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

2024-04-14

原则(共6篇)

篇1:原则

陈列原则,理货原则

1陈列原则

1)陈列的利润性:

 商品陈列必须确实能够提高产品销售量;  通过努力争取有助于提高销售的陈列位置;  要记下能增加销售量的特别陈列方式和陈列物;  适时告诉商店经理(或负责人)商品陈列对利润的好处;  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减小退货的可能性。2)陈列的安全性:

商品陈列在于帮助销售而不是特技表演。做整箱展示时,既要考虑适当高度以保持吸引力,更要顾及其稳固性。整箱展示时,应把打开的箱子摆放在一个平稳的位置上,更换空箱从最上层开始以确保安全。3)陈列的易观看性:

 充分利用现有商品数量,集中堆放以显示气势;  正确贴上商品价格标签;

 陈列时将自己的商品与其它品牌的商品划分清楚;

 配合陈列空间的大小,充分利用广告宣传品吸引顾客的注意。4)陈列易取性:

 商品陈列在顾客容易拿取的位置;

 争取好的陈列点,争取顾客能从不同的位置、方向取得商品;  保证货架上至少有80%的商品,可以方便顾客选购;

 记住货架的正确位置,避免将不同类型的商品混放,促销宣传品不要贴在商品上。

2理货原则

 空间更大——争取更多的货架空间,加强陈列(我们是最好的品牌,应该有最大的排面);

 位置更好——争取最佳的货架位置,实现方便购买;

 品种更好——争取更多的出样品种,给消费者创造更多的销售机会;  周转更快——提供适当时间销售的足够产品量,保证及时补齐货物;  形象更强——有效利用广告宣传品进行宣传‘ 品牌更高——争取整体上强于竞品。

篇2:原则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相结合(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辨证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辨证统一

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

①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在教学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的

获取直接经验是学习间接经验的基础,只有具有丰富的直接经验,才能准确理解和掌握间接经验;掌握间接经验也有助于巩固和加深对直接经验的认识。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间接经验的传授,又要充分利用和丰富学生的直接经验,将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有机结合起来,以提高教学质量。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二者关系的要求 :

学生认识的主要任务是学习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必须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防止重间接经验轻直接经验或重直接经验轻间接经验的两种不良倾向

(2)掌握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结合的规律 ①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是密切联系的

传授知识是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基础,无知难有德;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水平又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其掌握知识的质量和效率。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并使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等方面获得理想的发展与进步。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互关系的要求:

第一,科学准确地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知识是品德发展的基础,无知难有德,如环保知识与环境道德、生态伦理的关系);第二,深入挖掘教材、教学过程的思想性,有意识地向学生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第三,重视教师自身的榜样示范作用;第四,防止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思想教育或脱离知识传授另搞思想教育的不良倾向。(3)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辨证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的关系

①学习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是密切相关的,掌握知识是发展智能的基础,“无知必无能”;发展智能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但是知识不等于智力和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智力的发展,并将两者辩证地统一于教学活动之中。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传授知识与发展智能关系的要求:

第一,要教给学生科学、系统的基础知识;第二,使学生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第三,注重启发式教学,发展学生智能;第四,防止重知轻智或重智轻知的不良倾向。(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辨证统一的规律 ①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前提和基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学生主动性、积极性的水平是衡量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状况的标志和表现。

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动性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在教学过程中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的要求:

第一,教师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第二,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第三,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辨证统一的共同教学活动过程;第四,防止重教师主导作用轻学生主体作用或重学生主体作用轻教师主导作用的不良倾向。

教学原则

1.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1)教学原则的概念

教学原则是学校师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与要求。教学原则与教学规律、教学原理、教学规则等是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2)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一般来讲,教学原则主要来源于历史上的教学遗产、现实的教学实践以及教学规律的推演。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包含理论基础和客观依据。首先教学原则要受教学目的/目标的制约; 其次它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再次它是哲学、系统理论、心理学原理的应用;

最后它是教学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包括古今中外的教学实践、教学实验。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在教学中要通过观察所学事物,或教师语言的形象描述,引导学生形成所学事物、过程的清晰表象,丰富他们的感性知识,从而使他们能够正确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认识能力。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在总结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的,它的提出也是由学生的年龄特征所决定的。

③直观手段的种类。直观手段种类繁多,一般包括实物直观、模像直观和语言直观等三大类。④贯彻要求:恰当地选择直观教具;直观与讲解相结合;从运用直观形象过渡到摆脱具体形象。

(2)启发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②依据:启发性原则是在吸取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提出的。

它既是教与学相统一的规律、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同时又是为我国教育目的所决定的。③贯彻要求:

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扬教学民主,鼓励学生提问质疑

(3)系统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依据:系统性原则是中外教育遗产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教材本身的逻辑体系决定的,也是实现教学任务的需要。③:贯彻要求:

严格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由浅人深、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地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踏踏实实地、系统地学习的好习惯;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灵活地处理“渐进”和“骤进”的关系。

(4)巩固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和技能,长久地保持在记忆中,能根据需要迅速再现出来,以利知识技能的运用。

②依据: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是由学生认知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决定的。③贯彻要求:

教师讲授知识要清晰而深刻;帮助学生掌握记忆的规律和方法;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在扩充、改组和运用知识中积极巩固。

(5)量力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教学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等要适合学生身心发展的水平,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②依据:量力性原则是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是由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掌握知识与发展智能相互联系的规律所决定的。

③贯彻要求:了解学生的发展水平,从实际出发进行教学;考虑学生认知发展的时代特点;教学要适当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促进学生发展。

(6)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授予学生以科学知识,并结合知识教学对学生进行共产主义品德和正确人生观、科学世界观的教育。

②依据:这一原则的实质是要求在教学活动中把教书和育人有机地结合起来。

它是掌握知识与提高思想相互联系的教学规律的反映,也是由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决定的,是文以载道、教书育人的教育传统与经验的总结。②贯彻要求:

教学内容的编写与选择要注意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结合;发掘教材的思想性,注意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素质。

(7)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在吸收中外教育遗产的基础上,根据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教学规律提出来的。它既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路线在教学中的反映,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的要求。③贯彻要求:

加强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教学;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恰当地联系实际;重视基本技能的培养;恰当补充乡土教材。

(8)因材施教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

②依据: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是对我国教育经验的总结。它既为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所决定,也受我国的教育目的所制约。③贯彻要求:

端正教育思想,健全教育体制,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按国家统一规定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并结合教学实际可能来教学;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差别性的教学;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热情关爱后进生。

教学方法—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

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方法。它可分为讲述、讲读、讲解、讲演等几种。运用此法要求:讲授内容要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注意启发,讲究语言艺术。(2)谈话法

谈话法又叫问答法,它是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问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该法可分为复习谈话和启发谈话两种。

运用的基本要求是:要准备好问题和谈话计划;要善问;要善于启发诱导;要做好归纳、小结。(3)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辨明是非真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讨论可分为全班讨论、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运用此法要求:

讨论的问题要有吸引力;要善于在讨论中对学生启发引导;做好讨论小结。(4)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观察事物发生和变化的过程,探索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它分为感知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两种。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验前的准备;使学生明确实验目的、要求与做法;注意实验过程中的指导;做好实验小结。(5)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它和练习、实验一样,但实践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更强。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实习作业的准备;做好实习作业的动员;做好实习作业过程中的指导;作好实习作业的总结。(6)练习法

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操作以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

其种类很多,如口头练习、书面练习、实际操作练习;模仿性练习、独立性练习、创造性练习等。运用此法要求:提高练习的自觉性;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严格要求。(7)参观法

参观法是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到社会场所,如工厂、农村、展览馆等,使学生通过对实际事物或现象的观察而获得新知识的方法。

它可分为准备性参观、并行性参观和总结性参观。

运用此法要求:做好参观的准备工作;引导学生收集资料,做必要的记录;组织学生讨论,及时小结。

德育过程有以下几大规律

(1)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具有多种开端。

①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品德的过程,而学生的品德又是由思想道德的知、情、意、行等四个因素构成的,所以德育过程也就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②知、情、意、行四要素的相互关系。

③德育过程要注意发挥知、情、意、行的整体功能,全面重视知、情、意、行等各个方面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德育过程中,既要注意德育过程的全面性,又要注意多开端性、针对性。(2)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思想道德活动过程。①儿童的品德不是与生俱来的。

②学生品德的发展是在活动中能动地实现的。

③进行德育要善于组织、指导学生的活动。

(3)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 ①德育过程具有一系列复杂的矛盾。

②正确认识学生品德发展的内部矛盾,并促进其积极转化。

③采取恰当措施,努力调节学生品德的外部矛盾。

(4)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过程 ①德育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塑造学生品德的过程。

②学生是德育活动的主体,在德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③德育要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发展。

(5)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不断提高的过程,具有长期性、反复性的特点。①从学生主观世界来看,具有不稳定性。

②从客观环境影响来看,社会生活是复杂多样的。

③从思想品德教育工作本身来看,思想品德的形成是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德育原则

(1)德育原则的概念

德育原则是教育者对儿童青少年学生实施德育时必须遵循的基本准则,是处理德育过程中一些基本矛盾和关系,提高德育质量和效果的基本要求。

它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制定的,是德育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德育原则与德育规律是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

德育过程的规律是客观的,德育原则是主观的;从他们的指导作用来看,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指导作用范围相对较广,对德育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且更为抽象概括,德育原则的指导作用适用范围相对较窄,且较为具体一些。

德育原则是德育规律的反映,是德育规律的具体化;德育规律是德育原则的重要理论基础,是制定德育原则的基本依据。

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

⑴提高认识与指导实践相结合原则(理论和生活实际相结合)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时要把思想政治法纪观念和道德规范的教育与参加社会生活的实际锻炼结合起来,把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与培养道德行为习惯结合起来,使他们言行一致。它又叫知行统一原则。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原理和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思想道德活动过程,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理论学习要结合实际,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第二,注重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多种多样的实践锻炼,培养思想道德行为习惯;第三,对学生思想品德的要求和评价,要坚持知行统一,言行一致。

⑵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原则(疏导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它又叫疏导原则。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和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讲明道理,疏通思想;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组织学生参加正当有益的活动;第三,建立健全合理的规章制度,把耐心的说服教育同规章制度的约束结合起来;第四,以表扬激励为主,批评、处分为辅,坚持正面教育,反对和禁止体罚。

⑶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长善救失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依靠和发扬他们自身的积极因素去克服他们品德上的消极因素,实现品德发展内部矛盾的转化。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教育中的反映,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和德育过程是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统一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第二,长善救失,通过发扬学生的优点来克服其缺点;第三,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修养,提高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

⑷热爱、尊重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与对他们个人的尊重和信赖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这一原则是教育者正确对待受教育者的基本情感和态度。②依据:它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提出来的,符合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矛盾的积极转化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建立良好的尊师爱生的师生关系。第二,严格要求学生。教师要善于有计划地、严格地提出正确、合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第三,教师要严以律己,以身作则。

⑸因材施教原则

①基本内涵:进行德育要从学生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我国教育经验的积累提出来的。

③要求: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的进行教学。

⑹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原则

①基本涵义:教师在德育工作中要组织和培养好学生集体,依靠和通过这个集体对它的每一个成员产生教育影响,同时,又要注意个别教育,通过对个别学生的教育,影响和带动集体的发展,提高集体水平,把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结合起来,提高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②依据:这一原则又被称为“平行教育原则”,是根据集体的特点和功能提出来的,符合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任务的要求

