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闻事件作文

2024-04-29

见闻事件作文(共14篇)

篇1:见闻事件作文

早晨,我在上学的路上,看到一个大人在一边开着车,还一边抽着香烟。

突然,那个大人把车停了下来。是前面堵车了吗?原来是到了红绿灯的十字路口,只见他把香烟抽完了,漫不经心地随手扔到了旁边的花圃里,警察正在执勤也没有看见。接着又从袋子里掏出了一盒香烟又开始抽烟,过了一会儿,他好像看见了他的同事,于是停下来,跟同事说了一会儿话,那个人的孩子在后面肆无忌惮地玩着手机,大人也不管不问。我看了看钟表,已经7:27了,我让妈妈开快一点,妈妈已经把车开到很远了,我在远处,看见那个孩子和大人还停在那,大人继续谈笑风生,完全没发觉要迟到了。到了学校已经是七点半了,那个孩子还没到校,直到上课为止。

我在路上一直盯着这对父子,作为大人一点不文明,也不对孩子负责。这样的孩子长大后,肯定没有多少文化。

篇2:见闻事件作文

清晨,空气清新,妈妈和我去奶奶家玩,我们刚到门口,看到一群农民在烧杂草,我多么希望下一场倾盆大雨呀!

可是火越来大,越烧越旺,一团团灰烟向天空飘去,天黑得让我还害怕,火让我感到这是一场灾难。火就像一条巨龙穿行在人间,烟像乌云在天空中漫延。今年的秋天简直比得上世界大战,甚至还恐怖。看到这的情景,我恨不得上前问一下那个带头烧杂草的人:“奶奶,如果你不想让杂草太多,你们可以把杂草埋在地里!这样就能清理杂草了。你想想,现在世界不断的发展,如果你们一直这样,总有一天你们会因为自己的行为而被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瞧不起。”

通过这件事,让我明白了,如果人人都做出了这种不文明的行为,我们的地球就会失去美丽,所以我们从小做起,保护环境,不污染空气。

篇3:见闻事件作文

在日记里写事件,固然与在习作中写事件是不一样的,根据日记是“当天记当天的事”的特点,小学生的日记里虽然可以有完整的短小事件,但是更多的应该是像下列几种类型的“事件日记”。

一、只有开头没有结尾的

较多的事件,从开始到结束,前后要经过几天,如果小学生把这样的事件写在日记本子里,其实那不是日记,只能说是习作,因为那不是“当天写当天的事”,而是“一天写了几天”的事。在日常生活中,小学生经常会在事件开头的第一天,就遇到了事件开头的那一幕,将那件事开头的那一幕写下来,虽然不完整,没有经过也没有结尾,但却是标准的“事件日记”。例如有一则学生日记:

3月27日星期天雨

我很想养小狗。爸爸、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说会到农贸市场买一只小狗让我养。我心里十分高兴!就利用中午和傍晚的放学时间,在前院的走廊下,放了一个大木箱子,里面垫了稻草,破棉布,做了个小狗睡觉的窝,盼望着爸爸、妈妈快些把小狗买回来!好不容易把去市场买狗的爸爸、妈妈等回家了,但是他们说,今天去迟了,没有买到小狗,要明天才能买到小狗。我想:今天晚上睡觉,一定又要做买小狗的甜甜梦了!

诸如此类只开个头的、甚至头也没有开好的事件,小学生总是认为不是写日记的材料,没有写成日记,其实,这就是很有日记味的“事件日记”。

二、没有开头没有结尾的

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没有开头和没有结尾的某一事件的经过片断细节。就那些片断细节而言,即刻看不出前、后、左、右的联系,没有前因后果,更看不出事件的真相,甚至是充满了疑问、不理解,但记下来也是很好的“事件日记”。例如有一个小学生写的:

3月31日星期四阴

中午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在小巷子口遇到两位叔叔,他们手捧一个纸盒在议论着———一个说:“这只鸟看来只是腿受了点轻伤,我们还是把它放了吧!”另一个说:“不,拿到市场去卖,至少10多元钱呢!咱们可以去玩电子游戏几个小时了!”另一个又说:“不!……”后来他们走到前面去了,再讲些什么我听不见了。不过我懂得,那纸盒子里面装着的是一只鸟。那只鸟的命运到底怎样啊?我的心里一直为那只可怜的鸟捏一把冷汗!

小作者所写的,是事件经过的一个片断细节,写成日记,有见、有闻、有想、有感,是一则非常好的“事件日记”。

三、只有结尾没有开头的

不论是有意观察还是无意遇上,只要不是事先安排的,特别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但有有头没尾的事、没头没尾的事,还有只见结尾没见开头的事。例如有个同学写的一则日记:

4月6日星期三晴

今天下午晚放学的时候,我跟随爸爸到河边散步,看一位叔叔钓鱼。当我们刚走到那位叔叔身边的时候,只见那位叔叔将钓竿一扬,只见那钓竿扬不起来,弯成弓箭似的。那位叔叔一边高兴地说:“上鱼了!上大鱼了!”一边双手紧紧地抓住竿,高高地扬着。只见那鱼线拉得紧紧的,在颤动着,发出弹琴般的“嗡嗡”声。慢慢地,只见一尾大草鱼不甘愿地跟着鱼线浮出水面,被叔叔拉近岸边,用操网捞了上来。那是钓鱼,多剌激的场面啊!竟被我遇上了!

钓鱼,开始是打窝诱鱼,上饵下钩,经过步骤是换料,看标等鱼,最后(结果)才是上钩收鱼。小作者写的正是“钓鱼”这件事的结果收鱼,不就是一则顶剌激的“事件日记”吗?

上面列举的这些,都是有头没尾、没头没尾和有尾没头的不完整的事。类似这样的事,在日常生活中是俯拾即是的,但就是很难被小学生写进日记里,因为他们都认为这是不完整的事(或者是认为“没有意义”的事),不能成为日记材料。把这样的“事”(日记资源)抛在日记之外,的确太可惜了。

我认为,很有必要引导小学生写这样的“事件日记”。

摘要:将那些有中心重点的, 有头有尾的, 有段落过渡的, 有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和结果等六要素俱全的事件, 写进日记本里当做日记, 称为“事件日记”。笔者认为, 在语文教学中很有必要引导引导小学生写这样的“事件日记”。

篇4:抄作文事件

只有孙小天像个局外人似的瞥了一眼同桌张小章,说:“有什么可高兴的?郊游过后要我们写作文,还不是老一套?老师肯定会对我们说:‘要有目的地看,要带着任务去玩!’这样的郊游想想都倒胃口。玩还要带着目的去,多累呀!能玩好吗?”

