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2024-04-19

从作品人生看路遥(共5篇)

篇1: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摘要:任何艺术描写都必然浸润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看法和审美选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意识的外化结果。《人生》是路遥的成名作,在这部作品中,路遥明显地表现了他的创作思想,使我们能够通过作品的分析,来窥探路遥的内心世界。这部作品对路遥的意义重大,使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的分析,来对作家路遥本人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到他对黄土的浓烈情结。从五个方面分析后发现,路遥的思想文化传承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正宗——儒家文化。

关键词: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黄土情结

陕西著名作家路遥逝世已经14年了。对于一个伟大的作家而言,肉体的存在与否已经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他的作品生命的延续。路遥正是这样一位伟大的作家,他的作品在他生命终止之后,持续而强烈影响着广大读者。

文学理论告诉我们,任何艺术描写都必然浸润着作家自己的人生看法和审美选择,任何文学作品,都是作家思想意识的外化结果。在作品《人生》中,路遥投入了大量的热情、倾诉了大量的心血,可以说,他几乎将自己的一切融入到了这部作品中。

正因为这部作品对路遥的意义如此重大,使我们可以通过这部作品的分析,来对作家路遥本人进行全方位的扫描,从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到他浓烈的黄土情结,扫描之后,我们会发现,路遥,这位从浸透了中国深厚传统文化的黄土地上走出来的作家,其思想深受受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儒家文化的影响,是一位地道的“传统文人”。

一、人生观:积极入世

在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强调积极入世,投入生活,做生活的强者,绝不能消极避世。在路遥的人生观中,很明显地流露出儒家积极入世自强不息的思想。在《人生》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作品人物人生观的表现,作品主要描写了高加林的人生经历,虽然没有写完他的整个人生,但已经足够让我们观察他们的人生观了。从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高加林在对待人生态度上是积极入世的,他与苦难命运抗争,勇敢执着地为改变命运而奋斗的行为,正是民族传统中最可宝贵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儒家风范和“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宝贵精神。

然而高加林的经历也颇具悲剧色彩。高加林读完高中后,当上了小学教师,但最终却被大队书记的儿子顶替,成为一个面朝黄土北朝天的农民。他不甘心在土地上生活,总想有所作为,想见识外面的大千世界,这个愿望如此强烈,以致都产生幻觉了。终于来了一个机会,他在军队的伯父专业到地方当了干部,间接地依靠这个关系,他得以进城,成为国家工作人员记者。对于城里的生活,他十分满意,并凭借他的才能活得有声有色,俨然成了那个城市的明星。然而,好景不常,正当他如鱼得水,尽力施展自己才华的时候,他依靠关系端上国家饭碗的事被告发,命运将他无情打回了农村。仿佛命运让他画了一个圆,转了一圈后,又回到了原点。

从高加林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作家“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他始终以积极入世的态度面对人生,力争做生活的强者,即使面对失败,他也不会选择道德式的“逍遥”,而是永怀希望,永不放弃地走自己认定的路,正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民族“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

二、价值观:道德至上

在读这《人生》部著作时,我们时时能感觉到作者正高扬着一把尺子,作为观人衡物的基本准则,作为价值判断的主要标准,这把尺子就是伦理道德。作者在写作中带有强烈的个人情绪,对于作品中的人和事,作者往往直接或间接地作出自己的评价,是褒扬还是贬抑,则取决于是否合乎这个道德标准,这种对伦理道德的极度强调,其实表明作者受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传统文化中,最正宗儒家文化,而对伦理道德的高度重视,正是儒家文化的特点之一。孔子说:“仁者爱人。”冯友兰解释说:“关于人的德性,孔子强调仁和义,特点是仁。义是事之‘宜’,即‘应该’”“但这些义务的本质则是‘爱人’,就是‘仁’。”

路遥在这部著作中,许多人都具有传统美德中“仁爱”“济世”等思想,难能可贵。刘巧珍被高加林冷酷抛弃后却以德报怨,尽力帮助高加林;张克南在得知他妈妈以卑鄙手段报复高加林之后,痛苦万分。路遥对这些行为进行了热烈的赞美,甚至不时以作者的身份站出来歌唱。

把道德作为价值判断的尺度,还体现在人物结局安排上,道德高尚的人,都能幸福地生活,而违背道德必然遭受惩罚。高加林之所以打回农村的悲惨命运,就是因为他抛弃了刘巧珍,转而与黄亚萍恋爱――如果没有抛弃刘巧珍,也就不可能和黄亚萍恋爱,张克南的妈妈也就不会去告状。高加林再次回到农村时,作者安排小孩唱道:“哥哥你不成材,卖了良心才回来——”,对高加林进行了沉重的道德谴责。

在作品中,路遥时时强调传统伦理道德的审美规范。路遥这无疑深受中国传统伦理,特别是儒家伦理的影响。伦理道德是数千年来中国文学价值评判的主要标准,路遥是中国文学文以载道传统的自觉继承者,他的作品中,不可避免的体现出了他的价值标准。

三、爱情观: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对爱情的描写,是《人生》的重头戏。路遥在作品中描写了高加林与刘巧珍、高加林与黄亚萍的爱情故事,在这部作品中,纯粹的爱情往往没有好结果,而没有爱情的结合,却往往非常幸福。路遥对这些爱情的描写和结局的处理,表现出了他思想中具有深刻的男权社会的思想意识和审美意识。

作者在爱情描写上出现了一对矛盾:一方面是纯真爱情的的无比美好,炽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令人着迷;另一方面,是美好爱情的无情终结,让人惋惜,心痛不已。高加林与刘巧珍的感情纯真美好,超越了世俗的观念,是我们所理解的真正意义上的爱情,然而他们的爱情却破灭了。这是为什么呢?

