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2024-05-06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精选9篇)

篇1:《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本指导纲要。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辨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12.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3.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14.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

15.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16.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7.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18.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

1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20.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多途径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投入。

2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篇2:《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学习《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14年6月11日下午,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小学组织全体教师学习教育部颁发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明确了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了解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将《纲要》资料复印下发,做到每位教师人手一份,以集中与自学的形式认真学习,本周末督察教师的个人学习心得笔记。(双墩小学 李敦年供稿)

篇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1. 问:请简单介绍一下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出台的背景和起草过程。

答: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 文化软实力日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悠久文明和灿烂文化正是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集中体现。当前, 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这是教育系统持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和关键环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 十八大对这一问题进一步做出了战略部署, 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习近平总书记就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多次作出重要指示, 为新形势下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明了方向, 提供了强大动力。

自去年六月以来, 教育部成立了文件起草组, 就如何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进行了深入调研, 先后有100余位专家、教师、教育管理人员参与了文件研制或提出建议意见。经过将近一年时间的修改完善, 起草小组认真研究、充分吸收了中宣部、文化部、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体育总局、国家旅游局、共青团中央、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等部门的意见, 经国家教育体制改革领导小组审议同意, 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

2. 问: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如何?还存在哪些不足?

答:改革开放以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与弘扬, 中央和各级政府为推进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

1993年, 中共中央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指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199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明确规定, 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吸收人类文明发展的一切优秀成果。1999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 要有针对性地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教育, 理想、伦理道德以及文明习惯养成教育。2006年, 中央印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 对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出了具体部署。

教育部多次下发相关文件。2004年, 与中宣部联合发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实施纲要》。2010年, 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开展创建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的通知》。2013年, 印发《中小学书法教育指导纲要》等等。

此外, 上海制定了《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 对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提出了明确要求和任务目标;山东出台《义务教育地方课程传统文化课程实施指导意见》并编写《传统文化》 教材, 在全省中小学投入使用;江苏在全省小学中开展“中华经典诵读”系列活动, 举办经典诵读比赛, 让学生通过诵读经典感受传统文化教育魅力。这些探索都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从调研情况看, 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令人满意, 仍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比较普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 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 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 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二是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不足。很多地方和学校对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认识不到位, 对教育内容缺少系统规划, 对教学环节缺乏整体设计。往往是众多课程各自为战, 课内课外无法衔接, 导致课程门类孤立化、教育内容碎片化、教学设计随意化现象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教学效果。三是教育教学中的技术性问题突出。主要表现为从事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的师资力量不足, 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教育教学的感染力不强,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课程体系和教材编写相对缺少统一的技术规范指导。四是全社会关心支持的合力有待形成。目前, 部分地区和学校开展传统文化教育的主体还是教师、场所还局限在校园、手段还主要依赖于课本, 还没有完全形成全社会参与、多元化支撑的良好态势。

3. 问: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答: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如何提炼适用于教育教学的核心内容, 是文件起草的重点, 也是难点。对此, 起草小组系统梳理了目前正在使用的教材中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 认真听取多方意见建议。坚持将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 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避免复杂深奥的学理之争。在反复论证基础上, 最终形成了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 从爱国、处世、修身三个层次概括凝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一是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 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 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 增强国家认同, 培养爱国情感, 树立民族自信, 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二是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 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 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三是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 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通过家国情怀、社会关爱和人格修养三个层面的教育, 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 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 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4. 问:各学段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目标和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文件的这一部分需要解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起草小组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教育要点, 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 螺旋上升, 形成一体。在小学低年级, 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 开展启蒙教育, 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 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 开展认知教育, 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 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 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 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 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 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 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 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 培养文化创新意识, 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 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 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 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 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 从小学一直到大学, 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兼具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但更为强调指导性。考虑到地域文化差异, 既要为各地各学校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指导和遵循, 还要为未来的课标修订、课程开发以及各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留有一定空间。

5. 问:教育系统在落实 《指导纲要》 方面将采取哪些重点举措?

