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辩证思维再造国企文化

2024-04-11

用辩证思维再造国企文化(精选7篇)

篇1:用辩证思维再造国企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哲学的高度体现,它源于企业实践,又指导企业实践。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在于思维方式的运用,有什么样的思维就有什么样的企业文化。思维决定观念,观念决定态度,态度决定成败。建设国有企业文化(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必须思想先行,观念先行,要坚持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科学的思维方式、辩证的思维方式,从国有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将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等先进思想贯穿于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为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和改革发展稳定服务。

当前,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日益频繁,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员工思想空前活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使国有企业既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对跨国公司和国内各类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迫切需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和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先进的企(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业文化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做强做大的迫切需要;是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建设高素质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增强凝聚力和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国有企业大多是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国家安全,在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肩负着弘扬民族精神、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重任。国有企业必须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在提高效益、促进发展的同时,在建设先进企业文化中发挥示范和主导作用,为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国有企业在长期发展实践过程中,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形成了反映时代要求、各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在培育企业精神、提炼经营理念、推动制度创新、塑造企业形象、提高员工素质等方面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成果。但是,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发展还不够平衡,有的企业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和指导思想不够明确,片面追求表层与形式而忽视企业精神内涵的提炼和相关制度的完善,企业文化建设与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管理存在脱节现象,缺乏常抓不懈的机制等。因此,国有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亟需进一步加强和规范。

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企业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员工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人本管理理论,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建设主要包括总结、提炼和培育鲜明的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企业精神,体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构筑国有企业之魂;结合企业经营发展战略,提炼各具特色、充满生机而又符合企业(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实际的企业经营管理理念,形成以诚信为核心的企业道德,依法经营,规避风险,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提高经营水平;进一步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员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员工综合素质,培育“四有”员工队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建立企业标识体系,加强企业文化设施建设,美化工作生活环境,提高产品、服务质量,打造企业品牌,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信誉度和美誉度,树立企业良好的公众形象;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构建协调有力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提高企业文化建设水平。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最核心的理念,是国有企业文化建设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要把人的因素摆在企业管理的突出位置,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按照市场经济规律与时代要求进一步规范企业和职工的行为,树立一流的企业形象。通过合理调整利益关系,把各(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方面的积极因素凝聚到有利于国有企业持续发展的方向上来。同时,企业生产经营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因此要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努力满足客户的不同需求,妥善处理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关系,这是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服务于企业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推动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紧紧扭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从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经营战略、生产经营特点和职工队(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伍状况的实际出发,并考虑外部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诸方面因素的影响,有的放矢地进行企业文化的设计和组织实施,既体现先进性、导向性要求,又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切实推进国有企业的持续发展。

国有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坚持重在创新。既要继承国有企业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要结合当前改革和生产经营的实际,更要着眼于作为企业(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未来发展的需要,积极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管理思想和企业文化的优秀成果,用发展的观点、创新的思维对现有的企业文化进行整合、提炼和创新,进一步弘扬时代精神,突出国企特色,使企业文化建设更加符合时代发展和形势任务的要求。

国有企业文化必须坚持重在建设。要以深入宣传贯彻企业精神、核心经营管理理念及公司标识为突破口,以企业文化建设带动和推进职工队伍的观念转变和企业的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管理创新与科技创新,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管理水平,促进经济效益的提高。要充分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努力促进职工队伍的全面建设。要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阵地建设,积极构建宣传企业发展成就的平台,不断提高国有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篇2:用辩证思维再造国企文化

注重并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思维观察和处理党和国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一个鲜明的领导特色。我们应认真学习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蕴含在其中的辩证思维方法,以重大问题为导向,按唯物辩证法办事,使我们的事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用战略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用普遍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树立谋全局谋长远的战略思维,统筹好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是坚持辩证思维在治国理政问题上的集中体现,是对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强化战略思维,增强战略定力,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正确认识和积极顺应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党和国家面临的大事。一方面,要坚持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共赢的发展,坚定不移地做和平发展的实践者、共同发展的推动者、多边贸易体制的维护者、全球经济治理的参与者,同时,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另一方面,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全面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我国发展面临的一系列突出矛盾和问题,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

用战略思维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基础在办好我们自己的事情,关键在推进改革开放。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都与其他领域的改革紧密相关,牵一发而动全身;任何一个领域的改革只有与其他领域的改革协同进行,才能成功。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科学分析了改革所面临的新形势,立足国家整体利益、根本利益、长远利益,提出了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实现这个总目标,要求我们坚持用战略思维观察和分析问题,不断提高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用创新思维推进改革发展

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联系的实质是相互作用;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运动变化发展,导致与时俱进、推陈出新。谋发展谋改革的创新思维,就是唯物辩证法这种本质特性的体现。是否具有和保持创新思维,关系着一个政党能否始终站在时代前沿,始终保持先进性。

改革从本质上讲就是创新,离不开创新思维,离不开思想解放的精神动力。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的历史阶段,习近平同志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他说: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解放思想是首要的。在深化改革问题上,一些思想观念障碍往往不是来自体制外而是来自体制内。思想不解放,我们就很难看清各种利益固化的症结所在,很难找准突破的方向和着力点,很难拿出创造性的改革举措。因此,一定要有自我革新的勇气和胸怀,跳出条条框框限制,克服部门利益掣肘,以积极主动的精神研究和提出改革举措。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认识真理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呼伦贝尔人事考试信息网:http://hlbe.offcn.com/

[键入文字]

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这“三个进一步解放”,既是改革的目的,又是改革的条件。其中,解放思想是前提,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的总开关。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思想解放也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要保持我国的后发优势、打造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升级版”,就必须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才能跟上时代,进而引领时代发展。

用底线思维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

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发展的“底线”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规定性的数量界限即临界点,量的变化超过了这个界限就会导致质变即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坚持底线思维,就是要认识和把握好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质与量相统一的“度”,科学预测事物在矛盾作用的推动下从量变到质变的总体发展趋势和在一些不利因素影响下发生逆转的可能性,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做到有备无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动权。

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旦出现就无法挽回、无法弥补。这里讲的“决不能在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就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底线。什么是中国的根本问题?就是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及中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在这些根本性问题上出现颠覆性错误,一是右,二是“左”,两者都违背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这个生命线。在这个意义上说,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既不走老路,也不走邪路,而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底线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寓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工作中,体现在改革发展稳定的全面推进中。哪一方面的工作出了大问题,都会危及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底线。因此,坚持底线思维是对全党特别是党的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对党和国家各条战线改革发展稳定提出的总要求。我们应坚持用底线思维处理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问题,从而做到在根本问题上不动摇。

篇3:用辩证思维谱写哲思华章

有一次, 汉武帝到上林苑游玩, 看见一棵非常漂亮的树, 问东方朔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随口答道:“叫善哉!”汉武帝叫随从记下这棵树。过了好几年, 汉武帝又问这棵树叫什么名字, 东方朔又随口答道:“叫瞿所!”武帝颇有些不高兴地说:“你欺蒙我已经很久了, 同一棵树, 为什么前后的名字不一样呢?”

