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2024-05-25

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精选8篇)

篇1: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cn

深入推进“制度加科技”的几点思考

作者:林云存

来源:《检察风云·预防职务犯罪》2013年第02期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健全反腐败法律制度,防控廉政风险,防止利益冲突,更加科学有效地防治腐败。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全会上郑重指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运用“制度加科技”有效预防腐败,是近年来一些地区和部门针对腐败现象易发多发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是按照“资源在市场中配置,资金在网络上监管”的工作思路,开展的一项创新性实践和探索。

一、“制度加科技”的管理优势

“制度加科技”以规范权力运行为核心、强化制度执行为关键、运用现代科技为支撑,将有关制度演化为工作流程,固化到系统程序,确保权力运行“大小有界、公开透明、网上留痕、全程受控”,力求形成一整套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减少制度漏洞,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运用“制度加科技”的理念和方式,坚持将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和精细化管理、闭环式管理等现代管理方式,融入到对权力运行监督制约的制度设计和管理流程中,改革原有权力运行的模式,进一步加强对权力的监管。针对各项业务工作中的职责设定、流程设计、制度安排、权力设置等要素,运用现代科技特别是信息技术,将反腐倡廉的措施和要求,渗透到权力结构和权力运行各个环节之中。通过评估风险等级、梳理权力清单、规范权力运行,对可能诱发腐败问题的部位,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予以防控,将反腐倡廉建设融入业务工作全过程,既体现权力运行的高效、快捷,又体现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和风险防控,积极构建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廉政风险预警防控管理体系。

通过“制度加科技”的运用,将制度与科技有机结合起来,缩小制度设计和执行之间的差距,在制度的设计、执行和完善中,充分考虑科技因素,开展制度的廉洁性评估,增强制度设计的科学性、制度建设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以及制度配套的完备性。既注重基本制度,又注重实施细则;既注重实体性制度,又注重程序性制度,大力推进教育、监督、惩治、预防等制度同步建设,逐步形成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这些年取得的一些阶段性成果,无疑是积极和有效的。

二、“制度加科技”在具体工作推进中受到的制约

目前,在运用“制度加科技”手段实施电子政务(电子监察)促进廉政建设过程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我们也深刻认识到,“制度加科技”在法律法规、体制机制、标准规范、人员素质和思想观念等方面,还存在着若干影响和制约因素。需要在实践中不断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以至于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

一是涉及“制度加科技”方面的法律法规相对滞后,甚至存在着有些法律法规阻碍着以“制度加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的应用和发展。如“制度加科技”能够实现数据的电子化共享与流转,但一些部门法规却规定对电子化数据材料不予认定,必须应用传统纸质原件。

二是由于“制度加科技”的电子政务没有法律法规的强大支撑,在工作的体制机制上还存在许多不协调的现象。如“制度加科技”电子政务加速了政府部门之间、政府部门与社会各阶层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联系,为实现部门协同办公创造了基础条件,但是由于机制体制与信息流、业务流脱节,使流程设计、牵头部门确定等关键环节的实现困难增多。

三是“制度加科技”的标准规范无法统一,信息孤岛现象严重。由于行政体制的原因和各方利益的驱使,一些部门人为造成信息资源的条块分割,形成了信息孤岛。而且由于没有整体规划,部门的多头管理使数据库重复建设、信息缺乏权威性现象严重。比如企业基础信息数据库,质检、税务、工商部门各有特定的数据采集渠道,依据不同标准规范,各自建设、独立维护,造成数据不一,整合这些数据库仅是数据比对就难以实现。

四是运用“制度加科技”有效预防腐败,提高效能的认识需要进一步深化,工作人员应用水平和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

五是推进“制度加科技”过程中,存在着有的部门热,有的部门冷的问题,从中蕴含了是否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里的搏弈。

上述问题,涉及面广,情况复杂,解决起来难度大,需要同心协力,统筹兼顾,多措并举。

三、进一步完善“制度加科技”电子政务工程的对策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不断开拓创新。以“制度加科技”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的计划与实施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长远的眼光和谋略,还需要来自领导层的强力推动。各级政府及部门的主要领导首先应深谙“制度加科技”促进电子政务建设的战略意义,熟练掌握信息网络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切实在“制度加科技”促进电子政务建设中起带头作用,不断实现政务工作人员整体素质的提升。将“制度加科技”促进电子政务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有机结合起来,按照“精简、统一、规范、效能”的原则,实现政府机关工作流程再造,创新建立新型的行政管理机制。

2.统筹规划设计,实现融合贯通。以“制度加科技”预防腐败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作为信息化建设的重点,其核心目标是构筑政务信息平台,形成连接中央到地方的政府业务信息系统,实现政府网上信息交换、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因此,实施电子政务有效预防腐败,促进廉政建设,必须以科学的统筹规划为核心。首先要加强以“制度加科技”预防腐败为主要内容的电子政务项目的立项规划审批。所有项目要与“智慧城市”、“十二五”规划中的信息化建设规划紧密结合起来,与国家“金字号”系列网络工程相融合贯通。职能部门要加强对项目建设的监督

管理,搞好立项审批的可行性调查研究。项目建成后,要组成专家组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评审评估,经评定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其次要搞好信息网络技术系统的顶层设计,统筹规划好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建设的布局,增强建设管理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节省投资。在保证网络安全的前提下,力求网网相联,融合贯通。再次要处理好区域性管理体系和行业性管理体系的衔接和协调发展问题。行政业务关联性强,既涉及区域性管理又涉及行业性管理,信息壁垒现象严重,需要规划设计统一的信息共享服务平台,解决信息孤岛问题,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换,实现信息资源应用效益的最大化。

3.加快信息化进程,推进政务公开。“制度加科技”的电子政务在廉政建设中的作用,首要的前提是推进政务信息公开。先进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信息化应用改变了政府工作手段,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效率和服务质量,促进了“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行政管理体制的形成,最大限度消除行政过程中越权和违规操作的机会,抑制腐败现象发生。我们借助“制度加科技”的信息网络技术,对行政业务流程进行重组再造,把不同部门的行政程序规范固态,通过规范化、程序化来规范行政行为,实现行政业务的电子化,实现行政业务信息的网络数据交换,实现各部门之间的网上并联协同办公。通过政务信息公开,可以改变权力运行的方式,使行政职权、办事过程、处理结果、处理依据等实现网上公开、网上查询、网上监督,为群众提供公开、透明、高效的公共服务,使过去一些通过“暗箱操作”、“潜规则”的行为受到制约,通过“部门壁垒”保护局部利益的本位主义将被打破,防止腐败因素的诱发。用公开透明方法,让权力置于阳光下运行,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有效防止腐败,推动廉洁政府建设。

4.构建监督机制,加强权力制约。没有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在以“制度加科技”的电子政务条件下,首先要建立行政电子监察系统,将效能监察和廉政监察融为一体,实现对行政行为的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监督,起到超前防范、动态监督和硬性约束的作用。其次要建立和健全网络权限制约机制,所有网上的行政行为要向上级部门和有监督职能的机关部门授权开放,便于对行政行为实行网上实时监督制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再次要有序引入群众监督,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威力,最大限度地扩大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自觉接受来自于各方代表人民利益的群众团体监督,使权力运行处于群众的监督之下,以强化监督的公开和透明。另外,要积极应用网上举报等新的方法和途径,拓宽信访渠道。对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的决策采取网络公示制,提高行政行为的透明度。

