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2024-04-24

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共8篇)

篇1: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2005年我市开始实行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截至2007年底我市纳入非税改革的市级部门和单位达到33个部门所属458个执收单位,纳入改革的收费项目(二级)达到181个,共收缴改革非税收入322.6亿元,完成了年初市政府折子工程规定的纳入非税收入改革的收入占全部非税收入总额75%的目标。

2008年,按照市政府要求,进一步加快我市非税收入收缴改革步伐,全年将分四批对40多个部门进行非税改革,力争实现市本级纳入非税收入收缴改革金额达到非税收入总额90%,区县全面推开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标。由此,我市非税收入从改革范围和资金额度上都需要进一步扩大。下面就从非税收入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改革前需要做的几项工作简要介绍如下:

一、非税收入改革的主要内容

1、概念及内容

政府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具体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集中收入、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以及其他政 府非税收入。

改革的主要内容是:财政部门设立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规范收入收缴程序;健全票据管理体系;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对非税收入收缴的监督管理。

2、非税收入账户体系设置

取消主管部门和执收单位设立的收入过渡性账户。由各级财政部门分别在代理银行设立非税收入财政专户和非税收入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

(1)市级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是市财政局在代理银行设立的用于记录、核算和反映市级单位非税收入收缴和未纳入预算内管理的非税收入支出活动的账户。

(2)市级非税收入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是由市财政局按照规定程序在代理银行为执收单位设立,用于市级单位非税收入的收缴,以及与市级非税收入财政专户清算的银行账户。

3、非税收入收缴方式

改变原非税收入由执收单位通过设立过渡性账户层层上解主管部门,再由主管部门汇总定期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单一账户的收缴方式,采取直接缴库和集中汇缴,规范收入收缴程序。

(1)直接缴库,市级单位非税收入实行直接缴库的,由执收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向缴款人开具收款收据和缴款凭证合一的《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由缴款人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到有关银行办 理缴款,将应缴款项直接缴入市级财政专户;对于设有市级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的执收单位,由缴款人将应缴款项直接缴入市级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

(2)集中汇缴,非税收入实行集中汇缴的,由执收单位向缴款人开具《非税收入专用收据》,直接向缴款人收款后,将所收款项按日汇总填制《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到代理银行营业网点将所收款项缴入市级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或市级财政专户。

4、非税收入票据

非税收入来源中除按国家规定需要纳税的,均应按照财务隶属关系使用北京市财政局统一监(印)制的非税收入票据。非税收入票据包括《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和《非税收入专用收据》。

《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式样由财政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统一制定,一式六联,是非税收入收缴的专用缴款凭证。《非税收入专用收据》式样由市财政局统一制定,一式三联,是专门用于集中汇缴非税收入的专用票据,是《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的补充。

主管部门或执收单位首次领用非税收入票据时,应向市财政局提出申请,同时提交按照国家或北京市规定审批权限批准收取非税收入的有关文件复印件,经市财政局审核无误后发放票据。

5、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非税收入改革,开发和建立以财政票据信息化管理为源头,计算机网络化管理为手段,包括票据管理、执收单位开票与记账,代理银行录入信息并汇总、财政部门汇总并记账,主管部门查询以及有 关方面对账在内的非税收入收缴信息管理系统。

二、实行非税收入改革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1、市财政局国库处将下发“关于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前对非税收入收缴情况进行清理的函”。包括(1)非税收入项目情况:收入项目类别、名称、标准、依据等;(2)收入过渡账户情况;(3)执收单位分布情况:执收网点、网络联通等内容。请各单位认真清理、如实填报,按时提交清理报表和清理工作总结。

2、市财政局国库处对清理函进行整理、局有关处室对收入项目、预算科目进行审核后,下发“关于确认XX单位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改革资金范围与时间、缴库方式、票据使用等事宜。

3、需要开设非税收入财政汇缴零余额专户的学校,请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供组织机构代码证、法人证书复印件等有关文件,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4、对主管部门及执收单位进行制度和软件的培训。同时为单位配备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

以上是对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的简要介绍。希望大家对非税收入改革情况、有关问题及建议等,加强沟通联系。国库处非税组的电话是:8854 9256或8854 9258或8854 9250

国库处(支付中心)非税组 2008年2月19日

篇2: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一、 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情况:

1、根据省财政厅《关于将预算外资金管理的收入纳入预算管理的通知》(第1213号)文件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局实际,通过自查,至年7月31 止,财政专户管理的应纳入预算管理的预算外资金结余为270万元。其中包括县委办、组织部等101家单位的预算外结余资金暂未纳入预算管理。月底前清理整改缴入国库。

2、非税收入预算管理方式较规范,不存在将应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也不存在将应纳入财政专户管理的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管理的现象。

3、我局严格执行非税收入政策并根据政策的变化及时调整非税收入项目,收费标准。局预算股会同非税局根据非税收入政策、项目、收费标准及收入变化情况,科学、完整编制非税收入年度收支预算。

4、能够按月及时编制非税收入收缴情况分析表及按季度编制非税收入情况分析。

二、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情况:

广电局、电教中心的广告收入已于作为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纳入一般预算收入进行管理。

停车泊位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收入等没有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三、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情况:

1、根据省政府184号令规定已全面取消执收单位非税收入过渡性账户,在农行、中行、工行、邮政储蓄银行、农村信用联社等代理银行统一开设“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汇缴结算户和财政专户合二为一,月底前汇缴结算户和财政专户分开管理。

2、非税收入资金是通过汇缴结算户进行收缴,除银行柜面收缴外,还有极少非税收入是通过POS机刷卡缴款的。但因POS机是初次使用,有时POS机虽然刷卡了,但银行记不了账,例如5-7月总计收入52.1565万元(其中5月份有收入计38.2457万元、6月5.6571万元、7月8.2537万元)是治超站通过POS机刷的,银行发送的非税收入日报表中没有以上收入,月末银行的对账单又存在以上收入,造成非税收入账与银行的收入账金额不一致的现象。

3、按照省财政厅《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汇缴结算户核算暂行办法》(财综[]877号)规定进行非税收入核算,非税收入化解按规定的科目类别进行国库划解,通过自查,发现存在个别串户现象。如水利基金有7.318066万元在非税专户,现已进行了调整。

4、2012年1-6月非税收入收缴、划解、待查收入、除非税汇缴结算户外,不应纳入非税系统的银行账户正在进行清理中,并与有关单位联系尽快确认各单位的待查收入。

四、非税收入票据管理情况

我局严格按照“省政府非税收入票据暂行办法”文件精神,严格执行票据管理制度,按照核旧领新、票款同行的原则核发票据,严禁混开串开非税收入票据,杜绝转让、出借、代开非税收入情况,这也是非税票据日常管理的主要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育林基金”票据是林业部门内部直接购领,属地入库、核销。日常工作中发现,在我处已入库的票据,存在转让他县使用的情况。由于不是属地购领,检查工作相对滞后,建议票据属地管理。

五、 非税收入征收情况

1、由于非税收入形成与税收有明显的不同,即非税收入是单位性质来划分的,而税收是以名目来划分的,这就造成非税收入以财政部门为征收主体的可操作性降低。故目前,我局只有“土地出让金收入”这一个收费项目是以财政部门为主体直征收的。

2、在非税项目的管理上,非税项目的增减停改实行动态管理,按照上级文件精神,该取消的取消,该修改的修改。不存在擅自设立收费项目和提高收费标准,更不存在把不属于非税收入的项目纳入非税收入管理。

3、国有资产有偿使用上,按照上级文件精神,我们把事业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纳入财政专户管理,把行政单位包括参公单位的国有资产出租纳入一般预算管理,资金缴入国库。“广告收入”现已在“专项收入”下反映,缴入国库。

4、乡镇卫生院医改后,我们把“医疗服务收入”、“药品收入”作为其他非税收入管理,缴入专户。

六、 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及运行情况

所有非税收入均通过非税收入管理信息系统进行管理,全县各执收单位均通过“安徽省非税收入在线业务和查询平台”缴款。

七、 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情况

为规范县级政府非税收入检查工作,提高检查工作效率,根据财政部《财政检查工作规则》(财监〔〕82号)、《安徽省财政监督暂行办法》(利辛县人民政府令第142号)、《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利辛县人民政府令第184号)及《关于印发<安徽省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暂行办法>的通知》(财监〔〕39号)等有关规定,制定了利辛县政府非税收入检查工作规程。

