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龙船音乐教案

2024-04-24

划龙船音乐教案(精选6篇)

篇1:划龙船音乐教案

《划龙船》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划龙船》,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风格特点。

2、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

3、欣赏《划龙船》感受歌曲朴素、粗狂豪迈的安徽民歌风味,感受歌曲表现的激烈的热闹的端午划龙船场景。教学重点:

通过各种形式的音乐活动来欣赏《划龙船》,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赏析音乐。教学难点:

让学生初步学会围绕音乐要素(节奏、情绪、音色、力度等),感受和了解劳动号子“一领众和”、节奏统一、齐心协力富有地方特色的的风格特点。教学准备:

鼓、多媒体课件、小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上课前,我请两位同学上来跟我一起做几个动作,请大家欣赏,仔细看喽!请两名学生跟老师一起来做2个八拍的动作,做完后,问:我们三个的动作是否相同?可是我们做的整齐吗?怎么样才能让我们三个动作相同并一直,看起来更整齐呢?(学生想办法)

2、同学们很善于思考,看来有规律的口号、一定的节奏或者音乐能够将大家的心连在一起,达到统一,今天,我们就通过欣赏一首歌曲,一起探究一下口号在生活中至关重要的一个作用。请听安徽民歌《划龙船》(板书课题)。

二、整体初听

1、(出示录音,划龙船)边听边想:歌曲把我们带到了什么样的场面中?

听后,学生谈论自己的想法。

2、问:划龙船的活动是我国哪个传统节日的风俗?谁知道划龙船的来历?(请生说,教师做补充。)

划龙船也叫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主要习俗。相传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以纪念。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赛龙舟也先后传入其它国家,1980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

3、(出示划龙船图片 歌曲录音)师:(展示图片,同时放录音)

看,敲锣打鼓放鞭炮、各色龙船水上跑、你争我抢使劲儿划,两岸人们看热闹。

想一想:划龙船队员怎样才能做到把龙船划的又快又好?请同桌两人讨论,音乐声结束,保持安静,举手回答。

师生交流:动作统一、整齐有力、精神昂扬、奋勇向前!有大鼓的节奏指挥队员喊口号。

问:队员们动作统一整齐的关键是什么?(大鼓敲击节奏、一人喊队员和)

三、复听——感受“一领众和”

1、在歌曲中表现的有人唱歌有人喊口号,想一想是船上的什么人在唱歌,是哪些人在喊口号?你知道这分别叫什么演唱形式吗?

2、教师请学生来说,并引出“一领众和”,这是一首劳动号子的歌曲,“一领众和”是最突出的表现。一领众和也为人们生活中一些劳动和

(板书:领唱与齐唱)

3、再次复听:请同学们准备好手中的小旗子,当听到众队员喊号子的时候请大家有节奏拍地挥舞小旗,为龙船队员加油吧!(播放录音,歌谱)

四、主题曲调学唱与引子、间奏、尾声的训练

1、刚才同学们被那热闹、激烈的情绪所感染,我们知道最终取得胜利的龙船队员一定是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现在就让我们团结起来参加到划龙船的活动中,一起唱起那声声震天的划船号子吧!

×0 ×0|×0 ×0|×0 ×0| 划 着 划 着 划 着

刚才我们首先听到的齐声的“划着”你还记得吗?

1)请学生先读出来,教师敲鼓,敲出来节奏,学生编动作。2)请1-2名学生试着读出来,到前面来敲鼓,其余学生加上动作。

2、在划船竞赛过程中,为了给自己龙船队员加油鼓劲,齐唱的口号我们可不要忘记了。让我们来唱一唱。

3、展示:

1)中间两组一起划船竞赛,两边两组为他们在齐唱部分挥动旗子加油!

