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毒事件作文

2024-05-01

投毒事件作文(通用3篇)

篇1:投毒事件作文

摘要:近年来,因大学生同学关系处理不当,发生的矛盾没有很好地化解。出现了比如马加爵杀室友;复旦大学研究生毒杀室友;南航学霸玩游戏不愿开门引发口角,一刀捅死室友……现在网络上也掀起发“感谢室友不杀之恩”帖子的小浪潮。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由此看来,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需要提前预防。大学生自身要学会解决自己的心理问题,同时社会各界需要引导大学生走上正确的道路。

关键字:同学矛盾心理健康大学生

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引发了社会对室友关系的关注和思考。一些在大学从事学生工作的老师反映,每学期都有学生因为宿舍关系处理不好而提出换宿舍的要求。记者采访发现,生活习惯冲撞、缺乏深入交流、不良竞争心理,是导致宿舍关系紧张的三大原因。2013年3月31日中午,林决定下毒。目标是他的室友、复旦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黄洋。此时,复旦大学医学院西苑20号楼421室里没有其他人。林取出试剂瓶,里边是从实验室偷带回来的N-二甲基亚硝胺溶液。这是一种浅黄色油状液体,高毒、无味,易溶于水。这瓶致命的毒药,林储藏已久。

毒药被注入寝室门边饮水机的水槽,致死的将不再是大鼠。

直至今日,在与林有过长期接触的人中间,也少有人能够相信林会毒杀室友。黄洋病发入院后,作为实习医师,林还给黄洋做了B超;黄洋的父亲赶到上海后,在寝室留宿,与林共处一晚,他回忆,林神色自若。

其实连警方也一直困惑于林投毒的动机。在被警察带走后,林对投毒过程供认不讳,但对动机一直闪烁其词。

林曾对警方自称投毒是一个愚人节玩笑,令办案人员很难采信。

还有一种接近办案人员的消息称,林自称听见黄洋和另一名室友谋划愚人节要戏耍自己,于是抢先报复。

但林至少向警方提及一次与饮水机有关的争执。

南方周末记者从可靠渠道了解到,林与黄洋及另一位室友葛林(化名)曾因水票起过争执。黄和葛提出三人平摊购买桶装纯净水的费用,但林拒绝了,他提出,自己喝得少,平摊的方式不合理。

争执以林退出平摊、“自己买水喝”告终,林的同学向南方周末记者回忆,3月31日前后,林开始出入隔壁寝室借水。

但这次争执应该只是激化了既有的矛盾。南方周末记者查证,早在半年前,林就从QQ好友列表上删除了“五官科-黄洋”,而黄洋当时也将林删除。两个共处一室的室友,自此不在对方的网络联系人之中。

葛林也回忆不起当时两人为什么网络“绝交”,但从另外的消息渠道能够确认,林从实验室偷出致命试剂,正是在随后的半年中。

回到课堂后,林又找了个借口,暂时离开。随后潜入实验室,打开储物柜取得试剂,并长时间保存,直到3月31日,浅黄色的液体被注入纯净水中。

4月1日上午,黄洋喝了口水,感觉味道不对,据说还特意清洗了饮水机和水桶。他很快开始呕吐、发烧,第二天去了林所在的中山医院挂急诊。

同学高科(化名)记得,医院初步诊断为急性胃肠炎,化验结果还显示肝损伤,导师带了1万多元现金赶来,安排他住院。4月3日,黄洋依旧呕吐不止,脸也好像又肿了些,验血结果直接把他送进了外科重症监护室(ICU)——血小板只有40×109/升。

全面检查后,黄洋的状况令人惊讶,谷丙转氨酶指数高于1000,而正常指标应小于75;肝功能指标全线异常。医院认定他的肝出了毛病,诊断为急性重症肝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病情恶化非常快,几天里血小板就跌到了1到2,血氨、胆红素超标好多倍。”高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专业地看,医院的诊断治疗没有问题,毕竟谁都想不到是中毒,在常规治疗中,中山医院已进行了最高质量的施救。

