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2024-04-11

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精选6篇)

篇1: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美国毫无疑问是现代品牌发源和实践得最有特点的地方,品牌从来就不是产生在高等院校或者学术机构里的,美国的品牌教父多半同时是大学里的教授和500强企业里的副总,拥有这样的理论体系头脑同时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他们才能完善出最有影响力的品牌体系,这些品牌体系又被运用在世界各大知名的品牌企业里,不断丰满完善,因此企业的生存状态差异很大,我们看见既有苹果这样价格坚挺风格十足,却从来无须价格战的品牌化生存的企业,也有红海一片价格生存的企业,

在中国品牌更多的比官方称为名牌,与亚洲人好面子的消费习惯连接,因此品牌在中国刚刚开始,品牌后面更深刻的内涵的价值还没有被人们认识,或者说有些优秀的企业开始认识了,可是大部分企业还是把品牌当成一个奢侈品,以为有闲钱了再整整门面,非常可惜,当他们看见优秀的品牌化生存的企业,消费者大把的钱去消费,而自己的生存空间越来越被价格和成本挤压,仍然不知道品牌的真谛和妙用在哪里。而通澎时代的来临,6万多的企业在倒闭,价格战已经渐渐没有优势,形势会催生更多的中国企业家去深层认识品牌的威力。

LOTUSNIGHT风格优势品牌管理也是专为这个时代准备的,因为企业需要通过品牌运做提升高附加值去应对各种成本的攀升,

LOTUSNIGHT相信品牌管理的实质是: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这个价值既是品牌资产,它带来的是企业全面的可持续性的成功,无论是对产品品牌,还是企业品牌,连锁品牌,还是文化品牌,甚至城市品牌,在我们管理过的个案中都是实践这个目标,而无论是你在做广告/公关/促销/企业文化/品牌形象树立/创意设计/品牌传播等,你都是围绕一个目标,通过管理关系,经营成长价值,最终品牌资产稳步上升,所以在制订品牌战略时,是整体规划的,我们很难相信没有实践经验的学院派能制定得出可实施的品牌战略,同时光有实践不提升整体理论水平缺乏体系管理的个体能制订出全面的品牌战略。

而品牌中的管理关系,最重要的起点恰恰是我们容易忽视的品牌自己和自己的关系,我们通常只能看到在水面上的冰山:传播的内容,却看不到品牌的价值体系,在中国女性个人品牌管理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的实质都很象,很多女性个人没有管理好的是自己和自己的关系,因而在人生的沙盘上全面失利,而那些成功的幸福者,本质都很相似,她们非常知道自己是谁,成功的企业家更表现出极强的使命感:那就是知道自己是谁,同时与市场结合完美,定位清晰。这与经营得好的企业也是相似的。经营的不好的企业,我们会看到他们经常更换经营定位,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所以在市场上显得随波逐流的,最终也形不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管理关系,经营成长价值的品牌管理理念,教会我们去均衡的生存,既有笃定的信念,同时也有市场的洞察和良性的沟通,在自己和市场之间找到均衡点:你的使命和定位。

中国品牌管理在新的时代下,重视传播沟通的同时,还会更加重视品牌建设向内看。

篇2: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经营是剑管理是柄。管理是基础。管理始终贯穿与整个经营的过程,没有管理,就谈不上经营。管理的结果最终在经营上体现出来,经营结果代表管理水平。

管理思想有一个相对稳定的体系,但企业的经营方法却要随着市场供应和需求因时因地而变化,但它又是靠管理思想来束缚。反过来,管理思想又要跟着经营、环境、时代、市场而调整。经营是人与事的互动,管理则是企业内人与人的互动。

“经营大于管理”“管理本质上是服务,是对经营的服务,因此,管理相对于经营来说是不太重要的,不要把管理看得太过重要。如果把管理看得太重要,反而是对经营的一个伤害。”“经营是选择对的事情做,管理是把事情做对。所以经营是指涉及市场、顾客、行业、环境、投资的问题,而管理是指涉及制度、人才、激励的问题。简单地说,经营关乎企业生存和盈亏,管理关乎效率和成本。这就是两者的区别。我坚持经营大于管理,因为经营决定生死。如果做的事情本身是错的,那么不管管理做得如何好,其实都是没有意义的。很多企业其实管理做得并不差,差的是在经营上没有太多的变化和创新,反而在管理上不断地寻求变化。这样就导致了很多企业管理水平远大于经营水平,而当管理水平高于经营水平的时候,只会出现企业亏损的结局,这是我最怕见到的情况。”

篇3:经营顾客关系提升企业价值

经营顾客关系是20世纪90年代国际上新兴的营销战略, 是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新形势下, 帮助企业从顾客需求出发, 打破传统以“市场占有率”为导向的销售模式, 建立起一种全新的以“顾客占有率”为导向的销售模式。

在以“经营顾客关系”为核心的企业, 顾客不再仅仅是经营的目标和对象, 而是经营的参与者, 并且是启动和控制销售的决定者。经营顾客关系是新时代的产物, 概括起来说, 经营顾客关系产生的背景有以下几个方面:

