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普通教案

2024-04-23

2019届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普通教案(通用2篇)

篇1:2019届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普通教案

15《散文二篇》教案20171031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3.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4.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重点

1.理解文章的中心观点,领会其中包含的人生哲理。2.理清课文的思路,学习文章的写法,品味文章的语言。教学难点

1.探寻作者的思想境界,领会课文的人文内涵。

2.感悟作者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启迪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永久的生命》

一、导入新课

(视频导入)视频播放:一粒种子破土而出,长成参天大树;一条小溪从雪山发源,流入大海。

导言:上面两组画面,让我们看到生命的进程,感受生命的蓬勃。生命,是大自然伟大的作品,是人类永恒的话题。从古至今,不知有多少精辟的语言来揭示生命的真谛,给我们留下了一笔丰厚的关于生命的文学财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现代著名作家严文井先生写的一篇散文《永久的生命》,来感知作者是如何理解生命的。

二、作者及写作背景 1.作者

严文井(1915-2005),原名严文锦。湖北武昌人。现代作家、散文家、著名儿童文学家。著有《南南和胡子伯伯》、《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等。2.写作背景

《永久的生命》是严文井在1942年写的一篇带有比喻,带有哲理意蕴的散文,它不仅哲思深邃,鲜明生动,而且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充沛。

三、文体知识

1.文体:议论性散文

2.文体特点:议论性散文以说理为主,也称为“哲理散文”或“哲学散文”,许多随笔、杂感都属于议论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的写作目的主要不是让读者获得某种更改的概念,而是要通过富有哲理的形象、带有感情的叙述,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供给读者一个广阔的思考和联想的空间。

议论性散文有双重属性:一是议论文的属性,二是散文属性。

四、字词学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臼齿jiù

茸毛róng

蔓延màn

凋谢diāo 洗涤 .....dí2.解释下列词语

⑴ 臼齿:哺乳类或似哺乳类动物位于颔末端,较大的、以研磨为用途的牙齿。⑵ 茸毛:身体表面或某些内壁长的短而柔软的毛;一般指动物初生柔软的细毛。⑶ 蔓延:意思是如蔓草滋生,连绵不断。引申为延伸,扩展。⑷ 凋谢:指(草木花叶)脱落、衰落、零落;指老年人去世。

五、整体感知

听音频朗读,然后学生自由朗读。思考回答: 1.文中作者的感情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作者的感情是有变化的。文章一开始,作者就告诉我们,岁月在一点点地消逝,而人们却只能任凭它悄悄地溜走。这是无奈的,显示出作者悲观、消沉的情绪。然而从第二段开始,作者的感情发生了变化。“生命自身的神奇”“感谢生命的奇迹”“让我们赞美生命,赞美那毁灭不掉的生命吧”这些语言表现了作者的感情是乐观的,而且逐渐增强,以至于高唱生命的赞歌。

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谈生命的易逝,表现出人对生命的无奈。第二部分(2-4)正面论述“永久的生命”这一话题。

第2段:以小草和牛犊为例,论说生命的神奇,是从外在现象来说。第3段:论说生命本体的流转,着眼于生命的内部特征。第4段:转到议论现实,批判暴君,赞美永久的生命。第三部分(5)高度赞美生命的永恒。

3.本文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明确: ⑴ 对比。

“个人生命不像一件衬衣,当你发现它脏了、破了的时候,就可以脱下它来洗涤,把它 再补好。那存在过的忧愁,也许你能忘却,但却不能取消它遗留下的印迹。”“生命”和“衬衣”相对比,突出表现了“智者对此也无能为力”。“我们都非常可怜!”表达了无可奈何的思想感情。

⑵ 比喻。

“它是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总是只暂时地在哪一个个体内住一会儿,便又离开前去。那些个体消逝了,它却永远存在。”把“生命”比作“一个不懂疲倦的旅客”具体生动地表现出个体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人类的生命却是永无休止的。

六、问题探究

1.第一段末尾写道:“我们都非常可怜!”为什么这样说?

