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024-05-23

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精选13篇)

篇1: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环境保护局

行 政 处 罚 事 先 告 知 书

罚告字[ ] 号

经调查,你单位(或者个人)的以下行为:,违反了下列环境保护规定《 》第 条第 款(和 《 》第 条第 款)。

我局拟依据《 》第 条第 款(和 《 》第 条第 款)。对你单位(或者个人)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1、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的规定,你单位(或者个人)如对该处罚意见有异议,可在接到本通知之日起七日内向我局提出陈述和申辩;逾期未提出陈述或者申辩,视为你单位(或者个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根据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如涉及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处罚,你单位(或者个人)有权要求听证。如果要求听证,可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三日内向我局以书面提出听证申请,逾期未提出听证申请,视为你单位(或者个人)放弃听证要求。

我局地址: 邮编: 执法人员: 电话:

年 月 日

篇2: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加盖正本/副本印)

(当事人单位名称):

经立案调查查明,你单位存在以下违法事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单位(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违反了(统计法律法规条文)的规定,我局拟对你单位作出给予以下行政处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二条的规定,对我局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你单位有权进行陈述和申辩,对符合听证条件的,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如你单位进行陈述和申辩、要求听证的,应当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三日内向我局提出,逾期视为无陈述、申辩或放弃听证。

联系人:________ 联系电话:________

(统计行政机关印章)

篇3:论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行政处罚案件分为简易程序案件、一般程序案件和听证程序案件。对于简易程序案件行政机关一般当场作出处罚决定, 其告知环节是很容易确定的, 就是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作出当场处罚决定前当场告知。而对于一般程序案件和听证程序案件其告知程序应在哪一个环节作出呢?根据规定, 行政机关的调查机构对行政案件进行调查后, 对依法应当给予行政处罚的, 应及时提出处罚建议, 制作《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并送达当事人, 告知当事人作出处罚建议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以及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申辩或要求听证的权利。显然, 根据上述规定, 告知应在调查机构取证后完成, 即行政机关对行政案件调查取证结束后, 先行告知。换言之, 告知机构为调查部门。但在实践中存在以下问题值得思考:

1. 如果调查机构对案件已调查终结, 其作出的定性和提出的处罚建议经审理机构审理并完全采纳的, 则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由调查机构履行告知程序是完全合法合理的, 此种情况即:告知在先, 审理在后。

2. 如果调查机构对案件已调查终结, 其作出的定性和提出的处罚建议经审理机构审理未完全采纳的, 即审理机构改变了调查机构已告知当事人的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或虽未改变调查机构已告知当事人的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 但加重了处罚的, 则应由审理机构再次履行一次告知程序, 此种情况即:审理在先, 告知在后。这种再由审理机构履行一次的告知程序, 我们称之为行政处罚决定“二次告知”。

3. 如果调查机构对案件已调查终结, 其作出的定性经审理机构审理完全采纳, 但其提出的处罚建议审理机构未予采纳, 审理机构减轻了处罚的, 或审理机构已履行了二次告知义务, 经陈述申辩后, 审理机构拟减轻处罚的, 是否应履行告知程序?我们认为, 若正式处罚决定在处罚事实、理由及法律依据上没有变化, 而对违法行为作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由于有利于当事人的利益, 则无需再次履行告知义务。

