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近原则就远原则

2024-04-09

就近原则就远原则(精选7篇)

篇1:就近原则就远原则

就远原则

当用作主语的成分后面跟有由but,except,besides,including,like,with,as well as,as much as, no less than,along with,in addition to,combined with,rather than,together with等引出的短语时,谓语动词习惯上要与这些结构前面的主语保持一致(即与比较远的那个主语保持一致)。

就近原则

也称“邻近原则”“就近一致原则”,即:谓语与靠近的`名词、代词(有时不一定是主语)在“人称、数”上一致。与其相对的还有“就远原则”。

正式文体中

一、由下列词语连接的并列主语:“there be+句型;or;either…or;nor;neither…nor;whether…or;not…but;not only…but also”;等。

二、在倒装句中:谓语可与后面第一个主语一致。

篇2:就近原则就远原则

原地旋转起舞

备考生活:

就近考研准确些说分为两种。一是报考本校,另一种是报考本城市的院校。

如果选择本地读研,那么很容易就能占据天时、地利两者的条件。不用担心水土不服所带来的考试状态不佳,不用担心气候不了解带来的生活不便。复习地点以宿舍为核心展开,辐射到自己校园生活的各区域,从图书馆到教室、自习室、食堂,都是自己熟悉且习惯的地方。即便选择跨院校,那么听课所付出的代价也就是往返校园间的公车费和时间,无关重点。因为熟悉,所以安心,心态平和还能为考研再添一翼。另外,由于不需要车旅费和居住于其它城市所产生的住宿费用,这方面节省下来的开支也能让考研成本缩水。

而站在“人和”的角度来说,本校考研的考生可以就近通过自己的本科老师联系研究生导师,甚至有的时候研究生导师本身就是自己的本科老师,这样无论从考研资料搜集,专业课出题角度、方式,以及导师印象所带来的阅卷主观差异和复试面试都可以占到决对优势。这样考研的成功率增加了,考研成本又不高,性价比自然提高了。即便,是本地跨院校考生,同在一个城市,也大大增加考生与所报考导师的面对面交流机会,加大了考生考研成功的几率。

研究生人生:

因为考研难度小了,没有苦寒的梅花是否真的能比经历苦寒的梅花香呢?同在一片区域里学习生活,熟悉多了,新奇少了,冲劲会不会少呢?居于一个城市太久,习惯了这里,拓展未来的志向会不会少呢,眼界会不会小呢?因为太了解,圈子固定了,新的朋友会不会少呢?已知数多了,未知数少了,迎接未来实现梦想的热情会不会少呢?一切都是未知数。

无论如何,本地考研成功的研究生的人生也相对比较稳定,未来的发展可能也会根基更深一些,性价比是比较高的。

跳跃跨越大起伏

备考生活:

跨越区域考研的考生,将会付出较高的考研成本,风险也相对较大。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比别人优秀一点点,别人会嫉妒你;但是如果你比别人优秀很多,比人会羡慕你、佩服你。跨区域考研也是这样的,如果你本身实力非常强,那么到哪里大展宏图都是手到擒来的,但是如果你实力不够突出,优势不够明显,那么很有可能在接受别人选择的时候,就会因为一些地域的差异性被PK下来,因此这样的考生就应当在抉择之前好好想想,谨慎决定,在决定之后有“不撞南墙头不回”的士气和决心去努力奋斗,方能实现自己的梦想。

跨区域考研无论就考生体力、耐力、精力上都是一种考验。无论最后成功与否,只要是真正去投入到这次考研中的学子们都是胜利者,因为这是一场磨砺。无论从考生通过自己的.人际和有效使用互联网搜集资料的能力,与异地考生联系沟通并参与甚至组织交流学习方法的能力,还是为去到另一个城市旁听规划自己旅程和迅速投入新的环境学习生活的能力,经过这场无硝烟的战役都会得到大大提升,提升了综合能力预示着在未来激烈的社会角逐中脱颖而出的机会更大。

研究生的人生:

在不同区域生活,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不同区域的差异性以及人们的生活习惯、性格等,拓宽同学们的眼界,认识更多样的朋友。并且处于新的环境中,可以让同学们产生兴奋度,从而产生一定刺激性,让同学们更有行动力去完成一些事情。在学习上,学校区域的不同有时候会产生学问上新的思考角度,从而能够拓宽同学们的思维。在以后思考问题时,可以有更多的思路空间。

可以看出跨区域考研的的考生就像在做一次较大的风险投资,因为挑战大风险大,因而成功的硕果尤其味美。

其实未来仍是未知数,未来是无数的选择组成的,尽管考研是个重要的选择,但一切并不是决对的。选择本校就读或本地考研的考生,有的是属于学校、专业更上一层楼,或者学校专业本身就很好,这样的同学,祝贺你;有的是为了拿到一张文凭,工作的起点更高选择考研,那么,这样的同学,祝福你;有的同学是希望自己在此地扎根,让自己在这个城市里的触角伸得更远,这样的同学,也支持你;而有的同学选择了高难度的跨区域考研,进行自我的学习升华,这样的同学无论成功与否,都佩服你。考研究竟采取就近还是就远,各有优势,无论如何,都希望学子们能有个辉煌的明天。

