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2024-05-04

关于全区农村集体(通用6篇)

篇1: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关于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人:master 发布时间:2010-8-16 8:26:23 阅读次数:1537

区人大常委会调研组

按照区委八届第89次常委会议要求,区人大常委会组成调研组,于7月中旬,对全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组先后到各苏木镇、街道及部分村组进行实地察看,听取了区政府和各苏木镇、街道的工作汇报,与区经管站工作人员、部分村两委会成员、村民代表、村组理财小组成员进行了座谈。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管理主要以规范财务为主,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2003年,实行村帐乡记,聘请了部分村会计作为代管会计;2006年,实行村财民理镇代管,配备了乡镇级专(兼)职会计;2008年,在中纪委监察部、财政部、农业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规范乡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通知》的基础上,实行全面委托代理;2009年10月起,正式提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并在全区选择15个行政村进行试点,区纪检委牵头,联合农牧业局、民政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牧区“三资”监督管理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为《实施意见》)、《九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为《暂行办法》)等文件。2009年11月,区政府组织召开了动员大会,安排部署了全区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通过半年的管理运行,“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初步建立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新机制 一是组织机构健全,监管服务平台建成。目前,我区“三资”管理初步形成了以区纪检委牵头,在区政府领导下,区农牧局、民政局等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的运行机制。成立了九原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领导小组,各苏木镇、街道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中心设在财经办或经管站,财经办主任或经管站站长兼任“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主任,每个中心由2—4名会计组成,其中专职人员占有一定比例。从运行情况来看,工作机制、格局和方式等方面符合我区实际,纪检委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入手开展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工作,体现了权威性,有利于推动此项工作的开展。

二是首次明确了苏木镇、街道是“三资”管理的主体。《暂行办法》明确规定了苏木镇、街道委托代理服务中心是“三资”管理的主体,村集体经济组织与“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签定委托协议,明确了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在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三资”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收益权、债权债务关系不变的情况下,协助管理村集体的资金、资产、资源。目前,我区共建成8个“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同时,加大了对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村报帐员的资格审查和业务培训。

(二)农村集体资金的管理逐步规范

2009年,实施“三资”管理以来,全区44个行政村中,有42个行政村的集体资金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收回管理,15个试点村中有13个村的资金委托代理。全区委托代理资金达到8.5亿元。进一步落实了财务收入管理、开支审批、岗位责任等有关制度。实施监管以来,资金的支出更加公开透明,程序逐步规范合法,有效减少了以往资金支出的随意性,村干部的认识也由开始的不配合到逐步认可。

(三)农村集体经济管理由资金扩大到资产、资源 经过多年的努力,农村集体资金管理机制初步完善,而资产、资源管理很不规范。为此,从2009年开始,我区先后出台了关于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服务中心工作制度、工作程序、工作人员岗位职责、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使“三资”管理有章可循、有规可依。

2009年3月,区农牧局下发了《九原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清产核资方案》,指导监督各行政村开展清产核资工作。截止今年6月底,全区40%的行政村完成了此项工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由资金到资产、资源管理过渡奠定了基础。“三资”委托代理试点工作经历了动员部署、清理自查、重点检查、清理验收、规范升级等几个阶段。目前,15个试点村全部完成了清产核资工作,组建了村民监督委员会,资产、资源管理实行委托代管,正在落实资产清查、台帐建立、资源登记等制度。部分地区,如苏木、白音席勒街道的非试点村也开展了此项工作。

二、存在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到位

一是部分地区重视程度不够。个别地区在“三资”管理方面,只是改变了机构名称,工作还停留在原农村集体财务核算中心的管理水平上。一些镇村干部没有认真解读“三资”管理有关政策,对“三资”管理认识仍停留在“村财民理镇代管”阶段。二是部分村干部、村民对“村财托管”的认识不够。对村集体资金放在镇里不放心,担心干部或政府挪用,给村集体财产造成损失。如:赛汗街道的尹六窑村和井卜尔石村,财务至今不愿交由“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代管。

(二)资产、资源管理较为混乱

一是大多数村组资产、资源底数不清。“三资”管理中对资金的管理运行比较好,得到了基层干部群众的认可,但是,资产、资源的管理很不完善。村内集体资产存在帐帐不符、帐实不符、多年死帐、呆帐没有处理的现象,对机动地、“四荒地”等集体资源的登记不够完整,造成资产、资源底数不清,管理混乱。

二是合同管理不规范。多数农村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合同管理不规范。首先是合同订立不规范。特别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村组干部在土地、水面、林地、房屋设施等集体资产的发包出租时,没有进行招投标,没有召开“两委”会,只是由少数人确定。部分村组存在不签订书面合同、口说为凭、合同要素不全、条款不清、权利义务不明或其它不符合法定要求的现象。其次是管理不规范。个别村组干部未将合同归档,上下届未作移交,造成合同丢失,无据可查。合同管理不规范带来了许多问题,如承包期满无法收回集体资产、资源,尤其是近几年在承包合同陆续到期的情况下,续包和转包引发各种矛盾,集体利益无法保障。

