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罗女的故事

2024-04-14

红罗女的故事(共4篇)

篇1:三代剩女的故事

一句戏言,成终身之恨

说话算数是一种美德,可有时候说话太算数了,反倒会成为一种遗憾。人在年轻的时候总会有一些追求,有人追求挣大钱,有人追求美女美酒,不过很多人都不是认真去求的。许老太太当时还就真没这么想过,她20多岁的时候和她最要好的朋友拜了干姐妹,两人恰好又同一宿舍,同吃同住,真跟亲姐妹似的。那时候当学徒的不能搞对象,搞了犯错误,重的可能开除,轻的延长出师时间。那时候晚出师一年,工资就比同时进厂的师兄弟低一级。

许老太太和干妹妹都是学徒,两人聊天说到了搞对象的问题,都觉得麻烦。年轻人喜欢激动,两人一拍即合,相约做独身主义者。这对儿干姐妹还真是胆大开放,上世纪50年代你就是一辈子不结婚,也不能说自己是个独身主义者,那是资产阶级的东西。叫主义,这不是找死吗?其实她们对于什么是独身主义根本就不知道,只觉得不结婚就是独身主义。

三年学徒生活很快就结束了。没过一年,许的干妹妹就来邀请许去参加她的婚礼。许一听,肺都气炸了,心想:要这样,当初你就别和我盟誓独身啊?许存心要给背盟毁誓的妹妹一点颜色看。据上辈人介绍,许在当时可以说是很漂亮的姑娘,逼近1.7米的大个儿,皮肤白皙,走在厂子里面回头率很高。妹妹婚礼那天,许去得稍晚,正是最热闹的时候。许走到干妹妹跟前,伸手连抓带打,声言干妹妹背叛了她们的拜把誓言。好好的一个婚礼,生生让许给搅和了。从此以后,许身边的人都知道许不好惹,脾气太大,而且没里没面儿。许背地里也托人找过对象,可是人家一打听她那光荣历史,心里头都犯怵,说这么冲动起来不管不顾的女魔头,谁敢娶她?

年轻的时候还好,60年代人们还在为吃饭犯愁的时候,许一个人挣钱一个人花,衣服从来没买过,走哪儿都是一身工作服,没别的花费,手里攒了不少钱。星期天一个人下馆子。有一次,许下完馆子还没回厂里,人家电话就打到派出所了,说有一个人开销与收入、身份不符,请查一查是不是坏人。

我工作以后和她聊过一次天,她说年轻的时候容易冲动、太较真、太钻牛角尖,对人对己都不是好事。我猜想中年以后的许可能悟出了男女之间的道理,可惜晚了。听说许临终的时候说了一句话:“一生最对不起的是干妹妹,最大的遗憾是没做过母亲。”

为找干部误一生

50岁上下的人都知道,革命工作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这是我们年轻时候总听到的一句话。可是就在那个年代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也不相信这种简单的说教。否则就没有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了。人生而平等,凭什么你就干那个体面的工作,我就干这个不体面的?赵桂兰就是这么想的。她打20岁进厂,被分配到操作工岗位,作了一名操作女工。那年月,要想在工厂里面改变自己的身份,有两条路:一个是踩着人肩膀往上爬,多扎针,多打小报告,牺牲身边人,自己好进步。先弄一个以工代干,然后转干;再一条路就是女工嫁给有干部身份的男人,起码弄一个干部家庭。弄好了,说不定自己也好转干。赵桂兰没有前边那本事,她这人也挺本分,觉得那样良心有愧,不如走后一条路好。赵桂兰自打二十二三岁的时候就开始找对象,她什么要求都没有,就一个标准:对方必须是干部身份,以工代干都不考虑,因为有人代了一辈子的干也转不了正,到头来还是工人。你别看赵桂兰自己是工人,她说她最看不起的就是工人。

赵桂兰的一个朋友跟我太太认识,我们刚结婚那会儿,这人就过来托我们俩帮赵小姐找对象。我那时候当教师,老在文化圈里混,正赶上我参加一个文学沙龙,有一哥们儿虽说不是干部,可也是某工厂车间团支部里的人。这种人你别小看,弄好了日后转干的机会最多。小哥们儿27岁出头,正合适。我觉得这条件还可以,即使今天不是干部,以后说不定就弄到单位团委去了,于是跟中间人说了。还不错,赵桂兰还真同意见。据说是看在朋友的面子上,不管看谁的面子,见了,不管成与不成,这忙就算帮了。见了几次,朋友告诉我们说不成,赵桂兰还是嫌我们介绍的不够档次。这事过去十好几年,我们孩子上初中的时候,我们见过赵桂兰一次,是在一个大型商厦里面,问了问,她还是单身。这十几年她也没闲着,一直专心地找有干部身份的男友。见过好几个,人家对她的身份不满意。三十好几的时候赵桂兰好像明白了一些,说只要人好不是二婚就行。可是她都三十几的人了,三十好几还不是二婚的,哪儿找去?我介绍的那哥们儿,后来当了一家中型企业的办公室主任,有房有车,孩子都不小了。去年赵桂兰的朋友来跟我们说,找退休的也成,只要没拖累就行。说真的,我们都这把年纪了,哪儿给她找去?

