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2024-04-25

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共8篇)

篇1: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设立档案机构或者配备专职(兼职)档案人员,负责本单位的审计档案工作。

第六条 审计档案案卷质量的基本要求是:审计项目文件材料应当真实、完整、有效、规范,并做到遵循文件材料的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材料之间的有机联系,区别不同价值,便于保管和利用。

第七条 审计文件材料应当按照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备查类4个单元进行排列。

第八条 审计文件材料归档范围:

(一)结论类文件材料:上级机关(领导)对该审计项目形成的《审计要情》、《重要信息要目》等审计信息批示的情况说明、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审计移送处理书等结论类报告,及相关的审理意见书、审计业务会议记录、纪要、被审计对象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审计组的书面说明等。

(二)证明类文件材料:被审计单位承诺书、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应的审计取证单、审计证据等。

(三)立项类文件材料:上级审计机关或者本级政府的指令性文件、与审计事项有关的举报材料及领导批示、调查了解记录、审计实施方案及相关材料、审计通知书和授权审计通知书等。

(四)备查类文件材料: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该审计项目审计过程中产生的信息等不属于前三类的其他文件材料。

第九条 审计文件材料按审计项目立卷,不同审计项目不得合并立卷。

第十条 审计文件材料归档工作实行审计组组长负责制。

审计组组长确定的立卷人应当及时收集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在审计项目终结后按立卷方法和规则进行归类整理,经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档案人员检查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编目和装订,由审计业务部门向本机关档案机构或者专职(兼职)档案人员办理移交手续。

第十一条 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多个下级审计机关的审计组共同实施一个审计项目,由审计机关负责组织的业务部门确定文件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二条 审计复议案件的文件材料由复议机构逐案单独立卷归档。

为了便于查找和利用,档案机构(人员)应当将审计复议案件归档情况在被复议的审计项目案卷备考表中加以说明。

第十三条 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根据审计项目涉及的金额、性质、社会影响等因素划定为永久、定期两种,定期分为30年、。

(一)永久保管的档案,是指特别重大的审计事项、列入审计工作报告、审计结果报告或第一次涉及的审计领域等具有突出代表意义的审计事项档案。

(二)保管30年的档案,是指重要审计事项、查考价值较大的档案。

(三)保管10年的档案,是指一般性审计事项的档案。

审计机关业务部门应当负责划定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

执行同一审计工作方案的审计项目档案,由审计机关负责组织的业务部门确定相同保管期限。

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自归档年度开始计算。

第十四条 审计文件材料的归档时间应当在该审计项目终结后的5个月内,不得迟于次年4月底。

跟踪审计项目,按年度分别立卷归档。

第十五条 审计机关应当根据审计工作保密事项范围和有关主管部门保密事项范围的规定确定密级和保密期限。凡未标明保密期限的,按照绝密级30年、机密级、秘密级10年认定。

审计档案的密级及其保密期限,按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及其保密期限确定,由审计业务部门按有关规定作出标识。

审计档案保密期限届满,即自行解密。因工作需要提前或者推迟解密的,由审计业务部门向本机关保密工作部门按解密程序申请办理。

第十六条 审计档案应当采用“年度—组织机构—保管期限”的方法排列、编目和存放。审计案卷排列方法应当统一,前后保持一致,不可任意变动。

第十七条 审计机关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具有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功能的专用、坚固的审计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八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编制适用的检索工具和参考材料,积极开展审计档案的利用工作。

第十九条 审计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审计档案利用制度。借阅审计档案,仅限定在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关以外的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审计档案或者要求出具审计档案证明的,须经审计档案所属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批,重大审计事项的档案须经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审批。

第二十条 省级以上(含省级)审计机关应当将永久保管的、省级以下审计机关应当将永久和30年保管的审计档案在本机关保管20年后,定期向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移交。

第二十一条 审计机关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成立鉴定小组,在审计机关办公厅(室)主要负责人的主持下定期对已超过保管期限的审计档案进行鉴定,准确地判定档案的存毁。

第二十二条 审计机关应当对确无保存价值的审计档案进行登记造册,经分管负责人批准后销毁。销毁审计档案,应当指定两人负责监销。

第二十三条 对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损毁、丢失、涂改、伪造、出卖、转卖、擅自提供审计档案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和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相关责任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 电子审计档案的管理办法另行规定。

第二十五条 审计机关和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在遵循本规定的基础上联合制定实施办法。

第二十六条 本规定由审计署和国家档案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七条 本规定自1月1日起施行。此前审计署发布的《审计机关审计档案工作准则》(审计署第3号令)同时废止。

篇2: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档案(以下简称“投资审计档案”)管理,维护投资审计档案的完整与安全,保证投资审计档案的质量,发挥投资审计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国家档案局《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和《安徽省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指政府投资审计项目为审计机关对外正式出具审计结果的政府投资审计项目。

本办法所称审计文件材料,是指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政府投资建设项目进行清单控制价审计、跟踪审计、价款结算审计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中直接形成的有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等纸质和电子数据资料。