答:教育部将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 逐步落实课标修订和课程开发工作。目前, 正在启动的高中阶段课标修订将把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列入修订内容, 小学至初中阶段的课标修订工作, 也会按照时间进度安排适时启动。此外, 还将在全国高校推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在职业院校教育中, 将建立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 制定传统手工技艺、民间美术工艺、民族表演艺术等民族文化相关专业教学标准, 出台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编写相关专业校本特色教材。

要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推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 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示范性项目中专设“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建设中华优秀文化艺术传承特色学校和基地, 完成“中华经典资源库”建设, 出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

同时, 还要进一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研究, 动员组织传统文化名家、一线教师共同研究如何改进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 加强传统文化研究机构的建设, 以便更好地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化的服务指导。

6. 问:除教育系统外, 社会其他领域还将有哪些举措?

答: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离不开全社会的关心支持。我们既要发挥学校的主阵地作用, 又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 形成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传统文化教育合力。具体来讲, 学校应充分依托校内文化资源和主题活动, 发挥独特的校园文化育人功能。有关部门应发挥其职责功能, 促进传统文化的教育。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应积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 着力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应积极组织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实践活动, 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此外, 还要加强网络教育平台建设, 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 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

篇4:《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1.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

2.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构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推动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途径。当今世界,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青少年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创新,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基础作用。

3.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内经济社会转轨转型,深刻变革,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活跃。青少年学生思想意识更加自主,价值追求更加多样,个性特点更加鲜明,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对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必须正视面临的一系列困难和挑战。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新世纪以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显著成效,对于培养学生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培育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觉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面对新形势、新要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整体性还明显不足,重知识讲授、轻精神内涵阐释的现象还比较普遍,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升,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合力有待加强等,有效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进一步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二、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

5.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弘扬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主线,以推进大中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体化为重点,整体规划、分层设计、有机衔接、系统推进,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6.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原则。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要处理好继承和创新的关系,重点做好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坚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既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又要积极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继承和弘扬革命传统文化。

——坚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学习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相结合。既要高度重视培育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又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世界眼光,博采众长。

——坚持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又要注重发挥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重要作用。

——坚持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主阵地作用,又要加强家庭、社会与学校之间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又要加强各学段的有机衔接,逐步推进。

7.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具有极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以家国情怀教育、社会关爱教育和人格修养教育为重点,着力完善青少年学生的道德品质,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养。

——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深刻认识中国梦是每个人的梦,以祖国的繁荣为最大的光荣,以国家的衰落为最大的耻辱,增强国家认同,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民族自信,形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的共同理想追求,培养青少年学生做有自信、懂自尊、能自强的中国人。

——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会心存善念、理解他人、尊老爱幼、扶残济困、关心社会、尊重自然,培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态文明意识,形成乐于奉献、热心公益慈善的良好风尚,培养青少年学生做高素养、讲文明、有爱心的中国人。

——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着力引导青少年学生明辨是非、遵纪守法、坚韧豁达、奋发向上,自觉弘扬中华民族优秀道德思想,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青少年学生做知荣辱、守诚信、敢创新的中国人。

三、分学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8.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认识常用汉字,学习独立识字,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诵读浅近的古诗,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了解一些爱国志士的故事,知道中华民族重要传统节日,了解家乡的生活习俗,明白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初步了解传统礼仪,学会待人接物的基本礼节;初步感受经典的民间艺术。引导学生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礼貌待人,养成勤俭节约、吃苦耐劳、言行一致的生活习惯和行为规范,培育热爱家乡、热爱生活、亲近自然的情感。

9.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熟练书写正楷字,理解汉字的文化含义,体会汉字优美的结构艺术;诵读古代诗文经典篇目,理解作品大意,体会其意境和情感;了解中华民族历代仁人志士为国家富强、民族团结作出的牺牲和贡献;知道重要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家乡生活习俗变迁;感受各民族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尝试运用喜爱的艺术形式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传统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引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懂得感恩,逐步提高辨别是非、善恶、美丑的能力,开始树立人生理想和远大志向,热爱祖国河山、悠久历史和宝贵文化。