篇3:主语和谓语的“就近原则”问题

一初中阶段常见的现象

第一, 以there或here引起的句子。谓语是be动词时, 如果主语是并列的几个名词, 谓语动词应和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 (1) There are two pens, a ruler and a pencil in the pencilbox. (two pens最靠近be动词are) 有两支钢笔, 一把尺和一支铅笔在文具盒里。 (2) There is a map, a clock and three pictures on the wall. (a map最靠近be动词is) 有一张地图, 一只钟和三张图画在墙上。 (3) Here are some kites, an umbrella and a knife for us. (are后紧跟的some kites是复数, 所以句子里be动词须用复数are) 这儿有一些风筝, 一把伞和一把小刀给我们。 (4) Here is an orange, two pears and some apples for you. (an orange最靠近be动词is) 这儿有一个橘子, 两个梨和一些苹果给你。

第二, 在or连接两个名词或代词作的陈述句中, 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 (1) You or your brother goes shopping every day. (句子里your brother是单数, 故动词用go的第三人称单数形式goes) 你或你弟弟每天去购物。 (2) She or her friends like singing and dancing. (句子里or后her friends为复数名词, 所以句子里的动词like需用复数形式——动词原行。) 她或她的朋友们喜欢唱歌和跳舞。

第三, 由either…or…, neither…nor…连接的两个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Either my brothers or my father is coming. (句子里my father是单数, 它最靠近动词, 故用is) 或者我的弟兄们或者我的父亲就要来了。

第四, 由not only…but also…, not…but…连接的名词或代词作主语时, 谓语动词也应与最靠近它的一个名词或代词保持人称和数上的一致。如Not only you but also he comes here every day. (句子里he为第三人称单数, 故动词come用comes的形式) 每天不但你而且他来这儿。

第五, 如果主语是由“many a+名词”或“more than one+名词”构成, 其意义虽属多数, 但随后的动词仍遵循“就近原则”用单数。More than a/an+量词 (单数) , 意思是, ……还有零头, 但不到两……, more than one+量词 (单数) , 意思是, 不止一……, 含义是两……以上。More than one+单数名词, 意义上是复数, 但谓语动词仍采用单数形式。如Many a man has done his duty (句子里a man是单数, 靠近动词, 故用单数has done) 。

第六, 在each…and each, every…and every, no…and no结构之后, 谓语动词一般只用单数形式。如At Christmas, each boy and each girl is given a present.在圣诞节, 每个男孩和女孩收到一份礼物。

二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 如果主语是单数, 尽管后面跟有with, together with, as well as, but, like, except等引起的短语, 但谓语的动词通常用单数形式 (就远一致性原则) 。如Nobody but Xiao Li and Xiao Wang was there. (尽管but后有两个人, 但句子里的动词需和nobody一致) 只有小王和小李在那里。

第二, both…and…, …和…都…引导的句子, 句子里动词需用复数行式。如Both he and she often watch TV on Sundays. (句中动词watch需用动词复数形式-动词原行, 因为主语为两人。) 他和她都喜欢看电视在周日。

第三, 在百分数、分数等后面, 如果跟可数名词, 动词用复数形式。如果跟不可数名词, 动词用单数形式。如55percent of the students are girls.百分之五十五的学生是女生。

总之, 在现代英语中, 尤其在口语中一定要注意主语和谓语的“就近一致的原则”现象, 因此我们在考虑主谓一致的关系时, 要符合英语的习惯, 不可忽视英语中的“就近原则”问题。

参考文献

[1]侯敏华、林周婧.高中英语教师教学行动研究系列 (一) 依托语境潜移默化地学习词汇[J].中小学外语教学 (中学篇) , 2009 (6)

篇4:寂寞男人的就近原则等

大家看施瓦辛格多帅,身材多好,老婆多美,名声又多显赫,可他偏偏要和家里那位又老又丑的黑人保姆上床,还有了一个私生的胖娃娃;我们公司的王总,中年才俊,玉树临风,外遇的却是他那嘴歪眼斜,影子部队一般的女秘书(此秘书还是王夫人亲自挑选以为很保险的哩),出人意料到让大伙掉了一地眼镜。

女人们总是天真地以为,男人不爱身边那一位,重新找一个后来居上的换换新鲜,此人_定是张柏芝加林志玲加张爱玲加可可香奈儿那样的完美女神。其实未必,很多时候往往出乎人们的想象和预料,就是顺手在边上随便捞了一位,啥都不为,只为TM的随机性,至少随机性也带来了新鲜感。

现在有句俗语说得好:女人寂寞摇微信,男人寂寞查附近。男人寂寞起来,就像肚子饿了一样,至于最近的路边摊上有什麼小吃卖,他也不嫌粗糙不弃简陋,也不怕啥地沟油,也能将就去吃上一碗填填肚子。

你就别指望男人个个都是有原则的美食家,会饿着肚子一直硬撑着,直到找到一家合乎米其林三星标准的餐厅,才斯斯文文地坐下来,大快朵颐。

不会的。男人是一种远远比女人能将就的动物,他们有时候连兔子还不如。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可对于男人来说,窝边草都不吃,那就等于嘴边的馒头都不吃,暴殄天物兼天理难容啊。

女神当然好了,人人爱,可女神要是和他距离遥远,他没事费那劲儿,钻头觅缝地干吗?

鲁迅说:我的所爱在山腰,想去寻她山太高,我的所爱在河滨,想去寻她河水深。可见,山高水长的,鲁迅也懒得去不是?他还不是就近找了自己的女学生一起携手看夕阳?