第三条

投资审计档案归档工作实行审计组长负责制。审计组长确定立卷责任人,并和审计组成员对全部审计文件材料按立卷方法和规则进行归类整理和编目,经业务部门负责人审核、档案人员检查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编目和装订,由审计业务部门向本机关档案机构或者专职(兼职)档案人员办理移交手续。

第四条 投资审计档案立卷应当符合归档要求。遵循文件材料形成规律和特点,保持文件之间有机联系,便于利用。做到案卷封面整洁、书写规范,卷内文件排列有序、组装严密。

第五条

投资审计档案的归档采用按项目立卷、按单元排列的方法。审计文件材料按审计项目立卷,不同审计项目不得合并立卷。一个审计项目可依据材料的多少立一个卷或多个卷,多卷项目在分卷时应当尽量防止割断卷内文件材料的联系性,不得把不同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个卷。

第六条

投资审计档案卷内文件材料按照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备查类4个单元进行排列。

(一)第一单元

结论性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整体性、重要程度排列。

1.审计报告及审批单、送达回证。

2.审议、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类文书的业务会议和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

3.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审计处罚决定书。

4.审计报告(审议稿)。5.审理机构审理意见书。

6.审计报告(送审稿)及审核流程表。7.审计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8.审计组审核意见书。

9.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送达回证。10.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核流程表。

11.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书面反馈意见。

12.投资审计项目协审单位(专家团队)复审报告、初审报告。

13.审计组审计(现场)业务讨论记录。

(二)第二单元

证明性文件材料,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1.被审计(调查)单位承诺书(送审资料清单及回证)。

2.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

3.审计工作底稿及对应的审计取证单、审计证据材料。(注:应有工程基本情况工作底稿、审计评价及结果工作底稿、报告内反应的每条问题都应编制工作底稿,并且要有相关原始和计算方面材料等。)

(三)第三单元

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调查了解记录。2.审计实施方案。

3.审计通知书及审批单、送达回证。

(四)第四单元

其他备查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被审计单位执行与落实审计报告等情况的回函,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整改形成的文件、制度、会议决定等文书资料,整改后的成效类证明资料,实施跟踪审计或后续审计收集的整改情况等)。2.审计过程中产生的不属于前三类的其他文件材料。清单控制价审计、跟踪审计、价款结算审计和工程竣工决算审计的参考立卷内容详见附件1—4。

第七条

在整理投资审计档案时,形成的电子文档、图纸、相关光盘软件资料等应集中保存;形成的数据包一并归档。

第八条

投资审计档案卷内每份或每组文件的排列规则:

(一)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二)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重要文件的历次修改稿,依倒序排列)。

(三)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四)批示在前,报告在后。

(五)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

(六)汇总性文件在前,基础性和原始性文件在后。第九条

投资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统一划定为永久保管。

第十条

审计文件材料应当在该审计项目终结后及时归档,最迟不得迟于次年4月底。

第十一条

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案卷的编目和装订要求参照审计署2013年制定的《审计署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第八、九条执行。

第十二条 投资审计档案按本办法归档后纳入审计项目质量检查和考评范围。第十三条

投资审计档案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配置具有防盗、防光、防高温、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功能的专用、坚固的审计档案库房,配备必要的设施和设备。

第十四条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投资审计档案信息化管理,采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管理技术编制适用的检索工具和参考材料,积极开展审计档案的利用工作。

第十五条

借阅投资审计档案,仅限定在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关以外的单位有特殊情况需要查阅、复制审计档案或者要求出具审计档案证明的,须经审计档案所属审计机关分管领导审批,重大审计事项的档案须经审计机关主要领导审批。

第十六条

对审计机关工作人员损毁、丢失、出卖、转卖、擅自提供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档案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员和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可以对相关责任单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安徽省审计厅固定资产投资审计处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文之日起实行。

二0一五年七月

附件1

清单控制价审计档案参考立卷内容

(一)第一单元

结论类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整体性、重要程度排列。

1.上级机关(领导)对该审计项目的批示(或批示情况说明)。

2.预算审计结果及送达回证。3.审理、复核意见书。

4.协审机构审计报告(初审结果)。

(二)第二单元

证明类文件材料。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1.被审计单位承诺书。2.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

3.工程造价审计调整事项汇总表。4.审计会议记录。

5. 送审工程预算书(封面、编制说明、造价汇总表)

(三)第三单元

立项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被审计单位的审计申请函。

2.上级领导交办项目的交办单或批示。

(四)第四单元

备查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审计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审计情况等信息。

2.重要审计资料

(1)招标文件(商务标要求主要内容)(2)概算批复(3)立项批复

3.审计项目分配过程资料。4.该项目的委托合同、协议。

5.其他与该项目联系紧密且不属于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的文件材料。

附件2

跟踪审计档案参考立卷内容

(一)第一单元

结论类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整体性、重要程度排列。

1.上级机关(领导)对该审计项目的批示(或批示情况说明)。

2.跟踪审计报告及送达回证。

3.审议、审定跟踪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类文书的业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

4.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及移送受理、反馈查处结果等材料。

5.跟踪审计报告(审议稿)。6.审理机构审理意见书。

7.跟踪审计报告(送审稿)及审核流程表。8.审计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9.审计组审核意见书。

