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2024-04-26

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精选7篇)

篇1: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青海银行海东市分行

分行“两违”工作小组开展专题会议

——刘华春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控,遏制违规经营和违法犯罪,有效防范金融风险,促使分行各项业务安全稳健发展。3月20日,分行“两违”工作领导小组组织召开了办公室专题会议。

会议认真听取了分行现阶段在会计结算、信贷、中间业务等方面的自查及整改落实情况,并对重点部位存在的突出问题及隐患提出了明确的整改要求。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小组成员的工作职责和中心任务,要求各部门之间的工作对接要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不留死角,不蒙混过关,要坚持一查到底,一次整改到位的工作原则。

会议要求,“两违”专项自查工作是分行各项经营管理工作的首位任务。各小组成员和职能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明确工作任务,提高工作自觉性与警惕性,进一步加大工作自查力度。要把潜在风险与问题隐患及时扼杀在萌芽状态,积极消除工作盲点和薄弱点,切实增强对风险的防范和控制能力。

篇2: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在新的起点上奋力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海东撤地设市,标志着海东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这是青海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海东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海东市的设立对于促进地方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建区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省人大常委会和海东地委的正确领导下,海东地区人大工委和各县人大常委会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方针,积极服从和服务于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依法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切实加强对行署和“两院”工作的监督,认真做好代表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工作水平,有效地发挥了职能作用,为促进海东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亲切关怀下,海东地区启动了撤地设市工作,全区各族干部群众迎来海东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胜利召开,这标志着海东市、县(区)两级地方国家权力机构的健全和完善,这是海东167万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海东民主法制建设的新起点。海东市、县(区)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将在海东市委的领导下,依法行使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权,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进行监督,依法决定全市重大事项,任免政府机关和“两院”组成人员,组织和指导市辖四个自治县的立法工作,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海东市、县(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省十二次党代会、全省人大工作会议和省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精神,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围绕中心、积极作为、务实为民、持续求进,认真履行法定职责,着力提升履职水平,为建设新海东、创造新生活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履行好人大的监督职能

海东市、县(区)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一要加强对经济工作的监督。要定期听取和审议本级政府关于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以及预算的收支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从宏观上加强对经济运行的监督;要围绕区内重大经济建设事项开展监督,把海东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业园区建设和东部城市群建设作为监督的重点,推动海东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向着既定目标顺利实施。二要加强对民生工作的监督。要把改善和保障民生,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人大关注的重点,适时听取政府在就业培训、住房保障、公共卫生、教育公平、扶贫救济、环境保护、治安稳定等方面的专项工作报告,促进政府相关工作更有效地开展。三要加强对法院和检察院的监督。听取和审议“两院”的工作报告,定期开展对“两院”审判人员、检察人员的履职情况检查,推进司法公正。四要加强人大信访工作,及时化解社会矛盾。要加强对常委会做出的决定、决议和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跟踪问效,确保监督实效。

二、认真组织指导地方立法工作,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法制保障

海东有四个自治县,组织指导各自治县认真行使立法权,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法制保障,是海东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责。一是要指导各自治县充分总结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实践中的成熟经验和成功做法,将其转化为全体人民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配套的地方性法规。二是要坚持以人为本,立法为民,准确把握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现阶段群众共同利益、不同群体特殊利益的关系,着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是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充分发挥人大代表在立法中的作用,不断扩大公民对立法的有序参与,切实做到集思广益、凝聚共识,充分体现人民群众的共同意愿。四是要认真做好现有地方性法规清理和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使付诸实施的地方性法规既符合宪法和法律的要求,又更加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更加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内在要求。五是突出重点、量力而行,急需的先立,成熟的先立,确保立法的质量和进度。海东市第一届人大常委会在这方面要积极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加强调查研究,注重顶层设计,沟通省、自治县立法机构的联系,广泛听取和反馈各方面的立法意见,积极配合省人大常委会加强对各自治县的立法指导工作,不断补充完善民族地方配套法规,在推进地方科学立法、民主立法方面迈出新步伐。