二、关于事先告知对象

《行政处罚法》规定,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对象是当事人。但该法对“当事人”没有明确规定是指何人, 从立法者的本意来看, 这里的“当事人”应当是指行政机关认为有违法行为, 将给予行政处罚的公民、法人或其它组织。该法还规定,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处罚, 应当责令当事人改正或限期改正违法行为。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 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及依据, 并告知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从这些规定可以看出, 这里的当事人指的就是受到行政处罚的人。那么, 是否包括利害关系人呢?所谓“有利害关系”, 是指法律上的利害关系, 利害关系人负有行政法上的权利和义务。行政处罚可能涉及到的利害关系人, 一般是受违法行为侵害的人, 他与违法行为人同时与行政机关发生法律关系。在这种法律关系中, 利害关系人的权益受到当事人的侵害是行政机关对当事人实施行政处罚的条件, 根据过罚相当原则, 利害关系人的损害大小是行政机关决定对当事人是否给予处罚和给予何种处罚的依据, 行政机关对当事人的处罚也是对受害者权益的保护, 因此从这种意义上说, 如果应当对当事人予以行政处罚而没有给予处罚或给予过轻的处罚, 也就意味着对受害者合法权益没有保护或没有给予充分保护。《行政诉讼法》笫2条规定, 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 有权依照本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笫12规定, 与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该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可见在行政诉讼法律关系中, 利害关系人可以作为诉讼主体参与行政诉讼, 享有救济权, 因此为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 减少行政诉讼、提高行政效率, 应明确规定利害关系人享有被告知权。

三、关于事先告知内容

1. 事先告知的一般内容。

《行政处罚法》规定, 行政机关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 应当告知当事人以下内容:一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即行政机关通过调查、检查发现的关于被处罚人实施的应受处罚的行为的发生时间、地点、状况、性质以及证明上述事实的相应的证据等。二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理由。主要包括被处罚人的行为违反的法律、法规、规章的具体条款, 及其对我国行政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所造成的侵害。三是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依据。即依据什么样的法律规范来对相对人作出处罚。实践中应当注意的是, 引用具体的法律条文要准确、具体。法律、法规、规章要写明全称。相应法条如有若干款、项, 应写明具体的款、项。不能笼统地称某某法, 或者某某条。四是行政处罚决定的具体内容。即处罚的种类以及具体的幅度。《行政处罚法》在“事实、理由及依据”前, 用了“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做定语。显然“事实、理由及依据”是受“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拘束的。既然已经拟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则当然要告知被处罚人处罚决定的内容, 也只有这样才使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等权利具有真正意义。五是当事人依法享有的权利。总之, 告知的内容必须具体、全面, 包括与被告知者利益有关的充分信息。

2. 关于行政处罚决定因复议或诉讼被撤销后, 重新作出同样内容的行政处罚是否需要重新告知问题。

实践中, 一些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被复议机关或人民法院撤销或者确认违法或者无效, 需要重新作出行政处罚, 而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内容与原处罚决定完全一致, 是否需重新告知?我们认为应当重新告知。理由是: (1) 若原处罚因认定事实不清、适用法律不当而被撤销, 本来就属于应当重新告知的范畴; (2) 若原处罚因违反法定程序而被撤销, 则应当重新履行法定程序, 当然也包括告知程序; (3) 若原处罚因未在规定的期限内答复, 并提交相应的依据而被撤销, 则仍应履行告知的程序。因为, 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交相应的证据和依据, 即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因此, 重新处罚时的证据、依据应视为新的证据、依据。撤销了行政处罚决定, 整个行政处罚程序就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因而重新启动行政处罚程序, 即使作出与原处罚内容完全相同的处罚, 也应重新履行告知义务。

四、关于事先告知的方式

1. 关于口头告知与书面告知。

《行政处罚法》对行政机关以口头还是书面形式履行告知义务未作具体规定, 实践中对此存在争议, 一些规章也有不同规定。我们认为, 法律虽然没有否定口头告知方式的应用, 但是鉴于告知程序的法定性、前置性以及不可逾越性, 告知原则上应以书面形式进行。考虑到行政执法实践中的具体情况, 对简易程序中执法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方式可以从简, 即口头告知作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根据, 但须以适当方式在处罚决定书中表明已履行告知义务。同时, 一般程序中也可以口头方式履行告知义务, 但应记入笔录, 并由当事人签字认可。否则应视为未履行告知义务。

