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2024-05-11

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共8篇)

篇1: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生涯人物访谈报告

访谈时间:2013年12月30号

访谈方式:QQ访谈

访谈对象介绍:李明,我校2009级学长,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参加过许多社团工作,在ACM,挑战杯等比赛中都有不错的表现。现在就职于一家网络公司,从事WEB前端开发的工作。

访谈目的:为了进一步明确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更好地制定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让今后的大学生活更加充实富有意义。

访谈内容:

问:李明学长,你好。感谢你在百忙之中还能接受我的采访。

答:嘿嘿,作为学长,这点事应该的。

问:当初在考研还是工作之间是否有所犹豫?

答:的确,感觉每一个选择其实都可以;对于我来说,我是想先参加工作,对于我们程序员 来说实践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在工作过程中,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的去学习;考研的话,可以让自己的理论有进一步提高,以后工作也有好的机会;这个,还是 看自己的认识。

问:当初你是如何找到这份工作的?

答:我大三的时候在学校的招聘会上到了一个公司实习,当时我的表现还不错,我也觉得在这里挺好的,毕业以后蛮顺利的就继续在这里工作了。

问:您现在每天具体做哪些工作?

答:与交互设计师据设计图完成页面制作,增强用户体验;维护及优化网站前端性能,并设计制作前端交互组件;以及对新人的一些培训。

问:对于这项工作来说,你认为需要什么样的人?

答:网站前端开发这项工作不仅要掌握基本的Web前端开发技术,网站性能优化、SEO和服 务器端的基础知识,而且要学会运用各种工具进行辅助开发以及理论层面的知识。要想 做的很好,就要在繁杂的体系中有目的的学习发展。哈哈,就要耐得住寂寞!

问:学校中的哪些课程对这个行业或职业比较有帮助?

答: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都挺重要的,一方面拓展我们的知识面,再有就是为以后工作提供 多种选择性的同时又有好的基础;学习的课程大部分偏于基本知识,从事某项工作的书 和课程就要在图书馆跟互联网上探索了。

问:这个行业目前出于什么状态,发展前景如何?

答:随着WEB2.0思想的日益普及,让企业都慢慢认识到前端的重要性。前端开发工程师的 地位也日益提高,相应的技术要求要是越来越高,开发程序的可移植性,交互增强的体 验体现出的优势也非常明显,以后的发展道路还挺光明的。

问:对于一个即将进入本行业的人,您能不能提出一些意见或建议?

答:我想对于计算机这一行业的人来说,自主学习利用资源是非常重要的,关于计算机的知 识更新速度非常快;也要培养自己的团队合作意识,几乎每一个好的设计都是有许多人 一起完成的。

感悟与收获:

现代社会的竞争非常激烈,就业形势严峻,这次的人物访谈让我从某种程度上感受到了 工作的压力。无论大三的时候自己会选择考研还是就业,我想最终都会走向就业这一步,现在的我也应对未来有所考虑。要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找到合适的努力方向,人们常

说:兴趣是最好的的老师,能否在自己选择的职业上坚持走下去,关键在于自己对这份事业的付出;要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职业能力的培养,选择的职业无论怎样都离不开专业的技能,这是基础也是基本条件,同样,职场生存不同于学校,要有团队意识,与同事客户的沟通能力等;要建立属于自己的人际网络,有时候我们回感觉到找工作很苦恼,无论是对公司的选择,福利的考虑还是专业的要求都很纠结,但是认识很多朋友的话,可以通过有所经验的他们帮助自己更好的抉择。

篇2: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据《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中显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属于2011年本科就业红牌警告专业。红牌警告专业是连续三年失业量较大、就业率低的专业。大学计算机相关专业从2000年来持续几年的热门专业到2008年变为冷门专业,其就业也初步进入困难期。是社会不需要,还是不能完成对社会的需求?根据这次的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做了如下分析:

一、计算机专业人才总体供求形势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计算机人才一直是人才市场上最活跃的群体。需求、供给及价格都大幅上涨。当前,计算机人才的总需求量出现了一定的下滑,计算机行业的收入水平总体呈现增长态势, 但增长速度有放慢的趋势。1、区域需求差异显著。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我国东部与西部之间,城乡之间出现很大的差距,沿海发达地区和区域中心城市大力发展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高新技术,为计算机专业大学生提供了广大的就业市场。中西部地区信息产业发展的相对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当地高校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就业。、计算机软件人才短缺,结构性矛盾日益显得突出。人才结构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型,不仅缺乏高层次的系统分析员、项目总设计师,也缺少大量从事基础性开发的人员。、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将更激烈。社会需求愈来愈向名牌大学集中, 重点大学计算机专业一次就业率在90%以上,地方大学计算机专业就业率为 60%~80%。专科生就业势日益严峻,一次就业率低于50%。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大学生就业难问题成为了社会关注的重点和热点。据有关数据统计,仅2009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达到了600多万人。在金融危机的影响和毕业生人数急剧增加的情况下,曾经就业相对热门的计算机专业就业问题也面临着很大的挑战,而作为竞争力相对弱的新建本科院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难题表现得更为突出,因此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对于社会、院校发展及个人本身都显得十分紧迫。专业培养目标与社会需求相脱节。IT市场的需求往往是应用技术型人才,而当前大部分的新建本科院校都是由师范专科院校独立或合并升格的本科院校,以教师教育为主;这样培养出来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相对偏向于理论,造成在就业时处在一个比较尴尬的位置。一来理论知识比不上那些老牌的本科院校毕业生;二来动手能力方面与高职高专的毕业生相比又没有任何的优势。

