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2024-05-05

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精选6篇)

篇1: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中国的大多数行业和市场,在经历了从产品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洗礼后,越来越强调组织管理的系统效率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也越来越快,要求营销决策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二是现代竞争越来越强调整个企业面向市场的相互协同、一体化运作能力;三是营销队伍越来越庞大,驾驭、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因此,通过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表现,提升核心竞争力,使企业从基于“一招一式”的简单竞争,逐步过渡到基于“系统协同效率”的整体竞争,已经成了大多数营销组织的共识。

一、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常见问题

但在具体的绩效循环的管理实践过程中,许多营销组织却往往感到“知易行难”,主要表现在:

1、目标和考核指标的制定环节:营销组织面对的营销环境不确定性高、区域市场差异大,因此,在目标和考核指标的合理性上往往是令管理层头疼的事。如果上下级不能对目标责任达成共识,不能使绩效目标成为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从而与最终经营成果挂起钩来,绩效管理往往成了形式化的东西,变成了为考核而考核。

2、计划和预算管理环节:由于参与高强度、高速度、高对抗的市场竞争,营销组织的策略、目标、计划、资源配置等可能经常需要根据变化调整变动。如果按照统一的或事先约定好指标“一考到底”,绩效管理缺乏实际意义;但如果根据计划调整目标和指标,绩效管理又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真是两难境地。

3、过程指导和绩效改进环节:营销组织一般是异地化管理,地域广、差异性大,使得高层领导者对区域经理的检核难、监控难;即便是区域经理对下属员工也由于外出工作的性质,存在着难以过程指导和基础检核的难度。员工加上缺乏必要的过程指导和培训,不能够清晰“目标-计划”、“过程-结果”之间的关联,就只能凭习惯和个人理解处理工作,绩效管理难以有效推动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4、绩效考核环节:由于存在着上述目标计划调整、过程指导等难题,在绩效管理中往往只能更多的关注业绩结果,但这样做既难以衡量员工在业绩实现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又可能导致员工的短期化行为。考核成了许多营销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弱项”。

5、激励环节:不能通过考核有效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和实际贡献,也就难以通过绩效管理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所以,许多营销组织往往是看上去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实际上员工仍然是“看天吃饭、奖金多少凭运气”,激励机制没有真正驱动员持续改进绩效,

从上面的问题不难看出,大多数营销组织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方面的误区和根本问题在于没有针对营销组织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特殊性,找出营销组织绩效改进的动力源泉和基本命题。

二、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根据我们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在于实现高层领导的决策理性、落实中层经理的管理责任、强化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1、实现高层领导的决策理性

营销组织与其他类型组织有所不同,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应对市场竞争、获得业绩增量的必要条件。因此,高层领导者在绩效管理建设中,不是要通过规范化考核指标“管住”下属,或者“以考代管”。真正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有效地传递绩效责任与压力,尤其是要帮助中层管理者(区域经理)承担起实现业绩的完全责任。否则,所有的事情都向上传递通过高层领导进行处理和决策,营销组织就会失去市场活力。

这个过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根据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整体策略将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建构一个基于战略的目标责任体系,使各部门、各岗位有组织地协同起来实现整体目标;第二通过“谁代表市场、谁拥有权利”,“谁配置资源、谁承担责任”的理性原则进行决策和授权,激活中层管理者,使其成为区域市场或专项职责上的“责任担当者”。

2、落实中层经理的管理责任

现实中,营销组织的高层领导在异地化管理中往往感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提升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层经理实现目标的责权对等问题,即区域经理是否具备在绩效管理环节上的目标分解权、(对员工)考核决定权、区域内资源配置权。

面对在差异化巨大的区域市场的超强度竞争,作为各营销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区域经理不应该成为总部制定的市场策略的机械执行者,而应成为区域市场的“操盘手”,承担“操控”市场和提升业绩的完全责任。没有必要的授权,区域经理就成了执行总部策略的“人手”,既无法承担应对竞争的市场责任,也无法通过他们的管理提高区域营销体系的执行力。

因此,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不应简单强调所谓“规范和一致性”,使用机械的考核指标和方法,成为束缚区域营销经理的“枷锁”,而应通过基础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目标责任体系、计划预算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等),使绩效管理成为中层经理完成业绩目标的管理工具。

3、强化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基层业务员在营销绩标的实现过程中,主要的责任是执行到位,所以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循环各环节的管理就是要成为各区域经理的加强业务员团队执行力的有力工具。区域经理可以针对市场实际和竞争要求通过“就近管理与决策”,使绩效管理的目标、计划、检核、激励等环节与业务员的具体工作紧密联系。否则,对业务员的考核就成了区域经理的“工作负担”,难以通过对业务员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和现场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员工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篇2: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标签: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通过管理者的努力,释放员工的能量,为企业发展和整体业绩作贡献,必须在上司管理者与下属员工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对等合作关系,围绕着提高整体绩效展开循环管理。

“绩效管理循环”包括四个环节:明确工作任务、纠正工作偏差、评价个人价值、兑现个人利益。整个绩效管理过程需要记录在案,尤其是上司“传、帮、带”的内容必须记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依据。

明确工作任务

每个管理者上司要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依据绩效指标(KPI)指导和帮助下属明确的工作任务,明确学习计划和成长方向。这个环节大约需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明确工作任务。对每个下属员工来说,企业在“目标管理”中确定的各环节“绩效目标”(个人级KPI)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管理者上司必须指导下属员工,把“绩效目标”转化为“工作任务”,并促进下属形成见解、思路、对策和计划。

在这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促进下属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代人受过。管理者不能图省事,更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学会倾听,听取下属的心声,反复推敲和审视下属的见解和思路,找出其中的破绽和不足,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认可下属合理意愿的前提下,持续对下属提出质疑,促进下属深入调研和思考,直至下属清楚承担的是什么任务、涉及到哪些方面、有何内在联系、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借用王永庆的话,管理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项麻烦的工作,只有今天不怕麻烦,才能避免明天可怕的麻烦。任正非的话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否则,人才队伍培育和企业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这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围绕着布置任务、传授知识和经验,使下属把握企业的意图和上司的要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内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世上没人天生就会做事情,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可塑性”。按照日本公司的经验,上司在布置任务时,要求下属复述“执行任务的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经验和知识。如果遇到的是一个新手或一项全新的任务,更是不厌其烦,要求下属复述5次,直至产生“质感”,确保“一次做到位”,确保整体协同的有效性。

第二,明确成长方向。尽管人们都说“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但是,很少有企业关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把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和业绩”联系起来。相反,企业往往省略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的环节,驱使员工在“工作”和“业绩”中循环往复、疲于奔命。

管理者应该从“督促下属工作”转向“帮助下属成长”,从“关注下属业绩”转向“激励下属学习”,鼓励和帮助下属员工制定学习和训练计划乃至职业规划。日本公司设立专门的基金或专项开支,支持员工的“自我开发计划”,并通过工作过程的历练,获得持续成长和成功的感觉,维持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指明下属的长处、优势以及应有的表现,帮助下属认识自己,把握学习和成长的方向。并使下属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弥补不足、改善短处,而是为了张扬自然的人格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转移到工作中去。学习可以消除障碍、缩短时间,使人在自己的长处上迅速成长并获得自信,成为对组织有用的专门人才。按照德鲁克的说法,“造就人”是上帝的事情,管理者的任务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指明下属的工作任务、责任或结果要求,使下属明确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增长专业知识,使下属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有的放矢、立竿见影,有助于识别环境和机会、把握竞争和需求、懂得人性和交往、强化交流和合作、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速度和质量。现时,每个工作者的动机和行为本质上是“自我引导”的,这种内生的自我引导力量,源自工作的挑战性,源自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冲动。按照赫茨博格的说法,除了工作,我们找不到任何手段,可以持续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