(三)“三资”管理制度在落实中存在一些阻力 一是来自认识方面的阻力。多数镇、村两级干部认为实行“三资”委托代理工作很好,但《办法》中一些制度推行时机尚未成熟。如村级支出进行《预决算审核审批制度》现阶段不好执行。调研发现,除苏木所属嘎查村能基本落实该制度外,其它镇、街道所属村组都没有落实。主要原因是多数村组考虑没有固定集体收入,没有必要进行预决算。

二是历史遗留问题带来的阻力。农村集体“三资”问题是引发农村矛盾的焦点。从我区信访接待和案件查处的情况看,涉及农村问题的占65%以上,反映“三资”管理情况的占农村问题80%左右。资产、资源管理时间跨度大,历史遗留问题多,如有的资产、资源收不回承包费;有的长期低价承包,到期不续签合同,村委会还收不回资产、资源。重新处臵这类资产、资源,镇村干部有畏难情绪,担心引发矛盾,有关监管制度难以落实。

(四)“三资”管理试点村示范性不强

多数地区由于担心实行“三资”管理会引发矛盾,把试点村选择在规模小、矛盾少的村组,在制度运行过程中,试点工作缺乏全局性、指导性的经验,造成典型示范性不强,对全面推行“三资”管理很难起到借鉴作用。

(五)“三资”委托代理没有覆盖村小组

麻池镇、哈林格尔镇、哈业胡同镇的部分行政村下设村小组,村小组具有相对独立的财权、事权,而我区出台的“三资”管理办法还没有延伸到村小组,在“三资”管理方面对村小组缺乏有力监管。

(六)“三资”监督管理环节薄弱

一是民主监督力度不够。村务、财务公开是村民进行民主监督的重要方式,但不少村组村务公开内容不全面。如部分村组对群众十分关心的财务收支、土地租赁避实就虚,只公布总数,不公布明细帐,虽然公开了,群众却看不明白。同时,公开的内容不够及时,事后公开多,事前、事中公开少。为此,我区也在积极探索民主监督的新形式。按照区纪检委的文件要求,各村组要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实现党务、村务、财务监督的常态化,但实际工作中,大多数村组没有设立村民监督委员会。

二是审计监督力度不够。按照“三资”管理《意见》要求,各苏木镇、街道要成立经管站下设的农村集体“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经管站负责审计监督,实际工作中,大多数地区经管站和“三资”代理服务中心人员为一套人马,不好开展审计监督工作,目前的审计完全依靠区经管站抽查监管,不能实现审计监督的全覆盖。

(七)“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资”代理服务中心承担着资金托管,资产监管,资源联合协管的任务。目前,不少地区存在人员不足,管理经验欠缺,程序简单的问题。一些管理人员在资金的管理方面尚能胜任,在资产、资源的管理方面,担心管不了、管不好,压力较大。

三、几点建议

(一)认真总结“三资”管理工作以来的经验教训 区政府要认真研究“三资”委托代理服务工作,重点对15 个试点村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出成功和失败的地方,提出需要改进和加强的方面,在总结的基础上加以推广。要进一步完善“三资”管理的办法和措施,制定出台“三资”管理考核办法,确定工作推进的时间表。

(二)提高认识,完善配套制度

要从构建和谐农村的高度认识做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

重要意义,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建议

继续按照现有的工作运行机制开展“三资”管理工作,尽快出台

农村集体“三资”委托代理的监督管理、农村土地行政审批、农

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村内支出预决算等配套工作制度。

对没有推行的制度,如村集体《预决算审核审批制度》要加强指

导,逐步推进,对在制度推行中可能会涉及历史遗留问题的要审

慎对待。各苏木镇、街道要结合当地实际,制定出台农村集体“三

资”委托代理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程序和相关制度。

(三)进一步强化对资产、资源的管理

针对当前农村集体资产、资源管理水平不高的实际情况,要细化相关管理办法,加强工作的部署、指导和监督,特别是对土地资源管理中存在的合同管理混乱的问题,结合土地资源流转,组建农牧业承包合同仲裁委员会,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各苏木镇、街道要认真进行清产核资,落实好台帐管理以及其它相关制度,逐步实现资产、资源管理的规范化。

(四)结合《办法》,认真研究村小组“三资”管理问题

要认真研究村小组在“三资”管理中的作用、责任和职权范围,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明确具体的管理办法和措施,不断加强对村小组的监管。

(五)多管齐下,加大监督力度

一是创新监督形式。村民监督委员会的设立是民主监督的新方式,要进一步明确村民监督委员会和两委会的关系,确保村民监督委员会有效的行使权利。同时,要提高村务、财务公开的质量,扩大公开范围,对资产、资源状况、收益、分配以及村内大的工程项目要及时公开。

二是加大审计监督力度。区经管站要把资产、资源纳入审计范畴,加大工作力度,完善审计办法,对村民关注的资产、资源的收益以及重大项目的支出要重点审计。

(六)严肃查处农村集体“三资”违法、违纪案件 严肃查处村干部违法违纪案件,重点查处以权谋私、私分、挪用、侵吞涉农的各项补贴补助的案件,严肃查处村集体财务管理和资产、资源处臵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违纪案件,及时公开、公示处理结果,发挥警示作用,维护好农牧民的集体利益,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七)进一步提高“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管理水平建议适当提升区经管站的规格设臵和职能权限,充实技术力量,要继续加强对“三资”管理的业务指导。各苏木镇、街道要加强“三资”代理服务中心的管理,充实专业人员,加大资金投入,提高装备水平。“三资”代理服务中心,重点从监管程序着手,及时总结工作经验,为全面实现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奠定基础。

