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2024-04-08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共9篇)

篇1: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心得体会

二〇一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总书记来到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曲阜,参观考察孔府、孔子研究院并同专家学者座谈。他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五千多年连绵不断的文明历史,创造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又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倡导者和发展者。要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够薪火相传、绵延不绝,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中华民族孕育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这种独特文化赋予中华民族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根与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比如,它以仁和孝、忠和恕、礼和义等为君子修身养性的道德标准,以施王道、行仁政为治世理念,形成了“大一统”和“协和万邦”的国家观念、“大同社会”和“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民族气节等,造就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构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在历史长河中起着教化民众、激励民心、凝聚民族的重要作用。时至今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深深熔铸于中华儿女的血液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

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其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在于使社会主义道德有更丰富的内容;有更能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民族形式;有更加具有民族特色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于能更好地协调社会主义的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在于使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真正成为我们的社会思想的主旋律,从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优秀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根与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如何将其融入企业文化的建设当中,产生令企业绩效上升的企业文化特性,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1、推崇集体主义,有利于培育忠诚的企业文化。

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表示个人与群体间的关联程度。在个人主义社会中,个人之间的关联较低,以“我”为中心,人们认为一个人的责任就是照顾好自己,即使由于某种目标使人们聚在一起,但如果这个团体束缚了他们的个性,或者影响到了他们自己的利益,他们很有可能离开这个团体,或者降低对团体的责任感而维护自己的相对独立。所以,对团体忠诚度较低;而在集体主义社会里,以“我们”为中心,集体中的成员期望他们的集体来照顾他们,并且以愿意对集体的忠诚作为回报,他们对集体、团队忠诚度较高,因而企业凝聚力较强。

2、崇尚和谐,有利于为企业注入和谐的文化基因。

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推崇天人和谐的思想。中西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就是在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身的生存和发展。在对天人关系的基本观点上,中国传统文化把人生处世的理想目标确立为“天人和谐”,其积极意义是明显的。儒家治国和管理思想的核心是“和为贵”。这种和谐观,重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和谐平衡,追求管理系统的和谐、稳定,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强调“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方面推崇“天人一家”,在对人的管理方面强调“情理合一”,从而在管理的不同阶段和层次上达到相互交融合一。千百年来,“和为贵”、“和气生财”已成为国人一般的生意经。

3、企业家的修己安人。

中国传统的治学理论认为,要想有益于社会,要想治理企业,企业家必须先从自身的修炼开始,修身齐家治天下。一个团队有没有向心力、凝聚力、战斗力,关键取决于上级;一个上级有没有吸引力、号召力、影响力,关键取决于其人格魅力。任何一个企业家,要想有所作为,必须修身和正心。这就涉及到“仁”“德”“智”等各方面的修养。孔子认为管理的本质是“修己安人”。“修己安人”包含了根本性的个人修炼、自律以及和谐的管理方法,它要求管理者按照道德规范自觉约束自己,成为道德表率,通过言传和身教,借有形的教育和无形的感化影响被管理者,从而达到管理上“安人”的目的。“修己安人”的中国管理传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仅仅依靠外在规范约束人的行为,只能达到有限效果,而要求个体从心理上、观念上认同管理上的要求,必须借助道德的力量、榜样的力量。“正人必先正己”。管理者能做道德表率,能着眼于全局,抑制、约束个人的“私”,创造人人自觉为企业努力工作的管理氛围,才是理想的管理方式。

篇2: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根据教育部网站1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指导纲要明确了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具体方向,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并分别针对小学阶段、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和大学阶段提出了具体的教学目标。要求“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教育部社会科学司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众多课程各自为战,课内课外无法衔接,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

根据指导纲要要求,相关部门的联合工作机制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评价和督导机制也要相应建立。

篇3: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农工民主党天津市委员会曾在中小学进行“国学”教育的问卷调查, 在205份调查问卷中, 中小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老师认为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多达138人。审视当今学校教育, 正是这种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使越来越多的学生习惯依赖师长, 缺乏自立能力 ;习惯自我为中心, 爱国精神缺乏 ;习惯被动学习, 创新能力弱化 ;习惯功利性价值取向, 传统美德缺失, 等等。尽管造成传统文化缺失的原因很多, 但学校教育有着不可推脱的责任。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阵地, 课程作为教育的重要载体, 教师作为文化的传播者, 如何切实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放在重要的位置上, 值得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思考。

教育部2014年3月关于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通知中明确指出 :“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 民族的希望, 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 推动文化传承创新,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 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

物理作为自然科学中重要的学科之一, 在教学环节中有意识渗透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既是历史赋予我们每一位中学物理教师的使命, 更是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长期以来, 中学物理教师更多关注物理知识、概念、规律教学, 似乎物理只是由一些公式、定理等死知识构成, 学习物理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忽视了物理文化乃至中华传统文化对中学生人格塑造、人文素养提升、科学精神培养的影响。中学物理教学应从历史的、文化的高度来展现物理学的魅力。

一、关注教学情境, 营造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现行的中学物理教材中, 绝大多数物理概念、规律、方法都以西方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和探究活动呈现。而我们的学生有自身的文化背景, 有熟悉的生活经验和思维习惯, 这就使相当一部分学生在物理学习上缺乏文化共鸣。这也是学生感到物理抽象难懂的原因之一。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 教育是科学, 但更重要的是情感交流艺术。中学物理教师要关注教学情境, 关注学生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融合, 用心为学生创设一个具有浓郁中国物理文化氛围的“文化场”。帮助学生从自身文化底蕴出发, 经历合作、探究、感悟、归纳、交流等活动, 潜移默化接受传统文化熏陶, 逐渐培养科学精神、人文素养、求实价值观及对传统文化敬仰之情。

