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24-04-19

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共11篇)

篇1: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本年度,我校认真组织全体老师利用每周的例会时间学习《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在学习过程中,大家遇到不懂的问题互相请教。学完之后,大家纷纷表示,教育科研是我们做好教育的关键,我们一定要强化科研意识,在课堂上遇到问题不可小视,一定要作为课题来研究。现对本年度的教育科研做一总结。

一、组织机构

组长:王正忠副组长:王瑞才

成员:贾述铎(教导处主任)翟小转(九年级主任)王小莉(语文教研组长)成 云(英语教研组长)燕凌霞(理化生教研组长)常 墩(数学教研组长)孔代姣(政史地教研组长)(体音美教研组长)

二、利用各种培训方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继续强化了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教师师德修养;加强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拓宽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

2、坚持理论学习制度。本学期教科研考核评价结合教育科研成果活动进行,充分利用我校的教师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

3、坚持“教师论坛”交流活动,发挥骨干教师的能力辐射功能。本学期“教师论坛”继续让学校不同层面的教师登上论坛,让学校的骨干教师做“专家讲座”,交流学术。我校的教师论坛活动真正实现了搭建平台,资源共享的目的。

4、坚持开放各项教学基本功的比武平台,让教师在切磋中成长。学校继续要求每位教师建立并认真建设好自己的教育博客,5、坚持师生读书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二、科学、规范科研常规管理,全力服务教育教学。

1、我校有两名老师的个人课题被市教科所立项。建立了个人课题博客和课题管理手册。现个人课题已进入结题阶段。

2、本年度,我校没有承担市级课题。

三、强化激励机制

教育科学研究有效地帮助老师们解决了许多教育问题,提高了教学成绩,学校特别拿出一定数量的奖金作为对老师教科研成绩的表彰,并且把拥有教育成果作为评优评先的依据。

四、存在困难

由于学校班级少,老师少,研究起来相对还有些困难,再加上学校资金短缺,老师们外出学习得不到及时保障,这一切都有待上级部门提供一定的帮助。

篇2: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我校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减轻中小学学生学业负担的号召,严格执行市教育局部署的各项减负要求。在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的同时,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保证学校质量的尾部提升。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中学段公办学校,现有教职工35人,6个教学班。学生近300人。老中青教师均衡,我校办学行为规范,学生课业负担不重,无乱收费现象。

二、学习文件,提高思想认识,成立减负自查领导小组 认真学习,提高认识

我校校委会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减负万里行”活动通知》,深刻领会了通知精神,成立了“减负万里行”活动自查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王正忠(校长)

副组长:王瑞才(副校长)

组员:翟小转

贾述铎

自查小组认真安排了学校“减负自查”工作,然后组织全体教师学习了“减负万里行”活动通知。通过会议和学习,全体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减负自查”的具体要求,认识“减负自查”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三、制度公开,自觉接受监督检查

1、教导处张贴各班课程表、学校作息时间等于教学楼前。

2、公布减负工作举报电话:

四、通过自查小组系统的自查,规范了办学行为,更新了教育观念,使我校减负工作得以全面规范。

(一)规范招生入学和分班

我校严格按照招生范围、招生时间、招生计划进行招生。新生入学后,按照走住读学生,男女学生数,辖区内各小学学生情况等各项比例进行分班,坚决杜绝了分快慢班、实验班,做到了公平、公正、公开分班。合理配置各平行班的师资,并将分班结果及师资配备向社会、向家长公示。

(二)规范考试科目与次数

我校严格规范了考试科目与考查科目以及考试次数,每学年均以区教研室组织的考试与考查科目进行规范的考试,除了每期的期中与期末考试外,没有组织全校统一的大型考试。

(三)规范学生作息时间和作业量

我校对学生休息时间、在校学习(包括自习)时间、体育锻炼时间、在校活动内容和家庭作业等方面均作出了科学合理安排和严格规定,学生睡眠时间不少于9小时,充分保证了学生每天阳光锻炼一小时,坚决杜绝了教师布置大量机械重复作业和以做大量作业惩罚学生的情况,有效实施了减负增效。

(四)规范教育教学活动

我校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设规定课程,开足课时。严禁挤占体育、艺术课和综合实践活动时间,严格按课程进度实施教学活动,杜绝了随意增加课时、赶超教学进度的行为,严格执行法定节假日,杜绝了午休和自习时间组织集体补课的行为,规范了教育教学行为。

(五)规范教育评价

我校以完成本学段国家规定教育目标为基本标准、以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等为主要指标对我校的教育进行综合评价。坚决杜绝以升学指标和升学率奖惩教师的方式对教师的工作进行评价的情况,学校不以考试成绩对教师、学生排名,规范了教育评价行为。

篇3: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全面加强职业教育战线作风建设

1.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全省职业教育战线要以十八大精神为指引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创新,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学习宣传活动。按照教育部职成司关于筹备全国2013年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要求, 做好《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宣传贯彻工作。召开2013年全省职成教育年度工作会议。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 职业教育工作要以让每个孩子都成为人才, 提高全民受教育年限为主题, 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形成适应需求、外部对接、内部衔接、多元立交, 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各项目标、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缩小收入分配差距、改善民生奠定基础。加强职业教育重大政策和先进典型宣传工作,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

2. 在全省职业教育战线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中国梦”的宣传教育。组织德育教师、班主任加大对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宣传力度,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着力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3. 推进党的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按照教育部印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 把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为中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 纳入中职学校课堂、党团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按照厅党组要求部署, 制定工作方案。深入做好对广大师生员工的组织、宣传、教育、服务工作。重点加强职业教育专项经费、基础能力建设项目和试验区项目实施等监督检查。

二、加快推进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建设

5. 全面推进试验区建设项目。系统启动并科学指导全省试验区建设成员单位积极进行农村职业教育政策支持体系建设、农村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机制改革、试验区试点县、职教集团、省级中职示范校等5个项目。为启动试验区建设其它项目做好准备。

6. 强化试验区建设组织领导。协调相关部门, 共同制定出台《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成立省部共建国家现代农村职业教育改革试验区领导小组, 定期召开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例会, 听取试验区工作汇报, 研究试验区建设重大问题, 部署试验区建设工作。

7. 促进职业教育省级制度建设。配合做好《职业教育法》修订工作, 加快制订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

建立健全职业教育科学发展保障机制。落实好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开展职业教育重大理论、实践和政策问题研究, 增强科研工作服务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能力。年内制订全省加快发展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意见;全省中等职业学校生均经费标准等省级制度。

