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2024-05-03

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通用5篇)

篇1: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采用现场光谱电化学技术, 结合循环伏安和红外光谱等手段, 研究了柔红霉素的电极过程, 并提出了可能的还原机理. 结果表明, 柔红霉素的还原途径与其浓度存在一定的联系: 稀溶液的还原经历一ECE过程--得到两个电子还原为柔红霉氢醌后, 发生化学反应脱去7位上的糖基侧链, 得到的7-去氧柔红霉醌继续被还原, 生成的.自由基中间体可发生歧化反应或通过分子间缔合而稳定; 当溶液浓度较大时, 柔红霉素分子在得到一电子生成半醌自由基中间体后, 以其双分子缔合物的形式稳定存在.

作 者:屈海云 程圭芳 彭惠琦 何品刚 方禹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刊 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年,卷(期):22(12)分类号:O657关键词:蒽环类药物 柔红霉素 循环伏安 光谱电化学

篇2: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柔红霉素与DNA作用的序列特异性研究

采用紫外-可见光谱法和紫外-可见光谱电化学法研究了柔红霉素(DNR)与不同寡聚核苷酸之间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 DNR优先作用于寡聚核苷酸的.CpG位点, 然后是ApG和ApC.因为DNR可与鸟嘌呤之间形成3个氢键.与双链寡聚核苷酸作用时, DNR最先插入的位点是(CpG)2碱基对之间, 其次是(TpG)(CpA)和(GpC)(ApC)碱基对之间.当DNR与存在未配对G碱基的DNA链作用时, 因游离的DNR量增加使其电化学活性增加, 导致DNA构象和构型的变化, 使DNA生理功能受到损伤, DNA碱基增色效应显著上升.此法可用于G碱基未配对DNA链的检测.

作 者:程圭芳 张冬梅 丁敏 屈海云 何品刚 方禹之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化学系,上海,200062刊 名: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ISTIC SCI PKU英文刊名:CHEMICAL JOURNAL OF CHINESE UNIVERSITIES年,卷(期):200324(8)分类号:O657关键词:柔红霉素 蒽环类抗癌药物 DNA 序列特异性 光谱电化学

篇3: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2例。其中男65例, 女39例, 年龄19~67岁, 平均年龄 (49.8±3.6) 岁。均符合《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诊断标准[3], 入院时经细胞形态学、分子生物学及免疫学等确诊;所有患者入组时均表明知晓本研究目的, 并签署患者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研究组接受去甲氧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 具体为静脉滴注去甲氧柔红霉素10 mg/ (m2·d) ×3 d, 静脉滴注阿糖胞苷100 mg/ (m2·d) ×7 d;对照组则以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诱导治疗, 具体为静脉滴注柔红霉素40 mg/ (m2·d) ×3 d, 静脉滴注阿糖胞苷100 mg/ (m2·d) ×7d。在治疗1个疗程后评估其治疗效果, 若达到完全缓解则需要维持1~2个疗程巩固, 随后根据缓解情况给予强化治疗与其他序贯治疗。在用药期间, 均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予以对症支持, 如护胃、保肝、止吐等。

1.3 评定标准[4]

在用药1个疗程后以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疗效予以综合评估。疗效评估参照《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来拟定, 拟定的依据包含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结果及骨髓象结果等的改善, 分为完全缓解 (complete remission, CR) 、部分缓解 (partial remission, PR) 、未缓解 (non-remission, NR) 等三个评估维度;总缓解率=[ (CR+PR) /总例数]×100%。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接受肝肾功能、血尿常规、心电图、骨髓细胞形态等检查, 观察患者是否存在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骨关节疼痛、感染等不良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完全缓解率等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 用χ2检验, 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完全缓解率及总缓解率比较

研究组CR为73.1%、总缓解率为88.5%, 对照组CR为44.2%、总缓解率63.5%, 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表1) 。

注: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 两组患者用药不良反应统计

经统计, 两组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感染等, 包括恶心呕吐、外周血细胞减少、感染、发热等, 但症状不严重, 经对症处理后并不会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

3 讨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好发于中老年群体, 其病理变化是正常髓系细胞在发育过程不同阶段的造血祖细胞出现恶性病变, 是严重威胁中老年人群健康的疾病之一。同时, 因为中老年生理机能的衰退加之合并其他慢性疾病, 导致体内存在一定的耐药基因, 因此临床对于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用药方案十分谨慎。