5.以人为本,加强管理运行。“武器是战争的重要因素,但不是决定因素。决定战争胜负的是人而不是物。”在运用“制度加科技”有效防治腐败的工作中,决不能一味强调科技因素而忽视制定制度和掌握科技的“人”的决定性因素。制度是人制定的,科技设备也是人设计、制造和使用的。因此,首先要按照廉政准则规定和文化理念,做好规范权力的制度设计。要想清楚、搞明白风险来自何处?哪些权力环节容易产生风险?有怎样或多大的风险?如何防范?针对以往发生过的腐败案件或过失情节,有针对性地做好制度的修订设计。其次要做好计算机流程设计,将制度演化为数据报表,流程环节嵌入到计算机程序之中。再次要加强“制度加科技”项目在日常运行中的管理督查,要正确认识“技”的有效与有限功能,做到大力应用、巧于运

用、借力运用,切忌人“技”分离、由“技”代人、以“技”欺人的情况。只有做到以人为本,人“技”结合,优势互补,相互监督,才能发挥“制度加科技”有效防治腐败的最佳功能与效益。编辑:姚培琪

篇2: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从公车私用谈起

祁东县委党校讲师 刘英才

【摘要】推进公务用车改革,是降低行政成本、加强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涉及面广、复杂而敏感的改革任务。多年来,各级政府机关在公车改革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经验。本文拟从推进公务用车制度存在的问题、难点、核心和对策建议几个方面进行粗浅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辛子陵先生在《2010年在上海与朋友座谈时的谈话》中有一段话非常深刻与惊人:‚相对今年官员用车来说,10年前开支3000亿,说要试点改革,试点了10年,车更多了,现在的开支是5000亿了。我们对官员的管理,就缺少意大利法律那样的狠劲。意大利法律规定,禁止公务员公车私用。西西里岛里西拿市市长朱塞佩〃布赞卡,曾经让公务车司机开车将他妻子送到巴里市港口,回来时又让司机接他们回家。2002年2月,当地法庭以‘侵吞公款’罪判处布赞卡13个月徒刑。布赞卡以自己支付了往返汽油费为由提出上诉。2003年10月21日,意大利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布赞卡因私与夫人乘坐公务车,被判六个月监禁。即日起在狱中服刑。(贾军:《我国有几个国防开支可以浪费》2006年3月14日《上海证卷报》)。人家的司法很公正,你付费了,减刑七个月,但公车私用就犯法,还得判半年。共产党这也能,那也能,‘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就是管不住公用车。事关党的生亡,不能再搞形象工程,必须动真的了。‛中国如果能如此分明而且有意大利那样的‚狠劲‛、‚动真的‛,让私用公车者请你坐牢半年,谁还敢公车私用。何愁管不住公务车?还会出现‚4.24”西安女交警被官车压断胳膊类似的严重交通肇事事件吗?公款大吃大喝、公款旅游一律如此办,孰还敢呢? 公车问题,一直是我国三公消费的最大问题之一,但多年就是你说你的,我行我的。要改革么,就是给官员多发银子;要不改么,就任由私奔滥用,至今还是一个最大难题。我不知道领导干部工作如果没有车坐会延怠多少效率,而只知道现在领导干部越来越疏离群众就是因为坐车多了。很多时候、很多情况下,正是因为官车太多太滥疏远了干群关系,激化干群矛盾,影响了社会稳定,因此当前整治官场用车已时不待我。

一、当前公务用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公务用车费用高、成本大。调查显示,一辆公车的每年运行成本(含司机工资、福利)至少在5万元以上,有的甚至超过10万元,但公车的使用效率不高,浪费很大,公务用车经费支出在机关行政开支中占有相当高的比重,加大了行政运行成本。

二是公车私用现象严重、屡禁不止。由于机关车辆公用私用的边界模糊,管理上存有漏洞,公车私用的现象十分普遍,不仅背离了公车的属性,造成严重浪费,而且产生了负面社会影响,损害了政府形象。

三是超编配备公车、财政负担沉重。有的机关单位通过各种资金渠道,超编制、超标准购臵和配备公车,在有些地方不需配备公车的工作岗位也配了专门用车,致使公车数量不断膨胀,增加了财政负担。

二、公车制度改革探索面临的难点

1、政策不明确。由于中央对公车管理制度改革缺乏明确的指导意见和操作原则,使得长期以来公车改革只是在少数部门、少数地区自发并分散地进行。这种状况所造成的后果:导致一些地区和部门的车改模式、适用范围、公车管理、补贴标准等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给国家对公车统一监管造成了不便;对未进行公车货币化改革的地区和部门,会因为无政策可依或操作难度大而推迟或拒绝公车改革。

2、补贴不均衡。由于公车货币化改革的补贴范围、补贴标准和发放形式等缺乏政策依据,使得进行车改地区和部门的操作方案五花八门,给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对公务交通资源的分配和使用造成了不平衡。比如,实行车改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司局级公务员月补贴最高额只有1200元,国家审计署的正司局级月补贴额只有700元,而珠三角地区的县处级干部的月补贴额已高达3500元。特别是没有参加车改的机要、执法等部门因得不到交通补贴容易心里不平衡。也有个别地区因车改后福利化倾向严重而出现了新的分配不平衡。

3、体制不配套。由于我国车改不是自上而下地进行,这种下边车改上边未改的状况,出现了一些体制性的摩擦。

税收问题。因公车属于执行公务中的行政性消费,未进行车改的地区或部门,公车消费是免税的,而车改后获得货币化交通补贴的公务人员,因收入增加却要交纳个人收入调节税,增加了车改后公务人员交通费支出成本。

公车指标配臵问题。未进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公车报废或重新购臵,可以享受上级部门或财政拨付的公车配臵指标及经费待遇,而车改后的地区和部门却不再享有这些待遇。

价格补贴问题。在油价上涨时期,未进行车改的地区或部门,可以享受到政府的价格补贴,而车改后获得货币化交通补贴的公务人员就得不到这种价格补贴。

工资津补贴科目限制问题。2007年我国规范公务员津补贴以来,因财政部门对各地区、各部门津补贴项目和额度等出台了限制性规定,致使未进行车改的地区和部门无法再操作货币化后的交通补贴项目,也致使车改后的地区和部门难以操作因经济发展变化需要调整的交通补贴标准。

4、车改不彻底。后果一:若一个地区或一个系统上下没有同时进行车改,就会出现车改地区或部门向未车改地区或部门借车、摊派车辆、转嫁交通费用开支等情况。某些地区已经出现了教育局长用车让学校出钱出车的情况,将公车使用负担转嫁到基层。

后果二:由于有些地区和部门实行‚部分车改‛、‚部分未车改‛双轨运行机制,便出现了一边领交通补贴,一边使用公车的现象。

后果三:一些经济欠发达地区,因政府财力紧张,车改时不得不确定较低的交通补贴标准。同时,由于经济欠发达地区私车普及率不高,致使车改后绝大多数公务员既买不起车,也养不起车,从而导致了因交通问题影响工作的现象发生,个别地方甚至出现了车改走回头路的现象。