几天前太太跟我说在街上又碰上赵桂兰了,她现在还真后悔了。原来前些天她一人在家,突然犯晕,一头撞到门框上,自己磨蹭了好半天才挪到电话旁,叫来急救车。到医院后,大夫说是血压高弄的。她自己说挺后怕的,要是哪天歪那儿,家里没人,等大夫来了还不知道自己还在不在呢。

赵桂兰觉得自己这一辈子还挺委屈的。她说:“我就是不想自己家是工人,这哪不对啦?老天爷就这么罚我。”她说她的几个姐妹都嫁了干部,现在都过得不错,“当年,她们都没我漂亮。”

第二代剩女,绝大多数都是在追求改善社会身份,继而改变生活条件上陷入误区,时机错过。那个时候干部与工人的收入上差别不是很大,但精神生活上的区别是本质的,尤其在社会上对他们各自生活的看法,完全不同。

没有房车,遂成剩女

二代剩女为了改变身份,可以放弃属于自己的很多机会,不管怎么说都还是属于自己的东西,不管苦乐都还是自己的。可是到了这第三代,很多女孩子却为了身外之物而成为剩女。我还就真见识过这样一位女孩,是我邻居家的,可以说是我看着她长大的。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现在她爸妈再见着我,没有别的话了,就是一个劲儿地说孩子找对象的事。本来曾见她和一个小伙子挺亲热的,我还和太太说,你看人家找的多棒的一小伙子,看上去像个老实人,是个过日子的人。后来才知道,俩人吹了。她妈说:“我们闺女,不能找没房没车的人。”我说闺女是咱们看着长大的,这忙不能不帮,等我信。

我就找了我一富裕哥们儿,见了面,开门见山,我说帮个忙,给找个好点的对象。我说:“就两条:一个要有大房子,全款买的。再一个要有20万以上的车子,不论品牌。”哥们儿一脸惊异的神色看着我,我都让他看毛了,没想到哥们儿给我来了一句:“这女的是二婚吧?”给我气的!

哥们儿说:“你先别急,听我给你分析分析:没结过婚的女孩子,都找职业好的,即使现在没房没车,以后可以挣房挣车。二婚的就不然了,岁数大了,逮着什么是什么,也不想再奔了,有房有车,结婚就捞下了。”这还是句实话。

哥们儿分析说,30岁的男的,有钱没钱差不多都结婚了,就是有剩下的也不会找一般大的,起码要小两岁。满足那两个条件的得40岁上下了,差不多都是二婚了。“我有一哥们儿,42岁,离过两次。这人有钱,买房买车都不打磕绊。人是好人,就有一毛病:太花……”

我回家跟太太商量,还是别帮人家找了。后来听说女孩通过婚介介绍了好几个,都是符合她条件的,可都是见两次面,吃两次饭,就没了音信。婚介费花了不计其数。

当今的剩女有一个共同的原因,就是希望结婚时家庭物质生活能一步到位,不论其诉求的内容如何千差万别,都和这有直接关系。但是适婚年龄段对于男女来说是约定俗成的,过了这个阶段,就有成为“剩”的危险。“富二代”“星二代”“官二代”能一次性比较好地解决物质追求,可是这些个“二代”能有多少?与处于适婚年龄的女生们相比,其数量太微乎其微了。所以二三十岁的女生们,所能面对的男生差不多都处于创业初期或是创业尚未开始的阶段,他们无法实现一步到位的家庭物质生活。合理的应对婚姻之策是,不要只看眼前的条件,而是在基本条件满足的情况下,看这个男生候选人有没有发展潜力,有,两个人一起努力,用不了多久一样可以过上很美满的日子。