由于计算机知识的普及以及社会办学渠道的不断增多,目前高校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优势不断减少,除了高校扩招等客观因素外,学校课程设置、培养模式与市场需求变化的不一致也是一个重要方面。面对考验与压力,新建本科类院校要转变思想观念,改进工作方法,提高计算机专业的就业指导工作的水平。

二、就业市场分析

计算机专业应用性广、交叉面多、渗透到社会的各行各业之中,这也就决定了计算机专业的就业范围非常广泛。我们先看看国内近几年专业发展较好及其专业人才比较紧缺的行业。

1、WEB应用程序设计,具有美工基础和网页动画设计能力,掌握交互式网页程序的设计技术,能进行网站建设和维护。获取Macromedia多媒体互动设计师或Delphi初级程序员或Delphi快速网络开发工程师认证。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WEB应用程序员。

2、图形图像制作,精通国际上流行的图形/图像制作工具(如CorelDraw、Photoshop、Pagemaker等)。获取平面设计师相关的认证。就业方向:广告制作公司、建筑设计公司、包装装璜设计公司、居室装修公司、出版印刷公司。

3、网络系统管理,掌握网络系统管理的基本知识与应用技能,能进行网络系统的安全设置。掌握建网方法,能利用工具分析和排除常见网络故障。获取Cisco路由配置或华为网络工程或AMP应用工程师认证。获取Window2000Server或TurboLinux TLCE或Cisco路由配置专家认证。就业方向:企业、政府、社区、各类学校等网络系统管理员。

4、多媒体制作,具有多媒体程序设计与多媒体制作策划的能力。基本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建模、造型设计、场景设计、分镜头原理等技能。获取多媒体设计师相关的认证。就业方向:多媒体设计与制作公司、动画美术制作出版公司、广告制作公司。

5、系统集成工程师,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深入,用户对系统集成服务的要求不断提高,从最初的网络建设到基于行业的应用,再到对业务流程和资源策略的咨询服务,要求越来越全面。但系统集成人才一直是IT人才链上的软肋。所以,未来系统集成工程师应该是一路走高的职业。

6、游戏设计师,在我国,电子游戏、电脑动画和特别效果业求才若渴,年营业额50亿美元的电子游戏业需求量惊人。电子竞技,此外,游戏策划人员、美工等也是热销的职位。有经验的策划人月薪也能达到上万元,而资深的美工如果设计的速度和质量俱佳,最高月薪能达到2-3万元,而一般美工月薪维持在4000-5000元。

7、网络安全师,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网络进行的各类违法行为在国内呈上升之势。黑客及攻击方法已超过计算机病毒的种类,总数达近千种。我国电子信息网络建设仍处于初级阶段,网络安全系统脆弱,给黑客留下了可乘之机,而“监守自盗”式的内部攻击对网络安全构成了更大的威胁。在美国,仅华盛顿就有3支电脑犯罪侦查队,中央情报局专门将1000名员工调到一个专门负责研究遏制电脑犯罪的信息技术中心去,我国也在组建自己的网络安全队伍。由于信息安全主管单位主办的中国网络安全系统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之中,数十家网络安全公司将在各地兴起,网络安全正在成为一门新兴产业。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行业的岗位还是非常多的,那么校出现就业难和招生遇冷的问题,而社会上很多围绕计算机技能或培训的一些培训机构却能得以生存的原因,是因为大学教育教学与社会需求的脱节。计算机行业发展非常迅速,但是计算机课程与培养人才的模式却没有发生大的变化。

三、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素质与就业市场需求的差距

高职计算机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和素养的培养是高职计算机专业的重要培养目标,本研究在调查中发现就业市场对于毕业生的综合素质非常看重,其中包括基本素质、个性特征和核心技能等。

1、基础素质

(1)诚信意识。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及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当前高职毕业生的诚信意识越来越受到置疑。例如:很多学生在毕业推荐函上对于自己的能力都有夸大其词的成分,“了解的”被夸张成“熟练的”,“熟练的”被描述成“精通的”,企业不经意中“上当”了,结果招来的毕业生与期望存在很大差距,导致很多单位不敢贸然聘用应届毕业生。所以,学生必须树立诚信意识,这是必须具备的最基本道德素质,也是走上社会后以德立身的基本要求。

(2)吃苦耐劳精神。计算机专业的高职毕业生往往在学校里就把自己定位为“白领”,甚至“高级白领”,且对于“白领”的工作性质并不了解,简单的认为是每天“拿高薪、吃闲饭”。久而久之,很多学生明显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实质上,计算机行业的用人单位越来越关注高职毕业生的是否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有些用人单位甚至将“吃苦耐劳”明确写在招聘要求里。