遵照省财政厅关于《转发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关于公布取消253项涉及企业行政性收费的通知》财综2012-83号文件精神,2012年2月16日我局成立检查组,对该文件我县有关单位涉及企业的收费项目进行排查,共排查了交通局、水产站、林业局、档案局、市政工程公司、卫生监督所等六家单位进行督查落实。经检查县水产站、林业局、档案局三家单位涉及取消的收费项目实际没有收取。县市政公司、卫生监督所涉及取消的收费项目都在文件公布后及时停止了该项收费。对市政公司已使用的收费票据,检查组通知尽快到行政中心非税票据窗口核销存档。对县交通局所属汽车综合性能检测站,涉及规定取消的运营车辆二级维护检测收费、运营车辆综合性能技术等级评定(检测)收费仍作为经营服务费收取,按照文件要求通知停止收费。涉及检测站运转经营经费问题,检查组及时反馈财政局领导上报政府审议批复。

20xx年xx月xx日至xx月xx日县财政局安排非税局配合县财监局成立非税收入专项检查组,按照检查工作规程对县交通局近两年的非税收入项目,实际收入支出和非税收入缴存,非税票据管理进行了专项检查,对查出的违纪资金7.9万元做出收缴入库处理。

票据管理工作是非税收入的源头,利辛县非税局长期以来把非税票据管理工作当做重点工作来抓。组织配备得力人员进驻县行政中心,票据管理窗口搞好内部分工及协作,重点抓好非税票据的领、用、销三个环节。同时,核对各收费单位项目资金保障及时足额入库。票据平时日常管理与票据年审相结合,做到票据发放限量,保障各单位的正常使用。同时,督促用票单位及时核销,并不得跨年度使用。非税票据的严格管理有力地促进了我县非税收入的正常缴存入库工作。

对一些收费单位在非税票据使用中的丢失现象,非税局高度重视,一是让当事人写出丢失情况报告,该单位领导签字说明,单位盖公章报到票据管理股,二是按规定对丢失的票据名称、份数、起止号码登报声明作废。非税局登记存档,年终时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非税局配合纪委等执法单位进行处理,保障了我县非税工作的正常开展。

篇3: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一、非税改革促进了政府非税收入水平的提高

武威市2010年完成非税收入12.35亿,是改革前2008年的2.4倍。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99亿,占当年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是改革前2008年的2.2倍。

2011年上半年完成非税收入8.16亿,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纳入一般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1.46亿元,增长54%,占同期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31.3%。

二、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主要做法

随着收支两条线管理、票款分离、罚缴分离改革的实施,使财政票据起到了非税收入从源头控制的作用,有效减少了腐败、“三乱”现象的发生。

(一)制定工作职责,完善票据管理细节

以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为依据,明确了非税收入管理局票据管理工作的职责和内容,制定了票据验收入库,建账登记,票据领发、票据核销,清查盘点等工作程序,对票据实行专人、专库、专账管理,使财政票据管理更加科学规范,做到实物、台账、财务分别有专人管理,并定期进行三方核对,确保账、钱、物相符。为了进一步提高财政票据精细化管理,强化对财政票据的领用、库存、核销等环节的动态监控,启用了票据管理软件,对财政票据的购领、发放、核销实行微机管理,数据反映更加准确、明了。

(二)严格进行资格审核,强化票据领购管理

为了更好的对票据的使用进行监督,根据财政部制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票据管理规定》和《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对所有财政票据领用单位进行了梳理,对领票资格进行了审查。对不具备领用票资格的单位,停止向其提供相关票据;对具备领用资格的单位,依据其单位性质、资金性质、单位执收(罚)特点,确定其领购票据的种类、数量。财政票据实行“凭证领购、分次限量、核旧领新、定期结报”的领购核销制度。单位首次领购财政票据时,需提交财政票据领购申请和《组织机构代码证》、《执罚许可证》及相关文件依据,到财政部门办理《甘肃省财政票据准购证》,并填写《票据领发单》,领购票据。单位再次领购财政票据,应出示《准购证》,填制《票据核销表》、《票据结报单》和《票据结报手册》(包括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经审核无误并确认收入资金全部上缴后批准该单位再次领购票据。财政票据领购单位的收费项目停止或取消时,将尚未使用的财政票据和《准领证》缴销收回。两单一册一表的管理手段,形成了对票据各环节的严格监管,促使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

(三)明确适用范围,规范财政票据使用

根据各类票据的不同用途,进一步明确了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捐赠票据、社团会费票据、往来资金结算票据的适用范围,对应该使用税务发票的收费项目进行了整理公示。要求各单位依据资金性质规范使用财政票据,杜绝故意混用、串用财政票据的现象,严防因票据管理使用混乱,造成糊涂账,给“坐收坐支”留下空档。

(四)坚持票款同步,确保资金解缴安全

按照“限量领购、核旧领新,购销同量”的原则,严格限定了各执收(罚)单位单次领购数量,并对已使用的票据审核其填开项目、金额、数量、标准等内容,符合填开规定,票面金额与上缴金额一致并缴回票据存根后准许再次购领同量票据。确保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以票管收”的目的。

三、财政票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武威市加强了对财政票据的管理,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与税务发票管理相比,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法制建设滞后,监督缺乏约束力

一是《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的颁布,虽然对财政票据管理规定了相应的一些条款,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具体实施细则还没有出台,条例中规定的征收体系、管理体制、权限职能定位模糊,具体操作性不强。二是对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票据管理、罚没票据管理的情况,规定中虽然有相应的处罚罚则,但没有细化和具体的量化,处罚跨度大,随意性很强,可谓是有章难循,由此导致了相关部门在票据管理中的缺位。

(二)“票出多门”,形成监管真空

目前,甘肃省绝大多数财政票据都是由省财政厅统一印制,并由各级财政部门逐级领用、发放和监管,但是有的非税收入,比如公务员考试报名等收费通过网上银行直接上缴省级的,却从在同级地方财政部门领用票据;而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医师资格考试考务费等收费,须就地上缴、分级划解的,却从上级主管部门领用,甚至不用票,致使地方财政部门无法掌握其票据使用的数量,更无从控制其非税收入的解缴情况,给少数单位少缴或不缴、“坐支”非税收入造成可趁之机,增加地方财政监管难度或造成监管不到的真空地带。

(三)领购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现象时有发生

在票据核销及稽查中发现,部分用票单位重领轻管、违规用票据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有的单位没有专人、专柜、专账管理,管理人员不稳定、交接手续不全,造成票据遗失等情况;二是票据使用种类不准确,票据混开、串用,超出范围使用和跨年度使用;三是填写内容不齐全,有的单位在收费时,对涉及多个项目的,不按规定填写项目名称、收费标准、收费数量等,仅填写一个项目,收费标准无处可查。

(四)财政票据种类过多,监督管理难度大

由于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繁杂,相比税务发票,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化,导致了财政票据管理复杂,混乱的现状。武威市目前使用的财政票据达37种之多,因此在领购、使用和保管过程中难免出错,部分单位长期形成的“重领轻管”的意识,导致领购票据时没有计划性,经常多报多领,造成积压、过期,不仅增加监管难度,也造成了浪费。

(五)管理手段落后,“票”“收”脱节

由于财政票据种类、格式多样,票据使用量又大,而财政票据管理部门人手少,管理手段落后,票据核销工作显得尤为力不从心,很难做到对每份填开的票据仔细审核,导致不能及时、准确的发现票据使用中存在的全部问题,使票据核销与收入征管出现脱节。票据管理工作仍然没有突破“简单供给型”的模式,使非税收入改革中“以票管收”这一着力点无法全面落实。

