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国税工作要点

2024-05-18

xx年国税工作要点(通用6篇)

篇1:xx年国税工作要点

XX国税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要点

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要紧紧围绕贯彻落实《十二五时期纳税服务工作规划》和《全国税务系统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以《XX省国家税务局2010-2012年纳税服务工作规划及实施方案》为基础,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纳税人的需求为导向,着力打造四个纳税服务品牌,强化纳税服务绩效考核,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集约化,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积极构建和谐的税收征纳关系和服务型国税机关。

一、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办税服务厅窗口建设

1、继续推进办税服务厅标准化建设。一是依据办税服务工作量合理调整窗口职能和数量,全面推行全职能窗口;二是切实抓好“一站式”服务,减轻纳税人负担;三是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试点推行免填单服务;四是加强自助区的建设,逐步增加服务内容,拓展自助服务的功能。

2、加强国地税联合办税,推进国税局地税局共驻政务大厅、互设办税服务窗口,共享办税服务资源。

3、逐步扩大同城通办的范围,提升办税服务效能。

4、探索专业化管理模式下纳税服务模式,推进纳税服务的专业化管理。一是召开试点单位座谈会,总结经验和研究解决试点过程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二是制定《全省纳税服务专业化实施方案》,根据各单位实际,探索推行纳税服务专业化管理。三是整合优化服务资源,科学调整配置服务事项,实现服务效能的集约化,服务效率的最大化和服务成本的最小化。

5、全面落实《XX省国税系统纳税服务规范与标准》,推进纳税服务标准化,制度化。

6、强化纳税服务人员培训。一是抓好办税服务人员、12366人员的培训工作,根据各类干部的不同特点,岗位需求,分级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二是结合总局、省局纳税服务人才库建设,认真做好纳税服务人才库的选拔工作,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激励机制。

二、建设专业化12366纳税服务热线,提高咨询服务水平

1、抓好咨询员队伍建设。根据目前12366队伍年轻、女性多,人员结构不平衡等情况,整合和优化咨询员队伍,及时关注人员情绪变动,对于因人员流失造成班组人员不齐的情况,及时进行调整,确保班组工作顺利开展。采用团队竞赛的方式,提高咨询员团队协作能力,增强团队凝聚力。

2、全力以赴抓好总局统一12366系统的上线工作。一是与信息中心商榷上线方案。二是做好系统上线前系统操作和知识库的运用等培训工作。三是做好新系统运行前的调试工作。

3、健全完善知识库。根据政策变化及时完善法规库,进一步优化知识库建设,完善以“一问一答”形式构建的问题库,使知识库系统成为咨询员答疑解惑的有效工具,为咨询服务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4、建立12366专家团队。为进一步提高12366答复质量,拟结合省局人才库考试,从各业务领域的基层税干中选拔一批骨干建立12366远程专家团队,为纳税服务热线的正常运行提供现场解答、业务培训等强有力的支持。

5、继续做好创先争优工作。根据省局统一工作部署和局领导的工作要求,继续深入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咨询员队伍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努力争创全国“青年文明号”。

6、保障系统运行稳定。为保障系统稳定运行,建立定期对机房和系统开展自查的制度,消除风险隐患。与电信、移动、联通、铁通等部门建立联系合作机制,确保在发生重大安全事件时能及时获得准确信息,及时解决问题,切实保障系统稳定运行。

三、创新纳税辅导模式,强化税法宣传

1、继续办好纳税人学校。一是拓展纳税学校的增训途径,在门户网站上开设“纳税人学校专栏”,增加“课程辅导、电子课堂”等功能辅导,更广泛、快捷地为纳税人提供针对性的辅导。二是根据纳税人的需求和最新税收政策,开发和编写纳税人学校教学课件。三是整合办学资源,推行联合办学。四是抓好纳税人学校师资培训工作。五是抓好纳税人学校的绩效考核。

2、强化日常宣传辅导。一是认真做好网上纳税咨询的答复工作,原则上由省局负责网上咨询,涉及到市州的个性业务,由市州纳税服务部门负责答复。二是加大对税收宣传资料的投入,根据最新税收政策印制宣传资料,及时将最新税收政策宣传到纳税人。三是以市州为单位,在网站、电视台、广播台开展在线访谈、视频讲座等面向纳税人的税法宣传,每个单位一年至少组织一次。

3、开展个性化宣传辅导。针对不同行业、不同规模、不同经济类型的纳税人,针对企业管理层、财务主管、办税人员等不同群体,分别开展税法宣传。

四、健全权益保障机制,保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1、及时征集、分析纳税人的需求。通过在办税服务厅设立意见箱、定期召开纳税人座谈会、委托社会独立调查机构等全方位征集纳税人的需求,畅通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分析纳税人的涉税需求,帮助纳税人解决在涉税过程中遭遇的困难,切实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2、及时处理纳税服务投诉。根据纳税服务投诉管理办法的规定,及时受理、调查和处理纳税服务投诉,依法运用调解手段化解税收争议。定期梳理、分析、汇总纳税服务投诉,对纳税服务投诉中反映出来的突出问题进行整改,特别是对多发性投诉要认真研究分析,努力实现服务质量零投诉。

五、科学开展纳税信用评定,推进纳税信用体系建设

1、根据总局新修订的《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办法》,编制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系统的业务需求,开发评定系统。

2、做好2010-2011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

3、区分不同信用风险级别,合理调配资源,实施分类服务和管理,健全信用激励措施,促进纳税人税法遵从度的提高。

4、探索建立纳税信用评价规则、信用记录公开查询和社会共享制度,推动社会信用信息共享,健全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促进全社会信用水平的提高。

六、强化绩效考核,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评价体系

1、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评价指标。根据《XX省国税系统纳税服务规范与标准(试行)》,建立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绩效考核指标和完善纳税人满意度调查指标,建立健全纳税人税法遵从度和满意度调查评估机制,逐步建立纳税服务定性指标与定量指标相结合的纳税服务绩效评估体系。

2、开展绩效考评。按照内外结合、客观公正原则,量化税务机关纳税服务绩效考核,客观评价内部纳税服务绩效;开展纳税人满意度调查,全面掌握外部满意度评价。

3、强化考评结果运用。按照协调发展、持续改进的原则,建立纳税服务绩效评比通报制度,加强对绩效考评结果的沟通反馈和综合分析,引导和督促各部门、各环节对制约纳税服务质效的制度和流程进行优化和改善,建立绩效考评持续改进机制,实现绩效考评的制度化、常态化。

篇2:xx年国税工作要点

(讨论稿)

按照省、市局和县委、县政府的要求,结合某某国税实际,2010年某某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党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围绕市国税精神,认真落实省、市局工作会议和全县经济工作会议的各项部署,牢固树立“理念引领、机制支撑”的某某国税发展理念,努力践行“崇德尚法”的某某国税核心价值理念,突出抓好组织国税收入、优化纳税服务、强化税收征管和加强队伍建设等核心工作,着力推进专业化、信息化的管税方式,全面实施人才强税、廉洁从税、文化兴税战略,不断提升国税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推进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能力,为实现“阳光国税”而奋斗,写实某某国税“十二五”发展蓝图精彩的第一篇!

2011年具体要坚持五个观念、树立五个理念、处理好五种关系、实现五个发展。

(一)坚持税收经济观,进一步促进某某经济转型升级

1.确保收入持续较快增长。2011年省局下达我局的收入计划为22.14亿元,增长9.5%,结合今年县人代会确定的预算目标增长15%和县政府确定的工作目标增长不低于20%的要求,确定今年国税收入目标为23.3亿元,增长15%。将全年收入任务分解落实到各有关科室单位。同时继续提请县政

府以文件形式将今年的国税县级收入分解落实到县经济开发区和各乡镇。

2.提高收入质量。加强税收收入经济联动分析,及时科学研判宏观经济、税收政策调整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加强税源预测分析,确保税源分析预测准确率在98%以上,牢牢把握组织收入的主动权。进一步完善走逃企业预警处置管理机制,力争全年无新欠,并加大陈欠清缴力度;加强免抵调库的分析预测能力,科学合理调配免抵调资源。

3.全面落实各项税收政策。以推进完善《某某县国家税务局关于加快促进我县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50条为抓手,继续落实好增值税转型改革等结构性减税政策,抓好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贯彻落实。优化退税流程,做到申报、审核、审批、退库“四及时”,尽最大可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突出服务好环杭州湾先进制造产业基地、省级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国家级装饰材料集聚区建设,进一步推动某某经济转型升级。

4.积极开展税收政策调研。及时分析经济运行与税收政策执行前后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特别是对国家出台新税收政策前、后的调查和研究,密切关注增值税范围扩大等政策的变动情况,及时反馈信息,为上级国税部门提出科学合理的意见建议,为地方党委政府决策和应对当好参谋。

(二)坚持税收法治观,进一步打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5.规范税收执法行为。完善《某某县国家税务局岗责体系》。进一步规范日常税收执法行为。建立健全税收执法风险防范机制,确保全年税收执法正确率保持在99%以上。通过设立公开信箱和电话受理投诉、开展税收管理员公开述职述廉、实行稽查案件“一案双查”、接受第三方纳税人满意度调查等方式,强化纳税人对执法行为的监督。