2. 关于格式化告知文书与告知笔录。

行政实践中, 大多数行政机关在履行告知义务时, 不制作告知笔录, 而是将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及当事人的权利事先印制成格式化文书, 让当事人签名, 或同时填写“听明白了”或者“没有意见”, 对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不注重记载。我们认为, 这种做法剥夺了当事人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是不符合《行政处罚法》的。一是格式化的告知文书内容不全面。纵观各个部门的行政处罚告知文书, 发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告知的内容非常简单, 特别是只告知当事人“有权陈述和申辩, 并可要求听证。”简直就是为了告知而告之, 给人一种“敷衍了事”的感觉;二是格式化告知文书不便于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等权利;三是使用格式化告知文书彰显执法的程序性, 容易在行政机关与当事人之间产生对立。自然, 不少相对人在阅读告知文书后, 就拒绝签名。因而, 从讲究执法艺术角度, 使用告知笔录更能体现行政执法的人性化。行政处罚告知的目的是听取当事人的陈述与申辩, 进而对调查的案件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充分、适用法律是否准确进行核实, 以便达到客观公正的执法目的。即使当事人对案件处理不进行申辩, 同意行政机关的处罚意见, 也要给当事人一个陈述的机会, 并将陈述的内容如实记录。

3. 关于当场告知。

当场告知, 是指一些行政执法人员当场将处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告知当事人, 并要求当事人当场陈述和申辩, 并当场制作笔录, 由当事人签字, 作为行政机关履行告知义务和听取当事人申辩的证据。《行政处罚法》对当场告知未作规定。我们认为, 当场告知的做法显然对法律关于告知义务和申辩权的规定采取的是敷衍应付的态度, 与法律的精神是不符的。第一, 在一般程序中, 执法人员当场告知当事人的事实、理由和依据不一定是行政机关内部负责审核行政处罚的机构所认定的事实、理由和依据。如果行政处罚的主要理由和依据不是执法人员在现场告知当事人的理由和依据, 告知义务将流于形式, 当事人的申辩也将失去意义;第二, 要求当事人当场陈述和申辩, 使当事人没有充分的思考时间, 无法寻求法律专家的帮助, 并且还有可能使当事人在面临执法人员压力的环境下不敢陈述自己的真实想法, 而屈从于执法人员的意志;第三, 要求当事人当场陈述和申辩, 违反了“任何人不得做自己案件法官”原则。由于执法人员是违法行为的调查者, 难免持有偏见, 片面认为自己的判断正确, 从而听不进不同意见, 甚至对申辩者打击报复, 编织理由, 加重处罚。

五、关于事先告知的时间

根据《行政处罚法》规定, 告知应当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之前”进行。至于“之前”多长的时间, 法律未作限定。我们认为, 应当理解为包括当事人行使陈述、申辩等权利以及行政机关复核在内的合理时间。由于当事人被告知的权利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为自己利益提供保护, 所以告知只有在合理的时间内进行才有实质意义。法律通常很难对告知的合理时间作出统一规定, 因为个案的具体情况会有很大差别。在行政程序中, 行政机关对何时进行告知有自由裁量权, 但必须考虑当事人针对告知事项作出必要准备的合理时间。实践中, 以下做法都不符合《行政处罚法》规定。 (1) 在作出处罚决定后告知。此种做法不符合告知程序设立的目的, 直接有违《行政处罚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作出”不同于“制作”、“交付”、“宣告”以及“送达”。从行政处罚法的规定看, 一个行政处罚决定的生效, 要经过作出、制作、宣告、交付四个阶段。当事人不在场的, 还要依法送达。根据宪法和组织法, 我国国家行政机关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因此, 我们认为, “作出”应理解为行政首长签字同意。 (2) 在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 或者作出处罚决定之前某一很短的时间告知。如在一些行政案件中, 处罚决定与告知的作出是在同一天, 只能显示某年、某月、某日, 不能反映具体时间的先后。甚至个别案件调查取证的结束时间与作出决定并开始执行的时间仅相差一个小时左右。我们认为, 从法律设定告知程序的目的看, 具有规范行政执法操作的一面, 它要求行政机关按照法定的顺序和步骤进行工作;然而更重要的一面, 行政程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表现的过程, 而是一种对当事人合法权益的切实关注。它通过规范行政执法行为来防止行政权力行使上的任意性, 以保障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不受行政权力的侵害。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 行政机关履行告知义务之后, 还要对当事人可能提出申辩的事实、理由和证据进行复核, 并得出申辩理由是否成立的结论, 最后还要经过行政机关负责人审批, 才能作出处罚决定。由于复核和审批都是实质性的工作, 需要一定过程, 不可能在很短时间内完成。因此, 在作出处罚决定的同时或者作出处罚决定之前某一很短时间告知的做法应该是违法的。