东方朔答道:“马, 大的时候叫马, 小时候叫驹;鸡, 大的时候叫鸡, 小的时候叫雏;牛, 大的时候叫牛, 小的时候叫犊;人, 刚生下不久叫儿, 年纪大了称老人;这棵树以前叫‘善哉’, 现在叫‘瞿所’, 长少生死, 万物成败, 难道是固定不变的吗?”

武帝听后, 心悦诚服地笑了。

同学们听罢故事, 我们在赞叹东方朔的机智之余, 请概括出它隐含的哲学观点。哪位同学想好了, 请说。

生 (众) :这则故事包含的是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观点。

师:非常正确!同学们都知道, 辩证思维是近现代科学的主要理论思维工具, 是解开宇宙之迷的一把金钥匙。近十年来, 高考作文命题在内容上或形式上, 年年有变化, 但无论是材料作文, 还是话题作文, 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始终像一根红线贯穿其间。我们把这种充满思辨色彩 (又称辩证思维) 的寓意性命题作文称为思辨型作文。

辩证思维是思辨型作文审题立意构思作文的最重要的方法。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观点, 一分为二的观点, 是辩证思维的一柄利器, 它可以拓开作文思路, 避免局限性和片面性, 使论证逻辑严密, 分析透彻, 滴水不漏, 无懈可击。

请看下面这个作文片断的问题何在:

……再富不能富孩子, 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很多父母让孩子大把花钱, 使他们养成了只会奢侈攀比的恶习, 这些孩子将来必然一事无成, 或者成为社会垃圾。“自古雄才多磨难, 从来纨绔少伟男。”古往今来, 哪一位伟人不是穷苦家庭出生的呢?

生 (严超) :这段文字有两个明显的问题:一是妄下断语, 如“这些孩子将来必然一事无成, 或者成为社会的垃圾”, 说“过头话”太偏激;二是末句说“一头话”太片面。

师:严超同学具备锐眼, 切中肯綮, 非常好!补充一条的是, 还有的同学在写议论文时, “说到头话”太褊狭。

师:同学们, 在我们的教育领域有许多经典语录, 它们的形式虽然短小, 但其包含的内容却往往发人深省, 有的甚至石破天惊, 振聋发聩。现在我就给大家展示三条具备这样特点的语录: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知识改变命运。

在把握了辩证法的观点后, 我们来审视这三条语录, 请同学们在颠覆旧经典的基础上重新构建新的“经典”———对原句稍加改动使它们变成经得起推敲的真正的经典语录。

生1 (李瑞杰) :一个好校长是一所好学校的重要前提。

生2 (冯杰) :一个好校长很大程度上就是一所好学校。

生3 (余皓轩) :少有教不会的学生, 定有不会教的老师。

生4 (刘演庆) :对于好学生而言, 没有教不会的学生, 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生5 (王小月) :在同等机遇下, 知识改变命运。

生6 (熊燕) :在一定程度上, 知识改变命运。

师:对同学们修改结果归纳总结, 可以得出结论:我们可以采用换个说法, 划个范围, 限个对象, 加个条件等方法使得问题变得客观准确讲求思辨。

师:模仿以下两例, 从后面所列对象中任选一个, 分别写出语言相对的两句话。要求语言优美, 有一定的思想意蕴。

例:直尺:本身正直, 才敢去度量别人 (褒扬) ;总以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别人 (批评) 。

梅花:每绽放一次, 都表现出风骨和气节 (褒扬) ;过分清高孤傲, 终究不能成为春天百花园中的一员 (批评) 。

石榴竹笋黄牛灯蛾金钱天平流星月亮秤砣铁钉

生1 (张华进) 石榴:以火热的激情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奉献给人们甘甜 (褒扬) ;肚里有点儿东西, 就笑裂了嘴 (批评) 。

生2 (杨雪) 竹笋:敢于“冒尖”, 才能脱颖而出, 一直向上 (褒扬) ;削尖了脑袋往上钻, 心灵终究空虚 (批评) 。

生3 (周全炎) 黄牛:用默默无言成就了坚韧和踏实 (褒扬) ;逆来顺受, 只能被人驾驭 (批评) 。

生4 (苏娟) 灯蛾:不惜赴汤蹈火, 追求内心向往的光明 (褒扬) ;过于执拗才导致自身的毁灭 (批评) 。

生5 (姜建伟) 金钱:金钱是一个化妆师, 可以描绘出青春友谊和荣耀 (褒扬) ;金钱是刽子手, 可泯灭亲情、勤奋和创造力 (批评) 。

生6 (张忠琦) 天平:公正无私的楷模 (褒扬) ;谁多给点儿, 就倾向于谁 (批评) 。

生7 (罗加玲) 流星:在生命的最后一刻, 仍然滑出轻盈的舞步 (褒扬) ;再美的孤线, 划过的也不过是瞬间的华丽 (批评) 。

生8 (郑丽) 月亮:在黑暗中挥洒一片皎洁, 给大地送来光明 (褒扬) ;只能借助太阳的光辉来炫耀自己 (批评) 。

生9 (邓婷) 秤砣:身子虽小, 却能压千斤 (褒扬) ;一生就在称量别人, 却从不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 (批评) 。