三、发挥人大代表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在今后的工作中,海东市、县(区)人大常委会要进一步创新代表工作形式,强化代表履职服务保障,充分发挥人大代表的作用。通过各种形式,对代表进行法律法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海东市建设等方面的培训,不断提高代表的履职能力。要扩大代表的知情权,通过组织人大代表开展视察调研、执法检查、邀请人大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等形式,不断拓宽代表知情知政渠道。要改进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不断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督促解决代表反映的实际问题。要加强代表闭会期间的活动,围绕加快推进海东市建设,组织指导人大代表开展集中视察、专题调研,继续深入推进人大代表“访民情,解民意”等活动,让广大代表真正“动”起来,代表活动“活”起来,使广大代表为推进“三大历史任务”,实现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目标任务作出新的贡献。

坚持依法治市打造和谐海东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海东市要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法治海东、平安海东、和谐海东的目标,大力推进依法治市工作,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海东而努力。

一、加强政治学习,为依法治市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要把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市一次党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采取多种形式,力求学深学透,深刻领会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的重大部署,深刻领会党对依法治国工作的基本要求,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行政制度,努力为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供法律支撑。要原原本本地学习习近平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通过学习,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和省委、市委有关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市委、市政府确定的目标任务上来。要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一步强化以人为本、司法为民意识,开拓创新,锐意进取,兢兢业业,努力工作,为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作出更大贡献。

二、围绕中心工作,让依法治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凸显作用

随着时代的变迁、经济的发展,需要管理的事物纷繁复杂,坚持依法治市就要综合运用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等各种手段,其中突出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全市的公共事务。要通过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贯彻实施,通过地方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和法律监督等环节,建立起良好的地方依法管理机制,使全市的改革和发展等重大决策问题科学化、民主化、法制化,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使本行政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方面纳入法制化轨道并有序运行。海东撤地设市标志着已进入新的建设阶段,依法治市工作任重道远。为此,一定要紧紧围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条主线,充分发挥司法行政法律服务的专业优势,积极做好政府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法律咨询;要组织各类服务团,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专项法律服务;要组织办理经济和金融领域犯罪案件,积极参与专项治理活动,切实维护市场经济秩序;要紧紧围绕促进民生工作开展法律服务,大力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活动,努力为更多的困难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法律援助。

三、着眼更高目标,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

撤地设市对海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要坚持用法治的思维和法治的方式解决问题,切实把人民群众的各项民主权利落到实处。支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各项职能,切实保障人大代表依法行使权力。重视民主党派组织建设和干部任用,充分发挥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职能作用。全面贯彻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引导宗教界和信教群众在新海东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鼓励支持各人民团体依照各自章程,积极开展工作。强化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积极拓展军队参与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的渠道。加强基层民主建设,不断完善村民自治、社区居民自治和企事业单位民主管理制度,切实保障和维护人民群众的民主权益。加快依法治市进程,深入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大力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拓展法律服务,提升公安、检察、审判工作质量和司法公信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公正司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汇聚正能量建言促发展

海东撤地设市,对于推进全市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跨越发展,与全省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里程碑的意义。撤地设市是人民政协工作的新起点、新开端。站在新的起点,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和新的要求,我们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充分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作用,更好地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政协海东地、县(区)工作在省政协和海东地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爱国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牢牢把握团结、民主两大主题,认真履行职能,政治协商日益规范,民主监督不断推进,参政议政成效显著。尤其是围绕现代农业发展、工业园区建设、城市建设管理、文化旅游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社会管理创新、城乡社会保障等开展的调研视察、建言献策,有分析、有研究、有建议,提出的许多真知灼见,得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采纳,为促进海东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共青海省委赋予海东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并提出要把海东打造成青海功能优化的重要城市、兰西经济区的产业基地、高原现代农业的示范区、东部城市群的重要支撑、全省科学发展的新增长极,和全省全国一道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中共海东市委立足新起点,站在新高度,确定的新的奋斗目标,描绘的宏伟发展蓝图,既为全市各族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全市各级政协明确了新的任务。海东撤地设市后,市政协成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一级地方组织,履行职能的范围和内容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担负的任务将变得更实、更重,开展工作的领域也将更宽、更广。我们将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围绕撤地设市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基本经验,发扬优良传统,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力量,认真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为推进我市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发挥重要作用。