摘要: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是我国《行政处罚法》设定的关于行政处罚的一项基本程序, 它对告知的时间、方式、内容和不告知的后果都有严格的要求, 对规范我国行政处罚权的行使和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行政处罚法》对事先告知程序的规定还比较粗糙, 造成在适用中的一系列问题, 需要加以反思和完善。

关键词:行政处罚,事先告知,程序正义

参考文献

[1]刘勉义, 蒋勇.行政听证程序研究与适用[M].警官教育出版社, 2001.

[2]孟昭阳, 赵锋.论行政告知制度[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 2004.

[3]苏万寿.行政行为预告法理分析[J].河南省政法干部学院学报, 2005.

[4]王名杨.法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 1989.

[5]罗豪才.行政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篇4: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文号:

你(单位)的行为,违反了 的规定,依的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和第三十二条之规定,你(单位)享有

对此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可在 年 月 日前到 进行陈述和申辩。

(在□内打“√”的为当事人享有该权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你(单位)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你(单位)要求听证,应当在收到本通知后3日内提出申请。逾期视为放弃听证。

联系电话: 联 系 人: 地 址: 邮政编码:

当事人意见记录:

当事人签名: 卫生行政部门名称并盖章: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据 的规定,本部门拟对你(单位)作出

备注:本告知书一式二联,第一联留存执法案卷,第二联交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

作用:1)实施行政处罚(简易、听证程序除外)时履行必经法定程序的重要证据记载;2)对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具有重要作用。当事人有权知道被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并依法享有进行陈述和申辩的权利。《行政处罚法》第31、41有明确规定。

适用:是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前,告知当事人将要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依据以及当事人依法应当享有的权利的文书。除简易、听证程序实施行政处罚案件外的其他行政处罚案件。

注意:《行政处罚法》规定,所有行政处罚都应事先告知当事人享有的权利。卫生部《文书规范》规定的统一文书中,有5种告知形式:1)一般程序:《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2)简易程序:口头告知(但须要有书面纪录),并在《当场行政处罚决定书》中设置了当事人认可告知的签字栏;3)听证程序:(新规范文书中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包含了听证告知);4)强制执行程序:〈催告书〉;5)产品样品确认告知书。

制作:

1、首部:文号—格式同前;

当事人--是单位,要写明单位名称(全称)、地址、邮政编码、电话、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姓名、性别、职务、电话等;如果单位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则应将所属的法人单位名称一并填上;

是个人,应填写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现工作单位、邮政编码,是个体工商户应注明xx工商户(字号)的户主。

2、正文:应当写明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违反的法律条款、将要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的法律依据、行政处罚的种类和幅度,告知当事人享有的陈述和申辩的权利,适用听证的还应当告知当事人享有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及法定期限,并注明联系人、联系电话、地址等。

在当事人表明放弃陈述和申辩权或者放弃听证权时,应当请当事人在―当事人意见记录‖处写明―放弃陈述和申辩权‖或者―放弃听证权‖等内容。

当事人违法行为—写明当事人违法行为及违法行为发生的时间、地点、情节、后果。拟作出行政处罚理由—违反的法律法规名称、条款。

处罚决定法律法规依据—法律名称、条款,当事人的违法行为应受卫生行政处罚。处罚种类、幅度—依据:法律名称、条款,给当事人何种处罚、处罚的具体内容。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权利—告知当事人对违法事实、处理理由、依据及处罚决定提出异议,并进行陈述申辩。

