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2024-04-16

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通用5篇)

篇1: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信丰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信环字(2011)

信丰县环境保护局

关于成立环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局各科、站、大队:

根据9月15日全县综治信访工作会议部署要求,为加强对环保行政调解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行政调解在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中的重要作用,经研究决定成信丰县环境保护局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以下简称调委会)。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调委会人员组成

任:

李阳华(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刘玉山(法制股股长)

员:

郭爱君(监察一中队队长)江学龙(监察二中队队长)施明旺(监察三中队队长)陈良栋(管理股股长)甘雪慧(污控股股长)

许卓莲(局环境监测站站长)

调委会下设办公室,负责日常组织、协调工作。刘玉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工作人员:郭爱君、江学龙、施明旺、陈良栋、甘雪慧、许卓莲。

二、工作职责

1、认真排查、调解矛盾纠纷,防止民间矛盾激化。

2、预测矛盾纠纷的发展趋势,及时向反映纠纷和调解工作的情况,提出工作意见和建议。

3、宣传环保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本部门干部职工、行业服务对象及环保行政相对人遵纪守法,依法理性地表达意愿或诉求。

4、积极参与由县综治办组织的联调联动工作。

信丰县环境保护局

二0一一年十月十二日

隆尧县环保局建立环保矛盾纠纷调解五项制度

2011-05-30

一是建立社会公众参与监督企业工作机制。聘请义务环保监督员50余人,随时对所在区域重点污染企业的污染情况实施监督。

二是建立季度环保联合会议制度。坚持每个季度分别召开一次会议,邀请环保监督员参会,总结上季度工作,部署下一季度工作,开展环境保护交流。

三是建立村企共建协调机制。引导企业主动与相邻村庄共同建立新农村文明共建协调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对村里的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处理等公益事业建设给予财力、物力支持。

四是建立领导分片管理机制。由局领导分成四组,加强与12个乡镇的重点环境监管企业之间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对辖区内企业的环保执法检查和污染投诉调解。

五是建立污染事故调处赔偿制度。即发生涉及农作物损害、影响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等后果的污染事件时,协调企业预先交付一定的赔付款,确保事故化解资金到位。

遂环发 [2010]90号

遂宁市环境保护局

关于印发《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工作专项

制度》的通知

各区县环保局,局机关各科室、直属单位:

为进一步做好维稳和“大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保障社会经济良好发展大局,特制定了•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工作专项制度‣。现印发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二0一0年十月八日

主题词:环保 化工 石化 隐患排查 方案通知

抄报:市维稳办、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市法制办。抄发:各区县环保局、局各科室、直属各单位。遂宁市环境保护局办公室 2010年10月8日印

遂宁市环境保护局

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工作专项制度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受理范围

一、矛盾纠纷受理范围

(一)下级部门难以调处的环境纠纷和行政争议;

(二)跨部门的公民与公民之间、公民与法人或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环境纠纷和行政争议;

(三)一方为本市、另一方为外市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环境纠纷和行政争议;

(四)市环境保护局大调解领导小组认为应该受理的案件。

二、下列矛盾纠纷不予受理

(一)刑事纠纷;

(二)法律、法规规定只能由专门机关管辖处理的,或者法律、法规禁止采用民间、行政调解方式解决的纠纷;

(三)司法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已经受理或者解决的纠纷;

(四)其他不宜由本局调处的纠纷。

化解社会矛盾和环境污染纠纷大调解

工作制度

在接访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和污染排查工作中,对下列情形之一的矛盾纠纷,要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以专报形式向市环保局党组和市社会矛盾纠纷大调解领导小组报告:

一、影响社会稳定,牵涉党政领导较多精力,为社会舆论关注的热点矛盾纠纷;

二、可能导致突发性事件或激化为刑事案件的重大纠纷;

三、涉及人数较多,易引发群众性上访闹事的重大纠纷;

四、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疑难矛盾和纠纷;

五、可能危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纠纷线索或苗头;

社会矛盾和环境污染纠纷办结报告制度

一、直接受理组织调处的重大复杂的环境纠纷或跨部门、跨省(市)的环境纠纷,应在15日内办结;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调处时间,但最长不超过2个月。

二、直接受理调处因环境纠纷引发的重大复杂的行政争议,原则上在20日内办结;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办理时间,但最长不超过3个月。

三、单位对分流调处的一般环境纠纷,应在10日内办结;调处的一般行政争议,应在15日内办结;特殊情况可适当延长办理时间,但最长不超过2个月。办结后要及时向市调处中心报告。不能按时办结的,要报告原因。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档案管理制度

一、归档范围

(一)文件资料:市委、市政府、等上级机关下发的各类文件,参加上级会议带回的主要文件材料,会议记录、领导讲话、工作总结、资料、照片、音像资料,制订的工作规章制度等文字材料,按照有关规定需保管的有关档案资料等;