(六)交款人维权意识淡薄,不能及时举报违规违法行为

许多缴款人不了解票据管理政策,不清楚执收执罚单位开出的票据是否合法、规范。非税收入的收缴关系和纳税人缴纳税款不同,缴款人处于被动地位,担心办事不顺利,不敢理直气壮地索要票据或凭票举报;一些收费罚没项目标准在政策上和实际执行中有一定弹性,缴款人常常出于各个方面的考虑,只注重实际缴款数额和办事的效率,而对执收(罚)单位开具的票种是否合规和填开项目是否合法并不关心,对违规使用票据和收费行为不能及时举报,使得监管查处比较困难。

四、规范财政票据管理的几点思考

(一)建立完善非税收入管理法律体系

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在深入细致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注重时效性、稳定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研究,出台《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完善财政票据管理制度,使票据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做到有法可依。由省、市、县自上而下,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详细制定财政票据管理配套措施和办法,包括财政票据购领、供应、使用、核销、稽查、违规处罚等多项管理制度,实现财政票据全程一体化管理。

(二)准确界定票据适用范围,规范使用财政票据

在财政票据管理上,应根据单位性质、收罚资金性质及单位执法特点,准确地界定各类财政票据的适用范围,明确财政票据与税务发票的适用范围,杜绝使用非法票据,严禁混用票据、借用票据、违规用票和不法用票现象的发生。财政票据使用必须做到内容真实、项目明确、代码准确、填写完整、字迹清晰、印章齐全、大小写一致、一次复写,确保票据的合法性和真实性。

(三)精简财政票据种类,统一票据式样

鉴于财政票据种类过多、格式多样,应积极探索“二增二减”的财政票据管理思路,即增加通用票据,减少专用票据;增加电脑票据,减少手工票据。同时,为避免财政票据“票出多门”,省厅应该规范财政票据管理职责和管理权限,理顺财政票据发放渠道。收取的非税收入直接上缴省财政的,用票单位应从上级主管部门购票;收入就地上缴的,用票单位应从地方财政部门购票,避免出现监管上的“真空地带”。

(四)创新管理模式,避免票据使用交叉重叠

随着非税收入规范管理的不断推进,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的税后收益属于非税收入,要全额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因此,为堵塞票据使用交叉重叠引起的征管漏洞,从有利于财税收入监管出发,建议甘肃省财政厅允许和支持有条件的市、县(区)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票据实行单一化管理试点。即行政事业单位只能购领和使用财政票据,收取的国有资产(资源)有偿使用收入需缴纳的税金由非税收入管理机构代扣代缴。

(五)积极推进信息化管理的网络建设

篇4: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1、分成项目繁多。当前政府非税收入分成项目之多,恐怕很少有人能够准确说明白。主要的如防洪保安资金、排污费、育林基金、森林植被恢复费、散装水泥专项资金、矿产资源补偿费、水资源费、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城市公用设施配套费、新型墙体材料专项基金、乡镇煤矿维简费、公路养路费、交通重点建设费、公路客货运附加费、公路通行费等等。

2、分成办法各异。目前,政府非税收入分成办法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就地缴入同级国库,年终与上级结算。如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分成办法为各设区市散装水泥行政主管部门征收的散装水泥专项资金,按规定使用一般缴款书,缴入同级国库,作为同级财政基金收入,上缴省财政20%部份,年终单独结算。

就地缴入上级国库,年终与下级结算。矿产资源补偿费分成办法为征收的矿产资源补偿费,应当及时全额就地缴入中央金库和省金库,交入省金库部分年终结算返还设区市50%。

通过征收部门上缴上级主管部门,纳入上级财政预算。防空地下室易地建设费则由各级人防主管部门负责收取,按收取总额的10%上交上一级人防主管部门,纳入同级财政预算。

各级财政部门设立专户,上缴上级财政专户。防洪保安资金则在各级财政部门设立“防洪保安资金”专户,各级地税、工商、土地、财政部门代征防洪保安资金,全额缴入县(市、区)财政防洪保安资金专户,各县(市、区)财政部门按其征集的防洪保安资金扣除业务费后,将余额的50%直接缴入省财政厅防洪保安资金专户。

上级统一征收,按规定比例与下级分成。如公路规费征收执行统一征收政策,统一票证,统一管理,所征规费按照分成比例,省与各设区市分成部分实行月度划拨、年度审计。其中公路养路费在扣除公安交警经费、水利建设基金、林业养路费、稽征征管经费、省公路部门管理费计13.43%后,各设区市按不同比例分成;交通重点建设费在扣除水利建设基金、稽征征管经费计9.5%后,各设区市按不同比例分成;客货运附加费在扣除水利建设基金、稽征征管经费计9.5%后,各设区市按不同比例分成;通行费(不含高速公路)在扣除水利建设基金、稽征征管经费计9.5%后,根据不同性质确定不同比例实行分成使用。

3、结算的随意性。由于结算的复杂性,各级财政部门无法进行深入细致的复核和检查,导致了在具体结算过程中的随意性。有的主管部门为图省事,随意改变分成办法,把总量分成变成了包干上缴,有的主管部门随意减免甚至口头同意减免下级应当上缴的收入,有的征收部门由于各种原因,截留挪用应当上缴的收入,而财政部门却由于既无精力也无相应的措施,使上下级政府非税收入结算的随意性较大。

4、增加管理成本。由于结算的多样性,无疑会增加管理的成本。由于有的结算办法过于烦琐,可操作性不强,结算过程中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去核对。比如像育林基金,结算办法规定要区分集体育林基金、国有育林基金,因此主管部门要投入大量人力,花费大量时间去逐笔核对票据。同样道理,也增加了检查成本。财政、审计等监督检查部门如果要计算分成收入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也必须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去复算、验证,否则就无法得到准确的结果。

二、改革分成管理办法,规范分成管理体制的设想

改革政府非税收入管理体制的总体思路是,按照就地缴款、分级缴库、及时结算的原则,简化结算办法,由当地财政部门通过非税收入财政汇缴户定期划解、结算,杜绝拖延、滞压、隐瞒、截留和挪用。具体措施是:

深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明确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征收主管机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征收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由法定执收单位征收;法律、法规、规章没有规定执收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可以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也可以由财政部门委托的部门和单位征收。财政部门要按照既有利于及时足额征收、方便缴款人,又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的原则,确定政府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方式。除暂时难以实行收缴分离的少量零星收入和当场执收收入可实行集中汇缴外,其他政府非税收入收缴都要实行收缴分离方式。

加强财政票据管理,实现以“票”管“收”。财政票据是非税收入征收管理的源头,也是加强非税收入征管的核心手段。财政部门应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印制、发放、结报核销、检查及其他监督管理工作。除另有规定外,执收单位收取政府非税收入,必须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使用财政部或省财政厅统一印制的票据。政府非税收入来源中按国家有关规定需要依法纳税的,应按税务部门的规定使用税务发票,并将缴纳税款后的政府非税收入全额上缴国库或财政专户。财政部门要通过强化政府非税收入票据的发放、结报、核销、监管等手段,确保国家有关政府非税收入政策的贯彻落实,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乱收乱罚问题,从制度上规范部门和单位的收缴行为,监督各项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规范单位银行账户管理。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户管理是实现非税收入全额纳入财政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继续清理预算单位尤其是非税收入执收部门和单位的银行账户,取消现行各执收单位开设的各类预算外资金收入过渡户,对保留的银行账户要建立银行账户档案,完善银行账户验审制度,对预算单位未经审批擅自开设的各类账户一律予以取消,要通过加强对单位银行账户的监管,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及时足额上缴财政。

设立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汇缴专户,建立政府非税收入清算制度。政府非税收入零星分散,执收单位多,资金性质不同,来源复杂,收入直达国库或财政专户的难度较大,为满足政府非税收入核算和稽查的需要,应设置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汇缴专户,并实行资金清算与核算制度。政府非税收入要先缴入政府非税收入汇缴专户,财政部门根据票据核销和资金结报情况,对已缴入汇缴专户的政府非税收入进行集中清算,扣除相关征收成本和按规定应上解下拨的收入后,要及时将真正构成政府可用财力的部分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管理。同时,建立收入征收汇缴专户会计核算制度,按单位和项目分别设置会计科目,进行明细核算管理。

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征管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应收尽收。非税收入同预算外资金相比,范围有了很大的扩展。财政部门要在原有的预算外资金管理考核办法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管理考核办法,加强对各执收部门和单位非税收入征收情况的考核,要根据执收部门和单位的征收任务完成情况,实行必要的奖罚措施。要通过绩效考核,增强征收部门的责任感,自觉规范征收行为,确保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不乱收”。

