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杨澜有感

2024-04-10

读杨澜有感(精选7篇)

篇1:读杨澜有感

读《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有感

最近抽空读了省公司推荐的《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这本书,看后感慨良多。对于幸福,我们从未停止追逐的脚步。对于一个人来讲什么是幸福?怎样才能抓住幸福?这是每个人都很关心的。

杨澜,事业上成就非凡,生活中儿女双全,兼有美貌、智慧、地位、财富……她所拥有的这一切让我们普通的平凡人高高仰望,无法企及。但是要知道,幸福与金钱无关,与地位无关,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梦想、得到幸福的权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关于幸福,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体验。对于呻吟的病人来说健康就是幸福,对于风烛残年的老人来讲活着就是幸福,对于顽皮的孩子来讲得到一件心爱的玩具就是幸福,对于流浪街头的人来说有家就是幸福,对于寒窗苦读的学子来说金榜题名就是幸福,对于失恋的青年来讲被人爱就是幸福……

幸福其实并不遥远,幸福就在我们身边,只是很多人都在仰望和羡慕着别人的幸福,却忘记了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发现和创造。杨澜的美不只在于她的外表,还在于她知性的气质和乐观积极的精神面貌,她所演绎的精彩时刻感染着周围所有人。看完《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我感受最深的有三点:

一、正确对待工作生活中的压力、困难。

人生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条不停震荡的曲线。任何人都是在挫折历练中成长起来的。所谓苦尽才能甘来,从哲学的角度讲,成功和失败是相互依存的。因此,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愁眉苦脸害怕退缩解决不了问题,而只会让事态恶化。倒不如换一副笑脸,积极应对,迎难而上,付出总有回报。要知道,幸福永远不会从天而降,幸福掌握在那些自信乐观、勤奋努力的人手中。

二、知足即能常乐,怀着理解的心态给生活一个微笑。看了这本书后我又重新审视了一下我的生活,我幸福吗?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不幸福?那是因为他们永无止境的欲望无法填满。知足常乐不是不思进取,也不是精神鸦片,而是一种合理的“幸福期望值”。人,不应该去强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得不到未尝不是一种缺憾美。生活,带给我们很多欢笑、很多快乐,我们应该感激生活。我们应该知足,身体是健康的,我们就已经拥有了人生中的第一笔财富。怀着理解的心态,给别人、给生活一个微笑,我们得到的必然是微笑的回应和幸福的喜悦。

三、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

证严法师的这句话唯物客观的解释了幸福的另一种定义:幸福就是少计较身外的得失,少妄想过多的收获,多把握眼前身边已经拥有的一切,并珍惜他们,善待他们。拥有一颗平和感恩的心,才是留住幸福的最好方法。

作为一个小女人,我没有显赫的地位,只有一份稳定的职业;没有奢华的别墅,只有一个温暖的小窝;没有步入上流社会的灯红酒绿,只有普通人的淡薄闲适。但,我享受热爱这样的生活,这就是属于我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就是健康的身体,舒心的工作,家人的陪伴,甚至只是香甜的一觉,美味的一餐。幸福其实很简单,它就在我们身边。只要我们积极乐观、感恩知足,善良宽容,幸福就不会远离。

篇2:读杨澜有感

看了《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这本书,感慨良多。幸福,这个世人永远的话题和不断追求的目标,究竟是什么?女人所追求的又是什么样的幸福?我认为,幸福其实就是人的一种满足感,快乐感,是人的一种感受。一个人幸福不幸福,只有他自己才知道,外人是不得而知的。别人认为你幸福,但你不快乐,也许他们会说你不知足。别人认为你不幸福,但你很快乐,也许他们会说你“真乐观”。

因为每个人有不同的观点,所以有着各自不同的幸福观。现代女人大都是工作、家庭双肩挑,在如此激烈的社会竞争中,身负重担的女人想要得到真正的快乐、幸福,谈何容易,茫茫人海有几人能得到杨澜那样令女人羡慕的幸福生活?事业上成就非凡,生活中儿女双全,兼有美貌、智慧、地位、财富……她所拥有的这一切让我们这些普通人高高仰望,无法企及。但我觉得,幸福与金钱和地位无关,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追求幸福的梦想、得到幸福的权力和感受幸福的能力。

读了《杨澜给女人的24堂幸福课》这本书,感到耳目一新,让我对幸福一词,似乎又有了新意。感到杨澜的幸福,就是现代生活中大多数女人所追求的幸福,是那种积极向上、对快乐、完美生活的追求,是人们无止境的欲望上的定