8.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按照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要求, 加强农业职业院校和涉农专业建设, 探索培养新型职业农民, 服务农业产业升级和现代农业发展。积极组织参与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示范县 (市、区) 创建活动, 带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培育新型职业农民, 为本省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提供人才支持。开展针对齐齐哈尔、绥化两市连片贫困地区的教育扶贫工程, 推动片区职教中心发展。

9. 筹备试验区成果展示工作推进会。及时总结推广、宣传试验区建设阶段性成果, 推进试验区健康发展, 在试验区建设一周年之际, 筹办试验区建设成果展示会。

三、落实教育规划纲要, 继续推进职业教育重大改革项目工作

1 0. 在职业教育培养模式、办学体制、管理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改革创新。评估总结本省承担的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项目的成功案例和经验, 推进职业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工作, 总结提炼和借鉴吸收基层实践经验。

1 1. 切实组织全省教育“十二五”规划各项目牵头单位, 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课题研究进度。确保2013年底前, 千亿斤粮食产能工程人才保障综合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规范化建设、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中等职业学校信息化建设工程等四个项目结题;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学校建设、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四个项目中期问效。省项目办和课题办按阶段检查验收项目、课题进展情况。

四、加快推进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

12.依据国家教育部制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3—2020年) , 全面推进全省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整体谋划新时期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总体思路和工作布局, 推进实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三步走”战略。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及相关文件, 着力打通、拓宽各级各类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空间和发展通道, 出台全省中职学校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免试升学政策、全省中高职衔接贯通培养试点方案, 探索涉农类应用型本科 (高职本科) 、专业研究生培养渠道, 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1 3. 按照国家出台的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三年行动计划, 研究制订本省实施意见。以课程衔接为重点, 统筹研究设计中高职衔接的专业、课程和教材体系。按照国家系统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目标要求, 研究本省推进职业教育学制改革, 完善符合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规律的培养模式, 建立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制度。研究制订中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推动高职院校实现多种形式招生, 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接受高一级教育的机会。研究职业院校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相互沟通的制度。

五、深化校企合作, 着力提高质量, 强化职业教育内涵建设

1 4. 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贯彻国家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调研, 出台本省中职德育工作相关文件。完善中等职业教育省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班主任”、“优秀毕业生”评选办法, 继续开展评选活动。组织全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文明风采竞赛和学生作品展洽会、少数民族作品展演等活动。

1 5. 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工作会议精神, 推进职业教育理念创新、模式创新。研究贯彻中等职业学校专业教学标准。制定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审标准与办法, 开展省级优秀教学成果评选工作。推荐参加国家级教学成果评选。制定、下发省级精品课程评定标准与办法, 打造一批精品课程和精品课。加强专业规范化建设。完成汽车等10个专业设置标准和教学指导方案制定工作, 按要求完成国家专业规范化建设试点任务。加强省级重点专业建设计划项目管理、实施、监控, 总结经验, 推广典型, 保证建设质量。定期开展常规教学检查, 并将检查结果作为职业教育综合考评、学校立项、专项支持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开展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对话活动, 积极协调各行业协会, 成立8-10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贯彻实施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促进办法。规范中职学校教材管理, 开展国规教材征订和使用情况检查, 指导召开教材发行工作年会。

16.贯彻实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 (2013-2015年) , 制订本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规划。完善大赛管理和奖励办法。组织全省职校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完成中职学生专业对口升学考试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

17.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制度创新。贯彻落实国家推进职业教育集团化办学的指导意见。制定出台本省关于加强职教集团建设的意见。建立集团化办学定期统计和季报制度, 编写集团化办学发展报告, 建立集团化办学案例库。组织召开职教集团经验交流会, 推动职教集团内涵建设。

六、加强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

18.规范指导基础能力项目建设。结合试验区项目建设, 与发改委共同确定2013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二期) 。做好项目跟踪检查工作。联合省发改委检查指导2011、2012年基础能力项目建设情况, 确保项目发挥作用。适时开展“十二五”后两年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项目 (二期) 规划调整。

19.继续实施职业院校实训基地建设计划, 加大力度支持中等职业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利用中央财政和省财政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区域性实训基地及依托第三批重点专业支持的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开展2011、2012年已支持建设专业 (综合性、专业性) 实训基地的检查评估。完善实训基地建设标准, 促进实训设备技术水平与企业同步提高。

20.推进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化建设工作会议精神, 调研起草加快推进本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的意见。坚持育人为本, 应用驱动, 统筹兼顾, 率先部署, 推动“三通两平台”建设。组织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重点开展省级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启动市级职成教育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试点;以国家级中职示范校作为首批试点, 启动全省中职学校信息化建设项目;启动建设全省“双师型”教师管理信息系统;启动使用全国中职学校专业设置管理系统。

七、切实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

21.加强教师队伍培训和管理。落实试验区教师队伍建设项目, 围绕培养、培训、管理三大核心要素, 统筹设计师资队伍建设整体构架 (制度建设、人才规划、项目实施工作机制) 。构建职业教育教师、校长人才成长梯次结构, 即职业教育专家、名师 (技能大师) 、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 起草相应评选和管理办法。召开“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项目推进会议, 紧扣教师队伍建设的中心工作, 在解决教师队伍建设的瓶颈问题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起草职业学校兼职教师聘用管理办法。出台全省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认定管理办法, 开展全省首次“双师型”教师认定工作。加强职业教育行政管理人员、校长的专题培训, 形成培训长效机制。继续实施国家“十二五”期间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成国培300人、境外培训13人, 省培1300人、青年教师企业实践80人、校长高级研修100人及兼职教师聘用等年度培养培训任务。加强教师队伍制度建设。配合制定适合职业学校特点的教师资格、职务和编制标准, 起草中等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

争创国家级建设项目。落实全国教师工作会议关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改革试点重点任务, 依托高校和大中型企业, 共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

22.加强特聘教师管理。对2011年和2012年支持的特聘教师经费项目检查验收, 核实特聘教师专业、名称、考核记录、工作情况, 并将特聘教师纳入黑龙江省专业特聘教师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

八、加强管理, 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办学水平

23.切实加强中职示范校建设。制定下发《黑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项目管理意见》、《黑龙江省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示范学校检查验收通知》和《黑龙江省省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的意见》, 强化国家示范校建设, 做好省级验收和国家验收工作。开展省级中职示范校建设工作。加强中职示范学校校长联席会工作, 开展好学术交流、政策咨询、信息传递工作, 促进全省示范学校高效、有序、健康发展。