纠正工作偏差

这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工作,由上司持续跟踪下属的工作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寻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偏,确保整体协同的有效性,确保每个员工如期完成任务。第一,检查落实情况。诸多企业或老板,把经营上的成功误解为组织的成功,把经营一种关系或资源的能力误解为管理能力,不知“组织与管理”为何物,以为企业就是“大卖场”,以为员工就是交易伙伴,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是“交易关系”,以为只要明确“绩效指标和利益分配”,内部交易就算成立,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结果。依据考核结果论功行赏或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结果使“绩效考核”成为最不受欢迎、最无效的管理工具。

企业必须把“绩效指标”作为检测标准,而不是内部的买卖合同条款,必须把“绩效考核”作为管理者的一项责任,而不是驱使下属工作的手段,更不是赏罚予夺的权力。每个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这项监督检查的责任,站在全局立场上,充分认识绩效指标体系的含义,把握指标背后的整体协同关系;依据绩效指标以及制度规定的检查事项和检查方式,不折不扣地检查下属的工作状态和实际结果,发现问题,纠正偏差。企业必须明确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连带责任关系,促进管理者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如果一项工作没做到位,或一件事情发生差错,则是下属的责任;如果不能发现并纠正偏差,或影响职务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协同,或导致下属绩效目标不能按时完成,则是上司的责任。换言之,管理者的责任和存在价值,就是维系整体协同的有效性,就是帮助下属弥补过失、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绩效目标。海尔和华为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下属没有完成绩效目标,追究上司的责任;造成系统失效,罢免上司的职务,通常是一免到底。韦尔奇的做法是:完不成绩效目标扣除经理人或主管的奖金。管理者必须非常勤政,必须不断地检查、落实,再检查、再落实,直至实现最终的绩效目标。企业必须责成管理者如实记录过失事件和意外事件,以及纠偏方案、计划和过程;并建立严格的监察和经营审计制度,对管理者加强监督和审查。只有这样,才能打通管理职能的“任督二脉”,才能避免管理阶层的平庸和不作为。

企业应该把“绩效考核”和“贡献评价”两者分开来,以便缩短考核周期,或增加考核的频度。海尔和蒙牛公司对基层员工的考核是一天一个周期,所谓“日结日清,日清日高”。思科对一线营销业务人员的考核间隔时间是一周,他们认为业务人员的考核或检查间隔时间超过一周,一旦发生偏差,损失就难以弥补和挽回。每个管理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按照实现最终绩效目标的要求,设定每次考核的重点和细项。诸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贡献评价”混为一谈,致使绩效考核指标,无法集中于可量化的“系统控制事项”上,无法借助于技术手段排除主观判断因素的干扰,对关键事项或工作结果,进行高频度的检验,所谓“不可量化就不可考核”。思科公司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只有一项,即“费用”和“收入”之比。应该指出,用于检验系统受控状态的“表层特征量”,无法可靠地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一个人的实际价值或综合贡献,往往需要上司和下属在对等合作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成长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理由”,作出中肯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寻找偏差原因。“偏差”是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纠偏:一是在日常工作层面上,按照既定的绩效目标,充分发挥上司和下属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找出原因,创造条件,消除障碍,保持组织内部各环节的均衡,强化组织的协同效能,减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二是在整体协同层面上,通常是在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之后,针对系统中的结构性问题或流程中的结构性障碍,以及针对变化了的竞争形势,作出系统的评估和调整,或者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或者调整总体绩效目标,保持协同体系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均衡。

一般而言,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不单纯,在客观的“技术”、“经济”因素之中,又夹杂着主观或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因素,难以确认,难以求证;而且,偏差的产生或多或少与上司的管理不当或疏忽有关,诸如工作任务分配不当,职务分工不清,用人不当,指导和帮助不到位等。因此,管理者上司应该从检查自己的行为入手,去寻找偏差产生的原因,使上司与下属结成连带责任关系,排除情绪上的对立、观念上的冲突和动机上的矛盾,迅速达成共识,把握偏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偏差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互为因果,相互纠缠,管理者必须溯本求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寻找更为本质的原因,并着眼于“根本原因”或“深层次原因”。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谋求系统解决偏差的方案,避免浅尝辄止,就事论事。

第三,及时纠正偏差。企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运营系统,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一个环节或一个员工做不到位,会威胁到整体成效乃至企业命脉。所谓“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一万个条件,做砸一件事情只需要一个条件”。一旦发生偏差,管理者上司就需要组织力量,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予以纠正,制定对策和措施,调动资源和人力,协调关系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主要职责是:与下属进行深层次沟通,持续提供知识、经验和方法,提供专业或专家级的帮助或支持,启发和督促下属积极思考。上司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轻率地给出自己的答案、思路或对策,要迫使下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思考。正虹科技老板的观念是:管理者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不断地面授机宜,让人依计行事,导致企业后继无人。华为的经验是:每个人必须独当一面,无依赖地去面对各自的责任事项或市场竞争压力。

纠偏是一种能力,建立在预见和预控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间断地深入调查和研究,研究“相关事、相关人、相关关系”;事先把握复杂多变的格局,把握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并知道什么是正常的工作状态,明白下属员工现在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状态意味着什么,尽可能地成为行家里手,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偏差,不至于出乎意料、惊慌失措。

预见和预控也是一种能力,建立在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立在“经验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的基础上。深圳天音公司要求全体员工每天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设专门工作团队每天进行汇总和提炼,反馈给各个工作平台分享。同时,鼓励各级管理者、专业人士和专门人才成为专家,开发经验模本和教案,支持和帮助全体员工独立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逐渐下放责任和权力,将那些难以设立控制标准、难以分析和检验的事项交与下属或当事人自行决策和自我控制。按照德鲁克的说法,每个管理者应该成为下属员工的同事或平起平坐的伙伴。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促进上司和下属结成对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评价个人价值

这个环节包括“年中综合评价”、“中期述职报告”和“年终综合评价”。“评价”不同于“考核”:考核是检验“人的工作”是否到达“预期的绩效目标”,考核工作“对事不对人”,并不深究人的功过是非以及主观动机和内在原因;评价是分析和判断“工作者”或“工作中的人”是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的是要促进每个人更好地在职务工作上作出贡献,使职务工作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

第一,年中综合评价,大约需要一周时间。管理者需要从5~10位相关人员那里采集信息或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小范围的研讨,弄清楚事实真相,对下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围绕着三方面进行:首先,对下属是否完成了目标任务作出评价;其次,对下属的成长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明确下属在“提高技能、增长知识和改进行为”上是否取得了进步;最后,对下属的贡献和价值作出评价,评价要点可以依据企业客观需要而定。朗讯公司的评价要点是“高绩效行为”的特征,诸如“全球发展意识,关注结果,关注顾客和竞争对手,关注速度、开放度和包容性,维护或领导团队”。