现在就是剩下了的,也不要怕,由来已久的事也不是今天才遇上的情况,不用总是放在心上,纠结不快。老话还说了,婚姻也是一个缘分的事情,你的缘分来了,想挡也挡不住。

编辑/王文娜 wangwenna@yeah.net

篇2:学霸女的爱情故事

那是一个没有网络和手机的年代,宿舍里的電话,就像某些银行的客服电话,永远难以拨通。书信成为学子们通用的沟通方式,尤其是对不在同一座城市的人们而言。

大二下学期,我在学霸女的宿舍里,看到厚厚的一摞信,她直言是我们高中同班同学所寄,暂且称之为A吧。A在追她,我真为她高兴——A是我们班的大帅哥,而且学习也不赖,球踢得也好,虽然和学霸女不在同一座城市,但绝对值得考虑。

谁知学霸女看上去无动于衷,指着厚厚的一摞信说:“你喜欢他就拿去吧,里面有他的联系方式。”我挥起拳头,向她背上砸去——当然,这一拳没有落下去。我警告她:别等想通时,蓦然回首,那人已与别人牵手。

学霸女说,A是不错,可她却不是他的女神。

原来,那一封封信里的仰慕之情,略带夸张的赞美与表扬,让学霸女觉得是一种幻觉,求爱信是写给自己的,可是信里描述的那个女孩,却明显不是自己。显然,A并不是特别了解学霸女,虽然同窗3年,但学习紧张,他和学霸女之间的交流有限。

“他喜欢的不是我,是他自己勾勒出的一个虚幻的女孩。学习好的女孩子,也一样会有小脾气,小性子,也会哭会闹会吵。”学霸女说。

学习好的人,悟性也好,学霸女看问题果然透彻。一个男孩在追一个女孩的时候,把她捧得那么高,等二人真在一起了,女孩肯定不好意思损害被塑造出来的完美形象;而女孩一旦展现真实自我,男孩必然也会感受到巨大的落差。学霸女不想背负太大的压力,也不想看到另一个人失望,于是将别人眼中的女才男貌扼杀在摇篮之中。

大三的时候,学霸女恋爱了,男朋友是她的大学同学B。B首先看到的是学霸女的丢三落四——他捡了她的图书馆出入证并还给了她,当然爱情开始得没有这么快,序幕而已。但缘分来了,挡也挡不住。一个雨天,在去图书馆占桌的路上,学霸女滑了一跤,伞滑到路中央,她的裙子湿了一片,双手是泥,好像还有小石头扎到了她肉里,场面有些狼狈。她龇牙咧嘴的样子,刚好被B看个正着,人家绅士般伸出手去拉了她一把。爱情的种子就这么悄悄发芽了,情节开始展开,学霸女开始追B。

用她的话说,一个目睹了她的坏毛病和尴尬样的人,如果能够追到手,绝对可靠和值得珍惜。很多时候,为了达到某种效果,需要欲扬先抑,她不需要再费尽脑筋特别设计了,缘分为她安排好了一切。

如今,大学毕业近10年,学霸女和B组建的小家温馨幸福,一个依然丢三落四毛手毛脚,另外一个则对此习以为常。

篇3:“卖词救父”瘫痪女的爱情故事

花季少女因病瘫痪,刻苦自学爱上诗词写作

方华清1972年11月29日出生在安徽歙县深渡镇农村,父亲方利荣是一位中学教师,母亲庄祥花在家务农。在方清华出生8个月时,被诊断患有脊髓灰质炎。从幼年开始,她行走就异常艰难,勉强上完小学三年级不得不辍学了。14岁那年,又一场大病,使她再也站不起来了,10个手指头只有两个食指能动,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瘫痪后的小华清彻底绝望了,她整天呆呆地坐在家里,甚至想到了以死来解脱极度苦闷。绝境中,是亲情挽救了她。当教师的爸爸,给她讲张海迪的故事,鼓励她:“孩子,爸爸相信,你有勇气和能力做安徽的海迪!”渐渐地,方华清心头的坚冰开始融化,决心自立自强,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方华清开始艰苦自学。在自学过程中,父亲为她订了几份报纸和文学杂志,她渐渐喜欢上了文学,特别是对诗词产生了浓厚兴趣。

2007年年初,父母花了1300元为女儿买来一台二手电脑。从此,方华清用仅能动弹的两个手指,学会了五笔打字,半年后居然一分钟能敲出80个字。她将自己对生活、对生命的感悟,融入到创作的一首首诗词、一篇篇散文和随笔中。短短两年间,方华清不但利用电脑在网络上发表了100多首诗词和散文,还在网上学习词牌格律。她的作品淡定自然、灵动婉约,受到了广大网友好评。

