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初中美术课件

2024-04-18

优秀初中美术课件(精选6篇)

篇1:优秀初中美术课件

美术优秀课件

一、教材、目标与教学重难点

(一)、教材分析

《缤纷彩蝶》一课是桂美版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学生熟知的蝴蝶作为题材进行有目的的欣赏、探索、设计、应用、评价活动,激发学生认识美、体验美、创造美,同时培养学生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蝴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蝴蝶的生理结构和外在美有一定的.认识。

2、体验学习的过程和乐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及手脑协调的动作能力。

3、激发学生认识美、发现美,培养学生爱护大自然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材料设计制作一件蝴蝶作品。

难点:蝴蝶翅膀图案的绘制。

二、教法

针对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特点,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先用学生喜欢的猜谜导入课题,创设情景后,采用了课件播放让学生在视听环境中真实感受蝴蝶的美,对蝴蝶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和喜爱之情,然后让他们带着这份喜爱进入学习的每一个环节。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观察、讨论,讲授蝴蝶的相关知识,让学生对蝴蝶有所了解,为能够制作蝴蝶奠定基础。最后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制作、师生互动,让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了蝴蝶作品的制作方法。学生作品完成后,让他们拿着作品“飞来飞去”的找朋友,展示和享受成功的快乐,培养低年级学生认识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热爱大自然的理念,并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

三、学法

通过激励、引导、体验、互动、制作、评价学生,学生积极参与,并对蝴蝶产生兴趣,进而产生制作蝴蝶的欲望,并能够从中体会创作的快乐,引发学生想象力、提高学生创造力。

四、效果

本节课总的来说,还是达到了此堂课的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的学习,能自己制作出蝴蝶,而且在一系列的活动中,学生的动口、动手、动脑能力都得到了锻炼,从中体验到美术学习的乐趣。

篇2:优秀初中美术课件

宇宙(Universe)是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一般理解的宇宙指我们所存在的一个时空连续系统,包括其间的所有物质、能量和事件。宇宙根据大爆炸宇宙模型推算,宇宙年龄大约200亿年。

浩渺的太空,充满了无穷的奥秘。无限的宇宙,等待我们去探索,让我们乘上想象的飞船,加入太空之旅,祖国未来的神舟11号·12号·13号······将有我们的身影。

作业要求

用绘画形式表现太空之旅

课后拓展

篇3:美术课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的思考

●●根据教学内容考虑是否适合制作应用多媒体课件

一个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制作多媒体课件来辅助教学,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1.教学内容是否存在引发学习动机的背景内容, 课件能否更全面地提供该内容以利于学生感知;2.是否利用课件更易于突破教与学的重难点;3.教学内容是否需要呈现可以刺激学生学习、表达、思考等欲望的声音、图片、动画等影像资料;4.多媒体课件是否适用于某个课堂教学的环节, 如智障孩子记忆力差、遗忘快, 因此复习环节在智障学生课堂教学中十分重要, 一般采取“小步子、多循环”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每节课都要对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这一常规的教学环节, 美术课也是如此。而在某些复习导入的环节, 使用多媒体课件就比较适合。就拿颜色的认识这一知识点来说吧, 智障学生是今天学会了, 明天就忘了, 明天复习认识了, 后天又全还给老师了。因此, 课前应安排时间引导学生复习巩固对颜色的认识。为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我将颜色的认识这一内容做成课件, 包括认识区分不同颜色的物品、欣赏美术作品中的不同颜色、辨认生活中的不同颜色以及不同形式的练习和几个小游戏等内容, 并在课堂上的复习环节使用这一课件, 避免复习形式单调, 复习内容重复而导致学生厌倦,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收到了良好的复习效果。

智障学生由于受自身缺陷的影响, 他们的注意力焕散, 很难集中, 集中的时间又很短暂。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应用一个生动有趣的课件辅助教学, 有助于提高智障学生的学习兴趣, 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但是, 如果不仔细分析、考虑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制成多媒体课件, 盲目地滥用多媒体课件于美术课堂教学中, 有时会适得其反, 使课件成为学生学习的干扰因素, 分散他们的注意力, 令我们的教学过程处处受制, 教学效果差强人意。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制作应注意其艺术性、教育性