6.加强增值税管理。进一步利用税收风险管理平台,做实做精一般纳税人行业模型,加强风险预警和处置管理。强化农产品加工企业、废旧物资企业的“定耗控税”管理办法。强化对终端产品行业、大型商贸物流企业、企业集团关联交易等行业或行为的监管力度,切实提升增值税申报质量。

7.深化所得税预警管理。推行中小企业分行业、重点税源分规模的预警管理方法。强化对长亏不倒企业、长期微利企业、总分机构的监管。深入开展涉外税务审计和反避税管理工作,强化对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

8.加强小规模纳税人管理。进一步拓展小规模纳税人“双控”管理覆盖面,完善与规范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工作机制,突出个体户籍管理与定期定额管理,确保个体税收增长20%,起征点以下户占比不高于55%。

9.加大税收整治力度。加大对税收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确保稽查选案准确率保持在90%以上,稽查案件结案率保持在95%以上,稽查查补收入入库率保持在95%以上,强化税务稽查威慑作用,营造公平公正的税收环境。

(三)坚持税收创新观,进一步完善征管长效机制

10.完善税收风险管理机制。制定税收风险管理平台的运行管理机制,进一步推进平台的开发与应用。完善“层级模式”管理体系,进一步推进与完善“层级模式”税收风险专业化管理。进一步发挥县局一级专业评估的指导职能和税源管理部门的二级日常评估的风险应对体系,不断提升税收风险应对效能。

11.探索税源专业化管理机制。根据全省推行的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试点经验,结合我局税收管理工作的实际,探索实施分类分级税源专业化管理模式。将基础性工作与专业性工作相分离,合理配置征管资源,有效提升征管质效。

12.健全信息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对县委、县政府汇报和有关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在现有个体税收社会化管理、四部门联合办证等部门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与财政、地税、工商、劳动、供电等部门的协作,加大信息资源共享力度,不但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率,探索政府牵头、国地税负责、其他部门配合的税收共管机制。

(四)坚持和谐税收观,进一步提高纳税人满意度

13.构建和谐征纳关系。完善纳税服务机制。对新出台税收政策做到公示、宣传辅导、跟踪调研“三同步”,切实执行好每一项税收政策。拓展纳税服务平台。加大办税服务厅规范化建设步伐,积极争创“标准示范办税服务厅”。整合网上办税资源,拓宽面向纳税人的网上服务内容,努力实

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办理涉税事项。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将“一窗统办”和自助办税业务延伸到中心乡镇,切实方便纳税人办税。

14.深化纳税服务手段。继续深化“促进经济转型升级50条”和“5000万元以上重大项目跟踪式税收服务”10项措施,做到纳税服务常态化、全面化、特色化。全面实行“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全程服务模式。进一步拓宽“简化填单”、“免填单”、“无纸化免单”办税业务范围。进一步完善农民办税方便卡制度,切实方便农村农民办税。

15.深化内部管理机制。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加大分类、分月工作督查力度,不断提高工作的执行力。进一步完善工作目标考核体系,健全“目标考核到科室,绩效考核到个人”的考核机制,切实改变干部“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一个样”现象,形成良好的工作激励导向。

16.推进“文化兴税”战略。围绕湖州国税精神及湖州国税愿景体系,进一步推进“文化兴税”战略。制定文化发展三年规划,加大文化工程的软硬件建设,扎实推进某某国税文化品牌建设。践行某某国税核心价值理念,细化六大某某国税文化理念体系,加大对某某国税共同愿景的宣传和弘扬。深化文明创建工作,提升文明创建层次,积极争创国家级文明创建荣誉。

(五)坚持税收人才观,进一步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17.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进一步推进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认真落实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积极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进一步深化“以文育人”、“读书修身”活动,不断提升干部内在修养。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力争第一批成功创建先进基层党组织。

18.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强化教育培训工作。创新载体,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开展分级分类业务培训。建立“以考督学,以奖促学”机制。进一步完善“竞荐结合”、“以师带徒”活动,加大对年轻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力度,不断优化中层干部队伍结构。落实县局干部轮岗交流机制,应人适岗选配工作,充分发挥干部的专长和能力。

19.强化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市局纪检监察工作“九个一”管理办法。巩固与发展“大宣教”格局,加大各职能部门对廉政教育工作落实的考核力度。深化以“八廉”为主要内容的廉政文化建设机制,积极争创省级“廉政文化进机关”示范点

篇3:2012年兽医工作要点

1. 精心谋划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兽医工作, 努力提高兽医服务水平

(1) 调整思路, 明确目标任务我国已进入经济社会加快转型的关键阶段, 进入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在农业现代化进程中, 养殖业发展方式的转变, 产业结构的调整, 对兽医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关国际组织将兽医服务定位为全球性公共产品。兽医工作在保障动物产品生产供应、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等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兽医工作的两大任务是有效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维护公共卫生安全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动物防疫目标是逐步消灭重点动物疫病。要不断提高兽医行政执法水平, 加强制度建设, 构建完善长效机制, 切实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适应人们对动物产品消费的数量和质量需求。

(2) 理清兽医工作职责, 提高兽医服务水平要构建兽医工作责任体系, 着力提高兽医工作组织管理水平。在继续坚持动物防疫地方政府负总责的框架下, 强化管理相对人的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责任, 构建"地方政府负总责, 生产者承担第一责任, 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兽医工作责任体系。要履行好兽医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职责。要把兽医公共服务的统一性与市场服务的多样性有机结合起来, 处理好政府兽医工作机构与社会化兽医服务组织的关系, 发挥好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的作用。同时, 加强政策引导, 构建兽医社会化服务体系, 提高兽医行业自主服务水平。鼓励大型企业中的执业兽医参与社会化服务。

(3) 强化政策研究, 增强兽医工作的针对性围绕兽医工作中心任务, 组织开展兽医事业发展重大政策调研。结合实际, 提出符合事业发展需要的政策建议。重点组织开展兽医法律法规、基层兽医服务体系、重点动物疫病防控政策、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兽药质量监管及兽医工作基础建设等的调研。积极为推动兽医事业科学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出谋划策, 做出贡献。

(4) 结合实际, 建立健全兽医工作长效机制要按照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要求, 制定禽流感、口蹄疫防治计划, 猪瘟、蓝耳病、常见猪病及常见牛羊病防治指导意见。启动实施畜禽健康促进计划, 加快推动种畜禽主要动物疫病的监测净化工作, 严格种畜禽养殖的市场准入标准。各地要以实施国家中长期动物疫病防治规划为契机, 结合当地实际, 制定辖区内动物疫病防治规划和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 大力开展宣贯工作。

2. 强化措施, 毫不松懈地做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1) 着力强化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和监测等基础工作

按照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强制免疫计划, 抓好春秋两季集中免疫, 加强日常补免, 尽力做到“应免尽免、不留空当”。按照2012年国家动物疫病监测计划、流行病学调查方案, 做好疫情监测和预警工作, 严格疫情报告和核查制度, 要充分发挥中央、省、市、县、乡五级动物疫情测报体系和动物疫情测报站的作用, 保证疫情信息及时、报告准确。重点组织开展口蹄疫、禽流感、布病等疫病病原学专项监测, 做好疫情形势研判, 为制定完善重点动物疫病防治计划提供科学依据。继续开展种畜禽场主要垂直传播性疫病监测工作。完善应急防控机制, 加强动物疫病防控、应急管理等相关业务培训, 及时果断处置突发动物疫情。统筹做好常规病防治工作, 加强对生猪、牛羊疫病防治的指导。

(2) 着力强化非洲猪瘟等外来动物疫病的防范坚持内防与外堵相结合, 加大边境地区防控力度。加强非洲猪瘟、小反刍兽疫等外疫防控技术储备。做好非洲猪瘟风险分析评估。加强边境地区监测、疫情排查、边境督查等防控措施。做好边境地区联防联控, 积极协调有关部门, 建立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按照“早、快、严、小”的原则, 果断处置突发疫情。继续推进马鼻疽消灭工作。

(3) 着力强化布病等人畜共患病的防控继续加大对布病的防控力度, 有效遏制人畜共患病的上升态势。积极争取政策, 做好实施“布病防控三年攻坚计划”的准备工作。按照《全国布病防治工作方案》要求, 分区防治, 分类指导;实施好14个部委联合下发的《防治包虫病行动计划 (2010-2015年) 》, 对包虫病重点省份, 要开展疫情调查, 加强免疫、检疫、驱虫等各项防控措施, 要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青海省做好综合防控试点工作;进一步加大对血吸虫病家畜查治、家畜圈养、封洲禁牧、安全牧场建设等综合防治措施力度, 巩固防治成果, 严防疫情反弹;做好狂犬病、结核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防控工作。

3. 切实做好兽药监管工作, 提高兽药质量

(1) 强化兽药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实施兽药良好经营规范 (GSP) , 规范兽药经营活动。继续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工作, 强化抽检结果利用, 实施检打联动, 进一步提高兽药质量安全水平。完善兽药标签和说明书范本。加强兽药监管信息建设和运用工作, 提升兽药监管信息化水平。紧紧围绕禽流感等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继续做好疫苗生产、供应以及质量监管工作, 满足防控工作需要。继续健全完善驻厂监督、飞行检查、批签发等监管措施, 深化经营、使用环节监督抽检模式, 确保兽用生物制品安全有效。加大对不合格产品的处罚力度, 严格查处违规生产企业, 确保疫苗质量安全。