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任务。为此,一定要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习近平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学习市一次党代会精神。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人民政协履行职能的实践结合起来,切实把十八大精神体现到谋划工作的安排部署中,落实到推进工作的具体措施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学习贯彻省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深入理解和全面领会全省“三区”战略和“两新”目标精神实质。要把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同学习海东市第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海东市新阶段发展的新特征、新任务,进一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要把学习习近平同志近期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同深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以崭新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政协工作实践中去。

围绕中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能

推进海东经济建设“三大历史任务”和“在八个方面走在全省前列”,是海东市未来努力的方向。市、县(区)政协要围绕中心,着眼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经济结构调整、资源节约利用、特色经济发展、新兴产业培育、传统产业优化及现代高效农业体系建设等重大工作,认真开展集体协商、专题协商和对口协商,积极建言立论。围绕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发展文化事业产业、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城乡统筹发展、完善城市功能等方面认真开展专题调研和视察活动,提出具有全局性、前瞻性和可操作性意见建议。通过视察、提案、民主评议、委派义务监督员和参加党政有关会议等多种形式和渠道,加大对党政部门工作、重大项目实施及国家惠民政策贯彻落实等方面的民主监督力度。

发挥政协优势促进民生改善 始终坚持民本理念,把服务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倾注全力协助党委、政府做好暖人心、稳人心、得人心的工作,为海东市、县(区)改革发展营造良好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紧紧围绕教育、卫生、就业、食品安全、物价、养老、社会保障、征地拆迁、扶贫开发等事关民富、民安、民乐的重大问题,认真开展调研和视察,多建利民之言,多谋利民之策,促进各类民生工程的顺利实施。紧紧围绕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体察民情,积极反映民意民愿,充分发挥好党和政府密切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大力推动各项惠民政策得到落实,在党心和民心之间真正架起一座联通之桥,打牢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群众基础。

协调各方关系促进社会和谐

篇3: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群科镇 (藏语“黄河回旋的地方”) , 又名古城, 位于青海省海东市化隆县西南黄河北岸, 距县府驻地巴燕镇42公里, 西距省会西宁市100公里, 镇域东西长约17公里, 南北宽约12.5公里, 镇域总面积100.12平方公里。群科镇交通便捷, s203、牙同高速公路横贯全镇, 还有尕木二级公路、县道沙群公路。群科镇共辖29个行政村, 72个合作社。2015年底, 全镇总户数为10225户, 常住人口35797人, 其中, 回族占比86%、汉族占比8.9%、藏族占比4.9%。2015年底,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217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8548元。凭借良好的区位条件和资源基础, 群科镇已经形成了以特色农业、劳务输出经济、旅游经济和餐饮经济为主的四大优势产业。

2 群科镇五大鲜明特色

2.1 特色鲜明的产业形态

2.1.1 发挥高原河谷地域优势, 打造群科特色农业

群科镇地处黄河河谷地区, 气温高, 日照时间长,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 光热水土条件组合较好, 为发展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充分发挥群科镇适宜的气候优势和自然资源, 不断优化农业结构, 打造特色农业, 推广薄皮核桃、水果、西瓜、蔬菜和设施农业, 打造高原特色现代农业示范园。

2.1.2 传承清真文化, 打造“互联网+拉面”经济

“拉面经济”已成为群科镇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群科镇在全国各大中城市经营的拉面馆总数达到2042家, 从业人员达到9635人 (次) 。结合互联网+发展优势, 建立起全国首家专注服务于全国清真拉面店及清真餐饮的企业, 为从业者提供求职招聘、饭店转让、原配料供应、政策引导等内容的拉面培训基地。

2.1.3 立足黄河资源, 打造特色旅游产业

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黄河资源, 开发和挖掘旅游资源, 发展富有地方特色的“吃、住、游、玩”项目。举办杏花旅游文化节, 借助徒步游、自驾游、美食展等活动平台, 打造特色旅游产业。借助旅游行业发展契机, 发展餐饮经济, 主要依托“群科手抓”招牌和优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 引导和支持群众、回乡人士建设上规模的饭馆、茶园、农家院。