10.跟踪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送达回证。11.跟踪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核流程表。12.被审计单位对跟踪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书面

反馈意见。13.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14.跟踪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含征求意见稿)。15.协审机构跟踪审计报告(初审结果)。16.审计移送处理书(含移送附件)及送达回证。17.跟踪审计意见单(按建设项目跟踪审计意见单台帐顺序排列)及送达回证。

18.对结论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二)第二单元

证明类文件材料。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1.被审计单位承诺书。2.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3工程基本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4工程审计结果情况工作底稿(定案表).5送审价与审定价对比明细表 6材料差价审计明细表 7工程量计算书

8现场勘查记录工作底稿

9合同完成情况和设计变更与签证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 10.审计移送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应的审计证据。

11.有关举报问题的核实材料。

12.跟踪审计台帐。

13.相关会议记录、会议纪要。

14.对证明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三)第三单元

立项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对本项目的调查了解记录。

2.审计实施方案。

3.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4.审计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5.上级机关的指令性文件或授权审计通知书。

6.上级领导交办项目的交办单或批示。

7.对立项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四)第四单元

备查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审计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审计情况等信息。

2.重要审计资料

(1)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信息表(2)建设项目基建程序执行情况表(3)建设项目招投标情况审计表

(4)建设项目管理制度建立执行情况审计表(5)建设项目前期审批资料 3.审计项目分配过程资料。4.该项目的委托合同、协议。

5.其他与该项目联系紧密且不属于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的文件材料。

附件3

价款结算审计档案参考立卷内容

(一)第一单元

结论类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整体性、重要程度排列。

1.上级机关(领导)对该审计项目的批示(或批示情况说明)。

2.审计报告及送达回证。

3.审议、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类文书的业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

4.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及移送受理、反馈查处结果等材料。

5.审计报告(审议稿)。6.审理机构审理意见书。

7.审计报告(送审稿)及审核流程表。8.审计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9.审计组审核意见书。

10.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送达回证。11.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核流程表。

12.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书面反馈

意见。

13.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

14.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含征求意见稿)。15.协审机构审计报告(初审结果)。

16.审计移送处理书(含移送附件)及送达回证。

17.对结论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二)第二单元

证明类文件材料。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1.被审计单位承诺书。2.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3工程基本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4工程审计结果情况工作底稿(定案表).5送审价与审定价对比明细表 6审价材料差价明细表 7工程量计算书

8现场勘查记录工作底稿

9合同完成情况和设计变更与签证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

10.审计移送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应的审计证据。

11.有关举报问题的核实材料。

12.对证明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例如,讨论审计中的具体问题)。

(三)第三单元

立项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对本项目的调查了解记录。

2.审计实施方案。

3.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4.审计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5.上级机关的指令性文件或授权审计通知书。

6.上级领导交办项目的交办单或批示。

7.对立项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四)第四单元

备查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审计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审计情况等信息。

2.重要审计资料(1)招标文件资料

(2)送审工程结算书(封面、编制说明、造价汇总表)(3)工程经济技术签证单(4)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文件(5)工程洽商纪要(6)竣工验收报告

(7)施工合同、补充合同及协议(8)中标通知书

(9)建设项目规划、立项、土地、概算等批复(10)工程图纸编号

3.审计项目分配过程资料。4.该项目的委托合同、协议。5.被审计单位的整改及相关材料。

6.其他与该项目联系紧密且不属于结论类、证明类、立项类的文件材料。

附件4

工程竣工决算审计档案立卷内容

(一)第一单元

结论类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整体性、重要程度排列。

1.上级机关(领导)对该审计项目的批示(或批示情况说明)。

2.审计报告及送达回证。

3.审议、审定审计报告、审计决定等结论类文书的业务会议和局长办公会会议记录、纪要。

4.审计决定书、审计建议书、移送处理书、审计处罚决定书及移送受理、反馈查处结果等材料。

5.审计报告(审议稿)。6.审理机构审理意见书。

7.审计报告(送审稿)及审核流程表。8.审计业务部门复核意见书。

9.审计组审核意见书。

10.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及送达回证。11.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核流程表。