阿糖胞苷联合蒽环类药物被视为治疗急性髓系白血病的标准诱导方案, 其中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细胞DNA的合成, 进而发挥干扰细胞增殖作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均为临床十分常用的蒽环类抗肿瘤药物, 其中柔红霉素为第一代, 具有十分显著的抗肿瘤活性, 被广泛应用于急性白血病、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肾母细胞瘤等的治疗中。去甲氧柔红霉素是柔红霉素的衍生物, 其药理作用与柔红霉素相同, 但相比之下, 其在糖苷部C4位置去除了一个甲氧基, 使得整个系统的脂溶性更高, 与细胞亲和性更强[5]。因此, 临床普遍认为去甲氧柔红霉素有着更持久、显著的疗效。本研究结果显示, 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此外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均较少, 经对症治疗均有效缓解, 不影响治疗的顺利进行。由此表明, 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为诱导方案在急性髓系白血病治疗中具有优越性。

综上所述,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与总缓解率, 且用药安全性高,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 研究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诱导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 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 各52例。对照组采取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诱导治疗, 研究组采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阿糖胞苷诱导治疗, 用药1个疗程后以完全缓解率、总缓解率及不良反应等方面对疗效予以综合评估。结果 研究组的完全缓解率为73.1%、总缓解率为88.5%, 均优于对照组的44.2%、63.5%,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诱导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完全缓解率与总缓解率, 安全性高, 值得推广。

关键词:急性髓系白血病,去甲氧柔红霉素,柔红霉素,阿糖胞苷

参考文献

[1]林文远, 莫东华, 陈蓓莉, 等.不同治疗方案对老年急性髓细白血病预后的影响[J].重庆医学, 2010, 39 (5) :577-579.

[2]胡文广.急性髓系白血病应用去甲氧柔红霉素及柔红霉素的诱导治疗研究[J].中国医药科学, 2015, 5 (3) :117-118.

[3]张之南.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135-136.

[4]李鑫雨, 王欣, 李颖, 等.去甲氧柔红霉素与柔红霉素联合阿糖胞苷方案治疗74例初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疗效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3, 34 (1) :67-68.

篇4: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关键词:药物 血清白蛋白 荧光光谱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54-02

药物大多通过与生物体内大分子的相互作用而展现生物活性。血清白蛋白作为血浆中最重要的蛋白质,担负着储存和运输药物及其它内源性和外源性小分子的任务,因此常作为靶点与药物结合。荧光光谱法因其自身强选择性、高灵敏度的优点,现已成为研究药物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的重要手段[1]。本文主要对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研究方法、作用机制、结合特征等方面进行综述。

1 荧光光谱研究方法[2,3]

1.1 荧光猝灭法

荧光猝灭是指荧光体(如蛋白质分子)与溶质分子(如相关药物小分子)结合作用,引起荧光体荧光强度降低或不发生荧光的现象。通过对研究猝灭过程的光谱研究,可得到药物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相关参数信息。色氨酸、酪氨酸、苯丙氨酸是血清白蛋白分子中含有能够发射荧光的氨基酸残基,其中,色氨酸荧光在蛋白质固有荧光中占有重要地位,选择295nm为激发波长时,则基本只发射色氨酸荧光。因此,色氨酸的荧光变化对蛋白质的构象变化及药物分子的作用对其构象的影响都能提供相应的参考。

1.2 同步荧光光谱法

同步荧光谱法是在荧光物质的激发光谱和荧光光谱中选一适宜的波长差值Δλ,用发射和激发两个波长进行扫描,由测得的相关数据,通过软件绘制成同步荧光光谱图。同步荧光与激发和发射光谱都有关,根据被测物质的吸收和发射性能改善选择性。同步荧光光谱法分为固定波长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固定能量同步扫描荧光光谱及可变波长的同步荧光光谱,在研究药物与血清白蛋白的相互作用时应用最多的是固定波长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固定波长同步扫描荧光光谱法是在扫描过程中使激发和发射波长间保持固定的差值,通常情况下选择等于斯托克斯位移的Δλ。当固定Δλ=60nm和Δλ=15nm时的同步荧光光谱为色氨酸残基和酪氨酸残基的特征荧光光谱。溶液环境对蛋白质空间构象有很大影响,故蛋白质构象变化依据绘制的同步荧光光谱图的改变来判断分析。