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教师要重视教育和培养学生集体,引导学生关心、热爱集体,为建设良好的集体而努力;第二,要充分发挥学生集体的教育作用。如集体目标的动力作用,集体舆论的约束作用和指向作用,干部成长的促进作用,成员个性发展的激励作用等。第三,通过集体教育学生个人,通过教育学生个人转变和影响集体,并把二者结合起来。

⑺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①基本涵义:指进行德育应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互相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②依据:这一原则是根据德育过程是教师教导下学生的能动的道德活动过程和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的德育过程规律提出来的。③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第一,组建教师集体(包括非教学人员、普通职工),使校内教育力量的影响一致;第二,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使学校、家庭和社会对学生的教育影响互相配合;第三,做好各阶段、各方面教育的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前后连贯一致。

德育方法

(1)德育方法的概念

德育方法是指在学生思想和道德主体人格建构过程中,学校师生为了实现德育目的、完成德育任务而采用的工作方法和修养方法。

它是在教师的教育影响下,通过师生共同活动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陶冶学生情感、锻炼学生意志、坚定学生信念、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诸方式的总称。

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方法

①说理教育法

涵义: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形成正确思想观点的方法。

方式:主要有讲解、报告、谈话(对话)、讨论、指导阅读书刊等,也可配合参观、访问、调查、榜样等方法进行。②榜样示范法

涵义:指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范行为和卓越成就来影响学生品德的方法。榜样的类型:伟人的典范、教育者的示范、学生中的好样板 ③陶冶教育法

涵义:指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造一定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方式: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熏陶等。④实践锻炼法

涵义:指教育者有目的地组织学生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

方式:为完成具体教育任务进行的实际锻炼,如参观、访问、调查等,按一定规章制度进行锻炼;此外,还有练习(文明语言行为)、委托任务等。⑤品德修养指导法

涵义:指教师指导学生自己教育自己(自觉学习、自觉反思、自我行为调节),使自身品德不断完善的教育方法。

方式:学习、座右铭、立志、自我批评、慎独等。⑥品德评价法

篇3:原则

一预防在先原则与行动在先原则

(一) 预防在先原则与行动在先原则概述

预防在先原则源自于德语中的一个概念———Vorsorgeprinzip, 意思是“远见—计划”, 要求对任何领域的由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干预、阻止[1]。迄今为止, 学界对预防在先原则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从20世纪70年代起, 预防在先原则就不断被使用, 尤其是出现在一些政治章程和国际协议里。在1992年的《里约宣言》中规定, 预防在先原则应该被用在当“严重或不可逆的破坏”威胁环境和“缺少充足的科学确定性”时以保护环境, 不应该用来延迟实施那些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同时指出, 预防在先原则通常被描述为面对不确定性而试图要实施的行为应该“要安全而不要对不起”[2]。1998年的《翼幅宣言》规定:“当某行为引发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危害、威胁时, 即使这些因果关系不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也应该在此时应用预防在先原则。”[1]此外, 还有一个对预防在先原则比较完整的阐述:“我们必须在事实基础上, 而且在运用最科学的信息对事实进行最准确的解释的基础上去实施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掌握了关于某事的100%的证据再去行动。当某行为密切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而且风险可能会非常之高、行为之成本会非常之大时, 先预防更好, 必须分析、权衡实施与不实施某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利与弊。哪里有危害公共健康的巨大风险, 就应该准备采取行动去降低这些风险。”[3]

预防在先原则虽在政治领域备受欢迎, 但在哲学领域却备受争议。该原则的反对者行动在先原则的倡导者批评指出, 预防在先原则的拥趸们对现状带有固有的偏见, 而且对技术进步持过度悲观的态度。他们还列出了预防在先原则的诸多缺点, 如假设最糟糕的情景;分散对既有威胁的注意力, 尤其是自然灾害;假设规范和限制的结果全是积极的或者中立的, 没有负面的;无视技术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不合法地将举证责任和不利地位转移给了行为的支持者等。[4]

行动在先原则由哲学家摩尔 (More M.) 于2004年提出, 专门设计用来取代预防在先原则。行动在先原则鼓励所有参与者积极考虑某行为带来的 (好的和坏的) 结果,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去应对真正的威胁。这一原则对于促进能给人类带来福利的技术进步和强化这一过程中潜在的副作用及风险意识是一个包容性的、结构化的过程。[5]

行动在先原则主张技术创新的自由对人类具有很高的价值, 甚至是关键性的。这意味着在考虑是否、如何研发、配置或者限制新技术时的一系列责任。要使用客观、开放且全面的、以科学而非集体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决策过程去评估风险和机遇。要充分考虑限制的成本和失去的机会以及直接影响。应该高度重视人们学习、创新和进步的自由。摩尔指出, 如果预防在先原则在过去已经被很广泛地应用, 那么技术和文化进步就会因此而停止不前。大多数技术行为在产生人们希望出现的效果时都会伴生不良影响。而预防在先原则经常以一种绝对的标准反对技术行为。他认为行动在先原则的实质在于它积极追求进步, “行动在先不仅是指在行动之前要预期, 而且是指要通过行动进行学习。当技术进步停止, 人们将会失去真正的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通过实验的学习机会……减轻全人类痛苦的持续需求和实现人类繁荣的欲望应该使得那些限制我们学习自由的行为更加愚蠢。百花齐放吧!尽一切办法去检查花中是否有杂草和害虫侵扰是必要的。但别割断了那些播种未来种子的手。”[6]

(二) 学界对两种原则的态度

美国哲学家富勒 (Fuller S.) 支持摩尔的观点。他认为, 预防在先原则通过降低风险和政策鼓励的方式阻碍进步, 行动在先原则把可计算的风险行为视为人类进步的本质所在, 而这种追求进步的能力正是我们与其他物种的区别之处。行动在先原则相信预防在先原则通过限制风险行为依旧把人类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富勒指出, 行动在先原则根本没抱有很快扭转预防在先原则的幻想, 但是, 面对风险, 我们是应该接受还是躲避, 这一问题可能会成为将来思想论战最典型的特征。[7]