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软件应具有如下基本特征:教育性、科学性、艺术性、技术性。制作课件时要善于挖掘教学内容内在的表现力,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优势, 注意美术设计、动画和字幕等要素的醒目、美观和富于变化, 塑造出主体鲜明、画面和谐、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界面和风格统一的课件。美术课本身就是进行审美教育的课程, 更应该注意课件画面的艺术美感对学生潜移默化的美学渗透作用。但是要注意课件的艺术性不能过火, 切不可为“漂亮”而把画面搞得很花哨, 喧宾夺主, 这样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如有些课件的制作或多或少地偏离了教学目标, 只停留于表面, 盲目追求课件的华美, 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做课件上, 并为了表现艺术美感使用大量的声响效果、华丽的图片与炫耀的动画。其实这样的课件在教学中会取得反效果, 会干扰或妨碍教学。因为课件华而不实, 掩盖了教学的主要内容, 缺乏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缺乏教育性。我们知道多媒体课件的基本特征, 其中最为突出的应当是课件的教育性, 即“教学课件必须符合学科的教学规律, 必须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规律等”。智障学生的注意力焕散, 华而不实的多媒体课件, 可能一开始确实能吸引人, 但如果一味追求教学过程的“华丽炫耀”, 就会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一些无关紧要的事物上, 成为教学的干扰源, 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降低课堂效率。只有在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和记忆规律的基础上, 恰当地使用多媒体技术, 才有助于突破教材中的重难点, 才能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

●●应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 切勿忽视教师的示范作用

篇4:美术课件制作的点滴体会

一、制作思路要清晰,表现形式要恰当

制作每一个课件时,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思路清晰,这是做好课件的前提和关键。制作课件之前,务必要先研究课本,吃透内容,明确教学重点,准确进行定位,写好教案。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侧重点,确定何处应使用电脑,应如何显示才能说明或强调该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在制作课件时有一个清晰的思路。就像导演在拍片前要写好剧本一样,先要定好出场顺序。课堂教学中,我们使用频率最多的莫过于幻灯片、动画以及声音,其中,学生最喜欢看的当属影片。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用这种方式去表达。比如:《美术字》一课,我准备了许多古代的碑、贴、图片,让学生了解我国文字历史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并配以相关的文字和教师的讲解来说明,此时,幻灯片的表现形式远胜于影片。因此,选择恰当的表现形式,是达到教学效果自如、完美的关键。

二、制作课件要选材贴切,重点突出

我在教学《变体美术字》一课时,为了能让学生正确理解和判断美术字的不同变化方式,我用了十五幅不同的画面,每一幅画面都配以与之相应的变体美术字,再加上适当的讲解,学生接受得非常好,与传统的枯燥讲解相比,效果要好得多。十五张图片虽然很多,但是每一张图片都很典型,都紧贴内容。

实践中,我发现一些小动画,如:小图标、小卡通形象,会动的风景、人、物等,常常会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但是使用不当,就会使画面主次不分。因为动画过多,容易让人眼花缭乱,脱离教学的主题,与我们使用课件的本意也就背道而驰了。

因此,只有分清主次,突出重点,才能条理清晰并且体现课件的作用。

三、整个课件要有统一的风格

我们制作的每一个课件,都会由十几幅甚至几十幅画面组成,中间还会有影片或动画。如此多的内容一一在眼前闪过,必然会使人有眼花缭乱、没有头绪的感觉。如果把所有的画面分成几部分,每一部分有一个特点,所有的画面又都具有一个统一的风格,那感觉就不同了。如:我在制作《风景写生》课件时,使用了许多不同季节、不同色调的风景图片,这些图片大小、颜色不尽相同。使用过程中,我把每张图片后面都做了一个有阴影的浅灰色背景,并且将图片的文字说明设置成相同的字体和大小,每一张图片上的文字与画面之间都有一组细细的彩线。这样,该组画面就显得很统一,有一种沉稳、素雅的风格。单这一组风格统一还不够,还要将其与课件的整体风格相统一。这就好比人穿衣服一样,头饰和化妆是一组,上衣和裙子是一组,皮包和鞋子是一组,这几组不仅内容要统一,加在一起还要整体统一,如此,才能产生比较协调的整体美和统一美,否则就会不伦不类。

