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区方言主要指居住在重庆主城区的本土居民所使用的口头语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重庆市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成渝方言分支, 并且代表东四川方言语族。此外, 由于重庆于1997年才与四川省从行政级别上划分出来, 重庆市区方言在诸四川方..."> 重庆市区方言主要指居住在重庆主城区的本土居民所使用的口头语言。从语言学角度来看, 重庆市区方言属于西南官话, 成渝方言分支, 并且代表东四川方言语族。此外, 由于重庆于1997年才与四川省从行政级别上划分出来, 重庆市区方言在诸四川方"/>

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2024-04-28

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共12篇)

篇1: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甲:今天我俩给大家说段相声。

乙:对,说段相声。

甲:说相声必须学会普通话。

乙:为啥非得学普通话?

甲:因为普通话是我们国家的通用语言,北起黑龙江漠河南到曾母暗沙,东起东海之滨西到帕米尔高原,只有普通话能跨越方言的障碍、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所以说相声要用普通话说。

乙:我看不一定,用方言也一样说好相声。

甲:你还别抬杠,满口方言保证你听不懂。

乙:没问题,保证句句明白。

甲:好,那我就给你说一句,“你一意里皮记啦,各料理,经儿击佛埃伯下哦哥安啦。”

乙:你再说一遍?

甲:“你一意里皮记啦,各料理,经儿击佛埃伯下哦哥安啦。”

乙:嘿,真不明白,这说啥呢?

甲:这是一句左权话,意思是:我爸爸昨天被风吹了,身体不舒服,今天早晨好多了。

乙:是这么回事儿呀?

甲:你说听懂听不懂?

乙:听不懂。

甲:听不懂不要紧,有时候还会出笑话。

乙:是吗?

甲:有一次,我爸他们单位组织旅游,到了外地旅游购物点,门口一位阿姨给每人发一个小卡片。

乙:就是购物卡。

甲:对了,发到一个左权叔叔时,给了他一个掉了一个角的购物卡。

乙:啊。

甲:左权叔叔不乐意了,说了一句话,阿姨愣没听明白。

乙:说了句什么话?

甲:“这一鹅破的儿,胡爱一鹅囫囵的儿。”

乙:哟,这说啥呢这是?

甲:这阿姨也没听明白,和他说,“您可以进去了。”

乙:进去吧!

甲:左权叔叔不干,“你啊都囫囵的儿,改俺一鹅破的儿,胡爱一,胡爱一。”

乙:这说哪国外语?

甲:原来呀,左权叔叔是嫌阿姨给了他一个破卡片,要换一个好的。给他一说就成了“这一鹅破的儿,胡爱一鹅囫囵的儿。胡爱一,胡爱一。”,结果纠缠半天,搞得大伙哄堂大笑。

乙:你看,说不好普通话净闹笑话。

甲:闹笑话倒是次要的,这要是听错了,可能问题就大了。

乙:对,我也想起一个故事。?

甲:哦,那你也说一说。

乙:有一位老大娘到医院去看病,医生给开了两包药。大娘问这药怎么吃,医生说话有点儿祁县口音:“饭前一包,饭后一包。吃完了再来找我。”大娘出了医院大楼的门,先在楼前边吃了一包,又绕到大楼后边吃了一包,然后就找那位医生去了:“大夫,再给开两包吧。”医生说:“我不是刚给你两包吗?”“吃完了。”“吃完了?”“是啊,我在房前吃了一包,房后吃了一包。”“我是让你饭前一包,饭后一包!

甲:我听明白了,应该是饭前一包,饭后一包。

乙:对呀,这位医生普通话说得不标准,差点儿出事儿!

甲:你说,这普通话用不用好好学。

乙:是得好好学。

甲:其实,人人都想学好普通话。可是学好普通话也确实不大容易。

乙:是得下点儿苦功夫。

甲:山东有个普通话培训班,老师指着黑板上的字让大家跟着读:“人民”。

乙:哦。

甲:大家读:“yìnmìn。”

乙:啊?

甲:“人民”?“ yìnmìn”。

乙:改不过来。

甲:“好,咱们换一个? 工人。”“gǒngyìn”。“工人”? “gǒngyìn”。

乙:真够费劲的。

甲:其实学员也挺苦恼的:“哎呀妈呀,借(这)普通话靴(说)的,借(这)印(人)都不叫印(人)了,叫‘银’!

乙:咳!

篇2: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要学普通话

——云阳县实验幼儿园第十四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议程

一、序幕

配乐诗朗诵:《最爱说的话是中国话》(由大二班演出)(1分钟左右。)

二、主持人串词

幼:敬爱的老师 师:亲爱的孩子们 合:大家早上好!师:这一周是我国第十四届推广普通话宣传周。这次宣传周的主题是: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幼:我们是中国娃,也要学普通话。

师:每一项语言文字规范标准的制定,都凝聚着专家学者的智慧和心血,体现着语言学界的国家意识和社会责任。

幼:作为实验幼儿园的我们,要说好普通话、写好规范字。

师:从现在做起,从自我做起,使普通话成为自己的日常用语,把写规范字看成体现自己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争当推广普通话的好孩子。

三、刘园长作推广普通话动员讲话

四、宣读实验幼儿园推广普通话倡议书。

四、颜园长正式宣布实验幼儿园推普周开幕

主持人幼:请颜园长宣布推普周开幕。

颜园长:我宣布,云阳县实验幼儿园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

宣传周现在开幕!

(鼓号响起)

主持人师:为了更好地营造推普宣传氛围,我们各年级段都准备了宣传口号。

小班组的口号是: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中班组的口号是:魅力云阳城,时尚普通话。

大班组的口号是: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主持人幼:我我们大家当从我做起,树立“讲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形象。

主持人师:不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我们都要讲普通话,用文明语,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语言环境。

主持人幼:我们人人在校园内要使用普通话,回家和爸爸妈妈一起学讲普通话。

主持人师:“推普周”是短暂的,但“推普”的任务是延续的。让我们从自己身边做起,从我做起,使普通话从校园走向校外,实现顺畅交流,营造良好语言环境。

四、宣布开幕式结束

主持人(合):云阳县实验幼儿园第十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启动仪式到此结束!