(二)业务资料:相关调处工作协调会议纪要、接访受理登记簿、调处卷宗、回访记录等。

二、归档时间

(一)文件资料、业务资料一般在每年3月底前完成上年档案的整理装订工作;做到一案一档。

(二)专项资料平时做好分类、积累工作,确保每次检查资料完整;

(三)矛盾纠纷案件资料在调处结束后一周内整理装订归档。

三、档案利用

工作人员借阅档案须及时归还;其他部门因工作需要借阅或复印有关资料,须经局领导同意,并办理登记手续。

四、档案保管

(一)档案整理后,由局档案室保管。

(二)做好防潮、防蛀、防火、防盗等工作;严禁查卷人员吸烟,定期进行除尘清卷,确保档案完好无损。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制度

第一条 实行矛盾纠纷定期集中排查调处制度。市、县(区)、两级行政调解室要紧紧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抓住敏感时期及重大节假日活动时期的集中排查调处,全面掌握本辖区环境污染源和矛盾纠纷的总体情况。

第二条 在抓好一般性污染源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的基础上,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和不稳定排污隐患集中排查调处专项行动,对列出的重大矛盾纠纷及不稳定问题,实行领导挂帅。

第三条 区县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心重点排查可能导致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矛盾纠纷;涉及人数较多、易引起群体性上访事件的矛盾纠纷;严重干扰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和公共安全的矛盾纠纷。

第四条 集中排查调处的重点内容主要是环境污染纠纷。第五条 市、县(区)调处中心实行一个窗口对外,对排查发现的矛盾纠纷按照“统一受理,集中疏理,归口管理,依法调解,限期处理”的原则,层层分解任务,逐级落实。

第六条 每次排查调处要有完整的记录,归类梳理、归档备查。

第七条 坚持“边排查、边调处”和“滚动排查、连续化解”的指导思想,增强排查调处的工作实效。

第八条 市、县(区)调处中心要认真抓好重点区域、重点群体和重点污染源的纠纷排查工作,要分片区、分范围、逐个企业进行摸排梳理,确保把已经发生和可能发生的矛盾纠纷搞清楚。

第九条 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中的重点人、重大污染问题,要密切注意动态,加大调处和稳控工作力度,并分别制定具体可行的调处方案,明确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调处工作期限。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定期分析汇报、通报制度

第一条 建立环境污染矛盾纠纷逐级分析报告制度。县(区)环保局行政调解工作室调实行矛盾纠纷每季度报市环保局调处中心;

第二条 建立调解信息直报制度。市、县(区)环保局指定一名调解信息员,对调解中的典型案例和典型经验可随时上报。对重大的矛盾纠纷和有特色的矛盾纠纷,可以报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办公室共同采集,编写调解信息。

第三条县(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要定期将排查出的重大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处情况报告当地党委政府。对排查出来的重大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对有可能引发重大治安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的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要随时上报。

第四条县(区)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于每季度3、6、9、12月的20日前将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总体工作情况报市环保局社会矛盾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办公室。报告的主要内容为: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的总体分析、分类分析、隐患分析、个案分析、研判分析。要求内容要详细,反映情况要真实。确保“数据准确、分析透彻、反映真实”。

第五条 市环保局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定期将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服务中心工作情况统计表报市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办公室。

第六条 每季度召开一次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的总体分析联席会议。

第七条 对市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情况好的方面和存在的问题进行通报。并及时总结在矛盾调解工作中好的经验和做法。

第八条 经过季度排查没有发现问题的要记录在案,实行“零报告”制度。对于该排查出的问题没有发现,或者发现不能及时解决而酿成重大事件或重大刑事案件的,对责任人实行追究。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受理登记与分流制度

第一条 市、县(区)环保局要设立纠纷受理接待工作室,成立相应的调解组织,专门的纠纷受理接待场所,指定专人负责。

第二条 市、县(区)环境污染调处工作室内设纠纷受理室、专门受理接待群众来信来访,纠纷调处室,专门调解当事人矛盾纠纷、综合督察室,专门督察调解工作的程序和方法是否合法、要做到依法调解。第三条 对群众要求调解和排查出来的环境污染社会矛盾纠纷统一受理登记并进行汇总梳理。

第四条 建立健全矛盾纠纷指派分流制度。市区县环保局行政调解工作室,要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类别,或直接调解,或按照“属地管理”、“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及时分流到有关部门和单位。

第五条 市、县(区)境污染矛盾纠纷调处工作室对已解决的矛盾纠纷,特别是有重大影响、疑难复杂、可能出现反弹的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要定期进行回访。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检查督办制度

第一条 建立健全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检查督办制度。市环保局行政调解工作室要加强对区县的指导和督促检查,及时了解掌握调解进度和结果。