5、责任不统一。公车改革后的地区和部门,私车公用现象比较普遍,但是,由于目前在处理交通事故责任及赔偿方式方面,私车公用和公车公用大不相同,致使私车公用者主要由个人承担责任损失,公车公用者则是由所在单位承担责任损失。

6、工作不主动。公车改革后,因交通补贴装进了公务人员个人腰包,致使个别公务人员因吝惜自己再掏腰包而不愿主动外出执行公务,有时会影响工作。

7、宣传不到位。一些地区和部门公务人员因车改增加交通补贴后,由于没有及时向纳税人和老百姓做好宣传解释工作,有时会引发一些误解。

三、公车制度改革的核心在于破除特权

公车制度改革,不仅是党风廉政建设的迫切需要,也是大力降低不合理的执政成本、取信于民的迫切需要。问题在于,对已经进行的多种模式的公车制度改革,尽管在公车使用的总费用上改革后比改革前降低了不少,但社会各界的质疑、批评乃至抨击却还是很多。原因何在?尽管有具体制度设计上的不完善、某些工作环节上的不协调、某些利益问题考虑上的不周全等原因,但根本的原因,则是由于在公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上缺乏鲜明的破除特权的价值取向。若不清醒地认识这一点,大面积地推进公车制度改革必将陷入严重误区,甚至会招致公众更大的不满和愤怒。

首先,从公车泛滥的原因上看,根本的原因就是特权泛滥。本来,对公车的配备及使用有非常严格的范围。在绝大多数国家,一般只有内阁部长可以配备专车,但也仅限于执行公务。近一两年德国、法国都曾有政府部长因公车私用,迫于社会舆论压力而辞职。我国香港特区前特首董建华离任后的当日,便不再乘坐公 车。我国1988年10月由国务院机关事务管理局发布《中央国家机关汽车配备标准的规定》,对公务员配车标准规定为:正部级干部配专车,副部级干部不配专车但保证工作用车。199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联合颁发《关于党政机关汽车配备和使用管理的规定》,明确界定:‚部长级和省长级干部按一人一辆配备专车,现职副部长级和副省级干部,保证工作用车和相对固定用车。‛应当说,这些规定与许多国家公务用车的规定大体上是相当的。但直面现实,这些规定早已名不副实、名存实亡,现在就连许多街道办负责人、正副乡镇长都早已配有专车。一个处长,昨天上下班还是自己骑自行车、挤公交车、开私家车、乘单位班车,而由于今天提拔为‚副局级巡视员‛,那么明天上下班就要专车接送,美其名曰‚工作需要‛,但其实质,就是享受特权。

今天,一个干部是否配有专车,已成为一种特权的身份象征。改革开放以来的一个很大的失误,就是在政府收入不断增加、办公条件不断改善的同时,没有旗臶鲜明地在官员中进行反对特权的教育,也没有着力从制度上去遏制特权的滋生泛滥,相反,在一些政策规定中还有意无意地放纵、维护特权(例如尽管不少地方财政还相当困难,但在各级财政预算中仍然对公车消费保有宽松的空间)。我国本来就是一个‚官本位‛根深蒂固的国度,今天‚官本位‛仍然随处可见,而‚官本位‛最容易滋生特权。在‚官本位‛下,一事当前,必然首先考虑官员的利益,优先考虑让官员如何舒服、如何便利、如何满意,特权就应运而生了。现在在一部分党员领导干部中,特权意识特权行为滋生蔓延,甚至不以为耻反以为荣,不仅堂而皇之地谋特权搞特权,而且为此炮制种种‚名正言顺‛的理由,形成种种冠冕堂皇的政策制度架构,从而使得种种特权行径制度化合法化。这一切,已经严重损害了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严重损害了党的形象,严重损害了党群关系干群关系。在我国这样一个人民生活还远不富裕、人均GDP排在世界百名以外的发展中国家,官员的公车消费水平却居世界前列,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发达国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特权泛滥。看不清这一点,所谓公车制度改革就可能就事论事、舍本逐末、事倍功半,甚至可能南辕北辙。

其次,从已有的公车制度改革模式屡屡招怨来看,根本的原因就是没有去触碰特权。从上世纪末开始,部分中央国家机关以及不少地方就开始了公车制度改革,10余年来‚车改‛浪潮一波接一波,但却一直被公众所诟病,社会认同度很低。其中一个共性的原因,就是许多‚车改‛模式,不仅没有着力去‚改‛掉公车使用中的特权,相反,是在‚车改‛中用制度和政策的形式将公车使用中的特权合法化,其弊端集中体现在‚车贴‛(有的也称‚交通包干费‛)的发放上。从各种‚车改‛模式看,以发放‚车贴‛取代官员专车是改革的主要措施,而‚车贴‛发放的主要依据就是官职,如杭州市的‚车贴‛根据公务员的级别分300元到2600元9档,实行‚车改‛的国务院有关部门的司局级公务员月补贴最高额为1200元,珠三角地区的县处级干部的月补贴额已达3500元,辽宁省辽阳市实行‚车改‛的两区区级领导则每月补贴6600元,而该区一般公务员最低只有 100余元。可以说,这种‚车贴‛的发放模式,是一种很典型的‚官本位‛加特权的融合。

人们注意到,现在参加‚车改‛的范围,都是党和国家明确规定不应享有专车的公务员,即都是副部级以下的干部,但‚车贴‛的发放,对相当一部分官员来说,实质上是将本不应享有的‚专车‛待遇货币化、制度化、合法化了。换句话说,就是将特权合法化了。这就是目前一些‚车改‛模式的核心弊端,也是公众对这些‚车改‛模式的主要质疑及抨击之处。可以说,不下决心去触碰特权以及因特权而获得的既得利益,所谓‚车改‛就难以彰显社会公平正义的原则以及得到社会公众的认同和支持。

四、改革公务用车制度的思路建议

公务用车改革内容复杂,政策性强,需要处理好降低行政成本与保证正常公务活动的关系。应当总结推广各地公车改革经验,更加注重制度改革和创新,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车管理模式和方法。有关建议如下:

1、出台公务用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逐步健全公车管理法规制度

从实际情况看,我国在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面积累了许多成功经验,如2009年国管局等部门重新修订了《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管理办法》,对加强和规范公务用车管理、降低行政成本等方面作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和要求,对平稳推进改革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促进作用,各地政府也先后推出一些改革创新措施。考虑到各地机关改革做法不同,进度不一,容易产生相互攀比、改来改去等问题,有必要制定统一的公务用车改革指导办法,对各地方各部门的改革提供方向性和原则性的指导。建议由政府主管部门总结各地改革经验,制定出台公务用车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意见。其中需要明确的改革原则包括:严格规范公车配备使用,压缩公车规模,逐步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公务用车费用开支应比改革前有较大幅度降低;能够有效遏制公车私用;妥善处理改革中各方利益关系,保证机关公务正常进行,不产生其他负面问题;防止改革中出现国有资产流失、或将改革措施作为‚特权变现‛的合法手段;杜绝利用权力转嫁公车费用;改革方案的设计应听取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监督等。在改革组织实施上,上级政府机关应率先垂范,为下级机关做出表率;各地要力求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充分考虑不同机关和地区的特点,不搞 ‚一刀切‛。