五、需要准备:

1、每年级段背熟一条口号(年级组长负责)。

2、准备主题横幅挂在主席台上(美术组负责)。

3、准备配乐诗音乐和训练表演人员(大二班负责)。

4、训练小主持人(大二班。

5、照片资料(各年级组)。

云阳县实验幼儿园

篇3: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一、必修模块的地位和作用

《物理1》和《物理2》是共同必修模块, 也是为学生设计的, 旨在引导学生学习基本的物理内容, 了解物理学的思想和研究方法, 初步认识物理学对科学技术、经济、社会的影响。它的主要内容是力与运动 (简称为力学) , 通过这两个模块的学习, 不但能了解并掌握力与运动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 还能通过物理实验提高实验技能, 体会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及实践在人类认识世界中的作用。学生在学习物理基础知识的同时, 初步经历对自然规律的探索过程, 从中体会物理学的思想, 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等受到熏陶, 也为进一步选学物理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原大纲版教材的章节结构对比

从课标教材和原大纲教材的对比中可以看出, 课标教材的编排完全打破了传统的框架, 特别是将大纲版教材中的“直线运动”细分为两部分, 并且放在第一、二章, 这样的安排缩小了初、高中物理之间的差距, 降低了初中和高中之间的台阶, 妥善地解决了由初三向高一的过渡问题。像这样正确分析新内容与学生已有认识之间的落差, 帮助教师搭设合适的教学台阶的编写思想和编写艺术在实验教科书中得到了充分地体现, 现仅列举“矢量”一例加以说明:

《物理1》的第一章第1节先通过位移初步接触矢量, 接着通过“思考与讨论”, 初步领悟矢量相加具有特殊的规律 (笔者在教学中回避了平行四边形定则, 而称之为“几何”法则或作图法) 。《物理1》的第三章第4节通过实验探究得出两力合成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物理1》的第三章第5节得出矢量相加的法则, 继而对矢量进行科学的定义。接着, 通过“说一说”栏目进一步深化矢量相加的法则《物理2》的第五章第6节通过又一次运用矢量之差求曲线运动速度的变化量, 使学生对矢量的认识达到较高的水平。

三、课标实验教材栏目设置多样, 内容丰富, 体现出选择性和开放性

课程标准实验教材除了传统的“正文”、“问题与练习”、“思考与讨论”等栏目外, 还设计了许多开放性的栏目, 如“说一说”、“做一做”、“科学漫步”、“科学足迹”、“科学技术与社会 (STS) ”、“课题研究”、“课外读物及网站推荐”等。与原大纲版教材栏目设置及安排数量的比较可以见下表:

“说一说”既有利于巩固和深化理解知识, 又有利于拓宽知识面, 激发探究欲望;“做一做”把我们的物理教学从课本、课堂、实验室扩展到家庭生活, 使物理走向了社会, 使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还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有效整合, 让学生亲切地感受和亲密接触奥妙无穷的物理世界, 在物理学习中酝酿了创新意识;读读“科学漫步”、“科学足迹”, 找寻科学的思想方法, 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STS”栏目强调的是科学技术和社会的关系, 引导学生进行科学与生活、社会联系的思考, 充分领略科学、技术、社会发展的关系和人文精神。

总之, 这些栏目的设置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选择性和开放性, 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使教师能够教得生动, 学生可以学得主动, 使教师、学生、教材三者真正实现交互, 从而全面达成三维课程目标。

四、课标实验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 探究精神贯穿始终

为了将学生学习的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和积累向知识的探究过程转移, 改变学生一味被动接受知识、缺乏自主获取知识的意识和途径的状况,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 课标实验教材安排了几个典型的科学探究案例, 例如, “探究弹性势能的表达式”、“探究平抛运动的规律”等, 并且把探究实验由过去的独立设置转变为有机地嵌入教材, 使实验探究和理论学习尽量融为一体。课标教材虽然没有专门设置“探究”栏目, 但在许多栏目中都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养成观察、思考的习惯, 像“演示”和“实验”栏目里只写用什么器材, 进行什么操作, 注意观察什么, 而不把实验的现象写出来, 更不写由此得出的结论, 这些编排都是为了突出科学探究的本质, 避免对探究产生“行而上”的认识。

科学探究是新课程的一个亮点。在进行高一物理的教学工作中, 笔者深深地感到科学探究被当作一种精神自始至终地贯穿了高一物理的整个课程。新课标指出了教学中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与论证、评价、交流与合作。让学生进行探究是学习“怎样进行探究”的主要途径, 但不是唯一途径, 教科书在第二章第5节《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 (见物理1的第二章第6节) 中展示了前人的探究过程, 让学生从中领悟科学探究的方法。教科书以醒目的大黑体字方式给出了伽利略研究的线索:绵延两千年的错误→逻辑的力量→猜想与假设→可检验的结论→实验验证→……但这绝不是科学探究的固定模式, 其实科学探究并没有一定的模式。新课标给出了科学探究的七个要素, 七个“要素”并不是七个“环节”, 环节缺一不可, 缺了一个环节锁链就要断裂, 而要素只要存在一些就能体现科学探究的精神。正如2006年11月29日人民教育出版社、省教科所、市教研室等有关专家来我校开展高一物理“新课程改革”调研工作的座谈会上物理教材编委张颖和省教研员梅小景指出的那样:“在一节课或一个教学片断中, 有一两个、两三个科学探究的要素, 它就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不一定要七个要素一应俱全、把科学探究的要素程序化, 特别是没有实验的教学片断照样可以充分体现探究精神”。例如, 在《物理1》的第三章的第1节引入强相互作用之前有一个“说一说”:质子带正电, 但质子却能聚集起来构成原子核, 根据你的推测, 原因可能是什么?学生学到这里时会想:是啊, 我在初中时就知道原子核里有质子, 质子带正电, 还知道“同性相斥, 异性相吸”……老师提的这个问题我怎么没有想过?难道质子之间除了相互排斥的静电力之外还有别的力……这些思考的过程里面有提出问题, 有猜想和假设, 有简单的分析……它体现了科学探究的精神, 虽然没有实验, 但久而久之, 学生自然会形成质疑的习惯, 不断提高认识新事物的能力, 像这样体现科学探究精神的例子在教科书中俯拾即是, 这里不一一枚举。

其实, 多数探究活动都不会包括所有七个要素, 例如, 有些探究活动不一定包括实验。我相信谁都不会否认爱因斯坦的工作是科学探究, 但谁能找出他亲手做实验的证据?更不用说那个全身瘫痪、躯体瘦小扭曲、头部歪向一边的史蒂芬·霍金了。

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 指实验可以为物理学提出问题, 而且物理学理论的正确与否最终必须接受实验的检验, 但不是说每个物理学家都要做实验, 更不是说高中物理的内容都要通过做实验才能得出来。笔者认为, 体现新课标, 落实科学探究精神既不能搞激进的形式主义, 也不能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 更不能以安庆二中目前处于基础建设过渡时期的实验条件滞后为由而拒斥新课改。

过去的教学方式基本是“老师讲, 学生听, 学生练”, 我们不会也不可能全盘否定过去, 笔者认为:不论现在还是将来, 老师还要讲, 学生还要听, 还要练, 但是在讲、听、练的过程中, 我们提倡“独立思考, 同伴交流, 师生互动”。教科书以探究的方式讲述物理内容, 教师通过智慧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而获得知识, 并逐渐习惯于以独立思考为基础的学习方式。播种一种行为, 收获一种习惯, 一天天, 一年年, 长此以往, 我们的学生就会不由自主地从最习以为常的事物中发现问题并尝试做出解释, 这不正是科学探究的精神吗?