密歇根大学风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梅纳德 (Maynard A.) 对富勒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 作为科学家, 他能与富勒产生共鸣, 行动在先原则很具有诱惑力。但作为风险科学研究者, 他认为不受政策和程序规定的伦理约束的研究极具潜在的破坏性[8]。美国学者布瑞格尔 (Briggle A.) 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气开采的研究为例, 阐述了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的不足之处。他说, 预防在先原则也许在技术上是天真的, 因为希望我们能在一切坏的结果发生之前全部发现它们;但行动在先原则在政治上则是真正天真的, 即如果认为我们能依靠新技术先为企业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然后再对它进行理性、公平的风险评估[9]。他对两种原则都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

整体上看, 预防在先原则坚守的阵地是保护, 即尽可能不要让技术行为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伤害, 而行动在先原则坚守的阵地是促进, 即通过促进技术发展使得人类超越自然的限制;预防在先原则对技术行为及其带来的风险、不确定性持谨慎态度, 主张一旦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就必须采取先预防行为, 而行动在先原则对技术行为抱有浪漫主义的鼓励态度, 认为技术行为的风险是必然的, 较之其未知的不确定性, 应该更多重视其已知的潜在风险;预防在先原则主张在利用技术行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之前,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 而行动在先原则则把技术创新等技术行为视为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必须的试验环节。

二预防/行动在先原则在技术行为语境中的局限性

(一) 从技术行为的发生机制看预防/行动在先原则的局限性

技术行为由三个阶段构成, 即从技术主体的行为意识到技术主体的行为意向最后到技术行为产生。在这个过程中, 直到技术行为产生, 即技术主体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做”出了技术行为后, 技术行为才有外在表现形式, 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预期的也有不可预期的。也就是说, 在技术行为的产生阶段, 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谓风险就是技术主体知道技术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或破坏性影响, 不确定性就是技术主体自己也不知道技术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危害或破坏性影响。风险是一种可知的未知 (a known unknown) , 而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可知的未知 (an unknown unknown) [10]。

在技术行为的产生阶段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技术主体应该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呢?如果技术主体遵循预防在先原则, 那就意味着技术主体必须暂时终止技术行为过程, 即技术主体要做出不去实施该技术行为的意向。然后技术主体会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去减小、解除风险, 但仍需花时间搜集相关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去对不确定性进行考虑, 进而将其转化为风险。只有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 才能进入技术主体的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就是管理可知的未知, 而不可知的未知却不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11]。此时, 因为不确定性是不可知的未知, 不可知的未知是永远不能尽为人知的, 这在理论上出现了矛盾。技术主体如果严格坚持该原则, 技术行为只能停止在前两个阶段, 这样确实会限制技术行为实施, 会阻碍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技术主体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遵循行动在先原则, 就意味着要做出去实施技术行为的意向。此时, 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发生:第一, 根据行动在先原则, 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之前检测了各种信息, 发现了技术风险及威胁, 继续采取了适当措施降低甚至解除了风险, 继续做出计划实施该行为的意向并将其执行, 最后技术行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 技术主体遵循行动在先原则检测到并降低、化解了各种潜在风险, 继而开始进行技术行为, 但是由于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充分, 没有及时发现技术行为的不确定性因素, 最后导致了技术伦理问题发生, 造成了巨大甚至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这样, 技术主体不但没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造成了严重灾难。在现在社会如此复杂的技术环境下, 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几乎相同。

从技术行为的发生过程来看, 技术主体无论是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遵循行动在先原则都不能保证技术行为必然能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结果。

(二) 从技术行为的特征看预防/行动在先原则的局限性

技术行为具有外部性, 即技术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在技术主体预期的结果之外还会出现无法预期却能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影响的其他结果。究其本质, 技术行为的外部性就是一种不确定性。斯蒂格勒认为:“不确定性是现代机器固有的属性, 但它也体现了一切技术物的本质。”[12]与其说不确定性是现代机器固有的属性, 毋宁说它是一切技术行为的固有属性。

面对不确定性, 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使用头脑风暴法, 让想象力脱缰, 以使我们想到能够想到的所有可能性, 当然, 这种方式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出错的可能性, 因此也就不能减小不可知的未知;二是引入“容差系数”, 比如, 在设计桥梁或飞机时, 要将其设计成能经受比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情形更糟的结构, 即便如此, 依然会有比这更糟的可能性产生[13]。很多组织的应急费用预算通常会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了应付风险, 一部分为了应付不确定性, 应付不确定性的那部分预算一般较高[11]19。可见,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既没有严格执行预防在先原则, 因为不确定性而停下社会实践活动, 也没有轻率采取行动在先原则, 轻视、无视不确定性的存在, 而是把它考虑在实践活动之内, 整体上对其有筹划, 细节上尽量将其转化为风险进行处理。技术行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 在应对不确定性时, 也不能简单地选择预防在先原则或行动在先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在技术行为这一特定语境中具有局限性。究其原因, 主要是技术行为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面对不确定性, 技术主体不能简单、机械地选择把预防在先原则或者行动在先原则作为行为原则。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可知的未知, 它在一定的信息和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会转化为可知的未知, 即风险。一旦不确定性转化成为风险, 就可以被纳入风险管理程序对其进行管理。所以, 我们探讨的问题就转化成:技术主体到底需要多少关于意外结果的信息和科学知识才能进行技术行为呢?更进一步地讲, 其实问题的实质就是“知”与“行”之间的关系问题。

摩尔之所以认为预防在先原则是一种阻碍进步的原则[6], 是因为他描述的其实是预防在先原则的一种极端状态。他认为如果遵循预防在先原则, 我们就会倒退到原始社会。但是同样地, 如果我们只看到行动在先原则的极端状态, 也可以夸张地说, 如果遵循行动在先原则, 整个人类就活不过明天。很显然, 这两种极端状态其实都不是这两种原则所要真正表达的含义。

