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路遥人生读后感

2024-04-30

读路遥人生读后感(精选8篇)

篇1:读路遥人生读后感

浅读路遥《人生》

我并不十分喜欢路遥的小说,虽然迄今为止我只读过《平凡的世界》和《人生》。我不太喜欢抓住某个作家不放,读全或者读大部分某一个人的作品,我更倾向于细细品读他们的代表作然后对该作者留一个大概印象在脑海里,对于只求顿悟不求深思的我来说,如此阅读,省时省力。

昨夜与一师妹网络聊天,谈到路遥的小说《人生》。这本书我早已读完,也曾与将此书推荐给我的这位师妹有过约定,读完后第一时间与之分享心得,然而由于实习、签约等琐事耽搁了,拖延至今,其实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我并不喜欢这本小说。

围绕高加林和刘巧珍的情感纠葛,在夹杂着各方面的东拉西扯中,师妹与我达成了一项共识——这是一个由寂寞引发的悲剧。高加林后来选择“抛弃”刘巧珍并不是干了坏事,反而对于一段错误交集的斩断是为了不让更大的悲剧发生。我猜测女性读者大概会天然地站在刘巧珍一方,对高加林嗤之以鼻,然而我认为这只是女人对于女人的同情分在起作用而已。师妹的立场,佐证了我的猜测。

高加林和刘巧珍的短暂结合,是一场彻头彻尾的错误,所以趁早结束其实是正道。我不敢想象一对思想永远不在同一个维度的男女,一起相处一辈子,将是怎样的尴尬与无奈,这就是中国人千百年来一代一代夫妻之间凑合着过的又一次延续吗?刘巧珍给予高加林的爱可以淹没全世界,但不足以支撑一生婚姻的幸福。没有共同语言的两个人,是连朋友都做不了的,如果非要做夫妻,那将是怎样的阴差阳错。那么,高加林在处理和刘巧珍之间的关系时的所有举动都是合理的吗?并不是。因为,他从一开始就铸成大错。他不应该在被剥夺掉民办教师的身份后,因为空虚寂寞而接受刘巧珍。我想他肯定知道,自己和刘巧珍很难修成正果,他有他的梦想,有他的才华,认为自己总有一天可以再走出这穷乡僻壤,那么,你为何还要轻易开始一段看不到远方的“爱情”?事实上,我觉得高刘的结合只是刘巧珍单方面的爱慕恰巧遭遇了高加林精神的空虚,根本不能用“爱情”两个字来标注。高加林后来的“移情别恋”“抛弃巧珍”我是表示理解的,而他轻易坠入巧珍的怀抱,没耐得住寂寞,寻求失意、空虚里的一份慰藉,才是让人唾弃的。

高加林的感情历程里,除了“耐不住寂寞”,还有一条同样也会拉低他的形象。当他在给自己找理由去爱黄亚萍而不是刘巧珍的时候,他有一条特别功利的想法——我可以到大城市去了,我有更好的前途了。这也许是路遥跟琼瑶的差别,琼瑶故事里的爱情,那必然是纯纯的爱情,不参任何杂质的真爱,然而,高加林内心的想法使得爱情熏上了铜臭。他跟黄亚萍有着共同的学识,共同的思维节奏,共同的语言方式,共同的喜好,共同的校园经历••这些许许多多共同点构成了高、黄两个在一起要比高、刘在一起会更有滋味、更幸福,他们之间唯一匹配不上的,是家庭背景,但是我认为在两个独立有学识的青年之间,家庭背景的差异不会带来太大问题,时间,会让他们之间的共同点发酵出足够的默契,并填平两人之前的差异。

爱情这件事情,也许我总是想得太理想化,很多实际问题没有被考虑进去。但是既然是“爱情”,这个写出来,念出来,听上去,都会有神圣感的词汇,怎能叫人不对其抱有梦幻期待?《人生》中,也许

高加林和刘巧珍能在山窝窝里过一辈子,但是可曾设想过,这会是两个思维上背道而驰的人组合起来的无趣婚姻,更会是高加林梦想和才华的坟墓,即使,它会很牢靠。这样的“人生”,你想要吗?

篇2:读路遥人生读后感

这两件事使我想到文学阅读中的两个现象。一是一个人读一篇作品总容易受自己价值取向的影响。读《平凡的世界》的那位,因为正处于找工作难的境地,因此他需要坚毅顽强的精神,自然很容易从孙少平身上看到这一点。一是大众读者包括青年学生常常习惯于从道德的角度评价作品中的人物,而不能进一步思考作者要表现的更具广度的社会生活,不能进一步思考作者要表达的更具深度的对生活的看法。

我是通过《人生》“认识”路遥的。开始在杂志上读到这篇小说,后来又看了根据小说拍的电影,从此对路遥有了特别深厚的感情。他的五卷本全集出版后,我买了一套精装的,不知什么时候谁借去了《人生》所在的第一卷再没还给我,我只好重买了一套。除此之外,我还先后三次买了《平凡的世界》送给对文学有爱好的学生作为毕业留念。