(2) 健全完善兽药政策法规和标准开展《兽药管理条例》执法情况调研, 加快推动《兽医器械管理条例》立法进程, 抓紧推进出台《兽用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管理办法》;完成《兽用生物制品批签发管理办法》、《兽药注册评审程序》和《飞行检查工作程序》制修订工作;启动《兽药产品批准文号管理办法》、《兽药注册办法》、《兽药GMP培训指南》、《兽药GMP检查员管理办法》和兽药注册及分类资料要求调研修订工作;开展2010版《兽药典》未收载品种兽药标准的清理和发布工作;推进2015版《兽药典》编纂工作, 开展兽药标准修订工作。

4. 加大执法力度, 努力保障动物产品质量安全

(1) 加强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全面贯彻落实《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动物卫生监督工作的意见》, 扎实推动动物卫生监督各项工作的开展。严格执行畜牧兽医行政执法“六条禁令”。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执法队伍整顿。开展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执法能力考核, 重点解决差额补贴、自收自支的县级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以及不具备独立执法主体资格和独立账号等突出问题。完善动物卫生监督法规标准体系。强化养殖环节动物卫生监管。贯彻落实生猪规模化养殖场无害化处理补助政策。加强屠宰环节动物卫生监管。健全生猪定点屠宰环节“瘦肉精”监管制度和措施, 推进产销联动、检打联动, 落实屠宰企业主体责任, 强化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规范动物卫生监督行政行为。开展年度行政处罚案卷评查、行政许可档案抽查, 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和行政强制行为, 提升动物卫生监督依法行政水平。严格动物卫生监督证章标志管理。强化使用监管, 严查违法、违规、违纪行为。推进动物卫生监督信息化建设, 推行动物检疫证明出证电子化。开展动物卫生监督模式创新试点。强化动物卫生监督机构队伍的培训。

(2) 深入开展兽药残留监控工作加强兽药使用监管, 实施好《动物及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控计划》, 强化畜禽等动物产品兽药残留监测。继续实施兽用抗菌药使用整治行动, 强化抗菌药监管和科学用药宣传, 加大对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兽药重点品种安全再评价工作。加强动物源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保障用药安全。

(3) 加强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积极推进动物疫病区域化管理, 加快推进生物安全区建设与评估。研究制定生物安全区管理工作的指导性意见, 完善无疫区管理技术规范, 制定生物安全区标准。在6个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建设省份开展跨省调运动物卫生风险评估试点。强化已建成无疫区的监测、督查。开展省级动物卫生风险评估试点工作, 各省份要组建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机构, 建立专家队伍, 开展技术培训。

(4) 积极推进动物标志及动物产品追溯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和推进追溯体系建设工作。完善畜禽标志和养殖档案管理等办法, 制定数据库建设等规范标准, 制定追溯体系建设规划。完善中央和省级数据中心建设。制定发布追溯体系建设工作的考核评价指标, 加大宣传培训和监督检查力度。

(5) 加强兽医实验室和动物诊疗机构的管理加强兽医实验室管理, 就是要健全完善兽医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 强化兽医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管。严格动物病原微生物菌 (毒) 种管理。深入推进兽医系统实验室考核, 组织开展实验室能力比对工作, 提高实验室检测诊断能力。加强动物诊疗机构管理, 就是要重点规范城市动物诊疗市场, 着力培育动物诊疗机构发展, 推进动物诊疗机构的标准化建设。

5. 不断创新兽医管理体制机制, 提高机构队伍工作能力和水平

(1) 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创新在巩固现有改革成果的基础上, 继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 按照“完善机制、提高素质、增强能力”的要求, 深入推进兽医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要全面总结兽医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深入研究进一步完善兽医管理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要坚持改革方向不动摇, 特别是要处理好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与乡镇综合改革和地方机构改革的关系, 避免各级兽医工作体系产生新的波动;要加强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 规范乡镇畜牧兽医站的标准化运行。

(2) 加快新型兽医队伍建设加强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 创新兽医队伍管理手段;深入推进执业兽医制度建设, 继续做好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 研究完善执业兽医资格考试工作长效机制;加大执业兽医制度宣传力度, 加强从业资格准入管理和从业行为监管。继续强化官方兽医队伍建设, 做好官方兽医培训工作。努力提升官方兽医队伍整体素质;加强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队伍建设和管理, 强化乡村兽医和村级动物防疫员培训;落实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补助经费, 加强经费使用管理;加快建立地方兽医行业协会, 充分发挥政府部门与私营部门、行业协会各自的资源优势, 形成推动兽医事业发展的合力。

6. 加强兽医科技工作, 为动物防疫和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1) 加快兽医科技发展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 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推进成熟技术产业化。加强兽用生物制品应用技术研究, 完善产业化品种结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配套技术。加强中兽医和中兽药研究, 发挥中兽医和中兽药在动物疫病防治中的作用。有效利用各级兽医机构和人才队伍, 抓好综合配套技术、集成示范技术、快速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 积极探索针对各类养殖场所的疫病综合控制措施, 促进风险关键点控制技术在从农场到餐桌全过程中的应用。

7. 加强对外交流合作, 不断增强参与国际兽医事务的能力

篇4: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一、深入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党的建设

1.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热潮。把学习宣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引向深入,切实领会精神实质,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把讲话精神作为党委(党组)中心组学习的重要内容,纳入干部培训教学计划。分专题、分领域举办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组织高校开展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专题研究。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形成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长效机制。

2.加强教育系统党的建设。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党建工作重要指示精神,推动落实第23次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各项部署。落实中办印发的《关于坚持和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意见》,做好督促检查工作。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切实推进高校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抓好院(系)基层党组织负责人培训。研究制订《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加强中小学党建工作。加强民办学校党组织负责人队伍建设。切实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完善党建工作考评办法。严格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和党员组织生活会制度,切实提高党内生活质量。

3.做好教育系统宣传思想工作。贯彻落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健全高校党委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完善课堂教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网络管理办法,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扎实做好“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建设工程”重点教材编写和使用工作,开展教材使用情况专项督查。研究制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领航计划》和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制订实施高校思政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修订高校思政课建设标准,启动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推进高校思政课特聘教授试点,实施高校思政课择优项目。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实施“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建设计划”“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提升计划”。实施“易班”推广行动计划和中国大学生在线引领工程,加强网络思想文化阵地和内容建设。组织高校辅导员骨干示范培训。研制加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办法。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校出版工作的意见》。

4.巩固和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等作风建设制度,形成作风建设新常态。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坚决纠正“四风”问题。认真贯彻中央《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等文件精神和制度要求。认真组织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抓紧推动“两方案一计划”落实。对整改落实情况进行全面监督检查,持续深入抓好整改落实。

5.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部机关、直属高校、直属单位、驻外干部队伍建设统筹力度,突出正确用人导向,继续深化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积极推进干部交流。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配合研究制订高等学校领导人员管理暂行办法。加强干部管理监督,严肃整治选人用人不正之风。加强和改进干部教育培训,提高培训质量。研究制订直属高校、直属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指导意见。

6.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和廉政纪律建设。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出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责任追究实施办法》,细化责任内容,实行“一案双查”。开展“两个责任”执行情况检查。加强教育系统纪检监察组织建设。加大巡视工作力度,紧紧围绕“四个着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强化权力运行的监督制约,进一步推进直属机关和高校廉政文化教育,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加大案件查处及问题线索审查处置力度,加强招生、基建、干部任用、校办企业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

7.加强政风行风学风建设。进一步减少会议、文件,提高工作质量。完善督查制度,强化重点工作过程监控,认真开展机关作风评议工作。推进政务公开,提高工作透明度。健全群众来信来访接待受理工作机制。落实窗口服务单位首问负责制。制订《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推进教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加强学风建设综合治理,发布学校学术不端行为处理办法。推动厉行节约、节能环保工作,形成节约型校园建设新常态。进一步加强离退休干部工作。支持关心下一代工作。

二、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8.科学编制教育“十三五”规划。按照编制工作方案,研究起草教育“十三五”规划文本。加强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发展重大问题的研究,提高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前瞻性、操作性,提升通过规划对教育进行宏观指导和统筹推进的能力。加强对推进区域教育现代化的指导和监测,组织第三方机构研制教育现代化年度监测报告。

9.推动各省(区、市)和高校教育综合改革。组织开展《教育规划纲要》中期总结评估。继续跟踪指导上海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综合改革取得实质进展。指导各省(区、市)和高校制订实施教育综合改革方案并做好报备工作。加强综合改革典型经验总结和推广。研究制订推动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实施意见。

10.深入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指导督促各省(区、市)和有关高校研究制订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指导上海、浙江做好高考综合改革试点。加快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探索制订职业院校学生进入高层次学校学习的办法。研究出台《关于深化高中阶段学生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指导和督促各地大幅减少高考加分项目,取消体育、艺术等特长生加分项目。完善自主招生,做好全国统一高考后开展自主招生的组织工作。继续推进研究生招生制度改革。

11.深入推进管办评分离。发布《关于推进管办评分离提高教育治理水平的若干意见》。进一步简政放权,深入落实《教育部职能转变方案》。实行清单管理,依法明确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进教育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动所有高校完成章程制定工作,实现一校一章程。推动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章程建设。开展义务教育学校章程建设试点。加强学校章程执行情况的督促检查。深入贯彻落实《高等学校学术委员会规程》《高等学校理事会规程(试行)》《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规定》。深入落实《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制度,深化招生、财务、干部任用等信息公开,完善监督检查机制。推进高等学校质量报告发布制度建设。启动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工作。开展职业院校和普通高校评估。扩大社会参与教育评价的领域,委托第三方参与教育评价。