24.提高中职学校管理水平。贯彻执行职业院校管理水平评估方案及国家级、省级重点中职学校评估指标体系, 推动国家级、省级重点学校持续发展和动态调整机制。推广一批学校管理典型案例。继续做好中职学校办学资质清查工作, 复查限期整改学校, 仍未达到标准的, 终止其招生。公布全省合格学校名单。调研起草全省优化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和专业调整意见。

25.加强职业学校学生管理工作。加大力度巩固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统筹高中阶段教育招生, 按照职普招生大体相当的要求和生源总体情况, 确定各市 (行署) 中职指导性招生计划, 全面完成中职招生任务。开展多种形式招生宣传活动;制定针对性、实效性强的招生政策。制定下发《黑龙江省中等职业学校学籍管理细则》。启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学籍管理新系统。完善学籍管理和毕业证发放程序;制发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管理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发布人才需求分析和预测报告, 加强就业服务。

26.开展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配合省政府督导室, 开展以督政为主的中等职业教育专项督导。重点督查县级政府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统筹高中阶段教育、职普比、职教专项投入等方面履行职责情况。

九、加强成人教育工作

27.提升社区教育工作水平。启动黑龙江社区教育网站, 发挥资源效用。制定社区教育省级示范区标准、省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标准, 评选省级示范区, 督查省级实验区, 启动省级社区教育基地建设项目。推荐一批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和示范区。

28.依托职业学校建立社区教育学院 (校) 。在社区教育基础较好的市 (地) 、县 (市) 、区, 依托当地职业学校, 建立社区教育学院 (校) , 做到资源共享, 发挥优势。

29.积极组织相关地市参与“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活动”。继续做好职业教育统计工作。积极组织开展全国学习型城市遴选、推荐工作。

十、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国际交流

篇4:2013年教育督导主要工作任务

一、继续做好全市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督导评估工作,提升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水平

从今年起,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决定每年的10至11月完成对当年标准化学校的评估验收抽查工作。为此,请各县(市、区)根据建设计划,加大工作力度,务于2013年8月31日前,完成今年全市创建9所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的任务。市政府教育督导室将于上半年对今年申报的标准化合格学校进行定期和不定期过程性督导检查,2013年9月1日至9月30日进行终结性评估验收,对于当年不能完成的要转至下年。今年还要对2012年评估认定的标准化合格学校所提出的整改问题进行复查。

按省文件要求,今年还要对全市2009年首批验收认定的13所标准化学校(认定三年以上)进行“回头看”复检。按照省里要求,“如整改不明显、不彻底、不扩展,甚至降至标准化标准以下的,各级督导部门有权按照评估机制的职能,实施降等或取消标准化建设合格资格”。市教育督导室已经下发了复检文件。

结合对标准化学校的督评,今年继续开展省级一类学校评估验收工作。

二、继续开展全市公办幼儿园建设等项工作的专项督导

2013年是实施国家学前教育建设项目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今年上半年市教育督导室要对全市公办园建设项目进展情况进行过程性督导,年末将进行终结性督评,同时还要对幼儿园内涵建设的重点项目进行督导。根据督评结果,对于在学前教育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表彰。今年还要配合省政府教育督导室开展对职业教育、学校体卫艺、特殊教育工作等专项督导检查。

三、继续对三级课程开设和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阶段终结性督导评估

建立与实施中小学三级课程开设和教育技术装备工作督导评估机制,现已连续进行了两年。今年要以农村中小学为督评重点,对三级课程开设及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进行阶段终结性专项督导评估。通过督评,全面促进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提高,开齐开全开足三级课程。进一步提升素质教育水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根据督导评估结果,评选表彰新课程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校本课程开发与开设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四、继续开展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工作

按照《黑河市教育质量评价奖励办法(试行)》,今年将进行2012至2013学年度以全市普通高中为重点的,涵括标准化学校、省级一类学校、市级以上重点职业技术学校、规模独立幼儿园等类别的第三次教育教学质量评价奖励工作,8月份完成。

五、继续推进督学责任区建设,提高督学效益

各县(市、区)政府要高度重视教育督导责任区建设工作,认真实施省、市及本地的督学责任区制度及实施方案,全面推行督学责任区机制,进一步发挥教育督导在学校工作中的监督保障作用。一是要科学划分督学责任区,明确责任区督学的职责和任务,进一步规范责任区督学的工作流程;二是要加强督学队伍专业化建设,配强配足政治、业务素质高的督学人员;三是要加强督导责任区的工作考核和评价,提高督导的质量和效益;四是要为督导责任区开展工作提供组织和财力保障,保障其工作条件。督学责任区每年要选择几个重点督导内容,特别是对群众关注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开展定期和随访督查,并抓好督导结果的运用,促进中小学健康发展。

六、加强教育督导机制建设,提高督导工作效益

落实《国家教育督导条例》和2013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强化教育督导工作,充分发挥督导作用。一是今年各县(市、区)要在探索实施教育督导“三独立”方面有突破,即建立和完善独立机构编制和人员、独立行使教育督导职能、独立预算教育督导经费及管理。二是要加强教育督导队伍建设。按照《条例》规定,教育督导机构实施督导工作需“成立督导小组,督导小组由3名以上督学组成”。为此,各地要配强配齐专职督学队伍,真正把热爱督导事业的教育名家、学科专家、教育管理和教育督导的行家里手引入到督学队伍中来。同时,强化督学人员培训,提高其政治、业务素质。三是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继续在督学职级、办公条件、工作经费、公务用车等方面给予教育督导必要的待遇和支持,确保教育督导工作顺利开展。

篇5:永兴三中2013年学校工作思路

学校为争取用3年时间,把学校打造成为金陵地区龙头学校,把学校树立为郴州市农村中学的一面旗帜。并通过特色兴校,把学校建设具有浓厚的金陵地方特色学校,使学校形成责任校园、和谐校园、美丽校园。

一、办学理念:

根据学校发展需要,确立以“为时养器,培养具有中国灵魂高度责任心的时代新人”为办学理念。

二、2013年学校具体工作目标:

1、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校园”;

2、创建市级“文明单位”;

3、创建市级“校本研修学校”;

4、教育局目标管理报三争二;

5、县综合排名前进5—10个名次;