比如在讲时间、时刻、爱因斯坦的时空观时, 笔者在课前布置学生去了解我国古代对时空观的认识, 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氛围。

生1 :受宇宙观和元气论的影响, 战国时期《管子·宙合》篇中, 把时间称为“宙”, 空间称为“合”, 其中说, “天地, 万物之橐, 宙合又橐天地”, 即万物都包涵在天地之内, 而天地又包涵在时空的“宙合”之中。

生2 :墨家对时空的认识又有了新发展, 他们把空间称为“宇”, 把时间称为久。《墨子·经上》中说 :“宇, 弥异所也 ;久, 弥异时也。”《经说上》中解释为“宇, 东西家南北 ;久, 古、今、旦、莫 (暮) 。”意思“久”就是像古今旦暮一样, 是不同时间的总称, 而“宇”就像东西南北一样, 是不同空间的总称。古人用一个“弥”字形容时间的悠远无极与空间的广漠无限。表明时空无穷的特征与连续性。

师 :《经说上》空间为何不直接说“东西南北”, 而表述为“东西家南北”? 有没有同学了解“家”的含义?

生2 (补充) :“家”是参考系, 是“中心”, 东西南北相对这个中心而言。这里“中心”可以随便定义, 是相对的。西方人说“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就不如《墨经》中准确。

(学生讨论归纳 :在欧洲, 直到20世纪初, 才把空间和时间科学地统一起来。但在中国古代, 远在先秦时期, 就把空间和时间联系起来考虑。)

师 (补充介绍) :对时刻和时间的认识, 《墨子·经上》说 :“始, 当时也。”《经说上》解释为 :“始 :时, 或有久, 或无久, 始当无久。”古人认为, 时间分为两种 :一种有一定的间隔——“有久”, 即现在所说的时间或时间间隔。另一种没有间隔——“无久”, 即现在所说的时刻, 近代微积分中经常使用的⊿t→0表述。

课前通过创设这样的传统文化氛围, 学生在了解古代时空观的同时, 认识了古人卓越的才能, 扩展了视野、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也极大激发了学生对爱因斯坦时空观的探究欲望, 为后续相对论相关知识的学习和理解做了很好的文化铺垫, 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二、丰富教学内容, 创设传统文化教育载体

1.增加中国物理学史的内容, 提升文化素养,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中国古代在天文、数学、建筑、纺织等多方面拥有世界领先的成就。特别是古代四大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进步作出的巨大贡献。在物理教学中, 适时地提供中国物理学史内容, 不仅拉近所学物理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认知距离, 充实课堂教学内容, 更重要的是在这样的文化背景中, 学生能真切感受到中国古代物理成就在推动人类文化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产生文化认同。

比如, 在讲牛顿运动定律时, 需要解释“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笔者增加了相关物理学史的内容, 加深学生对“力”这个动力学重要概念的理解。公元前384~ 32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因为这个观点很符合人们的直接生活体验, 所以统治了欧洲两千年。直到伽利略用理想实验的方法否认了这一观点, 确立了力是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 即产生加速度的原因。但是, 在中国古代, 与亚里士多德同时期甚至比他更早一些的《墨经》已经对力提出了准确的定义。《墨子·经上》说 :“力, 刑 (形) 之所以奋也。”《经说上》解释为 :“力 :重之谓。下与重, 奋也。”古代, “刑”和“形”两个字通用, 指的是物体。在古代, “奋”用于描述物质的或精神的状态改变, 如果保持原有状态, 就不“奋”的。鸟儿从田野奋而起飞, 古人从“奋”这个动作或状态来改变理解力的概念。结合现代词中“奋起直追”、“加把劲”, 按照我们传统文化方式, 从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中, 意会“力”的含义。比起教师费尽口舌、枯燥乏味地解释“维持”与“改变”的区别, 加入这段物理学史内容后, 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同时也产生了由内而外的民族自豪感。同时学生感受到在确立“力”这个概念上, 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和研究习惯的差异, 增加对不同文化的适应性。

2.设计综合实践活动, 培育文化土壤,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体验。设计符合中学生认知水平的综合实践活动, 有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对学生良好个人品质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综合实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等。结合学生已有的物理知识、道德水平、文化背景, 找准在实践活动中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 有时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 高一物理力学知识学完之后, 笔者精心设计了“桥梁研究”综合实践活动。活动内容有 :了解世界桥梁分类、结构、力学原理 ;探寻中国古代桥梁建设成就, 了解中国悠久的桥文化 ;参观南通市苏通长江大桥并了解相关建设数据, 体验桥梁对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研究世界桥梁发展趋势 ;进入社区做一次桥梁方面的科普宣传 ;用废旧物品设计制作桥梁模型。

此项综合实践活动可以弥补物理必修一力学课程内容体系相对封闭单一的不足, 使学生能综合利用所学知识, 感受与“桥”相关中国传统文化, 形成服务社会的意识, 提升使命感和责任感。

3.开发特色选修课程, 链接文化资源, 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感知。开发校本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尊重学生个性发展与文化需求, 中学物理教师应结合学生实际和本校课程资源、地方传统文化的因素, 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中的物理知识, 掌握探究实际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感知物理文化的同时, 提高学习物理的兴趣。

比如高二学完电学知识后, 笔者开设了《生活中的电知识》选修课程。课程设置以下七章内容 :家庭电路设计、人体触电原因、引发触电事故的因素、触电如何急救、常用家电工作原理、家电小故障维修、家庭节电小窍门等。在课程设计时, 笔者既会引导学生关注生活, 关心他人、服务社会, 也会渗透科学探究、人与环境、资源开发利用等人文素养, 营造有中国文化特点的特色物理选修课。