10.初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美感与意境;诵读古代诗词,初步了解古诗词格律,阅读浅易文言文,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欣赏品位;知道中国历史的重要史实和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欣赏传统音乐、戏剧、美术等艺术作品,感受其中表达的情感和思想;参加传统礼仪和节庆活动,了解传统习俗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尊重各民族传统文化习俗,珍视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中华优秀文明成果,培养作为中华民族一员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11.高中阶段,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阅读篇幅较长的传统文化经典作品,提高古典文学和传统艺术鉴赏能力;认识中华文明形成的悠久历史进程,感悟中华文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认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和杰出人物的贡献,吸取前人经验和智慧,培养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和抵抗困难挫折的能力;感悟传统美德与时俱进的品质,自觉以中华传统美德律己修身;了解传统艺术的丰富表现形式和特点,感受不同时代、地域、民族特色的艺术风格,接触和体验祖国各地的风土人情、民俗风尚,了解中华民族丰富的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更加全面客观地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认识国家前途命运与个人价值实现的统一关系,自觉维护国家的尊严、安全和利益。

12.大学阶段,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强化学生文化主体意识和文化创新意识;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辩证看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正确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引导学生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梦想、个人价值与国家发展结合起来,坚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的理想信念。

四、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13.在课程建设和课程标准修订中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要任务,适时启动课程标准修订和课程开发的研究论证、试点探索和推广评估工作。在中小学德育、语文、历史、艺术、体育等课程标准修订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鼓励各地各学校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开设专题的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开展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点建设。鼓励有条件的高等学校统一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拓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修课覆盖面。面向各级各类学校重点建设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视频公开课。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学科建设。

14.修订相关教材和组织编写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根据修订后的中小学课程标准,修订相关教材。制作内容精、形式活、受欢迎的数字化课件。在高等学校统一推广使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中国文化概论》。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结合地方课程需要编写具有地域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本。组织知名专家编写多层次、成系列的普及读物。

15.充分发挥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作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紧密结合,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富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小学德育课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五、全面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水平

16.打造一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骨干队伍。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内容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比重。在师范院校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鼓励民间艺人、技艺大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参与职业教育教学。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双向进入”机制,设立技艺指导大师特设岗位,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成立大师工作室。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高等学校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各类人才计划,以及“万人计划”教学名师评选中,增加传统文化教学和研究人才比重,培养和造就一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学名师和学科领军人才。

17.加强面向全体教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在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高校辅导员骨干培训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比重。在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义务教育学校校长和农村幼儿园园长研修培训计划、职业学校教师和校长素质提高计划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训内容,提高各级各类学校教师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能力。

六、着力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多元支撑

18.建设不断适应时代需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网络教育平台。利用好现有全国文化资源共享工程、公共电子阅览室建设工程、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等数字文化惠民工程的数据资源成果,推动优秀传统文化网络传播,制作适合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传播的传统文化精品佳作。重点打造一批有广泛影响的传统文化特色网站,支持和鼓励学校网站开设传统文化专栏。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依托高校网络文化示范中心、大学生网络文化工作室等,拓宽适合青少年学生学习特点的线上教育平台。选取一批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诗文,建设“中华经典资源库”。在中国大学生在线、易班网等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专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的在线学习。

19.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校园教育活动。利用学校博物馆、校史馆、图书馆、档案馆等,结合校史、院史、学科史和人物史的挖掘、整理和研究,发挥其独特的文化育人作用。深入开展创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传承学校活动,邀请传统文化名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进校园、进课堂。依托少先队、共青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学生社团等,开展主题教育、理论研讨、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文艺体育等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活动。

20.构建互为补充、相互协作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格局。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站)、图书馆、美术馆、音乐厅、剧院、故居旧址、名胜古迹、文化遗产、具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等,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建立中小学生定期参观博物馆、纪念馆、遗址等公共文化机构的长效机制。积极配合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提倡和扶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各类文艺作品创作,在评奖、宣传等方面加强引导,办好青少年电视频道,做好图书出版规划,创作、出版一批青少年喜爱的影视片、音像制品和文学艺术作品,为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丰富、生动的教育资源。

21.充分发挥家庭在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要重视发挥中小学家长委员会以及各级各类家长学校、家庭教育指导机构、校外活动场所的作用,把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积极组织开展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践行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家长通过言传身教,形成爱国守法、遵守公德、珍视亲情、勤俭持家、邻里和睦的良好家风,营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庭教育氛围。