2 荧光光谱研究内容[4,5]

2.1 研究荧光猝灭机制

荧光猝灭的原因通常是由于荧光物质与猝灭剂作用引起荧光物质的荧光强度降低、荧光量子效率降低或激发态寿命缩短。一般情况下,药物加入蛋白质溶液中使蛋白质固有的荧光下降的猝灭机制主要有静态猝灭和动态猝灭和非能量辐射。静态猝灭是由药物与蛋白质基态分子生成不发荧光光的配合物或分子复合物。动态猝灭与温度有关,是药物与蛋白质基态相互作用的结果。动态猝灭作用过程符合Stern-Volmer方程:

F0/F=1+KQτ0[Q]=1+Ks[Q]

F0,F分别是蛋白质与药物作用前后Q的荧光强度,KQ为双分子猝灭过程速率常数,τ0为生物大分子的平均寿命,一般约为1×10-8s,[Q]为猝灭剂Q的浓度,Ks为Stern-Volmer常数,以此方程作图,可以得到一条截距为1、斜率为Ks的直线。

文献表明,静态猝灭与动态猝灭的判断依据如下:

(1)依据猝灭常数相关变化。

对于动态淬灭,温度升高增大动态淬灭的荧光猝灭效率,增大猝灭常数。而静态淬灭常形成分子复合物,温度升高可能导致复合物的稳定性下降,从而荧光强度下降。另据研究发现,各类猝灭剂对生物大分子的最大扩散碰撞猝灭常数为2.0×1010L·mol-1·s-1,倘若求得的KQ大于此常数,则可判定为静态猝灭,此为科研实验中最常用的判断标准。

(2)测定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

当发生动态猝灭时,猝灭剂使荧光分子寿命缩短,τ0=F0/F;当发生静态猝灭时,猝灭剂并不改变荧光分子激发态的寿命,τ0=1。测定荧光分子的荧光寿命是区分动态猝灭和静态猝灭最确切的手段。

2.2 确定结合常数与结合位点数

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可以通过双对数公式求出,当荧光分子与猝灭剂相互结合作用时,其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常数Ka可由下式求出。

Lg[(F0-F)/F]=nLg[Q]+LgKa

做Lg[(F0-F)/F]对Lg[Q]的图,根据斜率和截距求得结合位点数n和结合常数Ka。

2.3 确定作用力常见类型

药物与血清白蛋白质间的作用力,通常包括氢键(HydrogenBond)、范德华力(Vander walls force)、静电引力(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s)和疏水力(Hydrophobic interactions)。药物不同,与蛋白质的作用力类型也不同,常根据测得的热力学参数来推测作用力的类型。而在实际情况下,由于蛋白质特殊的空间结构,它和药物分子之间的作用力类型往往不是单纯的一种,常会出现几种作用力同时存在的情况。利用Vant Hoff方程可计算出反应的焓变ΔH和熵变ΔS,由此可以求出自由能变ΔG,然后根据这些热力学参数的相对大小,来综合判断分析药物与蛋白质间的主要作用力类型。

Ln(K2/K1)=(1/T1-1/T2)ΔH/R

ΔG=ΔH-TΔS=-RTlnK

根据大量实验结果,总结得出函数关系为:当ΔH<0,ΔS<0主要表现为范德华力或氢键;ΔH>0,ΔS>0主要表现为疏水作用力;ΔH<0,ΔS>0主要表现为静电作用力。

3 展望

药物分子与血清白蛋白的研究与应用涉及医药学、农药学、病理学、化学、生命科学等相关领域,该方面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药学关注的焦点。随着药代动力学(PK)、药效动力学(PD)及临床药理学的快速发展,药物-蛋白质结合对PK-PD影响作用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为提供更多更有效的相关参数信息,应根据三维荧光光谱图,拓建指纹荧光图谱,开展更深入更系统化的研究,如蛋白质与药物相互作用部位结构特征的进一步考察、药物-蛋白质复合物结合强度和结合时间等。探索荧光分析新方法,注重与其他研究方法紧密结合将推动未来研究的深入,尝试开辟细胞整体水平上研究的新途径,全面综合阐明药物与血清白蛋白作用机制及化学本质。

参考文献

[1]Liu,J.-Q.;Tian,J.-N.;Li,Y.;Yao,X.-J.; Hu,Z.-D.;Chen,X.-G.Macromol Biosci,2004,4,520-525.