2.2 和谐宜居的美丽环境

2.2.1 结合民族特色文化, 打造黄河河谷特色风貌

依托镇域现有的自然景观资源, 群科镇充分发掘小城镇文化景观风貌, 以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的宜居城镇为总体目标, 初步营造出了和谐统一的黄河河谷特色风貌体系。因山借水, 将远处的八宝雪山、丹霞地貌、近处的黄河水景引入城镇, 成为景观的宏观背景。滨河路是新区最主要的景观性道路, 沿路两侧进行旅游服务设施开发, 游客可欣赏到黄河美景、丹霞地貌、冲沟奇景、麦苗青青, 也可享受滨水旅游服务设施的便利, 或由各主要道路进入城镇各个组团, 感受群科的独特魅力。各组团依据需要配置清真寺, 方便附近回民就近礼拜。

2.2.2 扎实推进环境整治工作, 打造宜居镇区环境

群科镇大力开展环境整治工作, 整治交通秩序, 加大巡逻执勤力度, 加强集镇管理, 结合环境整治活动, 取缔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现象, 会同县市场监管部门整治路段占道经营现象, 取缔乱搭乱建。同时, 整治环境卫生, 结合“三带三推”活动和杏花旅游文化节筹备工作, 集全镇之力对集镇和s203沿线的环境卫生进行整治, 有效地改善了镇容风貌。为了巩固成效, 投入压缩式垃圾车清扫集镇卫生。

2.2.3 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不断优化农村环境

在群科镇公义村、雪什藏村、则塘村等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 主要包括围墙改造、墙面抹灰、危房改造和路灯新建等项目;大力完善乡村公服设施, 修建园林式休闲广场和老年互助幸福家院;结合“环湖赛”“高原美丽乡村”建设, 开展了市场整治、环境综合整治等活动, 集镇、公路沿线和村庄的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

2.3 彰显特色的传统文化

推动民族文化产业发展, 推进河湟多元文化传播。深入挖掘民族、地域、自然和文化资源, 突出民族文化内涵, 推进文化产品创作, 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水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 重点建设回秀为龙头的民族刺绣, 形成民族民间艺术品规模化生产;打造夏琼寺藏传佛教文化、杏花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建设群科新区文化产业园, 在沿黄河地区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依托“化隆牛肉拉面”等清真美食品牌, 着力打造饮食文化产业园。

2.4 便捷完善的设施服务

2.4.1 主干结合、功能分明的路网方便居民出行

加快镇区各等级道路建设, 组织镇区功能清晰的主次干道路网。镇区形成了“两横两纵”的骨架, 新区路网以主干道构成“一环 (城市外环) 、两横、六纵”的路网格局。再加上较为配备完善的交通设施, 逐步满足了镇区交通流量增长的需求。

2.4.2 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

着力加大公共服务资源配置力度, 优化资源配置布局,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着力解决人的城镇化问题, 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进展。巩固“两基”提高, 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和“四包一保六到位”的动员学生入学制度, 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 初中阶段入学率达95%以上, 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卫生计生方面, 建立了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慢性阻塞性肺心病等患者管理档案, 定期开展卫生监督巡查和健康教育工作。给1068名农村低保对象发放生活及各种补贴38.7万元;二是给820名重度残疾人发放生活补助39.4万元;三是完成了10个贫困村和1790户5602人的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四是完成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征缴任务。

2.5 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2.5.1 科学规划, 致力于建设宜居生态小城镇

以群科新区建设为契机, 沟通规划部门及相关专业机构, 完成《群科镇建设规划》《群科镇美丽小城镇风貌规划》《群科新区总体规划》和《群科新区控制性详规》的修编, 并组织编制好各项专项规划。同时, 为更好指导镇区建设和经济发展, 对综合规划进行合理的调整, 同时对部分不适应群科镇、新区发展现状的条款做出修改和补充。

2.5.2 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不断提升政府服务水平

建立健全了办事大厅工作制度、机关管理、干部岗位目标绩效考核、维护社会稳定信息收集报送、印章使用管理、值班、食堂管理、环境卫生管理、文印、公务接待等制度。同时, 以作风转变带动班子整体建设为目标, 切实加强了政府干部职工的理论学习, 进一步坚定了干部职工的理想信念, 强化群众观念, 提升了密切联系群众的意识和能力。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树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 建立和完善城乡联动、结对挂钩、共驻共享和社会化运作等机制。