(3)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是目前新一代大学生的通病,特别是沾有“高新科技”的计算机专业学生,总认为自己是畅游网络世界,无所不通、无所不能,小事杂事不屑一顾,殊不知,“眼高手低,工作能力不足”成为计算机专业的高职学生致命弱点。从另一方面讲,动手实践能力本应是高职学生的强项,实际上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并非如此,表现出只想做大事,不想做小事;认为自己什么都行,而实际却不行。

2、个性特征

在大量的调研中发现,知识和技能是最看重的因素,占被调查单位总数的59.4%,其次是工作经验,占总数的 52.7%,排在第三位的是个性特征,占总数的47.9%。而在对高职毕业生自身的调查中发现,回答影响就业的主要因素,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专业对口、工作能力、工作经验。由此可看出,性格特和态度这个因素,高职毕业生认为其对就业的影响程度并不是很大。而用人单位却十分重视高职毕业生的个性特征,把它列为第三位,且重要程度与工作经验差距不大。用人单位对于高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个性关注表现在团队精神、开拓精神、市场观念、管理技巧和应变能力等方面。

3、核心技能

高职学生能力素质中最核心的内容是核心技能,因此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综 合素质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是对核心技能的要求,不同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用人单位侧重不同的能力要求。高职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所涉及的生产类、研发类、服务类、文化传播业、政府部门等等,由于企业岗位所处行业种类太多而且企业岗位间的实力参差有别,所以对人才的要求条件侧重点又有所不同。

四、调研心得

从目前的调查结果中可看出来,目前我国高校计算机专业对专门人才培养的培养还非常

薄弱。当今社会对计算机高级人才需求较大,而从事计算机行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比较缺乏。随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增多,就业竞争也更为激烈,导致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也成为各高校工作的当务之急。

通过本次社会调研的实际活动我也学到了许多,也明白要想成为一名出色的计算机工作者应该如何让去做,如何安排好自己的学习任务和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所以,学校里要好好把握机会,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诚信处事。学会与人相处,这也是学校中的一门必修课。

珍惜校园学习生活,如果想在计算机高层职业有所突破,就要学好数学和英语。不断地挑战自我、完善自我,让自己的一生过得精彩和充实。用业余时间去做点兼职工作,开阔自己的眼界。注重自己的人际关系,因为人际关系包括自己在社会交往中的影响力、倾听与沟通的能力,处理冲突的能力、建立关系、合作与协调的能力,说服与影响的能力等等。大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我们要学会利用这个条件学好专业知识,为将来就业打好基础。

篇3:试论中职计算机职业道德的教育

计算机的诞生使整个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计算机的发展应用将逐步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但随之而来的, 是出现在网络上的不道德行为, 计算机犯罪如网吧少年、黑客攻击、网络钓鱼、僵尸等事件的频频出现, 而在日新月异的网络虚拟世界, 一些80、90后成为了网络犯罪的社会的焦点, 这就要求从事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提高职业道德。因此, 计算机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和掌握技能的同时, 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 做一名新时代的四有新人。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 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但是各种犯罪事件也不断出现, 和其他的犯罪相比较的使, 许多计算机犯罪事件中, 很多都是计算机专业的精英人物, 他们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技能, 通过非法的手段来危害投资者甚至是国家的利益, 更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出现这种情况的一个根本原因就是职业道德的缺乏。在计算机教学的实际中, 我们一方面要注重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育, 另一方面要对职业道德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果不重视后者, 将会引起难以想象的后果。如果计算机专业人员仅仅有超高的专业技能, 没有职业道德, 他们会受到利益的驱使将会不顾国家法律法规, 对国家和人民财产的侵害, 这样的专业人才还不如技术一般的人员, 是计算机人才的“畸形儿”。

因此, 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 要更加的重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做到知识和道德教育的相统一。

2. 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的现存问题分析

2.1 学生生源方面

学生是人才的潜资源。就目前生源的现实状况极不容乐观。调查发现一部分中职生存在着基础知识差, 自控能力弱, 学习积极性不高等现象;还有一部分由于家庭贫困或是父母离异等, 使得中职学生存在物质投入 (相当一部分学生没有计算机) 、家庭教育、亲情感化比较缺乏, 以至于形成了人格心理障碍, 不能正确地对待周围的事物。

2.2 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现存问题分析

(1) 教学方式过于简单

据有关资料显示, 目前在我国大多数的中职学校中, 职业道德的教育主要是通过职业道德课的课堂教学进行。通过以职业道德为主题的计算机专业教学活动进行的职业道德教育较少。

(2) 教学内容缺乏与行业, 企业的联系

学校所设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缺乏时效性、准确性和针对性。有关调查显示:更多的职业道德教育只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的教育, 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的教育很少涉及。同时, 由于教学方面缺乏针对性, 在学生考察、接触有关计算机行业方面很少安排相关的实践活动, 只简单对学生做一些计算机方面的介绍, 导致学生无法及时了解将来所从事的职业的道德规范及具体要求。

