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一号教室》有感

2024-04-11

读《一号教室》有感(通用16篇)

篇1:读《一号教室》有感

每个人读一本好书后,都会有自己的心得,我也不例外。读完《一号教室》后,我有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我对《一号教室》这本书爱不释手,里面的许多小故事都非常引人入胜。《一号教室》这本书里面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一个名叫泰德的学生张开的。在一个人烟稀少的小镇里,有一所学校------一号教室,泰德就是这座学校里的一个学生。一天,在送报时,泰德看见已经搬走两年的安德森家的阳台上,出现了一个小女孩。出现变故的小女孩一家人都回不了家,泰德尽一切努力帮助她们克服困难,最终回到了家中。

泰德是一个很有爱心、乐于助人的学生。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并非所有人都会伸出援助之手。一次,我在手机上看到一条新闻,一个人在过马路时,被一辆突然出现的汽车撞了,这个人瞬间被撞出了十米之外,倒在地上不停地呻吟,一只手臂血肉模糊;这时而撞人的汽车驾驶员却未停下,而是拐个弯飞速逃跑了;马路边上一时间聚集了好些人,所有人只是观望,却没有一个人帮助打电话叫120;被撞的人,在万分无奈之下,慢慢坐起,自己拨打120自救。司机、围观的人与故事中的泰德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换位思考一下,如果被撞的人是你,而没有人来帮助你,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

我希望大家能像泰德一样,做一个在别人有需要时你能伸出援助之手的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变得更加美好!

篇2:读《一号教室》有感

泰德是一个热爱帮助别人的人,他有时喜欢看侦探小说。在一次去送报纸的`路上,他发现了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住着一家三口,从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亚普莉尔,亚历克莎和亚迪,她爸爸是士兵,死于伊拉克战争。泰德知道听了她们家的遭遇,很同情她们。

之后,泰德每天都偷偷摸摸地从自己家里拿一些食物,去给他们维持生活,很快,泰德觉得自己能力有限,很难再帮助他们了,于是,他先后告诉了老师和父母,后来,正是得到老师和父母的信任和父母的认同,当泰德遇到困境时,他才能得到顺利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

慢慢地,小镇上的人全都知道了,热情的人民都欢迎他们,甚至开了一场全镇的游行。泰德更是希望亚普莉尔去他们的一号教室去上课,一起收获知识,一起分享快乐,可最终亚普莉尔却迫不得以走了,留给人们无限地思考。

篇3:读《一号教室》有感

作为教师,我们深深地知道生源的重要性,优等学校总是尽可能地抢占优质生源。想一想我们学校(湖南省衡阳市珠晖区光明路小学)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 ,学生的素质 正呈下降趋 势 ,老师在工作中也感觉到学生越来越难教育。身为教师 ,我们也常常 抱怨 ,但仔细一想,抱怨有用吗? 在埋头苦干的同时,我们是否要思 考一种改 变工作的 思维方法,让自己从繁杂的工作压力中解放出来。我历来主张教师要从自己的工作中获得幸福感,就必须将工作变得有趣和令人期待。试想一位教师从上班第一天就按照一定的模式备课、上课、改作业,岂不会乏味至死? 这也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主要原因。有的教师每年的教材相同,授课形式相同,照本宣科,其实这样的工作绝对不会产生幸福感,反而会使疲倦如滔滔江水般连绵不绝涌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担任班主任25年的雷夫老师是怎样做的吧!

一、做一名智慧的教师

我们常常用“用心”来形容教师,用心是一种态度,并经常用于评判教师的优劣。从雷夫老师的身上,我知道:有热情和态度还不 够 ,还要运用 智慧 ,乃至一个个小小的鬼点子。巧妙地做,坚持不懈地做,才会充满力量。雷夫老师作为一名老师, 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比如他在 方法中提 到的“培养 阅读能力”“每周作文”等做法都透露出教师的无穷创意。我们知道学生学好语文是多方面的,但作为语文教师的我们是不是该多动动脑筋,将学生引导到乐学这条道路上来。上课满堂灌,作业堆成山,作文应付式,这样的语文课堂绝不会有活力。我在教 学中就经 常思考用 什么方法,才能让学生更快地掌握知识点。如读和写的关系, 培养学生读书很重要,但如何引导,读书讨论会是一种不错的选择。每个月以一本书为载体,展开交流与讨论。可以在班级小范围推进,以语文兴趣小组的形式进行。学生都是爱读书的 ,再加上老师 的引导 ,他们会走得更坚实。 又如作文,老师如果先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难点与重点,提前做好相应贮备,事实证明是可以帮助学生完成好每一阶段的作文的。学生能较快地完成学习 的任务 , 是他们乐 学的第一步。 至于其他的一些表演、办报、远足等都可以归入语文综合实践拓展一类,以延续这份学习的快乐。

