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哲学思想

2024-04-14

经济哲学思想(精选6篇)

篇1:经济哲学思想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及经济学思想论文

一、引言。

恩格斯指出,自然界不仅是人的生命之源,还是人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离开了自然界就根本谈不上人的存在,更谈不上人的发展。自然辩证法中体现了丰富的生态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母体,人类不可能脱离自然界而单独生存。在现代的社会中,自然辩证法中所体现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知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但是怎样和谐相处从现在我们所生活的环境来看,似乎人们又不知道。

碳的排放与工业企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关系,一个国家的 GDP需要工业企业的发展,也势必会排放更多的二氧化碳,想要减少碳的排放量,就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对国家的经济实力也会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这也是各国在气候大会上不能就减排达成一致的原因。也可以说,一个国家的碳排量是与经济实力相挂钩的,发达国家自然碳排放量很高,应该首当其冲的承担减排的重任,但是发达国家往往不愿意因此而影响到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中国家亟需发展,自然对碳减排也不会大力支持。但是如今的环境状况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刻不容缓,在达不成协议的前提下就更多地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利用技术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最大化的用处,使生产中的废弃物减少到最低,并不断进行探索以发现更多的可再生、可循环利用资源。

二、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

低碳意味着更健康、更自然,低成本,低代价。低碳经济的主要目的是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的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以及其他非生产活动的需要,运用自然和社会规律所创造的一切物质手段及方法的总和 (《哲学大词典》1992)。

低碳经济的辩证思想表现在:第一,低碳经济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低碳经济的提出缓和了人与自然紧张的矛盾关系,人们在用尽一切办法来弥补自己造成的过失,努力地实现的和谐统一。第二,低碳经济体现了人类正确运用自然规律。自然辩证法的自然观要求我们不断地概括和运用自然科学的最新成果,发展和更新人们关于自然界辩证发展的总图景和对自然界的总观点。低碳经济虽是在人类认识到环境破坏之后所做出的补救措施,但体现了正确的自然观。第三,低碳经济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为我们提供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途径,提倡人类节能减排,将高耗能经济向低耗能经济转型,减少碳的排放量。低碳经济以及低碳技术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在如今人口数量剧增,资源短缺的时代,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三、低碳经济的经济学思想。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低碳经济是想要达到每排放单位二氧化碳就要生产出更多的 GDP 的目标,研究的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对 GDP 的影响。目前关于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以及广泛普及,使得学者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低碳经济这一研究领域。与低碳经济相关联的许多学科都涉及到了环境保护,但可能侧重点有所不同,但这些学科都构成了低碳经济学的.理论基础。生态经济学是由生态学和经济学相结合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生态系统与经济之间存在的相关关系。循环经济本质上市生态经济的延伸,提出的循环经济理论对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生态经济、循环经济,以及如今的绿色经济、低碳经济构成了如今的经济思想,而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也成为了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

经济学强调“理性人”,认为人都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就像在引言中提到的,各国都不愿以降低经济发展水平为代价来减少碳排放量,这样持续下去,最终毁灭的将是人类自己。现在的碳减排或许会降低经济的增长速度,影响到国家的 GDP,但是若不减排,若干年后地球不复存在,GDP 就无从谈起了。现在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就是经济发展与碳减排之间的矛盾,经济学中称之为“目标冲突”,其实低碳经济的理论就可以解决这个矛盾,只是这个过程或许有些漫长,但是从长远利益来看,以适当减缓经济来换取环境的恢复是符合“理性人”的假设的。低碳经济理论存在着许多的经济价值,提供了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而且促进了消费观念的转变,使得人们将更多地依赖物质消费向精神消费转变,节约了资源,促进了消费。

四、结论。

低碳经济应将重点放在企业生产。温室效应的形成,更多的还是因为企业进行的高耗能生产,或是排放大量的未经处理的废水废气。企业的生产与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是否发达有关,一国的工业化程度又会关系到这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水平,因为企业的生产和企业、国家的利益相挂钩,所以在要求企业减排时并不容易。美国是世界上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因为不想经济受到影响,在《京都议定书》颁布后又退出。因此,倡导低碳经济需要企业的支持。目前有关低碳经济在发达国家核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着差异,因此“碳交易”市场得以出现,或许这会是未来高碳国家向低碳经济做出努力的一种途径。

参考文献:

[1] 宫丽艳 . 自然辩证法的生态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J].哈尔滨市委党校学报 .(5)。

[2] 刘秋媛 . 消解环境问题的路径探究--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生态思想的思考 [J]. 决策探索 .2011(4)。

[3]刘沙沙。从自然辩证法角度看“低碳”[J].低碳经济与社会。.8.

[4] 孙雨 . 低碳经济的技术哲学思考 [D]. 东华大学 .

[5]曾国屏。科学技术进步与自然辩证法的发展[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19)。

[6] 薛进军 . 低碳经济学 [M]. 北京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1.

[7] 邱双成 , 崔华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代审视 [J]. 生产力研究 .(9)。

[8] 岳婷 . 低碳生活方式的哲学思考 [D]. 渤海大学 .2012.

[9] 杨小军 , 林敏 . 低碳经济的哲学思考 [J].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5.

[10] 陈柳钦 . 低碳经济:全球经济发展新趋势 [J]. 科学决策 .2010(4)。

[11] 刘启春 . 知识生产力的哲学思考 [D]. 华中师范大学 .2012.

[12] 孙新章 , 王兰英 , 姜艺 , 等 . 以全球视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23)。

[13] 童文丽 . 基于辩证法的角度剖析“碳关税”征收原因 [J]. 商情 .2012(26)。

[14] 陈新平. 美国征收“碳关税”的真实意图和我国对策 [J]. 中国财政 .(21)。

[15] 方大春 , 张敏新 . 低碳经济的理论基础及其经济学价值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21(7)。

篇2:经济哲学思想

实践哲学视野中的经济学与经济哲学

经济哲学是经济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实践哲学与经济哲学具有本质联系,马克思第一次使经济学有了哲学的含义,使经济哲学深入到哲学的基础中.经济哲学对人的本质的一个特殊方面作出独特的.探讨,统一了规范性与描述性,超出了政治经济学的范畴.经济学本身的发展代表了哲学向实践、文化和生活世界的转型.经济哲学的产生也来自于现实问题的要求.

