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2024-05-09

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共8篇)

篇1: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2007年6月29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2008年9月18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1994年7月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2007年12月29日)

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1995年3月25日)

劳动保障监察条例(2004年11月1日)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2007年12月14日)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2007年12月14日)

企业经济性裁减人员规定(1994年11月14日)

企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医疗期规定(1994年12月1日)

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1994年12月3日)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1994年12月6日)

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12月14日)

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1995年5月10日)

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节选)(1995年8月4日)

最低工资规定(2004年1月20日)

集体合同规定(2004年1月2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2003年5月30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国有大中型企业主辅分离辅业改制分流安置富余人员的劳动关系处理办法(2003年7月31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2005年5月25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关于开展区域性行业性集体协商工作的意见(2006年8月17日)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建立劳动用工备案制度的通知(2006年12月22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1年4月16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2006年8月14日)

企业职工带薪年休假实施办法(2008年9月18日)

一、法律部分

1.《职业安全和卫生及工作环境公约》 国际公约1981年第155号公约)

2006年10月30日人大批准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主席令第28号

1994年07月05日

3.《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 主席令第60号

2001 年10月27日 4.《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

主席令第57号

2001年10月27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主席令第70号

2002年06月29日 6.《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 主席令第40号

2005年08月28日 7.《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主席令第42号

2005年10月28日 8.《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

主席令第54号

2006年08月27日 9.《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 主席令第60号

2006年12月29日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主席令第65号

2007年06月29日

11.《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主席令第66号

2007年06月29日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

主席令第70号

2007年08月31日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主席令第80号

2007年12月29日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修订)》主席令第3号

2008年04月24日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主席令第35号

2010年10月28日

二、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部分

(一)综合

1.《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

(1995年08月04日)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

国务院令535号

(2008年09月18日)

(二)就业

1.《企业职工档案管理工作规定》

劳力字33号

(1992年06月09日)

2.《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 劳社部令第6号

(2000年03月16日)

3.《劳动力市场管理规定》

劳社部令第10号

(2000年12月08日)4.《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

国发[2002]16号

(2002年08月24日)5.《人才市场管理规定》

(2005年03月22日修正)

6.《关于印发<关于企业职工教育经费提取与使用管理的意见>的通知》

财建[2006]317 号(2006年06月19日)

7.《关于规范人才招聘会管理改进人才招聘服务的通知》

国人部发〔2007〕94号

8.《残疾人就业条例》

国务院令第488号

(2007年02月25日)

9.《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

劳社部令第28号

(年11月05日)

10.《关于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就业权利的意见》

劳社部发 [2007]16号

(三)劳动合同

1.《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

劳部发481号(1994年12月03日)

2.《集体合同规定》

劳部发485号

(1994年12月05日)

3.《违反<劳动法>有关劳动合同规定的赔偿办法》

劳部发223号

(1995年05月10日)

(四)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1.《国家劳动总局财政部关于国营企业职工请婚丧假和路程假问题的规定》(1980年02月20日)

2.《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

(1981年03月14日)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职工休假问题的通知》

(1991年06月15日)4.《劳动部关于企业实行不定时工作制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的审批办法》(1994年12月14日)

5.《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国务院令第146号

(1995年03月25日)

6.《<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实施办法》

(1995年03月25日)

7.《关于职工工作时间有关问题的复函》

劳部发271号

(1997年09月10 日)

8.《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

国务院令第514号

(2007年12月14日)9.《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 国务院令第513号

(2007 年12月16日)

10.《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3号

(2008年01月03日)

(五)工资

1.《关于工资总额组成的规定》

国统局令第1号

(1990年01月01日)

2.《工资支付暂行规定》

劳社部令第9号

(1994年12月06日)

3.《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

4.《工资集体协商试行办法》

劳社部令第9号

(2000年11月08日)

5.《关于个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取得的一次性补偿收入征免个人所得税问题的通知》

财税157号

(2001年09月10日)

6.《最低工资规定》

劳社部令第21号

(2004年01月20日)

7.《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

国务院令第452号

(2005年12月09日)

8.《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的决定》第二次修订

国务院令第519号

(2008年02月28日)

(六)劳动保护

1.《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1988年07月21日)

2.《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的规定》

(1990年01月18日)

3.《未成年工特殊保护规定》

(1994年12月09日)

4.《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

(1996年04月23日)

5.《禁止使用童工规定》

国务院令第364号

(2002年10月01日)

6.《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04年01月09日)

7.《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493号

(2007年04月09日)

(七)社会保险

1.《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

(1978年06月02日)

2.《国务院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

(1978年06月02日)

3.《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

劳部发504号

(1994年12月14日)

4.《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第26号

(1997年07月16日)

5.《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管理暂行办法》

(1997年12月22日)6.《国务院关于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决定》

(1998年12月14日)

7.《失业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258号

(1999年01月22日)8.《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

国务院令第259号

(1999年01月22日)

9.《社会保险登记管理暂行办法》

劳社部令第1号

(1999年03月19日)

10.《社会保险费申报缴纳管理暂行办法》 劳社部令第2号

(1999年03月19日)

11.《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条例》

国务院令第271号

(1999年09月28日)

12.《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

国发42号

(2000年12月25日)

13.《失业保险金申领发放办法》

劳社部令第8号

(2000年02月26日)

14.《关于职工在机关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流动时社会保险关系处理意见的通知》

劳社部发13号

(2001年09月28日)

15.《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

国发[2005]38号 16.《关于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有关个人所得税政 策的通知》

财税10号

(2006年06月27日)

(八)工伤与职业病

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1996年08月12日)

2.《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管理办法》

卫生部令第24号

(2002年03月15日)

3.《工伤保险条例》

国务院令第375号

(2003年04月27日)

4.《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劳社部令第19号

(2003年09月23日)

5.《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范围规定》

劳社部令第18号

(2003年09月23日)

6.《劳动能力鉴定职工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等级GB/T 16180年2006》 劳社部发第8 号

(2007年03月06日)

7.《工伤认定办法》

人保部令第8号

(2010年12月31日)

8.《非法用工单位伤亡人员一次性赔偿办法》

人保部令第9(2010年12月31日)

(九)劳动争议与监督检查

1.《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117号

(1993年07月06日)

2.《劳动监察规定》

(1993年08月04日)

3.《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

劳部发532号

(1994年12月26日)

4.《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

劳动部令第1号

(1996年09月27日)

5.《劳动行政处罚若干规定》

(1996年09月27日)

6.《社会保险费征缴监督检查办法》

(1999年03月19日)

7.《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复议办法》

(1999年11月23日)

8.《社会保险行政争议处理办法》

劳社部令第13号

(2001年05月27日)9.《劳动保障监察条例》

国务院令第423号

(2004年11月01日)

10.《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

劳社部令第25号(2004年12月31日)

(十)其他

1.《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条例》

(1986年09月15日)

2.《国务院关于国家行政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印章管理的规定》

(1999年10月31日)

3.《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262号

(2002年03月24日)4.《关于非全日制用工若干问题的意见》

劳社部第12号

(2003年05月30日)

5.《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

国务院令第505号

(2007年09月2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

国务院令第492号

(2007年04月24日)

三、司法解释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01年04月30日)

2.《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在民事审判工作中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若干问题的解 释》

(2003年06月25日)

3.《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二)》

(2006年08月14日)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三)》

(2010年09月13日)

5.《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四)》(意见征集稿)

(2012年06月27日)

篇2: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中、小企业的形式主要是有限责任公司,公司是拟制的人格,按照公司从成立、经营到解散或破产的顺序,和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主要的法律、法规有:

一、公司成立之初:

1、《公司法》

公司法,是规范公司行为的基本法律,公司的设立、股东资格、公司章程、股东责任、股东权利、公司高管、公司解散、清算等事项,都应当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来进行,是中、小企业贯穿始终的一部法律。

2、《公司登记管理条例》

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是公司设立、年检、注销必须遵循的法规。

二、公司成立运营期间

1、《合同法》

公司成立的目的是为了盈利,而盈利就离不开交易。《合同法》是规范市场交易的法律,是民事主体进行经济活动所遵循的主要法律。合同涵盖的内容广泛,不仅商品交易需要订立合同,涉及到公司的股权交易、知识产权交易、物权变动等事项也均需有合同保障,均受《合同法》的调整。

2、《物权法》

公司经营所得,涉及到的土地、房产等不动产以及交易有些动产,是需要登记才能取得物权的,这部分物权的取得是要受《物权法》调整的。

同时,《土管法》、《房地产管理法》也是涉及土地、房产物权方面应当遵循的规范。

另外,物权具有担保功能,在涉及物权担保时,《物权法》的相关规定,是必须遵守的。

3、金融类法律

公司成立之后,运营期间,要支付结算、要贷款融资,这个时候,涉及到的法律、法规有《贷款通则》、《票据法》、《证券法》等。

公司为了分散风险以及交通工具类因国家强制规定,而必须或选择的保险,就又涉及到《保险法》的相关规定。

4、知识产权类的法律

公司要有自己的商誉、同时还会给自己的产品或者服务注册商标、有自己的商业秘密和专利技术。这些涉及到《商标法》、《专利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调整。

