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三中2013届高考总结

2024-04-28

怀远三中2013届高考总结(通用4篇)

篇1:怀远三中2013届高考总结

春花秋实结硕果,弘德精神创辉煌

-----怀远三中2013年高考工作总结

2013年的高考成绩放榜,怀远三中本科达线过千人,高考成绩再创辉煌。这根植于学校班子提出的“文明三中,和谐三中,示范三中”的发展思路,这根植于全面推进学校办学思想现代化、办学条件标准化、办学行为规范化、办学特色个性化。这还离不开各级领导关心、支持与指导,这也得益于学校的科学安排,精心备考,更得益于高三全体教师的敬业奉献,团结拼搏,众志成城。

回顾三年来(特别是进入高三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既充满艰辛,又心怀忐忑、焦虑。现在终于能放松紧张的神经,整理思绪,回顾、总结三年来的工作。

一、举全校之力共同关心高三是高考成功的前提 1、领导高度重视,切实加大高三管理力度。

学校领导集体清晰认识到本届高三学生整体水平不高,文理科、体艺生的水平均较低,年级组的尖子群几乎没有,领导们带着危机感、责任感、紧迫感狠抓质量,更好地树立学校良好形象。行政班子工作作风扎实,身体力行深入高三教育教学管理。具体作法为:

(1)校长、及高三年级的分管副校长在高三楼坐班值日。值日期间深入课堂听评课,检查教师教案、作业批改等教学常规,行政会上认真反馈听评课及教师教学常规情况,定期公布听课数量;

(2)保证每一次行政会、校长会有高三议题,形成人人关注高

三、研究高

三、解决高三问题的工作氛围。

(3)学校、年级组每月组织一次高三月考,并及时总结分析,每月召开一次复习迎考专题研讨会。

(4)提高服务意识,总务处和年级组关心高三师生生活,第一时间解决师生困难。

2、教师齐心协力,形成教学合力。

强烈的忧患意识,永不言败的旺盛斗志,激发了高三教师的敬业精神。2012年高考我校高考成绩再创新高后,又给我们这一届高三增加了一个更高的难度。三年来全体高三老师在思想上取得共识: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2013届高考再不能有任何闪失,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一直有很强的忧患意识。高三工作一直抓得很紧,从不敢有半点懈怠。大家都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张校长经常白天深入课堂听课,课间与老师们交谈,晚上与高三班主任一起巡视、值班,了解情况,亲自关注高三,支持高三,鼓励高三,督阵高三。有了领导亲历亲为的榜样激励,老师们更加忘我工作。为了推进临界生上进,教师自愿利用中午休息时间及大课间时间在办公室进行个别推进和辅导,虽然是休息时间,但老师们从不计较个人得失。总之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都想到了,都利用到了,大家别无所求,只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帮学生们一把,能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得理想的成绩。

二、强化管理,有效实施高考备考系统工程

高考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科学而有效的管理才能形成高考备考的强大合力。

1、优化教学目标管理。

有了目标,才有了前进的方向和动力,才有了克服困难的毅力。这些年来,学校清醒地认识到我校的生源质量整体较差,学校必须走自己的特色之路。几年前,学校就提出了要在尖子生的培养上走出一条自己的路来,通过榜样示范、以点带面,最终达到全面提高的整体目标。俗话说:一年高考、三年准备。为了把目标管理落到实处,我们多管齐下,有效推进高考目标管理,一是实行领导蹲点包班制度,根据学校统一安排,所有行政人员均安排到相关班级,联系高考备考事宜,凝聚力量,激发士气。联系班级的领导定期召开班级科任教师会,不定时到班上跟学生交流情况,及时掌握班上复习备考动态,帮助解决复习备考中的各种问题;二是实行目标分层管理制度,学校制定出高考的总目标,各班在学校统一的安排下,又制定出分层目标,特别是不同层次的班级,制定的目标要求不一样。这些目标都很具体实在。三是实行目标跟踪制度。我们以“精细培养”为要点,教导处、年级组、班主任每次月考后对学生的成绩进行详细跟踪和检查,十分明了班上哪些是高分层苗子,哪些是一本类苗子、二本类苗子、三本类苗子。根据他们的实际水平,因材施教。如对尖子生弱科的家教式课外辅导,使尖子生弱科不弱,优势科目更强。对临界学生,侧重加强其弱科的学习,让学生及时补上“短板科目”,对文科班的数学成绩我们更是通过精选优秀数学教师担任班主任,加强针对性辅导来予以提高。