大师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男人了,哪还有情圣,哪还会和你玩双城记,玩那穿越大洋彼岸的爱恋。搞那劳什子的古典浪漫主义,可不累死人吗?

所以,你若是在他100米之内,互相看着对方也有几分人样,那就多半能成其好事,反正谁也没想过要天长地久。

很多“情缘”,就是这样被男人们查附近查来的,当然,这是“举手之爱”,来得快也去得快。如果,你现在看到一个男人若有所思地正在“查附近”,那麼,请相信,又一段一次性的“感情消费”,开始了……

情场败客玛丽苏

郝青

毕业十年,大学同学聚会,发现佳依旧单身。

佳念书时有个绰号叫“随时受不了”,她和朝鲜某公务员一样,对这句口头禅有着相同爱好:三班那个青春痘又写情书给我了,随时受不了,长得像青蛙还想约我周末看电影,随时受不了;哎呀某某家在农村,父母至今还在种地呢,怎麼有胆敢打电话给我?随时受不了!

可同学聚会,我们发现“青春痘”已经做了企业高管,“青蛙”去年得了行业大奖;而“农村小伙”竟娶了个白富美的洋妞,生了一对可爱的混血儿!佳呢,她冷哼一声,挥舞手指如同驱赶苍蝇,得意知情溢于言表:“想当年,他们可都是我的死忠追求者呢,随时受不了!”

可比嫉妒旧日追求者个个飞黄腾达还要迫切解决的问题,是佳的婚姻大事,三十多岁还频繁出入相亲场所。传闻她妈妈上菜市都随身带着一叠佳的照片,好随时遇到熟人“广发英雄帖”,期望早日为女儿觅得佳婿。老同学面前,佳坦承:“你们有好介绍千万记得我啊!”

女生个个面面相觑,没人接佳的话,皆因我们心知肚明:佳还是当年那个“随时受不了”,骨子里傲娇自大的“玛丽苏”!

因为“玛丽苏”情结作祟,佳一直坚信自己美貌智慧,天下无敌,男人活该拜倒在她石榴裙下,而她便是那个花见花开车见车载的NO.1,所以相亲无数次,亦不是没遇到想要进一步发展的男子,却屡因“受不了”而轻率判对方死刑:A喝汤时声音太响,NO。B选在麦当劳约会,NO。C竟然开一辆奥拓车……

在“玛丽苏”的眼里,自己应该是情场最闪耀的那颗星星,所以她们尽情宠爱自己,不肯有半分“苟且”。在“玛丽苏”看来,张爱玲那种“低到尘埃里”的做派真是丢尽了女人的脸!但爱情,可不是带着七分骄傲三分谦卑麼?若一味轻狂自大,芝麻绿豆大的小事也“随时受不了”,又有怎样的幸运去赢得一颗真心、半世幸福呢?

篇5:就近原则就远原则

1、概念介绍

there be句型是英语中常用句型, 意思是“有”,表示“人或事物的存在”或“某地有某物”。There在此结构中是引导词,已经没有副词“那里”的含义。该句型的构成形式一般为“There is/are + 某物/人 +某地/时”,表示某地/时有某物/人。

2、语法介绍

在there be句型中,如果be后的主语是由and连接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be的形式要遵循“远亲不如近邻”的原则。即be的形式是由与它最近的那个名词来确定的,若那个名词是单数或不可数名词要用is , 是复数就用are。

二、there be双语例句

1、There must be a way around the problem.

肯定有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

2、In an ideal world there would be no poverty and disease.

在理想的世界里将没有贫穷和疾病。

3、There would be some benefit, however indirect, to the state.

国家会得到一些利益,不管有多少。

4、We said we would do it ─ there can be no turning back.

我们说过要干这事,不能反悔。

5、There is some apple juice in the bottle.

瓶子里有些苹果汁。

6、There are some strangers in the street.

大街上有一些陌生人。

7、There is an ashtray and two bottles on the shelf.

架子上有一只烟灰缸和两个瓶子。

8、There will be a fine day tomorrow.

明天将是一个晴天。

9、There happened to be a bus nearby.

碰巧附近有辆公交车。

10、There came a scent of lime-blossom.

篇6:就近原则就远原则

一预防在先原则与行动在先原则

(一) 预防在先原则与行动在先原则概述

预防在先原则源自于德语中的一个概念———Vorsorgeprinzip, 意思是“远见—计划”, 要求对任何领域的由人类行为可能造成的伤害进行干预、阻止[1]。迄今为止, 学界对预防在先原则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从20世纪70年代起, 预防在先原则就不断被使用, 尤其是出现在一些政治章程和国际协议里。在1992年的《里约宣言》中规定, 预防在先原则应该被用在当“严重或不可逆的破坏”威胁环境和“缺少充足的科学确定性”时以保护环境, 不应该用来延迟实施那些利于保护环境的措施。同时指出, 预防在先原则通常被描述为面对不确定性而试图要实施的行为应该“要安全而不要对不起”[2]。1998年的《翼幅宣言》规定:“当某行为引发对人类健康或环境的危害、威胁时, 即使这些因果关系不完全建立在科学基础之上, 也应该在此时应用预防在先原则。”[1]此外, 还有一个对预防在先原则比较完整的阐述:“我们必须在事实基础上, 而且在运用最科学的信息对事实进行最准确的解释的基础上去实施行为。这并不意味着必须要掌握了关于某事的100%的证据再去行动。当某行为密切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而且风险可能会非常之高、行为之成本会非常之大时, 先预防更好, 必须分析、权衡实施与不实施某行为可能会带来的利与弊。哪里有危害公共健康的巨大风险, 就应该准备采取行动去降低这些风险。”[3]