作 者:赵海峰 作者单位:黑龙江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0刊 名:北方论丛 PKU英文刊名:THE NORTHERN FORUM年,卷(期):“”(2)分类号:B089关键词:实践哲学 经济哲学 经济学 哲学范式转型

篇3:经济哲学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国民经济学,矛盾,批判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笔记本I的“工资”一节中, 马克思通过列举社会经济存在的三种状态, 即社会财富增长、社会财富衰退和社会发展饱和, 来分析考察这三个不同时期工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显而易见, 在社会财富衰退的时候, 作为社会底层的工人所遭受的痛苦是最大的;在社会财富增长时期, 相对来说, 此时工人的地位是较为有利的, 但社会总财富的增加也意味着社会总需要的增加, 工人不得不延长劳动时间以换取更多的报酬, 随着分工的扩大和资本的积累, 工人在精神和肉体上也被贬低为机器, 可见, 即使在最有利的社会状态中, 工人也会沦为机器或者资本的奴隶;在社会财富达到顶点时, 工资和资本利息的降低会增加工人之间的竞争, 工人的生活又将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因此, 在社会的衰落状态中, 工人的贫困日益加剧;在增长的状态中, 贫困具有错综复杂的形势;在达到完满的状态中贫困持续不变”, 似乎哪一种社会形势都不利于工人的生存与发展。而这明显是与国民经济学的最终目的相悖的, 斯密的国民经济学宣称是要促进社会财富的增长和人民的幸福, 而这反映的是却是社会越富裕, 就会有越多的人遭受痛苦。马克思政治因为看到了这一点, 才开始展开对国民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矛盾的批判。

一、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劳动观的批判

《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人”, 主张一切“以人为本”, 如何促进人自由全面的发展是马克思追求个人发展的最高境界。马克思批判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国民经济学站在了反工人阶级的立场, 他们经济学的出发点是“理性经济”, 一切都可以用经济来量化, 它关注的是财富而不是人, 它的理论价值在于是否解决了社会发展的财富问题, 而不在于是否解决了人的命运问题, 劳动者仅仅作为财富的生产者而被作为考察对象, 所以国民经济学无法解释也不想去解释工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受苦受难的原因, 抑或是他们觉得工人的命运是应该的。

马克思站在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上分析工人的理论要求与实践要求。第一个矛盾是产品的矛盾, 即产品的归属与丧失。依据国民经济学家的理论观点, 劳动的全部产品是属于工人的, 但实际上, 工人不能自由支配自己的劳动产品, 他们所得到的“不是作为人而是作为工人生存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不是为繁衍人类而是为繁衍工人这个奴隶阶级所必要的那一部分”, 这在理论与事实上就构成了明显的矛盾。马克思认为劳动不仅是人实现目的的手段, 而且是人的自由得以实现的基础,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下的劳动仅仅是为了追求物质财富, 工人出卖自己的劳动也只是为了保证自己和家人不被饿死, 工人的贫困是从劳动中产生, 工人劳动的异化也导致了工人全面的异化。首先是物的异化, 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力量越多, 创造出来的反对自身的世界力量就越强大, 劳动产品越来越被对象化;其次是人的自我异化, 劳动本身是存在于工人之外的东西, 但工人在劳动中并不感到幸福, 相反是肉体和精神的折磨, 劳动变成被迫的劳动;第三是人同自己“类本质”相异化, 人的劳动不再是自由自觉的生命活动, 而变成仅仅维持自己及家庭生存的手段;最后是人与人相异化, 劳动者生产的产品不属于劳动者本身, 为资本家所有, 与其说资本家是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 不如说资本是统治工人的异己力量, 工人陷入了“物的依赖”中。

一方面工人的劳动产品不属于自己, 另一方面, 国民经济学家还坚持“一切东西可用劳动来购买, 而资本无非是积累的劳动”。这是马克思批判的第二个矛盾, 即劳动的购买与出卖。资本是积累的劳动, 但拥有“劳动资本”的工人却不能购买一切东西, 不但如此, 他们还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和“人性”去换取基本的生活物资。马克思举例说懒惰的土地占有者坐收占土地产品三分之一的地租, 再除去资本家的所得, 剩下的一点即工人所得, 甚至不够养活4 个孩子, 这也是由于劳动的异化导致的, 即劳动不再是属于工人自己。

马克思在分析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劳动价值论的矛盾以后, 进一步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关系方面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矛盾。国民经济学家认为“劳动是人用来增加自然产品的价值的唯一东西, 劳动是人的能动的财产”, 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里, 土地所有者和资本家凭借拥有的资源而不是通过劳动占据着大量的社会财富, 资本家因为拥有资本而能够取得利润, 土地所有者因占有土地而能够获得地租, 相反, 作为创造物质财富的主人的工人, 既无土地又无资本, 便只能靠出卖自身的劳动来取得工资, 使得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处于地主、资本家的统治下, 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这揭示的是第三个矛盾, 即工人能动与被动的矛盾, 在理论上赋予了工人极高的价值, “劳动是能动的财产”, 但在实际中, 工人却时时刻刻处于被动的地位。

二、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分配观的批判

国民经济学家说“劳动是唯一不变的物价”, 工人靠出卖劳动获取工资, 但在现实中, 劳动力的价格“更具有偶然性, 更受波动”。即认为在资本主义条件下, 劳动力是衡量一切产品价值的不变的尺度, 但劳动力自身的价格却不稳定。这是国民经济学理论与现实的第四个矛盾, 即劳动力价格的变与不变。马克思曾说过“资本家同工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实际上是一种敌对的斗争关系”, 而工人工资的高低则是由这种敌对斗争决定的, 不可否认的是斗争的赢家往往是资本家。因为资本家拥有一定的资源和财富, 他们失去工人还有资本去寻找其他的出路, 但工人失去资本家则失去了生活的唯一来源, 且工人的联合也只会让自己所处的环境更加难过。资本家凭借这种巨大的不平等的优势, 向工人所支付的工资通常是“最低的和唯一必要的工资额”, 即使工人处于如此低下和不利的地位, 资本家却还能自由地雇佣工人, 工人也因为生存被迫出卖自己的劳动, 可想而知, 工人之间的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 而且工人的工资还会随着社会财富的增加或者工人之间的竞争上下波动, 劳动便不再是国民经济学家口中“唯一不变的物价”。