生10 (涂强强) 铁钉:把别人的打击化作自己前进的动力 (褒扬) ;从不主动进取, 因而只能被动挨打 (批评) 。

师:就以上同学们的实战演练可以看出, 辩证地地看待事物, 就可以增强文章的思辨色彩, 就可以创造灵光乍现、智慧闪烁、哲理蕴含的格言来。辩证思维常见的推理形式为:A是B, A未必是B。比如, 玩物丧志→玩物未必丧志, 逆境出人才→逆境未必出人才。运用辩证思维还能翻出新意, 提出独特的见解。例如“班门弄斧”, 本来的意思是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 是一种不谦虚的表现。但从反面一想, “班门弄斧”也不无好处, 在行家面前“卖弄一番”, 不仅可能得到行家的指点或赏识, 而且是“小人物”虎虎有生气的表现, 许多行家成名之前不正是这样吗?这样从正反两方面分析, 使议论更辩证, 而且富有新意。

运用辩证思维要注意的是:不可“平分秋色”, “各打五十大板”, 不能把正面与反面、得与失、利与弊、内因与外因同等看待, 应该明确指出哪一方面是主要的, 并对主要一面作重点论证, 对另一面只稍带几笔。如此以来, 才能避免模棱两可、片面, 使观点鲜明。

下面请大家就“细节决定成败”写一段不少于100字的片断, 要求闪烁哲理的光芒。

章凤妮: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乍一听, 蛮有道理, 可是我们仔细推敲, 细节真的一定就能决定成败吗?我看未必!一个标点符号的错用不可能毁掉一篇词藻优美的文章, 树上的一两片枯叶不能使整棵大树失去光彩, 一粒灰尘的落定也不能使一辆新车失去光泽。古人云“古之成大事者不拘小节”, “大行不顾细谨, 大礼不辞小让”等等, 说的都是这个道理。我们做任何事情, 都要紧抓大节, 又要注意细节, 但又不必拘泥于细节, 此仍成功的长二法门啊!

李辉:细节决定成败, 诚哉斯言, 美国“挑战者”号因一颗螺丝钉未拧紧而致飞船被毁, 精英殒命, 中国浦东机场败于韩国仁川机场而与物流转运站失之交臂;细节决定成败, 在北宋与契丹的战争中, 尽管宋军人多, 但由于宋军没有注意喝水的细节, 导致契丹武士乘虚而入, 宋军兵败如山倒。一个小小的喝水细节, 窥见的不仅仅是战争的结局, 更是一个国家的胜败。然而, 有时成败并不需要细节决定。五柳先生读书不求甚解, 依然受到世人的敬仰;莫奈不注重细节的描绘, 而一味追求光与色的偶然结合, 开印象派绘画之先河。其实, 人生就像一场特殊的演艺场, 只有现场直播, 没有彩排, 台上必要的细节定会赢得观众的喝彩, 而过多地注意, 往往会失去那闪耀的瞬间。

詹晋怡:人们常说“细节决定成败”, 在某种意义上说这话的确不假, 但真的是细节都能决定成败吗?

鸿门宴上, 刘邦险些被刺, 借上厕所之机匆忙出逃, 才得以保全“革命之躯”。倘若他不过于注重细节, 他能成就霸业, 御宇天下吗?还有法拉第, 他发现电磁感应现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收器具时, 电流表上的指针微微一动, 他抓住这一细节, 追根溯源, 终于探寻出了电磁感应的奥秘, 还有现实生活中, 考试中同样水平的同学, 注重细节的人往往能够取得好成绩……但我们也常听到这样的话:“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还曾经有这样一个故事:一个青年怨恨自己没有好运气, 于是上帝让苹果像砸中牛顿脑袋一样砸中他的脑袋, 结果, 他把苹果吃了, 又让约瑟芬乘着马车去帮助他, 他又因打了败仗而投河自尽了……

由此可见, 细节未必决定成败, 只有注重大节而又善于把握细节, 才能够斩获成功。

孙小欧:细节决定成败, 此言不虚, “一着不慎, 全盘皆输”, “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均从反面说明了细节的重要性。在成大事上, 往往有人忽视细节, 从而与成功擦肩而过。当年的鸿门宴上, 项羽正是一时大意, 放走了沛公, 而后痛失天下, 自刎乌江, 本可一统江山, 却因一时疏忽功败垂成。项羽败了, 败在细节。由此可见, 细节的确能决定成败。

可是, 细节一定就决定成败吗?我看未必。不也有人说“成大事不必拘小节”吗?硝烟滚滚中已“伤痕累累”的战斗机依旧在顽强地飞翔战斗, 并没有停下来清洗一下机身, 以便清洁美观地飞翔。尘土飞扬里已“黄沙满身”的越野车依旧在呼啸着前进, 并没有停滞不前, 非得将灰尘清扫干净。它们并不刻意去做好每个细节, 甚至忽略掉, 可依旧实现着自己的价值, 依旧在天空翱翔, 依旧在沙漠驰骋, 不受限制, 无拘无束, 好不自在。因此, 细节未必决定成败。

所以, 我们只能说在一定程度上细节决定成败。

师:以上我们欣赏了四位同学的佳作, 启发不小吧?苏东坡有诗云:“横看成岭介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以后在写作中, 若能高举辩证思维这把利剑, 灵活运用, 潜心训练, 定能让辩证之花孕育出丰硕的哲理思辨之果!