第二条 市、县(区)行政调解工作室要严格执行•人民调解工作若干规定‣,遵照省、市关于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实施意见和工作要点,加强督导检查。

第三条 定期组织督查人员进行检查,包片指导,跟踪督办,及时掌握调解情况,协调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大环境污染矛盾纠纷。

检查考核与责任追究制度

第一条 为加强对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指导、检查和督促,深入推进大调解机制建设,根据市、县(区)社会矛盾纠纷调解工作部署,结合调解工作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市、县(区)环保局负责对市区县环保局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行政调解工作室和环境执法单位的大调解机制建设和排查调解工作进行检查考核。同时接受市、县(区)委、政府大调解领导小组的检查考核。

第三条 检查考核工作完成后,应及时予以上报、通报。第四条 对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大调解机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的单位(部门)和直接责任人,实行责任追究。

第五条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应对相关组织和人员进行责任追究:

(一)发生10人以上群体性事件,而当事人所在单位或部门未排查出来,或者虽已排查调处但未采取有效稳控措施和疏导工作的;

(二)因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排查不细、调处不力,造成民转刑案件或非正常死亡的;

(三)环境污染突发性事件发生后,分管领导和事发单位负责人未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延误解决问题的最佳时机,导致严重后果的;

(四)未及时上报的重大环境污染矛盾纠纷信息,导致矛盾纠纷激化为群体性事件、民转刑案件或非正常死亡的;

(五)接到群众设诉,不落实“首问负责制”,相互推诿、扯皮,导致事态扩大为群体性事件的;

(六)对分流、移交、督办的矛盾纠纷,不接受或者接受后不认真调处,导致激化的;

(七)其它因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激化造成重大影响的情形。

督查回访制度

一、根据工作需要,市环保局大调解领导小组定期、不定期地督查各县(区)环保局化解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考核奖励提供依据。

二、对分流指派有关部门处理的案件进行跟踪了解,提出督办意见。

三、督查各责任单位职责范围内应当受理的矛盾纠纷的调处情况。

四、督查各责任单位对上级机关的指定受理意见和信访事项复查意见的执行情况。

五、对已调解的矛盾纠纷,开展跟踪回访活动,巩固调解的效果,走访当事人,了解调解协议履行情况,听取群众对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处结果的反馈意见和建议。

六、定期通报各责任单位对分流指派案件的调处和办结情况。

重大环境污染纠纷信访问题会办制度

一、市、县(区)环境执法部门每月对群众来信来访的处理情况进行一次分析梳理,对重大信访案件及时协调处理。

二、对一些涉及面广、人数多、协调处理难度大或情况特殊的信访,列为重大信访问题,原则上每月进行一次会办。

三、对个别时限很强,必须尽快办理的特事特急案件,及时报请分管领导批办或会办。

四、对上级政府和职能部门交办的信访案件,及时请分管领导批办或会办。

五、对已会办或批办的信访件,加强督查督办,敦促相关部门落实办理。

服务承诺公示

一、服务用语规范

(一)接待外地群众来访,要讲普通话。

(二)接待来访,要文明用语,如“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再如“请稍候”、“对不起,你的问题暂时不能答复”、“中心调查取证后再给您回复”、“对不起,如果我们工作中有失误,请您指正”,“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您慢走”等等。

(三)严禁使用伤害感情、激化矛盾、有损形象的语言,如“我不管,问别人去”,“别啰嗦,快点讲”,“我要下班了,你快点”,“我刚才已说过了,你怎么还问”,“你这人真笨”,“你的记性真差”,“我就是这样的,你能把我怎么样”,“你去告我好了”,“不知道”等等。

二、服务态度热情

(一)接待来访,必须主动与来访人员打招呼。

(二)接待来访,必须做到生人与熟人一个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样,做到“有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三)来访群众咨询有关法律法规时,必须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百问不厌,百查不烦,解释全面,不准冷落、刁难、训斥和歧视。

(四)来访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时,必须做到耐心听取,不准与其争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五)来访群众出言不逊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时,要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解释工作,不准与其争吵,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报告。

三、服务纪律规范

(一)坚持佩证上岗。

(二)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公平、公开调处矛盾纠纷。

(三)坚持做到免费咨询,免费调解,免费服务。严禁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严禁接受当事人礼金、礼券、礼物、吃请,严禁向当事人报支各种费用。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联席会议制度

按照遂宁市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关于印发†深化“大调解”工作体系分工方案‡的通知‣(遂矛调办发„2010‟5号)精神,为了协调、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的有关重大问题,制定本制度。

一、联席会议主要职责

研究协调、配合的工作方案;总结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经验;探讨研究法律适用;研究解决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按照调解信息沟通与反馈制度,通报纠纷受理以及处理情况;为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定期汇报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情况。