五、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版面设计图文并茂, 形式活泼

课标实验教材版式新颖, 16开版面, 大气端庄, 每页都留有适当空白, 用以配置图表, 彩色图片和旁批等, 使整个版面图文并茂, 以直观的方式传递着大量有效的信息。为了突出重点, 用不同的字体区分不同的内容:正文、实验、问题与练习等;在重要的公式、定律和演示实验下, 铺设彩色封底。与以往教材相比, 课标实验教材还首次对重要的物理概念和定律采用中英文双语版, 使学生明白了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缘由, 如力 (force) 用F表示, 加速度 (acceleration) 用a表示, 等等。

当然, 我们在教材的使用过程中也发现, 课标实验教材并非尽善尽美, 也存在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如《物理1》对超重和失重现象的定义有失科学性 (参见物理1的第四章第7节) 。再如, “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三个概念在教材 (参见物理1的第一章第3节) 中的表述显然有失严密性。又如, 物理量符号的使用仍不能统一, 速度 (velocity) 和速率 (speed) 都用υ表示, 不便于区分;而位移 (displacement) 的表示则又是几改几易, 在第一章用Δx, 在第二章用x表示, 在必修部分的第五章又用l表示, 尽管更改在对应章节的过渡文字中有暗示, 但对学生来说, 还是让他们感到困惑, 等等。当然也还有一些印刷错误, 如《物理2》的第一宇宙速度 (first cosmetic velocity) 中的cometic是指化妆品, 正确的应该是cosmic, 其他的就不一一列举了。

篇4:学普通话心得体会1200字

那么实现中国梦的第一步要怎么做呢?人们对此各持己见,有的说:“要打好基础,先去了解或接触一下与自己梦想有关的事物。”有的说:“那还用问?当然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嘛,先学好习再说。”有的说:“应该多去看书籍,‘书中自有黄金屋’,从书里发现,探索,肯定对梦想帮助很大!”是的,他们说的都没错,但是,如果只是这样,真的可以实现梦想么?以我的个人观点来看,这样去实现梦想有些困难,因为你不仅仅要具备以上条件,还要“说普通话,用文明语!”听到这里,你肯定很想笑:这和中国梦有什么联系?那我告诉你,这当然有联系,还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如果一个人成功的实现梦想了,却满口方言,还不会使用文明语,对他的印象会大打折扣,或许还会使人反感,也还有可能有些人连他说什么都不知道,这,难道不关键吗?

也许你还不服气,认为这有什么,只要成功了就好,管那些做什么?那么,我就给你举个例子吧!如果你去边远山区旅游时,与导游走散了,又迷路了,手机碰巧也没了信号,这时,刚好有个本地人走来了,你向他问路,结果,他说的方言你不懂,你说的普通话他也不通,只能胡乱地用手比划,这该有多麻烦呀!

不仅不会普通话很麻烦,学不好普通话也很麻烦,还容易闹出大笑话呢!

我给你讲个故事:小刚去外地旅游,花光了钱,去附近的银行取钱。为小刚服务的是一个四十出头的女人,小刚隔着玻璃用刚训练了两星期的普通话亲切地说:“大姐,我取钱。”银行女工作人员立马脸色大变,身体像筛糠一般开始抖动。小刚想,喊声大姐就激动成这样,莫不是我太帅了吧!于是便嚣张地喊:“大姐,我取钱!”忽然直听脑袋嗡的一声,小刚被银行保安一棍子打倒在地。在医院,警察问刚醒过来小刚:“为什么要抢银行?”小刚说:“我抢什么银行?”那个银行的女同志指着病床上的小刚喊道:“混蛋!隔着玻璃就喊‘打劫,我缺钱’,不是抢劫难道是存款啊?”后来,小刚再三解释才把事情给说明白了。看,说不好普通话闹出了多么大的笑话呀!

最后,文明用语也很重要,文明用语就是一个国家的门面,出国旅行,要用文明用语,这样才可以体现出中国是文明礼仪之邦,而且,它还可以使人和人之间更加友好,和谐。我们的祖国有着长达五千年的文明史,是一个礼仪之邦,所以,文明用语也很重要,不是吗?

篇5:学普通话的体会3分钟

首先,我小时候理解教育的时候,因为在农村,启蒙老师的发音不正确,所以我意识到我从小没有养成说普通话的习惯。

第二,在师范的时候,我意识到了学习普通话的重要性,但我只是表面上改变了而已。平雪音和开设音、前鼻音、后鼻音基本上是不合适的。在21世纪,我意识到电脑和收集的普及,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参加了普通话考试,但连续三次没有通过考试。纠正了很多不恰当的发音,说话的流畅性比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我们的方向是,如果在以后的工作中坚持普通话,我的习惯就必须改变。(语言)。

通过这次学习,我深刻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幼儿教师,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提高,要成为一名好教师,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而且随着知识的更新,我们要不断学习,给孩子一杯水,自己有一桶水。这就需要我们不断的努力和方方面面丰富自我的知识

普通话是以普通话为标准音、以北方语为基础的方言,是以模范的现代白话文为语法规范的大陆汉语标准。普通话是汉语的官方发音,在全国推广。

作为师范学校的学生,学习普通话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学校是普及普通话的前沿阵地,甚至可以说是主战场,教师是这个阵地或战场的指挥官,因此作为教师学好普通话是很重要的。

但是,对于方言口音严重的人来说,舌头已经习惯了方言的`发音,所以不区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区分舌头前音和舌头后音,快读音和普通话发音不一致等,学习普通话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这方面,我有很深的经验和经验。

第一,在鄙视普通话学习难度的基础上,认真重视普通话学习。方言口音比较重,但学好普通话很难,但我们要从战略上藐视这个“敌人”,在战术上即学习方法上又要非常重视。不能害怕,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学好普通话的思想保证。