(3) 评价方式简单

在中等职校, 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仍主要采用试卷考试进行测评。这样的评价方式本身存在着评价内容单一、测试结果缺乏公平、评价渠道单一等重大缺陷。现行评价方式缺乏科学性, 很难准确地反映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和教学的实际成果, 从而导致学校的教学评价和社会与企业的实际需求存在较大的差异。

(4) 教学效果欠佳

通过几年对实习学生的跟踪调查, 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纪律性较差, 如时间观念较差、无视组织纪律;二是责任感不强, 如工作马虎、不负责任、以次充好;三是好高骛远, 如“做一行怨一行”而频繁“跳槽”等。可见, 学生的职业素养与企业所需培养人才存在明显的差异, 与企业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

3. 中职学校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的对策

第一, 把职业道德教育和专业课教学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要渗透到计算机课教育中, 共同完成职业道德的教育目标。要求从计算机教材实际出发, 着眼于知识的讲授和上机的训练之中。在知识的讲授中, 每节课有五分钟德育教育;还可通过介绍我国在计算机事业上取得的巨大成就来激发学生兴趣等;在上机实训中, 采用项目教学和任务驱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教师可将教学内容以分层方式化分为多个项目, 按照项目的大小和难易设置相关的教学任务, 任务要有趣味性、难度适宜, 通过学生分组完成任务, 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实现学生的角色转换,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 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突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和探索未知, 增强学生的组织协调能力, 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实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第二, 职业道德教育要与日常的行为规范相结合。

从小事抓起, 从平常抓起, 要求学生从自己做起。在日常计算机教学中, 首先, 要培养学生爱护机房设备, 遵守机房规则的良好习惯。要加强思想教育, 使学生明白, 良好的习惯不仅是个性心理品质的良好反映, 也会使他们终身受益;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机使用道德, 自学遵守正确使用计算机的有关规定, 使用正版软件等。其次, 教师要以身作则, 为人师表, 作好道德修养的榜样。最后, 在正常参加教学之外, 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和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在课任老师的指导下, 为学校为社会提供无偿的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服务。提高学生学习的目的性和自觉性, 提高学生的岗位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

第三, 职业道德教育与专业实习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现行的教学模式中, 职业道德教育始终是学校和企业双方共同合作的基础。因为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教材的内容, 总是相对滞后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观念的更新。校企合作互动, 更能体现职业道德教育的本质要求, 也能体现出与时俱进的时代要求。

职业道德的教育应以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来实现。一是组织实地参观活动, 定期展开职业道德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问题的研究;二是学校与企业共同讨论制定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材安排等事项;三是组织学生走出校园, 走入社会, 把在学校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提供各种无偿服务, 这样既能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又能强化学生的奉献精神;四是聘用优秀的计算机操作人员作为计算机专业的兼职教师, 充实职业道德教育师资队伍力量;五是便于邀请一些企业的老总或劳模来校作敬业爱岗方面的报告, 或组织学生到企业参观学习。实践证明, 这种结合企业开展的职业道德教育, 能够提高其有效性和针对性, 是形成学生职业道德行为规范的重要保证。

摘要:计算机类课程现在已经成为中职学校的基础学科, 而中职教育首先注重的是怎样把学生培养成人, 所以在教会学生知识的同时, 都要注重德育教育的渗透。让学生认识到提高个人素质也是立足社会、增加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之一。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爱岗敬业, 诚实守信, 办事公道, 服务群众, 奉献社会。职业道德是每个从业人员, 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 在职业活动中都要遵守道德。职业道德总是要鲜明地表达职业义务、职业责任以及职业行为上的道德准则。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更是职业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中职学生,计算机教育

参考文献

[1]胡晓毅.学习问题学生的教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5.

[2]唐凯麟、蒋乃平.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1.

[3]詹万生.职业道德于职业指导[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1.

[4]徐小红《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篇4: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关键词:职业化转型 研究 计算机应用基础

? 【中图分类号】TP3-4

一、问题界定与研究内容

1.问题界定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社会各行各业对人才的衡量标准和价值观念无疑地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科学技术的进步及商品生产的现代化,对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也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用人单位对大学生的选择将不再凭一张文凭,而要看他是否具有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计算机作为一种现代化的应用工具,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计算机能力要求有增无减,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衡量高职毕业生业务素质与能力的突出标志,因此,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职业化转型研究在高职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显得越来越重要。

目前,高职院校开设多门专业,高职的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公共基础课程。锻炼学生的计算机基本操作技能和办公自动化处理能力。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忽略了不同专业的学习需求,忽略了學生职业化的特点。因此专业应用化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

因此,要针对计算机基础课千篇一律的授课方式,要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特点和专业化方向,对课程进行职业化转型研究。这也是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先行。

2.研究内容

依据高职院校学生的专业化、职业化特点,研究《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课程教学目标、课程设计、课程考核方案、课程网站建设等。

二、研究目的、意义

课程的教学要根据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依托企业的资源与优势,提高学生的岗位技能和职业化能力。