规范收入减免制度,实行收入减免申报、公示。执收单位必须按照国家规定,对政府非税收入严格按规定的范围和标准及时足额征收,不得擅自减免。一是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规范政府非税收入减免制度。即属于中央的收入由中央及其授权单位审批减免,属于地方的收入由地方政府及其授权单位审批减免。二是要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减免申报制度。凡需要减免政府非税收入的单位或个人,应向同级政府非税收入征收机构提出申请,并报拥有减免权力的财政部门审批。三是建立收费减免公示制度。执收部门和单位应定期将收费减免情况在适当场合公开,使收费减免真正做到公开、透明。

完善政府非税收入分成管理政策。根据分级管理的财政管理体制,凡涉及中央与地方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应当由国务院或者财政部规定;凡涉及省级与市、县级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应当由省人民政府或省财政厅规定;凡涉及部门、单位之间分成的政府非税收入,其分成比例应当按照财务隶属关系分别报财政部或省财政厅批准。未经国务院或省人民政府及其财政部门批准,各部门、各单位不得擅自对政府非税收入实行分成,也不得集中下级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非税收入的征收和管理部门应当按照规定的分成比例,及时划解政府非税收入,并建立相应征收台账,加强非税收入核算管理。对涉及省(含中央)、市、县分成的非税收入,实行按季度通过财政系统上解下拨的管理体制,取消以往由上下级主管部门之间垂直上解下拨的做法。对省(含中央)、市分成的市级非税收入,由各执收单位根据分成比例规定,向本级财政部门提出资金上划申请,财政部门审核后将分成收入从本级财政专户划缴给中央、省级专户。执收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将非税收入资金直接缴付上级执收单位或者拨付下级执收单位。

建立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为确保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规定的贯彻落实,提高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效率,应进一步健全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机制。一是健全财政监督机制。财政部门要在加强对政府非税收入日常检查的基础上,按照财政部《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年度稽查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开展政府非税收入年度稽查和年审工作;二是加强审计监督。审计部门依法对政府非税收入进行审计;三是发挥社会监督作用。各级政府应编制本级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项目目录,向社会公布。同时要督促执行单位做好收费公示工作,接受社会监督;四是要加大查处力度。对政府非税收入监督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严格按照《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违反行政事业性收费和罚没收入收支两条线规定行政处分暂行规定》等有关法规,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和处分。

篇5: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是财政、单位和银行共同参与完成的财政业务,具有涉及面广、执收金额大、实时性准确性要求高的特点。非税收缴管理系统是以收费票据为业务管理的主要载体,以票据的核销、收费项目的统一管理及标准的控制为监管的主要手段,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通过将财政部门、主管部门、执收单位和代理银行有机的联系在一起,实现“单位开票、银行代理、财政统管”的“银行代收制”征管体制,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管理目标。

一、非税收入的概念和范围

非税收入是指除税收以外,由各级政府、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依法利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是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具体内容包括:

(一)行政事业性收费。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及其他组织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依照国务院规定程序批准,在向公民、法人提供特定服务的过程中,按照成本补偿和非盈利原则向特定服务对象收取的费用。

(二)政府性基金。指各级政府及其所属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规定,为支持某项公共事业发展,向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无偿征收的具有专项用途的财政资金。

(三)国有资源有偿使用收入。主要指利用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包括土地出让金收入、新增建设用有偿使用费、海域使用金、探矿权和采矿权使用费及价款收入、场地和矿区使用费收入、出租汽车经营权、公共交通线路经营权、汽车号牌使用权等有偿出让取得的收入,政府举办的广播电视机构占用国家无线电频率资源取得的广告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源取得的收入。

(四)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主要指凭借国有资产取得的经营收益。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的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出租、出售、出让、转让等取得的 _

-1-收入,利用政府投资建设的城市道路和公共场地设置停车泊位取得的收入,利用城市基础设施开发权、使用权、冠名权、广告权、特许经营权等有形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以及利用其他国有资产取得的收入。

(五)国有资本经营收益。指凭借国有资本投入取得的收入。包括国有资本分享的企业税后利润,国有股股利、红利、股息,企业国有产权(股权)出售、拍卖、转让收益和依法由国有资本享有的其他收益。

(六)彩票公益金。指政府为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发展,通过发行彩票筹集的专项财政资金。如体育、福利彩票公益金和发行费等。

(七)罚没收入。指行政执法机关、司法机关依法收缴的罚款、罚金、没收款、赃款,没收物资、赃物的变价款收入。

(八)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指以各级政府、国家机关、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名义接受的非定向捐赠货币收入,不包括定向捐赠货币收入、实物捐赠收入以及以不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位、不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或其他民间组织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

(九)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和其他政府非税收入等。社保基金、住房公积金不纳入。

二、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目标及其主要内容

改革目标:规范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将非税收入纳入公共财政整体管理范围,加大对行政事业单位组织收入的管理力度,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监控非税收入使用,努力提高部门预算编制和执行的质量;实现非税收入管理法制化、规范化、信息化;进一步完善以税收收入为主、非税收入为辅的政府财政收支体系。改革的核心是以网络系统为依托,以票据管理、账户管理为抓手,采取“单位开票、银行收款、财政统管”模式,彻底解决“以票管收”问题。

主要内容:主要包括票据管理、账户管理、收入管理和项目管理四个方面。

(一)票据管理。全面清理、核销原财政发放的各类票据,填写 _

-2-《单位票据清理表》,启用《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根据我县实际情况,非税收入票据分为通用票据和专用票据。通用票据指《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执收单位征收非税收入和执收单位与其他单位、个人之间及执收单位内部的暂存暂付、代收代付、费用分摊等往来款项结算,统一使用《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原各类票据一律停止使用;专用票据指财政部门根据不同非税收入项目以及执收单位特殊需要经批准保留的票据(罚没票据、协会票据和上级供给的专用票据等),执收单位从上级主管部门领取的专用票据必须经财政部门登记备案后,方可使用,执收单位收取款项后,仍使用通用票据将资金缴入非税收入专户。以后视情况,逐步取消专用票据,统一纳入非税收缴体系。

通用票据格式:内容包括执收单位名称和编码,收入项目名称和编码,收付款人名称、账号、开户银行,收缴标准和金额等。通用票据一式五联,第一联单位记账、第二联银行借方凭证、第三联银行贷方凭证、第四联缴款人收据、第五联单位存根。

通用票据申领:独立核算机构由其财务部门统一领取,首次申领时,单位票据专管员持《单位票据清理表》和《建湖县非税收入票据购领申请表》到财政部门办理购领手续;再次申领时,票据专管员必须携带票据购领簿,按规定要求填写完整的《建湖县非税收入票据购领申请表》办理购领手续。非独立核算机构或派出机构由其主管部门的财务部门统一领取、保管和发放。原则上,单位原购领票据全部缴销。单位领取票据后,财政部门将发放的票据信息录入到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财政端)中,单位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单位端)对票据信息要实时查阅。

通用票据使用:实行“票据合一”,原“建湖县预算外资金缴款书”停止使用。单位领取通用票据,在非税收缴管理系统(单位端)查阅核实。开据通用票据分两种方式,一种是机开票,另一种是手工开票,手工开票主要用于对镇级未设网点的项目收费和零星、节假日不便收缴的非税收入,必须经财政部门审批。开据时,各执收单位按下拉菜单的内容准确选择收款人名称、收款人账号、收款人开户银行和项目编码等内容。缴款时,一律使用机开票的通用票据(手工开票的通用票据,日终,必须由执收单位按票据序列号将信 _

-3-息补录进系统,并汇总填列一张《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缴存银行)。

通用票据缴销:通用票据由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自动缴销。执收单位将开具的一般缴款书信息,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即时传输,财政部门对代理银行回转的一般缴款书号码、收费项目、收取款项等信息核对无误后,系统自动销号。作废的票据(一式五联),执收单位在购领新票据时报财政部门缴验,由财政部门补录到系统中核销。年终,执收单位将票据存根联装订成册,保存归档并接受年验。