12.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稿)的书面反馈

意见。

13.对被审计单位反馈意见采纳情况的说明。

14.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含征求意见稿)。

15.协审机构审计报告(初审结果)。

16.审计移送处理书(含移送附件)及送达回证。

17.对结论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二)第二单元

证明类文件材料。按照审计工作底稿及所附审计证据与审计实施方案所列审计事项对应的顺序排列。

1.被审计单位承诺书。2.审计工作底稿汇总表。3工程基本情况的审计工作底稿。4.工程管理审计工作底稿。5.竣工财务决算报表。

6.工程财务,按照财务收支审计要求取证并编制审计工作底稿归档。

7.涉及价款结算,参照价款结算要求归档。

8.审计移送问题的审计工作底稿及相应的审计证据。

9.有关举报问题的核实材料。

10.对证明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例如,讨论审计中的具体问题)。

(三)第三单元

立项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对本项目的调查了解记录。

2.审计实施方案。

3.调整审计实施方案。

4.审计通知书及送达回证。

5.上级机关的指令性文件或授权审计通知书。

6.上级领导交办项目的交办单或批示。

7.对立项类文件材料的重要管理事项记录。

(四)第四单元

备查类文件材料。按照文件材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排列。

1.审计过程中形成的重要审计情况等信息。

2.重要审计资料(1)招标文件资料

(2)送审工程结算书(封面、编制说明、造价汇总表)(3)工程经济技术签证单(4)设计变更、工程变更文件(5)工程洽商纪要(6)竣工验收报告

(7)施工合同、补充合同及协议(通用条款除外)(8)中标通知书

(9)建设项目规划、立项、土地、概算等批复(10)工程图纸编号(11)财务管理资料 3.审计项目分配过程资料。4.该项目的委托合同、协议。

篇3: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当前, 县级审计档案管理工作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其一, 管理意识薄弱。随着国家宏观经济调控政策的实施、县级经济的快速发展, 县级审计机关除了要完成机关本身确定的项目外, 还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统一组织实施的审计项目、市委市政府临时交办的各类审计项目以及招商引资工作。人员少、任务重、时间紧, 在这种情况下, 做好审计监督工作已经不容易, 更顾不上档案管理工作。因此, 县级审计机关一定程度存在重审计业务、轻审计档案管理现象。其二, 档案管理基础条件差。县级审计机关受办公场所的限制无法保证有足够的场所作为档案室, 更谈不上档案库房、办公室、阅览室的三分开。其三, 档案管理机制不完善。一是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 个别基层审计机关对档案管理不够重视, 没有建立健全相关的档案管理制度, 管理极不规范;二是档案管理制度执行不严, 有些基层审计机关没有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来管理审计档案, 制度仅仅是挂在墙上、留在纸上, 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落实。尤其是有些声像资料不能按时归档, 散落遗失较为常见;三是档案工作考核不严, 多数基层审计机关都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了年度综合目标考核, 但由于考核所占分值不大、奖惩不严格, 导致没有形成浓厚的档案管理工作氛围。

面对以上的种种问题, 如何改进以促进档案工作的顺利开展?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设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 明确责任

一要强化档案管理领导组织, 实施“一把手”工程。建立局主要领导为组长, 各位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 各股室负责人为成员的档案领导小组。二要实施“一把手”负总责, 分管局长对所管股室的档案管理具体负责, 基层股室对分管局长负责的责任机制。三要强化跟踪问效。“一把手”定期听取各位副局长有关档案管理工作进展情况的汇报。对档案管理不好的提出批评;对档案管理规范、审计档案做到“案结卷成”的给予表扬。四要强化考核。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年底综合目标考核, 加大分值比重, 突出档案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地位。同时, 把档案管理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依据, 凡是档案管理工作考核不合格的, 取消科室及人员年度评先评优资格。

二、强化整章建制, 规范档案管理工作

一方面, 要建立健全档案管理制度。要根据《审计法》、《档案法》、《保密法》和有关档案管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规定, 以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为基础, 结合本单位工作实际, 对现有的档案管理制度进行排查, 发现不足及时完善, 确保档案管理合法合规、规范有序, 尤其是对档案信息化建设, 要制定工作规划, 细化工作任务, 明确工作进度, 快速推进档案信息化建设。另一方面, 要不断强化档案管理制度执行。档案制度确定后, 无论是审计档案的归档, 还是审计档案的借阅, 所有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制度贯彻执行, 坚决杜绝制度形同虚设现象, 确保档案管理工作扎实有序推进。

三、强化资金投入, 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增加年初部门的预算资金, 购置电脑、打印机、照相机、摄像机、复印机等硬件设备和金锐、智邦等档案管理软件。二要积极向财政部门争取档案库房升级改造资金, 购置档案密集柜, 增加有限空间的利用率。三要积极向市政府领导汇报, 争取领导的支持, 进行档案室改建和扩建, 进一步增大档案管理库房的空间, 实现档案库房、办公室、阅览室“三分开”。

四、围绕党委、政府工作中心, 突出重点服务大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发展新型工业、城镇社区建设、加快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区划调整等是党委、政府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 也是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重点。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紧跟审计项目进度, 建立高标准、高质量和高水平的审计档案, 为领导了解重点工作情况、进行重大决策提供详实、准确的参考依据。

五、强化档案管理人员配备, 打造专业队伍

篇4:审计档案管理

汉台区审计局参照《陕西省审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和审计档案保管期限规定的通知》要求, 结合实际制定印发了《汉台区审计局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操作规程》。操作规程对审计项目档案立卷责任人,卷内文件材料的排列顺序、编目,审计案卷的装订、密级和保管期限以及审计档案的移交做出了明确规定,具有很强的操作性,进一步规范了审计文件材料立卷归档程序,实现了审计档案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杨新民)