预防在先原则虽在政治领域备受欢迎, 但在哲学领域却备受争议。该原则的反对者行动在先原则的倡导者批评指出, 预防在先原则的拥趸们对现状带有固有的偏见, 而且对技术进步持过度悲观的态度。他们还列出了预防在先原则的诸多缺点, 如假设最糟糕的情景;分散对既有威胁的注意力, 尤其是自然灾害;假设规范和限制的结果全是积极的或者中立的, 没有负面的;无视技术所能带来的潜在利益;不合法地将举证责任和不利地位转移给了行为的支持者等。[4]

行动在先原则由哲学家摩尔 (More M.) 于2004年提出, 专门设计用来取代预防在先原则。行动在先原则鼓励所有参与者积极考虑某行为带来的 (好的和坏的) 结果, 同时采取预防措施去应对真正的威胁。这一原则对于促进能给人类带来福利的技术进步和强化这一过程中潜在的副作用及风险意识是一个包容性的、结构化的过程。[5]

行动在先原则主张技术创新的自由对人类具有很高的价值, 甚至是关键性的。这意味着在考虑是否、如何研发、配置或者限制新技术时的一系列责任。要使用客观、开放且全面的、以科学而非集体情绪反应为基础的决策过程去评估风险和机遇。要充分考虑限制的成本和失去的机会以及直接影响。应该高度重视人们学习、创新和进步的自由。摩尔指出, 如果预防在先原则在过去已经被很广泛地应用, 那么技术和文化进步就会因此而停止不前。大多数技术行为在产生人们希望出现的效果时都会伴生不良影响。而预防在先原则经常以一种绝对的标准反对技术行为。他认为行动在先原则的实质在于它积极追求进步, “行动在先不仅是指在行动之前要预期, 而且是指要通过行动进行学习。当技术进步停止, 人们将会失去真正的自由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通过实验的学习机会……减轻全人类痛苦的持续需求和实现人类繁荣的欲望应该使得那些限制我们学习自由的行为更加愚蠢。百花齐放吧!尽一切办法去检查花中是否有杂草和害虫侵扰是必要的。但别割断了那些播种未来种子的手。”[6]

(二) 学界对两种原则的态度

美国哲学家富勒 (Fuller S.) 支持摩尔的观点。他认为, 预防在先原则通过降低风险和政策鼓励的方式阻碍进步, 行动在先原则把可计算的风险行为视为人类进步的本质所在, 而这种追求进步的能力正是我们与其他物种的区别之处。行动在先原则相信预防在先原则通过限制风险行为依旧把人类置于更大的风险之中。富勒指出, 行动在先原则根本没抱有很快扭转预防在先原则的幻想, 但是, 面对风险, 我们是应该接受还是躲避, 这一问题可能会成为将来思想论战最典型的特征。[7]

密歇根大学风险科学研究中心主任梅纳德 (Maynard A.) 对富勒的观点提出了质疑。他指出, 作为科学家, 他能与富勒产生共鸣, 行动在先原则很具有诱惑力。但作为风险科学研究者, 他认为不受政策和程序规定的伦理约束的研究极具潜在的破坏性[8]。美国学者布瑞格尔 (Briggle A.) 以美国德克萨斯州天然气开采的研究为例, 阐述了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的不足之处。他说, 预防在先原则也许在技术上是天真的, 因为希望我们能在一切坏的结果发生之前全部发现它们;但行动在先原则在政治上则是真正天真的, 即如果认为我们能依靠新技术先为企业增加数十亿美元的利润, 然后再对它进行理性、公平的风险评估[9]。他对两种原则都持有谨慎的怀疑态度。

整体上看, 预防在先原则坚守的阵地是保护, 即尽可能不要让技术行为对人类和环境产生伤害, 而行动在先原则坚守的阵地是促进, 即通过促进技术发展使得人类超越自然的限制;预防在先原则对技术行为及其带来的风险、不确定性持谨慎态度, 主张一旦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就必须采取先预防行为, 而行动在先原则对技术行为抱有浪漫主义的鼓励态度, 认为技术行为的风险是必然的, 较之其未知的不确定性, 应该更多重视其已知的潜在风险;预防在先原则主张在利用技术行为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之前, 必须充分考虑各种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 而行动在先原则则把技术创新等技术行为视为是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必须的试验环节。

二预防/行动在先原则在技术行为语境中的局限性

(一) 从技术行为的发生机制看预防/行动在先原则的局限性

技术行为由三个阶段构成, 即从技术主体的行为意识到技术主体的行为意向最后到技术行为产生。在这个过程中, 直到技术行为产生, 即技术主体在前两阶段的基础上“做”出了技术行为后, 技术行为才有外在表现形式, 才会对外界产生影响, 这种影响既有预期的也有不可预期的。也就是说, 在技术行为的产生阶段, 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所谓风险就是技术主体知道技术行为可能产生的危害或破坏性影响, 不确定性就是技术主体自己也不知道技术行为可能会产生什么危害或破坏性影响。风险是一种可知的未知 (a known unknown) , 而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可知的未知 (an unknown unknown) [10]。