告知当事人有陈述申辩的期限和地点– 《行政处罚法》未规定期限,可参照《行政处罚法》(听证程序)第42条。但不能在告知期限内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有关的联系方式—联系地址、电话、联系人。

篇5: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经查,下列社会组织有三年未按规定接受检查和违规开展活动的行为,违反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八条的规定,依据《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第三十条第二款、第三款和第八款的规定。本机关拟对下列社会组织作出撤销登记的行政处罚。

因无法与下列社会组织取得联系,依据民政部《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章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现依法公告送达《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下列社会组织应当自公告之日起60日内到本机关领取《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逾期即视为送达。

依照《行政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对拟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享有陈述、申辩及要求听证等权利。请下列社会组织在送达之日起3日内与本机关联系(电话:0951-5915513),书面告之陈述、申辩的内容及是否要求听证,逾期则视为放弃上述权利。

拟对下列46家社会组织作出撤销登记的处罚,公告如下:

1、宁夏宝玉石文化协会

2、宁夏百企联盟协会

3、宁夏残疾人体育协会

4、宁夏餐饮酒店用品行业商会

5、宁夏城市建设协会

6、宁夏党校文献信息学会

7、宁夏灯具窗帘行业商会

8、宁夏纺织工程学会

9、宁夏福利协会

10、宁夏甘草协会

11、宁夏根艺学会

12、宁夏回族自治区光彩事业促进会

13、宁夏广东商会

14、宁夏国际商会

15、宁夏海外联谊会

16、宁夏环保联合会

17、宁夏建设系统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

18、宁夏回族自治区交通会计学会

19、宁夏林场协会 20、宁夏林业书法家协会

21、宁夏灵汉渔业联合社

22、宁夏煤炭摄影协会

23、宁夏名牌发展战略促进会

24、宁夏农垦集团科学技术协会

25、宁夏农垦经济研究会

26、宁夏农业机械学会

27、宁夏苹果产业协会

28、宁夏轻工协会

29、宁夏商贸投资协会 30、宁夏设备管理协会

31、宁夏生态文化协会

32、宁夏蔬菜产业化协会

33、宁夏蔬菜工厂化育苗协会

34、宁夏水产品营销协会

35、宁夏物流商会

36、宁夏西部照明电器行业协会

37、宁夏向日葵产业协会

38、宁夏乡镇企业协会

39、宁夏友好爱心协会 40、宁夏中宁民营企业家协会

41、宁夏中卫山羊保护促进会

42、宁夏优生优育协会

43、宁夏园林景观协会

44、宁夏杂文学会

45、宁夏早期教育协会

46、宁夏回族自治区资源综合利用协会

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

篇6:动物诊疗行政事先告知书

动物诊疗人员:

为了加强对动物诊疗活动的管理,防止人畜共患病的传播,确保畜产品安全,保护人民身体健康,促进畜牧业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乡村兽医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现将相关法律、法规中涉及的有关内容作事先告知:

一、凡在本镇内从事动物诊疗活动的人员必须经市畜牧食品局审查合格后,取得《乡村兽医登记证》后方能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

二、乡村兽医只能在本镇从事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不得在城区从业。

三、实行兽医首诊责任制,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染疫或者疑似染疫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立即向镇兽医站报告,并采取隔离等控制措施,防止动物疫情扩散。乡村兽医在动物诊疗服务活动中发现动物患有或者疑似患有国家规定应当扑杀的疫病时,不得擅自进行治疗。在进行动物诊疗时,要做好兽医器具和自己手脚的消毒,防止兽医在走家串户时人为的传播动物疾病,导致疫情扩散。

四、乡村兽医应当按照《兽药管理条例》和农业部的规定使用兽药,并如实记录用药情况。规范兽药的采购使用、规范病历卡处方笺及相关台帐记录、强化病死动物及医疗废弃物的无害化处理等。

五、发生突发动物疫情时,乡村兽医应当参加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组织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工作,不得拒绝和阻碍。