3 未来小镇发展重点

3.1 打造清真特色产业, 夯实经济基础

农畜产品加工、物流及民族食品等特色产业成为群科发展的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劳务经济, 不断拓宽增收渠道。全镇剩余劳动力转移总数达15700人 (次) 。同时, 群科紧紧抓住了一系列政策和新区等重大项目建设机遇, 立足群科便利的交通、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 重点抓住沿黄河旅游等产业优势, 大力发展餐饮服务业, 全镇从事餐饮的餐馆、茶园和农家园达到97家。推进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步伐进一步加快有效解决经济结构性矛盾、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升高、重商轻农问题、土地利用率低下等现状。

3.2 深入开展规划编制和落实

认真实施《群科镇建设规划》《群科新区总体规划》和《群科新区控制性详规》, 组织编制好各项专项规划, 确保各项建设严格按照规划布局实施。

3.3 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建设水平稳步提高

加快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旅游服务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项目建设, 重点加快过境快速干道 (沿黄旅游公路) 、新区进出口通道、骨干道路、平安至群科的天然气管道 (正在建设中) 、桥梁、交叉口等工程建设, 供水、供气等建设项目适度超前, 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五年累计完成城镇基础设施固定资产投资额达到8亿元以上。不断探索发展镇内多元的投资方式, 不能只以政府投入为依靠, 着力提升镇内财政实力, 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充分发挥小城镇集聚和辐射功能。

3.4 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镇化水平明显提升

坚持以人为本, 启动生态区建设, 把城镇垃圾处理、环境治理项目列为优先发展项目, 加强自然资源保护, 提高城镇生态环境水平。以群科新区建设为引领, 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十二五”期间, 新区城镇人口从2010年的8100人增加到2015年的30000人, 新区城镇化水平从2010年的30.2%提高到2015年的59.65%, 年均提高5.89个百分点。进一步解决一些民生问题和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富民增收的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城乡一体化进程还需进一步加速。同时, 部分村社民主管理、寺院管理等方面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力争到2020年将群科打造成“化隆县西南部商贸流通中心”, 将群科新区打造成“化隆县新城区、以商贸旅游为主的滨水生态宜居城市”。

4 群科镇建设发展基本措施

4.1 产业培育

以优势特色农业为主攻方向, 推动农业产业内部结构优化升级。依托新区处在沿黄川水地区优势, 着重发展设施农业、特色杂果种植及苗木繁育、绿化苗木繁育、高原花卉栽培、特色西瓜、薄皮核桃、烟叶种植、肉牛肉羊生态养殖等, 促进优势农产品集中连片发展和产业化基地建设, 标准化生产, 产业化经营, 推进传统型向特色型转变, 数量型向优质型转变, 种养型向种养加产供销型转变。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建设化隆县西南部商贸流通中心。结合203省道的改线, 依托其良好的交通, 打造群科镇“手抓羊肉”的品牌, 吸引更多的过境车辆、人流停留, 建设化隆县西南部商贸流通中心, 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支持力度, 以产业化、社会化、现代化为方向, 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 提高服务业水平, 扩大就业机会。

加快提升传统服务业, 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服务业。紧紧围绕“水”字做文章, 积极开发沿黄景观带, 大力发展旅游观光、餐饮、生态农业、农家乐、休闲娱乐场所等服务业。

4.2 环境整治

借全县整治“203”省道之际, 加大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力度, 进一步改善农村环境, 改变村容村貌, 加强集镇建设, 争取古城集镇配套设施建设, 不断改善镇区环境。到2018年, 建成区用水普及率达到60%;城镇环境明显改善, 绿化覆盖率达12.36%,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2.38m2, 污水和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有明显提高, 污水日处理能力达到0.6万m3/天以上, 污水处理率达50%, 垃圾日处理能力达到46吨以上, 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70%以上。