另一方面, 工人、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三大社会阶级所对应的收入分配形式是工资、资本的利润和地租, 按照理论, 地租和资本利润是工资受到的扣除部分, 但在现实中, “工资是土地资本让工人得到的一种扣除, 是从劳动产品中让给工人、让给劳动的东西”。工资的产生在理论与现实中是完全相反的, 这是马克思揭示的第五个矛盾。即工资分配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简而言之, 工人的劳动被异化, 工人所生产出的产品也被异化, 工人的工资也被剥削的所剩无几, 这一切都是国民经济学站在资本主义立场上的结果, 根本没有意识到也不会去意识到这是由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所决定的。

三、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需要观的批判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的分工也将更加深化明确, 国民经济学家认为是提高生产效率, 缩短了必要劳动时间, 提高了劳动生产力, 有利于社会财富的增长和积累, “促使社会精美完善”, 但他们忽视了这样会使工人陷于贫困直到变为机器。这是马克思揭示的国民经济学的第六个矛盾, 即国民经济学家初衷与结果的矛盾。劳动促进资本的积累, 社会财富的增长也促使社会福利的增长。分工会导致工人越来越依附于资本家, 工人之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 工人的工资也会被降低, 还要面对生产过剩带来的危机感, 每天都挣扎在温饱边缘。不过这与国民经济学家的立场是一致的, 他们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上, 关注的只是资本家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增长, 不会关注工人作为人的生存状况和发展情况, 在他们看来, 工人只是财富的附属品, 工人只能出卖自己的劳动来维持生活的继续, 虽然他们从不承认, 但是这仍然避免不了国民经济学家不能自圆其说的矛盾。

通过分析以上几点, 最后, 马克思从总体上揭露了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在理论和实践上的总矛盾, 即第七个矛盾, 社会与工人的对立。国民经济学家在理论上总是说“工人的利益从来不同社会的利益相对立”, 工人的利益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利益相一致, 但实际上, 无论资本主义社会处于什么状态, 总是对工人不利, 也总是不断加深对工人的剥削。正如前文所述, 不管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财富处于增长、衰退还是饱和时期, 工人都是处于贫困被剥削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 在国民经济学家那里, 人与人之间的需求也是不平等的:工人追求的是维持自身生存的需要, 而资本家则是为了追求自己资本能够盈利的需要, 工人的需求是最底层的。工人的需要理论上说可以提高, 可以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 但是在资本家看来, 工人需要的提高以资本家自身需要的降低为前提, 为维持自身的既得利益, 他们对工人的压制和剥削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资本家根本就不会允许工人提高自身的需要。

综上所述, 马克思从劳动观、分配观和需要观三个方面深刻剖析了国民经济学的理论与现实的矛盾, 并从七个方面来阐述了具体方面的矛盾:产品的归属与丧失、劳动的购买与出卖、工人的能动与被动、劳动力价格的变与不变、国民经济学家的初衷与结果矛盾, 即分工的出发点与结果对立、社会与工人的对立和工资分配理论与现实矛盾等, 论证了资产阶级国民经济学的伪科学性, 进而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 国民经济学对工人的考察是经济学的考察, 而马克思对工人的考察则是哲学的考察。在马克思看来, 国民经济学家只是从自然的、非历史性的立场出发, 在资本主义社会的限度内, 以私有制为基点来说明他的经济学说, 这就决定了国民经济学所研究的经济理论并没有从根本上说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实质, 更不会去剖析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矛盾, 所以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不可能科学地揭示资本主义经济运动的规律, 马克思只能从经济现实出发去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矛盾, 揭示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同时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并不是纯粹经济学的批判, 而是在“扬弃”的基础上将哲学与经济学结合起来, 开创理论意义上的经济思想, 这也为后期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0.

[2]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1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

[3]张雷声.马克思的第一部经济学著作的手稿——《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4 (9) .

[4]庄忠正.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逻辑进路[J].理论探索, 2015 (1) .

篇4:浅析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

【关键词】经济哲学;实践;异化劳动;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是对现实社会、经济生活、经济思想的哲学反思,即是说这一反思是基于社会生活及其历史进程。整理、阐释和发掘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为的就是用哲学理论方法来指导经济学研究,反过来对经济学研究向哲学理论层面提升,进而达到这两方面完美的统一。研究马克思经济哲学,须厘清其发展脉络,全面而客观地深入理解马克思经济哲学形成及发展的轨迹以及核心思想。马克思经济哲学观的确立马克思经济哲学观是在从批判走向现实的过程中确立的。要真正地把握马克思经济哲学的核心思想,就需要明晰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及向经济领域长入的发展理路。

一、马克思哲学世界观的萌芽

马克思的哲学世界观萌芽于1843年9月之后。他在《莱茵报》工作的时期,目睹了当时的政治斗争,并且开始对物质利益问题(林木盗窃问题和共产主义问题等等)有所接触,这促使他转入对国家问题的研究,并开始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系统批判。其后的几部著作中,他运用费尔巴哈“主体颠倒”的方法阐释了家庭、市民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分析了德国实现人类解放的条件,决定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

也正是历经这一过程,马克思提出经典论点:法的关系一如国家的形式,两者根植于“物质”的生活关系,这决定了其无法从两者本身或是从所谓的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正因如此,对这种物质的生活关系的总和——即黑格尔依据十八世纪英法先例称为“市民社会”的解析,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在这段论述中马克思已经认识到国家、法、政治等等一切事物的根源都不是它们自身或纯粹精神,而是存在于社会的实实在在的物质生活关系之中。决定国家和法的东西是家庭和市民社会,而不是相反作为绝对精神显现的国家成为家庭和市民社会的目的,只有家庭和市民社会才是国家的前提和真正社会活动的原动力,并指出“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

其在《导言》中鲜明地认为:哲学作为“批判的武器”是不能取代无产阶级革命的“武器的批判”,坚定地作出“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的论断,同时认为二者是统一并相互转化的关系。充分地表达了其要把哲学的视野从虚无的“天国”拉回到现实的“尘世”的意念,“尘世”即是马克思所指涉的实践所造就的现实的人间世界,由此不难看出其深刻理解并突出实践的重要意义。也正是缘于他对黑格尔之法哲学体系的批判,为他指出了通向弄清问题的研究道路——即向以劳动为主体的经济领域的长入。

二、向经济领域的长入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可以说是马克思使哲学履行哲学改造世界的功能而向经济学领域的展开,是马克思开始解剖社会经济关系,从而在世界观上发生决定性转折的思想结晶,《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乃是马克思经济哲学学说的诞生地,自这部手稿起直到《资本论》,马克思在所谓经济学领域内的全部创作都是以哲学世界观作为前提。我们特别强调它首先是并且始终是“批判”,因为离开了这一点,就谈不上真正的经济哲学,就会把马克思的科学混同于“无批判的实证主义”。