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实施和条件保障

22.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教育工作部门和教育行政部门要把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一项战略任务,与宣传、文化、新闻出版广电等部门以及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密切配合,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下转第41页)(上接第7页)制,形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合力。教育部统筹规划和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课程、教材、师资等建设,明确具体任务和政策措施。充分发挥专家咨询作用,为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提供智力支持。要不断完善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参与的传统文化教育投入机制,鼓励和引导多途径增加传统文化教育投入。

23.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研究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标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教育现代化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内容。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纳入课程实施和教材使用的督导范围,定期开展评估和督导工作。

24.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优势学科、重点研究基地和相关科研力量,深入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研究,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教学提供理论基础和学理支撑。鼓励各地各校组织专门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建设,为学校和教师提供专业服务和指导。

教育部

篇5:《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

条ISBN: 7-5617-2703-8/G.1305

码: 装作者: 钟启泉 相关图书 0

订: 开印次: 0

本:

¥26.00 折扣价:¥20.80 折扣:字定价:

0.80 节省了5.2元 数:

出版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社: 数:

每包发行编 册

号:

数:

出版日2002-01-01 期:

内容简介:

标志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已经颁布了。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正确理解《纲要》的基本内容,以钟启泉为首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部分专家,以新一轮课改的课程理念为统领,分别从不同侧面阐述了《纲要》所涉及的一些核心概念。全书涉及的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目标与背景、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理论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以及课程改革与教师等。精彩片段:

章节目录:

作者简介:

评:

与新课程同行 与学生共成长 崔晓晖

在教书育人的神圣道路上,走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一直是我们可亲可敬的教师。任何的教育理念、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无不是经过他们得以实践和实现。作为教育思想与教育现实的纽带,任何教育教学改革都以教师自身理念与方法的更新为前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颁布标志着调整、改革和重构符合我国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这一工程的全面启动。新的课程体系,渗透着全面、和谐和创新的理念,凝聚着教育工作者的心血。欣慰之际,人们把思虑的目标最终定格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使者——教师身上。我们在关注新课程本身的同时,也没有忽略新课程的实践者。由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委托、组织部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部分专家编写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一书,以新一轮课程改革的课程理念为统领,—方面从不问专业背景阐述了相关的核心概念:课程改革的背景与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与教材开发、教学理念与策略、课程与教材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源等;一方面以专门的章节对新课程中教师的成长进行了论述。

该书以课程改革的历史表明:任何“防教师”(proof-teacher)的课程都不可能实现改革的预期目标。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和参与是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前提,因为他们最终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走向。新课程倡导一种课程共建的文化,需要教师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即新课程中的教师再也不是专家编写的教科书的执行者,而是与专家、学生以及家长、社会人士等一同建构新课程的合作者。

传统教育中的教师,被描述成一种孤独的角色,因为他们在课堂上总是以中心的形式出现,身份的差异使其与学生有隔离感,像一位教师说的那样:在教师休息室中,除了寒暄以外,我们不谈班级的事情。我们不想让他人知道自己的事情,害怕别人认为自己是不称职的老师。教师间的孤立是不幸的,因为他们需要从彼此的身上汲取经验和新鲜的东西。教师与教育管理者之间更多的是上下级关系而非协商、合作、整合、创新的同行者„„

新课程的综合化提出了“教师要合作”这一重大要求。在新课程中,教师有责任对家长解释新的概念、解释教育工作者的行动意图,教师有义务向社区的成年人说明将要进行的变革,以便为学生创造更完整的教育环境;教师必须与家长或学生的代理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共商教育问题,向他们说明教育既是一项专门的工作,需要具有特殊资格的教师,又是一项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事业,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否则会出现5+2小于

7、甚至小于5的效果(双休日两天的环境影响削减甚至抵消了五天的学校教育成果)。在新课程实施中,学校教育管理者将面临来自各个方面的压力,常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但他们对新课程推行的作用至关重要,他们要走在改革的前列,又不能对新课程中的问题武断地下结论。这就需要教师在这种新旧观念与标准相冲突又必然走向统一的过程中,要具有耐力和抗干扰的能力,积极地与管理者一起创造一种协商、整合与创新的气氛,勇于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设计思想,以新的评价标准推动整体改革的深入。