二、做一名相信孩子的老师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写过一本书《相信孩子》, 告诉我们要相信孩子向善的内心力量,每一个孩子的心中都有一团火———我要成为一个好孩子。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使这团火熊熊燃烧下去。相信孩子内心的力量。深入孩子的心灵去感化孩子。 教育从来就不是一种冰冷的职业。只有心的交流才能感化孩子。无数潜质生的进步都充分说明这一点。做了这么多年教师,你我都应该明白学生的发展不可限量。有些智商一般、情商甚高的孩子走入社会反而更能有出息,老师不必把眼光局限于这几年,不必把眼光局限于学习这一方面,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 每一个孩 子。如我 们班的赵XX是一个有些智障的孩子 , 除了学习不行,其他方面样样在行,会劳动、会跳绳、会交流。在每天的学习时段中,她却常常因无所事事影响其他同学。我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她的角度思考:对于自己无法掌握的知 识课、技能 课 ,她该多么无聊啊! 但在现行的教育制度下,老师很难照顾 其个性发 展的。每 每心中烦闷,总会训斥她一番。转念一想,其实她有可爱之处:每节课后她总是主动擦黑板,完成语文作业也还抄得达到完成的阶段,做错了事总会诚恳认错……班主任能将好孩子 教育好 ,不算什么 ,能将这样的 学生教育 好才是为 社会培养 了一个合格品。这必须依赖于心中相信孩子的理念。这是雷夫老师教给我的。雷夫老 师班级的 孩子都不 是先天条 件好的学生,他却把他们教成了全美国最优秀的孩子,这难道不能成为我奋斗的目标吗?

三、做一名纯粹的老师

篇4:五大关键词读懂一号文件“真经”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日前发布,文件科学总结了“十二五”时期“三农”工作取得的巨大成绩,全面分析了“十三五”时期“三农”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特点,围绕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特别是以发展新理念引领农业农村新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政策、新举措,对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具体内容来看,今年中央一号文件亮点纷呈,很多内容被首次写入。本刊特将文件内容及专家解读作一梳理,以飨读者。

新华社1月27日受权发布《关于落实发展新理念加快农业现代化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若干意见》。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18份以“三农”为主题的一号文件,也是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第13次聚焦“三农”。

对当前我国“三农”发展呈现出的新矛盾、新挑战,文件有哪些破题之策?笔者从中梳理了五大关键词,采访权威专家,对文件进行深度解读。

“农业现代化”连续3年写入标题

回顾近6年来的中央一号文件,2011年至2013年的主题分别是水利、农业科技、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而从2014年至今,则连续3年将“农业现代化”写入文件标题。

专家认为,“农业现代化”连续3年“入题”含义深远。当前,我国农业面临千年未有之变局,迫切需要通过落实新理念,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从根本上提升竞争力,破解农业农村发展面临的各种难题。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产量持续增长,粮棉油、果菜鱼等大宗农产品总量均居世界首位,人均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国际农产品市场竞争加剧,大而不强、多而不优、竞争力弱等问题日益凸显。

对此文件提出,持续夯实现代农业基础,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必须着力强化物质装备和技术支撑,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推动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结合、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让农业成为充满希望的朝阳产业。

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表示,农业是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的行业,我国现代农业的基础不牢,水利等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加快现代农业发展,必须在物质技术装备、基础设施方面着力,建立健全现代农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首次写进中央一号文件

与当前经济转型升级方向相一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一词今年首次写入了中央一号文件。专家指出,尽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文件中仅出现一次,但15000字的文件内容通篇体现出农业供给侧改革思路。

在优化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方面,文件提出,在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前提下,基本形成与市场需求相适应、与资源禀赋相匹配的现代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农业供给侧改革不是聚焦数量问题,主要是结构和效益问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认为,近年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供求总量基本平衡,但结构性矛盾问题也十分突出。玉米出现阶段性供过于求,大豆缺口逐年扩大,优质饲草供应不足,有效供给不能适应需求变化。

为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农业部已经决定适当调减非优势区粮食生产,重点是调减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西北风沙干旱区及西南石漠化区等“镰刀弯”地区的玉米种植面积。调减出的耕地将根据市场需求和农牧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地发展青贮玉米、饲草、杂粮杂豆等作物。

文件还提出,树立大食物观,面向整个国土资源,全方位、多途径开发食物资源,满足日益多元化的食物消费需求。笔者了解到,马铃薯主食开发工作将继续推进,越来越多的马铃薯馒头、马铃薯面条等产品将端上人民群众餐桌。

以“绿色发展”保护资源修复生态

我国农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资源环境代价,出现耕地质量下降、地下水超采、农业面源污染加重等问题,资源与环境的紧箍咒越绷越紧。

对此文件提出,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确立发展绿色农业就是保护生态的观念,加快形成资源利用高效、生态系统稳定、产地环境良好、产品质量安全的农业发展新格局。

“绿色发展本是农业的天然功能,但目前很多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与绿色发展相悖,需要及时纠正。”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要加快改变农业开发强度过大、利用方式粗放的状况,放弃“高投入、高产出”的掠夺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循环农业,采用休耕、轮作、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修复农业生态环境。

文件还提出,强化食品安全责任制,把保障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作为衡量党政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这意味着“舌尖上的安全”或将与领导干部的“官帽”紧密联系在一起,督促地方政府把更多精力放在食品安全问题上。

补齐“短板”吹响决胜小康冲锋号

“短板”一说,源于管理学中的木桶理论:一个木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子。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今后五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农村成为最需要补齐的那块短板。

随着中央强农惠农富农政策不断完善,新农村建设发展势头良好。但不可否认的是,农村基础设施依然薄弱,重建设轻管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难以适应当下农民需求,重硬件轻软件;农村环境存在脏、乱、差现象,重眼前轻规划;农村老龄化、空心化严重,推进市民化过程中重“面子”轻“里子”。特别是农村仍存在大量贫困人口,亟待脱贫致富。