镇巴县

镇巴县审计局对审计档案立卷归档工作高度重视,近期连续3次召开会议对审计档案立卷归档工作进行检查部署,强调审计档案是衡量审计质量的重要标志,也是完成年度审计任务的重要载体。各业务科室应高度重视立卷归档工作,在整理归档时坚持“谁主审谁立卷”的原则,档案质量实行科室与科室交叉检查,主审、科长、分管领导逐级审核签字把关,并落实专人总把关,对不符合要求的已立卷档案退回纠正并重新整理,最大限度地提高档案质量,规避审计风险。 (张玉萍)

勉县

篇5: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十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因解散、依法被撤销、被宣告破产或其他原因终止的,应当在终止之前将审计档案向所在地国家综合档案馆寄存或委托中介机构代为保管。

第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分所终止的,应当在终止之前将审计档案交由总所管理,或向所在地国家综合档案馆寄存,或委托中介机构代为保管。

第十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交回执业证书但法律实体存续的,应当在交回执业证书之前将审计档案向所在地国家综合档案馆寄存或委托中介机构代为保管。

第二十条 有限责任制会计师事务所及其分所因组织形式转制而注销,并新设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的,转制之前形成的审计档案由新设的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分别管理。

第二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委托中介机构代为保管审计档案的,应当签订书面委托协议,并在协议中约定审计档案的保管要求、保管期限以及其他相关权利义务。

第二十二条 会计师事务所及分所终止或会计师事务所交回执业证书但法律实体存续的,应当在交回执业证书时将审计档案的处置和管理情况报所在地省级财政部门备案。委托中介机构代为保管审计档案的,应当提交书面委托协议复印件。

第四章

鉴定与销毁

第二十三条 会计师事务所档案部门或档案工作人员所属部门(以下统称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定期与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开展对保管期满的审计档案的鉴定工作。

经鉴定后,确需继续保存的审计档案应重新确定保管期限;不再具有保存价值且不涉及法律诉讼和民事纠纷的审计档案应当登记造册,经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或法定代表人签字确认后予以销毁。

第二十四条 会计师事务所销毁审计档案,应当由会计师事务所档案管理部门和相关业务部门共同派员监销。销毁电子审计档案的,会计师事务所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派员监销。

第二十五条 审计档案销毁决议或类似决议、审批文书和销毁清册(含销毁人、监销人签名等)应当长期保存。

第五章

信息化管理

第二十六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加强信息化建设,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强化审计档案管理,不断提高审计档案管理水平和利用效能。

第二十七条 会计师事务所对执业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电子审计业务资料,应当采用有效的存储格式和存储介质归档保存,建立健全防篡改机制,确保电子审计档案的真实、完整、可用和安全。

第二十八条 会计师事务所应当建立电子审计档案备份管理制度,定期对电子审计档案的保管情况、可读取状况等进行测试、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第六章

监督管理

第二十九条 会计师事务所从业人员转所执业的,离所前应当办理完结审计业务资料交接手续,不得将属于原所的审计业务资料带至新所。

禁止会计师事务所及其从业人员损毁、篡改、伪造审计档案,禁止任何个人将审计档案据为己有或委托个人私存审计档案。

第三十条 会计师事务所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的,由省级以上财政部门予以通报、列为重点监管对象或依法采取其他行政监管措施。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档案管理违反国家保密和档案管理规定的,由保密行政管理部门或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分别依法处理。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一条 会计师事务所从事审阅业务和其他鉴证业务形成的业务档案参照本办法执行。有关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篇6:版审计档案管理办法

第一条 目的

为了加强审计档案管理工作,保证审计档案的质量,充分发挥审计档案的作用,根据《内部审计制度》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适用范围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内部审计人员在整理审计档案、工作交接及审计档案移交至公司档案部门的工作。

审计档案,是指审计人员在实施项目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以文字、图表、声像、电子文档等形式存在的历史记录。

审计档案管理工作,是指审计部对审计档案进行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并按要求向公司档案部门归档的工作。

第二章 细 则

第三条 归档原则

审计档案归档的基本要求是安全、完整和必需。

“安全”是指归档文件材料的载体和字迹应符合耐久性要求,具有永久、长期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必须形成一份纸质文件归档。

“完整”是指每一审结的项目归档要齐全,每一项目所形成的审计档案材料要齐全。

“必需”是指要严格按照审计档案材料的归档范围、保存价值决定取舍,在保证完整性的前提下,尽量简化档案材料。

第四条 工作职责

审计档案是公司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和管理审计档案是审计部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内部审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 5

审计档案管理工作应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有关档案管理的制度进行,应有利于开展后续审计、检查监督审计质量和防范审计风险。

审计部应设专(兼)职审计档案管理人员,对本部门的审计档案进行管理。专(兼)职档案管理人员主要履行以下职责:

(一)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公司关于档案管理工作和保密管理工作的规定;

(二)检查审计项目组移交归档材料的齐全、完整、准确、规范情况,做好审计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统计工作;

(三)定期向档案部门移交审计档案;

(四)其他需要履行的职责。第五条 审计档案立卷

(一)审计档案的内容

凡记录和反映审计部在履行审计任务中形成的文件、记录、证据、信函的原件或复印件,照片、声像磁带、光盘和电子文档,以及与项目有关的其他文件材料,均属审计档案的归档范围。