专用票据由执收单位填写《建湖县非税收入票据缴销结报表》,财政部门手工缴销,并录入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

(二)账户管理。撤销单位银行账户,财政部门开设非税收入专户,用于归集、记录、结算非税收入款项。

清理单位账户:全面清理单位银行账户,包括基本支出户、收入归集户、食堂户、基建户及其他各类专用账户。执收单位除保留特别规定的专用账户外,撤销其他各类账户,原有账户余额统一缴存非税收入专户。

开设单位账户:未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的行政事业单位,经批准后,由单位在指定的代理银行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已纳入会计核算中心的行政事业单位,其资金支付由财政审核支付中心按规定审核后,从财政零余额账户内直接支付,不再开设单位零余额账户。原则上行政事业单位不再开设账户,如有特殊需要,经财政部门和人民银行批准后方可开设。

非税收入专户:财政部门在各代理银行开设非税收入专户,每家代理银行只开设一个银行账户,各营业网点通城使用。单位按就近的原则选择银行缴款。原预算外资金管理财政专户在改革实施到位后全部撤销。

(三)收入管理。实施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后,单位的非税收入及其他往来资金统一缴存县非税收入专户。缴款方式分为两种:直接缴款和集中缴款。

直接缴款:直接缴款是由缴款人持执收单位开具的一般缴款书到银行代收网点缴款,资金直接缴入非税收入专户。直接缴款分两 _

-4-种情况:

同城缴款——缴款人可以采用现金方式或转账方式缴款。缴款时,缴款人持执收单位开具的一般缴款书第一联至第三联到银行代收网点缴款,并将银行加盖收讫印章的第一联退还执收单位,执收单位确认后在第四联加盖印章退还缴款人作缴款收据。为方便缴款,转账缴款可以采取两种形式:一是缴款人在一般缴款书第二联加盖印鉴,不需要再开具转账支票和支付凭证;二是缴款人开具转账支票,不需要在一般缴款书上加盖印鉴。

异地缴款——缴款人在异地的,按执收单位通知的缴费金额,通过电汇、信汇等转账方式将缴费资金缴入非税收入专户。代理银行收到汇款后,作不明款项处理。执收单位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系统不明款项查询功能查询缴款人转账情况,确认缴费资金到账后,开具一般缴款书,并将第一联至第三联送财政部门。财政部门确认后,在第一联加盖“非税收入收缴业务专用章”后退还执收单位,同时在非税收入管理系统中确认相关信息。执收单位将一般缴款书第四联盖章后传递给缴款人。

集中缴款:集中缴款指由执收单位使用一般缴款书(手工票)或经县财政部门批准使用的专用票据向缴款人收取款项,日终,按收入项目汇总填写一般缴款书,缴入非税收入专户。主要用于对零星的、节假日等不便收缴的非税收入,镇级未设网点的项目收费。实行集中缴款必须经县财政部门批准。

收入退付:缴入非税收入专户前的收入退付,由银行临柜系统和执收单位在非税收入征管系统中自行更正;缴入非税收入专户后的收入退付,由执收单位填制《建湖县县级非税收入退付申请书》,经主管部门审核、财政部门批准,按相关程序办理;缴入国库后的收入退付,按相关规定办理。

纳入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缴存非税收入专户后,由财政统一缴入国库。

(四)项目管理。清理非税收入项目,公示项目目录,各单位在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系统中随时查询项目目录,并接受社会监督。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包括:执收单位代码、执收单位名称、非税收入项目代码、非税收入项目名称、收费标准范围对象、收费文件依据等。_

-5-执收单位按项目库规范的项目目录,开据《江苏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

执收单位对非税收入项目目录公布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标准认为有遗漏或错误的,需提供文件依据,申请财政部门予以调整。

三、其他事项

1、改革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改革单位指全县各级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和代行政府职能的社会团体和其他组织。全县使用财政票据的单位共239个,其中有收费项目的单位167个。使用财政票据的单位全部纳入改革范围。

2、时间步骤。按照积极稳妥、分步推进、确保成功的原则,先县直后乡镇、先易后难的顺利分步实施。今年年底前完成县直行政事业单位非税收入收缴改革(不含镇级教育),明年改革向镇级延伸。首批试点改革单位确定26个部门中的11个单位,分别是计生委、计生指导站、法院、劳动局机关、交通局机关、建设局机关、物价局、价格认证中心、广电局、有线电视台、水利局机关,利用一周的时间,完成所有规定程序的操作;10月中旬开始分期分批推进,力争在11月底完成县直行政事业单位改革工作;明年向镇级延伸,确保6月30日前将应纳入管理范围的单位全部推进到位。

3、网点确定。非税收入收缴网点是执收单位开具票据、收取资金的网络地点,是联系单位、银行、财政的网络通道。一般来讲,一个执收单位只设一个网点,但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可作适当调整。财务核算不健全的单位,不设网点,直接到指定的集中核算机构办理;

二、三级单位业务量较小,不设网点,直接到其主管部门开具票据(开票时以自己的身份登录到系统中);镇级所属事业单位到财政所开票;设有派出机构的单位,根据业务量大小,可增设网点,具体由财政部门确定。网点由县财政局布置,属局域网。

4、硬件设施。凡设立网点的单位,需配备计算机;县财政按网点配备打印机,各单位做好日常维护工作。

篇6: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一)成立专管机构,配置专业人员。为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去年在机构改革的环境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撤销了原设的收费管理局,新成立了“冷水江市非税收入管理局”,安排编制27人,下设了综合股、行政事业收费管理股、罚没收入管理股、核算股和财政收费窗口5个股室。通过竞争上岗和双向选择,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26人到岗到位。

(二)建立各项制度,完善政策措施。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参照外地经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和相继出台了《冷水江市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暂行办法》、《冷水江市政务服务中心收费大厅操作细则》、《冷水江市非税收入票据管理办法》、《冷水江市非税收入结算管理办法》、《关于取消单位收入过渡账户的规定》等规范性文件,对非税收入的收缴范围、管理方式、操作程序、监督检查、法律责任等各个环节进行了规范。在具体执行过程中,针对发现的新问题,我们在认真总结的基础上,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非税收入收缴管理的规定的通知》和《冷水江市基金管理办法》。这些《办法》和《细则》的制定和实施,统一了非税收入的管理行为,使非税收入管理有规可依,有章可循,为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提供了系统有效的制度保障。

(三)规范运行操作,严格征收管理。我们对所有部门单位的非税收入,严格按照“财政统一票据,单位执收执罚,财政窗口收费,资金统缴财政,综合预算分配”的要求进行管理。

第一,清票销户,规范单位管理。去年上半年,我们组织力量,分组包干负责,对全市141家行政事业单位的所有收费和罚没票据进行了检查清理,回收核销留存单位的收费基金收据935本,往来结算收据430本,罚没票据220本;清理应缴财政收入1195万元,其中各类收费939万元,罚没收入256万元,当场划缴国库收入169万元。同时,由财政、审计、纪委抽派力量组成20多个资金清理移交小组,取消了220个行政事业单位银行账号400多个,账户上的收入余款,全部解缴非税局收入专户。单位账户取消后,所有收入直接缴入收费窗口,由非税局进行收支结算,实现了财政对单位非税收入的全面监控。

第二,抓源头,以票控费。一是抓好收费项目的管理,过去收费审批全部由物价部门独揽,财政务虚不务实。去年以来,我们与物价部门衔接协调,按照财政部门审核收费项目、物价部门审核收费标准的要求,对执收执罚单位的基本情况和收费项目逐一进行了整理,对于符合政策规定的收费项目和执收执罚单位进行了计算机编码管理,建立了执收执罚单位基本信息和收费项目库,同时对保留的收费项目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二是加强票据管理,所有收费、基金、罚款票据统一归口非税局管理,执收执罚部门和单位凭《收费许可证》及财政部门印制的有效票据执收执罚。坚持以票控费,对收费、罚没票据实行“凭证购票,限量供应,缴旧领新,按时结算,票款同步”的管理办法,实现了票据发放、缴销与监督资金入库的“三位一体”。