管理者需要按照“综合评价表”,把三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采用“聚类”的方法,最终给出一个“评价档次”。上司的评价基于主观判断,评价结果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量化、精准或科学。海尔公司分为三个档次,即“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华为公司分为5个档次,即“卓越、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或“S、A、B、C、D”。这样做,模糊一些,反倒客观、公正,容易被接受和认可。评价档次和评价意见,包括理由和依据,必须如实反馈给下属本人。下属有权提出申诉,由更高一级的上司作出裁决、调整或维持评价结果。最终的评价结果,要尽可能获得下属的认可,激励下属努力工作,保持学习和成长的热情。管理者上司以及高一级上司是“合法的评价者”,其他人员无权作出评价。这种合法性的基础是:上司与下属的“连带责任”关系。不能把下属、同僚、经销商、客户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当做对“被评价者”的一种评价。比如,韦尔奇领导下的GE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年要对5%~8%的要职要员进行调查,调查他们是如何取得绩效的,包括工作思路、计划方案、策略举措、行为方式、实际成效和关键事项。在这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是“评价者”,不能对事实和数据添加任何主观判断、意见或评论,一切让事实说话;所收集资料必须经过当事人确认和签字,才能提交给企业管理当局;由高层领导对要职要员进行评价。

第二,中期述职报告,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要职要员必须在个人“年中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中期述职报告”,全面检讨上半的经营管理的过程和成效。每个要职要员在“中期述职报告”中,必须陈述清楚目标任务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并系统说明经验和教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然后,面对已经变化的内外部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最后,提出对应的策略和举措,包括有关市场竞争、内部协同、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目标任务方面的策略和举措。微软公司会组成专家班子,听取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报告,并通过质疑和提问,帮助当事人完成系统思考和创意,制定有效的策略和举措。微软中期述职制度非常严格,“允许没干好,不允许说不清”。没有人敢忘乎所以,必须有问必答,并令专家满意。否则,就过不了关,得不到合格的评价。有人把中期述职称做“过堂”,把专家班子的质疑称做“铁篦子”。为了防止中期述职报告“走过场”或流于形式,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把述职报告作为要职要员“年中综合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专家班子给出评价结果,并对综合评价的档次作出修正。

企业管理当局在“目标管理”范畴内,责成财务、审计、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和事实,支持中期述职。进而成立专门的小组,依据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报告,对目标(公司级KPI)和绩效指标体系(部门级KPI)进行评估,提交企业管理当局审议决策。必要时可依据企业内外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对“整体目标、业务流程和绩效指标”作出修正;同时,在“利益管理”范畴内,对“整体利益水平和利益分配关系”作出调整。

第三,年终综合评价,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年终”和“年中”两次综合评价的方法是一样的,两次评价的档次要合并为一个“评价档次”,用于个人奖金的兑现和等级工资的调整。在年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开始下一个的目标任务和绩效指标(KPI),以及学习和成长方向的确定,开始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应该指出,绩效管理及其考核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用人所长”,不能像医生那样专找毛病,寻找下属的短处、不足、缺点、缺陷、劣势。每个人都有短处,往往与生俱来,有效的管理可以予以弥补,使人的短处不发挥作用。当然,任何组织都不能容忍不良品行,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另设制度性规范,包括审计和监察制度,来支持每个管理者有效地阻止下属的不良行径,处置品性恶劣和屡教不改的人。

兑现个人利益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兑现奖金”和“调整工资”,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个环节的工作大部分属于“利益管理”的范畴,由管理当局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既定的管理制度作出安排或决策。上司和下属之间要围绕着“制度诚信”进行充分沟通,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制度上的预见性,减免不必要的冲突。

第一,兑现奖金。依据制度规定,奖金来源于利润。企业没有利润,原则上没有可分配的奖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当局只能透支一部分资金,设立单项奖,奖励那些优秀的“普通员工”。同时,补助一些“过节费”给“其他普通员工”回家过年。

企业有利润或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按照制度规定,普通员工的奖金总额为1/3利润,并根据预期利润总额的多少,确定人均奖金为1~3个月的职务等级工资。如果利润总额偏低,管理当局就必须透支,充实普通员工的“奖金池”,确保人均奖金不低于1个月的职务等级工资。如果利润总额高于预期,人均奖金不应该超过3个月,结余部分充实奖金池,以丰补歉。普通员工之间的奖金分配,可以依据评价的档次作出微调,优秀者高些,不合格者取消奖金分配。微调的幅度、原则和方法,可以视具体情况事先确定。

企业有利润,经营团队的奖金总额也应该为1/3利润。一般经营团队成员都以“贡献年薪”计酬,年薪由“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构成。“工资”按月支取,“奖金”依据利润总额提取,充实经营团队“奖金池”后二次分配。各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二次分配,依据职务等级工资的“薪等”确定。工资薪等高者,奖金分配比例就高;薪等低者,奖金比例就低。“薪等”对应的“奖金比例”没有定规或原理,需要事先商定。另外,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与经营团队的整体或个人表现直接相关。

第二,调整工资。企业或管理者上司不能直接依据评价结果,调整下属员工的职务等级工资。从理论上说,“工资等级”必须依据两个纬度确定:一个是“资格等级”,表达的是“人的价值”,另一个是“职务等级”,表达的是“事的价值”或“职务工作的价值”。企业管理当局必须依据“人事结合”的状态,一年一度确定或调整一个人的等级工资。具体方法可以依据“资格等级”和“职务等级”两个纬度,设定工资等级表的“薪等”和“薪级”区间或数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调整后的资格等级和职务等级,直接确定每个员工的“职务工资等级”。

任职资格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职务担当者的表现。在制度上可以依据“年终综合评价”的结果决定。美国一家银行的资格等级的认定,依据的是“能力”和“绩效”两个评价结果。具体而言,依据3个档次的能力评价结果“较强”、“中等”、“较弱”和3个档次的绩效评价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组合成“9个象限的资格等级”。管理者上司可以据此作出初评,在年终综合评价之后,向管理当局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建议,统一认定全体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如果一个员工的绩效评价为“优秀”,能力评价为“较强”,则他的资格等级正处在第1象限,表明他具有晋升到“更高一等”的职务的潜能,比如从部门经理晋升到分行行长。如果绩效评价为“优秀”,能力评价为“中等”,则处在第2象限,表明该员工具有担当“更高一级”职务的潜能,比如从一级科员晋升到二级科员,或从助理晋升到经理,从培训经理晋升到人事经理。

篇3:基于绩效评价的统一命题管理研究

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设计时既要考虑到绩效评价指标的含义、量化方法及各指标之间的联系, 又要根据命题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特点来进行设计。设计这些指标时应遵循以下特点:

(1) 科学、明确性。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的内容要具有科学的规定性, 各个评价指标的概念科学、确切, 是对客观实际的抽象描述, 有准确的内涵和外延, 计算范围要明确, 对客观实际抽象描述得就越清楚、简练、符合实际。如何在抽象、概括中抓住最本质和最有代表性的东西, 其科学性也就越强。

(2) 全面系统性。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应构成有内在联系的若干组、若干层次的指标体系, 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以较少的指标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评价对象的状态, 追求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总体最优或满意, 以保证综合评价的全面性和可信度。

(3) 选取关键、通用性。衡量统一命题管理绩效的指标非常多, 应选取关键性的指标进行研究, 既科学又经济。同时评价指标体系必须在各方面具有通用和可比性。

(4) 投入经济性。进行绩效评价时, 必须权衡收益和成本。如果评价的成本大于收益, 那么评价就失去了意义。

(5) 定性与定量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 对容易量化的指标通常采用定量指标, 而对不容易量化的指标则采用定性指标。

2 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统一命题管理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主要遵循上述特点, 在描述性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通过初选相关性的指标, 筛选出有特征性的指标, 最后确定有评价意义的指标。应用该步骤, 确定统一命题管理3个一级指标, 细分为7个二级指标。考试目标设计分为考察目标、难度设计、类型设计等指标。各命题方案设计分为难度方案、素材设计方案等指标。命题组卷加工分为命题专家、组卷质量等指标。根据统一命题管理的思想、综合考虑统一命题管理的特点所建立的、统一命题管理整体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具体内容如表1所示。