阆中市宝马镇畜牧兽医站

2013年2月16日

篇7:行政处罚告知书

由本局立案调查的你公司提交虚假材料骗取公司登记一案,已经本局调查终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五十二条和《山东省行政处罚听证程序实施办法》的规定,现将本局拟作出行政处罚的事实、理由、依据及处罚内容告知如下:

经查,你公司于20xx年9月4日经工商机关核准登记,取得了营业执照。你公司在办理开业登记时,提供的登记材料上加盖了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的公章。

20xx年7月xx日,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委托xx联科司法鉴定所对检材《分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公司盖章处盖印的“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印文与提供的样本上“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印文是否是同一枚印章所盖印进行鉴定。20xx年7月27日,xx联科司法鉴定所出具司法鉴定意见书,鉴定意见为:检材落款日期20xx年9月3日,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xxxx分公司《分公司设立登记申请书》上的“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公章印文与提供的样本同名公章印文不是出自同一枚印章盖印形成。

20xx年12月17日,我局向你公司负责人宋呈龙和委托代理人李婷分别用挂号信邮寄送达了《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询问通知书》,要求其在接通知书7日内到我局接受询问。据邮政回执单显示,宋呈龙拒签,要求退回信件,李婷于20xx年12月19日签收,但在7日内未到我局接受询问。

我局认为,你公司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二条“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统称公司)设立、变更、终止,应当依照本条例办理公司登记。申请办理公司登记,申请人应当对申请文件、材料的真实性负责。”之规定,构成提交虚假材料、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违法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第六十五条“提交虚假材料或者采取其他欺诈手段隐瞒重要事实,取得公司登记的,由公司登记机关责令改正,处以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撤销公司登记或者吊销营业执照。”之规定,以及第八十条“分公司有本章规定的违法行为的,适用本章规定。”之规定,拟对你公司作出如下处罚:

撤销你公司于20xx年9月4日办理的xx市xx工程有限公司xx分公司登记。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第四十二条和《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行政处罚案件听证规则》第六条、第八条的规定,对上述拟作出的行政处罚,你(单位)有陈述、申辩和要求举行听证的权利。如果有陈述、申辩意见,你(单位)应当在收到本通知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向本局提出;如果要求举行听证,可以在本告知书的送达回证上提出举行听证的要求,也可以自接到本告知书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提出举行听证的要求。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此权利。

联系人:李xx

联系电话:0xx2-87xx5060

xx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篇8:行政处罚告知书

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字[ ]第 号

xxx(被处罚单位的名称或者被处罚人的姓名):

你(单位)于 x 年 x 月 x 日在 (案发地点)xxx因xx(违法行为的具体内容) xx 的行为, 违反了 x xx(法律依据的全称) 第 x 条第 x 款第 x 项的规定,依据 xxx 法律依据的全称) 第 x 条第 x 款第 x 项的规定,本机关拟作出如下行政处罚:

如你(单位)对上述行政处罚建议有异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有关规定,可以于 x 年 x 月 x 日 x 时到 x (一般为行政机关办公所在地)进行陈述或申辩。逾期视为放弃陈述或申辩。

(行政机关印章)

篇9:行政处罚事项告知书

行政处罚(处理)事项告知书

曲财罚告„2010‟1号

****:

你单位因以下的行为:

1、2008大额现金支出金额共计172129.4元。以上行为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第五条“前款结算起点定为一千元”的规定,我局决定对你单位作出责令改正,严格控制现金支出。

2、2008未按规定取得票据金额共计3652314.31元。以上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四十二条“

(三)未按照规定填制、取得原始凭证或者填制、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规定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规定,我局决定对你单位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20000元的经济罚款。

3、列支招待费超标实际列支195624元。

以上行为违反《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第六条“

(四)违反规定扩大开支范围,提高开支标准”以及第十四条“

(四)其它违反规定使用财政资金”和《财政部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业务招待费列支管理规定》“

三、业务招待费 的开支标准……,但不得超过当年单位预算中“公务费”的2%”的规定。根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我局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并退回有关财政资金。

4、擅自采用其它方式采购金额392493.96元。以上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七十一条“