篇2: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根据区人大常委会工作安排,xx月份以来,我们在区人大常委会分管副主任的带领下,通过听取汇报、座谈走访等形式,围绕我区农村经济体增收工作开展了专题调研。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评价

村级集体经济是农村经济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全力推动农业农村经济转型升级,农村集体经济保持稳步发展,各项经济指标均超过预定的工作目标。

1.党委政府重视,增收扶持力度大。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切实贯彻落实十九大会议精神,着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把全域打造美丽乡村融入“品质之城、创新之区”的精神要义,高起点谋划、高规格保障、高标准落地,先后投入xxx余亿元,实施“千万工程”、“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星3A”、“八美行动”等,全区的农村面貌实现质的飞越,基础设施及配套得到有效的提升,为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同时,先后制定出台系列政策文件,实施农村集体经济“五年增收计划”和“三年增收行动”。20xx年区委区政府又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关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指示精神,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村级集体经济增收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消薄的实施意见》,实施新一轮的“三年增收行动”,在生态型乡镇每年xxx万元助推集体经济专项资金的基础上,又每年安排xxxx万元村庄经营奖补资金,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同时积极争取省级农村综合改革项目、美丽乡村试点和一事一议项目等,集中资源资金壮大发展村级物业。各乡镇街道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加大扶持力度,如xx街道和xx镇,在村级物业建设上x:x配套区级资金补助,使得各村的物业项目更快落地,发挥增收实效。

2.勇于发展创新,增收典型示范多。区农业农村局及时总结我区近年来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好做法、好典型,编制《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十大模式》,用典型示范来引导全区各村借鉴发展。同时,探索利用金融助村、部门企业帮扶和乡贤助力等,发动各方力量来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下,各地各村结合自身资产、资源、资金等优势,开拓创新,积极谋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如xx街道xx村通过建造物业,每年为村集体增收xxx余万元;xx街道xx村通过土地征用后获得的集体留存部分土地征用款购置商业用房,利用集体土地资源建堆场、库房等,村级集体经营收入快速增长,年超xxx余万元;xx镇打造的“一村一幢楼”,使得各村的经营性收入成倍增长,预计到明年村均经营性收入可突破xxx万元;xx乡xx村、xx村等激活闲置农房和集体闲置用房,引进社会资本,发展乡村旅游、民宿和农家乐,村经营性收入也明显增加;下管、陈溪四个村与盖北镇开展“飞地模式”,村集体经营收入也实现稳定增收。

3.开源节流并重,增收消薄成效明。区镇两级一方面积极通过夯实基础、创新模式来引导村做好集体经济“开源”文章,另一方面通过加强三资管理,做好“节流”来促进村级集体经济增收。在完成村级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开展各类问题合同的清理;规范村级非生产性开支管理,基本实现了村级零招待;严格开展村级工程审计,通过审计核减,每年为全区村集体节约工程支出xxxx余万元。近三年来,全区村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村均增加xx万元,增长xx.x%,村均总收入增加xx万元,增长xx%,在20xx年全区村经营性收入全部实现xx万元以上的基础上,今年年底有望达到xx万元以上。

二、存在问题

通过近年来的持续发力,我区的农村集体经济增收工作成效明显,但刚性支出因素也不断增加,同时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仍较突出,这已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村集体刚性支出日益增大,收支平衡难。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美丽乡村建设推进,村庄环境面貌大大改善,而需要开支的公益设施维护、环卫保洁、绿化养护、路灯电费等费用也大幅度上涨,村级日常支出、长效管护支出明显增加。以xx街道xx村为例,xxxx年,该村全年刚性支出共xxx.x万元,占该村全年收入的xx.xx%;xxxx年,支出xxx万元,占全年收入xxx.x%;xxxx年,支出xxx.x万元,占全年收入xxx.x%,刚性支出占全面收入占比呈不断上升趋势。全区目前村级集体常年经营收入在xx万元以下的村仍占比xx%,收入xxxx万元以上的村只有xx个,一半以上的村入不敷出,需财政转移“输血”,整体发展水平仍不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在绍兴三区中相对落后。

2.增收途径不够充分,地域发展仍存失衡。从现状来看,我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大多来源于物业租赁或山地湖塘等发包收入,占全区行政村集体常年经营性收入的xx.x%,在资本经营、乡村旅游带动等方面缺乏增收途径。部分村通过土地开发整理有所增收,但受资源制约开发后劲乏力。拆后利用土地盘活力度不够,在旅游开发、股份合作等增收模式亟须突破发展。同时,我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北强南弱”的格局总体没有变化,地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十分突出。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较高的村,大多集中分布在xx、xx、xx、xx、xx等建成区周边乡镇(街道)。xx、xx虽为中心镇,但辐射效应较差,xx、xx辖区内村地域优势较少显现。而xx、xx、xx、xx、xx等xx乡镇收入较低,增收地域差距明显。

