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2024-04-08

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精选11篇)

篇1: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1948年8月3日,蒋介石在中国大陆召开的最后一次军事检讨会议。蒋介石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可谓痛心疾首:

“检讨过去两年来的剿匪军事,我们全体官兵牺牲奋斗,固然有若干成就,但就整个局势而言,则我们无可讳言的是处处受制、着着失败!到今天不仅使得全国人民的心理动摇,军队将领的信心丧失,士气低落。

“我认为共产党深刻精到,机警疑忌,严密笃实。但是共产党没有什么了不起,只不过懂辩证法,你们以后对辩证法要好好研究,才能应付他们。这次我发一本辩证法给你们,希望你们回去认真研究。”

随后,蒋介石给每一位与会者发了一本《黑格尔辩证法》。

篇2: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鲁相国公仪休喜吃鱼,各地官员纷纷送鱼投其所好。但都被他一一谢绝。他的门生莫名其妙,问到:“先生爱吃鱼,为何又把送到眼前的鱼拒之门外?”公仪休说:“恰恰因为我爱吃鱼,才不得不谨小慎微。如果我来者不拒,说不定哪天会因徇私受贿丢官罢相,甚至性命难保。那时,想吃鱼能吃上吗?现在我廉洁自律,奉公守法,保有鲁国相位,才可以常常吃到鱼。”公仪休的话看似浅薄,实际上却说出了一个深刻的公私关系的道理。

篇3: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1. 歌词的创作背景

肖华是《长征组歌》的词作者。在1964年4月, 时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主任。他得了严重的肝炎, 由夫人王新兰陪同到杭州疗养。由于此时全军都在准备纪念长征30周年, 他想到自己是长征的参加者和幸存者, 于是他在9月不顾自己的病痛, 决定写一部组诗。肖华在借鉴古诗词的基础上, 经过反复认真的思考, 决定用一种新的题材“三七句、四八开”的格律。即每一个章节的诗歌用4个3字句, 8个7字句共12行的68个字组成, 押统一的韵脚。在创作过程中, 肖华在有些段落一边流泪一边写, 虽然长征时他只有18岁, 但他按照长征的整体历史进程选取了12个典型事件。以时间为先后顺序, 分别是:《告别》《突破封锁线》《进遵义》 (遵义会议放光辉) 、《入云南》《飞越大渡河》《过雪山草地》《到吴起镇》《祝捷》《报喜》《大会师》《会师献礼》《誓师抗日》。他在回忆长征路上牺牲的战友常常夜里从床上爬起来, 奋笔疾书, 泪水浸湿了纸张。在创作《长征组歌》的过程中, 肖华体重减轻了好几斤, 转氨酶提高了4次。他将自己所经历的、所看到的、所承受的都写入了诗词中, 初稿后又经过了10次修改, 最终11月定稿, 并且总题目为毛泽东《七律·长征》中的第一句“红军不怕远征难”。

2. 乐曲的创作背景

1965年1月, 晨耕、生茂、遇秋、唐接到任务, 为总政部主任肖华写的《长征组歌》谱曲。要求写成群众性的队列歌, 要在群众中传唱。《长征组歌》共14段, 但当时只有十段, 后4段为长征之后的事情, 并没有写完。在面临十段诗词不同的内容、不同情绪, 而且节奏变化大、情景变换频繁, 致使放弃谱成分节歌, 将十段诗词作为歌词来谱曲。由于时间的问题, 四位作曲家采取分工合作, 生茂、唐、晨耕负责写旋律, 遇秋编写多声部的工作。经过两个月的努力, 《长征组歌》的声乐初稿 (主旋+多声部) 于4月中旬完成, 并到杭州向肖华回报。他们每个人担任一个声部唱给肖华听, 并且肖华安排了5天的时间为他们讲解《长征组歌》。回到北京后曲作者有对《长征组歌》声乐初稿进行了从头到尾的研究, 而且, 直接将初稿作为定稿, 后来就是对旋律进行补充、合唱的编写以及全部的总谱。

《长征组歌》自正式上演后经历了几次修改。1975年, 由于八一电影制片厂要拍纪录片, 还要在北京公演, 所以, 曲作者将《长征组歌》的一些不满意的地方进行了修改。1993年, 北京军区领导想把《长征组歌》改成歌舞形式, 最后不了了之。1995年, 不改变原有的主旋律和艺术体裁, 扩大合唱和乐队配器编制。

二、作品浓厚的体现民族性音乐

“音乐的民族性, 即音乐的民族特点, 体现了民族的特性, 表现了民族的心理素质。它来自民族的生活和历史, 它反映了民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思想感情、语言特点、历史文化影响等。在音乐的表现中, 音乐的民族特点是通过具有民族特殊的表现形式和手法体现的。”[4]音乐反映一种文化, 民族音乐反映当地的民土风情, 两万五千里的长征, 共经历了十一个省, 《长征组歌》的创作曲调采集了大量的民歌。《长征组歌》对于传承和发扬民族特色做出了贡献。

1. 题材体现民族民间音乐的特色

民族民间音乐大可分为民歌、歌舞、舞蹈音乐、说唱、戏曲、民族器乐等几大类。民歌又分为山歌、劳动号子和小调等。《长征组歌》中, 四位曲作者采集大量的民歌题材, 将其分别作了十首民歌题材的音乐素材, 充分体现了民族性音乐。列表如下:

