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悦悦事件作文

2024-05-04

小悦悦事件作文(共8篇)

篇1:小悦悦事件作文

由小悦悦事件想到的作文

由小悦悦事件想到的作文

大庆五十七中初三(5)班 张炜伦

10月13日,广东佛山市发生了震惊全国的“黑色七分钟”,两岁女孩小悦悦在马路上被车撞倒,司机没有停车,从她身上轧了过去。在随后的七分钟里,还有一辆车也从孩子身上轧了过去,陆续有18个人从小悦悦身边路过,无一人伸出援手。最后,一位拾荒的老太太把女孩抱到路边。小悦悦被送到医院后抢救无效于10月19日死去。

这件事的监控录像在网上曝光后引起了轩然大波。一时间,网友群情激愤,有的骂司机没有良心,有的谴责那18个路人太冷漠,有的指责父母照顾不到位……我要说的是,那18个人是多么冷酷,如果说司机有罪,那么他们就是间接地犯罪!拨打120很难吗?如果孩子早一点得到救助,也许她会活下来。这18个人中有青年人,有中年人,还有一个领着孩子路过的.母亲。她明明看见了小悦悦的惨状,却没有施以援手,她在教育她的孩子什么叫见死不救,什么叫冷酷无情。不知她看到录像中的自己作何感想。

小悦悦事件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大讨论。希望有关部门能严惩凶手。只有肇事者得到严惩,小悦悦才能安息。愿小悦悦是唯一一个在冷漠中离开的孩子。

篇2:小悦悦事件作文

那是一段令人揪心的视频。广东佛山一个五金城里,两岁女孩悦悦被一辆面包车撞倒、碾轧,接下来的几分钟,还有呼吸的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18个路人先后经过,但都当没看见,而其间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这令人心寒的一幕,直到拾荒阿姨陈贤妹经过,将悦悦搬离街心、在高喊中惊动了悦悦妈妈,才得以终止。终于,濒临脑死亡的小悦悦,躺在了医院的重症监护室。2011年10月21日,多次越过死亡线的小悦悦绝望地撒手人寰,她才来到这个世界两年,还不曾感受到这个世界的繁华和美好,而这个冰冷的世界和冷漠的国人就已经将她无情地抛弃……

逝者小悦悦,一个两岁的小女孩。这个秋天小悦悦见识了人性最冷漠的一面。也许直到离开的那一刻,她都不会想到国人的冷漠竟至于此!且不说坐视一个两岁生命自生自灭,是否过于冷血和残忍,就算不敢去扶、去拉,不能打电话报个警、叫个急救,让女童早点得到救治吗?如果每一个“我”都多一份热诚,多一点关心,那么即使社会风气不能就此得到根本扭转,至少也会让遗憾和悲剧少一点。

18∶1,多么让人遍体生寒的数字!

或许有些人想去救人,但又害怕“狗咬吕洞宾”,当这两种心理占据主导地位时,其实更多的是在想救人之后被诬陷怎么办?被索赔怎么办?

公交司机救人反被诬告,因为一个小小摄像头还其清白。“彭宇”效应,已经根植在每个人的心底。好事,做?不做?两难!很大一部分人则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心想我不去救人,后边的人会去救的。尽管有人曾因见义勇为被冤,尽管救人常不免带来某些“麻烦”,但是,见死不救甚至用冷漠来助纣为虐,是在撕裂社会的良知底线,消解公众灵魂深处的仁义善念。行侠仗义的黄飞鸿早已成为佛山历史与民风的一种代表,佛山 因此“城市名片”而在中国家喻户晓。不幸的是,近日佛山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不是因为黄飞鸿大师,而是因为一名两岁多的小女孩遭两辆车碾过身体、18名路人经过却无人问津。他们的冷漠,是让文明蒙羞的道德灾难。而这样的冷漠,绝非特例,却有日渐弥漫的趋势:比如频频发生的老人跌倒无人扶助,面对歹徒行凶无人挺身而出……”

让人诧异的是,在道德环境因各种冷漠渐显不堪之时,弱势者却义务反顾地表现出他们的仗义,比如这一事件中救助女童的拾荒阿姨陈贤妹,还比如那些扶起摔跤老人的青少年……社会道德要靠底层和弱者来维系脸面,真不知道是幸还是不幸。

篇3:小悦悦事件作文

一、对“小悦悦事件”中相关新闻标题的分析

首先回顾一下“小悦悦事件”的来龙去脉。2011年10月13日17时许,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 两岁女童小悦悦 (化名) 被一辆面包车撞倒和碾轧, 司机肇事后逃逸。之后将近7分钟, 还有呼吸的小悦悦孤零零地躺在路边, 18个路人先后经过, 但都视而不见, 其间小悦悦又被一辆货车碾轧。最后是一名路过的拾荒阿婆陈贤妹伸出援手, 将小悦悦抬至路边。

这一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发社会广泛讨论, 广州、佛山等地的媒体连续几天对事件进行追踪报道。通过比较、分析部分报纸对“小悦悦事件”的新闻报道, 笔者发现, 部分新闻标题的评论色彩过浓, 新闻标题有向评论化发展的趋势。本文将部分新闻标题按评论色彩的浓厚程度由高到低分为以下三类:

(一) 在新闻标题中强烈表达观点和态度的

2011年10月17日《佛山日报》头版对“小悦悦事件”的导读大标题是:“这一天, 他们令佛山蒙羞”;次日, 《佛山日报》头版对此事的导读标题延续了这一风格:“那一刻, 她让佛山骄傲” (见图1) 。一句“蒙羞”, 一句“骄傲”, 无不体现出强烈的情感立场和评论色彩。

10月18日, 《新快报》对《佛山日报》前一天的标题“这一天, 他们令佛山蒙羞”提出商榷, 并用整版篇幅讨论:“这一天, 谁令谁蒙羞了” (见图2) 。这是对“小悦悦事件”评论的再评论, 将不同媒体和微博上的言论进行综述归纳。

另一则在新闻标题中带有强烈评论色彩的标题是, 2011年10月16日《羊城晚报》在报道“小悦悦事件”时使用的大标题:“两车先后碾过两岁女童十多冷血路人见死不救” (见图3) 。“冷血路人”这一说法, 含有很强烈的谴责意味。

(二) 新闻标题中带有一定评论色彩的

2011年10月17日《新快报》导读版对“小悦悦事件”报道的大标题是:“谁来‘拾’道德的‘荒’?” (见图4) 。这个标题有一定的评论色彩, 对18名见死不救的路人的道德缺失提出了批评, 表达了立场, 但是态度并不激烈, 更多地给人以思考。

同一天, 《新快报》共用四个版讲述“小悦悦事件”, 在第04-05版中, 使用了“看看18路人冷漠到什么地步!”的大标题, 在第06版中, 则使用了和导读版一样的标题:“谁来‘拾’道德的‘荒’?” (见图5) 。

应该说, “谁来‘拾’道德的‘荒’?”和“看看18路人冷漠到什么地步!”两个标题都带有评论色彩, 蕴含着感情和立场在里面, 但相比《佛山日报》“令佛山蒙羞”、“让佛山骄傲”之类的标题, 还是有一定的克制。

2011年10月18日《新快报》头版大标题为:“我们不做中国的路人”。大标题下, 摘录了有关“小悦悦事件”的部分网络言论, 以及当天《新快报》头条评论里的句子。这种在新闻导读版通篇刊登言论的做法, 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个典型表现, 它鲜明体现了一种态度, 且观点并不算强烈和偏激, 但这些态度究竟代表着报社的立场, 还是言论者自己的立场, 是很模糊的。这种评论规格不明、评论主体不明的评论化标题出现在报纸的头版, 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且容易被认为其代表着报社的立场, 而一旦这些观点不被读者所认可, 报社就有丧失客观、专业的巨大风险。

(三) 新闻标题尽可能保持客观叙述

《南方都市报》对“小悦悦事件”的报道则一直尽可能地遵循着客观叙述的原则, 避免将过多情绪和观点融入新闻标题和报道之中。如2011年10月16日《南方都市报》导读版对“小悦悦事件”的大标题是:“两龄童两遭车碾18路人冷漠走过”, 以及10月17日的大标题“除了肇事司机还恨冷血路人” (见图7) 。“冷血路人”一说虽有很强的感情色彩, 但因直接引自被碾女童家人之口, 就淡化了标题本身可能带来的评论色彩。这样既表达了一种态度和情绪, 也不违背客观的准则。

二、新闻标题评论化的利弊分析

总体来看, 尽管“小悦悦事件”中18名路人的冷漠让人出离愤怒, 但多数报纸在处理此新闻时都尽量保持了冷静和客观的态度, 将新闻与评论分开、事实和情感分开。不过, 个别报纸在新闻标题中出现评论色彩过浓的情况, 应该值得警惕。事实上, 新闻标题, 尤其是报纸导读版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值得业界和学界就此展开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它到底是代表未来发展的大趋势, 还是一种应该被警惕的趋势?