黑格尔看到了劳动的本质,认识到了人的自我创造过程就是其劳动过程的展现,人创造出了现实的人的本质是以自己的对象化劳动为途径。马克思认为,自由自觉的劳动才是人的真正本质,也正是从劳动出发,阐述了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人作为有意识的类存在物,不仅可以按自己固有的尺度进行生产,还可以按任何物种的尺度来塑造,所以劳动中的对象性和由此产生的对象化活动,使人建造出了以人为主体的自觉世界。

不同于费尔巴哈的思想——从自然的感性层面来界定人的类本质,马克思界定人的类特性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劳动有且只有在这一前提下,才能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本真劳动”。这一论断是关于“人的本质”的更深刻理解,它明显有别于先前的自然主义与唯心主义。马克思站在全面的发展的立场,对现实的劳动过程进行深入的剖析,得到关于人的类本质的正确理解。

三、异化劳动理论的探析

马克思在批判地吸收异化论的基础上,阐述了系统的异化劳动理论。之前的国民经济学家们对于劳动本质的论述难中要点,若要真正明晰本质,首先要真正地确认劳动在其发生与发展过程中的确被异化了,并且要明晰其被异化的理路。如此,则劳动问题可在现实与抽象间完成转换,完成哲学向经济学的长入。其次,劳动本质的阐发,只能限定在具体的关系中,包括私有财产、人、社会财产等诸方面的关联,且须明确私有财产为劳动异化的必然产物。

以此为基础,马克思运用异化概念对资本主义进行了深入分析,揭示出资产阶级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间,劳动活动自身,人同自己类本质间,人与人之间四种关系中是如何发生异化的。

四、劳动者的劳动与其生产产品之间的异化

关于劳动与产品间的异化,他在大量的现实调查基础上,发现了一种有悖常理的现象,即“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分析认为:工人的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同他们的劳动相对立,因为工人的对象化劳动,本来应该是人的本质力量的体现,但是这种劳动却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而成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在资本主义的现实条件下,这种对立只能无限扩大,最终使工人的劳动丧失主导地位,反而沦为其劳动对象物的奴隶,资本所有者对劳动者所生产的产品的占有成为异于工人本身的对立物,占有就表现为异化、外化。异化的根源不在于物的世界,而是物的世界本身是通过资本奴役的、不自由的劳动中所产生的。

1.劳动活动的自身异化

在劳动者同产品之间的“物的异化”的结果之外,其本源是存在于生产活动自身的“自我异化”。行为的必然结果是产品,若结果由內在转化为外在,则其发生的原因就必然是同一的。对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表现,其描述为:对于劳动者来说,本应属于内在的劳动却转变为外在的,劳动者所从事的劳动如同瘟疫,是强制的、非自愿的劳动,它仅仅是维持生存的的手段,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能自由地发挥自己能力的活动。这种反常的现象可以理解为:人在从事本应作为人本质的劳动活动中,却如迷失在地狱一般,堪比牛马之类的动物,而从无劳动的行为中,如吃喝等生物性活动方式,反而觉得自己是人了。

2.人同自己类本质的异化

提及“类意识”,不能绕过费尔巴哈,他提出人具有一种能把事物和自己以“类”这种普遍性意识来认识和把握的能力,并使其明显区别于动物。马克思受其影响,在形式上与其保持一定的相似性,就内容而言,二者泾渭分明,他认为:自然界中的事物,在人的理论与实践活动中可以转化为劳动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和精神养料,在此过程中,人自身也完成了类存在的升华。同时他强调:“人所以为人,异于动物的最本质的原因是人从事着劳动实践这一物质的、感性的活动,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即改造无机界,证明了人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由此可知,劳动实现并确证了人的本质,那么,一旦劳动演化成了异化劳动,人就失去了自己的类生活与类本质。作为类发展条件的劳动对象及自然界与劳动强行剥离,劳动活动本身就失去类自我发展与肯定的作用,只能以个体维持生物性存在的一般性的方式出现,其目的也从维护类群的整体良性发展沦落为个体间为生存与利益的活动。

3.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

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结果直接引发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异化。“人同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由此推论,类本质的异化所导致的分裂将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只有从类群中剥离一部分人——即资本家,才能实现这种对象化的劳动所产生的异化的劳动和产品存在;另一方面,这种异化的分裂既成现实,就必须有相应的承载体,那就是说,劳动与产品的异化必会催生资产阶级的资本家。这正符合马克思的论断:“劳动者同劳动的关系,生产出资本家同这个劳动的关系。”

在资产阶级经济学无法否定的既定事实中,马克思凝练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并由此延伸至人类本身的异化,并向生产关系层面延伸,追本溯源地指出异化劳动是阶级关系产生与私有财产出现的直接的、根本的原因。

五、资本理论的阐释

马克思的资本理论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他深刻探析了资本的本质,全面分析了资本所具有的性质。这是一个动态的历程,是马克思不断研究的结果,它促进人类在经济哲学理论上前进了一大步。

1.资本的产生

资本之所以能产生,源于私有财产不断的扩大与积累,这同样是现实生产关系之所以不断对抗升级的原因。《雇佣劳动与资本》明确指出资本是社会生产关系,且是私有制基础上的生产关系,其贯穿着资本始终,在《资本论》中有更为详细的论述。相伴社会关系的物化性分裂,人和人之间的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资本和雇佣劳动关系。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资本属于一个特定的政治经济范畴,是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的直接体现。其表象为货币和生产资料,而二者绝非其真实内涵。它们只有在某种前提下即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力成为商品,其作为剥削雇佣工人的手段被资本家运用时,才实现与资本的转化。正如马克思所讲,资本家们真正感兴趣的是作为商品的劳动力的价值,正因劳动力是一切价值的源泉,劳动者出卖了作为商品的劳动力,劳动者本人不再有其使用价值,资本家则掌控了一切。正是由于资本家可以支配劳动力,他们对劳动成果才有权占有。