经过对十首乐曲和题材的总结, 可以看出《长征组歌》并不是一首单纯的关于长征的作品, 它将每一个歌曲为一个定点, 作为工农红军走过的“路线”, 突出每到一个地域的特色。将民族民间音乐融入其中, 完美的将长征的艰苦和路途的遥远给予展现, 并带有一定的艺术魅力。

2. 作品采用民族音乐调式调性

《长征组歌》的十首分曲在旋律上都是采用以五声调式, 然而在多声部写作中也结合大小调式, 和声走向采用传统和声。笔者归纳和总结了每个歌曲的调性布局, 列表如下:

从以上归纳来看, 《长征组歌》的调性变化都是采用调式交替进行的, 具有民族特点。第四首和第九首是一个调性完成曲子, 具有一定的统一性。第一首、第二首、第三首、第六首、第八首则是在同宫系统调式内变化, 调式交替, 具有变换色彩。第六首和第十首宫调式与大调结合, 相互交替。从全曲调性布局看, 十首歌曲都是降B宫系统的近关系转调。在调性变化中, 与西方古典音乐“T-D-S-T”调性布局有不同, 《长征组歌》调性变化是先由主调-下属调-属调-主调。

《长征组歌》真实的反映了红军从江西出发, 经历了十一个省最后到达陕北的历史性事实。形象的讴歌了红军伟大胜利的同时突出民族民间音乐, 并且把民族音乐与管弦乐合作, 这是值得传诵和发扬的。

参考文献

[1]张云红色经典的文化传承——以《长征组歌》为例漳州师范学院宣传部, 福建漳州363000

[2]当时以1935年11月红一方面军到达陕北的时间为长征胜利纪念日, 后改为1936年11月三大主力红军会师为长征纪念日

[3]胡锦涛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06年10月23日 (001)

[4]《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全国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编委会:《中国民间歌曲集成》贵州卷上, 中国ISBN中心, 1995年版

篇4:设计有创意性的作业

一、 温故而知新,注重积累性

在新课程标准中,积累是重要的教学目标,也是教学的重点。我们应该针对教材本身的特点,设计好作业,使课内的知识积累与课外的活动有机地结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在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中,积累是教学的一项重点,教师应多留一些这方面的作业。同时,也要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以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让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比如,教师在教学《山行》这首诗后,可布置这样的作业,杜牧是唐朝有名的大诗人,你们一定会背许多他写的诗,请你回家后准备一下,明天我们要在班里选出一个“背诗大王”,看谁背得多。这样做,学生不仅积累了更多的古诗,而且实现了认知的整合、类比,顺利地进行了知识的迁移。

二、 形式要多样,体现创造性

单纯抄写这类书面作业是一种机械的劳动,对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听、说、读、写技能的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作业应该是多样化的,既要有书面的,也要有口头的;既要有用脑思考的,又要有观察和动手操作的;既要有语文活动,又要将语文学习与美术、体育、音乐等其他学科融合在一起。比如说可以布置学生回家讲故事给爸爸妈妈听,以提高他们的说话能力;可以让学生结合课文,展开丰富联想,将所理解的、所想象的画出来,以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比如:我们在学完《让我们荡起双桨》这一课时就可以让学生选择其中的一小节进行想象写话,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 适应少儿心理,讲究趣味性

作业的设计也应贯彻愉快教育的原则,增强其趣味性。在学习《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为了使学生理解小韵文所蕴含的儿童情境,我留了这样的一条作业,请大家回家后用纸壳做出自己所喜爱的图案套在脚上,第二天在雪地里创作自己喜爱的图画。学生兴趣浓厚,在制作的同时,也激活了他们的思维,孩子们兴趣盎然地完成了作业。

四、拓宽学习渠道,增强实践性

苏教版新教材在编排上十分重视创设语文学习情境,因此,教师应树立大语文教育观,注意沟通课本内外、学校内外的联系,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增加语文实践的机会。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有一定难度的迁移训练题,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在学习《自选商场》一课后,学生们在课堂上认识了很多商品,并在课后练习分类涂色中懂得了给商品分类要按照一定的规则。为了培养学生分类的实践能力,我留了这样的作业,请学生回家后,把家里的商品分类写出来,看谁分得好、写得多。这样的作业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且无形中又增加了学生的识字量。语文学习离不开以学生为主体的实践活动,这样的作业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其语文能力。

五、 留选择性作业,实现自主性

指令性作业具有强迫性,学生往往被动地去完成它。为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减轻学生学习的负担,教师可以留一些选择性作业,这样的作业弹性大,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多做,能力差些的学生可以少做,有困难的学生可以不做。这样,教师把完成作业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比如,在学完《画》这一课以后,课后有一项写反义词的练习,共有六组,在做完这项练习以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的作业,在我们的周围还有许多像这样意思相反的词,你回家后认真观察,想一想,说一说,能找出几个就可以了,找得多的同学就奖,每说出五个可以得到一朵小红花。第二天学生们找来了很多反义词,有的学生能一口气说出40多对呢。这种非强制性的作业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学习愿望。

总之,作业的设计是一项十分值得研究的课题,留给学生的作业应如何设计才能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使学生愿意接受并以此为乐,还应在实践中多多思考,不断探索。