(一)应当采用公开招标方式而擅自采用其它方式采购”的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的有关规定,我局决定对你单位作出责令改正,并处以3000元罚款的处理决定。

5、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金额83200元未及时上缴。以上行为违反《山西省预算外资金管理条例》第十九条之规定,根据第三十五条“

(四)未按规定将预算外资金上缴财政专户的,责令改正,并可处违法金额5%至10%的罚款”的规定,我局限你单位于5月31日前将固定资产有偿使用收入83200元上缴县财政专户,并处以5000元的经济罚款。

6、会计核算不规范。

以上行为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以及《事业单位财务规则》有关规定,我局决定责令你单位限期改正,调整有关会计账目,追回有关财政资金并于5月31日前报财政局监督检查股备案。

你单位因上述行为,我局决定对你单位作出28000元的行政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你单位依法享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如对我局拟作出的行政处罚有异议,可以自收到本告知书之日起3日内书面向我局提出。逾期不进行陈述和申辩的,视为放弃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联系单位:曲沃县财政局监督检查股 联系电话:0357-5511893 附:送达回证

篇10: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你(单位)于____年____月____日在________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行为,违反了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规定,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本机关拟对你(单位)作出________________的行政处罚。根据《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你(单位)有权要求举行听证。如你(单位)要求听证,应当在收到本通知后三日内将回执寄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邮编________,地址________。逾期视为放弃听证。联系电话_____________。

年_月_日

回执

听告字[]第号

当事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联系地址邮编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职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是否要求听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事人签名或盖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11:9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行政处罚听证告知书

()建听告字()第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你(单位)有权要求对()建字()第号《行政处罚告知书》的处罚内容听证。如要求听证,须在收到本告知书后三个工作日内向提出书面听证申请。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放弃听证。

执法机关(印章)

年月日

篇12: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事项事先告知书

红古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为贯彻落实省、市局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了2009年度工作。紧紧围绕“统一思想、坚守岗位、狠抓落实、努力拼搏、确保安全”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了向监管对象发放行政执法重点检查事项事先告知书活动。针对日常监管中容易出现的问题,确定了“十条”重点监管事项,即:

一、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购进验收记录是否登记齐全、真实,按规定使记录保存完整。

二、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供货企业是否合法,证件、票据、资料是否齐全、真实,并按规定保存完整。

三、对无发票的药品、中药饮片、医疗器械(包括借调、互换、代销等非法渠道购进等)的处理事项。

四、对过期失效药品、医疗器械不作下架下柜处理的事项。

五、对包装袋上未标明批号、生产日期、生产厂家的中药饮片和虫蛀、发霉、串斗等事项。

六、对药师不在职在岗,未经培训合格擅自上岗经销、调剂药品和医疗器械等事项。

七、对高风险的药械品种和医疗机构集中采购的品种实施重点监控,加大抽检力度。

八、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毒性药品、生物制剂、血液制品、疫苗类药品、兴奋剂类药品等的购进、储存、使用、流向、记录等是否完整、真实。

九、对药品经营企业未经卫生部门批准,擅自聘请坐堂大夫非法使用药械以及非法广告、测试推销药械的行为作为重点监管事项,加大执法处罚力度;

篇13:环境保护局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行政处罚意见告知书

违法名称:——————————宗案———————字 []第()号———————————————: 经查,——————————宗教活动场所(个人)的行为违反—————————————————————规定

依据————————————————————,拟对宗教活动场所(个人)作出——————————行政处罚。如对上述处罚有异议,根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二条和第四十二条规定,宗教活动场所(个人)可在手到本告知书30日内向进行 陈述或者申辩,符合听证条件的可要求组织听证,逾期视为放弃陈述,申辩和要求听证的权利。

横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地址:县政府大楼层号邮政编码:719100联系人:————电话:————

被告人:(签字)日期 :年月日

横山县民族宗教事务局

年月日

上一篇:四年级写快乐的活动作文 纸飞机飞行记下一篇:孩子安全承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