1、人口增长的极限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随着人口增长过快, 对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阻碍制约作用。在这种情形下, 对于众多的企业来说, 追求顾客数量的不断增长已不可行, 取而代之的应该是追求顾客质量的提高, 而要提高顾客质量, 企业就必须重视经营顾客关系。现在顾客绝不会因一个特价广告做得多而盲目冲动购买。企业的销售人员只有提高顾客忠诚度、留住现有老顾客, 才能使企业摆脱困境, 求得生存与发展。

2、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

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全球化, 有些企业的经营者们发现自己不再是一支独秀, 而另外一些企业则发现自己的处境更加困难。在产品技术更新日新月异的年代, 光靠差异化销售或技术销售、降价打折、特价等老套的做法已无多大作用。企业要获得顾客, 只有减少竞争对手的顾客占有率, 才能使自己成长, 并发展突破性的工具与技巧, 将本企业与顾客的关系扩展至最大。

3、顾客消费价值观的变化

随着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移, 仅靠产品本身功能特点已很难唤起消费者的购买欲望。消费者的消费价值观已从理性消费及感性消费时代过渡到感情消费时代, 现在的企业要明白:顾客买的不只是产品, 他们买的是“经验”——产品包装、顾客见证、服务、公司形象和设计等, 他们更看重在整个购物过程中的快乐感受, 尤其是商品的附加价值。现在, 消费者已步入感情消费时代, CI战略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企业呼唤新的战略诞生, 以“经营顾客关系”为导向的企业战略应运而生, 它满足了感情消费时代消费者的价值需求。

二、对顾客关系管理内涵的理解

关系营销一词是1983年首先引入文献的, 巴巴拉·杰克逊在产业市场营销领域提出这个概念, 认为:“关系营销是指获得、建立和维持与产业用户紧密的长期关系。”营销大师科特勒说:“在这个新的变化的世纪里, 企业唯一可以持续的竞争优势是它与消费者、商业伙伴及公司员工的良好关系。”关系营销是识别、建立、维护和巩固企业与顾客及其他利益相关人的关系的活动。

顾客关系管理, 也是一种旨在改善企业和客户之间关系的管理机制。CRM实施于企业的销售、服务与技术支持等与客户相关的领域, 通过向企业的市场营销和相关技术人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客户资料, 强化跟踪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能力, 建立和维护企业与客户及生意伙伴之间一对一的关系, 从而使企业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服务, 提高客户满意度, 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 增加销售额。另外, 通过信息共享和优化商业流程来有效地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三、经营顾客关系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经营顾客关系理念是顺应时代的变化而发生的, 它是企业成功的致胜法宝。具体说来, 经营好顾客关系可以给企业带来如下几方面的价值:

1、提高顾客的忠诚度

这是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最大价值。提高顾客忠诚度可以给企业创造更多的利润与销售业绩。美国商业研究报告指出:多次光顾的顾客比初次登门者, 可为企业多带来20%~35%的利润, 固定顾客数目每增长5%, 企业的利润则增加25%。顾客忠诚度的提高, 不仅可以使顾客重复购买, 而且可以产生口碑效应, 吸引更多的消费者惠顾, 使企业的经营业绩得以增长。

2、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竞争根源就是对顾客的争夺与占有, 如果你能比竞争对手先一步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双向互动关系, 真正关怀顾客, 一旦顾客在你这里获得了高度的满足, 他们就能放心地从你这里购买商品而不会被任何竞争对手“挖走”, 使你在竞争中获胜

3、提升销售业绩及增加企业利润

企业致力于经营顾客关系, 一方面可以留住老顾客, 使顾客重复惠顾, 增加购买次数与购买金额, 这意味着从竞争对手处“偷取”市场占有率, 从别人的手中赚取营业额, 以此提高了企业的市场占有率, 企业80%的销售业绩来自于20%的关系户。另一方面可以为企业赢得口碑宣传。

4、提高企业对市场的灵敏度

经营顾客关系的前提就是要了解顾客, 时刻关注着顾客的需求变化, 顾客对产品的满意度, 经常征询顾客意见, 把顾客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及时反馈到企业顾客数据库中, 企业对市场信息反馈越迅速及时, 就越能有效地解决顾客的问题及抱怨等。更好地服务顾客, 最重要的是还能挖掘潜在的需求, 开发出顾客乐于接受的新产品或新的服务项目。

四、有效经营顾客关系

上帝和仆从的关系并不是理想的企业与顾客的关系。企业和顾客之间存在有共同的利益——顾客支付价值获得使用价值, 企业让渡产品实现价值, 获得利润。因此, 企业与顾客之间是一种合作和依赖的关系, 二者应该合作, 互动, 实现双赢。企业应从以下几方面来经营顾客:

1. 界定、寻找目标顾客

(1) 搜集顾客信息, 建立顾客数据库

通过市场调查等途径了解顾客, 搜集顾客的有关数据及信息, 顾客数据库一般都必须包含这样的信息:顾客是何许人, 顾客想付多少钱, 顾客现在使用什么样的产品, 目前的趋势怎样, 顾客寻求什么样的特性和利益, 顾客从何处购买, 顾客为何选择我们的产品而不选择别人的, 顾客的需求是什么, 何时会有需求, 如何才会有需求及肯花多少钱来满足需求等等。企业收集到数据后, 还要对数据进行检查、挑选、巩固和更新, 以保证数据的可靠性、真实性与及时性。

(2) 识别、挑选顾客

企业要争取的顾客应当是能给企业最大启发的顾客;是教导企业如何超越现有产品和服务, 提供最大附加值的顾客;是能提出挑战, 让企业想出办法后也可以惠及其他人的顾客。企业可以通过同归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工具从顾客数据库中挑选出对企业有价值的金牌顾客和潜在目标顾客群。在识别挑选顾客前务必对顾客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 而且要视自身及市场竞争状况等条件而定, 切不可好高鹜远, 盲目求多求大, 把所有的消费者都视为自己的潜在目标顾客, 要仔细分析顾客需求及其购买模式与消费偏好, 集中力量经营一个或几个细分目标市场。

2. 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

找到目标顾客后, 企业接下来的任务便是满足目标顾客的需求。满足顾客需求包括两个方面:

(1)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顾客关系的形成是由于顾客对产品的消费欲望和消费行为而产生的, 没有适应顾客需要的优质商品就不可能有稳固的顾客关系。因此, 为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 是建立良好的顾客关系的物质基础。

凡是成功的社会组织, 都是十分重视其产品的优异品质的。例如海尔集团在其自身的经营实践中, 形成了独特的管理方式——OEC。其主要内涵是:“日事日毕, 日清日高”, 即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实行严格管理, 切实把“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这一价值观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和每一个生产环节中……经过长期的努力和积累, 终于使海尔通过了美国UL、德国VDE、加拿大CSA、澳大利亚SAA等质量认证, 并成为中国家电行业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认证的企业集团。

(2) 为顾客提供优质的服务

所谓服务, 是指不以实物形式而是以提供活劳动的形式满足顾客的某种需要, 为顾客带来更多的便利。以企业组织为例, 任何企业在生产和组织商品销售过程中, 向顾客提供各种优质服务, 都是塑造良好形象的重要途径, 也是企业与顾客建立良好关系的重要前提。不同的企业应根据所生产和经营的商品种类和特点, 根据企业的规模、类型、地点、经营条件, 为顾客提供多种多样的服务。

3. 与顾客保持畅通的信息沟通、维系巩固顾客关系

在企业与顾客的市场供求关系之中, 存在着大量的信息交流关系和情感沟通关系。没有充分的信息传播, 没有融洽的感情沟通, 市场的商品交换关系就难以建立, 更难以稳定和持久。在争取顾客的注意力、影响顾客的消费选择和消费行为的市场信息传播竞争中, 公共关系日益成为企业青睐的市场传播手段。它运用多元化的传播沟通方法去疏通渠道, 理顺关系, 清除障碍, 联络感情, 吸引公众, 争取人心, 为产品的销售营造一个良好的气氛与和谐的环境。

顾客维系的秘诀就在于与顾客建立一种有价值的永久关系。企业若想与顾客长期合作交流, 必须让顾客从这种关系中受益, 得到一种独特的、附加的价值。如果买方能持续让顾客对其购买的决定感到满意, 顾客就会一直购买其品牌, 要不断地让消费者有这样的感觉:只有购买这个品牌, 才会得到额外的价值, 这是别的品牌办不到的。

4. 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

企业组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失误或与顾客之间发生矛盾, 引起顾客投诉在所难免, 关键是怎样处理好这些投诉。顾客投诉种类很多, 有电话投诉, 信件投诉, 当面投诉, 有的甚至借助媒介或法律。不管怎样, 有问题出现, 企业组织都应本着“顾客是正确的”原则, 尊重和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 淡化矛盾, 妥善处理, 使顾客满意, 让因顾客投诉造成的公众对企业的信任危机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 因势利导, 变坏事为好事。及时处理顾客的投诉, 是对消费者合法权益的积极维护, 只有充分尊重并维护顾客的合法权益, 才能真正地建立融洽的顾客关系, 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处理好顾客投诉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1) 处理及时

对消费者的投诉能及时着手解决, 顾客就会觉得组织重视他们的意见, 会比较快地恢复平静。如果等几天再答复, 那么在这段时间内顾客就总觉得不痛快, 免不了会向他们的同事或亲朋好友诉说一番。拖延的时间越长, 他们的气就越大, 向别人诉说的机会就越多, 对企业不信任的人也会随之增多。因为人们往往相信自己的亲朋好友的诉说而不会去轻信广告宣传, 所以, 即使一时不能解决的也要先有回复, 告诉对方已经在研究处理。

