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都县环境保护局

2022-07-14

第一篇:三都县环境保护局

乐都县环境保护执法情况的工作汇报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战略,在推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县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环境保护。特别是近年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推进环境保护事业,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全面推进、重点突破,着力解决危害人民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

一、

一、基本情况

乐都县现有重点排污企业18家。其中国控企业3家、省控企业9家、地控企业2家。现有铁合金生产企业9家、水泥生产企业3家、碳化硅生产企业3家、玻璃生产企业1家、化工生产企业1家、铸锻生产企业1家。2010年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为:粉尘排放量7559吨、烟尘排放量3247吨、氨氮排放量279吨、化学需氧量排放量4349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943吨。均控制在上级环保部门2010年给我县分解下达的总量指标内。今年地区分解给我县的5项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分别为:化学需氧量控制在4500吨,氨氮控制在320吨,二氧化硫控制在4000吨,烟尘控制在3400吨,工业粉尘控制在9000吨。

二、环境保护工作情况。

1、加强领导,近几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我县的环境保护工作和环保法的贯彻执行,对环保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环境保护力度和环保法的宣传力度逐年加大,投入不断增加,各级领导干部的环保意识和人民群众关心、支持并参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不断得到提高。从2008年以来,县委、县政府每年多次召开全县工业污染

整治工作会议,并下发了有关实施意见的文件,明确提出我县环境保护的目标,环境问题从来没有象现在这样得到全县上下的高度关注和重视,环保意识进一步深入人心。企业的负责人,对环境保护是一项基本国策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并且将贯彻落实环境保护法放到重要位置,加强了企业内部的环境治理工作。

2、严格执法,我县环境保护工作取得较大成效。一是按照与地区局签订的目标责任书,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污染物排放指标。二是建立和完善了企业环境行为自我约束制度。在加大环境执法力度的同时,按照预防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加强引导和教育,提高企业自觉守法意识。积极引导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和发展循环经济,从源头上控制污染。三是集中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发挥舆论监督作用,严厉打击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切实维护群众环境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011年对一家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了处罚,罚款4元,并要求制定整改措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整改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

3、加强法制建设,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环保执法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认真学习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加强环保执法监督力度,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积极及时的对群众反映的污染信访纠纷进行查处,2011年共处理来信来访污染案件 2件。

4、强化环境监管,切实做好了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工作。进一步加大环保监督检查力度,认真落实整治工作责任和任务,切实做好工业企业污染整治工作。一是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整治工作进展情况,切实解决了整治工作实施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二是通过国控、省控污

染源每月不少于3次的现场检查,地控污染源的检查不少于2次,县控污染源检查不少于1次和节假日巡查、夜查等方式,为更好的加强环境监督检查,我县已有3家企业安装了污染在线监测装置,7家安装了视频监控装置。2011年上半年污染源检查120次。三是向重点排污单位派驻工作人员,驻厂抓企业环保工作的落实,督促环保设施正常运行;四是经常对重点排污企业召开环保工作会议,进行环保宣传教育,并对企业提出具体环境管理要求,指导帮助企业建立健全环保机构,落实环保工作人员,规范环境管理制度和环保操作规程,建立环保设施运行记录、台帐和档案,使企业环保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轨道。通过以上工作的开展,强化了环保监督手段和措施,使各企业普遍提高了环保意识,调动了企业重视和加强环保工作的积极性。要求水泥、硅铁等生产企业配套建设布袋除尘设施,硅铁生产企业封闭直排烟囱,对厂区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消除“跑、冒、滴、漏”现象,确保设施正常运转,实现粉尘达标排放。全面足额的征收排污费2011上半年共征收了74万元排污费,完成全年任务的64%。

5、加强减排措施,我县2010年淘汰12500KVA以下硅铁炉9台,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590.7吨,氮氧化物的排放248.21吨。随着县污水处理厂的建成,2011年上半年减少COD的排放122.23吨,减少NH3-N的排放18.84吨。

三、提高素质,强化工作保证。

高素质的队伍是做好环境执法与监督管理工作的根本保证。为此,建局以来,我们始终把加强队伍建设作为推动环境执法与监督管理工作上水平的重要内容。采取,定期对执法人员进行教育和培训、