2、优化常规教学管理。

质量源于课堂,细节决定成败。如果不把教学常规中的备课、上课、作业批阅、课外辅导、评价分析等各环节做实、做细、做科学,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就是一句空话。特别是进入高三后,学生任务更重,时间更宝贵。为此在认真落实学校常规管理细则的基础上,我们特别要求高三任课教师做好“三个统一”即教学进度、训练要求、讲授内容的统一;“三个贴近”即贴近高考目标和高考要求,贴近学生学习实际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心理;“三个突出”,即突出知识基础,突出解题规范,突出能力培养;“三个加强”即加强尖子生的学法指导,加强尖子生的心理调适,加强尖子生的薄弱学科,“三个研究”即研究考纲说明和高考信息,探索高考命题方向和特点,研究学生因材施教,“三个训练”即信息追踪的训练,纠错重组题的训练,模拟重组题的训练。

3、优化学生学习状态管理。

对学生学习状态的管理,我们注重全程跟踪,从校长到教导主任、政教主任,从班主任到科任教师,都把高三学生的状态调控当作一件重要的事情来抓。通过状态调控、个别辅导等措施对每位高三学生的纪律、学习、卫生、心理、情感等进行全过程的追踪,以保证每个班、每个学生都有良好的备考状态。如每次月考学校对学生都有月考奖励,有喜报或光荣榜,积极调动学生的成就感、自豪感,充分发挥榜样作用、激励作用。在高三不同时期,学校安排了内容丰富的宣传栏,迎考激励榜语,高考倒计时牌、百日誓师大会,力求营造一个紧张、有序、向上的良好的迎考氛围。对整个高三一年内的十次月考,学校也宏观调控得很好,难度基本上是一次难、一次容易交替进行,以培训学生健康的迎考心态。

三、加强思想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进入高三,我们更加重视学生理想前途、成人成材、诚信为人、心理健康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做好人生规划,培养学生勤奋求实、拼搏进取的精神;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逐步树立自信心。

1、加强对学生的励志教育。理想教育细化、实化、生活化。把远大理想与现实高考、备考紧密结合,把平时的要求与温馨提示跟奋斗目标联系在一起。进入

高三后,在教室里张贴了激励学生的话语,班主任的教育感言,同学们的成才感言。年级组在公共场所还悬挂了高考倒计时牌,各班在教室里也悬挂了倒计时牌,不断激发学生斗志,营造了一个紧张有序、积极向上的大环境。每个月年级组还认真做好高考专题宣传,定期介绍高考信息。班级每月利用班会进行励志教育,班主任精选一些励志文章鼓舞学生。通过班会学生真正地感受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感受到了同龄人的不懈奋斗,成功中包含的汗水;感受到了高考不仅是成绩的选拔,更是意志品质的提升,心灵的升华。教育就是产生于学生的自我心灵的忏悔和感动之中。无需更多的语言,她们彼此都能感受心灵的共鸣。正是由于我们的教师时刻把目标教育与励志教育贯穿在高三备考的每一个阶段中,才给了学生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

2、加强对学生的思想纪律教育。高三学生因时间紧,功课任务繁重,思想波动大,加强学生思想教育不可轻视。一是加强心理辅导,请心理教育专家进行理想信念专题讲座,学校成立高三学生心理咨询室,有专人负责咨询。二是适时召开学生家长会,挖掘家长教育资源,形成家校教育合力;三是加大问题学生惩戒力度,对问题严重,影响极坏学生坚决做到严惩不贷,以形成良好的校风和学风。

3、加强对学生表彰激励。每次月考后都召开学生表彰大会,表彰成绩优异和进步幅度大的学生。在近高考百日之时,学校、年级组抓住这一契机,召开了高三全体师生的迎高考动员大会暨高考学生百日冲刺宣誓仪式。大家站在学校广场上,面对面交流,宣誓,师生心情澎湃。会上不仅有领导的鼓励,还有优秀生宣誓,老师代表寄语。同学们斗志昂扬,对高考充满期待。