下节课请同学们以“得失之间”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篇4:优秀国企领导的辩证思维

最近,赛迪顾问对国企领导力进行了专题研究。研究发现:国企领导善于应用中国传统管理哲学,已经形成一个中国“哲商”群体。所谓哲商,是指具有哲学思辩能力、灵活运用管理哲学的企业家。

政治与经济的辩证统一

从企业使命看,优秀国企领导能做到政治和经济使命的辩证统一。国企既承担着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经济任务,也担负着保持社会稳定的政治任务。国企领导对政治与经济使命的合理权衡,决定了国企的战略重点。

近期,关于“国进民退”和“民进国退”的讨论很多。对于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安全性的产业,国企要更多地承担政治和经济的双重责任,“国进”责无旁贷。在这些行业,国企哪怕是暂时牺牲经济利益,也要力保国民经济的安全稳定运行。比如,国内五大发电集团曾一度因煤电价格倒挂而亏损,却没有因此影响电力生产任务的完成。而对于充分市场化的竞争领域,比如在快速消费品行业,国企应遵循市场规律,让市场来决定国企的进与退。

从国企领导的身份来看,国企领导通常都具有行政级别。很多国企领导都来自政府部门,也有很多国企领导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方向就是政府官员,他们一般既讲企业业绩也讲政绩。所以,优秀的国企领导应是一个具有过硬政治素质的优秀企业经营者,能均衡地打好政治和经济的太极拳,通过做好企业经营业绩来提高政绩,也以企业雄厚的经济实力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无论是雪灾和汶川地震,国企都表现出了很高的社会责任感。如果国企领导过分注重政绩,搞形象工程,好大喜空,忽视企业发展的基本规律,最终也将降低企业业绩,反过来会影响到国企领导的政治生命。

量变与质变的辩证统一

从发展策略来看,优秀国企领导能把握量变和质变的辩证统一。做大规模是经营企业的一个基本目标。做大企业有两种方式:一是依靠自身积累,规模扩张速度较慢;二是借助并购、重组等资本手段,规模扩张速度较快。因此,资本手段是大型国企近几年主要的规模扩张模式。根据国资委的要求,到2010年央企将调整和重组到80家至100家,未进入行业前三名、主业不突出的企业面临着被重组整合的风险。在这种危机感下,央企领导都有规模快速扩张的动力,积极进行内部整合、并购重组和企业上市,力争短时期内突破1000亿元的规模,进入世界500强。但快速的规模扩张,积累的可能是低效资产,可能以牺牲利润和股东价值为代价。比如说,我们调研的某国企商贸集团,年销售收入规模快速达到400亿元,但利润仅有几千万元。

做大业务规模并不难,难的是做强企业,做出利润和品牌,做到可持续发展。量的积累可以借助资本手段,质的变化却需要企业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某央企老总曾说:“企业整合如果只是简单的机械相加,形成一种虚胖的组织架构,不讲究协同配合,不真正建立起一个有机的整体,是没有出路的。”善于把握量变和质变辩证统一的企业家,能把握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在完成规模扩张的任务后,抓住有利时机快速进行技术创新、内部资源整合、业务协同、产业结构优化和文化融合,打造核心竞争力,真正做强企业。

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

从管控模式来看,优秀的国企领导能把握集权与分权的辩证统一。集权与分权是国企领导的一门领导艺术。为了避免“一统就死、一放就乱”的弊病,在对国企管控模式进行设计时,国企领导既要考虑下属经营实体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又要考虑集团优势资源集中的优越性,做到收放自如。

集权与分权不是一成不变的。有时偏向集权,目的是集中优势资源、提高运作效率,降低总体成本,如中国石化、中国铝业的管控模式;有时偏向分权,以调动下属企业积极性,搞活经营,做活市场,如中国移动、国家电网的管控模式。对于参股企业,则主要采取偏向分权的财务管控,仅关注参股企业的财务贡献。

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

从人生修养来看,优秀国企领导能做到“做人”与“做事”的辩证统一。做人是对企业家精神层面的要求,核心是“德”,做到恪尽职守,积极承担国家使命和社会责任。古训说“厚德载物,上善若水”, 要真正带出经过市场历练的百年老店,“德”是必要条件。

企业家的德,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企业骨干和员工,转化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炼成企业文化,形成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我们对某国企的骨干成员调研发现,多年来他们对事业的动力不是来自薪水和职位,而是所追随的国企领导的个人道德及品格魅力。企业家的一生有很多机会触碰道德底线,但能不能坚持“上德”的原则是对企业家意志的考验。

篇5:用辩证思维再造国企文化

一、动作与心理的关系

在研究动作与心理的关系之前, 先了解以下相关概念。

1. 动作的一般概念

我们把指向某个对象和追求一定目的运动叫做动作。具体说, 动作是指那种宏观的肌肉收缩, 是复杂的肌肉群的协调活动, 任何动作都是由在空间和时间上相联系的一定运动所组成的。心理只有通过动作, 才能起到改变客观世界的作用。

2. 动作与心理中的外化与内化

我们的心理通过动作和动作的产品而外化。动作是主体围绕着对象进行思维的心理外化表现。例如学生实习的工艺是通过动作而进行的, 使心理由内部的主观现象转化为外部动作, 作用于客观现实, 这就是心理的外化。

通过动作分析或复制别人设计、生产的产品, 可以把产品中凝结的别人的心理转化为自己的心理, 这叫内化。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实习操作, 更多的是指心理的内化。

3. 心理调节动作, 动作调节心理

心理与动作的关系统一在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心理调节动作, 人在开始进行外部活动期望达到目的之前, 先在头脑里进行智力活动, 对要生产的产品, 设计的方案, 用以调节人的动作, 使每个动作符合计划的要求, 成为完成整个任务的有机组成部分。如学生在电工安装接线中, 学生要用手中的螺丝刀把电线, 继电器、电表接成完整的电路, 是在视觉的检查下用手完成相关动作, 通过上述实例可以看出, 心理能调节动作。

动作也可以调节心理。由于内化, 人的心理具有保持过去动作的对象或映像的能力, 人可以超出当时的范围, 能够在头脑里思考过去和未来, 确定行动计划, 在落实行动计划的过程中, 这就是通过动作调节心理。

二、生产实习技能的性质与特点

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生产技能是在生产实习教学中通过学习和训练形成的, 因此, 从心理学角度来研究学生生产技能形成的规律是生产实习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1. 生产实习技能的概念

生产技能是由一系列外部动作 (操作) 与心智技能构成的, 是通过练习形成的符合法则的随意运动方式, 是有意识活动中完善了的动作系列。如钳工实习教师进行凿削技能示范表演, 边操作边讲解, 眼睛虽然没有盯着凿子, 但他的锤子能有力地、准确地击在凿顶上, 而学生初学这种动作, 尽管注意力高度集中, 仍不免把锤子击在握凿子的手上。对比这两种操作情况可以看出, 教师经过生产实习教学技能训练实践形成了生产技能, 而学生尚未掌握生产技能。