孙小天无比害怕作文。一上作文课,就像要他的命一样。

张小章看着孙小天那张苦瓜脸,说:“呆子!玩过以后才写作文呢。你倒好,先想着怎么写作文,真扫兴!”张小章是个乐天派。

“我没法不想啊。老师组织的哪次活动不是为了让我们写作文?清明扫墓后,要我们写作文;去敬老院学雷锋,也要我们写作文……”孙小天喋喋不休地说。

“别说了!”看到孙小天愁眉苦脸的样子,张小章的高兴劲儿也减了一半。“哎,你总是提前担心,先吃好玩好,作文放到后面,这样你就会高兴了。”

放学后,张小章给孙小天出主意:“我想出一个好办法,保证会让你忘记写作文的烦恼,开开心心地去郊游,绝无后顾之忧!”

“什么?”孙小天好奇地问。

“我们每年郊游去的都是同一个地方。你把去年的作文本拿出来抄一下不就完了?”

孙小天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这,能行吗?”

“有什么不行的?回家我们找找去年的作文本,也许能找到、”

孙小天高兴极了。

第二天早上,张小章和孙小天都把去年的作文本带来了。找到《记一次秋游》,两人写的都是去年郊游爬大山的经历。今年还是去同一个地方,两个人困守着同一个秘密而兴奋不已。

果然,上午语文课后,尹老师就让课代表刘柳把作文本发给大家了。尹老师还吏待:“明天郊游,我希望大家注意观察,带着目的去看、去玩,要注意一草一木……”

尹老师说这话的时候。孙小天和张小章对视了一眼,诡秘地笑了。

中午吃过饭,孙小天拿出作文本悄悄对张小章说:“我现在把作文抄上去,明天就不用观察什么狗屁风景了,就可以痛痛快快去玩了。”

“对,我们现在就抄!”

两人把去年的作文本用语文书盖住,只露出一点,然后往今年的作文本上誊写起来。

写着写着,刘柳进来了。孙小天看见了,他胆小地赶紧把笔一放,将语文书盖住作文本,装模作样地看起书来,顺便用胳膊肘捣了捣张小章。张小章看到刘柳。心虚地赶紧把作文本塞进抽屉。

刘柳本来没太注意他俩,但看到他俩鬼鬼祟祟的样子,便好奇地走了过来:“你们偷偷摸摸地在干什么呢?”

“没干什么!”张小章用身体紧贴住抽屉。

刘柳突然看到孙小天语文书下面露出的作文本的一角。“我看看!”她去推孙小天的胳膊,可是孙小天死死地压着语文书,就是不松手。“你管我干什么呢?”孙小天嚷嚷着说。

看到孙小天的反应。刘柳更加来了兴趣。“我就要管!”刘柳一边推着孙小天的胳膊,一边说:“让我看看!”张小章连忙站起来帮孙小天压住胳膊。刘柳根本推不动,便喊班长谷亦非来帮忙。谷亦非力气大,一把将张小章推开来。

“谷亦非抓住我的手啦!男女授受不亲啊!”张小章起哄地大叫起来。男生们立刻围过来看热闹。

“我看到了,你在抄作文!”刘柳突然大喊道。这一喊,像揭了孙小天的老底似的,孙小天一松劲,那本旧作文本就被刘柳抓在了手里。“好啊!原来你在抄以前的作文!”刘柳像发现了新大陆一般特别兴奋。

“你呢?是不是也在抄作文?”谷亦非问张小章。

“没有!”张小章连忙坐下去,下意识地用肚子抵着抽屉。“哼!我告诉老师去!”刘柳“噔噔噔”地往老师办公室跑去。

“这下完了!”孙小天后悔不迭地说。“大不了写检查呗!这两个马屁精!”张小章瞪了一眼不远处的谷亦非,小声地骂道:“多事婆!”

很快,刘柳回来了。她喜滋滋地高声说道:“孙小天,张小章,尹老师有请你们二位!去吧!”

老师有请,谁敢不去?孙小天和张小章忐忑不安地进了办公室。尹老师问他俩:“为什么要抄去年的作文?”

孙小天吓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倒是张小章一股脑儿地说开了,说什么每次去玩都要写作文,带着目的去郊游太累,玩不痛快,作文也写不好等等,说了一大堆。

“肯定要请家长来了!”孙小天低着头暗暗地想。

可是,尹老师听完张小章的话,竟然笑眯眯地说:“你们回去吧!”孙小天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来到班里,刘柳幸灾乐祸地凑上来:“怎么样,要写检查了吧?”

“我这里有一篇现成的,卖给你们,明天郊游给我一块面包吃就行!”教室最后排的男生赵望冲孙小天和张小章说。

“让你们失望了!”张小章得意地对刘柳说,“老师没让我们写检查!”

“那还不是早晚的事?”刘柳不服气地哼了一声,转身走了。

放学前,尹老师来到班里,交待明天郊游的注意事项。然后她对大家说:“可能以前让你们带着任务去玩,既玩不好,作文也写不好。所以,明天郊游,你们不用写作文了!”

“耶!”全班几手每位同学都从座位上跳了起来,发出幸福的尖叫。

尹老师看到大家快乐的模样,也受到了感染。她呵呵笑着说:“希望明天你们能尽情地玩!玩得开心,玩得痛快!”

孙小天朝刘柳望去,只见刘柳也很开心地笑着。

玩了一天,真的非常过瘾。晚上,孙小天上网,看到尹老师的QQ签名上写着:“看到孩子们玩得那么尽兴,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自己的教学方法确实要改进。”

孙小天忽然想写日记,想把今天郊游发生的开心事一一记下来。这是他当学生以来,第一次有主动写日记的冲动。孙小天赶紧打开QQ空间,写了起来……

篇5:见闻作文旅游见闻

“五一节”,天空万里无云。爸爸、妈妈带着我来到了杭州城。一下火车,就发现杭州城内的高架桥很多,我们决定做出租车走,可是在哪做车不知道,最后在地下室才做到车,和表姐、大姨一起来到了外公和外婆住的地方—蓝天公寓。

吃了午饭,外公带我们来到了杭州海底世界。买了门票,我们便快速地进去了,到了里面,我不由得大吃一惊,在大厅的两边玻璃里有许多海洋生物,有食人鱼、刺豚、海星、翻车鱼、海豹、匙吻鲟、鲨鱼等。进入隧道后,我抬头一看,四周全是玻璃,透过玻璃,有大海龟悠闲地睡觉,鲨鱼在我的头顶遨游,乌贼摇来摇去,绚丽多彩的珊瑚随着湛蓝的海水左右飘荡,真是好看极了。走上二楼是我们儿童的乐园,有握力器、平衡器、拉力器、人造闪电。往三楼走是贝壳天地,一个个大大小小的贝壳排成行展现在我们面前,看的我和表姐又蹦又跳,目不暇接,流连往返。