在技术行为的产生阶段有可能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 技术主体应该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呢?如果技术主体遵循预防在先原则, 那就意味着技术主体必须暂时终止技术行为过程, 即技术主体要做出不去实施该技术行为的意向。然后技术主体会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去减小、解除风险, 但仍需花时间搜集相关可靠的信息和科学知识去对不确定性进行考虑, 进而将其转化为风险。只有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 才能进入技术主体的风险管理程序。风险管理就是管理可知的未知, 而不可知的未知却不在风险管理的范围之内[11]。此时, 因为不确定性是不可知的未知, 不可知的未知是永远不能尽为人知的, 这在理论上出现了矛盾。技术主体如果严格坚持该原则, 技术行为只能停止在前两个阶段, 这样确实会限制技术行为实施, 会阻碍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

技术主体如果在这种情况下遵循行动在先原则, 就意味着要做出去实施技术行为的意向。此时, 可能有以下两种情况发生:第一, 根据行动在先原则, 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之前检测了各种信息, 发现了技术风险及威胁, 继续采取了适当措施降低甚至解除了风险, 继续做出计划实施该行为的意向并将其执行, 最后技术行为达到了预期的效果;第二, 技术主体遵循行动在先原则检测到并降低、化解了各种潜在风险, 继而开始进行技术行为, 但是由于对相关信息掌握不充分, 没有及时发现技术行为的不确定性因素, 最后导致了技术伦理问题发生, 造成了巨大甚至不可逆的破坏性影响。这样, 技术主体不但没达到预期效果, 而且造成了严重灾难。在现在社会如此复杂的技术环境下, 两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几乎相同。

从技术行为的发生过程来看, 技术主体无论是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遵循行动在先原则都不能保证技术行为必然能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结果。

(二) 从技术行为的特征看预防/行动在先原则的局限性

技术行为具有外部性, 即技术行为所产生的结果, 在技术主体预期的结果之外还会出现无法预期却能对他人或社会产生影响的其他结果。究其本质, 技术行为的外部性就是一种不确定性。斯蒂格勒认为:“不确定性是现代机器固有的属性, 但它也体现了一切技术物的本质。”[12]与其说不确定性是现代机器固有的属性, 毋宁说它是一切技术行为的固有属性。

面对不确定性, 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一是使用头脑风暴法, 让想象力脱缰, 以使我们想到能够想到的所有可能性, 当然, 这种方式不能完全覆盖所有出错的可能性, 因此也就不能减小不可知的未知;二是引入“容差系数”, 比如, 在设计桥梁或飞机时, 要将其设计成能经受比我们能够想象到的最糟糕的情形更糟的结构, 即便如此, 依然会有比这更糟的可能性产生[13]。很多组织的应急费用预算通常会划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为了应付风险, 一部分为了应付不确定性, 应付不确定性的那部分预算一般较高[11]19。可见, 在现实生活中, 人们既没有严格执行预防在先原则, 因为不确定性而停下社会实践活动, 也没有轻率采取行动在先原则, 轻视、无视不确定性的存在, 而是把它考虑在实践活动之内, 整体上对其有筹划, 细节上尽量将其转化为风险进行处理。技术行为作为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 在应对不确定性时, 也不能简单地选择预防在先原则或行动在先原则。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 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在技术行为这一特定语境中具有局限性。究其原因, 主要是技术行为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尤其面对不确定性, 技术主体不能简单、机械地选择把预防在先原则或者行动在先原则作为行为原则。不确定性是一种不可知的未知, 它在一定的信息和科学知识的基础上会转化为可知的未知, 即风险。一旦不确定性转化成为风险, 就可以被纳入风险管理程序对其进行管理。所以, 我们探讨的问题就转化成:技术主体到底需要多少关于意外结果的信息和科学知识才能进行技术行为呢?更进一步地讲, 其实问题的实质就是“知”与“行”之间的关系问题。

摩尔之所以认为预防在先原则是一种阻碍进步的原则[6], 是因为他描述的其实是预防在先原则的一种极端状态。他认为如果遵循预防在先原则, 我们就会倒退到原始社会。但是同样地, 如果我们只看到行动在先原则的极端状态, 也可以夸张地说, 如果遵循行动在先原则, 整个人类就活不过明天。很显然, 这两种极端状态其实都不是这两种原则所要真正表达的含义。

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之间存在着交集。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根本上都是为了增加人类福祉。二者都承认自由在防止风险行为中的意义, 都承认在行动之前进行必要的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即使是最坚定的行动在先原则的支持者也不会倡导对某化学物品的属性在没有丝毫认识时就使用它, 也没有谁会坚决呼吁停止一切技术行为或工业活动[14]。这两种原则之所以被提出来, 都是因为技术行为存在风险和不确定性。行动在先原则主义者认为预防在先原则把举证责任转嫁给了技术主体, 这是在逃避风险, 他们认为举证责任应该有限制技术行为的人承担。而预防在先原则主义者认为让技术主体承担举证责任是为了发现风险, 进而减小、解除风险。所以, 二者都是为了发现并减小风险。之所以二者对谁承担举证责任这一问题分歧如此之大, 是因为这关系到责任承担问题。其实, 不管这两种原则如何主张, 由于现代技术如此之复杂, 而且外部环境瞬息万变, 技术行为如果产生严重后果, 其责任划分是十分复杂、困难的, 技术主体一般都会牵涉其中。