讨论并明确:

因为过去了的日子永不再回来,你的力量是那样的小,对于生命上的事你丝毫不能做主。2.怎样理解“它充满了希望,永不休止的繁殖着,蔓延着,随处显示它的快乐和威势。”?

讨论并明确:

感叹生命的神奇,揭示生命的规律,又为这一规律而欢呼。暗示着一个意思:正义终将战胜邪恶,戕害生命的暴君必将被充满生命力的人民打倒。3.如何理解“凋谢和不朽混为一体,这就是奇迹。”?

讨论并明确:

“凋谢”指个体生命陨灭,“不朽”指生命现象永存。何以成为奇迹?指个体生命与生 命集合体在易逝与永存方面相差甚大,却又都是生命,这令人惊奇;也指“凋谢”和“不朽”本来不可调和,却又同时上演着协奏曲,让人慨叹。

七、写作特点

1.条理清晰,层层深入。

由叙述生命的外在表现到揭示生命的内在本质,再到歌颂生命的神奇力量。作者情感的 表达也由悲观无奈到豁达乐观,最后到对生命的由衷赞叹。2.欲扬先抑,凸显主旨。

本文先谈个人生命有限,感到无奈;再谈生命的永久,赞叹不已;最后联系现实生活,高唱生命的凯歌。作者感情层层递进,达到高潮。

八、课后作业

1.认真领会P82“阅读提示”。

2.完成《金牌练习册》P45-46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生命易逝

豁达

永久的生命生命神奇

乐观

赞美生命

积极

第二课时

《我为什么而活着》

一、导入新课

“我为什么而活着?”古往今来,人们何止千百次地这样追问过自己。我们究竟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太简单又太复杂。有人碌碌一生,未及思考就已经成为人间的匆匆过客;有人搜古寻今,苦思冥想,终其一生也未能参透其中玄机。在座的各位同学,你们是否考虑过这个问题呢?今天我们来看看罗素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

二、作者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作家,又被公认为“富有鼓动天才的辩论家”。在1950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文学家”。95岁高龄完成《罗素自传》的写作。

三、文体知识

文体:议论性散文

四、字词学习

1.给加点字词注音

遏制è

飓风jù

濒临bīn

俯瞰n ....kà2.解释下列词语

⑴ 遏制:指阻止,禁绝;制止;控制。⑵ 飓风:大西洋和北太平洋地区将强大而深厚的热带气旋称为飓风,也泛指狂风和任何热带气旋以及风力达12级的任何大风。飓风中心有一个风眼,风眼愈小,破坏力愈大,其意义和台风类似,只是产生地点不同。⑶ 濒临:指位置相邻,接界。接近,将要。⑷ 俯瞰:指俯视,从高处往下看。

五、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

1.说说作者一生为什么而活着?

明确:渴望爱情,追求知识,同情苦难。2.理清文章的行文思路。

文章的结构特点:总——分——总。第一部分(1):总说。开篇点题,用凝练的语言概括了自己一生的三大追求:对爱情的渴望,对知识的追求,对人类苦难不可遏制的同情。

第二部分(2-4):分说。第1层(2):解说渴望爱情的原因。第2层(3):解说渴求什么样的知识。第3层(4):具体解说对人类苦难的同情。第三部分(5):总结,这样的人生,作者觉得活着值得。表达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

六、问题探究 1.如何理解:“这三种感情就像飓风一样,在深深的苦海上,肆意地把我吹来吹去,吹到濒临绝望的边缘。”? 讨论并明确:

这个句子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地说明了这三种感情对作者人生强有力的影响。本句大致是说理想很美好,但是现实很残酷。作者因为追求理想,在现实中遭遇各种困窘,最严重的时候是已经绝望了,强调追求过程的艰难。其中“深深的苦海”指苦难深重的社会现实,这是形象的说法。

2.作者寻求知识体现在对哪些领域的追求?