读路遥的作品,感觉得到他是一个用全部身心、用血泪进行写作的人。对自己笔下的人物,他倾注了全部感情,不论是孙少平,还是高加林,还有那个刘巧珍,以及生活在农村的那些父老乡亲,哪一个不是作者深为同情的人物?读他的作品,你还感觉得到他是在抒发内心一种强烈的呼唤,希望这个社会更加公平,更加人道,更加有利于弱势群体的生存。正因为是为此而写作而不是为稿费而写作,路遥才令人痛惜地英年早逝,而且死后其养母一度陷于贫困。出于对路遥的崇敬,我对他由于受时代影响在语言方面存在的过于直白、甚至某些地方宣传味太浓这些不尽如人意之处都不愿、不忍而且觉得不该计较。

我也是在路遥描写的那个时代、那种环境中度过自己的年轻岁月的,因此对孙少平、高加林的生活苦难和内心痛苦很容易产生共鸣。我曾经在一篇回忆性散文中写到过,什么人最痛苦?没读多少书,也不知道外面的世界的人,不知痛苦;书读得多,又进入了外面的世界的人,没有痛苦;痛苦的是那些读了一些书、又知道外面的世界、却只能“窝”在乡下一隅的人!

更有感受的是,《人生》所写的是一个人们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我对现在有些人动辄就拿“毛主席那个时候”如何如何来反衬当下社会弊端极为反感。这样说的不外乎三种人:要么是那个时代的既得利益者,改革开放使他们失去了(或他们觉得失去了)某些东西;

要么是没有受那个时代的苦,“站着说话不腰疼”;要么是视野有限,找不到横比的参照物,于是只知道纵向地拿过去来对比。当然,《人生》描写的时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典型的毛泽东时代。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获得平反并重新被任用,农村里有明有暗的搞起了单干……从这些情节来判断,那时文化革命高潮时期已经结束,中国已经迎来变革曙光。那么我们可以把它看做毛时代和改革开放时期新旧交替的年代。

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年代?我们可以从一些情节窥见它的端倪:高加林民办教师被顶替,巧珍因为是个女孩儿没有读过书,高玉智一复职马上就有人把高加林安排到县广播站当记者……不过对于故事中的主人公而言,最大的现实问题是中国社会还处于农村和城市的撕裂状态,我们一系列造成这种撕裂的政策制度都还牢牢地控制着整个社会的结构和管理机制,也控制着所有的社会成员。因此,一个人只要出生在农村家庭,那他基本上就只能一辈子做农民(我记得当时农村青年倒有一条出路:当兵。不知道为什么高加林那么好的体质却没有走这条路)。当民办教师算是取其次:虽然也是记工分,虽然收入只是跟完全的农民不相上下,但是它可以让你的知识有用武之地,可以让你避免高强度的体力劳动(我至今记得有一次公社书记在教师会上批评的话:“有的民办教师还闹待遇,你总不会日晒雨淋吧?”)。高加林的民办教师被下之后,他无论是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都陷于无望境地。那时没有高考,没有公务员考,没有个体户,没有进城打工

——他是什么出路都没有。有时候我不禁联想,这种残酷的身份制度不跟魏晋南北朝门阀制度差不多吗?这是一种严重窒息生机、消磨社会发展动力的制度。但是今天想来,当时这种残酷的身份制度其实是有它产生和维持的原因的。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我们把社会的“可控制”看得比“可发展”更重要,而“文化革命”不过是这种观念发展到极点的产物;又由于多次政治运动尤其是“文化革命”对生产力的破坏,国民经济及其薄弱,国家无力为农村人口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于是农民便堕入自生自灭的状态。高加林生活在这样一个时代,他完全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当民办教师不由他,离开教师队伍不由他;进城当记者不由他,清退回农村不由他……他就像一只没有船舵没有动力的舢板,完全听任波浪的起伏而抛上去和跌下来。他的主观努力毫无用处:当老师认真教书,还是被下了;当记者不避风雨,还是被退了。

一个有知识的人陷于这种境地,其精神之痛苦是我切身感受过的。《人生》中最感人的描写,我觉得莫过于高加林进城卖蒸馍的路上练“吆喝”的那一段,它让我这个读者潸然泪下。当然,高加林进城掏粪的那一节也是写得很精彩的,把一个受歧视又不愿失去尊严的农村知识青年的心理活动写得入木三分。

这样的生存环境毁灭了不少有发展潜力的人,刘巧珍就是被毁灭的人之一。她天资聪颖,却没有读书的机会;她仰慕有文化的高加林,而且得到了她苦苦追求的爱情,却最终因为高加林成了城里人而自己仍然是乡里人而分手。

