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2024-04-26

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精选8篇)

篇1: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完善政务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审计和舆论监督作用,本局实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为了规范审计结果公告工作,明确办理公告的职责和程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审计结果公告,是指本局根据《审计法》和本级人民政府规定,将审计管辖范围内相关事项的审计结果向社会公众公开,公告的主要内容是局机关有关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审计结果文书所反映的内容。

第三条 本局本着“积极探索、分步实施、稳步推进”的原则,逐步加快审计结果公告进程,对重点项目、重点资金、重点部门的审计结果要及时向社会公告,最终达到凡本局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除涉及国家秘密或其他特殊情况不宜公告外,原则上都要对外公告。逐步规范公告的形式、内容和程序,把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重要内容。

第四条 公告的审计结果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

(二)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等相关审计结果文书生效3个月后进行;

(三)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并遵守市政府的有关规定;

(四)涉及不宜公布内容的,必须对相关内容进行删除或者修改。

本局进行审计结果公告时,应当评估并合理规避公告风险。

第五条 本局公告审计结果,主要采取以下两种形式:

(一)刊印《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期刊,向党政群机关、部门和审计(调查)涉及的单位等发送;

(二)通过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局机关门户网站向社会发布。

以上两种公告形式必须按本办法规定履行审批程序。

第六条 本局还可通过其他形式在一定范围内公布特定的审计结果:

(一)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和举行新闻发布会形式,宣传经营管理、遵纪守法等方面的典型经验和做法,揭示面上普遍存在的问题等(以新闻发布会形式公布审计结果,应当按照市政府的有关规定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二)在召开的全市审计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上,向政府部门通报相关审计结果;

(三)就相关审计结果在被审计单位或其系统内,采取召开专题会议或传阅审计报告等形式公示;

(四)其他形式。

第七条 审计结果公告应当符合下列审批程序:

对外公告审计结果,应当提报书面请示(附审计结果公告拟稿),履行审批手续。

(一)本级政府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下级政府财政决算审计结果、向市政府呈报的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由市政府批准;

(二)涉及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告的,经市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初审后,报市政府批准;

(三)需要公告的一般审计事项报市政府分管领导批准。

未经批准擅自发布审计结果公告或对媒体透露任何审计结果信息的,应当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第七条 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可以不再征求被审计对象意见。

第八条 审计结果公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标题;

(二)导语;

(三)基本情况(被审计事项和实施审计的基本情况、审计认定的指标数据情况、审计评价意见);

(四)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五)审计处理情况及建议;

(六)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

审计结果公告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其主要内容和篇幅。审计查出的问题应以陈述事实为主。

如果同一审计项目涉及单位较多,或者有关部门和单位对公告的问题有重要的书面落实措施、整改意见等,可将单位名单或有关整改的书面文件作为审计结果公告的附件。

第九条 本局内部办理审计结果公告应通过拟议、拟稿、审核、审批和发行等程序。

(一)需对外公告的审计结果,由局长办公会不定期审议决定。

(二)通知有关业务科室按照公告格式的要求,负责办理拟稿,交法制科审核把关,报分管领导、主要领导审阅,呈市政府(或市政府分管领导)审批。签发后,由法制科统一编号,并联系出版印刷单位排印,对排印的样稿再次复核并组织有关业务科认真校对,确保准确无误。

(三)审计结果公告期刊对外发布一个月后,在政府政务信息公开网站和本局门户网站同时向社会发布,具体由局办公室和信息科负责。

第十条 审计结果公告的有关签批文件、公告文书,应按项目为单位存入审计档案,对集中报请政府批准的签批文件等材料,由法制科单独归档立卷。

第十一条 审计结果公告后,被审计单位或社会其他单

位和个人提出异议或诉讼的,由法制科组织有关业务科解释和应诉。

第十二条 审计人员应高度重视审计质量,对审计公告形成的各个环节要高度负责,确保审计结果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审计结果对外公告后发现有重大差错并造成不良后果的,应视责任大小和情节轻重,按照本局《行政执法责任制及行政过错责任追究制实施办法》的规定处理。

