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2024-04-23

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精选6篇)

篇1: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四年级下册必背古诗20首(完整版)

1.卜算子 宋

李之仪

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

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

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

只愿君心似我心,定不负相思意。

注释

1.长江头:指上游四川一带。2.已:止。译文

我住长江源头,君住长江末尾。天天思念你啊不见你,却共饮着一条长江水。这条江水何时止,这份离恨何时息?只愿你心像我心,我定不会负你的相思意。

2.桃花溪 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释:

1.飞桥:高桥。

2.石矶:河流中露出的石堆。

3.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译文:

隐隐看见一座长桥,被野烟隔断;在石屿的西畔,借问打渔的小船。桃花随着流水,终日地漂流不尽;桃花源洞口,在清溪的哪段哪边?

3.塞上听吹笛 唐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释

1.胡:在古代多指边境少数民族,这里指北方。

2.戍:防御的意思,戍楼指防御的建筑,一般指城墙类。译文

冰雪消融,胡地已是牧马的时节了。傍晚时分,战士们赶着马群回来,明月洒下一片清辉。在如此苍茫而又澄明的夜色中,从戍楼中传来熟悉的《梅花落》曲调。风传笛曲,一夜之间传满了关山。

4.灞上秋居 唐马戴

灞原风雨定,晚见雁行频。落叶他乡树,寒灯独夜人。空园白露滴,孤壁野僧邻。寄卧郊扉久,何年致此身

注释

①郊扉:郊外住宅。②致此身:出去为官,《论语·学而》:“事君能致其身。(3)灞原:在灞水西高原上。诗词解读

灞原上秋风细雨初歇,傍晚看见雁群不停向南飞去。他乡的树木纷纷落叶,寒夜的孤灯独照着我一个人。空旷的园里白露滴落,孤零零的房屋只与野僧为邻。在荒凉的郊外居住已久,何时才能为国家贡献力量?

诗写客居霸上而悲秋,情景萧瑟。表达怀才不遇,进身渺茫的悲愤。本诗写景朴实无华,写情真切感人。

5.雨过山村(唐•王建)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相唤:互相呼唤。

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称为浴蚕。中庭:庭院。

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 【翻译】:

雨中有一两户人家传来鸡鸣,小溪两边长满翠竹,乡村的小路越过小溪,木板桥歪歪斜斜。村里的媳妇和婆婆相互呼唤去浸洗蚕子,庭院中的栀子花闲着无人欣赏。

6上李邕 唐

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时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

1.世人:指当时名门世族中当权的人物,即权贵。2.恒殊调:经常发表不同政见。3.冷笑:嘲讽讥笑。4.簸:扬起。5.溟:海。

译文:大鹏总有一天会和风飞起,凭借风力直上九天云外。

如果风停了,大鹏飞下来,还能扬起江海里的水。世间人们见我老是唱高调,听到我的豪言壮语都冷笑。孔子还说过“后生可畏”,大丈夫不可轻视少年人。

渡荆门望楚

唐陈子昂

遥遥去巫峡,望望下章台。巴国山川尽,荆门烟雾开。城分苍野外,树断白云隈。今日狂歌客,谁知入楚来。

注释: ①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都县西北,临长江。②平野:大平原。大荒:无边的原野。

③海楼:海市蜃楼。光折射产生的虚幻景象。

④故乡水:指长江水。诗人早年住在长江上游四川。万里:喻行程之远。

译文:诗人乘舟顺流而下,经过漫长的水路,来到荆门之外。山已经到了尽头,江水就在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漫漫。

皎洁的明月在空中流转,如同飞在空中的明镜。云气勃郁,在大江面上变幻莫测,如同海市蜃楼一般。

虽然进入异地,我仍然依恋着故乡的水水山山,不远万里,一直伴着我这位游子。

8上 三 峡 【唐】李白

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

巴水忽可尽,青天无到时。

三朝上黄牛,三暮行太迟。三朝又三暮,不觉鬓成丝。

译文

高高的山相对恃着,只能从两山之间看到一线青天。自巴蜀而来的江水流到这里已经流了很远的距离了巴水流到这儿就快要出川了,就不是巴水了,就快流到荆州了。巴水流到这个地方就算流完了,人永远没法儿到天上去。用的三个早上上黄牛滩,走了三个早晨,还没有走完黄牛滩,一直艰难地往上行走着,没有能够上去。走了这么长时间,不知不觉间感觉到自己的鬓发已经白了。