路遥在《人生》里,对待爱情的态度,表面上看,非常现代,可以说是前卫而大胆。高加林刘巧珍不顾各自父母的恼怒和阻挠,执着而坚定地确定了他们的恋爱关系,甚至敢于公开挑战长辈的权威和世俗的眼光。他俩在追求爱情的时候,都大胆热烈,能冲破传统樊篱,超越世俗的观念,仿佛表明了作者思想的现代性。但是,我们应该看到,路遥在写这些爱情的时候,其内心显然是充满矛盾的,现代爱情思想的背后,是更加强大的传统思想,因此,这些美好的爱情都最终不可避免地消亡了。对脱俗的美好爱情的赞美和这些爱情不幸结局的安排,表现了作者内心的矛盾,传统思想与现代思想的矛盾。

路遥在爱情婚姻家庭问题上,把是否合乎道德放在第一位,而且是使用传统的伦理道德标准来进行评判的,对道德和责任的强调往往胜过了爱情本身,并且作品中人物的爱情都无比纯洁,完全剔除了性的因素,可谓“发乎情而止乎礼”的典范。作品中,男女青年的爱情含蓄而纯洁,颇符合荀子关于“礼”的论述:“夫禽兽有父子而无父子之亲,有牝牡而无男女之别。故人道莫不有辩,辩莫大于分,分莫大于礼。”

作者写爱情的美好,但如果爱情和道德相遇冲突的时候,作者的安排往往是牺牲爱情而维护道德的完美,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伦思想。这些爱情,实际上承载了太多的考虑、责任、出身等因素,爱本身,反而退居其次了。这种对道德的强调,尤其是在爱情中对道德的强调,正是儒家文化在表现方式之一。

对于高加林的爱情,路遥在描写的时候,给我们留下的是这样的映象:作者认为,高加林在农村的时候适合与刘巧珍恋爱,在城市的时候适合与黄亚萍恋爱,但是,即便是到了城市,高加林也必须与刘巧珍恋爱。这就是爱情与道德的冲突,在这个冲突中,作者毫不犹豫地选择道德。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路遥在对待爱情的问题上,表现出了他的思想中极为传统的一面,对道德、对女性的定位,以及门第观念,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路遥的思想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儒家传统思想,那些美好的爱情之所以一一破灭,要么是因为不合乎道德规范,要么是门第观念的牺牲品,而且,女性在这些爱情中,往往不能有所作为,他们所能做的,只是顺从——这是路遥在强调他们的妻性。

四、黄土情结

在《人生》中,路遥表现出了深重与浓郁的“黄土情结”。对黄土地的热情讴歌和赞美,和黄土地上生活的人民的生活和乡土文化的描写,表现出对家乡的眷恋和对自然的热爱。

路遥的笔触几乎完全固定在那片热情的,古朴的,有着浓厚感情的黄土地上,读来撼人心魄,心肺俱烫。路遥对黄土地上人们的生活,不回避土地上的艰难,不掩饰土地上的落后,更多的是对土地生活和土地上人们的赞美和歌唱。我们不会忘记贫困农民们的艰难生存,同时也对刘巧珍的婚礼、双水村的“打枣节”、田五的段子,还有富有乡土气息的信天游,秧歌留下深刻的映象。

路遥的黄土情结,正是其所承袭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在作品中的表现。中国传统儒家文化历来强调土地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十分看重故乡观念,有所谓“安土敦乎仁,故能爱”(《周易》)和“不能安土,不能乐天;不能乐天,不能成其身”(《礼记》)的说法。在对《人生》作出分析后,我们发现,路遥的人生观,秉承了儒家的积极入世的进取精神,价值观上,是以伦理道德作为其观人横物的基本准则,爱情观上,则有男权思想的痕迹,并且具有强烈而浓郁的黄土情。可见,路遥,这个黄土地上土生土长的作家,其思想文化观念,所承袭的是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这种承袭,在《人生》里集中展示了出来。

参考文献:

[1] 何小青.《试论路遥的创作思想》[J].《彬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8月第24卷第4期

[2] 胡辉杰.《路遥:德性的坚守及其偏至》[J].载《作家作品研究》

[3] 韩玉珠.《路遥作品的传统美》[J].载《陕西教育》1997年第4期

[4] 丁红梅 王坚.《男权思想统照下的女性世界》[J].载《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3月第18卷第一期

[5] 陈正义.《土,是难以忘记的》[J],载《重庆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6] 马容.《论路遥作品中的儒家思想》[J].载《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6月第24卷第2期

[7] 蒋霞.《激情的文本叙事与深刻的理性思考》[J].载《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月15卷第3期

[8] 赵洁婷.《超越世俗的爱情观念》[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19卷第12期

[9]路遥.《平凡的世界》[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10]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篇2:从作品人生看路遥

在《人生》之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高加林。在某些层面上,我们很像。同样是不屈服于现在的命运,自命不凡,总期许着有一天生活的世界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通向上层社会,成为一名风云人物。但在看过他所经历的一切之后,我似乎理解了很多,却又无法用语言形容。只能说他一直在抉择,不停地抉择,每一步都牵系着命运,关联的命运。而这其中羁绊住的又岂止是他一人。

他有梦想,有能力。当他从民办教师上退下来时,高明楼虽有一番权势,但仍对他有所忌惮。这说明高加林要想改变命运是可以的,只不过是当时没有出路可以让他去走。当他选择当农民,选择喜欢巧珍时,他似乎甘于在农村呆一辈子。可这真是他心中所想吗?不,绝对不是!如果他心中真这样想,他不会一去城里后总躲着巧珍,也不会后来和黄亚萍在一起而将巧珍抛弃。他不明白自己心中真正想要的是什么,在外漂泊一场后,失去一切又重回原点,也伤害了巧珍这许多人。