第二,安排特别的时间学习普通话。在学习普通话的过程中,要制定学习计划,每天抽出必要的时间。例如,每天要花一个小时,专门学习普通话。这是学好普通话的时间保证。

第三,勤于向现代中国教师学习。现代汉语教师不仅具有扎实的语言学和语音学基础知识,还经过专门的训练,而且教师离自己最近,因此教书也是最方便的。因此,遇到不懂和难改的,要及时向老师请教好的学习方法,必须能取得好的效果。这是最常用的最有效的学习方法。

篇6:学普通话的体会3分钟

本人学习普通话的体验,可简述以下几点:

1、花了较长一段时间去克服害羞、不安的心理。与人交谈,最重要的是说话,刚开始发出的音,对方不能完全明白,在脸上表现出莫名其妙的表情,常使你我难堪,甚至还惹笑话,仿佛自我的话是有意制造麻烦、增添笑料的,自然就产生了害羞与不安的心理。经过一段较长的时间后,才慢慢适应并得到克服。

2、方言音与标准音冲突较大,要有的放矢地学习。要多与外地人、陌生人交流交谈,养成普通话思维习惯。

3、习惯发音与普通话发音有差距,较难纠正。已成习惯的,往往自我难于发现,要勇于交谈,多交流心得体会,不耻下问。

4、普通话学习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可中断。如若“二天打鱼,三天晒网”是很难学好的。

5、在不断听读写看、分析比较的基础上学习。经过学习它种方言和外语进行比较学习,也是一种良好的途径。

篇7: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虽然中文普通话 (以下简称“普通话”) 与重庆方言不属于一个方言语族, 但是, 重庆方言能够对所有普通话中存在的语素进行发音。但值得注意的是, 对于相同的语素, 重庆方言运用和普通话相异的语音学和音系学规律。这篇文章主要是从语音学和音系学角度简要分析重庆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 并且着重讨论两种方言的音位的质与量的区别。

首先讨论重庆方言的声调。与普通话类似, 重庆方言主要包含四个声调 (不算轻声) 。语音学上习惯用数字来表示不同声调的特性。一般的, 1为最低音高, 5为最高音高, 并且如果是两个数字联合, 那么此组合则表示一个有变化的调形。基于这个原则, 普通话中的四个声调就可以用以下四个数字组合形式来表示:55, 35, 214, 51.其中, 55表示声调以最高音高为起始, 以相同音高为结束, 并且中间无音高变化, 此为一声。214表示调形首先从2降至1然后再升至4, 此为三声。以此类推, 35表示二声, 51则表示四声。如果以相同的标记方式表示重庆方言的四声, 其与普通话四声的对应关系为 (Liang&Meng, 2011) :

其次, 重庆方言的辅音总览如下:

音位[v]是唯一只存在于重庆方言而不存在于普通话的音位。此外, 与普通话相比, 重庆方言缺少以下音位:

翘舌塞擦音:

翘舌擦音:ʂ, ʐ,

齿龈鼻音:n (音节首)

此外, 普通话中的某些辅音在用重庆方言发音时并不采用相同辅音。其音系学规律可归纳如下:

[普通话翘舌音tʂ, tʂh, ʂ, ʐ, ]→[相应齿沿音]/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wʊ]→[vʊ]/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音节首n]→[l]/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ɕ]→[x]/重庆方言中以下汉字:吓鞋咸衔巷

[普通话x]→[f]/_[ʊ]

接下来, 重庆方言中的元音一览:

经过细致的观察,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与普通话相比, 重庆方言缺少ɨ, ɤ, ɤŋ, wɤŋ, iŋ, wʊ这几个元音或元音组合。此外, 重庆方言中存在一个特殊的元音组合ɔŋ。

由于重庆方言不存在翘舌辅音, 那么, 与之依附存在的翘舌元音ɨ也就丢失了。具体的:

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其它元音以及元音组合音系学规律可被归纳如下:

[普通话ɤ]→[ɔ]/[ɤ] (零辅音)

[普通话ɤ]→[ɛ]/除零辅音外, 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iŋ]→[in]/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o/ʊo]→[ɔ]/除“伯”外, 重庆方言中所有音系学环境

[普通话o]→[ɛ]/只对于“伯”

[普通话eɪ]→[ɛ]/北, [t, th, k, kh]_

[普通话eɪ]→[weɪ]/[n, l]_

[普通话y]→[ʊ]/[l]_对于以下汉字:率绿律氯

[普通话tɕiɛ]→[kai]/只对于“解 (手) ”

[普通话tɕiɑʊ]→[tɕo]/只对于“脚”

[普通话jɛ]→[yɛ]/只对于以下汉字:茄血屑

[普通话jɛn]→[wan]/只对于以下汉字:鲜掀弦舷

最后, 与普通话相比, 重庆方言最主要的几个语音学特点总结如下:第一, 无翘舌辅音;第二, 无中高后元音[ɤ];第三, 无音节首[n], [n]只出现于音节尾;第四, 部分软腭鼻音[ŋ]和硬腭擦音[ɕ]在某些音系学环境里也被丢失了。

摘要:本文章主要探究重庆市区方言与普通话之间的语音学区别, 以及其间的音系学转换规律。通过对重庆市区方言中辅音与元音的汇总与对比, 本文提供了一份简要的普通话转换为重庆方言的语音学和音系学指南。

关键词:普通话,重庆方言,语音学,音系学,辅音,元音,规律

参考文献

Liang&Meng, (2011) .A Sociophonetic Study Tones of Chongqing Mandarin in Gender and Age Difference.ICPhS XVII:17-21 August 2011, Hong Kong.

McCarthy&Prince, (1999) .Faithfulness and Identity in Prosodic Morphology.Source:The ProsodicMorphology Interfac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pp.218-309

篇8:公共行政学心得体会精选

行政学与理学学科的交互理解在任何学习或研究的过程中,将毕生所学融汇贯通,多以联想的方式进行探索,本身是学习的基本功之一。行政学是一门复杂多样的学科,读《公共行政学》时,本人经常不禁地将各种理学学科知识与行政学理论联想到一起。简单的字里行间,一样需要我们挖掘其中的因果联系和逻辑关系,达到“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的效果。借助逻辑的思维体系和各学科的知识构架来理解一门学科,不仅是学习研究的客观要求,更是读者追逐学识的幸福源泉,是一种让人乐在其中的享受。