在条件成熟时制定公车管理法规制度,依法规范公务用车管理。从国际经验看,许多国家通过制定法令来规范公车管理。例如,法国1947年就颁布了第一个有关公务用车的政府令,此后不断修改完善,逐步形成了公务用车购臵、管理和使用的一套比较完整的法规制度。德国1993年颁布了联邦机构一级的公务用车管理条例。比利时自1965年首次颁布有关公务用车的法令以来,至今已进行过16次修改,使法令内容更简明,操作性更强。从我国情况看,依法行政是政府运作的基本要求,公务用车管理也应当在改革的基础上,逐步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实现依法管理。

2、压缩机关公车总量,采取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

从世界各国政府公务公车的发展历程看,随着家用轿车的增长,公共交通的发达,车辆使用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为公务用车提供了替代交通工具,使机关公车总量呈下降趋势;而且,公车运行效率低、成本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从节省公务开支角度看也应尽量减少公车总量。因此,公务用车改革的基本方向应是严格控制公车编制总额,逐步压缩公车规模,探索多样化的公务用车保障方式(不包括公检法司等特殊业务公务用车),实现公务用车服务的社会化。

第一,减少机关公车总量。为履行公务,政府机关需要配臵一定的公务用车,如领导干部工作用车、机动应急用车、机要交通用车等,但要严格实行机关公车编制管理,逐步核减一般公务用车编制总额。一是明确公务用车配备使用的范围和标准,按核定的编制和标准配臵公车,实行总量控制;二是机关公车一律由主管部门统一进行政府采购,各机关不得自行采购公车;三是推行公务用车配臵的透明化管理,便于加强监督。

第二,有条件的地区可探索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在交通基础设施比较发达的地区,可探索实行公务用车货币化改革,减少机关公车保有量,通过公车服务中心车辆、公共交通、出租车等多种途径保障公务用车。实行这一改革的难点在于合理确定公务用车的补贴标准。从原则上说,车贴标准不宜单纯地按照职务等级来划分,避免车补演变为 ‚集体加薪‛,而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工资和物价水平、不同工作岗位用车需求和实际工作量来确定车贴标准,最好是按公务活动的实际支出实报实销。

第三,视情况组建公务用车服务中心。这种集中管理、提供公车服务的方式,有助于优化资源配臵,提高公车使用效率,降低车辆运行成本,应当视不同情况加以推广。具体而言,对于一定区域内集中办公的政府机关,可组建公车服务中心实行集中管理,为各机关提供公务用车服务;对于较大的机关或用车量大的机关,可单设公车车队,其车辆运行费用应当与公车服务中心大体相当;对于实行货币化改革的机关,可将公车移交公车服务中心统一管理,由公车服务中心向参改机关提供租车服务。

第四,研究制定‚私车公用‛补贴办法。在经济发达国家,如在加拿大、新西兰、瑞典等国,由于私车拥有率较高,政府通常鼓励私车公用并给予适当补贴,例如芬兰政府工作人员开私家车执行公务,开车者可详细如实记载起始点公里数,经主管领导签字审核后,可按公里数得到补贴。在我国,随着私车拥有率的提高,很多机关公务员也有条件利用私家车来完成一些公务活动,在有的经济发达城市利用私家车履行公务活动的情况已十分常见。如果对机关人员用私家车办公事给予合理补贴,可以成为替代公车的交通工具,并且简单易行、灵活方便。建议由主管部门或各机关制定合理的私车公用补偿方法,原则是按实际发生费用予以一定补偿,最好是一事一报,如按行车里程报销油费、过路过桥费等,建立可操作的私车公用管理制度。

3、创新公务用车管理制度,遏制公车私用

防止公车私用,既是公务用车改革的重点,也是改革的难点。根据各地实践经验,可考虑从以下方面创新管理制度:

第一,实行节假日公车封存制度。这一制度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试行,取得了较好效果。例如,山西省从2008年10月起,公休日、节假日各单位公务车辆除有特殊公务外,一律入库封存。河南漯河市从2008年3月开始,要求全市各机关单位公车在节假日期间一律定点封存停放,如使用需备案。实践表明,除特殊公务用车外,实行节假日(包括公休日)机关公车封存、特殊情况下的使用一事一报制度,在防止公车私用方面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可作为一项经常性制度加以推广。

第二,对公务车辆使用特殊牌照或标识。这是近年来一些地方为防止公车私用而采取的一种办法。例如,宁夏为便于群众监督,从2005年开始对全区7000余辆党政机关公车粘贴‚公务车‛标识。浙江平阳县2007年将全县机关单位995辆公车(公检法司等已有特殊标志除外)全部换上统一的公车牌照,并建立公众监督制度,公车私用现象大为收敛,节假日期间在宾馆、娱乐场所和旅游景点已很难见到公车的影子。江苏、安徽等地也建立了公务用车专用号牌管理制度。经验表明,这一做法简单易行,成本低,便于社会公众对公车私用进行监督。从国外情况看,许多国家对政府公车也采取特殊标识。例如,法国政府各部门和国有单位所属的公务用车,都必须在车辆的所在地区申办公车特殊牌照;美国各级政府的公务用车都采用特殊标识,如果政府雇员开公车出去办私事,被公众举报将受到严厉处罚;在博茨瓦纳,公车车牌与民用车牌不同,政府严格实行只准许在工作时间因公务需要才能使用公车的规定,所以每逢公休日公路上见不到公车行驶。

第三,严格管理监督。目前,各地政府机关在公务用车方面建立了统一采购制度、使用登记制度、定点维修制度、油耗和费用单车统计制度、费用公开通报制度、监督检查制度等,降低了公车运行成本,有效减少了公车私用,加强了廉政建设。对这些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应当加以总结推广,不断完善。

篇3: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一、充分认识企业文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

美国管理学大师加利·哈默把企业经营划分为三个层面:一是“人手”的经营, 二是“人脑”的经营, 三是“人心”的经营。做文化就是“经营员工的心”。暖心、热心、耕心、育心、齐心、向心成为文化经营的核心内容。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共同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它的功能在于激励人、凝聚人、引导人、教化人, 这就意味着企业文化就是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正如李建立在其所著的《硬文化———企业文化落地的领导力》一书中提到的“播种文化, 收获命运”。海尔集团之所以取得长足的发展, 就是因为海尔集团充分发挥了企业文化对经营管理的推动, 对职工的引导、感染、熏陶、凝聚作用。在这种企业文化的感召下, 职工能将企业当作自己的家, 大家同甘苦、共患难, 心甘情愿地按照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行为规范努力工作, 一心一意地为企业创造财富, 而且这种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能在领导更换、新老职工交替过程中得到保持并延续, 这种作用是我们无法用数值计算的。因此, 企业文化是企业所依赖的一种文化价值观, 是影响企业适应市场经济形势变化和处理企业内部矛盾冲突的一系列准则和行为方式, 它的积极作用渗透于企业管理体制、激励机制、经营策略、发展战略等方面, 并与企业环境变化相适应。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发展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出发点、着力点和落脚点。