对此文件提出,把国家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重点放在农村,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基础设施,加快推动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和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推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和农民工市民化,实施脱贫攻坚工程,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蒋和平认为,今年一号文件在强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还强调不断提高农村学前教育、乡村教师队伍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今后美丽乡村和农民幸福家园建设必将驶入快车道。

“产业融合”支撑农民增收

“十二五”期间,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9.5%,2015年农民人均收入突破万元大关,增幅连续第6年高于GDP和城镇居民收入增幅。然而,农民收入不高且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农产品价格下行和农民工资性收入增长乏力“双碰头”,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难度加大。

对此文件提出,必须充分发挥农村的独特优势,深度挖掘农业的多种功能,培育壮大农村新产业新业态,推动产业融合发展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在农业转型发展过程中,推进农业的产业化经营,促进‘接二(产)连三(产)是一个重要方向。”中国社科院农村所研究员李国祥认为,要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分享加工销售环节收益。

与此同时,农村第三产业发展也被寄予厚望。我国休闲农业近年来已经进入发展快车道,2015年休闲农业吸引游客11亿人次,受益农民达3300万人。

篇5:读《飞翔的教室》有感

“呼—终于看完啦!”。合上那本极似一对翅膀的《飞翔的教室》这本书,心里还是总有一股“看不完”的感觉。这本书的精彩情节深深地扣住了我那颗稚嫩的心。“天啊!”,看完这本书,“文中的约尼实在象我了!”,我暗暗地想。

约尼,一个敏感多思,擅长写作的孩子,而且还常常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憧憬„„,除了他,其他的还有绘画天才以及学习的佼佼者马丁,另外还有大块头—总也填不饱肚子的马蒂亚斯,自卑怯懦的小个子乌利以及头脑机智灵利的赛巴斯蒂安。五个孩子构造了一个美妙的故事。然而,因为有伯克博士和不抽烟的人引导,使他们人生的那双翅膀一直飞向一个明朗的方向„„

故事里的情节,尽管是虚构的,可是仔细想一想,难道我们的人生不是这样吗?文中的孩子们对话剧的期盼,是美好的。结果,他们不是如愿以偿了吗?这本书让我深深领悟到:一个人,一定要有自己的理想,并且每个人都要乐观地去面对眼前的事物,要对未来充满憧憬。

篇6:读《飞翔的教室》有感

我读了《飞翔的教师》这本书以后,对我有很多感触。

这本书主要叙述了五个性格迥异的孩子,他们多才多艺,各有所长。有的敏感多思、擅长写作;有的在绘画方面是个天才、学习成绩突出;有的自卑怯懦、头脑机智。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位叫做伯克博士的人和从来都不抽烟的人的知道和帮助下,使得他们人生向着一个明朗的方向前进。从中,我感触到了:不论做什么事,我们都应该对自己充满信心,不要说,做不好了,就失了自己的信心。而且读完了《飞翔的教室》我还懂得了:以前,我妈妈叫我去楼上去借几个鸡蛋回来,我就骗了妈妈说他们已经出去了,其实我是不敢上去借鸡蛋的,现在看完了这本书以后,我就开始勇敢了起来。

做人对他人要宽容一些,做人要将心比心,这样我们就可以叫到许多的朋友。

篇7:读56号教室有感

安晓燕

在教育处的推荐下,有幸拜读了雷夫老师的《第56号教室的奇迹》的前两章。特别是读完第二章“寻找第六阶段”后感触颇深,而且和本书的序者尹建莉(注:《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有了共同的感受。

首先是惊讶。惊讶一位来自异国他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老师竟和我们——这些国内的一线教师对教育有着如此多的共同感受:在一次次教育的失败案例中失去信心,而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做下去。面对这一切。雷夫老师不仅限于感慨,而且去思考并实践——怎样改变?怎样做的更好?他在探索的每个阶段都告诉大家:我们可以做的更好。

接着是共鸣。雷夫老师所描述的六个阶段中,前四个阶段就是我们现在的班级现状,甚至第四阶段就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不知是否有些班级已达到了第五或第六阶段,我想我只做到了第四阶段:“我要遵守规则——培养合格人才”。我让学生遵守学校或我制定的规则,循规蹈矩,而我在“培养合格人才”的目标下感受这一快乐。最后是深深的反思。细细想来,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一直在遵守着生活中的一切规则,从小到大,从未想过打破。其实人生并无规则可循,而那些有大成就的人不是遵循规则的人,并且常常打破规则。但这些人都有着自己的人生规则【第六阶段的人】,我想也可能是灵魂深处的一种信仰,我们能达到第四阶段是件好事,但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更上一层楼。

如果想让我们的班级,我们的孩子达到第六阶段,我想我们先从改变自己做起。我们能够体贴别人,但我们做很多事情是为了达到目的,例如:争取优秀,争取第一,得到赞扬,而不是第六阶段中提到的我只为我的信仰而作,只有我们理解了,做到了,才能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们,而不是说教和制定规则。