高职学院的计算机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应用计算机的水平和掌握信息化技术的程度。作为公共基础课程的计算机应用基础应该树立为专业服务的思想,在不同的专业中无论是讲授的内容,还是要完成的任务都应用紧密结合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专业应用化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所高职院校进行此项课改,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先行。

三、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高职院校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学会使用Word、Excel、PowerPoint等办公软件,学会文稿制作与编辑、数据的计算与统计、演示文稿编辑制作。

课程目标:

1.能力目标

能够运用Internet进行专业信息的收集与整理。

能够运用Word软件进行常用文档的编辑与制作。

能够运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管理。

能够运用Powerpoint 软件进行演示文稿的制作。

2.知识目标

了解操作系统的功能、类型,理解Windows操作系统的文件及文件夹的含义,掌握文件命名规则以及文件和文件夹的属性。

熟悉常见排版物的格式规范。

理解Excel的工作薄及工作表、行列和单元格关系;掌握sum、average、if、count等常见函数的功能及使用格式。

掌握Powerpoint幻灯片的母板的概念以及母板的种类。

3.素质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信息道德修养。

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及网络资源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借助计算机工具解决专业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设计思路

首先确定专业课程体系;其次确定课程对应的任务模块,为了更好的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对工程造价专业学生, 设计了如下几个任务模块:"**公司常用文档编辑与制作"、"**公司职工工资管理、"**宣传册"、"**职工工资发放表"等任务模块,来贯穿整个教学的实施,教学的进程按照项目制作的工作流程来安排。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的训练,使能够熟练掌握Word、Excel、PowerPoint 等办公自动化软件的使用和操作,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办公自动化应用能力。

五、考核方案研究

本课程操作性强,鉴于平时学习过程的重要性,学习效果即时可测。考核由过程考评、期末考评组成。具体比例如下。

学期教学评价=过程评价60%+结果评价40%

过程考评评价:60%学习时数、学习态度、项目成绩。

期末考评评价:40%技能鉴定考核办公软件综合操作能力

高职院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职业化、专业应用化方面的研究与改革势在必行,这也是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一个方向。现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一所高职院校进行此项研究,因此,这一职业化转型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也是在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改革的先行。

六、参考文献:

[1]内蒙古地区高职高专《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9

篇5:计算机专业职业化调查报告12

计算机专业调查报告

——计算机专业社会人才需求调查

摘 要:通过调研、分析当今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与趋势,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有益的思考和研究.

关键词:社会调查;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计算机类专业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当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存在的许多问题逐渐显现出来,大量学生毕业进入社会,就业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做好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是学校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运用现代社会调查方法,对吉林师范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需要进行了调查,并加以分析,对师范院校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进行研究,为决策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1、计算机专业就业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方法是传统问卷调查、网络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共收回传统问卷100份、网络问卷400份,调查对象是我校计算机学院专业学生实习及就业单位、人才服务中心及—届毕业生,用人单位主要包括本省及其他省市与我校有用人历史的中小学校、中小企业等.调查表主要有基本信息和计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两部分组成.调查中发现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市场需求量大,但中小学计算机教师需求量减少.随着计算机与网络应用的普及,计算机软件的大量使用,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迅猛发展,急需大量专业的编程人员及项目负责人或相关工程师等专业人才.另外,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计算机网络应用人才和网络安全人才显得非常缺乏.从人才需求调查表的结果看,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需求非常旺盛,优秀毕业生供不应求.而以往需求较大的中小学计算机教师岗位逐年减少,教师岗位已不能作为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的唯一出口.

算机专项职业能力调查

专项能力熟练掌握一般具备大致了解

计算机基本组装与维护

计算机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

计算机软件编程与开发

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管理与维护

网站系统开发

网站管理维护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数据库管理

英语阅读

语言表达能力

与客户、同时或学生的沟通能力

其他

(2)地区需求差异明显.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对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和从事工程型工作的专门人才有一定需求,他们将主要从事计算机基础理论、新一代计算机及其软件核心技术与产品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以及从事计算机软硬件产品的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而在中小城市,则大量需求从事应用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政府信息系统的建设、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等技术工作.

(3)企业招聘时对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要求.①要求有一定的实际工作经验,希望在短时间内具备上岗能力.多数人力资源主管和项目主管在招聘员工时会看重应聘者的实践经验.不少企业会参看毕业生是否参加过项目或实习以及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等条件.大多数企业希望员工尽早具备上岗能力,希望降低再培养成本.在对新员工培训方面的调查中,愿意提供一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74.52%,愿意提供三个月以内培训时间的占25.48%,愿意提供三个月以上培训时间占o%.②具备多种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具备多种技能的计算机专业复合型人才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如在计算机软件开发能力基础上,在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计算机网络维护、信息系统管理、产品推广、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也能胜任.据调查,单位要求人才具备综合知识和技能的占84.23%.而不要求的仅占15.77%.这反映了现代企业在人才运用上,更加强调使用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③要求专业毕业生具有与从事职业相关的资格认证.企业对ri’认证的认可程度分别是国家计算机等级认证、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软件设计师和网络工程师)、全国信息化工程师和劳动部的职业资格认证.④要求具有突出的技能和实际应用能力.调查显示,企业中的负责人对本科生具备的专业技能要求是:编程能力、数据结构知识和算法知识,此外依次需要具备数据库知识、软件工程知识和操作系统知识.