《公共行政学》第二章第四节讲述“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果单纯地用常识来理解“公平与效率之间存在矛盾和冲突”将很难突破一般思路中“越公平效率越高”的思维障碍。此处是以经济学为基础的行政学知识点,不得不放下“公平”在伦理上“公正”的概念,用数理的概念将“公平”理解为“平均”、“平等”,那么接下来的思路中就面对的是一个“平等”与“效率”二者相关关系的理学模型,用来考量这一模型的工具可能是数学函数、化学勒夏特列原理、物理楞次定律或者生物学1/2K值原理等理学知识。

挖掘行政学理论中的因果联系和逻辑联系,也依赖于理性思维的“三段论”演绎推理方式。《公共行政学》第三章第一节:“权力的来源主要有三:人格、财产和组织”,一句寥寥数字的业界通识,却蕴含了千言万语都未必能阐明的理性逻辑。笔者尽量用通俗的话语简言之:权力的实质是让客体为达到主体的目的而做事的能力,因为主体有足够优良的个人品行和性格使得客体从根本上心悦诚服并且愿意为其做事,所以主体拥有权力。这样一个“三段论”的思路,从逻辑上证明了“人格是权力的来源之一”,那么同样的思路来辅助理解“财产和组织是权力的来源”就顺理成章了。这样的逻辑方舟贯穿于行政学每一处理论细节,带领笔者“知其然”并能“举一反三”,遨游于学识的海洋当中。行

政学中的“合理性”与“合法性”在《公共行政学》一书中,“合理性”与“合法性”两词在整本书中出现频次极高,几乎在所有与政策或行为相关处都必然提及合理合法。众所周知,“合法”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意味着“合理”,“合理”是“合法”的基本前提。“存在即合理”,世间万物的机理以及任何一项具体的政策和制度,都以“合理”为最原始最本质的基础。笔者认为,明白何所谓理,懂得什么才是合理,可谓抓住了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的命脉,掌握了行政学的精髓。

正如艺术家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一样,笔者对于“何所谓理”的探求也将穷极一生。以目前笔者才薄学浅的认识,“理”的内涵与民族和地域有关,无狭义上的定论,但处处体现在社会主流价值观中。比方说,极少有公民阅读过所有的法律文献但又几乎所有具备正常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都知道明显的违法行为有哪些,也就是说,在一定的范围内,不由明文指引却又客观存在的一些被社会主流达成广泛共识的“合理”与“不合理”。所以,社会主流价值观是“道理”的局部体现,对于个人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同时与公共行政学之间存在着反馈与负反聩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行政学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读《公共行政学》乃至研究行政管理这门学科,需要我们理解生活,感悟生活,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明知笃行,全面提升自我修养。

行政学思路中的结构感和层次感笔者由本科学习生物科学转专业接触社会科学,读《公共行政学》感受到人文社科与自然学科的显著不同之一在于学习思路中的层次感和结构感。一句话中包含信息量巨大,字数繁多足以构成一整段的情况司空见惯。在阅读和思考时,我们不得不抽丝剥茧,捋顺作者话语中的结构,在脑海中映射出独立的细节概念,再有序地带入整体构建成有层次的知识框架。

《公共行政学》第一张第一节讲述公共行政的概念:“公共行政泛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依据宪法及法律的规定,通过科学、及时地制定和准确、有效地执行公共政策,管理公共事务、维护公共秩序、保证公共安全、提供公共产品、实施公共服务的活动。”从中能够提炼出来的信息分为若干个结构——主体: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目的:公共利益、依据:宪法及法律、方式:制定和执行公共政策、实质:活动、属性:公共性。那么由“主体、目的、依据、方式、实质、属性”这一系列细节结构,有序地构成了层次性很强的公共行政整体概念。

显而易见地,分门别类的有序性表述,是研究行政管理学的基石之一。而各项分类之间也绝非杂乱无章,其中存在着具有极强层次感的内在联系。《公共行政学》第五章第二节讲述目标的合理化的认知程度和条件分为四个方面:1.社会承认、2.组织能力、3.团体状态、4.成员意识。稍微有心就能感受到四个方面是由大到小、由社会到个人所需满足的条件,然后再整体带入“目标的合理化”的总条件“客观需求”,不难理解四个方面的条件逐步满足总条件将构成“目标合理化的条件”这一整体概念。这么一来,读《公共行政学》就使笔者感受到了极强的横向的结构感和纵向的层次感。

篇9:研学心得(精选)

孝南区文化路小学504班 董紫慧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全体五年级去湖北荆门参与研学活动,我们满含兴奋激动的心情、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灿烂的笑容。经过了几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达了荆门。我们的开心之旅终于开始了,我满怀期待。。。

我率先来到我们的宿舍,我将我的个人生活物品归置到我的地方。稍稍休息之后就赶着去集合参加训练,真是一刻不停歇啊!训练了好久,我们个个都累得筋疲力尽,终于到了吃午饭的时刻。我们排着队走到食堂。哇!好多的菜啊!我们如一头头饿狼似的,眼睛里冒着光,可是尝试过后发现并没有看上去那么美味可口,顿时让我想起家里可口的饭菜。尽管如此,可能是因为饥饿的原因我还是吃得很香。吃完饭后,教官没有让我们休息就又带我们去训练了,教官说是为明天的历程做准备。于是我们所有的同学开始了长达几个小时的魔鬼式训练,这些训练让我们吃尽了苦头却回忆深刻。我们开始期待晚饭时间的到来,终于盼来了晚饭,饭后还让我们欣赏了精彩的中国电影。电影结束后我们跟随教官回到宿舍,我们开始洗漱整理,躺在我们的床上,我们七嘴八舌的讨论着今天的经历,迷迷糊糊地我们一个个进入了甜美的梦乡—实在是太累了。

第二天早晨,天没亮就听到哨声叫我们起床,我们睁开惺忪的双眼无奈的起床整理床铺。先去吃过丰富的早餐我们就去了一个教室,这是个玩骨牌的地方,我们围成一个圈开始学习怎么玩骨牌,骨牌很有趣。可是有好多人把骨牌弄倒了,我们失望却没有放弃,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坚持,我们终于成功了。接下来是陶土课程,同学们每个人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陶土制作许多的东西,我用陶土制作了一个汤圆,到最后没想到老师还选中了我的作品呢!我满心的自豪!最后是制作蛋糕,我们最喜欢了,盼望吃到美味的蛋糕,于是我们开始无比认真的制作起来,在我们的不懈努力下一个个美味的蛋糕出笼了,哇喔!好香啊!我们开心地享用着自己亲手制作的蛋糕,我们的脸上露出无比满足的笑容。