6、高考、中考、学考、抽考保三争二,杜绝倒数。

三、具体工作措施:

1、实施精细化管理。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实行岗位聘任制管理,明确责任,谁管理,谁负责。并逐步完善学校各项管理制度,并发放制度汇编。

2、德育优先。学校明确成才先成人的工作思路,通过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建立大道德思想,构建学校德育体系,打造责任校园,逐步建立具有特色教育的框架活动。(如四大节日:体育节、艺术节、读书节、科技节)

3、全面贯彻落实“两个常规”和《永兴县教育提质决定》。规范教育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使学校质量在全县乃至全市有一定的影响、有一定的地位;通过推进书香校园,建立建立讲座制度,中心学习组制度。

4、实施“阳光体育”工程。开展大课间活动,做好眼保健操。规范体艺处的管理职能,实施好“阳光体育”工程,落实大课间活动,提高学生艺术素养。

5、做好校本研修工作。用校本教研解决学校教学和教师专

业成长的问题。通过实施名师工程,建立名师工作室;完善中高教师论坛制度,积极开展论坛活动;出版《三中教研》,完善教师奖励制度,打造三中的学术“灵魂”,使永兴三中在全县乃至全市的教育学术有一定地位。

6、实施教师幸福工程。修订学校分房方案,分配好教师住房,搬迁学校办公楼,建设好教师活动室(健身房、乒乓球室、舞蹈室、棋牌室、读书室)

7、完善学校财务管理和校务公开制度、采购制度。建立健全小、重大事项集体决议制度,建立健全学校财产管理体系。

8、充分发挥党、工、妇、青、团的作用。充分调动党、工、妇、青、团的参与管理的作用,确保各类活动能顺利开展。

9、积极建设学生社团和志愿者、组织。发挥社团和志愿者协会的功能,深化学生形成广泛兴趣爱好。让学生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开放学生电脑室、阅览室、图书室,丰富学生课余活动。

10、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维修好校外公路;建好风雨跑道和维修好学生宿舍;建好供热水系统。

11、校园文化建设。建设金陵文化展览室,以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建立金陵文化研究室,办好《文昌风采》;建好“金陵论坛”、“文学讲座”、“三中网站论坛”。

12、打造数字校园。建好永兴三中办公系统、校园网站以及学生自动化智能考勤系统、家校沟通平台、电子校园集成一卡通支付、永兴三中校园QQ群。

13、打造美丽校园。规划好学校净化、美化、绿化、亮化项目和一园(树、竹园);提高学生文明素养,统一着装,统一就餐。

14、完善资助办制度。创建优秀处室,做好永兴三中教育专项基金,做好资助方案,并逐步落实。分四大块:奖优:学生、教师,扶困:学生、教师。

永兴三中

篇6: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13综治安全工作总结

为了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管理,在教体局安全办和学校行政、总支的领导下,我校狠抓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各项措施的落实,强化学校的安全防范工作,优化育人环境,以十八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学校为主体,以服务师生为宗旨,紧密结合教育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实际,坚持教育与管理、治理与建设相结合,切实维护学校正常教学秩序,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营造安全、稳定、文明、健康的育人环境。现对我校2013年度的综治安全工作做以下总结。

一、加强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

进一步加强对“平安校园”创建工作的领导,充分认识安全工作的重要性,自觉承担起保学校平安的责任。落实安全工作领导责任制,做到校长亲自抓,分管副校长领导保卫处具体抓,江阳派出所所长、法制副校长配合抓,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把创建“平安校园”列入学校工作计划,进一步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机制,建立预警和应急机制,完善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制定和完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层层落实安全责任制,学校与处室和班主任、科任教师、职员等层层签订了一岗双责责任书,将安全保卫工作列入各有关处室的目标考核内容,并进行严格考核,实行责任追究制,学校还与学生家长签订了安全责任书,明确了家长应做的工作和应负的责任。为学校营造和谐的育人环境和构建校园及周边良好的治安环境。

二、深入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师生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

学校充分利用团队活动课、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等宣传阵地,通过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认真开展安全教育。结合“安全教育日”、“119消防日”、“综治宣传月”等活动,对师生进行交通、消防、游泳等活动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知识,提高防范及自救能力,减少意外伤亡事件的发生;认真做好校舍安全检查工作,及时消除隐患,严防事故发生,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定期对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对容易引发火灾和存放危险品的重点部位及人员集中的场所要重点检查,对消防设施要定期维护更换,确保消防器材的完好;加强学生校外周边食堂、宿舍等重点部位的人防、物防和技防措施。

三、不断完善学校安全保卫工作规章制度

建立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并根据安全保卫工作形势的发展,不断完善充实。建立健全定期检查和日常防范相结合的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学生管理、门卫值班、巡逻值班、防火防灾、食品卫生管理、防火安全管理、体育器材检查、健康体检等规章制度。严禁私自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严禁学生参加商业性庆典活动,严禁组织学生从事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危险性工作,严禁教师个人利用假期(日)私自带学生外出,在校外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

要坚持就近、徒步原则。对涉及学校安全保卫的各项工作,都要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不留盲点,不出漏洞。

四、建立学校安全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学校建立事故处置领导小组,制定了各种意外事故处置预案制度。

五、认真做好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

学校以11月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月活动”为契机,组织学生进行消防疏散演练,避震疏散演练以及应急疏散演练。

六.认真细致进行安全隐患的常规排查工作

对校内和校外租住学生的租住房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七、坚持开展常规检查

全面落实月报、周查,日统计。做好安全日志的常规工作。每学期开学以后,学校把安全教育工作作为重点检查内容之一。汛前,学校对校舍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同时,积极配合上级相关部门进行各种检查。冬季,学校对电线和家属区进行防火安全检查。

八、配合有关职能部门的集中综合整治学校周边环境 积极排除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和不良文化对师生安全的影响,治理学校周边的饮食摊和食品店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

总之,虽然我们在安全保卫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安全保

卫工作得到加强,但是安全保卫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形势仍然比较严峻。学生中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在家庭中往往受保护较多,而缺乏生活经验。学生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多数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低,大大增加了学校安全工作的难度。

今后,我们将进一步重视安全保卫工作,及时解决安全保卫工作中发现的新问题,不断提高我校安全保卫工作水平。

篇7: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2013年我校按照市文明办、教科局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了纪念学习雷锋活动五十周年活动,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为推动我校“学雷锋”活动和志愿者行动的深入持续开展,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引导广大师生积极投身于学校的文明建设,学校认真筹备、精心组织了学雷锋系列活动,现总结如下:

一、切实做好学雷锋的宣传发动工作

学校利用升旗仪式、校宣传栏LED大屏、校园广播及各班黑板报和橱窗等宣传阵地围绕“学雷锋”活动,加大宣传力度,结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革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介绍,做好宣传工作,重点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学雷锋活动内容丰富,切合实际。

德育处组织开展向“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学习活动,发扬自强自立精神,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不断地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德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在奉献中体现作为,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各班出了一期以“弘扬雷锋精神,观看感动中国人物事迹”为主题 的墙报。团委爱心基金管理规范,本年向九运街中学贫困学生资助、本校学生资助共计12000元。学生参与积极性高,让学生主动向贫困学生伸出援助之

手。在自己助人的过程中感受雷锋精神;立足校园、立足身边,服务社会学雷锋;德育处开展“做文明学生,不留奇异发型”活动。团委利用26日公益日活动为学校、文化路社区清理白色垃圾、卫生死角;各班好人好事层出不穷;各班利用3·8妇女节在家中开展孝敬父母活动。团委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团委、德育处组织团员学生参加“交通志愿者服务活动。

2013

篇8: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本文从公开的网站上收集了全国22个省、4个直辖市、5个自治区对高中招生工作的规范性文件———《2013年中考招生工作实施意见》 (部分地区文件名略有不同, 若省一级文件缺失, 则以省会城市替代) 。剔除政策文本中有关考试的内容, 对高中招生部分进行编码分析。从招生对象、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录取计分方式三个方面, 考量政策对教育公平的回应, 并分析招考分离的趋势下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方向。

(备注:括号内为各省市的简称。其中, 一半的西部省份都没有公开省级层面的中考政策。这对于本文从省域层面分析政策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一、招生对象的限制性与倾斜性:对机会均等的 回应

中考是一项地方性考试, 各省市规定招生对象为具有当地户口的应届毕业生。受此规定限制的主要是两类群体:往届生和非当地户籍的毕业生。在城镇化过程中, 非当地户籍毕业生限定的主要是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所以, 很多地区在招生对象上对于往届生和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做出了特别规定。

1.以考试资格规定抵制应试教育:对往届生的限制

往届生是单次选拔考试下催生的特定学生群体, 他们复读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在一年一次的中考中获得更高的分数, 复读过程完全是应试教育。为了抵制应试教育的影响, 高中招生对往届生进行了限制, 主要通过限制报考学校和分数调控两种手段。

限制报考学校是一种较为严苛的限制方式, 仅有4个省市做出了相关规定, 主要是限制重点高中的报考。分数调控政策是对往届生相对宽松的限制。如北京市规定, 往届考生按每科减1分后进行录取。

在单次考试的背景下, 考分与预期不符的学生除了复读之外, 还有其他的政策路径可以选择进入如愿高中, 如择校生政策。在招考分离, 并且一年多次考试的背景下, 此项政策规定将成为历史。

2.给予更多的平等机会: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政策开放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是城镇化背景下由于户籍制度限制产生的特殊群体。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推算, 目前我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人数近1500万[4], 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成为尖锐的社会问题。如不解决其在流入地的教育问题, 他们只能在原籍接受教育, 产生所谓的“留守儿童”问题。为了随迁子女的健康发展, 体现教育公平, 异地中考和异地高考的呼声不断出现。2013年, 42%的省市对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异地中考作出了规定, 这些地区对随迁子女的招生限制分为三类。

首先是省际限定。开放异地中考的地区除北京、安徽未做明确说明外, 都规定考生须具有本省学籍。与中考直接联系的上层制度是高考, 目前高考仍然是按省进行的, 所以异地中考对于大部分学生而言意义不大。

其次是在当地居住的年限。政策中主要强调居住方面的证件或证明齐全。如海南省规定, 考生父母亲至少有一方为在海南省常住人员, 须提供本省公安部门出具的其法定监护人的居住证件。在当地居住年限的规定限制了流动的不确定性, 减轻了教育管理的压力。

第三类是对可报考学校的限制。有省市规定只可以报考中等职业学校, 如北京;有省市限定报考的高中只能为第一批录取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学校, 如四川成都;更为开放的地区把报考学校与居住年限结合, 居住时间越长报考学校范围越宽泛, 如黑龙江哈尔滨。对报考学校的限制是防止不确定的、流动性强的教育人口冲击本地教育人口的受教育机会。

城乡二元格局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的产物。我国城乡之间教育机会分配的基础本身就是不公平的, 采用机会均等的分配政策无疑是传递了本来的不公平。所谓的公平并不是消除一切不平等, 而只是消除那些使某些人受损的不平等[5]。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继续接受高中教育应当是其基本受教育权利。但这种自由权利受到一定制约。每个人都拥有最广泛的平等基本自由, 且相容于他人所拥有的相似的自由体系。[6]享受权利应当以不侵犯别人的自由权利为前提。在我国教育资源不均衡的条件下, 大量具有流动性的人口涌入或离开给流入地和流出地的教育造成更多的不可预见性, 引发教育资源的缺乏或闲置。所以, 即使半数以上省份限制异地中考并不能说是不合理的, 却不能说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户籍制度的“门槛”是异地中考的主要障碍[7]。但如果不放开户籍限制而单独放开异地中考, 以教育变革带动社会变革, 也是一条可行之策。短期内, 开放和限制异地中考仍然会是两条发展路径。

二、招生录取批次与特殊学生录取:对程序公平 的回应

高中招生中最敏感、最受关注的环节就是录取, 也是最容易产生寻租和腐败现象的环节, 但其过程越来越趋于公开和透明。由于我国高中学校是分级分等的, 为了保证考生在录取过程中的公平, 各地政策划分了不同类别学校的录取顺序。这些顺序映射出诸多教育问题。

1.精英选拔式的固定录取批次

各地高中招生录取总体分为五个批次, 顺序为: (1) 提前批, 主要包括三类, 一是部分高中 (尤其是优质高中) 的名额直接分配到初中;二是免试直升与破格录取;三是特长生。 (2) 省级重点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3) 市级重点高中统招生、择校生。 (4) 一般普通高中统招生与择校生。 (5) 民办高中、高职、中职 (师) 招生。个别地区对师范学校的招生批次安排在第一、第二批或第三批。