4.3 文化传承

深入挖掘民族、地域、自然和文化资源, 突出民族文化内涵, 推进文化产品创作, 提升文化创意和设计水平。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群众参与的方式, 重点建设回秀为龙头的民族刺绣, 形成民族民间艺术品规模化生产;打造夏琼寺藏传佛教文化、杏花文化旅游节等品牌;建设群科新区文化产业园, 在沿黄河地区规划建设集观光、休闲娱乐、度假旅游、商贸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旅游区;依托“化隆牛肉拉面”等清真美食品牌, 着力打造饮食文化产业园。

4.4 基础设施建设

在道路交通方面, 到2017年, 完成群科镇域内部城乡道路网项目、群科新区—尖扎县互联互通道路及桥梁建设项目、群科新区农业园区公路项目, 同时有序推进群科新区广场及停车场建设项目;在公共设施方面, 到2018年, 完成化隆县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和科技馆联建项目, 建成化隆县回族特色文化馆 (文化活动中心) , 全面完成群科新区棚户区改造项目、群科新区综合市场项目、群科新区管廊建设项目。

4.5 体制机制建设

建立镇村环境一体化机制。切实加强群科镇区人居环境建设, 以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为目标, 通过“抓点、带线、促面”, 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为镇区的发展提供环境的保障。

加强城乡一体化的村、社区管理体制创新, 树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理念, 建立和完善城乡联动、结对挂钩、共驻共享和社会化运作等机制。

建立健全农民市民化长效机制及农民工权益保障机制。着力稳定和扩大农民工就业创业, 全面提升农民工职业技能。积极推动农村新成长劳动力职业教育。大力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

5 结语

篇4:海东市和汾阳市精准扶贫探究

关键词 精准扶贫;汾阳市;海东市

中图分类号:F12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6.21.095

我国是农业大国,最初于20世纪80年代开始实施扶贫政策工作,经过了30多年的投入和实施,已经见到了一定的效果,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还有许多缺点有待解决[1]。本文通过对海东市和汾阳市两地进行概况分析,了解两地具体贫困居民数量和情况,研究实施精准扶贫的重要性,并摸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两地精准扶贫。

1 青海海东市与山西汾阳市概况

1.1 精准扶贫内涵

精准扶贫,是指通过精准扶贫机制提升扶贫的效率,通过精准扶贫的实施优化整合扶贫资源,做到扶贫的精准,实现扶贫到村到户的目标。精准扶贫最大的区别在于不再重复过去漫灌式的扶贫机制,明显展示出政府对于贫困地区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将扶贫任务立于国家更突出和更重要的位置。

1.2 海东市概况现状

海东市位于青海省,由青海以东得名,东与甘肃省毗邻,总面积1.32万km2,总人口139万人。虽然与沿海地区相比人口密度较低,但在内陆西北部来说,海东市属于西部较为发达的地区,是青海省乡镇企业和农牧业较为发达的地区。

具体案例: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社会帮扶和各类培训取得新成果。各县(区)积极与国家和省、市对口帮扶部门协调,制定年度帮扶计划,落实帮扶资金和物资,全市共落实帮扶资金569万元。扎实开展“雨露计划”,全市共落实培训经费495万元,开展了以汽车驾驶、拉面技术、民族歌舞、民族刺绣、民族雕刻等为重点的培训,共培训6 096人次。2014年,中德项目即将结束,上半年共投入1 600万元,解决了人畜饮水工程的收尾和遗留问题,完成1 099户的畜牧二期项目,完成5 200人的妇女健康培训和7 000人的工程运行管理培训。

1.3 汾阳市概况现状

汾阳市位于山西腹地偏西,总人口40万左右,属于我国中部地区百强县,在县级市中经济基础较好。本市还通过资本扶持连同残联、卫生、民政、教育多部门协力解决因病、因学、因丧失劳动能力、因残而导致贫困的脱贫,超过1 500名贫困人口已摆脱贫困。

1.3.1 谷雨墕村精准扶贫调研案例基本状况

1.3.1.1 村情方面

谷雨墕村是地处石庄镇最边远、自然条件较差的一个贫困村,由谷雨墕、沟底村、会沟村、三合庄4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由于受自然条件制约,经济发展滞后,是首批被省确定的贫困村之一。目前,全村面积426.67 hm2,其中耕地266.67 hm2,林地160 hm2,年均降雨量450~