留村,去城,两种方向,两种人生。对于高加林来说,如果他肯抛出一切杂念,从一而终,未必不能成就一番事业。可他贪念太多,过于急功近利,最后将一切都失去。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我们会遇到许多的十字处。向左走,还是向右走,也许只是一个抉择,方向就此改变,人生也就在此刻开始不同。每个人都是用自己的方式看世界,看人,看事。路遥最后让高加林一无所获重回那片荒野。可若是故事由另一个人书写,高加林或许就可以和黄亚萍双宿双栖,真正过上城里的生活。我们无法准确地评判高加林是对是错。他抛弃巧珍,从道义上说是错的,可若不这样,他又怎么能在他所向往的县城一直工作下去呢?又怎么去规划和构建更高远的未来呢?人生的路太过遥远且又迷雾重重。我们只能看清脚下的岔路,而不会知晓这个方向的未来究竟会怎样。未来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我们要做好的只能是现在。但这并不是为高加林开脱,他是自私的,可何人不自私呢?但自私的前提是不可以伤及他人。否则最后也会像他一样,害人害己,一切归空。

如今的我还算幸运,可以站在大学思考我的人生。路遥给了我很多启迪,贪念不可有。人要有追求,追求可以等同与梦想,但梦想绝不同于贪念。自强的我们可以为追求梦想奉献自己的一切,但若这梦想的实现必须以牺牲他人为代价,我们是不是要思考一下这个梦想是否真的有意义?我们真正的追求是什么?成功的定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何在?

马云曾说:“是《人生》改变了我的人生。”一本好书带来的启迪确实能让人受益匪浅。人生的路途一直继续,所以处在人生十字处的抉择也会一直存在,向左走,还是向右走,这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当我们茫然无措的时候,不如停下脚步,问一问自己的心,“我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或许答案不言而喻,顺从本心吧!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没有人知道下一块的滋味会是怎样。只有亲身经历,甘苦才自知。而这时,面对一切的得与失,心中的无奈悔恨会少很多吧,更多的应是淡泊与坦然。毕竟这是心的选择,既然这一步已跨出,那就无法回头,只好平心向前。

篇3:赏析路遥作品《人生》

《人生》发表于1982年,作者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构成了它的时空背景。小说主人公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这样的人生变化过程构成了其以写实为主的故事构架,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矛盾。我认为,作品成功之处就在于对高加林这一人物性格淋漓尽致地描写,由此体现出高加林在人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那种艰难选择。

高加林正是作者着力塑造的复杂的人物。他身上既体现了现代青年那种不断向命运挑战,自信坚毅的品质,又同时具有辛勤、朴实的传统美德。他热爱生活,心性极高,有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关心国际问题,爱好打篮球,并融入时代的潮流。他不像他的父亲那样忍气吞声、安守本分,而是有更高的精神追求,但是他的现实与他心中的理想总是相差极远,正是这种反差构成了他的复杂的性格特征。当他高中毕业回到村里后当上了民办小学的教师时,他很满足这个既能体现他的才能而又对他充满希望的职业,但是好景不长,他就被有权有势的大队书记高明楼的儿子顶替了,他重新回到了土地。正当他失意无奈,甚至有些绝望的时候,善良美丽的农村姑娘刘巧珍闯进了他的生活,刘巧珍虽然没有文化,但是却真心真意地爱上了高加林这个“文化人”,她的爱质朴纯真,她以她的那种充满激情而又实际的作法表白了她的炽烈的爱。而实际上她所得到的爱从一开始就是不平等,高加林在她的眼中是完美的,而她对于高加林来说只是在他失意时找到了精神上的慰籍。当机遇再次降临到了高加林身上,他终于抓住了这次机会,重新回到了城市。 城市生活给了高加林大显身手的机会,又让他重新遇到了他的同学黄亚萍。与巧珍相比,黄亚萍无疑是位现代女性,她开朗活泼,却又任性专横,她对高加林的爱炽烈大胆又有一种征服欲。高加林的确与她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他们有相同的知识背景,又有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当他们俩口若悬河、侃侃而谈时,高加林已经进入了一种艰难的选择之中。当高加林隐隐地有了这种想法时,他的念头很快便被另一种感情压下去了,他想起了巧珍那亲切可爱的脸庞,想起了巧珍那种无私而温柔的爱。当巧珍带着狗皮褥子来看他时,他的那种难以言说的复杂的感情一下子表现了出来。在经过反复考虑后,他接受了黄亚萍的爱,可同时意味着这种选择会无情地伤害巧珍,当他委婉地对巧珍表达了他的这种选择后,巧珍含泪接受了,但她却并没有过多地责怪高加林,反而更担心高加林以后的生活,劝他到外地别多操心家里的事,可泪水却在巧珍的脸上刷刷地淌着…… 但是好梦难圆,高加林进城这件事终于被人告发了,他要面对的是重新回到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的所有的理想和抱负如同过眼云烟难以挽留了。他难以承受这份打击更难以面对生他养他的那片土地。他减少了狂热而又冷静地反省,接受了德顺爷爷的一翻话,而后一下子扑倒在黄土地上,流下了痛苦和悔恨的眼泪…… 有人说这是一部爱情小说,从严格的意义上讲,我认为不是,或不全是。有人说这是一部揭露生活阴暗面的小说,从作品立意的高度来看,我认为不是,或不完全是。有人说作品主人公高加林是一个见新忘旧、喜新厌旧的卑鄙小人,也有人说高加林是农村青年个人奋斗的典型,他追求真正婚姻的自由,为事业追求文化相当的合法配偶……其说不一,不一而足。我认为,正是作家采用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创作了高加林这一复杂的人物性格,才使各种评说纷至沓来、莫衷一是,这恰恰说明了这一人物性格的鲜活率真而不矫情,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高加林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他是一个复杂到相当真实的初出茅庐的农村青年。他的崇拜者、城市姑娘黄亚萍觉得,这个年轻人既像保尔·柯察金,又像于连·索黑尔,是具有自觉和盲动、英雄和懦夫、强者和弱者的两重性的人物形象。性格的复杂性、两重性,是人生社会复杂性、流动性的生动反映和深刻表现。高加林一方面留恋乡村的淳朴,更留恋和巧珍的感情,另一方面,他又厌倦农村传统落后的生活方式,向往城市文明,希望能在那里实现自己新的更大的人生价值。对他来说,这一开始就是一个甜蜜而痛苦的矛盾,由于偶然的机会,他的命运出现了转机,他对生活、对自己作了重新的估量。最后,他与刘巧珍的爱情终于被与黄亚萍的世俗爱情所替代。他与刘巧珍的分手标志着与土地和它所象征着的传统乡村生活的决裂,他在坎坷不平的人生道路上终于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一步合法但却不尽合理和合情,特别是它对巧珍所带来的伤害更令人遗憾,就是他自己也难免内疚和不安,他在心里谴责自己:“你是一个混蛋!你已经不要良心了,还想良心干什么……”自我谴责背后是一种痛苦搏斗后的自我肯定。最终,他把来自内心的良心发现和来自外部的责难全部否定,“为了远大的前程,必须作出牺牲!有时对自己也要残酷一些。”这里个人奋斗的狭隘自私的性格特征得到了淋漓尽致的描写,通过对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刻画,作品揭示出人生的含义终于被他误解,社会变成了一座动物化了的竞技场,暗示了高加林的悲剧人生。