三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

虽然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具有局限性, 但是技术行为又不能完全离开这两个原则。技术主体既需要预防在先原则, 对技术行为可能带来的风险、不确定性进行必要的预防, 又需要行动在先原则, 在进行必要的风险、不确定性预防措施的基础上积极实施技术行为。因此, 技术主体需要在两个原则之间找到平衡点。为此, 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自主性原则 (autonomy principle) , 把它作为技术行为的原则。

(一)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的含义

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技术主体既要对风险、不确定性进行必要的预防措施, 又要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及相关信息、科学知识做出判断, 适时进行技术行为;而且要在整个技术行为过程中都要有很高的风险意识, 深思熟虑、审时度势, 尽量将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风险的发现过程、使不确定性转化为风险的过程需要足够的专业信息和科学知识, 而这只能由进行技术行为的技术主体掌握。技术主体要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综合灵活运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 要在它们之间找到平衡点, 最终尽量保证技术行为能产生有利于他人和社会的结果。“掌握专业知识———常常包括实践、实习经验———是专业判断的基础。因为那些专业范围之外的人都不具有相同的实践和理论知识, 他们不能恰当地评价专业范围内的人的专业判断。……只有同专业的人才是评价彼此行为的最佳人选。这就是所谓的‘专业自主性’的基本原理”[15]92, 即允许个体对相关的伦理问题进行更加清晰、更加仔细的推理, 而不是给他们灌输任何特定的信条[16]71。面对具有高度专业性的技术行为, 任何专家、学者等人士对其风险、不确定性的发言权都不及正在执行它的技术主体。所以, 在“知”与“行”之间, 技术主体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即如果是因为潜在风险、不确定性等问题而决定是否进行、如何进行某项技术行为时, 技术主体具有最终的决策权。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有权根据具体情景和形势灵活地判断是否应该、应该如何实施技术行为。如果进行技术行为所遵循的原则不是技术主体自主选择的, 而是来自外界的规定, 那么这是一种前定原则 (predetermined principle) 。基于前定原则的任何行为都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为, 因为它剥夺了行为主体自由选择行为原则 (即使这些原则是给定的) 的可能性。如果根据前定原则提前知道我们必须实施什么行为, 那么这种行为不是出于自主性, 而是出于原则包括的知识[14]。在现代社会, 技术主体如果机械地遵循前定原则, 无论是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都很难发现和减少风险及不确定性, 甚至会出现更多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二)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的哲学意涵

倡导技术主体在实施技术行为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除了是为了保障技术行为和技术主体的伦理责任相一致外, 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意涵。

第一, 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

技术行为的自主性原则就是要保证技术主体所遵循的任何具有约束力的原则都出于他的自我意志, 而非来自于其他任何政策规定或他人, 技术主体在自主性原则下进行的技术行为都是技术主体自我意志的体现。整个康德道德理论的核心就是理性人的意志是自主的。说某人是自主的, 意指他受自我意志而非他人意志的约束, 他的行为体现的是他的而非他人或他物的意志, 约束他意志的权威性原则也不是外在于他的。因此, 当谈及个体的自主性时, 自主性会确保约束个体的权威性原则来自于其自我意志[17]。从这个意义上讲, 技术主体遵循自主性原则, 就意味着对技术行为的约束来自于技术主体的自我意志, 而非来自于他人或其他外部因素。

技术主体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 还意味着这样的技术行为是具有为人这一客观目的的理性行为, 这实际上则是在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康德对自主性的定义是一种能够自我立法的意志的属性。康德通过设置一种被视为“法”的准则必须满足的条件来解释是什么使得意志具有这种自主性的属性。这种法就是实践之法。所有的理性行为都有目的, 而只有特定的客观目的的行为原则才能称之为实践之法。所谓的客观目的是指不管个人倾向如何, 我们为了它都必须去行为的东西。而只有“人”能有资格称为客观目的。因为如此, 人具有一种“内在价值”或“无条件价值”, 康德称之为“尊严”。尊严不同于“价格”。价格是一种宇宙万物都具有的可供我们取悦的客体或手段的价值, 而尊严是一种不取决于任何他人的想法或决定的价值[18]。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要求技术主体遵循自己自主选择的原则 (不管是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 都应该像遵循其他普遍的自然之法那样不能有例外, 而且技术行为永远只是手段, 其目的是为了增加人类福祉。只有满足这两个要求, 技术主体才会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 只有具有自我立法的能力, 技术主体才能对技术行为具有权威性。康德认为, 自主性是人性和理性尊严的原因[19]。如果技术行为没有遵循自主性原则, 那么就没有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 从而技术主体就丧失了自我的内在价值, 也就没有机会通过真正属于自己的理性的技术行为实现为人的客观目的。

第二, 有助于技术行为最终成为道德的行为。

技术行为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必须要满足行为能成其为自主性行为的三个条件:后习俗的、内在导向的和负责任的[20]。

“后习俗”是由心理学家柯尔伯格 (Kohlberg L.) 发明的一个词语, 指道德发展的最高层次 (前两个层次是前习俗、习俗) 。在后习俗层次, 行为主体的伦理分析基于权利、价值、义务或者普适原则。后习俗是一种创造社会而非维持社会的前社会 (prior-to-society) 视角[21]。由此,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进行的伦理分析不是基于某个权威或其他强加的原则, 而是依据自己的权利、价值观、职业道德及具有普适性的伦理原则等。技术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职业道德创制新的技术伦理规范。尤其是对于一些新兴技术, 还没有与之相适应的既定成熟的技术伦理规范, 这时就需要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时遵循自主性原则创制新的伦理规范, 而且要开放这些新伦理规范进行公共讨论, 直到最后被社会认同。只有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时, 技术行为才能成为道德的行为, 对于社会发展来说, 本质上才是具有创造性的。