三、改革教学方法, 感悟传统文化教育思想

近现代物理大多数成就都明显带有西方物理学家和研究者的思维方式、文化背景和价值观。而我们的高中学生, 都是从小生活在中华文化底蕴的环境中, 在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上都会打上中国文化的烙印, 这就使得教师在物理教学时, 常常感觉费劲。

物理学的很多研究方法对于探索自然现象具有普遍意义。教师若能在教学方法上适时借鉴中国传统物理科学思想和方法, 学生更易在文化习惯中理解并接受新知识。

比如, 在中学物理的教学中, 教师会经常用“类比”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知识。经常用到的类比有等效类比、关系类比、模型类比、对称类比等。这种思维方法可以帮助学生融会贯通所学知识, 突破学习难点。教师亦可使用类比的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帮助学生做好新旧知识衔接,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将磁场、电场、重力场类比, v-t图、F-t图、P-V图、U-I图类比, 场强E=F/q和R=U/I类比等, 培养学生对相似问题的敏感性, 快速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对于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其实类比思维既是《易经》的根本思维方式, 是中国古代文化光辉灿烂的思维源泉, 也是中国最根深蒂固的传统思维方式, 深入中国人的骨髓。张晓光先生说, 古代中国之所以长期在文学艺术方面有着一种浪漫想象的传统, 之所以长期在科学技术方面有发明创造性, 并且成就举世无双, 这在相当程度上都和类比思维之擅长和保持相当大的活力有关, 这种擅长与活力, 不仅是想象力的源泉, 而且也是中华民族富于创造力的源泉。康德曾说过 :“每当理智缺乏可靠论证的思路时, 类比这个方法往往指引我们前进”。让学生了解在物理发展史上利用类比的方法发现了许多新概念、新规律、新理论。比如卢瑟福借助α粒子散射实验, 类比太阳系行星模型, 提出了原子结构模型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周围有磁场, 法拉第用类比的思想探索发现磁生电, 等等。但同时, 教师也要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类比方法。类比推理仅仅依靠事物之间的相同点来推理, 其结论自然不可靠。中国人喜欢使用的类比思维乃是原始思维遗留的表现。自“李约瑟问题”提出后, 很多有识之士在思考中国科技为什么在近代落后的问题。从思维方式的角度来看, 包括杨振宁教授在内的大批学者认为, 《易经》中“观物取象, 以象尽意”、“方以类聚, 物以群分”、“取象比类”的类比思维对中国古代科技既有积极的影响, 也阻碍了中国人对自然界的进一步研究。中国人擅长使用类比法, 比如熟悉的方块字本身就具有类比于事物而来的特点, 中国人在类比思维方面天然的发达一些。而西方人更善于使用归纳和推演法。

在教学中通过教师要有意识综合运用类比、归纳、推演等方法, 引导学生在感悟自身文化传统和思维特点的同时, 借鉴近代西方科学研究中的逻辑分析方法和实证研究方法, 推动中国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然、了解社会、追求真理。

四、完善教学评价, 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渗透

评价对教学有直接的指向作用。长期以来, 中学物理教学受单一试卷测试的影响, 教师忽略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科学审美等多方面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评价作为教育教学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在关注学生学习结果的同时, 更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情感、态度、价值观、文化素养、创新精神等方面的发展与提高。通过改革教学评价指向, 能引导教师逐步重视文化在教育教学中的渗透。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物理课程的性质的表述中强调 :“认识物理学对科技进步以及文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为终身发展, 形成科学世界观和科学价值观打下基础。”同时对高中物理课程评价明确要求 :“评价要有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与求知欲, 发展科学探索兴趣 ;有助于培养学生坚持真理、勇于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要注意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的结合, 即不仅要关注学生获得了什么, 而且应该记录学生参加了哪些活动、投入的程度如何、在活动中有什么表现和进步等情况。”由此可见, 在考察学生对物理知识、定理理解和应用的同时, 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科学精神、文化素养方面的评价, 既是新课程对每一位高中物理教师提出的基本要求, 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需求。

通过多样化的评价形式, 积极渗透传统文化教育, 在生动、活泼、开放的教学活动中, 帮助学生了解科学与技术、经济和社会的互动作用, 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道理。培养振兴中华、服务社会的价值追求。

比如, 在学生学完“交变电流”后, 笔者布置了如下的作业:

任务一 :参观我市华能电厂, 了解发电过程, 估算发电厂每日用煤量;

任务二 :参观我市洋口港风力发电, 参观变电站、高压输电线路;

任务三 :调查本地发电总量, 居民用电和工业用电情况, 完成一份调查报告;

任务四 :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和我国风车历史、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及新能源开发利用方面的情况;

任务五 :对校园内用电情况进行分析, 从节约用电、节约能源方面谈谈个人感想, 并在小组内交流。

以上作业作为学习“交变电流”内容后重要的测试, 学生通过以上学习任务完成的过程, 不仅了解了 :我国是一个多煤少油的国家, 煤炭产量位居世界第一, 可采量位居第二, 但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仅供开采100年。而且知道了我国有关风车的传统文化 :风车在明清时期京城最为流行, 是老北京的象征, 百姓称它吉祥轮。风车起源于周, 在民间风车代表了喜庆和吉祥, 民间传说是姜子牙发明用来镇妖降魔的, 原名八卦风轮。我国民间自古有“风吹风车转, 车转幸福来”的说法。在现代企业文化中风车象征企业精神或为人品质, 取“求真务实”、“去伪存真”的含义。代表着勇敢、勤奋、进取、忠诚、快乐、灵动和爱。从学生小组讨论的表现来看, 他们不仅知道了风力发电的原理, 而且知道风能是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安全、清洁、资源丰富, 取之不竭, 我们南通处于沿海, 风能可长期为我们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利用网络资源, 学生自豪地发现, 在风力发电方面, 2001年我国自主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新型 (H型) 垂直轴风力发电机, 并装机试验成功。2002年底至今, 已在部队安装了多套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和风光互补系统, 为国防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笔者客观评价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具体表现, 并与其过去相关成长记录比较, 感知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素养、人文精神等方面的点滴进步。

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神、理念根植于心中。让课堂氛围、教学内容、课程设计、评价方式等都从细微处浸润传统文化的精髓。用“文化育人”的理念, 让中华传统文化以现代的身躯获得新的传承。期待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能从中国文化长远发展的角度提升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

参考文献

[1]张晓光.国内类比推理研究综述[J].哲学动态, 2000, (5) .