从上述录取顺序我们不难看出, 高中招生依然按照选拔式的理念进行, 录取顺序决定了精英教育的体系。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占据了绝对有利的地位。普通高中首先挑选了最优秀的学生, 并且不同层次的学校拥有不同层次的生源。这种规定无疑对家长和社会的精英教育理念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考生和家长把上重点高中作为最高目标。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也禁锢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招生录取顺序决定了职业学校的生源质量无法实质性提高, 职业学校招收到的学生只能是所谓的“差生”, 即使国家大力倡导职业教育的发展, 受招生录取制度的制约, 职业教育不会产生更强的吸引力。与多年前把中等师范学校录取放在第一批不同, 现今的绝大部分省市都把中师列在录取的最后。这种录取顺序是近年来教师素质下滑不容置疑的原因之一。

总的来看, 步骤固定的录取方式给考生划定了不同的等级, 给学校划定了固定的生源。学生没有选择权, 学校没有自主权, 学校和教育很难富有更多的活力。实现教育均衡, 招生录取的顺序是改革的重点。打破固定的录取顺序, 逐步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 是促进教育活力, 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手段。

2.促进初中校均衡的分配生

精英选拔式的录取方式不仅损害了普通高中之外其他类型学校的发展, 并且导致下一层级学校的不均衡。义务教育阶段的划片招生, 保证生源相对均衡, 但家长们为了子女能上一个等级高的高中, 择校热依然不减。同时, 学校之间特别是城乡学校之间发展不均衡, 导致很多薄弱学校的优秀学生没有机会进入重点高中。为此, 《教育部关于深入推进和进一步完善中考改革的意见》 (教基〔2008〕6号) 提出“将优质高中名额中的大部分均衡分配到普通初中。”这类名额分配的学生一般被称为“分配生”。2013年, 74%的省市对分配生进行了规定。

就分配生的入围资格看, 一般要求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或学业水平测试成绩没有不合格, 且至少两门以上优秀。入围门槛不算太高。此外, 部分地区也有一些其他的限制, 如天津要求学生有当地的正式户籍, 学生在学籍所在校就读, 且初中不择校。就分配生的录取资格看, 部分地区对分配生的中考成绩设有最低分数线, 如河北石家庄的分配生录取线为该所高中统招线下降50分。

分配生占招生人数的比例问题是分配生政策的核心, 比例越高其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力度越大。很多县级市把已经把指标100%分配到初中校, 如山东招远和河北衡水。本次政策文本中涉及省市比例从80%到15%不等, 见表2。

总体来看, 分配生占总体招生人数比例在东部地区比较高, 西部省份相对较低。在保证高中精英教育的背景下, 分配生的比例应不断提高以促进初中校的均衡发展。但分配生名额如何分配到初中校是能否促进初中校均衡发展的重要杠杆。各地一般按照各初中学校应届毕业生规模的相应比例分配, 对于那些办学规模小、办学水平高的学校显得不够公平。陕西、新疆明确指出对薄弱初中要予以照顾。有些地区出台导向性政策, 强调指标倾斜性分配给高中录取率高的学校或者课程改革先进校, 如山东济南。这种倾斜式的分配方式在今后可能会成为一种重要政策趋势。

3.狭隘定义的特长生

特长生的录取排在统招生录取之前, 具有更大的政策便利, 也体现了对于真正具有先天禀赋学生的重视, 体现了教育公平。但实际上, 在政策执行中“特长生”被窄化为“竞赛获奖生”。多个地区规定:特长生通常意义上是指在体育与健康、音乐、美术、辩论、表演、实验、文学创作、工艺制作、电脑制作等方面有特长的学生③。

多项研究表明大部分特长生进入高中、考入大学后选择的是非特长的专业, 以体育生为例, 55.8% 的人选择文史类专业, 21.7%的人选择理工类, 其他专业为22.5%, [8]特长生好像已经不是为该方向做人才储备, 而仅仅是学生进入重点学校的捷径。家长们热衷于让孩子参加特长生招考的重要原因是其成绩要求往往比其他学生更为宽松。如海南体育特长生升学考试成绩的最低控制分数线为该校统招生最低 录取分数线的30%, 艺术特长生为50%。可见, 特长生“没文化”的现象与政策规定不无相关。为了使特长生的录取更加合理, 各地对特长生招生名额进行了限制, 比例在3%-10%不等。这一比例与人群中一般5%为天才学生 (Gifted Students) [9]的比例一致, 是比较合理的。

总的来看, 给予考生和家长更多的选择空间是打破僵化和窄化的特长生制度的发展之路。

4.“高价”的择校生

在统招生中有一类特殊学生, 称为“择校生”。高中不是义务教育, 择校体现了学生的自由选择权, 但是各地文件中所提到的“择校生”实际上是俗称的“高价生”, “分数不够钱来凑”。择校生给高中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并且给一些在考试中发挥失常的学生更多的升学机会。但公立学校招收“择校生”总有“乱收费”之嫌。因此,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3年高中阶段教育招生工作的通知》中规定:“择校生的招收必须限人数、限分数、限钱数, 并且比例不得超过招生计划的20%。”

“限人数”是最容易规定的, 将近三分之一省市限定择校生数在招生人数的10%~20%以内。其次是“限分数”, 如甘肃兰州要求择校生的录取分数不得低于统招生分数线20分。最难规定的就是“限钱数”。31个省、市中仅南京市限定择校费, 规定每生择校费最高不超过3万元, 并不再收取高中三年的学费。

“择校”是教育更加自由和民主的一种表现, 在将来, 择校现象也不会消亡, 但公立学校内部以何种形式择校却是值得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特殊学生的加分政策:隐含的不公平

为了更好地体现公平, 除了对所有考生以平等的评分规则之外, 对于一些有特殊禀赋或者弱势群体或者特定人群在政策上需要给予倾斜。各地在招生政策中规定了可以加分的群体。

为了保证加分的合理性和公平性, 各地将加分对象限定为应届毕业生, 且符合多项加分条件的考生只能选择加分最高的一项, 加分不可累加。各省市的加分幅度各有高低。加分力度最大的是山西省、河南省, 符合条件的考生最高可按批次录取分数线分值的10%降分录取。在百分制计分的情况下, 对考生而言这是非常可观和有吸引力的分数。

有三类应届初中毕业生在各省市都可获得加分: (1) 少数民族学生; (2) 归侨、华侨、台胞子女; (3) 符合规定的军人及人民警察子女, 如因公牺牲、荣立军功。除此以外, 各地还有一些特殊的加分对象, 见表3。