篇8:读《一号教室》有感

感触最深刻的还是第一部分:家最温暖。每一个小孩都以第56号教室为家了,还有什么比家更可以相赖? “这里没有害怕,雷夫老师以信任取代恐惧,做孩子可以依赖的依靠”。

一、以信任取代恐惧

雷夫每年都只教五年级, 他一年的教学真的可以改变学生的一生吗? 答案:是的。他主要的一个法宝就是信任学生。

学生从一年级开始,是非常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逐渐到高年级,举手的学生越来越少,老师总是埋怨,学生怎么啦? 是特别不聪明? 还是其他什么原因。总之,就是感觉学生与其他学校的学生比,就是不想发言,哪怕站起来发言了,也是简短的几句话,与老师的要求差之甚远。

雷夫也坦言,他刚上讲台时,发现学生不愿意举手提问,也不愿意说“我不知道”。但是,在听了一位特殊教育老师的课后,他很受启发。“我觉得这位老师真的很伟大,学生们尊敬他,都听他的话。我反复思考其中缘由,发现他与学生之间建立了很好的信任关系,他总是敞开胸怀、非常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后来,我问他有什么教育秘诀,他告诉我“多从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

因此,他总结了“六阶段”班级管理法,关于第一阶段:不惹麻烦原则。雷夫说,从踏进校门的那一刻起,大多数孩子就开始接受第一阶段的思考训练, 一切行为几乎都以不惹麻烦为原则。

我们的学生与美国的学生一样,都有不想惹麻烦的想法,站起来回答问题,答对了还好,答得不对,还要看老师脸色,怕同学笑话。

雷夫说:这样教小孩对吗?如果第一阶段学生的思考是以恐惧为基础的, 而我们要孩子们有良好行为表现的最终目的是让他们相信这么做是对的,不是因为害怕惩罚而已。所以,信任是地基,师生间没有信任就没有真正的教育。

二、在信任中消除不公平的存在

开始的时候,我也与很多老师想法一样,我们信任学生,但怎么还是管理不好学生呢?学生为什么不听老师的话? 这是我思考了很长时间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如何在严与爱中找到突破口:那就是公平对待每一位小孩。

雷夫强调,“只要孩子们看见你赏罚不公, 你就失去人心了”。雷夫举例:几年前,他的莎士比亚戏剧团要去洛杉矶某知名表演场地演出, 许多老师都为孩子们得到这样的机会兴奋不已, 唯一的反对者是一位从不让学生参加管弦乐队或合唱团的老师。在学生家长的要求下,这位老师只得同意学生参加演出,但前提是,返校后每个学生每天要写100遍“我以后会为自己做出更负责任的选择”,并连写一个星期。结果这位老师不合逻辑的行为让孩子们厌恶到一整年都听不进他说的话,即使有些话是值得听的。

现在,很多老师都说我对班里的每一位小孩都很公平,如作业做得好、成绩优秀的我都进行相应表扬。学校的每一位老师都非常优秀,能很快适应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做得井井有条, 每天都以良好的心态做好班级管理及教学工作, 但是不是能很好做到雷夫说的公平对待每一个小孩,我们与雷夫相比,在管理办法及用心上,还有一定距离。

如成绩优秀且听话的小孩,人人喜欢,这些小孩难得,心灵的天平会稍稍偏重于这一边, 这样也并不觉得自己做得不公平、不妥当。而成绩不好的小孩,或者经常惹是生非的小孩,我们进行了苦口婆心的教育,觉得用的时间多了,关注他们也多了,为何不像雷夫说的那样呢?

我认为,小孩是最聪明的,只要你心灵的天平相对公平,他们会感受到的。特别在学校综合评价系统的实施中,绿叶的发放是否公平,发言人是学生,而不是老师。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如果他认为你是他重要的人,我们就会像雷夫那样成功了。

“不公平的赏罚实际上一点用处都没有 ,反而让师生间的关系越来越糟”。雷夫说,孩子并不怕特别严格的老师,但他们特别憎恨不公平的老师。如一个学生没有完成家庭作业,老师却要惩罚整个班级的学生。“老师可以很严格,但一定要做到公平对待每个学生、每件事。一旦孩子觉得你对他们不公平,你可能会失去孩子们心中的信任”。总之,老师可以严格,但不公平的老师,会被学生看不起。

三、在信任别人能够做好的同时自己先认真做

雷夫说:“孩子们以你为榜样,你要他们做到的事情,自己要先做到。”

雷夫还说: 我没有艺术天分, 我在黑板上画的任何东西———就算是一条直线, 都会让全班学生歇斯底里地笑倒在地上:笑出眼泪。但我是历史上唯一荣获“国家艺术奖章”的教师,这是为什么?