12.推动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优化和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进“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优化东中西部高等学校布局。继续做好“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和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校工作。印发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改革试点的指导意见,启动改革试点,有序引导部分有条件、有意愿的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推动修订《普通高等学校设置暂行条例》,制订高校分类体系和设置标准,加快建立高等教育分类设置、评价、指导制度,促进高校科学定位、办出特色。推动各地优化城市基础教育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布局结构。

13.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出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教育的政策文件,召开全国民办教育工作会议。研究制订民办学校分类管理配套政策。推进独立学院规范发展。

14.继续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交流综合改革试验区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示范区建设。推进高级别人文交流框架内的教育合作。贯彻全国留学工作会议精神,制订《国家公派出国留学管理规定》。启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体系建设。加快外语非通用语种人才和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加强中外合作办学和自费出国留学中介服务机构监管。稳步推进境外办学。加大国别和区域研究基地建设。探索完善外籍教师服务和管理机制。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加强示范孔子学院和网络孔子学院建设。拓展与联合国教科文等国际组织的合作交流。

15.加快推进教育信息化。推进“三通两平台”建设与应用,力争基本实现学校互联网全覆盖。加快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国家教育决策服务系统建设和教育统计基础数据库建设。完善国家教育资源云服务体系。继续加大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开发和应用力度,探索在线开放课程应用带动机制。加强“慕课”建设、使用和管理。推动高校仪器设备和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系统建设。实施全国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深入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深化教学应用。提高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应用水平。推动实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规范》。继续办好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召开第二次全国教育信息化工作会,举办国际教育信息化大会。加强信息技术安全工作和教育信息化标准建设。

16.不断提高教育经费保障与管理水平。督促各地落实法定增长,推动各地建立各级教育生均拨款制度,依法保障财政教育投入。规范学校收费调整,完善非义务教育阶段成本分担机制,加强教育经费统计工作。健全监管体系,加强预算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强化内部审计。加强教育财务队伍建设,加快推进直属高校和直属单位总会计师委派工作,完善总会计师管理制度,开展全员培训。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推动学校实行“阳光财务”。

教育部2015年工作要点

三、全面推进依法治教,引领、保障教育事业改革发展

17.加强教育法治建设。以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制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教的文件,全面推进教育法治化进程。推动教育法律一揽子修订,加快《职业教育法》修订、《残疾人教育条例》修订和《校园安全条例》《国家教育考试条例》立法进程,积极推动《学前教育法》起草和《学位条例》修订。制(修)订发布《中小学教材编写审定管理暂行办法》《学校招收和培养国际学生规定》《高等学校国际学生勤工助学管理办法》《教师申诉办法》等规章。设立依法治教示范区。推进教育行政执法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加强法律顾问制度建设的意见》。开展依法治校示范校创建活动。全面开展教育系统法治教育培训。

18.加强青少年学生法治教育。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制订法治教育大纲,统筹大中小学法治教育。组织编写宪法教育读本。建设国家青少年法治教育校外实践基地。推进教育部全国青少年普法网建设。开展青少年法律知识大赛、高校法治文化节等活动。实施中小学法治教育专任教师能力提高工程。

19.创新法治人才培养方式。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全方位占领高校法学教育和研究阵地,研究制订《高等法学教育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教学指导》。召开全国高等法学教育工作会议,全面部署高等法学教育综合改革。深入实施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校外法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加大法学专业骨干教师培训力度。继续推进高校与法律实务部门人员互聘“双千计划”。积极推进法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与司法考试制度的有机衔接。

20.依法健全教育督导体系。深入实施《教育督导条例》,加快形成督政、督学、评估监测三位一体的教育督导体系。开展地方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价。做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认定。制订《督学管理办法》。健全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制度,开展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工作创新县(市、区)工作。开展中小学素质教育督导评估试点。做好专项督导。

21.推进国家教育标准体系建设。研究发布国家教育标准体系框架,制订教育标准制定审核办法,探索建立国家教育标准核准委员会。组织编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标准。印发《义务教育学校安全规范》。制定关于规范中小学校服工作的意见,研制《中小学校服基本安全技术规范》。加快基础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启动高职专业教学标准修(制)订工作,发布部分职业教育专业顶岗实习标准。公布92个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探索建立有关专业认证标准。

22.依法保障校园和谐稳定。创新校园安全管理,深化平安校园建设,积极培育平安校园建设优秀成果,运用法治方式研究解决平安校园建设面临的问题。加强学生安全法治教育,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突出问题集中整治行动,净化校园周边环境。加强学校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建立完善教育舆情处置和通报工作制度。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加强教育防灾减灾能力建设。

四、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内涵发展

23.切实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深入开展“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教育活动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继续推进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开展“少年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系列教育活动和“圆梦蒲公英”农村学生看县城活动。继续做好义务教育德育、语文、历史教材编写、修订、审查工作。贯彻实施新修订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发布《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公约》。推进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区建设。制订《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继续支持校外教育,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试点工作。鼓励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指导家庭教育。

24.切实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印发《关于强化体育课和课外锻炼深化学校体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探索推进体育考核制度改革,着力提升学校体育工作水平和学生健康水平。推进落实高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和年度报告制度。研究制订学校体育风险管理办法。研究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及与社会场地、设施的共享机制和新型安全保险制度。推进国防教育。研究制订深化学生军事训练改革意见,修订完善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

25.改进美育教学。印发《关于全面改进美育教学提高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意见》,召开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会议。开齐开足艺术课,多渠道解决艺术师资短缺问题。建立艺术教育工作评价制度。推进全国农村学校艺术教育试验县工作。开展好全国大中小学生艺术展演、高雅艺术进校园、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创建等活动。

26.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推动各地落实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探索建立国家教师荣誉制度。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启动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开展寻找最美乡村教师活动。深化教师培养培训改革。制订进一步加强高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指导意见,建立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体系,统筹实施高校高层次人才计划。推进高素质教育人才培养工程。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继续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计划。完善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免费教育政策。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27.大力发展学前教育。推动各地实施好第二期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实施好国家学前教育重大项目,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学前教育薄弱环节。利用信息管理系统加强学前教育动态监管。推动各地建立学前教育教研指导责任区。做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实验区建设。办好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

28.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绘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进展态势图,定期通报各地均衡发展情况。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必要的村小学和教学点。进一步健全机制,做好留守儿童关爱和帮扶工作。指导各地科学规划学校建设,均衡配置教育资源。研究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推动落实城镇新建小区配套学校建设政策,缓解城市大班额问题。推动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联盟、集团化办学取得新进展。推动学校特色发展,提升学校品质。研制《关于新形势下加强基础教育装备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新时期中小学图书馆建设与应用的意见》。研制关于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工作的指导意见。

29.全面提高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推动各地普职招生大体相当,以加快发展中等职业教育为重点,普及高中阶段教育。继续实施好普通高中改造计划和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薄弱县普通高中建设项目。支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改善高中学校办学条件。指导地方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研究制订普通高中工作规程。全面推进普通高中课程标准修订。开展高中创新实验室建设和创新活动平台建设。

30.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制订校企合作促进办法。制订行业企业办学指导意见,分类制订行业职业教育指导意见。加快推进现代学徒制度试点。健全职业院校学生实习责任保险制度。研制中等职业学校部分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组织编写修订相关教材。审定公布“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实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衔接行动计划、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职业院校规范管理行动计划。印发《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开展职业院校人才培养诊断改进工作。出台《职业学校教师企业实践规定》。完成第三批国家中职和高职示范校验收工作。推进职业院校示范专业点建设。办好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研究设立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推动各地办好相关活动。

31.着力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中国特色、一流标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组织实施。继续推进医教、农教协同等协同育人,深化高校人才培养机制改革。探索推进医学教育分阶段考试改革试点,做好医学教育整体衔接。深化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加快建设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加强本科教学管理。进一步调整和优化高等教育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建立本科专业动态调整和专业预警机制。推进试点学院综合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系列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加快产业行业急需人才培养。继续推进学位授权动态调整工作。认真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继续推进高校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创业学生转入相关专业学习。面向自主创业学生实行“弹性学习年限制度”。聘请各行业优秀人才担任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教师。建设一批大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基地和实习实践基地。

32.充分发挥高校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扎实推进“2011计划”,加快构建完善高校科研创新体系。全面落实《中国特色新型高校智库建设推进计划》,深化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管理方式和组织形式改革,启动高端智库建设。深化高校科研评价改革,完善高校科研项目和科研经费管理使用政策。组织开展第七届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评选。制订《关于全面深化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创新的意见》。充分发挥普通高校及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职业院校在科研成果转化中的作用。

33.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推动出台国家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文件。办好开放大学,拓展推进广播电视大学系统整体转型升级,推动普通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开展不同类型学习成果认证、学分积累和转换试点。研究制订老年教育发展规划。推动各地开展学习型城市建设,办好2015年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印发《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区、示范区遴选工作。