5、《婚姻法》、《继承法》

公司在运转的过程中,可能出现股东因为婚姻、继承事项的出现,而出现股东或股份的变动,这方面上述两部法律均有调整。

6、税收类的法律

公司作为最重要的纳税义务人,在缴纳税款的时候要遵循《增值税法》、《企业所得税法》、《个人所得税法》、《税收征管法》等法律的规范和约束。

7、劳动类法律

公司经营离不开人,而公司作为用人单位就要遵守《劳动法》、《劳动合同法》以及相关的配套法规的规定,为劳动者缴纳各种社会保险。

8、会计法

公司运转,各种经济指标都要用数字来体现,而体现的数字都要受《会计法》的规定,不能违背该法及配套法规的相关规定。

9、《担保法》

公司经营的时候,不仅涉及到为人担保,也可能涉及到找人担保,这方面就要受到《担保法》的调整。

三、公司终止时

公司的终止,就是公司作为法人人格的消灭,无论是股东自行决定解散还是申请法院解散,都要成立清算组,这时的操作《公司法》有规定;而到了资不抵债的时候,申请破产就要受《破坏法》的调整了。

因为,公司是拟制的“人”,从“生”到“长”一直到“消灭”,都是一系列的法律行为,所以,均要遵守法律规定,以上是和以公司为主要存在形式的中、小企业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当然这仅仅是一部分主要的法律、法规,并未囊括全部。

篇3: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1.进行资本化商标的适格性及其法律风险防范

知识产权在资本化的过程中, 属于非货币出资的一种, 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 我国《公司法》也承认非货币出资, 与多数国家对非货币标的物的适格性的规定相同, 我国《公司法》对其要求也采纳了“四要件”说[1]类别性是指要注意考察他人是否已经在同类甚至是不同类的商品上使用或者注册了拟出资的商标, 是否对企业的商标使用或者日后的品牌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商标价值评估中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无形资产的价值不在于它的自然性质, 而是取决于它的法律性质。如果公司的创办者和出资者进行估价, 容易出现串通高抬虚价, 以少数出资而得过多的股份, 因此, 对于无形财产进行出资的, 更需要进行评估作价。但是无形财产的不稳定性及无形性, 是的对标的物的价值评估成为一大难题, 对标的物估价过高或过低的不正当行为经常出现, 因此, 必须对无形财产出资设置严格的标准和严密的法定程, 由具备相应资格的人进行。具体到以商标进行出资的, 我国工商行政管理局在1995年2月22日发布的《企业商标管理若干规定》中规定, 企业商标投资, 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 应当委托商标评估机构进行商标评估, 必须在有关投资文件中明确商标投资方式, 商标作价金额, 使用商标的商品、数量、时限及区域, 商标收益分配, 企业终止后商标的归属等内容;被投资的企业在登记注册时, 应当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提交商标主管部门的审查文件等。

影响商标价值的因素众多, 除了法律因素, 更加多变的是经济因素, 以下从三个方面探讨影响商标价值评估的因素:

第一, 商标的知名程度, 商标的知名度是影响商标价值评估的重要因素, 驰名商标与普通商标相比, 其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法律对驰名商标规定了更强的保护, 未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对抗抢注的商标, 已经注册的驰名商标可以实现跨类保护。二是驰名商标寄附着较高的声誉, 具有更大的经济价值, 获利预期更大, 因此价值也就较高。

第二, 商标的使用情形。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 商标的使用方式将极大影响商标的评估价值, 我国《资产评估操作规范意见 (试行) 》第98条规定了商标权评估应注意的问题, 其中明确规定了在商标评估过程中那个要注意考察商标权的使用情况, 包括商标启用时间、商标使用人数量、授权使用和使用权转让情况, 商标使用范围、场所、对象, 已使用次数或数量等。除此之外, 笔者认为, 商标使用情况的考察还应当包括对商标权上是否存在质押权进行考察, 依照我国《担保法》和《商标法》的相关法律规定, 商标权属于权利质押的范围, 商标权质押后, 商标权人的权利便会丧失一部分自由处分商标的权利, 其商标价值当然会大打折扣。在进行商标价值评估时, 应当警惕此类情形。当然特定商标权存在的质押情形, 也可以看作是市场对该商标价值的一种认可, 尤其在商标质押并不普及的中国, 更是说明商标具有一定的品牌价值, 值得评估者借鉴和思考。[2]

3.商标价值易变性导致的法律风险防范

商标权主体利用商标进行投资入股, 有两种具体方式, 即“转让”和许可, 如果投资人直接将商标转让给目标公司, 那么目标公司便对该商标享有完整的商标专用权, 这一种入股方式应无异议。如果商标权主体选择许可使用的方式进行投资入股, 其基本特征就是作为出资的商标权并不发生所有权利的移转, 目标公司对该商标仅享有一定期限和范围的使用权, 这样就会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如果作为出资的商标有效期短于公司的经营期限, 则相当于使用商标进行出资的股东变相的抽回了其出资, 而且商标权的价值具有不稳定性, 其价值与商标的使用情况息息相关, 一旦作为出资的商标价值出现波动, 尤其是其价值低于出资入股是的评估价值时, 便违背了公司资本维持的原则。对此, 笔者认为, 应当将知识产权出资视为动态的过程, 在公司的运营过程中应当时刻注意知识产权资本的动态。

3.1 健全无形资产出资公示制度。

具体来说, 就是要完善公司资本等信息的披露制度, 我国有关知识产权出资公示制度的规定有些杂乱无章, 在《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以及《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法实施细则》中对此有一些零星的规定, 但却缺乏可操作性, 而在《公司法》中, 除了25条规定了有限责任公司的章程中应当包括股东的出资方式外, 关于股份有限公司的章程却没有同样的规定, 对此, 笔者认为对该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首先, 出资公示制度的规制主体应当既包括有限责任公司, 又要包括股份有限公司, 其他非公司制企业也应当参照执行, 其次, 应当扩大出资公示的适用范围, 不仅应当在公司章程中进行出资公示, 在招股说明书、新股招股说明书、股东名册、股东出资证明以及上市公司的股票上市报告等公司对外文件中都有当有所记载, 再次, 应当细化公示内容, 将公司资本总额明确地划分为物质资本和知识产权资本, 对于知识产权资本, 应当对出资者身份、出资的内容、评估方法、评估机构名称等具体事项进行逐一公示, 以便让外界充分获晓公司资本的真实信息。

3.2 建立出资知识产权的年度重新评估制度。

知识产权出资的年度重新评估制度是以相应调整知识产权的资本份额, 在遇到知识产权价值重大变动的特定情形时应有重大事项评估制度, 在此基础上赋予其他股东重新评估调整股权结构的请求权。对于商标来说, 当商标背后的商誉发生变化时, 可能会引起商标价值的重大变动, 商标权利人与其他出资人在出资前, 可就商标权益价值定期进行评估一事做出书面约定, 并根据评估结果决定是仅仅进行相应会计处理, 还是由商标权利人补足出资, 还是由目标公司通过相应的增资、减资或股权转让程序, 重新确定公司的注册资本。

4.结束语

商标权是一种重要的知识产权, 对于企业而言, 通过资本运作实现对商标的多元化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手段, 商标权资本化具有许多潜在的法律风险, 不论是商标权人还是目标公司, 都应当对商标权资本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有所关注和防范, 从而维护商标价值, 促进企业成长。现行法律对知识产权资本化也缺乏进一步的规范, 考虑到我国的具体国情, 建议尽快通过立法加以完善, 以维护交易安全、提高经济效率, 保证各项社会交易的顺利和正常进行。

参考文献

[1]赵华, 张秋, 胡岳.商标出资考量[J]中华商标, 2009 (9) .

篇4: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企业收购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成为企业竞争中的重要手段,是企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形式之一。股权收购所得税的法律问题在企业收购过程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它是企业收购进行决策和实施的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规划对象。我国的企业收购的税法制度尚不完善,因此,需要不断地进行税务体制改革,解决企业收购所得税中的问题,这对完善税法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股权收购所得税概述

概念。对收购的理解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上,收购表现为一系列的经济活动,使得企业和企业之间形成母子关系,或者将目标公司分拆再变卖公司财产,又或者将目标公司从公开转变为封闭的形式,这就会导致企业收购的目标公司变为全部股份或者资产制,也可能是得到公司部分股份或者资产,进而对目标公司进行控制。狭义的收购就是企业利用现金、股份、债权和债券等方式购买目标公司的股份或者资产,以实现对目标公司的经营和控制的权利的一种行为活动。

股权收购就是通过购买股权的方式实现对目标公司进行控制的目的的一种收购行为,购买股权所购买的是目标企业中股东持有的股份或者是目标公司发行的新股的方式。

分类。根据股权的支付手段,可以分为现金收购、换股收购和综合证券收购。现金收购的重点就是现金的支付能力和收购能带来的经济效益要求纳税等问题。换股收购主要有两种方式,向被收购的企业定向增发新股,或者对企业的股权和其他企业的股权进行交换股票。综合证券收购就是指利用股票、现金、债券、股权认证等多种形式组合购买目标企业的股票,实现收购目标的范式。

根据货币交易的性质可以讲股权收购分为应税股权收购和免税股权收购。应税股权指的是这样一种方式,所收购的目标公司股权比例较小,支付对价的股权比例也小,因此,需要确定当期所得,对相关的资产计税进行调整。免税股权收购也称为特殊税务处理的一种股权收购,是交易中一家企业收购另一家企业的全部或部分资产和股票,一般来说被收购的公司或者公司股东不能确定税收损失和利益。