讨论并明确:

这里写了追求知识的三个方面: ⑴ 了解人类心灵;

⑵ 了解星星为什么发光; ⑶ 理解毕达哥拉斯的力量。

这三方面实际上包含了人类知识的几个重要方面:人、自然、社会。他追求知识,生命 不息,写作不辍,一生留下七十多部著作和无数文章,他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力量都献给了人类。

3.如何理解文末“这就是我的一生,我觉得我活着值得”?

讨论并明确:

⑴ 罗素胸怀广阔,勇于担当,要为解除天下百姓的苦难而活着,因此付出辛苦是值得的;

⑵ 罗素不以苦为苦,而以苦为乐,因此痛苦的生活是值得的;

⑶ 苦中伴随着乐,例如爱情会带来欢愉,同时征服了苦难也会产生胜利的喜悦,因此苦乐相伴的体验是值得的;

⑷ 虽然罗素最终没能减轻人类的不幸,甚至自己也深受其害,但他毕竟努力过,奋斗过,这一切都是值得的。

七、写作特点

1.本文采用直接说理的方式,直抒胸臆,简洁明了,以其内在的思想力量打动人心,以其立意的高远令人折服,是哲理散文的典范之作。

2.行文既有严密的逻辑性,又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善于运用比喻等修辞手法,语言富有表现力,生动感人。

八、课后作业

1.自学P83《句子的成分》。

2.完成《金牌练习册》P45-46相关练习。板书设计

追求知识我为什么而活着胸怀博大 积极乐观 同情苦难 渴望爱情

篇2:2019届部编版语文八上15《散文二篇》普通教案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仔细体会诗中的景物特点,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学会诗歌富于变化的写景角度。教学重点

1.仔细体会诗中的景物特点,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2.学会诗歌富于变化的写景角度。教学难点

仔细体会诗中的景物特点,领会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学课时

半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王绩(590/585)- 644),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隋未举孝悌廉洁科,授秘书省正字,出为六合丞。简傲嗜酒,屡被勘劾。时天下已乱。遂托病还乡。其后浪迹中原、吴、越间。唐初,曾待诏门下省、任大乐丞。后弃官归田,躬耕东阜。其诗多写田园山水,淳朴自然,无齐梁藻绩雕琢之习,对唐诗的健康发展有一定影响。有《王无功集》五卷。《全唐诗》存诗一卷。

三、诗体

五言律诗。

四、朗读全诗

1.配乐诗朗诵《野望》,要求听准字音,划分节奏。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五、诗歌大意理解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⑴ 东皋:山西省河津县的东皋村,诗人隐居的地方。⑵ 薄暮,日将落之时。

⑶ 徙倚xǐyǐ:指徘徊、彷徨。

薇,羊齿类草本植物,其嫩叶可食。⑸ 落晖:落日的余光。⑹ 犊:小牛。采薇: 2.现代文对照

在黄昏的时候,我伫立在东皋村头怅望,彷徨徘徊心中没有主张。每一棵树都凋谢枯黄,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晖。放牛的儿童骑着小牛回家,猎人骑着骏马带回猎物。

我看到这些人又并不相识,心情郁闷于是长声歌唱《诗经》中“采薇采薇”的诗句。

六、赏析全诗

1.首联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皋是水边地。东皋,指他家乡绛州龙门的一个地方。他归隐后常游北山、东皋,自号“东皋子”。“徙倚”是徘徊的意思。“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现了百无聊赖的彷徨心情。首联叙事兼抒情,总摄以下六句。2.颈联与颔联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这四句写薄暮中所见景物。举目四望,到处是一片秋色,在夕阳的余晖中越发显得萧瑟。在这静谧的背景之上,牧人与猎马的特写,带着牧歌式的田园气氛,使整个画面活动了起来。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3.尾联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然而,王绩还不能象陶渊明那样从田园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说:“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说自己在现实中孤独无依,只好追怀古代的隐士,和伯夷、叔齐那样的人交朋友了。