高加林与巧珍的感情纠葛是小说里的重头戏。只要稍为有点深度的人,大概都不会把把高加林看成当代陈世美。作者对他的态度与其 说是批判的,不如说主要是同情的。高加林一开始对在村里被称为“能人”、又与书记高玉楼结为亲家的刘立本这个不识字的二女儿并无好感,可是巧珍替他卖蒸馍的举动大大地感动了他。我想,任何一个处于这等孤苦无助境地的人恐怕都可能被这样一种雪中送炭的温情所融化。在两人相处的日子里,高加林也偶有发现两人在见识、观念、情趣等方面不和拍的时候,但是他觉得“既然我亲了她,就应该对她负责”。后来高加林重逢了中学同学黄亚萍,试想,一个在中学时代口不离国际时事的人,怎么可能不与这个能写诗的黄亚萍碰出火花,而能够与告诉他“家里母猪又下了几个猪仔”的刘巧珍说话投机?何况当初就对高加林心存爱慕的黄亚萍这会儿又发动了如此猛烈而持久的主动进攻?作者之所以这样如此细致地写出“情变”过程,就是为了给高加林找寻可原谅的理由。高加林和刘巧珍都是悲剧人物,制造这个悲剧的祸首主要不是当事人的道德,而是那个社会环境。如果谁不能为高加林掬“一把辛酸泪”而只能伸出你的“千夫指”,那你支配看台湾影视剧。

读路遥的小说时我不禁想,一个作家最重要的是他必须有两颗心。

篇3:浅析路遥《人生》

该作品所处文学史阶段从文学类型上划分为“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三种。其中, “反思文学”的思考在于“‘文革’并非突发事件, 其思想动机、行为方式、心理基础, 已存在于‘当代’历史之中, 并与中国当代社会的基本矛盾, 与民族文化、心理的积习相关。这种历史反思, 以对现代化国家的热切追求为基点”——这个基点也正是后来“改革文学”写作的主要内容。

对城市、乡村改革和现代化的呼唤在《人生》中有鲜明的体现。同时也是他在社会经济改革的大背景下对社会的一种希冀。不管是小说里主人公高加林还是本身身处这个时代的作者, 文本各细节都表达了对乡村、城市发展进步的渴盼。而这个时期三种类型文学都有的共同特点则是:作者的主体意识增强在文本里体现出来, 包括对感性体验, 人物性格、命运的独立性的尊重, 避免纯粹为了表达观念而写作的模式。文本各个人物的细腻思想情感、心理描写, 以及合理的命运发展即是。

而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 路遥的《人生》则被划分为知青题材的小说, 这样的划分也有合理性。

首先, 知青即知识青年, 指从1950-1970 末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 这些人大多数实际上只获得初中或高中教育。其次, 从《人生》的内容和主人公的身份来看, 主人公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 就在公社的学校教了三年书, 然而书记明楼为了自己二儿子三星的工作, 只好撤掉高加林的工作, 由此, 高加林被迫从一个知识分子转变成一个农民, 这一点是符合知青的概念的;后来由于叔父的关系得到了进城工作的机会, 然而命运弄人, 最后高加林又被迫重新回到了农村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 这一点同样符合知青的概念。文本分析同样可从以上划分的两个角度进行。

首先, 从内容的角度来看《人生》——即把小说主题:对农村改革的呼唤作为分析的重点。小说中有三个典型的例子: (1) 巧珍刷牙遭众人耻笑; (2) 高明楼给刘立本灌输文明恋爱观; (3) 漂白粉事件。第一个例子中, 巧珍刷牙被思想古旧、不习惯现代文明的村里人嘲笑“好好个娃娃, 怎突然学成了这个样子?一天门外也没逛, 斗大的字不识一升, 倒学起文明来了!”蒙昧的农村人把文明作为有文化、有知识的人的特权, 甚至认为是伤风败俗、破坏祖先规矩的事情, 由此, 农村的封闭、文明观念的落后就一览无余了。而例二中, 刘立本虽然是因为看不起高加林, 但同时也是严重的未开化的封建思想在作祟——“狗屁恋爱!连个媒人也没请, 黑天半夜在外面鬼混, 把先人都羞死了!”所谓的媒妁之言, 不赞成自由恋爱。 (这一点在后文的高玉德拉着高玉智给先人下跪中农村的重视祖先的宗法观念也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例三最能表现农村人因知识欠缺, 对文明的骇怕, 所以重祖先神明的思想被“理所当然”地放大——加漂白粉是想要全村人的命, 把龙王惹恼没水喝, 甚至把讲道理的巧玲骂哭了, 后来经由村里有威望的高明楼一解释, 全村人才信服 (由此也可见没有知识的人对权威的盲目迷信) 。其次在这些内容中, 高加林作为“农村改革”和文明进步的代表, 从他的角度表现出知识分子在农村企图改变愚昧落后思想的心理。

其次, 从主人公的角度审视文本。小说主要是通过细致的心理描写来表现人物形象和他本身的思想。如高加林被撤下教师之后痛苦无奈地只能承认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了, 甚至怕看到工作生活了三年的文明的县城……文中还有对高加林对县城的向往进行详细的刻画——“亲爱的县城还像往日一样, 灰蓬蓬地显出了它那诱人的魅力。他没有走过更大的城市, 县城在他的眼里就是大城市, 就是别一番天地。他对这里的一切都是熟悉的、亲切的;学校、街道、电影院、商店、浴池、体育场……生活是多么丰富多彩!”高加林虽然被迫回到农村, 但是对于县城文明进步吸引人的一切, 他仍是恋恋不舍以至于一心想摆脱落后的农村生活。他把“衣服整洁笔挺, 满身的香皂味, 胸前骄傲地别着本县最高学府的校徽。”看作是文明的标志, 即使是回到农村, 也仍然保持自身的卫生干净, 但是他这一个个体, 并没能把整个农村的顽固落后的习惯改掉。文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随着经济的发展, 通过教育进行知识的学习, 才有可能促使农村的进步与发展, 这一点, 高加林和巧玲都是很好的示范。