(2) 态度诚恳

遇到消费者投诉, 不管对方是否有理, 首要的是不要让事态扩大, 因此, 企业公关人员都应心平气和, 婉转地加以引导, 耐心地问明情况。企业公关人员要抱着诚恳的态度设身处地为顾客着想, 理解顾客心情, 与人为善, 宽以待人。决不能顶撞、争吵, 以防止把问题闹大, 尽量减小影响范围。对批评企业的来信都要答复, 不可让对方感到企业缺乏诚意。

(3) 分析全面

对消费者投诉的问题, 应该有较全面的分析。如果发现该问题具有普遣性, 应该尽快通过大众媒介或公关宣传, 在较大范围内予以说明;如果提出的问题比较重要, 就要认真研究解决处理的对策, 以最好的服务予以补救, 努力取得顾客的谅解。另外, 不论顾客采用何种批评方式, 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 与消费者充分交流意见, 求同存异, 达成谅解。纠分的处理和解决, 要努力使顾客满意。对顾客的承诺一定要及时实施。同时, 还要将解决的结果通过新闻媒介加以传播, 这样, 就有可能把不利于企业的舆论引导到有利于企业的方向上去。顾客关系管理应为企业的顾客服务提供决策支持, 帮助企业妥善处理好因顾客背离为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 这样才能使顾客关系管理的效用价值最大化。

展望现实与未来, 企业在日益严峻的经营环境中, 实施顾客关系营销, 做到让顾客满意, 使顾客对企业产生依赖感, 创造企业与顾客双赢的局面, 将会成为企业在未来顾客争夺战中一个重要的选择。

摘要:本文从经营顾客关系产生的背景、内涵认识、经营顾客关系给企业带来的价值和如何经营顾客关系四个方面进行逐一分析, 拟对扩大企业的销售业绩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顾客关系,管理,内涵,价值,经营对策

参考文献

[1]《市场营销学》兰苓编著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5年.

[2]《顾客关系管理中的关系价值研究》付晓蓉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

[3]《顾客资源管理》王永贵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4: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关键词】 持续性;公司绩效;自由现金流量

一、引言

与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丰硕研究成果相比,现金持有量与公司经营业绩、价值关系的研究屈指可数,研究者如Mikkelson and Partch(2003)、Pinkowitz and Williamson(2004)、Schwetzler and Reimund(2004)、Faulkender和Wang(2005)对Pinkowitz and Williamson(2004)分别从业绩表现、股东评价的角度,对公司持有大量现金的经济后果进行研究,但得出的结论却不尽一致。国内研究者陈雪峰、翁君奕(2002)对1999年实行配股的公司进行研究后发现,现金富余公司的现金持有量越多,公司业绩则越差,获得了公司持有大量现金服务于管理者个人私利的证据。顾乃康等(2006)从股东评价的角度对上市公司现金持有的价值进行了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所持现金的市场价值存在折价,其边际价值仅为0.5-0.6元。彭桃英、周伟(2006)研究发现,超额现金对未来几年的经营业绩呈现出正面影响,结果支持了权衡理论的观点。姜宝强等(2007)采用样本分类回归、对比检验的方法,研究了上市公司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绩效、价值之间的关系。从国内的研究来看,研究者要么对暂时性获得的大量现金进行分析,要么从股东评价的角度研究现金持有对公司价值的影响。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本文将以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现金持有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的关系,以期从新的视角来阐释高现金持有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上市公司究竟出于何种动机持有高额现金?不同的理论得出了截然不同的解释,权衡理论认为,公司持有高额现金是为了避免外部融资的高成本、是出于预防性动机的需求,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的。也就是说,一方面,公司持有大量现金可以减少外部融资所发生的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另一方面,在公司存在投资需求而外部融资又发生困难的情况下,其还可以避免公司放弃有利的投资机会而给公司造成的损失。总之,持有大量现金是有利于公司业绩增长与公司价值提高的。但自由现金流量理论以及代理理论却认为,公司持有大量现金是服务于公司管理者个人私利的,其会出于扩大企业帝国、增加在职消费、免受外部资本市场监管的目的,而持有大量现金或者将其投资于净现值为负的投资项目上,最终结果是有损于公司经营业绩提高与公司价值增长的。基于以上理论分析,笔者提出以下两种竞争性的研究假设:

H1: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会对其经营业绩产生正面影响;

H2: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会对其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三、研究设计

(一)样本与数据来源

为了体现公司持有高现金行为的持续性,笔者选取了1998年至2005年连续5年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的标准为:将上市公司每年的现金持有量(现金占总资产的比例)按4分位数划分为2个组,进入第4分位数的公司作为高现金持有公司;进入第1分位数的则作为低现金持有公司;在1998年至2005年中,连续5年处在第3分位数的公司(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作为本文的研究样本。为了进行对比分析,笔者还选取了1998年至2005年中,首次进入第4分位数的公司(确认为高现金持有公司),在其后的5年中,至少有1年处于第1分位数的公司(非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作为对照样本,来对比分析两者经营业绩的差异。另外,笔者还按照惯常的处理办法,剔除了金融类上市公司、存在缺失值的样本,经过这样的处理后,共得到了42个研究样本和32个对照样本 ①。