9滁州西涧(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注释1.滁(chú)州:今安徽省滁县。西涧:在滁州城西。涧,夹在两山之间的溪流。2.独怜:偏偏喜爱,特别喜爱。幽草:长在幽静地方的茂密野草。3.深树:枝叶茂密的树木深处。

4.春潮:春季二、三月间溪水上涨,称为春潮。

5.野渡:野外荒僻渡口。舟自横:由于潮大水急,小船自动漂浮,横在水面。译文:唯独喜爱那青青的野草生长在幽深的山涧边,从山中茂密树林的深处还时时传来黄莺的啼鸣。傍晚时下起了雨,春潮涨得更快,溪水流得更急,本来就荒僻的渡口这时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渡船在潮水中任意漂浮,横在了水面上。这首诗描写滁州西涧的春天景色。诗的前两句,以“幽草”“深树”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寂静,而“生”和“鸣”两个字,又在静中透出动感。诗的后两句写傍晚时雨中景色,动中有静。“野渡无人舟自横”,表现了一种荒凉寂静的意境。山坡羊 潼关怀古(元)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注释①山坡羊:元曲牌名。潼关: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东北。②峰峦:山峰和山峦。

③山河表里:指潼关地势险要,外(表)有黄河,内(里)有华山。④西都:指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

⑤意踌躇:思绪起伏翻腾的意思,也指陷入了沉思的状态。⑥经行处:经过的地方。⑦宫阙:泛指宫殿。

⑧兴:兴盛,与下边的“亡”(灭亡)相对,指封建社会的改朝换代。

译文:华山的山峰从西面聚集到潼关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潼关古道连接着关内华山和关外黄河。

西望长安,心神不定,感慨万端。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遗址,昔日秦皇汉武的万间宫阙都已荡然无存,所剩的只有眼前的一片萧条。

国家兴起,受苦受难的是黎民百姓;国家灭亡,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百姓。

11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1935年10月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注释

1、六盘山:在宁夏南部,甘肃东部。

2、望断:望尽。

3、屈指:屈指计算。

4、长缨:见《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注释。

5、苍龙:《后汉书·张纯传》,“苍龙甲寅”。注曰,“苍龙,太岁也”。古时以太岁为凶神恶煞,太岁在地上,与天上岁星相应。译文

长空高阔白云清朗,南飞的大雁已望到了天边。不登临长城关口绝不是英雄,算下来已征战了二万。六盘山上雄峰再拔,烈烈西风漫卷着红旗。

今天我长绳之武装紧握手中,哪一天才会将那蒋家狂龙捆缚?

12浪淘沙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注释

1、浪淘沙: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白居易,其形式为七言绝句。后又用为词牌名。

2、九曲:自古相传黄河有九道弯。形容弯弯曲曲的地方很多。

3、浪淘:波浪淘洗。

4、簸:掀翻。

5、牵牛织女:银河系的两个星座名。自古相传,织女为天上仙女,下凡到人间,和牛郎结为夫妇。后西王母召回织女,牛郎追上天,西王母罚他们隔河相望,只准每年七月七日的夜晚相会一次。译文

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竹枝词(山桃红花满上头)

唐 刘禹锡

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

注释

1、侬--我。古代吴人自称。

2、竹枝词:又称《竹枝》,乐府《近代曲》名。本巴渝(今四川东部)一民歌,唱时以笛、鼓伴奏,且歌且舞。后由刘禹锡根据民歌改作新词,歌咏男女情爱与当地风俗,均七言绝句。语言通俗,音调轻快。

3、满上头:开满山头。

4、蜀江:泛指溪流。

译文:一眼望去,山头红遍,象一团火在烧。山下,一江春水拍山流过。

小伙子的爱情是否也象这红花一样易谢呢?