二、企业股权收购所得税的法律制度

我国应税股权收购的法律制度。企业购买目标公司的股票,并且向目标公司支付资金或债权工具的交易方式就是应税股权收购。企业在转让股份和其收益时,应该缴纳适当的企业所得税。而股权转让中的损失和收益成为股权成本和股权转让之间的差价,其中的股权转让价就是转让的资金、资产或者权益等形式的价格。因此,在我国企业股权收购中,目标企业要根据股权转让的价格缴纳所得税。但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这样的法律规定已经与实际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修正。通过股票换股票的方式进行并购并且给予免税待遇,由此可见借助现金资产为收购对价的收购方式,目标企业的股权所有者必须缴纳股权所得税。

被收购企业股东税收的待遇,在我国颁布的xxx[xx]59号文件中规定,被收购的目标公司的股东在股权收购完成后要确认其损失和收益所得,它的资产所得要按照交易价格重新确定税收价格。而收购企业的税收按照xxx[xx]59号文件,企业收购方交易后的股权重新计税要根据被收购企业的股权的价值为基础而定。企业收购方对股权收购后的应税行为,在股东确认其股权所得和损失后,要支付相应的股权对价作为计税的基础和依据。

我国免税股权收购法律制度。我国的免税股权所得税是以股换股的形式进行收购,目标企业的股权所有者获有收购公司的股权,保持了与目标企业的投资上的联系,因此不需要确认股权收购缴纳所得税。因此,这种方式下进行的企业收购是免税股权收购。

免税股权收购首先要遵循股东利益持续的原则。这一原则要求企业在重组和收购之前,股东的股权投资利益在变换公司形式后是保持不变或者继续存在的,其次,要遵守经营连续性原则,企业收购重组不是直接改变企业的经营,它要保持企业经营的连续性,以满足税务处理的条件。最后要遵守商业目的的原则。企业收购重组要具备对企业的利益和企业的发展是有利的,并且其经济效益大于税收利益。

案例分析。假设甲钢铁公司收购乙钢铁公司持有的丙公司的股权,丙公司注册资金为6000万元。收购股权为丙公司股权的75%,乙钢铁公司承诺其认购的股票自发行起截止结束日三年之内不得转让或者上市交易,那么甲钢铁公司就可以根据税务处理的相关规定即收购企业交易获得被收购方的股权的计税,根据被收购股权原本的计税情况来定,这样,甲钢铁公司收购丙钢铁公司股权的计税依据的是丙公司原有的计税基础而定即是4500万元。乙公司的计税基础根据的是股权收购方原有的计税基础而定,因此,还是4500万元,丙公司的相关所得税则保持不变。

三、完善企业股权收购所得税的法律制度

构建企业股权收购所得税的立法原则。首先,税收法定主义的原则。法定主义原则是法治精神以法律形式进行体现,它要求税法主体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通过法律形式加以规定,以征税纳税主体的权利与义务以法律为依据,没有法律依据不能征收。

其次,实质课税原则。这一原则是为了防范企业收购重组中出现的避税行为,避税行为就是通过不正当的形式,避免正常情况下应该选择的法律形式,满足课税要素需求,达到少纳税或者不纳税的目的。因此,引入实质课税原则在企业股权收购中是必要的。

最后,税收中性原则同宏观调控原则的结合。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税收这种宏观调控的过度干预,使得市场经济行为失控,不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因此在主张税收宏观调控原则的同时还要重视中性原则。中性就是不会引起价格变化,不会改变纳税人的行为的税收活动就是中性的。中性原则的目的就是减少宏观调控的干预。

树立企业股权收购所得税的价值取向。政府要鼓励和提倡企业收购重组活动,这种活动要符合一定条件的收购免税交易,这些免税收购交易能使企业的形式发生改变,股权所有者对企业的投资利益和损失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依据这种鼓励收购活动的价值取向,在企业收购交易中使企业发生变化时才能实现交易课税,政府不能根据说受对企业的收购活动进行干预。

防止避税型企业进行收购活动,指的是收购制度应设置反避税的规则防止避税行为以避税为目的进行的收购活动。避税方式主要有税收上的优惠政策进行的避税和多步骤交易的反避税规则。这种价值取向符合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还使得税法原则得到充分的体现。

企业股权收购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企业股权收购的活动有利于促进企业经济的发展,使企业在竞争中获得优势,同时还对产业结构的调整、提高经济发展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

(作者单位:云南省昆明市安宁市昆明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篇5:企业可研报告编制的相关法律规定

(一)审批制

指政府投资项目,包括政府财政性资金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以及审核申报争取国家、省政府投资的项目。其中:直接投资、资本金注入方式投资的项目应当审批项目建议书(立项)、可行性研究报告(可研报告)、初步设计、开工报告和竣工验收报告;投资补助、转贷和贷款贴息方式的投资项目,只审批资金申请报告。对于审批备案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需要有资质的单位编制。“工程咨询资格证书”资质分甲级和乙级,由中国工程咨询协会审核颁发。还有一个是“丙级”的由各省(直辖市)的工程咨询协会审核颁发。一般的工程咨询公司、工程咨询中心、建筑设计院都有这个编制资质。需资质的可行性报告编写,收费都是数万计,价格较贵。

(二)核准制和备案制

指不使用政府性资金的企业投资项目。其中属于《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湖北省2004年本>》(以下简称《目录》)内的项目适用核准制,依照《企业投资项目核准暂行办法》对企业提交的项目申请报告进行核准;《目录》以外的投资项目适用备案制,依照《省企业投资项目备案暂行办法》进行备案。适用于核准制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可以自己编制或委托其他专业公司编制,不需要任何有编制资质单位的盖章。如贷款可行性报告,呈报市级及以下的发改委的可行性报告等。

下面结合可行性报告的用途分析:

1、用于企业融资、对外招商合作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备案制,不需资质)此类研究报告通常要求市场分析准确、投资方案合理、并提供竞争分析、营销计划、管理方案、技术研发等实际运作方案。

2、用于银行贷款申请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核准备案制,不需资质)

商业银行在贷款前进行风险评估时,需要项目方出具详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对于国家开发银行等国内银行,该报告由甲级资格单位出具,通常不需要再组织专家评审部分银行的贷款可行性研究报告不需要资格,但要求融资方案合理,分析正确,信息全面。另外在申请国家的相关政策支持资金、工商注册时往往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该文件类似用于银行贷款的可研报告。

3、用于国家发展和改革委(以前的计委)立项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备案制;根据项目大小、呈报单位、是否需要政府资金等情况而定)

此文件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和《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而编写,是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立项的基础文件,发改委根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核准、备案或批复,决定某个项目是否实施。另外医药企业在申请相关证书时也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

此类可行性报告是否需要资质,根据所呈报的单位、项目大小、是否公共建设项目、是否申请政府资金投入等因素而定。

4、用于申请进口设备免税(审批制,需资质)

主要用于进口设备免税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申请办理中外合资企业、内资企业项目确认书的项目需要提供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用于境外投资项目核准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制,需资质)

企业在实施走出去战略,对国外矿产资源和其他产业投资时,需要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报给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或省发改委,需要申请中国进出口银行境外投资重点项目信贷支持时,也需要可行性研究报告。

采取审批制的可行性报告编写单位需具资质,而采取备案制核准制的不需要资质。不需资质的可行性报告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呈报市级发改委或以下部门的;二是不打算使用政府性资金(投资建设项目);三是非国家所列的重大项目和限制类项目的;上述可行性报告不需资质单位盖章,适合于备案制。

篇6:企业注册相关法律法规

要点一:一定要使用新教材,

理由1:老师在讲课中经常会提到页码,旧教材与新教材不一致,如果使用旧教材,会给听课带来很多麻烦。

理由2:今年新教材与旧教材相比微调比较大,变化内容较多。

要点二:听课时拿一支笔或两支笔划相关重点句子。

老师在讲课过程中会边讲边让同学划教材中相关的重点句子,针对这些句子再做重点解释,因此手里应当至少有一支笔。

同学们也可以拿两支颜色不同的笔,老师让你划的使用特殊颜色的笔,自己想划的用另一种颜色的笔。

要点三:老师讲课的方法是先简单说一下章节主要内容,然后再划句子,针对划的句子进行解释。

一般来讲,划住的句子是要点,没有划住的句子是解释。

具体来说,解释分四个方向:

(1)从正面解释教材中被划住的重点命题的主要含义;

(2)举例子;

(3)关联考点的链接和比较;

(4)针对考试分析考点,

备考资料

看,即看书

(1)强调全面看书,连续听一章,再连续看一章;

(2)对有些解释不详细的地方,也要重视,所以需要熟读教材;

(3)处理好听课、读书的时间上的关系,最好在12个小时以内;

(4)重视看书的效果。

做习题

用做题的方式去复习:

(1)听课、看书后一定要做一套同步题,巩固细节部分;

(2)不提倡陷入题海而不能自拔,重视做题的质量,而非速度;

(3)做题时,不提倡测试自己,应该做一题,对答案,再看解析;

(4)对于往年真题不必太在意;

看往年考题主要看三个方面:

第一:教材各章在考试中所占的比重,案例主要集中在那几章里出现。

第二:注意往年考题的命题形式。

篇7:注册税务师税收相关法律练习题

A.购买办公用品

B.与建筑商签订建造职工宿舍合同

C.发放营业执照

D.发放抚恤金

E.与相对人签订行政合同 【例题·多选题】行政主体所作出的行政行为具有()之一特征。

A.合法性

B.强制性

C.单方意志性

D.要式性

E.诺成性

【例题·单选题】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只要是法律、法规的授权内,即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无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这体现了行政行为()特性。

A.从属法律性

B.效力先定性

C.单方意志性

D.强制性

【例题·单选题】行政机关吊销某企业营业执照的行为,就内容上看属于()。

A.设定义务的行为

B.剥夺权益的行为

C.变更法律地位的行为

D.确认某种法律事实的行为

【例题·单选题】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具有不可争辩力,这在行政法上称为()。

A.行政行为的公定力

B.行政行为的执行力

C.行政行为的确定力

D.行政行为的拘束力 【例题·单选题】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相关当事人都应当先予遵守和服从。

A.不论合法与违法,都为合法有效

B.不论合法与违法,都假定为合法有效

C.只有合法的行为,才可假定为合法有效

D.大部分违法行为,也可假定为合法有效

【例题·单选题】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受理行政复议案件并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属于()行政行为。

A.依职权的B.非要式

C.外部

D.抽象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A.行政处罚

B.行政立法

C.行政确认

D.行政监督检查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A.税务登记

B.一般纳税人认定

C.税务行政许可

D.税收保全措施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对某企业核定应纳税额的行为属于()。

A.双方行政行为

B.行政裁决行为

C.非要式行政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对违反税收征管规定的相对方处以罚款的行为属于()。

A.内部行政行为

B.外部行政行为

C.要式行政行为

D.非要式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行为中,()属于行政司法行为。

A.行政处罚

B.行政裁决

C.行政复议

D.行政诉讼

【例题·单选题】行政机关通过()形成与不确定的行政相对方之间的一种拟制权利义务关系。

A.行政复议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行政强制行为

D.行政监督检查行为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依法实施发票的使用与管理许可的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依职权的B.双方

C.外部

D.具体

【例题·多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就特定的法律事实或法律关系向行政机关提出申请,行政机关依法确认的行为属于()。

A.行政登记

B.行政确认

C.行政许可

D.羁束的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行政行为的内容必须合法、适当,这是行政行为的生效要件之一。对该要件的正确理解是()。

A.该要件体现了行政法基本原则的内在要求

B.该要件表明,行政行为内容必须符合实际、切实可行

C.人民法院对内容违法或不适当的行政行为可以变更

D.行政行为不仅必须合法,而且必须公正、合理

【例题·单选题】行政行为被撤销的法律后果是()。

A.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自行为作出之日起就无效

B.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自行为被撤销之日起无效

C.被撤销的行政行为被认为自始不存在D.根据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被撤销的行为可以继续发生法律效力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可撤销的行政行为。

A.行政主体不明确或明显超越相应行政主体职权的行政行为

B.行政主体受胁迫作出的行政行为

C.不适当的行政行为 D.所依据的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等经有权机关依法修改、废止或撤销,依此作出的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权、实施行政管理活动中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

A.对象的普遍性

B.效力的后及性

C.可诉性

D.效力的持续性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责令纳税人提供纳税担保的行为属于()。

A.可诉行政行为

B.行政处罚行为

C.行政强制行为

D.行政裁决行为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立法是()。

A.国家立法行为

B.抽象行政行为

C.准立法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有关国家行政机关制定行政规章的行为()。

A.属于可诉行政行为

B.具有对象的普遍性

C.不是行使国家立法权的行为

D.具有效力的持续性

【例题·多选题】省级人民政府制定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税收规章的行为,在行政法理论上属于()。

A.行政立法

B.不可诉

C.行政执法

D.双方行政行为

E.抽象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行政立法的主体是()。

A.中共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

B.各级权力机关

C.国家有权行政机关

D.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行政立法主体包括()。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国务院及其部委、直属机构

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大及其常委会

E.省政府所在地的市的人民政府 【例题·单选题】行政征收以相对人负有行政法上的()为前提。

A.给付义务

B.缴纳义务

C.申请义务

D.不作为义务 【例题·多选题】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确认行为属于()行政行为。

A.自由裁量的B.外部

C.依职权的D.具体

E.双方 【例题·多选题】属于行政确认的形式有()。

A.认可

B.证明

C.登记

D.鉴证

E.仲裁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法理论,行政确认行为是()行政行为。

A.要式

B.羁束

C.自由裁量

D.具体

E.不要式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依法实施税务检查行为属于()。

A.行政确认行为

B.要式的行政行为

C.行政强制执行行为

D.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E.具体的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属于间接执行性强制措施的是()。

A.查封、扣押

B.强制检疫

C.冻结、划拨

D.执行罚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为属于即时性强制的是()。

A.警察将醉酒闹事的人强行带离现场

B.强行收购

C.划拨财产

D.执行罚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向逾期缴纳罚款的企业每日加收3%的罚款,这一行为属于()。

A.行政征收

B.行政处罚

C.行政强制

D.行政裁决

【例题·多选题】我国法律中规定的()行为属于间接行政强制执行措施。

A.收缴和停售发票

B.代履行

C.执行罚

D.拍卖纳税人财产抵缴税款 【例题·多选题】行政给付的形式可以概括为()。

A.安置与补助

B.抚恤

C.优待

D.奖励

E.救灾扶贫 【例题·多选题】在行政法理论上,行政给付行为主要包括()。

A.行政奖励

B.缴纳滞纳金

C.抚恤

D.安置与补助 【例题·单选题】我国具体行政行为中行政裁决的对象是()。

A.行政争议

B.特定的民事纠纷

C.行政管辖权争议

D.行政申诉 【例题·多选题】国家环保局颁布有关环保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属于()。

A.立法行为

B.外部行政行为

C.双方行政行为

D.抽象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该市环保局责令造纸厂停产停业的行为属于()。

A.要式行政行为

B.行政强制行为

C.行政处罚行为

D.具体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该市环保局查封造纸厂车间的行为属于()。

A.行政处罚行为

B.行政强制行为

C.行政监督检查行为

D.行政司法行为

【例题·多选题】若该造纸厂认为环保的处罚决定违法,提起撤销该行为的行政诉讼,则()。

A.在诉讼期间该处罚决定不予执行

B.在诉讼期间该处罚决定必须先执行

C.若该处罚决定被撤销,撤销的决定没有追溯力

D.若该处罚决定被撤销,撤销的决定具有追溯力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属于税务行政许可。

A.减免税的审批

B.延期申报和延期纳税审批

C.对发票领购资格的审批

D.税务的登记审批 【例题·多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和行政确认,表述正确的是()。

A.一般纳税人资格认定属于行政许可

B.道路交通及其责任认定属于行政确认

C.行政许可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

D.行政确认只能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规定,()不属于行政许可。

A.企业工商登记审核批准发放营业执照

B.企业债券发行审批

C.授予执业医师资格

D.企业财产损失税前扣除审批

【例题·多选题】《行政许可法》规定的行政许可属于()。

A.负担行政行为

B.赋权行政行为

C.具体行政行为

D.授益行政行为 【例题·单选题】属于我国行政法领域首次作出规定的原则是行政许可法确立的()原则。

A.救济原则

B.公开原则

C.权利保障原则

D.信赖保护原则 【例题·多选题】实施行政许可应当遵守()的原则。

A.情势变更

B.信赖保护

C.公平、公正、公开

D.精简、独立、效能

【例题·单选题】尚未制定法律、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的,因行政管理的需要,确需立即实施行政许可的,()可以设定临时性的行政许可。

A.部门规章

B.地方规章

C.较大的市的规章

D.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规章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的有关规定,()不得设定行政许可。

A.国务院部门规章

B.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

C.县人大常委会决定

D.国务院决定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许可法》规定,()在法定授权范围内以自己的名义实施行政许可。

A.法律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B.行政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C.地方性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 【例题·单选题】行政许可申请事项依法不属于本行政机关职权范围的,应当()。

A.在7日之内将申请转送有权行政机关

B.在5日之内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

C.即时告知申请人不受理

D.即时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并告知向有关行政机关申请

【例题·单选题】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听证的表述,正确的有()。

A.行政机关不得依职权举行听证

B.申请人提出听证应当在告知后3日内提出

C.行政机关应当在相对人提出听证要求的后20日内举行听证

D.审查行政许可申请的工作人员不得担任听证主持人

【例题·单选题】行政机关应当根据被许可人的延续有效期申请,在()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定。A.收到申请之日起20日内

B.收到申请之日起30日内 C.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

D.该许可有效期届满前10日内

【例题·单选题】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可以()。

A.中止该行政许可

B.撤回该行政许可

C.撤销该行政许可

D.吊销许可证 【例题·多选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可依法撤销该行政许可。

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

B.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行政机关

C.上级行政机关

D.暂扣许可证 【例题·多选题】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办理有关行政许可的注销手续的是()。

A.行政有效期届满未延续的B.超越法定职权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 C.因不可抗力导致行政许可事项无法实施的

D.违反法定程序作出准予行政许可决定的E.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终止的

【例题·单选题】被许可人采取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行政许可的,该行政许可属于直接关系公共安全、人身健康、生命财产安全事项的,申请人在()内不得再次申请该行政许可。

