再次以线段引出直线,一是为了突出直线的特点,二是为了让学生清晰的体会直线和线段关系,直线和射线的不同。)

(5)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图片,感受生活中的直线,归纳总结直线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图片、动手画图、课件演示、合作交流等多种手段,促进学生认识直线、射线、线段的特征,建立它们的正确表象。)

4、练习巩固

(1)下图哪些是直线、线段、射线,为什么?(根据特点判断)(2)在巩固三条线的表示方法。

三、合作探究,突破难点。

1.导语: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线段、直线和射线。

问题: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之间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呢? 2.小组合作探究。

要求:请小组内合作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三者的联系与区别。

3.小组汇报探究成果。预设:① :文字叙述

它们都是直的;线段可以测量长度;直线和射线可以无限延伸,不能测量长度;线段有两个端点,射线有一个端点,直线没有端点。② :表格(完善板书)

四、巩固提升,拓展应用。

1、猜一猜,画一画,从一点出发可以画多少条射线?

2、猜一猜,经过一点可以画多少条直线?

3、动手试一试,如何用最少的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

(设计意图:这一自主探索活动,注重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让学生亲历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体验成功学习的快乐,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

4、巩固练习。(训练营)

五、课堂小结

1、小动物们听说大家用数学知识帮助下虫子找到了最进的路线,它们也学习了直线、射线和线段的知识,我们看看它们学的怎么样?

2、猜谜语:老师说的是哪条线?

有始有终(线段)

有始无终(射线)

无始无终(直线)(设计意图:通过三个同学们熟悉的词语联系概括三条线的特征,通过师生共同的演绎突出本节课的重点,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记忆深刻。)六.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线段

相同点

不同点

线段

直直的两个端点

可度量

射线

直直的一个端点

无限长。直线

直直的 没有端点

篇16:《线段、射线和直线》教学反思

1、通过比较迁移,认识直线、射线和线段,了解直线、射线和线段的性质。

2、学会用三角板或直尺画直线、射线和线段。

3、通过学习,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想象力‘

教学重难点:

掌握线段和射线的概念和性质

教具准备:

直尺或三角板、手电筒

教学过程:

一、线段的教学

1.课前出示三条线段(三根木棍或毛线都可以,先出示,后将其画在黑板上)

提问:知道老师画的线统称什么吗?(线段)

2.线段的特点

1)提问:谁能说说线段有哪些特点?

引导学生思考:线段有两个端点,都是直的。

2)请问:你能看出哪条最长?哪条最短?

这就是说线段有长有短。提问个别学生,如何比较。

3)追问:究竟有多长?可以怎样做?(让学生量一量)

4)小结:我们不难发现,线段具有这些特点:都有两个端点,都是直的,都可度量。

5)知识的拓展

A、画一条有多个端点的线段,让学生判断有多少条。

B、组织学生议一议,生活中的哪些事物是线段。

二、认识射线和直线

1.认识射线

出示教具:先请大家看我手里边的东西。仔细观察这几束光线------?(两支或三支手电筒)

1)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这几束光线,想一想,它们会有什么相同之处?

学生集体讨论,学生可能会发现:a.它们都是直的b.它们都射向远方c.它们都从一个固定的地方射出

引导发现:d.它们都没有尽头,射的很长很长,没有终点。

教师指出:(这样长)我们可以称它无限长。

2)说明:像这样的光线,我们都可以看成射线。

3)画射线:你会画射线吗?在练习本上试一试。

学生独立尝试后交流:谁愿意说一说,你是怎样画的?指名来讲台前边说边画。

教师小结:是的,一般我们是先画一个(端)点,再从这点起画出一(直)线就得到一条射线。

4)讲述:把线段的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

5)提问:射线有多长?可以用尺量吗?为什么?

生:不可以,因为它有无限长,不能用尺量。

6)完成教材上的做一做。(学生练习,根据学生完成的节奏,可以向角拓展)

7)知识拓展

从一点画两条射线,你们会发现什么?(适当点播就可以了)

2.认识直线

1)接下来,我们把线段的两端都无限延长,这时我们得到的是一条……(直线)

板书:直线

2)提问:直线有多长,你可以用尺量吗?为什么?(不可以,两端都是无限延长,也是无限长)

3.比较线段、直线和射线

1)现在请大家仔细观察线段、直线和射线,比一比,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

2)学生讨论后组织汇报

3)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4.完成教材练习十二的1-2题

(学生自主练习,老师收集反馈信息,做好评价)

三、数学活动

(1)在练习本上先画一个点,然后经过这个点画直线,能画几条画几条

发现:过一点能画无数条直线

(2)在练习本上先画两个点,然后经过这两个点画直线,能画几条画几条

发现: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或者说,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的例子)

(3)连接A、B两点的三条线,哪一条最短?你是怎样想的?