书中提到,管弦乐团指导老师居恩·雀登女士,是雷夫见过的最优秀的音乐人才之一,他的学生都涌着报名上她的课,开始雷夫很不明白,也不想自己的学生过去听课,怕他们成绩上不去,恰恰相反,这部分小孩不但成绩上去了,而且音乐学得非常好。雷夫后来明白了一个道理:接触艺术教育的孩子学到的,远远超过他们所学的艺术本身。

加入管弦乐团的孩子们不仅学到如何拉小提琴或吹单簧管,还学到纪律、责任、牺牲、练习、更正错误、倾听,以及时间管理。孩子们能拥有这套技巧,对他们来说再好不过了,孩子们可以一边学习这套技巧,一边度过愉快时光。

因此,雷夫目睹艺术价值后,决定把音乐变成班级的一部分, 并由开始简单的唱歌到玩摇滚乐, 到现在演莎士比亚戏剧。雷夫为此造访了每一所著名的音乐、艺术或戏剧学校,累积了相当多的好点子,运用在他任教的班级。相对遗憾的是,他也见证了一些使用艺术的失败的教育例子。

雷夫伟大之处并不是什么都懂, 他也不是每个孩子都能教好,不是每件事都能做好,但他说:你必须认真去做。

篇9:读《56号教室》有感

心得体会

有人说孩子打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有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培养出什么样的人才,家庭教育对于我们面对的家长来说认识并不是很深刻,由此学校教育的作用在家长、社会的认知中便显得尤为重要,对于教师来讲面对不同的学生个体,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方式取决于我们教师用什么样的态度来面对教育、面对孩子。

读过《第56号教室的奇迹》一书后给我最大的感受就是教师的教育态度。作者雷夫.艾斯奎斯之所以被称作“全美最好的老师”不是因为他有多么先进的教学理念、也不是因为他的知识有多渊博,而是他真正的用心去教育孩子,用人类最为善良的人性去感化孩子、帮助孩子,去解决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因此他得到了家庭、社会的认可。他的著作是自身工作的真实写照,是一本写正确教育的书。雷夫老师所教的小学并不是条件很好的地区,56号教室里的孩子成长环境也并不好,面对这样教学环境时,雷夫也曾感到疲倦迷茫过,问自己到底值不值得教下去,但是当他经历了“教室里的火”之后,孩子的天真无邪,深深的刺痛了作者的心灵,他勉励自己其实作为老师只需要尽一切努力帮助孩子们进步,或许不一定做得很好,但起码努力过了。

于是从那以后他便开始用“头发着了火似的”态度,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教育工作中去。

篇10: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农夫和鸡》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会飞的教室》这本书。

这本书,主要是由一场戏展开的故事。

故事里让我印象最深的`一幕是邬理嘲笑是胆小鬼(不过邬理确实是这个里最胆小的),他实在忍受了,他决心要干大事让人觉得他不是胆小鬼。放学后,邬理找了个的梯子,找了一把雨伞,是他拿着雨伞爬到梯子顶上,再雨伞从梯子最顶上跳!当我读到,我心想:天啊!邬理不想活了?这样做很危险的,况且是从高的地方跳下。当邬理爬到顶上的时候,被低年级的学生看,那个学生跑上楼和马缇斯(马缇斯是邬理的朋友)一帮人汇报,听了都急忙往操场上跑,这是操场上聚集了不少人,马缇斯大喊:“邬理!不要啊!”可还没等到他说完,邬理便跳了下去。读到这里,我不禁为邬理捏一把汗。最后邬理倒在了,昏迷不醒,马缇斯可就好朋友啊!马塔斯看邬理倒在别提多伤心了,他抱着邬理哭着说:“邬理没事的!”当我看到,我被马缇斯给感动了,我没马缇斯这个五大三粗也会哭,可见他和邬理这间的友情多么深厚,也可见马缇斯不是整天嚷着要打架的粗孩子,他也是有感情的。事后邬理脚受伤了,所以过圣诞节的时候回不了家了,这样的话这个里除了邬理就没人了。马缇斯看见邬理很难过的样子,就上前和邬理说:“邬理,放假不回家了,我陪着你!”简简单单的话,我却不禁感动,我想有马缇斯朋友,那我该多么幸福啊!

这部书它所的同学之情、师生之爱、朋友之谊,无不唤起我们对友情的追忆与珍惜!

《农夫和鸡》读后感

篇11: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与马提斯相反,邬理十分瘦小。尽管两个人个头悬殊却是要好的朋友。于是,马提斯借了邬理的钱去买面包吃。邬理胆子很小,自己胆怯快步的走过了小山岗,遇到了葛普勒爬在四楼的墙壁上,葛普勒是个冒险王。戴马亭家境贫寒但学习较好,而且还是个绘画高手。姚尼多愁善感,因为被父母抛弃心里有阴影所以性格内向。

在圣诞晚会上,体育馆被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占用了,他们丝毫不把戴马亭放在眼里,不肯让出地方,戴马亭据理力争,毫不畏惧的把他们赶走了,却因此得罪了傲慢地戴奥德。

篇12:读《一号教室》有感

“我们教室有鬼”?

乍看书名感觉有些瘆人,可翻开后,我却爱不释手地一口气读完了。书中那些诗歌、故事,仿若智慧之河,源源不断地流经心田,润泽之极,难于言表。晚上辗转反侧,依然无法释怀,总觉心头有些什么要溢出来,有不吐不快之感,又仿佛有些东西梗塞在喉。也正是该书的魅力所在,让我不禁想要“刨根”。

一、刨根

教室到底有没有“鬼”?要是有,它在哪里?长什么样子?这是我阅读之前产生的疑问。

“鬼”出现在故事里。二年级的学生汉勋和昆伦,向众人讲述了一次经历,“教室后面孙中山先生的肖像画不但会盯人看,还会说话”“上课上到一半的时候,黑板会突然不见了出来一个银幕,然后书上的很多东西都跑到银幕上去了”“有一天课上到一半,老师的头被断掉了,不见了,断头的老师还能在教室里走来走去”。正是由于这些经历,孩子们觉得“教室有鬼”。