二、联席会议成员组成

根据(遂矛调办发„2010‟5号)精神,环境污染矛盾纠纷专业调解组织,由市环保局负责成立“遂宁市环境污染矛盾纠纷专业调解领导小组”。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有:市国资委、市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工商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安监局、市质监局、市行政执法局、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参加,上述部门各确定1名分管领导作为联席会议成员。联席会议成员因工作变动需要调整的,由所在部门提出,联席会议确定。

联席会议下设办公室,负责办理联席会议的日常工作,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

三、联席会议办公室工作职责

(一)通报工作进展情况。主要通报贯彻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任务的完成情况,总结推广各区县开展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的经验和做法,分析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

(二)每年召开一次联席会议。主要内容:学习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行政“大调解”工作的指示及有关会议、文件精神;研究工作方案,防范环境污染矛盾纠纷;督查考评环境污染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总结“大调解”工作经验;探讨研究法律适用;研究行政调解工作中的重大、疑难问题,按照调解信息沟通与反馈制度,通报纠纷受理以及处理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措施的建议;研究其他事项。确因工作需要,可以临时召开联度会议或部分成员单位会议。

(三)不定期召开专门会议、开展专项活动和调研。根据年度工作计划和阶段性工作安排,不定期组织各成员单位或部分成员单位开展调研、召开专门会议、进行专题研究,并及时向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通报工作成果。同时,督促指导本系统各区县开展调查研究,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开展行政调解工作。

(四)做好信息通报和交流。联席会议办公室要根据工作进展情况,编辑•环境污染矛盾纠纷调解工作简报‣,报送市“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并报送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有关信息的收集和档案管理工作,并向各成员单位及时提供资料信息。

(五)行政调解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对策措施,应经联席会议讨论。遇有意见分歧的,由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协调。

服务承诺公示公告制度

一、公告公示的主要内容

(一)服务用语规范

1、接待外地群众来访,要讲普通话。

2、接待来访,要 文明用语,如“您好”、“请”、“对不起”、“谢谢”、“再见”,再如“请稍候”、“对不起,你的问题暂时不能答复”、“中心调查取证后再给您回复”、“对不起,如果我工作中有失误,请您指正”,“欢迎您多提宝贵意见”,“您慢走”等等。

3、严禁使用伤害感情、激化矛盾、有损形象的语言,如“我不管,问别人去”,“别啰嗦,快点讲”,“我要下班了,你快点”,“我刚才已说过了,你怎么还问”,“你这人真笨”,“你的记性真差”,“我就是这样的,你能把我怎么样”,“你去告我好了”,“不知道”等等。

(二)服务态度热情

1、接待来访,必须主动与来访人员打招呼。

2、接待来访,必须做到生人与熟人一个样,本地人与外地人一个样,做到“有三声”即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

3、来访群众咨询有关法律法规时,必须做到主动热情,耐心周到,百问不厌,百查不烦,解释全面,不准冷落、刁难、训斥和歧视。

4、来访群众提出意见、建议和批评时,必须做到耐心听取,不准与其争辩,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5、来访群众出言不逊或有其他不文明举止时,要做好有关法律、法规宣传解释工作,不准与其争吵,重大问题要及时向中心主任报告。

(三)服务纪律规范

1、坚持佩证上岗。

2、坚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公正、公平、公开调处矛盾纠纷。

3、坚持做到免费咨询,免费调解,免费服务。严禁从事有偿中介活动,严禁接受当事人礼金、礼券、礼物、吃请,严禁向当事人报支各种费用。

二、公告公示的主要方式

采用公示栏和在服务窗口向办事群众发放办事指南的方式公开;

三、建立公告公示制的要求

1、属于主动公开范围的信息,应当及时公开。

2、建立执行公告公示制度的意见采集和反馈机制,公布意见箱和联系、监督电话,及时收集反馈意见,确保制度执行到位。

领导包案制度

一、本制度是指对全市范围内因环境污染纠纷的重要疑难信访问题,要明确由一名领导干部亲自负责处理的一种领导责任制度。

二、凡属下列情况之一信访问题,应由领导包案处理:

(一)赴京、至省、市重要场所或重要会议会场的非正常集体访。

(二)长时间未解决的涉及群体利益的信访问题。

(三)县级以上领导批示件中的重要信访件。

(四)可能造成不良社会影响,危及社会稳定的信访问题。

(五)群众来信、来访、来电反映的问题处理难度大或涉及多个部门责任的复杂疑难信访问题。

三、领导包案制度,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解决”、“一包到底、一案一清”的原则,做到包接待、包协调、包督办、包落实、包稳定。

四、包案领导应负责主持研究制定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组织协调、督促检查相关部门具体落实,审核签发结案报告。

五、凡领导包案处理的信访问题应本着急事先办的原则,尽快办结。

六、对领导包案后因行动迟缓、处理不当,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建议有关部门追究包案领导的责任。