目前能搜索到的有关“新闻标题评论化”的文献只有吉林大学黄也平发表的一篇文章《“第三种新闻”:选择与可能——新10年中国新闻“评论化转向”现象分析》[1]。该文认为, “第三种新闻”是一种以评论为中心组织起来的新闻样式, 这种“评论化”既表现在“新闻标题评论化”方面, 也表现在“新闻内容评论化”方面。但与黄也平的观点不同, 笔者并不认为“‘第三种新闻’很可能是当今社会更为需要的新闻方式”, 相反, 笔者认为新闻与评论的边界即使在当今网络时代也需厘清, “第三种新闻”是一种值得警惕、应予避免的趋势。本文将侧重分析“新闻标题评论化”可能带来的利弊, 进而说明无论是标题, 还是内容, 新闻的“评论化转向”都应予避免。

(一) 新闻标题评论化容易吸引读者

随着人们接受新闻信息渠道的日趋多元, 很多新闻等到被报纸报道时已经不是新闻了, 相当多的读者可能已经通过微博等渠道了解了大致的新闻事实。这个时候, 如果在新闻标题, 尤其是报纸导读版的新闻标题中表明一种态度或观点, 即为新闻标题添加一些评论色彩, 就很容易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新闻标题评论化的效果或者说优势在微博上表现得尤其明显。评论色彩浓厚的新闻标题容易得到微博网友的喝彩和赞同, 特别是当标题中的观点与他们所持的观点相同的时候。但另一方面, 让所有人都接受一种观点显然不现实, 任何一种观点和立场都可能有潜在的反对者, 如果评论化的新闻标题挑战了网友所持的观点, 则整篇报道乃至整张报纸的客观、专业立场都将受到挑战。

新闻标题评论化带来的风险就是以暂时的“博人眼球”牺牲报纸一向追求的客观、专业立场。将事实与观点分开, 应该是报纸秉承的一条重要原则。

(二) 新闻标题评论化恐影响专业性

新闻标题评论化能够体现出较为明显的主观评价或立场倾向, 但其评论主体却是非常模糊的。标题中的倾向或者观点到底代表着编辑、记者, 还是总编室, 甚至整张报纸?读者并不了解, 只能揣测, 而多数情况下, 导读版的新闻标题容易被视为代表着整张报纸的立场和观点。

而新闻评论则不同, 它的主体是很明晰的, 社论、评论员文章、个论、来论等不同规格代表着不同的评论主体。尤其是很多评论版面还会注明:“本版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与报社立场无关。”对比之下,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几乎是绑架了整张报纸的立场, 与报纸所追求的客观、专业主义相去甚远。

新闻标题评论化是观点先行, 将编辑或记者的观点强加于读者, 让读者带着“偏见”去了解新闻事实。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 会让人怀疑新闻报道本身:报道是否坚守了新闻专业主义立场?是否给相关各方公平的呈现和表达空间?是否含有编辑或记者较强的主观色彩在里面?在新闻报道里既想表达立场, 又想坚守新闻专业主义, 这恐怕不是能够做到二者得兼的。

三、新闻标题评论化的其他案例分析

事实上, “小悦悦事件”只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个最新案例, 近段时间以来, 新闻标题评论化的趋势有愈演愈烈的迹象。众声喧哗的时代, 传统媒体坚守客观冷静的新闻专业主义立场越来越不容易, 部分报纸总是忍不住在报道新闻的同时夹带着自身的观点, 模糊了新闻与评论的界限, 导致既伤害了新闻的客观性, 也影响了评论的专业性。

以“郭美美事件”为例。2011年8月4日《长江日报》在第22版娱乐新闻版面刊登了一则报道, 大标题是:“郭美美的爱马仕一个她妈的一个干爹的” (见图8) 。虽然对娱乐新闻的要求可以不那么严格, 虽然这则新闻标题看上去也只是对事实的描述, 但是, 标题中包含的嘲笑与刻薄态度已经跃然纸上, 形成一种心照不宣的讽刺。

又如, 2011年10月7日《新快报》头版对“乔布斯去世”这一新闻所作的导读, 大标题是“苹果落地”, 旁边两段文字如下:

“久经考验的资本家, 伟大的市场经济战士, 乔布斯不幸因病去世, 享年56岁, 这是全世界果粉不可估量的损失。国家领导人奥巴马亲自发去了唁电, 充分肯定了乔布斯光辉的一生。无党派人士比尔·盖茨、巴菲特也通过微博表达了慰问。望各界化悲痛为购买力, 积极做好迎接爱疯5上市的工作。

乔布斯永垂不朽!” (见图9)

这两段新闻导读, 放在报纸头版的重要位置上, 可以说也是新闻标题评论化的一种体现。它试图用戏谑化的表达来化解乔布斯去世带给人们的无尽哀伤, 但这种“创新”是否达到了它预想的效果, 从微博上毁誉参半的评价来看, 显然争议性极大。

四、结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发展趋势往往和新闻报道本身的评论化发展趋势是紧密相连的。如果新闻标题的评论色彩过浓, 基本上新闻报道也会写得夹叙夹议, 充斥着记者或编辑的观点、态度在其中。但是, 新闻的客观性一直是媒体所致力追求的目标, 如果报纸上的新闻报道都以“评论化报道”的面目出现, 必然会损害报纸的客观、专业立场。

有观点认为, 微博上发布的信息往往就是事实和观点混杂的。是的, 作为个人信息发布平台, 个人微博用户在选择发布某条信息的同时往往会附带自己的观点, 这是被大家所接受的;但经认证的、代表某一媒体发言的组织微博用户, 在发布微博时依然会注意将事实与观点分开或是明确标注, 这也符合大家对组织微博用户的期待。毕竟, 每个人都希望做出独立判断, 而独立判断的前提, 正是获取不偏不倚、干净的不夹杂观点的新闻事实。

如上所述, 类似在报纸导读版鲜明亮出观点、将新闻标题向评论化方向制作的行为, 需要警惕。因为读者会疑惑, 新闻标题中的观点, 究竟是代表报社的立场, 还是具体值班编辑的立场?评论主体不明、评论规格不清的表态很容易给读者带来困惑, 尤其是报纸头版 (或导读版) 用整版篇幅来讲述一个新闻事实、表达一种观点的时候 (如图6、图9) 。

本文认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是一种值得警惕的趋势, 它在吸引读者注意力资源的同时, 往往是以牺牲报纸致力追求的客观、专业原则为代价的。将新闻与评论分开, 事实与观点分开, 依然应该是被严格恪守的报纸编辑准则。

摘要:近来, 报纸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愈发明显, 尤其体现在报纸的导读版上, 新闻标题往往放弃了提炼事实的功能, 变为对事实的评论。笔者认为, 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值得警惕。本文以部分报纸对“小悦悦事件” (即佛山18名路人对两次被碾女童小悦悦见死不救) 的新闻报道为例, 同时结合其他相关新闻案例 (如“郭美美事件”、乔布斯去世等新闻报道) , 来剖析新闻标题的评论化趋势, 以及它可能导致的相关后果。

关键词:新闻标题,评论化,“小悦悦事件”

参考文献

篇4:小悦悦事件

2011年10月24日,广东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检察院经审查,决定以涉嫌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小悦悦被碾案犯罪嫌疑人胡军。10月13日下午,在广东佛山南海区广佛五金城内,2岁女孩悦悦被两辆车先后碾轧,7分钟里18个路人都视而不见,直到拾垃圾的阿姨陈贤妹把孩子抱起。小悦悦随后被家人送到医院抢救,最后因伤重死亡。

二、多维解读

2011年广东佛山小悦悦事件成了人们心头挥之不去的痛,可以说,它就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不同人的不同心态,不断地拷问着每个人的良知,考验着社会的诚信力。这也是一个训练多角度思维的写作素材,我们可以从如下角度解读:

1.路人角度

这一角度可作正反观。

从反面来看,18个见死不救的路人行为已是千夫所指,需要批判。其实,小悦悦事件中最可怕的不是交通事故,而正是路人的冷漠与麻木。面对一个即将逝去的只有两岁的鲜活生命,怎么能忍心离开?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拒绝冷漠,伸出你的手,让人间变得有温情。