外派学习、领导讲课等方法,今年上半年共有3人参加国家、省地培训,不断提高队伍整体的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执法水平。保证环境执法与监督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统一监管难。环境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须要各部门的联动,有些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虽然与有关部门直接相关,职能上应该由其负责组织实施,但由于其不负有“改善环境质量”的责任,思想上重视不够,难以组织联动有效实施。

2、稳定达标难。我县工业污染企业基本上都通过了达标验收,但时至今日,一些达标企业超标排放现象时有发生,许多企业还存在环境污染的死角。有的企业排污治理设施不经常维护造成污染设施带病运行;有的企业因扩大生产规模,原治理设施已不能满足现生产排污的需要;有的企业受利益驱动,利用夜间和节假日期间违法排污,这些都使得原有的达标排放成果难以巩固。

3、实施监控难。面对日益繁重的环保任务,我县的环保执法力量相对不足。环境监理工作,点多、面广、战线长,监控困难,难免顾此失彼。同时,由于受资金等因素的制约,我县还不具备运用高新技术对所有污染企业实施24小时自动监控的能力,环保执法监督主要还停留在现场监理的初级阶段,这就使得许多企业超标偷排有了可趁之机,有的企业根据环保机关作息时间来偷排,这也给环保监控和执法调查取证带来一定的难度。

总的讲,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省地环保局的指导下,经过全局干部职工的共同努力,我县的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工作取得了

一定成绩,但是我们也充分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相比,我们的工作还存在一定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决心在上级的领导下,向兄弟市县学习,向先进地区看齐,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围绕服务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大力度,全面提高环境执法与监督管理工作水平,以自身的努力为促进我县的经济与社会健康与协调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廊坊环境保护局-河北环境保护厅

现将 “关于对霸州市中亭河胜芳大桥段河水泛红事件调查处理情况”予以公开,欢迎社会各界予以监督。公开期限自 2016年4月22日至2016年6月21日,共计60天。

2016年4月22日

关于对霸州市中亭河胜芳大桥段河水泛红

事件调查处理情况

近日,河北经济频道《今日资讯》栏目和澎湃新闻网反映霸州市中亭河胜芳大桥段河水泛红事件,对此省环保厅高度重视,于4月14日派出执法人员会同廊坊市环保局、霸州市环保局对中亭河河水泛红事件进行了现场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公开如下:

一、基本情况

中亭河是一条流经霸州市的防洪干渠,境内无饮用水源地,当地居民生活用水来源为深层地下水。自1996年以来,20年没有任何客水,已形成断流,河道流量为零。中亭河下游自霸州市扬芬港镇、辛章办事处已修筑三道截留坝,河水与天津完全断开,互不连通。现主要水源为胜芳镇第

一、第二污水处理厂和霸州国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共3家污水处理厂处理后的废水及雨水,每天产出量近8万多吨,不存在企业污水直接排入中亭河现象。中亭河现有水质为劣Ⅴ类水体。

今年3月30日开始,中亭河胜芳大桥段河水出现泛红现象,

第三篇:企业环境守法证明--环境保护局文件

企业环境行为守法证明

经核查 杭州琪瑶纺织有限公司2010年至今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能做到:

1、认真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2、严格执行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制度;

3、认真履行排污费的缴纳;

4、未出现环境污染事故和纠纷;

5、未被环保部门处罚;

该单位能认真执行国家及浙江省的各项环保法律、法规。 特此证明!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二日

- 1 -

第四篇:64--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

更新时间:2006-7-3 浏览:168次

驾驶证查询

行驶证查询

交通违章查询

身份证查询

学历查询

电话地址查询

深圳市环境保护局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三同时”管理办法(经济特区规范性文件)

深环〔2000〕102号

( 2000年8月28日 )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我市建设项目的环保后续管理,严格执行污染防治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使用(简称环保“三同时”)的规定,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环保“三同时”管理指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和主体工程开始设计至正式投产使用前的管理过程。

第三条 凡有污染物排放且达不到排放标准及要求的建设项目,须执行环保“三同时”管理规定。

第四条 凡需实行环保“三同时”管理的项目,分别由本局项目审批处、监督管理处、市环境监理所、市固废管理中心〔以下简称责任处(所)〕负责管理,具体分工如下:

(一)市局项目审批处负责重点管理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

(二)市局监督管理处负责餐饮娱乐业的环保“三同时”管理;