[2]孙仁生, 任书来, 林新年.普通逻辑原理[M].大连: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4.

[3]许外芳.略论《易经》的类比思维及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影响[J].学术探究, 2007, (5) .

[4]俆丽丽.大学物理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 2011:1-47.

篇4: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与民族的整体精神,崇尚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重视人生价值和社会担当,追求高尚情操和理想人格,倡导求索创新和奋发有为。本文作者就培育师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谈了自己的观点,从传播平台搭建、课程体系建设、文化活动创意、人文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关键词:德育;传统文化;文化课程;文化活动;人文精神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凝聚着中华民族智慧和美德的精神财富,是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灵魂。甘肃省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我校”)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植根于校园文化建设中,构成了我校的时代价值取向和精神风貌。

一、搭建中华文化传播平台

我校以提升人文素质、培育职业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弘扬先进文化为目标,积极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载体,搭建了一个中心、一张报纸、一本刊物、一个展室、一个基地的“五个一”文化传播平台。“一个中心”是传统文化教育中心,融培训、宣传、实践、社会服务为一体,体现出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学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平台,将职业教育和人格培育紧密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崇尚美德的思想、健康和谐的身心和儒雅博学的气质。“一张报纸”是学校创建的《武山职专报》,它是学校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阵地,校报承载学校文化建设的功能,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家园。“一本刊物”是学校主办的文学期刊《晨光》,主要刊载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提升师生的文学修养。“一个展室”是学校的校史室,它承载了学校厚重的发展历史,展示了学校骄人的发展成就,蕴含了学校的精神文化。“一个基地”是与甘肃省武山县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同建立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试验基地,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空间。

二、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涵

在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过程中,我校增加了传统文化、人文艺术、地域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比重,形成了以职业能力课程为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辅,社会拓展课程次辅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完善道德、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的自觉性,从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提供文化基础和人文底蕴。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我校建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礼仪、文学艺术欣赏等精品课程。

三、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

把教育活动作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举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国旗班升旗仪式、礼仪大赛、中华传统文化汇演等已成为学校极具影响力的德育工作品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通过对经典诗文的体味和吟诵,使学生理解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意态美和韵律美,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景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进而达到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的作用。国旗班升旗仪式体现了师生的爱国情怀,国旗下的宣誓寄托了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四、营造人文精神氛围

篇5: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管理变革的重点就是将有碍企业效能、效率提高,难以适应企业长久生存和发展的思想、行为和习惯,通过管理重组,创新组织形式、管理程序和制度规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充满活力。管理变革和企业文化创新紧密相连。对一般企业来说,管理变革实施起来不是一件难事,难的就是怎么长期保持通过管理变革形成的新的管理氛围(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所以,我认为John p.Kotter归纳了8种阻碍变革的因素,“忽视了将变革结果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是最大的障碍因素,必须引起企业的高度重视。

要将管理变革结果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关键是要建立适应保持管理变革结果的新的企业文化。改掉一些不好的习惯,是管理变革的重点,而习惯的改变就不能仅仅凭道理,在强大的习惯面前,道理是苍白的,重要的是行动。让一些行动经常发生,久而久之就能形成新的习惯,坚持一些简单的行为让它长期发生,这是改掉旧习惯,形成新习惯的必然之路,也是塑造新的企业文化的根本做法。如果以改良土壤来比喻习惯和文化的改变的话,那么,最好的改良土壤的方式不是把土壤全部换掉,而是渗透入某些微量元素,或播种上某些植物,这些植物不(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一定用来收获,而是变成废物,融入土,成为肥料,成为土壤的一部分。这就如同我们在管理变革中的很多形式化工作,尽管这些工作本身并没有直接提升企业效益的价值,但却能改变和培养人们的习惯,只有坚持这样的形式化的工作,这些习惯才能成为一种新的企业文化,才会为新的管理动作的实施提供一个新的土壤,才会有新的果实的收获。

那么,如何将管理变革结果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 呢?众所周知,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根据企业的任务、性质和所处环境所提出的一系列以共同价值观为核心的价值理念,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以及企业规范、企业生存氛围的总和。要将管理变革结果牢牢固化在企业文化之中,必须在制度执行上下功夫。变革之后,新的企业文化的认同,(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就是将变革结果执行的过程。“文化要固化于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变革之后首先的结果就是形成了企业新的管理制度,这实际上就是新的企业文化的形成。而一个良好的企业文化如果能内化于员工的心中,其就自然的会外化于企业员工的每一个行为中,这时,制度也就成为一种摆设了。可以这样讲,管理变革能否成功,关键看全体员工能否真正从内心认同企业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的落实是内化的过程。内化即相信自己是正确的。有了广泛的认同,企业员工就能很容易的将企业的价值观内化,之后外化在行动中。一种成功的组织文化会实现其信念和价值观的内化,实现组织成员,包括管理者与其他成员行为上的相互协调。员工因为组织工作而感到自豪,对管理层充满信任,致力于不辱组织的使命,企业愿景。外化关键在于体现组织成员行为。员工时刻意识到自己的一言一行一动都不仅仅是代表自己,还代表自己所工作的组织。同时,还要明白,文化的执行不是简单的纠正员工的行动,不是简单的搞几次活动,不是简(本文来自博锐邓正红专栏)单的以外在的方式来进行企业文化的执行。一般来说,文化都有外在的表现,但并不说明从外在的角度就能搞好文化的落实和执行。企业文化的落实在经历了认同和内化的阶段后,会自然的外化在企业员工的行为中。