(4)对专业学生专项能力的要求.在专业学生专项能力调杳中,排名靠前的依次为“计算机基本操作能力”、“计算机编程与软件开发能力”、“计算机组装与维护”、“语言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此外外语能力、信息系统管理、网络管理、数据库管理与维护等次之.

2对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及方案的研究

通过以上社会调查分析,发现沿用过去专业培养模式很难适应社会对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必须要对目前师范院校计算机专业培养模式及内容进行改革,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及毕业生就业需要.

(1)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计算机专业培养上,必须与行业接轨,以就业,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原则.在充分认识和调研社会和行业

需求的基础上,运用课程理论和教学资源进行课程内容、课程结构等方面的总体设计.

(2)确定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模式.重点在于研究如何使培养目标多元化,从而满足学生的专业学习需要和企业用人需要,进而形成大类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模式”.在充分考虑服务区域和现有教学资源的情况下,制定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不同学生采用分专业方向的教学,真正落实多元化的专业培养目标.针对不同出口的学生,采取不同培养方案.如在大四增加选修课的比重,对希望考取研究生的同学,增加理论知识讲解的选修课.对

希望就业的同学,增加实践课程的选修课,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技术人才.从适应就业需求的角度,社会要求计算机专业人才应具备多种技能,应有针对性地设置相关课程培养学生多方面技能.

(3)突出专业教学特色.积极引入学历学位加资格认证相结合的专业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参加计算机软件资格与水平考试等国家计算机资格认证考试,并取得相应认证证书.

篇6:职业卫生报告常用计算公式

*.*.* 采用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PC-STEL)标准评价

检测结果为在该作业地点有害物质浓度最高时所测有害物质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的计算方法为:

(1)采样时间为15min时,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为该样品检验结果,mg/m3。

(2)采样时间不足15min,进行一次以上采样时,按下式计算:

CSTEL=(C1T1+C2T2+.……CnTn)/15 式中:CSTEL-15min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

(3)劳动者接触时间不足15min,按下式计算:

CSTEL=CT/15 式中:C-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min。

*.*.* 采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PC-TWA)标准评价

检测结果为在该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8小时时间加权平均浓度按下式计算:

CTWA=(C1T1+C2T2+.……CnTn)/8 式中:CTWA-空气中有害物质8h时间加权平均浓度,mg/m3;

C1、C2、Cn-测得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mg/m3; T1、T2、Tn-劳动者在相应的有害物质浓度下的工作时间,h。*.*.* 采用最大超限倍数评价

许多有PC-TWA的物质尚未制定PC-STEL。对于粉尘和未制定PC-STEL的化学物质,即使其8h TWA没有超过PC-TWA,也应控制其漂移上限。因此,可采用超限倍数控制其短时间接触水平的过高波动。超限倍数所对应的浓度是短时间接触浓度,采样和检测方法同PC-STEL。对未制定PC-STEL的化学有害因素,在符合8h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的情况下,任何一次短时间(15min)接触的浓度均不应超过的PC-TWA的倍数值。

超限倍数的计算:

超限倍数=C15min/PC-TWA 式中:C15min—测的空气中短时间有害物质浓度,mg/ m3;

PC-TWA—该有害物质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时间段Ti内等效声级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LAeq,T)

非稳态噪声的工作场所,按声级相近的原则把一天的工作时间分为n个时间段,用积分声级计测量每个时间段的等效声级LAeq,T;按以下公式计算全天的等效声级:

式中:LAeq,T —全天等效声级,dB(A);

LAeq,Ti —这些时间段内等效声级,dB(A);

T—这些时间段的总时间,h;

Ti—i时间段的时间,h;

n—总的时间段的个数。

*.*.* 非8h日工作时间的工作场所等效声级换算为按额定8h工作日规格化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8h等效声级)(LEX,8h)

根据等能量原理将一天实际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按以下公式计算:

式中:LEX,8hLAeq,Te10lgLAeq,T10.1LAeq,Ti10lg(Ti10)Ti1LEX,8h—一天实

TenT0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dB(A);

LAeq,Te—实际工作日的等效声级,dB(A);

Te—实际工作的时间,h;

T0—标准工作时间,8h *.*.* 非每周工作5天(40h)工作时间的工作场所等效声级换算为每周工作5天(40h)等效连续A计权声压级(40h等效声级)(LEX,W)

通过LEX,8h计算规格化每周工作5天(40h)的噪声强度的等效连续A计权声级,按以下公式计算: LEX,W1n0.1(LEX,8h)i10lg(10)5i1式中:LEX,W—是指按每周平均接触值,dB(A);

LEX,8h—一天实际工作时间内接触噪声强度规格化到工作8h的等效声级,dB(A);

篇7: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开题报告

------广西学员 徐杨杰 各位专家、领导、课题组全体成员:

我所主持的《计算机专业教学与职业技能大赛对接实践的研究》是这次国家培训学习的课题。现在,我代表课题组作开题报告,提出课题的研究方案。请各位专家评议指导。

一、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职业技能大赛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成果,职业技能竞赛不仅能展示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同时也是职业教育培训、交流、提高的平台,是中职学校应该且必须积极面对的重要项目。因此,将技能大赛与技能教学结合起来,通来技能大赛引领专业教学,对计算机类专业的教育教学现状进行改革,推动教学模式的转变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能有效促进本专业的发展,为中职计算机类教学探索出新的有效教学模式。

二、同一领域的现状及趋势分析

技能大赛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引导职业学校重视技能训练,提高全体学生的技能水平,为社会培养大批实用型人才。早年到今,澳大利来职业教育非常注重课程体系建设,构建灵活多样课程体系。其教学坚持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根据在职学生的实际设计教学,课堂教学以提高学生能力素质为原则。理论与实践教学真正做到融为一体,在教学领域开展以关键能力为核心的教学改革,确保了教学质量,提高了毕业生就业能力,因此职业教育社会满意度极高。而我国关于中职计算机专业技能教学与大赛结合的专题的、系统的研究比较缺乏,只有零星的个别的研究。

三、课题研究目标

职业技能大赛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载体,但其目标是有限的,比赛只是形式不是目的,比赛只是检验和激励的一种手段,面不是全部,比赛结果固然重要,便更应该看重比赛过程,比赛的重点不在于胜负,而在于让学生和教师在准备和投入之中更快成长。要避免“比赛更于一切”、“应赛代替教学”“名次是唯一评价标准”等极端倾向,应树立“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活动观。通过对技能大赛的分析和对学校计算机专业现状的调查分析,将实现以下目标: 1.构建新的、与技能大赛相一致的信息类专业课程体系。2.构建新的、能有效提高技能实战水平的的教学模式。3.实现技能大赛比赛成绩、技能人才培养的双突破。

四、课题研究基本内容

1、根据技能竞赛要求,结合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模块:《综合布线》《企业网搭建》《工业产品设计》《影视后期制作》

2.课程模块领教学方法的研究:分层教学、任务驱动、项目教学、案例教学等。

3、技能竞赛集训模式的建构。

五、课题研究的过程及方法设计

1、准备阶段

(1)拟定课题方案,确定课题组成员,学好相关理论,抓好技能培训,讨论课题开展的一些具体工作;

(2)制定研究方案,组织讨论,召开课题讨论会,邀请专家作理论指导;(3)确定工作任务和工作岗位。

主要研究方法:研讨、观摩、分析、理论学习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名成员

2、研究实施阶段

(1)召开课题研究开题会,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启动课题;(2)根据研究方案,结合工作任务划分课程模块;(3)实施课程模块教学过程;(4)教学效果的反馈及评价;

(5)定期召开研讨会,总结 交流经验;(6)撰写校本教材及论文并写好研究报告。

主要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法、实验研究法、比较研究法 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各成员

3、总结阶段与结题阶段

(1)汇集材料,整理研究成果,撰写研究报告,进行个案分析;(2)申请结题,举办研究成果展;

(3)召开验收鉴定会,对课题研究进行评审验收。主要研究方法:综合归纳法,研讨法 主要负责人:主持人和各成员

六、完成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多年来的技能教学经验为课题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本课题组成员全部是从事计算机类技能教学多年的教师,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敢于创新的精神,所在成员不但科研能力强且热情高。

2、教研组和实训组同事的大力支持保障了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 教研组和技能实训组同事,将在课题的开展研究中,不继给我提供强有力支持,他们会提供丰富的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思想已补充本课题的漏洞。

3、学校对教师进行课题的研究十分重视和支持,相信会得到学校的全力支持,并提供课题开展所需的方便。

七、课题预期的成果及表现形式

1.前期,成立课题组,撰写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落实人员分工,收集国内外资料,学习相关理论,写出心得,通过座谈会、问卷设计、问卷调查形式调查报告。2.中期,各实验教师在课题组老师的指导下深入展开工作,并进行听课、评课、实训方案设计与指导等,查找出实际教学中的问题,形成具有指导作用的课件、案例、论文、校本教材等。

3.后期,对之前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估,并完成统计分析,收集好能反映本课题成果的资料,进行结题。

八、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分工

徐老师:确定研究方案,落实各成员分工、职责,对各项目训练计划审核。江老师:牵头负责工业产品设计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周老师:牵头负责综合布线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刘老师:牵头负责企业网搭建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吕老师:牵头负责影视后期子项目训练计划和总结。王老师:负责影像资料的收集和整理。

九、课题研究的经费及设备条件需要

经费预算一万元,主要是学生技能训练的材料购买、收集等费用。

篇8:计算机职业道德报告

随着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 计算机在工业、商业、农业、政府、金融、教育、娱乐和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渐突出, 随之而来的计算机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计算机黑客的入侵, 数据被篡改和删除;计算机病毒的泛滥;保密信息的泄漏;个人隐私被公开;网络事故的频繁发生等等。不仅给个人和集体造成了难以弥补的精神损失和经济损失, 而且还威胁到了国家政治、经济和军事安全[1]。所以在利用计算机的优势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同时, 如何加强计算机法制和职业道德教育, 来解决计算机技术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各种负面影响, 已经成为一个严峻的问题摆在许多计算机教育者面前。