二、狠抓人本管理, 执行落实和持续推进是保证秦港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所在

秦皇岛港始建于1898年, 已走过了百余年的风雨历程。秦皇岛港企业文化的创建源于上个世纪80到90年代期间, 当时秦港人开始有意识地培育现代企业管理意义上的企业文化, 先后提出了“爱我港口、建我港口、团结奋进、敢创一流”的秦港精神, 和“天开良港、与时俱进”为主的秦皇岛港形象表述语, 企业理念初具雏形。此后开始全面系统地进行企业文化建设, 形成了秦港理念体系。自2009年7月河北港口集团成立以来, 在传承百年港口历史文化积淀、丰富现代企业文化内涵的基础上, 根据集团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战略, 经过整合重组, 建立了集团企业文化理念、行为、视觉三大系统, 形成了以“忠敬文化”为统领, 以基层文化、系统文化为支撑的企业文化体系, 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行业特点。

秦皇岛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河北港口集团重要的子公司, 其企业文化建设如何完成传承集团文化, 在维护集团文化的统一和权威性的同时, 实现将下属分公司的文化整合创新, 实现主文化与亚文化的融合, 从而确保集团文化落地生根的重任, 笔者认为关键是以人为本理念的执行落实和持续推进。

1. 各级领导者的积极践行、有力推动是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前提。

人是企业的主体, 企业文化的形成需要人的参与, 特别是各级领导者的积极倡导、率先垂范和组织实施。孔子曰:“君子之德风, 小人之德草。风行草上, 必偃。”君子 (人君或领导) 之德像风一样, 小人 (一般人) 的德像草一样, 风吹草动, 偃是倒下。风的力量越大, 草倾向的力量就越大。即领导的表率力量越大, 职工的效仿力量也就越大。各级领导者的带动示范作用是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前提。

2. 建立学习型组织, 培养知识型职工是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群众基础。

21世纪企业间的竞争实际就是人才、科技与创新能力的竞争。那么职工作为港口的主人, 必须随着港口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加强学习, 提高自身素质。以提高职工对港口的忠信度为目标, 以建立学习型组织、培育知识型职工, 培养职工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 全面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为根本, 通过不断建立完善职工培训、人才激励机制, 激发职工学习工作的热情, 统一职工思想, 让企业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职工的思想共识, 使职工积极主动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 认可遵守核心价值观, 并融入到自己的本职工作中, 落实到行动上, 提高执行力和凝聚力。

3. 落实责任、建立机制是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组织保证。

企业文化建设是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发挥人的主体作用的同时, 必须专门建立一把手负总责, 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工作机制, 职责分工明确、管理对接清晰、检查考核到位、运行经费保障有力, 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文化建设有效落实, 持续推进。

4. 狠抓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的深度融合, 促进管理机制和制度创新是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关键。

现代企业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 是一种文化管理和制度管理, 其中制度管理属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中间层, 是通向文化管理的现实桥梁, 是将企业核心价值观融入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 是保证企业文化落地的最有形的方式。那么, 要把无形的企业文化通过有形的制度载体固定下来, 管理机制与文化建设相互配合, 在有形的管理制度中渗透出企业文化的内涵, 以企业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促进企业管理机制和制度的创新, 这是让企业文化落地的关键。“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固化于制”, 是企业文化落地的标志。当制度内涵已被职工在心理上接受并自觉遵守, 制度就变成了一种文化, 通过规范的职工行为得以体现, 这时渗透的文化理念就成为员工主动参与企业文化建设的软约束。

5. 注重企业文化品牌的塑造, 发挥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是使企业文化落地生根的重要途径。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提到青岛港人们马上会想到常德传、许振超;提到天津港人们马上会想到孔祥瑞、于汝民;他们对内是青岛港、天津港职工学习的榜样, 是企业文化的代言人;对外是企业的名片, 是企业价值观的完美体现。所以, 我们要继续坚持在职工中选树认真践行企业文化、岗位尽责奉献的先进模范人物, 大力弘扬先进事迹, 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模范作用和先进群体的示范引领作用, 带动周围的职工拼搏进取创佳绩, 践行文化创品牌。

三、坚持企业文化与管理开放, 努力实现企业文化与管理的创新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那么对于企业而言, 创新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动力源泉、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线、是企业价值观的核心。当一种企业文化形成时, 它反映了当时企业职工的价值取向, 映射出当时企业活力的强弱和经济发展的水平。随着企业的发展和条件的变化, 这种文化可能与现实的客观形势的发展需要不相适应, 必须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环境变化而发展、完善, 不能有半点儿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精神的职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管理、创新的技术、创新的服务, 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那么, 秦港要实现稳步持续发展, 就要在挖掘港口本土文化传统的基础上, 根据股份公司改革发展的新形势, 将创新理念融入企业文化建设全过程, 创新理念表述、加强理念宣传、培育职工的开拓创新精神, 时刻保持企业文化和管理的开放、创新, 通过不断的完善和更新企业理念来推动管理的改革和企业战略的发展。这种创新文化就存在于企业个性化实践中, 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

篇4:推进企业文化落地的几点思考

以构建完善的文化体系为前提

推进企业文化落地首先必须构建完善的文化体系。体系不完善,会给企业文化的推进与实施造成障碍,使之无法实现系统化、规范化和科学化。

完善理念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魂”。理念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能赋予整个企业文化体系以生机和活力,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所在。加强理念文化体系建设,构建企业文化之“魂”,是统一职工思想、凝聚职工力量、塑造职工正确价值观、形成强大合力的关键。

完善制度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脑”。制度文化是理念文化的固化,是约束企业和职工行为的规范,制度文化好比是企业文化的大脑,是企业文化运行的神经系统,支配和制约着企业及职工的言行。建立完善的制度文化体系,是寓文化理念于制度之中,规范企业经营管理和职工行为,提高管理效能并形成强大执行力的过程。尤其是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使职工既能受到理念文化的导向,又能受到制度文化的约束与规范,因此,制度管理是企业理念文化体系“落地”的重要手段。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建立完善的工作指导和考核评价机制,有利于通过工作指导、专业培训,检查和考核评价,解决企业文化推进过程中显现的问题,促进文化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进而促进企业文化落地目标的逐步实现。

完善行为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行”。行为文化体系是企业文化体系之“行”,也就是企业理念付诸实践的行为表达,通常可以通过企业的管理模式、行为规范、对外协作、公益事业等方面表现出来,它是对内强化职工素质、对外树立良好企业形象的关键要素。行为文化体系的构建要注重对内和对外的一致性、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样,才能实现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知行合一,实现企业的管理经营与外在行为的表里如一,展现企业文化理念的灵魂和精髓。

完善物质文化体系,构建企业文化之“形”。物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物质载体和物化形态,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物质文化体系建设不仅包括企业的产品体系建设和服务体系建设,还包括企业职工、环境、标识、产品广告以及包装等企业形象识别体系的内容。它可以形成企业文化落地的良好氛围。几乎所有成功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都十分注重加强物质文化体系建设,完善并严格执行视觉识别系统,树立规范统一的企业形象。

注重与发展战略相协调

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具有相辅相成、统一协调的关系,企业文化如果没有企业战略的指导,企业文化就有可能偏离企业的发展方向,进而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企业战略如果没有企业文化的引导和支撑,就会失去精神和灵魂,企业战略就会很难实现。因此,推进企业文化落地,要时刻注意企业文化与企业的总体发展战略保持高度的一致。另一方面,企业战略一旦制定,必须依靠广大职工积极有效地贯彻实施才能达成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企业文化可以起到激发职工热情,统一职工意志的作用。此外,先进的企业文化在战略实施过程中还能起到打造企业品牌、传播企业形象、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企业文化只有与企业发展战略协调统一,才能实现互相促进、共同发展的目标。