2. 生产实习技能的特点

生产技能是通过生产实习训练逐渐形成的, 生产技能只是整个生产活动中动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而不是动作的全部。在生产活动中, 有一部分动作需要意识高度集中, 另一部分是自动的。如:开汽车就是意识集中于观察前进方向和路面障碍物, 而操作方向盘等属于自动化了的动作系列。

生产技能要受一定的意识控制, 生产技能即使大达到了熟练的程度, 但仍在人的意识控制中。如在学生在电工实习中发现电路短路, 即会立即刹切断电源, 马上检查看看电路出了什么毛病。

三、生产实习技能的分类

各专业、工种的生产技能多种多样, 但从认识过程中分析, 基本上有两种:

1. 动作技能

动作技能是指控制肌肉运动的功能, 绝大多数专业、工种是需要动作技能的, 有的专业、工种需要手的动作要领, 还有的专业、工种需要手动和机动配合的技能。如雕刻、接线、开动车床、驾驶汽车、锉削、矫直、弯管等等都属于动作技能。

2. 心智技能

心智技能, 主要是认识活动, 它又分一般心智技能和专门心智技能两种。一般心智技能, 指观察、记忆、思维、想象等判断推理决策能力;如测绘各种图纸, 识图、加工、设计各种机械, 绘画等等。专门心智技能与一般心智技能密切联系, 动作技能与心智技能也是相互联系, 相互制约的, 以次能提高生产实习技能训练的效果。

四、生产技能的基本要素

生产技能分为初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初级阶段表现出能够把个别动作联系成为一个整体, 但速度慢, 准确度低, 有多余动作, 受意识控制较多, 情绪紧张;而生产技能的高级阶段就达到了熟练技巧的程度, 具有以下基本要素:

1. 动作的准确性

动作的准确性指动作的方向正确, 动作幅度适当, 即肢体移动的幅度适宜, 动作准确度高。

生产实习教学要培养学生掌握正确的操作姿势和准确合理地操作方法。

2. 动作的协调性

动作的协调性, 就是在生产活动中能控制与调节自己的动作, 心智技能与动作技能协调一致, 有条不紊地按部就班地进行操作。比如对车工操作能力进行研究, 对车工专业一、三年级的学生用双手协调器测定他们双手协调活动能力, 发现凡操作能力差的学生双手协调活动能力就差。可见动作的协调是技能形成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 培养学生手脑并用, 动作协调是非常必要的。

3. 动作的速度

动作的速度表示出动作的熟练程度, 是提高功效的一个重要方面。动作速度快慢要适当, 要以人的肌肉负荷不超过生理限度为准, 这样才能提高工作效率。生产实习教学要在学生掌握动作准确、协调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熟练程度。

4. 创造性的发挥

生产技能的高级阶段要求学生进一步发挥创造性, 对初级阶段的技能进行改组、革新, 使技能更合理, 水平更高, 符合现代化要求。因此, 我们要培养学生在掌握技能的过程中勤学苦练, 积极钻研, 发挥创造才能, 争取将来成为技术革新的能手。

生产技能的四个基本要素是相互联系, 逐步提高的, 在生产实习教学中要抓住基本要素, 培养学生形成技能训练的好习惯。

总之, 只要我们在实习教学中把技能的培训和学生的心理状况有效地结合起来, 在实际操作中注意上文提到的四个方面, 从心理上使得学生对操作的规范性有一定的认识, 那么, 学生的技能实习将达到事半功倍, 毕业后在企业中生产产品的合格率也将大大提高。从心理上要求学生的技能训练, 有时比单一的在技术上要求, 能起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教育心理学的经典理论及其运用》.ISBN:9787301183366洪显利.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07月

[2]《机械创新设计》.徐起贺.ISBN:9787111266815.机械工业出版社

篇6:用辩证思维应对经济“新常态”

“新”与“旧”。认清大势,企业才能有的放矢。毛主席曾经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一论断,深刻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企业要发展,首先要把握好经济社会发展大势,要从实际出发,了解实际,掌握实情,清醒地认识到旧模式难以为继,经济发展进入“三期叠加”即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因此,中国经济要摆脱增长速度偏高、经济偏热、经济增长不可持续、环境污染加剧、社会矛盾增加、国际压力变大的严峻挑战的“旧常态”,要适应“新常态”,这样企业才能化解产能过剩日益突出、生产要素成本加快上升、企业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财政金融风险可能增大的矛盾。遵循“实事求是”的精神,运用“新”与“旧”的矛盾转化规律,以积极的经营策略去消解企业发展进程中的消极因素和弊端,“去泡沫”“去杠杆”,挤产能过剩“水分”,调整和化解企业累积的失衡因素和矛盾,增添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进”与“退”。企业作为一个生命体,蕴含着进与退、上与下的矛盾,它们既互相矛盾、彼此对立,又互相联系、彼此制约,在一定条件下又互相转化,追求良性、积极向度的平衡和发展。企业适应“新常态”,就要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辩证原则,掌控企业各项主要指标处于合理区间,适时平衡企业发展的条块关系,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影响力和带动力。

“新常态”要求企业有“进”有“退”。这种辩证的“退”,就是放弃一些只适应于模仿型、排浪式消费的落后产能、落后发展方式,减少依靠要素投入和驱动的产业,降低数量扩张和价格竞争的份额;“进”就要以市场为导向,适应环境承载能力要求,追求低碳、绿色、循环、高效增长的新发展方式,提升人力资本质量与技术创新的引擎作用,增加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多生产适应于个性化、多样化消费的产品和服务,加大高水平引进与大规模走出,发展以质量为主的差异化竞争。辩证处理好“进”与“退”的关系,通过积极的转型升级,营造更高层次发展的新台阶。

“质”与“量”。“质”与“量”是辩证统一的。“量”是对企业发展规模与速度的强调,“质”是对企业发展质量的要求。“质”与“量”互为条件,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量”以“质”为前提,坚持“质”字当头,质中求量,把握企业发展的合理节奏和步伐,使较快的增长速度和规模扩张长期持续下去。如果单纯追求“量”的扩张,忽视社会效益、环境指标、人的全面发展以及企业结构属性的合理性,就有可能出现盲目追求高指标,攀比高速度,导致企业大起大落,结果欲速则不达。因此,只有在“质”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企业的长期持续快速增长。同时,“量”是“质”的必要条件。企业只有保持较快的增长,才能抓住机遇,不断增强实力,更好地解决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新常态”理念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势的认识,有利于中国企业对新阶段经济发展规律的认识,从而更深层次地把握和理解企业发展大势,保持企业平稳快速发展,防止出现大起大落。