进一步挖掘,路人何以冷漠?广东佛山经济比较发达,人们腰包虽鼓了起来,可道德却在沦丧,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不能一味谴责那18个人,而要反思我们的法律制度是不是完善:为何常有救人反被诬告且败诉的事件发生?为何社会上有堂而皇之地“碰瓷”而得益的人存在?面对这片滋生道德冷漠的土壤,政府如何采取措施,让这些麻木的人心灵变暖?由此,我们可提炼出观点:医治麻木的国人心灵,远比让他们富起来重要。

2.胡军角度

就肇事后不救人反而逃逸而言,胡军的被捕应是罪有应得。问题是他造成事故之后为何逃逸?是怕承担责任,还是想侥幸隐瞒?由此可以提炼出观点:要诚实做人,勇于担当。

除了个别灭绝人性的人用车撞人外,大多交通事故都是驾驶不小心造成的,我们也可以把上述事件看成一起一般的事故。从驾驶者角度看,我们可提出“谨慎驾驶,珍爱生命,幸福他人”的观点。不过,这有些老套。我们还可透过现象看本质,进行深入反思:为何这些年“马路杀手”有增无减?能否从源头上堵住此类事件发生?经常看到驾照考试时有人网开一面,对熟人放松要求,这不就是在培养“马路杀手”吗?一个地方这样,全国又有多少这样的地方?想想多么可怕。由此可提炼出观点:交警部门要从严发证,堵住事故源头。

3.家长角度

小悦悦的父母痛失爱女,已然不幸,我们不便再揭人疮疤。但为了小悦悦事件不再重演,我们不得不反思,作为小悦悦的监护人,父母的责任有没有尽到?有报道说小悦悦一般都在五金城里同其他小朋友玩,此次是出去买东西才遭此横祸的。照常理,两岁的孩子怎能去买东西?她哪来的钱买东西?若是家长给钱去的,这个家长就是无知了。出事这段时间里,监护人不在场,本身就不应该。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责任重于泰山,疏忽酿成灾祸。正如欧阳修所说“祸患常积于忽微”。

另外,小悦悦的家长没有对陈贤妹的救人之举持异议,事后,还将人们的善款捐给骨髓移植者,这与南京彭宇案中的老太太形成鲜明对比,十分可贵。由此,可提炼出观点:人生不管遇到什么变故,都不能改变节操与失去良知,正所谓“士穷节乃见”。

4.陈贤妹角度

她虽是一个拾荒者,却是小悦悦事件中唯一出手救人者。由此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爱心不分贵贱,助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应该发扬光大。

但我们还要进一步反思,为何出手救人的是拾垃圾的陈贤妹,而不是其他人?难道她不怕被惹上官司?或许因为她无所顾忌,于是就不瞻前顾后,凭着良心施以援手。由此,我们可得出观点:在挽救生命的问题上,瞻前顾后是自私的行为,无私方可无畏。

不管怎么说,陈贤妹与前面的18人不同,她出手了,她对政府的奖励感到不安,认为不是自己劳动得来的,这正说明她的善良。所以,救人是出自内心的善良。这一本质往往在不太富裕的人身上出现,而在相对富裕的人身上消失,这种反差应该引起人们的反思。

5.社会角度

这一角度可生发的内容就多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佛山文明办做事后诸葛,奖励陈贤妹,固然可嘉,但这样的事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政府部门是否该出台相应的法律,有效保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使人们不再冷漠?由此可得出观点:政府部门应立法保护见义勇为。

(2)每个公民都要用此事拷问自己的良知,假如是“我”在现场该怎么办?会不会是视频中的前18个人?估计作为旁观者很愤世、临到自己头上又是另一番样子的大有人在。由此。我们可得HJ观点:做人要言行一致,应该做了再说或做了不说,空谈无助于解决问题。

三、它山之石

对小悦悦死亡的痛惜,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舆论。客观地说,这18个路人中,可能确实有被舆论误伤的。但是,一个路人为了出名,假冒“肇事者”,只是为了所谓的出名;而救起小悦悦的拾荒阿婆陈贤妹,反而被一些人冷嘲为“想出名”……这种种不正常的现象,确实让我们不寒而栗,甚至比18个冷漠的路人,更让我们惊心。

网络上对见死不救无情谴责的舆论,一浪高过一浪,但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舆论主体,是不是就敢拍着胸口说,如果“我”在场,一定会去救?18个路人都侧目而去,如此“高比例”的冷漠和网络上的激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但是,我怯怯地问一声:假如这些谴责者恰巧路过,他就一定不会是“冷漠”的路人吗?我看未必!

大比例的冷漠者,恐怕不仅仅反映了事发当地道德生态的荒漠化,更反映了我们所生活的现实世界。一方面,我们热衷于躲在安全的角落谴责冷漠者;另一方面,我们又可能拿制度作托词,拿“彭宇事件”的不测后果来自我麻醉,自我安慰——见义勇为的成本太高,风险太大,还是做一个安全的观望者吧。主流舆论的热切与实际参与者的怯怯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恰恰说明急公好义、见义勇为的淳化之风已经稀缺,道德冷漠症逐渐污染社会空气,道德沙漠化也越来越严重了。

我不认为我们的道德水平已经沦丧至不堪的地步了,对这18个路人,我们不应一味地谴责。谴责无济于事,应当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事情做起。媒体也不要沉湎于炒作“类彭宇”事件,这反而会放大负面舆论,影响人们见义勇为的信心。

(节选自《除了谴责,我们更需要思考》)

四、新闻链接

1.继31日捐助茂名白血病患者6万元后,2011年11月2日中午,小悦悦父亲王持吕又向一位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捐出 3万元善款。他表示,将会捐出所收到的全部善款,用于帮助有急迫需要的儿童,并以此唤起社会各界人士对儿童的关爱。

2.2011年10月19日,江西南昌广场东路,一名2岁女孩被汽车撞倒并被压在车下,周围众多民众携手抬车救人。

3.2011年10月17日下午,佛山市南海区、大沥镇两级文明办领导到陈贤妹家中探望,分别给予陈贤妹1万元奖励,并对其救助小悦悦的爱心之举赞赏有加。

4.2006年11月20日早晨,一位老太太在南京一公交站台等车。人来人往中,老太太被撞倒摔成了骨折。一个叫彭宇的小伙子,主动扶起老太太并应其儿子的恳求,协助送老太太去医院。老太太儿子说自己带的钱不够,彭宇又掏出 200元钱垫付住院费。然而就在彭宇准备离开时,老太太突然一口咬定是彭宇撞了她,予以否认,老太太的儿子立刻报警,此后又一纸诉状将彭宇告到法院,要求赔偿。

篇5:小悦悦事件感想

篇一:小悦悦事件感想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广东佛山两岁的王悦(小悦悦)刚从幼儿园回来,妈妈收衣服去了。像往日一样,小悦悦一个人在家门口的巷子里玩耍着,厄运突然降临,一辆迎面驶来的面包车猛然加速,将悦悦撞倒卷到车底,右侧车轮从悦悦胯部碾过。司机停了一下车,又加油门开走了,后轮再次从悦悦身上碾过。

一个目击者从她身边走过,看都没看她一眼。又有两名路人从悦悦身边经过,同样漠然不理。这时,一辆小型货柜车开了过来,司机好像没有看到地上的悦悦,再次从她身上碾过。此时的悦悦已经一动不动。接下来的5分钟更像一场噩梦,有十多位路人从悦悦身边走过,每个人只是看了看,没有人伸出援手,哪怕是打个电话求助。路边的店铺里似乎也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人出来看一眼。就这样,先后18人从悦悦的身边走过。

最后还是有一位善良女性来救了这一位孩子,一位捡垃圾的大婶。也许在中国社会的最底层,这份善良还没有磨灭。

中国现在富翁很多,但是毫无疑问,同时也是世界上精神最贫穷的国家。

中国,是一位巨人,从外表上看。而它的内脏,所有主要器官,却已烂了,已经发臭了。

中国自从毛公砸烂四旧,多次运动,已让人性丑恶之极,道德沦丧,人间再无信任。到邓某摸着石头过河,物质第一,金钱至上,提出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个伪命题,中国人便彻底地沦为金钱和权力的奴隶。毫无信仰、毫无道德约束的中国,成为世界人民的笑柄。

中国要想成为世界强国,光有金钱是不行的,更需要成为一个让世界各国人民尊敬的国家。

彭宇案是促使中国道德沦丧到极点的一个标志性案件。2007年,一个叫彭宇的年轻人去年好心扶一名跌倒在地的老人并送去医院。不想,老人及家人得知要花费数万元医药费时,异口同声指其撞了人,要他承担数万元医疗费。索赔未果后,老人向法院起诉,要求赔偿损失13万多元。2007年9月5日此案一审判决,彭宇被判一次性给付原告元。判决书称“彭宇自认其是第一个下车的人,从常理分析,他与老太太相撞的可能性比较大。如果不是彭宇撞的老太太,他完全不用送她去医院”。

此案判决一出,舆论大哗,本来已经毫无道德观念的中国人,更加确信,好人无好报,好事做不得。

目击者:老太自己摔的据证人陈先生在今年7月6日第三次开庭时所做陈述,他看到的情况是:老太太手里拎着保温瓶,向第三辆公交车跑去。她跑到第二辆车的车尾时,不知为什么就跌倒了。这时,他看到从第二辆车后门下车的彭宇走了几步,上前帮忙,然后自己也上前帮忙,并打电话叫老人的儿女过来,整个过程大约半个小时。

徐老太太曾在法庭上称不认识陈先生,当时不是他帮助的自己,陈先生非常气愤,提出自己当时曾用自己的手机帮老太太打电话,手机里有通话记录可以证明。

现今的中国,正被一帮嗜血狂徒,裹胁在一辆早已失控的动车,一直往前冲,冲向万劫不复的地狱深渊!