650 mm,有118户,共304人,常住人口80人。其中304人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建档立卡贫困户有59户,共116人,低保26户,五保户3户。

1.3.1.2 基层组织建设方面

按照市、镇党委的统一部署,对全村党员进行了一次走访摸底调查。全村共有党员12人,其中3名党员外出务工,通过多次走访,多方打听,三名外出打工的党员思想觉悟高,工作稳定,常通过电视、手机等关注党中央出台的新政策、新思想。

1.3.1.3 公共设施和社会保障方面

全村基本实现村通水泥路、村通广播电视和农村蓄水工程,但由于受地理条件限制,全村118户,都没有通上自来水,靠自家收集雨水或挑水解决吃水问题,水质也不达标。全村无村办小学,适龄儿童就近入学较为困难。1所村级卫生室,条件简陋,医疗设备差,技术手段落后。

1.3.1.4 文化教育方面

全村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76人,占总人口25%;具有初小学以下文化程度210人,占总人口69%.村民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接受新知识、应用新技术能力差,难以适用现代化农业生产,就业创业艰难。

1.3.1.5 民生建设方面

通过走访,群众反映电视信号薄弱或者接收器老化,村民看电视难成为一大难题;由于地处偏远山区,缺乏移动信号塔,严重制约村民的通讯问题,尤其是制约护林防火的安全汇报工作;对危房改造项目,进行的逐户排查,把还处于危房状态但未列入帮扶范围内的农户[2]。

1.3.1.6 村级发展方面

自然色彩重,创造能力弱。村内主要经济来源,以劳务输出、核桃树、畜牧养殖,粮食生产为主,部分人员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经商或者外出打工,单家单户分散经营,农业生产力低下,农具简易,耕作粗放,2014年该村人均年收入为3 039元,只能解决温饱。

1.3.2 致贫原因分析

核桃种植业发展滞缓。谷雨墕村核桃树多以老树为主,土地贫瘠,挂果率低,管理疲软,生产力下降,再加上受市场价格波动较大,产品深加工开发没有起步,严重影响农民持续增收、稳定脱贫。此外,通讯设施简陋。谷雨墕村是地处石庄镇最边远山区,移动信号几乎没有,严重制约村民正常的通讯,给村民脱贫致富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1.3.3 扶贫攻坚规划设计

立足资源优势,培育形成以核桃树为主导的特色经济林。谷雨墕村是地处石庄镇最边远山区,空气良好,林业茂盛,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特别有利于核桃树生长[3]。核桃种植也是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下一步积极努力聘请相关专家前来指导,普及核桃苗木培育嫁接知识和争取一部分资金用于发展核桃新品种。

整合有利资源。由于谷雨墕村地处最边远山区,移动信号几乎没有,严重制约村民正常的通讯。针对电视信号薄弱问题,积极与市电视台联系,说明情况,寻求帮助,为全村58户需要更换电视天线的村民免费提供“户户通”卫星天线,彻底解决了村民看电视难的问题。

2 实施精准扶贫的必要性

2.1 实施精准扶贫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要想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必须解决扶贫任务,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2 实施精准扶贫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解放农村生产力,缺乏经济实力的农村无法实现新农村目标,而贫困问题是阻碍新农村目标实现的最大障碍,只有通过精准扶贫,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4]。

2.3 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

只有全民小康才是真正的小康社会,全民小康是小康社会实现的基本前提,而精准扶贫能够更好地实现全民脱贫,所以实施精准扶贫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要求。[5]

参考文献

[1]范斌.弱势群体的增权及其模式选择[J].学术研究,2004(12):73-78.

[2]郑广怀.伤残农民工:无法被赋权的群体[J].社会学研究,2005(3):99-118.

[3]约翰弗里德曼.再思贫困:赋权与公民权[J].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1997(2):78-82.

[4]陈树强.增权:社会工作理论与实践的新视角[J].社会学研究,2003(5):45.

[5]李小云.参与式发展概论[M].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1.