“新常态”下企业追求“质”的发展,集中体现在企业注重转型升级的目标实现,做到企业产品质量更好,企业结构更优。当然,企业注重“质”的权衡,并不意味着“弃量保质”,在唯物辩证法看来,质与量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没有质的量和没有量的质,都是不存在的。但如果企业没有“质”的保障,不但不能实现“量”的快速发展,还有可能造成整个企业的无序和混乱,影响现代化建设大局。“新常态”理念就是强调企业的和谐、协调、可持续发展,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保障企业长期保持良好发展势头。

传统与创新。长期以来,中国的企业大多依靠增加要素投入驱动企业发展,这种模式是一种守成模式,资源消耗大,产品缺少创新,结果造成产能过剩,市场得不到开拓。中国经济发展离不开传统企业,没有夕阳的传统企业,只有夕阳的企业传统。因此,必须对传统的生产方式进行技术改造、深度调整。不进行技术创新、组织创新,不实现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企业就会丧失竞争力,就难逃被市场淘汰的命运。传统企业不仅需要高水平引进来,还需要大规模走出去。应实行绿地投资,用当地资源创造新的效益。随着企业并购重组和生产方式小型化、智能化、专业化,人力资本的作用将越来越突出。

企业传统的生产方式已经不可持续,未来企业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李克强总理曾经说过:“没有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就无从依附。”企业作为市场经济主体,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必将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动技术与制度创新的主体。中国的各类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如何在经济发展大潮中主动求变、努力创新,在适应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持续进行技术与制度创新,这既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问题,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应该说,在创新方面,华为公司是有口皆碑的。

华为公司堪称中国创新型企业的标杆之一,曾入选汤森路透集团发布的2014年度“全球百强创新机构”榜单,是唯一上榜的中国大陆企业。2014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 870亿元,其中约65%的收入来自海外,毫无悬念地超越了爱立信,成为全球最大的电信设备商。从哲学角度,梳理华为的成长历程,剖析华为生存哲学、发展哲学、经营哲学、管理哲学和文化哲学,为我们全面深刻了解华为怎样适应“新常态”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能够真正洞察华为成功之道,学习华为传奇背后的商业逻辑。作为一家民营高科技企业,成立不足30年的华为之所以能够脱颖而出、超越众多百年老字号的跨国企业,创造了中国企业前所未有的传奇,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以奋斗者为本,长期坚持艰苦奋斗”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文化,而这一切都源自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企业哲学思想。相比华为在物质上创造的巨大财富,华为的企业哲学思想对中国企业的影响和启示更加弥足珍贵。

理论是灰色的,而生命之树长青。机遇往往钟情于勇于改革创新的企业。美国的“再工业化”,德国的“工业4.0”,中国的“互联网+N”,代表新的创新技术,创新时代的到来,政府行政审批制度的改革、垄断行业的放宽准入和混合所有制等,进一步厘清了政府权力的边界,释放了市场活力,为各类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企业本身的创新,为自身发展带来了非常巨大的发展空间。以阿里巴巴为代表的消费互联网可以说登峰造极,而工业物联网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转型当中很痛苦,企业不转换角度和观念,在“旧常态”可行,在“新常态”的转型中就会很痛苦,所以要紧随着时代的发展进行创新。

对于长期在市场经济浪潮中摸爬滚打的企业来说,“新常态”是机遇大于挑战。企业家们只有以良好的心态,以“敢为天下先、爱拼才会赢”的闯劲,摆脱换挡焦虑、创新惰性、速度情结,积极拥抱变革,引领变革,告别旧路,勇于探索,敢于试错,闯出一条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包容性发展的新路。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浪潮,努力走在时代前列。

经过近20年的高速发展,中国的家电制造业普遍遭遇瓶颈,企业增速放缓,利润稀薄。海尔作为最早跻身千亿俱乐部的家电企业,盈利能力与市值不如同属千亿阵营的格力和美的。海尔原来的优势产业如空调业务也进一步被格力、美的超越,冰箱、洗衣机业务虽然仍具优势,却正受到来自国内外大家电企业的不断蚕食。随着近些年互联网企业如乐视、小米等跨界对手的杀入,以及电商大有进军上游之势,传统家电企业越来越有沦为“代工厂”的可能。作为传统家电制造业的标杆企业,海尔一直是工业时代管理哲学的忠实践行者,张瑞敏亦以其管理思想在中国工商业界享有领袖地位。现在,这家高峰时期拥有8万名员工、3.5万家专卖店和6 000多个服务网点(不包括农村)的企业,决心彻底地向互联网转型。变革的推进非常艰难,直至现在,也只推进了很小的一部分。海尔没有先例可循,也没给自己留下后路,前景亦很难预料。即使在公司内部,现在仍有很多人感到茫然。他们面临的选择是,要么离开,要么进入转型后的“小微”。

这是一场巨大的变革,海尔变革被媒体形容为自革命,露出水面的一部分,被理解为“万人大裁员”。藏在水底的另一部分,则是整个管理体系的推倒重来。作为中国家电行业的巨无霸,海尔都居安思危,自我革命。广大企业该如何应对经济“新常态”带来的增长速度放缓,产品同质化严重的局面呢?唯有将自主创新、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作为适应“新常态”的主要方向,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加快新技术尤其是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应用,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资源能源的高效利用,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低碳经济;认识互联网产业化、产业互联网化的辩证关系,探讨解决传统企业适应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挑战的办法;通过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管理创新,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新常态下,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这些都将为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推进创新、弯道超车提供机遇。