(二)审计档案的立卷方法

1、审计档案的建立,实行审计项目负责制度,按照“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定期归档”的原则进行。

2、审计档案的立卷,采用按项目整理组卷、按单元排列的方法。

3、审计档案按审计项目整理组卷。根据审计档案资料的数量,一个审计项目可组成一个卷或几个卷,但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的档案材料合并组成为一个卷。

4、跨的审计项目,在项目审计终结的立卷。

(三)审计档案的组成

审计档案卷内资料,一般应按结论性资料、证明性资料、立项性资料、其他备查资料四个单元为序进行排列。

1、结论性资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审计资料的重要程度进

/ 5

行排列:

(1)对审计报告的批复资料;

(2)审计报告、被审计单位(或个人)对审计报告的书面意见及审计组的书面说明;

2、证明性资料,按与审计报告所列问题和审计评价意见相对应的顺序进行排列,包括审计工作底稿及有关审计证据等。

3、立项性资料,按文件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审计资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1)与审计项目有关的立项资料;

(2)审计项目计划、审计工作方案及编制方案所形成的档案材料;

(3)审计通知等。

4、其他备查资料,按资料形成的时间顺序,并结合重要程度进行排列,包括总结、工作小结、重要会议纪要等。

(四)审计档案卷内每份或每单元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

1、正件在前,附件在后;

2、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

3、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4、批示在前,报告在后;

5、重要资料在前,次要资料在后;

6、汇总性资料在前,基础性资料在后。第六条 审计档案的立卷程序

(一)审计项目确定后,由审计项目负责人担任归档责任人;

(二)项目审计实施开始后,责任人应及时收集本项目的档案资料,并及时检查每一份档案资料的内容、格式是否完整、合规,手续是否完备,字迹是否清晰,对不符合要求的资料责成审计经办人员补充完善;

/ 5

(三)项目审计终结时,归档责任人应对本审计项目形成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鉴别和取舍后,按照归档文件的整理方法和规则进行组卷,并依照有关规定进行案卷的编目和装订。

第七条 审计档案的保管、借阅及交接

(一)审计档案的保管

1、审计部档案管理人员应建立审计档案交接登记簿,登记本部门归档责任人的审计案卷和移交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的审计档案。

2、根据审计项目的保存价值,审计档案的保管期,分为长期(10年至永久)和短期(10年及以下)两种。

审计档案的密级及其保存期限,按卷内文件的最高密级确定,并按有关规定作出标识。

根据需要编制适用的检索工具和参考材料,做到迅速、准确地查找和利用案卷。

(二)审计档案的借阅

1、查阅审计档案,一般应当限定在审计监察中心内部。凡需将审计档案借出审计部的,应经审计监察中心负责人审批。

2、其它单位和人员由于工作需要借阅审计档案时,必须办理档案借阅手续;必须按规定查阅,与查阅内容无关的文字材料不准随意翻阅、摘抄。

3、借阅档案时,需填写《审计档案借阅申请表》,注明借阅时间、案卷名称、借阅数量和借阅人等,经审计监察中心负责人批准方可办理,借阅者应当面点清,并在登记簿上登记。

4、查阅、借阅档案者应爱护档案资料,不得在档案上随意划写、涂改、拆卷、抽页、污损,不准未经批准擅自抄录、拍照、复印或翻印,不得转借和遗失,查阅时不得吸烟,确保档案安全。

5、归还档案时,必须严格履行归还登记和检查手续,借阅者填写《审计档案归还登记表》,收卷人应当面点清借阅档案,如发现缺页、缺卷,及时追究责任,并采取补救措施。

/ 5

(三)审计档案的交接

1、审计档案移交给公司档案管理部门时,应进行交接登记。

2、审计档案移交给公司档案管理部门后,其保管、借阅、销毁、违规处罚等按照该部门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章 罚 则

第八条 奖罚原则 无。

第四章 附 则

第九条 附件

附件1:审计档案封皮模版 附件2:审计档案目录模版 附件3:审计档案交接登记表 附件4:审计档案借阅申请表 附件5:审计档案归还登记表 第十条 相关文件 无。

第十一条 解释权限和生效日期 本制度由审计监察中心负责解释和培训。本制度自下发之日起开始执行。

篇7:港闸区审计局档案立卷归档办法

为了加强我局的审计档案管理,充分发挥审计档案的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审计机关审计档案管理规定》结合我区审计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本制度中所称审计档案,是指在审计活动中直接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形式的记录,以实物形态存在的实物证据,包括纸质档案和电子档案。

二、我局的审计档案工作由综合科主管,同时接受上级审计机关和同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三、审计档案的建立实行审计组负责制。贯彻“谁审计谁立卷”、“审结卷成”的原则,以确保档案文件材料的齐全、完整。在审计活动中,禁止使用圆珠笔、铅笔、红笔书写文件和材料(包括拟稿、领导签署意见等),以确保档案字迹清楚,具有耐久性。

四、审计项目档案立卷归档程序为:

(一)审计组组员应将在审查无误的审计项目事实材料(含审计工作记录、有关事实表格、事实汇总表格、取证材料、审计法规依据摘抄等审计过程材料)送交审计组长;