篇5:有关辩证思维的故事有哪些

二千多年前,埃及有位音乐家,名叫莫可里。在一个盛夏的早晨,他在尼罗河边悠闲地散步。偶然间,他的脚踢到了一个什么东西,发出一声铮然的好听的声音,他拾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块乌龟壳,壳内的空气受到激烈振动而共鸣,发出十分好听的声音。莫可里拿着乌龟壳兴冲冲地急忙回到家里,再三端详,反复思考,根据乌龟壳的启示,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把小提琴。

篇6:辩证思维的思维方式有哪些

【归纳与演绎】

归纳和演绎是最初也是最基本的思维方法.归纳是从个别上升到一般的方法,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的原理.演绎是从一般到个别的方法,即从一般原理推论出个别结论.归纳和演绎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个性和共性、特殊和普遍的关系.归纳和演绎是方向相反的两种思维方法,但两者又是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的.归纳是演绎的基础,作为演绎出发点的一般原理往往是归纳得来的;演绎是归纳的前提,它为归纳提供理论指导和论证.在实际的思维过程中,归纳和演绎是相互推移、交替使用的.归纳和演绎都具有局限性,单纯的归纳或演绎还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需要运用更为深刻的其他思维方法.

【分析与综合】

这是更深刻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分析是在思维过程中把认识的对象分解为不同的组成部分、方面、特性等,对它们分别加以研究,认识事物的各个方面,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综合则是把分解出来的不同部分、方面按其客观的次序、结构组成一个整体,从而达到认识事物的整体.分析和综合的客观基础是事物整体与部分、系统与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和综合是两种相反的思维方法,但它们又是统一的,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相互促进.分析是综合的基础,没有分析就没有综合;综合是分析的完成,离开了综合就没有科学的分析.分析和综合的统一是矛盾分析法在思维领域中的具体运用.

【抽象与具体】

抽象和具体是辩证思维的高级形式.抽象是对客观事物某一方面本质的概括或规定;思维具体或理性具体是在抽象的基础上形成的综合,它不同于感性具体,感性具体只是感官直接感觉到的具体,而理性具体则是在感性具体基础上经过思维的分析和综合,达到对事物多方面属性或本质的把握.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就是由抽象的逻辑起点经过一系列中介,达到思维具体的过程.

【逻辑与历史的统一】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逻辑思维过程同客观事物的历史过程和认识的历史过程应当符合,也就是逻辑和历史的统一.逻辑指的是理性思维或抽象思维,它以理论的形态反映客观事物的规律性.历史包括两层意思:一是指客观现实的历史发展过程,二是指人类认识的历史发展过程.真正科学的认识是现实历史发展的反映,要求思维的逻辑与历史的进程相一致.历史是逻辑韵基础和内容,逻辑是历史在理论上的再现,是“修正过”的历史.逻辑和历史的一致是辩证思维的一个根本原则.

辩证思维的认识作用

(1)思维方法的本质

思维方法的本质是人们在客观规律和关系的基础上依据主体需要而形成的思维规则、程序和手段,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中介。

(2)辩证思维的实质

辩证思维的实质就是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原则,在联系和发展中把握认识对象,在对立统一中认识事物。

(3)坚持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意义

只有坚持辩证思维方法,才能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在对感性材料进行思维加工时,必须要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等方法。另外,坚持辩证思维方法对于建立科学体系,指导社会实践有着重要意义。

(4)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

所谓客观辩证法,是指宇宙中客观存在的普遍联系、变化发展及其辩证规律,是客观世界本身所具有的辩证性质;所谓主观辩证法,是指辩证的思维,即人的思维对世界的辩证性质的认识。客观辩证法是主观辩证法的内容,主观辩证法是对客观辩证法的反映,二者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辩证思维的作用

1、统帅作用。辩证思维是高级思维活动。它根据唯物辩证法来认识客观事物,能够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揭露事物内部的深层次矛盾。它从哲学的高度为我们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所以,它在更高层次上对其它思维方式有指导和统帅作用。

2、突破作用。在活动中经常遇到困难,不是发现不了主要问题,就是因提供不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而导致“僵局”,往往在此时,辩证思维就成了我们打破僵局的有力武器。

3、提升作用。人类对事物的认识总有一个由浅入深,有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上升为理论,这就需要辩证思维帮助我们全面总结思维成果,提升成果的认识价值。

辩证思维的运用

1、 学好辩证唯物主义,特别是掌握唯物辩证法,是我们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根本。

2、 能够深刻理解、巧妙运用对立统一的观点,是运用辩证思维方法的重要关键。

辩证思维的训练

1、 正确处理辩证与逻辑的关系。

2、 立意要高,视角要新。

篇7:辩证思维对教师有什么好处

一、正确树立矛盾的观点,让学生理解矛盾是事物创新的动力源泉

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客观存在具有的特点,任何事物内部都是矛盾的统一体,矛盾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动力。我们政治教师要培养学生树立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又是变化发展的观点,矛盾双方首先存在着对立性,但它们又相互依存,离开了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比如阴与阳、正数与负数等。在讲授“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时,可运用学生已学过的数学知识加以讨论,然后引导学生认识矛盾双方经过斗争,力量通过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推动了事物的变化。所以我们引导学生考虑问题时要先从两方面分析,弄清楚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我们必须抓住主要矛盾;在主要矛盾中又要弄清楚什么是矛盾的主要方面、什么是矛盾的次要方面,我们解决问题时,必须抓住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抓住主要矛盾时,次要矛盾也不可忽视,要树立全面的观点。这才能认识事物,形成辩证思维的习惯,培养辩证思维的能力。