3 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设计

根据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的要求和特点, 我们建立绩效评价模型, 应用层次分析法来确定评价指标的层次结构与权重, 再对指标的隶属度进行确定。

通过层次分析法把复杂问题中的各因素划分为互相联系的有序层使之条理化, 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后相对地看出各指标相对于指标体系的重要程度, 根据对客观实际的模糊判断每一层次的相对重要性, 并给出定量表示, 再利用数学方法确定全部元素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系数。步骤如下。

3.1 建立系统的递阶层次结构

A层 (目标层) :U={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

B层 (准则层) :U={μ1, μ2, μ3}={考试目标设计、各命题方案设计、命题组卷加工}

C层 (指标层) :

μ1={μ1i}={考察目标、难度设计、类型设计}

μ2={μ2i}={出题范围方案、素材设计方案}

μ3={μ3i}={命题专家、组卷质量}

3.2 构造判断矩阵

为了使各个因素或指标进行两两比较来求得相对权重, 我们引入相对重要标度的概念, 采用Saaty建议的1~9比例标度法。如表2所示。

各级指标与其自身相比较时重要性相同, 即aij=1 (i=j) 。同时, 由于两两比较的相互性, 得出aij×aji=1, 使判断矩阵构成了一个互反矩阵。

3.3 计算相对权重

建立判断矩阵后, 通过求解特征方程的最大特征值λmax和对应的特征向量wi可以得到权重向量。通过求根法利用公式对判断矩阵每行求几何平均:

undefined

再用公式得权重向量:undefined

判断矩阵及其相对权重如表3所示, 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层次模型权重分布如表4所示。

3.4 确定隶属度向量矩阵

隶属度向量矩阵是对评价因素U内各个评价因素进行评判的一种模糊映射, 反映各评判因素和评价尺度集合之间的关系。评价集V={V 1, V 2 , V3, V 4 , V 15}={优秀, 良好, 中等, 一般, 差}, 将评价等级定为“优秀”、“良好”、“中等”、“一般”、“差”, 分别对考试目标设计、各命题方案设计和命题组卷加工这三个评价指标进行各个评语的隶属度的综合评价。最后合并整个统一命题管理的各个评语的隶属度, 结果如表5所示。

3.5 综合评价

统一命题管理的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通过以上的计算, 统一命题管理的整体评价分数值为:82.07, 处于良好以上。分析上述指标的得分, 我们可以看出:统一命题管理的整体绩效较高的原因是由命题组卷加工得分较高影响的。所以, 目前统一命题管理应该通过这命题组卷加工改进来提高自己的整体绩效。

4 总 结

统一命题管理组卷决定了试卷的质量, 考试的指导思想通过命题环节得以体现。通过统一命题管理的绩效评价, 命题的客观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增强。但统一命题管理所研究的内容极为广泛, 是教育学、信息技术等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 这就构成了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的复杂性。本文所选取的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需要进一步在以后的评价模型中加以验证, 以便使其在统一命题管理绩效评价中更具有通用性;同时, 我们也要与时俱进, 在命题管理的发展中积累经验, 并对评价指标进行必要的调整。

摘要:本文通过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简便、实用的命题管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使命题管理绩效评价工作定量化、标准化, 从而对统一命题管理的考试目标设计因素、各命题方案设计和命题组卷加工等指标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充分发挥绩效评价的引导作用, 促进教学改革, 提高命题质量和教学质量管理。

关键词:统一命题,绩效评价,组卷

参考文献

[1]曾奇.成人高等教育命题管理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 2009 (2) .

篇4: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

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必须从“绩效考核”转向“绩效管理”,通过管理者的努力,释放员工的能量,为企业发展和整体业绩作贡献,必须在上司管理者与下属员工之间,建立一种长期的对等合作关系,围绕着提高整体绩效展开循环管理。

“绩效管理循环”包括四个环节:明确工作任务、纠正工作偏差、评价个人价值、兑现个人利益。整个绩效管理过程需要记录在案,尤其是上司“传、帮、带”的内容必须记录,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决策依据。明确工作任务

每个管理者上司要在“目标管理”的基础上,依据绩效指标(KPI)指导和帮助下属明确年度的工作任务,明确学习计划和成长方向。这个环节大约需要持续一个月的时间。

第一,明确工作任务。对每个下属员工来说,企业在“目标管理”中确定的各环节“绩效目标”(个人级KPI)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管理者上司必须指导下属员工,把“绩效目标”转化为“工作任务”,并促进下属形成见解、思路、对策和计划。

在这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促进下属思考,而不是越俎代庖、代人受过。管理者不能图省事,更不能当甩手掌柜,要学会倾听,听取下属的心声,反复推敲和审视下属的见解和思路,找出其中的破绽和不足,凭借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在认可下属合理意愿的前提下,持续对下属提出质疑,促进下属深入调研和思考,直至下属清楚承担的是什么任务、涉及到哪些方面、有何内在联系、成败的关键是什么。借用王永庆的话,管理不是什么玄学,而是一项麻烦的工作,只有今天不怕麻烦,才能避免明天可怕的麻烦。任正非的话是“思想上的艰苦奋斗”。否则,人才队伍培育和企业持续发展,只能是一句空话。

在这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围绕着布置任务、传授知识和经验,使下属把握企业的意图和上司的要求,从而,更好地理解任务的性质和内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计划方案。世上没人天生就会做事情,人与动物的区别在于“可塑性”。按照日本公司的经验,上司在布置任务时,要求下属复述“执行任务的思路”,并有针对性地提供经验和知识。如果遇到的是一个新手或一项全新的任务,更是不厌其烦,要求下属复述5次,直至产生“质感”,确保“一次做到位”,确保整体协同的有效性。

第二,明确成长方向。尽管人们都说“员工是企业的财富”,但是,很少有企业关注“人才队伍”的培养和把员工的“工作、学习、成长和业绩”联系起来。相反,企业往往省略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的环节,驱使员工在“工作”和“业绩”中循环往复、疲于奔命。

管理者应该从“督促下属工作”转向“帮助下属成长”,从“关注下属业绩”转向“激励下属学习”,鼓励和帮助下属员工制定学习和训练计划乃至职业规划。日本公司设立专门的基金或专项开支,支持员工的“自我开发计划”,并通过工作过程的历练,获得持续成长和成功的感觉,维持学习和工作的热情。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指明下属的长处、优势以及应有的表现,帮助下属认识自己,把握学习和成长的方向。并使下属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弥补不足、改善短处,而是为了张扬自然的人格力量,并把这种力量转移到工作中去。学习可以消除障碍、缩短时间,使人在自己的长处上迅速成长并获得自信,成为对组织有用的专门人才。按照德鲁克的说法,“造就人”是上帝的事情,管理者的任务是“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责任就是指明下属的工作任务、责任或结果要求,使下属明确学以致用、提高工作能力、增长专业知识,使下属的学习和训练计划有的放矢、立竿见影,有助于识别环境和机会、把握竞争和需求、懂得人性和交往、强化交流和合作、降低成本和费用、提高速度和质量。现时,每个工作者的动机和行为本质上是“自我引导”的,这种内生的自我引导力量,源自工作的挑战性,源自个人成长和成功的冲动。按照赫茨博格的说法,除了工作,我们找不到任何手段,可以持续调动工作者的积极性。