黄洋的父亲黄国强于4月3日赶到上海,还与林在寝室共处了一晚,他告诉南方周末记者,那天晚上,林很“淡定”。

这也是黄洋一位师妹的看法。黄洋入院后,她曾与林一起翻找寝室里各种杂物,为医

4月11日,林被警方带走,并很快承认了投毒的事实。次日中午,有同学在医学院看到被警方带回的林,他是来指认现场的。

同日,医院发出了病危通知书;4月16日15时23分,医院宣布,黄洋死亡。在林的性格中,自尊、上进、好强、善良的一半,始终没有停止与苦闷、自责、充满挫败感的那一半的战争。他以自己的方式努力与外界沟通,却始终难觅出口。这场一个人的战争最终以毁灭的方式结束。室友杀人起因说来简单至极,多是些生活琐事,却发展到杀人,毁了别人也毁了自己。诚然,室友之间存在矛盾是难免的,因为大家来自不同地域,家庭经济条件、学习层次等存在诸多差异的学生要同住一个屋檐下,容易因打呼噜、晚睡等小事引发宿舍矛盾,同时,现在的大学生多依赖于电子产品,上完课之后多沉迷于网络,这使得“室友”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因此,解决的关键在于室友之间要学会沟通。我觉得,学校对学生之间的矛盾,对“室友”存在的问题不该熟视无睹,更不该任其“自生自灭”,应该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行“干扰”,让矛盾尽快消失。

实际上,很多人的心里都有一个“魔鬼”,关键是如何管住这个“魔鬼”。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只要心里有什么不快,都应该鼓励他与别人交流。而要做到这一点,社会应营造出一种人文关怀氛围,让每个人感觉受重视;同时,对愿意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学生予以鼓励和尊重。人们需要意识到:有心理问题并不可耻,应该及早发现,尽快解决。于有潜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尤其是有伤人或自伤意图的学生,需要多部门协同合作,共同努力,争取尽早发现。为避免极端行为的发生,首先要在学生中提倡情绪的科学管理;其次,倡导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第三,向学生和老师普及心理危机的识别和干预方面的知识。提倡每个学生找知心朋友,这样,任何一个人在处于情绪激动状态时,都可以得到关心和帮助。”

篇2:投毒事件作文

2013年4月16日下午,复旦大学官方微博发布消息称,该校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经抢救无效,于当天下午3点23分在上海中山医院去世。上海警方表示,在该生寝室饮水机内残留水中检测出某有毒化合物成分,认定其寝室室友林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19日下午,上海警方正式以涉嫌故意杀人罪,向检察机关提请逮捕复旦大学“4・1”案犯罪嫌疑人林某。据调查,林某因生活琐事与黄洋不和,经预谋将他用来做实验的剧毒化合物“N-二甲基亚硝胺”从实验室偷偷带出注入寝室饮水机水槽。4月1日晨,黄洋因饮用饮水机中的水后出现中毒症状,后经医院抢救无效于4月16日下午去世。

又是一桩触目惊心的高校惨案,“黄洋事件”并不是第一件高校惨案。1994年清华大学女生朱令因铊中毒致残;1997年5月,北京大学发生全国第二起铊中毒事件,犯罪嫌疑人王晓龙是两名受害人的同学;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连杀4名同学;2007年6月,中国矿业大学发生3名大学生铊中毒;2010年,四川大学曾世杰因被人嫌人丑,杀一人,砍伤两人。