四、重视检测

高三以来,我们坚持了月考制度。每次考试我们都精心组织,命题、考场设置(单人单桌)、监考、巡视、集体流水改卷、小题登分、详细质量分析等。做好“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考后怎么用考试结果”等环节,每次考试都规范操作,让学生“平时如高考”,形成了良好的考试习惯。而且由于我们每次考试阅卷及时(考完第二天全部阅卷完成),反馈及时(阅卷完毕30分钟内出详细质量分析报告表),讲评及时(考完第三天甚至有时是考完第二天即可讲评),月考的检测诊断作用明显。

五、精心备课,抓细节及落实

1、各备课组要结合新大纲、考纲,根据教学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计划的制定要体现“两结合”:总体计划与阶段计划相结合。

2、统一高考三轮复习进度。第一轮复习:2012年9月1日至2013年1月底;第二轮复习:2013年2月至3月底,第三轮复习:2013年4月至5月底。

3、各备课组要明确各轮复习的常规要求。

第一轮复习:要求各科要坚持基础性、系统性、全面性、全体性、层次性的原则。在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同时还要兼顾能力渗透。以一本资料为主,注意各科高考知识点的全面复习和梳理,常见题型解题方法的理解和掌握,扎扎实实地夯实基础。在“实”中求活,在“实”中提高能力,帮助学生整理知识结构,形成知识网络,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重视学法指导,重在夯实基础。

第二轮复习:各学科以学科知识为主线,构建学科内容完整体系,完善知识网络。要着重抓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抓综合学科考试方法,技巧的培养与提高,第二轮复习是以专题讲座和综合训练相结合,使学生对所学知识

能融会贯通,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能力的突破与提高,重在培养的学生综合能力。

第三轮复习阶段,各学科在研究高考有关信息基础上,按高考要求,尽可能覆盖所有知识点,突出某些能力的训练,本阶段着重做各地模拟试题、信息卷,注意强化学生考试方法的指导,注重学生考试技能与心理素质的训练,同时注重查漏补缺,重在培养学生的考试技能。

4、备课要做到“五备”“五统”。“五备”: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五统”:同层次学生的班级要求,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练习、统一资料、统一测试。

5、认真研究考纲,各学科研究高考侧重以下几个方面。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⑤外省试题集中研究——找新意、找动态。

六、几点思考

经历了高三的整个过程得出了以下几点思考:

1、是锻炼队伍。我们高三年级大部分教师都是中青年教师,有的还是第一次担任高三的教育教学任务,三年的磨砺,最后一年的拼搏使老师们在业务水平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在老教师的引领和示范下,中年教师精益求精,青年教师锐意进取。教师队伍的建设的水平标志了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水平。

2、是凝聚人心。近年来,虽然我校高考升学率基本呈上升趋势,但不能否认,兄弟学校的进步势头更猛,因此我们遇到了很大的危机和挑战。只有全校师生齐心协力,才能突出重围,取得成功。2013高考取得的优异成绩振兴了师生的积极性,大家对学校的发展充满信心。

3、个别班进入高三,不愿学、不乐学的歪风邪气影响了整个班风,学风。年级应对几个影响班风、学风的学生及时教育,处理、调整。

4.到二轮复习的后阶段,许多任课老师觉得复习时间不足。有必要利用好寒暑假期、周末时间复习。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一年一度的高考工作繁杂和枯燥,但又不能让我们有丝毫的轻心。回首过去,我们用辛勤汗水为学生开辟了美好的未来。展望未来,任重而道远。我们将用我们的勤奋、凭我们的责任、尽我们的心智创出一流的工作,以此来回报关心、支持怀远三中建设与发展的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

怀远三中 2013年09月

篇2:怀远三中2013届高考总结

专题讲座的心得总结

11月26日下午,杨和镇在该镇四楼会议室设会场收看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专题讲座电视直播。讲座主题为“绘就全面深化改革新蓝图”,由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省情教研室主任蔡兵教授主讲。