介绍: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最短,而这线段的长度就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教师板书距离的定义)

四、课堂小结

谁能说说,通过这堂课,你有哪些收获?学生发言老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二)“课”给我的反思

听了课之后,部分老师提出了一些值得商酌的地方:

1、为了加强对知识的延伸与巩固,华老师教学完线段后,先是练习简单的习题,接着出示:在一条线段上再画一个点或多个点,让学生数一数有多少条线段。有部分老师认为:这样的小结里,老师没有把知识讲透,估计班上有一大部分学生,还没弄明白。个人认为:这是知识的延伸部分,为了照顾一部分学生“吃不饱”,才出现这样的题目,没有必要将每一个问题的标准答案都抛给学生,作为老师,很多时候,只希望将所有的东西都递给学生,让学生的口袋装得满满的,如果学生没有思考,就接受一系列知识,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陌生的概念。

2、华老师在教学射线时,没注意,将射线的中间涂了一个点,就因势利导,给学生提出了问题:你认为这条线上有多少条射线,多少条线段。根据问题的抛出,华老师引导学生展开了分析,认为这条线上有一条线段,两条射线。课下,有老师就提出:应该是一条射线,一条线段,没有两条,对此,我的观点:应该是两条,因为线都是由若干点组成,而我们在教学上说的射线有一个“点”,指的是端点,在该条线上有两个“点”,有一个在末端,我们就认为它是端点,如果从中间隔断,将有点的一边忽略不计,中间的应该又是一个端点,因此,这样的线里应该有两条射线。

3、当然,有老师也提出了不是问题的问题,例如:有些词用得不当,重难点的突出不明显……如果要谈教师语言的准确(我这里所谈的“用词”不是概念的错误,而是一般教学语言的表达),只能当成是老师自己追求课堂更加完美的一个目标,因为在一堂课里,我们把“语言表达”的准确当成课的中心来谈,不但达不到议课的目的,反而会偏离了方向。就重难点来讲,我们所说的重难点,只是针对课本,作为一个老师,只要读懂文本,确立了目标后,更多的应该关注课堂,关注学生!对学生来讲,真正没弄明白的,那才是难点,我们不能凭自己的主观判断,自认为什么是难点,重点,就要求学生必须接受什么是难点和重点。而真正课堂上的难点,是在与学生一起探讨中,所得到的一些错误反馈!并加以总结,找出纠正的办法,这样的课,才说得上是“突破了难点”。

篇17:直线线段射线教学设计说明

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内容是初中阶段几何学习的起始课,直线、射线、线段是最基本的几何图形.是学习后续图形与几何知识的必备基础,为今后学习角、相交线、平行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知识做准备.是学生建立符号感的重要素材,也是学习其它数学知识的重要工具,通过操作得出直线公理,为今后学习几何推理提供理论依据.学习几何语言的相互转化,对今后学习数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直线、射线、线段和角等图形及几何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是在进一步理解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掌握直线、射线、线段的表示方法,通过具体的操作活动,掌握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公理.并能用它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严谨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组织学生进行“你说我画”、“数线段”等活动,分组讨论,实现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突破这一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识.三、教学过程的设计

1、根据现代建构主义的理论,从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通过知识、方法的回忆,激活学生原有的认知规律,巧妙引入课题,并为知识结构的优化奠定基础.

2、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直线、固定硬纸条等活动,探究出直线公理,引发对直线、射线、线段的联系与区别的思考,得出它们的表示方法,让学生从事有效的数学活动,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数学发现的乐趣.

3、给学生提供探索和交流的时空,围绕着实现图形语言和文字语言的相互转化,让学生畅所欲言,通过“看图形说话”和“按语句画图”的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与想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多一些启发,少一些限制,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张扬学生的个性发展,并通过开展“你说我来画”的活动,激发学生积极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让学生人人参与,在快乐中学习.

4、应用是最好的学习,每个数学知识都有它的应用价值,只有让学生真切地体会到生活中处处都有数学,才会有生活中处处用数学的可能.本节课我设计了“数线段”的活动,再精心设计了“握手”问题,学生通过身边鲜活生动、富有内涵的实例,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有效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强烈愿望.

四、教学中的诊断分析

1、在整个教学中,我注意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的学习过程造成影响.因此要对学生在学习过程有形的精神状态如眼神等反映出来的无形的思维状态加以感知,随时捕捉反馈信息,随时调整教与学的快、慢、停、转,在学生回答时,用语言、目光、动作予以激励与赞扬,发挥评价的增益效应.

2、本节课是对图形语言与文字语言相互转化的起始学习,学生不易掌握,为此,........我大胆地开展学生“说”与“画”的活动,并讨论交流获得知识经验;让学生亲身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达到获取知识、提升能力的目的.

五、教法与教学预设

上一篇:河南动物检疫申报平台下一篇:航行设备系统检查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