另外, 作者除发出文明进步的呼声, 并非一味批判农村。路遥本身出身农村, 因此在《人生》的字里行间, 仍然饱含着乡土眷恋以及对忠厚朴实的劳动人民的敬佩。虽主体意识增强, 但书写仍是为作者“发声”, 会有潜在意识的渗透。文本中高加林与巧珍的恋爱、对巧珍的态度;回到农村后经过几天渐渐适应的农村劳动;又一次被迫回到农村时乡亲们的真诚安慰与德顺老汉富有哲理的安慰的一番话都表现了农村虽然落后但是与县城和那些所谓“进步”的官员的冷酷、谄媚奉承、玩弄手段不同的是, 仍然有深厚的人情、良心。这似乎是真善美价值观的流露——在文明开化、改革进步的同时, 保持人与人之间的真情, 良心贵于利益。

除内涵与思想价值之外, 人物形象塑造也独具特色:命运多舛富有雄心壮志的知识分子高加林、为爱牺牲的善良少女刘巧珍、自谓清高自私的黄亚萍、只顾个人利益的“能人”刘立本和高明楼、开明乐观忠厚的德顺老汉等等。他们栩栩如生并在作者设置的命运安排下活动。高加林和巧珍是这个时代的悲剧, 命运像过山车把他们送到云端又让他们跌倒谷底, 高加林富有雄心壮志, 但是官员的腐败以及时代的把关使他无法实现自己的宏图壮志, 他是一个复杂的圆形人物, 既有渴望追求新生活的志向, 但仍有农民的憨厚质朴;而巧珍, 则是在顽固不化的家长制下被剥夺接受教育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这一点在追求爱情的时候遭遇了挫折;黄亚萍出身良好, 性格孤傲热情愿意为爱做物质方面的牺牲, 但是内心却看不起劳动人民, 为了自己的面子她又是自私的 (这一点与高加林挑粪时受到贵妇人一般的克南妈的鄙夷是相似的) ;刘立本和高明楼则是时代的“幸运者”, 一个有钱一个有势, 但是前者势利后者自私, 前者是农村顽固不化的代表, 而后者又同时清醒地意识到在时代变革的洪流面前是完全抵挡不住, 这也从侧面说明了社会变革向前发展是必然趋势;与刘立本相比, 德顺老汉是愿意融入时代进步的农村代表, 并怀揣良心的缩影, 寥寥几笔却也足矣。

这些人物形象的塑造, 是为了构成小说的完整丰满的情节, 也推动了主人公高加林跌宕起伏、曲折人生的发展。小说生动展现了社会变革大背景下农村的变化与知青的生活, 这与路遥对“城乡交叉地带”人们生活的了解密不可分, 而通过思考呼吁农村、城市现代化的发展, 是作者对时代进步寄予的希望。

参考文献

[1]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7.

篇4: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人生》发表于1982年,作者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小说主人公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构成了其以写实为主的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我认为,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对高加林这一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描写,由此体现出高加林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那种艰难选择。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别多操心家里的事,可泪水却在巧珍的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地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和悔恨的眼泪……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认为不是,或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部揭露生活阴暗面的小说,从作品立意的高度来看,我认为不是,或不完全是。有人说作品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见新忘旧、喜新厌旧的卑鄙小人,也有人说高加林是农村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他追求真正婚姻的自由,为事业追求文化相当的合法配偶……其说不一,不一而足。我认为,正是作家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了高加林这一复杂的人物性格,才使各种评说纷至沓来、莫衷一是,这恰恰说明了这一人物性格的鲜活率真而不矫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加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复杂到相当真实的初出茅庐的农村青年。他的崇拜者、城市姑娘黄亚萍觉得,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两重性,是人生社会复杂性、流动性的生动反映和深刻表现。高加林一方面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和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对他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矛盾,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对生活、对自己作了重新的估量。最后,他与刘巧珍的爱情终于被与黄亚萍的世俗爱情所替代。他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所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合法但却不尽合理和合情,特别是它对巧珍所带来的伤害更令人遗憾,就是他自己也难免内疚和不安,他在心里谴责自己:“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自我谴责背后是一种痛苦搏斗后的自我肯定。最终,他把来自内心的良心发现和来自外部的责难全部否定,“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里个人奋斗的狭隘自私的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通过对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刻画,作品揭示出人生的含义终于被他误解,社会变成了一座动物化了的竞技场,暗示了高加林的悲剧人生。