蔡兵教授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指导思想、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主要改革亮点和对各领域改革的部署以及对今后影响展望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十八届三中全会的重要论断和主要精神。我有幸参与了这次讲座,恭耳聆听了蔡兵教授对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详细解读,受益匪浅。本次讲座,使我感受最深的有以下几点:

一、增长见识,拓宽视野

蔡兵教授就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行了详细解读,分别从“十八届三中全会为何如此受关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重大意义、背景”“《决定》对各领域改革的部署”“《决定》对今后改革的影响与展望”这几方面以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向我们传授知识,他独到的见解、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增长了见识,拓宽了视野,发现了不足,又有不少新的顿悟和思路,得到名师指点,思路和视野开阔很多,对我的工作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讲座中,我学习到了自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往后的每届三中全会都会提出了一些重要改革政策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对改革开放起到纲领性作用,因而三中全会比一中全会、二中全会更令人瞩目;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深化改革的总要求是到二〇二〇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决定》对各领域改革的部署可以归纳为“五位一体”(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党的建设改革和其他领域(国防、军队)的改革,各领域改革的总关系是经济改革为牵引,政治改革为跟进,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改革配合;改革的重点是经济体制改革,核心问题时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调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经济改革为牵引;改革成败的关键是党的领导与人民当家做主有机统一……这些都是我们必须了解的知识,作为一名基层计生工作者,提高个人能力不仅是要对自己的前途负责,更是对党和国家、对人民负责。今后我将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加强学习,努力在更高的层面、用更全的视角去理清工作思路、分析情况、解决问题,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努力工作。

二、强化学习理念,与时俱进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社会改革领域明确提出了启动单独

生育二胎政策。由此可见,计划生育政策是与时俱进的,学习无止境,不及时补充新知识就跟不上形势的发展,不学习终究会被时代所淘汰。

新时期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做好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等工作,任务艰巨,要求更高,对我们基层计划生育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

计划生育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这也对我们的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社会发展,知识更新,需要学习、掌握的东西太多,要在这方面有所提高,加强学习、及时补充水分和养分是唯一的途径。我将不断地学习,学以修身,增强自己的理想信念和对岗位责任的认识。

三、学以致用,提升能力

通过讲座学习,我学会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紧紧围绕提高人口计生工作的实际本领进行学习,既弘扬学以致用的良好学风,又能促进学与知、知与行的转化。坚持用有效履职尽责的目标检验学习,使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把学习优势转化为能力优势。

篇3:怀远三中2013届高考总结

一、看花不见花,花儿原在树丛下——2012年高考历史试卷特点分析

2012年湖北高考文综历史试题是我省第一次使用的课标类型高考试题。与以往的高考大纲试卷相比,试卷总体体现出以下特点:

1.体现新课程理念,强调研究性学习。试题依据《考试大纲》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命制。试题全都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变换新角度、呈现新问题,检测学生的历史知识积累与历史素养。试题开放性加强,重视对研究性学习能力的考查,答案在语言组织上更科学。

2.凸显历史学科特点,渗透情感体验。试题没有追随社会热点问题,而是恰当关注时代主题,许多试题体现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试题贯穿着唯物史观等史学理论,彰显着当前流行的文明史史观、全球史范式、现代化史观等史学研究理念与方法。

3.试题稳中有变,体现人文关怀。试题在内容分布、阅读量、难易程度等方面基本保持稳定。客观题以政治史、经济史方向的内容为主;史学常识和史学方法类题自然地渗透到整个试卷中。主观题突出了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向内容的整合,中外关联,古今贯通。试题考查知识的覆盖面和分布比例比较合理,其中选修的试题材料新颖,可读性强,设问指向明确,考生容易着手作答。

4.重视基础知识,坚持能力立意。试题围绕主干知识命题,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注重考查考生解读史学文献、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能否把握历史阶段特征,灵活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方法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排列位置改变,历史学科挑战加大。2012年湖北省文综试题的结构发生了变化,历史学科试题排列位置由以往的第二位变成了第三位,这对历史学科备考提出了更高要求。每一年高考文综试卷对考生来说都是挑战,其中历史试题的难度一直都很大,考生对历史学科有较强的畏难情绪。