篇6: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县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总结

今年9月11日至17日是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以下简称推普周)。根据**市语委等八部门《关于开展第14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市语委[2011]3号)文件精神,**县语委本着求实创新的精神,紧密围绕第14届“推普周”活动主题——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立足实际,积极行动,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增强公民语言规范意识和推广普通话参与意识为目标,紧密结合迎接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组织各成员单位、各学区、中学、县直学校、幼儿园大力开展了一系列推普宣传活动,使全县推普工作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为**县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迎评工作向纵深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总结如下:

一、语委牵头,上下联动,加强“推普周”活动的组织领导

为切实加强对第14届“推普周”活动的组织领导,保障“推普周”活动顺利开展,经研究,县语委成立了以县政府副县长为组长,以教育局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县文明办主任、县委督查室副主任为副组长,以县语委各成员单位分管语言文字工作的领导为成员的**县第14届“推普周”活动领导小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具体指导本次活动的开展,并召开成员会议,对上级文件精神进行了认真学习,明确了“推普周”活动的时间、内容及意义。随后立即研究制定了《**县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关于认真开展第14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活动的通知》(**语委[2011]2号)。通知拟定后,县语委办及时印发,1

不仅将文件派专人送发到县语委各成员单位、各学区、中学、县直学校、幼儿园,而且在**教育网上进行发布,以提高知晓率,保证各单位、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各成员单位及教育系统积极相应上级文件精神,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成立领导小组,制定“推普周”活动实施方案,并及时向县语委办上报。形成了上下一心、协力合作开展“推普周”活动的良好格局。县语委办对各单位的落实情况还进行了专项检查和督办。从而使 “推普周”活动做到了有计划、有安排、有检查、有落实,确保了“推普周”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学校率先,部门联动,多层次多形式地开展推普活动

(一)学校率先行动,推普活动异彩纷呈。学校是普及和推广普通话的基础阵地。推普周期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率先带头,结合建党90周年纪念活动,积极组织开展一次“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普通话演讲比赛活动,开展一次“说好普通话,从我做起”征文活动,开展一次“啄木鸟在行动”社会用字清理活动的“三个一”活动。并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认真评选先进个人进行奖励。学校还把师生的语言文字、讲普通话能力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到学校教育工作考核奖惩之中。**聘请省级普通话测试员对全体教师进行普通话培训讲座,同时根据《**市中小学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分标准》的规定,对教师提出具体学习要求。**小学、**小学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班组织“啄木鸟小队”,带领学生走进社区、街道开展社会用语用字纠错活动,净化了社会用语用字环境;**利用集体备课时间,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和《**省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条例》,并组织青年教师和学生开展普通话比赛和演讲比赛及其他相关主题活动;**除了积极组织开展普通话朗读比赛、演讲比赛外,还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关制度,督促各班主任利用班会等集体

活动,深入宣传讲普通话的重要性,周一升旗仪式上倡导在校园内、课堂上必须使用普通话进行交流,养成开口讲普通话的习惯,推普成果日渐丰富。**借“推普周”契机,进一步改进经典诵读方式,实施“晨诵、午读、暮省”的阅读方式,每天早晨起来利用半小时诵读《中华经典古诗文》,中午利用45分钟(一节课时间)读人物传记或中外名著,最后一节晚自习写暮省日记,写读书心得体会,保证了阅读时间,以读促写,以写促读,读写并进,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为巩固我县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成果,进一步提升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水平,县城学校以“推普周”为契机,对照省、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评估标准,认真开展自查和自评工作,努力创建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目前,**四所学校已申报评选市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

(二)各成员单位积极响应,掀起推普热潮。推普周期间,县语委成员单位也开展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本单位员工普通话水平的活动。如人事局、民政局、文化局、交通局等单位专门组织职工学习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制作了推普板报,利用职工会议时间,大力倡导学说普通话,在日常工作中尽量使用普通话等,营造了良好的推普氛围。财政局结合建党90周年和财政工作的特点,举办了“追寻你的足迹”普通话演讲比赛,他们激情洋溢,意气风发,热情讴歌党的丰功伟绩,用生动的语言,诠释了今后如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搞好财政事业。经过评选,有4名同志获得了表彰,并承担指导本单位其他同志学说普通话的任务,不断提高干部职工普通话水平。计生局组织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竞赛,提高干部职工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字的意识和水平。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积极推进三类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创建工作

县语委办向全县党政机关、新闻媒体教育系统和主要服务性行业统一下发了推普宣传画,并要求张贴在醒目位置。还组织在县城街道开展了推广普通话宣传活动,活动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和宣传画《诵读经典传承文明》、《我和爷爷》、“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调查问卷、推普员现场宣传解说等形式大力进行宣传,广大师生及社会群众积极参与。此外,全县各部门、单位推普周期间还在主要街道或单位门前悬挂了推普宣传条、横幅,有力地渲染了城市语言文字工作氛围。据不完全统计,今年“推普周”期间,全县共印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悬挂、张贴宣传标语、横幅、宣传牌近1000幅(张)。推普周期间,县广电局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每天向全县滚动播出推普宣传口号,大力宣传普通话相关知识,在全县营造了浓厚的推普氛围。