格。

“健康是金,更胜于金”。是啊!健康是幸福之本,是被多数忙于追求物质生活的人不为察觉的最幸福的本,是幸福的前提。俗话说:莫到无时想有时。我们现在就应该学会珍惜,珍惜我们拥有健康的幸福,即使我们没有金钱,名誉、地位、美貌,至少我们还拥有健康这个更胜一切的幸福。

“书是女人最好的化妆品”。这是美的新标准,美的新概念,书不仅是最好的化妆品,还是知识的源泉。优雅气质离不开大方的仪态、良好的教育是气质美的前提。知识的力量不仅能使女人拥有优雅的气质,大方的仪态,更多的是它可以丰富女人的内涵,强大女人的内心,让她们荣辱不惊,经得起诱惑,即使身处逆境也能镇静自若,它能使强悍的女人变得温婉,使愚昧的女人变得理智,使忧郁的女人变得快乐……

“做孩子心中快乐的使者”。父母的性格直接影响家庭环境,尤其是母亲的心态会直接影响孩子的情绪。一个豁达、开朗、幽默的母亲,会让她的家庭充满欢乐和笑声,在此感受到幸福的人,不只是孩子,还有丈夫和父母,即使她的丈夫少言寡语,不善言谈,即使父母年龄大了,喜欢清静,但他们依然喜欢笑声,喜欢快乐。快乐的氛围,能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和性格。快乐的家庭,得到的是人们羡慕的眼光。

幸福不是得到的多,而是计较的少。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每个人都要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良好心态,只要我们知足常乐,淡泊心志,勤奋工作,我们的生活将会充满幸福和快乐。

篇3:读杨澜有感

教授从兜里掏出一张一美元的钞票, 高高举起, 涨红了脸, 大声说:“谁能提出一个问题, 任何问题, 我就奖给他一美元。”他是美国人, 他讲的是历史与宗教, 他讲完了, 问大家有什么问题。谁也不吱声。他请求大家提问, 因为不然的话他无法了解我们听懂了多少。但还是没人举手。教授有点儿不耐烦了, 不, 应该说, 他愤怒了。他认为这是中国学生对他的不尊重。

“没有哪一种知识是提不出问题的。难道我讲的每一句话都无懈可击了吗?是你们压根没听课还是愚不可及?’他的另一只拳头敲打着桌面。”

“我们从幼儿园开始就训练着双手背后, 认真听讲, 长大后开始记笔记。谁记得全, 背得好, 考试就能拿高分。提问的通常是老师。他期待学生们还给他曾授予学生的正确答案, 是的, 中国的学生, 起码我们这一拨人, 在十几年的严格的教育中学会了如何对付老师的提问。可我们自己不习惯提问, 更不被许可反问, 那样是有悖于师生之道的。所以在美国教授的一美元面前, 我们有点儿不知所措。”

难道一节课下来, 学生真的一点问题都没有?我想未必, 其中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缺乏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 就是指教师、学生在教学中通过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来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教改理念。

当今学生问题意识缺失现象非常严重, 主要表现在三大方面:一是怯问。这部分学生有些是怕给老师添麻烦, 惹老师不高兴;也有些学生怕提的问题过于肤浅, 让老师同学笑话, 尤其是那些成绩差、胆子小的同学。二是厌问。这部分学生没有提问题的积极性, 不愿意开动脑筋。这部分学生不知道问从何来, 找不到问题点, 根子还在教师本身, 我们教师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1. 教师的情感教学淡化

教学, 理应突出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元一体的教学目标。然而, 在传统教学的“壁垒“下, 情感态度却被淡化, 甚至没有。长期以来, 我们的学生多被我们教育得循规蹈矩, 唯书、唯上、唯师, 从幼儿园开始就被训练着双手背后, 认真听讲, 学做笔记, 谁记得全, 背得好, 考试成绩就好, 就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和喜欢。学生一般是不能反问老师的, 否则就是有悖师生之道的, 试想在这样的大环境下, 学生还敢提问题吗?正如前苏联教学论专家斯卡特金所说:“我们建立了很合理的、很有逻辑性的教学过程, 但他给积极情感的食粮很少, 因而引起很多学生的苦恼、恐惧和别的消极感受, 阻止他们全力以赴地去学习。”君不见, 学生围着老师转, 课堂45分钟 (甚至还拖堂) 成了教师的独角戏, 学生考试答案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等现象比比皆是。这些都是教师只关注学生的知识, 而不关注学生情感所至。