篇二:小悦悦事件感想

从小悦悦事件中,有人说中国变成了一个缺德的国度,可是这位母亲强忍着撕心裂肺的心痛,虽然小悦悦没有能逃过死亡的厄运,为什么还要夫妻双双下跪在这位拾荒的陈贤妹阿姨脚下啊?而拾荒的陈阿姨虽然命苦,一贫如洗,为什么这第十九位过路人,却成为第一位救人者。有道是“贫贱不能移”,其实,救人与感恩的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在中国老百姓的心中仍然是重如泰山啊!只是为什么就有那样的中国人,满嘴仁义道德,浑身上下都是原则,还要争着一辈子在做人民的公共仆人、佣人,而这些人的良心几乎一个个比冰心还冷酷呢!又有多少人被这些“公仆”定下的游戏规则,逼得其不敢再见义勇为了,可悲啊!究竟谁是杀害小悦悦的凶手,这还用多说吗!?

此时无声胜有声啊!在背靠着一片灰白的,墙壁众多的人间阴影,痛定思痛的母亲陷入了沉思。这个世界实在是太残酷了。不过,我想也许小悦悦这一走并非是坏事。她也许是一位小天才,过早的嗅到了当今世道的不公,这样一走,以后她再也不用尝毒奶粉了,什么地沟油就与她彻底无缘啦,父母再也不用担心,有朝一日小悦悦到幼儿园去,会遭下毒手的危险呢。再说你爸又不是李刚,只是一对在异乡打工做父母的,在这样的社会中,能为她今后带来多少>幸福?做父母的,再认真的想一想吧:在中国,与那些多多少少被人整人,整死的冤死鬼相比,小悦悦过早地离开了人间,还算是有福的呢!与其在人间受苦一辈子,还不如趁自己在不懂人事之前,一了百了的痛快呢!祝小天使一路走好吧,但愿小悦悦的再次投胎会比现在会更加幸福呢。

篇三:小悦悦事件感想

两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社会,也牵动着亿万人的心。广东省领导前往医院探望,拾荒阿婆陈贤妹捐出奖金,天南海北的人致电祈福,更有许多素不相识的人和企业竞相捐款„„人们的目的只有一个让爱的暖流唤醒小悦悦,让>人间真情挽留住悬崖边那弱小的生命!

同时,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救赎”也在进行着。连日来,围绕小悦悦事件的网上论坛、微博跟帖数以百万,谴责挞伐如潮般指向冷血的“路人”,在原生态的民间舆论场中,虽然不乏偏激和非理性成分,但喧嚣背后清晰凸显着主流民意,映射出社会的良知和基本伦理。18名路人的冷漠撩起了现实残酷的一角,但公众用自己的行动证明,冷漠不是现代社会的必然抉择。

面对被车轧的小悦悦,漠视和救助之比为18:1,多么不堪、不齿,而又让人难以相信的一幕!面对倒于血泊中的弱小生命,18路人为何出现了“群体性”的“道德沦陷”?这看似偶然的事件,揭示出怎样的社会病症?扪心自问,假若这事让自己摊上,你是否真会与那些路人不一样?

应该说,18路人不是坏人、恶人,他们是思维健全的公民,在家庭和熟人间,他们甚至可能是有担当负责任的人。但在小悦悦事件中,他们的冷漠和对责任的逃避,不仅让小悦悦幼小的心灵受伤,也演绎出一幕触目惊心的“道德公共事件”。

善,是维系人类社会的润滑剂,也是一种正义,一种责任。失去了善的道德护佑,社会每一个体都可能沦为受害者。毋庸讳言,18路人“冷漠现象”的背后,折射出一些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这就是我国由乡村“熟人社会”向都市“陌生人社会”转化中的社会伦理困惑和价值观重塑。传统的乡村熟人社会,血缘和地缘的亲情,给人与人的>守望互助系上牢固的纽带。而到了“陌生人社会”,安全和社会信任度的降低,许多看似简单的事却让人们无所适从,戒备、过度防范,更增添社会行为的踌躇和茫然。“不吃陌生人的糖果”,“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这是从家长到学校给孩子的忠告,又何尝不是成人及整个社会的“秩序规范”。这种社会转型中“陌生人伦理”和过度防范意识,既加大了社会运作成本,也拖累人们的生活及社会的和谐安宁。

巧合的是,数年前,美国哈特福德市也曾发生过类似事件。一位78岁的老人被两辆车碾过,随后,9辆车驶过其身旁,没人停下救助,诸多路人也无动于衷。此事震惊了美国社会,也引发当地“寻找灵魂”的大辩论。美国有学者还做过试验,观察从小镇到大城市,对人遇难救助的不同反应。结果显示,在小镇熟人社会,人们扶危救难的出手率,远高于城市的“陌生人社会”。这说明,环境变化确实影响着人的施善行为。

篇6:小悦悦事件有感(共)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社会的焦点聚焦在陈阿姨见义勇为的事上,她先后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法治人物”、“最美中国人”、“中国玉德人物”、“责任中国”2011年度公益人物、“良心人物”等荣誉称号。(在清远市、佛山市分别评为“见义勇为道德模范”, “见义勇为先进个人”的称号,并颁发荣誉证书、牌匾及慰问金等,)媒体竞相采访报道陈贤妹的见义勇为事迹,以不同形式慰问陈贤妹,高度赞扬和褒奖她的救人义举。

社会媒体对陈阿姨的高度赞扬,是基于18个路人对小悦悦见死不救,冷漠无情,而陈阿姨主动救人,见义勇为的缘故。因此,在强烈的对比之下,陈阿姨之举,得到社会高度赞扬。但是,社会过度的关注,我认为这是不值得提倡的。原因有很多,大多情况下,电视媒体,新闻,报社等是怀着自身出名的目的,想通过陈阿姨来提高他们的知名度,显然这只是一种变性做秀的形式。他们为了采访陈阿姨,拿的第一手资料,不禁从佛山到她的老家阳山千里追踪,严重影响了陈阿姨的正常生活。而事后,老家更是热闹不停,放鞭炮,舞狮祝贺;而访客接踵而来,踏破了陈阿姨的家门;而她更是一次又一次的受邀,参与各式各样的公益活动,这严重地颠覆了她原来平静的生活。当时,她单纯地想救人,却无意出名,给她带来了正如她所说的“麻烦”,这显然不符合陈阿姨的意愿。

无可否认,陈阿姨的见义勇为的事迹是我们一致认可的。但是,我们理智地回到小悦悦的经过,陈阿姨看到小悦悦倒睡在地,把她抱到路边,然后大声呼救。这只是一个简单的行动,不应该引发了过多的赞扬。这不危害自身的利益的前提下,主动帮助别人,这种简单的助人方式本身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们应该把它看作为一件平常事。同时,它是中华民族一直以来倡导的一种美德,助人是快乐之本,送人玫瑰,手有余香,帮助别人摆脱困境也快乐自己。每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自觉去做这一凭良心的事,所以,我认为社会过多的关注和赞扬是不合理的。

那么,我们反思一下,像陈阿姨那样,简单地伸出仁爱之手就可以给小悦悦带来生死攸关的救助,但是,为什么还有那18个冷漠无情的路人呢?因为社会的歪风邪气横生,各种恶事层出不穷,我们为了不危害自身,却违背了自我良心选择明哲保身,久而久之,一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是姿态就此养成,从而冷漠的社会风气的恶性循环。孟子说过,“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是的,人的本性是具有恻隐之心的,而救人本应该是天经地义,凭良心的事,应该是道德的最基本的底线,需要大家出于仁爱的心去助人,但是现在,我们却把它作为道德的最高尚标准来过度的表扬和赞许,显然,这不符合我们的道德进步的要求,不符合时代的进步啊!我们应该把见危救人作为自身道德准则之本和行动指南,从心出发,真正地助人,把助人作为小事,当成生活的一部分。同时,社会应该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来管制那些见死不救的人,对其处一定的警戒惩罚;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保护主动救人的人群,减少他们的后顾之忧;多一些提倡正确的道德观,营造良好的道德氛围,让大家乐于救人;这样,积极向上的心灵,良好风气就会慢慢形成,人们才能真正地得以幸福,和谐,安详,快乐的生活,营造出更和谐,友好地社会氛围。