第十三条 审计结果公告不定期发布。

第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篇2: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第一条为了规范公开审计结果行为,提高审计工作透明度,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市审计局主动公开审计结果工作。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审计结果,是指市审计局的审计报告、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所反映的内容。

第四条本办法所称审计结果公开,是指市审计局根据审计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不定期向社会公开审计管辖范围内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第五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应当坚持积极稳妥、依法有序的原则,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第六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应保证审计质量,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评价客观公正。

第七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应当保守国家秘密和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遵守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

第八条市审计局可以选择以下适当形式公开审计结果:

(一)通过印发《上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向社会公开;

(二)通过“中国上海”门户网站和“上海审计”网站发布;

(三)通过新闻发布会公布;

(四)其他适当的形式。

第九条审计结果公开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二)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纠正情况报告;

(三)政府部门或者国有企业、事业组织及其他单位财政收支、财务收支的单 1

项审计结果;

(四)有关行业或者专项资金的综合审计结果;

(五)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六)法律、法规规定应该公开的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

第十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单项审计结果,一般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审计评价意见;

(二)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

(三)审计处理处罚情况及建议;

(四)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披露问题的整改情况;

(五)其他认为需要公开的内容。

第十一条公开审计结果应当符合下列审批程序:

(一)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以及审计查出问题纠正情况报告需要公开的,必须经过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

(二)向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呈报的重要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应当在呈送的报告中向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说明,经市人民政府或审计署批准同意,才能公开。

(三)授权审计和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必须经过授权审计和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审计机关的批准。

(四)党政领导机关交办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应当征得交办单位的同意。

(五)其他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需要公开的,由市审计局审批决定。必要时,报市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二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审计结果,应按照审计法的有关规定,在审计报告出具前将其送被审计单位和有关部门征求意见,并注明市审计局将以适当方式公开审计结果。公开时一般不再征求意见,但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报告有重大

分歧意见的,必须再次征求意见,在事实和定性等主要问题上取得一致。

需公开涉嫌违法违纪或者犯罪案件移送事项情况的,应当与受理移送部门协商一致。

第十三条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综合性的审计结果,应当在所反映事项的审计报告和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后进行。

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开单项审计结果,应当在审计报告、审计决定书和专项审计调查报告等审计结论性文书生效90日(提请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期满)后的适当时机进行。

如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提请裁决、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应在裁决、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结束后进行。

第十四条市审计局举办新闻发布会,应当按照国家和市人民政府有关规定办理报批和登记手续。

第十五条市审计局公开审计结果形成的有关材料,应当按照有关规定整理归档。

第十六条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依法追究有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一)未经批准擅自公开审计结果的;

(二)审计结果公开后发现有重大事实差错并造成不良后果的;

(三)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被审计单位及相关单位的商业秘密的。

第十七条 区、县审计机关应依照本办法和同级政府相关规定,结合工作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办法。

第十八条本办法由市审计局负责解释。

篇3: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近年来, 我国各审计机关在审计署党组的领导下, 坚决贯彻审计工作“二十字”和派出审计局“十六字”工作原则。在审计工作中, 全面评价被审计单位, 注重查处重大违规违法问题, 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 审计的成效和影响不断扩大。但从近些年预算执行审计结果看, 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 部门在预算管理和执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2004—2012年预算执行情况数据研究, 总结出我国面临的问题, 并进行成因分析和提出策略建议。

1 预算执行审计历史回顾

我国1982年的《宪法》第91条规定“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 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事业组织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这是我国预算执行审计的法律渊源。

1985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审计工作的暂行规定》第13条规定: “对财政计划、信贷计划的执行及结果, 进行审计监督”并列为审计机关的主要任务之一。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通过行政立法, 把预算执行审计规范为对财政计划执行及结果的审计。

1994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总则第4条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每年向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提出审计机关对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工作报告”。这是第一次通过国家立法的形式, 确立了预算执行审计独立的法律概念。在该法中, 预算执行审计被规定为每年必须进行的法定审计。