篇6:国庆节见闻 国庆见闻作文

国庆节见闻 国庆见闻作文

国庆节见闻 国庆见闻作文 (中国大学网 ) 国庆节见闻 国庆见闻作文 国庆见闻 欣逢国庆,便邀上三五好友同赴上海书城。 书城早已是人山人海。寻觅好久,才找到一本《哈里・波特》。“蛮精致的。”一人说。我可是半点兴趣也无:也就只是个小巫师而已,咱中国古书堆里的“巫师”可多得很,法力也强多了。又有人去买《我为歌狂》,只见那里已排起长队。不经意一瞥,又看见什么“我为画狂”之类的狂书。金庸笔下有个杨过,是为爱而狂,想不到当今世人胜古人多矣,不论甚么东西,皆可疯狂一番,于是中国又现狂人。逛了一圈,前些时候非常流行的《奶酪》已经不见踪影,不知被哪些勤劳可爱的“老鼠”抢购空了,可我却闻到了那阵阵余香--现在的人们总是这样:有看不完的书,读不完的报,学不完的知识,充不完的电。这大概也是顺乎时代之潮流吧。 又来到古籍书柜。见到好多戴深度眼镜,一本正经的老先生摇头晃脑,深思熟虑倒不足为奇。可笑的是竟也有好多戴卡通帽,嘻嘻哈哈的低龄儿童东翻一本,西翻一本的扎在古书堆里,确实令我大吃一惊。虽说古代小儿多能诵诗吟词,近代又有个还珠楼主五岁写出万言《一字论》,但这碧眼小儿……我定睛一看,他随手抽出一本《西游记》,只看封面,欣喜若狂,大呼:“我要买!”他家长皱眉道:“不是买过了吗?”可那孩子又变本加厉:“我还要再买一套四大名著!”殊不知,书中的孙行者哪如电视中的孙猴儿这般好玩?何况你认得“西游记”那三个字已是不容易的了,更别说“红楼水浒”了。只可惜他知道四大名著是四部书,可不只是这《西游记》,便报起它们走向收银台。他这一饱,也不知抱出多少“有三十六年不得见”者。 我隐隐觉得有一阵汉臭味扑面袭来,赶紧走出去。恰巧听见有人大笑道:“什么?你不知道淳化阁帖!?那可是中华瑰宝!就几个大字,也要买上几百万元呢!你这都不知道!” 是阿! 这帖子是国之重宝,可又有多少人亲眼看过?难道只知道这个名字,就可以跟上时代之发展?!有多少人自以为只知道一点皮毛,就可以学冠古今?更可笑的是,每当有一种新的事物出现时,我们偶尔或许会被它吸引。但当它已经成为陈词滥调,明日黄花时,我们的热情依旧不减,不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而是它曾经轰动一时,甚至有些人根本不去管它的内容与实质,但求以买过而看过而领悟过而能跟上时代发展。我但愿这些滥调不再吹出,纵使吹出的是仙乐,也要有人真正领悟--一样事物之所以存在,只因它能令人陶醉。 国庆放假本是好的,可是我们有看不完的书,读不完的报,学不完的知识,充不完的电--这当然仅指上述之类而言--那么,这不就是一种迂腐的表现吗?中国人何必再酸上几千年呢? -- 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所谓的国庆,以前是指国家喜庆之事,现在是指国家的建设,独立或革命起义等纪念日。现在人们都在国庆期间出去游玩,放松一下,今天爸爸带我们一家也出来玩,我真高兴。 我们先都图书馆去借书,走在图书馆的玻璃桥上,心里有一种怪怪的感觉,知道这玻璃不会破,但还是有点怕。来到图书馆,虽然人很,但是静悄悄的,大家都在专心致志地看着书,我看了一会儿书,借了一本《恐怖屋》就走了。 呀,石梅广场上开始有喷泉了,有的像仙女撒花。有的像一条长龙,人们都围上去观赏喷泉。 突然,我看见人群中有一个人把手悄悄地伸进了一个阿姨的包里,我心里顿时紧张去来,心想:怎么没人看到呢,怎么没人抓小偷呢?我心里越来越着急,可是不知怎么办好,想到那天我家煤气灶被偷了,我真气,当时我还说如果让我逮住了小偷,我一定不会轻饶他,现在机会来了,我大喊一声:抓小偷!那小偷一听,连忙缩回了手撒腿就跑,钻进人群转眼就不见了,那个阿姨发现了向我表示感谢。我说:不用谢!这是我应该做的。 虽然这次让小偷跑了,但是我很高兴,至少那个阿姨没被偷掉东西。 我觉得这个国庆节过得很有意义 -- 今天是10月1日国庆节,所谓的国庆,以前是指国家喜庆之事,现在是指国家的建设,独立或革命起义等纪念日。现在人们都在国庆期间出去游玩,放松一下,今天爸爸带我们一家也出来玩,我真高兴。 “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一首多么雄伟而又亲切的歌曲再次在我的耳边回响起来,似乎使我感到无比兴奋、无比骄傲. 今天是祖**亲57岁的华诞,在此,我先向这位无私奉献的母亲道一声:“您辛苦了”! 国庆放长假,爸爸决定带我们回农村老家。在车上,放眼望去,大片金黄的田地展现在我眼前:田野里长满了稻谷,此时正值秋收季节,沉甸甸的谷穗把稻杆压弯了腰。农民伯伯也在好好休息,为下一个农忙季节的到来做准备。 天空本来是万里无云的,可是受到了“龙王风”的影响,就不那么称心如意了。虽然天空乌云密布,但骑着自行车在乡间小道上来回奔驰,享受着凉爽的风从身边吹过,还是然人感觉到非常舒服。但最令人难忘的.是晚上休息了,刚躺下,一大群“轰炸机”立刻对你狂轰滥炸,令你痛痒难当,安睡不宁。虽然“龙王风”已经够冷的了,却不得不开启电风扇,以免第二天变成“肉包”。电风扇一开,我倒抽一口冷气,全身长起了鸡皮疙瘩,还以为自己到了南极。在黑暗中找不到被子,全身冷的只打哆嗦,为了拿到被子我把勾、抓、擒、拿等技巧全部用上了。终于抓到了被子的一角,就把他盖的紧紧的,就迷迷糊糊的睡着了。 刚入睡不久,又听到公鸡鸣叫,仿佛是一把起床的号角,呼吸一口新鲜空气,顿时精神抖擞。开门一看:门边的花草还有露珠,仿佛是一张张汗津津的小脸。小鸭害怕生人,我们走过去,把他们吓的喀喀大叫,怪有趣。 亲爱的朋友们,我们是21世纪祖国初升的太阳,祖国大地上一颗耀眼的星辰,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骄傲,为了祖国的明天会更好,我们更应该努力奋斗,将来为祖国作出更大的贡献 -- 国庆节那一天,市政府广场披上了节日盛装。人们从四面八方来到这里,休闲、渡假,整个广场充满了欢声笑语。 一个20多米高的旗杆矗立在广场的正中央,一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旗杆下面有六百四十盆鲜花将旗杆紧紧围在当中。广场的北面是火炬大厦,大厦前面的天空中,飘着6个挂着条幅的大气球,条幅上写着庆祝节日的标语。广场西边的市政府办公大楼的楼顶正中央也飘扬着一面五星红旗,国旗下悬挂着金色的国徽,楼顶前边有25面刀形彩旗,使大楼变得既庄重又充满了节日气氛。东边是辽宁大剧院、博物馆和电信大楼,虽然从这些建筑物上见不到更多的彩旗和标语,但它们的白、青、绿的色调显得比往日更加洁净。广场的南边布置成一个立体大花坛。它由三部分组成:中心花坛呈圆形,其外部直径达24米,花坛中心为直径15米的圆形音乐喷泉,可随音乐节奏的变化喷出8种水形,中心水柱高度可达15米;中心花坛东侧是一座长10米,宽4米高3米的“庆祝建国55周年”立体组字花坛,它与中心花坛交相呼应;中心花坛南北两侧,各摆一座直径为2米,高为1.8米由鲜花组成的大型花篮。 很多青少年学生争先恐后地照相,一个男中学生敞着怀,手插在腰上,昂着头,挺着胸神气十足;一个小学生穿着校服,手里拿着红色的气球抿着嘴笑;还有一个四五岁的小男孩和小女孩,他们都穿着白地红色条纹上衣,蓝色牛仔裤,都拿着弹球和玻璃球,并肩站在一起,两个圆圆的小脸上,露着灿烂的笑容,他们也许是一对龙凤胎吧! 两位青年夫妇推着轮椅,轮椅上坐着满头银发的老奶奶。老人家两眼炯炯有神,虽然没有听到她说什么话,但她那微微的笑脸足以表达了她那愉快的节日心情。 这真是美丽而又热闹的国庆节! --