(二)变量设计

1. 经营业绩。

(1)原始指标的选取。

我们从各个不同角度选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个指标作为初始变量,来综合反映公司的经营业绩,这些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且都是指标越大越好,所以在进行数据预处理时,不必对数据进行正向化处理。原始变量的选取如表1所示:

(2)综合得分的计算。

在计算综合得分前,笔者先对数据进行了适应性检验,因为并不是所有的数据都适合做主成分分析,只有满足条件时,才能进行主成分分析。对原始数据所做的适应性检验中, 2004、2005各年的KMO值分别为0.614、0.776,均大于0.5,两年的巴利特球体检验的值分别为2 287.2、3 132.5,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小于0.01,说明两年的数据均适合做主成分分析。最后通过计算,笔者获得了2004年与2005年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函数:

F2004= 0.442×F1+0.167×F2+0.148×F3+0.125×F4

F2005= 0.530×F1+0.160×F2+0.125×F3+0.091×F4

在此基础上,笔者计算得出了各样本公司经营业绩的综合得分。

2. 超额现金持有量。

通过对现金持有量影响因素的分析,笔者确定了对目标现金持有量产生影响的公司规模、现金替代物、财务杠杆、公司年龄、资本性支出、债务期限结构和银行债务7个因素,笔者将现金持有量对这些因素进行回归以后,得到的残差即为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量 ②。

3. 控制变量。

由于有证据表明,公司治理结构是影响公司经营业绩的重要因素,所以笔者引入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作为控制变量。由于公司治理结构变量涉及到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管理者的持股比例、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所占比例、监事会规模、国有股与民营股等诸多因素,为了避免同时引入这些因素而引起多重共线性,笔者采用了主成分分析方法,计算得到了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综合得分,以此综合反映公司的治理状况。

(三)模型构建

Performancei01abnormali+β2performancei,t-13

persisi+β4govnancei5 (govnance×dummy)i6(abnormal×persis)ii

其中,Performancei代表第i个公司2004年、2005年的经营业绩;abnormali为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量;performancei,t-1代表公司以前年度的经营业绩;persisi 代表公司持有高现金的持续性,如果连续5年持有高现金则取值为1,如果5年中,至少有1年为低现金持有量,则取值为0;govnancei代表公司的治理结构变量;dummy代表公司超额现金持有量的方向,其值为正数时,取值为1,反之,取值为0;εi代表随机扰动项。

四、实证结果分析

笔者采用多元回归的分析方法,对回归模型进行了回归,结果如表2、表3所示。

表2的回归结果表明:1.超额现金持有量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了负面影响,且3个模型中都在10%的水平上显著,这说明公司超额持有超过正常值的现金,就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2.公司上一年的经营业绩与本年的经营业绩正相关,且在所有的模型中,都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一定的持续性。3.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与公司的经营业绩正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也许是因为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已经部分反映了公司治理结构的因素,因为,笔者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结构会间接作用于公司的现金持有量,其会通过公司的投资政策、融资政策以及股利政策来间接影响现金持有量,它通过影响现金持有的方式来影响公司的经营业绩。4.超额现金持有与持续性特征交叉项的回归系数为负,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持续性持有超额现金公司的经营业绩与非持续性公司相比,其业绩表现较差,说明持有超额现金的时间越长,就越有可能产生管理者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从而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表3的回归结果表明:1.超额现金持有量与公司的经营业绩存在负相关关系,不利于公司经营业绩的提升,但回归系数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2.公司上一年的经营业绩与本年的经营业绩正相关,在所有的模型中都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再一次说明了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延续性,公司上一年经营业绩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公司次年的经营业绩。3.公司治理结构变量与经营业绩正相关,但并不具有统计上的显著性,这或许与笔者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计算的综合得分作为衡量公司治理结构变量的指标有关,因为它是一个综合指标,综合得分高低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好坏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它只是作为控制变量出现,并不是笔者关注的重点。4.公司现金持有量的持续性与公司经营业绩之间表现出正相关的关系,但在统计上并不显著。

综合以上实证结果可以发现,超额现金持有量与持有高现金的持续性仅与2004年的经营业绩显著正相关,但与2005年的经营业绩却不显著相关,这表明其对经营业绩的影响仅限于次年,持续时间较短。

五、进一步分析

为了使研究进一步深入,笔者需要对两组公司的现金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笔者将从经营活动、投资、融资三个方面来进行分析,投资从投资总额、投资的各个构成项目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融资则从支出总额、偿还的债务支出两个角度来进行分析。接下来,笔者还将比较研究样本与对照样本的资产增长率和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研究两者是否存在成长差异。笔者希望通过以上分析来洞察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与非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是否在投资行为与融资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