内在导向也叫自我导向, 它在描述自主性时假设有一个真我的存在, 这个真我不同于他人或其他动机的支配性影响, 它可以同意某人, 但不是服从某人。内在导向意指服从自我意志, 与外在导向相对应。外在导向有一种强制效力迫使人放弃内在导向, 诱使他们承担他们社区的目标、意识形态及喜好[20]。如果技术主体缺乏内在导向, 那技术行为也就不能遵循自主性原则, 技术主体将受社会、权威等其他外部因素的影响, 可能会直接服从、顺从社会意识形态、组织目标或者领导喜好, 技术主体将丧失真我而变成一种实现外部目标的工具, 技术行为也就不会真正具有道德意义。

丧失内在导向, 受外界因素支配, 阿伦特称之为“恶的平庸”[20]。“恶的平庸”是指恶来自于不思考, 它无视对恶及产生它的规则、原则的思考[22]。不思考, 即意味着面对外部因素只服从、执行, 这包括对那些不该服从、执行的恶的原则、规则。这其实是不负责任的。阿伦特说:“如果能把‘服从’这个邪恶的单词从我们的道德和政治思想的词典中剔除, 我们将会获得更多;如果把事情思考透彻, 我们可能会重拾许多自信和骄傲, 即重拾所谓的人的尊严或荣誉:或许不只是作为人类而存在, 而是作为人之为人的这种状态存在。”[23]在现代社会, 技术主体, 尤其是工程师, 大多是企业组织的雇员。他们如果在技术行为中不遵循自主性原则, 对组织既定规则, 尤其是上司的命令不加思考地服从、执行, 那么他们的行为就是不负责任的行为, 就可能在企业组织中出现“恶的平庸”现象。只有技术主体对外界因素加以认真思考、分析, 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 才是负责任的, 他才能算是具有专业水平和职业道德的技术主体, 他实施的技术行为也才能最终成为有益于他人、社会的道德行为, 他也才能获得作为技术主体所应该具有的尊严、荣誉。

第三, 保障技术主体实践智慧的发挥。

技术行为遵循自主性原则, 意味着技术主体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 深思熟虑地自由选择应该根据先预防还是先行动原则进行技术实践。而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深思熟虑地进行技术行为, 这其实就是一种实践智慧 (Phronesis) 。亚里士多德认为, 实践智慧既关乎普遍性也关乎特殊性, 而与之对应的理论智慧 (Sophia) 只关乎普遍性不关乎特殊性, 理论智慧是一种沉思, 这对于实践目的几乎没用, 而实践智慧不只是指要获得知识, 更指要做出正确的决定。具有实践智慧的人能很清楚地知道对他们自己和对整个人类而言什么是好的[24]。亚里士多德说, 实践智慧之所以不仅考虑一般性而且要考虑特殊性, 是因为它是实践的, 行为是具体的。这就是有经验的人在行动上更有效率的原因。深思熟虑是具有实践智慧的人进行行为活动的首要特点[25]。技术主体所进行的技术行为必须是具体特定的, 而且要根据具体情境和形势深思熟虑地做出理性的、明智的、负责任的行为决策。

技术主体只要遵循自主性原则, 就能够根据具体场景判断应该先预防还是先行动, 他自己长期养成的技术伦理意识、习得的技术理论知识、积累的技术经验就会随着他的自由意志很适当地作用于具体技术行为的特定环节。这一过程既凝聚着体现技术主体价值取向的德性, 又凝聚着体现技术主体专业水平的能力;既展现技术主体对技术存在“是什么”的理性判断, 又展现技术主体对技术问题“怎么做”的理性思考;既包含着技术主体对技术问题做出的“应该做什么”的价值判断, 也包含着技术主体对技术行为进行的“应该如何做”的伦理考量。总之, 技术主体在遵循自主性原则进行技术行为时, 就是一个将一般原则与特定场景密切联系起来进行正确行为决策的过程, 即一个充分发挥其实践智慧的过程。

技术主体在实施技术行为时遵循自主性原则, 既不是抛弃预防/行动在先原则也不是简单选择其中之一, 而是要在二者之间寻求完美的结合点。这样, 技术主体就能够根据具体的技术语境自主、灵活地进行技术行为, 就能够在“知”与“行”之间做出准确判断, 从而减小、避免技术风险和不确定性, 以防治技术伦理问题发生。

摘要:科技实践活动应该遵循预防在先原则还是行动在先原则, 这是学术界讨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技术行为过程及影响存在的风险和不确定性, 使得这两种原则出现了局限性。因此, 技术主体在进行技术行为时, 应该遵从自己的自由意志, 根据具体情境和特定形势在预防在先原则和行动在先原则之间找到平衡点, 即应遵循自主性原则。倡导技术行为应该遵循自主性原则, 除了是为了保证技术主体的技术行为和伦理责任相一致外, 还具有更深层次的哲学意涵, 包括维护技术主体的尊严、保障技术主体实践智慧的发挥及有助于技术行为成为道德的行为等。

篇7:英语中的就近修饰原则

大学宿舍里,一个男生某晚睡觉前去刷牙,他拿着牙刷和杯子向卫生间走去,边走边说:“撒泡尿,漱口,睡觉。”

另一人问道:“停水了吗?”