作者在描写高加林的性格特征时,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心理层面,从多角度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人生》中偶然的机缘主宰着人生的命运。情节跌宕有致,故事大起大落,人生之路崎岖难行,高加林不断地翻筋斗。高加林在谋业问题上,由被挤掉到荣任,再由荣任又被挤掉,这就是今天的人生,今天的人生中被作者巧妙地截取下来的一小段,构成了《人生》这部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一段选得好,人情世故都有了,重要的是有血有肉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也被包括进去了。高加林在事业上的三部曲,造成了他同巧珍爱情关系上的三部曲,也造成了同黄亚萍关系上的三部曲,以及同父老村民们关系上的三部曲,通过对几个不同三部曲的描写,作者从社会、心理和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了深刻的描写,三部曲的偶然机缘,实际上是主人公复杂性格使然,从而使一个有为的青年难以有所作为,最终落得悲剧的结果。作者还通过引用名人的话来折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例如,路遥在《人生》中就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就有助于读者来理解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作者高明之处是引领读者一同思考,高加林究竟是一时的悲剧还是一生的悲剧?这一问题需要读者在把握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刻思考。

总之,作者路遥在《人生》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主人公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揭示了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高加林那样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在面对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作者郑重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这一深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样的名著,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示: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

篇5:读路遥《人生》有感

“只有等我回头再看《人生》时,才知道它对我的影响有这么大。”

我曾这样总结自己:四五年前,我一边抓一把干吃面扔进嘴里,一边埋头往网吧跑,而现在作为一个创业者,一个有理想有追求年轻人,尽管仍然没有可拿出来说的成就,倒是累积了一肚子失败的经验,但我始终坚信我所做的事情是正确的,会成功的,依然能够很坦然的面对生活。

“这就是我的人生”我想,我内心里把失败当做一种不错经历,我把生活中的影响自己情绪变化的事情记录下来当做一笔“财富”等等,这些应该属于价值观或人生态度等精神层面的东西,这些东西绝不是随着年龄与时间增长而必然产生的,我以前以为是创业这几年丰富的经历的原因。当我再读《人生》时,才感悟到所有的一切与这本书是息息相关,冥冥之中受着书里的鞭策与指引,它的教育意义绝对可以与书名相匹配。

作家往往的情感丰富,感悟很多,而他们总结出的生活感悟奥妙不会直接说出来,往往会夹杂在描述的故事中间,有些必须是从故事情节里自我感悟,有些会直接描述出来,路遥就属于后者。我读第四遍时,就摘抄了不下六十句环境动作等的描写以及作者想要说的告诫年轻人的话,现引用一句《人生》里的句子:

“对待社会,我们常说要向前看,对一个人来说,也要向前看。生活总是这样,不能叫人处处都满意。但我们还要热情地活下去。人活一生,值得爱的东西很多,不要因为一个方面不满意,就灰心。”

刚听到《人生》这本书的名字时,我还在想是什么书敢叫这么大的名头,最后一看是路遥写的,我便觉得理所当然。那会我刚看完了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第一遍没怎么感觉,只是了解了故事的大概。但其实已经影响了我。舍友让我给他推荐书时,我毫不犹豫的说“看路遥的《人生》吧,篇幅短,语言朴素又文采十足,而且意义非凡”

篇6:读路遥《人生》有感

路遥最负盛名的作品是《平凡的世界》,所以当单薄的《人生》摆在精装版的《平凡的世界》旁边,不免萧瑟落寞,但拿起翻阅后,却被这本书的前言深深吸引了。

在《人生》这本书的前言部分,路遥引用了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譬如政治上的岔道,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彼时彼刻以及此时此刻的我也正是处于人生的岔道口,不知如何选择,对自己人生的方向充满了未知和迷茫,柳青的这段话如同电流一般瞬间流过全身,激发了我情感的共鸣!

忙里偷闲、断断续续,终于在前些日读完了路遥的《人生》,深以为然这的确是一本难得的好书。喜欢路遥极具个人魅力的语言风格,平平凡凡,朴朴实实,就像坐在你身旁,在你耳边絮叨家常一样,用最简单的叙述就将八十年代初期多情、寥廓、厚重的黄土高原展现在眼读者面前。小说描写了高加林高中毕业后,因为没有“关系”从城市被迫回到土地,通过“后门”离开土地,最后又被检举揭发回到土地的一波三折的人生变化。最最欣赏的是路遥对高加林的宽恕。“这并非结局。”,他将人生的沟坎看作每个人成长必经的过程,给主人公制造了无限的可能,也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象。

“人生,其实无非是矛盾与选择的综合体,无关对错,仅仅在于我们能否有勇气在矛盾作出选择并勇敢承担一切后果。”

――路遥《人生》

《人生》中高加林是一个集诸多矛盾于一身的青年:踏实认真,也浮躁不安;自尊自强,也自卑自负;对现实妥协,也抓住一切机会奋起反抗。其实每一个人都是这么一个矛盾体的存在,无一例外。有些人外表强势,但内心脆弱,他们看似坚强,其实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们因为内心的低自尊与自卑而有着较为严重的自我防卫,从而体现为外在的自尊自强,而我,就是这么一类人。路遥笔下的高加林是叛逆的、不安分的、不驯服的;而我也正是因为骨子里的叛逆、眼神里的野性以及内心的不安分,有过许多“不按常理出牌”的选择。