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企业的管理很大程度上是对人的管理,经营企业实质上就是经营人心。企业文化的主体是职工,所以,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要构建广大职工认同、理解和支持的企业文化体系,并使企业文化的推进目标与全体职工的整体愿望相协调,让职工充分感受到企业的关注和爱护,满足职工的精神和心理需求,有利于激发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有利于发挥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对推进企业文化落地,促进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实现企业文化落地必须时时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这样才能使职工主动认知企业文化,乐于践行企业文化,才能充分发挥文化力的凝聚、导向、激励和转化等功能,才能实现用愿景鼓舞人,用精神凝聚人,最终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

建立有效的载体支撑机制

企业文化建设的有效推进离不开载体作支撑,开展有效的载体活动,有助于职工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和认同,激发职工爱企业、爱岗位的情怀,并成为职工在紧张繁重的工作中拼搏进取的精神动力。

诸多成功企业在推进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项内容是开展形式多样、职工喜闻乐见的文化载体活动。通常开展载体活动要注意三点:一是开展的载体活动要与企业所宣扬的文化内涵相一致。开展的载体活动要有助于职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能够引导和凝聚职工的思想和意志,进而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得以有效推进;二是开展的载体活动要贴近职工工作和生活,便于职工参与。要通过开展的载体活动提高职工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能够真正将自己融入到企业文化建设中并积极实践;三是要建立开展载体活动的长效机制。坚持每年适时开展群众性的文化载体活动,如开展文化节活动、知识竞赛活动、企业文化征文活动、文化宣讲活动等,寓文化于活动中,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促进企业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稳步推进,为企业文化落地的实现创造条件。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领先于竞争对手的关键性力量,企业文化是企业不断培育的结果。企业文化的推进与落实不能只靠简单地贴几条标语、喊几句口号或者靠制度生硬地约束,而是应该在实现全体职工认知认同的基础上,调动全体职工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职工共同参与企业文化的实践。所以,企业文化建设绝不仅仅是上层领导或企业文化建设部门的事,而是每一位职工都应该积极参与的事。只有每一个职工认知和理解了企业文化并积极实践,企业文化才会真正富有生机与活力,企业文化落地才有得以实现的可能。

(作者单位:中航工业东安)

篇5: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中共硚口区纪委副书记 李晓阳

人民政协是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形式。努力推进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使政协的各项工作逐步做到制度更加健全、程序更加明确、活动更加规范,是摆在各级政协组织面前的一项重要和紧迫的任务。如何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我认为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纳入工作日程,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提供有力保证。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内在要求。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就是要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保证人民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尊重和保障人权。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人民政协作为我国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这一性质本身决定了人民政协在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人民政协必须努力实现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只有这样,人民政协才能保持固有的性质和特点;才能保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服从和服务于党政工作大局;才能选好角度,发挥优势,尽职而不越位,帮忙而不添乱,切实而不表面地履行职能,发挥好政协的职能作用。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确保政协工作到位的重要保证。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三者相辅相承,协调统一。制度是基础,是前提。只有健全完善的工作制度,工作才能有条可依,有章可循,减少盲目与混乱。规范是目的,是要求。只有讲求规范,民主政治才有保障,政协的性质和特点才能固守。程序是保证,是过程。脱离严格规范的工作程序,工作就会陷于随意和盲从,难以达到应有的质量和效果。由此可见,实现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是确保政协工作到位的重要方法、重要途径、重要原则和基本要求,是推进政协工作朝着健康方向发展的重要保证。

二、各方重视支持,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创造良好条件。

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是一项综合系统的工程,需要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四套班子的良性互动,共同重视、支持、配合,协调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

党委重视是关键。党委在同级各种组织中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领导作用。努力争取同级党委的重视,切实加强领导,是政协推进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取得成效的关键。各级政协要积极争取同级党委的领导,自觉主动履行职能,以工作的卓有成效进一步赢得党委对政协工作的重视和支持。各级党委要站在坚持我国基本政治制度、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高度,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健全和完善保证政协职能作用发挥的各项规章制度,并认真督促检查,落到实处。

政府支持是前提。人民政协与人民政府目标一致,使命相同,历来具有相互支持、和衷共济的优良传统。政协无论是政治协商、民主监督,还是参政议政,无一不是以政府工作为主体对象。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配合,是推进政协履行职能“三化”建设的前提。各级政协要坚持主动加强与同级政府的联系与沟通,勤通气,多交流,积极做好协调配合、参政出力、帮忙服务的工作。各级政府要坚持把党关于人民政协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贯穿于政府工作的全过程,认真制定并落实促进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的各项制度,保障政协履行职能规范有序进行。并努力为政协履行职能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及条件。

各界配合是基础。要加强与同级人大的联系,坚持凡是政府提交人大常委会作出决策的重大问题,首先提交政协协商,做到先协商,后决策;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联系,在促进政府部门采纳落实政协意见建议,办理政协提案,支持政协及其委员开展调研、视察,履行监督职能等方面建立健全制度,形成规范;加强与各民主党派的联系,积极为民主党派发表政见、民主协商、参政议政营造平等议事、宽松和谐、畅所欲言的良好氛围;加强与各界别团体的联系,通过界别渠道反映各阶层群众的意见和要求,使之成为联系群众的纽带和桥梁。

三、加强自身建设,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中,政协始终处于主导和核心的位置。政协机关必须在健全完善工作制度,规范工作程序和行为等方面加强建设,扎实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首先,要健全完善制度。要按照《宪法》和《政协章程》的有关规定,根据形势和发展的变化,结合工作实际,健全和完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制度。这些制度主要涉及以下方面:一是会议制度。诸如政协全体会议、常委会议、主席会议的召开方式、时间、参政人员,议事规则等;二是对口协商制度。明确政协专门委员会与党政有关部门的对口联系,互通情况,联合开展视察调查活动等;三是情况通报制度。对促进委员会知情问政通报情况的时间、内容范围和参与对象进行规定。四是办理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制度,五是联系委员制度,六是联席会议制度,七是请示报告制度等等。

其次,要明确工作程序。一是努力把政治协商纳入政府的决策程序。加强协商计划衔接,抓好协商准备,改进协商方式,严格协商程序,增强协商实效,使政协委员的合理意见建议能够及时进入党委、政府的决策过程。二是坚持以程序规范政协组织的各项工作行为。按照程序是对客观规律的探索和感悟、是对成功经验的总结和提升、是对失败教训的调整和规避三条标准来制定程序,并循序渐进执行程序。

再次,是规范活动行为。要加强各项工作规则的制定和完善,对常委会工作规则、专委会工作规则、工委会工作规则等进行调整完善,使各项工作行为更加符合规范;规范政协开展调研、视察和监督评议行为,在调研、视察和监督评议的组织方式、活动步骤以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予以规范确立;要规范完善提案和社情民意反映工作,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提高质量、讲求实效”的方针,加大工作力度,提高工作实效。要坚持在规范和完善中狠抓重点工作的落实,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解决群众切身利益献计出力。

四、坚持创新发展,为推进政协履行职能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创造不竭动力。推进政协履行职能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必须大力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勇于和善于根据实践的要求进行创新。