2)教师评价

3)中间组挥起旗子助威,两边组一起来练习。六:总结与拓展

从同学们的热情表演中看出大家对这首歌曲的喜爱,我们再来看看这首歌曲的特点,它属于“劳动号子”,是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也就是一人领唱,众人齐唱。这样能够为队员鼓舞士气,起到齐心协力、统一动作的关键作用。

拓展:这首歌曲属于船工号子,在我国流传的劳动号子还有很多,这些歌曲也是通过不同的劳动生活创编的,比如洗衣服时唱的号子《洗衣歌》、抬木头时的号子《抬木头》等等。课下,请同学们根据书中的插图创编更多的节奏和口号表现各种劳动。最后让我们在一首《打麦号子》中结束今天的课。

篇2:划龙船音乐教案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安徽民歌《划龙船》,感受劳动号子一领众合的风格特点。

2、了解端午节的来历。

3、学习劳动号子并创编劳动号子。教学重难点:

1、欣赏《划龙船》,感受劳动号子的演唱特点。

2、创编劳动号子。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新课。

1、教师讲话。“今天带来了些图片,请你们看看,从这些图片里你可以联想到什么?”

2、出示图片。

3、学生回答。“可以联想到端午节。”

4、请学生简单说说端午节。

5、教师小结。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两千多年来,端午节一直是一个多民族的全民健身、防疫祛病、避瘟驱毒、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

端午节,是我国最大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亦称端五,“端”的意思和“初”相同,称“端五”也就如称“初五”;端五的“五”字又与“午”相通,按地支顺序推算,五月正是“午”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也称重午。此外,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

端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和伟大的政治家。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就是创立了“词赋”这一文体)。

《离骚》、《九章》、《九歌》、《天问》是屈原最主要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最长的抒情诗。后世所见屈原作品,皆出自西汉刘向辑集的《楚辞》。

1/3

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每到端午节,人们都要用自己特有的方式纪念屈原,端午诗会吟屈原、赛龙舟纪念屈原、举行仪式公祭屈原,此外还有挂艾蒿、插菖蒲、吃粽子、饮雄黄酒等。

每逢端午,华东的江浙一带,老百姓喜欢晚上划龙船,张灯结彩,来往穿梭,情景动人,别具情趣;而贵州的苗族人民在农历五月二十五至二十八举行“龙船节”,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云南傣族则在“泼水节”赛龙舟,纪念古代英雄。

6、观看视频。

师:那么我们现在来看看赛龙船比赛的视频。在比赛中船上的人是怎样齐心协力,步调一致的呢?

(二)欣赏歌曲《划龙船》

1、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安徽民歌《划龙船》,听一听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怎样的?

2、全体欣赏歌曲。

3、学生回答。

4、师小结。

这首歌的演唱形式是领唱和齐唱。齐唱就是许多人唱同一曲调。齐唱的这些人你们听出他们主要唱的是什么吗?好,带着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听一遍。

5、再次欣赏。

6、生回答。

(三)介绍劳动号子。

1、我国的民歌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小调三大类。

劳动号子是与生产活动直接联系的一种口头即兴创作,曲调比较简单,节奏强而有力,有领有合,顿挫分明。内容根据劳动特点随意发挥。

2/3

劳动号子因各地区生产特点不同、可分许多类型。如沿海地区和水乡渔村,流行渔民号子,城镇的水旱码头,流行搬运号。此外,还有开山号子、爬坡号子、插秧号子、榔头号子、入囤号子、夯号、打桩歌、辘轳歌等多种形式。

2、欣赏其它的劳动号子。

师:在生活中,当人们劳动的时候,都会出现这种号子,现在我们就来看一看,听一听。

(放视频)纤夫号子。

(四)创编劳动号子。

师、那么看过了这些,我也想请同学们也来编编劳动号子。

1、分组,自己结合劳动场景编创。

2、分组展示,学生评价。

(五)欣赏《龙船调》。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是安徽民歌表现龙船的歌曲,那么下面我们再来欣赏一首湖南民歌《龙船调》,有我们的歌唱家宋祖英演唱,这首歌曲她曾经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也演唱过,还有很多的外国人帮她配伴唱,影响非常好。