七、小结 1.主题

本诗描绘了萧瑟恬静的秋天黄昏景色,表现了诗人当时孤独、抑郁的心情。本诗是王绩的代表作。2.写作特点

⑴ 描写角度富于变化

这四句诗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图,光与色,远景与近景,静态与动态,搭配得恰到好处。⑵ 情景交替

这首诗首尾两联抒情言事,中间两联写景,经过情——景——情这一反复,诗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层。⑶ 格调淳朴清新

此诗一洗南朝雕饰华靡之习,却发展了南齐永明以来逐渐律化的新形武,已经是一首比较成熟的五律,对近体诗的形式颇有影响。本诗近而不浅,质而不俗,真率疏放,有旷怀高致,直追魏晋高风。

八、课后作业

1.背诵、默写《野望》。2.完成“思考探究”一。

3.将颔联和颈联进行扩写,完成一篇500字左右的记叙文。

2019届部编人教版12-2《黄鹤楼》教案 20170918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理解诗中联想与衬托的运用。

2.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

1.理解诗中联想与衬托的运用。2.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

品味感受诗歌所体现的物是人非、归思难禁的思想感情。教学课时

半课时 教学内容

一、引入新课

李白曾登黄鹤楼想题诗纪念,但当他看到崔颢的《黄鹤楼》后,自认无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诗下面题了行字,“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飘然离去。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

崔颢(704~754),汴州(开封)人。开元十一年进士。天宝中为尚书司勋员外郎。少年为诗,意浮艳,多陷轻薄;后来的边塞生活使他的诗风大变,风骨凛然,雄浑奔放。有《崔颢集》。2.背景

历史上对他的记述不多,故里汴州也很少有关他的传说和故事流传下来,旧《唐书·崔颢传》里非常简略,连他文学上的成就也未提及。故无从知晓本诗创作背景。3.黄鹤楼

黄鹤楼,中国历史上的三大名楼之一,一百年前被大火焚毁;1985 年它又重新屹立在长江之滨。昔日的黄鹤楼有“天下绝景”之称,今日的黄鹤楼更雄伟、壮丽。据史料记载,黄鹤楼始建于三国。1700多年来,屡建屡毁,仅明清两代,就被毁7次,重建和维修了10次。有“国运昌则 楼运盛 ”之说。

黄鹤楼濒临万里长江,雄踞蛇山之巅,挺拔独秀,辉煌瑰丽,很自然就成了名传四海的游览胜地。历代名士崔颢、李白、白居易、贾岛、陆游、杨慎、张居正等,都先后到这里游乐,吟诗作赋。而崔颢的《黄鹤楼》诗,一直被认为是千古佳作,很多人都能背育。因这首诗,使很多人产生了对黄鹤楼的怀念,当黄鹤新楼落成之后,它的丰姿令人振奋,是很自然的事。

关于黄鹤楼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据《报恩录》记载,黄鹤楼原为辛氏开设的酒店,一道士为了感谢她千杯之恩,临行前在壁上画了一只鹤,告之它能下来起舞助兴。从此宾客盈门,生意兴隆。过了10年,道士复来,取笛吹奏,并跨上黄鹤直上云天。辛氏为了纪念这位帮她致富的仙翁,便在其地起楼,取名“黄鹤楼”。另一说是有一位名叫费炜的人,在黄鹤山中修炼成仙,然后乘黄鹤升天。后来人们为怀念费炜,便在这黄鹤山上建造了一座黄鹤楼。崔颢的诗与此有关。

三、诗体

七言律诗。

四、朗读全诗

1.配乐诗朗诵《黄鹤楼》,要求听准字音,划分节奏。

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2.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3.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五、诗歌大意理解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⑴ 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⑵ 悠悠:久远的意思。

⑶ 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⑷ 萋萋:形容草木茂盛。⑸ 乡关:故乡家园。

⑹ 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⑺ 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2.现代文对照

传说中的仙人早乘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飞去的黄鹤再也不能复返了,唯有悠悠白云徒然千载依旧。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在目,鹦鹉洲的芳草长得密密稠稠,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

面对烟波渺渺大江令人发愁!