篇7:国庆见闻作文300字 国庆见闻

当胡锦涛同志坐在车上,高喊着:同志们好!排列整齐的士兵们异口同声地回答:首长好!随着车子向前移,一排排威武的军队又出现了,胡锦涛同志又放声大喊:同志们辛苦了!士兵们又是异口同声地回答:为人民服务。

当我看见坦克和运载各种核弹、导弹的车和空中加油机与无人驾驶飞机时,我心潮起伏,祖国的装备如此先进,外国还敢小看我的中国。我印象最深的是海陆空三军的踏步。当一列列的队伍整齐踏步走过时,我想:多整齐有力呀,他们平时的训练一定很辛苦,很认真了。走出家门,走在大街小巷,看见了店铺门前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的声音不时传来……

篇8:作文写作技巧之事件波澜起伏法

写出事件的波澜的作用有两点: (1) 客观事物本身就是起伏变化的, 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准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客观性) (2) “文若看山不喜平”, 只有写出了事件的波澜才能达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阅读心理) 怎么样才能写出事物的波澜?

1 善于选择本身就曲折复杂的事件来写 (前提)

平时注重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 为了采撷更多的写作素材, 学生们学会了观察, 不只是用眼睛, 而是把所有的感觉器官调动起来, 去摸摸、看看、听听、嗅嗅、闻闻, 用心感受一花、一树、一草、一露珠, 发现大自然中蕴蓄的生机, 包涵的理趣。为了拓宽视野, 他们学会了展开想象的翅膀,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为了使自己的文章丰富多彩, 他们不得不“家事、国事、天下事, 事事关心”, 关注人生, 关注社会, 关注生存状态, 关注人类的未来和命运……青春不设防, 精神无枷锁。他们在练笔中放胆直言, 品评鲁迅、金庸、余秋雨, 指点韩寒、痞子蔡、安妮宝贝, 论说克隆、纳米、环保、“9.11”、美伊战争……率性真诚, 自然成文。

2 运用使叙事曲折的技巧

2.1 设置悬念法。

就是设置一个个悬而未决的矛盾, 使情节回旋推进, 给人以“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清代李渔说, 悬念就是叫人“揣摩下文, 不知此事如何”, 如果“使人想不到, 猜不着, 便是好戏法、好戏文”。如《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一节, 周瑜想除掉诸葛亮, 命令他十天内造十万枝箭, 诸葛亮却说只用三天 (悬念一) ;领命后不支准备造箭材料, 却让鲁肃准备二十只船, 每只船几十个草人 (悬念二) ;大雾天约鲁肃船中饮酒, 船却向曹营驶去 (悬念三) ……正是通过这些悬念, 牢牢地抓住了读者的心。习作要善于突破平淡的情节发展方向, 叙述中应善于为人物性格的展示设计出悬念。

2.2 误会铺陈法。

“误会”源于人与人之间的错误理解。这种误解使得人物之间的对话、行动、感情等都朝着意外的方向发展, 从而掀起事件的波澜。误会的产生大多是出于偶然, 但如果能用偶然的误会来表现某些必然的事物, 往往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巧合笔法:俗话说:“无巧不成书”。生活中, 我们常常会遇到许多“巧事”。如在校园中蒙着眼睛捉迷藏, 好不容易捉着一个人, 可取下手帕一看, 被捉的居然是老师。老师让你去找一位同学, 你不知道他家的地址, 正着急时, 他竟出现在你面前……这也叫巧合。

巧合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技巧, 如果我们能巧妙地运用它, 我们的文章就会显得曲折新颖, 富有戏剧性效果。运用巧合手法要做到合情合理。巧合离不开偶然, 偶然又往往与必然相连。例如《水浒传》中, 李逵下山接老母, 别人劝他不要走小路, 小路上有劫路的强盗。李逵偏偏不听, 结果正好遇上强盗, 而且强盗也自称是“黑旋风”李逵。真假李逵相遇, 这实在太偶然了。但是假李逵在这儿劫路, 真李逵又要从这儿经过, 这便有了真假李逵相遇的可能性。所以, 在具体处理巧合时, 最好先用伏笔把后面要发生的巧合做点暗示或交代, 这样以来, 后面的巧合虽在预料之外, 但仔细一琢磨, 就会觉得又在情理之中了。总之, 运用巧合技巧要从生活出发, 如果瞎编乱造, 就会弄巧成拙。

2.3 情节突转法。

情节突转法是指记叙事件时, 顺着一个方向铺陈渲染, 把读者的注意力和情感愿望吸引到这个方向发展的一种可能性上去, 层层推向高潮;达到顶点时, 笔锋陡然一转, 通过另一种结局的突然揭晓, 掀起波澜。