2.资本的本质

马克思从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出发,对资本的本质作出首次准确而全面的认识。其在深度研究资本积累的过程后,认为全部资本都是剩余价值转化来的,资本是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这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和生产目的。资本从本质上说,是由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的。资本与生俱来的这种经济权利,源于资本生产的根本目的在于资本通过控制和支配雇佣劳动,通过具体的劳动生产过程来获得尽可能多的利益。资产阶级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为了最大限度地剥削工人,压榨工人,获得最大的利益,在他们统治的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创造的生产力却比以往所有时期都要多,都要大。资本的内在动力与外在压力决定了它的本质,即在客观上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首先,在资本占统治地位的社会之前,人们受落后生产力条件的限制决定了社会的所有制形式、财富的社会分配和人类发展的生产方式,这些要素决定了简单商品生产是当时的生产状况。在之后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维护社会等级的需要是奴隶和农民创造财富的主要目的,尤其是封建专制制度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提升,生产条件优越的作坊主日益富裕,发展成了剥削工人劳动的资本家,雇工和学徒沦为了雇佣工人。其次,对资本的产生和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的因素是商品经济的发展。在封建社会末期,伴随着商业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一些商人成为了包买主进而成为小商品生产者的控制者,主要途径是通过收购商品和提供原料给小商品生产者,使其逐渐丧失生产资料,这样包买主一步步成为了产业资本家,而小商品生产者沦为了受雇于包买主的雇佣工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和发展与资本的原始积累是分不开的。正如马克思所说:“资本主义从来到世上,每一个毛孔从头到脚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所谓的原始积累其实就是资本家使用暴力手段强迫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相分离,使劳动者沦为自由出卖自己劳动力的工人,使少数资本家积聚了这些财富。

(三)资本与剩余价值

《手稿》全面阐述了资本与剩余价值的具体内容。他研究商品价值与货币转化为资本,阐明了劳动与劳动力的本质区别。在市场上,货币所有者购买劳动力是为资本主义生产做准备,从而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了可能性,但是,只有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剩余价值才被生产出来,货币才现实地转化为资本。资本家通过占有工人的劳动使自己的资本价值增殖。显然,这深刻地揭示了剩余价值的实质。

马克思将资本的总公式表述为,G—W—G’,而G’=G+g,即“等于预付的货币额加上一个增殖的货币额,原预付货币额加上一个增值额,这个增值额或超过原价值的余额叫做剩余价值”。因此,这一过程是劳动过程、价值形成过程和价值增殖过程的合体。根据马克思的论述,商品流通领域的货币仅表示固定价值量,并不生产剩余价值。同时,剩余价值也不会出现在第二阶段——商品出卖阶段。最终,剩余价值还是出现在流通领域的第一阶段——购买商品阶段。

如是而言,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不但开创了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视角,而且为研究具体的经济学理论提供方法论基础。正确理解与运用马克思经济哲学思想,于世界范围内,能够为各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设计指明正确的方向;就我国来讲,其不仅是国家制度的基石,也是国内现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

【参考文献】

篇5:思想汇报,经济

篇一:关于经济发展的党课思想汇报

党课之中国经济转型的思想汇报

中国至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经历了三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已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国家综合国力不但增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国际影响力越来越大,所取得的成绩令世界瞩目。然而,中国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其固有缺陷,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来存在过度依靠投资拉动、资源消耗大、坏境污染严重、产业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长期处于世界产业链低端、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这些因素都决定着我国经济发展不可持续。中国经济转型的大方向应该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推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邓小平同志曾多次强调“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国生产力相对还比较低、生产技术落后、缺乏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是我国经济优化升级所面临的最大困难,这就主要牵涉到我国的教育体制问题了。国家应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改变中小学的唯分数论,化应试教育为素质教育,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努力培养一大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国之栋梁。同时,大力发展我国职业教育,充分保障职业院校教育质量,提高蓝领工人的待遇和社会地位,改变人们对职业教育的传统看法。另外,政府应在企业和高校之间搭建科技交流平台,将科学技术有效转化为生产力,鼓励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我国经济转型的另外一个困难是内需动力不足,靠投资型拉动经济增长虽然可以在短期内取得很明显的效果,但这种经济增长不可持续且容易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要提高内需拉动力,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是加快推进城镇化发展,另一方面是加快收入分配改革。努力调节高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鼓励百姓消费。城镇化发展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不可盲目求快,不求质量。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东中西地区合理推进,要防止城市病、面子工程,要切实落实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后的生活与工作,完善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引导百姓改变传统消费观念,鼓励百姓多消费。城镇化发展好了,百姓的钱包变鼓了,消费市场自然会红火,服务业自然会加快发展,也就拉动了内需,中国的经济也将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春天,并且这种发展是良性循环可持续的。

我国经济转型还有一主要困难就是就是要深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经济体制改革对经济增长的推动力已被消耗殆尽,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政治体制改革能不能很好的进行下去,将直接关系着经济转型能否成功。政治体制改革已经入深水区,剩下的都是一些关键的难啃的骨头,牵涉到多方利益,执政者们应坚定信念,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来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改革很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转变政府职能,加快建设服务型政府,改变传统的重管理轻服务观念,优化行政审批制作,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质量,做到行政环节公开透明,为增强经济活力和创造力提供良好环境。同时,完善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在政策上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发展,为它们提供良好的融资环境和公平竞争环境。

当然我国经济转型还面临着一些其他方面的困难,例如资源趋紧、人力成本升高、交通运输有待进一步改善、国家周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等。但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做好政治体制改革、拉动内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这三方面的工作,我国经济转型必将能有所实现。

篇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汇报

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思想汇报

王芳

尊敬的党支部:

对于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必须从两个方面加以认识:一个是基本制度,一个是经济体制。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了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即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另一方面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党的十八大报告正是这样表述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的。从经济方面看,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完善宏观调控体系,更大程度更广范围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完善开放型经济体系,推动经济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加可持续的发展。上述目标,既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的内容,又包括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容,涵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生产、分配和交换等主要环节,以及基本制度、经济体制和对外开放等主要方面,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制度体系,为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

正确认识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上述目标,需要明确以下几点:第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绝不能否定和抛弃社会主义制度。要特别警惕把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作为所谓的普世价

值,并以此为标准来确定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设计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蓝图,主张全面推行私有化、自由化,与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完全接轨,实行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宪政;符合这种标准的所谓的改革才是真正的改革,与这种标准不相符合的制度比如公有制、计划调节、共同富裕和共产党的领导等,都被看作旧制度的残余和改革的障碍。同时,也要警惕对市场经济的改革提出质疑,主张重回传统社会主义老路的观点。这两种观点看似对立,实则相通,都否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

第二,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已有成果,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基础和出发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向前推进,从总体上看,中国已经成功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确立了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形成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在实践中展示出极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活力。只有承认这一点,增强我们的制度自信,才能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把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向前进。