“鬼”出没在儿童诗里。

有一只大蜘蛛/在窗外开一店/亮亮的丝

串一张水珠的地图/上门的蚊子/苍蝇/蝴蝶

都好安静/一个一个像是六年级的男生

蜘蛛老师/你好厉害

教室里当然没有鬼。导致孩子们产生“有鬼”想法的原因,作者说,是因为“家徒四壁”的教室缺乏文化气息,也是因为“教师业成了一种表演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自演自说,让教室成为了学生们“最不愿意进去、最先想跑出来”的地方。

二、究底

可是,不管这个“鬼”是披上“处罚”的伪衣,还是戴上“权威”的假面具;是隐匿在我们教师心里,还是窜跳在孩子们身上,作者都能把它给揪出来。作者怎么就如此的火眼金睛呢?难不成他有过人的法术?答案在书中同样也找到了,那就是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厚的哲学素养。

关于观察能力,被后人称作“儿童的发现者”的蒙台梭利把教师的观察能力列为教师的基本品质。无论是幼教的“观察记录”,还是中小学的“课堂观察”,都把教师的观察能力摆在了非常重要的位置。因为每个孩子都具有独有的个性,即使是同一活动或同一游戏,不同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表现。作为孩子的指导者,没有敏锐的观察力,就无法避免教育的盲目性,更做不到因势利导和因材施教。严格地说,那便是一种错误的教育。作者的诗和故事,都是通过作者日常细腻的观察所得。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能源”,[1]想必这正是作者的智慧所在。

关于教育哲学,于漪老师说:“不懂得一点哲学的教师,或者不懂得思考的教师,是个盲目的教师”。[2]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哲学,我们的教育活动必须要受一定的哲学观支配,正如乔治·泰勒所说:“哲学解放了教师的想象力,同时又指导着他的理智……那些不应用哲学去思考问题的教育工作者必然是肤浅的。”[3]

那么教育哲学到底包括哪些内容呢?作者在书中没有直接给出答案,或者说,他的答案都蕴涵在故事或者儿童诗里,比如在《回头看到的》一文中,他这样描叙被受惩罚的孩子的心理,“我好想回头/我偷偷回头/嘻/同学都趴着午睡/老师坐在那里/挖鼻孔”,让我看后忍俊不禁又陷入思考:作者难道仅仅只是告诉我们有这样一个孩子和教师吗?断然不是。他分明用教育哲学告诉我们,教师的自以为是实际是非常可笑的,孩子也正被这种处罚伤害着。类似这样的诗歌或故事,全书非常多,作者用这种亦庄亦谐的方式告诉我们,教育哲学至少包括变换角色、改变角度、追根溯源、矛盾统一等哲学思想。

三、补漏

当我第二遍看此书的时候,就看得很慢了。因为作者也把藏匿在我心里的“鬼”给揪出来了。这本书使我联想到《第56号教室的奇迹》里的雷夫老师,他的独创是我们缺失的;还有《窗边的小豆豆》里的小林老师,他的耐心也是我们所欠缺的。我还想到,在时下进行的轰轰烈烈的课改中我们所表现出的茫然、困惑、日益加深的职业倦怠等等。这些,不也都是作者笔下“鬼”的原形么?

假如说是否拥有一颗敏感的心、是否愿意仔细观察孩子是态度问题,那么是否能用专业的教育哲学素养解决教育问题则是能力问题。那么好吧,就让我们像这本书的作者一样,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端正态度,练就一双慧眼,去敏锐地捕捉孩子身上显露出的细节,发现在那些生动鲜活、精彩迷人的细节中蕴藏的个性,并耐心地叩问,静静地聆听;观察现象、发现问题的时候,对其进行深入的挖掘,在解决问题之前,多点“哲学分析”,思行结合,之后驻足回眸,合理归因,努力用教育哲学来驱赶缠附在我们身上的或隐或显的“鬼”吧。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就应当拥有这样的教育愿景——把教室变成孩子们的乐园,让教师成为能使孩子们幸福的导师。此外,教师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努力提升教育的境界,最终成为一名善反思、有智慧、有个性的教师。这就是我读完此书后最真切的想法。

参考文献

[1]刘力威.贯彻新课改理念, 实施引导式教育——运用哲学观点浅析高中班级管理模式[J].中国教师, 2010 (S1) :274-275.

[2]宋晓娟.于漪:不懂哲学的教师是盲目的教师[EB/OL].http://khnews.zjol.com.cn/khnews/syste m/2010/10/17/012766766.shtml.

篇13: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在没读这本书以前,我以为教室真的会飞,看了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出舞台剧,只不过是把教室设计成飞机的模样,排练的时候,职业校的学生把葛洛迪绑走了,还拿走了听写薄。同学们找到正义老师来帮忙,看来只能用武力来解决了。姚尼说:“救出葛洛迪绝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任务,每个人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生活中也一样,团结才是力量。最后,在大家的努力合作下,终于救出了葛洛迪。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战斗,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收获,这些收获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看了这本书我也学到了许多,邬里战胜了自己不再胆小,戴马亭在老师的帮助下,也能回家过年了,会飞的教室也成功的演出了,这是一个多么好的结局呀!学校是一个小社会,班级是一个大家庭,同学就应该是相亲相爱的“家人”,愿我的“家人”能永远快乐幸福!