这一缕淡淡的清愁,就象这绕山流淌的蜀江水一样,无尽无休。

14.论诗

清代赵翼

李杜诗篇万口传,至今已觉不新鲜。

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译文: 李白和杜甫的诗篇经成千上万的人传颂,现在读起来感觉已经没有什么新意了

我们的大好河山每代都有才华横溢的人出现,他们的诗篇文章以及人气都会流传数百年。

15.问刘十九

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注释

1、刘十九:指刘轲,作者朋友,时隐居庐山。

2、绿蚁:指浮在新酿的没有过滤的米酒上的绿色泡沫。

3、醅:(pēi)没有过滤的酒。

4、无:犹“否”。

译文:新酿的米酒,色绿香浓;小小红泥炉,烧得殷红。天快黑了,大雪要来啦„„ 能否共饮一杯?老兄!

16.十五从军征(汉)无名氏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要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注释

阿:发语词。

冢:高坟。

累累:与“垒垒”通,形容丘坟一个连一个的样子。

狗窦:给狗出入的墙洞。

旅谷:植物未经播种叫“旅生”。旅生的谷叫“旅谷”。

贻:送给。

羹:菜。【译文】

十五岁就应征去参军,八十岁才退伍回故村。

路上他碰到一个乡邻,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远远看过去是你家,松树柏树中一片坟墓。”

近前看兔子从狗洞里出进,野鸡在屋脊上飞去飞来。

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捋些野谷舂米来做饭,摘下葵叶煮汤算是菜。

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独自一人吃得很悲哀。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洒落在征衣上。

17.生查子 宋 欧阳修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满春衫袖。

注释

[1]元夜:农历正月十五夜,即元宵节,也称上元节

[2]花市:繁华的街市。按:此词一说欧阳修作,但《六一词》与其它词集互杂极多,不足为凭。力辩此词非朱淑真所作者如《四库提要》,乃出于保全淑真“名节”,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细赏此词,似非六一居士手笔,实乃断肠之声。淑真另有一首《元夜诗》,可与此词互看:“火烛银花触目红,揭天吹鼓斗春风。新欢入手愁忙里,旧事惊心忆梦中。但愿暂成人缱绻,不妨常任月朦胧。赏灯那待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译文

去年元宵夜之时,花市上灯光明亮如同白昼。佳人相约,在月上柳梢头之时,黄昏之后。今年元宵夜之时,月光与灯光明亮依旧。可是却见不到去年之佳人,相思之泪打湿了春衫的衣袖。

18.南园 唐•李 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注释:南园:李贺家中的庭院。在今河南宜阳。草蔓(màn):草的长茎,这里指草本植物。小白:朵小的白花。

长(chánɡ)红:色红彩长如喇叭花一类的花。赵:指今浙江一带。腮(sāi):脸颊。

嫣(yān)香:指娇艳而芳香的花。

译文:春天的南园里,花木繁茂。高大的树枝上,低柔的草丛中,姹紫嫣红的鲜花尽情地在人们的眼前开放。素洁的白花,鲜艳的红花,争奇斗艳,宛若江南越地的美女那红艳洁白的面颊。可令人痛惜的是,在夕阳残照中,随着阵阵春风吹过,这些娇艳芬芳的花朵,却纷纷凋零了;它们仿佛不需要媒人的介绍,便自行嫁给了春风,飘在如茵的草地上。

19.长安春望 卢纶

东风吹雨过青山,却望千门草色闲。家在梦中何日到,春生江上几人还? 川原缭绕浮云外,宫阙参差落照间。谁念为儒逢世难,独将衰鬓客秦关

【译文】 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百花争艳。白发苍苍穷困潦倒诗人,独自一人漂泊流荡在荒远的秦关。家如在梦中,遥望那白云缭绕的家乡,何时才能尽享它的温馨!而那夕阳中参差错落的宫阙,又让人平添无限的悲叹:国事日衰,谁能回日中天!

20.归去来兮辞 晋 陶渊明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1]!既自以心为形役[2],奚惆怅而独悲[3]?