(三)市局水源保护处负责水源保护区内非重点管理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

(四)市环境监理所负责其它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

(五)市局项目审批处为本局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的牵头组织部门;

(六)市固废管理中心负责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综合利用、处理处置项目的环保“三同时”管理。

第二章 工程方案设计、审查

第五条 建设单位必须在进行主体工程建设前,委托持有《深圳市环境保护工程技术资格证书》的单位,按照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和环境影响审批批复意见的要求,对污染防治设施进行设计。

第六条 建设单位应当将治理工程设计方案委托有资格的环保咨询机构进行评估,经评估认可并与治理单位签定工程合同后,将设计方案、评估意见书和工程合同报本局备案。

第三章 定期申报与检查

第七条 建设单位应从收到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批复之日起,定期向本局责任处(所)申报污染治理工程和项目主体工程建设的进展情况。除试运转期为每半个月申报一次外,其余均为每月申报一次。

第八条 本局对环保“三同时”管理的建设项目实行定期跟踪检查制度,由负责该类建设项目环保“三同时”管理的责任处(所)对建设单位申报的情况定期进行检查、核实,督促其落实有关防治措施,并对有关违反环保“三同时”规定的行为进行调查、处理。

第九条 跟踪检查采用电话查询和现场检查两种方式。对治理设施和主体工程尚未开工建设以及已委托环保技术监督的项目可以采用电话查询的方式,对已开工建设而未委托环保技术监督的项目须采用每月定期现场检查的方式。

第十条 跟踪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

(一)核实项目的建设地址、生产规模、生产工艺、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排放方式、排放去向等与原申报内容是否相符,水源区的项目还应核实厂房的面积、工人人数等;

(二)了解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的时间,预计投料试产和正式生产的时间;

(三)检查污染处理设施的设计情况,开工建设情况,核实设计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是否相符,设施的主体、管线、阀门等设置情况是否合理等;

(四)检查施工期防治污染措施的落实情况;

(五)检查违反环保“三同时”的其它行为。

第四章 环保技术监督

第十一条 对治理工程规模较大的建设项目,项目建设单位应当在领取环保批复后15天内委托有资格的环保咨询机构进行环保技术监督。

第十二条 凡进行环保技术监督的项目,由监督单位对其污染治理工程的建设、调试进行技术监督,并提供技术咨询。

第十三条 环保技术监督的主要内容如下:

(一)核对建设项目污染防治设施最终实施的方案与原上报评估、备案的方案有否改动;

(二)污染防治设施是否按设计的施工图纸施工,包括治理工艺路线、主要设备(设施)的尺寸和型号、主要管道的连接是否与原设计方案相符和符合环保管理的要求;

(三)通过现场调查和核对隐蔽工程施工管理记录,检查排放污染物是否全部引入污染防治设施,有否超越管道的铺设和其它不符合要求的排放方式等;

(四)废水的总排放口是否符合环保管理的要求,是否安装了符合要求的排水流量计,是否适应今后环保监测采样的要求,排放去向是否进入符合规定的排水管网等;

(五)污染防治设施是否具备进行调试运行的条件,是否制定了相应的设施运行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六)施工中是否落实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批复中要求的各项防治污染措施,周围环境质量是否可以达到要求的标准;

(七)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污染防治设施是否符合环保技术规范。

第十四条 对污染防治设施建设过程中,建设单位与工程治理单位出现的技术争议问题,由监督单位会同有关管理部门协调解决。

第十五条 监督单位应当定期向本局汇报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和主体工程的建设进展情况,并分别在污染防治设施竣工和调试结束时向本局提交设施竣工和调试核查报告,作为污染防治设施环保验收的必备材料之一。

第五章 竣工检查

第十六条 重点管理项目的建设单位在项目污染防治设施建成,主体工程投入试生产前,向本局申请竣工检查。

第十七条 建设单位申请竣工检查,应提交下列材料:

(一)竣工检查申请;

(二)环保设计说明书;

(三)竣工工艺流程图,包括全部设备、管线、阀门、计量装置等竣工图;

(四)污染防治设施技术方案和治理工程合同、评估报告书;

(五)工程竣工环保技术监督报告;

(六)每月的定期申报材料。

第十八条 本局根据建设单位提交的竣工检查申请材料以及本局定期跟踪检查的情况,对符合条件者,组织竣工检查。

第十九条 本局在受理申请后10天内,进行现场竣工检查,程序如下:

(一)听取建设单位、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和施工单位、环保技术监督单位的情况介绍;

(二)现场检查污染防治设施和主体工程的建设情况;

(三)询问建设单位、施工单位有关情况;

(四)组织讨论;

(五)按合议制度作出检查结论。

第二十条 防治设施竣工检查合格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污染防治设施设计、安装等委托有资格的治理单位,方案已经技术评估,并报本局备案;

(二)工程按照环境影响审批批复意见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以及设计方案的要求建成;

(三)环保技术监督合格;

(四)装有排污计量装置,具备监测采样条件,排污口设置专门标志;

(五)未有不合理短路排污口;

(六)竣工资料和图纸真实、准确;

(七)工业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须安装固体废物(危险废物)提示或警告标志和建设相关防护设施。

第六章 试运转期管理

第二十一条 对竣工检查合格的项目,由本局在3个工作日内发给"试运转通知书",并确定试运转期限。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的试运转期限为90天。特殊工程须经报批可适当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150天。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接到"试运转通知"后,方可投料进行试生产,并确保处理设施同时投入试运行。

第七章 验收监测

第二十四条 建设单位在项目试运转前,应委托具有环境监测资格的单位进行验收监测。

第二十五条 试运转的最后30天为验收监测期。

第二十六条 在验收监测期内,建设单位应尽量集中生产定单,保证处理设施能达到或接近满负荷运转,监测采样时的排污流量应达到申报最大水量(以小时计)的75%以上,以验证处理设施的处理能力,保证验收监测结果的代表性。

第二十七条 验收监测采样时应同步记录排污计量情况。

第二十八条 验收监测方式和频率按《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的验收监测办法(试行)》执行。

第二十九条 验收监测结果的达标率必须达到80%以上。对达标率达不到80%或一次监测超标严重的,由本局责令停止试运转,并限期整改,经整改完毕后,重新申请试运转。

第八章 竣工验收

第三十条 重点管理项目验收监测结果合格者,由建设单位向本局提出污染防治设施验收申请,申请材料如下:

(一)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施工和试运转期概况;

(二)污染防治设施实际处理效果;

(三)污染防治设施投资和运行费用情况;

(四)监测部门出具的污染防治设施验收监测报告;

(五)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六)《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验收表》;

(七)工程试运转期环保技术监督报告。

第三十一条 本局在收到重点管理项目的验收申请材料后,在15天内组织现场验收检查,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合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污染防治设施经负荷试车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二)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批复和环境影响报告书(表)中提出的要求,验收监测结果达标率达80%以上;

(三)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且可恢复的环境已经得到恢复;

(四)污染防治设施能确保正常运转,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

(五)经培训的污染防治设施操作人员到位,已建立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六)有完备的试运转操作记录;

(七)工程试运转期环保技术监督合格;

(八)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设施要有环保提示(警告)标志并建设规范的防护设施。

第三十二条 对重点管理项目的防治设施验收合格者,发给《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对不合格者,责令整改,经整改完善后,重新申请本局验收。

第三十三条 其它须建设污染防治设施的非重点管理项目,在投产前向本局申请验收,申请材料如下:

(一)污染防治设施设计、施工概况;

(二)各项污染防治设施的运行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三)《深圳市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工程验收表》。

第三十四条 本局在收到验收申请材料后,在10天内组织现场验收检查,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合格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污染防治设施经负荷试验合格,其防治污染能力适应主体工程的需要;

(二)污染物排放符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审查批复要求;

(三)建设过程中受到破坏并可恢复的环境已经得到恢复;

(四)污染防治设施能正常运转,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

(五)经培训的污染防治设施操作人员已到位,已建立了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

(六)固体废物(含危险废物)的污染防治设施有环保提示(警告)标志并建设规范的防护设施。

第三十五条 对污染防治设施验收合格的非重点管理项目,发给《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对认为需要的可要求进行验收监测,对监测结果达标率80%以上者发给《污染物排放许可证》。

第三十六条 建设项目经本局验收,取得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后,方可投入正式生产使用。

第三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环境保护局关于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的调研

摘要:较全面的介绍了全国各城市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情况,对应国家创建指标详细分析了**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工作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具体差距以及创建环保模范城市与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相辅相成的内在关系,提出了在建设生态型园林城市的同时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的具体对策.关键词:环保模范城问题分析创建对策