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之间存在着交集。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根本上都是为了增加人类福祉。二者都承认自由在防止风险行为中的意义, 都承认在行动之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坚定的行动在先原则的支持者也不会倡导对某化学物品的属性在没有丝毫认识时就使用它, 也没有谁会坚决呼吁停止一切技术行为或工业活动[14]。这两种原则之所以被提出来, 都是因为技术行为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行动在先原则主义者认为预防在先原则把举证责任转嫁给了技术主体, 这是在逃避风险, 他们认为举证责任应该有限制技术行为的人承担。而预防在先原则主义者认为让技术主体承担举证责任是为了发现风险, 进而减小、解除风险。所以, 二者都是为了发现并减小风险。之所以二者对谁承担举证责任这一问题分歧如此之大, 是因为这关系到责任承担问题。其实, 不管这两种原则如何主张, 由于现代技术如此之复杂, 而且外部环境瞬息万变, 技术行为如果产生严重后果, 其责任划分是十分复杂、困难的, 技术主体一般都会牵涉其中。

三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

虽然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具有局限性, 但是技术行为又不能完全离开这两个原则。技术主体既需要预防在先原则, 对技术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不确定性进行必要的预防, 又需要行动在先原则, 在进行必要的风险、不确定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技术行为。因此, 技术主体需要在两个原则之间找到平衡点。为此, 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性原则 (autonomy principle) , 把它作为技术行为的原则。

(一)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的含义

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技术主体既要对风险、不确定性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相关信息、科学知识做出判断, 适时进行技术行为;而且要在整个技术行为过程中都要有很高的风险意识, 深思熟虑、审时度势, 尽量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风险的发现过程、使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专业信息和科学知识, 而这只能由进行技术行为的技术主体掌握。技术主体要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综合灵活运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 要在它们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终尽量保证技术行为能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结果。“掌握专业知识———常常包括实践、实习经验———是专业判断的基础。因为那些专业范围之外的人都不具有相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 他们不能恰当地评价专业范围内的人的专业判断。……只有同专业的人才是评价彼此行为的最佳人选。这就是所谓的‘专业自主性’的基本原理”[15]92, 即允许个体对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更加清晰、更加仔细的推理, 而不是给他们灌输任何特定的信条[16]71。面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技术行为, 任何专家、学者等人士对其风险、不确定性的发言权都不及正在执行它的技术主体。所以, 在“知”与“行”之间, 技术主体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即如果是因为潜在风险、不确定性等问题而决定是否进行、如何进行某项技术行为时, 技术主体具有最终的决策权。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有权根据具体情景和形势灵活地判断是否应该、应该如何实施技术行为。如果进行技术行为所遵循的原则不是技术主体自主选择的, 而是来自外界的规定, 那么这是一种前定原则 (predetermined principle) 。基于前定原则的任何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 因为它剥夺了行为主体自由选择行为原则 (即使这些原则是给定的) 的可能性。如果根据前定原则提前知道我们必须实施什么行为, 那么这种行为不是出于自主性, 而是出于原则包括的知识[14]。在现代社会, 技术主体如果机械地遵循前定原则, 无论是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都很难发现和减少风险及不确定性, 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的哲学意涵

倡导技术主体在实施技术行为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除了是为了保障技术行为和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相一致外, 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意涵。

第一, 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就是要保证技术主体所遵循的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原则都出于他的自我意志, 而非来自于其他任何政策规定或他人, 技术主体在自主性原则下进行的技术行为都是技术主体自我意志的体现。整个康德道德理论的核心就是理性人的意志是自主的。说某人是自主的, 意指他受自我意志而非他人意志的约束, 他的行为体现的是他的而非他人或他物的意志, 约束他意志的权威性原则也不是外在于他的。因此, 当谈及个体的自主性时, 自主性会确保约束个体的权威性原则来自于其自我意志[17]。从这个意义上讲, 技术主体遵循自主性原则, 就意味着对技术行为的约束来自于技术主体的自我意志, 而非来自于他人或其他外部因素。

技术主体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 还意味着这样的技术行为是具有为人这一客观目的的理性行为, 这实际上则是在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康德对自主性的定义是一种能够自我立法的意志的属性。康德通过设置一种被视为“法”的准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来解释是什么使得意志具有这种自主性的属性。这种法就是实践之法。所有的理性行为都有目的, 而只有特定的客观目的的行为原则才能称之为实践之法。所谓的客观目的是指不管个人倾向如何, 我们为了它都必须去行为的东西。而只有“人”能有资格称为客观目的。因为如此, 人具有一种“内在价值”或“无条件价值”, 康德称之为“尊严”。尊严不同于“价格”。价格是一种宇宙万物都具有的可供我们取悦的客体或手段的价值, 而尊严是一种不取决于任何他人的想法或决定的价值[18]。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要求技术主体遵循自己自主选择的原则 (不管是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 都应该像遵循其他普遍的自然之法那样不能有例外, 而且技术行为永远只是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类福祉。只有满足这两个要求, 技术主体才会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 只有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 技术主体才能对技术行为具有权威性。康德认为, 自主性是人性和理性尊严的原因[19]。如果技术行为没有遵循自主性原则, 那么就没有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 从而技术主体就丧失了自我的内在价值, 也就没有机会通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性的技术行为实现为人的客观目的。

第二, 有助于技术行为最终成为道德的行为。

技术行为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必须要满足行为能成其为自主性行为的三个条件:后习俗的、内在导向的和负责任的[20]。