2.4 抑扬交错法。

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采用的是欲扬先抑法。文章开头描写阿长黄胖而且矮的特征, “我”讨厌她粗俗的睡相, 厌恶她背地里说长道等等, 这就是“抑”。然而下文写阿长不怕麻烦给“我”买来心仪已久的《山海经》, 突出了她的心里善良, 热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 这样一位善良朴实、迷信而又唠叨、性格鲜明的劳动妇女形象便跃然纸上了。由于运用了抑扬手法, 所以文章显得波澜起伏, 避免了行文的平庸呆板, 单调乏味。

3 写作顺序三步走

3.1 渲染气氛, 制造悬念。

文章一开始, 就通过环境或人物描写, 渲染与本文事件性质和人物行为意义相一致的情感气氛, 让读者深受感染。这种描写和渲染, 有交代事因、为事件出人意料的结果埋下伏笔的作用;能提示事件的矛盾焦点, 引人关注;还可勾勒出人物的性格特征, 显现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 制造出强烈的悬念, 就像古代的章回小说“卖关子”和现代相声演员“抖包袱”, 能吊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非一口气读下去不可。氛围与悬念都要紧扣题意和文章的中心思想。如鲁迅的《风筝》开篇这样写道:“北京的冬季, 地上还有积雪, 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 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 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渲染了一种灰色的心境--深深的忏悔。“风筝”是下文的引子, “惊异和悲哀”则深深地引发读者的阅读欲望, 引人入文, 探究“惊异和悲哀”的缘由。

3.2 张本蓄势, 引而不发。

“张本蓄势”, 就是围绕中心具体铺写, 为表现中心作好铺垫。这一步的关键是“紧扣悬念”, 具体描述矛盾的展开与矛盾的难以解决, 为把“关子”或“包袱”的底子亮出来作好充分的准备。“引而不发” (把弓拉满却不把箭射出去) 是打比方, 就是说只集中写矛盾的展开, 却不忙着写矛盾如何解决, 有意加深读者的悬念, 为矛盾的最后解决和突出中心思想作有力的铺垫, 以期收到强烈的阅读效果。

要走好这一步, 必须以悬念为先导, 紧接上文交代的事因, 通过描述人物自身的多边活动, 声情并茂地表现矛盾的深入展开, 使文章内容曲折起伏, 悬念逐层递进, 紧扣读者心弦。另外, 还要掌握好“引”的火候, 必须有“度”, 这个“度”就是促使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条件, 当条件具备时, “引”就要适可而止。

3.3 水到渠成, 点明题旨。

水到渠成是文章中矛盾的发展在具备对立统一 (转化) 的条件时, 得到了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圆满解决。“包袱”抖开, 悬念解开。它既是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 又突出了本文的中心思想。这个事件发展的必然结果和本文的中心突出, 不是作者的直抒胸臆, 也不是作者主观的议事说理, 仍然是通过文章中人物的言行描绘来完成的。

4 应注意避免的问题

4.1 将事件描写得繁复曲折, 但与突出的中心关系不大, 人徒使文字冗长拖沓。

4.2 情节的构思老套, 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事件的走向, 达不到引人入胜的效果。

4.3 为了叙事曲折而穿凿附会, 破绽百出。

参考文献

[1]曾祥芹.文章学与语文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

篇9:空白作文事件

凝视着那个大大的“恨”字,我陷入了沉思之中,突然回想起发生在上周课外阅读课上的一幕:在品读《父爱如山》这篇美文后,我让学生写几句赞美父亲的话,班里的孩子们对父亲的感激、崇敬之情溢于言表,惟独冬冬上交的作业本上横着一句“父亲是魔鬼!”的话语。当时我对他哗众取宠的行为不屑一顾,只是简单地批评了几句就草草了事……

现在想来,“空白作文”事件的发生并非偶然!教师的责任感油然而生,我在为自己草率的处理方式内疚的同时,暗下决心:洞察事情的原由,帮助冬冬打开心结。

为了保护冬冬的自尊心,本次单元测试的成绩我迟迟没有公布,不动声色地暗中关注他的言行。通过多日的观察,我有了重大的发现:中午放学后,偌大的教室只留有他一人,坐在后窗下的课桌前啃煎饼;下午放学时,其他同学都欢天喜地地往家里赶,而他只身一人来到操场,趴在冰冷的石台上写作业,直到天黑才回家……期间,我曾多次找冬冬谈心,但他始终沉默不语,不愿向我表露心迹。当我提出要去家访时,他的眼睛里充满了惶恐与不安……我没有贸然行事,只是在以后的日子里,默默地关心着他,并耐心地等待着教育良机的出现。

一天下午放学时,倾盆大雨从天而降。孩子们陆续被家长接走,空旷的走廊里只剩下冬冬一个人在焦急地四处张望。他那单薄而又破旧的外套抵挡不住刺骨的寒风,冬冬双臂紧抱在胸前,不停地打着冷颤……我撑着伞走了过去,将风衣脱下裹在他的身上,并提出要送他回家。冬冬欣喜而又羞涩地点点头,我怜爱地揽着他瘦弱的肩膀,钻进冰冷的雨幕中,一步一滑地向2公里外的村子走去……我的真情叩开了冬冬尘封已久的心扉,伴着急促的风雨声,他将自己的遭遇娓娓道来……

冬冬原本有一个美满幸福的家庭。但父亲下岗后,性格变得暴躁,而且嗜酒成性。他的母亲无法忍受,在离婚未果的情况下,赌气回到了外省的娘家。母亲离开的两年里,父亲把冬冬当成了出气筒,对他非打即骂……他恨母亲的冷酷无情!恨父亲的蛮横粗暴!“我想不明白他们都不爱我,为什么还要生下我?!”面对他的质问,我的心里泛起一阵酸楚:生活的不公让这个年仅12岁的孩子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如果不及早地铲除他心头上悄然萌发的“仇恨”之芽,任其生长,必将扭曲他幼小的心灵。

不知不觉到了冬冬的家门口,征得他的同意后,我叩开了紧闭的大门。他的父亲满身酒气,见我来访,倍感意外。说明来意后,我心平气和地和他的父亲拉家常,起初冬冬的爸爸不以为然,一个劲地抱怨与责怪孩子的不懂事。当我从口袋里掏出单元测试试卷递到他的面前时,大大的“恨”字像一把匕首刺痛了他的心。这个七尺的汉子再也无法控制住激动的情绪,痛哭流涕起来。他说,自己下岗了,妻子也走了,孩子成了他唯一的支柱和希望,本以为棍棒之下出孝子,没有料到自己粗暴的管教方式对孩子的伤害那么深……走出冬冬的家门时,风雨已经停息,回家的路依旧很泥泞,但我迈开步子,走得格外轻松。