六、赏析全诗

1.首联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赏析:

从眼前的黄鹤楼阐发联想、想像。昔日仙人乘黄鹤过此,如今人去楼空,令人惆怅。借传说落笔,感叹物是人非.。引用神话传说为黄鹤楼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苦闷。

2.颔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赏析:

仙人乘鹤一去不复返,只余下白云朵朵漂浮不定。作者多想像仙人一样能骑上黄鹤,腾云驾雾,即刻回故乡。承上联进一步写岁月不再,以白云悠悠反衬人生短促,世事茫茫。

诗的前四句:写作者登上黄鹤楼,看长江滚滚急流,望白云悠悠而去,不禁想起神话传说中仙人骑鹤而去的故事,可是此时,除了黄鹤楼,什么也没有了。这四句下笔突兀,景物寥廓,情感空寂。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陈子昂的“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所传达的情感有异曲同工之妙。

3.颈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赏析:

描绘了站在黄鹤楼上极目远眺看到的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在黄鹤楼上放眼望去,灿烂的阳光照耀着汉水平原,对岸汉阳镇四周的树木显得格外分明。再看江中的鹦鹉洲绿油油的草儿长得极其茂盛。

眼前的风景如此迷人,但作者觉得“人是家乡好,月是故乡明。”自己家乡此时比这更美,为下文的抒情做了铺垫。

4.尾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太阳快下山了,在黄鹤楼上哪里能望到故乡?只觉得眼前的汉水滚滚,烟波浩渺,使 人更生思乡之愁。

本句借景抒情,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愁思,抒发漂泊思乡之情。

诗的后四句:

五、六句写看到的繁荣景象,而七、八两句却写清冷的思乡之情,运用反衬手法,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七、小结 1.中心思想

全诗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2.写作特点

⑴ 联想与衬托

①联想

由眼前的楼,联想到古代的仙人,由古代的仙人联想到世事沧桑。②反衬手法

传达出诗人深重的漂泊感以及对归宿的向往。⑵ 借景抒情,抒写了诗人漂泊异地的伤感与思念故乡的情怀。

这首诗意境开阔,虚实相映,情景交融,情味悠长。

八、课后作业

1.背诵《黄鹤楼》。

2.完成“思考探究”二。

2019届部编人教版12-3《使至塞上》教案 20170919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了解本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本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重点诗句及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4.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首诗创作的时代背景,理解本首诗的思想感情。2.学习再现诗歌画面,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教学难点

1.学习再现诗歌画面,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教学课时

一课时

使至塞上 唐·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

王维,字摩诘,唐代诗人、画家。与孟浩然合成“王孟”,擅长山水田园诗和歌咏隐居 生活的诗歌,后世称其为“诗佛”,因为王维一生仕途坎坷,郁郁不得志,晚年厌倦仕 途,专心佛学,所以称其为“诗佛”。苏轼称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2.背景

开元二十四年(736年)吐番发兵攻打唐属小国小勃律(在今克什米尔北)。737年春,可西节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涤西大破吐番军。王维奉使出塞宣慰,并在灯西节度使幕兼为判官。本篇即写出塞时沿途景色。察访军情。这实际是将王维排挤出朝迁。这道诗作于赴边途中。

二、关于“边塞诗”