2、高校计算机专业法制与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

计算机从业人员的工作不仅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 他们的工作还要在法律和社会责任的框架内完成。计算机从业人员必须坚持诚实正直的行为准则, 不能用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做不诚实的事情。据统计表明绝大多数计算机犯罪人员都具有较高的计算机专业技术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其本身就是计算机从业人员或是受过计算机专业高等教育的人。

在计算机安全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 通过完善的法律法规对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行为加以约束是十分必要和行之有效的。我国的立法机构和政府机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 比如:1994年2月18日, 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是我国关于计算机安全方面最早的法规。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第285~287条中对涉及计算机方面的犯罪也做出了相应规定。然而, 在有些方面, 某些行为没有明确的法律加以规范, 只能靠职业道德来约束。

对于各大高校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来讲, 他们今后会有比一般大众更多接触计算机的机会, 甚至会成为一名专业的计算机从业人员, 于是就要求广大高等院校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注意加强对学生计算机法制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把有关计算机从业者所要掌握的计算机法规和职业道德方面的资料引入课堂, 一点一滴地向学生灌输作为计算机从业人员应保持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准则。

3、如何加强计算机职业道德教育

3.1 加强法律法规教育

法律规定是职业道德的底线, 计算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最基本要求就是国家关于计算机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我国的立法机构和政府机关制定了一系列管理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 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办法》等等[2]。这些法律法规涉及到了计算机软件、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电子出版物、计算机犯罪等领域, 是应当被每一位计算机从业人员所牢记的, 严格遵守这些法律法规是计算机从业人员职业道德的最基本的要求。

然而, 目前多数学校认为专业技能课程安排紧张, 没有时间在课堂上就计算机从业人员的行为准则和职业道德问题展开讨论, 往往只重视在专业素质上对学生的培养, 而忽略了对学生在法律规定方面的教育。笔者建议: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开设《计算机专业法律基础》选修课程, 把国家关于管理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课程内容以计算机行业的法律法规为基础, 结合各种案例, 重点学习计算机应用和计算机信息系统的社会规范和人们的行为准则, 以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

3.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

在有些方面, 某些行为没有法律条文加以规定, 只能依靠职业道德来约束。在计算机行业职业道德建设这一方面, 计算机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肩负着重任。比如:ACM、IEEE和英国计算机协会等组织颁布了职业行为准则或职业道德准则, 凡是加入这些组织的成员必须严格遵守。ACM和IEEE在1999年联合推出了一个关于软件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 它规定软件工程人员必须保证使软件工程业成为对社会有益的、受人尊敬的行业。基于以上保证, 软件工程人员应当遵守下面的道德和职业行为准则 (如表1所示) [3]。

国外著名计算机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准则是值得计算机教育者学习和借鉴的。计算机教育工作者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向学生灌输这些基本准则。比如:教育学生不应该利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做非法的事情;不应该利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和公开他人隐私;不应该充当黑客干扰他人计算机的工作;不应该窥探他人的文件;不应该用计算机进行偷窃;不应该未经许可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不应该盗用他人的智力成果;应该考虑自己所编写程序的社会后果等等。

结合高校计算机专业教学的自身情况, 笔者建议重点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教育。

1、加强诚信教育。诚信是做人最基本的准则[4]。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该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不断强调诚信的作用。让学生从认真完成每次作业, 做好每次实验做起, 养成诚实守信、践约无欺的诚信品德。

2、培养团队精神。团队精神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在团队精神的作用下, 团队成员彼此产生互相关心、帮助的行为, 显示出关心集体的主人翁责任感, 并努力自觉地维护团队的集体荣誉, 自觉地以团队的整体声誉为重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要让学生懂得, 任何软件产品的开发项目都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多人的协作开发, 在具体实施开发过程中每个人要对自己负责的部分做到精益求精, 在团队合作中做到公正无私, 团结合作。

3、培养务实精神。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精神, 告诫学生从小事做起是一种正确的心态, 不要好高骛远, 要懂得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成功得来不易, 需要长时间的坚持不懈;让他们遇到挫折不气馁。

4、结束语

计算机从业人员作为一种独立的职业拥有与众不同的职业特点、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 计算机教育工作者应当深入研究这一职业的内涵, 制定相应的标准。培养德技并重的人才是每一位计算机教育工作者的首要目标[5]。在计算机专业各个教学环节中, 既要重视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 又要重视职业道德的培养, 使他们能够真正成为合格的计算机从业人员, 真正成为建设祖国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杨绍兰.信息安全与网络主体的道德建设[J].河南大学学报, 2003年5:145-147.

[2].秦廷楷.计算机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教育[J].教育与职业, 2001年第一期:23-24.

[3].萨默维尔.软件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杨全胜, 王晓蔚, 朱怡健.加强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培养的思考[J].计算机教育, 2007, 1:39-41.

上一篇:温度补偿技术下一篇:最新鸡年祝福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