第三,现行的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任务依然比较繁重。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以及基本经济制度不完善、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过大现象严重等问题依然突出,需要通过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以解决。

构建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经济制度,归根结底,就是要使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得到更充分的体现,而这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是否实现了社会的共同富裕。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政府,最终也都要通过共同富裕体现出来。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必须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必须全面贯彻这一根本原则,切实解决现行经济制度中存在的种种弊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实现共同富裕,使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使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更好地得到发挥。

篇三:XX年08月入党思想汇报 中国经济形势

据宇博智业市场研究中心了解:中国上半年经济增长速度在期待与猜测中终于定格为7.4%,虽然反映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但多个宏观数据表明,中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结构调整稳中有进,转型升级势头良好。下文为XX年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一,从数据看我国经济转型新起点

(一)经济增长的内需动力在增强,投资消费出口三大需求关系趋于协调

由于过去我们投资、出口这两驾马车占的比重大,消费占的比重小,因此这些年我们一直在调整。比如说,XX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高于经济增长的%。XX年投资和消费的贡献基本接近,在整个经济增长中消费、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都在4%左右,净出口为负%。出现负数说明我们的进口大于出口,而不是说出口对于中国经济增长是负的贡献,这只是统计核算的结果。现在比较协调的三大需求结构是转型取得的进展,是将来我们往前走的一个依托。

(二)第三产业发展活跃

服务业活跃的结果是就业容量扩大。曾经有人担心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慢将影响就业。XX年、XX年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连续两年为%,但这两年我国城镇新增就业分别超出了预期目标366万、410万。这些数字证明,服务业已经成为我国就业拉动的主要力量,这是转型的结果。

但现在,第二产业吸纳的就业比重很高,第一产业吸纳就业比重也仍然偏高,而服务业仍然偏低,中国经济最终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型应该是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大头,现在远远没有达到。

(三)国际收支和出口结构继续改善

我国国际收支中的贸易顺差占GDP比重连续三年低于3%,在国际认可的合理水平以内。XX年我国贸易顺差占GDP的比重高达10%以上,受到了国际社会攻击。其实,我们不是依赖出口,问题出在哪呢因为我国属于国际分工的低端,加工贸易比重太大。过去所谓的外商投资出口企业其实不是真正意义的企业,而是车间,只是在完成订单,原料、销路都由跨国公司决定,我们]仅靠简单的组装来赚取一点加工费。例如,加工一个芭比娃娃我们赚几美分;一个出厂价150美元的苹果手机我们赚3到5美元加工费。结果国际社会却把账都算到了中国头上。所以问题不在于我们依赖出口,而在于出口结构不合理。

XX年《政府工作报告》里有这么一句话:鼓励通信、铁路、电站等大型成套设备出口,让中国装备享誉全球。当年,站在欧洲一些国家的港口,仰头看着巨型港口吊机上面赫然写了上海机床厂制造,真是自豪。我们努力的方向是贸易结构由低端向高端转型,在一般贸易出口方面,我们要站到世界的制造高端;在加工贸易方面,要从低端组装向高端组装进军,向独立品牌、独立研发能力、关键核心技术方向升级。

(四)经济增长质量提高

经济增长速度虽然放慢,但增长的质量提高了,优胜劣汰加快,企业亏损减,利税和微观的效益都有所改善,这是经济增长质量提高的表现。

从地区角度来看,中西部发展明显在加快。中西部承接了东部的产业转移,所以在东部的利税、出口、工业增加值增长速度严重放慢的时候,中西部上来了,区域有了新的增长点,利润布局在发生变化。同时,东部的转型升级在加快,高新技术产业、民间投资都是非常活跃的。而且东部的采购经理人指数比中西部要活跃,这表明东部的转型升级找到了新的增长机制和产业依托。

篇6:经济哲学思想

[ 1]

有的说:“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那里,文化没有被视作一种同样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 类实践活动, 文化在建构社会现实方面的重要作用因而也就被忽略了。”

[ 2]

上述责难, 无不涉及到马克思的《手稿》。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真的是“思辨美学”? 真的过时了? 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真的没把文化看作是“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 文化对建构他们梦寐以求的新社会即共产主义社会的重要作用, 真的被忽略了吗? 这些问题值得商榷。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真的是过了时的“思辨美学”吗?我们知道, 1844 年马克思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诞生地和发源地, 也是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来源的胚胎和萌芽的摇篮, 虽然它是马克思青年时期的还不很成熟的著作, 但它在马克思主义往后的发展中, 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综观现存的《手稿》, 唯物主义甚至已初步具有唯物史观的实践观贯穿始终, 一以贯之, 怎么会得出, 它是“过时的思辨美学”结论呢?首先, 让我们对思辨哲学(或美学)作一辨析。它是在观念或自我意识的层面上对于世界的一种解析。其次, 它是特指黑格尔的哲学特别是 当时德国以施特劳斯和布鲁诺·鲍威尔为代表的德国现代批判运动(或曰批判的批判)所宣扬的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曾在1844 年至1846 年不断对他们进行理论的清算和批判。在《手稿》中马克思写下了《对黑格尔的辩证法和整个哲学的批判》一章。第三,整部《手稿》以及以后的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著作, 中心都是在对资本主义进行无情的批判以及在实践中探索国际无产阶级的解放运动。说实践美学是思辨的明显不符合事实。凡读过《手稿》的人, 都会为它自始至终的突出的实践观所折服, 这也是后人把马克思主义美学称为实践美学的根本原因。在《手稿》中, 马克思分析工人异化劳动的生产实践时提出了“劳动创造了美”,“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自然的人化”、“劳动是人的自由的自觉的生命活动”等论题, 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把美的发现和创造与人类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相联系, 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唯物主义基础;他把美的客体和人的主体相联系, 强调主体对美的感知和认识的重要性;他第一次把艺术视为生产即特殊的精神生产的形式, 要受生产和消费的普遍规律所支配;他认为人的美感的生成, 是以往全部世界史的产物等等。这些难道不是已被马克思批判改造过了的黑格尔辨证法的卓越应用吗? 一句话, 马克思主 义创始人的唯物史观和唯物辨证法在这里得到了最早的表述。