学校是语言文字文字工作的主阵地,广大师生更是开展推普宣传活动的主力军。我县利用学校这块主阵地,充分发挥广大师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认真开展推普宣传工作。全县各学校在学校举行升旗仪式时学校领导进行了一次以推广普通话为内容的国旗下讲话,对“推普周”进行了宣传动员。各学校还充分利用班会、校园广播站、橱窗专栏、校、班板报、简报、朗诵会等形式大力宣传普通话基础知识和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组织学生走出校门,采取问卷调查、发放宣传资料的方式对广大市民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推广普通话的意义等内容进行宣传。要求每位学生向家长介绍推广普通话和使用规范字的意义,要求学生与家长使用普通话交流,坚持讲普通话,讲好普通话。

推普周期间,各成员单位还结合自身实际,认真查找了本单位、本系统语言文字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抓好整改工作,不断提高语言文字规范化水平。县城管局、工商局联合开展了

对县城重要公共场所的用语用字情况专项检查和联合执法行动,对一些不符合用语用字规范的牌匾、标语等进行了现场整改,从而提高了全县语言文字规范化意识,营造了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

此次“推普”活动,为**县积极迎接三类城市语言文字工作评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有力的促进了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向纵深发展。但还发现个别单位领导不重视,行动不积极,宣传不到位等问题,今后,我县将继续做好推普宣传发动工作,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使我县的语言文字工作再创佳绩。

篇7:将优秀企业文化作为员工的待遇

如果稍作分析就会发现,之所以会出现上述原因,是由于一些企业在激励机制上忽视了最为重要的一点,那就是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作为员工待遇的一部分。

众所周知,人的欲望是无穷尽的,有限的物质激励或金钱永远无法满足人的无限需要,这种需求,只有用无限的文化或精神给予满足。依照马斯洛的理论,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价值的最高体现。所以,优秀的企业文化应该成为企业员工待遇的一个重要部分。

既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待遇,就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去进行消费:(一)消费企业的品牌、企业形象。就是说一个好的企业品牌或企业形象,会给每个员工带来许多的益处;(二)消费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或技术技能;(三)消费企业提供的良好的人际关系,行为规范,积极向上的敬业精神,实事求是的办事作风;(四)消费企业提供的良好的培训条件,这是企业给员工的 ,

以上种种都应该看成是企业给员工的待遇,因为企业因营造这些东西而付出过。

要真正地让员工消费好企业给予的文化,最重要的是如何确立企业的价值体系或薪酬体系,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问题。首先,企业的决策者要深刻地理会到企业文化建设的完整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战略实施、人员的结构、效益的好坏。再次,是要使员工深切地领会到有形的待遇,比如工资、福利、权利、股份、期权是待遇的一方面,是对以前的终结。无形的文化待遇是对促进员工自身的增值,是面向未来的资本。同时企业本身也应该正确地看待建立或营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和完善新的价值体系的重要性,只有这样,企业文化的消费才能得以实施。

篇8: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一、搭建中华文化传播平台

我校以提升人文素质、培育职业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弘扬先进文化为目标, 积极创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载体, 搭建了一个中心、一张报纸、一本刊物、一个展室、一个基地的 “五个一”文化传播平台。 “一个中心”是传统文化教育中心, 融培训、宣传、实践、社会服务为一体, 体现出学校在传统文化教育方面的探索和创新。学校充分利用传统文化教育中心平台, 将职业教育和人格培育紧密结合, 着力培养学生具有崇尚美德的思想、健康和谐的身心和儒雅博学的气质。 “一张报纸”是学校创建的 《武山职专报》, 它是学校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阵地, 校报承载学校文化建设的功能, 是学校的精神文化家园。 “一本刊物”是学校主办的文学期刊 《晨光》, 主要刊载师生创作的文学作品, 提升师生的文学修养。“一个展室”是学校的校史室, 它承载了学校厚重的发展历史, 展示了学校骄人的发展成就, 蕴含了学校的精神文化。“一个基地”是与甘肃省武山县文化艺术博物馆共同建立的中华传统文化教学试验基地, 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交流与传播的空间。

二、丰富传统文化课程内涵

在各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过程中, 我校增加了传统文化、人文艺术、地域文化、素质拓展类课程的比重, 形成了以职业能力课程为主, 文化素质教育课程为辅, 社会拓展课程次辅的课程体系。在教学过程中, 将传授知识、培养能力和提高素质融为一体, 促进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增强学生完善道德、陶冶情操、磨炼意志、塑造自我的自觉性, 从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针对性, 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和更好地做人做事提供文化基础和人文底蕴。在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体系建设的过程中, 我校建成了中国历史文化、心理健康教育、现代礼仪、文学艺术欣赏等精品课程。

三、开展丰富多彩文化活动

把教育活动作为塑造学生健康人格的重要举措。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国旗班升旗仪式、礼仪大赛、中华传统文化汇演等已成为学校极具影响力的德育工作品牌。中华经典诗文诵读大赛通过对经典诗文的体味和吟诵, 使学生理解感受民族语言文字的意态美和韵律美, 从而亲近并热爱母语, 景仰民族灿烂辉煌的文化, 受到情的感染、美的熏陶, 进而达到丰富学生的内涵、开阔学生的胸襟、净化学生的灵魂、启迪学生的智慧的作用。国旗班升旗仪式体现了师生的爱国情怀, 国旗下的宣誓寄托了师生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四、营造人文精神氛围