二、寻寻觅觅,方知小径通幽景——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主题分析

结合2012年高考历史试题的具体考查内容,举例说明历史试题呈现的命题主题:

1.挖掘丰富的细节,凸显民生问题。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

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

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

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

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 (略)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城市道路交通信号灯诞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影响20世纪交通信号灯重大改进的主要科技成果。

(3)根据城市交通信号灯的发展历程,说明技术进步在哪些方面改善了城市生活。

24题考查考生理解监察制度与古代中国土地制度的关系,进而理解制度与国情的关系,反映我国追求社会公平的现实;40题,从交通信号灯变迁的角度,要求考生通过对材料的解读,作出正确分析和解答。充分显示历史学科对现实的关照与关注。

2.回应时代主题,彰显民主发展的大趋势。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8)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惟命是从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9)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4)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邻居家的葡萄树,被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

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

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

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

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

当建立民主与法制社会成为人们一种自觉的诉求时,高考试题在古今政治法律上着眼,体现了史鉴功能。从对清朝的内阁制度、古罗马的案例、中国古代专制政治的评述的考查,体现了民主的阶级性与阶段性。从中提高考生对民主政治进程的曲折与艰难的认识。

3.注重人文积累,强调学科综合能力。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25)许仙与白娘子自由相恋因法海和尚作梗终成悲剧,菩萨化身的济公游戏人间维持正义。这些在宋代杭州流传的故事,反映出当时

A.对僧人爱憎交加的社会心态

B.民间思想借助戏剧广泛传播

C.中国文化的地域性浓厚

D.市民阶层的价值取向

25题以宋代杭州的故事引入,不仅考查了考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还考查了考生对人文知识的积累,考查了古代中国的文学艺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nlc202309040422

4.考查学科素养,落实知识能力目标。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0)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喂虎”。这反映出张謇

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

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

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

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

时空观念是历史学习必须具备的。30题要求考生既需掌握时间定位,又需结合时代对1895年前后人们的观念进行考量。

5.合理构制试题,促成学生情感的提升。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

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

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33题考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通过“下海潮”理解政策与现实的关系。

6.命题更开放,探究性、开放性加强。

(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4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冲击——反应”模式。

(要求:对该模式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材料中的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

41题重点考查学生评析与阐述观点、运用史实论证问题、合理规范组织语言的能力。该题把自鸦片战争至五四运动的史实整合起来,从纵向看是中国近代社会发展史,从横向看则把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引发考生的思考。试题灵活、答案开放而有度。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和史学功底。

三、蓦然回首,灯火阑珊路在前方——2013年历史备考具体策略

对2013年历史备考我们既须心中有方略,又须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坚持下去。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点:

1.研读课标与考纲,特别是考纲,明确要求自己夯实基础。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是高考命题的法定依据。高考试题的精神内质和呈现形式要符合高中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高考《考试大纲》坚持“四个方面”,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论证和探讨问题四个方面。这些要求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基本吻合。

大家一般认为,研读课标与考纲,特别是考纲,这些都是老师的事儿,与我们无关,实际上这种想法是不对的。考纲是高考命题最直接的依托,在备考复习过程中,我们既可以通过老师的帮助对考纲进行解读,也可以自己结合考纲进行全面温故与整理,以期明确命题的知识范围与命题方式,熟悉重要史实与相关能力,为提高高考应试能力打基础。这应该是高考文综历史备考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2.更新观念,但教材的基础地位不可动摇。

根据新的课程观,教材不再是我们唯一的学习资源,而是资源之一。许多考生主观地认为自己使用的教材不重要,可以抛到一边不去管它。这是十分错误的观点。历史教材是我们学习、品味与理解历史知识最主要的载体,也是我们知识结构与知识框架形成的重要依托。在平时的复习过程中,老师的教学内容绝大多数也是依据教材展开的。老师提供的素材和资源当然重要,但许多只是一些知识点的合理补充或伸展。对教材的熟悉程度与解读程度对我们后期的备考信心有重要影响,而且教材里面有大量反映三维目标中“过程与方法”的内容,这是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关注的重点之一。由此可知,在更新观念时,我们要把对教材的有效利用放到重要的位置上,要把教材用得全面、精确、合理,不留任何空缺与遗憾。