综合来看, 中考加分可分为两类: (1) 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加分。这类加分一般是针对处于与主流文化相对不利地位的少数民族学生, 在东北三省对小语种考生也有加分; (2) 对特殊才能群体的鼓励性加分。这类加分有些是考生自身的优异表现, 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另一类考生是父母有优异表现, 如高层次人才子女, 农村独生子女。值得关注的是内蒙古呼和浩特对从事环卫工作10年以上职工的子女可享受加分, 这是唯一照顾艰苦岗位员工子女的规定。除了考生本身的禀赋之外, 考生父母有了优异的表现, 考生也可以得到分数评价上的倾斜和鼓励, 可以看出, 在我国, 考试升学是备受重视的社会制度, 并且已经成为调节社会关系的重要杠杆。如父母是否为军人、是否为华侨归侨此类规定突出了考生的社会禀赋, 而教育制度的安排能够使得人们所取得的学业成就以及社会利益的差异只有在源于人们的选择和努力而非其禀赋 (包括自然禀赋和社会禀赋) 的条件下才是公平的, [10]可见这类规定对于多数考生的教育机会而言显然是不公平的。

四、普通高中招生公平的未来指向

1.指向教育活力

从招生政策的梳理中可以看出, 政策的规定是细致入微的, 考生听命于区域的统一分配, 学校被简单地排队, 学生被简单地排队, 两者进行了简单的匹配, 学校没有自主招生的余地。对于学校而言, 生源是受制于制度规定的, 是相对固化的, 学校失去了办学的活力。对于教育机会而言, 学生需要更多的选择权, 教育需要更多的活力, 所以未来普通高中的招生需要更少的僵化制度规定, 更多的灵活操作空间, 给予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2.指向教育均衡

探讨教育活力的问题, 不得不面对的是现存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现有的制度传递各级教育的不均衡, 强化了各类教育之间的不均衡。将优质高中的招生名额分配给初中校是一种打破初中校不均衡的手段, 但仍然在高中层面上强化了优质高中的优质生源, 高中之间的均衡发展难以实现。固定的录取批次强化了普通高中在中等教育中的地位, 职业高中学生源被硬性剥夺。未来的普通高中招生首先要解决高中阶段学校的均衡问题, 还要解决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的均衡问题, 解决了这两个问题, 初中学校的均衡问题迎刃而解。

3.指向个性发展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这种发展是学生的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也是根据学生个体化特征的个性发展。让每个人成为自由的独立个体是教育的重要目标, 在中考招生中也从未忽视过这个问题, 并且给特殊禀赋的学生留出了特长生和加分两条通路, 但是更多的学生被整齐划一的录取形式所规定, 特长被淹没。通过给予高中学校更多的招生自主权, 给予考生更多的考试形式和机会, 是促进学生全面和个性发展的重要路径。

参考文献

[1]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8/156490.html

[2]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www.moe.gov.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7567/201309/156874.html

[3]区域划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 http://www.stats.gov.cn/tjzs/t20110613_402731597.htm

[4]数据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网站http://onsgep.moe.edu.cn/edoas2/website7/level2list4.jsp?infoId=1335255129920252&firstId=1335248530248144

[5]威尔·金里卡著.刘莘译.当代政治哲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 2004:103.

[6]罗尔斯著.何怀宏等译.正义论 (修订版) [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9:60.

[7]吴霓.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中考政策研究[J].教育研究, 2011, (11) :9.

[8]王玲, 余清风.陕西省部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学习现状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0, (8) :89.

[9]张英伯, 李建华.英才教育之忧——英才教育的国际比较与数学课程[J].数学教育, 2008, (6) :2.

篇9: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东航集团总法律顾问、集团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第三督导组组长郭俊秀,集团党组巡视组副组长兼党组纪检组办公室副主任、督导组副组长陈亦珉及督导组其他成员出席了动员大会。分公司领导、总助,M2A以上干部,机关科级以上干部参加会议,济南地区通过视频形式参会。会议由分公司总经理杜冬升主持。

会上,党委书记宋志平对山东分公司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情况作了汇报,并对后续工作提出了要求,进行了动员。

郭俊秀总法作重要讲话。他讲到,山东分公司高度重视此次活动,结合自身实际,准备充分、布置周到、措施多样、目标明确。他代表督导组对分公司提出两大方面要求。第一方面:突出关键。一是始终贯彻中央的总要求,将“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四句话相互关联、系统理解;二是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强化解决“四风”、“四不”,制定具体措施和时间表,发现问题马上整改;三是坚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在活动的第二阶段开展好民主生活会和专题组织生活会;四是坚持领导带头;五是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要密切联系群众,深入查找问题,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推陈出新,制定新的制度。

第二方面:务实推进。一是认真学习领会中央精神,重点学习中央领导、集团领导各类讲话,坚持理论联系实际。郭总法特别推荐了俞正声同志2010年1月题为《群众观点须臾不能忘记》的讲话,要求分公司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学习;二是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全员积极参与,以实际行动处理好党群、干群关系;三是采取务实方法,把自选动作做扎实;四是坚持两手抓、两促进,紧密结合改革发展、结合生产旺季,既要把活动搞好,又要借活动之力破解工作难题,用业绩见成效。

郭总法对山东分公司寄予厚望。他希望,在集团领导对分公司的高度重视下,借力于齐鲁大地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分公司具有良好素质的干部员工队伍,分公司一定能在这次活动中取得突出成效,并祝愿分公司做东航最好分公司。

总经理杜冬升首先代表分公司党委对督导组一行的到来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并表示分公司一定不会辜负郭总法和集团领导的期望,将督导组的要求落实到位,在活动中勇于争先,将活动精神贯彻到旺季生产中,力争圆满完成任务,创造更大效益。

会后,督导组公布了联系电话,设立了意见箱,在青、济两地分别开展了民主评议及干部谈话工作。

接下来,分公司继续召开2013年中期工作会。副总经理王强主持会议。

会上,由副总经理李德强、党委副书记姚永录传达了集团总经理刘绍勇、党组书记马须伦在东航2013年中期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