一直觉得人生就好比一个天平,有着众多的砝码,包括了自卑、自信、自尊和欲望,每一个砝码都相互牵制着,同时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也分别主导着每一个砝码的重量以及天平的平衡。人生啊,就是一种各种力量均衡后的结果,一种不断地选择想要达到平衡的过程,但最终的结果总是充满了太多的无奈。

路遥还是积极乐观的,他在《人生》中写道:“命运总是不如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难中,才使人成熟起来,坚强起来;虽然这些东西在实际感受中给人带来的并不都是快乐。”

读懂《人生》之前,我总是会对自己的人生道路感到莫名地恐慌和忧愁,我怕自己离乡背井2年,辗转北京、香港后,回到上海还是得不到重视与尊重,仍旧是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医生;怕自己在肆意、任性地闯荡中也蹉跎了自己的青春,错失了人生的另一种美好,类似闺蜜们相夫教子的幸福生活……舍弃、离开、坚持,都是我的选择,而人在面对选择时,往往不知道它们对自己的一生究竟有何影响,待懂得时,才明白自己错过了什么,正如同李商隐笔下的“只是当时已惘然”。但萧伯纳曾说过:谁不会犯错呢,一个尝试错误的人生不但比无所事事的人生更荣耀,并且更有意义。《人生》给了我勇气,让我明白,也许我们折腾了很久,在拥有过梦想的美好后,又回到了最初的生活,但这也没有什么可怕的。“生活啊,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无论是喜是悲,无论究竟是收获了梦想还是屈服于现实,人生的路只有自己亲身经历过,才知道短长。“花无百日红,人无千日好”,人生就是如此变幻莫测,不可预测,没有永恒的痛苦,也没有永存的幸福。“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真正的成熟是学会了在经历生命的浮沉后体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拥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淡定从容。

时常会问自己,也会问身边的亲人朋友们,我们活在这个世上,最为珍视的、最重要的究竟是什么?财富?权利?荣誉?是的,不可否认,若是拥有这些东西固然是好的,但当一个人真正地经历过风雨后可能会由衷感慨,没有什么东西能比得上温暖的人情、安定的避风港更有珍贵的了――我们能感受到的生活的真正美好,莫过于这些了。我也是离家之后,才感受到了余光中《乡愁》中的深情。青年人为了梦想离开故乡,走向远方,但始终走不出精神上的故乡。乡土永远是每一个人的精神依恋。

很喜欢《人生》中这样的一个场景:回到城里一段时间后,德顺老汉再次见到高加林,一眼看透了高加林,并对他说:你是咱土里长出来的一颗苗,你的根应该扎在咱的土里,根上一点土也没有了,轻飘飘的,不知你上天呀还是入地呀!《人生》中,路遥用“豆芽菜”这个词来形容高加林,因为豆芽菜一旦没有了土地的滋养,也就没有了根基,丧失了稳固的成长基础。每一个人都是这么一颗豆芽菜啊!寻找乡土,是我们的初心,也是所谓的立人之本。

爸爸在我很小的时候为了养家糊口也是一度离乡背井,一个人被公司外派东北,我和妈妈只有在每年的寒暑假才可以一家团聚。爸爸是有能力有智慧的,东北的事业在他的管理、主持下风生水起,如果当初选择继续留在东北,金钱、财富估计都不在话下。但是为了我的学业,为了家庭的完整,也是因为对乡土的情怀,爸爸还是选择将事业转交了他最好的兄弟,毅然回到了我们身边,为我和妈妈建筑起遮风挡雨的港湾。我们可能没有多余的财富、但却有可以溢出的温情;人生的选择虽然是充满善恶的交叉、悲剧与正剧的交叉,但是脚踩大地、坚守初心的选择大多不会让我们失望,因为,“大地的胸怀是无比宽阔的,它能容纳人世间的所有痛苦。”

岁月无情,我们在追逐自己梦想的过程中,父母却在慢慢变老;父母陪我们长大,而当他们需要我们陪伴的时候,我们又在何方?人,总是在失去之后,才会懂得,珍惜眼前人,别让不切实际的虚荣、梦想毁掉自己的初心以及心中的那份踏实,才可获得稳稳的幸福。《向往的生活》中,黄磊也曾不禁感慨,自己虽然有过长发飘飘、才华横溢、“国民偶像”的黄金时代,但更喜欢如今灶台前为了柴米油盐忙活的自己,能给自己心爱的家人做上每天可口的饭菜就是他最大的成就感。这绝对不是消极的人生选择,而是在歇斯底里精疲力尽、并且破茧成蝶涅重生后收获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淡然;是在头破血流地斗争后收获的与世无争、随遇而安的幸福;是在经受住各种诱惑、欲望后返璞归真的勇气和回归初心的坚守。

此次结束14天的隔离之后,就要开始面试找工作,面对人生的关键岔路。我坚持相信“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在众多选择面前,我们无法左右大环境,但却可以把我自己心的方向,不能丢失做人的良心和准则,否则“一步错步步错”。寻找乡土,对人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人生,就是充满着矛盾,不怕选择,不怕犯错,那些珍贵的过往都是生命中的诗和远方,虽然心底有遗憾,但在失意过后,可以抱着更大的热情去面对生活。