作者在描写高加林的性格特征时,避免了二元对立的简单化处理方式,而是深入到社会变化所引起的道德和心理层面,从多角度刻画主人公的性格特征。《人生》中偶然的机缘主宰着人生的命运。情节跌宕有致,故事大起大落,人生之路崎岖难行,高加林不断地翻筋斗。高加林在谋业问题上,由被挤掉到荣任,再由荣任又被挤掉,这就是今天的人生,今天的人生中被作者巧妙地截取下来的一小段,构成了《人生》这部作品的主要部分。这一段选得好,人情世故都有了,重要的是有血有肉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也被包括进去了。高加林在事业上的三部曲,造成了他同巧珍爱情关系上的三部曲,也造成了同黄亚萍关系上的三部曲,以及同父老村民们关系上的三部曲,通过对几个不同三部曲的描写,作者从社会、心理和道德层面上对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作了深刻的描写,三部曲的偶然机缘,实际上是主人公复杂性格使然,从而使一个有为的青年难以有所作为,最终落得悲剧的结果。作者还通过引用名人的话来折射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例如,路遥在《人生》中就引用了作家柳青的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这段话就有助于读者来理解高加林的性格特征。作者高明之处是引领读者一同思考,高加林究竟是一时的悲剧还是一生的悲剧?这一问题需要读者在把握高加林性格特征的基础上来进行深刻思考。

总之,作者路遥在《人生》中以现实主义创作手法刻画了主人公高加林复杂的性格特征,通过对人物性格的描写,揭示了充满生气和机遇的城市生活对于像高加林那样身处封闭而又贫困的农村知识青年构成了一种双重的刺激,不论在物质还是在精神上。在面对城市化的浪潮汹涌而来的种种冲击中,作者郑重提出了农村知识青年该如何在人生道路上作出选择这一深刻问题。由此可以看出,阅读并欣赏文学作品尤其是这样的名著,不仅仅是一种消遣,更重要的是给我们以启示: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要慎重,做出正确的选择。

篇4:从作品看人格魅力

摘要三毛各个阶段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她幽深丰富的内心世界,也表现出对生命 存在与人生价值的探索,她的人格魅力让人折服。

关键词三毛自由人格魅力

一、执着于对生命意义和人生价值的追寻

三毛选读的是哲学系,为什么上哲学系?她说:“之所以选择哲学,是因为想知道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她想把人生探究下去。三毛穷其一生执著地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迷惘到达观再到彻悟,体现了她对人生意义的永恒追求。

从最早的《雨季不再来》到《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到《梦里花落知多少》、《万水千山走遍》等,三毛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蓝本,展示了一个朴拙而“神秘”的世界:凄迷而病态的雨季、陌生而神秘的撒哈拉大沙漠、幽美的海滩、寂寞小岛、沙漠民族的奇异习俗„„在这些作品中,三毛显示了她对生命、人生的独特看法。在不同的心理状态和多元的文化景观下,她记录心灵感受,生活琐事,自然人情,所感所想,并进行着不断的自我升华。

⑴善的传播者

三毛的善体现在她对弱者、对人所怀有的那种悲天悯人的情怀。她在《搭车客》里写道:“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惜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舍不得忘怀,更何况,这一张张活生生的脸孔,我又为何能在记忆里抹去„„”正是因为对生命的珍惜,所以三毛不顾忌自身的安全,搭载一个又一个苦行的路人。在缺医少药的撒哈拉,三毛给沙哈拉威人送药治病,还给一群女孩子讲解生育知识,说服难产的孕妇到医院去生产。《哑奴》一文,写她应邀到镇上一个极有钱的沙哈拉威财主家作客,当得知他的家里竟蓄着奴隶时,“我谢谢了他,但不要再跟他握手,这种人我不要跟他再见面。”三毛把哑奴当着平等的人对待,她赞美哑奴身上的真诚与朴实,为哑奴受到的不公正待遇而鸣不平,但她的同情在现实面前却无能为力,哑奴最终被卖掉,亲眼目睹人类自由的窒息,人类之爱的失落,眼泪象小河一样的流满了三毛的面颊。《哑奴》是三毛中期作品中的海底珍珠和沙漠玫瑰,集她的人性美、人情美于一体,使她仁爱的人格魅力煜煜生辉。又如《哭泣的骆驼》描写的是她曾与之共过生死的沙哈拉威人巴西里和他的妻子的悲惨命运。撒哈拉游击队领袖巴西里在西属非洲的一场政治大风暴中被自己人暗杀,而他的妻子沙伊达被当作出卖巴西里的异教徒遭受同族人的凌辱,惨死枪下。对此,三毛无力挽救局势,只觉得“整个的天空渐渐充满了骆驼们哭泣着的巨大回声,象雷鸣似的向我罩下来”。这种超民族的人性意识和悲天悯人的情怀,正是她追求人道主义理想的反映。