打铁要趁热。第二天,我及时地对冬冬进行了心理疏导。告诉他,根据我的了解,他的父亲是非常深爱他的,只是不善于表达而已。同时让他多多体谅父亲的难处……一周后,冬冬主动补写了那篇只有一个“恨”字的作文——《爸爸妈妈,我想对您们说》。

“……爸,您变了,不再喝酒不再打我。天刚蒙蒙亮,您就起来做好早饭,然后出去做工。晚上,累了一天的您耐心地陪我写作业,还买来了我喜爱的漫画书。老爸,您辛苦了!我不该恨你,对不起……”;“妈,你离开家已经两年多了,我好想你啊。爸爸已经好久不再喝酒了,您回来吧。我渴望有一个完整的家……”我是含着泪看完作文的,毫不犹豫地给他打了一个红艳艳的100分。并四处打听,找来冬冬外婆家的地址,把他的这篇饱含深情的作文寄了出去……

此后,我再也没有去冬冬家家访过,但是冬冬的一系列可喜的变化向我传达着爱的回馈。冬冬的目光变得清澈、纯真,每次我提问结束,他都积极举手,自信地回答问题;课间也活泼多了,开心地和同学们做着各种游戏;放学的铃声一响,他总是急匆匆地赶回家帮助爸爸做饭……期末考试后的家长会上,我意外地看到了冬冬妈妈的身影,她饱经风霜的脸上写满了感激与幸福……

我心里一阵欣慰。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了的心灵也能苏醒;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的感情也会消融。爱,什么时候醒来都不晚。

(作者单位:赣榆县石桥镇中心小学

江苏赣榆邮编 222114)

篇10:小学暑假见闻作文:暑假里的见闻

小学生作文大全

嗨!我有半年没到南充市了,“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南充的变化真是日新月异啊!宽敞的街道“一尘不染”,两边的人行道绿树成荫,鸟儿还在一些树枝上筑起了它们的安乐窝,它们也到闹市中安家落户来了。

我兴致勃勃地来到了着名景点北湖公园,巨大的北湖像一面闪闪发光的宝镜,把四周的高楼大厦尽情地倒映在湖水中,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真是好看极了。这时,一团团水泡从湖底涌了上来,我定睛一看,原来是一群五颜六色的鱼儿游过来了,它们有红的,有黄的、有黑的、还有白的,真是五彩斑啊!它们摇动着柔柔的尾巴,摆动着光溜溜的头,张开圆圆的嘴,排列着足有几十米长的队伍傻呼呼的望着我。我想,这些小家伙们肯定是饿了,在等着我给它们喂食呢!我急急忙忙到旁边的小摊上买了几包鱼饲料,每当我向它们撒点饲料时,它们都争先恐后地跃出水面来争抢,有几次当我的手贴近水面时,它们简直疯狂地跳到我手里来抢食了。很长时间,我都陶醉在与鱼同乐的诗情画意中不能自拔,人与动物和谐相处真是太快乐了。

暑假见闻很多,唯有这次使我久久难以忘怀。

由精品学习网为您提供的小学五年级暑假见闻作文,愿您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相关推荐:

五年级暑假里的一件事作文:电子琴考级

篇11:见闻事件作文

有关高二国庆见闻作文:秦始皇兵马俑见闻

今天我们来到了据有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西安。那天也刚好是一年一度的国庆人山人海不比劳动节少。而声势浩大的千年历史的秦始皇兵马俑也是在位于西安市临潼县两公里的地段。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讲吧。

这天我们来到了兵马俑这里天下着蒙蒙的小雨。我们买了门票便进去了。我们找到了一位导游为我们解说。我们第一个看见的是两个青铜铸造的大雁——浮雕。听导游说我们这次十分幸运这两只浮雁刚好是今天被开放的这也是开院以来第一次开放出来给游人观看的。浮雁后面一幅图这幅图就是浮雁的出产地——临潼县的一个小山村。这一幅图加上浮雁身体上的细小纹条状物就显得更加栩栩如生了。看了这两只浮雁就仿佛真的回到了过去的美好时光。

第二件是看“铜车马”它出土时全部成了碎片。考古学家用仪器测算了一下精确数字是199块。铜车马有两辆第一辆是高车这是里高的意思为:站为高出征时站着驾驶的就叫高车。而与它相对的是鞍车——卧为鞍坐着就是鞍。高车和鞍车共有8匹马每车各4匹最右边头上有一个像铁棍一样的东西那一匹马就叫做“头马”。马、车和人都是用青铜铸成的。马身小但速度超快。驾马的鞍绳是用24根金、银铸成的细绳一匹马上就有48根。两驾马车的装饰物的重量有一千多公斤。驾车人的身份地位也是不一般的从腰上的腰牌就能看出。他们进京不用取下武器。而古时候一般人进京就必须取下武器。从这两点就可想而知他们的身份和地位。他们的地位最小也是个立过头等战功的正将军。

我们第三个看的是关于发现兵马俑出产地的传奇故事:在临潼的一个小山村有一个闹旱灾可是村里没有一人去挖井。有一户人十分老实村里人就骗他去挖井。他信以为真就拿着工具去了。他画了一个圈就开始挖挖到一定的深度锄头像是被石头碰了一下他就慢慢的挖挖出来让他大吃一惊就是现在世界上就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他连忙去通知大家大家来一看都被吓跑了。都说是他把龙脉挖断了要把他赶出村去。他在村里再也住不下去了便拉了三车兵马俑去找文物部门。文物部门当场就奖励了他三十元钱(这在当时十分多了)。这位老人就是杨开颜爷爷他现在已是73高龄了。

我们又来到了兵马俑3号出产地里面是一些乱石。原来有颜色的可是现在已经氧化了。兵马俑就在土里面由于现在国家技术不发达还不能挖掘。我们又来到了2号坑里面有一些将军俑有的头掉了有的手掉了……

我们最后来到的是一号坑。虽然兵马俑是最低等级的但也是最好看的。左右只有十几个兵马俑还在修补。到右边一看整齐地排列着1081个兵马俑每一竖有4排中间隔了一条条厚厚的土墙它上面还有一些坟老百姓修坟时都修在了兵马俑的上面。可就是差一点就挖到了兵马俑。而杨开颜老人是非常幸运的不多不少刚好挖到了(现坟已拆走了)。

篇12:寒假见闻小作文

寒假里我看到、听到很多记忆犹新的事,有的可笑,有的可气,有的有趣,有的难忘。

有一次,我自己坐公交车去上英语课,走着走着,突然后面一阵慌乱,我一看,一位老爷爷从座位上摔了下来,紧闭双眼躺在地上,大家都慌忙帮助,有的打120,有的高喊让司机停车,有 的掐人中,一车人都忙活起来,车上的每个人脸上都挂着急切。我虽然很害怕,但也很感动,大家都热心帮助他人,是我学习的榜样。