A.6个月

B.1年

C.2年

D.3年

【例题·单选题】甲从美国回国携带应向海关申报的物品而未申报,海关认为甲的行为构成走私,没收了其物品,并罚款1000元人民币,海关的上述处罚是()。

A.错误的,只能实施没收物品的处罚

B.正确的,不违反一事不二罚的原则

C.错误的,只能在没收和罚款中选择一种实施处罚

D.错误的,只能实施罚款1000元的处罚 【例题·单选题】在我国,人身自由罚的主要形式是()。

A.劳动教养

B.收容审查

C.拘役

D.行政拘留 【例题·单选题】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处罚的是()。

A.行政征收

B.行政没收

C.行政征用

D.行政强制 【例题·单选题】按照行政法理论,下列属于行为罚的是()。

A.暂扣执照

B.警告

C.行政拘留

D.没收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行为中,行政机关作出的()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A.强制收购

B.取消报关从业资格

C.责令停产停业

D.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 【例题·多选题】下列各项行为中,行政机关作出()的行为属于行政处罚行为。

A.强制收购

B.没收非法财物

C.责令停产停业

D.没收违法所得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吊销企业营业执照的行政处罚()。

A.只能由法律设定

B.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设定

C.只能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设定

3.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除限制人身自由、吊销企业营业执照以外的行政处罚。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规定,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

A.行政拘留

B.暂扣企业营业执照

C.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E.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地方性法规不能设定()行政处罚。

A.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B.暂扣个体工商户的营业执照

C.责令停产停业

D.较大数额的罚款

【例题·多选题】地方性法规可以设定()行政处罚种类。

A.限制人身自由

B.吊销企业营业执照

C.罚款

D.没收违法所得

【例题·多选题】部门规章可以设定的行政处罚种类有()。

A.警告

B.责令停产停业

C.吊销执照

D.一定数量的罚款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不得设定税务行政罚款处罚。

A.省级税务机关制定的税收规范性文件

B.国家税务总局税收规章

C.财政部税收规章

D.省级人民政府规章

根据规定,行政处罚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外,由违法行为发生地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具有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管辖。

从轻处罚,是指在行政处罚的法定种类和法定幅度内,适用较轻的种类或者依照处罚的下限或者略高于处罚的下限给予处罚,但不能低于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度。减轻处罚,是指在法定处罚幅度的最低限以下给予处罚。如,税务机关责令限期改正,处2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从轻处罚2000元,减轻处罚1000元。【例题·多选题】受行政处罚的当事人,在()时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

A.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B.违法行为轻微并及时纠正,没有造成危害后果

C.受他人胁迫而有违法行为

D.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E.其违法行为一年内未被发现的

依法应当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况有(选择题):

(1)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

(2)主动消除或减轻违法行为危害后果的;

(3)受他人胁迫有违法行为的;

(4)配合行政机关查处违法行为有立功表现的;

(5)其他依法应从轻或减轻行政处罚的情形。

【例题·多选题】王某自2000年4月起开始非法制售管制刀具,至次年3月停止。2001年12月公安机关根据举报发现了王某的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A.对王某违法行为的追究时效应从2000年4月起算

B.公安机关应对王某予以处罚

C.王某系主动停止违法行为,则可以从轻处罚

D.若王某主动配合查处违法行为并有立功表现,则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例题·多选题】关于行政处罚的追究时效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海关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两年

B.税务行政处罚追究时效是五年

C.治安管理处罚法追究时效是一年

D.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般追究时效是三年

【例题·多选题】行政处罚简易程序适用的法定条件是()。

A.违法事实清楚且有法定依据

B.对公民处以20元以下的罚款

C.对公民处以50元以下的罚款

D.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1000元以下的罚款

E.对法人或其他组织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适用简易程序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应同时符合()条件。

A.违法事实清楚

B.处罚有法定依据

C.罚款数额较小

D.当事人未提出申辩意见

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的,可以当场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

【例题·多选题】属于行政处罚一般程序的有()程序。

A.备案

B.当事人陈述和申辩

C.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D.调查

E.立案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机关适用听证程序的范围包括()。

A.责令停产停业

B.征收滞纳金

C.吊销许可证和执照

D.较大数额的罚款

E.行政拘留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处罚法》的规定,下列行政处罚中相对人可以申请听证的是()。

A.行政拘留

B.吊销营业执照

C.较大数额罚款

D.没收财产 【例题·单选题】相对人依法申请听证,行政机关适用听证程序而实施行政处罚时,组织听证活动的费用()。

A.由行政机关承担

B.由申请听证的相对人承担

C.由行政机关和相对人分担

D.如果申请听证的相对人确有违法行为,由该相对人承担

【例题·单选题】行政机关应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举证听证的决定后,应当在听证的()前,将举行听证的时间、地点和其他相关事项通知当事人。

A.3日

B.5日

C.7日

D.10日

【例题·多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A.当事人不承担举行听证的费用

B.当事人要求听证时,组织听证是行政处罚实施机关的法定程序义务

C.当事人要求听证应在行政机关作出处罚决定后3日内提出

D.当事人和案件调查人员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理参加听证

E.听证一律公开进行

【例题·多选题】海关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应当告知当事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暂停报关执业

B.取消报关从业资格

C.没收有关货物、物品、走私运输工具

D.对公民处2000元以上罚款、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1万元以上罚款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向到期不缴纳罚款的企业每日加收3%的罚款,这一行为在行政法理论上属于()。

A.行政处罚

B.行政强制

C.行政裁决

D.行政征收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执法人员当场收缴的罚款,应当自收缴之日起()之内交其所在行政机关

A.2日

B.5日

C.10日

D.15日

【例题·多选题】执法人员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并收缴罚款,()。

A.必须向当事人出具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部门统一制发的罚款收据

B.适用于依法给予5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

C.执法人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行政机关

D.执法人员应当自收缴罚款之日起2日内,交至指定银行

E.适用于依法给予30元以下罚款的情况

【例题·单选题】行政执法机关决定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时,应当在作出批准移送决定之是起()将案件有关材料移送公安机关。

A.24小时内

B.1日内

C.3日内

D.10日内

【例题·多选题】依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规定》的内容,下列关于依法及时移送的时间要求和移送材料的强制性规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行政执法机关正职负责人或者主持工作的负责人应当自接到报告之日起3日内做出批准移送或者不批准移送的决定

B.公安机关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涉嫌犯罪案件,不属于本机关管辖的,应当在12小时内转送有管辖权的机关

C.行政执法机关向公安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应当附有以下材料:涉嫌犯罪案件情况的调查报告;涉案物品清单;有关检验报告或者鉴定结论;其他有关涉嫌犯罪的材料

D.专案组应当在多长时间内完成情况核实并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规定》未做强制性规定

E.专案组应当在15日内完成情况核实并提出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书面报告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作出()的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纳税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没收违法所得

B.停止办理出品退税

C.责令停产停业

D.对公民罚款10000元

【例题·单选题】税务机关()的,适用听证程序。

A.对法人处以1000元以下罚款

B.对法人处以50000元罚款

C.停止纳税人出口退税权

D.阻止纳税人出境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作出()税务行政处罚决定前,应当告知纳税人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

A.对公民纳税人罚款5000元

B.没收非法所得

C.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D.吊销税务机关许可证件

【例题·单选题】根据法律和有关规定,行政机关作出()的决定前,当事人有权要求该行政机关举行听证。

A.责令中外合资企业限期治理污染

B.对一人公司偷逃企业所得税罚款10000元

C.对违反海关监管的公民实施人身扣留

D.对国有独资公司停止办理出口退税

【例题·单选题】当事人就行政机关拟将作出的行政处罚申请听证,行政机关应在收到听证申请后一定期限内进行听证。《行政处罚法》对此期限()。

A.规定为15天之内

B.规定为20天之内

C.规定为30天之内

D.没有明确规定 【例题·多选题】我国《行政处罚法》关于行政处罚适用的规定包括()。

A.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初次违法的,不予处罚

B.不满14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不予处罚

C.被行政处罚后在1年内又实施同一违法行为的,从重处罚

D.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E.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有违法行为的,应当依法从轻或减轻处罚 【例题·单选题】行政复议是解决()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

A.行政争议

B.民事争议

C.劳动争议

D.合资合同争议

【例题·多选题】行政复议行为属于()。

A.行政司法行为

B.外部行政行为

C.依申请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D.依职权而作出的行政行为

【例题·多选题】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的()进行审查。

A.合法性

B.稳定性

C.合理性

D.可行性

【例题·单选题】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行政强制行为

B.行政立法行为

C.行政处分

D.不具有强制力的行政指导行为

【例题·单选题】行政相对人对()不服,可以申请复议。

A.行政机关给予公务员行政处分

B.行政机关作出人事处理决定

C.劳动仲裁机构作出裁决

D.行政机关强制企业合并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形中,()可以申请行政复议。

A.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B.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决定不服的 C.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许可行为不服的 D.对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强制行为不服的

【例题·多选题】税务机关的()行为属于行政复议范围。

A.强制执行措施 B.取消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C.不依法给予举报奖励 责令纳税人提供担保

【例题·多选题】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具体行为申请复议时,可以一并向行政复议机关提出对()审查申请。

A.地方人民政府规章

B.国务院行政法规

C.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D.国务院部委规章

E.县级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规定

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申请行政复议时,一并提出对有关规定的审查申请的,行政复议机关对该规定有权处理的,应当在30日内依法处理;无权处理的,应当在7日内按照法定程序转送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依法处理,有权处理的行政机关应当在60日内依法处理。处理期间,中止(暂停)对具体行政行为的审查。