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4]。

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飏[5],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6],恨晨光之熹微[7]。

注释:[1]芜:荒芜。胡:为何。[2]既自句:既然自己以心神为形体所役使。渊明以出仕做官有违其本性,然迫于迫于生计,不得不四处奔走,故觉心为形役。[3]奚:为何。惆怅:悲愁貌。[4]悟已往二句:认识到过去的错误虽不可挽救,但后来的事,还可来得及补救。谏,止,犹挽救。追,补救。《论语•微子》:“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为政者殆而!”[5]遥遥:飘荡。轻飏:轻快地行驶。飏,飞扬。[6]征夫:行路之人。前路:前面的路程。[7]熹微:晨光微明。

译文:回去吧,田园快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既然自认为心志被形体所役使,又为什么惆怅而独自伤悲?认识到过去的错误已不可挽救,知道了未来的事情尚可追回。实在是误入迷途还不算太远,已经觉悟到今天“是”而昨天“非”。归舟轻快地飘荡前进,微风徐徐地吹动着上衣。向行人打听前面的道路,恨晨光还是这样微弱迷离。

篇2: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小学二年级古诗背诵篇目1.石灰吟(清于谦)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3.江南可采莲(汉乐府)4.池上(唐白居易)5.所见(清袁牧)6.风(唐李峤)7.劝学(唐颜真卿)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10.为学(清彭端淑)11.春日(宋朱熹)12.村居(清高鼎)13.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14.虞美人(黄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5.相思(唐王维)16.七步诗(三国曹植)17.静夜思(唐李白)1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19.长相思(清纳兰性德)20.爱莲说(节选)(宋周敦颐)

2.小儿垂钓(唐胡令能)3.江南可采莲(汉乐府)4.池上(唐白居易)5.所见(清袁牧)6.风(唐李峤)7.劝学(唐颜真卿)8.回乡偶书(唐贺知章)9.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宋辛弃疾)10.为学(清彭端淑)11.春日(宋朱熹)12.村居(清高鼎)13.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14.虞美人(黄花秋月何时了)(李煜)15.相思(唐王维)16.七步诗(三国曹植)17.静夜思(唐李白)18.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19.长相思(清纳兰性德)20.爱莲说(节选)(宋周敦颐)

篇3: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用诗词中的插图来导入新课, 为学生理解古诗词营造氛围, vbn1课堂伊始, 我这样导入“童年是美好的, 纯真的, 我们每天都在编织美丽的故事。这三幅插图都描写了童年生活的美好。谈一谈你的感受, 也可以谈谈看到插图你想到了什么?”教师出示书上的三幅插图, 分别是《牧童》《舟过安仁》《清平·村居》, 浓浓的三幅中国画, 让学生受到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 为学习本课奠定了基调。看到《村居》图, 有的学生感觉到很悠闲, 舒适, 心境惬意, 有的学生很向往这种童年生活。看到《舟过安仁》图, 图中两个小孩坐在船上打着伞, 有的学生很是羡慕, 因为是在北方, 虽然每个孩子对划桨撑船很陌生, 但是很好奇, 还有的学生感到这两个小孩太调皮, 特别好玩。看到《清平乐·村居》一家人其乐融融的样子, 有的学生感到这一家子很温馨, 想到了自己的家庭。每个学生看着插图都谈到了自己的理解, 这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本课的三首古诗词起到了很好的铺垫作用。

二、借助插图理解词语, 化难为易, 准确定位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中有一处“茅檐低小”, 有学生提出什么是“茅檐”?书上的注释中这样写道“茅屋的屋檐”。茅屋距离现在的学生非常遥远, “茅屋的屋檐”怎么给学生解释清楚呢?这首诗的插图很好解决了这一难题。赭石色的屋檐上铺满了茅草, 略微探出了墙壁一些。通过看插图, 学生马上就理解了注释中所说的“茅屋的屋檐”。“低小”的概念又是什么呢?到底低到何种程度, 小到何种程度呢?学生理解同样有些困难, 我同样借助于插图, 让学生再细致地观察插图中“矮矮的小小的房子”, 学生就很容易地理解了“低小”的具体概念。借助课文插图就实现了教师用许多语言所解释不清的东西。《牧童》这首诗中的“铺”字的理解, 同样可以很好地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在学生读完“草铺横野六七里”后, 我让学生看图, “从图中你感受到什么?”有的学生说:“我看到了很大很大的原野‘铺’满了草, 大家看, 图中的原野上那么多草, 到处都是, 一望无际。”联系插图学生很好地感受到“铺”的一望无际, 感受到了广阔的原野和草的茂盛。