二、正确树立否定的观点,让学生理解否定是事物创新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矛盾运动过程具有的特点,它告诉人们,矛盾运动是生命力的表现,其特点是自我否定、向对立面的转化,因此否定之否定规律构成了辩证运动的实质。要突破传统,拓宽思路,挑战权威,进行批判性思考。如,科学家的发明就是对前人知识的否定之后的进步;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就是这些哲学家在不断否定对立学派的观点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哲学体系。我们有些学生之所以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不强,其中主要的一个原因是不敢怀疑权威、不敢怀疑书本。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正确树立否定的观点,懂得书本上的东西和权威们的说法都是在当时当地的客观条件下得出的结论,当客观实际发生了变化,就应该按照新的情况得出新的结论。

辩证思维方法是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是指是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遵循辩证法规律进行的思维,能运用唯物辩证法观点来观察、分析事物——尊重客观规律;能用对立统一观点看问题,既要看到事物之间的对立,也要看到事物之间的统一和在一定条件下事物之间的相互转化,既要看到事物的正面,也要看到反面,能从有利因素中看到不利因素,也能从不利因素中看到有利因素。总之,是两点论而不是一点论。它是思维能力的核心。

三、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的必要性

1、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时代的需要

党的十七大上,江泽民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其中一个目标是“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比较完善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科技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康和医疗卫生体系。”国民素质的提高与教育有着密切关系。为此,要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思想政治课教学也应着眼于学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是现代教育的首要目的。

现代教育以思维为首要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对学校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一代是素质教育的核心,而作为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学科教学就必须跟上时代的步伐,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法都要相应有个转变、更新。现代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校教育中对于学生发展智力,传播知识的过程应该是以思维能力培养为首要目的的。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说过,“教育工作的最终机理在于人脑的思维过程”。

3、培养思维能力是思想政治课课程本身的要求。

首先,思想政治课本身设立了思维能力目标。高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设立了如下目标:(1)培养抽象思维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包括抽象概括能力、归纳和演绎的推理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比较的能力、克服“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学习辩证的思维方式。(2)培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其次,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增强政治课内在吸引力的关键所在。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把教学活动变成全体学生的“思维体操”,把大部分课都上成“思维训练课”,是增强思想政治课内在吸引力的有效途径。

四、在政治教学中培养辩证思维能力的方法和途径

科学的辩证思维方法、思维习惯和思维能力不是先天固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需要进行长期的训练、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政治老师应把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习惯作为自己的重要使命,总结我个人的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运用博引趣例法,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一旦激发起来,就会产生无穷无尽的求知和探索欲望。在教学过程中能否激起学生的积极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兴趣作向导。根据思想政治课的学科特点,教师应把抽象的概念、深奥的原理运用事例、故事、音像,乃至名言、谜语等教学媒介展示出来,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激发学生的兴趣,这样,学生在浓厚兴趣的基础上,积极展开思维,把教师讲的材料与课文中的原理联系起来思考,触类旁通便很自然地理解了相关的原理,并且能够运用这个原理来说明一些实际问题,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如,在讲授哲学《合理想象与创造性思维》一课时,我们可以从我国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中选取事例,就拿“曹冲称象”来说,就是对青少年进行辩证思维能力培养的极好范例。 “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很熟悉。故事的梗概是,有一天曹操得到一头大象,曹操想称一下这个庞然大物到底有多重,问手下大臣有什么办法。一位大臣说,可以砍倒一棵大树来制作一杆大秤,曹操摇摇头——即使能造出可以承受大象重量的大秤,谁能把它提起来呢?另一位大臣说,把大象宰了,切成一块块,就很容易称出来了。曹操更不同意了——他希望看到的是活着的大象。这时候年方7 岁的小曹冲出了好主意:把大象牵到船上,记下船边的吃水线,再把象牵下船,换成石块装上去,等石块装船达到同一吃水线时再把石块卸下来,分别称出石块的重量再加起来,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曹冲在7岁时是否真有这样的智慧, 难以考证,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故事中所包含的辩证逻辑思维:能从错误意见中吸纳合理的因素。第一位大臣出的主意看似不切实际,因为没有人能提起如此重的大秤,但是它却包含着一个合理的因素——需要有能承受住大象重量的大秤才能解决问题;第二位大臣的主意更是荒谬,怎么能把活生生的一头大象拉去宰了呢!但在这个意见中却包含着一个非常可贵的思想——化整为零。曹冲正是吸纳了两位大臣错误意见中的合理因素——设法找一个能承受大象重量又不用人手去提的大秤,根据日常的生活经验,船正好能满足这种要求;然后他又想到利用石块代替大象可以实现“化整为零”。

正是这种辩证思维加上生活经验积累和敏锐的观察,使曹冲创造性地解决了他所处时代一般人所不能解决的难题。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辩证思维不仅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关键性突破这一环节中有至关重要的意义,而且在整个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都有不容忽视的指导作用。

2、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激励中得以强化。

市场的激烈竞争能使经济发展迅猛,而把竞争机制引入课堂,强化刺激认知手段,设置辩论、课堂讨论等适度紧张的课型,能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大脑的思维活跃而敏捷,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动手能力都得到锻炼和强化。辩论能培养学生的扩散思维,逆向思维、辩证思维、逻辑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在辩论课上,教师完全给予学生平等、信任、尊重,学生就会在这样的氛围中大胆探索、畅所欲言。使学生的思维向新的深度和广度发展。