马克思主义被称为“人学”, 指明了工人阶级和全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在《手稿》中, 年青的马克思最早提出了消灭私有制, 消灭异化、实现工人的解放从而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设想, 人性的全面复归和人的个性全面发展的思想也由此诞生。实现人的从心灵到肉体的全面解放, 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和以往美学追求的美好境界, 而这一境界的实现与工人阶级的斗争实践密切相连。由此可见,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称为“思辨美学”是经不起论证和推敲的。那么, 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是否过时了? 且从现阶段中国

大众审美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历程, 来看看这一论断能否成立。

改革开放初期, 在文化体制上我国仍然因袭着自1949 年10 月建国以来的大一统革命文化。20 世纪80 年代初国门大开, 先是港、澳、台, 接着是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涌入。文化艺术界, 以金庸为代表的武侠小说, 以琼瑶为代表的言情小说, 一时间已绝迹30 多年的文体以其负载着的神奇世界和男女情感的精灵, 令广大读者如获至宝, 掀起了一阵阵热浪。西方现代主义的到来, 也令文坛上的作家、艺术家的眼界大开。邓丽君的音乐、西方现代音乐, 在乐坛上掀起了轩然大波。在这样的土壤风气下, 诗坛上首先产生了朦胧诗, 尔后先锋小说出现了。在艺术创作上借鉴西方现代主义的风格、技巧之风一发而不可收。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 电视机首先在城镇的多数家庭开始普及。港、澳、台和西方发达国家的文化通过电视机这一科技载体迅速占据着大众文化生活的中心。所有这一切都猛烈地冲击着我们传统的文化体制, 一种新的多元的文化格局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逐渐形成。这个格局包容了主流文化、非主流文化乃至边缘文化。中期, 电脑和互联网开始成为时髦;10 年的功夫, 上网已成了多数城镇居民的家常便饭。进入21 世纪, 手机以更加便捷的拇指文化方式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如今, 无论在什么场合, 总能看见有人在把玩手机。数字化的信息传递方式, 其快捷准确, 简直令人为之瞠目。以上是近20 年来中国大众审美文化的变化过程。所谓的大众审美文化亦即日常生活审美化已经完全不同于我们过去称谓的大众文化或通俗文化。它是以市场经济即文化成为商品、产业和现代科技所提供的现代传媒工具为基础的新兴文化形态。它包括电视文化、广告文化、网络文化、时尚文化等具体形态。它的产生, 有赖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成功, 更有赖于当代世界范围的高科技的迅猛发展。这难道不是改革开放 实践的产物? 不必讳言, 这正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 国家意识形态根据已经变化了的情况、形势, 不断调整自己文化政策的结果, 是贯彻了“百花齐放, 百家争鸣”方针的表现。不仅如此, 国家意识形态还亲自组织力量, 积极地介入, 引导大众审美文化, 使之朝向健康稳定的方向发展。如电视剧文化,《渴望》的诞生, 可说是大陆的电视连续剧的始作俑者。尔后的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改编和播出以及一批又一批主旋律的剧目的上演,才开始改变了各省市电视台港、澳、台电视剧一统天下的局面。由此可见, 实践乃是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的最可宝贵的品格。离开实践无所谓认识, 也无所谓对主体和客体乃至世界的改造。这一品格和思辨哲学的从抽象到抽象正是格格不入截然对立的。有的学者还说,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没有把文化看作是一种具有物质性的基本人类实践活动。我认为这个判断也是不能成立的。正是马克思在《手稿》中把艺术称为生产和生产的特殊形式

生产, 不管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都是人类基本的实践活动。这里已表述了文化的物质性与精神性, 按照对文化的通俗解释, 人类一切有形的无形的文化成果均属于文化。尽管马克思和恩格斯说过艺术属于观念形态的文化, 但并不意味着否认文化的“物质性”。再说, 在马克思创始人所处的时代, 剧院只能是贵族的文化消费场所, 虽有出版业, 但机械复制技术远没达到自己的辉煌时期, 文化产业更没有形成。因此, 他们不可能也没必要去侈谈文化的“物质性”。总之, 我认为, 把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 贬称为“思辨美学”, 甚至是“伪美学”、“美学的畸形儿”, 是不严肃、不科学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美学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吗?《手稿》是马克思早期的著作, 它包含着后来马克思主义三个组成部分的胚胎和萌芽, 但马克思主义基本话语, 如唯物史观, 经济基础、上层建筑、生产力、生产关系等等, 却是在两年后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构建完成的。众所周知, 文艺社会学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学美学架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察文艺与社会、文艺与历史, 文艺与时代、文艺与现实, 始终是他们一生评价作家, 作品的基本出发点, 指责他们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 是没有道理的。确实,《手稿》没有谈文化的社会的功能, 但马克思把“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归结为“生产的一些特殊形式, 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 3](P82)

就意味着他把这些形式不同的文化形态和物质生产并提, 朦胧地初步地表述了物质生产决定了这些政治、文化形态的生产的思想。马克思把它们看成是维系市民社会和人的生存的必要力量, 就可看出他对文化重要性的认识了。两年之后,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进一步明确地把这些文化形态看作是社会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有些是如恩格斯后来说的观念的上层建筑),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存在决定意识,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

命题被提了出来, 在对上层建筑诸因素作了细致深入的分析后, 他们指出:“从市民社会出发来阐明各种不同的理论产物和意识形式, 如宗教、哲学、道德等等, 并在这个基础上追溯它们产生的过程。”[ 4](P42-43)在尔后的1859 年1 月完稿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对这一思想, 作了更经典也更著名的为后来许多研究家们所喜欢称引的表述。马克思认为, 一定社会关系与一定阶段物质生产力相应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 5](p32)“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 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快或慢些发生变革。”[ 5](p33)马克思还认为, 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一对统一体中,经济基础起决定的主导的作用, 但诸上层建筑又有自己的独立性, 它们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在19 世纪末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 一些人曾对这一理论提出质疑。认为这是机械的经济决定论。恩格斯晚年, 曾在与友人的通信作过说明和解释, 说他和马克思当年主要是同唯心主义作斗争, 强调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有它特定的历史条件或特定的语境。其实在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中, 如艺术等是悬浮在空中的离基础很远的, 艺术要对经济基础发生作用, 还要经过一系列的中介。在社会发展问题上, 虽然最终是经济在起着决定作用, 但其它因素形成的“合力”在特定的情况下, 也会成为决定历史前进的主要力量。[ 6](P478、484、500、506)根据恩格斯的思想, 20 世纪初, 俄国的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曾提出“社会心理”中介说作了补充。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理论,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 也是马克思、恩格斯文艺社会学的理论基础和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和艺术对文化予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是不同外延的逻辑命题。马克思和恩格斯所指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诸因素, 当然都属于文化的范畴。它们对经济基础的作用途径、方式是不相同, 或直接或间接。如国家、政治、法律是直接与经济发生关系,它们或保护促进或阻碍破坏, 是看得见和感觉得到的。艺术等文化形态则不同, 是间接的或很缓慢的, 由于它们是悬浮于空中是要通过诸如政治, 阶级斗争和社会心理等社会中介物而实现的。在21 世纪的今天, 文化形态对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扩大了, 突显了。如广告文化、音像文化、服饰文化、时尚文化等直接对生产, 对经济发生正面或负面的作用, 这是市场的经济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而作为艺术对于社会现实的建构作用则依然是间接的。艺术要以情感人, 直接予人的情感和心灵以陶冶, 进而对人的文化性格予以重塑, 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实践。