就在方华清的诗词创作有所收获之时,她的父亲不幸病倒了。2007年7月的一天,方华清的父亲方利荣被诊断罹患口腔癌。此时,妹妹已出嫁,弟弟在外打工,父亲是整个家庭的顶梁柱,面对这晴天霹雳,方华清和妈妈哭干了眼泪,巨额的医药费让全家一筹莫展。几天后,妈妈和弟弟带着四处筹借的3万元钱陪父亲去杭州治疗。父亲在杭州手术住院一个多月后,返回老家保守治疗。

“卖词救父”感动众多网友,自尊自立自强收获爱情

2008年5月,方利荣病情再度恶化,当地医生建议去上海一家医院治疗。无奈之下,母亲卖了一幢房子才换来3万多元,离医院要收的6万元还差一半。作为长女的方华清,此刻心里非常难受。可是,她又能为这个负债累累的家做些什么呢?经过几天冥思苦想,方华清决定把自己写的诗词结集出版,用稿费为父亲治病。5月底,她将自己发表的80多首原创诗词,结集成一部《罗浮堆雪》的诗词集,同时以“罗浮月影”为网名,在网站上发了一个“卖词救父”帖子,希望有好心人买断这部词集的出版发行权。

方华清“卖词救父”帖子发出后,得到了很多网友关注,各地网友共捐款11500元,解决了方家的燃眉之急。

2008年9月26日,方利荣结束上海化疗回到老家休养。可是,方华清的努力并没能留住父亲离去的脚步。同年11月1日,方利荣辞世。

父亲走了,方华清决定出版自己的诗词集,作为对父亲最好的祭奠。令人欣慰的是,方华清作品经网络传播后,到2008年11月底,已有近3000名网友发帖表示要购买《罗浮堆雪》一书。2009年年初,方华清的第一部诗词集《罗浮堆雪》由北京一家出版社出版,词作家冰洁为她的书写了序言。2009年年底,方华清被中央文明办评选为年度“全国孝老爱亲好人”。

从此,方华清成了当地的名人,很多学校邀请她去做励志报告,各界人士纷纷向方华清购买诗词集。2010年,方华清用卖书的钱,还清了父亲生前治病欠下的3万元债务。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7.1级地震,方华清立即拿出自己的300本书在歙县县城为灾区义卖。当方华清亲手把义卖所得7000多块钱放进募捐箱时,她为自己能够回报社会而欣慰。

早在2008年6月,方華清“卖词救父”的故事被网络传播后,随即引起了在沈阳一家餐馆打工的吴旭春的关注。吴旭春是内蒙古鄂温克人,1977年出生。小时候一次意外,他被树枝扎伤右眼导致右眼失明。看到方华清“卖词救父”的故事后,吴旭春深受感动,于是,他加了方华清的QQ,并留言:“你好,我叫吴旭春,从网上看到你的故事,很想帮助你,请相信我的真诚。”方华清回复表示感谢后,吴旭春又打电话与她沟通:“华清,你并不孤单,我一定会到歙县去看望你!”方华清婉转地说:“你的好意我心领了,你给予的问候已经足够。”“不行,我一定要来,否则我会寝食难安的!”命运多舛之际,一个陌生男子如此关心自己,方华清的心底不禁荡起层层涟漪。

经过半年网络交流,2008年年底,吴旭春辞工坐上了南下的火车。40多个小时之后,他来到了歙县深渡镇深渡村河东路49号一幢普通农家门口。站在屋外,吴旭春清楚,自己将面临的是终身的爱和付出。此时,屋里的方华清紧张到了极点,她害怕会让对方失望。当吴旭春径直来到她身边时,方华清轻轻地问:“你来啦,路上累不累?”“能不累吗?”吴旭春微笑着说,“我可要坐下歇一会。”这个男人给她的第一感觉是老实可靠。

第二天早上,吴旭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推着坐在轮椅上的方华清走上了村外小石桥。“你需要多晒太阳,多在太阳下活动。”“是啊!”方华清惬意地伸伸胳膊,让纤细的双手伸出袖口,接受阳光温暖的抚照。下了桥上了公路,吴旭春步伐加快,清凉的风细细拂面,方华清觉得好舒服,她的一颗心像飞起来一样。“你推着我跑,行不行?”吴旭春笑笑,推动轮椅大步奔跑起来。风从耳旁掠过,吹起方华清的短发……

nlc202309090630

心心相印喜结连理,携手创造新生活用爱心反哺社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相处,吴旭春留在了小山村。他在镇上一个工地上找了活,不去上工的时候,他就用轮椅推着方华清到处走走,帮她活动活动手和腿。

一个农村重度残疾女孩,通过网恋找到男友,在平静的小山村成了一桩特大新闻。“他们肯定没啥好结果!”面对世俗的眼光和流言蜚语,吴旭春和方华清坦然面对。吴旭春的到来,改变了方华清的生活方式,使她的心情更加开朗阳光。她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鄂温克勇敢的骑士啊,你是我生命绚烂的太阳,我是你阳光下怒放的山茶!