比如:在学习文化生活中《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让学生先自主预习,然后针对近几年我国青少年热衷于过“洋节”的现象,组织同学们进行了一次辩论赛,正方主张“抵制洋节”,反方主张“引进洋节”。首先根据观点立场确定两方的组员,在学生的推荐下,选出两方的组长,由组长组织组员分工查找知识点作为论据。然后通过辩论赛双方各陈述其论据。这样,学生不仅能理清这几个知识点:(1)文化是民族的,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民族传统节日是本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感情的集中表达。(2)洋节日是西方文化的集中表达。大规模集体过洋节,会影响本民族文化传承,不利于形成和保持中华民族的凝聚力。(3)文化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包括西方的洋节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引进洋节是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4)引进西方洋节,有利于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吸收西方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发展本民族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而且在辩论中改变了学生“非此即被”的思维方式,要学会从两点去看问题,从而使自己的辨证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

3、设置高质量的疑问,扩展学生思维的深广度。

疑问是思维的先导,当有了问题,产生解决问题的需要时,大脑才能活跃起来。当然,高难度并不等于高质量,关键在于设计的巧妙。一个精心设计的巧妙问题,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能使课堂气氛迅速活跃起来,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相互争论和启发中得以拓展。如:在讲授量变和质变时,我选用了如下一个《分粥》的故事:有七个人曾经住在一起,每天分一大桶粥。要命的是,粥每天都不够。一开始,他们抓阄决定谁来分粥,每天轮一个。于是每周下来,他们只有一天是饱的,就是自己分粥的那一天。轮流分粥,分粥的先拿出自己的那一份。后来他们推选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出来分粥。强权就会产生腐败,大家开始挖空心思去讨好他,贿赂他,搞得整个小团体乌烟瘴气。然后,大家开始组成三人的分粥委员会及四人的评选委员会,但互相攻击扯皮下来,粥吃到嘴里全是凉的。

讲完故事,我设计了以下问题,让学生讨论:1、应该如何分,大家才会没有意见同时自己又不会吃得最少?2、用今天所学知识应怎么解释?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得出结论:1、分粥方法:轮流分粥,但分粥的人要等其它人都挑完后拿剩下的最后一碗。2、量变引起质变的形式多种多样,但基本形式有两种:第一,由于事物在数量上的增减,即事物在大小、速度、程度、和规模等方面的变化引起质变;第二,数量不变,构成事物的成分在排列方式和结构上的变化也会引起质变。《分粥》故事中,同是七人分一桶粥,有抓阄分粥、轮流分粥、推选分粥、委员会分粥四种分粥方案。谁分粥,谁先拿粥,这些方案是部分以欠佳的结构形成整体,没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每周饱一次、腐败粥、凉粥。只有一种方案,虽然只是改变了分粥者拿粥次序,就是改变了拿粥的排列方式,分粥者不是先拿粥,而是最后拿粥,各个部分以合理的结构形成整体,终于实现了完全公平公正公开,达到了良好的意愿,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大家快快乐乐,和和气气,日子越过越好,这正是量变引起质变的第二种方式的体现,这种质变,也是制度创新、体制创新。可见,运用材料设问,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的思维。

篇8: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在新课标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试验标准教科书》(化学必修1)中,共有26个随堂实验,其中“干燥的氯气是否有漂白性的验证”是一个重要知识点,实验如下。

1.实验药品

有色纸片或布条、干燥的氯气、水。

2.实验仪器

集气瓶2个、导管若干、有口瓶塞2个、玻璃片2个。

3.实验步骤

按如图1所示搭建好实验装置,将有色纸片或布条快速地放入已经准备好的装满干燥氯气的集气瓶中,马上盖上对应的瓶塞,观察实验现象。

4.实验不足之处

根据作者的反复试验及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馈,作者认为这个实验存在以下不足:

(1)实验中所用到的氯气是在这个实验前制取并带入教室的,而氯气是有毒气体,无论是收集、制取还是运输,都存在一定的风险。

(2)氯气会污染空气,在该实验中,每一次的验证实验都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

二、改进实验方案

1.实验仪器

两边都带有横支管的U型管1个、注射器2个、气球1个、胶塞4个、玻璃管1个。

2.实验药品

高锰酸钾固体、有色纸片或布条、浓盐酸、无水氯化钙、氢氧化钠溶液。

3.实验步骤

(1)检查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的气密性,然后加入0.2 g高锰酸钾固体于U型管底部,再在U型管的左端中部放置一团棉花,在棉花上面放5 g左右的无水氯化钙用作干燥剂。

(2)分别放1片有色纸片或有色布条于U型管两边的横支管中,再把横支管用胶塞塞住。

(3)在U型管右竖管上塞上胶塞,再在胶塞上插入两个分别装有浓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注射器,同样在U型管左竖管上塞上胶塞,再在胶塞上插入带有气球的玻璃导管,用于收集反应的氯气。最后慢慢用注射器注入已装好的浓盐酸,开始反应。