三、借助插图丰富想象, 画中有画, 天马行空

第一首诗《牧童》的插图, 一个牧童以地为床, 以天为帐, 自由自在, 连蓑衣都不脱, 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那么悠闲自在。学习《牧童》我让学生边看插图, 边再读这首诗, 再配上音乐, 学生的情感完全融入在这首诗中, 这幅画中, 古诗的朗诵与画完全融为一体。我顺势而启, “这个牧童在这样的情境中, 那么悠闲自在地躺在月夜的草地上, 他会想些什么呢?”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出来, 看着插图, 学生各种各样的牧童想象图呈现出来:“他可能什么也不想, 就想在这样美的景色中好好享受一番, 睡上一觉。”“他在看天上闪闪的星星, 想着奶奶给自己讲的神话传说故事。”“他在数天上的星星呢!他可能已经数了100颗了……”“他在想天上的星星怎么那么多, 怎么也数不完呀!”“今天的小伙伴之间的游戏可真开心, 明天准备去哪里玩呢?玩些什么呢?”……我不得不感叹于学生的想象力。每个学生的头脑中都有美丽的一幅童年画, 清新的一首童年诗。《舟过安仁》, 两个小童撑着伞无拘无束, 正在用伞让船前进呢!看着画面, 我这样启发“你听到两个小童他们在说些什么呢?”有的学生说:“快, 看着风向, 把伞撑起来。”有的说:“看, 我们有船帆了, 我们的船跑得更快了!”……学生想象丰富, 无声的画面被激活了。

四、借助插图辨析词语, 联系实际, 突破难点

《舟过安仁》中有一句“收篙停棹坐船中”中的“篙”和“棹”学生不好区分。注释中的“篙”解释为“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的解释为“船桨”, 但是学生还是搞不清两者之间有什么差别。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插图, 联系注释, 说“插图中船头之上两个长长的东西哪个为“篙”和“棹”, 你能找出来吗?”片刻之后, 有学生回答“尖尖的、长长的, 完全在船上的是‘篙’, 这是撑船用的, 使劲往水里一按, 船就开了。而一半在水里, 一半在船上的为‘棹’, 当桨用。”。为使学生进一步明白二者之间的区别, 我说, “你平时在电视上还见到过‘篙’和‘棹’吗?”有学生说“坐在船上摇动划水, 让船前进的, 它前面是像鸭子一样稍微有点宽为‘篙’;站起来, 使劲向水底撑的为‘棹’。”借助插图联系实际, 由浅到深, 学生真正理解了“篙”“棹”二者之间的差别。

诗画原本一家, 古诗词的学习更加离不开有意蕴的美图, 只有充分认识到教材中插图资源的重要性, 才能充分利用好课文中的插图资源, 让插图为语文服务, 让插图为古诗词的教学服务。

摘要:我国古代就有诗情画意、诗画一家的说法, 诗离不开画, 画离不开诗。诗画的有机结合, 对于学生很好地理解古诗词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崔峦老师在《教材主编对您说》说“教科书图文并茂, 且有厚重感”“新教材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可见, 开发教材资源, 运用好教材中的插图资源, 对于学生学习语文, 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古诗词三首》为例, 谈谈在古诗词中如何运用插图资源。

篇4: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1. 几场瑞雪后,春天的脚步已渐渐走向我们。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地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2. 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像朱自清一样满怀着对春天的深情写下了众多优美的诗文。今天,我们一起学习第4课,品读两首古诗。(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用朱自清的散文《春》中的一组排比句导入,既是联系新知,又作为下面诗文整合的一个铺垫和引子,含蓄地揭示了诗文。

二、 学习《游园不值》

1. 借助图画,理解词义

(1) 出示与诗文相关的图画,引导观察:在图中你看到了什么?

(2) 图中之人就是宋代诗人叶绍翁,他曾在西湖一带长期隐居,这是他在一天雨过天晴之后去拜访友人,写下的千古名篇。(指名读题)相机理解“不值”。

(3) 诗人在这次未遇到主人的游园过程中看到了什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

(4)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5) 诗句中有些字比较难懂,我们可以借助图来弄明白。看看图,你知道了哪些词的意思?