纠正工作偏差

这个环节贯穿于整个工作年度,由上司持续跟踪下属的工作过程和任务完成情况,不间断地进行检查,发现偏差、寻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纠偏,确保整体协同的有效性,确保每个员工如期完成任务。

第一,检查落实情况。诸多企业或老板,把经营上的成功误解为组织的成功,把经营一种关系或资源的能力误解为管理能力,不知“组织与管理”为何物,以为企业就是“大卖场”,以为员工就是交易伙伴,企业和员工的关系就是“交易关系”,以为只要明确“绩效指标和利益分配”,内部交易就算成立,剩下的事情就是等待结果。依据考核结果论功行赏或奖勤罚懒、优胜劣汰,结果使“绩效考核”成为最不受欢迎、最无效的管理工具。

企业必须把“绩效指标”作为检测标准,而不是内部的买卖合同条款,必须把“绩效考核”作为管理者的一项责任,而不是驱使下属工作的手段,更不是赏罚予夺的权力。每个管理者必须承担起这项监督检查的责任,站在全局立场上,充分认识绩效指标体系的含义,把握指标背后的整体协同关系;依据绩效指标以及制度规定的检查事项和检查方式,不折不扣地检查下属的工作状态和实际结果,发现问题,纠正偏差。

企业必须明确上司和下属之间的连带责任关系,促进管理者承担监督检查的责任。如果一项工作没做到位,或一件事情发生差错,则是下属的责任;如果不能发现并纠正偏差,或影响职务之间或部门之间的协同,或导致下属绩效目标不能按时完成,则是上司的责任。换言之,管理者的责任和存在价值,就是维系整体协同的有效性,就是帮助下属弥补过失、完成任务、达到预期的绩效目标。海尔和华为公司的做法如出一辙。下属没有完成绩效目标,追究上司的责任;造成系统失效,罢免上司的职务,通常是一免到底。韦尔奇的做法是:完不成绩效目标扣除经理人或主管的奖金。管理者必须非常勤政,必须不断地检查、落实,再检查、再落实,直至实现最终的绩效目标。企业必须责成管理者如实记录过失事件和意外事件,以及纠偏方案、计划和过程;并建立严格的监察和经营审计制度,对管理者加强监督和审查。只有这样,才能打通管理职能的“任督二脉”,才能避免管理阶层的平庸和不作为。

企业应该把“绩效考核”和“贡献评价”两者分开来,以便缩短考核周期,或增加考核的频度。海尔和蒙牛公司对基层员工的考核是一天一个周期,所谓“日结日清,日清日高”。思科对一线营销业务人员的考核间隔时间是一周,他们认为业务人员的考核或检查间隔时间超过一周,一旦发生偏差,损失就难以弥补和挽回。每个管理者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和客观需要,按照实现最终绩效目

标的要求,设定每次考核的重点和细项。

诸多企业把“绩效考核”与“贡献评价”混为一谈,致使绩效考核指标,无法集中于可量化的“系统控制事项”上,无法借助于技术手段排除主观判断因素的干扰,对关键事项或工作结果,进行高频度的检验,所谓“不可量化就不可考核”。思科公司对业务人员的“绩效考核指标”只有一项,即“费用”和“收入”之比。应该指出,用于检验系统受控状态的“表层特征量”,无法可靠地判断一个人的价值和贡献。一个人的实际价值或综合贡献,往往需要上司和下属在对等合作的基础上,依据“个人成长的要求”和“企业发展的理由”,作出中肯的分析和判断。

第二,寻找偏差原因。“偏差”是指实际结果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在两个层面上进行纠偏:一是在日常工作层面上,按照既定的绩效目标,充分发挥上司和下属的聪明才智和潜能,找出原因,创造条件,消除障碍,保持组织内部各环节的均衡,强化组织的协同效能,减免资源的浪费和损失;二是在整体协同层面上,通常是在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之后,针对系统中的结构性问题或流程中的结构性障碍,以及针对变化了的竞争形势,作出系统的评估和调整,或者调整资源配置方式,或者调整总体绩效目标,保持协同体系和外部环境之间的均衡。

一般而言,偏差产生的原因并不单纯,在客观的“技术”、“经济”因素之中,又夹杂着主观或非理性的“社会”、“心理”因素,难以确认,难以求证;而且,偏差的产生或多或少与上司的管理不当或疏忽有关,诸如工作任务分配不当,职务分工不清,用人不当,指导和帮助不到位等。因此,管理者上司应该从检查自己的行为入手,去寻找偏差产生的原因,使上司与下属结成连带责任关系,排除情绪上的对立、观念上的冲突和动机上的矛盾,迅速达成共识,把握偏差产生的真实原因。

偏差产生的原因错综复杂,往往互为因果,相互纠缠,管理者必须溯本求源。在更大的空间范围内,寻找更为本质的原因,并着眼于“根本原因”或“深层次原因”。在更长的时间跨度内,谋求系统解决偏差的方案,避免浅尝辄止,就事论事。

第三,及时纠正偏差。企业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运营系统,来不得半点的马虎。一个环节或一个员工做不到位,会威胁到整体成效乃至企业命脉。所谓“做成一件事情需要一万个条件,做砸一件事情只需要一个条件”。一旦发生偏差,管理者上司就需要组织力量,针对偏差产生的原因予以纠正,制定对策和措施,调动资源和人力,协调关系和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上司的主要职责是:与下属进行深层次沟通,持续提供知识、经验和方法,提供专业或专家级的帮助或支持,启发和督促下属积极思考。上司不能操之过急,不能轻率地给出自己的答案、思路或对策,要迫使下属依靠自己的力量完成思考。正虹科技老板的观念是:管理者不能像诸葛亮那样不断地面授机宜,让人依计行事,导致企业后继无人。华为的经验是:每个人必须独当一面,无依赖地去面对各自的责任事项或市场竞争压力。

纠偏是一种能力,建立在预见和预控的基础上。管理者必须在日常管理工作中,不间断地深入调查和研究,研究“相关事、相关人、相关关系”;事先把握复杂多变的格局,把握决定成败的关键细节,并知道什么是正常的工作状态,明白下属员工现在的工作行为和工作状态意味着什么,尽可能地成为行家里手,明察秋毫,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生偏差,不至于出乎意料、惊慌失措。

预见和预控也是一种能力,建立在企业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基础上,建立在“经验数据库”和“专家知识库”的基础上。深圳天音公司要求全体员工每天总结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并设专门工作团队每天进行汇总和提炼,反馈给各个工作平台分享。同时,鼓励各级管理者、专业人士和专门人才成为专家,开发经验模本和教案,支持和帮助全体员工独立承担责任。在此基础上,逐渐下放责任和权力,将那些难以设立控制标准、难以分析和检验的事项交与下属或当事人自行决策和自我控制。按照德鲁克的说法,每个管理者应该成为下属员工的同事或平起平坐的伙伴。促进组织结构的扁平化,促进上司和下属结成对等合作的伙伴关系。

评价个人价值

这个环节包括“年中综合评价”、“中期述职报告”和“年终综合评价”。“评价”不同于“考核”:考核是检验“人的工作”是否到达“预期的绩效目标”,考核工作“对事不对人”,并不深究人的功过是非以及主观动机和内在原因;评价是分析和判断“工作者”或“工作中的人”是否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目的是要促进每个人更好地在职务工作上作出贡献,使职务工作应有的价值发挥出来。