在新课程中,教师将再也不是一个只知教书的匠人,而是一批拥有正确的教育观念、懂得教育技术、善于合作的探索者。从教师对课程内容的把握来看,新课程与传统基础教育课程的差别在于“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区别,这一区别留给教师很大的创新的空间和余地。

过去,基础教育课程的确定性特征十分明显: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的教材教参、统一的标准,全国同年级同学科的课堂教学如出一辙,这种机械化的教学运动是靠课程内容的精确性作保证的;教师依赖于教科书和参考书,较多地丧失了独立性和创造性,这种课程环境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发挥,也掩盖了教师不同的专业水平。

与此相反,新课程增加了教学中本来没有的那些不确定性。表现在:教学目标与结果的不确定性(由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价值观的多元取向引起的);教学对象的不确定性,即不用统一的规格和评价标准,进行个别化教育;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表现为课程的综合性加大,教材、教参为教师留有很大余地,得分点大大减少和淡化,不再起支配作用,教师要花很多时间查找资料补充教材的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过程的不确定性,表现在教师有较大的自由,能更为灵活地选择与应用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可支配的因素增多等等。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内容和环境四因素的整合,使课程变成一种动态的、生长性的“生态环境”。这种四因素交互的动态情境,使教师具有创造新形式、新内容的空间:创造出班级气氛、创造某种教学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学理念,每一堂课都包含着创新的要求,每一堂课都是对教师“教”的素质的最大挑战。课堂不再是特定知识的载体,而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的地方,教师是课程的有机构成部分并作为主体而存在。

另一方面,这些无法预见的实践性的教学情景对教师应该是一种强大的激励力量。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其中也将体验理性释放的愉悦和创造性冲动所浸透着的喜悦,教学情景所表达出来的一般性和偶然性的联系在教师那里不断形成新的专业知识。

新课程还将促进教师由“生存关注”阶段(关注专业活动的生存技能)走向“任务关注”阶段(更多地关注职业阶梯的升迁和更高的外在评价)和“自我更新关注”阶段(关注学科知识的教学法而非学科知识本身),乃至教师关注的升华:将关注置于教育伦理的层面,形成以关注学生的发展为宗旨的教育伦理观,对每个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负起责任,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差异性和持续性。而这些,在以精英培养为目的的教育框架中是难以实现的。

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新课程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新课程中的学生可能会改变他们的一生,新课程中的教师也将焕发出新的生命。

教师将与新课程同行,与学生共同成长。

实际上,新课程对传统教师角色的冲击已超越了新课程本身,涉及到学校教育制度、教育专业化水平、学校文化、教育督导与人事制度等一系列问题。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要超越课程体系本身进行系统的思考。

教师不仅要在新课程中成长,还要在超越新课程中成长;教师要在成长中推进新课程的应用,也要在成长中推进新课程向着时代变迁的新一轮的超越。

篇6:《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两千多年前,孟子就曾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皆所以明人伦也。”《大学》也说:“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中华传统教育就在于传授道德伦理,在于培养人的“德”与“善”。《学记》说:“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而不反,谓之大成。”小成也好,大成也罢,“成”的内容及其评判标准完全是德育性的。德育一旦成为教育的灵魂,智育、体育和美育等内容便自然以德育为中心了。

为什么一小部分国人习惯在公共场合大声喧哗,随手乱扔垃圾,不讲秩序,不守规范?我个人浅显地认为,是这些人不习圣贤之道,不遵圣贤之训,不守规矩,不遵规则。《大学》说:“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可见,古人是非常重视修身的,没有修身,就没有齐家;没有齐家,就没有治国,更谈不上平天下。