① “苍苔”见过吗?在图中找到苍苔。苍苔生长在潮湿的地方,春雨过后就会从地面长出来。

② 屐,(指图)木底鞋。

柴扉:柴门,用柴和树枝编成的一扇门。

【设计意图】古诗词义的理解比较枯燥,教师利用画面,既降低了学生理解词义的难度,也避免了教师琐碎的讲解。

(6) 诗中的“怜”是什么意思呢?记得曾经学过的“可怜九月初三夜”诗句吗?那里的“怜”指什么?两个“怜”有异曲同工之妙啊!

(7) 师小结:理解诗文词义的方法很多,看来利用插图、联系旧知都是很好的学习方法!

2. 品读诗句,进入诗境

(1) 读一读前两句诗,你知道诗题“游园不值”的原因吗?用上“因为……所以……”句式回答。

(2) 诗人此时此刻是什么样的心境?诗人游园心切,可久扣柴扉而不开,该是多么扫兴啊!带着这样的心境读一读前两句诗。

(3) 诗人是乘兴而来,现在要败兴而归了吗?教师引读后两句诗,读后提问:诗人此时心情怎样?

(4) 诗人看到什么而欣喜?仅仅是这一枝红杏让诗人欣喜?再读后两句诗。

(5) 诗的语言是凝练的,要想走进诗中,我们还得学会想象,想象诗外画,诗外音,诗外情。请大家展开想象的翅膀,试想推开这扇柴扉,诗人会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以“春色满园关不住”一句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展开想象,于是学生的思维便闪烁着灵动的光辉。一番再造想象让学生步入诗所描绘的意境之中,并生发出热爱春天的美好情感。

3. 赏读古诗,深悟诗情

(1) 园中的景美不胜收,岂是这一堵矮墙能关得住的呀!诗人顿时豁然开朗,欣喜之情溢于言表,让我们把这样的情感融入朗读中吧!

(2) (多媒体展现美好春光)面对园中美景,现在你就是叶绍翁,谁愿意来吟诵一下这首诗?

【设计意图】在学生反复吟诵诗句,情感有了较深的积淀后,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情感体验,为学生搭建朗读的展示平台,让他们换位赏读,学生兴趣盎然,整首诗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里。

三、 学习《宿新市徐公店》

1. 引入诗题,看图知大意

(1) 这课还有一首杨万里的诗——《宿新市徐公店》,在这首诗里,诗人又写了什么样的春景,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呢?齐读诗题,相机理解“宿”“徐公店”。

(2) 指名读诗,其他同学想一想,诗中描绘了哪些景物?

(3) 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看看图,再读读诗文,能不能从中受到启发,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篱落()的小径()的树

()的蝴蝶()的菜花()的儿童

(5) 创设情景,引导学生把握诗文的主要内容:诗人杨万里住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里,那一天,他吃过午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的门外,他看到……

【设计意图】诗句的感情必须以正确的字词理解为基础。教师应摒弃独白,辅以画面,从诗中找景物,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地把握诗的主旨,领略诗中的风光。

2. 启发想象,吟诵入境

(1) 诗文最后一句是“飞入菜花无处寻”,为什么不说“飞入菜花看不清”呢?“清”比“寻”读起来似乎更顺口,为什么诗人要用“寻”呢?(点出了孩童追黄蝶的欢快场景,使静止的画面动起来了)

(2) “无处寻”留给我们更广阔的想象空间,透过这三个字,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字以外的镜头:你仔细看,能看到黄蝶停歇、飞舞,儿童追跑捕蝶的情景;你仔细听,能听到儿童追蝶时的欢叫声、叹息声。展开想象,把这些内容说给同桌听。

(3) 这景、这人,俨然成了一幅意趣盎然的图画,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入诗境、悟诗情是一种个性化的阅读行为,在比较、想象中强调情感的激发,让学生与诗人的情、诗句的境形成共鸣。以诗为媒介开展听说训练,既发展了学生的语言,又深化了诗的意境,使诗境丰满,境入人心。

四、 总结赏析,拓展积累

1. 今天我们学的两首古诗都是写春天的,虽然角度不同,景致不同,但都让我们从中感受到了春之美,让我们再次吟诵这两首诗。

2. 春色是诗人笔下生生不息的主题,来读读这些诗句: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早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苏轼《惠崇〈春江晚景〉》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朱熹《春日》

【设计意图】课内外整合,有效地拓展了学生学习的时空,体现了“大语文”的理念。通过诵读既可以调动学生头脑中优美诗文的储备,又强化了语言的积累、应用。

篇5: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唐) 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2、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3、江畔独步寻花