一个好的美术课件,应在课堂上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一个好的美术课件,应成为课堂教学中的最佳配角;一个好的美术课件,应带给学生美的感受,激发学生学习美术课兴趣,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要想制作出好的美术课件,需要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尝试、完善、提高,使课件制作尽量达到尽善尽美,这样才能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作者单位:安达市第2中学)

篇5:初中美术水课件

一、教材分析

本课水通过试验和创造活动,引导学生发现水在不同条件下产生的多种形态,从探究活动中获得视觉感受和审美体验,并创造出生动的形象。水依据课程标准的主要精神,以及综合·探索领域的具体要求,让学生探究、发现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中有趣的形态,找到不同知识之间的关联,发展综合实践能力,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思维提供丰富的营养。通过学习活动,体会美术的学习特征,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材中设计的三个学习活动,体现了艺术来源于生活,反映艺术的创造过程即是艺术家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进而到艺术作品的创造过程。

活动一:玩、观察、记录与发现(感受、体验水在外力作用下丰富的形态美)。 。

活动二:模拟制作一件水体艺术作品,创造有趣的形态(运用在活动一中获得的对水的特性的认识及审美体验,进而大胆的设想与制作)。

活动三:尝试运用其他材料表现自己对水的感受,把自己认为最美的形态定格下来(充分发挥想像力,将丰富的审美体验与感受延伸到对艺术造型的创造中去)。

与其他造型设计类课程相比,本课更注重的是对艺术的思维方式与方法的探索。强调学生的审美体验与感受,把学习方法的形成建立在自身的学习体验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与学习方法。

资料库介绍了有关水体艺术的知识,引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教材中的评价建议为教学提出导向和评价参考。

学习大空间设置一系列以水为对象的审美体验活动,让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的基础上,扩展思维空间。

二、教学目标

◆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试验活动,发挥想像,大胆进行创意表现。

◆能够设计多种方法获得水的不同形态,细心观察,详细记录过程和效果。

◆能够归纳、概括自己的感受,运用抽象形式表现水的形态。

◆能够和小组成员们协作,共同完成学习和制作任务。

三、教学思路

1.确定教学内容

按照教材设置的三个学习活动,了解水在自然界的各种形态和人为的形态,欣赏水体艺术作品,思考呈现这些状况的原因和条件。活动一尝试试验,分析记录水在外力作用下形成不同形态的效果、条件和方法。活动二根据试验结果和理解,设计制作简单的水体艺术品。活动三通过感受和想像,尝试运用固体材料制作各种形式的美术作品,表现水的主题。以教材提供的材料为基本内容,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补充学生熟悉的当地教学资源。

2.教学准备

课前指导学生设置合适的教学场地。以“你能用水玩出多少花样”为题,发动学生别出心裁地寻找和准备教学中所需的用具(包括各种容器、塑料管、塑料袋、漏斗、勺等等)。

收集自然界中水的丰富形态的图片,人工设计建造的水体艺术图片以及相关形式的绘画、雕塑和装置作品等。设计并试验演示内容,明确演示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准备所需的实验工具、材料。

3.教学策略

三个活动拟用三个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的导入,欣赏水在自然和人为条件下产生千变万化的形态,启发学生探究构成这些形态的条件和原因。分组组织学生采用不同的方式玩水,通过玩水的过程细心观察水在外界条件作用下产生的各种效果,体验其中造型、色彩和动态给人的丰富感受。做出详细的试验记录,总结其变化规律,由各组选出代表向全班同学演示并讲解取得的成果以及审美感受,通过交流丰富学生的审美体验,为深入学习做铺垫。