环境污染矛盾纠纷接待制度

一、市区县环保局要建立专门的行政调解工作室,并按市、区、县“大调解”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配备相应的接待设施和办公设备。确定一名专兼职工作人员在行政调解工作室值班,随时接待群众来访。

二、每周一、三上午为领导接待日。

三、接待时间为值班日上午8∶30-12∶00。

四、如当班领导因故不能接待,应由局办公室负责协调,确保领导接待日不空缺。

五、领导接待时间内调处工作室工作人员配合领导接待,并负责做好笔录及相关协调工作。

六、遇有特殊案件需要市县相关领导接待群众来访的,市县环保局主要领导及早向市县相关领导汇报情况,搞好约访。

七、实行首问负责制。对当班接访的矛盾纠纷可以当场解决的,当场调结,不能当场解决的,及时移交相关部门限期解决,并实行跟踪督办。

八、对省、市信访部门分解的重点人员实行领导包案,加大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的化解力度。

篇2: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各车间、各科室:

为保障公司职工的合法权益,劳动争议得以调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经公司领导同意,决定成立公司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现公布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主任: 侯文丽

成员: 李洋英 张凤明 郭继文

篇3: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环保总局、发展改革委、农业部、建设部、卫生部、水利部、国土资源部、林业局《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已经国务院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七年十一月十三日

关于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保总局 发展改革委农业部 建设部卫生部 水利部 国土资源部 林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号)、《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保护和改善农村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现就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环境保护的紧迫性和重要性

(一)农村环境形势严峻。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经过多年努力,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我国农村环境形势仍然十分严峻,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生活污染和工业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危及农村饮水安全和农产品安全;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不健全;一些农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危害农民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的重要因素,制约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意义重大。加强农村环境保护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任务;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内容;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各地区、各部门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提高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统筹城乡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摆上更加重要和突出的位置,下更大的气力,做更大的努力,切实解决农村环境问题。

二、明确农村环境保护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三)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和城乡统筹。把农村环境保护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以及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结合起来,切实抓好源头控制、过程管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着力推进环境友好型的农村生产生活方力劳动式,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环境安全保障。

(四)基本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要统筹规划,分步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饮用水水质卫生安全、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防治、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土壤污染治理、农村自然生态保护。

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结合各地实际,按照东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农村环境保护对策和措施。

依靠科技,创新机制。加强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研究、开发和推广,充分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以技术创新促进农村环境问题的解决。积极创新农村环境管理政策,优化整合各类资金,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

政府主导,公众参与。发挥各级政府主导作用,落实政府保护农村环境的责任。维护农民环境权益,加强农民环境教育,建立和完善公众参与机制,鼓励和引导农民及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农村环境保护。

(五)主要目标。到2010年,农村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有所控制,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摸清全国土壤污染与农业污染源状况,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取得一定进展,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与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使用率提高10%以上,农村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的资源化利用率以及生活垃圾和污水的处理率均提高10%以上;农村改水、改厕工作顺利推进,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5%,严重的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得到有效控制;农村地区工作污染和生活污染防治取得初步成效,生态示范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得到加强,公众环保意识提高。农民生活与生产环境有所改善。

到2015年,农村人居环境和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农业和农村面源污染加剧的势头得到遏制。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和公众环保意识明显提高,农村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着力解决突出的农村环境问题

(六)切实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和水质改善。把保障饮用水水质作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配合《全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十一五”规划》的实施,重点抓好农村饮用水水源的环境保护和水质监测与管理,根据农村不同的供水方式采取不同的饮用水水源保护措施。集中饮用水水源地应建立水源保护区,加强监测和监管,坚决依法取缔保护区内的排污口,禁止有毒有害物质进入保护区。要把水源保护区与各级各类自然保护区和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结合起来,明确保护目标和管理责任,切实保障农村饮水安全。加强分散供水水源周边环境保护和监测,及时掌握农村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防止水源污染事故发生。制订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应急预案,强化水污染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理。大力加强农村地下水资源保护工作,开展地下水污染调查和监测。开展地下水水功能区划,制定保护规划,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加强农村饮用水水质卫生监测、评估,掌握水质状况,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农村生活饮用水达到卫生标准。

(七)大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染治理。因地制宜开展农村污水、垃圾污染治理。逐步推进县域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有条件的小城镇和规模较大村庄应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城市周边村镇的污水可纳入城市污水收集管网,对居住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村庄的生活污水,可采取分散式、低成本、易管理的方式进行处理。逐步推广户分类、村收集、乡运输、县处理的方式,提高垃圾无害化处理水平。加强粪便的无害化处理,按照国家农村户厕卫生标准,推广无害化卫生厕所。把农村污染治理和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同发展清洁能源结合起来,大力发展农村户用沼气,综合利用作物秸秆,推广“猪-沼-果”、“四位(沼气池、畜禽舍、厕所、日光温室)一体”等能源生态模式,推行秸秆机械化还田、秸秆气化、秸秆发电等措施。逐步改善农村能源结构。