篇14:读《会飞的教室》有感

其实题目 “会飞的教室”是文章中一个班的学生们自编自演的一幕戏剧演出,在这出舞台剧前后, 还 发 生 了许多有趣的故事。比如:排练场地被占领、撮合老师重逢、好友邬理冒险等等。作者用生动有趣的语言塑造了一个个活泼可爱的少年,他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有家境贫寒、善解人意、品学兼优的班长戴马亭,有被父母遗弃、多愁善感、十分有才华的姚尼,有出身贵族、胆小怕事但后来又变的勇敢坚强的小个子邬理,还有体格健壮、勇猛善战而又经常为功课苦恼的马提斯每一个人物都让我受益匪浅。

我从马提斯和邬理身上知道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只要马提斯饿了,邬理就会毫不犹豫的把钱借给他。当邬理为证明自己不是胆小鬼,从高高梯子上摔下来时,马提斯伤心的样子就可以知道,他们的友谊非常深。我从戴马亭身上体会到了作为班长应有的沉着、冷静的领导风范。从姚尼身上懂得了什么是坚强。

想想我自己,在班里身为干部的我,有戴马亭身上那沉着、冷静的领导风范吗?有姚尼那样坚强吗?我想我在很多地方还要改进,努力做到最好!

这本《会飞的教室》使我明白了: 人无完人,要努力地让自己变好,正所谓: 只有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

篇15:读《中国教室的奇迹》有感

华龙区四中冯焕芬

读完关于孙维刚老师《中国教学的奇迹》—书,令我佩服、感慨之余,也收获很多,孙维刚老师丰富的教学经验、广博的学识、高超的教学技能等,对普通老师而言都难以通过短暂的学习而达到那样的高度。但他充满奇迹的教学生涯可以让老师明白努力的方向。他总是以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让学生心中充满着阳光,学生们也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周围的环境。他说话声音并不洪亮,但常以饱含真情的语言感染着学生。他有时宁愿做学生的学生,学生感受到的是他博大的胸怀与谦逊的品格。

孙维刚要求学生做题时只要有自己的想法,就应该举手回答,人心中没底时,一定要勇敢,迫使自己上梁山,就能把自己的勇气和能力都发展起来。孙维刚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讨论式的教学方法,他说如果不运用这种方法,而只是死记硬背,数学教学就活不起来,师生之间就没有沟通与交流,没有思维的碰撞与相互启迪,就不能形成探究。他常说,知识本身并不重要,通过教学,让学生追问数学上的为什么,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才是最重要的。孙维刚认为:老师给学生讲题,如果只把题目的解法过程一步一步讲清楚,哪怕再细致明白而讲不出这些解法步骤是怎么想出来的,这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效果是不大的,甚至起消极作用。

他为学生开创了解题“三级跳”——一题多解(达到熟悉)、多解归一(寻找共性)、多题归一(寻求规律)我把这些规律应用到自己的教学,收益颇多。在孙维刚的每堂课上,无论是学生们上讲台讲题,还是老师讲题,都有一个例行公事,那就是必须讲出自己是“怎么想出来的”。

孙维刚把舞台让给学生,自己退居幕侧当导演,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发现、去归纳、去证明、去总结、去完成。有想法的同学会到 1

讲台上来,到黑板上来讲,孙维刚则审时度势,从造就一个强大的头脑和眼前的实际出发,不时地点拨,但不是提示更不要提示。开始时课堂进步跟不上,耽误时间,但学生的能力会随着这番过程而提高,进度也将大大加快。

孙老师告诉我们,爱学生就要了解学生,包括对学生的身体状况、家庭情况、知识基础、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性格气质、交友情况、喜怒哀乐的深刻了解。这是避免教育盲点、因材施教的前提,也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爱是教育的润滑剂,是进行教育的必要条件。当教师全身心地爱护、关心、帮助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师时,师爱就成了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正因为有了师爱,教师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才乐于接受教育,教育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师爱要全面、公平,学习好的要爱,学习一般的要爱,学习差的也要爱。

我深刻地认识到教师要热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对待后进生要多给一些温暖,用爱字改变他们,理解尊重信任他们。平时我就是这样做的。举一个例子,我班宋怀昆,担他课的老师都知道,他是一个毫无课堂概念的学生,也是一个以搞恶作剧来引起别人关注的学生,自习课他把所有书本铺在教室地上睡觉,课堂上他总是发出怪声扰乱课堂,就连喊起立,他也是妆模作样,拉着长音喊到出不来气儿为止。就这样一个毕业班的学生,我们大家都没放弃他,一如既往地做他的思想工作,关爱他,我给他说,宋怀昆你不管怎样老师都不放弃你。发现他趴桌子上睡着了,我就拿旁边的衣服给她盖上,又一次我让学生板书知识点,他也主动写了,字体龙飞凤舞,虽有故意捣乱之嫌,我抓住机会大加表扬,经过我们全体老师努力,不知从哪天起,他有了很大改变,课堂有许多收敛,名次也加速进步,由原来倒数上次考到了年级第九,数学成绩开学初考了40多分,这次竟考了106分。这就是教育的奇迹,其实我们每天都在创造着奇迹。