资料补充:

直到现在,陈贤妹还是不明白为何自己会成为焦点。“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记者来采访我,我只是平平常常地帮一个小孩。就像看到有人摔倒,扶他起来。这是很平常的事情,又不会很辛苦。”

让陈贤妹没有料到的是,这个寻常举动会颠覆自己的平静生活,“我怎么会知道扶起一个小女孩会带来这么多‘麻烦’”。为了躲开媒体的围堵,陈贤妹从佛山回到了阳山,但迎

接她的同样是“热闹”。“家里放鞭炮,还舞狮,我说不用这么麻烦了,在家里看到小孩摔倒也要扶起来的。”陈贤妹说,“希望领导别关心我得了,让我平平淡淡这样过日子就好。”

小悦悦事件至今,接踵而至的访客几乎踏破了家门,无论是在佛山出租屋,还是在阳山老家,一次又一次重复着同样的话语,一遍又一遍接受着类似的拍摄,频繁出席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她很少对来者说“不”,因为她不知道怎样拒绝,就像她不知道如何“见死不救”一样。

12月15日上午,在阳山老家短暂停留两天后,陈贤妹又一次踏上了前往北京的飞机,参加由搜狐网和京华时报主办的“坚守底线——平凡的良心”感动人物评选活动。就在两天前,她刚在广州参加了“责任中国”公益行动奖评选活动。

篇7:关于小悦悦事件的评论

【真相还原】

2011年10月13日下午5时30分许,一出惨剧发生在佛山南海黄岐广佛五金城: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被一辆面包车两次碾压,几分钟后又被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18个路人,竟然对此不闻不问。最后,一位捡垃圾的阿婆陈贤妹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小悦悦在广州军区陆军总医院重症监护室,脑干反射消失,已接近脑死亡。2011年10月21日零时32分,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零时32分离世。

【深刻反思】

汪洋:呼吁深刻反思“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

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

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本报讯最近佛山市发生的“小悦悦被车碾压事件”引起社会上的广泛关注,也牵动着省领导的心。在10月20日省委常委会研究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时,省委书记汪洋呼吁,要认真反思出现悲剧的根源,要用“良知的尖刀”来解剖我们身上的丑陋,要忍着揭开疮疤刮骨疗伤的疼痛,唤起全社会的警醒和行动,在公众参与下创造一种扬善惩恶的制度条件和社会环境,努力减少和避免小悦悦类似悲剧在广东再次发生。

汪洋说,小悦悦两次被车碾压而18个路人无人出手相救的悲剧,让人痛彻肝胆,心灵受到巨大冲击。我们不否认这个社会有道德、有良知的人是绝大多数,但这次事件中是18个人而不是一两个人所表现出的冷漠,折射出的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它是我们工作中长期存在问题的反映。我们在消除贫穷追求财富增长的过程中“一手硬”、“一手软”,是导致这种社会冷漠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对此我们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道德堕落更不是社会主义。悲剧的发生反映了长期以来我们在发展方式上存在的弊端。改变这种状况,广东必须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深刻反思发展理念上的不足,在牢牢扭住经济建设中心不动摇的同时,要根据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更加注重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社会蓬勃向上。(岳宗)

各界:佛山女童遭碾

悲剧折射社会深层次原因

6天前,年仅2岁的女童小悦悦在佛山南海一处五金城里被两辆面包车先后碾过,“惊心”7分钟中有18人路过,却无一人伸出援手,该事件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19日,广东省社会各界人士齐聚一堂共同反思事件背后的原因,与会者普遍认为,事件折射出的社会深层次原因非18个“陌路人”所能承担。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几乎所有民众都将谴责的声音投向了18位见死不救的路人,而在这之前,已经发生过南京彭宇案以及天津许云鹤案等见义勇为却被反咬的典型事例。

广东省社科院研究员陈忠烈说,18位路人固然有错,但事到如今,人们应该更多地去反思悲剧背后的原因,“这种悲剧在中国不是首例,小悦悦事件发生后,所有人都在讨论道德底线沉沦的话题,我们应该深思是什么导致了这种社会氛围,而非站在道德制高点谴责违反道德者。”

华南师范大学理论部副主任谈方则表示,要重建人们见义勇为的精神,应该呼唤每个人 1 守护自己的道德底线,而不是指责社会不公平,指责18个冷漠路人,每个人都要反思自己是否今后能在类似状况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谈方建议,希望在小悦悦事件发生地建立一座纪念碑,以警醒和告诫人们应保持的优良传统,同时还要进行“好人好报、坏人受惩”的专项行动。陈忠烈也建议广东在法制建设中充分考虑民族的优良传统。

佛山南海区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黎玉婷从其身份的角度解读了该事件,小悦悦事件就发生在该服务中心所在的社区里。黎玉婷说:“事件对我们的震撼很大,从18个路人所谓我们看到的是当下人们邻里关系的人情冷漠,如何去重建一个‘守望相助’的社区关系,是社工应思考的问题。”

19日,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传来消息,小悦悦病情已进一步恶化,医院正全力抢救。该医院副政委刘广秀介绍说,医院每天都围满了前来探望小悦悦的媒体和市民,目前医院已与省内外名医专家沟通,共同研究抢救方案。刘广秀说:“小悦悦事件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值得反思,而医院此刻最重要的就是‘救死扶伤’。”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广东的慈善机构、志愿者们纷纷伸出援手。截至19日,小悦悦家人收到捐款已超过27万元人民币。广东省慈善总会秘书长许敏谦透露,接下来他们会协助小悦悦的父母妥善处理善款,或者会考虑建立一个“小悦悦”慈善基金。

专家:告慰小悦悦应先改彭宇案判决思维

10月21日凌晨,佛山被碾女童小悦悦终因抢救无效而离世。舆论痛惜之余,有不少人呼吁,借鉴国外经验,以立法形式“保护见义勇为者不被诬陷”,规定“见死不救者应受惩罚”。

对此,上海交通大学法学院院长季卫东教授向中国青年报记者表示,“立法告慰”的效果不宜作过高估计,相形之下,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也许更为现实”。

据了解,美国、德国、加拿大和新加坡等国的法律中,均有见义勇为者“免责”、见死不救者“受罚”的相关规定,这些也成为公众眼中值得借鉴的“他山之石”。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中国法研究中心教授本杰明·利伯曼、中国政法大学中德法学院副院长马克·汉斯今天都向记者表示,在他们看来,西方社会中的“救人意识”并非主要通过“立法”来塑造的。

“在美国的大部分州,确实有某种形式的《好撒玛利亚法》来保障助人为乐者,使其一般不会因为救人过程中的疏忽而遭到起诉。”本杰明·利伯曼表示,“但纸面上的法律,究竟能对现实产生多少实效?实证研究表明,见义勇为的频率,并不建立在它是不是一种‘法定义务’之上。”

马克·汉斯也向记者证实,德国刑法中确实规定对一些“举手之劳”却见死不救的行为,要课以1年以下监禁或相当数额的罚金。“但是,我相信,如果你问一个德国人为什么他会选择帮助悦悦,答案不会是‘因为法律是这么规定的’,或是‘否则会有人起诉我’,而是‘这是一种他人需要帮助时的自然之举’。”

在佛山女童被碾案中,18名被斥“冷漠”的路人无一伸出援手,被不少公众看做是4年前南京“彭宇案”的阴影投射。

2007年,南京徐老太将彭宇诉至法院,称后者将自己撞倒,而彭宇则一直坚称自己并没有撞到徐老太,完全是出于好心将其扶起送医。一审判定彭宇撞人并赔偿4万余元,“彭宇案”最终以调解告终。“第一个下车之人,从常理分析,其与原告相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被告是见义勇为做好事,更符合实际的做法是抓住撞人者,而不仅仅是好心相扶。”“如果被告是做好事,根据社会情理,在原告的家人到达后,其完全可以在言明事实经过并让原告的家人将原告送往医院,然后自行离开,但被告未作此等选择,其行为显然与情理相悖”„„ 2 一审判决书中的上述判决词,在“雷人”的同时,引起舆论哗然。

有网友就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彭宇案’之后,助人的成本、风险、恐惧值都提高了,慢慢就形成了现在这种‘想救不敢救’的冷漠局面。”“不知当年审判‘彭宇案’的那位法官,可知自己的一个决定,造成了如此大的蝴蝶效应?”