2. 教师的问题意识不强

要加强学生的问题意识, 首先是教师要有良好的问题意识, 但事实上呢?来自美国纽约道尔顿学校的校长理查德·布卢姆联系中国和美国学校教育的实际指出:“……在中国课堂上, 学生一般总是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回答得好, 会受到老师的夸奖, 却很少见到学生向老师提出问题。而在美国, 老师总是鼓励学生提出问题, 要是把老师问倒了, 老师非但不会不高兴, 反而会表扬这个学生。”这非常中肯地道出了中美教师问题意识方面的差异。

受传统应试教育和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 许多教师形成了以传授知识为核心的外显或内隐的观念, 在教学中会自觉不自觉地把注意力集中在知识的传授上而缺乏问题意识, 就是有提问, 也往往是教师独揽问题权, 而很少有学生的发问。对于学生的发问, 有些教师怕打乱自己的教学思路, 完不成预设的任务, 影响正常的教学安排。于是在课堂教学上我们教师不太喜欢学生问问题, 甚至压制学生的提问, 就是学生已经提出来的问题也往往以一句“这个问题咱们下节课或课后再讨论”来搪塞。长此以往, 导致学生不愿意问问题。

3.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够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也不难发现, 有相当一部分政治教师在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但效果甚微, 为什么?主要是示范引领不够所致。

首先, 提问的内容是“假问题”。提的问题多是针对学生记忆的内容, 缺乏探究性, 引不起学生的兴趣。如问“什么是物质?”“什么是意识?”等, 这些教材上都有现成答案, 属于典型的认知提问, 即“假问题”。

其次, 提问的布局不够合理。往往一堂课是讲得多、问得少;对少数优劣同学提问多, 而多数同学成为旁观者;老师提问多, 学生提问少;还有就是采取满堂问, 使问题充斥整个课堂, 搞得学生既紧张又厌烦。

再次, 提问的方法引领不够, 有些教师比较喜欢学生提问题, 甚至是强迫学生提问题, 但没有给予方法、技巧上的引导, 使学生不知道怎么去提问题, 久而久之, 就变成了没有问题的学生, 也就提不出问题了。

篇4:读杨澜有感

夜读隐书有感

作者:陆游朝代:南宋 平生志慕白云乡,俯仰人间每自伤。

倦鹤摧颓宁望料,寒龟蹙缩且支床。

力探鸿宝寻奇诀,剩采青精试秘方。

篇5:读杨澜有感

冬夜读史有感

作者:陆游  朝代:南宋 短檠膏涸夜将残,感事怀人兴未阑。

酌酒浅深须自度,围棋成败有傍观。

断粞作饭终年饱,大布裁袍称意宽。

篇6:读矛盾论有感-读矛盾论有感

《矛盾论》,是毛泽东在1937年继《实践论》之后哲学代表作,是为了克服存在于中国共产党内的严重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下面是答案网 小编给大家整理的读矛盾论有感,供大家参阅!

最近拜读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不禁为其的深刻论述所折服。

《矛盾论》是毛泽东同志在1937年写的。该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大量具体而生动的例子全面的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并且在许多方面发挥发展了马克思和列宁的思想,创造性地运用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成功的分析和解决了中国革命过程中许多 的复杂矛盾。

矛盾是由相互对立的双方所构成的统一体。矛盾存在于一切客观事物和主观思维的过程中,矛盾贯穿于一切事物过程的始终,这是矛盾的普遍性和绝对性。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方面各有其特点,这又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着的事物依一定的条件有同一性,因此能够共居于一个统一体中,又能够互相转化到相反的方面去,这以构成矛盾的特殊性和相对性。矛盾无所不在。读矛盾论有感毛泽东同志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革命导师成果的基础上,科学地用矛盾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并适用之,开辟一条新道路,引导中国革命从失败走向胜利。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矛盾问题的精髓,表现在:首先,任何事物的矛盾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绝对性与相对性的辩证统一;其次,把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是

认识矛盾和解决矛盾的关键。再次,共性与个性、绝对与相对的关系贯穿于对立统一的全部内容之中,是深刻理解和正确应用对立统一规律的钥匙。矛盾双方又同一又斗争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同一性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每一矛盾的两个方面,各以和它对立着的方面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第二、矛盾着的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各向着其相反的方面转化。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不是孤立地存在的,而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双方共处在一个统一体中,一方的存在是以另一方的存在为条件,失去一方,他方即不存在。一切矛盾着的事物和矛盾着的概念,都是因一定的条件,一面互相对立,一面又互相联结、互相贯通、互相渗透、互相依赖。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互相排斥、互相对立的倾向。对立面的统一是有条件的,暂时的,相对的。相对排斥的对立面的斗争则是绝对的,正如发展、运动