第一,年中综合评价,大约需要一周时间。管理者需要从5~10位相关人员那里采集信息或反馈意见;必要时,可以组织小范围的研讨,弄清楚事实真相,对下属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围绕着三方面进行:首先,对下属是否完成了目标任务作出评价;其次,对下属的成长目标完成情况作出评价,明确下属在“提高技能、增长知识和改进行为”上是否取得了进步;最后,对下属的贡献和价值作出评价,评价要点可以依据企业客观需要而定。朗讯公司的评价要点是“高绩效行为”的特征,诸如“全球发展意识,关注结果,关注顾客和竞争对手,关注速度、开放度和包容性,维护或领导团队”。

管理者需要按照“综合评价表”,把三方面的评价结果综合起来,采用“聚类”的方法,最终给出一个“评价档次”。上司的评价基于主观判断,评价结果必然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可能量化、精准或科学。海尔公司分为三个档次,即“优秀、合格和不合格”。华为公司分为5个档次,即“卓越、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或“S、A、B、C、D”。这样做,模糊一些,反倒客观、公正,容易被接受和认可。评价档次和评价意见,包括理由和依据,必须如实反馈给下属本人。下属有权提出申诉,由更高一级的上司作出裁决、调整或维持评价结果。最终的评价结果,要尽可能获得下属的认可,激励下属努力工作,保持学习和成长的热情。

管理者上司以及高一级上司是“合法的评价者”,其他人员无权作出评价。这种合法性的基础是:上司与下属的“连带责任”关系。不能把下属、同僚、经销商、客户和其他相关人员的反馈意见当做对“被评价者”的一种评价。比如,韦尔奇领导下的GE公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每年要对5%~8%的要职要员进行调查,调查他们是如何取得绩效的,包括工作思路、计划方案、策略举措、行为方式、实际成效和关键事项。在这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不是“评价者”,不能对事实和数据添加任何主观判断、意见或评论,一切让事实说话;所收集资料必须经过当事人确认和签字,才能提交给企业管理当局;由高层领导对要职要员进行评价。

第二,中期述职报告,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要职要员必须在个人“年中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中期述职报告”,全面检讨上半年度的经营管理的过程和成效。每个要职要员在“中期述职报告”中,必须陈述清楚年度目标任务和绩效指标的完成情况,总结三点经验和三点教训,并系统说明经验和教训背后的深层次原因;然后,面对已经变化的内外部情况,进行深入地分析和判断,提出自己的思路和见解;最后,提出对应的策略和举措,包括有关市场竞争、内部协同、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和目标任务方面的策略和举措。微软公司会组成专家班子,听取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报告,并通过质疑和提问,帮助当事人完成系统思考和创意,制定有效的策略和举措。微软中期述职制度非常严格,“允许没干好,不允许说不清”。没有人敢忘乎所以,必须有问必答,并令专家满意。否则,就过不了关,得不到合格的评价。有人把中期述职称做“过堂”,把专家班子的质疑称做“铁篦子”。为了防止中期述职报告“走过场”或流于形式,企业管理当局必须把述职报告作为要职要员“年中综合评价”的一项主要内容,由专家班子给出评价结果,并对综合评价的档次作出修正。

企业管理当局在“目标管理”范畴内,责成财务、审计、运营管理和人力资源管理等部门,提供相关的数据、资料和事实,支持中期述职。进而成立专门的小组,依据要职要员的中期述职报告,对年度目标(公司级KPI)和绩效指标体系(部门级KPI)进行评估,提交企业管理当局审议决策。必要时可依据企业内外情况的变化,审时度势,对“整体目标、业务流程和绩效指标”作出修正;同时,在“利益管理”范畴内,对“整体利益水平和利益分配关系”作出调整。

第三,年终综合评价,大约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年终”和“年中”两次综合评价的方法是一样的,两次评价的档次要合并为一个“年度评价档次”,用于个人奖金的兑现和等级工资的调整。在年终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开始下一个年度的目标任务和绩效指标(KPI),以及学习和成长方向的确定,开始下一轮的绩效管理循环。

应该指出,绩效管理及其考核评价的主要目的是“用人所长”,不能像医生那样专找毛病,寻找下属的短处、不足、缺点、缺陷、劣势。每个人都有短处,往往与生俱来,有效的管理可以予以弥补,使人的短处不发挥作用。当然,任何组织都不能容忍不良品行,企业管理当局必须另设制度性规范,包括审计和监察制度,来支持每个管理者有效地阻止下属的不良行径,处置品性恶劣和屡教不改的人。

兑现个人利益

这个环节主要包括“兑现奖金”和“调整工资”,大约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这个环节的工作大部分属于“利益管理”的范畴,由管理当局及其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依据既定的管理制度作出安排或决策。上司和下属之间要围绕着“制度诚信”进行充分沟通,提高制度的透明度和制度上的预见性,减免不必要的冲突。

第一,兑现奖金。依据制度规定,奖金来源于利润。企业没有利润,原则上没有可分配的年度奖金。在这种情况下,管理当局只能透支一部分资金,设立单项奖,奖励那些优秀的“普通员工”。同时,补助一些“过节费”给“其他普通员工”回家过年。

企业有利润或达到了预期的绩效目标,按照制度规定,普通员工的奖金总额为1/3利润,并根据预期利润总额的多少,确定人均年度奖金为1~3个月的职务等级工资。如果年度利润总额偏低,管理当局就必须透支,充实普通员工的“奖金池”,确保人均奖金不低于1个月的职务等级工资。如果利润总额高于预期,人均奖金不应该超过3个月,结余部分充实奖金池,以丰补歉。普通员工之间的奖金分配,可以依据评价的档次作出微调,优秀者高些,不合格者取消奖金分配。微调的幅度、原则和方法,可以视具体情况事先确定。

企业有利润,经营团队的奖金总额也应该为1/3利润。一般经营团队成员都以“贡献年薪”计酬,年薪由“工资”和“奖金”两部分构成。“工资”按月支取,“奖金”依据利润总额提取,充实经营团队“奖金池”后二次分配。各经营团队成员之间的二次分配,依据职务等级工资的“薪等”确定。工资薪等高者,奖金分配比例就高;薪等低者,奖金比例就低。“薪等”对应的“奖金比例”没有定规或原理,需要事先商定。另外,企业利润总额的高低,与经营团队的整体或个人表现直接相关。

第二,调整工资。企业或管理者上司不能直接依据评价结果,调整下属员工的职务等级工资。从理论上说,“工资等级”必须依据两个纬度确定:一个是“资格等级”,表达的是“人的价值”,另一个是“职务等级”,表达的是“事的价值”或“职务工作的价值”。企业管理当局必须依据“人事结合”的状态,一年一度确定或调整一个人的等级工资。具体方法可以依据“资格等级”和“职务等级”两个纬度,设定工资等级表的“薪等”和“薪级”区间或数值。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依据调整后的资格等级和职务等级,直接确定每个员工的“职务工资等级”。

任职资格等级的确定,主要依据职务担当者的表现。在制度上可以依据“年终综合评价”的结果决定。美国一家银行的资格等级的认定,依据的是“能力”和“绩效”两个评价结果。具体而言,依据3个档次的能力评价结果“较强”、“中等”、“较弱”和3个档次的绩效评价结果“优秀”、“合格”、“不合格”,组合成“9个象限的资格等级”。管理者上司可以据此作出初评,在年终综合评价之后,向管理当局及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出建议,统一认定全体员工的任职资格等级。如果一个员工的绩效评价为“优秀”,能力评价为“较强”,则他的资格等级正处在第1象限,表明他具有晋升到“更高一等”的职务的潜能,比如从部门经理晋升到分行行长。如果绩效评价为“优秀”,能力评价为“中等”,则处在第2象限,表明该员工具有担当“更高一级”职务的潜能,比如从一级科员晋升到二级科员,或从助理晋升到经理,从培训经理晋升到人事经理。