34.全面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研制《〈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实施办法》《外国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信息技术产品语言文字使用管理规定》。加强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建设,做好《通用规范汉字表》的宣传实施,开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公共服务领域外文译写规范相关工作。实施“中华思想文化术语传播工程”。进一步推进语言文字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评估。加强语言文字监管体制机制和监测平台建设,发布年度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开展中华经典资源库二期、三期工程建设和“书法名家进校园”活动、第18届推普周活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15周年宣传活动。联合中央电视台办好“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等节目。完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测评体系。开展视障人员普通话水平测试,加强手语主持人才培养。推进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建设。做好语言国情调查。做好民族地区语言文字培训工作。

五、大力促进教育公平,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35.公平配置教育资源。让贫困家庭的孩子都能接受公平的有质量的教育。启动实施加快中西部教育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教育经费向边疆地区、民族地区、革命老区倾斜。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推动国家级农村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示范县(市、区)创建工作。研究扩大营养改善计划实施范围。加快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校长教师交流轮岗,推动落实城乡统一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加大对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教育改革发展的支持。继续做好定点联系滇西扶贫工作。实施《国家贫困地区儿童发展规划(2014—2020年)》,编织保障贫困地区儿童成长的安全网。

36.继续大力推进入学机会公平。完善随迁子女在当地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政策。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招生入学秩序,指导重点大城市进一步落实就近免试入学方案。改进普通高校招生计划管理,提高中西部和人口大省高考录取率,缩小录取率最低省份与全国平均水平差距。进一步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

37.关心支持特殊教育发展。落实好《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4—2016年)。继续实施特殊教育重大项目。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规模,加强资源教室建设和无障碍设施改造。支持有条件的地区建设孤独症儿童少年特殊教育学校(部)。发布盲、聋和培智三类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标准,启动起始年级教材编写。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制订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和研究生考试的特殊保障办法。组织开展特殊教育改革实验区工作。

38.推进民族教育科学发展。全面贯彻落实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召开第六次全国民族教育工作会议,出台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制订学校民族团结教育指导意见。推进双语教育,加强双语教材和资源建设。完善少数民族各类专项招生政策。加强内地民族班教育管理服务。建设合格教师队伍,继续实施好“三区”人才支持计划教师专项计划。夯实教育对口支援工作,推进新疆、西藏和四省藏区教育科学发展。

39.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学生创业就业指导服务专门机构。面向全体学生开发开设就业创业指导必修课和选修课。实施好各类基层服务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到农村就业。鼓励更多学生参军入伍。加强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帮扶。健全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创业就业的服务保障机制。推动实施“离校未就业促进计划”。完善学生就业信息和学籍信息沟通衔接,提高就业统计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40.落实和完善学生资助政策。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等学校国家助学政策,推动各地建立健全学前教育资助制度和研究生资助政策体系。突出精准资助,坚决查处申请资助过程中的作假、冒领行为。落实资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继续强化资助资金监管。推动学生资助信息化建设。做好资助政策宣传。

篇5:2001年全县国税工作要点

根据市局的部署,结合我县国税工作实际,2001年全县国税工作的指导思想是:贯彻“加强征管、堵塞漏洞、惩治腐败、清缴欠税”的方针,以收入为中心,以改革为动力,以素质为支撑,以管理为基础,实施科技兴税,严格队伍管理,加强文明创建,确保完成任务,整体推进全县国税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数量与质量结合,重在质量,全面完成各项税收任务

(一)落实税收计划。2001年市局分配我县国税收入考核计划X X X万元。其中“两税”X XX X万元,营业税X X万元、所得税X X万元。此外,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指导计划X X X万元。

(二)完善考核办法。改过去收入任务型为收入质量型,实行双重考核。重点完善征管质量考核办法,按月严格网上考核,推行“征管质量排行榜”制度。

(三)实行微机管理。建立税源分户档案(包括纳税申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等资料),城区分局上报年纳税X X万元以上的企业,其他分局上报年纳税X X万元以上的企业,纳入微机管理体系。

(四)加大稽查力度。要加强稽查工作的业务管理和指导,强化日常稽查、重点稽查,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漏征漏管户的检查,以查促管,以查促收。同时,要规范税务稽查执法行为,强化案头稽查,扩大调账稽查,控制进户稽查,继续坚持“统一组织,各方参与,一次进户,各税统查”的工作思路,提高稽查工作效率。

二、改革与创新结合,重在创新,全面提高队伍的两个素质

(一)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重点加大对基层分局长的教育、管理、监督力度,优化基层分局领导班子结构,完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二)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完善公务员的任用管理和动态管理。全面贯彻“三结合”、“三挂钩”、“一转变”的指导思想。逐步实施“两类五卡”素质考核方案,将国税干部划分为税收业务类和行政综合类,并根据不同职位和素质设计不同任职卡,实行卡职对应。

三、监管与创建结合,重在创建,全面优化国税干部形象

(一)深入开展部门纠风工作。重点是抓少数税务人员转移税款、以税谋私,利用职务吃、拿、要、报。赊、借等违法违纪问题。继续做好聘请系统内外兼职监察员工作,认真抓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

(二)提高认识,切实为纳税人、地方经济建设服好务。为纳税人服务要突出办税服务厅和税务稽查系列这两个重点部位,突出公开办税这个重点环节。要继续深入开展“最佳办税员”、“最差办税员”评比活动,开展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的系列活动。

(三)抓准着力点,明确目标,加强文明建设。今年是新一轮省、市级文明单位的命名表彰年,我局系统的文明创建工作要以提高创建质量为着眼点,以创建“五优”机关为着力点,积极开展一系列主题鲜明、形式活泼、效果实在的创建活动,提高全局文明建设水平。

四、规范与创优结合,重在创优,全面强化各项税务管理

(一)强化各项基础工作。以基础工作考核为主要手段,加大奖惩力度。今年继续运用督办检查的有效作法,在“督”和“办”上下功夫。对基础工作落后的分局,在处罚的同时,要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实行末位淘汰制。

(二)加强增值税日常稽核。重点解决实际工作中重征收轻管理,重结果轻过程等问题。要规范和完善纳税申报制度,严格考核机制。同时,切实抓好专用发票管理的外部延伸。

(三)加大普通发票的推广力度。今年要制定《县国税局扩大普通发票用票面实施方案》。

与县教委联合行动,发动全县中小学生开展“护票协税”活动。搞好扩大用票面的宣传工作。

(四)加强财务管理。规范财务收支管理,全系统的所有收费,必须使用计财股加盖收费专用章后的合法、规范票据。基层分局只能设一个经费账户,农村分局不允许设立税款过渡户;机关业务股室的所有收支纳入机关服务中心统一监管。逐步建立集中采购制、大宗固定资产购置报批制、定期归档建卡制。加强票证“双限”管理制度。

(五)规范中央税收征收管理。进一步规范营业税征管,落实金融保险等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加强所得税税源管理,进一步理顺征纳关系,落实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政策,摸清税源,加强检查。

五、广度与深度结合,重在深度,全面加大科技兴税力度

(一)加强培训,提高素质。将计算机操作能力与干部竞争上岗、提拔使用结合起来。实行分级培训模式,县局组织统一的考试考核。建立操作员后备队伍,通过考试考核,合格的非操作员可纳入操作员后备人选。对考试考核不合格的操作员要取消其资格。从抓各分局、各科室负责人入手,达到人人都能上机的目标。

(二)深化应用,持续发展。今年计算机应用主要抓三件工作:一是办公自动化,二是税控防伪系统的安装,三是创建全省“十佳城区分局”。办公自动化4月初试运行,边运行边总结,确保运行成功。“十佳城区分局”要与征管质量达标、人员培训、网络建设结合起来,实行计算机办税、办公一体化。

(三)加强税收宣传。积极探索新的宣传途径,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千,即宣传内容从宣传国税部门为主向宣传征纳双方转变;宣传形式从注重日常宣传向注重“精品”宣传转变;宣传主体从专业宣传人员“孤军奋战”式向组织国税干部参与“集团作战”式转变。

(四)做好税务信息报送工作。加强税务信息编报,在提高信息质量上下功夫,重点为领导正确决策服务,为对下指导工作服务。

(五)积极开展税收调研。各股室负责人、各分局负责人,每年最少要拿出一篇有份量的工作或政策性的调研文章,作为硬性指标进行考核,并制定奖惩,严格兑现。

X X县国家税务局

二OO一年一月八日,评析:

篇6:XX年国税局长在国税工作会发言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传达贯彻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体会议精神,总结XX年的工作,部署XX年任务,统一认识,理清思路,明确任务,狠抓落实,推动我市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XX年全市国税工作回顾

XX年是我市国税工作取得新进展,为壮大财政实力、促进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一年,全市各级国税机关和广大国税干部认真贯彻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按照省局确定的“三三五四”工作思路和“两新三化”的目标任务,按照年初的既定部署,团结一心,努力工作,积极推进各项建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国税收入再创新高。通过强化管理措施,大力清缴欠税,去年保持了国税收入稳定较快增长。全市全年累计组织税收收入亿元,占年计划的%,比上年增收亿元,增长%。其中,“两税”完成亿元,占年计划的%,比上年增收3亿元,增长%,全系统提前2个月完成了全年各项税收收入任务。税收收入总额、入库进度、增收额、增长率均创历史新高。