“后习俗”是由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Kohlberg L.) 发明的一个词语, 指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 (前两个层次是前习俗、习俗) 。在后习俗层次, 行为主体的伦理分析基于权利、价值、义务或者普适原则。后习俗是一种创造社会而非维持社会的前社会 (prior-to-society) 视角[21]。由此,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进行的伦理分析不是基于某个权威或其他强加的原则, 而是依据自己的权利、价值观、职业道德及具有普适性的伦理原则等。技术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创制新的技术伦理规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技术, 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既定成熟的技术伦理规范, 这时就需要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时遵循自主性原则创制新的伦理规范, 而且要开放这些新伦理规范进行公共讨论, 直到最后被社会认同。只有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时, 技术行为才能成为道德的行为,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 本质上才是具有创造性的。

内在导向也叫自我导向, 它在描述自主性时假设有一个真我的存在, 这个真我不同于他人或其他动机的支配性影响, 它可以同意某人, 但不是服从某人。内在导向意指服从自我意志, 与外在导向相对应。外在导向有一种强制效力迫使人放弃内在导向, 诱使他们承担他们社区的目标、意识形态及喜好[20]。如果技术主体缺乏内在导向, 那技术行为也就不能遵循自主性原则, 技术主体将受社会、权威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直接服从、顺从社会意识形态、组织目标或者领导喜好, 技术主体将丧失真我而变成一种实现外部目标的工具, 技术行为也就不会真正具有道德意义。

丧失内在导向, 受外界因素支配, 阿伦特称之为“恶的平庸”[20]。“恶的平庸”是指恶来自于不思考, 它无视对恶及产生它的规则、原则的思考[22]。不思考, 即意味着面对外部因素只服从、执行, 这包括对那些不该服从、执行的恶的原则、规则。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阿伦特说:“如果能把‘服从’这个邪恶的单词从我们的道德和政治思想的词典中剔除, 我们将会获得更多;如果把事情思考透彻, 我们可能会重拾许多自信和骄傲, 即重拾所谓的人的尊严或荣誉:或许不只是作为人类而存在, 而是作为人之为人的这种状态存在。”[23]在现代社会, 技术主体, 尤其是工程师, 大多是企业组织的雇员。他们如果在技术行为中不遵循自主性原则, 对组织既定规则, 尤其是上司的命令不加思考地服从、执行, 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就可能在企业组织中出现“恶的平庸”现象。只有技术主体对外界因素加以认真思考、分析, 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 才是负责任的, 他才能算是具有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技术主体, 他实施的技术行为也才能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社会的道德行为, 他也才能获得作为技术主体所应该具有的尊严、荣誉。

第三, 保障技术主体实践智慧的发挥。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 深思熟虑地自由选择应该根据先预防还是先行动原则进行技术实践。而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深思熟虑地进行技术行为, 这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智慧 (Phronesis) 。亚里士多德认为, 实践智慧既关乎普遍性也关乎特殊性, 而与之对应的理论智慧 (Sophia) 只关乎普遍性不关乎特殊性, 理论智慧是一种沉思, 这对于实践目的几乎没用, 而实践智慧不只是指要获得知识, 更指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具有实践智慧的人能很清楚地知道对他们自己和对整个人类而言什么是好的[24]。亚里士多德说, 实践智慧之所以不仅考虑一般性而且要考虑特殊性, 是因为它是实践的, 行为是具体的。这就是有经验的人在行动上更有效率的原因。深思熟虑是具有实践智慧的人进行行为活动的首要特点[25]。技术主体所进行的技术行为必须是具体特定的, 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形势深思熟虑地做出理性的、明智的、负责任的行为决策。

技术主体只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就能够根据具体场景判断应该先预防还是先行动, 他自己长期养成的技术伦理意识、习得的技术理论知识、积累的技术经验就会随着他的自由意志很适当地作用于具体技术行为的特定环节。这一过程既凝聚着体现技术主体价值取向的德性, 又凝聚着体现技术主体专业水平的能力;既展现技术主体对技术存在“是什么”的理性判断, 又展现技术主体对技术问题“怎么做”的理性思考;既包含着技术主体对技术问题做出的“应该做什么”的价值判断, 也包含着技术主体对技术行为进行的“应该如何做”的伦理考量。总之, 技术主体在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时, 就是一个将一般原则与特定场景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正确行为决策的过程, 即一个充分发挥其实践智慧的过程。

技术主体在实施技术行为时遵循自主性原则, 既不是抛弃预防/行动在先原则也不是简单选择其中之一, 而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完美的结合点。这样, 技术主体就能够根据具体的技术语境自主、灵活地进行技术行为, 就能够在“知”与“行”之间做出准确判断, 从而减小、避免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防治技术伦理问题发生。

摘要:科技实践活动应该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这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技术行为过程及影响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使得这两种原则出现了局限性。因此, 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应该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 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之间找到平衡点, 即应遵循自主性原则。倡导技术行为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除了是为了保证技术主体的技术行为和伦理责任相一致外, 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意涵, 包括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保障技术主体实践智慧的发挥及有助于技术行为成为道德的行为等。

篇4:和谐原则 乐趣原则 特点原则

近年来,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要求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通过对小学生体质研究调查发现,很多小学生的体质明显呈下降趋势。针对这种现象,政府相关部门对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进行了适当调整,特别是对于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这一部分的调整,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众所周知,小学体育教学有利于锻炼小学生的身体素质,从而进一步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与此同时,教学内容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重视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显得十分重要。

一、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选择的原则

(一)身心健康和谐发展原则

一般而言,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要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到有效的健身手段和相关的健身知识,增强学生自身的体育锻炼意识。同时,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要鼓励学生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不仅如此,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还要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培养,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塑造学生坚强的意志力,提高学生自我情感的调节能力,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乐趣性原则

事实上,兴趣作为学生学习最好的引导者,对学生学习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他们处于青少年时期,对许多新鲜事物都抱有很强的好奇心。如果教学内容的选择牢牢把握住乐趣性原则,让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兴趣,则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小学体育知识的学习。所以,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紧紧围绕乐趣性原则,掌握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满足学生心理需求的体育锻炼项目,让学生从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在快乐中进行学习,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三)因人制宜原则