是绝对的一样。矛盾双方互相排斥,对立的斗争性是不受条件限制的。它存在于事物发展的一切阶段,贯穿于整个过程的始终。而矛盾的同一性则必定要以一定的条件为前提,条件的改变则促成矛盾的转化,没有一定的条件则矛盾双方不能共存也不能转化。矛盾的斗争性是无条件的、绝对的。毛泽东同志在文章中着重分析了矛盾形式有对抗性和非对抗性的区别。对抗性的矛盾发展到终点,必然要用外部冲突的方法来解决;而非对抗性的矛盾则主要经过调整内部关系,建立和谐与统一,使矛盾得到解决。读矛盾论有感正确分析和判断矛盾的具体性质对于指导革命实践至为重要。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它不仅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而且也是认识的规律。

如今,世界在变,世界在发展,但毛泽东同志的《矛盾论》,用矛盾分析方法对待一切却永远是充满生命力的,特别是对于青年一代,更具有指导意义。

世界有缺陷、不完美,就会造成冲突,形成矛盾;人生有缺撼、不完美,就造成人生的各种问题的冲突,形成人生矛盾。世界上矛盾无处不有,人生中矛盾无时不在。人生矛盾贯穿于人生的全过程,存在于人生的每个方面。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人与他人等一切人生关系中,无不存在着矛盾冲突。

青年一代的我们,正处在热情如火的时期,面对的矛盾更是复杂与多样,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正确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去对待问题,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特别是在理想人生和现实人生方面,应正确认识到理想人生必须植根于现实人生之中,同时又要用理想人生来指导推动现实人生的实践活动。在人生这一普遍性创造自己人生的特殊性。

篇7:读高更有感

看的多了, 不免对一些画家慢慢有了另一种新的认识。这有点像交朋友, 相处的时间长了, 一些客套、俗礼的东西就慢慢淡化。如果再能体会到一些人所难见的细微妙处, 就更能感受到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之所以不凡, 之所以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绝对不是偶然性因素造成的。

对保罗·高更 (Paul Gauguin, 1848—1903) 的再认识, 亦是如此。只有真正面对他的作品时, 才能深刻地体会到画布上表现出的强烈悲剧性色彩以及对天堂乐土的人类家园的向往与追求。巨大的叶子上金黄与绿色的斑点;相同的底色上同一平面上的轮廓;深红色的沙土;橘黄色的天空———一切都在此时定格了。在第一刻就能以自己非凡的真诚和空前绝后的质朴打动人。这是什么?是被遗忘的儿时的童话、或是重新寻找天堂的传说、抑或关于天堂传说的神话……?而所有的这些感受, 如果不是数次接近原作, 反复揣摩, 用心体会, 单凭缩印到画册上的那些偏色跑调的图片, 是绝对难以体会得到的。陈丹青就一直主张, 年轻人如果有条件, 无论是靠自己的积累还是依家庭的资助, 都应该尽早的出去看看, 到欧美的博物馆中, 真正的领略一下大师的风采。

高更的生平是小说家的绝妙素材。与家庭乃至社会的决裂;市民中的革新家的悲剧;流亡远方的岛屿;与另外一个悲剧性人物文森特·梵高 (Vincent Van Gogh) 的超乎寻常的友谊和决裂;在获得世界的赞扬与荣誉前夕默默死去。一生的艰难与荣耀, 似乎都基于他所具有的狂野的西班牙人的基因和原始秘鲁人的血液之中, 正是这些矛盾的性格, 才造就了他作品中鲜活的个性特征。

高更是一个很少为人理解的孤独者。终生奋斗不息, 为了坚持自己的理想和创作主张, 曾先后几次毅然离开巴黎, 前往太平洋上的小岛。生活在近乎与世隔绝的岛国, 为用颜料来表现他的艺术本质的观念而斗争。他的这些观念植根于西方绘画的伟大传统之中, 又吸收了大洋洲岛国土著居民岩画艺术中的有益成分, 并深受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浮世绘的启发和感染, 以极大的热情真诚地描绘了远岛上的土著民族及其生活。他早期作品追求形式的简化和色彩的装饰效果, 但还没有摆脱印象派的手法。后来多次到法国布列塔尼的古老村庄进行创作, 对当地的风土人情、民间版画及东方绘画的风格感到兴趣, 遂逐渐放弃原来的写实画法, 形成了独具风格特色的个人绘画面貌。作品大胆地用明朗的色块与线的组合, 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和装饰效果。

还是让现藏于冬宫博物馆的这些作品来说话吧!