根据市委《关于筹备市委十届十一次全会调研

工作方案》的部署和要求,我局结合我市环境和环保工作现状,对《**市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方案》、国家环保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调整方案)以及《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纲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对沈阳、大连、长春等城市创建环保模范城市等工作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调研,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考核指标体系及创建有关情况

(一)全国创建环保模范城的基本情况及部分城市的创建经验

环保模范城创建工作由于其不仅仅看重城市的环境指标,更注重城市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即可持续发展能力,其内容广泛而丰富,获得这个称号不仅是对一个城市现实环境的认可,更是对一个城市未来发展潜力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公认的“含金量”较高的称号。因此,自1997年实施以来,在国内外已有较高的认可度,全国已有青岛、杭州、威海、张家港等数十个城市通过了考核验收获得了这项殊荣。从东北三省看,大连市最早通过了考核,与我市相邻的长春市2002年底通过了验收,沈阳市正在实施三年创建计划,计划明年通过验收。从省内的情况看,大庆市在我省率先获得了这个称号。从我们实地考察调研的情况看,东北地区主要城市加大环保工作力度,创建环保模范城市有一些共性的经验和做法值得我市借鉴,归结起来,主要是以下七个方面:

1、市委、市政府对创模高度重视环把创模作为全市的重要目标,切实在人才物力投入上给予倾斜,举全市之力抓推进。

2、实施大规模的企业搬迁改造。95年以来大连市共有120余家污染企业迁出市区,搬迁改造后的企业经过严格的环评,通过技改和推行清洁生产均大大削减了污染物的排放,平均削减率在90以上,实现了通过单纯末端治理根本不可能达到的目标。

3、加快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等环境基础建设步伐。90年代初大连还没有一座污水处理厂,但通过“八五”特别是“九五”的建设,目前已有6座污水处理厂在运行,城市污水处理率已达70,并计划“十五”期间再建5座污水处理厂,以进一步提高城市污水的二级处理率。长春市近两年也加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超过了50,攻克了这个创模的主要制约因素,今年通过了国家验收。沈阳市为实现三年创模目标在提高现有污水处理厂二级处理率的基础上,拟在三年内建设3座污水处理厂,使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60。

4、重点依靠联片供热解决烟尘污染问题。实行小锅炉并大锅炉的政策,近年来,大连市通过以大并小、以新并老,并网11片,2吨以下全部禁止和拆除(今年开始禁止并拆除4吨以下锅炉),综合治理锅炉2800余台,拔掉烟囱2100根。沈阳和长春市也分别拔掉烟囱1000余根。

5、实施大规模城市生态和绿化建设。近年来大连市共新增绿地1300万m2,绿化率达到了41。长春市则由于良好的绿化基础和近年来的绿化建设,城市绿化率高达38.7。同时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扬尘,规划了550米宽、90公里长的环城绿化林带,现已完成了150米宽绿化带的建设任务。

6、执法力度加大。用大连市环保局马局长的话讲:“大连环保工作的力度是打出来的,碰出来的”。去年大连市共对近1万余起环境违法行为实施了行政处罚,罚款额达1000万元,依法征收排污费1.2亿元。沈阳市依法征收的排污费更高达1。5亿元,处罚案件数也达万起,罚款额600万元。

7、实行对区环保部门的垂直领导,建立了比较理顺和合理的科学城市环境管理体制,工作合力强。早在1994年机构改革时,大连就实行了城区环保部门的垂直管理,市局下设5个分局,职能和资源配置合理,市区一心抓环保,较少地方干预,使全市环保工作真正形成了合力。

二、我市创建环保模范城的进展及对标情况

(一)进展情况

从1998年开始,我市着手环保模范城市的创建工作,开展了以“蓝天、碧水、安静、绿色、朝阳”等五项环保重点工程建设,城市环境质量已经得到了显著改善。到2001年,空气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下降到0.135毫克/立方米,全年好于和达到二级的天数累计达281天;全市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达到56.8分贝,比1998年下降了0.7分贝,交通噪声下降到68.4分贝,比1998年下降了2.06分贝;城市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1.48,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达到92.43;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3.81。

(二)国家考核指标调整和我市对标情况

2002年11月

上一篇:商超主管岗位职责下一篇:宿管部门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