第三,收缴分离,罚缴分离。我们在市政务服务中心和公安局设置了财政收费窗口,实行非税收入统一收缴,规定所有行政性收费、事业性收费、服务性收费、专项收费和罚没收入一律到财政收费窗口办理缴款手续。缴款实行两种方式:对收费较为集中、距城区较近的单位,实行直接缴款方式;对现场执收执罚、离城区较远的单位实行委托汇总缴款方式。实行直接缴款的单位,财政不发放票据,单位在非税局领取“非税收入缴款通知单”,由单位填写一式四联,交缴款义务单位或个人到财政收费窗口缴款,由窗口开具正式票据,缴款义务人凭财政收费窗口开具的票据和审核盖章的缴款通知单回执联到执收执罚部门办理相关手续。委托收款则由单位填写“非税局委托收款申请表”,经审批后单位领用票据,并在期限内到财政收费窗口汇总缴款。各执收执罚单位所收取的押金、暂扣款、保证金及性质与之相同的其它各种应退当事人资金,也必须缴入非税局“代管资金”专户,“单位执收执罚,财政统管票据”的收费征管运行机制得到了较好落实。

第四,规范核算体制。所有非税收入归集到非税局收入结算户后,非税局按照资金渠道、性质和综合预算的要求进行分流,预算内收入缴国库,预算外资金进财政专户,月终由非税局编制收入进度报表,分送财政对口业务股室,财政业务股室根据单位报送的支出计划安排单位用款,预算股汇总送国库拨款。非税局一个口子储“水”,国库一个口子放“水”,初步形成了非税、国库、预算、业务股室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收入用款模式。

(四)落实目标责任,保障应收尽收。我们以近三年单位非税收入的实际完成情况为基础,通过调查摸底,综合分析考虑各方面增减变化因素,确定非税收入计划。根据有关文件规定和自行测算,制订了《冷水江市非税资金收费成本方案》,统一规定了各个收费项目的直接收费成本。按照拟定的收入计划,扣除收费直接成本,据以征收固定比例的政府统筹调节资金,编制非税收入预算,并且以政府责任状的形式确定下来。政府统筹调节资金的征收比例,行政性收费统筹40%,事业性收费统筹30%,经营服务性收费及房租收入统筹15%,其他收入(含罚没收入)区分单位性质和履职需要综合考虑实行财政比例留用,政法系统(公安除外)财政留用30%,其他所有单位财政留用60%,单位收入扣减政府统筹调节资金的部分,实行综合预算分配,列入财政预算直接安排单位支出。2003年全市60家单位与政府签订了目标管理责任状,落实应征集的非税收入目标计划1亿元,政府统筹资金1200万元;今年全市80家单位与政府签订了目标责任状,落实非税收入目标计划1.2亿元,政府统筹资金1470万元。

为了确保非税收入目标责任的落实,政府还制定了6项保障措施。一是对在基数核定上持有争论和异议的,单位必须书面提出依据及理由,财政审查认可,并且以后在单位接受认定基数之外属预计内正常因素增加的收入,其总幅超过5%以上的,财政不予追加支出。二是在单位支出预算执行过程中,财政严格按收入进度拨款。三是对不能完成收入目标的单位,政府统筹调节资金按计划数扣征,年终相应扣减政府对单位全面工作目标考核计分。四是按财政要求认定基数且超收的单位,超收部分财政按照政府统筹比例减半征收统筹调节资金,并给予单位当年安排支出,资金当年到位。五是公安系统实行最低经费保障后,收入全额上交财政,超目标完成的收入10%留归财政,90%用于安排办案经费。六是对违规操作,应收不收、应罚不罚,滞留、坐支、挪用非税收入,使用非法票据的所有违规违纪行为,由财政、纪检、监察部门依法予以查处。

(五)整体推进改革,增强综合效果。在非税收入统一收缴管理改革的进程中,我们特别注重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政府采购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有机结合。首先,将各单位的非税收入全部缴入国库或财政专户,从制度上割断了部门与收费资金的联系。其次,国库集中支付核算改革取消了单位的所有银行账户,加强了对非税资金支出的审核,也为非税收入的管理提供了有利条件。三是财政、物价、纪检、监察等部门积极配合,加强监督检查,形成了强大的监管合力。四是与税务部门协调,将长期以来未进入财政笼子的应税服务性收费纳入了非税收入管理范畴,加强了服务性收费的管理。五是实行联审联查,对收费和罚款实行市政务服务中心税务窗口、财政收费窗口及非税局收费股、罚没股共同审核把关,不符合政策规定的收费和罚款行为及时制止,应税收费收入当场核缴税款。六是通过财政检查、审计检查和纪检、监督的立案查处,增强了单位遵守非税收入征管制度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了部门单位依法依规收费和罚款,产生了良好的综合效果。

二、主要成效

非税收入实行统一收缴管理改革,本质意义在于割断部门单位与收费及罚没资金的联系,杜绝财政性资金体外循环。一年多来,我们通过改革非税收入征管手段,完善政策措施,加强了非税收入管理,成效是比较明显的。

(一)收入归集力度明显加大。2003年我们共征集非税收入13244万元,比上年8794万元增加4450万元,增长46%。其中:(1)行政性收费收入完成1030万元,比上年878万元增加152万元,增长17%;(2)事业性收费收入完成4241万元,比上年3036万元增加1205万元,增长40%;(3)专项收入归集1152万元,比上年732万元增加420万元,增长57%;(4)服务性收费收入归集712万元,比上年80万元增加632万元,增长7.9倍;(5)罚没收入完成1674万元,比上年1010万元增加664万元,增长56%;(6)代管资金收入2347万元,比上年1050万元增加1297万元,增长124%。

(二)政府调控功能明显增强。按照政府统筹规定,去年我们应该征收政府统筹资金2091万元,年终政府决定对教育系统和特困单位免征了143万元,全年实际征收政府统筹资金1948万元,比上年970万元增加978万元,增长101%,占全部非税收入的15%,同口径比上年提高6.8个百分点。政府统筹财力的增加,提高了可用财力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改善了收入结构。此外,非税收入的统一收缴管理,把非税收入与预算资金协调运作,充盈了国库,解决了财力分散的问题,加强了资金调控,增强了政府统管和运用财力的能力。

(三)财政调度资金明显充裕。过去几年来,我市保工资、保运转所需的资金,财政很大程度上是靠上级借款调度资金,年头岁尾逼迫无奈也向银行贷款,金库二、三千元是常有的事,预算安排年底不能到位结转的经费指标年份累计最高达到4000多万元。去年,非税口累计向国库预算内缴款5242万元,向财政预算外资金专户缴款4767万元,从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的状况,年终财政支出预算执行率达到97%,基本上做到了单位经费全部到位。

(四)经济环境秩序明显改善。通过对收费项目的清理,去年我们取消了过去明令取消又在继续执行的收费项目5个,及时制止了乱收费行为4宗、乱罚款行为5宗。配合省地政法部门对群众举报铎山派出所乱收户籍管理费和居民身份证费的问题进行了核实调查,在群众中产生了良好反响。我们还主动配合市纪委、市监察局,对市城市管理大队的乱收费、乱罚款问题进行了立案查处,清退乱收费资金2.7万元。目前,全市办事收钱、收钱办事的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现象基本得到遏制,经济环境得到了优化。

三、意见与建议

(一)非税收入管理工作是由预算外资金管理工作衍变来的,概念、内容、性质都发生了新的变化,过去的一些制度规定已经不适应非税收入的管理现状,必须加快非税收入管理的立法步伐,尤其是在依法行政、依法理财的现实环境下显得更加迫切。

(二)非税局是一个新成立的机构,职能职责上下应当统一。非税局已成为一个纯收入征管机构,承担任务重,目前我们只有工作上的压力,却没有经费上的保障,因此要求上级明确它的工作性质和经费来源,规定一定的独立性。

(三)所有收费票据必须统一由非税部门管理。现在,服务性收费票据仍然由地税部门管理,我们的现行做法是与地税部门协商衔接,非税局到地税部门领票,执收部门再到非税局领购,地税与非税部门之间存在管理空隙,不利于服务性收费的管理。