《海岸边的女人》这幅画由远及近, 以浅淡的蓝紫色配以橘红的色块表现背景的沙滩和海面, 用一种微弱、平和的对比关系, 营造了平面中无忧无虑的自由感受。橄榄绿的长裙和妇女们棕色的肌肤, 穿插在背景色块之中, 运用近乎垂直的色块的构成, 恰恰衬托出了远岛居民们质朴、直爽的性格特征。尤其是画面左侧, 那个臂挎水果篮的妇女, 直愣愣的站着, 以略带惊奇的目光, 回过头看着那个给小孩喂奶的妇女。第三个则轻松地站立着, 继续着她们平静的谈话。远方的人影也是照旧进行着自己的事情, 互不搅扰、悠然自得。整个画面的气氛非常宁静和含蓄, 人物动作、表情都很深沉, 有难以捉摸的魅力。

《拿果实的姑娘》中, 赤色的沙地、令人激动的金色阳光的斑点、简陋的茅舍、姑娘健美的裸体和稚拙的眼神, 再加上中景里两个席地而坐的女孩子那纯净、无邪的眼神、深色的树叶, 一切都显得那么宁静、浪漫, 透出些许耐人寻味的神秘气息。

《塔希提风景》中的红色的树叶和女人的精巧的轮廓、宁静的羊群、画中人物看似若无其事、游离不定的目光, 实际上却暗示着无尽的遐想和耐人寻味的深邃含义。单纯的平面性表现手法, 通过高纯度色彩的巧妙对比, 描绘出了如梦幻般的诗意境界。充分展示了颇具东方艺术韵味的单纯之美和装饰性魅力。

《摘果实的男人》、《向日葵》、《谈话》、《塔希提的田园生活》《偶像》等等这些油画, 无不充斥着金黄色的、浅蓝色的、绿色的———真实的远方岛屿的故事。使观者能真切地感受到远岛居民无尽的爱、质朴的生活方式和平和的精神状态。而有些作品中还能明显地看到与圣经故事有所关联, 如《婴儿》一画中描绘的情节, 很明显与基督诞生的传说很相似。但更多的还是表现当地居民的现实生活, 以古代宗教故事的题材为载体, 着重强调了远岛居民与当时欧洲大陆文明的显著差别。高更在画完了《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往哪里去?》以后说过这样的一段话:“这里有多少我在种种可怕的环境中所体验过的悲伤之情, 这里我的眼睛看得多么真切而且未经校正, 以致一切轻率仓促的痕迹荡然无存, 它们看见的就是生活本身……整整一个月, 我一直处在一种难以形容的癫狂状态之中, 昼夜不停地画着这幅画……尽管它有中间调子, 但整个风景完全是稳定的蓝色和韦罗内塞式的绿色。所有的裸体都以鲜艳的橙黄色突出在风景前面。”这分明是在给我们讲述着他所向往的单纯、宁静、和谐的天堂传说的人生理想和理想破灭后孤独、矛盾的内心感受。

高更的油画色彩明度极高。他试图以明亮的色彩来加深大自然给我们的印象。迫使我们看到的所有一切都是过于亮丽, 过于动听, 是的, 过于响亮。可以想见, 高更的画笔轻快地在画布上来回游弋, 轻轻的触感描绘出他那朴实、真挚的内心感受, 得心应手, 表里如一。1893年, 在巴黎举办的高更画展的序言里, 有这样一句话:“艺术家前往那里, 不是为了用新的题材来使自己的心灵复苏……他不屑于被我们的世俗眼光、偏见和在艺术与生活方面的条条框框, 以及我们的只知道模仿的习惯, 还有令人窒息的风景画。他想找寻自己的圣殿和前行的道路。这也说明了他为什么去到远方, 为的是忘记我们。”

高更本人其实和许多现代艺术家一样, 在给我们讲述有关色彩和阴影间的音乐般的画面, 讲述神话般的和弦。其中蕴含着类似音乐的旋律, 旋律中又容纳了喜悦、灾难、悲伤与希望等等情感的因素。使人不时地联想起色彩斑斓的波斯挂毯;布列塔尼的彩色玻璃画和中世纪教堂里的壁画, 无不笼罩着神性的伟岸光辉。通过这些画作, 高更把他那付诸毕生心血, 追寻得到的天堂乐土的神话, 毫不吝惜地展现在世人面前。

参考文献

[1]美术丛译.1980 (2) .

上一篇:给语文老师的11条建议下一篇:中建一局的文化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