笔者分别对两组公司2004年的现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平均值检验与中位数检验,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的对比结果表明:1.持续性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出总额的平均值比非持续性公司高出0.363,并在10%的水平上显著,而中位数则高出0.463,并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两者在经营活动上的现金流出存在显著差异。2.持续性公司投资支出的平均值比非持续性公司高出0.03,但中值却比其低0.002,但两者在统计上都不显著。但将投资总额进行细分后,笔者发现,两者的投资支出构成却有所不同,非持续性公司的投资主要是用于构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资本性支出,而持续性公司却主要是用于其他投资支出。3.持续性公司筹资支出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分别比非持续性公司低0.089、0.053,而其中偿还债务的支出的平均值与中位数分别低了0.089、0.106,但是在统计上不显著。4.持续性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比非持续性公司低,平均值低0.259,中位数低0.341,且两者都在5%的水平上显著。笔者还对2005年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与2004年的情况相差不大。

六、研究结论

本文从高现金持有的持续性特征入手,分析了该特征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并通过现金流出分析了产生这一差异的内在原因,综合前面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高现金持有公司确实存在着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这主要表现为公司的超额现金持有量与公司的经营业绩负相关,超额现金持有量越大的公司越有可能引发管理者的滥用行为。

2.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与非持续性公司相比,更有可能滥用自由现金流,因为持有大量现金的时间越长,管理层为了逃避股东的监管,更急于将其快速消散。

3.公司的经营业绩具有延续性,公司当年的经营业绩会受到上一年经营业绩的影响。

4.高现金持有的持续性对公司经营业绩的影响仅限于次年,持续性不强。

而现金使用的分析则表明: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在经营活动与投资活动中支出的现金远远大于非持续性公司,但其筹资活动的现金支出却比非持续性公司低许多。这说明,2004年与2005年持续性公司将大部分现金用于经营与投资活动,而非持续性公司则将大部分现金用于筹资活动,并主要用来偿还以前年度的债务。同时,非持续性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远远高于持续性公司,这表明非持续性公司在自身资金存在困难的情况下,主要是靠举债来实现其业务增长的;而持续性公司在自身增长受限的情况下,将大量的现金用于经营活动,却没有实现相应的收入增长,这再一次说明了持续性持有高现金的公司存在着滥用自由现金流的行为。

【主要参考文献】

[1] 陈雪峰,翁君奕. 配股公司现金持有与经营业绩[J]. 决策借鉴,2002,(4):37-41.

[2] 顾乃康,孙进军. 现金的市场价值: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 工作报告, 2006.

[3] 彭桃英,周伟.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J]. 会计研究,2006,(5): 42-49.

[4] 姜宝强,毕晓方. 超额现金持有与企业价值的关系探析——基于代理成本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研究,2006,(12):49-55.

[5] Mikkelson, W. and M. Partch, 2003, Do Persistent Large Cash Reserves Hinder Performance? 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38, 275-94.

[6] Pinkowitz, L., R. Stulz, and R. Williamson, 2004. Do firms with poor protection of investor rights hold more cash? Working Paper. Georgetown University, 1-45.

[7] Schwetzler B., C. Reimund, 2004,Valuation effects of corporate cash holdings: evidence from Germany[R], working paper, SSRN.

篇5: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调查时间:2011年12月

调查对象:学生和老师

调查方法:通过交流和网上调查进行调研

一、调研目的:

高校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阵地,高校学生是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主体。通过本次的实践,使学生了解广西高校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情况方面取得的成果、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既促进学生对课程相关理论的学习,又增强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际问题的思考,充分发挥青年学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参与者、担当者和促进者的作用。进一步推动学生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内心的自觉追求。

二、调研过程:

为了弄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与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关系以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与落实的情况。例如:取得了那些成绩?存在哪些问题?如何进行改进等。我通过与老师同学进行QQ交流、重点访谈、网络调查等多种形式,在我院不同人群中,进行了较广泛深入的调研,形成了以下调研报告。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第一,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作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得到了比较普遍的认同。在调研中,61.7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应该成为指导思想”,68.48%的人认为“马克思主义是先进文化的代表”,62.87%和73.17%的人对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保持较高的认同度,88.16%的人能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邓小平理论,78.03%的人认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对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81.64%的人赞成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

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已逐步成为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调查显示,79.92%的人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绝大多数人赞同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已成为全国人民开拓进取、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调查中,77.92%的人赞同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70.31%的人赞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高学历群体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建设取得的成绩肯定度更高。

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得到了较为普遍的认同,知荣辱、讲正气、树新风的文明道德风尚正逐渐形成。调查发现,80.15%的人对社会主义荣辱观有较高程度的了解,63.22%的人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马克思主义道德观的继承和发展,86.84%认为社会主义荣辱观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流价值观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重要的成绩,原因主要在于:理论上的科学概括,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理论前提;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奠定了物质基础;我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积极探索,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创造了实践条件。更重要的是党中央高度重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供了政治保障,使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同时,我在调研中也发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也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有的同学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已经过时,主张用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取代马克思主义,甚至有的公开否定四项基本原则,主张资产阶级自由化,否定公有制,主张私有制。而且有的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乏、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淡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认知与践行存在脱节现象。调查发现,了解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80.15%,但却只有15.79%的明确“弘扬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这表明认知与践行明显脱节。

针对以上现象,我经过思考,得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在理论上说服人、在内容上启迪人、在形式上吸引人。(2)、努力提高党领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工作的能力。(3)、从源头上治理党内腐败,增强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感召力和亲和力。(4)、逐步缩小财富和收入分配差距,为宣传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奠定牢固的经济基础。(5)、加强青少年的理想信念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