(二)审计组长将经审核无误的审计事实材料进行归集鉴定,进行组卷(不填卷内目录),送交局档案员审查审查;

(三)局档案员主要对审计项目案卷的组卷(排列)顺序,案卷材料的齐全、完整(案卷表格,材料是否用足)进行审查,不齐全的,填制审查意见,返回审计组,由审计组长补齐;

(四)经局档案员审查无误的审计项目案卷,审计组长在填制卷内目录并复制一式二份后,进行立卷装订。案卷装订 规范按档案法规执行;

(五)审计组长将案卷装订,封面填制齐全(除全宗号、目录号、案卷号可由局档案员填写外),及时送交局档案员入库保管。

五、应当归入审计档案的文件材料及顺序:

第一部分为结论性文件材料,采用逆审计程序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度进行排列:

1、审计报告;

2、审计决定或审计意见书;

3、审计执行回执;

4、被审计单位整改意见;

5、审计小组对反馈情况的说明;

6、被审计单位的反馈意见;

7、征求意见稿;

8、审计会议纪要;

9、审计文书送达回证。

第二部分为证明性文件材料,按审计工作底稿与审计方案所列审计事项的对应顺序排列,对审计证据、汇总审计工 作底稿、分项目审计工作底稿、审计法规依据进行排列:

1、被审计单位承诺书;

2、资料交接清单;

3、审计日记;

4、汇总审计工作底稿;

5、审计工作底稿和取证材料;

6、其他审计工作底稿及审计证据。

第三部分为立项性文件材料,按文件材料形成时间顺序 并结合文件材料的重要程序进行排列:

1、上级审计机关或组织部、政府交办的通知;

2、审计实施方案;

3、审前调查材料;

4、审计通知书;

5、送达回证。

第四部分为其他被查性材料:工作总结及其他材料。

六、审计文件材料按项目立卷,一个审计项目可立一个卷或几个卷,一般不得将几个审计项目的文件材料合并为一个卷。跨年度的审计项目,在项目审计终结的年度立卷。

七、审计案卷内每份或每组文件之间的排列规则是:

(一)正件在前,修改稿在后;

(二)定稿在前,修改稿在后;

(三)批复在前,请示在后;

(四)批示在前,报告在后;

(五)重要文件在前,次要文件在后;

(六)汇总性文件在前,原始性文件在后。

八、审计档案的保管期限应当按照项目审计案卷的保存价值确定,分为永久、长期(16年至50年)和短期(15年及其以下)三种。对已过保管期限的案卷进行销毁处理,凡需销毁处理的案卷均应建立登记、审批、监销手续,未经批准一律不得销毁。

九、建立各类档案借阅登记簿,借阅档案应随时登记,以备查考。凡需将审计档案借出局或要求出具审计档案证明的,应由本机关主管领导审批。

十、档案工作的时限要求:

(一)审计组长对审计项目档案的组卷,一般在项目完成后的五天内完成,特殊情况在项目完成后的15天内完成;

(二)局档案员在接收项目档案报审后的三天内审毕,对合格档案返回审计组长归卷,不合格档案返回补齐文件材料;

(三)审计组长对经局档案员审查合格的档案,须在五天内装订完毕,情况特殊,案卷多的在15天内装订完毕,送局综合档案室保管;

(四)借阅档案的,有关借阅人员应在借阅之日起的五天内归还,特殊情况应在借阅之日起的10日内归还。

十一、档案工作奖惩机制

(一)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局档案人员提出建议,经局长会议决定,给予奖励:

l、对档案工作重视,所归集的审计项目保证了质量,或虽有反复,但补充档案材料及时,确保档案资料齐全完整的,并在局办公室规定期限内完成档案工作的;

2、不但按期完成本年度审计项目档案的立卷归档,而且没有历年拖欠档案的。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由局档案人员提出建议,给予惩戒;

1、当年档案资料主要部分残缺,经组卷审查后仍不补齐,致使影响档案利用的;

2、当年审计档案不按局办公室要求期限完成,经催办无效,影响档案统一入库的;

3、历年档案拖欠,经检查催办无效的;

4、拖欠档案,致尚未归卷的档案材料散失的。

篇8:高校审计档案管理探析

1. 高校审计档案是高校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应当承认, 我国高校档案的主体是有关办学、教育、科研方面的记录。高校办学的规模和水平与经济投入密切相关。审计工作是高校经济监督的最高形式, 依法审计是为高校经济活动保驾护航的重要举措。作为记录这一重要工作的审计档案, 是高校档案必不可少的部分。正确认识这一点, 有利于保证我们从学校的大局出发去对待审计档案的形成和整理, 是审计档案获得完整收集、科学整理和有效利用的前提条件。

2. 高校审计档案是查考审计工作的依据和条件, 是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环节。