[2]王芳,裴明砚,唐乾,郑学仿.大连大学学报,2009,3,39-43.

[3]王守业,徐小龙,刘清亮,谢永树.化学进展,2001,13(4):257-260.

[4] 邢惟青,黄鹏翔,丘玉昌,曹莹,谢宝平.华西药学杂志,2011,26(5):503-507.

篇5:抗癌药物柔红霉素的光谱电化学研究

关键词: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柔红霉素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在早期容易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患者出血严重, 病死率高。本文观察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和柔红霉素方案治疗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桂林市医学院附属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触诊患者32例, 以上患者均经过骨髓细胞学检查而确诊, 患者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 所选患者均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检查, 没有患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将上述患者分为两组, 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观察组16例, 男10例, 女6例, 年龄为16~69岁, 平均年龄为 (36.5±11.3) 岁;临床表现:牙龈出血、鼻出血及黏膜出血患者8例, 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5例, 感染发热患者3例。对照组患者16例, 其中男17例, 女5例, 年龄为18~70岁, 平均年龄为 (38.6±9.8) 岁;临床表现:牙龈出血、鼻出血及黏膜出血患者9例, 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5例, 感染发热患者2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亚砷酸10mg加入生理盐水500m L中静脉滴注, 每天1次, 连续用药到患者为完全缓解;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每天30~60mg口服;给予柔红霉素每天20~40mg, 在第1~3天和第15~17天静脉注射。对照组患者给予全反式维甲酸每天30~60mg口服。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早幼粒细胞百分比、白细胞总数、用药1周后白细胞总数、早幼粒细胞百分比, 观察患者症状改善情况。

1.4 疗效评定标准

根据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中的标准进行疗效评定。记录两组患者治疗28d后完全缓解情况。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两组患者所得数据分析, 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 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外周血早幼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比较

观察组治疗1周后早幼粒细胞和白细胞总数分别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完全缓解情况比较

观察组完全缓解14例, 完全缓解率为87.5%;对照组完全缓解9完全缓解率为56.2%。两组完全缓解率比较,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3 不良反应

对照组患者出现维甲酸综合征5例, 给予停药或者相应处理后, 患者症状缓解, 但是患者的完全缓解时间延长;观察组没有出现显著不良反应。

3 讨论

由于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容易发生严重感染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患者病死率高[1]。随着治疗中应用维甲酸和亚砷酸后, 急性早有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预后有显著改善, 患者的缓解率有极大提高, 早期患者病死率显著下降。临床研究报道, 单用维甲酸不能使患者长期缓解, 患者体内残留的微小病灶存在, 故患者多在半年内复发。而单用维甲酸可发生高白细胞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 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一个原因[2]。

亚砷酸的作用表现为多向性。亚砷酸可与巯基结合, 导致诸多酶类反应, 产生一系列的抗击癌细胞效应。低浓度的亚砷酸能够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出现分化, 高浓度的砷剂可导致细胞凋亡。亚砷酸可抑制白血病相关细胞系细胞VEGF m RNA和相关蛋白表达, congenial抑制血管形成和白血病细胞增殖。研究表明, 亚砷酸和维甲酸合用起到协同作用[3]。柔红霉素能够诱导白血病细胞分化, 能够抑制细胞增殖。

在本文中, 观察组中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和柔红霉素合用后, 观察组治疗1周后早幼粒细胞、白细胞总数均有显著下降, 并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完全缓解率也显著高于对照组, 病情观察组没有1例患者发生高血细胞综合征及维甲酸综合征, 没有严重的不良反应发生。说明全反式维甲酸、亚砷酸和柔红霉素方案能够显著提高初诊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完全缓解率, 临床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龙冰, 朱焕玲, 李建军.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预后因素分析[J].四川医学, 2010, 31 (4) :434-435.

[2]刘玉玉, 杜书静, 滕清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J].山东医药, 2010, 50 (11) :111.

上一篇:初二地理中国的地形下一篇:fidic合同条件18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