【例题·单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公民、法人若其他组织可以提出附带审查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

A.国务院作出的规定

B.规章

C.地方性法规

D.乡、镇人民政府作出的规定

【例题·多选题】在申请行政复议时,可以提出附带审查申请的抽象行政行为有()。

A.国务院部门的规章

B.国务院部门的规定

C.行政法规

D.省级人民政府的规定

【例题·多选题】行政复议中复议申请人资格转移的情况有()。

A.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B.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

C.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公民死亡的 D.行政处罚案件中共同被处罚人受伤的 E.有权申请行政复议的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的

【例题·单选题】行政复议被申请人必须是()。

A.行政机关 B.法律、法规授权组织

C.行政主体

D.行政机构

【例题·单选题】在药品管理行政处罚案件中,销售者因产品质量受到处罚时,若销售者为行政复议申请人,通常生产者为()。

A.被申请人

B.共同申请人 C.直接相对人

D.第三人

【例题·多选题】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的行政行为不服的,由申请人选择,可以向()申请行政复议。

A.该部门的本级人民政府

B.该部门的本级监察部门

C.该部门的本级纪检部门

D.该部门的上一级主管部门

【例题·单选题】对某省辖市国家税务局的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向()申请行政复议。

A.该市人民政府

B.该省人民政府

C.该省国家税务局

D.国家税务总局

【例题·单选题】对某省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申请行政复议。A.国务院

B.该省人民政府

C.该省人大常委会

D.该省人大主席团

【例题·单选题】对省地方税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不服,纳税人()申请复议。

A.只能向省地方税务局 B.只能向省人民政府

C.只能向国家税务总局 D.可以向省人民政府或者国家税务总局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相对人对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申请复议的期限为()。

A.行为作出之日起30天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B.知道行为作出之日起30天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C.行为作出之日起60天内,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D.知道行为作出之日起60天内,法律规定申请期限超过60天的除外

【例题·单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正当理由耽误法定申请期限的,则()。

A.申请期限可以延长

B.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

C.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重新计算

D.申请不受影响,仍然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根据《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规定,该一般申请期限的计算,其具体计算方法是:

(1)当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自具体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计算;

(2)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直接送达的,自受送达人签收之日起计算;

(3)载明具体行政行为的法律文书邮寄送达的,自受送达人在邮件签收单上签收之日起计算;没有邮件签收单的,自受送达人在送达回执上签名之日起计算;

(4)具体行政行为依法通过公告形式告知受送达人的,自公告规定的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

(5)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事后补充告知的,自该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收到行政机关补充告知的通知之日起计算;

(6)被申请人能够证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知道具体行政行为的,自证据材料证明其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例题·多选题】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行政复议机关无正当理由不予受理的,()。

A.由其上级行政机关责令其受理

B.必要时由其上级行政机关直接受理

C.由同级监察部门受理

D.由同级人民法院受理 【例题·多选题】复议机关收到申请后应当在法定期限内审查(),以决定是否受理案件。

A.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合法性

B.提出的申请是否符合法定复议条件

C.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具有适当性

D.是否属于对复议机关已处理过的案件重复申请

【例题·多选题】行政复议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

A.合法性

B.及时性

C.可行性

D.适当性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复议机关收到行政复议申请后,应当在()内进行审查。

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例题·单选题】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规定超过60日的除外。

A.法律、行政法规

B.法律、法规、规章

C.法规、规章

D.法律

【例题·单选题】行政复议机关应当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作出行政复议决定,但是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期限少于该期限的除外。

A.30日

B.60日

C.2个月

D.3个月

【例题·单选题】行政复议决定作出前,申请人要求撤回行政复议申请的,(),申请人可以撤回。

A.经被申请人同意

B.经说明理由

C.在履行行政决定规定的义务后

D.经行政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批准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期间具体行政行为不停止执行,但在()情况下可以停止执行。

A.复议机关的上级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B.申请人向复议机关申请停止执行的C.复议机关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D.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停止执行的

【例题·多选题】张某开办个体五金店,既未办理营业执照,也未办理税务登记,且从未申报纳税。张某经营3个月后被群众举报。当地工商局查实后对其进行了罚款300元的处理。当地国税局在事实清楚、依据充足的情况下按规定程序、依法定职权决定对其罚款1800元。张某认为,国税局的处罚决定违反一事不二罚原则,遂按规定程序向上一级国税局申请复议,请求撤销处罚决定。对此案,上一级国税局可以作出()的复议决定。

A.维持处罚

B.撤销处罚

C.确认处罚违法

D.变更处罚

E.驳回复议请求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复议决定的种类。本题是一道综合性的试题,考核两个知识点,即一事不再罚原则和行政复议机关作出的复议决定的种类。着重考核的是考生对《行政处罚法》规定的一事不再罚原则的理解。根据题意,张某既没办营业执照,又没有进行税务登记,且从未申报纳税,应是不同的违法行为。工商局对没办营业执照进行处罚,国税局对没有进行纳税登记、没有申报纳税予以处罚,属于两个不同的行政机关分别对于不同的违法行为予以处罚,并没有违反一事不再罚的原则。对被申请的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复议机关可能作出的决定就是维持处罚或驳回复议请求。【例题·单选题】被申请人不履行或者无正当理由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行政复议机关或者有关上级机关()。

A.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B.依法强制执行

C.应当责令限期履行

D.可以处以罚款

【例题·多选题】行政复议申请人逾期不起诉又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或者不履行最终裁决的行政复议决定的,()。

A.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B.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或者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C.无论是维持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还是变更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复议决定,均由行政复议机关依法强制执行

D.均由人民法院依法强制执行

【例题·多选题】纳税人对税务机关()不服,应当依法先缴清税款及滞纳金或者提供担保,方可依法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A.不予审批减免税 B.不予抵扣税款

C.不予退还税款

D.不予批准延期缴纳税款

【例题·综合题】2006年9月,在税收大检查中,某市国家税务局查出前进贸易公司自2005年3月至2006年8月未缴纳税款。市国税局根据公司经营情况,确定应纳税款为5336.73元。此后,公司负责人李某派人缴纳了部分税款2700元,余下的一直未缴。市国税局以《催缴税款通知书》令前进贸易公司缴纳税款2636.73元,滞纳金130元,并于1O月6日向前进贸易公司依法送达了罚款1200元的处罚决定书。该公司对处罚决定不服要求复议。

1.前进贸易公司申请行政复议的最后期限为()。

A.2006年11月5日

B.2006年12月5日

C.2007年1月5日 D.2007年2月5日

解析:行政相对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为60日,自知道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2.前进贸易公司应当向()申请行政复议。

A.该市人民政府 B.该市所在的省国家税务局 C.该市人民政府法制局 D.该省人民政府

解析:对国税等实行垂直领导的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上一级主管部门申请行政复议。3.该省国税局收到前进贸易公司的复议申请后,应当在()内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复议。A.5日

B.7日

C.10日

D.15日

解析:依《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复议机关应当在收到复议申请后5日内进行审查。

4.如果该省国税局认为该市国税局的处罚决定明显不当,则有权()。

A.维持该市国税局的处罚决定

B.决定该市国税局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C.撤销该市国税局的处罚决定,责令其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处罚决定

D.变更该市国税局的处罚决定

解析:依《行政复议法》的规定,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行政复议机关可以决定撤销、变更该具体行政行为。撤销具体行政行为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5.如果前进贸易公司对确定应纳税款和缴纳税款通知行为不服,则()。

A.必须先缴清税款、滞纳金,然后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B.必须先缴清税款、滞纳金,然后可以申请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不可以起诉

C.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D.在依法提供相应的担保后可以依法申请复议

解析:根据《行政复议法》、《税收征管法》和有关规定,纳税人对征税行为不服,实行解缴或担保前置是复议的必要条件,实行复议前置是起诉的必要条件。

【例题·单选题】根据《税务行政复议规则(暂行)》的规定,提出税务行政复议申请的主体是()。

A.只能是纳税义务人或扣缴义务人

B.可以是其权利直接被税务具体行政行为所剥夺限制或者被赋予义务的第三人

C.可以是企业纳税人的财务的人员

D.必须是作出税务具体行政行为的税务机关 【例题·多选题】我国行政诉讼的特征有()。

A.行政诉讼倒置举证制度

B.行政诉讼以行政复议为法定前置程序

C.行政诉讼以作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为被告

D.行政诉讼原则上不适用调解

【解析】行政诉讼原则上不适用调解,但赔偿诉讼可以适用调解,注意这个例外。所以,D正确。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即倒置举证制度,选项A正确。【例题·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

A.原则上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

B.一律不审查合理性

C.全面审查合法性、合理性

D.只审查具体行政行为在实体上的合法性,不审查在程序上的合法性 【例题·多选题】行政诉讼的基本原则有()。

A.当事人处分原则

B.对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审查原则

C.谁主张谁举证原则

D.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原则

【解析】当事人处分原则是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A项不选。在行政诉讼中是被告负举证责任原则,C项不选。

【例题·多选题】在行政诉讼期间,行政决定不停止执行,但()除外。

A.第三人提出异议的B.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C.原告申请停止执行的D.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可以停止执行的

【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关系,正确的说法是()。

A.相对人对复议决定不服的都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B.行政复议是所有行政诉讼的必经程序