此次的研学之行,让我记忆深刻,累并快乐着。它就像一幕幕精彩纷呈的戏剧,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同时也让我学会了独立、坚强、隐忍、积极和努力向上的优良品德。“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此次的荆门之行让我受益匪浅,希望我们的学校以后多多举办类似的活动,为了我能尽快成长我一定会积极参加的。

篇10:党员两学心得体会精选

一、 什么是党的纪律

党章和入党誓词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但党的纪律内容到底包括什么呢?我查阅了有关资料概括为(不一定全面,供大家探讨学习):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是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完成党的任务的保证。在理论上,党的纪律有广义、狭义两种解释。广义上的党的纪律泛指党内各种行为规则,体现在党内各种法规之中。党内法规就是党的纪律,党的章程规定了党内生活和党的活动的基本原则,是党的根本大法。《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是党章的重要补充,也是党内的重要法规。根据党中央发布的党内规则制定程序的有关规定,省部级以上党的组织针对某些专门问题和一定范围人员而制定的具体条例、制度和规定。也都属于党内法规的范畴。所有党内法规为保证全党行动一致、巩固党组织、维护党和人民的利益所作的各项规定,都是党的纪律。党章规定:“党员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共产党员必须自己遵守国家的法律,这就使遵守国家法律和法令也成为党的纪律。狭义上的党的纪律则专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规定的各种行为规定。

有人说党纪高于国法,对不对?不对,应该说党纪严于国法。

二、党纪与国法的关系

同志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形成国家法律法规和党内法则制度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保障的格局。”在十八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王岐山同志也就党委与国法的关系作了“党的先锋队性质和先进性要求决定了,党规党纪严于国家法律。国法是所有公民的行为底线,党纪是对党组织和党员立的规定”的论述。这充分表明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以从严治党推进依法治国、以依法治国保障从严治党的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党纪与国家法律的关系,切实提高反腐败斗争的法治化水平,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党纪与国法的相互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党纪严于国法,党纪保障国法实施。《中国共产党章程》开宗明义指出,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既然是先锋队,理所当然应该接受比普通人更严格的约束。对于党员而言,这一身份决定了其不能等同于普通群众,不仅要遵守国法,更要遵守党纪。国家法律所规定的一些可由公民自由选择的任意性规范,在党的纪律中,却被定为命令性、禁止性的义务规范。如中央纪委监察部通报各地党员干部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操大办婚丧嫁娶等案例,从法律角度来说,大操大办并不违法,但对党员干部来说,仅做到不违法还不够,还要严格遵从党的规定,受到党纪的约束。这正是党纪与国法的区别所在。党纪与国法的深层次关系,不仅止于前者严于后者,而是二者之间的互动。

国法高于党纪,国法强化党纪效能。党纪严于国法,并不是说党纪可以凌驾于国法之上。相反,党纪是限制在党内的,适用范围要小。如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就充分体现了党纪国法的辩证关系。一般而言,处理程序有两个阶段:党内处理和司法程序。虽然大多是“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移送司法机关处理,但也有的仅做免职处理,还有的仅是受到党纪处理,其原因就在于他们还未达到违法的标准。所以,有些人受党纪处分不受国法处理。而那些既受党纪处分又受国法处理的人,其行为触犯了社会中每个人都要遵守的法律。这种情况下,在适用党纪之后,必须还要适用国家法律,才能实现罚当其罪。从这个意义上说,国法是对党纪惩治功能的有力强化。

党纪与国法共同构成法治防线。党纪作为对全体党员的要求,很多地方比法律的要求更严格。党纪主要对违反道德和纪律的不廉洁或腐败行为进行查处,通过适用党内警告直至开除党籍处分,剥夺违纪者一定时期内党内任职甚至党员资格,促进全体党员道德品质的培育和自律机制的完善。国法是对全体公民的要求,主要对构成犯罪的腐败行为进行查处,通过对犯罪人人身自由乃至生命的剥夺,实现罚当其罪。

三、严明党纪的意义

“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党的纪律,是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必须共同遵守的政治生活准则和言论行动规范,就是党的“规矩”。

在如火如荼的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正是依靠铁的纪律,形成了坚若磐石的团结统一和坚不可摧的强大战斗力,历尽千辛万苦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当前,我党正面临一个空前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国际上,西方资本主义危机波澜迭起,国际局势动荡不安,为了渡过和转嫁危机,某些西方国家一方面有求于我,另一方面则又加紧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和思想文化渗透。在国内,我们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任务十分繁重。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肩负的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的党的团结统一。

四、自觉遵守党纪,做一名人民满意的质检号党员,好干部。

篇11:学普通话心得体会精选版

一、普通编辑学中的编辑客体

“编辑客体”一词最早由胡光清等学者提出, 是编辑学的核心研究领域之一。编辑客体的本质是编辑活动过程中的编辑对象, 与编辑主体相对应。编者和编辑组织 (即新闻出版单位) 通常被看作是编辑活动中的主体。与编辑主体的界定较为统一相比, 学者间对编辑客体的界定因人而异, 不尽相同。在普通话通编辑学研究中, 学者何金南提出:编辑活动中由原稿、加工本、出版本、作者、编者、读者六者构成基本元素。六者之中的编者是编辑主体, 其余则是编辑客体。其中原稿、加工本、出版本统称作品, 是编辑活动中的直接客体, 读者、作者则是间接客体。此外, 学者王振铎认为文本也是一种重要的编辑客体。王振铎所定义的文本是社会文化本体结构, 也是编辑活动的实践前提。例如, 编者对某一作品的参考文献进行规范整理时, 需要依据《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编辑和加工, 这里的《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就是编辑活动中必须参考的一个间接客体。实际上, 一切编辑活动都是编者依据社会文化中已有的结构来进行的, 因此笔者也认为编辑客体中理应包含文本这一类型。综合以上所述, 在普通编辑学范畴内的编辑客体可分为四个大类:作品 (包括原稿本、加工本、出版本) 、文本、作者、读者。

随着时代的发展, 今天信息技术和数字传媒已经广泛地进入编辑出版活动中。编辑工作的范围也从原先的图书、报纸、期刊等纸介质出版物, 拓展到数字出版。由于新技术和新媒体的介入, 编辑活动的过程和对象也在发生变化。笔者认为:基于普通编辑原理和编辑本质不变的前提, 有必要对数字出版的编辑客体进行研究, 以补充现有的普通编辑学理论, 并对未来编辑出版学科的发展做好铺垫。