职务等级以及职务类别的确定,主要依据一个人的任职资格,所谓“知人善任,量才录用”。具体到某个人的职务调整,诸如晋升、调迁、轮换、派遣、降格、辞退或开除,需要经过管理当局的“人事决策”。企业人事决策,往往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和条件,需要权衡利弊得失,诸如职务担当者对企业文化的认同程度、未来职务可能会遇到的挑战和不确定风险、组织流程改进和绩效改进的机会、职务的再设计和人力资源的重新配置方案等。人力资源管理的理想状态就是:使每个人都能担当合适的职务,使每个职务都有合适的人担当,实现“人与事”的完美结合。

篇5: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一、营销资源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

市场绩效的测量指标来自于顾客对于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满意程度, 以及顾客的忠诚度, 因为只有这样顾客才能更愿意支付溢价和再次消费, 并在大部分情况下接受产品所衍生出来的其他消费模块, 并乐意将产品推荐出去, 无形中为企业带来更大的消费群体, 这样就减少了后期销售推广工作的成本。

鉴于以上分析, 可以发现, 研究市场绩效与营销资源之间关系的根本就是研究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与营销资源之间的关系, 怎样通过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开发, 获取顾客的信赖, 提升产品价值, 这是获取市场绩效的关键。研究表明, 比竞争者提供更容易让顾客满意的产品和服务是赢得顾客忠诚的主要途径。企业通过提升产品质量、感知顾客的兴趣点让顾客获取更好的产品体验, 来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和生理需求, 并通过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优质服务, 以及良好的售后服务, 提升顾客满意度, 增加产品在顾客心中的价值, 从而逐渐对产品形成依赖, 最终成为忠实顾客。同时, 企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 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优秀的价值主张来吸引顾客, 如果在产品体验过程中他们的预期得到了满足, 也将有机会成为忠实的顾客。比如销售某款手机的过程中, 通过手机的某个功能赋予它一个全新的价值体验, 但是这个功能并不一定是其他手机没有的, 而是在销售推广过程中把这个功能所能够创造出来的实际体验放大化、创新化, 比如利用手机的音乐播放功能, 为顾客营造一个全新的听觉体验, 并让顾客在试用过程中能够感同身受, 这样就直接提升了手机在顾客心中的价值[1]。

通过提升营销资源对顾客的价值, 让顾客在满意的体验过程中提升对产品的忠诚度, 并通过良好的服务将这种忠诚关系有效粘合, 提升持久性, 这是通过营销资源提高更多市场绩效的有效途径。

二、营销资源与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

1.股东价值的驱动因素

主要有以下因素:加速现金流;增加现金流水平, 比如更高的收入或更低的成本、营运资本和固定投资;降低与现金流有关的风险。

2.营销资源和市场绩效对股东价值的影响

(1) 对加速现金流的影响。通过营销活动不仅能够增加营销资源的影响力, 同时如果顾客在活动中提升了对品牌或者某一产品的认知感和认同度, 就能够更快速地参与到产品的体验和购买中来, 并积极成为产品的推销者。这样一来, 就能加速现金的流动速度, 激活营销资源在市场的表现力, 从而创造更加理想的股东价值[2]。

(2) 对于增加现金流的影响。提高企业的信誉度并增加产品和品牌的差异化特性, 能够提升产品涨价的空间, 因为客户一旦对某个品牌产生了依赖, 对其很多行为的包容度也会有所提升, 因此不断创新营销资源的价值, 提供良好的销售服务, 是增加现金流的重要途径。通过延伸营销资源的价值和功能, 不仅能够通过增加营销资源获取更大的消费群体, 同时也依赖于原有产品的信誉和口碑, 顾客对于新产品的接受性更强, 不需要企业花费太多的推销成本就能引起新老顾客的注意, 依靠前期积攒下来的品牌信誉提升延伸产品的价值和销量, 从而获取更多的营销资本。此外, 企业间良好的品牌合作关系可以改善供应链效率、降低营销成本, 从而增加现金流。比如, 宝洁和沃尔玛之间战略合作关系提高了订单安排、订单处理和库存管理的效率, 为双方节约了巨额成本[3]。

(3) 对于现金流变化性的影响。当企业已经通过优质的营销资源获取了一批具有忠诚度的顾客之后, 那么这些顾客的现金流就不容易受到企业竞争性活动的影响。同时当企业与合作伙伴的关系处于比较稳定和谐的状态下, 现金流也不容易发生大幅波动。

三、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发现, 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组织下, 企业的营销资源质量直接关系着所创造出的市场绩效和股东价值是否理想。在营销工作中, 要重视顾客价值对市场绩效的关键性作用, 并理解营销资源与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 通过优化营销资源提升市场绩效和股东价值。

摘要:优势, 就必须建立以市场为导向在现今的经济发展形势下, 企业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 提升自身的竞争的组织类型, 并利用现有的营销资源, 提升市场绩效, 创造更加理想的股东价值。本文分析了基于市场导向型组织的营销资源、市场绩效, 以及股东价值之间的关系, 目的在于深入探究以市场为导向的组织建构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参考文献

[1]何云, 卢泰宏.营销管理的新趋势——绩效营销研究探析[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1, 33, (01) :44~45.

[2]李瑜, 谢恩.客户导向和竞争者导向的整合与企业绩效[J].管理科学.2014, (03) :14~15.

篇6:营销组织绩效如何“管”

中国的大多数行业和市场,在经历了从产品战、渠道战、促销战等一系列市场经济的洗礼后,越来越强调组织管理的系统效率提升。主要表现在:一是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变化也越来越快,要求营销决策的响应速度也越来越快;二是现代竞争越来越强调整个企业面向市场的相互协同、一体化运作能力;三是营销队伍越来越庞大,驾驭、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

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常见问题

但在具体的绩效循环的管理实践过程中,许多营销组织却往往感到“知易行难”,主要表现在:

1、目标和考核指标的制定环节:营销组织面对的营销环境不确定性高、区域市场差异大,因此,在目标和考核指标的合理性上往往是令管理层头疼的事。如果上下级不能对目标责任达成共识,不能使绩效目标成为各级管理者的责任,从而与最终经营成果挂起钩来,绩效管理往往成了形式化的东西,变成了为考核而考核。

2、计划和预算管理环节:由于参与高强度、高速度、高对抗的市场竞争,营销组织的策略、目标、计划、资源配置等可能经常需要根据变化调整变动。如果按照统一的或事先约定好指标“一考到底”,绩效管理缺乏实际意义;但如果根据计划调整目标和指标,绩效管理又缺乏公正性和客观性,真是两难境地。

3、过程指导和绩效改进环节:营销组织一般是异地化管理,地域广、差异性大,使得高层领导者对区域经理的检核难、监控难;即便是区域经理对下属员工也由于外出工作的性质,存在着难以过程指导和基础检核的难度。加上员工缺乏必要的过程指导和培训,不能够清晰“目标-计划”、“过程-结果”之间的关联,就只能凭习惯和个人理解处理工作,绩效管理难以有效推动整体经营目标的实现。

4、绩效考核环节:由于存在着上述目标计划调整、过程指导等难题,在绩效管理中往往只能更多的关注业绩结果,但这样做既难以衡量员工在业绩实现过程中的实际贡献,又可能导致员工的短期化行为。考核成了许多营销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弱项”。