3.保障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制度不够完善,发展后劲不够充足。一是村集体资产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部分村靠财政转移支付和补助收入维持村级组织运转,要想发展集体经济更是“小马拉大车”,个别村撤并后存在“并村不并账”问题,村里大部分经营收益仍归老村(组)所有。二是扶持机制不够完善。近年来区委区政府也出台了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优惠政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在政策落地上存在不足,特别是在项目建设、土地保障、物业租赁等方面缺乏直接有效的支持。三是对村干部的激励机制不够完善。一些村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动力不足、信心不强、办法不多。不少村干部思想上过分依赖通过留用地开发建设这一条路径,而对其他增收渠道则探索不足。特别是近几年来,区级财政的补助力度不断加大,一些村干部也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欠缺。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部署,五中全会更是提出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推动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根据这一要求,结合我区实际,现就进一步发展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转变发展观念,营造重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氛围

一要高度重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明确要求,是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事关我区“品质之城”建设和城乡高质量发展。对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工作,中央有要求,农村有需求,农民有呼声,必须引起各级的进一步重视。要深刻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好抓到底。二要明确目标。要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将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列入“十四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我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目标和发展任务,选准发展路子。要认真分析每个村的发展条件和特色优势,探索发展适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三要精准施策。要切实加强对发展农村集体经济问题的调查研究,广泛倾听农村群众诉求,提出壮大我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对策措施。当前我区已完成新一轮村社换届,大部分村的农村环境整治也已基本结束,相关部门和镇街要及时转移工作重点,调整工作方式。在工作精力上,适时从整治建设转移到产业发展上;在帮扶方式上,要从单一财政扶持转变为政策、财政、智力等综合施策上;在工作主体上,要充分尊重农村集体组织自治原则,尊重农民意愿、保护农民利益、充分发挥农村集体组织的主观能动性。四要强化指导。要把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作为部门、镇街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要工作任务,大力推行领导干部联系经济薄弱村、部门和企业联村结对等制度,持续对各村进行指导与帮扶。要坚持因村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向各村提供切合实际,具有政策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精准指导,帮助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

(二)拓宽发展思路,探索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一要整合资源增收。引导抱团发展、发展美丽产业,深入做好美丽乡村建设、小城镇综合整治、旅游全域化发展与促进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融合文章。要以景区化标准统一规划布点各村设施配套,切实为村集体发展旅游、服务村民、壮大集体经济提供空间支持。二要挖掘潜力增收。紧紧抓住城乡一体化发展契机,加快对村级农贸市场、物业用房的提升改造,增强商业综合体能力,着力实现业态转型,提高村集体收入来源。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支持和鼓励村集体合理利用山林、池塘水面、“四荒”地、低丘缓坡及各相关部门单位闲置国有资产、资源,增加村集体收入。三要合作发展增收。支持和引导村集体以土地、物业等资源,以保底分成的方式合作、入股,稳妥参与景点打造、产业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等,拓展服务功能,促进农村集体经济投资多元化发展,实现资产管理向资本运营的转变,提升村集体经济发展质量。四要健全平台增收。进一步健全镇街平台公司、土地流转服务平台、村级监管平台、市镇两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等,切实发挥农村资源要素的高效流动。建议区级新农村公司试点开展农村集体非公益性资产注入利用工作,探索设立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基金或农村信托投资公司,委托专业机构运作,实现全区各村闲置资源、资产、资金的最大效益。

(三)加大扶持力度,大力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新发展

一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要落实村级留用地政策,对于村级留用地给予办理国有建设用地出让手续,土地出让收入收益部分,在符合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规定的前提下安排给村集体。加大村集体建设项目税费优惠政策力度,最大限度减轻村级负担。要把扶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农业产业化经营作为信贷支农的重点,对村集体经营或参股的项目在信贷及其利率方面给予优惠。二要加大财政扶持力度。美丽乡村需要财政转移支付和反哺。要进一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建立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承担的投入机制,加大对村级组织运转、村级公共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转移支付力度。区镇两级对村级的专项投入和各类补助要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有效使用,保证村级组织正常运转。要加快制订出台美丽乡村长效管理办法,制定补助标准,明确经费投入来源,确保长效管理落实。三要加大向上争取力度。政府要加大向上争取支持的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相关乡村振兴资金政策扶持。

(四)健全长效机制,切实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优势

一要规范“三资”管理机制。进一步完善“三资”平台管理工作,建立健全村级财务公开制度,推动村集体经营管理的公开化、透明化和规范化,及时、真实地公开相关信息,接受村民监督。加强村级民主管理,建立健全农村集体经济民主决策机制,规范和完善民主决策的内容、形式和程序,不断提升村集体经营管理的民主性和科学性。要加强对已有留用地开发建设的村的监管力度,确保村级资产保值增值增收。二要建立典型带动机制。要立足区内实际,突出增收特色,进一步指导各村集体组织提炼总结增收的好思路、好方法,着力形成适合本村的增收模式。要加强农村集体之间的沟通交流,鼓励先进村集体“现身说法”,努力通过典型示范,整体推动全区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三要探索改革创新机制。完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机制,不断创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和运行机制。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稳妥开展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和闲置宅基地、闲置农房盘活利用。积极推进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尽量减少简化审批手续与限制,让乡村产业(企业)留在乡村。