(六)教师总结。

篇3:划龙船音乐教案

关键词:《龙船调》 《新龙船调》 继承与发展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流行于鄂、渝交界地带的利川等地,后经演化而成划彩龙船的一种唱腔①。上世纪五十年代,利川的文艺工作者将该曲经过整理,以《龙船舞》的形式参加“恩施首届民间歌舞文艺会演”,被评为优秀节目。后来历经多次的表演,逐步取消采莲船的表演只唱歌曲,并正式定名为《龙船调》。《龙船调》经历代演唱家不断演绎,唱红全国,并享誉全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

一、民歌《龙船调》音乐分析

民歌《龙船调》②是五声徵调式,曲式结构清晰, 可以界定为再现三段式, 其结构图示为:前奏+A(a+b)+B(对白3小节)+A(a1+b1)

前奏4小节是以十六分音符均分节奏为主的旋律,有着优雅欢快的情绪,见下谱例:

尔后是土家妹娃儿的歌唱,这是歌曲的主题句,规模为7小节,结构不规整,旋律以三度和级进音程为主,节奏上加入切分使旋律具有活泼型的动感特征,刻画出妹娃儿欢乐的心情。接着是两个带有衬词乐句的男女对唱,节奏仍然以十六分音符为主,旋律在级进和三度的基础上出现四度和六度大跳音程,使得歌曲欢快、活泼的情绪更进一层。

第二乐段以纯粹的3小節说白构成,男女的对答中显示出妹娃儿的朴实和羞涩,显示小伙的率直和大胆。乐谱中的节奏型可以理解为在对白中以船桨敲打船舷作为对白的节奏式背景。

再现段中,延续了主题句的切分节奏和土家族音调特征,表达出融洽的生活场景。

通过分析民歌《龙船调》音乐,其特征可概括为:每一句的旋律线条以下行为主;行腔基调具有土家族民歌典型特色,以la-do-re 三音列为骨干音行腔,旋律中多次停顿在羽音上,但全曲却终止在徵音;调式主音出现不多,这是这首民歌也是土家族民歌的显著特点,整首歌调式主音sol( 徵) , 出现了10 次,但8次系经过音, 第二句的半终止在sol,最后的全终止在sol,曲中围绕la(羽)、re(商) 两音的运转手法, 使这首民歌成为具有浓重la (羽)、re(商) 色彩的,对比性强烈的sol ( 徵) 调式民歌。

二、方石作曲的《新龙船调》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由雷子明作词,方石作曲的《新龙船调》,2007年推出后,被称之为是民歌《龙船调》的姊妹篇。《新龙船调》在民歌《龙船调》歌词描绘的简略情节基础上增强了一定的叙事性。词中既回忆了当年的“龙船调”,又增加了现代的“龙船调”;既有对当年妹娃儿和艄公的回忆,又有现代妹娃儿和艄公的情感表露。歌词增加了人物心理刻画,将部分衬词予以重复发展,并增加新的衬词,使得整首歌曲像是一部完整的音乐剧,引人入胜。

(二)歌曲特征分析

1.音乐整体规模扩大,曲式结构复杂

全曲整体规模由原民歌的26小节扩大为118小节,发展了原民歌结构的三段式,为带回旋风格的三部曲式,结构图示如下:

2.对原民歌音乐主题材料的引用与发展

(1)用民歌《龙船调》的主题旋律作为贯穿全曲的核心材料,并进行了不同层次的发展。比如,将原民歌主题中典型的do-mi和do-la三度音程及其转位六度音程作为核心音程,遍布全曲,达到与原民歌旋律的紧密关联。

(2)调式音列一脉相承

原民歌是羽调式为中心的下行三音列re-do-la 进行,但结束句为徵调式。作曲家在《新龙船调》创作中前段落是la-do-re三音列上行为主,半终止以商调式为主导,后段为先四度上行再下行变成la-re-do三音列,形成以宫调式和徵调式交替为乐句的结束音,但全曲的主体调式为羽调式。可以看出在创作技法上对于原民歌调式风格在继承上又体现着发展。