(八)严格控制农村地区工业污染。加强对农村工业企业的监督管理。严格执行企业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防治农村地区工业污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地区转移、污染严重的企业向西部和落后农村地区转移。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标准,淘汰污染严重和落后的生产项目、工艺、设备,防

止“十五小”和“新五小”等企业在农村地区死灰复燃。

(九)加强畜禽、水产养殖污染防治。大力推进健康养殖,强化养殖业污染防治。科学划定畜禽饲养区域,改变人畜混居现象,改善农民生活环境。鼓励建设生态养殖场和养殖小区,通过发展沼气、生产有机肥和无害化畜禽粪便还田等综合利用方式,重点治理规模化畜禽养殖污染。实现养殖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对不能达标排放的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实行限期治理等措施。开展水产养殖污染调查,根据水体承载能力,确定水产养殖方式,控制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加强水产养殖污染的监管,禁止在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从事网箱、围栏养殖:禁止向库区及其支流水体投放化肥和动物性饲料。

(十)控制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采取技术、工程措施,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在做好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农业面源污染的监测能力。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科学施肥,在粮食主产区和重点流域要尽快普及。积极引导和鼓励农民使用生物农药或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推广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生物防治和精准施药等技术。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在高污染风险区优先种植需肥量低、环境效益突出的农作物。推行田间合理灌排,发展节水农业。

(十一)积极防治农村土壤污染。做好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查清土壤污染现状,开展污染土壤修复试点,研究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土壤环境质量监管体系。加强对主要农产品产地、污灌区、工矿废弃地等区域的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示范。积极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严格控制主要粮食产地和蔬菜基地的污水灌溉,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十二)加强农村自然生态保护。以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功能为重点,营造人与自然和谐的农村生态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治理并重,加强对矿产、水力、旅游等资源开发活动的监管,努力遏制新的人为生态破坏。重视自然恢复,保护天然植被,加强村庄绿化、庭院绿化、通道绿化、农田防护林建设和林业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严格控制土地退化和沙化。加强海洋和内陆水域生态系统的保护,逐步恢复农村地区水体的生态功能。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外来有害入侵物种、转基因生物和病原微生物的环境安全管理,严格控制外来物种在农村的引进与推广,保护农村地区生物多样性。

四、强化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措施

(十三)完善农村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标准体系。抓紧研究、完善有关土壤污染防治、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等农村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制度。按照地域特点,研究制定村镇污水、垃圾处理及设施建设的政策、标准和规范,逐步建立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的投入和运行机制。对北方农业高度集约化地区、重要饮用水水源地、南水北调东中线沿线、重要湖泊水域和南方河网地区等水环境敏感地区,制定并颁布污染物排放及治理技术标准。加快制定农村环境质量、人体健康危害和突发污染事故相关监测、评价标准和方法。

(十四)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各级政府要把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重要日程,研究部署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组织编制和实施农村环境保护相关规划,制订工作方案,检查落实情况,及时解决问题。各级环保、发展改革、农业、建设、卫生、水利、国土、林业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效率,形成工作合力。加强农村环境保护能力建设,加大农村环境监管力度,逐步实现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建立村规民约,积极探索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的自我管理方式,组织村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深入开展农村爱国卫生工作。

(十五)加大农村环境保护投入。逐步建立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投入机制。中央集中的排污费等专项资金应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农村环境保护。地方各级政府应在本级预算中安排一定资金用于农村环境保护。重点支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水质改善和卫生监测、农村改厕和粪便管理、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畜禽和水产养殖污染治理、土壤污染治理、有机食品基地建设、农村环境健康危害控制、外来有害入侵物种防控及生态示范创建的开展。加大对重要流域和水源地的区域污染治理的投入力度。加强投入资金的制度安排。研究制定乡镇和村庄两级投入制度。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保护。

(十六)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在充分整合和利用现有科技资源的基础上,尽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环保科技支撑体系。推动农村环境保护科技创新,大力研究、开发和推广农村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以及农村健康危害评价等方面的环保实用技术。建立农村环保适用技术发布制度,加快科研成果转化,通过试点示范、教育培训等方式,促进农村环保适用技术的应用。

(十七)加强农村环境监测和监管。建立和完善农村环境监测体系,定期公布全国和区域农村环境状况。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地、自然保护区和基本农田等重点区域的环境监测。严格建设项目环境管理,依法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禁止不符合区域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项目在农村地区立项。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严肃查处违法行为。研究建立农村环境健康危害监测网络,开展污染物与健康危害风险评价工作,提高污染事故鉴定和处置能力。

篇4: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通 知

各镇妇联:

徐州市妇联10月20号迎接省里检查,要求各镇协调司法所联合下文成立镇级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时间较紧,请镇妇联10月17日下午5:00前将设立该机构的联合下的文件(或复印件),即附件一送到市妇联发展部冯梅处,交到徐州配合省里检查,平时也要做好卷宗档案整理。

附件一:联合下文样式(委员要求3-5人,主要从妇联、司法、法院里选人)

附件二:妇联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附件三:婚姻家庭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卷宗样式

邳州市妇联权益部 二0一一年10月

××镇司法所 ××镇妇女联合会

×镇司【2011】 号

关于成立××镇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 通 知

各村(居)委会、各村妇代会、各有关单位:

为了切实维护广大妇女根本利益,充分发挥妇联组织维权职能,依法开展人民调解工作,有效预防和化解婚姻家庭纠纷,根据苏司通【2011】48号文件的有关规定,经研究成立××镇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成员如下:

主任:×× 镇妇联主席 委员:×× 镇司法所长

×× 镇 ×× 镇 ×× 镇

二○一一年九月十日 附件二

妇联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工作程序

1、受理调解。一般两种途径。(1)纠纷当事人主动申请调解。

(2)人民调解委员会发现属于职责范围的纠纷后主动介入进行调解。

当事人一方明确拒绝调解的,不得调解。

2、安排调解员。人民调解委员会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指定一名或者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也可以由当事人选择一名或者数名调解员进行调解。

3、调解过程。

(1)参与对象。调解员根据调解纠纷的需要,在征得当事人的同意后,可以邀请当事人的亲属、邻里、同事等参与调解,也可以邀请具有专门知识、特定经验的人员或者有关社会组织的人员参与调解。

(2)调解地点。调解纠纷可以在调解室进行,也可以就地进行,应当及时。

(3)实施调解。调解员根据纠纷的不同情况采取多种方式调解,充分听取当事人的陈述,讲解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耐心疏导,在当事人平等协商、互谅互让的基础上提出纠纷解决方案,帮助当事人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4)防止纠纷激化。调解员在调解纠纷过程中,发现纠纷有可能激化的,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对有可能引起治安案件、刑事案件的纠纷,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或者其他有关部门报告。

4、调解结果。

(1)调解成功。达成的调解协议,可以是口头的或书面的。口头协议记入笔录;根据需要或当事人的请求制作的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和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委员会印章,发给双方当事人,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备查。

(2)调解不成功。调解员调解纠纷不成的,应当终止调解,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告知当事人可以依法通过仲裁、行政、司法等途径维护自己的权利。

5、记录与归档。调解员认真记录调解情况。人民调解委员会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

附件三

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调解卷宗

卷 名:

卷 号: 人民调解员: 调解日期: 立卷人: 立卷日期: 保管期限: 备 注:

妇联 妇联人民调解受理登记表

****年**月**日,人民调解委员会依当事人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经当事人同意,调解、之间的纠纷。

案件来源:①当事人申请②人民调解委员会主动调解

纠纷简要情况:

当事人(签名)

登记人(签名)

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 年 月

备注:此表由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填写

妇联人民调解记录

时 间

地 点

当事人

参加人 人民调解委员会已将人民调解的相关规定告知各方当事人。

调解记录: 调解结果:

1、调解成功;

2、调解不成;

3、有待继续调解

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

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

人 民 调 解 员(签名)

记 录 人(签名)

年 月 日

人民调解协议书

编号:

当事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职业或职务 联系方式

单位或住址

纠纷主要事实、争议事项: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履行方式、时限

本协议一式

份,当事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持一份。

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

当事人(签名盖章或按指印)记录员(签名)

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年 月 日 人民调解口头协议登记表

编号:

当事人姓名

性别 民族 年龄 职业或职务 联系方式

单位或住址

纠纷主要事实、争议事项:

经调解,自愿达成如下协议: 履行方式、时限

人民调解员(签名)

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

年 月 日

篇5:闽清县环境保护局关于成立环保行政调解委员会的通知

6月12日,清远市环境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清远市环委会)正式成立并召开一届一次会议。这是清远建市以来规格最高的一次环保会议,也是其史无前例地一次性研究最多环保议题的环保专题会议。

明确职责分工

实施“一岗双责”

“7家中心城区污水处理设施今年内必须动工,有哪7家?”“佛冈汤塘镇污水处理厂目前进展怎样?县长来讲讲。”清远市环委会主任郭锋在清远市环委会第一次会议上提问,对一件件环保重点工程,当场定时间节点、定责任单位。在审议各项工作方案时,不时要求政府“一把手”马上讲情况、作表态! “针对发展过程中存在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推卸,不埋怨,要敢于承担,全力以赴做好环境保护与污染治理工作。”郭峰在会议上号召说。

“清远市环委会主任由清远市市长担任,其余7名副主任由6名副市长及1名市政府党组成员担任。”清远市环保局一名负责人告诉记者说:“所有市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实行组织经济社会发展和落实环境保护‘一岗双责’,除了分管环境保护工作的副市长参加市环委会的日常工作外,其他领导班子成员则按照各自职能分工抓好落实。”