季卫东表示,将“想救不敢救”的社会局面归咎于当初审理“彭宇案”的一名法官,固然有失偏颇,但要避免悲剧重演,重要的一点就是改变“彭宇案”的判决思维。

“在双方证据都不充足的情况下,法官没有依照‘谁主张、谁举证’这个基本标准,而是在疑点重重时,就根据所谓‘常理’和‘社会情理’对彭宇的过失进行了可能性分析,当然难以令公众信服。”季卫东表示。

他告诉记者,按照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应该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来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在‘彭宇案’中,告彭宇撞人的徐老太有义务证明彭宇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他解释,“在这种情况下,法官如果不让负有举证责任的徐老太承担不利后果,就意味着,实际上在相当程度上把举证责任推给了被告。无需借助‘见义勇为’行为来辩护,这种思路也是有悖法理的。”

马克·汉斯也表示,若“彭宇案”发生在德国,法官会要求原告证明“是彭宇撞了她”,证据不足就不予支持。“被告没有义务证明‘他没有撞’。否则,每个人都会很容易随机地把损失‘赖’给别人。”

季卫东担心,“彭宇案”的这种判决思维正在形成某种定势,公众在救人时不仅担心被被救者“讹”上,更害怕的是连法官都不会支持自己。

据公开报道显示,继在证据不足的情况下,被判罚钱的彭宇案之后,天津、湖北、江苏及福建等地都曾上演“一方称好心助人,一方称对方肇事扶人”的“罗生门”。

“一旦这样的事态普遍化,道德的大面积滑坡就无法避免。”季卫东表示。

见死不救引发社会大讨论

“小悦悦事件”发生后,再次引发社会对见死不救行为的强烈谴责,网民也对遇到被撞跌倒事件到底该不该拉一把展开大讨论!社会公德日益滑坡,已经不是道德约束所能控制的范围了,应该把见死不救立法处置,让那些冷漠的路人不单单遭受到良心的谴责和外界的唾骂,更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

也许是“彭宇案”的巨大影响,让很多想做好事却不敢做好事的市民产生很大的顾虑,做了好事万一被诬陷怎么办?这就是一个公正公平公开的“整治”问题!

要想把中国的社会公德风气重新拉回到“雷锋时代”,应该做到以下三点:

应该立法对“恶意诬陷他人”“碰瓷”的人进行严办,制定出刑罚,处以罚款或拘役,以此杀鸡儆猴,告诫那些想碰瓷捞偏门的人,“昧着良心”是没有好下场的。而目前中国的类似碰瓷案件,大都以调解更或是判“好心人”败诉,试问这样的判罚结果对“好心人”来说,怎么能让人家心安不憋气。检察机关应该抱着绝对公平公正的态度处理类似案件,不得徇私枉法,让好人蒙冤,如若判错,检察机关需负连带责任!

对做好事见义勇为的人大肆宣传并予以奖励,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鼓励见义勇为的良好风气,重拾雷锋精神!每个人做好事都渴望被他人肯定,不管是物质奖励还是精神奖励,都对“好心人”是个鼓励敦促,也可以让更多的“好心人”加入到见义勇为队伍中来!

对冷漠路人见死不救的严格立法,让他们不单受到周围人的唾骂和良心的谴责,更重要的是用“实际行动”让他们记住,让他们觉悟(此点尚不成熟)。

在公德大幅滑落的今天,社会道德的约束力已经急剧下降,很多人漠视道德就是出于“我就不帮,你能把我怎么着”的心态,如果再不出台相关立法规范,恐怕这种心态会日趋严重,到最后当每个人的世界里只剩下了自己,那这个社会就会崩溃,一个不团结没有血性的民族 3 怎么能够在世界立足,又如何谈经济发展国家进步!

拥有五千年文明的泱泱大国,如果连互帮互助的精神都最终失去的话,那是万分可怕的!希望相关部门及时立法,不能再让这种“见死不救”“农夫与蛇”的故事续演下去,13亿中国百姓的良心真的伤不起!

也有网友提出,立法严办说的容易,如何实施确是相当困难的。确实如果一个人在路上受伤,上百人围观,只有一个人打110的话,我们不可能把其余99个人都抓起来。所以我们要认清一点:“立法严办”严办的目标人群是谁?是那些碰瓷的恶意诬陷他人的人。

南方日报:见死不救立法太多问题值得探讨

至于见死不救立法,是不是对如今这种麻木风气的釜底抽薪之计,值得探讨。从根本上说,天使的归天使,撒旦的归撒旦,用法律来管制道德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是站不住脚的,而且可能会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混乱。

但是,在道德已经没有底线、丑恶没有止境的时候,法律“越俎代庖”似乎又成了唯一可以寄望的方式。即便如此,个人认为,见死不救立法还是应该慎之又慎。

以小悦悦这事为例,事故现场恰巧有视频为证,这几乎就是最直接的证据了,但是18个漠视的路人,我们能真正证明他真的“见”了“死”的,又有几个?他只要坚称自己没见,能奈几何?至于其他那些没证没据、没被拍下来的现场,就更加公说公有理了。

对于这种“诛心”的规制,立法能否做到条件清晰,有巧妙的条文设置,并从可能的情况出发预设更多前提,决定着立法的成败。其次,我们国家目前最大的现状不是无法可依,关键是有没有真正考虑执法。

这些“光说不练”的法不在少数,法是立了,但执法主体不明,执法程序不清,执法态度不公,结果立了跟没立一般,民众不信,恐怕连立法者自己也不抱什么希望。

为见死不救立法,也算是退而求其次的法子了。但是,如果没有信心、没有能力解决上述的这些立法问题,那么,法还是别立为好,省得为民众质疑司法公信力再添一口实。

个人思考:

1.首先,作为监护人的悦悦父母没有尽到监管责任。一个毫无安全意识的2岁小孩独自一人在道路上行走,且不说有被车撞的可能,就是被人贩子抱走的可能性都很大。说起来,也真让人火,对于人贩子这些人渣,抓到一个,至少都应判无期之类的重判才对。

2.广佛五金城管理秩序混乱:道路狭窄、货物乱堆放、车辆出入自由、出入口处缺乏有效的进出管理;规定每晚7 点钟才开路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就不会因地制宜、因时制宜解决问题,这是通病,一旦有事发生,规定和制度就堂而皇之地成了理由。另外,既然有监控,值班人员做什么去了?

3.司机责任:第一辆车撞人前突然加速了,说明司机当时没看到小悦悦,但相撞瞬间,司机完全能觉察到行驶在道路中央的车辆撞到了什么,车辆颠簸后,正常的司机都会看后视镜,我就不信他没看,他迟疑了一下,说明他当时开车要么心不在焉,要么知道撞到人,只要知道他是不是还面不改色地去收货款,应能查清他是不是在说谎;第二辆车碾过躺在路上的小悦悦,也是绝对不能原谅的,开车不看路,开什么车?在那种道路狭窄、行人众多的路上开车,更应加倍小心。

4.18位路人,说句不好听的,他们只是这个社会风气的替罪羊而已,换成他人,又会有多少人不会这样?我们更多的应是反省:他们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冷漠无情?除了个人因素外,更多的是社会风气造成,更深层次的就是政府问题:第一,国人普遍缺乏急救知识,遇到突发情况,往往不知如何急救,除了打求救电话外,在紧急情况下,更多的是要即时救助,胆斗问句,有几人会做人工呼吸?又有几人会做胸外心脏挤压?这是教育问题;第二,正义 4 的风气如秋风扫落叶,每况愈下,做好事如同冒风险;第三,上梁不正下梁歪,很多身在其位的人都不会去救助,何况普通老百姓;第四,相关制度非常的不完善,甚至出现了撞伤不如撞死的观念。

5.陈阿姨的救助行为,网上居然有人说她老人家是为了出名谋利,听了只想骂人,很想对他们说:你们也可以出名,在街上找个流浪汉回家,把他当老爸老妈伺候,你们也就出名了。还有那些跟屁虫似的记者,给点新意好不好?整天围着人家问东问西,还让不让人家正常生活了。

6.有人说国家应该考虑为见义勇为者立法,这个早都该做了。

7.最近有人提议为“见死不救”立法。说实话,听了冷笑,就跟小孩不吃饭,大人就拿棍子伺候一样的胡闹。要是“见死不救”立法了,结果会怎样?可以预见的是更多的人会躲得远远的,会有更多的“没看见”。该做的不做,尽出些治标不治本、只想创收的馊主意。降低见义勇为的条件,保护“好人”的利益,不要说奖励了,至少也要让他们知道做好事是零风险,另外,一些人还得以身作则做好榜样。但好人的行为,往往在一些为权者眼里是没事找事,尽给他们添麻烦。

8.国家应好好利用这次时机,拿起以前开展“三个代表”的魄力,在全社会大做特作”正气、道德、人性”文章,这比说河蟹有用、实在的多。

“小悦悦事件”时评:别让善良成了风中之烛

小悦悦曾在母亲怀中灿烂微笑,希望每位看到这张照片的人,都能唤起本能的纯良

这几天,2 岁女童小悦悦的遭遇震惊了国人。10 月13 日,在佛山街头,小悦悦被两辆车先后3 次碾轧,7 分钟内十多名路人视若无睹,默然走过。

愤怒、悲痛、谴责、质问„„一面倒的情绪狂澜,几乎席卷了整个坊间、网络,舆论哗然。一连串的追问与反思,也随即而来。闻知惨剧的人们,一下子懵了:是什么,让人变得如此冷漠?