C.凡是能够提起行政诉讼的行政争议,相对人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

D.相对人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已经依法受理的,在复议期限内仍然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例题·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

A.行政诉讼的被告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

B.原告申请停止执行具体行政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准许

C.一审程序除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外一律开庭审理,不得书面审理

D.原告撤回起诉应当在法院宣告判决或者裁定前提出

【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人民法院可以缺席判决。

A.人民法院裁定不准予原告撤诉,原告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B.行政诉讼第三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 C.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D.原告经人民法院两次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例题·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属于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A.国家税务总局对某营业税征收作出具体规定

B.某市税务局对某企业作出处罚决定

C.某省国税局制定税源管理办法

D.某市税务局对其工作人员作出行政处分决定 【例题·单选题】人民法院受理的行政案件中,行政行为的相对人认为行政主体()的案件属于行政不作为案件。

A.违法要求其履行义务

B.侵犯其法定经营自主权

C.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

D.没有依法履行保护其人身权、财产权职责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下列()提起的诉讼。

A.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

B.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履行义务的

C.行政法规、规章或者行政机关制定、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命令

D.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等决定

E.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

选题】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包括()。

A.确认发明专利权、商标权和海关处理的案件

B.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起诉的案件

C.经行政复议的案件

D.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案件

E.有关内部行政行为的案件 单选题】行政相对人对某省人民政府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行政诉讼,由()管辖。

A.该省高级人民法院

B.该省会市中级人民法院

C.该省人民政府所在的区基层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法院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A.确认发明专利权的案件

B.海关处理的案件

C.涉外行政案件

D.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适宜审理的案件

【例题·多选题】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行政案件是指()。A.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且基层人民法院不宜审理的案件

B.原告为未成年人的案件

C.原告或者被告为二人以上的共同诉讼案件 D.重大涉外或者涉及港澳台地区案件

多选题】具体行政行为经过复议后,行政相对人提起行政诉讼的,则()。

A.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复议机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只能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既可以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多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特殊地域管辖。

A.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B.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C.因不动产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D.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管辖 单选题】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原告或被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种管辖叫做()。

A.指定管辖

B.裁定管辖

C.合并管辖

D.共同管辖

【例题·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共同地域管辖适用于()。

A.不服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提起的行政案件

B.不服侵犯法定经营自主权的行政案件

C.经复议,复议机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案件

D.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案件,如该不动产涉及两个以上的人民法院管辖的 E.不服行政处罚的行政案件

【例题·多选题】下列情形中,()属于管辖权转移的情形。

A.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行政案件不属于自己管辖时,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B.经上级人民法院决定或同意,下级人民法院将行政案件移送给上级人民法院

C.上级人民法院将行政案件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

D.两个以上人民法院对同一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发生争议,协商不成时,由其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如果当事人认为受诉人民法院无管辖权,应当()提出管辖权异议。

A.在人民法院立案之日起5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B.在接到人民法院起诉状副本之日起5日内以书面形式

C.在人民法院首次开庭前10日内以口头或书面形式

D.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 多选题】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A.同原告有亲属关系

B.同被告有利害关系

C.同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

D.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而向人民法院申请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其参加诉讼

单选题】都江区规划局批准湖西居委会在月亮园居民楼附近搭建停车库两间。该居民楼24户居民以都江区规划局批准湖西居委会搭建的停车库影响通风、采光和通行为由,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人民法院撤销都江区规划局的批准决定。法院经审查,认定此停车库不影响该居民楼居民的道风、采光和通行,且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根据我国法律和有关规定,()。

A.法院可通知居委会作为本案第三人参加诉讼

B.法院应通知原告追加居委会为共同被告,原告不同意追加的,法院裁定驳回起诉

C.原告应推选2至5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D.法院应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多选题】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资格转移的情形包括()。

A.公民死亡,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B.公民因被限制人身自由而不能提起诉讼的,其近亲属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C.公民没有提起行政诉讼的,其所在的社会团体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D.法人或其他组织终止,承受其权利的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

E.公民死亡,人民检察院可以提起行政公诉

单选题】上市公司泰德医药公司因严重违规操作被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终止股票交易,对此项决定()有权以公司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A.拥有公司股票的5人以上的股民

B.公司股东代表大会

C.公司的主要债权人

D.公司董事张某

多选题】股份制企业的()等认为行政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经营自主权的,可以企业名义提起行政诉讼。

A.董事会

B.高级管理人员

C.股东大会

D.监事

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

A.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只能为原告

B.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只能为原告

C.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主体可以提起反诉

D.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不可以申请撤诉

单选题】行政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认定的主要事实或对定性产生影响的主要法律理由,当事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则()。

A.原行政机关为被告

B.原行政机关和复议机关为共同被告

C.复议机关为被告

D.复议机关的上一级机关为被告

单选题】行政案件经复议由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对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的,被告是()。

A.复议机关

B.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机关

C.复议机关和原机关

D.原告起诉时选择的机关

例:某出租房屋的合同,规定每年的1月1日和7月1日支付房租,2005年7月1日没有付房租,房东在2005年10月20日去要房租时找不到承租人。诉讼时效应当从7月1日开始算往后延一年。因为合同明确约定,支付房租的期限是2005年7月1日,2005年7月1日出租人没有收到房租,那么该出租人就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单选题】一般情况下,行政相对方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A.1个月

B.2个月

C.3个月

D.6个月

【例题·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未告知诉权或者起诉期限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诉权或者起诉期限之日起3个月内有权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但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具体行政行为内容之日起最长不得超过()。

A.1年

B.2年

C.5年

D.20 【例题·单选题】甲县国税局根据举报查明某私营企业有少缴税款的情况,遂于2003年8月5日依法作出税务处理决定:责令该企业10日内缴纳税款36000元,滞纳金1800元。该企业不服,事隔3个多月后向上一级国税局乙市国税局申请复议。乙市国税局以超过申请期限为由决定不予受理。次日,该企业以甲县国税局为被告向甲县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甲县国税局的处理决定。对此案,甲县人民法院应()。

A.以超过法定起诉期限为由,裁定驳回诉讼请求

B.以未经行政复议为由,裁定不予受理

C.受理

D.通知原告变更诉讼请求,原告拒绝变更的,判决不予受理 【例题·单选题】行政案件在()程序的审理过程中,一律实行开庭审理。

A.特别

B.第一审

C.审判监督

D.第二审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行政复议法、行政诉讼法有关规定的精神,对()案件不得实行书面审理。

A.行政复议

B.行政诉讼第一审

C.行政诉讼第二审 D.行政诉讼再审 【例题·单选题】在行政诉讼中,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决定。

A.审判委员会

B.院党委会

C.上一级人民法院

D.合议庭

【例题·单选题】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应在立案之日起()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A.2个月

B.3个月

C.6个月

D.12个月

【例题·多选题】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具有下列()情形,人民法院应当判决撤销或部分撤销,并可以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

A.主要证据不足

B.被告不履行或拖延履行职责

C.适用法律、法规错误

D.行政处罚显失公

单选题】人民法院在()情况下,可判决变更行政机关的原行政决定。

A.行政处罚主要证据不足

B.行政处罚违反法定程序

C.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D.行政处罚滥用职权

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司法解释规定,就被告在一审期间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A.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判决确认其违法

B.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应当判决撤销原具体行政行为 C.这种改变应当经人民法院书面裁定批准

D.原告不撤诉的,人民法院经审查认为原具体行政行为合法的,应当判决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和有关规定,当事人对人民法院的()裁定不服,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

A.不准许撤诉 B.不予受理

C.中止诉讼

D.管辖权异议 【例题·单选题】关于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不正确的说法有()。

A.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法院起诉,若对裁定不服,有权在裁定书送达之日起10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

B.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认为事实清楚的,可以实行书面审理,若当事人对原审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人民法院仍可实行书面审理

C.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对原审人民法院的裁判和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进行全面审查

D.一般情况下,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解析:本题考核行政诉讼二审程序。依照《行诉法解释》的规定,当事人对原审人民法院认定的事实有争议的,或者第二审人民法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认定事实不清楚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开庭审理。

【例题·单选题】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行政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内作出终审判决。

A.30日

B.1个月

C.2个月

D.3个月

解析: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自收到上诉状之日起2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本题问的是一般情形,所以选C正确。多选题】对行政诉讼审判监督程序的表述正确的是()。

A.对人民检察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可以决定再审

B.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再审抗诉案件时,应当通知人民检察院派员出庭

C.人民法院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再审的案件,都按照二审程序审理

D.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应当裁定中止原判决的执行

E.人民法院审理再审案件,应当另行组成合议庭

多选题】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拒不履行人民法院的生效判决,人民法院可以采取()强制执行措施。

A.对该行政机关负责人实施司法拘留

B.对该行政机关处以每日50元~100元的罚款

C.向有关机关提出司法建议

D.通知银行划拨被告账户内的款项

单选题】对非诉行政案件,行政机关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其具体行政行为的,应当由()来受理。

A.被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B.申请人所在地的中级法院

C.申请人所在地的基层法院

D.被申请人所在地的中级法院

[答疑编号11070506]

答案:C

【例题·多选题】(2007年)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在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程序中,执行申请人()。