三毛作品描写了一系列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她以广博的人类同情心,关注着一切普通人的命运。这种爱,是超功利,超血液,越国界的。在这种纯然的爱中,三毛实现了自我的价值,她的人格魅力得到了升华。

⑵美的追求者

席勒说过:“只有美才使全世界人都快乐,在美的魔力之下,每个人都忘了他的局限。”三毛爱美,爱美的人生,她顾不了自己的局限,努力去探求人生快乐。她搬到北非加纳利群岛后,住在老人区。老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令三毛感动不已。从他们身上,三毛看到了生命的美丽,使她重新思考人生的价值和内涵。《逍遥七岛游》中,记述了特里费岛的嘉年华会。身带狂欢血液和热情的当地居民们,穿着奇装异服在街上欢歌狂舞。三毛深为他们能如此懂得享受他们热爱的生活,如此坦诚地开放着他们的心灵所震动,对人生的意义做出深深的反省。对美的追求,是指引三毛人生的一盏明灯。对艺术美、形式美的追求融入了她的生命,贯穿于她生命的点点滴滴,使得她的日常生活处处呈现出一种诗意美;对人情人性美的追求使得她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完善自我,引渡他人。

二、崇尚自由

三毛一生崇尚自由,也展示了其特立独行的个体生命。她在《如果我是你》里说:“生命的意义和最终目的到底是什么,目前我的答案却只有一个,很简单的一个,那便是寻求真正的自由。”

(一)“游于艺”的写作观,是其自由精神的再现

三毛明确宣称她的写作是“游于艺”的。她说:“我的写作,原本是一种游戏,我无拘无束的坐下来,自由自在地把想写的东西涂在纸上”。在《异乡的赌徒》里也说道:“我的文章,也就是我的生活,我最坚持的一点是我不能放弃赤子之心,至于文章的好坏,毫不介意。”

“游于艺”作为三毛的一种文学观念, 并非创作态度上不负责任的“玩世”,也不是写作过程中随心所欲的涂鸦。事实上,写作在她不仅仅是游戏,那是一生的执著。行云流水、信手拈来的文字背后,是夜以继日、呕心沥血的惨淡经营,仿佛天然自成的故事,却用尽了叙事的苦心。只不过三毛出于豁达、乐观、自由的人生观和写作观,把这份人生历练和写作艰辛都变成了宝贵的生命方式和生命体验,被世人认为的“苦”,也就成为作者自得的“乐”。敢于宣称“游于艺”,在自由自在的境界中纵情山水,放眼人生,驰骋笔墨,挥洒情感,以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来拓展人生的空间;它所显示的,是一个彻悟人生的成熟女性的胸襟和力量。她用自己的作品告诉了人们一个朴素而深刻的真理:“在你的生活里,你就是自己的主宰,你是主角。”

(二)追求自由的生活

十七岁开始,三毛就开始了一个少女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思考。《雨季不再来》记录了这段充满了困惑与感伤的人生,表现了她对人生虚幻的追求和无力的感慨,即生命无所谓得失、长短、欢乐与痛苦。这种人生境界和追求正是表现了三毛追求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和爱情观。虽然这一时期的三毛是伤感的、困惑的,但其对自由的渴望,对自己内心所思所想的尊重仍然可以看出来。后来,去撒哈拉大沙漠,这一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上,也表现了她对自由的渴望。面对神秘而辽阔的撒哈拉,三毛带着强烈的好奇心、女性特有的细致和敏锐,凝视着沙漠中人的生活。在这个远离人类文明的世界,有许多奇习陋俗,然而却同样洋溢着生命的欢乐。“在这片寸草不生的沙漠里,人们为什么同样能有生命的喜悦和爱憎?”三毛探寻的人生问题似乎找着了答案:“生命,在这样荒僻落后而贫苦的地方,一样欣欣向荣地滋长着,它,并不是挣扎着在生存,对于沙漠的居民而言,他们在此地的生老病死都好似是如此自然的事。”在三毛的眼里,他们是非常快乐,幸福的民族。三毛赞赏他们没有名利观念,赞赏他们自由自在的生活,这正反映了三毛对精神世界的返璞归真的渴求和向往。“在我的生活里,我就是主角”。她的人格魅力既保持着永久的力量,也作为人生的财富留给了后来人,也使三毛其人其作品以独具的形象风貌,倨傲文坛。

三、对民族、祖国赤子般的爱

三毛作品中最容易引起读者共鸣的是她的真诚和爱心,此外还可以非常强烈地感受到三毛对身为一个海外中国人的自豪和对祖国的热爱。爱心成为三毛人格魅力中最引人注目的聚焦点。在《亲不亲,故乡人》中,作者对自台湾省出外考察的某些团体或外出旅行的某些同胞,因为在国外餐厅酗酒行令,对门房挥拳吵架、甚至在大街上随地小便等等不文明不礼貌的行为而引起外国人的轻蔑和鄙视,作了令人痛心的描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的爱国之情,赤子之心,深深地感动着读者:“在国内,也许你是你,我是我,在路上擦肩而过彼此一点感觉也没有,可是,当我们离开了自己的家园时,请不要忘记,我们只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人。”在《西风不识相》中,作者谴责了洋鬼子的狂妄自大、以强国自居而任意欺辱中国留学生的卑劣行径,又进一步指出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凡事忍让”、“吃亏就是便宜”“谦卑”等做人格律和外交原则。揭示出要做一个真正的炎黄子孙,就必须与不识相的洋鬼子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这样深刻的主题。三毛对中华民族、对祖国的爱是发自灵魂深处的。她虽然与外国人结婚,又长期定居在异域,但她对祖国的深情不但没有淡化,而且更加浓厚,真是难能可贵。与那种一踏上外国的土地就忘记了自己是从何而来,就对异国崇拜有加,对中国怨声载道,甚至诅咒不息的不肖子孙相比,三毛可算是坚贞的中华儿女。