校园人文环境建设是我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点睛之笔, 校园中的一草一木、一石一柱、一山一水, 都可使学生感受到中华民族灿烂的历史文化。承载着先贤们创业精神和学校光荣历史的 “精英榜”, 激励着全校师生不断求索和进步;象征着中华民族发展历史的国旗台, 体现出学校文化立校的人文特色; 寓意凝宁远之灵气, 聚八方之学子, 显奋进之校园的 “晨曦湖”, 时时唤起学生愉悦的心情和深沉的思考; “盘龙道” “志强路”“映雪亭” “怡心桥” “叠翠岛”等蕴含了中华优秀文化的名称将校园编织成一张文化之网; 博物馆、校史室、荣誉室、文化墙、礼仪墙等校园文化设施都在阐释学校独有的人文精神, 成为学校文化的视觉符号。学校通过人文环境的滋养, 用独特的风格和内涵影响师生的观念和言行。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国家与民族的整体精神, 崇尚厚德载物和人际和谐, 重视人生价值和社会担当, 追求高尚情操和理想人格, 倡导求索创新和奋发有为。本文作者就培育师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谈了自己的观点, 从传播平台搭建、课程体系建设、文化活动创意、人文氛围营造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篇9: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企业文化建设

【关键词】学校教育;德育工作;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明演化进程中汇集成的反映民族特质和精神风貌的优秀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各种思想文化、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价值观念等的总体表现。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是举世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文明之一。在上下五千年发展历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推动着历史不断前进,也是高校德育工作宝贵的精神资源,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当前,有关“中国梦”的系列讨论和思考成为社会热点,已牢牢扎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心中,但实现“中国梦”的道路是曲折和充满艰辛的。当今时代,政治经济高速发展,但是矛盾并没有完全消除,广大人民的需求和现实生活中的不协调因素还有很多,要让梦想成真,离不开全社会、全体人民共同努力。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广大高校学生更是“中国梦”的参与者、建设者。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充分融入到高校德育工作中,将能极大地拓展学校德育发展的空间,有效促使广大高校学生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人格品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开启宝贵的智慧和创新精神培育优秀的文化品格和道德素质,为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当前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实际工作中,高校虽然对德育工作的重要意义有深刻的认识,但由于受到管理体制和传统观念的禁锢,德育工作效果并不尽人意,部分教师、学生乃至社会大众对现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德育工作的融合状况评价不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存在着被否定、流于形式和被外来文化冲击等严重问题,并且由于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价值取向等方面存在的固有缺陷,使此类问题雪上加霜。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忽视或否认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日常生活中,人们普遍认同“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传统的文明古国,几千年的文明史铸就了中国人民的民族品格和民族精神”这样的观点,但不少人忽视了“几千年的文明史是我们民族伦理道德的重要文化资源,具有强大的德育功能”,甚至对这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我们倡导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倡导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都可以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宝库中追根溯源。立足基本国情,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道德建设,发挥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刻不容缓。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峻挑战。常规的学校德育工作很容易停留在宣传说教的表面,而对各类德育资源的整合不足,加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德育功能受到质疑,与德育工作的融合受到严峻的挑战。高校学生道德素养的培育和提升应以深厚的德育文化为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是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思想资源。借鉴优秀的德育资源,在与我国高校教育实际相适应的背景下加以创造性改造和发挥,创新德育工作,这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德育工作相融合的根本价值所在。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受到外来文化冲击。我国正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时期,境内外敌对势力企图通过宗教、文化等渠道将“西化”和“分化”中国的观念不断渗透到意识形态领域;各种不良思潮打着“学术”的旗号持续冲击广大涉世未深的高校学生,校园安全稳定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高校德育工作受到严重冲击,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样化的背景下,面临道德资源严重不足的困境。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避免或限制现代化、多样化带来的消极效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树立正确民族道德观念和价值观念的根本保证。

(四)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模糊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直接影响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随着文化多元化的推进,社会矛盾和各类不良现象不可避免地产生,受此影响,广大高校学生涉世未深,常出现理想信念模糊、道德意识淡薄和价值观念扭曲等问题,高校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家庭教育、成长环境和社会影响等原因,以自我为中心意识严重,缺乏社会责任感,校园中不文明现象增多,诚信履约意识淡薄,毕业后将这些问题带入社会,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这些现象的出现,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的建议

高校学生德育工作是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广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内容丰富、体系恢弘,其基本精神和思想旨趣融贯百家、一脉相延,伴随着民族复兴进程的纵深推进,人们逐渐深刻地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在当今社会发展进程中,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现实问题,要妥善解决思想道德问题,不能企盼外来思潮或仅依靠空洞的说教,只有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复兴中华文明,才能在强国如林的当今时代做好高校德育工作,从根本上教育引导广大学生,把中国建设成经济强国、文明之邦。

(一)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承认其深厚的德育价值,做到与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结合。

各高校结合《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和《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都在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宣传教育,但教育形式主要是课堂讲授为主,教育内容基本离不开教科书,常停留在完成教学任务阶段,忽视了与实践的结合,更忽视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首推《周易》(《易经》),它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内容极其丰富,以最简单的原理说明宇宙的来源、万物的始生及人类社会的进化法则,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其精华部分在过去、现在以至于将来都会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很大的作用。当前高校教育所提倡的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便是源自《易经》的真义和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对当代大学生人生价值的选择也是很好的教材,如屈原、李商隐、杜甫、白居易、岳飞、文天祥、苏轼、陆游等留下的千古绝句后世永存。广大高校学生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既能吸取知识与学问,更能陶冶高尚的情操,激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一展抱负。

(二)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深入发掘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以传统艺术升华学生气质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古人崇高的审美理想和新颖的审美情趣,中华民族的爱国爱民、艰苦奋斗、诚实守信、勤劳节俭、谦虚礼貌、尊老爱幼等传统美德,在当今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包含有知行合一的观点,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有爱国主义精神,重视人的精神生活;有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有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传统文化中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描述的坚定不移的信念和操守;“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坚强意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广阔胸襟等,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德育作用,激励学生提升涵养,做文明诚信、爱国守法的现代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历史、传承文明,蕴涵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将其与高校德育工作有机融合,必须要理清当代大学生的认知规律和身心发展特点,挖掘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德育价值,让学生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勤劳奋进,努力做到文化知识基础扎实,举止行为端庄优雅,言行修养文明礼貌,从而终生受益无穷。