——执法水平全面提升。通过强化税收执法监督,认真开展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工作,加强对涉税案件的复查,开展执法检查,规范了税收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进一步规范了税收执法行为,提高了执法水平。行风建设连年名列榜首,并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的多项殊荣。全年对184户纳税人进行了专业稽查,查补税款、罚款、滞纳金万元,已入库万元,促进了税收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征管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全面落实税收管理员工作规范和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各项要求,税收征管主题活动取得实效。清理漏征漏管户,加强发票管理,开展税收分析和纳税评估,抓住薄弱环节,加强各税种管理,坚持分级分类管理,实施分级分类监控。分行业、分地区、分层级、有重点地建立健全税负分析和税源预警,税源管理深度进一步拓展,动态监控能力进一步增强,税源分析监控水平明显提升。

——信息化建设扎实推进。在硬件配置、网络改造、网站建设、数据应用、税收管理员平台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整合各类硬件、软件和系统,加强运维体系建设,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数据发布的准确性。一般纳税人全部实行网上申报,成功实现了税银库横向联网。

——税收服务成效显著。始终坚持以服务经济为己任、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便捷、高效、热情”为追求,具有国税特色的税收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开展聚财为国的职能性服务,认真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全年共办理出口免抵退税亿元,办理税收减免返还亿元,为促进我市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开展便捷高效的程序性服务,简化、优化税收业务流程,减少审批环节。开展执法为民的权益性服务,受到了地方党政和广大纳税人的好评。连年被评为市支持工业发展先进单位、帮扶三大示范基地建设优秀单位和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单位。

——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认真开展“提升三力,构建和谐”的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增强全体干部的学习力、执行力和创新力,促进团队和谐、征纳和谐、环境和谐。认真组织实施“六员”培训和在岗培训,在全国税收管理员抽考中取得好成绩。大力开展各类争先创优活动,市局再次荣获市委“四好班子”、“先进党组织”称号,市局机关被命名为全市学习型示范机关。全系统继续保持省级、市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荣誉称号,市局机关连续三届荣获省级最佳文明单位称号。

——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认真贯彻《税务系统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分解细化部门、领导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有效推进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落实,切实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强化“两权”监督制约,加强财务审计,强化执法监察,认真开展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严格遵守“六条禁令”,严肃查处干部违规违纪行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连续八年被评为全市一等次。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局、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广大国税干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拼搏,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局党组向省局和市四大班子领导长期的关心支持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全市广大国税干部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差距。一是税收基础管理不够坚实,在管理方法、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上还需要加强和改进。二是少数干部责任心不够,进取心不强,集体观念淡薄,自我约束不严。三是部分干部管理水平和业务能力与新时期税收工作要求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工作激励机制、人才正确使用和合理配置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完善。四是税收服务经济的水平有待进一步深化,部分干部全面发挥税收职能作用的意识还不够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认真贯彻党的xx大精神,明确国税工作总体要求

党的xx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xx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报告,是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总书记在报告中对财税改革取得的重大进展给予了充分肯定,体现了党中央对财税工作的关心和重视,是对我们极大的鼓舞和鞭策。报告中提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新任务、新举措,蕴含着对税收工作新的更高要求,为税收事业创新发展、提升地位拓展了新的空间,也要求我们充分发挥税收筹集收入和调控经济、调节分配的职能作用,更加自觉主动地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税收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树立可持续的税收发展理念,处理好国民经济与税收、收入总量与结构、税收成本与效益、税收服务与管理等方面的关系;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积极探索和深刻把握税收发展的基本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改进和优化税收制度安排和税收服务管理,逐步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的税收制度。这些都充分体现了xx大精神对税收工作的新要求,体现了税收工作指导思想上的新发展,治税理念的新提升,工作视野的新境界,也为我们做好新时期的税收工作指明了方向。

XX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大精神的第一年。在最近召开的市委十届七次全会上,市委提出,我市要突出“又好又快”发展主题,注重发展的质量和增长的效益,注重结构的调整和产业的升级,注重发展的成本和环境的代价,推动“又快又好”向“又好又快”发展模式提升,争取在实现“三个协调”上走在全省前列。今年全市国税工作任务更重,标准更高,要求更严。新形势要求我们在今后的国税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更加注重税收职能作用的全面发挥,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更加注重税务机关职能的转变,优化服务,构建法制型、服务型机关;更加注重借鉴和运用国际先进管理理念和经验,把握规律,勇于创新,进一步提高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更加注重专业人才队伍的培养,实施“人才兴税”战略,打造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干部队伍;更加注重制度创新,加强党的建设和领导班子建设,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国税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我们要把深入学习xx大精神与贯彻落实全省国税工作会议和市委十届七次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在全面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在结合国税工作实际,研究好工作思路和举措上下功夫,在转变作风办实事求实效上下功夫,把我市国税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根据当前形势和省局、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结合我市国税工作的实际,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省局“三三五四”的工作思路,突出科学化精细化管理,重点抓好税源管理联动机制的建立完善、征管信息集中后的深化应用、规范执法基础上的优化服务、以构建和谐基层为载体的干部队伍建设,在全省国税系统中率先实现“两新三化”的奋斗目标,为富民强市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贯彻落实上述总体要求,全市国税干部要强化“四种意识”,实现“四个确保”:一是强化争先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位次前移。坚持工作的高站位、高起点、高标准,树一流作风,带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打造国税的品牌和形象。通过不懈努力,确保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稳定较快增长,各项工作在全省国税系统的位次不断前移。二是强化风险意识,确保不出大的案件和问题。当前,法制建设不断深入,监督力度不断加大,对我们的执法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全市各级领导班子一定要有很强的风险意识,在教育干部职工公正执法、廉洁从政的同时,抓住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防范风险,控制风险,化解风险,坚决杜绝重大案件和问题发生。同时要正确处理好税收与经济、执法与服务的关系,既要防止片面强调防范执法风险,有政策不执行或执行不到位,制约或减弱税收政策特别是税收优惠政策的导向性效果,也要防止片面强调服务,忽视有效的监督与管理。这样才能确保税收职能作用的全面正确发挥。三是强化创新意识,确保各项工作不断优化。

创新才有动力,创新才能发展。要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从有利于强化管理、规范执法、优化服务、提升素质出发,不断推动工作思路、体制机制、方法手段的创新。拓宽创新的思路,在与上级要求和先进单位的比较中搞创新谋发展。提高创新的勇气,对看准的事情大胆探索和实践。端正创新的态度,从工作落实出发搞创新,使各项工作不断改进、完善和优化,工作质量和效率不断提高。四是强化和谐意识,确保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环境。和谐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和谐出政绩,和谐出人才,把构建和谐国税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抓紧抓好。注重运用行政复议、法律救济、听证会等方式,妥善协调各方利益;改进税收决策程序,在建章立制中要听取民意,切实推进税收的民主化、法制化。坚持改进和优化税收服务,以纳税人满意为标准,着力构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的税收服务体系,切实保障纳税人对执法过程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营造和谐的征纳关系。在营造良好外部环境、建立和谐征纳关系的同时,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国税干部的全面发展。强化人本理念,遵循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原则,关注干部的思想、关心干部的利益,加强干部培养、促进干部成才。要把干部的价值取向、人生目标追求、精神文化需求,统一到对国税事业的追求和推进国税事业发展上来。要把干部对人生目标的追求引导到立岗成才、建功立业上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尽其能、各得其所的环境,构建人才培养、评价、选拔、竞争、激励机制,搭建干部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工作平台。关心干部的生活,为干部办实事、解难事,增强国税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达到集体与个人发展目标和谐相融,实现国税事业持续发展与国税干部全面发展的互推双赢,努力形成团结一心、和衷共济的氛围,宽松祥和、心情舒畅的环境,奋发向上、共谋发展的局面。

三、突出重点,全面完成今年各项国税工作任务

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各项战略部署的第一年,是实施“xxx”规划承上启下的一年,是改革开放30周年和北京奥运会举办之年。谋划和做好今年各项国税工作,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讲和谐,强素质,抓管理,求发展”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各项工作。今年全市国税工作的目标要求和重点任务是:三个着力,四个确保。即:着力构建征管一体化机制,深化数据增值利用,推进科学化精细化管理;着力改进执法责任落实机制,规范税收执法,稳步推进税收法治化进程;着力完善教育培训机制,建设和谐基层,全面推进国税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推动我市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确保国税收入稳定增长,全年国税收入完成亿元;确保税收精细化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初步建立起税收分析、税源监控、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四位一体”的税源管理联动机制;确保税收执法水平再上新台阶,执法责任制落实到位,执法行为规范,全年不发生重大渎、失职案件;确保广大国税干部综合素质明显提升,教育培训机制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进一步健全,作风建设进一步加强,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惩防体系进一步完善。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具体要抓好以下七项工作:

(一)提高税源监控水平,实现税收与经济同步协调增长

分析今年的收入形势,机遇与挑战并存。全市各级国税机关要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年收入任务的圆满完成。一是认真开展税源调查,从早、从紧、从细抓好组织收入工作。要对税源税基调查情况进行一次回头看,着重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认真的调查摸底,并对各单位收入总量在前20位的企业进行逐一排队,综合分析,以准确掌握第一手收入数据信息资料;要不断完善收入预测制度,充分考虑到收入的不确定因素,加强对收入的预测,强化对月度税收预测准确率的考核,努力做到收入指导更贴近实际,计划分解更适应经济,服务决策更体现超前,税源经济更平衡同步。二是强化对重点税源企业的管理。加强对重点税源企业收入情况的跟踪管理。要密切关注、准确把握、有效监控全市收入完成进度及收入质量情况;同时,积极争取免抵调库指标,用足用好调库资源,有效地解决地区、级次间收入不平衡的问题,确保全市国税收入平稳增长。