篇16:读《一号教室》有感

幸亏, 我毕竟还是开始读了。阅读的过程, 是一个不停邂逅惊讶与惊喜的过程。“惊讶”缘自观念被颠覆, “惊喜”却是了然后的思索了。

向“表现好的话, 有赏”说“NO”!可是, 雷夫说, 我们其实是一群“奖赏症候群”!为什么?因为“要让孩子知道, 行为得宜是应该的, 不需给予奖赏。”

雷夫的行动力惊人, 他是这样想的, 于是就有了一套“寻找六阶段”的规则和做法。他想达到也确实几乎达到的“第六阶段”就是, 让孩子们坚信“我有自己的行为准则并奉行不悖”。

他寻找各种文艺作品中的人物来做榜样, 让学生在接受艺术熏陶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深刻认识到自己“应该”、“必须”这么做, 不为奖赏, 不为取悦他人, 只遵从于自己正确的行为准则。难怪56号教室的孩子走到哪里, 都能因为安静的态度和礼貌的举止, 以及刻意调低的说话音量, 而博得众多的称赞和掌声。

但任何一种成功的教育都不可能不遭遇偶尔的失败, 对此, 雷夫鼓励我们教育者和家长们:“我们对孩子有很高的期望, 并且尽力而为。正因为孩子们无法无天, 所以我们更需要提高期望, 不能让无可救药的行为迫使我们降低标准。”

耐人寻味, 发人深省……也许, 我们是该换个方式试一试了。

作为班主任, 为了带领学生寻找理想中的“第六阶段”, 很大程度上就是借助于电影。他播放《正午》, 孩子们认识了那位“即使被所有人遗弃, 即使命在旦夕, 仍忠于自己的原则”的枪手;他播放《肖森克的救赎》, 引导孩子们从囚犯瑞德身上学到:不要取悦决于恐惧、取悦于他人, 或是规则, 而应该有自己的一套行为准则。

作为语文老师, 为了帮助学生培养可以受益终身的阅读习惯, 他借助电影, “把阅读和世界联结起来”。他告诉我们要留意那些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 “因为这类作品最适合孩子在阅读原著后欣赏”, “我们如果能引导学生去欣赏由他们读过的原著所改编成的电影或演出, 就可以带着他们讨论原著和改编后的作品对他们来说有何不同。”他还发现, “当孩子们知道读完原著就可以观赏改编的电影或舞台剧”, “他们的阅读热情和积极程度, 远远超过了以通过考试为目标的情况。”所以, 他振聋发聩地提出:“我们的孩子应以此为阅读目的”!

但如果你以为就这么让学生看看电影就可以有神奇的教育作用, 那你就小看雷夫了。他强调:“放映电影就像其他所有的事情一样, 家长和老师负有定调和引导之责”。是的, 选择影片, 调度播放时间, 深刻片段的讲解, 观后的有效讨论学习等等, 这都是雷夫身体力行的重要环节和内容。

拜雷夫所赐, 电影就是这样从一个种娱乐方式一跃成为高级有效的学习方式的。

多做题目与学好数学没有关系。我是一名语文老师, 对数学没什么研究。但我是从学生过来的, 深感数学有异于其他学科之处就是:为了能牢固掌握、巩固, 以至于熟练运用所学的概念、公式等, 最好的方式就是大量做题, 俗称“题海战术”, 因为这样确实可以提高数学成绩。事实上, 我们身边的数学老师也同样坚信这一点。

然而雷夫又来“捣蛋”了:“如果小孩会算10个乘法题, 为什么要他做500题?如果他连10题都不会算, 那么要他做500题的意义在哪里?”问得似乎也有道理, 可是学习应该有“熟能生巧”之说呀!雷夫一针见血地说:“这种反复练到兴致索然的惟一真实目的, 是让老师落得轻松。”“只训练学生通过考试, 就像依照巴甫洛夫学说训练狗一样”。那么他的原则是什么?——“无论我教的是什么技巧, 我都以重质不重量的原则, 出较少的题目让学生练习。”“重质不重量”, 当然是理想的最高状态, 可是没有“量”有可能提高数学学习的“质”吗?

当你读完雷夫的“三项活动”后, 大概终于明白了他的“质”确实无关于做题“量”。

首先这三项活动其实都是游戏方式, 却又都是一种心算训练, 而且是全班学生都必须参加, 它们是“Buzz”、“暖身心算”、“玛西·库克数字砖问题”。雷夫无比巧妙地设计出这样的三项活动, 同时随机应变地不停赋予它们更多更广的训练内涵和外延, 一道道妙趣横生的数学题不落痕迹地融合了生活中的数学知识, 让孩子们兴趣大增的同时, 也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的教学宗旨。比如在暖身心算题中雷夫轻而易举地教会了学生“加倍、一打、平方根”等概念, 还使学生们在愉快的、游戏式的数学练习中了解并很有可能记住了最高法院的法官人数、棒球赛的局数、美国参议员总人数是多少等等。这些生活的数字知识就是这样潜移默化地被学生们主动地接受了。难怪, 从不经历题海战术, 56号教室的孩子们在标准化测验中的表现仍然够好、很好。

上一篇:小学生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下一篇:幼儿园小班汇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