(3)节奏节拍统一中有变化

原民歌为四二节拍,以一拍四音的均分节奏为主,加之切分和附点节奏的推动,在中等速度中表达出欢快明朗的情绪,最长音为二分音符。而这首《新龙船调》为四四节拍,以八分音符均分节奏为主,曲中有大量的切分节奏,整体速度稍快,给听众以欢快激动之感,不算结束音,最长音为全音符。不难发现,新旧两首《龙船调》在节奏节拍方面既统一又有着变化。

3.对原民歌核心对白的发展

在原民歌中“妹娃要过河,那个来推我?我就来推你嘛!”完全是人物的对白,并从曲式结构中独立划为中段,而在《新龙船调》中,这一经典对白被作曲家处理为呈示部,分别进行合唱的A段和男女对唱的B段,变说为唱,体现着创作中的继承与发展。

三、李昕作曲的《新龙船调》音乐分析

(一)作品简介

由贺沛轩作词,李昕作曲的《新龙船调》,是在2009年“天下湖北美”湖北形象歌曲创作推广活动中脱颖而出的一首优秀歌曲。这首《新龙船调》叙述的背景还是土家人生活,主人公变为阿哥撑船载着幺妹顺风踏浪去赶集,描写了见闻城里城外的美景,抒发了对好年景、好生活的赞叹,对家乡的热爱。从词里行间可以看出作者对于经典《龙船调》的力图突破,这个突破不生硬、不别扭,与时代的变革和当下人们的生活相吻合。

(二)歌曲特征分析

1.音乐结构上对原民歌的继承与发展

这首《新龙船调》的整体规模与原民歌相似,曲式结构为三段体,中段规模略小。但其第一乐段与原民歌结构不同,作者设计为规整的起承转合式结构,这是与曲首表达的幸福、安宁的生活氛围是相适应的,全曲结构图示如下:

2.对原民歌材料的继承与发展

(1)对原民歌主题音乐的隐含式借用

原民歌主题的核心音和切分节奏隐身于这首《新龙船调》的第三乐段,如果将该句以清角为宫的转调手法还原,即可再现原民歌的主题句的核心,见下谱例:

这一手法的运用是需要与全曲的调式风格相统一,反映出作者创作中的力图突破传统的思维。

(2)原民歌旋律素材的巧妙引用

从显性的乐谱来看原民歌的la-do-re调式三音列,在全曲出现了七次,分别是A段的5次和C段的2次,这在使全曲继承原民歌的音乐风格上起着重要作用。而在中段未直接出现以上音列。如果将中段第一句以变宫为角的方式可转调为F商调式,即可发现以mi-sol小三度的音程为多,原民歌中有特点的大三度似乎在曲中没有发现踪影,但全曲包含了比较多的mi-sol和la-do小三度音程,可在原民歌第7小节第一拍中找到踪影。

(3)调式风格的变化

从调式上看,全曲与原民歌一致的地方是乐句终止以羽调式为多,徵音在全曲出现较少。不同的是原民歌终止在徵调式,而本曲终止在羽调式,原民歌曲中调式的变化不多,这首《新龙船调》在创作中,作曲家设计了多处调式转换,在民族调式中清角为宫、变宫为角转调手法在本曲中均有体现。

四、结语

湖北民歌《龙船调》流传很广,不仅许多歌唱家经常演唱,近年来,还有一批作曲家根据《龙船调》的民歌素材创作了一些声乐作品,其中比较典型的是两首《新龙船调》(雷子明词、方石曲版本和贺沛轩词、李昕曲版本)。这两首代表性创作歌曲与民歌《龙船调》在规模、曲式结构、衬词运用等方面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创新发展。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看出民歌《龙船调》强大的生命力和艺术魅力,也给我们在民族音乐的继承与发展上以新的启示。

注释:

①赵娟:《从<种瓜调>到<龙船调>》,《音乐创作》,2013年第10期第149-150页。

②本文五线谱例据《湖北民歌集》1962年版简谱曲谱重新制谱。

③方迪星:《谈湖北民歌<龙船调>的艺术风格》,《艺术教育》,2011年第11期第96页。

篇4:划龙船教学反思

划龙船教学反思

这是四年级第8册第4课《水上的歌》中的一节欣赏课,教学目标是1、了解演唱形式2、了解劳动号子的歌曲体裁3、模拟体验“一领众合”的演唱特点4、创编活动在谈话导入了解划龙船的来历后,我主要是采用了问题的方式,让学生每次都带着问题有目的聆听音乐,在聆听、思考、想象中掌握学习的目标。初听的问题是:“划龙船的场面非常热闹,你听到了哪些声音,似乎看到了怎样的.情景?通过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了解到划龙船时独特的演唱方式;第2次聆听前我又提出了“为什么划龙船时要用一种一领众合的方式来演唱?”让学生主动思考劳动号子的特点。第3次又是通过提出“你知道在划船时怎样能统一节奏,动作划一呢?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分组模拟体验中去思考一领众合的演唱特点,最后,引导学生继续根据“一领众合”的特点为一些生活中的劳动现象编创号子,进一步巩固了本课的教学内容。整个的教学环节开展得较顺利。通过这节欣赏课的教学,让我认识到问题的设计很重要,问得好即能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目标,反之则耗费时间或偏离教学内容。

篇5:划龙船音乐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民歌《龙船调》音乐欣赏,不仅陶冶了性情,了解中国民歌地方特色,也让同学感受到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的魅力。

2.培养学生认真思考、积极参与,在快乐的学习中加强分析和总结的能力。3.认识民歌是民族音乐的精髓,民歌是其它音乐发展的基础和源泉,同时培养同学热爱民族音乐的品质。

二、教学内容分析 1.龙船调的历史发展 《龙船调》原名《种瓜调》。后经谭代伟、周立品、肖九畴等人重新谱曲填词,由王七斤装花旦,周立品饰小生,吴庆业扮丑角及瞿廷生、王竹清等伴唱才将这璀璨明珠呈送世人面前。为柏杨花灯调的主旋律。20世纪80年代《龙船调》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25首优秀民歌之一和《中国民歌40首大联唱》优秀民歌。2.学唱及表演《龙船调》

正月里是新年哪咿呦喂,妹娃我年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那羊鹊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三月里是春风哪咿呦喂,妹娃子去探亲哪呵喂,金哪银儿索银哪银儿索,那羊鹊叫啊捎着莺鸽啊捎着莺鸽

白:妹娃要过河是那个来推我吗 答:还不是我来推你吗

捎公你把舵搬哪,妹娃子我上了船,啊喂噎唑啊喂噎唑,将阿妹推过河呦呵喂 3.分析《龙船调》的音乐特点和内容 从歌词方面看,衬词中的“哪衣哟喂”、“啰喂”等以及正词中的“妹娃儿”烘托出了浓浓的地方气息。其中的对唱部分,“金哪金儿梭,银哪银儿梭”不禁让人想起土家女儿那别具特色的服饰,明晃晃的银白首饰,活泼却不显累赘。“妹娃儿要过河(哇),哪个来推我嘛”一句将土家族女儿火辣直率的性格展露无遗,想过河却不能过河,不急,开口大声地唱,寻求帮助。不矜持,不扭捏。男声部分“我就来推你嘛”以其特殊的方言乡音表现出了土家族男儿热情、憨厚的一面,一个嘛字唱出了那坚实胸膛里那颗心的别样温柔。

从整体上看,《龙船调》也采用了民歌中的常用常用手法,即用多段词的反复来叙事,也较多地运用衬词和衬腔等表现手法加强感情的表达,整首歌中关于叙事的词部分只有几句,用重复、衬词衬腔将歌拉长,是感情不断得到强化。

从歌曲方面看,《龙船调》起音较高,奠定了一种情绪高昂的基础,使得歌曲的基调一开始便得到了鲜明的表达。其曲调构成有着突出的个性,全曲流利顺畅、一气呵成,但其段落感也很强。“妹娃儿要过河(哇)”之前的部分较舒展,应该算引入环节,引出后面男女对唱的高潮,因此具有突出的抒咏性。从这一句开始,节奏突然改变,用对话的清唱将情绪充分调动起来。之后的部分词曲结合,使整首歌重回抒咏性,与开始的那部分形成了呼应。