(二)推进征管一体化建设,形成税收精细化管理的强大合力

加强征管是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是发挥税收作用的根本保证。针对当前管理基础较薄弱的实际状况,要把加强税收征管作为全局工作的主线,凝心聚力抓管理,一心一意谋发展,通过加强管理带动各方面工作上层次、上水平。总的思路是,把XX年作为“管理基础年”,XX年作为“管理提高年”,XX年作为“管理跨越年”,通过三年的不懈努力,争取使我市征收管理工作达到全省一流水平。

创新机制抓管理。建立税收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和责任追究协调联动机制,以税收分析指导评估,评估为稽查提供案源,稽查保证评估疑案落实,责任追究促进各环节廉洁高效。大力推进征管一体化建设,市局由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其他领导配合抓,各部门各负其责,严格考核监督,确保联动机制落到实处。将“流程再造”的理念进一步引入市局机关各科室,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整合”上,工作重点放在“联动”上。整合职能分工和资源运用,按照省局提出的“八统一”要求,在部门间建立横向联动工作机制,在上下层级之间,建立协调统一的对上接收反馈和对下整合发布纵向联动工作机制。在税源税基管理的各主要环节上,税收分析加强面、线、点的联动分析,纳税评估加强行业联动、税种联动、征退税联动,税务稽查加强管查联动、以查促管,形成互动的流程链。在各级部门之间、上下层级之间及税源管理各主要环节之间,全面建立起职责清晰、重点突出、衔接顺畅、良性互动的税源管理机制。

围绕税源抓管理。要从有利于将税源管深、管精、管细出发,不断完善各项税源管理制度和措施。一是完善税收管理员制度。完善税收管理员平台软件各项功能,真正实现执法有记录、过程可监控、结果可核查、绩效可考核的良性循环机制。科学配置税收管理员力量,优先保证对重点税源和流失风险大的税源的监控管理。实行领导联系户和管户制度,市局领导和机关科室都要选择重点税源企业作为联系户,深入了解情况,有针对性地指导工作。县区局长必须亲自管户,切实落实直线工作法,完善县区局一体化运行机制。二是完善户籍管理。按照“一户式”要求建立健全户籍管理档案。推进与地税、工商、质监、银行等部门的信息交换,加强纳税人户籍的静态管理和动态监控,全面清理漏征漏管户。三是完善分类管理。在属地管理的基础上,根据纳税人所属行业、经营规模、信用等级等情况,进一步细化分类管理办法,提高管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进一步完善废旧物资经营企业、以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的加工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的税收管理制度和税收管理办法。强化个体税收管理,抓好电子定税和个体建账工作,加强对起征点以下纳税人的动态监控。做好纳税信用等级评定工作,完善评定程序,落实分类管理措施。四是完善分析评估。加强税收分析,完善分析制度,定期实施税收分析和信息发布。市局要着重抓好分行业、分税种、分地区、分注册类型的宏观税负和税收弹性分析,从宏观上查找问题,为基层加强管理提供依据。县区局要根据上级分析结果,把工作重点放在微观税源分析上。加强纳税评估,建立分行业、分区域、分经济类型的指标库和预警值,认真筛选评估对象,采取人机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充分发挥税务约谈的作用,建立纳税人自我纠错机制。建立评估案例库,加强案例分析和交流。五是完善发票管理。在严格增值税专用发票管理的同时,加强普通发票特别是“四小票”管理。严格落实发票验旧售新和限额限量限种类供应制度。扩大电脑票使用范围,加强发票稽核比对和管理使用情况分析。六是完善税种管理。在流转税管理上,加强“四小票”管理,强化稽核比对和异常检查。严格一般纳税人认定,落实辅导期制度。加强消费税管理,落实重点行业和重点税源管理办法。采取“以票控税、信息共享、协同管理”的措施,强化车辆购置税“一条龙”管理。在企业所得税管理上,深入贯彻新企业所得税法,全面提高所得税管理质量和水平。围绕规范税前扣除、核实税基,制定标准化审核模本,建立市级所得税管理基础数据库;县区局依据标准化模本加强审核,完善汇算清缴。强化联动评估,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分析、比对,深化与所得税管理相关的行业参数、预警值的发布运用,加强以为主的所得税评估,提高与增值税评估的联动性。在国际税收和涉外税收管理上,以强化亏损企业和重点税源管理为重点,加大反避税力度,积极开展纳税评估,搞好汇算清缴,扩大联合审计范围。在出口退税管理上,加强征退税工作衔接,建立预警机制,规范操作程序,严格审核审批,既要加快退税进度又要防范骗税案件的发生。

信息支撑抓管理。一是依托信息化支撑,完善以流程为导向的税收征管机制,整合纳税服务和税收执法过程中的关键节点,优化税收征管业务流程,形成以流程为导向、覆盖税收征管全过程的纳税服务流程体系和税收执法流程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税收管理员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巩固和深化网上申报工作,积极推行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工作。扩大税银库横向联网范围,真正方便纳税人办税。二是推进数据增值应用。结合我市实际,认真分析、研究省局分发的数据信息,提高信息分析处理能力,构建适合我市特点的“应用系统”;加强数据质量的日常监管和申报维护,严格数据采集、录入、审核、传输、储存、清理等方面的工作要求,落实基层数据采集责任制,严格校验审核,确保应用系统的数据质量;深化数据分析运用,充分利用省局统一分发的数据、网上申报数据和其他采集数据,加大分析深度,扩大分析范围,提高分析实效,推进税源管理联动机制的落实;增强数据运用和数据分析的能力,进一步提高税源监控管理的整体水平。三是推进运维体系建设。要下大力气整合资源,集成各类硬件、网络和应用系统,集中人力和技术资源,建立综合运维机制,提高各应用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提高运行维护的质量和效率;重视安全体系建设,完善各项运维安全制度,建立健全信息系统应急预案,加快推进硬件统筹配套、完善工作,确保系统安全稳定、高效运行。

(三)推进依法治税,进一步规范执法行为

加强税收法制宣传。以“xx”普法为抓手,坚持日常宣传与税收宣传月集中宣传相结合、正反典型宣传相结合,坚持不懈地宣传各项税收法律法规和政策,进一步扩大辐射面和影响力,努力增强全社会依法诚信纳税意识。认真开展税收宣传月活动,规范执法程序,公开执法责任。

加强税收执法检查。要注重税收异常数据分析在执法检查工作中的运用,认真开展执法分析活动,加强对各级税收执法的日常监控考核,有针对性地开展执法检查。做到执法检查对象确定与税源管理联动相结合,日常执法检查与专项执法检查相结合,职能部门日常检查与组织人员重点检查相结合,内部检查与外部延伸检查相结合,切实提高税收执法检查的实际效果。

加强税收执法监督。积极推行总局的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严格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充分利用内部执法考核及外部执法监督等结果,扩大自动考核,强化过程监控,做好人工监控,以保证执法过错责任追究落到实处;同时要对执法考核指标的合理性进行分析论证,客观地分清责任,注意保护好一线执法人员的积极性。认真执行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制度,落实重大案件问责制。认真做好税务行政复议以及行政诉讼的应诉工作。

加强税务稽查。要把提高稽查质量、发挥稽查威力、促进税源管理作为稽查工作的重点,认真抓好稽查基础制度的完善和落实,抓好稽查人员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进一步提高稽查办案质量;加大稽查执行力度,提高结案率,加大重大涉税案件的宣传曝光力度,不断发挥税务稽查的威慑力,以促进我市税收法治环境的进一步好转。

(四)建设高效诚信的服务型国税机关,提高税收服务经济水平

建设诚信国税。始终坚持以纳税人为中心,本着“便捷、高效、热情”的服务理念,着力构建具有国税特色的税收服务体系,狠抓各项服务措施的落实,营造诚信和谐的征纳关系,实现互利共赢。要有主动服务的意识,寓服务于税收管理中,在管理中体现服务。继续开展为重点税源企业上门服务活动,加强对重点税源户的服务性调研,加强税收法律法规政策宣传和辅导,帮助企业规范财务管理、规范纳税行为,为企业诚信发展进言献策;继续开展纳税信誉等级评定工作,提高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和依法纳税的主动性;清理、简并要求纳税人报送的各种报表资料,减轻纳税人办税负担;加强对税收优惠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确保优惠政策及时、准确落实到位。以解决办税程序繁琐、纳税人多头跑、办事效率不高的问题为重点,进一步简化办税流程,优化申报纳税“一窗式”管理和涉税事项“一站式”服务;以解决少数办税服务厅纪律松弛、环境不整、态度生硬等问题为重点,进一步规范办税服务厅建设,严明工作纪律,落实服务措施,优化办税环境;以解决少数人执法不文明、行为不规范的问题为重点,抓好窗口办税员、税收管理员、税务稽查员行为规范的统一,坚持热情礼貌,平等待人,文明执法,让改革的实际成果惠及广大纳税人。