对于各个年龄层次的学生而言,他们的体育学习兴趣往往也不会相同,同样的,他们各项身体技能和学习能力也不尽相同。因此,小学体育教学内容要根据各个年龄层次学生的特点进行选择,把握住因人制宜的原则。例如,相同的体育锻炼项目,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难度,而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则应该对锻炼项目的规则进行适当的调整,降低要求。

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改进措施

(一)强调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受到多方面条件的影响,学校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有些家长不支持体育教学,这十分不利于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同时也不利于学生身体健康的发展。对此,要充分认识到小学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增加体育教学在整个小学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加大师资力量的投入,不断改善教学环境,做好校园后勤工作,使得小学体育教学能够顺利进行,为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注重结合实际情况

事实上,注重结合实际情况是十分重要的教育指导思想。一方面,因为小学生的生理、心理还未完全发展成熟,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时,要注重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分认识到学生的身体、心理发展状况,把学生的实际情况放在首要位置。另一方面,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到本校的实际情况,根据本校实际的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来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值得一提的是,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还应当联系实际的教学区域,按照本校所处的地理位置来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例如,如果学校处于较为偏僻的山区,小学体育教学可以选择爬山等体育活动项目;如果学校处于靠近水源的位置,则可以选择游泳等体育活动项目。

(三)重视体育教育功能

体育教学需要将相关的体育知识传递给学生,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理论知识和一些体育活动能力。理所当然的,小学体育教学也是如此。小学体育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掌握基础的体育基础知识和体育学习技能。所以说,即使可供选择的体育教学内容呈多样化的趋势,也要充分重视体育的教育功能,坚决不能丢弃。对此,小学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牢牢把握住体育的教育功能,将保持体育教学的教育功能放在重要位置,既要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又要能够满足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通过这样的选择方法,来增强体育教学锻炼,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促进学生更好地进行小学体育的学习。

三、结语

篇5:原则

作者:杨宏琴(财务部)

在公司“书香移动。相伴成长”主题活动中,有幸拜读了瑞·达利欧的《原则》,这位世界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桥水的创始人,把自己的人生历程,生活原则以及工作原则在这本书里展示出来,不仅影响了桥水公司的职工,也让我读后受益匪浅。

瑞·达利欧在书中提到的第一条原则便是,独立思考并决定:

一、你想要什么?

二、事实是什么?

三、面对事实,你如何实现自己的意愿。

这让我联想到笛卡尔曾说过的“意志、悟性、想象力以及感觉上的一切作用,全由思维而来。”

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我们都推崇思考的作用,思考带来价值。往大了说,思考推动创新,创新推动国家社会的发展。往小了说,作为个人,独立思考才能认清自我,找准努力的方向,才能创造价值,实现个人价值。

在生活和工作中,将独立思考作为首要的原则,弄清自己内心深处最想实现的目标以及所面对的真实环境,才能真正踏出成功的第一步,才能在以后的前进道路上做到不忘初心。

书中给我感受很深的另一条重要原则是:不要被失败打倒。

孟子有言: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其中所阐释的道理与瑞·达利欧的人生历程所表达的原则不谋而合。

瑞·达利欧从进入哈弗商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到后面的股市失利,大宗商品期货无果,再到后面创业成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对冲基金公司,他经历的失败是我们常人所不能接受的,可他最后取得的成就也是高于常人的。又如丘吉尔所说:“成功就是从失败到失败,也依然不改热情。”

联想到在我们的工作当中,遇到失败在所难免,有时是一个难以攻克的技术问题,有时是辛苦熬夜写出的方案却没有通过,又或是竭尽全力谈判却没拿下的标的。可那又怎样?我们要坚定“不要被失败打倒”这一原则,相信未来美好这一件事,惟有在失败面前屹立不倒,保持热情,继续努力奋斗,方能做好工作,获得最终的成功。

总书记在主持召开第十九届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时,确立了改革的三个“不能变”原则,同时强调改革要有新气象,坚守原则至关重要。

其实,不光是在国家改革政策上,我们个人的生活工作中也要做到总书记所说的坚守原则。盖有非常之功,必待非常之人。

篇6: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

本文属于中联论文网优秀论文

本文来源于:中联论文网转载请注明本文仅供学术参考,严谨转载,否则后果自负

[摘要]谨慎性原则是会计核算的重要原则,能有效防范财务风险,提供有效的会计信息,但因其本身的特殊性,应用中较难能把握分寸。该文试图从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分析入手,通过解析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广度,对如何准确运用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谨慎性原则;新会计准则;应用;

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于2006年2月15日颁布标志着我国会计准则体系与国际会计准则实现了实质性趋同。在新会计准则中谨慎性原则得到广泛运用,许多业务的处理不再做清晰明确的规定或者有多种方法可供选择,留给企业更大的业务处理空间。在财务上充分利用谨慎性原则,合理选择会计政策和会计方法避免或减少财务风险已成为必然。但从目前企业应用谨慎性原则的现状看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存在两个极端一方面有些企业尚未充分认识谨慎性原则的作用,没有意识到应该加以广泛的利用,甚至未加以利用:另一方面,有些企业则存在滥用谨慎性原则的现象,利用谨慎性原则任意调节盈亏以达到粉饰经营业绩或掩盖经营亏损的目的。针对以上现状本文仅就谨慎性原则在我国的应用略抒拙见。一

1.谨慎性原则并没有跳出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的狭隘观念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但在新会计准则在对谨慎性的定性上仅着眼于避免企业价值的虚增,缺乏对“度”的把握。一味地低估资产、高估负债必然会导致报表使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误解,进而导致谨慎性与其他会计信息质量要求间的矛盾。

