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普通话水平测试反观普通话教学

2022-12-2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第十九条规定:“凡以普通话作为工作语言的岗位, 其工作人员应当具备说普通话的能力”;《山东省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第十三条规定:“1954年1月1日以后出生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教师、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以普通话为工作语言的相关人员, 应当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达到国家规定的等级标准。高等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当参加普通话水平测试, 达到国家规定的二级乙等以上标准”。随着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逐步展开, 一方面对普通话教学的成果予以检测, 另一方面, 也给普通话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以多方面的启发。

1 普通话教学训练必须从声、韵、调等基础发音的严格训练开始

从普通话水平测试情况看, 尤其是读单音节字、读双音节词 (普通话水平测试题1~2题) 方面, 许多学生读音错误率高、缺陷明显, 以致测试成绩不理想。究其原因, 根本就在最基本的声母、韵母、声调的发音要领没有把握好, 如把舌面音发成舌叶音、舌尖音舌位前移、韵母时口腔打不开、归音不到位、方言语调等, 从而造成发音错误或发音不够圆满, 使整个音节“千疮百孔”, 经不起细化。要说好普通话, 必须要多说多练, 但这需要有一个前提, 就是一定要把握准确的发音要领。也就是说, 教学过程中一定要从声母发音部位、发音方法, 韵母舌位、唇形、动程, 声调调型、调值, 音变形式规则等等最基础的一招一式扎扎实实做起, 每个音素的发音都要准确、到位。虽然个别语感好或有一定基础的学生通过模仿、多说多练能够学好普通话, 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 最为有效的办法还是在理论指导下, 扎扎实实从基本功练起;只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消除方言色彩, 学到的才是纯正、标准的普通话语音。

2 一定要清楚地了解地方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对应关系, 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普通话测试中发音错误、缺陷 (尤其是缺陷) 大多数都有实际方言与普通话存在差异的音节上, 有时仅仅是一两个音节出错, 但因为重复出现, 往往严重影响成绩。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了解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的差异, 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难点音练习, 以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 最难于纠正的往往不是那些方言和普通话截然不同的地方, 因为这些差异区别明显, 记忆和纠正相对并不特别困难。难的是那些和普通话发音大体相近或相似而差别细微的音。如舌面音较多的发成舌叶音;舌尖中音发成舌尖前、间音;鼻韵母的韵尾归音不到位, “un、ün”等元音发音不圆唇, “ê-e、e-o”的混淆;有的声调在调尾起伏如吟唱;等等。因为差别细微, 常常引不起注意, 有的学生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都不能区分普通话发音与方言发音的不同, 而这方面问题往往就是方言色彩的根子所在, 倘不加以重视, 下大力纠正, 将遗患无穷, 到什么时候说出的普通话也有方言“味”, 不够标准。

3 普通话语音教学还要注意对基础字词的把握及对错误的习惯读音的纠正

测试中, 我们也常注意到这样一种现象, 就是有的学生语感很好, 发音很标准、纯正, 但却常常得不了高分, 达不到相应等级。相信很多人记得电影《美丽的大脚》中这样一个境头:讲台上, 教师张美丽老师领读:“千里召召”, 讲台下, 学生跟读:“千里召召”。把“千里迢迢”读成了“千里召召”。这主要就在于因记忆错误或习惯错误把一些字音读错了, 读白了。我们的受测人常会把“勉强”读作“qiáng”;“憎恨”读作“zèng”;“傀”读作“kuí”;“癣”读作“xiān”、“锹”读作“qīu”等等。还有一些字干脆不认识, 诸如“苤、苫、稗、闩、铙、啮、芪、垧”等。这种现象提醒我们普通话教学还不得不承担一定的纠正错误读音以及“识字”的教学任务。当然这样的问题可以主要通过学生自读“词表”来解决, 提醒学生一定要加强语言基本功的学习, 课堂上加强督促检查。

4 朗读训练一定要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出发, 化文字为有声语言的艺术创造

循序渐进, 逐步展开, 并养成使用普通话自如交流的习惯, 从容应对测试中的“朗读”“说话”题项。

国家《普通话水平测试大纲》中指出:朗读短文的测试目的, 是“测试受测人运用普通话朗读书面材料的水平”, 除仍然“侧重字词读音、语流音变”的检测之外, 还要侧重“停顿、重音、句调等语调内容”方面的考察。也就是说, 此项测试, 除语音外, 增加了对受测人使用普通话的表达力和表现力的考察。测试中我们发现, 相当多的受测人此项仍然只偏重于字词句的读音的准确, 却很少顾及文章内容的表达, 也即是说, 朗读短文是在“念字”、“读词”, 而不是在表情达意。这样做的结果, 是文章被拆解得支离破碎, 而且稍不留神, 就会出现停顿、断句、回读等语调内容方面的失误, 而这类失误每出现一次, 就要失去相当于10个语音错误的分数, 这一点也是需要每位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强调的。

普通话朗读教学训练, 决不能仅仅满足于教会学生读准字音、掌握语流音变规律, 而必须在理解、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 从表情达意的角度出发来进行。这其中的原因, 固然为了满足测试的要求以便取得好成绩, 因为只有深刻理解了的了然于心的内容表达起来语调的运用才能准确、恰当, 更为重要的一点还在于这样的朗读训练将为用普通话自由进行口语表达 (即第4题说话) 打下良好的基础。

当然普通话的朗读需要教师授之以法, 包括分析、理解文章内容的方法和进行恰当表达的方法。如:内部心理技巧的运用和外部表达技巧—停连、重音、语调、节奏的运用等。

普通话测试给普通话教学带来的启示是多方面的。除上所述, 还比如:在教会学生正确发音的同时, 教给学生一些发音吐字技巧, 气息、共鸣控制技巧, 对改善音色、纠正口齿不清、字音含混等问题大有好处;训练要采取科学有效的办法, 有的学生一味闷头“傻”练, 工夫下得很大, 但因为自己不知道问题在哪儿, 因此收效甚微, 教师的示范和点拨指导十分重要;此外, 学生应试的心理素质和技巧也是不容忽视的。毕竟, 我们学习普通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拿到一个证书, 更重要的是在于应用, 在于人的整体素质的提升。

摘要:如何使学生的普通话更为标准、规范?如何使普通话教学更为实用、有效?从最近几年的普通话水平等级测试引发出对教学的很多思考。本文拟从普通话测试反观普通话教学, 探讨一些使普通话教学更为成功有效的方法、步骤。

关键词:普通话测试,启发,教学

参考文献

[1]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培训测试中心.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J].商务印书馆, 2004, 11.

[2] 尹建国.普通话教程[M].济南:山东文艺出版社, 2006, 9.

[3] 尹建国.普通话培训与测试[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3, 9.

上一篇:基于预备员工制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下一篇:石油企业在新时期的党建工作改革与发展研究

本站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