三、调研总结:

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促进大学生成才之间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融入到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助于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另一方面,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群体健康成长成才,有助于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落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告诉我们,在我们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各样不可忽视的矛盾,成长中的大学生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加强正确的思想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明确了当代大学生的成才方向、成才目标,激发了精神动力和规范了行为准则,对引导大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具有极大意义,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篇6:管理关系,经营成长的价值

1.物流的价值

1)物流的时间价值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从供给者到需要者之间本来就存在一段时间差,由于改变这一时间差创造的价值,称作“时间价值”。时间价值通过物流获得最多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1)缩短时间创造价值。缩短物流时间,可获得多方面的好处,如减少物流损失、降低物流消耗、增加物的周转、节约资金等。

(2)弥补时间差创造价值。供给与需求之间存在时间差,可以说是一种普通的客观存在,正是有了这个时间差,商品才能取得自身的最高价值,才能互动十分理想的效益,才能起到“平丰欠”的作用。

(3)延长时间差创造价值。“加快物流速度,缩短物流时间”,以尽量缩小时间间隔来创造价值。但是,在某些具体物流中也存在人为地、能动地延长物流时间来创造价值。

2)物流的场所价值

场所价值(又称地点价值或空间价值)指的是“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由于改变“物”的不同场所而创造的价值称作“场所价值”。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流创造场所价值是有现代社会产业结构、社会分工所决定的,主要原因是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空间差,商品在不同地理位置有不同的价值,通过物流将商品由低价值区转到高价值区,便可获得价值差,即“场所价值”。

3)物流的加工价值

“物”通过加工而提高附加价值,取得新的使用价值,这是生产过程的职能。在加工过程中,由于物化劳动和活劳动的不断注入,增加了“物”的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其价值。在流通过程中,可以通过流动加工的特殊生产形式,使处于流通过程中的“物”通过特定方式而增加附加价值,这就是物流创造加工价值的活动。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流创造加工价值是有局限性的,它不能取得正常的生产活动,而只能是生产过程在流通领域的一种完善和补充。但是,物流过程的增值功能往往通过流动加工得以体现。所以,根据物流对象的特性,按照用户的要求进行加工活动,可以对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起到重要作用。尤其在网络经济时代,物流作为基于用户的服务方式,依托信息传递的及时和准确,得以有效组织加工活动,因此它的增值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

4)物流的利润价值

物流活动的合理化可以通过降低生产企业的经营成本,间接提高利润,这只是物流利润价值的一个表现。对于专门从事物流经营活动的企业而言,通过有效的经营活动,可以为企业创造“第三个利润源”,也就是说通过物流企业的有效服务,可以为生产企业创造利润。

许多物流企业,在为用户服务的同时,还可以才成为自己的“利润中心”,可以成为企业和国民经济的利润增长点。企业中的许多物流活动,例如连锁配送、流通加工等,都可以直接成为企业利润的来源。

5)物流的服务价值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流可以提供良好的服务,这种服务有利于参与市场竞争,有利于树立企业和品牌的形象,有利于和服务对象结成长期的、稳定的战略性合作伙伴,这对企业长远的、战略性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物流的服务价值,实际上就是促进企业战略发展的价值。

2.物流合理化的目标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电话:010-635320***网址: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它是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流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即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达成一种区域“合理”的均衡。

(1)距离短。物流是物质资料的物理性一定。这种移动即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中的移动,移动的距离越长,费用越大,反之,则费用越少,所以物流合理化最理想的目标是移动的距离“最短”。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门到门”、“线到线”、“点到点”的送货,进一步缩小了运输距离,大幅度减少了运输上的浪费。距离短还包括装卸搬运距离短等。

(2)时间少。这里主要指产品从离开生产线算起至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加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利润运输时间短、保管时间少、装卸搬运时间少和包装时间少等。

(3)整合好。物流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物流运输、仓储、包装等几个功能的有机组合。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益。仅仅在某一方面单一发展,而其他几个功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达不到物流系统整体的“均衡”整合是不可取的。

(4)质量高。质量高是物流合理化目标的核心。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物流各功能要素及各环节本身的质量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物流企业要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质量、时间、品种等安全、准确地将货物送到指定的地点,这是物流合理化的主体和实质。当然,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就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也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5)费用省。在物流合理化目标中,既要求距离短、时间少、质量高,有要求费用省,这似乎不好理解。实际上,利用减少交叉运输和空车行驶会节约运输费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库存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的功能,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加快仓库周转,避免货物积压,也会大大节省费用;利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卸搬运作业,既能大幅度削减作业人员,又能降低人工费用。

(6)安全、准确、环保。物流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物流过程中货物不能出现被盗、抢、冻、晒、雨淋的现象,不能发生事故,确保货物准时、准地点、原封不动地送达。同时,主图装卸搬运、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作业,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尽量减少废气、噪声、震动等公害,要符合环保要求。