篇7:读路遥《人生》有感

路遥的小说总给人一种朴实中加以哲理的感觉,高原质朴的气息混着时间的打磨历久弥新。

在他用文字抽丝剥茧般展示给我们的那个世界里,有辛酸,有感动,有人性的挣扎与无奈。专属那个年代的人和事,被他用文字定格成永远,一代代传承。

高加林就是那条时代长河中渺小的一员,他一身才华却无奈没有用武之地,本安逸于普通的教师工作却被人靠关系取而代之。读到这儿,我们不由地会为他打抱不平,诸如此类不公平的社会现象引人深思。还好,有那位善良乖巧的姑娘――巧珍,将他带出了人生的低谷,重塑了他的信心与追求。本以为他们的生活就会这样平静地过下去,可上天却偏偏跟他们开了个不大不小的玩笑。高加林一日之间成为了倍出风头的记者,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前程和地位,高加林最终放弃了一直深爱他的巧珍,选择了家世背景较好的黄亚萍。这种有名利成分夹杂的感情终究不会持久,最终高加林靠关系的事情暴露,不得不回到最初的黄土地,而巧珍,却已经成为别人的新娘……

读罢全文,一种忧伤的情绪如乌云般笼罩在心头,久久不能散去。高加林的悲剧,说到底是他自己一手酿成的,而现实生活中,又有多少个这样费尽心思却悲剧告终“高加林”呢?突然想起以前见过的一首诗:没有什么使我停留,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荫、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我是不系之舟”,这或许是许多人潇洒的口头禅,可真正能做到“不系”的有几个呢?生活的道路上充满了形形色色的诱惑,也许你只看到那光鲜亮丽的外衣,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开启,就再也无法停息。金钱、地位、利益,甚至生命,诱惑可以将一颗纯洁的心灵瞬间侵蚀得满目疮痍。“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如果这样,也许我们的人生不会飞黄腾达,至少可以活得洒脱,活得自在。

正如书中所说:“一切毫无办法,严峻的生活把他赶上了这条尘土飞扬的路。”既然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就要活出我们的滋味。是雄鹰,就要展翅翱翔搏击风浪;是大树,就要汲取养分奋力生长;是嫩叶,就要燃烧生命奉献自然。因为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回程,所以才更要加倍珍惜。

篇8:路遥笔下的人生哲学

一.路遥的悲苦人生论

路遥认为, “人的痛苦在生活和劳动中慢慢磨掉, 劳动, ……不仅仅是生活的要求, 而是自身的需要。没有什么灵丹妙药比得上劳动更能医治人的精神创伤了。【1】”于是, 工作不再是一种简单的谋生手段, 而是人的一种心灵解脱和理想的实现方式。“有了工作;你不再为吃饭和睡觉而熬煎;你还有可以自由支配的金钱。【2】”因此, 我们可以说, 幸福就是来源于劳动。但是, 路遥认为, “幸福, 或者说生活的价值, 并不在于我们从事什么样的工作。【3】”而是日常的生产劳动, 甚至可能是一种痛苦的劳动。他认为, 人“只有繁重的体力劳动, 才使精神上的痛苦变为某种麻木, 以至思维局限在机械性活动中。【4】”因此, 幸福如何具体界定或许并不重要。而重要的是, 人的生活怎样能通过劳动, 让人在痛苦中摆脱出来, 这是路遥人生哲学的重点。在他看来, 劳动是他给出的一剂治疗人生痛苦的良药。

社会的巨大变革是路遥笔下人物故事产生的源泉。他曾借笔下人物感叹到:“大时代的浪潮不仅改变了物质世界, 更主要的是, 也在改变人。”在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洗礼的一代人心中, 社会的样子似乎已经成为定数。然而在改革开放的思潮下, 人不得不规划自己的生活。传统的是非观念几乎在一夜间发生了逆转。在路遥看来, 在这个时期每一个人的存在都有其自己的价值意义。而这种意义之中不免是有冲突与矛盾的。一方面, 有先进人物有迫切改变现状的愿望;一方面也有固步自封的传统观念的困扰。

因此, 路遥是向我们表达一种这样一种人生哲学。那就是:“既然活着, 就应该好好的活。【5】”生活是自己的生活, 而不是为他人而存在。路遥在这里强调精神的重要性。他认为, 人应该认识到, “精神的消沉无异于自杀。【6】”因此, 即使人生是悲苦的, 但人不能以悲苦的精神面对生活。那样人生的存在就没有任何意义, 人不能是一种在悲苦中让自己在时间的长河中消失的存在。

在路遥的笔下, 生活是一种变换无常的存在。他常感叹到, “生活啊, 生活!有时候它把现实变成了梦想, 有时候它又把梦想变成了现实!【7】”梦想与现实是每一个人在生活中本有的存在。没有现实的梦想是疯人呓语, 而没有梦想的现实是一潭死水。路遥是一个对生活感到悲苦, 但决不是一个对人生感到绝望的人。相反, 他正是用他本有的方式在向人们传达着一种希望。并在这种希望的前提下, 对人生自我提出一个最根本的要求, 那就是“不要抱怨生活, 生活永远是公正的!【8】”因为, “现实是不能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个人应该有理想, 甚至应该有幻想, 但他千万不能抛开现实生活, 去盲目追求实际上还不能得到的东西。尤其是对于刚踏入生活道路的年轻人来说, 这应该是一个最重要的认识。【9】”这可以基于路遥本人的生活经历, 和路遥对青年人有独有的热爱。路遥认为, 青年人相对于成年人来说, 具有更多矛盾的存在, 而在这些矛盾的存在中, 青年人的理性思维常常输给感性思维。在面对诱惑的时候, “本能的生理作用很快就把理性打得一败涂地。【10】”因此, 路遥本身希望借自己的笔唤醒一代青年人正确对待生活中的理性。