(4)一段时间后,观察两边的有色纸片或布条颜色的变化情况。试验完成后,用另外一个注射器注入已装好的氢氧化钠溶液,处理生成的尾气。

4.优点

(1)用注射器加入浓盐酸,控制加入的速率和用量都很容易,操作安全简单。

(2)在U型管中进行实验,可以直观的观察到有色纸片或布条的颜色变化情况。

(3)改进后的实验装置是一个封闭体系,密封性好于原实验装置,用气球储存实验产生的氯气,用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尾气,这样可以保证有害气体的零排放,不会对污染环境,把环境污染降到最低程度。

(4)用无水氯化钙作本实验中的干燥剂,既简便又环保。

(收稿日期:2013-11-13)

篇9: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

【关键词】:二元论 无为 有生于无 有无相生

【正文】

老子在其传世著作《道德经》中提出了两个十分重要的概念,一曰“道”,二曰“无”,这在中国哲学史上都还是第一次。庄子在其《庄子•天下篇》中评价老子的哲学思想时,如是说:“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 以濡弱谦下为表, 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3],庄子也是用“无”“太一”(即“道”)来总括老子的哲学。因此,要想真正地理解老子的哲学思想,就必须从这二者入手。又因为“道”是老子哲学思想的灵魂所在,要想讨论“无”与“有”的关系,则绕不开“道”,所以在此从老子的“道”入手。

什么是“道”呢?

老子并没有给出一个关于“道”的确切定义,而是以“无名”、“朴”、“无象”、“无形”、“无状之状” 、“无物之象”等词语代之,道是“混成”之物,是先天地而生的,用老子的原话说,则是“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道德经》第二十五章)。在老子那里,“道”具体有三种含义——世界本源、世界存在和事物发展的规律。[4]后来王弼在给老子《道德经》做的注中说:

“所谓道——无形无名者,万物之宗也……听之不可得而闻,视之不可得而彰,体之不可得而知,味之不可得而尝。”[5] “道”没有形状,没有名称,它作为万物的根本而存在,所以才能无所不通,无所不往。

什么是“无”呢?

老子《道德经》一共八十一章,其中提到“无”的就达四十章之多,“无” 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不存在,有无形、无名、虚无等义。[6]在老子那里,“无” 是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

什么是“有”呢?

《说文解字》中“有”的解释为:不宜有也。谓本是不当有而有之称,引伸遂为凡有之称,凡春秋书有者皆有字之本义也。[7]“有”在《辞海》中的解释是: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实有等义。[8]在老子那里,“有”则是指形而下之实有,是实实在在的。

老子直接了当地指出:“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其意思是说,“有”是天地万物产生的本源,而“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任继愈先生在其《老子绎读》一书的前言中说,“无”也是“道”,“道”也是“无”。 [9] 二者均为形而上之空无,是虚无飘渺的。“无”常用来指称最高本体“道”的特性, 这也是《道德经》中最常见的用法。[10] 如《道德经》三十二章说: “道常无名, 朴虽小, 天下莫之能臣也”。三十七章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总的来说,在西方哲学史上,“有”为最高的原则,而“无”总是被看作是次等的、派生的、消极的(否定性的),“有”高于“无” 、优于“无” [11]。而在老子《道德经》里,“有”与“无”的关系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道德经》第二章中(“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明确提出有无相生,认为“有”与“无”是相互对立而生的,既相互对立,又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道德经》第四十章中(“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提出有生于无,[12]所有的物是从“有”中产生的,而“有”是从“无”中产生的。[13] 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从这一点也可看出,《道德经》虽只有五千言,但并非一时之功,就老子“有”“无”关系的前后变化亦可拆穿“老子一夜便作《道德经》之传说。

在讨论关于“有”与“无”的具体关系时,许多学者都困惑于老子《道德经》后半部分第四十章中提出的“有生于无”的观点,大多都认为这是与第一章中“有无相生”的观点相矛盾的,如陈鼓应先生说:今本“有生于无”之说, 显然与第1 章“无名天地之始, 有名万物之母”无法对应。第1 章的“ 无” 、“ 有” 是“ 同出而异名” 地指称道的。[14] 但是我们应该看到人的思想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我们应该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思想,不能墨守成规,更不能因循守旧。

故在此将对“无”与“有”这一二元辩证的关系加以详细的论述,并阐释其与西方哲学的具体不同,意欲呈现一个更加清晰的老子思想精髓。

“有”与“无”的关系具体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有无相生”的阶段,第二个阶段是“有生于无”的阶段。“有”与“无”关系的这一微妙变化,不仅反映出老子思想的不断变化性,也隐含着老子对世界(亦即老子所说的天地万物或自然)更为理性的认识。

(一)第一阶段——有无相生

“有无相生”见于老子《道德经》第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较,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正如其后几对关系一样,“有”与“无”是相互对立,相生相随,相互生成的,相互对立而生的,“有”可以生成无,“无”也可以产生“有”,二者的地位是平等的,但需注意的一点是,二者的相互生成应该是同一层次上的循环的过程。

老子《道德经》开篇第一章第二句则曰: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无”是天地的起始之处,是与“道”相同的概念,是万物生成或存在根源。此处“天地”与“万物”应为异词同意,都是指存于天地之间的万物生灵。然而,何为母也?《说文解字》中关于“母”的解释是:依《礼记》释文补,其意禁止其言曰母也,古通用无,诗书皆用无,士婚礼,夙夜母违命,古文母通无,是古文礼作无,今文礼作母也,凡母之属皆从母。[15] 在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五章中“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这是老子对“道”的解释,所谓“母”者,河上公注:“母,本也。”[16] 在老子《道德经》第五十二章中“天下有始,以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复守其母,没身不殆。”魏朝王弼注曰:“母,本也。子,末也。得本以知末,不舍本以逐末也。”[17] 因而,“始”与“母”皆为根本,本源的意思,“无”与“有”都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源。