三毛的一生都在追寻永恒,不放弃梦幻,不回避死亡,不停歇对生命意义的追寻。三毛用自己的一生回答了这个问题,那就是对生命的真诚,对梦想的执着。参考文献:

[1]《三毛作品集》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1年9月版。

[2]张默芸《台湾作家三毛创作简论》。

篇5:路遥作品读后感

演绎人生抗争的悲剧故事

[摘要]路遥以其澎湃的激情专注于表现城乡交叉地带的人情物事,他的《平凡的世界》就塑造了孙少平、孙少安两兄弟‚典型‛的人物形象,尽情展示着普通人物的不平凡人生。本文通过对路遥的作品《平凡的世界》中两个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从作者的生活经历,黄土地的苍凉,对黄土地的深情与热爱,黄土地的悲欢离合与爱情悲剧等方面分析路遥作品特有的苍凉、悲壮的悲剧情结。[关键词]路遥平凡世界人物形象

带着特有的黄土气息,从陕北高原向我们走来,这就是路遥。路遥在其一生中给我们留下了为数不多却足以震撼人心的作品,他时刻关注着黄土地,关注着黄土地上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纯朴善良的人们,路遥以其强烈的激情与他们一起悲欢,一起思考,一道前进。他所写的人是像黄土地一样质朴善良而又多情自尊的人,他叙述的故事是像黄土地一样平凡而又普通的故事,他所抒发的感情是像黄土地一样炽热奔放而又辽远的情。路遥正是以像信天游旋律一样缠绵悠长而质朴的感情在《平凡的世界》里,写出了《人生》。创造出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随着城市和农村本身的发展,城市生活对农村生活的冲击,农村生活对城市生活的影响,农村生活城市化的追求倾向,现代生活方式和古老生活方式的冲突,文明与落后,新的思想意识与传统观念的冲突等等,构成了当代生活的一些极其重要的内容。‛路遥是个多情又敏感的作家,现代文明之风吹到黄土地所掀起的波澜,路遥是非常关注的这‚其重要的内容‛,‚城乡交叉地带‛的创作区是路遥的发明,他一如既往地耕耘在这片土地上,直到生命的终结。路遥曾在他的自传里写道‚我的作品的题材范围,大都是我称之谓‘城乡交叉地带’的生活,这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五光十色的世界。无疑,起初我在表现这个领域的生活时,并没有充分理性地认识到它在我们整个社会生活中所具有的深刻而巨大的意义,而是通常所说的,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后来只是由于在同一块土地上的反复耕耘,才逐渐对这块生活的 土壤有了一些较深层次的理解‛,他在这‚交叉地带‛中开掘积淀下来的文化记忆,让不同的人在这块相同的土地上演绎不同的人生故事。

一、普通农村的知识青年,缔造了生活的胜利者

在谈到路遥《平凡的世界》里的孙少平时,我们不得不将其与《人生》中的高加林作以对比。《人生》中的高加林是处在一个能呼吸到城市文明之风却又保留着古老落后习俗的城镇交叉地带的农村,他有年轻人的朝气和理想,有年轻人的魄力和闯劲,他有一颗不安分的心,都想去外星球看看。高加林作为有知识的农村青年,他也一样不可能像父辈那样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一辈子,郑重宣言‚你们有你们的活法,我有我的活法,我不愿意再像你们一样,在咱们高家村的土挖刨一生‛,书中五彩斑斓的生活不断地向他招手,城市文明之风时而不断的滋润着他,时代前进的步伐促使他前进。但是,心高气盛的他却在生活的大海中连呛苦水,屡受折磨。他在追求新生活的过程中弥漫着浓烈的个人色彩,在高家村,他很难找到自己的知音,而不安份又使他不能脚踏实地的稳走稳干,因而注定了他在顺境时如鱼得水,逆境时则颓败消沉。他疏远了黄土地,在农村,他是弱者。‚一个感应着时代脉搏的当代青年,他的理想追求,无论有多大的意义和合理化,如果缺乏了对这种人民和人民真正生活的基本理解,他的行为就不能不是盲目的,轻率的,一个只强烈要求社会大众理解自己,而自己不理解或不准备理解社会大众,甚至包括自己的父母亲人,就不能算作一个将理智和感情结合起来的真正的人,他的觉悟还不能作一个真正现代人的自觉。‛所以最终高加林成了‚一个遗弃了故土又被城市所遗弃的人‛。