第二课时在学生充分体验的基础上,进一步5I导学生欣赏一些水体艺术品,让学生结合玩水时获得的经验进行理解、分析、总结其设计制作原理。通过对作品的分析与理解,利用简便材料,尝试设计一件水体艺术品。学生可以从审美角度与实施的可能性等方面进行大胆的设想与表现,此作业可以小组合作完成,大家一起提出方案,画草图,讨论实施的可行性,进一步丰富学生的学习经验和审美感受,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第三课时依据活动三的学习任务,主要让学生将前阶段所获得的认识进行升华和提炼,尝试运用固体材料来表现水的形态。活动前可以首先让学生根据前面活动中获得的经验,对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或认为最美的水的形态进行描述,交流设计方案和设想。结合学生的构思,教师展示一些用不同材料表现水的作品,分析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形式,欣赏表现效果,给学生以更多的启示。

学生作业可以选择平面或立体的表现形式,根据水的形态特征,概括、抽取其造型的抽象形式,如流动、喷发、凝聚、散落、串联等等,巧妙地联想和大胆夸张。利用表现材料的特性,运用点、线、面造型要素大胆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学生体验的丰富性及作品表现效果的多样性,教师可以为学生创造学习成果展示与经验交流的舞台,一方面使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另一方面要鼓励学生的独创性,使其个性得以充分发挥。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更多地进行一些积极的.评价,除了针对学生作业效果本身的肯定外,对学生良好的设计构思、敏锐的观察力、大胆的描述、丰富的想像和创造力、分工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应该给予激励和肯定。

四、教学选择

教学程序应该遵照层层深入的原则,在感受和体验中获得理解,根据理解进行创造,在创造中又得到新的理解。教学活动的安排可以根据实施的可行性灵活处理。根据条件和需要自由调节顺序,如:自然现象与人为效果比较,归纳相通的原理(探究)一玩水(体验)一水体艺术作品欣赏(运用举例)—,用不同材料表现水的形态(创造表现)。又如:玩水(体验)—,归纳相通的原理(探究)—,作品欣赏(学习表现方法)一用不同材料表现水的形态(创造表现)。

在课时条件局限的情况下,学习活动可以相应简化,将活动二的内容与活动一整合,以设计方案的形式完成,把制作活动安排在课外,但要为学生提供展示的机会。

五、教学建议

教材为教学提供了一系列关于水的自然和人工形态的图片,用于欣赏和对照实验结果,教学中应着重对图片呈现的造型加以感受,可以做一些相应的图示,帮助学生分析、理解画面的构成形式。运用自然科学知识分析形成这些形态的条件和外力作用的同时,也应该注重情感的体会。学生活动的图片和水体艺术作品用于启发学生玩水的方法和创作灵感。

实验记录的文字格式尽量统一,教师可以为此设计表格,分别体现材料、方式、效果和感受等方面。用简单的图示记录能够更清晰地表现实验效果,可以作为文字记录的补充。

活动三涉及的作品为作业做了不同材料和方法的提示,还可以选择学生更熟悉的材料和更简便的方式加以补充。

玩水的目的是通过体验获得对形态的感受,归纳自己的感受可以帮助了解构成形式的规律,为创作积累素材和经验。整个学习活动围绕水在外力作用下产生的形态,不断发现、感受,用抽象形式进行归纳和运用于表现,成为引导本课教学的关键环节。如:雨水在地面形成无数圆环,它们在瞬间扩大,环环相扣,层层叠叠,瞬间消失又不断出现。针对这一形态,做一张图示,同心圆、大小不等、相互交错、随意组合,就变成了抽象形式。对这些圆进行想像,圆的交错产生动感,像互相扩展,又像平行移动,还可以联想不同的心情和事物,通过描述和交流,加深感受。与旋涡相比较,强有力的曲线向心点回旋,产生巨大的引力。前者细腻柔情,后者粗犷雄浑。同样是水,同样是圆,却形成截然不同的形态。始终围绕水的形态展开分析、比较和想像,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方向。

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感悟自然和艺术的机会,避免用概念和结论简单地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遵循审美规律,注意形式美感和情意性的引导,帮助学生感受自然和艺术的美感,发现、理解造型方法与情感表现之间的联系,注重经历体验、发现和创造的整个过程。