“国内”与“海外”。在欧美日低增长高失业和结构性改革进入囚徒困境,中国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的全球经济背景之下,全球经济“新常态”给中国企业海外扩张带来了大好时机。一方面中国企业可以进行海外并购取得新技术,这是传统的高端制造业、科技小企业进入到新产业的很好机会。企业到海外并购,把技术用并购方式购买回来,这是很好的方式。另一方面是海外投资。中国劳动密集型竞争优势不断丧失,一部分大企业可以经营品牌,搞市场渠道管理和研发,但这部分企业数量非常少,大部分加工企业的唯一出路是转移到海外,到工资水平比中国低的国家去。这是劳动密集型加工业面临中高速增长新常态下的一个选择。另外,产能过剩的行业,钢材、水泥、玻璃等,在世界上还是短缺的,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那么差,要改善基础设施需要这些建材,随着“一带一路”战略转移到海外去,利用当地巨大的市场需求,把我们现在已经固化的产能变成新的投资。

在经济“新常态”下,中国企业要更加注意发挥和探索两个资源,即国内的和国际的资源,开发两个市场,即国内和国际市场。我国人多地少,土地高强度开发,大量使用农药化肥,高密度的养殖,已经严重超载,导致环境恶化。国内市场增速下降,企业需要大力拓展国际空间。我国企业有很多好的产品和服务,资本也有一定的积累,国际上的交流也更多元化,在全球化进一步发展下,“一带一路”战略又给中国企业走出国门打开市场提供了方便。因此,拓展国际空间是中国企业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重要途径。新希望集团早在十几年前就已经大踏步走出国门向海外发展了,目前已在20多个国家建了40多家工厂,主要是食品、养殖业、肉食品加工、饲料业等行业。他们的战术是在发展中国家自己建厂,在发达国家谋求合作,在资源好的国家买资源。现在他们每年以大约新增10家厂的速度进军海外市场,已把拓展国际市场作为其主要发展战略之一。

适应“新常态”,正泰集团作了很好的实践。他们按照中央的战略决策,立足自己的实际,学习欧洲、美国先进的经验及成功的做法,撇弃不适宜中国实情的部分,内部优化管理,外部创新升级,对内问题导向,对外市场导向,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抓住“一带一路”为中国企业提供的至少几万亿美元的机会,整合资源,抱团出海,高水平收购发达国家优质的技术、装备、人才,实现自身的跨越式发展。

篇7:对文化产业的辩证思维

[关键词] 文化产业 大众文化 辩证思维

文化产业概念从产生之日始终遭受着哲学的理论的反思与批判。哲学理论与文化产业的“伴生”应当说是一个福祉,一方面可以使文化产业不断自检运行的轨迹偏差问题;另一方面哲学理论在文化的成长发展实践中不断地得到验证或调整自身的“错位”。

一、文化产业的质疑与困境

从文化产业兴起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对文化产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存在的质疑和文化产业在现实中面临的诸多困境,均与对文化产业相关问题的认知和定位的偏差密切相关,至少与对文化产业是否应当产业化的哲学思维方式有联系。

首先,霍克海默和阿多诺1944年合著的《启蒙辩证法》是对现代社会最激烈的批判文献之一,为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批判开了先河。认为启蒙精神不仅包含着“从野蛮到文明的过程,而且也包含着再次进入野蛮的过程”。文化产业无疑是工业社会的产物或必然链环之一。文化产业导致了文化的技术化、标准化、商品化以及强迫化。现代技术迅猛发展的结果使大众文化传播的载体具有更强的占有性,为消费而进行生产。这样会使生产者和消费者渐渐成为模式化的单调乏味的人,“人们不得不去接受文化制作人提供给他们的东西,从而剥夺了个人的自由选择权利”。这些特征结合一体限制了人们的思想和想象力。

另外,联合国对文化产业的负面影响表示担忧。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项目和预算草案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决定把与文化产业相关的项目作为自己的长期目标,同时对于文化产业的作用也提出异议:“强调文化产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大众传播媒体可能会对原生文化和生活态度造成破坏。应当根据一个社会的具体特点和需要来确定其文化产业平衡兼顾发展的前提,才有可能制定出合适的对策。

再有,现实中存在着“泛娱乐化”问题。娱乐所产生的弊端给大众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使人们对文化产业提出新的疑虑。英国现代后现代理论家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 Bauman,1925—)认为,我们正在被各种消费品所淹没。人们缺少欢乐、缺少活力、缺少对美好未来的期望,更多的是忧郁、迷惘、眩晕。

然而,不可将这些质疑轻易的理解为“错误”或“模糊认识”来加以否定。也许正因为“文化”产业较之于其他产业而显得更为丰富、深刻、系统地反映了人类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思想方式,它才受到了太多的关注、评论、批判和修正。对世界文化产业的遭遇,中国文化产业一样脱不开干系。在对本国文化产业的认知、定位,以及要不要、能不能文化“产业化”等问题上,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沉重的质疑和困境。

二、文化产业悖论极其阐释

围绕文化产业问题的质疑所存在的悖论和主要质疑,需要以哲学的思维方式加以阐释。

1.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嬗变与并存

文化产业是大众文化的彰显,是精英文化嬗变的产物。长期以来,精英文化及精英文化思想在文化界占据统治地位。“精英文化有时被称为‘高雅文化’、‘上层文化’、或‘学者文化’;大众文化亦被称为‘通俗文化’、‘下层文化’或‘民间文化’。通常,前者是流行于统治阶级中间并反映一个国家或民族上层社会生活的,而后者是流行于普通民众之间并反映下层阶级社会生活的。20世纪30年代纳粹德国的法西斯社会和战后美国的垄断资本主义消费社会,为法兰克福派的研究成员提供了对文化工业批判的最典型的语境。他们批判现代性社会:以征服、支配自然为出发点,以科学知识万能、技术理性至上为特征的工业文明主导的文化精神。他们认为 “大众文化”不是因为大众,而是因为其他人而得其身份认同的,它带有两个旧有的含义:低等次的作品和可以炮制出来的以博取欢心的作品”。法兰克福派对大众文化的质疑实质上在于对当时的大众文化虚假性的揭示,而当时真正的大众文化尚未形成。也就是说大众文化的呈现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如大众的文化素质、消费水平、大众在社会中的政治地位的变化等。