谁给冷漠的旁观,找个理由?失守的良心道德?社会风气的堕落?

社会主导价值观的倾斜?法制的不健全? „„言之者凿凿,听之者诺诺。似乎人人知病,却难寻症结。

中山大学教授郭巍青认为,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人的情感与本能已被扭曲,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

今天,摆出这个有点沉重的话题:是希望,在追问、反思、自省的努力下,能查知“病灶”,让遗憾和悲剧可以少一点。

残酷:人,为何对人如此冷漠

“每个人都有感情、有本能,看到别人被撞倒在路上,人的本能是应该去帮手,如果所有人都不去救助,那就是我们的本能、感情出了问题。我们怎么会连这个本能都没有了呢? ”在学者郭巍青看来,这是每个人都应该追寻的问题。

而令郭巍青更觉不安的是,这个显然错了的本能反应,是背后很多因素长期训练出来的,“这才是一件真正恐怖的事”。

路人的冷漠足以杀人。糟糕的是,眼睁睁看着血泊中2 岁女孩挥动的小手,十多个路人默默地飘然而过。

言及惨剧,中国好人网创建人、华南师大教授谈方觉得“可怕”、“冷漠到冰点”,这种事情发生了,国人还不认真反思自己应该如何做人的话,中国是很危险的。“我听到这件事的第一反应,是这好像一个弱肉强食的动物世界,豺狼把小动物吃了,其他小动物同类就从旁边经过,却一点反应没有。这还是人吗? ”

在坊间、网络,我们看到了铺天盖地的愤怒、谴责、追问与反思。人们搬出了一大堆的 5 理由,来解读小悦悦悲剧后触目惊心的冷漠:“社会风气不好”、“怕被家属讹上”、“怕莫名其妙担责任” „„也有专业人士直指,事情的根源在于公平正义没有成为社会的主导价值与力量,在于南京彭宇案的负面影响,在于没有像一些国家那样设定“见死不救”罪„„但这些,似乎始终无法解开人们心中沉重的结:人怎么可以如此冷漠!“路人”们都怎么了?

“在都市社会的复杂条件下,作为人之为人的基本的本能、人的基本的感情,被严重扭曲了,而社会救助系统被削弱甚至正遭到毁坏”,学者郭巍青直言不讳,需要反思的是,我们的社会怎么可以发生这种情感和本能被扭曲的事?

麻木:法,能否真正催人向善

“小悦悦”事件后,谈方团队很快做出决定,拟奖励施救小悦悦的拾荒阿姨陈贤妹,并把她的家人纳入“协助”名单,将来对陈贤妹和她家人的工作、生活提供帮助。此举,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好人有好报。

悲剧后对爱心者的力撑,并非孤灯一盏,社会舆论和公众也几乎一面倒地为救人的拾荒阿姨喝彩。10 月17 日,广州市政协委员曹志伟给陈贤妹送去5000 元奖励金,她数度婉拒,后几经劝说才勉强收下。

褒扬良善的同时,惩恶寻因之辩仍在持续。一个现实是,中国现行法律,并无规定路人要施救的义务。冷漠的旁观,是个道德问题。

面对小悦悦事件中的冷漠旁观,南京彭宇案很自然被翻出来,似乎正是这个被打翻的“潘多拉盒子”,成了一连串“集体旁观”事件的原罪。似乎,自我保护过度,成了许多人不愿见人危难而施救的“保护罩”。

在谈方看来,“小悦悦” 事件和过去老人摔倒没人扶或被冤枉并不一样,“不存在被冤枉的问题,冷血到了极点”。这暴露了社会一定人群已经不仅是冷漠,而是麻木了。

学者郭巍青称,彭宇案带来的社会舆论和风气的影响,不足以解释“小悦悦遭遇”的成因。

“如果说彭宇案的影响可以这么坏的话,那是不是把那18 个人抓起来重判,以后人们遇到这样的事就会伸出援手? ”郭巍青说,凡是主张这种逻辑的人,解决的方法非常简单,那就在司法上重新有一个与彭宇案抗衡的案例,重新把人影响回来。问题是,行不行呢?

网友“暨大张志迎”说:一个人不扶,是道德败坏;一群人不扶,是社会的悲哀。

然而,在谴责“见死不救”的18 个路人的同时,不少人开始自我审视:若自己在现场会救人吗?郭巍青觉得,每个人都应该这样自问,也是所有人不能回避的问题:选择冷漠还是选择救助?

期待:德,何时变教化为习惯

一项网络调查显示,在遇到类似“小悦悦”事件时,大多数人会选择帮手、打电话报警或叫急救。

彭宇案之后,在一连串旁观事件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处处开放的良善之花:在杭州,最美妈妈吴菊萍面对女童坠楼危急时刻伸手一接;在沈阳,七旬夫妇面对街头井盖被汽车轧碎而竖起警示牌;在佛山,拾荒阿姨作为第19 位路人抱起女童;在匆匆街头,依然有人会给乞讨者钱物,有人会扶起摔倒的老人„„他们接的、竖的、抱的、给的、扶的,首先都是自己的良心。

谈方认为,挽救道德水准已经成为现在社会面临最紧迫的问题,应借“小悦悦”这一标志性事件之机,立法惩罚见死不救的行为,奖励勇施援手的人,比如让那位阿姨老了后能安享晚年,相信比政策更有效。

“假若有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狼一样;没利益冲突的时候,人对人就像草木一样。肯定是很多方面都出了问题”,郭巍青说,在农村,一个小孩遇到类似问题,自然而然就有一些邻里帮助。可是,在佛山那个五金市场,完全不存在一个社会支持系统。这个情景 6 太荒谬了,人来人往的地方,就像在荒山里一样,好像没人看到挣扎在死亡边缘的孩子。

郭巍青认为,在国家、城市、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没有去认真建设一个社会关系网络,这使得人的生活变得有更多风险。孩子走出父母的视线,就可能遭受杀身之祸,这已经不正常了。

“我们缺的,就是一个有人遇到风险时,能形成救助的支持系统。不能说缺法律、政府责任等,以前没有这些的时候,乡村都有这样一个社会救助系统”,郭巍青说,要重建这个系统,每个人都应尽力并扪心自问,自己能做什么。

篇8:小悦悦事件作文

但是今天我们回头审视这一媒体事件, 不难发现, 人们对“小悦悦事件”本身的关注掩盖了新闻媒体在报道此事时的诸多失范之处, 不管是在新闻报道层面、舆论引导层面还是把握新闻传播的平衡方面, 一些媒体都没有把握好新闻传播的理性维度。

新闻报道的取向:故事性原则还是事件性原则?