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工作时强调:“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所以,我认为,学校的“立德树人”工程应把中华传统经典文化教育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并把修己以敬、修身养性、克己复礼摆在“德”的首位。在此基础上,以教师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基础,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扎实有效地开展德育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和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的师德师风就是无形的榜样。像湖南省双峰县梓门桥镇中心学校每周周前会上都安排了十分钟的教师传统文化学习时间。我们有序学习了《大学》《中庸》等古文化书籍,并组织观看《百家讲坛·中华孝道》等视频,给了所有老师心灵的洗礼、灵魂的净化。我们更要求学校领导、老师把传统文化精髓贯彻到工作、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要求教师不断增强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追求美好崇高的道德境界,充分理解学校校训“感恩、责任、拼搏、梦想”赋予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努力完成教育工作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在这样的传统文化学习和熏陶中,老师们都有一颗感恩之心、仁慈之心、关爱之心。

对于学生,要通过学习经典、诵读经典、感悟经典来践行经典中孕育的德育内容,用传统的、积极向上的文化来引导他们,提升他们的道德文化修养。每天诵读经典,体会经典原味。每节课课前五分钟,以班为单位,全体学生肃立,齐声诵读经典,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学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建特色班级文化。每间教室布置时都有经典文化宣传栏,每层教室走廊都有《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等经典名篇,操场、过道修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历代儒家经典及大师介绍等文化长廊。学校中处处都可看到经典内容宣传,让全校师生一进校门就能感受到浓浓的文化氛围。课间播放并齐诵学校自制的《三字经》朗读磁带,让学生时时处处沐浴其中,得到熏陶、感染、浸润,让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书香气。每周利用升旗仪式进行道德演讲,或分享优秀道德小故事,或诵读对学生有启迪教育作用的文章,或结合校园、学生实际剖析,让学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经常浸润体味经典精髓,并付诸实践。每月开设修德讲堂,举行专题讲座,召开主题班会,开展系列德育主题活动,让学生将经典中所蕴含的中华传统美德内化到自己的日常行为中,既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也提升自身的道德文化修养,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为自己一生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篇7:《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即开展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为重点的家国情怀教育;开展以仁爱共济、立己达人为重点的社会关爱教育;开展以正心笃志、崇德弘毅为重点的人格修养教育。

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各学段教什么、怎么教,纲要力求根据各学段学生的认知特点,设计教育要点,使之相互衔接,层层深入,螺旋上升,形成一体。

在小学低年级,以培育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在小学高年级,以提高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引导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在初中阶段,以增强理解力为重点,提高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文化传统和基本国情。在高中阶段,以增强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精神内涵,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在大学阶段,以提高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文化创新意识,增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同时,在各学段的教学要点和教学任务中,力求做到三个“全覆盖”:一是学科课程全覆盖,将教育内容体现到德育、语文、历史、体育、艺术等主要课程中去。二是教学环节全覆盖,包括课堂教学、课堂外教学、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三是教育人群全覆盖,从小学一直到大学,整体贯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指出,当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还不尽如人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有些学校以应试教育为导向,偏重对学生进行知识点的灌输,单纯地让学生记忆一定的传统文化知识,相对缺少对传统文化蕴含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人文涵养的深入挖掘和宣讲,这是当前最为核心的问题之一。

篇8:《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关键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融汇了众多民族的文化、思想和智慧,并逐渐沉淀为以基本理念、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理想信念等构成的文化经典,历经时代传承融汇并蓄,并以语言习惯、文字及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丰富文化滋养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为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有益的思考。

一、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

高校是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阵地,思想政治理论课则是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主渠道,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凝练和升华。中国传统文化先后经历了中国先秦诸子百家争鸣、两汉经学兴盛、魏晋南北朝玄学流行、隋唐儒释道并立、宋明理学发展五个历史时期。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不断兼收并蓄、发展融和创新,最终形成了具有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如“道法自然”哲学思想,“小康社会”“厚德载物”的人文精神,“以诚待人、讲信修睦”的道德理念,这些思想都是以文化人,以文教人的体现。其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仍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更是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所以,我们必须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获得养分,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为塑造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供精神支持。