(五)加强基层建设,加快形成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篇3: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所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其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者通过出让、出租、转让、转租等形式, 将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有偿转让给其他经济主体使用的行为。其中,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既包括用于乡镇企业发展的产业土地, 也包括用于农民的居住用地, 即宅基地。按照土地流转的条件不同, 可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分为两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流转和增量建设用地流转。农村存量建设用流转主要是原乡镇企业以拍卖、租赁、联营、承包等形式重组或农民将其住房出租、出售, 其土地也随之流转的形式。存量农村建设用地的流转除宅基地外, 均为《土地管理法》所保护。农村增量建设用地流转主要是指直接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出租、出让、作价入股进行流转的形式。根据目前各地方出台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的规定, 增量农村建设用地一般不能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和商品住宅的开发, 换句话说, 该类建设用地只能作为产业用地进行流转。

(一)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政策的梳理

2004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的使用权不得出让、转让或者出租用于非农业建设;但是, 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依法取得建设用地的企业, 因破产、兼并等情形致使土地使用权依法发生转移的除外。”这从一定程度上 (宅基地除外) 允许了农村存量建设用地的流转, 但否定了增量建设用地流转的形式。2004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 (国发[2004]28号) 中提出, “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 村庄、集镇、建制镇中的农民集体所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以依法流转”。这是国家首次明确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可以流转。之后, 2005年广东作为全国第一个试点省开始试行农村建设用地管理办法。2006年国土资源部出台的《关于坚持依法依规管理节约集约用地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通知》指出, “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要求, 经部批准, 稳步推进城镇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试点、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不断总结试点经验, 及时加以规范完善”。这进一步强调深化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推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在全国试点工作的开展。2007年后全国各省市地方纷纷开始推出各自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办法。

(二) 流转政策要点分析

1. 宅基地问题

宅基地交易问题是农村建设用地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 目前试行的办法中, 大多数省市对于农村居住用地流转采取完全禁止的措施, 如广东省;少数省市地方允许宅基地内部流转, 但是不可以与本村以外经济主体进行交易, 如湖北省。从这些宅基地政策可以看出, 目前政府对于宅基地流转问题采取了回避的态度。有学者认为目前实行的宅基地换房是宅基地的流转形式, 笔者认为这种说法是不确切的。宅基地换房与其说是一种流转不如说是一种建设用地指标的置换。

2. 土地出让价格与收益分配问题

为了保证农民的利益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过程中不受损害, 几乎所有的省市地方流通办法都设定了土地出让价格的最低标准, 一般是根据各地土地相关部门对集体建设用地进行分级估价而确定的基准地价来设定最低标准。在土地收益分配问题上, 各地方基本保证专款专用, 土地收益用途主要用于农民各项保障事宜。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限制条件

各地流转办法中, 一般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和商品住宅开发, 少数地区留有余地, 规定新增集体建设用地不得用于房地产开发, 而对于存量建设用地尚无明确规定。同时, 根据《物权法》规定, “工业、商业、旅游、娱乐和商品住宅等经营性用地以及同一土地有两个以上意向用地者的, 应当采取招标、拍卖等公开竞价的方式出让”。

二、国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的动因分析

(一) 隐形市场的供需平衡角度分析

我国政府选择在这一时期开始试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 保障农民在土地流转收益分配所占比重, 并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增加一些诸如“不得用于经营性房地产开发”等限制条件, 有其内在动因。在出台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办法以前, 我国广大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已有大量的隐形市场存在。有学者认为由于自发性的交易本身缺乏市场的充分指导, 供给和需求都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因此市场供需机制尚未发挥作用。而笔者研究供需关系是基于小范围城市与农村土地市场, 在这个狭小的市场中, 虽然两个市场是相互分割的, 但城市土地的供需关系会对农村土地隐形市场造成影响, 因此仍可假设市场供需机制在两个市场都发挥作用, 且将两个市场联系起来, 因此利用西方经济学中的供需模型进行分析。

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 其以Q1的量供应土地, 供地曲线Sg。政府在土地一级市场中处于垄断地位, 供给曲线为Sg, 需求曲线为Dg。Dg与Sg交点为均衡点, 均衡价格为P1。随着《物权法》等法规对于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界定的不断明确, 政府可供建设用地量不断减少, Sg移至Sg’, 由于经济的发展, 对于政府土地需求不断增加, Dg移至Dg’, 均衡价格为P1’。在这种情况下, 政府没有足够的建设用地满足城市发展建设需要, 土地价格相对较高。根据城市土地价值分布理论, 工业用地无法承受较高的土地价格, 工业用地供应出现缺口;同时商业用地和商品住宅用地可以承受较高的土地价格。

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隐形市场中, 假设土地的供给在某段时间、某种条件下可以达到均衡, 均衡点为DP与SP交点, 均衡价格为P2。但其供需变化相对于城市土地市场滞后, 由于大量工业用地可能支付不起过高的地价, 会转向较为便宜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同时一些经营性房地产项目也参与到市场中, 从而导致需求增加, DP移至DP’农民的集体建设用地。在自发交易的前提下, 由于缺少政策法律的保护, 农村经济组织或个人会继续按照原平衡价格P2进行交易, 这将使农民遭受损失, 同时也不利于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二) 入市政策制定动因分析