篇5: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青海银行海东市分行办公室

编辑:刘华春 干部述职,民主考核

—海东市分行召开2015中层管理人员述职大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总行党委2015年党建暨经营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反映分行领导班子工作业绩和综合素质,进一步提高班子成员履职能力,落实工作主体责任。2016年1月12日,分行组织全体员工召开2015中层管理人员述职大会,会议由分行行长吴洪奎同志主持,总行党委委员、监事长吴春庆、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袁玉龙和行政办公室尹俊同志莅会指导。

会议首先听取了分行党支部书记、行长吴洪奎同志的个人述职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分行2015经营指标完成情况、业务发展、内部管控、网点建设、党建工作,以及个人德、能、勤、绩、廉等方面进行全面述职,并就2016年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随后,分行副行长白德良和行长助理马文振两位同志相继作了个人述职,为民主考核测评工作提供了依据。

会议认为,分行2015经营工作在面临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下实现了止跌回稳新局面。但因受市场大环境和自身主观因素影响,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任务差距仍较大。其他常规性工作和行务工作仍需做实、做细,持续深入,以切实增强分行班子成员的担当意识和责任意识。

会上,总行人力资源部总经理袁玉龙同志认真传达学习了总行《关于组织开展2015中层管理人员考核工作的通知》精神,并通报了此次考核测评工作的相关要求。随后,总行行政办公室尹俊同志向与会的全体员工下发了中层管理员人2015民主评价表,分行员工对吴洪奎行长、白德良副行长和马文振行长助理三位班子成员分别作出了民主评价和量化考核。

篇6:海东市城乡规划建设局

2015年青海省教师教师招聘海东市藏语言文字测试的通知

各位考生:

根据《2015年青海省中小学校第二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教师公告》和《2015年青海省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特设岗位教师公告》规定,报考海东市藏汉双语岗位教师及藏汉双语特设岗位教师现场资格审查合格的考生,请于2015年8月4日(星期二)上午8:30时前携带本人有效身份证(无身份证的须开具带照片的户籍证明)和笔试准考证到海东市平安区第二小学(海东市平安区平安路122号)参加藏语言文字测试(名单见附表),逾期不到者视为自愿放弃。不按时参加测试和测试不合格考生均不得进入面试环节。

联系电话:0972-8612947 8611713 附表:

1、2015年青海省中小学校第二批公开招聘教师海东市招聘岗位藏语言文字测试人员名单

海东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海东市教育局 2015年7月30日

篇7:海东市仙草富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为积极响应海东市政府大力发展富硒产业的号召, 公司+合作社的模式精心打造了高科技高品质新理念富硒绿色原生态产业基地200亩, 呈现自然生态的田园风貌, 道路系统完善, 交通便利。富硒产品基地打造别具一格的高产、休闲、体验、特色、现代富硒产业基地, 其中规划有富硒绿色蔬菜生产示范基地、富硒中药材种植基地、同时配置了富硒基地接待服务中心、民族特色农家乐等综合服务设施配套, 可供近百人休闲、度假、就餐等。

富硒产品种植基地集聚了“产业, 产品, 地缘, 区位, 模式”等多项优势。富硒产品种植基地以“精细化耕作、创新型运作、跨越式发展”为企业精神, 响应国家农业政策的同时倡导“绿色生态”, 力求集聚广义健康元素, 打造百姓公认品牌。

硒是健康密码, 富硒资源是海东市特殊的DNA。公司以发展海东市富硒产业为己任, 与科研机构合作, 不断研发富硒新产品, 发展前景将‘硒’望无限。

公司现有管理员工15人, 其中大专以上人5, 种植技人员3人, 另外田间劳务有115人, 都是与沙沟乡政府签订的精准扶贫联点人员, 项目实施后将带动餐饮、服务、农耕人员近百人就业。

公司核心价值观:诚信、勤恳、关爱、感恩、共赢、客户至上。

公司经营理念:良心做产品、贴心做服务、诚信做企业!

公司种植理念:原生原味, 顺其自然。秉承有机种植模式, 专注于绿色生态产品打造, 专注于服务每一个人的健康。

公司经营指导思想:产业标准化、流程规范化、制度考核化、目标责任化、员工职业化、效益共赢化!

上一篇:请调报告怎么写下一篇:妈,我也不想啊五年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