词与曲的契合展现给人们一幅纯朴的具有民族特色的画面。身着土家族服饰背着小竹篓的清秀女子在高山流水中放声高歌,唤醒雾气弥漫中的惺忪,露出坚实胸膛与强健臂弯

用心

爱心

专心 的男子们你推我攘,东张西望,寻找那歌声的归宿,双手在嘴上弯成圈,大声对唱,油亮的皮肤下奔腾的是土家人纯朴而厚实的热情,在憨厚的笑脸上“肆意”歌唱。妹娃儿回头以笑作谢,小伙子抡起胳膊擦去额上的汗,呵呵地笑。

三、学生情况分析

在原有的音乐记忆的基础上,通过欣赏和表演的过程中认识和了解《龙船调》音乐的情绪、内涵。

四、教学设计思路

基于上面的思想、教材内容安排、学生的知识结构,本节课采用探究与表现型的教学法。通过听看音乐视频,和趣味表演达到一种宽松学习氛围。不仅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理念,又真正培养了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的创造型人才。

五、教学过程 I.导入

教学内容: 欣赏民歌、导入教学。

教师活动: 《龙船调》演唱,请同学们呼应,激趣导入课题。学生内容: 听歌曲,呼应老师。

设计意图: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II.展示课题

中国民歌欣赏——湖北民歌《龙船调》 III.内容

教学内容: 1.《龙船调》的历史发展 2.学唱及表演《龙船调》3.分析《龙船调》的音乐特点和内容

教师活动: 讲述,启发、提问;播放录音,播放视频;分组讨论,并表演《龙船调》; 展示乐谱,乐曲分析,提出问题;启发引导评价,鼓励有独立见解同学;组织指导学生交流学习,评价、鼓励,整体小结。

学生内容: 听讲,并回答问题;学唱,认真欣赏;根据前面所学,认真讨论,并积极表演;聆听音乐回答问题。想象、感受音乐;查阅、整理资料,课堂交流学习,记录整理;请个别学生做一些其他独特见解。

设计意图: 了解历史;学习环境轻松幽默,可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也可以在学唱和表演的过程中体验到《龙船调》里所描述的土家族人生活情景,并为总结特点做准备;学习并提高感知、理解,和分析音乐及总结知识的能力;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尊重学生的个人见解。IV.拓展

教学内容: 多听唱湖北地区民歌,并总结其地方民歌特色

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放录音;讲述湖北地区生活特色;激趣,分组讨论,评价、肯定,小结。

学生内容: 思考、回答;聆听音乐,感受意境;讨论,总结回答。

设计意图: 让学生发挥想象、联系生活;陶冶性情,享受音乐;充分发挥和调动每个学生的潜能,共同参与,在快乐的学习中。V.总结

教学内容: 通过欣赏《龙船调》,我们了解了山歌的特点,也了解了湖北民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音乐文化风格迥异,同学们要尊重各民族的音乐文化,加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心。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教师活动: 提出问题再小结。学生内容: 思考回答;做记录。

用心

爱心

专心 设计意图: 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总结的意识和能力。VI.作业

教学内容:

1、写一篇赞美《龙船调》的文章(体裁不限)

2、唱会另外一首湖北民歌《哪有空先回娘家》

教师活动: 宣布作业。学生内容: 课外总结学习。

设计意图: 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能对湖北民歌有更好的认识和了解

用心

篇6:《龙船调》教案

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使学生体验湖北民间歌曲的艺术魅力,从而产生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对中华民族歌曲产生兴趣。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活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创作的能力,树立团队合作精神,让学生体验创编过程中的快乐。

3、知识与能力:通过欣赏,演唱,创造与表演,了解湖北民间风情,感受当地民歌风味,通过对音乐的在创造,增加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学重点:

1、感受、体验湖南土家族民歌特点,拓展音乐文化视野。

2、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对创作歌曲在节奏、旋律、结构、音色等方面的分析。教学难点:对歌曲进行创造与表演。教学方法:

1、引导法:通过教师的讲述与图片的直观出示,引导学生进入到歌曲的情节当中去。

2、小组合作法:通过分组与任务的分配,集体完成作品的展示。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营造氛围

1、播放潘长江老师的《过河》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师:同学们,大家知道这首歌叫什么名字吗?(过河)描述了什么情景?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也和过河有关,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歌曲《龙船调》。

二、初步欣赏《龙船调》MTV

1、师生一起欣赏歌曲《龙船调》并提问:(出示PPT)(1)歌曲塑造了哪些人物形象?(土家妹娃与艄公)

(2)歌曲中表现的是什么情景?。

(歌中描绘了一幅以一个活泼俏丽的少妇回娘家时途经渡口,请艄公摆渡过河为内容的鲜明生动的画面。)

2、师:《龙船调》是湖北利川花灯中的一首花灯调,是在湖北广为流传的一首民歌。利川市民歌的海洋,被世人誉为“歌舞之乡”。利川土家族生活离不了民歌,下田要唱秧歌,上山要唱砍柴歌,开山要唱打石歌,下河要唱捕鱼歌。“见物有歌,即兴起舞”。吊脚楼前、水塘池边、竹林深处、田边地角……处处都能听到他们的歌声。现在,很多的人都喜欢到利川去,他们两眼欣赏着长江两岸那郁郁葱葱,秀色可餐的景色;两耳聆听着利川土家人那醉人的民歌,犹如进入了世外桃源,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

3、简介湖北土家族的风土人情(课件展示)

(1)土家族分布

(2)土家民居特点

(3)土家风俗

三、再次欣赏歌曲《龙船调》(卡通版本)表演交流

教师:刚才我们欣赏了歌曲《龙船调》,这首好听的歌曲不仅给我们带来了美得享受,也让我们一饱眼福,欣赏了利川的独特风景,同学们想不想进一步了解这首歌呢?

1、师生一起欣赏卡通版本的《龙船调》,并提问(出示课件)

(1)歌曲采用了哪一种演唱形式?

(2)歌唱中你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

(3)歌曲属于民歌中的山歌还是号子?(山歌)(教师讲解并出示课件)

师:山歌是人们在野外劳动或行走时,用来消愁解闷,抒发情怀,遥想对答,传递情意唱的歌。

特点:①、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②、歌词为即兴创作,使用很多的语气衬词;

③、音乐奔放、嘹亮、曲调悠长,广泛使用延长音;

④、歌唱的形式多样。

(4)探索:感受并学唱歌曲中具有山歌风味的乐句。

(5)你能不能找一找歌曲当中的衬词?

(6)概括《龙船调》的特点:

①开头带有明显的山歌风味。

②使用较多的衬词。

③反映劳动人民的生活。

④采用方言演唱。

教师:这首好听的歌曲给我们带来了美的享受,让我们也入乡随俗,唱一唱这首好听的歌曲吧!

2、出示《龙船调》的完整歌词,随后教师完整演唱歌曲《龙船调》,在对白处示意学生进行对话,并用自制乐器为歌曲简单伴奏。

3、分组按照哑剧的形式进行表演设计,要求将故事环节进行拓展想象与创编。(教师提供事先准备的艄公帽子等道具)

4、分组表演,看哪一组表演的最好。教师进行评价。

四、拓展欣赏,情感升华

1、师:《龙船调》不仅唱遍了大江南北,还飞出了国门。2003年11月,我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带着它飘进了世界“音乐之都”——奥地利维也纳的金色大厅。

2、观看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演唱会,说一说当你看到外国人在演唱中国方言歌曲的心情。

3、师:《龙船调》是长江两岸民歌特点极有代表性的作品,下面我们一起来聆听几首歌曲,辨别那几首是长江两岸的民歌?(学生聆听、讨论)

《太阳出来喜洋洋》

四川民歌

《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陕北民歌

《采茶舞曲》

浙江民歌

《猜调》

云南民歌

《青春舞曲》

新疆民歌

五、教师小结

上一篇:幼师简历里面的自我评价下一篇:斗蛐蛐五年级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