据介绍,清远市环委会39名委员中,除了2名委员由市政府秘书长、副秘书长担任外,其他37名委员由各县(市、区)政府及各市直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清远市环委会37个成员单位也由上述37名委员所在的各县(市、区)政府及市直部门组成。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形成环保合力。

按照规定,各县(市、区)政府对本行政区域的环境质量负责,研究部署辖区环境保护的政策措施和综合性工作方案,落实环保责任、污染物总量减排、重金属污染防治、大气污染防治等年度任务,组织实施辖区各项污染整治、环保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市纪委(监察局)负责建立环保责任追究制度,并参与对全市党政干部环境保护工作实绩的检查考评;市发改局、市经信局分别负责根据主体功能区划的要求实行差别化的环境准入和环境管理政策,协助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及落后工艺、设备和产品。

与此同时,环委会还进一步提出,要组建环保警察队伍,公安部门与环保部门协同办公,共同执法,进一步丰富环保执法手段,更好地利用司法手段解决当前行政手段难以解决的环境违法问题。

此外,清远市环委会下设办公室和专家组两个机构,其中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办公室主任由市环保局局长兼任。办公室负责处理日常工作,主要包括参与研究、拟定全市环境保护的重大政策、规定和措施,组织、协调解决全市的环境保护工作,联系各委员及其单位等。专家组负责对市环委会相应的议事事项进行专业咨询、论证、评估和审查,提出咨询、论证、评估和审查意见提交市环委会作决策参考,市环委会也可以以书面的形式授权专家组,就指定的事项、课题进行调研、论证、咨询和审查。

“环境保护涉及到方方面面,各成员单位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履行好环境保护职责,环保部门对环保工作实行统一监督管理,各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对本行业、领域的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形成各部门齐抓共管、依法防控、依法治污的工作格局。”郭峰表示说。

落实会议制度

考核“一票否决”

根据《清远市环境保护委员会议事规则(征求意见稿)》的规定,清远市环委会议事实行全体会议和专题会议制度,全体会议定期召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特殊情况下环委会主任可以提议召开。全体会议由主任或主任委托副主任召集,参会委员由会议召集人决定,会后以会议纪要的方式通报或印发相关决议。而专题会议则根据工作需要,由市环委会办公室提请市环委会主任同意后召开,由主任或委托副主任召集,参会委员由会议召集人根据会议议题确定。

其中,全体会议审议的主要事项有全市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协调解决县市区、部门之间以及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环境问题;制定环境保护工作的相关政策和研究解决环境保护发展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审议全市环境保护考评办法和标准等。

专题会议审议的主要事项有重大环境整治、污染防治等项目工作方案;污染物减排、环保联合执法等重点环保工作实施方案;重大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事项;研究解决当前环境保护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部署下一阶段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以及审议市环委会全体会议授权审定的其他事项。

“未完成2014年度COD减排任务,扣12.5分”、“未完成2014年度COD、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减任务,扣37.5分”,清远市环委会会议的第一项议程,就是宣布各县(市、区)2014年总量减排考核结果。这是国家考核各地总量减排工作以来,清远市第一次对各县(市、区)总量减排工作进行考核排名。通过考核排名为参会的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增添环保压力!

据了解,环委会一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清远市环境保护考核办法》(以下简称《考核办法》),这可以说是清远市史上最全面和最严厉的环境保护考核办法,涵盖了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大气污染防治、重金属总量减排、南粤水更清、“创模”工作等国家、省、市共6项环保考核指标。

根据《考核办法》,市直有关单位和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如出现由于没完成环保目标责任书的任务导致市级有关环境保护考核未能通过上级年度考核或考核不合格的;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被国家、省、市实施区域(流域)环评限批的,或在规定的时限内没有完成预警限批、约谈、挂牌督办任务的;或辖区内发生重大及以上环境突发事件后,未及时有效处置造成严重损失和恶劣影响的情形之一的;都将被扣除相应的考核分数。

扣分超过41分的,都将被定为考核不合格。对考核结果为不合格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直有关单位,在考核结果公布后1个月内,将向市人民政府书面说明情况并提出整改措施,由市人民政府通报批评或作出处理。

此外,为进一步强化社会监督,加强公众参与,倒逼环保工作落到实处,环委会还决议通过了《清远市环境保护监督员管理试行办法》,拟以政府雇员形式公开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环保组织成员、新闻媒体行业人员及通过推举产生的群众代表等群体内招考“环保监督员”,通过举报环境违法行为等形式进行社会监督。目前,“环保监督员”的相关后续方案还在进一步完善中。

上一篇:爱国作文:国旗下讲话下一篇:创建旅游强县动员会上的发言

本站热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