虽然我上课去晚了,但我觉得在路上我已经上了最有意义的课。

篇13:香港赤柱监狱见闻

在赴港澳进行交流研讨时, 笔者走访了坐落于港岛东南一隅, 一座隐隐矗立于绿树丛中的古堡式建筑, 这就是香港岛赤柱东头湾道99号的赤柱监狱, 从而撩开了这座国际现代化监狱与社会隔离的“特殊世界”的神秘面纱。

赤柱位于港岛的最南端, 浅水湾的东面和石澳的西面。据说, 赤柱这个名字来自于从前这个小渔村里一棵巨大的木棉树, 每逢木棉花开的时候, 远看便如一根赤红的木柱, 赤柱因此得名。辗转几十载, 赤柱已成为闻名遐迩的海滨胜地。

坐落在这里的赤柱监狱 (原香港监狱) 1937年1月投入使用, 是香港最大的的高度设防监狱, 主要囚禁男性被判终身监禁及较长刑期者。它称得上是一座国际现代化监狱。在漫长的岁月里, 生活在这座城市里的人们绝少提起它, 也很少有人描述其中的故事。

分类科学、资源配置合理是香港监狱管理的一大特点。1982年2月1日, 由监狱署易名的惩教署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保安局辖下的纪律部队, 这个相当于内地“监狱管理局”的部门专责特区的羁管和更生服务。职员编制约6680人, 负责管理全港29间惩教设施。其人力资源由纪律人员 (军装人员) 和文职人员组成。其中纪律人员是惩教署的基本力量, 文职人员一部分由港府统一招聘后派驻到惩教署工作, 如文员、电脑操作员、政务主任、会计主任等, 另一部分则由惩教署自行聘用, 如临床心理医生、电讯工程师、炊事员等。

惩教院所按保安级别划分为三级:低度、中度和高度设防监狱、精神病治疗中心、教导所、劳教中心、更生中心及戒毒所。被判监禁的罪犯会按性别、年龄和保安程度分类, 然后送往惩教院所服刑。

截至2010年年底, 惩教署管理着14所监狱 (包括赤柱、石壁、壁屋、大榄、小榄、荔枝角等6所高度设防院所) , 另有4所 (励志、励行、芝兰、蕙兰) 致力协助在囚人员改过自新的更生中心, 3所中途宿舍 (紫荆楼、百勤楼、丰力楼) , 3所戒毒所 (励新惩教所、励顾惩教所、励敬惩教所) , 1所精神病治疗中心 (小榄精神病治疗中心) , 两间设于公立医院 (玛丽医院、伊利沙伯医院) 的羁留病房和劳教中心 (沙咀惩教所) 及教导所 (歌连臣角惩教所) , 共约1.1万名犯人。

具有150年历史的赤柱监狱是以关押重刑犯为主、防卫很严的监狱。我们在进入铁门后, 按狱规不准带任何金属物体, 警官很有礼貌地叫我们将手表、手机、钥匙等金属物品交给他, 然后让我们站上一个金属平台, 检查我们身上是否带有违禁物品。

陪同我们参观的香港善导会的负责人说:“这是进入赤柱监狱的惯例, 即使香港特区政府的首席长官来视察监狱, 也不能免检。”

检查后, 警官与监狱长通了电话, 才打开第二道铁门。

我们经过第三道铁门才进入监区。副监狱长陪我们在重刑犯监舍前停了下来。果然防卫森严, 只见左侧建了一堵厚实、高高的内墙, 将监狱分隔成两面, 墙外安装了粗粗的电网。死囚、终身监禁等重刑犯就关在这座高墙之内的监舍里, 与其他犯人完全隔离。

副监狱长说:“这内墙和电网是犯人闹狱暴动后增建的, 配备了严密的现代化监控措施。如今, 赤柱监狱已成为高度设防的国际现代化监狱, 再也不会出现犯人闹狱暴动的事了。可30多年前的那次暴动事件, 血的教训令我们警钟长鸣。”

那是1973年夏天, 赤柱监狱关押的罪犯已达3000多人, 而这座监狱的设计标准最多只能收容1538人, 超过限额的1倍多。监舍里人满为患, 空间拥挤。由于监舍之间没有严格的隔离措施, 使犯人们有机会在警官不注意的情况下进行秘密串联。那些被判终身监禁的重刑犯企图逃出监狱, 他们制定了逃出监狱的详细计划, 利用工场劳动机会, 煽动其他罪犯参与他们的“大逃亡”行动。

这天, 带头暴动的重刑犯动手砸了囚室的设施, 其他罪犯一拥而上, 一时间监舍大乱。他们将一名警官作为人质, 企图打开监狱大铁门。事件发生后, 外围警员反应迅速, 包围了监狱所有出口, 没有使罪犯的阴谋得逞。

赤柱监狱是囚仓, 历史上也曾是刑场。过去被判处死刑的犯人, 都是在赤柱监狱内被处决的。该监狱的档案资料显示:自1945年至1966年间, 共有122名死刑犯在赤柱监狱被枪决, 最后一宗死刑的执行是在1966年11月16日。1967年, 香港当局按照英国法律, 将死刑废除。那些罪大恶极的抢劫犯、杀人犯、贩毒犯的命保住了。如震惊香港的“杀人魔鬼”出租车司机林过云, 残杀了多名女青年, 结果判了终身监禁。

香港法律规定, 监狱犯人都要从事有益的工作。监狱内有设备完善的工场, 由监狱工业组人员管理。劳动种类有制衣、木工、印刷、制鞋、喷漆、家电维修等10多项业务。犯人通常每星期劳动5天、每天6小时, 每星期发工资, 周薪按不同工种和产量, 发给为数不多的港币, 作为囚犯受雇于惩教署的酬劳。犯人们的工资, 只允许他们在狱中小卖部购买生活用品和食品, 剩余的由监狱代为存储, 待刑满释放时发给他们。

我们参观了制鞋工场。我们在进入工场第一道铁门后, 警官即将第一道铁门上锁, 然后再打开第二道铁门, 让我们进入工场。狱规规定:监狱防卫措施, 在第一道铁门还没上锁时, 第二道铁门是绝不能开的。

那天, 工场内气温颇高, 犯人们大都在汗水淋漓地劳作着。我看到许多犯人有文身, 有的文在胸口, 有的文在双臂, 有的胸口、双臂都文满了刺龙画虎的图案。

副监狱长解释说:“这些劳动的犯人大都是抢劫、贩毒、强奸、盗窃等方面的犯人。他们入狱后, 要经过一段启导期, 行为要受到密切观察。启导期满后, 再按照其本身能力和狱中资源, 被分派到监狱各工场去。”