5、激励环节:不能通过考核有效评估员工的工作成果和实际贡献,也就难以通过绩效管理真正做到奖勤罚懒。所以,许多营销组织往往是看上去有目标、有考核、有奖惩,实际上员工仍然是“看天吃饭、奖金多少凭运气”,激励机制没有真正驱动员持续改进绩效。

从上面的问题不难看出,大多数营销组织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方面的误区和根本问题在于没有针对营销组织在组织管理方面的特殊性,找出营销组织绩效改进的动力源泉和基本命题。

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

根据我们推行绩效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营销组织绩效管理的基本命题在于实现高层领导的决策理性、落实中层经理的管理责任、强化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实现高层领导的决策理性

营销组织与其他类型组织有所不同,保持必要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应对市场竞争、获得业绩增量的必要条件。因此,高层领导者在绩效管理建设中,不是要通过规范化考核指标“管住”下属,或者“以考代管”。真正重要的是,通过绩效管理,有效地传递绩效责任与压力,尤其是要帮助中层管理者(区域经理)承担起实现业绩的完全责任。否则,所有的事情都向上传递通过高层领导进行处理和决策,营销组织就会失去市场活力。

这个过程包括两层含义。首先是根据企业的战略意图和整体策略将经营目标层层分解,建构一个基于战略的目标责任体系,使各部门、各岗位有组织地协同起来实现整体目标;第二通过“谁代表市场、谁拥有权利”,“谁配置资源、谁承担责任”的理性原则进行决策和授权,激活中层管理者,使其成为区域市场或专项职责上的“责任担当者”。

落实中层经理的管理责任

现实中,营销组织的高层领导在异地化管理中往往感到“一管就死、一放就乱”。其中的原因,不仅是中层管理者的能力提升问题,最重要的是中层经理实现目标的责权对等问题,即区域经理是否具备在绩效管理环节上的目标分解权、(对员工)考核决定权、区域内资源配置权。

面对在差异化巨大的区域市场的超强度竞争,作为各营销组织的中层管理者——区域经理不应该成为总部制定的市场策略的机械执行者,而应成为区域市场的“操盘手”,承担“操控”市场和提升业绩的完全责任。没有必要的授权,区域经理就成了执行总部策略的“人手”,既无法承担应对竞争的市场责任,也无法通过他们的管理提高区域营销体系的执行力。

因此,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不应简单强调所谓“规范和一致性”,使用机械的考核指标和方法,成为束缚区域营销经理的“枷锁”,而应通过基础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目标责任体系、计划预算体系、绩效考核体系、薪酬激励体系等),使绩效管理成为中层经理完成业绩目标的管理工具。

强化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基层业务员在营销绩标的实现过程中,主要的责任是执行到位,所以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循环各环节的管理就是要成为各区域经理的加强业务员团队执行力的有力工具。区域经理可以针对市场实际和竞争要求通过“就近管理与决策”,使绩效管理的目标、计划、检核、激励等环节与业务员的具体工作紧密联系。否则,对业务员的考核就成了区域经理的“工作负担”,难以通过对业务员针对性的过程指导和现场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员工的战斗力和执行力。

如何提升高层领导者的决策理性

在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推进过程中,首先,高层领导必须对市场进行分析,依照具体的策略选择和管理要求,与被考核者(中层管理者)按照“谁代表市场、谁拥有权利”,“谁配置资源、谁承担责任”的原则,就资源分配、权力保障和目标设计上达成共识。

第二,高层领导者需要改变“指挥型”的领导方式,避免出现“责任过度”的现状,更多通过指导、培训、约束、激励等方式,利用所谓“非职务影响力”帮助中层管理真正承担起提升业绩、完成目标的完全责任来。

第三,高层领导更多应关注建立绩效管理体系和绩效评估的客观标准。通过与经营最相关且可量化的指标来衡量经理人的绩效,找到和培养出更多能够胜任区域责任或专业责任的优秀人才。发现人才、储备人才和优化人力资源,是高层领导的重要责任。

第四,在此基础上树立起“绩效导向”的组织氛围,以公开公正的绩效评估,确定下属各部门(包括部门经理)的工资、奖金、待遇和晋升等,避免“人情分”、“主观分”,以最终的业绩结果、而非领导的个人偏好确立起考核标准。

如何提升中层管理者的责任心

首先,在对下属员工的目标制定、绩效考核、薪酬激励上,区域经理承担着引导基层员工实现区域目标的责任。因此,作为区域责任的担当者,区域经理一定要清楚“目标可以分解、责任不能分解”。这一方面要求区域经理正确理解高层领导的战略意图,另一方面要求区域经理能够利用绩效管理过程引导下属、组织下属,以实现团队业绩。

其次,通过使每个员工的绩效目标、薪酬激励与最终区域业绩(即团队的整体绩效)联系起来,绩效考核和过程指导不再是完成人力资源部门或上级领导的“工作任务”,而是直线经理的管理责任。换句话说,绩效管理的实施和推进不再是人力资源部门的事情,而真正成为区域经理的管理工具:帮助区域经理找到绩效不佳的原因、找到提升业绩的策略、方法,有效承担员工绩效诊断、辅导、发展的教练责任。

第三,这意味着人力资源部门应该提供的不是各个岗位和人员的具体考核指标,而是KPI指标集。一方面,通过规定结果性指标和规范性指标等“刚性指标”,保障整体策略的实施;另一方面在个性化指标的选择和结合区域特点和阶段工作特点的指标权重选择上,要赋予中层管理者目标的分解权和考核的确定权。

第四,职能部门在营销组织绩效管理中的定位和职责与区域经理不同:职能部门经理不是通过“带兵打仗”完成最终的业绩提升,其承担着提升营销组织整体效率的专业责任。因此,对职能部门的绩效管理必须体现其作为专业支持系统的价值,围绕其专业范围内的营销效率提升设计目标、考核、激励等。具体指标和目标设计,我们将在以后的专题研究中进一步论述。

如何提升基层员工的执行力

基层员工在整体目标的实现过程中,更多承担的是执行到位和执行效果的责任(注意,不是业绩成果的责任)。因此,在对基层员工的目标和考核指标设计上,过程性指标的权重要大于结果性指标的权重。但是,中层管理者应充分发挥区域责任承担者和“指挥者”的作用,通过提供支持策略实施的工具、方法,将基层员工过程性指标转化成可以量化的过程执行效果指标,如陈列达标率、动销终端比例等。

在计划制定和过程指导环节,基层员工应以周计划、月计划为主,通过有效规划绩效实现的步骤,承担阶段性执行效果的责任。同时,对基层员工的考核周期也相对较短,一般采取“月评季考”的方式。

在营销组织中,越到高层对结果的责任承担就越大,而基层员工对业绩结果承担责任较小。因此,基层员工的薪资和奖励比例设计上,一般来讲与中高层相反:薪资比例大而奖金的比例小。而且通常薪酬与过程效果指标挂钩,奖金与业绩结果挂钩(见图1)。

总 结

综上所述,由于营销组织在组织管理上更强调目标的“刚性”和“适度灵活性”之间的均衡,因此营销组织的绩效管理过程实际上是帮助企业弄清楚各级责任主体,并落实绩效责任与目标的过程。

因此,营销组织绩效管理体系的核心作用在于,通过目标分解、资源配置、授权体系的理性决策,以及围绕绩效管理循环各环节在充分沟通基础上的相互承诺,真正使各级管理者承擔起各自责任,最终提高营销组织的战斗力。(见图2)

上一篇:jsp调研报告下一篇:烟火九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