新媒体时代, “人们更愿意从无数的碎片中去拼接对世界的理解, 或者干脆放任这种拼接的存在而不去进行整合, 完全理解全文和语境的动机在逐渐没落”[1], 正是受众特征的变化, 使得新闻报道对新闻事件整体的解读和片段的截取上更需要客观公正, 在“重构情境”上要与新闻事实的本来面貌保持高度一致。新闻报道事件性原则的核心在于把握事实的真实并展开客观、平衡的播报, 故事性原则的核心是重视情节结构和叙事张力, 强调传播冲击力。近年来, 在学界业界注重新闻报道的可看性并大力倡导故事化叙事之后, 很多新闻报道舍本逐末, 在新闻报道中, 过度追求新闻的戏剧性和轰动性效应。南方电视台《第一时间》对“小悦悦事件”的首家报道就偏向故事性原则:两辆汽车先后碾压小悦悦并逃逸, 18个路人先后经过小悦悦身旁“见死不救”, 拾废品的陈阿婆热心相救。2个司机和18个路人的“冷血”和陈阿婆的挺身而出之间构成了数字、身份、人性三组强烈的对比张力, 因此具有一般故事化叙事策略所具有的叙事冲击力。但是这则报道在客观、平衡方面存在如下瑕疵:

新闻素材的画面客观真实问题。新闻素材全部来自事发地一家商户安装的监控摄像头录制的一段长达7分钟左右的视频。这个监控摄像头的光学性能如何?许多摄像头具有很高的灵敏度, 有没有可能因为摄像头的性能导致拍摄到画面与发生交通事故的现场环境有差异?记者必须实地考察事发地的光照环境和当时下大雨的气候环境, 才能合理推断18个路人是否看清了受伤倒地的小悦悦, 当然还要适当考虑小悦悦深色上衣和红色裤子的着装以及受伤流血的情况。但是这些实证工作, 南方电视台记者都没有做, 就直接以监控画面报道, 难免有失客观。

新闻采访的平衡问题。所谓“新闻平衡”, 就是“尽可能给每一方, 尤其是受到指证的一方说话的机会”。从《第一时间》新闻视频我们看到, 路人大多为商城的经营户和员工, 在新闻报道中, 这些路人被称为新闻当事人, 在新闻播出之前, 去寻访这些新闻当事人难度不大, 但是记者却没有给这些新闻当事人说话的机会。只有依靠监控录像的视频画面来认定的事实, 没有多元声音的表达, 没有不同意见的交流和交锋, 我们很难相信, 这样的新闻能避免主观倾向对事件还原的影响, 能揭开事件的真相。即使揭开了事件的真相, 也存在对新闻当事人的不尊重, 违背了新闻的平衡性原则。

传达严肃意义需要严肃的内容。新闻报道不同于故事叙事, 要坚守忠于事件真相的审慎态度, 必须从新闻事件的人、事、物、细节等诸多方面还原真实、靠近真相, 靠理性把握新闻的平衡, 不能如同监控摄像头一样站在一个高高的点上, 远距离俯视事件, 再抽象出故事元素, 进行夸张叙事和居高临下的道德评判。

舆论导向的重点:个体诛伐还是社会引导?

大众传媒具有环境监视功能, 可以表达自己的言论, 但是这种选择和传播、这种表达必须超越社会舆论的高度。“小悦悦事件”的社会舆论迅速掀起了一场针对“18个路人冷漠”的社会大批判, 社会各界包括广东地方政治层面都卷入到了这一舆论激荡中。但令人想不到的是, 许多媒体在18个路人已被贴上冷漠标签以后还到处人肉搜索他们并上门质询他们, 将他们的私人生活空间曝光, 对他们进行无休止的个体诛伐, 比如对主动站出来说明自己没看到小悦悦的“绿衣男”反复上门采访和怀疑, 对那对母女路人的上门采访及道德诘问, 都明显伤害了当事人的尊严, 破坏了他们的家庭秩序, 试想媒体采访行为让路人中的小女孩置于舆论聚光灯下, 她不会受到身心伤害并因此留下阴影吗?媒体舆论不能将批判对象———人格中道德属性这一抽象概念置换成具体的路人本身, 尤其是他们的人格尊严。而“小悦悦事件”中媒体所表现出的这种个体诛伐, 对私人领域过度逼视和肆无忌惮的僭越, 缺乏对普通生命的尊重, 造成道德名义下的伤害。

回顾近年来的许多媒体热点事件, 舆论导向对个体诛伐的例子很多, 药家鑫案中新闻媒体给药添上富二代的身份标签, 进而对药家鑫家庭背景这一私人空间进行无根据的猜测, “药家鑫案件”变成了“药家鑫事件”, 让这个涉及大学生道德教育和社会认知等舆论议题的案件异化为社会贫富差距的拉锯式讨论, 难免会伤害到新闻当事人。酒后驾车的李启铭交通肇事时喊出的一句“我爸是李刚”, 便把李刚搅进了舆论漩涡, 众多媒体把李刚符号化, 有没有思量这种个体诛伐对那个现实生活中的李刚造成的伤害?新闻报道要严格界定公共信息和个人信息的区别, 对个体生命的尊重首先要从规避对个体生命的伤害开始。

大众传媒具有社会协调功能, 其舆论导向必须在事实讨论而非传闻猜测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社会引导效应, 让社会舆论良性发展, 让舆论指涉的各方获得心悦诚服的教育并不受到无端伤害, 社会情绪才会得到正确疏导, 因此产生的社会行为选择才会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新闻传播的平衡:情绪共鸣还是理性共鸣?

理解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特征和传播特征, 才能确立准确的新闻传播范式。今天我们处在图像新兴的媒介融合时代, 图像阅读的形象性让我们日益习惯形象思维而缺乏严密的抽象思考, 受众有“眼见为实”的习惯定式却没有对图像片段性、瞬间性特征的审慎态度;网络及其他新兴媒体所提供的信息的汪洋大海更让我们受制于浅层文字阅读, 又无法阻止自由观点的肆意表达, “各种真真假假的传言、猜想裹挟在信息洪流中泥沙俱下, 令舆论场的复杂性骤然增加”[2], 新闻媒介作为一种话语结构, 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理解事物, 因此, 确立一种理性的传播范式能更好地完成这种指导, 要在新闻传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理性共鸣。

慎情。新闻的情感必须以理性为前提, 是在理性共鸣基础上形成情感共鸣, 非理性的情感表达, 甚至咆哮式的情绪倾泻都是一种不恰当的修辞。“小悦悦事件”发生后, 全国各地的媒体一片批判之声, 湖南经视《钟山说事》栏目的主持人钟山竟然说出了“冬天来了, 觉得凉了, 钟山我始终陷入一种悲伤痛楚的情绪”, 小标题打着《为良心招魂》、《会疼吗, 会痛吗, 会哭吗, 会流泪吗, 会伤心吗, 会绝望吗?》, 整个节目充满了个人情绪的宣泄和爆发, 《钟山说事》作为一档新闻评论节目, 以其犀利的点评、敢爱敢恨的特色让观众拍手叫好, 钟山也被赞为“最有血性的民生时政主持人”。但媒体作为社会公器不是个人非理性情绪的“大喇叭”, 不得体的宣泄就会造成对社会公序良俗的破坏。

慎疑。“小悦悦事件”没有现场从头至尾的亲历者, 事后也无法收集权威证据证明18个路人都“冷漠”, 因此对媒体下的论断“18个路人冷漠和冷血”, 缺乏有效依据。与18个路人相比, 我们更不能忘记有那么多爱心人士热心捐款关心帮助小悦悦父母。脚踏实地的批判精神已经被庸俗的猜疑替代, 我们常常陷入非理性报道的泥潭怪圈, 点滴的新闻表象不能成为价值判断的依据, 不要把民意观点中的噪音送进观众的耳朵, 更不要助长极端的个人主义观点进入公众视野, 毕竟, 社会进步需要建设的批判而不是破坏的批判, 所以在新闻报道上一定要谨慎怀疑。

在民众越来越参与社会管理的新媒体时代, 培养严肃而专注的受众, 为受众营造理性共鸣的信息传播场, 勿将暴戾、怨气、冷漠和伤害施于他人, 只有培养严肃理性的社会批判氛围, 推崇正常理性和良知, 树立新闻传播的理性范式, 坚守自己的理性维度, 才能让新闻传媒成为推动社会文明向前的动力。

摘要:新媒体时代, 人人都有麦克风, 人人都是传播者, 面对公共意识空前提高的大众, 新媒体为他们构建了一个表达观点、宣泄情绪的传播平台。但信息传播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带来了信息碎片化、情绪表达失控等问题。浩如烟海的信息如果不能经过理性沉淀, 势必影响事实的真实与客观。本文重提“小悦悦事件”, 从新闻报道、舆论导向和新闻传播三方面来探讨如何把握新闻传播行为的理性维度。

关键词:新媒体,传播,理性,“小悦悦事件”

参考文献

[1]孟伟.新媒体时代社会理性精神的重建——以广播声音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 2011 (8) .[1]孟伟.新媒体时代社会理性精神的重建——以广播声音传播为例[J].现代传播, 2011 (8) .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小悦悦事件作文】相关文章:

小悦悦事件的反思04-27

反思小悦悦事件05-16

申论热点小悦悦事件08-25

小悦悦作文05-02

虫子事件作文04-24

鱼刺事件作文04-24

见闻事件作文04-29

投毒事件作文05-01

刮风事件作文05-04

钢笔事件作文05-15

上一篇:2022新堡镇预防职务犯罪安排下一篇:学业水平考试样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