在制衣工场, 我们看到犯人们制作生产的高级西装, 可谓精工细作, 质量一流。可是就是这双手, 过去却给社会制造了灾祸, 给人民带来了危害。而今天, 这些犯人能在服刑劳动中, 用这双手给社会制造美丽。

2011年1月12日, 赤柱监狱61名在囚人士在该院所举行的仪式中获颁发学业证书, 以表扬他们在学业进修上的努力。

过去一年, 赤柱监狱有140名在囚人士参与各类学业课程及公开考试。他们参加的公开考试共202卷, 包括香港公开大学考试、香港考试及评核局之中会考考试、英国城市专业学会考试及英国伦敦工商会考试。学员报考的考试科目包括语文 (商业英语及普通话) 、数学、商业财务、商业统计、商业管理、会计及簿记等。其中1名获香港公开大学颁授的工商管理学硕士学位。

早在1990年, 赤柱监狱的两名犯人, 获得了英国城市工业联合会电信技术考试颁发的优等奖章。他们在全球考生中名列前茅。在不久前, 他们先后刑满出狱, 找到了合适的工作, 成为技术人才。

目前, 在赤柱监狱, 有80%的犯人都在根据自身的条件选修自己喜欢的专业, 期望取得由国际认可的学历和专业资格, 以期将来回到社会, 重新获得就业的机会。

在监狱的文化展览厅里, 还挂满了犯人们创作的油画、雕塑、书法等各种艺术作品。

对许多外国籍的囚犯关押管理, 是执行香港刑法制度的特殊侧面。香港监狱当局采取了同样的惩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让他们懂得在香港监狱服刑, 既有法律神圣不可侵犯的严肃性, 又能感到香港监狱警官在严格执法过程中的文明和人道。

目前, 监狱对外国籍犯人和香港籍犯人的监管都是一样的。他们有通信的自由, 每月两次各30分钟的家属探望, 都给予妥善的安排和关照;对有病的犯人, 及时在监狱医院治疗, 并定期为他们检查身体;业余时间, 还注重他们的体育锻炼和娱乐生活。许多外国籍犯人还努力学习汉语, 书写汉文, 表示刑满回国后, 要做一个与中国增进友谊的使者。

在香港的监狱中, 吃、住、看病等, 都不用犯人花钱, 仅是在监狱内的商店购物要花钱。香港惩教机构为在囚人士提供约70种零食、肥皂等货物。犯人要在商店购物, 只能使用在监狱中工作所赚取的工钱购买, 不能由亲友在监狱外直接汇钱支付。

虽然, 香港惩教署考虑到用各种方式帮助犯人改造, 使其重新融入社会, 但还是有少数东南亚和内地籍的犯人希望以监狱为家。因历史原因, 越南人曾大量涌港, 后留在香港生活, 而传递回越南的消息, 让部分越南人认为香港好赚钱, 公开找人去港打劫。

无独有偶, 在内地网站66论坛上, 一署名“侠崽”的网民曾经发帖, 称其朋友数年前偷渡到香港, 故意在大街上抢劫, 然后进监狱, 每月有1500元的工资寄回家里面。刑满释放后, 混个把日子, 又去抢劫, 又进监狱, 再领工资。

篇14:香港义务献血见闻

有一天,几位朋友陪我去九龙弥敦道购买小礼品,路过网球场门口,正巧,一辆双层输血汽车(当地称捐血巴士)停在大门外。由于我从事急救工作,对此颇有兴趣,就立即站到车旁,请朋友为我拍照(见图)。尔后,几位朋友不约而同地向车内走去,我也好奇地跟在后面。到了车内,他们一个个都伸出手去验血,检查身体,并掏出一张“捐血卡片”请车上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登记,然后登上汽车的上层献血处,伸出手臂睡在床上。不到十分钟他们每人献了近200毫升血。然后走下楼梯,在汽车下层的一张桌旁坐下,每人喝了一杯咖啡即离开了汽车。我想,我也应该献一些血,以表示我的心意。但车上红十字会负责献血的工作人员对我说:“你是外来客人,旅途劳累,不便献血。”我也只好顺从了。

我从有关方面了解到,香港这样的献血站有三种形式:1.捐血站:即固定的献血地,全港共有六处。2.流动捐血队:由政府各部门、工商企业、学校,志愿团体及青年组织组成近百个献血点,并在每一地区成立一个流动捐血队。捐血队定时携带献血器械,前往这些献血点,在预先安排的地方进行献血。每年全港出动700余次,占全部收集血量竹40%左_右。3.捐血巴士,即我看到的献血大汽车。其中3辆为双层汽车,每两个星期换停一个地点,一般停放在闹市区周围,以方便市民献血。捐血巴士收集的血液占总血量20%左右。

收集到的血液经先进的中心检验机构化验、鉴定后即可用于抢救病人。香港居民大多为自己能参加到义务献血的行列而感到光荣,许多家庭把“捐血卡片”放在最显限的地方,以供采客细观。

香港献血是无偿的,但为何有如此众多的人踊跃献血呢?在金钱万能的香港社会为什么会有如此慷慨之举呢?我带着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的观察和研究,发现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宣传工作广泛、深入、细致。报刊、电台、电视台不断播送宣传“献血光荣”的报道文章。电视台多选择在晚上8时的“黄金时间”播放献血内容5分钟。所报道的内容每日不同,形式多样,消除了人们的误解。

二、举办献血比赛:每年由各种团体举办。如1985年有15个青年团体在维多利亚公园集会,当场献血者达1500人之多。

三、发行献血手册、海报及其它宣传品。在暑假及新年期间向献血者赠送一些新颖的小礼品。闹市区大厦的橱窗内多挂有献血的照片,并题有“救他人一命吧!”的启发字句。

四、献血者可获一条毛巾,上印有“献血标志”,每日跑步时将其戴在颈子上,以显示高尚。献血5次者可获一枚纪念章。

五、每年在香港最大的饭店之一——富丽华酒店,举行授奖仪式,表彰献血在50次以上的献血者。有时,港督还接见,并合影留念。如1986年4月29日举行的仪式上,共颁奖280人。对集体献血优胜单位还隆重颁发“贾占士杯”。

六、献血者每人持有一张“捐血卡片”,如果家中有人住院需要输血,可凭此卡得到优先照顾。

从以上可见,“献血光荣”是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精神奖励及适当地“优先”照顾可能起了很好的作用。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见闻事件作文】相关文章:

清早见闻作文04-08

树林见闻作文04-11

年货见闻作文04-18

路上见闻作文04-20

赛场见闻作文04-28

近日见闻作文05-01

太空见闻作文05-17

小学作文春节见闻07-22

寒假见闻作文参考04-10

小学作文春节见闻04-11

上一篇:酒店仓库保管员岗位职责说明下一篇:吃粽子四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