根据前文所述入市动因, 政府在制定入市政策时, 一方面需要考虑目前城市土地市场可供土地量逐渐减少的情况;另一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后, 如何使两个市场能够相互配合以及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根据城市地价平面分布理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多数位于市郊或距离市中心较远的位置, 比较适合发展产业用地, 用作工业园区等, 而这些工业园区的建立可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带动农村人口城镇化。同时,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形式多样化, 而一般工业企业的生命周期可能不足以维持工业用地出让的年数等问题。因此, 在使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时, 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而城市可以保留更多的建设用地发展商业、住宅等项目, 增加财政收入。

从供需平衡的关系讲, 由于农村土地价格较低, 如果一些经营性房地产项目进入流转市场, 相对高的出让价格会提升农民的供给意愿, Sp移至Sp’, 供应价格升至P2’’, 供应量由Q2’移至Q2’’, 供应量减少, 限制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在经营性房地产项目方面的流转可以保障工业用地量充足, 防止城市房价受此影响。

三、结论

关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我国各省市地区还处在一个探索阶段。在此之前, 非农用地流转大量存在于隐性市场, 由于城市可供建设用地数量有限,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必要使农地进入土地市场流转。农村非农用地入市政策既可以保证土地供给与我国经济发展对土地需求的平衡, 又尽可能地保证了农民集体的利益, 同时使土地价值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陈利根卢吉勇.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为什么会发生流转.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2.12

[2].钱忠好.土地征用:均衡与非均衡.管理世界.2004.12

[3].黄庆杰王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中国农村经济.2007.1

[4].朱新华柴涛修等.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改革的制度经济学解析.中国土地科学.2009.4

[5].何芳.城市土地经济与利用.同济大学出版社.2004

篇4: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关键词: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注意事项;成因;对策

一、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需注意的问题

(一)扩大补偿范围,确定市场化的补偿标准

一是要坚决落实和实施“公共负担说”理论。事实证明,政府征地行为是为了公共利益最大化而实施的,其行为势必会影响部分集体和一少部分人的个人利益,这种利益牺牲的补偿理应由社会和政府共同分担,给予失地集体和个人适当补偿,而不应该由村集体和农民自己来进行负担。二是要保证补偿原则的合理性。补偿原则的制定,既要参考世界各地的成功做法,更要符合我国和当地的实际情况。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争取使用完全补偿原则,可以有效避免矛盾发生。特殊情况也可以采用不完全补偿原则,但要做好调研,做好意见征求,做好政策的宣传和指导。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采用发达国家的完全补偿原则来操作难度较大,绝大部分无法实现,大多采取不完全补偿原则。如纯公共利益的土地征用,采用相当补偿原则;准公共利益的土地征用则采用完全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对被征地农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就业补偿标准。三是要要对补偿项目进行细化,明确补偿范围和方式。补偿上要充分考虑土地征用费,还要考虑残余地造成损失的适当补偿。既要考虑直接损失的补偿,也要考虑间接损失的补偿。在条件和法律法规允许条件下,要充分考虑村集体和农民的收益,尽量提高补偿额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工作、医疗、养老等后顾之忧,钱款最好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避免中间环节出现问题。

(二)土地征收程序规范化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25条第3款规定: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征用土地方案,会同有关部门拟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在被征用土地所在地的乡(镇)、村予以公告,听取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的意见。支持依法征地不仅维护村民的权益也是民心所向。无论是土地管理法还是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包括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这些相关法律的立法目的十分明确,就是要以法的形式来规范和 有效监督在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为了有效保护被征地集体和农民个人的权益,有效防止征收补偿过程中的权利滥用,针对当前大部分村民民主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知识知之甚少,维权意识不强等现状,各执法部门、监管部门一定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有针对性的、专题性比较强的普法教育和宣传。通过普法,让农民知道如何维权,既有利于积极配合拆迁工作,又能使自身权益得到有效保障。

二、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职务犯罪的成因

(一)部分村干部“土皇帝”思想根深蒂固

部分村干部官僚主义、享乐思想在部分村干部身上极其严重,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作为徇私的工具。尤其在土地征收补偿这项机会难得、款项复杂巨大的工作上,个别村干部私欲膨胀,不惜损害国家和村民利益。

(二)部分村干部法治意识淡薄

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为征地补偿提供了充分的法律依据。然而农村基层干部中有一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知道法律的存在却不懂得依法办事。部分村干部忽视学习和研究,不能按照法律规定做到既不损害国家利益,也不损害村集体和村民个人利益。

(三)个别地方对村干部思想教育和法律监管不到位

在部分地区,党委和政府在评估农村工作中只重视经济建设和经济指标,忽视了思想、纪律、作风教育和考核,出现了一手软、一手硬,工作失衡。部分政府部门和领导只看重农业生产任务是否达标、看重经济工作是否达标,而忽视了普法和思想意识形态教育,听之任之,放任自流。

三、预防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中职务犯罪的对策

(一)强化思想和法制教育,构筑道德和法制防线

要结合农村干部队伍现状、农村工作特点,开展廉洁自律教育、廉洁从政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农村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权力观和利益观。

(二)加强农村班子建设,全面提高班子成员素质

要积极完善选举制度和任命办法,坚持德才兼备的用人标准,努力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坚定、生活作风正派、廉洁自律、能全心全意带领村民致富奔小康的农村干部队伍。要积极采取各种办法,坚决防止政治不过硬、私心重、综合素质不高、带领村民致富能力差的人进入农村干部队伍。