二.路遥的朴素农民哲学论

路遥是以农民生活为创作源泉的。然而, 自古哲学家对农民都不眷顾, 甚至许多人认为农民不懂哲学。这不是对农民的贬低, 而是农民多是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或文化教育程度很低。相比, 农民的感性思维要远远强于理性思维。而哲学的代表就是理性思维的表现。但是, 路遥认为, 农民是哲学思维的源泉, 即使农民成不了哲学家, 但农民却可以成为哲学产生的土壤。农民的哲学是以一种最为朴实的方式展示给世人, 是以一种平凡而不是晦涩的方式来表达。如“人做啥就为啥操心哩!【11】”, 这翻译成哲学话语, 不正是说明:人应该对本我的存在而进行操劳, 并在其操劳中实现自我。“人活一世, 什么事也可能碰上。【12】”也不是在表明, “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哲学本来就是一种生活的理性体现, 而决非是某些知识分子口中的玩物, 如果哲学不能用应用到实践之中, 那么哲学与大地上的一粒尘土并无区别。我们不能否认他的存在, 但是, 对我们的生活没有意思。

而哲学自创生之初, 就不会这种以“欣赏”走廊壁画的形式存在, 或者富裕人家高档的摆设物。它是一种真实的存在, 或者说是一种有用的存在。哲学的产生就是为了让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让人在苦苦地狂想。因为, 从这一点上来说, 哲学是有用的。那么哲学是如何有用的?笔者认为, 哲学的作用有:哲学如同体育锻炼一样, 体育锻炼是为了强化自我的生物有机体, 而哲学的思考也是一种锻炼, 不过, 它强化是人思考的深度与广度, 和看事物的全面性与客观性。

农民的人生哲学, 是在平凡之下对真实生活的体现。也是他们内心深处思想的一种表达。路遥认为, “他们 (农民或来自农村的人) 一辈子不相信别的, 只相信命运;他们认为人在命运面前是没什么可说的。【13】”命运是路遥笔下人物的最高的神与最大的信仰。农民对四大主流宗教的热情并不高涨, 但宋明理学中的天理影响农民至深。农民往往创造出自己的神, 并将这个自己之神通常称为命运。命运之神在中国有很多的变种, 它借佛、撒旦、上帝, 或者长生天, 老天爷等方式呈现。在广大农村, 人们借宗教信仰或是以迷信的方式, 对命运之神感到恐惧与进行膜拜。命运之神在农民的心中是以他自己的视角建立起来的一种对命运偶然性的对抗。这一点从他们最原始的信仰的目的就可以表现出来:无非是希望无灾无难, 家庭平安, 黄金万两。而在这些所有的愿望中, 对厄运的恐惧是他们对命运之神膜拜的主要原因。他们希望人在危难之中总有一种帮助, 它可以来自某个人, 或者某个神, 甚至中国式的魑魅魍魉。因此路遥认为, 如果“人要是处在厄运中, 哪怕是得到一点点的同情和友情, 那也是非常宝贵的。有的人会立即顺藤摸瓜, 把别人的这样同情和友爱看作是解脱自己的救命稻草, 一旦抓住了就不松手。【14】”我们不能评判这些希望摆脱困难的人的那种害他行为, 可是我们也明白这种害他行为的存在有着社会危害性。

三.路遥的朴素劳动救赎论

对苦难的摆脱在无法实现的情况下, 人总是以回忆的方式, 选取生活中那种美好的片断来达到对现实苦难的排挤, 和一种自我催眠。“吞惯了生活的苦药, 不过一旦尝了一点生活的甜头, 那味道却永远不能消失, 并反过来使苦痛更难以忍受。我怀疑这是命运的捉弄———我虽然不是处处相信命运, 但也还没有成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15】”当这种回忆在长久的刺激下已经失去作用, 一次偶然的现在美好就会取而代之。对自我在最近时间接受的, 他们会这样:“思绪像浪花飞溅的流水一般活跃。先是一连串往事的片断从眼前映过;接着是刚才所发生的头到尾的一切细节, 然后又是未来各式各样幻想的镜头……【16】”但是, 严峻的现实生活最能教育人, 它使人此刻减少了一些狂想, 而增强了一些自我反省的力量。但是, 路遥认为, 人是不可能像命运低头, 即使他对它又如此的膜拜。他们常常“对自己明明是不可能的事, 却要做非分之想, 而且固执得要命。【17】”

上一篇:《笔墨千秋》下一篇:相城区黄埭中心小学教技室2011~2012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