1.1谨慎性与相关性质量要求的矛盾。会计信息是相关的,必须满足预测价值、反馈价值和及时性三个基本特征。如前所述,谨慎性原则只确认了部分或有事项,使会计信息的反映缺乏全面性和及时性。显然,这种反映上的缺陷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预测价值,也必然会影响到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1.2谨慎性与可靠性质量要求的矛盾。谨慎性原则要求在会计实务中确认可能发生的但尚未发生的损失或费用,这就明显地违背了可靠性要求。且谨慎性原则在实务操作中带有极大的主观臆断性,易受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判断能力的影响,也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更多期刊发表详情联系QQ:1286503325电话:***王编辑

1.3谨慎性与可理解性质量要求的矛盾。基于谨慎性原则与上述诸多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矛盾,将不利于会计信息的理解和使用。因此会计信息的可理解性也极有可能被违背。

2.谨慎性原则应用中的思考

由于谨慎性原则的特殊性和应用的复杂性.笔者认为在实际应用中,财政部门、理论界和企业应着重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财政部门应加强监管

由于谨慎性原则的特殊性,企业在实际应用中较难掌握应用的深度,人为操纵的空间较

大,涉及的核算也较复杂,应用的结果会对企业收支起到调节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利润的多寡及会计

信息的真实性。作为财政部门,应及时进行监控,防止企业利用谨慎性原则滥提各种准备金,任意调节利润。达到调节所得税的目的。财政部门应该从宏观上规定企业提取各种准备金和运用各种方法的比例或度,使之既不影响国家财政收入和地方财政收入。又不过分限制企业采用谨慎性原则的自主性,以免影响企业采用谨慎性原则的积极性,使谨慎性原则真正地发挥作用。因为,从长远看,采用谨慎性原则能促进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国家和地方都将是极其有利的。

2.2企业应充分应用但不滥用

企业需着力于培养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判断能力,增强财务风险意识,使其拥有较强的风险敏感度和职业判断力,能对风险适时地做出反应。故企业应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的机会和空间去学习新会计准则并达到熟练地运用新准则的效果。其次管理层应有意识地引导财务人员充分利用谨慎性原则,充分利用制度给予企业的自主性,以合理的会计政策和适当的会计方法,使得谨慎性原则真正起到抵御风险的作用。最后,要对谨慎性原则持正确的态度。谨慎性原则应用良好与否会影响企业的盈利,如任意夸大未来的损失,虽可少交所得税,但会使盈利偏低,致使投资者的信心不足,同时违背会计准则的规定。因此,企业应充分应用谨慎性原则,但要掌握好“度”,防止任意扩大范围和随意提取秘密准备金。

2.3充分发挥社会评估机构的作用

谨慎性原则的运用,重心在于确定预计损失,而这个需要有专门的知识和经验,不单是财务人员能够完成的。一方面,损失评估涉及多方面专业知识,如短期及长期投资中股票及债券的市价预测、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的确定、或有负债的估计、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可收回金额的估计等.片面要求财务人员全面掌握某一方面,容易导致财务人员自估损失或利用评估资产价值和损失达到调节盈亏目的。同时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师事务等中介机构承担一些评估损失的工作,且更为客观、更专业、更准确,同时可以达到公正评估、消除人为操纵的缺陷,在评估资产价值和损失中的作用更能得到充分发挥。

2.4加强会计理论的研究,以指导会计实务

会计准则中仅较详细的规定对有关谨慎性原则的应用方法的具体会计处理,虽具有普遍适用性,但无法解决实际中许多具体问题。如各种减值、跌价准备的计提,关键在于确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或可变现净值.从而计算出应计提的减值、跌价准备.但由于不同企业对风险的认识不同导致准备金的计算存在较大差异,且存在人为操控的空间,使其谨慎性的应用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因此,应注重会计理论专题的研究,使谨慎性原则应用符合实质。

3.谨慎性原则在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

谨慎性原则在新准则中居于指导思想的地位。首先将分析会计确认、计量两方面。

3.1会计确认方面:新会计准则中,会计确认的主要变化表现为对会计要素定义和确认条件的重新修订和进一步完善,从而使金融资产不再游离于财务报表之外,而是单列项目反映。正是出于防范不确定风险的需要、规避重大的潜在损失,新会计准则从金融工具的定义入手,将金融工具纳入表内核算,并要求在会计报表附注中进行充分披露,是财务信息质量相关性的客观要求,也是谨慎性原则运用的必然结果。

3.2会计计量方面:会计计量包括两方面,即计量属性和计量金额。在新会计准则中,计量属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重新引入公允价值,且得到广泛运用,而《资产减值准则》为如何进行资产计价提供了规范、务实的指导。在会计环境复杂多变、行业和社会监管普遍缺失、管理当局及会计人员专业素养和道德情操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公允价值被当作“利润调节器”

是小团体主义和个人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内部控制制度、激励约束机制和业绩评价体系等的相继建立并完善,世界性竞争要求企业和个人不断修炼“专业、诚信”的美德,“品牌第一、顾客至上”成为企业基业常青的不二选择,由此“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机会成本逐渐增

大,从而为公允价值的孕育发展提供了制度和文化保障。

3.3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是我国第一个全面适用于除小企业外的所有企业的统一会计准则,克服了按行业制定行业会计制度、造成各行业之间的会计信息缺乏可比性的缺陷;其内容详尽,与国际会计惯例实质性趋同,稳定性较强,能够克服我国会计制度多变的缺陷。总之,作为会计原则、会计方法的贯彻和运用主体的会计人员,如何充分运用会计准则中的可选择性权力,特别是如何把握好谨慎性原则在应用时的分寸,提高职业判断能力,使其准确把握谨慎性原则的实质,在对具有不确定性的事项进行客观公正的估计和判断。参考文献:

[1]查秉柱:新会计准则下谨慎性原则在会计中的应用2007

[2]徐春雷:如何正确理解和运用谨慎性原则2008

[3]杨庆洁:浅谈谨慎性原则及其应用2007

上一篇:爱好手抄报最新最全作文下一篇:新阶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