老子《道德经》第十一章中说:“埏埴以为器,当其无,有器之用。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故有之以为利,无之以为用”

魏朝王弼注曰:有之所以为利,皆赖无以为用也。[18] 按王弼的说法,这一句则是强调“无”的根本作用,但是此处也隐含了“有”这一前提的作用。陈鼓应先生说,此处就现象界层面来谈有无之相互依待的关系,而“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则是从道的本体论层面来谈论有无的相生相成的关系。[19]“因此,“有”的“利”是依靠“无”的“用”,并且“无”的作用的发挥,也要依靠“有”提供的便利。二者也是相互依靠,相生相成的关系。

总而言之,在这一阶段,“无”与“有”都是二元对立的关系,“有”与“无”是相互形成,相辅相成的关系。“有无相生”从相反相成这一观点,间接地呈现出老子的整体观与和谐观。[20]

下面,我们将进入“有生于无”这一阶段,进一步讨论“有”和“无”的关系。

(二)第一阶段——有生于无

老子在其《道德经》的后半部分中直接了当地说出:

“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四十章)

王弼注曰:“天下之物,皆以有为生,有之所始,以无为本,将欲全有,必反于无也。”[21]天地万物都是从有形之物开始的,有形之物是天地万物得以存在,并被人所感知的凭借和载体(如人的身体是有形之物,属于“有”的范畴),而有形之物是从无形之物中产生出来的,无形之物是有形之物存在的目的与意义的根本所在,是有形之物的本源(如灵魂是无形之物,属于“无”的范畴)。灵魂要依靠身体,然而身体有了灵魂才变得有意义。借用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来说,形势与内容(质料)相比,形势更为重要,形式是决定某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这一事物的根据。[22] 有形之物即是内容(质料),无形之物即是形式,没有内容(质料)的形式,就如没有身体的灵魂,无所依托;没有形式的内容(质料)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失去了存在的根据。

“有”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无”则是“有”的本源,“无”是本源之源,是产生“有”的精神本原,是作为有形之物而存在的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据。因而,在这一阶段,“无”是高于“有”的,“无”成为了老子思想的最高原则。引用《哲学大辞典》中的说法,老子认为,“无(名)”比“有(名)”更能反映“道”的性质。[23]

“无”作为老子哲学最根本的范畴,其最明显之处则在于老子对“无为”的极大推崇。在这一阶段中,老子的思想是崇无抑有的(这和西方哲学中的崇有抑无的观念恰好相反),从老子对“无为”与“有为”的态度上 即可窥其一斑。

下面,我们转入对老子“无为”思想的讨论中,从侧面来对老子在这一阶段中表现出来的“崇无抑有”的思想进行更为深入的说明。

那什么又是“无为”呢?在谈论“无为”之前,先来讨论一下“为”。

“为”字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为:母猴也,引伸遂为凡有所变化曰为。[24] 就是说,“为”是引起事物变化的行为。任继愈先生说,“无”具有“有”所不具备的“ 实际存在”,号称“无”,并非空无一物, 而有总括万有的特点。[25]因而,“无”并不是消极的存在,在老子的《道德经》中“无”不仅具有日常生活中的功用,而且还是指导政治生活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原则。

《辞海》中关于“无为”的解释是:老子认为宇宙万物的根源是“道”,而“道”是“无为”而“自然”的,人要效法“道”,也应以“无为”为主,顺应自然的变化。老子的“无为”是从“道”出发的,因而与其后的孔子的“无为而治”大不同矣。[26] 可见,老子的“无为”是合乎“道”的,要顺应自然的变化。

在笔者看来,老子的“无为”指的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指不妄为,不胡作非为。不仅要顺应自然的变化,还要在遵守事物发展规律的前提下,认识规律,运用规律,对于能够提升人类福祉的事有所作为。也就是说,“无为”不是毫无作为,它强调的是要有作为,但是统治者的作为不能超出事物发展的规律,总的来说,还是要从“道”出发,在“道”的基础上有所作为。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

“为无为,则无不治。”(第三章)

如果人的行为是出于“无为”,就没有什么是治理不了的,只有统治者按照自然规律地有所作为,才能治理天下。即是倡导“无为而治”[27],就是要让按照自身的规定性而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妄加干涉。万物的生化是道按照一定的规律在展现自身、检视自身, 但万物最终要“复归于无极”。[28] 老子教导我们应以自然无为为本而不妄为。因此,老子在《道德经》第三十八章中说:“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拥有“上德”的人,即思想崇高者(圣人),常常是“无为”,是无所表现,不是为了表现而表现

又曰: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第三十七章)

道常常是“无为”的,它总是顺应自然,而天地万物无不由“为”生成。正因为顺应自然,虚静恬淡,道的“无为”才能无所不为,才能生出天地万物。不仅天道是如此的,而且人事也是如此。[29] 因此,老子说:

“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好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第五十七章)

魏朝王弼注曰;此四者(指“无为”“好静”“无事”“无欲”),崇本以息末也[30] 。

仅就“无为”来说,“统治者”做到“无为”,民众则可以得到教化。老子建议统治者要顺从民意,不能因一己之私而弃民意于不顾。

“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 (第六十四章)