而《平凡的世界》中的孙少平,与高加林一样都是有知识的现代青年,他们都属于奋斗型人物,有着可爱的执拗和顽强的拼搏精神,不满足一辈子立于黄土地上,他们渴望呼吸城市的文明之风,渴望在更广阔的天地中展示自己,成就一番作为。与高加林不同的是孙少平虽家境贫困,但从来不鄙视自己的家庭出身,他在给妹妹的信中说‚我们出身于贫困的农民家庭——永远不要鄙薄我们的出身,它给我们带 来的好处将一生受用不尽;但我们一定又要从我们出身的局限中解脱出来,从意识上彻底背叛农民的狭隘,追求更高的生活意义‛。孙少平是农民的儿子,是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的,他不怕艰难困苦的社会现实,求学期间饥饿时时折磨着他,褴褛的衣裳使他在女生面前不体面,苦涩、凄楚,心中郁积着难言的悲愤,但是他挺过来了,以清醒的思考,以男子汉的豁达平静地接受着这一切。但是摆脱狭隘的农民意识,追求具有人生价值的精神生活这种意念却从来在他的心中没有停止过。当他回乡之后,一个人独处天老地荒的山沟里时:‚一种强烈的愿望就不断从内心升起,他不甘心在双水村静悄悄的生活一辈子,他老感觉到有一种东西在向他召唤,他在不间断的做着远行的梦。‛即使有吃有穿了,他还会煎熬的。‚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要去城市闯荡人生,自觉地勇敢地挑战困难。他不贪图和哥哥合办砖窑得到客观收入,离开温馨的家庭,赤手空拳的闯入陌生城市,去开辟崭新的空间。孙少平在背石头时所承受的牛马般的劳动使人惊心动魄,‚他的意识就处于半麻痹状态,沉重的石头几乎要把他挤压到土地里去……两条腿如同筛糠,随时都有倒下去的危险……三天下来,他的脊背被压烂啦,他无法目睹背上的惨状,只感到像带刺的葛针条刷过一般……肉被石头磨的像一层透明的纸,工地当小工,也不沦于一般的民工,超负荷的体力劳动之后,他不是沉沉的睡去,在最简陋的工棚里他还挑灯夜读,汲取文化思想的乳汁,对生活进行观察与思考,决不沉溺于世俗的欲望。在随时都会遭受生命危险的煤矿,他在那里依然忘我地投入地下的艰辛的工作。种种炼狱般的生活锻造出了他坚韧的意志和刻苦的精神,不但是主动承受苦难,而且勇于反抗苦难和超越苦难,从而使他的人格和操守在苦难的铁砧上得到最坚实的考验,获得自豪与崇高的心理感受。孙少平从一名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煤矿工人,其间经历了波澜壮阔的人生历程,贯穿他的思想的主线是坚韧不拔,奋斗不息的精神。无论面对何种挫折。从学生时代的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到揽工生活的颠沛流离,到爱情泯灭的悲痛欲绝,再到因工毁容后的埋头痛苦,少平偿尽生活的艰辛,饱受命运之苦难,然而,他却从未屈服,从未放弃对美好生活的渴望,默默承 受,顽强的坚持。正是这样的苦难,给了他富足的精神家园,使他具有了最顽强最震撼的生命力,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在一个平凡的世界里的不平凡的人生。

孙少平在小农意识的海洋里挣扎逃出,到城市主动挑战别样的苦难磨练自己,在对自我思想的不断剖析中逐渐画出生活的蓝图,挖掘人生价值,体现自我。还有他们身上有着强烈的现代叛逆意识,对传统的生活方式与乡土观念提出质疑和否定,试图以个人奋斗的形式摆脱土地的束缚,力求改变自己,改变自己‚农民‛的历史地位和传统性质。他们的思想发展还透出时代的情绪与奋斗精神,敢于在改革的浪潮中乘风破浪。这些主人公一个特点就是在对人的自我发现与自我觉醒中追求人生价值,显出强烈的个性意识,要求社会承认并领略他们自身所具有的价值和尊严。

而少平、少安两兄弟相比较,哥哥少安的形象刻画是扎根与农村奋斗者开拓者而又安于农村的生活;弟弟少平则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但是兄弟俩都生活的胜利者,爱情的失败者。两兄弟在不同的人生选择和生活哲学上:他们一个求实,一个幻想;一个重物质,一个重精神;一个封闭,一个开放;一个源自传统,一个指向未来;一个深植农村,一个却被远行的梦所召唤!

孙少平是以进取和挑战的姿态面对生活!他是一个‚新人‛。他的追求是‚梦‛,是理想,是未来,他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充足,更向往精神的充实。他跻身于现代文化的城市,不仅是追求物质生活,更是追求精神价值的实现—自我价值的实现!为了他离开了宁静和谐的家去外做了‚揽工汉‛。这令孙玉厚不解,也令孙少安迷惑。(他曾多次见孙少年的生活劳苦而劝他回去。)他们都想不到孙少平为什么要出去‚受罪‛。他们不明白孙少平就是在这样与困境的搏击中实现自我的!

可以这样说,从少平的身上就折射出了中国农村青年的不幸就在于‚出身农门,不甘于农门‛,不屈从于不平衡的政治经济文化制度分配和不公正性的农村政策禁锢了农村青年的发展。这实质是国家制度的悲哀。但孙少平没有割弃传统文化的滋养,更多地接受了外面的世 界,现代意识和文化观念!他充满梦想和冒险地走向现代文明。在他身上处处洋溢着新的时代精神!

而孙少安是一个心底善良,情操高洁,善思考,敢奋斗的农村青年,他只想通过自己拼命的劳动求改变自身贫困的‚世事‛,无论他的‚搞分担包产‛,还是后来的办砖厂,无一不是为了摆脱贫困,脱离苦难,一家人能填饱肚皮,过上安适的生活。作者对孙少安坚强地承受各种各样的痛苦和磨难的品格和令人荡气回肠的道德情操,倾注了深情的赞美。面对‚他父亲在他面前抱住头痛哭流涕。他第一次看见刚强的父亲在他面前流泪。他自己也哭了。是的,他将要和学校的大门永远地告别了。他多么不情愿啊!他理解父亲的痛苦——爸爸也不愿意断送他的前程……就这样,他参加了全县升初中的统一考试。在全县几千名考生中,他名列第三被录取了。他的学生生涯随着这张录取通知书的到来,也就完全终结了!‛少安为了弟弟妹妹、为了那个家牺牲的太多太多,他没日没夜的忙碌着,但是所有的努力都是为了那个家,似乎从来都没有为自己‚自私‛一下,在他质朴的农民思想中渗透出了发展才是出路的意识,勤耕勤作,改变生活。他是一个多么有情有意的人啊!