篇7:我市非税收入管理制度改革有关情况

抓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

我县的政府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工作在省、州财政部门的统一布置和指导下,精心谋划,认真实施,从2009年12月份启动以来,较好地完成了省州财政部门安排的任务,现就改革工作的开展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改革总体成效显著

在省州财政部门的布置下,为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我们积极探索新的改革思路,充分利用财政与代理银行、执收单位横向联网的现有资源,运用“网上管票,以票控收”的管理模式,实行“单位开票(单),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征缴方式,由综合股牵头,以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和信息中心为支撑,其他业务股室共同支持,较好地开展好我县的改革工作。效果明显,非税收入大幅增加。2009年,纳入我县财政管理的非税收入3,136万元,其中:政府性基金为745万元;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为1,133万元;罚没收入285万元;其他非税收入23万元。到2010年达7,128万元,同比增加3,992万元,增长127%,其中:政府性基金为4,396万元,是上年同期的6倍;行政事业性收费收入为1,275万元,同比增长12.5%;罚没收入506万元,同比增长78%;其他非税收入36万元,同比增长56%。随着非税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政府通过非税收入来进行宏观调控的作用日趋凸显,我县的财政管理水平和能力都迈上新的台阶。

二、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效果

(一)主要做法

1、形成共识,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对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十分重视,初步形成改革共识。一是认清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人管理是政府职能转变的迫切需要,是规范津贴补贴理顺收人分配秩序的需要,也是建立和完善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需要;二是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稳步推进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建立了以常务副县长为召集人的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财政、监察、审计、物价、人行、银监为成员单位,明确职责,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解决改革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三是县财政局专门成立了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办公,确保工作正常开展。

2、加强宣传培训,奠定改革基础。非税收人改革是一项新的工作,宣传培训工作非常重要。为此,我县先后多次组织全县有关单位的分管领导及业务人员进行宣传动员和培训,让大家了解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意义和政策,熟知非税收入收缴的程序和办法,自觉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了省、州关于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决策上来,确保改革工作的顺利开展。

3、加强沟通协调,争取多方支持。一是争取得到省、州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改革之初,我们通过上门请教、邀请上级领导亲临我县培训指导等方式,借鉴成功经验,避免走弯路;二是强化与金融机构的协调沟通,明白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目标、思路,得到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三是注重协调配合。针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新问题,我们多次召集有县人行和代理银行参加的勾通协调会议,及时解决出现的问题,确保改革工作不停滞。

4、扎实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为改革的实施做准备。一是利用

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的现有资源,搭建财政部门与执收单位、代理银行之间的网络连接,完善相关数据库,建立非税收入收缴账务系统和信息平台。二是清理各单位涉及收费的项目,财政和物价进行了逐一核实。三是做好票据清理。发放调查表,对票据的种类及领、购、销、存等情况进行了全面摸底,结合财政部门的票据登记记录进行核查,对单位票据实行限期核销,做到上线一批,核销一批。四是硬件设备匹配到位。2010年在国库集中支付中心增设一台电脑和非税专用打印机,2011年分别给各个乡镇财政所增设一台非税专用打印机,以方便县级各单位和乡镇的非税收缴工作。

5、强化职责,加强协作。

为确保改革落实到位,我们将改革的具体工作和职能合理分解到县财政局收付中心和业务股室。一是非税收入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主要是综合股)负责非税收入项目的征收管理,财政票据的保管、发放和核销、上线单位基础信息的复核与录入、非税账务的审核和报表上报等。二是国库集中收付中心负责对执收单位的非税收入实施具体管理,负责单位基础信息的初步审查、财政票据网上领用的审核、非税收入汇缴结算专户的账务核算及执收单位日常收入与支出的全面指导和监管。三是信息中心负责非税管理系统操作的培训和维护,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四是业务股室通过非税管理系统,对预算单位实时查询和监控,掌握非税收入的收缴情况,便于合理编制部门综合预算。通过建立职责明晰,运行有序的机制,改变过去单纯由县财政局综合股负责票据管理和收费收入征收的做法,形成了县财政局业务股室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的非税收入管理模式,使我县在不增加机构和人员的情况

下改革得以顺利实施。

6、围绕目标,逐步实施。一是为推进改革工作,县政府下发了《XX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实施意见》,县财政局根据实施意见制定了《XX县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改革试点具体实施方案》,对规范非税收入的管理从步骤到措施都作了明确要求。二是结合我县的实际,我们分批次地分别纳入上线运行:第一批上线6个单位、第二批上线36个单位、第三批上线22个单位、第四批上线12个单位,最后将二级单位全部纳入非税系统上线运行,达省州要求。由于动员培训、基础信息的审查等准备工作做得较充分,于今年3月底已将12个乡镇财政所纳入上线运行,按照计划第二季度我县将把11个乡镇中学等全部纳入上线运行。

(二)取得的效果

为使非税收入改革工作更加符合我县实际,我们积极探索改革的新思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不增加人力和财力投入的前提下,将县财政局国库集中支付中心的职能转轨,变成真正意义的国库集中收付中心,改革的推进取得了明显效果:

1、规范收缴程序,强化执收执罚。一是非税收入实现了“收支两条线”,收入全部先缴入财政开设的非税收人汇缴结算专户,再按规定定期划缴国库或财政专户,促进了我县非税收入的稳定增长和规范管理,有效遏制了“小金库”等现象发生。二是改革了收缴系统,实现了非税收入征收由“人控”向“机管”的转变。三是各执收单位按照财政部门提供的非税收入管理软件和收费项目、标准,开据缴款凭证,并及时将信息通过网络传给代收银行。四是代收银行对已缴存资金进行审核汇总,及时将信息传给财政部门。真正实现了“单位开票、银行代收、收缴分离、财政统管”的管理要求,从源头上预防了腐败。

2、管理上做到统一规范。一是改革后非税项目与省财政厅完全保持一致,凡是省厅项目库没有的一律取消,凡名称不一致的一律规范。二是全面清理所使用的旧版票据后,针对各单位和缴款人的不同情况,分别实行“一票制”和“两票制”,执收单位一律通过非税管理系统来领用、填开和缴销非税收入票据,除保留少数专用票据外,统一使用《XX省非税收入一般缴款书》,实行一票多用,改变了以往票据种类繁多、难以有效监管的状况。三是新票据将收据与缴款书合一,票款同步,达到真正意义上的“以票管收控缴”,从而有效防止过去通过财政结算票据来收费,以及源头治理隐瞒、截留、坐支财政收入的问题。四是为方便执收单位,我们在财政局收付中心大厅增设了非税收入收缴专用计算机和打印机,同时还要求代理银行为缴款人提供打印缴款书的服务,尽量方便缴款人。

3、监督上体现公开透明。一是配合纪委监察、审计及司法等部门做好非税收入收缴过程的监督,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定期向社会公布收费项目及目录,接受社会公众的查询监督。二是加大查处力度,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严格按照有关财政法规进行处理,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4、手段实现网络化,一是管理做到精细化。改革后县财政局实现了与银行、预算单位和乡镇之间的网络连接,通过改革的实施,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查询、监督都通过非税收入收缴管理信息平台来完成。二是对非税收入项目、征缴方式、票据领用、信息利用等管理实现了精细化, 也增强了财政资金运行的公开度和透明度。三是财政发放的票据信息与单位开票信息及单位开票

信息与代理银行收款信息通过信息系统进行自动比对,实现了对执收单位票据的源头管理、对收缴行为的过程监控。

5、进一步深化改革。非税收入通过非税收入汇缴专户缴入财政专户或国库,实行“收入一个笼子、预算一个盘子、支出一个口子”的非税管理新体制,将非税收入全部纳入财政统管,支出实行统筹安排。通过非税系统将各单位的非税收入资金收缴进度与支出脱钩,使综合预算编制更加完整,单位收支预算执行得到更为有效的控管,促进了非税资金更为规范有效地使用。

篇8: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综述

2004年3月, 国务院颁布实施了《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 明确提出了实行全口径预算管理、清理和规范行政事业性收费等政府非税收入的要求;同年7月, 财政部据此制定下发了《关于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通知》, 使非税收入管理有了更权威、更规范、可操作性更强的政策依据。2009年1月, 财政部发出关于《财政部关于深化地方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要求地方各级财政部门要全面推进非税收入收缴管理改革, 力争2010年底前地方各级征收单位全部实施改革, 暂时不具备条件的地方, 也要在2012年底前将改革推进到所有执收单位和所有非税收入项目, 这也意味着地方非税收入将被清楚明确地纳入监管。