篇3:投毒事件作文

令人震惊的“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虽然已经过去几个月了, 但是社会舆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此事的追问与反思:大学教育究竟出了什么问题?从1995年、1997年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两起铊盐投毒事件, 2004年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扬州大学秋水仙碱投毒事件, 2007年中国矿业大学铊盐投毒事件, 2009年吉林农业大学郭力维尖刀扎死室友事件, 到2013年4月接连发生在复旦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金城学院、南昌航空大学和沙洲职业工学院的四起校园惨案, 确实不断地对大学生造成精神创伤, 一些大学毕业生也在网上发起感激昔日室友“不杀之恩”的倡仪。大学校园惨案为什么一幕幕上演?社会舆论在痛定思痛之时, 重重地把板子打在了大学教育身上, 认为大学教育功利化, 过多重视学生专业学习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品德修养与精神成长。也有人认为, 大学校园惨案只不过是“极端个案”, 无需人人自危与恐慌, 仅仅指望反思来减少罪行并不现实。笔者认为, 尽管此类校园惨案是大学教育不能承受之重, 反思也不可能完全消除, 但正视并理性探求其背后的复杂成因, 就有可能预防与减少校园惨案发生的概率。

一、大学转变评价理念是和谐舍友关系的基础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引起社会对大学宿舍舍友关系的高度关注。2013年4月22日《新快报》报道, 针对广州大学的1500份学生抽样调查显示, 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宿舍内部人际关系不满意。这并不是广州大学一所学校所独有, 宿舍已成为大学生矛盾的集中爆发地。有半数大学生不满舍友关系, 表面上看有一堆客观理由, 如虽然同居一室, 但学生来自不同地域, 家庭经济条件等存在诸多差异;学生多是独生子女, 往往以自我为中心, 不懂得宽容和谦让;学生在宿舍天天面对电脑, 舍友之间情感交流很少……但由表及里, 我们不难发现舍友关系难处的根源是高利害评价使然。

北京大学饶毅教授认为, 在应试教育体制下, 学校以总分为唯一挑选和奖励学生的评价标准, 孩子很小就意识到自己永远在跟别人排名, 跟自己越近的人越是自己的竞争对手甚至是“敌人”, 因而造成了中国特有的社会文化, 离你越近的人你越要打败他, 离你越近的人你越恨他。其实, 评价绝不仅仅是通过排名鼓励竞争, 更重要的是通过诊断促进发展。所以, 高校要摒弃习以为常的导致过度竞争的高利害评价, 逐步转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发展性评价。

二、大学生活礼仪教育比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人们普遍认为, 大学校园惨案令人震惊的残忍, 是当事人心理畸形的结果。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一项调查显示, 40%的大学新生、50%的大学毕业生有一定的心理问题。有媒体分析认为, 受家庭、社会、网络环境等不良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问题丛生, 甚至往往为一己私利, 不惜伤害他人生命。有学者认为, 大学教育往往强调学生如何成才, 不重视心理问题甚至将其视为思想道德问题, 建议大学教育扭转功利化的办学导向, 将心理健康教育贯穿到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的全过程中。这样的调查结果与反思不无道理, 但并没有涉及心理疾患的成因。

我们不难发现, 近年发生的校园惨案的起因都是一些琐事。大学生因琐事杀人看似令人难以理解, 但吴澧先生认为, 虽是生活琐事, 天天折磨你神经的累积效果, 也是很吓人的。事实上, 我国高校不仅重视心理健康教育, 而且还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救助, 却没有注意到会酿成校园惨案的琐事。笔者赞成吴澧先生的观点, 这类琐事是人际关系的润滑剂, 做好了, 大学校园可减少大量的“同室操戈”。大学可进行以如何做好琐事为内容的“生活礼仪”之类的教育, 会比现行空洞的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三、大学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

“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发生后, 教育问题再次被社会高频提及。近年, 在就业率等重重压力下, 一些大学确实越来越注重专业技能的教育, 而人文教育荒芜甚至缺失。泛滥的教育功利化使学校万事分数最大, 为了分数其他一切都可以排除, 家庭把“望子成龙”演绎为“别的全是假的, 分数才是真的”。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都陷入了只育“才”不育“人”的教育误区。雅斯贝尔斯反复强调, 教育过程首先是一个精神成长过程, 然后才成为科学获知的一部分。教育确实是需要触及灵魂的, 包括对生命内涵的领悟、对生命的敬畏、责任使命的承担、大爱和宽容等。