唐代自开国以来,各方面的蕃夷部落不断侵入,唐政府不能不加强边防,以应付战事。有时也乘胜逐北,有扩张领士的意图。开元、天宝年间,有许多诗人参加了守边高级将帅的幕府,做他们的参军、记室。这些诗人把他们在边塞上的所见所闻写成诗歌,于是边塞风光和军中生活成为盛唐诗人的新题材。这一类诗,文学史上称为“边塞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边塞诗——王维的《使至塞上》。

三、诗体

五言律诗。

四、朗读全诗

配乐诗朗诵《使至塞上》,要求听准字音,划分节奏。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五、诗歌大意理解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⑴ 单车:轻车简从。

⑵ 属国,典属国(秦汉官名)简称,唐代人有时以“属国”代指使臣。⑶ 居延,汉末设县,在今甘肃省张掖县西北。⑷ 征蓬:言蓬草遇秋,随风远去。

⑸ 孤烟直:孤烟指烽火与燧烟,古时边塞告警或报平安的信号。燧烟燃狼粪,取其烟直而聚,故云孤烟直。⑹ 长河:指黄河。

⑺ 萧关: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⑻ 候骑(jì),骑马的侦察兵。

⑼ 护都,当时边疆重镇都护府的长官、首将。⑴ 燕然,山名,今蒙古三音诺颜汗中部的杭爱山。2.现代文对照

译文

我奉命慰问战士轻车奔赴遥远的边关,以典属国的身份长途跋涉路过居延。有如蓬草随风万里飘出汉家的要塞,又似回归的大雁飞入北国的蓝天。浩瀚的沙漠上一股狼烟升起又高又直,滔滔的黄河边远望一轮落日大而浑圆。在萧关巧遇巡逻侦察的骑兵,告知我都护仍在遥远的燕然前线。

六、赏析全诗

1.首联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赏析:

2.开头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地点。诗人以简练的笔墨写了此次出使的经历。

颔联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赏析:

紧承前句,描绘塞外景色,以征蓬归雁作比,侧重表现行程的艰苦遥远。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

诗人以“蓬”,“燕”自比,说自已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要样进入“胡天”。与首句的“单车”相呼应。万里行程只用了十个字轻轻带过。

3.颈联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赏析:

这一联勾勒出一幅极其雄浑、阔大、壮美的大漠中黄昏落日的典型景色,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沙漠浩瀚无边,所以用一个“大”字形容。边塞荒凉,烽火台燃起的那一股浓烟就显得格外醒目,因此称作“孤烟”。一个“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突出了它的劲拔、坚毅之美。

一个“长”字写出了诗人对横贯沙漠的黄河的真实感觉。长河落日本来很平常,这里用一个“圆”字,突出了在大漠中观落日的特殊感受,给人以亲切温暧又微带苍茫的感觉。这两句形象地状写了大沙漠中孤烟垂直,落日浑圆的奇异壮观的景象,并寓悲凉之情于壮美景色之中,从侧面烘托了守边将土凄凉艰苦的生活环境,借以反映了他们不畏艰苦,积极保卫边疆的爱国主义精神。

4.这一联是千古名句,为后人所激赏。

尾联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赏析:

结尾二句写到达边塞的情景,借候骑之口,点明都护崔希逸远在燕然前线,用以概括守边将士繁重紧张的战斗生活,赞美了他们以身许国的爱国热情。意思是到了边塞,却没有遇到将官,侦察兵告诉使臣:“首将正在燕然前线。”“萧关”,地名,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县东南。“候骑”,在前线担任侦察、通讯的骑兵。“都护”,官名,边疆都护府的长官,此指河西节度副使崔希逸。“燕然”,山名。在今蒙古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杭爱山。东汉窦宪为车骑将军,大破北单于,登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这里是引用典故,借作前线的代称,并非实指,暗示唐军作战得胜。

七、思考并回答问题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被王国维赞叹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谈谈你对此的认识。

明确:

这两句诗充分体现了诗中有画的特色,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

首先,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到地下的河流,从近处的烽烟到 远处的夕阳到绵延无边的大漠,空间阔大,层次很丰富。