(唐)杜甫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4、画菊

(宋)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5、己亥杂诗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四时田园杂兴(选二)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 麦花雪白菜花希。

日长篱落无人过, 唯有蜻蜓蛱蝶飞。

7、题临安邸

(宋)林升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8、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9、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10、石灰吟

(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1、牧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2、桑茶坑道中

(宋)杨万里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

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13、溪居即事

(唐) 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

14、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15、南国十三首

(唐)李贺

花枝草蔓眼中开,小白长红越女腮。

可怜日暮嫣香落,嫁与春风不用媒。

16、云

(唐) 来鹄

千形万象竟还空,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悠悠闲处作奇峰。

17、在狱咏蝉

(唐)骆宾王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

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

18、蝉

(唐)李商隐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

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

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19、清平乐.村居

(宋)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20、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桂树何团团。

篇6:二年级下册古诗20首

一、导入新课

小朋友,一年有哪四个季节?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你有哪些话可以来赞美她?

春天,我们一起来学学找春天的课文吧。

二、读课文,读记生字

小朋友自己小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出示生字卡片,多种形式读。

三、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自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

(自由读──抽查读)

2、边读边想,提出不懂的问题:

启发思考,自己解决。

通过动作理解“害羞”“躲躲藏藏”“遮遮掩掩”。

学生之间互相解决。

老师解答。

3、精读感悟,合作学习:

读课文题目,随课文中的小朋友找到春天了吗?找到了什么?

写下在课文中找到的春天。

汇报自己的学习结果,注意学生的理解和感悟。

四、读文想象,回答问题

我们看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听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闻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触到了春天的什么?

我们( )了春天的什么?

五、朗读课文,巩固识字

六、课件展示,拓展延伸

1、看录像,说说你在春天还有哪些新发现?

2、除了这些,请大家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定会有新的发现。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

1、用卡片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同桌互相检查。

二、汇报交流

说说对春天又有什么新发现?告诉大家。

三、朗读感悟

现在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作者给我们描绘的春天吧。

1、学生在课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美美的读一读。

2、把自己喜欢的地方读给大家听,与大家分享。

3、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课文

五、巩固识字,交流记字方法

六、指导写字

1、生字课件,说说自己有什么困难。

2、重点知道:

溪:右半边部件多,要写得紧凑。

冻:两点水不要写成三点水。

野:右边容易多一撇。

躲:“身”字旁“,第6、7”笔右边不出头。

3、学生练写,老师辅导。

七、积累运用

自主积累好词好句。

完成“找找说说”练习。

八、实践运用

画春天。

【教学后记】

这篇课文重在欣赏,让学生再课前搜集春天的图片,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并吟诵,使他们更能感受文本的语言美和意境美,让学生自己体会欣赏并感情朗读,积累优美的词句,感受大自然的美妙,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在生字教学上注意把握首次下笔,强调“躲”字的“身”字旁、“野”字的右边不要多一撇。

2、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认读7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课时: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读2个生字,会写2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谈话

1、请大家把你课前准备好的小草拿出来

2、请同学们谈谈对小草的认识

3、在什么地方发现的小草?

4、小草长得如何?

5、你是如何拔出小草?

教师小结:小草很顽强,春天一到,它又快乐地来到我们生活中,人们看到小草就会被它所震撼,唐代诗人白居易也看到了小草,还写了一首非常有名的小诗,题目是《草》。(教师板书课题)

二、教师范读小诗,学生认真听,听后汇报记住哪一句

三、学生自由读诗,画出生字,同桌或小组互相交流

四、生字教学:

1、出示字卡认读:“枯“”荣“

2、出示带有生字的句子

五、学习古诗

1、自由读诗,教师画出节奏范读。

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2、学生自由模仿读诗

3、教师指名读诗

4、小组合作,了解诗歌大意

5、以组汇报:

教师出示春草图,冬草图引导学生观察图,讲图意,理解前两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问:小草冬天都经历了冰冻、火烧,但到了春天,它们却又长出来了,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大胆发言说明小草顽强、勇敢、生命力强等)

请大家齐读后两句

六、朗读全诗

上一篇:备课与历史教学下一篇:余光中《催魂铃》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