近年来, 甘肃省在加强规范非税收入管理方面也做出了积极的探索, 从提出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建议, 到成立专门机构, 出台《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再到全面推行, 在实践中取得了一些成效。为深化财政改革、加强财政管理、规范政府分配秩序、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从源头防治腐败和构建和谐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甘肃省非税收入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 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例逐年提高 (如表1所示) , 2002年为10.81亿元, 2008年达到了102.10亿元, 7年间增加了91.29亿元, 增长了9.44倍;非税收入占一般预算收入的比重从2002年的14.18%上升到了2008年的38.54%, 上升了24.36%;地方税收收入与地方非税收入之比从2002年的0.17∶1, 提高到2008年的0.63∶1, 尤其是2008年, 非税收入的绝对规模和相对规模都有很大提高。这表明非税收入已成为甘肃省地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

单位:亿元

注:数据来自于2003—2009年《甘肃省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省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二、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经验综述———以天水市、兰州市和庆阳市为例

在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改革的探索过程中, 天水市、兰州市和庆阳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各市非税收入总量逐年增长, 结构不断优化, 征管模式逐步完善。因此, 总结其改革的先进经验, 对其他地区非税收入管理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一) 制定规范的管理办法

为了规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 加强宏观调控和公共服务能力,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各市都先后制定了相应的非税收入管理 (暂行) 办法。如2003年2月1日, 天水市政府就出台了《天水市非税收入管理办法》, 随后于2006年5月出台了《天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和规范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意见》, 6月又下发了《天水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庆阳市政府于2006年7月1日施行了《庆阳市政府非税收人管理暂行办法》;兰州市政府也于2008年1月1日出台了《兰州市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暂行办法》。甘肃省政府已于2009年8月1日颁布实施了《甘肃省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条例》, 作为甘肃省财政收入管理方面的专门法规, 条例从非税收入的含义、非税收入管理机构的职责、非税收入征管措施、非税收入管理部门的法律责任等方面作了详细规定。这些管理办法的制定出台, 对各市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起到了重要的统领作用, 为强化非税收入征收管理, 确保应收尽收提供了政策依据。

(二) 成立专门的征管机构

成立专门的非税收入征管机构, 是非税收入征管得以顺利实现的保证。市、县 (区) 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是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主管部门。天水市、庆阳市和兰州市立足规范管理, 先后成立了隶属财政部门、副县级建制的非税收入管理局, 具体负责各市政府非税收入的管理工作, 并对县 (区) 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工作进行业务指导。各市都明确非税收入管理机构是非税收入征收主体, 严格非税收入减免程序, 任何单位或个人无权擅自缓征、减征和免征非税收入。按照既有利于及时足额征收、方便缴款人, 又有利于提高效率、降低征收成本的原则, 用法律、法规、规章规定了征收部门和单位的政府非税收入项目, 由法定执收单位征收;没有规定征收单位的, 由财政部门直接征收或依法委托相关部门和单位征收。收取的非税收入必须及时足额上缴国库和财政专户, 不得隐匿、转移、截留、坐支、挪用、私分。

(三) 明确征管范围

政府非税收入和税收收入一样, 都是财政资金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市制定的管理办法中都明确了政府非税收入的范围。主要包括:政府性基金收入;专项收入;彩票资金收入;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源 (资产) 有偿使用收入;其他政府非税收入;上述收入中需缴纳税款的税后收入也为政府非税收入。社会保障基金和住房公积金不纳入政府非税收入管理范围。通过明确非税收入范围, 确保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实现政府非税收入应收尽收。

(四) 健全票据管理

票据管理是非税收入管理的源头, 以票管收是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前提。在票据管理上, 各市都实行了收缴分离制度, 通过直接缴款和集中汇款的缴款方式, 采取“以票控收、网络监管、银行代收、财政统管”的模式, 健全和细化了票据管理制度, 建立了“以票管收”制度。通过建立和完善票据申领和核销制度, 实行票据购领及核销月报表制度, 严格执行“凭证领票, 限量供应, 核旧领新, 票款同行”的管理办法, 将管票据与管收费项目结合, 将管票据与管收入结合, 将管票据与抓稽查结合, 从源头堵塞漏洞。使票据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轨道。天水市还在非税收入综合改革成功的基础上, 制定了非税收入精细化管理改革方案, 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向纵深发展。

(五) 强化监督检查

建立非税收入监查机制, 加大违规处罚力度也是各市在非税收入征管过程中采取的有效措施。各市围绕“堵塞漏洞、消灭死角、规范管理、优质服务”的工作目标, 开展以查促管、以查促收活动, 对非税收入实行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多层次的监督检查, 认真清理漏管单位和漏缴收入。结合审计部门和财政监督监查工作, 加大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财政票据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 将票据管理、账户开设、资金使用等方面纳入监查的具体范围, 同时对征缴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对监督监查中发现的问题,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 对有关单位和责任人员进行处罚和处分。通过强化监督检查, 使执收执罚单位自觉遵守非税收入管理政策规定的意识得到进一步加强, 促进了依法行政。

(六) 加强对外宣传

各市在非税收入的征管过程中, 对政府非税收入的性质进行宣传解释, 使社会各界对于非税收入的“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性质有了明确的认识。2006年9月1日, 甘肃省首家非税收入网站———天水市非税收入管理局网站正式开通运行, 这标志着天水市非税收入信息化管理水平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首先, 非税收入管理局规定所有工作人员都负有对各单位财务人员开展非税收入政策和资金收缴答疑解难的宣传义务;其次, 在监督检查过程中广泛宣传政策规定, 取得单位的理解和支持;三是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开辟专栏专题报道, 对非税收入的概念、资金性质、征缴办法以及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重要意义等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 加强社会各界对非税收入管理的监督。通过多种形式宣传, 加强政府非税收入管理的理念, 取得了各单位的理解和支持, 为强化征收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三、进一步规范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的建议

尽管各市非税收入管理工作取得了不少的成绩, 但由于非税收入不同于税收, 缺少法律上的强制约束, 因而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完善。

(一) 非税收入管理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一些征收单位依然无视非税收入“所有权属国家、使用权归政府、管理权在财政”的根本属性, 对财政加强非税收入管理的意义难以领会, 认为非税收入属于部门收入, 应由部门安排使用。这种不正确的观念和认识造成财政部门难以触动非税收入“收支挂钩”单位的部门利益, 助长了征收机关巧立名目、坐收坐支以及私立小金库等行为, 导致资金管理不到位, 政府难以统筹调剂。因此, 需要各级政府及其征收部门进一步明确对非税收入性质的认识, 改善征管环境。

(二) 非税收入征收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规范

当前, 甘肃省非税收入管理的重点仅限于收入管理, 而对于非税收入的使用范围、数量等情况则很难涉及, 客观上造成管理被动和管理弱化。大多数地区非税收入管理电子化程度还较低, 不能适应现代化管理手段的需要。因此, 需要进一步明确各相关部门的职责分工, 不断丰富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管模式, 要结合“金财工程”建立科学的信息网络管理系统, 建立政府非税收入基本信息库和政府非税收入项目库, 实现政府非税收入从项目管理、征收票据管理、监督管理到传递信息、财政信息处理等一系列工作的微机网络化管理, 最终实现非税收入全部纳入预算管理的目标。

(三) 非税收入管理配套措施的完善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也同财政体制、制度缺陷有关。如地方政府财权与事权不一致;地方政府税收体系不完善, 地方税收入规模偏小, 难以满足支出刚性增长的需要;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等, 都增大了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的增收压力和管理难度。所以, 从地方财政发展的要求看, 地方政府非税收入管理及改革, 还需要不断完善与非税收入征管相关的财税体制和制度。

参考文献

(1) 李友志.政府非税收入管理 (M)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3.

(2) 贾康, 刘军民.非税收入规范化管理研究 (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 2005 (3) .

上一篇:“三进三同”活动心得体会下一篇:做错事怎么写道歉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