马克思1844 年的《手稿》, 主题是经济学和哲学, 美学思想只是在论述经济和哲学问题时有所涉及。但要把工人阶级从异化劳动中解放出来, 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使“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 „„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质”,[ 3](P85)却像一条醒目的红线贯穿始终。在这里, 人性的全面复归, 全面发展,“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8](P46)等“人学”思想已经初露端倪。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把人的本质的全部丰富性展露出来, 使人真正成为人, 当然有赖于物质生产的实践, 只有在经济的运动中才能创造出彻底消灭私有制可能性所需要的物质条件和经验的基础。艺术生产的特殊形式, 也将对这种全面的人的诞生起着重大的文化塑形的作用。马克思在《手稿》“私有财产和共产主义”一节中说“没有音乐感的耳朵”、“不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忧心忡忡的穷人”面对着美妙的音乐和最美丽的 景色, 也毫无感觉。因为“私有制使我们变得愚蠢而片面”, 而“对私有财产的扬弃”, 才能使“人的一切感觉和特性”[ 9](P46)得到彻底的解放。人的本质力量包括认知能力, 审美能力, 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在私有制社会中, 大多数的人被束缚于谋生的异化劳动中, 由于感觉无法在实践中锻炼和占有自己的本质的丰富性, 按马尔库塞的话, 人成了单面的人或单向度的人, 于是对象才成了不是人的对象, 人才在对象中丧失自身。随着私有制的积极扬弃,“对象性的现实在社会中对人来说到处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成为人的现实, 因而成为人自己的本质力量的现实, 一切对象对他来说也就成为他自身的对象化, 成为确证和实

现他的个性的对象, 成为他的对象, 这就是说, 对象成为他自身”[ 3](P85)。“因此, 人不仅通过思维, 而且以全部感觉在对象世界中肯定自己。”[ 3](P86)在举例论证中马克思特别强调人作为主体的感觉, 这里的“感觉”, 就是审美感觉。对于整个人类来说, 它是“全部世界历史的产物”。[ 3](P87)对于单个人来说, 则是千百次审美实践的结果。对于马克思来说, 扬弃了私有制的共产主义是他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 而全面占有人的本质、使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则是他的伦理学目标和美学目标。换句话说, 只有全面的人才是善的和美的。而要求这一目标的实现, 除了实践, 别无他法。这里的实践, 包括物质生产实践, 阶级斗争实践和审美的实践。应当特别指出, 马克思在《手稿》所说的“人”, 已不是黑格尔的观念的“人”, 也不是费尔巴哈生物的“人”, 而是社会关系中的“人”, 而人则是社会的中心, 对社会现实的建构, 归根结底是对人的全面建构。由此可见, 说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忽略了文化对社会现实的建构的说法是经不起推敲的。

大众审美文化的实践正是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的广阔天地中国的大众审美文化, 借助于高科技的力量, 正迅猛地不可遏制地深入发展着。这是一个审美启蒙和审美解放的大时 代!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美学来说, 其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方面, 我们应该看到, 它提供了一个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认知的角度看, 过去幻想的“秀才不出门, 能知天下事”已成为活生生的现实。而从审美的角度看,“凡人不出门, 能享天下美”,也已经不是梦了。另一方面, 由于市场经济的运作, 这种大众审美文化中也鱼龙混杂泥沙俱下。且不说各种意识形态内涵的所谓时尚的声光色纷纷扑面而来, 就是各种文学艺术品也有高下优劣之分。这就需要引导选择, 政治的选择, 审美的选择。对千姿百态的大众审美文化, 许多人追求的是娱乐、消遣,这在快节奏生活的间隙中应该说是无可厚非的。这也是“快餐式文化”得以发展的原因。长期以来, 我们片面地强调艺术的教育功能, 且多为席勒式的说教。文化的功能, 艺术的功能, 都是主体的价值取向, 应该是多元的。寓教于乐, 雅俗共享, 把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统一起来固然是好, 但也不应排斥百花之中并不惹人注目的杂花小花。时尚文化, 广告文化, 服饰文化等更多是认知的。综艺文化、电视剧文化则更多是审美的, 而体育文化、新闻文化、音乐文化等, 既有认知的满足, 又有一定审美的因素。大众审美文化的空前繁荣, 对一切文化人都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但对主流或国家意识形态和一切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艺术家来说则更是一种职责, 审美普及和启蒙是促进精神文明和健全人的文化品格的永不谢幕的广阔平台。通过参与、调控、引导, 制定切实可行的文化政策等进行文化建设, 国家意识形态在大众审美文化的发展上, 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而且应从战略的高度上认识审美启蒙和审美普及的深远意义。文学艺术家, 要关注现实、关注普通大众的生活、命运, 创造出雅俗共享的审美精品, 这是一种最高的艺术追求。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现实, 将是作者和受者在审美实践的碰撞和对话。通过社会的经济发展和人民大众不断的审美实践的努力,“已经生成的社会, 创造着具有人的本质的这种全部丰富性的人, 创造着具有丰富的, 全面而深刻的感觉的人”[ 3](P88)将会“作为这个社会的恒久的现实”。

参考文献:

[ 1 ] 黄应全.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中西不同的美学泛化[ J ].文艺争鸣, 2003 ,(6).[ 2 ] 陶东风.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文艺社会学的重建[ J ].文艺

研究, 2004 ,(1).[ 3 ] 马克思.1844 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M].北京: 人民出版

社, 2000.[ 4 ] 马克思, 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 M].北京: 人民出版

上一篇:骆驼祥子800字读后感下一篇:闽清一中开展预防溺水专项安全教育活动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