建议在教学中结合使用与图片内容相应的音响资料,如海涛声、滴水声、雨声等等,帮助学生进行联想,更为完整地感受形态美感。

提前安排学生准备教学活动所用的各种器具和材料,给予足够的时间让他们去发现可利用的器具和材料。

活动一的实验更适合安排在室外进行,教学场地的管理应具体落实到小组。活动应建立在课外尝试的基础上,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时间。

篇6:人美版初中美术课件

教学重点:

欣赏、讨论画中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是细节的描写。 教学难点:让学生在欣赏的过程中学会分析唐代仕女画中的人物造型与其他时期人物画造型的比较,以及和西方古典绘画中的任务比较,在感性的理解学习中,培养学生热爱中国传统艺术的情操和认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及艺术和历史文献价值。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资料、教科书等。

学具准备:

收集来的资料、教科书等。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一、导入

多媒体播放《武则天》影视片段。

引导学生注意观察剧中人物的体型、服饰、动态等。引出问题:

1.剧中讲述的是什么朝代的故事?

2.剧中妇女的体型是胖还是瘦?她们穿戴的服饰有何特色?

待学生回答后,教师:我们来看看唐代的画家是如何体现他们当代的生活片段的。请同学们看屏幕。(板书课题)

二、新授

播放课件的《捣练图》全图。

(一)这是典型的中国古代仕女画,

问题:什么是仕女画?

它以中国传统的长卷形式,表现了唐代宫廷妇女用木杵捣练、熨烫和缝纫的劳动场面。

问题:

1.什么是捣练?

2.什么是熨烫?

3.这幅画的作者是谁?

4.据传这幅画是宋徽宗赵佶的摹本,那赵佶是谁呢?

引导学生通过教科书或其它途径查找作者张萱及周昉、赵佶的生平及艺术特点。可在课前安排学生通过上网或有关书籍收集更多资料。

学生解答“仕女画”。

学生解答“捣练”、“熨烫”。

学生查找资料,认识张萱、周昉、赵佶及相关背景。

(二)共同探讨,解读《捣练图》。

1.这幅作品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即捣练、织修、熨烫三个场面,请问:画有多少个人物?

2.画家十分注重构图的技巧,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尤其注重细节描写,请同学们注意观察,把这些细节找出来。(播放一段古典音乐)

主要细节有:捣练部分四个妇女的朝向各不相同;左边那位妇女传神的挽袖动态;熨烫部分左侧妇女扯练时微微着力的后仰;中间熨烫妇女专注的神态;几个小孩的穿插,以及扇火小孩因怕热而回头等动作。这些细节的刻画非常真实、生动而富有生活情趣,使互相对称的构图不致呆板。

3.人物的.造型(丰颊肥体)及其衣着的设色,与同时期的女性人物雕塑和绘画的造型完全一致,是盛唐时期的典型风格。

请同学们比较教科书中那三幅同时期的女性形象的画作。

学生发言后,教师归纳。

学生分组讨论,找出细节描写,派代表描述。

学生对比相同时期和不同时期女性的形象及服饰,畅所欲言。

三、思考与讨论:

唐代人物画中人物造型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教师再播放一组西方古代人物画作品,提出问题:

《捣练图》与你了解的西方古代人物画相比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是否有新的、不同的认识?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如学生可能问:为什么唐代仕女画中的妇女都是“丰颊肥体”的?(教师启示学生从唐人和今人的审美标准进行比较。)

学生分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或发表个人观点。教师归纳。

评价与小结这幅画着重刻画人物的动作姿态,注重细节描写。体现了中国古代工笔人物画独特的表现形式,同时也充分展示了唐代仕女画所达到的高度成就。它对于了解唐代宫廷妇女的劳动生活,特别是她们的服饰,也具有重要的历史文献价值。

四、布置作业:

课下自己查找相关资料,写一篇关于唐代人物画与不同朝代人物画以及与西方古典人物画比较的小论文,要求:

1.要有自己的观点。

2.条理清楚,语句通顺。

上一篇:中南林业科技大学规划下一篇:赵明礼2018年春季,学期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