然而, 教育对人的价值迷失, 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把价值归结为利益, 又进而把利益作为思想的坐标, 只能产生功利的价值观———以就业等外在形式化的东西作为人的价值尺度, 而不看重人的思想情感、道德品行、精神境界。蔡元培说过:“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够发展自己的能力, 完成他的人格, 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 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就是说, 教育教人成人比教人成才更有价值。因此, 高等教育必须扭转功利化趋向, 在对学生进行专业训练的同时, 要加强“做人”的教育。

四、大学创设道德养成环境比道德说教更重要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曾说:“我们培养的学生要有对个人、对国家、对人类的责任感。如果学校教育只注重知识, 不重视德性培养, 那么培养的人越有知识, 越可能成为社会的祸害。”有学者认为, 令人遗憾的是, 大学道德教育存在着重“外部灌输”轻“主体自觉”、重“课堂宣讲”轻“生活体验”、重“耳提面命”轻“启发诱导”、重“显性教育”轻“渗透教育”等问题, 不能激发出学生的内在自觉性和主动性。因此, 道德问题在大学生中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和普遍。也有人认为, 该指责的不应只是大学道德教育, 而应涵盖整个漫长的儿童期、少年期甚至青年期, 从学校到家庭再到社会, 哪一环节都不能缺失。

事实上, 当今社会普遍出现沉迷于对财富的过度追逐现象, 家庭除为孩子投入重金换回分数外, 并没有投入多少精力到孩子的品德养成上, 基础教育看重“升学率”而轻视道德教育, 这些只是我国社会转型期暂时的道德现象。根据美国教育家杜威的主张, “我们称作学校的社会机构的首要职责, 就在于提供一个简化的环境”。当前, 大学道德教育的当务之急, 不仅要直接向学生宣讲道德理论, 更要追随着中华传统道德现代革新的脚步, 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道德养成环境, 让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 形成“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德习惯。

五、大学引领社会价值取向比被动适应更珍贵

在社会因“复旦大学研究生投毒”事件把板子打在大学教育身上时, 有学者认为, 大学作为社会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封闭的象牙塔, 社会价值取向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从处于转型时期的社会来看, 物欲的恣意横行、道德的渐行渐远、理想主义的消解、信念信仰的虚无、主流价值的迷失、知识分子精神的缺失等给大学生的成长提供了先天营养缺失的土壤, 无论是现实生活还是各种媒体, 到处充斥着虚荣、享乐、拜金的幻象, 金钱、权力、功名成为流行的价值取向。

《新周刊》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这是一个物质丰盛、诗意寡淡的时代, 一个盛产亿万富翁、欠缺生活家的时代, 一个“有一种毒药叫成功”、而人人饮鸩止渴的时代, 一个集体沉迷于高速工作、功利社交、名牌消费的时代。扭曲的价值观甚嚣尘上, 无时无刻不在熏染着大学生, 这应该引起大学的高度警惕。尽管大学必然受到社会的影响, 但大学作为负有社会批判责任的机构, 理应担当起引领社会价值取向的使命。因此, 大学要通过价值观教育, 不仅召唤学生走向更高的精神境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而且要引领社会扭转急功近利的价值取向, 形成良好的社会风尚。

六、如何让人心里的魔鬼沉睡更值得思考

校园惨案往往源于当事人心里的魔鬼。美国电影《偷天换日》里有一句台词:我相信每一个人, 我只是不相信他们心里的魔鬼。其实, 人人心里都有一个魔鬼, 在隐蔽的角落里沉睡着, 无声无息, 以至于很多时候我们认为它根本不存在。但遇到一种合适的环境它就会苏醒, 当有人心里那个魔鬼醒来时, 他看一定的人群就不再是同类, 而是草芥、蝼蚁甚至是不该存在的病毒, 欲除之而后快, 再无任何恻隐之心。正如顾骏教授所言, 自古以来, 不管采取何种“人文主义”的教育方式, 又有哪个时代没有个人的极端行为?纵观世界, 不管奉行什么样的教育理念, 又有哪个国家不会发生远比投毒更加恶性的事件?

上一篇:珍爱生命安全用电作文下一篇:低电压治理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