2. 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推进中国梦的宣传教育

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的差异性决定了其发展道路的特色性。作为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壮大的丰富滋养,更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沃土”,(1)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性决定我们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因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助力中国梦的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中国梦不仅仅是强国梦、强军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复兴梦,文化的复兴为民族的复兴提供精神动力和供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民族复兴的必然之路。加强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认清中国特色社会的历史必然性,进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增强民族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推动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大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力量,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践行者。随着世界多种思想文化交流,社会思想观念日益多元化,导致大学生思想意识自主化,价值追求多样化,个性特点鲜明化,社会上的一些不良思想倾向和道德行为,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因此,必须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大学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和弘扬者,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道德教化和规范教化作用,一方面,可以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吸收了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丰富养分,通过学习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大学生可以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观的认识,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 当前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中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第一,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教育内容单一,未能进行有效衔接,进而缺乏系统性。侧重传统文化的知识点讲授,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的阐释不够。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待完善,如未能在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比重,未能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资源,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支撑条件不足;第二,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弱化倾向,直接影响了大学生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就大学生自身而言,他们未能深入学习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优秀著作,缺乏自主学习和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的能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理解不够深刻,上述原因导致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整体认知欠缺,缺乏文化创新意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强。

二、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路径

1. 经典阅读是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前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发展的载体,这些典籍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和高尚品格的浓缩,是民族精神的沉淀和升华,也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经典阅读可以丰富大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朱自清在《经典常谈》中指出了阅读经典的重要性,“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是一个必要的项目。经典的价值不在于实用,而在于文化。”高校可以开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典籍选读”课程,如将《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列入课程必读科目。在人文学院或者其他相关课程中,增加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中的内容,丰富教学内容,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2.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核心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的主渠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辅相成,不可分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鲜活的素材。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传承发展创新的重要载体。借助高校思想政治课,可以实现其当代价值。通过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契合点,活化教学内容,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结合,进而提升融入的价值,亦可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效性和针对性。

3. 实践教学是高校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关键

实践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实践教学可以分为课堂实践和校外实践,在课堂实践过程中,引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论题,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也可以将其设定为辩论题目,如“中国传统文化的得与失”,引导学生深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增强学生传承创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文化的创新意识。课外实践可以在中国传统节日,组织学生进行宣传活动,介绍传统节日,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通过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征文活动,引导学生汲取传统文化中的精神力量,同时,创新文化,传承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视角来理解社会主义特色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

参考文献

[1]付秀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路径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5(6).

[2]张蔚玲.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机制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5(22).

[3]杨天虎.“中国梦”视域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考[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2).

篇9:《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解读

加强学科建设,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空间

贯彻《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精神,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应提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科建设的规模和水平,增加其在国家学科建设整体布局中的权重。在坚持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前提下,本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在要求,构建经史子集门类贯通、科研教学相生相长的学科优势平台。发挥学科建设的强大带动作用,整合队伍,钻研高深学问,延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学术道统;学以致用,服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及教育教学活动;培养通才人物,造就大师鸿儒,不断壮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力量;面向社会公众,举办培训讲座等宣传活动,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加强中华民族的文化凝聚力;开展主题丰富、形式多样的国际交流活动,讲深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话语,展现中华文化气派,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增强中华文化感召力。简言之,只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建设成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成就等量齐观,才能在更高层次上相互融合、相辅相成,更好地承担起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历史使命。

加强经典教育,筑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根基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在分学段有序推进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方案中,贯穿着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相互衔接的国学经典教育思路。复兴国学经典教育传统,重在上路前行。精心鉴别,优选文本,探索文化概论课程与经典阅读课程、专业经典教育与通识经典教育、课堂导读与学生自学相结合的有效途径。这是一个民族文化感受力深化的过程。在网络文化快餐流行的今天,培养青少年研读国学经典的良好习惯,有助于他们在微言大义、深水静流的不断浸润中,在字里行间、墨香韵律的反复熏陶中,沉淀思绪,静观玄览,真切感悟中华文明“活的灵魂”。这是一个民族文化理解力提高的过程。把握国学经典中蕴含的独特文化观念、价值取向和审美态度,形成先在的文化知识框架,有助于洞悉中国传统文学、艺术、节日、习俗、古迹、文物等文化形态中深藏的民族精神密码,充分领略其无穷魅力所在;这是一个民族文化塑造力加强的过程。

加强礼仪教育,增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效

上一篇:单位庆七一活动总结下一篇:2011年年中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