首先, 人们的实践活动需要有一种评判的依据和标准, 审计活动的查考、评价的依据只能是审计档案, 这是因为审计档案是当时、当地审计活动产生的“副产品”, 它是整个审计过程的真实记录, 也是查考或评价审计工作的依据。在审计工作中, 有的项目虽时过境迁, 仍会遇到质疑和申诉, 这就需要重新审查。比如我校对校属工厂进行效益审计时, 虽已形成审计结论, 但在历经多年以后, 被审计的单位提出异议, 这时审计档案就成为查考的依据, 保证复查工作的进行。其次, 审计档案是开展审计工作必不可少的。开展审计工作, 必须依据各种原始材料和数据进行, 这些文字材料就是审计档案的前身。是否有健全的审计档案管理制度, 将决定整个审计水平的高低, 也成为衡量审计活动质量的尺度。作为审计部门应当自觉地将审计档案工作贯穿在审计活动的始终, 切实抓好审计档案工作。

3. 高校审计档案是高校审计工作发展的原始记录, 是研究高校审计工作的真实史料。

总结高校审计工作的历史经验, 探索高校审计事业发展的客观规律, 都离不开真实档案史料。高校审计档案的内容客观地反映了高校审计工作的历史, 是研究高校审计工作的重要档案史料。它既可为现实提供借鉴, 也可为后人昭示历史, 从而推动高校审计工作迈向新的高度。

二、高校审计档案的内容及其整理

1. 高校审计档案的内容。

高校审计档案是指学校在进行审计监督或审计调查活动中直接形成的, 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包括的内容主要有:一是上级机关有关审计工作的文件;二是有关审计工作的计划、工作总结、审计工作报表;三是审计通知书、审计意见书、审计决定及学校领导的审批意见、审计建议书和移送处理书等审计公文;四是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被审计项目的书面意见和审计组的书面说明、审定审计报告的记录、审计证据;五是审计工作方案、检查审计意见书的落实情况和审计决定执行情况的报告和记录;六是有关审计项目的请示、报告、批示和会议记录;七是与审计项目有关的教职工来信和来访记录。

2. 高校审计档案整理的几个特征。

(1) 按照审计档案的联系性进行整理。高校审计项目由确定审计对象到进行审计调查, 直至形成审计结论, 都是环环相扣、互为联系的。这些程序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和审计结果的权威性, 缺少了其中的某一个环节都将影响审计活动的连续性和审计结论的科学性, 这就使得审计文件形成了固有的联系。档案人员必须根据审计档案联系性的特点, 严格按照审计程序进行收集并系统整理, 保持它的联系性, 从而全面反映审计工作的客观面貌。 (2) 按照审计档案的成套性进行整理。审计活动一般都是以项目来进行的, 每个项目所产生和形成的档案材料也是密不可分的。因此, 在进行整理时, 只有坚持同一项目的档案不能分散、不同项目的档案不能混淆的原则, 保持审计档案的成套性, 才能真实地反映审计活动的实际, 便于审计档案的保管和利用。比如我们对校办企业审计项目按成套性分为财务收支审计, 经济责任审计, 厂长、经理离任审计等类别;对基建工程审计项目按成套性分为工程预算审计, 工程决算审计, 后勤部门绿化、维修项目审计等类别。以项目为单位组成的案卷, 提高了案卷质量, 方便了保管利用, (3) 按照审计档案的时间性进行整理。任何一个审计项目都是在一定时间内进行的, 因此整理要在保持项目完整性的同时, 保持项目档案在时间上的联系性。比如在审计的过程中, 有的经济审计要经过多年度的查证才能得出正式结论;有的基建项目的建设周期长, 审计在本年度内不能结案, 这些必须遵循档案的时间特点进行跨年度组卷。 (4) 按照审计档案的多样性进行整理。由于现代科技手段在审计活动中的使用, 使审计档案既有文字, 也有声像等材料;既有书面证据, 还有实物证据。比如在审计自治区政府投资我校“211工程”的教学设施建设、绿地建设等项目过程中, 除了文字, 还有图表、竣工图纸、实地拍摄的照片等, 这就使审计档案在形式上出现了多样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审计档案的保管上既要保证成套性, 又要考虑不同形式档案的特殊保管,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的作用。

三、做好高校审计档案工作和措施

1. 增强档案意识, 做好审计档案的管理。

应当看到, 当前高校对审计档案的重要性认识是不够的, 因此要强化档案意识, 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学校领导必须从确保学校经济活动健康发展的高度重视和支持审计档案工作;高校审计工作人员要从维护学校经济工作真实历史面貌出发, 切实做好审计档案工作。只有思想统一, 才能为高校审计档案工作打下牢固的思想基础, 才能够保证审计档案做到科学管理和有效利用。

2. 建立健全审计档案制度, 实现审计档案的规范管理。

之所以高校审计档案没有受到重视, 与缺乏明确的管理制度有关。因此, 制订有关审计档案的管理制度是应当迫切解决的问题。在全国没有形成统一的制度之前, 各高校应当结合本校实际, 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制度, 以利于审计档案工作的正常进行。高校审计部门要明确把审计档案管理作为自身的职责内容, 自觉做好审计档案工作。

3. 加大科技投入, 实现计算机管理。

上一篇:7bu3课件revision下一篇:不辱使命 忠勉履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