爱情瓜熟蒂落。2009年5月1日,方华清和吴旭春这一对命运坎坷的有情人终于喜结连理。

婚后3个月,在原新华社记者张大诺老师悉心指导下,方华清开始埋头创作一部以亲身经历为蓝本的20万字自传体励志爱情小说,书名叫《马头墙里的向阳花》。方华清说:“辞海里有解释,向阳花是向日葵的别称,自己虽身在小小院墙之内,但永远都会仰头眺望,热爱生活,珍惜生命,渴望爱情。”写作之余,方华清和丈夫在热心人士帮助下开了一家淘宝网店,主营黄山特产补贴家用。

在创作和经营网店的同时,为回报社会,方华清还成立了一个“同在一片蓝天下”——残疾人心灵关怀QQ群。加入这个群的都是残疾人,方华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鼓励残疾朋友不要气馁,不要向命运低头。

2011年5月,方华清在浏览新闻网页时,发现陕西铜川一个名叫刘正利的39岁残疾人,其人生轨迹几乎就是她的影子。刘正利在一次意外事故中身受重伤,导致下肢截瘫。他出院不久,父亲因胃癌去世,妻子也离他而去。为了解决自己和儿子的生活问题,刘正利开了一个日用品小杂店,并坚持创作一部自传体长篇小说。同病相怜,方华清想帮他买一台笔记本电脑用于写作。于是,她发帖呼吁爱心网友募捐。没想到,只经过短短14天,就收到爱心捐款21笔,总计3600元。吴旭春立刻买了一台联想笔记本電脑,给刘正利寄去。

2012年夏天,方华清创作的20万字自传体长篇励志爱情小说《马头墙里的向阳花》,由中国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至2015年已销售数万册。与此同时,方华清的另一部长篇小说书稿也已完成大半。

目前,方华清和丈夫吴旭春在新安江畔的深渡镇老家,经营着一家拥有10多张床位的农家乐,收入相当稳定。方华清的黄山特产网店,也经营得风生水起。方华清说:“等家里的条件再好些,我们准备带着辛苦一辈子的妈妈一起去看大海,看大草原。”记者问吴旭春,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支撑他拥抱苦难,携手方华清? 吴旭春认真地说:“我和华清都是从小吃苦长大的,有爱相随,苦就会变甜!”

篇4:吴琼四月演绎《红罗帕》

记者近日从北京妙人影视有限责任公司获悉,由著名黄梅戏演员吴琼主演的大型黄梅戏舞台剧《红罗帕》将于4月底在北京上演。《红罗帕》是根据黄梅戏三大名剧之一《罗帕记》改编而成,《罗帕记》在六十年代就与《天仙配》、《女驸马》齐名享誉大江南北。故事曲折感人,唱腔委婉动听。1981年曾由黄梅戏大师王少舫先生在北京领衔主演,时隔近25年,吴琼将与著名黄梅戏演员张辉再次为我们重新打造全新的《红罗帕》,不知会给人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据“妙人影视”吴启静介绍,大型黄梅戏舞台剧《红罗帕》此次进京展演,首先在音乐上,更加突出并保留了黄梅戏独特浓郁的古朴之美,在此基础上,还扩充了大段核心唱腔。其次,在舞美、服装、灯光、造型上也与传统的《罗帕记》有着更大改进。

当然,《红罗帕》与《罗帕记》最大的不同还是《红罗帕》更加注重人物内心的描述,人性的刻画。传统《罗帕记》中陈赛金与姜雄只是主人与仆人的关系,姜雄是以一个小丑行当出现在观众面前的,把这样两个距离太大的人物关系扯上“情人”显然剧中人无法接受,观众也不会信服。而《红罗帕》将他们处理为世兄关系,姜雄由于得不到赛金的爱,心生嫉恨,恰恰,王科举虽然是满腹文采,却只看重虚假的礼仪,听信谗言,藐视生命,所谓“金盆打碎,分量还在”。由此产生了一系列戏剧冲突,人物命运转折。

上一篇:代班主任工作总结下一篇:安全知识竞赛抢答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