同时,在少安的身上似乎有一种认命的感觉。在小说《平凡的世界》有孙少安这样的话:不要管农民种什么!政府给农民的应该是资源服务,不能把农民简单视为国家的雇工,而把自己作国家的代言人、掌柜的,可悲的是政府恰恰是怀有这种强烈的主人公意识,认为自己是老板,是吃‚官饭的‛,人民是‚打工仔‛,这种认识上的错位,制约着农村的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也制约着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孙少平式的农村青年所努力追求的就是‚吃官饭‛,将这种‚中国式‛悲剧演绎得一波三折。他这个农民式的‚打工仔‛被演绎的淋漓尽致。

二、内心情感的懦弱,演绎了黄土地的悲剧情结

生活的平凡而个性气质的不平凡,赋予了两兄弟深受女性的崇敬。在高中读书期间,孙少平不平凡的气质,就受到了田晓霞的青睐。田晓霞出身于高级干部家庭,是在一个宽松和民主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从小爱读书,善思考,对事物常有超出年龄的不凡见解和独立的 分析与判断能力。长大后她逐渐养成了豪爽、洒脱的男孩子性格。还经常借书给他看,两人共同思考商讨社会问题,当三年后碰到打工的孙少平,从另外一个角度她认识到仍是衣服破烂的孙少平没有被几年的农村生活同化,她从他的谈吐中知道他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着独特见解的人,同是具有青春激情的两个人在不同的生活中交流着思想,互为导师,他们之间逐渐建立起了一般人难以理解的超凡脱俗的爱情。他们有着共同的文化素养,语言、爱好和志趣,能心有灵犀相互沟通。所以他们的交往逾越了竖在他们自身地位的这一座巨大的屏障,他们对于人生有着共同的感受与理解,对于事业都有一种献身的热情。他们热爱文学,在读同一部作品时,往往发生情感的共振。田晓霞,省报记者,有着高贵的身份,但是面对黑色的矿山,特别是目睹到井下工人紧张的拼搏,心中涌起了对创造财富者的无限爱戴和崇敬,深刻的体验到了劳动的伟大与庄严。孙少平是田晓霞心中的男子汉,他们在爱情生活中不断得从对方身上吸取新的思想,知识,经验和力量,充实与提高自身。田晓霞在日记中写道‚我放纵我的天性,相信爱情能给予人创造的力量。我为我的‘掏炭丈夫’感到骄傲。是的,真正的爱情不应该是利己的,而应该是利他的,是心甘情愿与爱人一起奋斗并不断自我更新的过程,是溶合在一起——完全溶合在一起的共同斗争‛。他们破除陈旧的爱情观念,以最纯真的感情演绎并推动着现代意识的发展,追求的是心有灵犀,平等的人格及自我尊严,他们的爱情是一种既给予又获取并在给予与获取的征途上实现自身、肯定自身、持证自身价值的共享状态。

然而我们不能不看到现实的残酷,田晓霞,一个省委书记的女儿,省报的记者,孙少平,一个普通农民的当煤矿工人的儿子,在世俗的眼光看来,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他们的结合无异于天方夜谭,难以让人从理性上认同。让田晓霞破除世俗的偏见,与少平结合,会使婚姻缺乏现实生活的依据而显得虚空,再从田晓霞的个性来看,她是不可能半途抛下少平去寻找新的幸福,但是她也是不可能委曲求全接受高朗这个高干子弟的求婚,否则的话就人物将丧失其自身的光彩,再者,路遥作为一位忠实于生活的作家,也不愿违背现实主义的创作原 则,所以迫于无奈,作者使她在陕南抗洪前线采访时,为抢救落水儿童英勇献身,从而这个晶莹剔透的城市姑娘在读者心中也留下了永久的魅力,她和孙少平的玫瑰色的爱情更增添了一份震撼人心的悲壮美,无不让人惋惜。那么好一个姑娘,受过良好教育,活泼,勇于追求,热爱生活,爱着孙少平。却最终生命赋予她只有那么短短的二十几年。后来,金秀对少平的爱情选择,注定是苦涩的,孙少平对她的回避,再次证明他的爱情懦弱性,金秀对孙少平来说,无疑是田晓霞灵魂的再现,然而,孙少平对这种田晓霞式的爱情总是逃避着、憧憬着、满足着、痛苦着。最后,少平和师傅的妻子结合,一切都很平淡,没有轰轰烈烈,一次又一次的演绎着黄土地的悲欢离合。从而也在这些平平常常的爱情故事里,蕴含着超越爱情自身意义的时代情绪与历史内涵。为我们诠释了黄土地的爱情悲剧

那么少安和润叶呢?在她们身上笼罩的母性之爱的神圣光环!在这种传统婚恋模式中,双方男女都具有清醒的理智的态度,他们间很少有激情如火的热烈场面,更无玫瑰色彩的浪漫诗情,她们关注的更多是婚后具有现实意义的世俗生活,甚至会考虑到其中的每一个细节末节,即使是在热恋中,情欲的骚动也会受到理性的抑制,只是在悄悄细语中进行情感的交流。他们的爱情生活就是一幅宁静温馨的家庭生活图画!但是,因为城乡的差别,家庭环境的制约,性格的差异,理想的不同都是他最终错过了润叶。因为他的小农意识的局限,他娶了山西姑娘秀莲以后,生活便代替了爱情,一切平淡了,生活便是真实的生活了。当孙少安要破产时,‚秀莲不仅象他一样承受着破产的痛苦,而且还要千方百计安慰他。她给他说宽心话,给他做好吃喝,给他温柔的抚爱和体贴,甚至在他苦闷至极,无端地向她发火的时候,她也心甘情愿当他的出气筒。‛,‚惟有妻子的怀抱,才使他凄苦的心情得到片刻的温情和宁静,一天的劳累和痛苦之后,他常常象受了委屈的孩子,晚上灯一吹,把脸埋在妻子的怀抱中,接受她亲切的爱抚和安慰。她的两只结实的乳房常常沾满他的泪水‛。亲爱的秀莲就是这样使我们可爱的少安跨过了生活中的一道道坎坎,重新燃起热情,他们相互扶持,紧紧依靠直到老去。

三、结语:生命的交响乐

上一篇:泰州市继续教育提升自身绩效试题答案下一篇:看央视榜样学习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