在数字出版中, 作品的内容是以二进制 (数字) 形态存在的, 需要通过计算机等外部设备进行阅读、观看或使用, 并经由网络进行复制和传播。从理论层面上看, 数字出版物与纸质出版物在编辑活动的直接客体 (作品) 的载体和表达上具有明显差异。这种差异带来的变化可以在普通编辑学的理论框架下加以分析和研究。笔者将现有的普通编辑学理论迁移到数字出版的编辑活动中时, 发现新媒介环境下的编辑客体呈现出一些独有的特征。这些特征是以往的普通编辑学论著中极少提及和阐述的。

二、数字出版作品的多层化特征

在讨论作品的特征前, 有必要强调一下什么是作品。在我国的著作权法中, “作品”是指文学、艺术和科学领域内具有独创性并能以某种有形形式复制的智力成果 (为了避免混淆, 以下用加引号的“作品”表示法律意义下的“作品”;不加引号的作品表示普通编辑学意义下的作品) 法律中的定义指出了“作品”必须能以有形形式复制, 纯粹的思想、思路、观念、创意等并不是“作品”, 须将它们与表达结合在一起才构成“作品”。对纸质出版物来说, 文字或图文表达是“作品”思想的唯一表达方式, 思想和表达之间难以分割。与之不同的是, 数字出版中一个思想或观点可能存在多种表达方式, 同一思想、观点与各种表达方式的结合构成了不同的“作品”。

下表中给出了一个“同一思想内容的不同表达形式”实例:分别用文字、视频、动画三种方式表达“凸透镜对平行光的会聚作用”这一内容。显然表中同一思想内容的文字、视频和动画形式各自构成一个独立“作品”。似这样的多媒体形式表达在数字出版中极为常见, 近年来甚至拓展到应用AR (增强现实) 、VR (虚拟现实) 等新技术手段。

无论何种类型的出版物, 思想、观点永远是作品的灵魂。在数字媒介环境中, 出版物为了更好地表现出思想、观点, 常采用多媒体表达方式。当表达方式和思想、观念可以分离后, 一个数字出版产品通常由三种创作共同组成:思想的创作、媒体素材的创作和软件程序的创作。最终用于出版的“作品”是三者共同创作的结果。

回到普通编辑学的研究范畴内, 作品首先是法律意义下的“作品”, 其次也是普通编辑学中所定义的编辑活动中被编者审、校、加工的直接客体。笔者以数字教材为例, 分析其作品的构成。数字教材是一种将传统课程内容以多媒体形式 (图、文、视频、交互动画) 组织呈现的电子图书。它的创作过程包含了三个阶段:“脚本设计、媒体制作、资源整合”。首先由专业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设计, 并创作文字脚本, 然后由媒体素材制作人员根据脚本制作出媒体素材, 最后是程序开发人员搭建程序框架将众多分离状态的媒体素材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成为一册电子图书。

在整个过程中, 出现了三个层次的作品, 都是编辑活动过程中直接被审、校、加工的客体。第一个层次的作品是脚本, 这是教师以传统课程内容为核心文本创作出的文字作品。第二个层次的作品是媒体素材, 是依据脚本创作出的改编作品, 两者蕴涵的思想、观点是一致的, 差别在于表达方式有所不同。第三个层次的作品是最终形成的数字教材, 它是将多个媒体素材作品集中在一起的汇编作品, 但与一般汇编作品不同的是, 这里的汇编方式和思想来源于脚本的作者, 汇编的素材来自媒体素材的开发者, 而具体实现数字教材产品的则是程序开发人员。不难看出, 最终作品的思想和观点都出自最初的脚本创作中, 脚本也是后面两个层次作品的基础。基于笔者前面所讨论的作品的含义, 脚本、媒体素材、数字教材无疑是三类不同的作品。数字出版中, 出版产品往往是一系列作品的最终衍生品。

在普通编辑学中, 编辑工作虽然被认为具有创造性, 但并不将编辑工作视为创作作品, 编者也不在著作者之列。因此, 纸媒介出版物的编辑过程中的原稿、加工本、出版本等不同阶段的编辑客体均属于同一作品。但在数字出版中, 这种多层次作品特征使得细分的编辑客体变得复杂, 每一个层次的作品都需要进行编辑, 每一层作品都包含原稿、加工稿和终稿 (最后一层作品的终稿就是一般意义上的出版本) 三个部分。这与传统的作品在编辑客体结构上有差别 (见图1) 。

三、数字出版作品与文本之间的相互转化特征

在普通编辑学中, 文本是指社会文化本体, 也是编辑和创作的基础。王振铎先生认为:编辑活动的本质就是从原有的社会文化出发, 缔构并产生新的社会文化。对每一个具体的作品及其编辑过程来说, 总能找到一些书籍、文献等社会文化内容作为这个作品的核心文本。在数字出版中, 基于前文所述的作品多层化特征, 引出了同一编辑过程中存在着编辑客体在作品与文本之间相互转化的特点。

仍看前面所举的例子。最初被作者创作出的脚本是作品原稿, 经编辑后成为加工本, 并最终形成脚本终本。在这个阶段, 对编辑主体来说, 脚本的编辑客体属性是作品 (即直接编辑客体) , 编者直接对脚本进行加工、修改、优化。当脚本经编辑而成为脚本终稿时, 其编辑客体属性发生了变化, 从作品转化为文本。脚本此时已成为社会文化结构的组成部分 (尽管脚本并未出版) , 并成为媒体素材的创作和编辑中的核心文本。编者对媒体素材进行编辑的阶段, 不会再去加工脚本, 而是参照脚本内容对媒体素材进行编辑工作。脚本成为这个阶段编辑活动的间接客体——这是文本的典型特点。

如果放眼于整个编辑过程, 可以认为例子中的脚本具有作品和文本两种编辑客体属性, 并且会在编辑过程中发生转化。一个作品经过编辑后转化为文本, 接着在此文本的基础上产生新的作品。数字出版中, 有可能出现经过若干次的作品、文本交替后才形成可用于出版的最终作品。笔者认为, 这种特征源于数字出版中作品的思想、观点与其表达方式的分离。由于两者可以分离, 因此思想、观点的原始表达方式和后续的数字化、多媒体表达方式之间必须借由这种编辑客体属性的转化才能持续、原本地将思想、观点传递过去, 使最终用于出版的作品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最初创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思想、观点保持一致。

四、信息网络环境下出版本的即时变化特征

出版本又称为编定本、定本或宗本。纸媒介出版物的编辑过程中, 出版本是加工本经过编者整理、校勘后, 可以正式用于复制传播的“底本”, 也标志着在编辑过程中对“物的客体”的编辑工作告一段落。王振铎等学者称之为编定本, 是因为这时作品的思想内容和表达均已确定下来, 并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数字出版物由于网络技术的影响, 其出版本的确定性和稳定性特征与纸媒介出版物有着很大的差异。对数字出版而言, 出版本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编“定”本, 而是可以在已进行复制、传播后, 随时进行调整和变化的。“定本不定”是数字出版中出版本的重要特征。