尽管大众文化批判的反批判理论并没有满足对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立论,不过,对大众文化的批判斥责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分野,以及在人与文化的关系上使我们受到重要启发:人始终是文化的主体,而不是相反。霍克海默对大众“文化”弊端的揭示,实质是对文化主体关系的揭示。正如“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已力量”工业化之所以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产生,是因为资本主义时代的生产关系不仅必然造成劳动异化,也必然造成文化的异化。在大众文化上所表现出来的单一性、复制性、大批量生产,不仅仅会使经济出现泡沫,还会使文化消费者无法自由选择、自由批判,遏制了大众的丰富想象力、理解力,大众成为了被动接受者。从这一意义上说,大众文化无异于精英文化的统治;无异于工业化下的人与人关系的异化。这不能不是工业化必然导致大众文化的原因之一。然而,文化的异化绝非是大众文化的理想和方向,大众文化的理想目标应当是文化异化的解放和文化的回归。

尽管人们对文化产业有不同的解释,但文化产业的确是近代工业化发展的必然。大众文化所体现的文化工业是从传统的文化和产业中孕育而出的,这是无法扭转的趋势。问题在于应当关注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冲突,使大众文化从传统的“异化”中走出来。精英文化不断走向大众文化,大众文化为精英文化提供诉求。精英文化为大众文化的产生与延伸、传递提供更加远大的发展时空。

2.意识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分离与共生

中国长期将文化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并将文化经常作为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文化与政治斗争、阶级斗争难以区分。文化作为政治的代言,将其归属于上层建筑的内容,它对经济基础只有一种“反作用”,从不作为经济本身、生产力本身发挥作用。一般说来,文化属于意识形态,但是文化的外延远远大于意识形态,而且它并不是从来、永远都属于意识形态。在过去的历史中,文化被物化的条件和可能性非常有限,更多地表现为精神现象。但是文化的历史、根源却要比意识形态深厚得多。从历史的角度看,是意识形态依赖于一定的文化而不是相反。全然以意识形态作为文化的取舍标准,漠视或轻忽了文化自身的特殊性,往往会造成文化与意识形态的两伤。当然,并非说意识形态与经济形态的区别已不存在,而是说两者”界限”越来越模糊,难以绝对区别与分离。

当文化作为一种经济现象而呈现于社会中的时候,这不能不是一次跃进。国内学者的“精神经济学”对文化的精神现象这个传统观念的“革命”令人耳目一新。文化从此有了自身独立的运行轨迹。文化不再仅仅是政治的“喉舌”;文化可以生产、可以消费。文化是由它作为“人的自我创造“和”外在事物中进行的自我改造”的特性决定的。正如文化本身具有主体的目的性和工具性一样。一方面文化体现了主体的目的性即创造文化、占有文化、消费文化,以实现自由。另方面,文化体现了人类的工具性,文化是为了完善人类的主体性的工具。这一矛盾又决定了文化的基本矛盾——文化的生产性与文化的占有性、文化的占有性与文化的需求性的矛盾。

文化的产业时代的到来告别了文化仅仅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生产只具有“间接”作用的观点。文化走向经济领域成为生产力已经是普遍的事实。信息时代,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内容发生巨大变化。不仅仅物质而且精神也均进入生产过程并成为社会的重要财富之一。因为文化本身的能动性、活跃性、创造性都会在它的生产中一一的显现出来。

3.事业性与企业性裂变与同构

长期以来文化不仅作为意识形态的内容,而且经常、普遍地作为政府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能和作为一种行政事业来认识和对待。文化首先之所以考虑的是一种公益性、非盈利性的事业是由科技、认识和实践的水平决定的。由于经济产品进行生产的首先是物质产品,“精神”领域的东西不可能或很少纳入经济范畴,企业也很少、很难进入文化产业。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文化事业经费由政府统一拨款,统一配给,统一分配的事业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需要。那种“文化事业几乎含盖所有文化内容和文化现象”的观点、“文化=文化事业”的认识的局限日益显现。当属于“精神”的文化具有了经济属性或者说具有产业属性时必然成为一种产业。企业向文化产业领域的进入,将文化作为产业来经营已经并成为普遍现象。

2004年我国首次次公布了《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将其文化产业定义为:为社会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这些有关活动的集合。它包括新闻、出版、广播、电视、网络、文化用品等十几个行业。可见,“文化产业是生产经营和经营文化产品的行业,因而与生产和经营物质产品的一般产业不同,具有特殊的精神或文化的属性。”“文化产业是由企业群组成的……必然以追求利润、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增值为目标。”然而,毕竟文化产业与文化事业均是以文化为内容的密切联系的两个范畴,就文化本身而言,其人类生活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全部或者说人类的所有现象都是文化现象。这就决定了文化的载体——物质内容与精神内容不能截然分割;承担文化发展的重要部门即政府与企业的职能缺一不可。特别是社会主义制度决定了在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吸收人类优秀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提高审美水平、培育道德素养、优化社会风气、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等方面政府与企业部门、产业与事业单位均承担同样的责任。

总之,作为文化的产业必须考虑到其所构成文化的丰富的、复杂的庞大体系极其特征。“正如有的文化人类学家所说的,‘……我们被托付一项困难的工作,就是谈文化。在这个世界上,没有别的东西比文化更难捉摸。……我们不能分析它,因为它成分无穷无尽,我们不能叙述它,因为它没有固定形状。……当我们去找文化时,它出来不在我们手里之外,它无所不在’。” 即使是文化产业也仍然不能脱离文化本身的视野。只有站在哲学的高度才可能厘清文化产业发展纹脉,正确把握文化产业发展轨迹。

参考文献:

[1]陆扬 王毅:文化研究导论[M].上海: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2]张胜冰徐向昱马树华:世界文化产业概要[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怀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对文化产业的推进

http://www.nb7000.net/homepage/page010-01-01-01.php?id=1054346550&theme=99 引用日:2007年4月23日

[4]董小川:美国文化概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6]朱希祥:当代文化的哲学阐释[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周哓阳张多来:现代文化哲学[M].湖南:湖南大学出版社2004

[8]陈立旭叶取源王永章陈昕: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A].中国文化产业评论[C].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上一篇:考幼师资格证下一篇:2篇数学日记图文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