(三)加强农村集体土地监管,健全各项法律制度

建立农村土地日常管理台账制度,土地管理部门要做到账目清晰。建立完善征用土地备案审查制度和征用补偿流程。如土地等相关部门在征用土地时,除了做了常规的土地面积、地面附着物等的登记、造册和存档,还要建立音频、视频和图片资料作为原始记载。要建立公开制度,如征地补偿的相关事项要做到全程公开,包括补偿金计算方法、发放流程, 便于群众知情和监督。

(四)加强审计、纪检监察、组织部门的监督力度

各职能部门既要各负其责、各司其职,更要密切配合,重视和加强对农村集体土地征用相关补偿政策落实和标准执行情况的指导、检查和监督。要主动进村入户,检查被征用土地补偿费的分配和使用情况、过程公开情况,加强对征用土地工作各环节的社会监督,要主动倾听农民的呼声,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五)加大查办打击力度,构筑法律威慑防线

纪检监察和检察机关要掌握农村土地补偿工作的实际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把犯罪苗头消灭在萌芽。对于征地补偿过程中出现的违纪违法事件,该纪律处分的纪律处分,该立案侦查的立案侦查,该法办的法办,绝不姑息。要努力做到打防结合,构筑法律威慑防线,确保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国荣,高亮亮.“诊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在土地征收补偿中的职务犯罪[J].法制与社会.2011(12)

[2] 马丽丽.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存在的问题及法律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2012(10)

[3] 郑旭.农村集体土地征收法律问题研究[J].南方农村.2012(12)

篇5: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评选表彰工作的通知

各镇、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党委),各人民团体党组: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也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为弘扬正气、树立典型,激励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先锋模范作用,紧紧围绕“3421”工作思路,立足中心工作和岗位目标创先争优,以更加良好的精神风貌、更加昂扬的斗志和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区委决定,在建党90周年之际,表彰一批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表彰项目、推荐名额及推荐范围

1.先进基层党组织。由各归口单位按所辖党组织总数的10%进行推荐;重点是“两新”组织、农村、学校、机关、科研院所、街道社区等基层单位的党委、总支或支部。

2.优秀共产党员。由各归口单位按所辖党员总数的0.8%进行推荐,主要向生产、科研、教学一线等基层岗位倾斜,向普通党员倾斜,其中:各镇街机关党员不得超过推荐总额的30%。

3.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区评选40名。各归口单位按照条件,可推荐1名;主要推荐基层从事党务工作的同志。4.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优秀个人。全区评选10名。各镇街按照条件,可推荐1名;主要推荐村、社区“两委”干部。

5.十佳党员“双带”能手。全区评选10名。各镇街按照条件,可推荐1名;主要推荐农村中从事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带头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党员致富能手和农村党员经纪人。

6.“两新”组织党建之友。全区评选10名左右。各归口单位按照条件,可推荐1名;重点推荐关心、重视、支持、参与党建工作的“两新”组织业主,其所在的“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成效明显。

7.推荐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优秀个人、十佳党员“双带”能手和“两新”组织党建之友的人选不交叉。

8.市管领导干部不纳入本次评选范围。

二、评选表彰的基本条件

这次表彰的对象,主要为近年来特别是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一)先进基层党组织评选基本条件

出色完成党章规定的党的基层组织基本任务,模范践行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的基本要求。

1.领导班子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民主集中制,团结协作,勤政廉洁,凝聚力和战斗力强。

2.党员队伍好。素质优良,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干部充分发挥骨干带头作用。

3.工作机制好。各项制度完善,管理措施到位,工作运行规范,服务优质高效,有力地推动 “一讲二评三公示”,创先争优成效明显。

4.工作业绩好。求真务实,开拓创新,推动科学发展有力,各项工作成绩显著。

5.群众反映好。知民情、解民忧、化民怨、暖民心,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得到党员和群众的拥护。

(二)优秀共产党员评选基本条件

认真履行党章规定的党员义务,模范践行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五带头”基本要求。

1.带头学习提高。认真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学习科学文化、业务知识,理想信念坚定,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2.带头争创佳绩。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爱岗敬业、扎实肯干、无私奉献,勇于承担急难险重任务,积极参与本级党组织“一讲二评三公示”,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成绩显著。

3.带头服务群众。积极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主动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自觉维护群众正当权益。4.带头遵纪守法。自觉遵守党的纪律特别是中央、市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模范遵守国家法律法规。

5.带头弘扬正气。带头弘扬正气,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敢于同不良风气、违纪违法行为作斗争。

(三)优秀党务工作者评选基本条件

1.在模范践行党员“五带头”基本要求基础上,还要认真学习并了解掌握党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党的历史。

2.从事党务工作三年以上,热爱和熟悉党务工作,刻苦钻研党建业务,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务工作的方法和途径,出色履行岗位职责,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组织党组织有序开展“一讲二评三公示”,创先争优成效明显。

3.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坚持原则,廉洁奉公,密切联系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威信。

4.各镇街、区级部门上报主要领导为优秀党务工作者,其所在单位近三年综合目标考核均须获得二等奖以上;上报基层党委(总支、支部)书记的,其所在单位或党组织必须是近三年来受上级表彰的先进单位或先进基层党组织。