笔者以数字词典为例说明这一特征。纸质词典修订内容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如《现代汉语词典》从1978年公开出版发行, 到今天 (2013年) 只更新过4次版本 (第一版到第五版) , 平均每个版本的稳定时间为7~8年。编定本的内容在出版后明显具有稳定性。反观数字词典, 出版后可以通过网络对词典进行实时更新, 这种更新周期可以是一月、一周甚至短至一两天。即使是经过审校后发布上线的数字词典依然可以随时进行修改或更换。确定性或稳定性对数字出版中已出版的作品而言并不是一种必须具有的属性。

通过上面的分析, 笔者认为:在网络环境中, 数字出版的复制、传播、更新、修改等行为都通过网络随时发生, 因此原本普通编辑学中的“编定本”一词似乎偏离了这种编辑客体的实质。相比之下, 何金南、吴平等学者提倡的“出版本”一词的适用性更广, 可以较自然地迁移到数字出版编辑中。

五、信息网络环境下读者、作者的交互特征

信息网络环境不仅影响出版本的特征, 也同时影响着编者、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交互方式。在传统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中, 作者和读者是两个相对独立的编辑客体。彼此间信息交流通常是:编者从读者处收集信息, 通过分析信息思考选题、挑选作者或判断作者的投稿有无出版价值;在作品的创作、修改、加工、审定阶段, 编辑主要与作者交换信息, 形成出版本;作品出版后, 作品中的信息通过编者流向读者, 读者对作品的反馈信息也通过编者流向作者。笔者将这种信息流向方式表示为图2所示。编者作为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信息中介人, 分别将一方的信息进行收集、加工后再传递给另一方, 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信息传递是间接的 (即图中虚线所示) 。当然, 读者也可以直接和作者交流, 但这种交流不属于编辑活动的范畴, 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在网络环境下, 信息传递方式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编辑工作中传统的信息处理和传递方式需要改变。今天, 很多编者开始采用新的交互模式:在编者引导下的作者与读者的直接信息交流。编者与读者、作者之间的关系从信息中介人转变为信息交流活动的组织者。 (如图3所示)

在读者和作者信息交流顺畅的前提下, 笔者认为读者对作品的影响力已经大不同之前。在传播学的受众理论中, 受众具有被动性, 只能接收已经传播的内容。受众虽然拥有选择的自由, 但没有不选择的自由。这一理论也被很多学者迁移到普通编辑学中。而今天笔者看到:受众并非只能接收已发布的内容。对数字出版来说, 读者通过网络渠道可以深切地影响已传播内容的修改, 甚至有时读者和作者之间的信息交换从作品的创作起始阶段就开始发挥作用, 并一直影响到作品的全部创作过程、出版过程和修订过程。

六、结语

有学者预计, 普通编辑学在21世纪中叶会趋于完善。然而从现在的发展形势上看, 编辑活动自身的变化速度远远高于普通编辑学的研究进展速度。本文中提出的数字出版中编辑客体的特征及其带来的编辑工作的变化, 就是编辑活动自身发展的一种反映。由于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以及数字化媒体技术在编辑出版领域的全面渗透, 编辑工作发生了重大的转变。这也使得刚刚具备雏形的普通编辑学理论体系受到了极大的挑战。

笔者认为, 当前普通编辑学的研究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 过于强调“图书”这种媒介形态。尽管编辑学由此起源, 但如果要上升到通用理论层面的普通编辑学, 就必须摆脱图书媒介, 而放眼于更广阔的多种媒介编辑领域, 正如笔者在前面所论述过的一样, 现有的基于图书编辑活动产生的普通编辑学在迁移到数字出版编辑活动中时, 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 对这些编辑活动的指导作用也十分有限。因此, 普通编辑学的发展方向应超越某种媒介的束缚, 探究一般性编辑活动的本质。这是未来的普通编辑学研究必须跨越的障碍。

参考文献

[1]邵益文, 周蔚华.普通编辑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1.

[2]王振铎, 赵运通.编辑学原理论[M].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1997.

[3]吴平, 芦珊珊.编辑学原理[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11.

[4]何金南.编辑活动场论“六元”观[J].编辑学报, 2000 (3) .

[5]胡光清.编辑论编辑[M].北京:奥林匹克出版社, 1996.

[6]邵益文.30年编辑学研究综述[J].编辑之友, 2008 (6) .

[7]巢乃鹏.浅谈不同出版业态中的编辑主体、客体及其关系[J].中国编辑, 2012 (4) .

[8]邵益文.构建普通编辑学:任重而道远[J].中国编辑, 2007 (5) .

篇12:学习洋思中学体会(最终版)

关键词: 给教学以本来面目给教学以本来面目

——学习洋思中学体会

2006年2月27日,我随本校代表团到江苏省泰兴县参观学习了洋思中学的教学和管理经验。这次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增长了见识,也坚定了自己课堂教学改革的信心。

总体说来,洋思中学给我的最大启示有两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

洋思中学的课堂教学坚持的是单一模式:从初一到初三各个年级、从语文到英语各个学科,都使用了同样的教学程序,概括说来,那就是“每一节课都是考试”,总体特征是每一个教师都是“惜言如金”,先学后教:

1、备课:备课是教师制订“考试”方案——“拟题”的过程,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知识能力等都是在这一环节得到体现的。总体结论就是——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关键。

2、上课:上课是教师“监考”的过程,教师提出自学指导后,“监视”学生的举动,并且督促学生“考试”——解答问题充分自学,严格把关。

3、讲评:讲评是教师“评卷”的过程,在学生通过充分的自学之后,教师借助讲评的方式,除了巩固学生的自学成果外,还要矫正学生“考试”中出现的问题。但点到为止,决不多余。

4、巩固:同一般教学,但要在教师整体调控之下。

没有任何花架子,朴素得逼人。我觉得这才应该是教学的本来面目。

二、常规管理

洋思中学的管理长处,并不是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完的。但总体是可用下面的几点概括(我认为):

1、严格:处处有教师的身影,处处有管理的形式和内容。

2、规范:从早自习到早餐,从课间到课上,从学生个体到学校整体。

3、科学:先上早自习后吃早餐,学校内不设小卖部,做操时先集合后散开,升旗时用体操队型------奖勤伐懒制度------

上一篇:挂瓦屋面施工方案下一篇:最佳剧种初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