必须坚持观念创新,为政协工作注入生生不息的活力。推进“三化”建设创新,首先是在观念上进行创新。要坚持和树立四种意识:一是“一线”意识。以奋发有为、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推进政协各项工作;二是创优意识。奋力拼搏,勇于争先,推进政协工作常做常新;三是开放意识。不断拓宽工作视野,冲破封闭保守的自我障碍,在积极主动的交流学习中增长见识,完善自我;四是精品意识。各项工作成果注重高质量、追求高品位,创出政协的特色和品牌。

必须着眼制度创新,不断开辟政协工作的有效途径。政协工作自身的特殊性,要求不断依靠制度的创新和完善,才能走上政治协商有章可循、民主监督有据可依、参政议政有序运作的轨道。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还有许多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的观念和做法,还有许多需要规范和完善的地方进行改进和创新。如根据社会阶层和群体的变化,对委员界别的设置和界别活动需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入推进,人们在政治方面参与意识的越来越强烈,要求政协工作方式不断变化,对“委员约谈”、“委员走访”、“邀请界别群众列席政协会议和活动”等都需要不断探索和完善。

篇6:深入推进6S管理的几点思考

公司从2006年起推行6S管理已将近5年时间。五年来公司形成了一整套具有自身特点的6S管理制度,6S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普遍地被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所认同和接受,生产现场的环境有较大的改善,员工素养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要深入持久地把6S管理工作进行下去,把这项基础管理工作推向新的层面,做到常管常新、步步推进,还必须下功夫、花力气。

一、消除分歧,纠正意识误区,营造良好的6S精益管理氛围

要通过做好6S改变企业面貌,最重要的并不是6S的方法、步骤和要领。最重要是要消除分歧,纠正员工在6S管理工作上的意识误区,全员达成共识,认识到6S管理的真正意义。

6S管理工作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培养员工追求细节、追求卓越的根本途径,是提高产品质量、完善企业机制、提升企业形象的有效措施。它的终极目标是将具体的6S(行动)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最终让员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工作习惯。如果把6S管理工作简单的理解成打扫卫生、整理现场,工作就会停留在表面,而且会很快产生厌倦,6S工作就无法深入。

要做好6S,就必须认识到它的好处,从内心真正接受它,而不是心存排斥,不情愿的去做。在6S管理工作的实际推行过程中,总是有人会反问“我们干嘛那么认真?”,“我们这样做还不够吗?”,“最近工作这么忙,哪有时间做6S?”;指出不合格时,总是有人提出各种借口强调理由。这些都是因为对6S的认识还不够。

6S是做本来我们应该做但没做好的事,而不是增加额外工作;硬件不好,不能成为拒绝做6S的理由,硬件不好正需要我们从软件去规范,利用有限的条件把生产工作做规范,正是体现管理水平的地方;工作太忙没时间做也不是理由,人工作忙的时候满眼杂乱、思路不清,做6S就是为条理清晰,解决越忙越乱、越乱越忙的问题。6S并不增加成本,做好6S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消除分歧,纠正意识误区,营造良好的6S精益管理氛围是推进6S管理工作活动持续开展的最重要保障。

二、完善管理机制,全员参与实施,共同创造变化

6S管理是现场管理必须具备的一项基础管理技术,是一个系统的管理方法。要做好6S管理工作,必须要让每一个人都明确自己的职责,明确具体做法,自己负责哪个区域、什么物品放在哪里、如何放置、数量多少合适、如何标识等等,要用简单、有效、易懂的方式指导员工如何做好6S工作,使6S工作成为员工的工作标准、行为准则,使每个员工自动约束自己的行为,久而久之就能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实实在在地提升人的品质。

要做好6S管理工作关键在于员工去执行。6S管理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东西,更不是某一部分人的工作,要发动全员参与实施,调动全体员工参与6S管理的积极性,共同创造变化。

在6S管理过程中,一些管理人员过分依赖通过检查考核的形式去提高员工的执行力,导致部分员工为了应付检查、应付考核突击做6S工作,达不到革除员工马虎之心,养成良好习惯,全面提高员工素质的最终目的。因此,仅仅依靠检查考核这样有形的压力来推进我们的6S工作是不够的,同时也要逐步完善6S管理的竞赛激励机制。要把有形的压力和无形的压力相结合,奖惩考核机制与竞赛激励机制相结合。要通过无形的压力,如劳动技能竞赛、卫生“流动红旗”评比等方法,激励员工不断地改善,提高员工善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要让员工勤于思考、善于挖掘、勇于创造、强于执行,人人都能自主管理,这样才能把6S管理工作推上一个新的高度。

同时,还要加强对新员工6S管理知识的培训教育工作,要让新员工尽快了解自己岗位职责、行为规范和工作标准,及早熟悉公司的生产管理模式,真正做到全员参与。

三、6S管理必须持之以恒,打持久战

6S管理工作不是一时兴起的活动,不是一项短期工作,更不是一件因为生产任务重就可以先放放的事情。它贯穿于整个生产管理过程,融入在每一个员工的日常工作中。只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做好6S管理工作,才能把基础管理做得扎扎实实,才有可能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篇7:对推进党内民主的几点思考

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推进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活力,健康党的肌体,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必然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推进党内民主,提升党员民主素养是基础。党员的民主素养是加强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基础。党员的民主素养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就高,反之,党员的民主素养不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就差,事必影响党内民主的发展。为此,要加深党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精神实质的理解与认识,要逐步培养党员的民主习惯,提高党员的参事能力,丰富党员参与民主生活的实践形式,进而提高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主动性和自觉性。要强化党员的党性修养,增强党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强化党员的宗旨意识,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

二、推进党内民主,提升党员主体地位是前提。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为此,我们必须尊重党员的主体地位,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要充分发挥党员的主体作用,切实把保障党员的民主权利放在突出位置。要积极拓宽党员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切实把党员享有的各项权利落到实处。要严厉查处压制批评、打击报复等侵犯党员权利的行为,为推进党内民主建设提供坚定支持。

三、推进党内民主,完善党内民主制度是保障。要加大党务公开力度,以提高组织工作透明度为目的,完善公开程序,明确公开内容,创新公开形式,提高公开质量,切实把推进党务公开作为发展党内民主的一项重要举措。要完善党的代表大会制度,积极探索和完善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工作,充分发挥党代会闭会期间代表的作用。要完善党的地方委员会工作制度,严格实行民主集中制,健全集体领导与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进一步规范全委会与常委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要改革和完善党内选举制度,通过改进候选人提名方式,适当扩大差额推荐和差额选举的范围和比例,充分行使党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要加大党内监督力度,实行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定期报告工作并接受监督的制度,建立地方党委讨论决定重大问题和任用重要干部票决制度。

篇8:推进制度落地的几点思考

目前,我国的艺术类高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方面依然保持着理论教学重于实验教学的特点,这势必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面对社会经济和高等教育不断发展的趋势,艺术设计类实验教学必须实行改革,即必须将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作为具有目的性的教学训练,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动手能力、应用能力及展示能力,从而引发他们自觉尝试并完成对课程方案的“无形”构建与“有形”塑造。

探索和建立符合创新人才培养的实验教学新体系是艺术类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方面的首要任务,接下来进一步要改革实验教学方法,实现实验室的开放运作。