这个笑话反映了人类大脑在理解话语时习惯于走捷径,总是试图在相邻的词(组)或成分之间建立起逻辑语义关系。这一特征在英语中体现得尤为明显,具体体现为英语句子通常遵循就近修饰原则。本期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原则。

就近修饰原则

所谓就近修饰,指的是在英语句子中,语义相关的词(组)或成分一般尽量放在一起的现象。由这一原则我们可知,修饰语应该尽量靠近其修饰对象。就近修饰原则对于英语造句的语序排列有着重大的影响。下面笔者就举例予以说明。

比如,我们想用英语表达“餐桌底下躺着一只猫”。这句话包括三个构成元素:a cat、is lying和under the table。此时,我们既可以用正常语序来表达,也可以用倒装语序来表达,具体如下:

1. a. A cat is lying under the table. (正常语序)

b. Under the table is lying a cat. (倒装语序)

解析:显然,这两个句子的词序不同,但意思没有区别,而且主语都是a cat。

现在笔者要在这两个句子末尾添加一个修饰语“that I bought from the flea market”(我从跳蚤市场买来的),写成如下形式:

2. a. A cat is lying under the table that I bought from the flea market.

b. Under the table is lying a cat that I bought from the flea market.

解析:我们可以看到,虽然例2的a句和b句是在两个意思相同的句子末尾分别添加相同的修饰语之后形成的,但是这两个句子的意思相差很大。这个差别就是由就近修饰原则造成的。根据就近修饰原则,a句中的定语从句“that I bought from the flea market”是就近修饰table的;b句中的定语从句“that I bought from the flea market”是就近修饰cat的。因此,a句的意思是“一只猫正躺在我从跳蚤市场买来的那个餐桌底下”,而b句的意思则是“在餐桌底下正躺着一只我从跳蚤市场买来的猫”,两个句子的意思完全不一样。

下面这道选择题也与就近修饰原则有关,请读者仔细体会。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the form of carbon dioxide, and converting it to energy-rich sugars.

A. Plants are more efficient than fungi at acquiring carbon.

B. Plants are more efficient at acquiring carbon than are fungi.

解析:例3中的选项A和B的句意完全相同,都表示“植物比真菌吸收碳的效率要高”。但是,受题干所提供的语境的限制,A、B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选项。我们看到,题干中包含一个介词短语in the form of carbon dioxide,意思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这显然修饰的是carbon (碳),而不是fungi (真菌)。因而,根据英语的就近修饰原则,空格处应填入选项A,以使修饰语in the form of carbon dioxide与修饰词carbon相邻。

造句练习

下面笔者请读者们做一个简单的造句练习,以深刻地理解就近修饰原则。请用下面六个基本要素造出一个语序最佳的英文句子。这六个基本要素如下。

E1:(which i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

E2: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E3: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E4: visit

E5: a day

E6: the park

读者在造句之前,必须首先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修饰关系;在造句时,则要尽量使具有修饰与被修饰关系的要素相邻或靠近,这样才能造出语序最佳的英文句子。分析这个造句练习所给的六个要素,我们可以看出,句子的主语、谓语、宾语分别是E3 (several thousand people)、E4 (visit)、E6 (the park);而E1、E2、E5是修饰成分,其中E1 ([which i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用于修饰宾语the park,E2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用于修饰谓语动词visit,E5 (a day)则用于修饰主语several thousand people,表示“每天(的人数)”。由此,读者根据就近修饰原则,可造出如下语序最佳的句子。

4.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 day visit the park which i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

解析:例4的语序遵循了就近修饰的原则,正确体现了上文所陈述的修饰关系。首先,a day紧跟在它所修饰的主语people之后;其次,定语从句“which i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紧跟在它所修饰的宾语park之后;最后,虽然介词短语during the summer months与其所修饰的谓语visit之间由主语分隔开了,但是因为该介词短语不可能修饰主语several thousand people或a day,因而该介词短语修饰的仍是谓语visit。在这三个修饰关系当中,修饰语与修饰对象的位置都是最靠近的,符合就近修饰原则。

下面我们来看三个语序不佳的造句版本,这几个版本均违背了就近修饰原则。

①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visit the park a day, which i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错误分析:在本句中,介词短语during the summer months与其修饰的谓语visit被which引导的定语从句分隔开了,导致该介词短语的修饰对象变成了定语从句的谓语is known,因而本句的语序不正确。

②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 day visit the park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

错误分析:在本句中,分词短语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与其修饰的宾语the park被介词短语during the summer months分隔开了,导致分词短语的修饰对象变成了summer months,因而该句的语序也是不正确的。

③ 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 several thousand people a day visit the park during the summer months.

错误分析:分词短语known for its waterfalls and rock formations与其修饰的对象the park被主语several thousand people分隔开了,导致分词短语的修饰对象成了句子主语several thousand people,不符合逻辑。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就近原则就远原则】相关文章:

就近原则怎么用04-22

therebe句型就近原则06-21

therebe句型就近原则04-20

就近入学05-07

四就近制度04-30

就近就业方案范文05-28

免试就近入学制度04-09

就近入学申请报告04-14

四就近工作汇报材料08-25

小学就近入学申请报告04-06

上一篇:吴绍萍下一篇:作文精彩开头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