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要围绕解决民生问题,重点落实好涉农税收优惠,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新农村建设,落实鼓励就业再就业、自主创业等方面政策,促进城乡居民增收致富,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围绕解决节能降耗问题,重点落实资源综合利用以及消费税调整后的政策,本着支持发展和管理监督并重原则,采取积极措施,有效解决废旧物资综合利用问题,运用政策效应限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的发展,促进我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节约利用;围绕改善外贸结构问题,加强出口退税管理,支持自主品牌产品、高附加值产品出口,支持农副产品出口。

(五)规范内部行政管理,提高机关工作效率

强化机关政务事务管理。要进一步理顺机关各部门工作职责,加强综合部门与专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形成工作合力。要推进政务公开,以行政管理权和税收执法权为重点,进一步扩大政务公开范围,规范公开内容,丰富公开形式,以公开促公正,以公开、公正促效能、保廉洁。要加强会议管理,严格控制会议数量,提高会议效率。要增强为基层服务意识,继续清理审批项目,尽可能减少审批,抓好对非许可审批项目的管理,依法简化审批手续;进一步精简文件和要求报送的报表资料,凡是计算机能够自动生成的报表资料不得再让基层手工操作,切实减轻基层负担。

强化机关财务基建管理。今年是财务改革年,也是财务规范年。面临着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网络版财务软件全面上线、非税收入试点、工资津贴补贴规范等各项工作。要强化预算管理,严格预算执行;做好国库集中支付工作,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推行应用好网络版财务管理软件,做好资产清查工作,规范固定资产处置收入和有偿使用收入管理,为全面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打下基础。完善基建项目审批管理,从严控制项目和规模,合理安排基建经费,落实项目管理责任制。做好政府采购工作,坚持依法采购,严格程序,规范操作,提高办事效率。强化财务监督,认真开展财务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做好迎接上级巡视和审计的各项准备工作。

强化督查督办工作。要建立健全督查督办制度。对上级的重要工作部署和各地的重点工作,要跟踪管理,定期检查;加强全年目标管理考核和机关部门工作考核,提高督查督办工作效果和抓重点工作落实的主动性。要完善基层请示限时答复等制度,对下级提交的请示事项,认真研究,逐条答复,提高及时回复率;各级领导干部要进一步改进工作作风,按照分工负责的要求,增强责任意识,健全联系点制度,集中时间和精力,多做一些深入实际的专题调研,多解决一些工作落实中的突出问题,加强对工作的指导和督办。

(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提高国税干部的综合素质

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在工作中要弘扬新风正风,抵制歪风邪风,着力解决突出问题,努力实现领导干部作风的进一步转变。要加强民主集中制建设,坚持重大事项集体决策制度,提高领导班子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的水平;进一步健全科学规范的干部选拔和管理机制,规范和推动各个层次领导职务的竞争上岗,优化领导班子结构;认真落实干部交流、挂职、任职回避、后备干部管理、培养等各项制度,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管理水平;要以先进县(区)局领导班子创建为载体,扎实推进县(区)局班子建设,进一步提升基层班子的综合素质和领导水平。

(三)改进作风,集中领导精力。良好的作风是做好国税工作的有力保证。各级国税机关必须集中精力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改进作风,领导干部必须以身作则。要深入调查研究,集中时间和精力,走近基层,走近征管一线,走近重点企业,了解实际情况,把握工作主动权,因势利导,顺势而为;要努力防止和克服做表面文章、应付差事、标准不高、要求不严的不良作风,以对国税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切实强化对基层工作的领导,求真务实,谋求实效。改进作风,必须建立明确的责任机制和协作机制。要探索建立履职问责制度,对履行职责不到位的,要查明情况,限期落实,对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实施责任追究,做到有责必问、有错必纠;要切实增强大局意识,部门之间、上下之间,做到既有分工、又有合作,既有制约、又有协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形成工作合力。改进作风,必须从不落实的问题入手,要善于发现问题,认真总结过去取得的成绩和经验,正确对待问题和矛盾,不能只报喜,不报忧;要善于找准问题,要扑下身子,到矛盾多、困难大的地方“解剖麻雀”,进行分析研究,找出症结所在;要善于解决问题,要分清轻重缓急,抓住主要矛盾,针对热点、难点、重点问题对症下药,选好切入点,拿出硬措施,锲而不舍,一抓到底。

同志们,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事业任重道远。让我们在省局和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团结一致,凝心聚力,埋头苦干,顽强拼搏,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心、扎实的工作作风认真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努力开创国税工作新局面,为实现推动我市又好又快的发展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加强干部全员教育培训。要全面推进人才兴税战略,构建大规模、多层次、高效益的教育培训工作格局。认真落实分级管理、分层培训、分类实施的教育培训工作要求,把干部教育培训的普遍性要求与不同类别、不同层次、不同岗位干部的特殊需求结合起来,重点抓好科级干部理论培训、重点业务培训和日常基础技能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提倡在岗自学,培养税收各个方面的专业能手,把人力资源开发与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结合起来,营造自觉学习、终身学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加强干部人事管理。要认真贯彻落实《公务员法》,全面实施各项公务员管理制度,根据公务员法及其配套法规,结合我市国税系统实际,积极探索人事管理新机制,不断完善公务员配套管理制度。面临公务员法实施后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出现的新情况和我市国税系统部分地区人少事多的突出矛盾,要着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根据干部的年龄层次、知识结构、专业水平,因人配岗,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充分发挥每个干部的潜能;要进一步探索新的激励机制,通过推行和完善全员开放竞争上岗、能级管理和绩效考核等措施,激发广大干部的积极性;加强人才管理,建立分级分类人才管理库,将各类人才管理好、使用好,充分发挥各类人才的效能。继续重视和加强离退休干部管理和服务工作。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深入持久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和手段,大力推进国税文化建设,大力推进和谐基层建设,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我市国税事业又好又快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一是以国税文化建设为载体,建立和谐有序的工作环境。在全系统广泛开展树“三观”、遵“三德”、增“三心”主题教育,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荣辱观,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和进取心,发扬协调配合、相互帮助、和衷共济的团队精神,树立认真负责、严谨细致、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加强人文关怀,引导干部正确对待自己,正确对待利益调整,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形成人人知荣辱、讲正气、比贡献、增团结、促和谐的工作环境。二是建设充满活力的和谐基层团队,整体提升基层建设水平,建设执法规范、管理科学、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基层团队。三是以积极开展争先创优活动为平台,营造奋发有为的和谐氛围。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争创国家级、省级文明行业、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地方组织的各类评议活动,继续保位争先。以“爱岗、敬业、争先”为主题,在全系统开展各种评比竞赛活动,进一步调动广大国税干部的积极性,努力形成“比、学、赶、帮、超”和谐有为的良好氛围。

(七)完善惩防体系,扎实推进全系统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

坚持反腐倡廉教育从严。认真学习党的xx大精神,认真抓好党纪政纪法治学习教育,加强党员干部党性锻炼和思想道德修养,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组织干部走进劳教部门和监狱场所接受警示教育,走进帮扶挂钩单位开展访贫思廉教育,走进工厂企业与企业员工进行“三比”(比工作累不累,比环境苦不苦,比待遇高不高)敬业教育,引导干部算好政治帐、经济帐、亲情帐,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扎实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在全系统推广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构建反腐倡廉“大宣教”格局。

坚持抓制度落实从严。近几年来,总局、省局及上级地方党政下发了若干关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规章制度,市局也从实际出发研究制定了一些实施办法和意见。要切实解决好制度落实不力或落实不够的问题,分析原因,研究相应的配套措施,狠抓落实。结合新形势下党风廉政建设的新特点、新要求,进一步充实完善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内容,加强监督检查,加大责任追究;认真落实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监督管理办法,逐项分解落实任务,形成市县(区)局层级责任清楚、目标任务明确、工作要求具体的制度体系,确保落实到位。

坚持“两权”监督制约从严。要解决损害纳税人利益和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纠、评、建机制,坚决治理损害纳税人利益、损害国税形象的“吃、拿、卡、要、报”等不正之风,严格禁止违反规定发放津贴、补贴、奖金及实物的行为;继续开展执法监察,加大源头防范和治理腐败的工作力度。

坚持查案执纪从严。要严厉查处违法违纪案件,对我行我素、以身试法、以身试纪的顶风违纪行为,要依法从重从严处分,绝不心慈手软,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通过刹歪风、正行风、树新风,始终保持国税行风领先的良好发展态势。

四、真抓实干,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

今年国税工作的主要任务和基本目标已经明确,要完成今年国税各项工作任务,实现基本目标,关键在于领导,关键在于抓落实。

(一)加强学习,涵养领导能力。要切实加强各级领导的能力建设,不断增强科学决策和总揽全局的能力,带动广大国税干部和衷共济、同心同德、干事创业。各级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学以致用,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建设学习型机关和学习型个人中走在前列,把学习的体会和成果转化为推进国税事业发展、构建和谐国税的能力,转化为推动国税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能力。要根据履行职责的要求,结合国税工作实际,进一步加强业务学习,不断完善知识结构,提升综合素质,提高科学决策的素养。要把握全局,吃透上情,全面准确地把握上级的方针政策,积极主动地把工作置于全市国税工作大局来思考、来谋划;吃透下情,对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情况全面掌握,做到既超前考虑,又量力而行;吃透外情,熟悉和了解外部大环境以及兄弟单位的先进经验,从而提高准确、及时、可行决策的能力。

上一篇:大学学院工作总结下一篇:铝合金门窗质量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