(四)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优秀个人评选基本条件

1.积极参与“三项制度”宣传、培训和接待、走访、办理反馈等工作,工作深入细致,事迹突出。2.落实“三项制度”成绩特别明显,受到基层干部群众广泛好评。

3.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将“三项制度”作为定责、承诺、记实、点评、公示的重要内容,能通过“一讲二评三公示”扎实推进“三项制度”的较好落实。

4.完成村、社区其它工作情况较好。

(五)十佳党员“双带”能手评选基本条件

1.在模范践行党员“五带头”基本要求基础上,还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熟练掌握发展产业、增收致富的技术和本领。

2.带头创业致富能力强。有经济头脑和市场意识,善于发挥地方优势,找准致富门路,实现创业致富的目标。

3.带领群众共同致富能力强。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一人富了不算富,大家富了才算富”的观念,能引导更多的群众一起发展,并且在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方面进行帮助,带领更多的村民一起走向富裕。

4.干部群众口碑好。热心公益事业,关心村级事务,修养高,品德好,在农村党员和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

5.积极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将带头创业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情况作为定责、承诺、记实、点评、公示的重要内容,能通过“一讲二评三公示”扎实推进“双带”情况的较好落实。

(六)“两新”组织党建之友评选基本条件 1.主要在党外业主中评选。2.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依法经营,照章纳税,切实保障员工权益,做到“爱国、敬业、诚信、守法”。

3.致富思源,积极参与扶贫济困、捐资、助学等事业,主动奉献社会。

4.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党组织的建设,为党组织开展工作提供充分的人员、场地、经费、时间保障,充分发挥、主动宣传党组织在“两新”组织中的作用,同时积极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组织的建设,在本地区和同行业中做出了表率。

三、评选推荐办法

这次评选推荐全区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按照党组织隶属关系,以党内统计年报汇总单位为推荐单位,归口上报推荐对象及相关材料。“美丽合川·五城联创”合川区城市管理攻坚战役各攻坚组及日常工作机构可各推荐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人选,相关材料直接报区委组织部。

(一)推荐。各单位严格按照表彰名额比例,广泛发扬民主,自下而上层层进行推荐遴选。党委(总支或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可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和群众代表参加。按照评选表彰条件,推荐出报区委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二)考察。各镇街党(工)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党委)负责对本辖区、本系统的推荐对象进行考察。考察时,要广泛听取党员、干部、群众和有关纪检监察、执法部门的意见。

(三)公示。对推荐对象,要采取适当方式,在本地区、本系统或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5天。

(四)审批。公示无异议后将推荐对象报区委组织部,区委组织部严格按照规定的比例、名额和资格条件进行初审后报区委审批。

四、表彰形式

6月下旬,区委将召开表彰大会,对2008年以来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进行表彰。在庆祝建党90周年之际,各镇、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区级各部门党组(党委)也要召开一定范围的座谈会或表彰会,表彰本地区、本系统、本单位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五、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注重实效。向区委推荐表彰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是一项十分严肃的政治任务。各单位要高度重视,严格坚持评选条件,注重先进性、典型性和代表性,突出工作实绩和党员群众公认,真正把各战线、各系统、各行业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推选出来。

2.认真评选,及时报送。各推荐单位要严格程序,严明纪律,认真评选推荐,及时上报推荐材料。对评选推荐的全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落实联系服务群众“三项制度”先进个人、十佳党员“双带”能手和“两新”组织党建之友的推荐审批表(附件1)、先进事迹材料(字数在1500字左右)和推荐名单(附件2),统一用16K页面,一式3份,于2011年5月25日前报送区委组织部,同时报送电子文本,逾期不报,视为弃权,不再补报。

3.广泛宣传,推进工作。要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广播、网络等大众传媒,广泛深入宣传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的先进事迹,进一步形成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浓厚氛围,更好地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篇6:关于全区农村集体

各镇党委、政府,各街道工委、办事处,经济开发区工委、管委会,萌山风景旅游开发区党委、管委会,区委各部委,区政府各部门,各人民团体,驻周各行政企事业单位:

2009年,全区广大新闻外宣工作者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全区工作大局,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精心组织了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积极应对金融危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实施“两区两带两基地”发展战略等主题宣传,扎实深入地开展了丝绸纺织工业调整振兴、古商城保护开发、第六届旱码头旅游文化节和鲁商发源地品牌等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的新闻宣传,在各级新闻媒体刊播了一大批(来源:好范文 http:///)选材新颖、亮点突出、贴合中心的新闻报道,有力地宣传了周村,扩大了周村的对外影响,为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周村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为充分肯定成绩,再鼓干劲,进一步调动全区广大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促进我区新闻外宣工作再上新台阶,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区新闻外宣工作的意见》(周办发[2009]6号)文件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对王村镇等10个单位授予“全区新闻外宣工作先进集体”、梁勋等25名新闻工作者授予“全区新闻外宣工作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继续在全区新闻外宣工作中发挥表率作用,争创更加优异的成绩。全区各级各部门要以先进集体和个人为榜样,认真贯彻落实区十届八次全委会议和区两会精神,以“上项目、转方式、调结构、促发展”为新闻宣传重点,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改进工作方法,拓展宣传渠道,全面提高我区新闻外宣工作水平,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建设富强文明和谐幸福的新周村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上一篇:浅谈岩土工程技术及其发展现状下一篇:高官寨镇罗家小学2012年学校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