其次,它讲究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圆的是落日,线条简约,物态毕现。

第三,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红色的夕阳收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目前。

2.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

“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以自比,传达出诗人被排挤受命赴边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游子,这里却是比喻一个负有朝延使命的大臣,正是暗 写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

“圆”“直”字,不仅准确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的深切感受,诗人把自己的孤寂情绪巧妙地融入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中。

八、写作特点

⑴ 借景抒情。⑵ 诗中有画。

九、课后作业

1.背诵《使至塞上》。2.完成“思考探究”三。

2019届部编人教版12-4《渡荆门送别》教案 20170919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了解本首诗相关的背景知识。

2.了解本首诗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及语言风格。

3.把握重点诗句及重点词语,分析景物意象,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4.了解把握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

1.了解本首诗创作的背景,理解本首诗的思想感情。2.学习再现诗歌画面,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教学难点

1.学习再现诗歌画面,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

2.初步掌握一些诗歌常见的表现手法,并体悟其表达效果。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一、复习旧课

1.请学生背诵《使至塞上》。

2.请学生简要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作者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静宁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马克附近)。幼时随父迁居绵州昌隆县(今四川江油)青莲乡,二十五岁起“辞亲远游”,仗剑出蜀。天宝初供奉翰林,因遭权贵谗毁,仅一年余即离开长安。安史之乱中,曾为永王璘幕僚,因璘败系浔阳狱,远谪夜郎,中途遇赦东还。晚年投奔其族叔当涂令李阳冰,后卒于当涂,葬龙山。唐元和十二年(817),宣歙池观察使范 传正根据李白生前“志在青山”的遗愿,将其墓迁至青山。有《李太白文集》三十卷行世。2.背景

渡荆门送别:这是李白出蜀时所作。此时诗人,兴致勃勃,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船过荆门一带,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三、诗体

五言律诗。

四、朗读全诗

配乐诗朗诵《渡荆门送别》,要求听准字音,划分节奏。

渡荆门送别 唐·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全体学生配乐齐读。

2.指名学生朗读,其余同学点评。

五、诗歌大意理解

1.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

⑴ 大荒:广阔无际的原野。

⑵ 海楼:海市蜃楼,这里形容江上云霞的美丽景色。

⑶ 荆门:山名,在今湖北省宜昌市西北长江南岸,其状如门,又与北岸之虎牙山相对,水势湍急,十分险要。

⑷ 荆门外:指荆门以东,过此即入古楚国境内。⑸ “来从”,作“来到”或“来向”解。⑹ 天镜:指水中所见一轮明月之影。⑺ 远:远自。⑻ 江:长江。

⑼ 下:移下。

⑽ 仍:频频。2.现代文对照

译文

我从蜀地远渡出游,来到荆门这个地方。

两岸的山峦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广阔的原野。江水冲着广阔原野奔腾而去。夜晚明月映入水中,如同飞下的天镜,黄昏时,云霞飘飞,如同海市蜃楼一般变幻多姿。还是故乡的水好啊,把我的船送到万里之外,还不忍分别。

六、赏析全诗

1.首联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赏析:

首联的意思是,我从蜀中远渡荆门之外,来到楚国游览。起首一“渡”字,暗点故乡之水,有依依不舍之意。这里要注意一点:“渡远”为什么不用“远渡”?“远渡荆门外”岂不更好理解?这里的关键在于以“渡”字打头,其作用有二:一是点题,二是贯穿全篇写水,水是全篇的主线。

2.颔联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赏析: 仍然写水:“随”、“尽”和“入”、“流”四个动词,有移步换形之妙。船在飞速前进,江在奔腾流逝,山在迅速后退,故由遮天蔽日的三峡转至荒野无边,眼前豁然开朗,仍然是为写“故乡水”张目。

3.颈联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赏析:

写月上东天,倒映于水中,极像是从天空中忽然飞下的一面明镜;开阔的江面在晚霞辉映下,幻化出一派海市蜃楼。这里看似未写水,实则从“月下”和“云生”便可知诗人写的是茫茫无际的江天黄昏景色:一轮明月在大江中浮动,乃是低头所见之月。诗人再抬头观天,便见水天相连之处,幻化出了一派海市蜃楼。

4.尾联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赏析:

用一“仍”字回应上文,说明以上所写之景,皆与“故乡水”有关,都是这饱含深情的一江流水,不远万里,从故乡蜀中把他送到遥远的楚地来的。

七、思考并回答问题

1.如何理解诗题中“送别”?

明确:

理解了全诗我们不难发现,这里既非朋友在送别诗人,也不是诗人在送别朋友,而是故乡之“水”在送别他远游的儿子——李白,所以题中“送别”二字是理解全诗的关键,尤其不能缺少。

2.如何赏析全诗?

明确:

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心生豪放。抒发了自己的胸怀与进取精神,生气勃勃,意气风发。诗的前三联描写的是渡过荆门山时诗人所看到的奇妙美景。最后一联写的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从对面写来,愈发显出自己对故乡的思念。

全诗想像瑰丽,意境高远,充满了生活的光彩。

3.诗中流露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

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远别故乡的思乡之情。

八、小结

⑴ 诗歌主旨 《渡荆门送别》:表达对长江中游秀丽景象的赞叹和对故乡的留恋。⑵ 写作特点

①情景交融。

②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的表现手法。

《渡荆门送别》全诗运古诗浑壮豪放的气势于声调格律之中,首联叙事、颔联、颈联写景,尾联叙事,时空广阔,写景有灵动之感,情韵悠长。

九、课后作业

1.背诵《渡荆门送别》。2.完成“思考探究”四。

2019届部编人教版12-5《钱塘湖春行》教案 20170920

长汀四中

傅钦华

教学目的

1.了解律诗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教学重、难点

品味语言,体会意境,诵读并背诵。教学课时

一课时 教学内容

一、导入新课

钱塘湖是西湖的别名。提起西湖,我们自然会想起苏轼的名句“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读了白居易的这首诗,仿佛真的看到了那含睇一笑的西施面影。诗中描写了西湖早春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喜悦的感情。

二、感知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学生自由朗读,扫清文字障碍。教师正音,思考下列问题。1.诗的四联各写了什么内容?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是初春的景色? 2.哪句诗说明诗人已陶醉在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

三、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明确:

1.首联:诗人从大处落笔,写行经孤山寺贾亭时看到的山光水色。“初平”,写春水初生,略与堤平。“云脚低”,写白云低垂,与湖水相连,勾出了早春的轮廓。

2.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莺是春的歌手,都争着飞到向阳的树上去歌唱;燕是春的信使,已开始衔泥筑巢,一片生机勃勃之势。

3.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感受。马在浅草地上走得很轻快,看花的时间长了,眼前一片姹紫嫣红,使人目不暇接,会产生迷乱的感觉。4.尾联:直抒胸臆,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行不足”,是因为看不足,说明诗人流连忘返。

“最爱湖东行不足”一句说明诗人流连忘返,已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中了。

四、研读与赏析

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几处”为什么不是“处处”,“谁家”为什么不是“家家”? 讨论明确:

诗人对周围事物的选择是典型的。莺是歌手,燕是春的信使。只因是初春,故不是处处,不是家家。从这莺和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大自然从秋冬沉睡中苏醒过来的春意生动地描绘出来,使人可以想像出,过不多久,姹紫嫣红开遍,草长莺飞的景色就会到来。

五、学生朗读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的诗歌,可展开朗诵比赛,以提高朗读水平。各小组可展开竞赛,看谁背诵的诗歌多。

六、课后作业 :

上一篇:和兴科协2010年总结及2011年计划下一篇:生命生存生活三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