同时,艺术活动对净化人的心灵,促进人们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补足作用,高校应高度重视,提高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加速德育内化过程。具体说来,可依托重要传统假日,结合艺术活动的开展,促进德育工作的推进。中国有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很多事情有各种礼仪规范和民族习俗,仅汉民族传统节日便将近50个。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等对全国人民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高校应点面结合、充分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有序开展各类艺术活动,使学生在愉悦的艺术体验中净化心灵,汲取知识,培养蓬勃向上、勇于实践的自强精神和坚定不移、积极进取的自信品质,达到“以艺育德”的目标。近年来,各高校都广泛开展“传统艺术进校园”活动,将京剧、昆曲、书法、服饰、绘画、古典音乐等融入到校园文化活动中,成为介绍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让学生置身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氛围中,较好地树立了自信,陶冶了情操,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三)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有效解决“内忧”和外患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承传体系,弘扬时代新风”。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我们的民族之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文化的竞争已成为国家间软实力的较量,并将在未来构架国家综合实力方面起到更大、更强的作用。近年来,我国传统文化受到来自外部文化的侵袭和自身传承方面的流失双重挑战,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的融合阻碍重重。

1.部分国家对我国传统文化的侵袭。当今社会,文化软实力较量成为国与国竞争的重要形式,其复杂态势与日俱增。2005年11月,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而中国,对于这一传统重大节日,只停留在吃粽子、划龙舟和享受假期的层面上。一度沸沸扬扬的中韩端午节“申遗”之争以韩国的胜利而告终,中国人只能以“无形遗产属于全人类共享,韩国申报成功并非坏事”这样的语句聊表安慰。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国外不少思潮和习俗涌入中国,在有效促进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不少负面因素。各类“洋节”热潮不断、快餐文化盛行,日本卡通动漫、美国电影、韩国电视剧、海外综艺娱乐节目等外国文化产品大量引进。在了解外国文化的同时,广大受众在了解和接受外国生活状态,也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们的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却对潜藏在文化商业市场中的巨大文化危机浑然不觉。比较典型的是文学文化方面,很多大学生在诵读传统古典文学时味同嚼蜡,对外来的低俗作品却情有独钟;不少人热衷于庆祝圣诞节,而对中国传统的春节不屑一顾;喜爱国外的情人节,而对中国传统的七夕节视而不见;各类节日疯狂地对着手机“抢红包”,而不愿意走亲访友或与家人交流;疯狂追捧海外娱乐节目,却对中国传统艺术和优秀民俗嗤之以鼻;各地的民俗村、传统艺术演艺等仅仅是大肆赚取利润的场所和手段。久而久之,以至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减弱,且常遭人捷足先登,这不能不给国民敲响警钟。

2.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内忧”问题。我国有丰富的传统文化,不少外国人都觉得不可思议而“眼红”,但我们却没有进行很好的保护和利用。加之缺乏人力资本,文化产业界限不明和文化产业观念落后等原因,使得我们缺少将宝贵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的能力。比较典型的如中国四大发明,中国人自己并没有好好发挥,结果是韩国把金属活字印刷申遗,西方列强将火药用于大炮、火枪为武器,配合中国发明的司南打开了中国大门;中国的丝绸和茶叶从远古到现在都非常有名,但是生产好品质丝绸和茶叶的企业寥寥无几,甚至我们的衣服都是外国的化纤产品,中国的服装,只有“李宁”进入世界行列,这些现象表明,中国文化传承、输出、引进等都存在问题。

针对以上“外患”和“内忧”,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要转变思想观念,逐步认识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意义,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发展、开发与利用、传承与引进、中央与地方、全局与局部、当前与今后的协调关系;要将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堂教学紧密结合,采取各种措施,促使大学生将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自身发展需求自觉结合,真正做到文化自信。

(四)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独一无二,高校要创造条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的观念引导广大学生正确面对生活中的挑战,让广大学生充分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感受中华文明的独特魅力,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自强不息,锐意进取,以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始终不屈不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为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五)加强课程建设和改革力度,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德育课堂

除常规的思政课之外,高校应开设专门的传统文化课程,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引导作用,并注意与思政课教学的有机融合,营造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教学环境,于无形中起到德育教化的作用。同时,要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教师的模范引领作用。任课教师必须要对优秀传统文化有独到的见解,自身素质过硬,并且要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水平,爱国爱党,诚实守信,敬业爱生,自觉地表现出较高的文化素养和高尚的人格魅力,做好广大学生的思想引领。此外,要重视高校学生社团建设工作,加强对学生社团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意识,定期不定期开展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其中,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结语

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从现实意义方面来看,就是要让中华民族崇真向善的精神在广大高校学生中传承,充分依靠他们学识丰富、生命力强的优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更好地贡献自己的力量,促成美好“中国梦”的顺利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本目的在于振奋我们的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责任感,提高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高校是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是国家精神文明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根本依托。要顺应当前复杂多变的形势,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特魅力和德育功能为切入点,选取对中华民族宝贵精神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要作用,并在目前和今后的现实生活中仍然包含着积极因素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研究对象,使之融入高校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这是高校有效开展立德树人实践的内在要求,也是高校有力提升德育工作成效、助推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根本要求和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李红,章光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德育工作[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3):57-59.

[2]黄红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德育工作研究[D].湖南大学,2013.

[3]吴燕端,庄雨,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辅导员德育工作初探[J].学理论,2013,(25):206-207.

[4]张一澍,姜玲玲,申淼,论高校德育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1):161-162.

上一篇:高一下学期优秀学习总结下一篇:“烈士纪念日”活动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