3.2013届高考复习具体的备考建议。

一是制定周密而详实的计划。高考复习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连续而且漫长的过程,尤其是在一轮复习阶段,学习的重心应在复习基础上。我们制定计划后应该有条理地推进,每个复习阶段的重点要明确。最好是把自己的计划与老师的复习要求紧密结合起来,合理分配时间和合理利用时间。没有计划的复习一定是低效的。所以,在高三复习的过程中,同学们一定要有自己的一份复习计划。每天有计划,每周有计划,每月有计划,而且都要落实到位。这种复习的过程一定会让我们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与自信心。

二是精读教材,不留空点。复习时不能存在猜题和押题的侥幸心理,必须重视知识的全面掌握,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到位,把每一个基本概念理解透彻。第一轮复习备考要把课文中的阅读文字、插图、表格、前言、注释、大事年表等仔细阅读并加以整理,不要怕浪费时间。这样做既可以强化主干知识复习,又能兼顾到边角知识的落实到位,使之成为提高考试成绩的新增长点。

三是抓主干知识的专题整合,对历史概念要把握清楚。重视对知识点的系统化分析,重视整体知识网络的构建,体会其中蕴含的整体构思的思路,逐步理解高考典型题型的思维方法。建构知识体系切不可只进行简单的知识堆砌,而要主动的思考和质疑,在与老师或同学们的讨论和探讨中,自主完成专题建构,从而提高自己理性分析历史试题的能力和策略。要善于把零碎的知识归于某一知识结构中,不要让记忆过细的知识成为记忆的负担。尤其是在高三后一阶段要加强对主干知识的专题整理,把握历史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构建学科知识体系,形成一个较完整的知识网络。

四是联系社会生活,主动关注现实问题。近年的高考试卷体现了以人类所面临和关心的现实问题、重大社会问题为素材的命题思想,凸显了人文科学的社会功能。这就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在复习备考中,我们须善于阅读与领会各种时政信息,关注身边的时政热点,把握人类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对热点问题的复习不能停留在表面,而要从历史学科体系内挖掘和现实热点相联系的隐性历史知识,把历史学科知识与社会现实、热点问题有机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在现实和历史之间,增加自己对历史学科的感悟力与思辨力。

nlc202309040422

五是不要盲目的大量做题,训练要讲究规范。历史高考复习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对于所有知识点需要进行“地毯式”搜索,做到不缺不漏。因此,仅靠简单地做题达不到一轮复习应该具有的效果。盲目做题既没有针对性,更不会有全面性。不过,对历史学科的知识与能力的考查最终还是要落实到答卷上的,因此不做一定量的练习也是不可取的,但练习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加强限时训练。我们要特别重视对答卷规范化的训练与养成。一是要从规范答题的程序入手,如材料解析题中一般要注意以下步骤,“通览试题→审题解难→透析材料→整理构思→表达成文”,把答题规范贯穿到各个环节之中;二是要在平时的作业和考试中养成思考与作答的规范。如材料解析题的答案形式需“六化”,即答案提示化、序号化、段落化、要点化、语言化、学科化;答案内容面要宽、点要齐、话要简,要史论结合,避免文学化语言。一般情况下,一个要点最多用两至三句话表述即可,同时注意凸显关键词。在知识或概念模糊的情况下一定要回归课本,注意掌握教材上的知识与概念的表达,注重对知识点运用方法的总结。

六是要有攻坚意识,尤其要聚焦高考中的常考点。特别是其中必考而自己还没有掌握好应对策略的内容,如近几年高考中出现的历史小论文写作,2012年新课标卷的评析“冲击——反应”模式的小论文就让考生有眩晕之感。历史小论文包括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一是论点(观点),需从材料关键词中找出;二是联系知识,罗列论据,论证观点;三是合理安排结构,论证过程中逻辑要清楚、严密,做到证据与观点之间的无缝连接。论证过程应有“历史味”,应采用学科语言,做到言必有据,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切忌空发议论或简单的罗列史实。要做到下笔成文,讲究格式,不能像问答题一样仅是回答问题,而须以文章的形式来呈现。论文中要进行分段,以便突出结构。紧扣评论对象,观点明确;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另外,史论结合要求史中有论,论从史出。一定要使用历史学科语言,切忌口头语。单纯的史实堆砌,或者是整篇的论述,都是不能得高分的。历史小论文一般都有字数限制,应抓住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在充分理解材料和命题意图的基础上,先打草稿或列腹稿再动笔,以确保语言精炼,切中要害。