总经理杜冬升代表分公司领导班子作了题为《保安全拼效益强管理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而努力奋斗》的分公司2013年中期工作报告。报告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杜总从切实发挥SMS功能,推动安全运行迈上新台阶、顺应转型需求,全面提升市场掌控力、抓经营控成本,提升盈利能力、不断细化工作流程,提高航班运行保障质量、提升服务品质,确保服务一致性、优化流程建设,夯实管理基础、围绕中心,扎实开展党建工作七个方面总结了分公司上半年工作情况。

第二部分,杜总从安全、经营、服务方面,指出分公司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形势。他讲到,分公司整体安全形势平稳,但公司内部、国内外安全事故多发,空防安全形势严峻,要提高警惕;上半年分公司营销形势严峻,下半年要想较好地完成全年销售任务,压力巨大;分公司机队规模将增加到23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给运行保障带来严峻的挑战;青岛航空的成立,将使山东尤其是青岛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分公司核心单位人力资源的稳定产生影响。

第三部分,杜总从七个方面对分公司下半年的主要工作做了部署:一是落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持续平稳;二是完善营销体系,增强关键市场优势;三是全力以赴,实现全年效益目标;四是细化行动措施,努力保障航班安全运行;五是提升服务品质,提高品牌价值;六是优化流程,建立管理提升长效机制;七是认真做好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

杜总还特别强调六点要求:一是全体干部员工一定要从思想上做好打硬仗的准备;二是各单位要严格运行标准,确保生产安全;三是越是旺季,服务标准越要严格,才能展现品牌魅力;四是要合理高效利用现有人力资源,尽可能缓解人员紧张的问题;五是所有单位要围绕生产转,机关要围绕一线转,干部要深入一线,关心员工;六是工会等单位要全力做好送清凉等慰问工作。

党委书记宋志平为大会作总结发言。他对分公司半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代表分公司党委向全体干部员工的辛苦付出表示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谢意。他指出,本次会议全面总结了分公司上半年的各项工作,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于做好今后的工作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结合分公司具体实际工作,宋书记强调了六点意见:一是会后各部门各单位要尽早、尽快做好中期会议精神的宣贯和落地,认真部署下半年的工作;二是认真开展安全整顿,抓好旺季安全生产,确保实现安全飞行20周年和第20个安全飞行年;三是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打造“东航最好的分公司”贡献更大的正能量;四是继续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维护分公司的和谐稳定;五是提高领导干部综合素质,注重人才培养,为东航打赢新的三大战役提供人才保障;六是要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加强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七是做好反腐倡廉和工会、共青团工作。

最后,宋书记号召分公司广大干部员工,在上级党组织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认真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围绕总部的七场硬仗和分公司的六大主要任务,聚焦新“三场战役”,继续发扬分公司的“五种精神”,坚定信心、充满激情、勇于担当、凝心聚力,确保顺利实现分公司安全飞行20周年和第20个飞行安全年,为做东航最好的分公司、为建设“幸福东航、幸福山东”而持续奋斗!

篇10:承留三中2013年教育科研工作总结

【征订启事】2013年《创新人才教育》征订启事本刊系国家一级学术团体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的学报, 季刊, 旨在研究创新人才教育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总结实践经验, 探索客观规律, 寻找改革路径, 为创新人才培养提供理论指导、舆论引导和智力支持, 为政府制定相关法规政策提供决策咨询和科学依据, 为圆人才强国、人力资源强国梦作贝献。本刊的愿景是:涵养学术品牌, 催生创新人才。主要栏目:特别关注、学术前沿、实践案例、政策研究、制度标准、学术动态、国际视野及课题撷优等。刊期:季刊单期定价:35.00元全年定价:140.00元页码:96页征单单位订购口/个人订购口姓名7T.-r.LJ/>4•丄LJ/单位名称收件地址省市邮编:电话传直:手机:电子邮箱订购份数份金额:元祛号费 (期刊定价的15%) :.元订购总金额:汇款方式:银行汇款口网上汇款口邮政汇款口三种订阅方式供您选择 (请注明订阅杂志的名称、数量、年份、联系电话等信息) 1.银行汇款收款人全称: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汇入地点:北京市汇入银行名称:中国银行北京人大支行帐号:3441 5603 17422.网上订阅您只需登陆中心网站http://ww.zlzx.o rg, 进入”产品征订”页面, 准确填写有关信息无误后, 确认即可 (如有特殊要求, 请在备注中注明) 。网上订购可选择邮政汇款、银行汇款、网上支付等方式付款。若通过邮政汇款, 须在汇款单上注明“网上订阅”字样及订阅产品的订单号。3.邮政汇款收款人地址:北京9666信箱邮政编码:100086收款人姓名:市场部发票信息口需要开具发票发票抬头:发票寄送地址口收刊地址:口其他地址:—邮编:一收件人:

篇11:回望2013年教育培训市场

移动应用向企业转移

移动应用技术经过迅速的发展,在技术、产品和形式等方面日臻成熟,最近更是大步向4G甚至5G技术迈进。在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的支持下,移动应用已经从新闻、阅读、电子商务等个体应用领域逐步向企业移动应用领域转移,而移动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企业应用之一。很多小微培训公司纷纷利用移动应用技术开发个性化的教育软件,为特定人群和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定制化的学习内容。

移动社交促进知识分享

社交活动已经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而移动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社交活动可随时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机构和培训师通过专业的微群、微信公众平台进行课程推广、知识分享、问题讨论和专业演讲,一些企业还建立了专门的微信群,用于员工的学习交流。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的概念也突破了传统的定义,人们在任何环境下对信息的获取都属于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单单指在课堂上的结构化学习。

碎片化时间促进微课发展

今年的另外一个热门的概念就是“微课”。“微课”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一方面,它充分实现了人们对碎片化时间的利用;另一方面,它还改变了学习的方式,在教学组织、教学形式、教学过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知识管理、课程考核等方面不断突破传统,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效率,满足了学生个性化学习和知识多样化的需求。

更多的机构进军在线教育培训市场

在移动学习领域,跨界也成为了2013年大家必须关注的内容,阿里巴巴、百度、腾讯、谷歌等行业巨头企业巨头纷纷进军在线教育培训领域。阿里巴巴在线教育平台“淘宝同学”的正式上线也使原本就竞争就十分激烈的在线教育市场变得更加残酷变幻莫测,而百度注资传课网的这一举动也展示了百度对在线教育行业的重视。除了互联网企业,其他领域的机构也在向在线教育行业进军。可以看出,未来在线教育培训市场商机无限,但也竞争激烈。

上一篇:生工认识实习下一篇:全南县首届广场舞大赛主持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