3.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物流合理化是物流管理追求的总目标。它使对物流设备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进行调整改进,实现物料系统整体优化的过程,即使物流设备配置和一切物流活动达到一种趋于“合理”额均衡。

(1)距离短。物流是物质资料的物理性移动。这种一定即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等活动中的移动,移动的距离越长,费用越大,反之,则费用越少,所以物流合理化最理想的目标是移动的距离“最短”。

现在一些发达国家实施“门到门”、“线到线”、“点到点”的送货,进一步缩小了运输距离,大幅度减少了运输上的浪费。距离短还包括装卸搬运距离短等。

(2)时间少。这里主要指产品从离开生产线算起至到达最终用户的时间,包括从原材料生产线到制造、加工生产线这段时间,也就是物品在途时间少,例如运输时间短、保管时间少、装卸搬运时间少和包装时间少等。

(3)整合好。物流是一个整体性概念,是物流运输、仓储、包装等几个功能的有机组合。物流是一个系统,强调的是综合性、整合性。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物流的作用,减低成本、提高效益。仅仅在某一方面单一发展,而其他几个功能作用不能有效发挥,达不到物流

系统整体的“均衡”整合是不可取的。

(4)质量高。质量高是物流合理化目标的核心。物流质量高的内容有物流各功能要素及各环节本身的质量提高;为客户服务的质量要高;物流管理的质量要高。物流企业要按照用户要求的数量、质量、时间、品种安全、准确地将货物送到指定的地点,这是物理合理化的主体和实质。当然,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就没有高水平的物流,物流合理化的目标也就变成了依据空话。

(5)费用省。在物流合理化目标中,既要求距离短、时间少、质量高,又要求费用省,这似乎不好理解。实际上,利用减少交叉运输和空车行驶会节约运输费用;利用计算机进行库存管理,充分发挥信息的功能,可以大幅度降低库存,加快仓库周转,避免货物积压,也会大大节省费用:利用机械化、自动化装卸搬运作业,既能大幅度削减作业人员,又能降低人工费用。

(6)安全、准确、环保。物流活动必须保证安全,物流过程中货物不能出现被盗、抢、冻、晒、雨淋的现象,不能发生交通事故,确保货物准时、准地点、原封不动地送达。同时,诸如装卸搬运、运输、仓储、包装、流通加工等各环节的作业,不能给周围环境带来影响,尽量减少废气、噪声、震动等公害,要符合环保要求等。

3.现代物流管理的目标

国际连锁企业管理协会的专家认为,现代物流管理,从宏观上讲的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运用管理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现代物流中的技术问题和经济问题,以实现物流系统的最佳经济效益,不断促进物流业的发展,更好地为社会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服务。从微观上来说,现代物流管理就是运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职能,借助现代物流理念和现代物流技术,通过运输、仓储、保证、装卸搬运、流通加工和物流信息等物流基本活动,对物流系统各要素进行有效组织和优化配置,来解决物流系统中工序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等方面的矛盾,为物流系统的各类客户提供满足要求的物流服务。现代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为服务目标、节约目标、规模优化目标、库存控制目标、安全性目标。

(1)服务目标。物流系统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纽带和桥梁,因此要有很强的服务性。物流系统采取送货、配送等形式,在为用户服务方面要求做到无缺货、无货损、无货差,且费用便宜;在技术方面,近年来出现了准时供货方式、柔韧性供货方式等。

(2)快捷目标。要求把货物按照用户指定的地点和时间迅速及时地送到,这不但使服务性的延伸,也是流通对物流提出的要求。快速、及时既是一个传统目标,更是一个现代目标,随着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这一要求更加强烈了。在物流领域采取的诸如2直达物流、联合一贯制运输、高速公路等管理和技术,以及把物流设施建在供给地区附近,或者利用有效的运输工具和合理的配送计划等手段,都是快捷目标的体现。

(3)节约目标。节约目标指有效地利用面积和空间的目标。节约是经济领域取得效益的重要途径,虽然我国土地费用比较低,但也在不断上涨,特别是对城市市区面积的有效利用必须加以充分考虑,逐步发展立体化设施和有关物流机械,求得空间的有效利用。另一方面,在流通领域中,除了节约流通时间外,由于流通过程消耗大而又基本不增加商品的价值,所以通过节约来降低支出是提高相对产出的重要手段。

(4)规模化优化目标。生产领域的规模经济早已为社会所承认,以物流规模作为物流系统的目标,也可以追求规模效益。在物流系统中,考虑物流设施集中与分散是否适当,机械化和自动化程度如何利用,信息系统的集中化所要求的计算机等设备的利用等,都是规模优化这一目标的体现。

(5)库存控制目标。库存过多则需要更多的保管场所,而且会产生库存资金的积压,造成浪费。因此,必须按照生产与流通的需求变化对库存进行控制,这也是宏观调控的需要,它直接涉及物流系统本身的效益。在物流系统中,正确确定库存管理方式、库存数量,库存结构、库存分布就是这一目标的体现。

上一篇:孤山学校语文学科周查下一篇:我与同学的故事600字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