新课程历史高考试题每一年都以“稳中有变”的方式呈现,但高考历史试题对我们考生的要求是稳定的。主要考查我们历史学科的思维能力、学科素养、人文素养和现代公民素养,侧重考查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和提取分析历史信息的能力,考查大家对新的史学观念、一般研究方法的把握等。把握并逐步实施这些要求,必然有助于2013年高考历史学科取得更好成绩。

责任编辑 赵玉渊

篇4:2013届高考地理总结

高三地理备课组

一、今年高考地理试卷特点

今年是广东省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第4年,文综中的地理部分对往年的试卷有继承,也有创新,今年的试卷有以下新特点:

1、题型前难后易,有新变化

2013年广东高考文综地理从选择题设置来讲,比过去三年略有新难度。而综合题的材料选择与题型设置均中规中矩,与考生平时练习相差不大。近年来广东高考地理的高考趋势主要体现在命题的生活化、图像化,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时事热点、数据图表的分析,建立与高中所学地理知识的联系。

2、内容模块:读图模块减少,难度较往年上升

首先,从内容的考查来看,在今年的高考地理试卷中,各模块的比重考查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基础知识考查上,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比重较往年有所下降,可持续发展的考查比重从15%上升到22%,而以往考生很容易直接看材料拿分的读图题,今年比重缩水,整体难度比去年有所上升就不难理解了。

3、题型设置:选择题变难,综合题简单

选择题的变化除了体现在模块比重上,同时兼有选项区分难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选择题的选项区分难度加大,并且存在需要学生进一步推理的婉转描述方式,因而增加了直选难度,更多需要考试依赖排除法进行作答。

从中可以发现,往年高考的综合题大题主要考查区位因素与区域可持续发展措施,考生在平时学习中已经非常熟悉,因而综合题考生的拿分会较选择轻松很多。

总得来说,今年高考在往年的基础上,除了注重主干基础知识的考查,还增加了辨析长文字选项能力的考查,因而有了新难度。

二、教学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我们按照既定工作计划,与年级一道扎扎实实开展地理高考备考工作,有条不紊,对高考地理的备考和思考有如下几点:

(一)团结协作,深入备考

备课组各成员,同甘共苦,同舟共济,一心扑在高三教育工教学上。我们目标一致,集体备课,集体决策,毫不计较,无私奉献,常交流、常讨论,同心同德进行高考备考工作。

(二)强化备考复习研究

1.研究2012年广东省高考年报。高考年报把当年考生的试题答题情况都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有好的评价也有不好的评价。

2.研究地理高考考纲,详细罗列考纲主干知识要点。广东省高考方案改革后,地理高考考纲编写得过于笼统,与教材中的章节目录相差不大,没有详细罗列知识点。为了在高考复习中做到详略得当,我们根据高考考纲,详细罗列主干知识要点,利开展高三复习备考极为有利。

3.深入研究2010——2012届地理高考试题。研究试题的风格,深度、难度和广度等。

(三)分阶段、有侧重逐步推进备考

1.第一轮复习,注重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

2.第二轮复习,把握地理事物之间的联系,提升能力。

3.第三轮复习注重答题技巧和答题规范。

(四)备课组全体成员默默奉献,吃苦耐劳的精神

对今后高考备考的启发我认为有:

1、扎扎实实夯实基础,全面落实高考考点要求,不遗落,不以过去的经验和老眼光来看待以后的高考,因为高考存在一些变数,但扎实的基础是始终的起码的要求;

2、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地理基本素养的培养,功夫在于平时,更在于高

一、高二就要抓起和培养,高一高二对能力的培养是我们比较容易忽视的阶段;

上一篇:什么样简历最受名企欢迎?名企HR支招下一篇:对暗恋女孩的生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