在此,“无为”与“无执”并举,而劳思光先生认为“无为”所包含的意义更广,应包括“无执”,自觉心驻于无为,遂无所执,无所求。[31] 要想成为圣人,就要通过不断地改正自身,以身作则,“正己而物自正”,这样做了,虽不主动去取得天下,天下也是莫之能属,天下将自归于为“无为”者。

总而言之,从“无为”这一哲学范畴中,更能清晰地窥视老子在此阶段对“无”这一哲学最高原则的推崇。

在这一阶段,老子哲学思想中的“无”与“有”的关系是“无”高于“有”,“有”是从“无”中产生出来的,“无”上升为老子哲学的最高本源,“无为”也成为了包括统治者在内的所有人的行为规则与做事规范。如果说,从第一个阶段来看,“无”与“有”有些许相似性,例如复旦大学的聂中庆认为道是“无”“有”的统一体, 两者同处于一个哲学层面, 也就是从宇宙之本原、本体之形上层面诠释“道”的, 从另一个角度讲, “无”即是“有”; “有”也即是“无”, 两者“异名同谓”, [32] 而在这第二阶段,“无”与“有”则是有根本不同之处的,因此聂老师的办法过于偏激,不足取也。

【结论】

综上所述,从“有”与“无”的关系即可看出,老子的哲学思想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向前发展的。在第一阶段(“有无相生”),“有”与“无”的关系是平等的,“有”与“无”相互形成,相辅相成。在第二阶段(“有生于无”), “有”是从属于、根源于“无”,“有”从“无”中生成,“无”优于“有”,高于“有”,这恰好与西方哲学传统中崇有抑无的观念相反。

“有”与“无”的关系的变化发展启示我们:要用一种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老子的哲学思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老子为我们铺就的阳关道路上不断地向前迈进。

参考文献

书籍类:

①.老子(著)(魏)王弼(注)楼宇烈 (校释)《老子道德经注》[M].

第一版.北京:中华书局,1月

②.任继愈.《老子绎读》[M]. 第一版.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2月

③.劳思光.《新编中国哲学史》[M]. 第一版.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0月

④.(宋)范应元(著)黄曙辉(校)《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M].

第一版.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3月

⑤.张世英.《哲学导论》(修订版)[M]. 第二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6月

篇10:有创意性的广告语

2. 花牌女鞋总有一款适合你! 花牌女鞋

3. 脚登牛皮鞋,跟上新节拍! 牛头牌皮鞋

4. 与“狼“共舞! 狼牌皮鞋

5. 美始于足下! 鹤鸣牌鞋

6. 鹤鸣,人类足下的共鸣! 鹤鸣牌鞋

7. 金秋的季节,迎来了高贵的“金秋鞋“! 金秋皮鞋

8. 穿上它,你就会踏出一个灿烂辉煌的明天! 金秋皮鞋

9. 孩子的双脚在哪里最安全?在“保你“的手中. 保你制皮鞋

10. 让年轻的双脚永保年轻. 保你制皮鞋

11. 真皮的诱惑------托比皮鞋! 托比牌皮鞋

12. 远动鞋------步步流行! 双星牌皮鞋

13. 双星伴君走天涯! 双星牌皮鞋

14. 运动的世界,就是我们的天下! 双星牌皮鞋

15. 谁说航空科技只适用于空中飞行! 双星牌皮鞋

16.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双星牌皮鞋

17. 现代人的神行太保! 双星牌皮鞋

18. 尽显男子汉的风度! 双星牌皮鞋

19. 穿上双星鞋,好事自然来! 双星牌皮鞋

篇11:有创意性的广告语

2. 衣尚百佳,用惠万家。

3. 服装日常一站购。

4. 穿衣搭配,应有尽有。

5. 可衣汇,美家居。

6. 海外衣家,新服来潮。

7. 良品外贸家居服饰,平凡绝不平庸。

8. 新服世界,时尚家居。

9. 服装码头,时尚潮流。

10. 盈锡福------以“帽“取人. 盈锡福帽子

11. 适合大众,价廉物美. 工农牌服装

12. 富于伸缩,胖瘦皆宜. 工农牌服装

13. 简单朴实,运动服装. 工农牌服装

14. 任凭虎啸豹孔,为独金羊行俏! 金羊牌服装

15. 办公窒的年轻人,你的时髦装扮应朝那个方向走? 法国西装制服上衣

16. 木棉的质料,触感柔适,加上迷人的刺绣,更显绝代风姿! 越南刺绣洋装

17. 使你更修长纤细! 印度开前襟洋装

18. 曲线玲珑,极具小家碧玉的端庄! 印度丝质洋装

19. 棉麻衫令您好拥有凉爽的触觉感受! 印度混纺花洋装

20. 自然柔和的美感,仿佛戴上神秘的面纱! 印度纱质洋装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有辩证性的作文范文】相关文章:

作点辩证分析作文:知足常乐04-11

辩证思维的范文04-22

辩证思想05-02

自然辩证实际04-14

中医辩证气虚05-15

辩证思维方式05-03

中医辩证施治05-04

人学辩证法分析论文04-18

辩证艺术物理教学论文04-20

语文课堂教学辩证论文04-16

上一篇:校如家演讲稿下一篇:防震减灾的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