一、艺术类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和现状

1. 课程体系、知识结构体现出文理不均

我国艺术类高校目前普遍存在相当一部分被模式化了的学生,刚从高中的应试教育走出来,又陷入了繁重的专业科目学习中去。例如在艺术院校这样以专业重要的环境下,他们很少会去思考自己的知识结构是不是有问题,理性与感性发展是否平衡,惯性的驱使只能使他们沿着原来的路继续走下去。即便想有所改变,前面又有那么多专业如此优秀的学生,看着别人高高在上的专业成绩,自己只有不断地将精力花费在专业的学习上,如此一来,殊不知,正是由于形象思维能力的愈发提高,他们的理性逻辑思维锻炼却被遗忘。

从我国目前高考制度来看,考生们在苦心奋战高考后终于进了艺术类大学的校门,这时他们的课程体系越来越体现出了文理不均,大比例的文科类和艺术专业类课程使得这些学生很少有自觉学习理科知识的意识。在我的课堂上,就曾经出现过用计算器来计算两位数加法的情况。我想,不是他们不会,而是内心的一种惰性和依赖性,他们似乎觉得这样的计算与他们无关。笔者个人认为,这是一件较为可怕的事情。在学生们的知识体系结构中,理性的逻辑思维锻炼总体显得薄弱,在生活中就会较为普遍地表现在表达和处理问题时缺乏条理和逻辑,这对于学生大学期间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与发展是有负面影响的。

2. 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

实验是科学研究与探索的重要手段,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重要环节。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中存在着实验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的现象。教学体系是以理论教学为主线,实验教学只是理论教学的辅助手段。因此,造成知识的断裂和缺陷,学生的实验技能匮乏和工艺技术上意识淡漠,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更无从培养。

这种现象表现在,有些同学在理论课堂上认真听讲,笔试考卷上也能够考出很不错的成绩,可是进了实验室后,却不知该从何下手,不会操作机器,不懂如何选择模型材质等,或者电脑软件使用不熟练,甚至计算机的基本操作都不熟悉,这种只会动脑却不会动手的学生实在不在少数,这势必会给他们的继续成长和进步造成障碍:即使他们在大脑中有了美好的灵感和绝妙的思路,却无法表现出来;就算是能够通过语言将思想表达出来让他人去协助操作,那也未必能够如他本人所想一致,不能够完全真实地表现本人的灵感与创意,有再好的创意却不能展现,只有让那美好的灵感飘向空中飞走了,这不能不说是种遗憾。所以我们的学生一定要手与脑并用,学与做合一,自己动手去展现自己的思想,让美妙的灵感和独特的创意真实地表现出来。最终设计是要服务于现实的,有了良好的动手实践能力,再加上艺术设计专业类学生所具备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能力,脑中所想即能手上实现,将想法呈现于现实,通过实际模型才能发现自己想法的缺陷与不足,在不断的修改中去改进创意与构想,从而实现学业上的进步。

二、建立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新模式

艺术设计学科是一种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艺术学科自身特点的体现。因此,其教育过程必然具有较强的参与特征。学生只有亲自去画、去设计、面向市场,通过自己亲身的感受,才能深入体会、理解、把握艺术设计的本质内涵,掌握艺术学科各项技术技能。

面对当前艺术类设计专业教学特点和现状,我们急切需要建立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实验教学新模式,构建以理性思维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感性思维模式,培养一些理性的思维方式,使其符合规整的、工业化的时代批量生产工作的要求。实现思维模式的整合,形成综合性思维运用体系,所谓的理性中有感性,感性中有理性。

1. 开放实验室,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实验教学

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实现个性化培养,实验室需要开放。只有实验室实行了开放,教学手段才能够多样化,实验室运作才会更加灵活,不再按部就班,死板地局限于课程安排表。实验室的开放,包括时间、空间和内容(资源)三个方面。实验时间具有机动性,学生包括研究生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实验的时间,随时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通过网络平台,拓展实验室空间,学生可以在网上进行实验预习和虚拟机构实验等。提供实验菜单,学生根据专业、兴趣和需要,通过信息化网络化平台,由学生自行选择个性化实验。学生也可参与自主实验(包括各类竞赛,教师课题,毕业设计),必要时教师参与指导。这样既满足了个性化教育需求,又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科学实验素质,为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形势下,保证较高的教学质量和使能力较高的学生脱颖而出营造优质的实验环境。

在实验室开放的前提下,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开展实验教学。例如,我们可以针对学生采取兴趣驱动,个性化培养。通过开展大学生科技活动,艺术设计大赛、创意设计大赛等,积极鼓励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展个性化实验与制作,自己设计,自己加工制作,通过多方位的实践,充分发挥和提高大学生潜在的综合能力。我们今年已经成功举办了学校第二次的实验室优秀作品展,由各个实验室选送的优秀作品达300余件,展览期间在学校反响强烈,效果很好。我们拟将这些优秀作品汇编成集并赠送给参展的学生,这本集子带给他们的是一种成就感,更是一份鼓励。

2. 高等艺术院校新型实验教学模式

我校实验教学管理领导班子在两年多的工作过程中,通过摸索和实践,逐步形成并创新了实验教学模式,建立起集常规实验教学、设计实训、创新活动三位一体的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包括以下4个层面组成:(1)为理论教学服务,开设理论课所需实验;(2)独立开设实验课;(3)开放实验;(4)课外技能培训、兴趣小组等工程实训活动。

这种新模式打破实验室纯粹为理论课教学服务的单一模式,扩展了实验室功能,担负起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和艺术设计实践能力的重任,强化了实验室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中,实验教学与就业创业培训相结合、实验教学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实验教学与其他实践活动相结合、课内实验教学与课外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多方位的实验教学,十分有利于学生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3. 改革实验技术训练教学手段,进行实验教学内容的重组和优化

构建优化的实验教学体系,共享资源。形成实验技术训练体系、实验课程理论体系;改革实验技术训练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作用及其主观能动性,教师在训练引导的过程中培养其在实际操作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我们采用先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供有力的条件。要建立综合实验教学平台,包括实训教学平台和网络教学管理平台,将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实验课程选择模式。实验教学要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补充教学内容,提高质量并开发基于网络虚拟实验教学操作系统,可在实验理论授课和设备不足的情况下达到训练的目的,尤其是精密、贵重设备。在这一方面,作为实验教学管理工作的探索者,我们依然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去做,继续完善实验教学体系,构建更加先进、科学、安全、高效、开放的实验教学环境。

三、结束语

“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重要方针,高校创新教学模式对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实验教学在整个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艺术设计学科的发展,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建立创新型实验教学模式,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积极意义。高校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艺术设计专业是应用型学科,实验教学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占有更为重要的地位,特别是近年来新的设计理念、新的表现手段、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等在源源不断地涌现,对设计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传统的实验室和实验教学模式已无法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求,这无疑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模式的创新提出更重要的任务和要求。因此,深化实验教学的改革,对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培养创新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学校非理工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非理工科类专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教育部高等学校文科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大学计算机教学基本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唐滟珊.艺术类专业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学习英语的心理倾向[J].广西社会科学,2006,10

[4]杜小东,张新沂.探讨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中专业工作室的建设[J].实验室科学,2009,5

[5]黄华明,吴傲冰,王萍.重在创新—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验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5

上一篇:基于VHDL的多功能数字钟设计报告下一篇:小学艺术节活动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