A.可以是作出生效的征税决定的税务机关

B.只能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

C.可以是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

D.可以是行政机关负责人

E.可以是对具体行政行为没有强制执行权的行政机

解析:本题考核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一般是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但在特定情况下,生效具体行政行为确定的权利人或其继承人、权利承受人也可能成为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申请人。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行政机关自行强制执行的,行政机关应当自行执行,不应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生效的征税决定由税务机关自行强制执行,此时不属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

【例题·多选题】关于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正确的是()。

A.非诉行政案件执行的根据是生效的行政判决书等法律文书

B.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

C.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申请人既可以是行政主体,也可以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D.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

E.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

解析:本题考核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根据是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理决定;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机关是人民法院,而非行政机关;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前提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法定期限内,既不提起行政诉讼,也不履行具体行政行为所确定的义务;非诉行政案件的执行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多选题】在行政诉讼中,被告负举证责任,意味着()。

A.被告对行政诉讼中所有争议的事项应当举证

B.被告应当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

C.被告应当提供据以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规范性文件 D.被告不能履行其举证责任,将承担败诉的法律后果

【例题·单选题】(2007年)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原告在一审程序中应当()提供证据。

A.在开庭审理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

B.在开庭审理中法庭调查终结前

C.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

D.在人民法院一审判决宣告前

单选题】某企业做假账逃避税收,该市税务局对其处以罚款。则在行政诉讼中,该账簿属于证据中的()。

A.现场笔录

B.物证

C.视听资料

D.书证

多选题】凡是知道案情的人都有出庭作证的义务。有()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准许,当事人可以提交书面证言。

A.当事人在行政程序或者庭前证据交换中对证人证言无异议的 B.证人因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 C.证人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无法出庭的

D.证人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或者其他意外事件无法出庭的

单选题】(2007年)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被告向法院提供的(),属于行政诉讼中的书证。

A.在行政执法过程中取得的录音录像资料

B.在行政程序中采用的鉴定结论

C.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所依据的询问、陈述类笔录

D.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由执法人员对现场情况所作的书面记录

单选题】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行政案件一旦进入(),作为被告的行政机关及其代理人就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搜集证据。

A.庭审阶段

B.诉讼程序

C.辩论阶段

D.合议阶段

多选题】下列()情形,人民法院有权向有关行政机关以及其他组织、公民调取证据。

A.涉及回避事项

B.涉及公共利益的事实认定

C.涉及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

D.被告严重违反法定程序搜集证据

多选题】(2006年)根据《行政诉讼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的证据材料,人民法院有权主动调取。

A.由国家有关部门保存而须由人民法院调取

B.涉及依职权追加当事人事项

C.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认定

D.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稳私

E.涉及中止诉讼、终结诉讼事项

单选题】经合法传唤,因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需要依法缺席判决的被告提供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但()证据除外。

A.涉及国家秘密的B.涉及商业秘密或者隐私的 C.法律应当规定保密的D.当事人在庭前交换证据中没有争议的 多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A.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证据不得在开庭时质证

B.原告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的视同为放弃举证权利

C.被告向人民法院提供的现场笔录应当由行政执法人员和当事人签名

D.对庭审中经过质证的证据必须当庭认定

E.当事人向法院申请保全证据,应当在举证期限届满前以书面形式提供

多选题】在行政诉讼中,二审程序对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法庭应当进行质证,“新的证据”包括()。

A.原告或者第三人在诉讼过程中提出的其在被告实施行政行为过程中持有但没有用于反驳的证据

B.在一审程序中应当准予延期而未获准许的证据

C.当事人在一审程序中依法申请调取而未获准许,人民法院在二审程序中调取的证据

D.原告或者第三人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

E.被告提供的在举证期限届满后发现的证据 多选题】下列()证据材料不能作为定案依据。

A.无正当理由未在一审提供而在二审中提出的证据材料

B.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证人提供的证言

C.以利诱手段获取的证据材料

D.现场笔录 多选题】(2007年)根据《行政诉讼法》有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对(),法庭应当质证。

A.被告在一审举证期限届满前发现但在一审程序中无正当理由未提供,而在二审程序中向法院提供的证据

B.在一审程序中应当准予延期提供而未获准许,原告在二审程序中向法院提供的证据

C.当事人在二审程序中对一审认定的但仍有争议的证据

D.因原判决认定事实的证据不足而提起再审涉及的全部证据

E.在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当事人依法提供的新的证据 单选题】根据《行政诉讼法》及有关司法解释规定,()。

A.在起诉被告应当依职权主动履行法定职责的不作为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B.被告认为原告的起诉超过法定起诉期限的,由被告负举证责任

C.原告应当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无正当理由不提供的,视为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成立并合法有效

D.原告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或者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提供证据

单选题】行政诉讼原告应当在开庭审理前或在人民法院指定的证据交换之日提供证据。因正当事由申请延期提供的,经人民法院准许,也可以在()提供。

A.法庭调查阶段

B.法庭辩论阶段

C.合议庭评议阶段

D.人民法院二审开庭前

篇8:企业竞业限制相关法律问题浅析

关键词:竞业限制,人才流动,企业发展

企业发展离不开优秀人才的, 好的技术研发人才能使企业拥有产品核心技术, 好的经营管理人才能使企业机器高效运转, 好的营销人才能使产品市场迅速扩大。因此, 对人才竞争也成为激烈市场竞争的一部分。如何防止恶性人才竞争, 如何在劳动者权益保护和保护商业秘密促进企业发展中找到双方互利共存的结合点, 竞业限制制度无疑是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

一、什么是竞业限制

竞业限制又称竞业禁止, 起源于公司法中的董事、经理竞业禁止制度。竞业限制是指企业为保守商业秘密和维持竞争优势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 禁止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以及离职后一定期限内从事与企业有竞争关系的业务或者到与企业有竞争关系或者其他利害关系的其他企业任职的一种法律制度。

二、竞业限制的分类

依据不同的标准, 对竞业限制有不同的分类:

1. 依据是否在职, 竞业限制分为任职期的竞业限制与离职竞业限制。

任职期的竞业限制是指, 禁止企业员工在劳动合同履行过程中, 自营或者为他人经营逾期任职企业同类的营业或从事损害企业利益的活动。任职期间的竞业限制又分为同业竞争的禁止与兼业禁止;兼业禁止, 即董事、经理、雇员在任职期间不得担任同类企业的无限责任股东、经理、董事或同类合伙企业的合伙人。离职竞业限制, 即董事、经理、雇员在离职后一段时间内, 不得利用自己在为前一企业工作期间掌握的知识、信息、经验、技能为自己或后一企业服务。

2. 依据是否以补偿为前提, 竞业限制分为补偿性的竞业限制与非补偿性的竞业限制。

劳动部在《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中规定, 用人单位可规定掌握商业秘密的员工在中止或解除劳动合同后的一定期限 (不超过3年) , 不得在生产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且有竞争关系的单位就职, 也不得自己生产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同类产品或经营同类业务, 但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员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劳动合同法》对于应当给予竞业限制补偿、竞业限制期不超过2年等, 也有明确的规定。

作这种竞业限制约定时, 用人单位应当给予劳动者一定经济补偿, 否则该约定无效。而公司法规定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以及合伙企业法规定的合伙人不得从事竞业活动是不以补偿为前提的, 其归类于非补偿性的竞业限制。

三、竞业限制有关法律问题

1. 竞业限制的签约对象。

一般来讲, 竞业限制的签约对象应限定在掌握企业重要商业秘密, 或对企业的竞争优势构成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不接触企业重要商业秘密或者对维护企业竞争优势影响一般的普通员工不适宜签订竞业限制协议。

由于对大部分被选定的竞业限制对象, 用人单位是要向其支付竞业限制补偿金的, 所以不宜把签约对象扩大化, 使用人成本加大, 而且签约不当还会限制员工的发展并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因此, 企业一定要结合自身的情况确定签约对象。

2.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

由于各地的工资水平和消费指数不具可比性, 补偿金的支付标准无法统一规定, 一般应根据本省级行政区域内的社会平均工资水平, 同时考虑员工的实际年工资收入, 确定一个最低下限及合理区间, 保证员工的利益不受损害。经济补偿金的支付方式一般在劳动合同终止后, 在竞业限制期内, 以现金方式按月支付为宜。

3. 竞业限制的区域与期间问题。

竞业限制的区域和期间的问题一样都是判定是否不合理限制了员工就业自由的重要因素。在与离职员工约定竞业限制时, 企业要确保至少不能使该员工由于订立了竞业限制协议而背井离乡。不同级别的雇员, 竞业限制的区域也不同, 接触公司机机密信息越少, 级别越低的职员, 竞业限制区域越小。

竞业限制的期间包括任职期间、离职后的一段之间。对于后者, 在我国, 依照《劳动合同法》第24条规定, 最多不能超过两年。由于每一行业的发展周期是不一样的, 例如建筑行业的变化比高科技行业的变化要慢, 对于一个在当时有价值的信息, 可能在一两年内对建筑行业的竞争有价值, 但在高科技行业恐怕未经几个月就已成明日黄花, 对于企业来说已经没有任何价值了。因此, 各行业企业应根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在合理期间内限制员工再就业自由。

4. 竞业限制争议的性质。

竞业限制协议发生的纠纷是否属于劳动争议, 由于在我国的法律框架下涉及司法管辖权的问题, 因此, 对争议性质的界定就显得尤为重要。

上一篇:My dear grandma初中英语日记下一篇:描写足球赛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