2 2004—2012年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分析

本文的数据来自2004—2013年公布的全部关于中央一级预算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公告。即2004年第5、第6和第7号, 2005年第3号, 2006年第5号, 2007年第6号, 2008年第7号, 2009年第12号, 2010年第19号, 2011年第31号, 2012年第32号, 2013年第27号公告。本文统计的有关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所涉及的财政资金的范围仅指这12份公告中所涉及的资金。由于发改委和财政部在预算执行过程以及职能的特殊性, 本文的数据统计中剔除了这两个部门的相关数据。

2. 1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公告总体分析

部门预算审计公告披露的内容中, 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其揭示的违法、违规行为和涉及的财政资金规模。

( 单位: 万元)

注: 数据来源于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从“各年度违规金额总计”一栏可以看出, 2004—2006年呈现上升趋势, 究其原因, 主要是被审计部门数有大幅提高。2006—2008年, 违规总金额有较明显的下降, 但2009年的违规金额总数达到了近些年的最大值, 可能与披露部门数较多和审计力度较大有关。相较而言, 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这三年数据较稳定。

2. 2 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对这12份审计公告中所披露的部门预算执行审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期在分类的前提下进行分析。分类的主要标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实施条例》, 把审计结果公告中披露的违规违纪资金根据重要性水平 ( 违规金额的大小、违规事项涉及的部门个数) 和经济实质原则, 将2004—2012年9年间审计公告揭示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汇总和归类。具体内容, 如表2所示:

本文对12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的问题财政资金的金额进行了统计、计算以及分析, 具体的结果见表3。其具体计算公式为:

某年度的某违规事项违规金额比例 = 该年违规事项的违规金额÷该年度的违规资金总额

通过表3的数据可以看出: 2005年、2006年、2007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和2012年违规资金比例最高的都在“年初预算未细化”这一项, 比例分别为55. 28%、51. 18%、38. 11%、32. 65%、32. 17%、52. 83%、35. 88% 和53. 02% , 说明部门预算在资金分配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大问题, 需引起相关部门注意。相比较而言, 在11个项目中, “支出未纳入预算管理”和“未经批准改变资金用途”通常为本年份中比例最小的两个项目。

表3的数据还表明, 随着审计力度和披露力度的增强, 部门预算执行涉及的违规事项有些得到了改善, 如“扩大预算支出主体”得到有效的遏制。但是有些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如“年初预算未细化”, 比例涉及金额仍然居高不下, 因此, 在进行财政资金预算执行审计时, 应当首先将有资金再分配权的单位或部门的预算管理纳入监督范围。顺着资金走向, 具体审核财政在拨款时是否有切实可行的项目预算作为基础, 监督在资金运行中缩短再分配环节, 减少中间滞留时间, 保证及时到位, 并且对项目进行跟踪问效, 查找问题, 最终促进充分发挥财政资金使用效能。

( 单位: % )

注: 根据国家审计署 2004—2012 年 9 年间 “部门年度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中所披露内容的整理和统计。

3 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目前面临的问题

3. 1 审计监督机制落后

预算资金滞留、超预算列支及虚列支出等问题都是由于缺失审计监督而造成的, 究其原因, 主要是我国现行审计工作主要还是以事后审计为主, 事前控制很少, 手工查账运用较多, 而借助信息系统审查的方法运用不普遍, 导致效率不高, 结果精度不高, 效果不佳。目前我国的部门预算审计并不重视对预算编制的审计, 审计的着重点还是在每年的执行情况上, 但实际情况是, 部门预算的编制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

3. 2 审计风险防范措施不到位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 审计环境也随之变化, 审计对象作假手段和工具也更加先进, 这无疑增加了审计风险。从当前审计情况看, 审计人员对预算执行审计的风险防范意识薄弱, 相应的措施不到位。受到审计时间、权限等问题的制约, 当前的审计往往只重视财政资金的静态审计, 而忽略了更为重要的动态审计, 审计的深度、广度不够, 无法把财政资金的运用与相关事业的发展联系起来。

3. 3 审计成果分析深度不够

审计机关在进行预算执行审计时, 对普遍性、趋势性问题缺乏敏感性, 仅仅停留在账项违法违规问题上, 没有对审计结果进行深入思考, 着眼于微观层面而忽视了宏观问题, 提出的建议不具有宏观性与长远性, 所以很难被政府采纳, 对于推动建立公共财政体系效果不明显。

3. 4 审计监督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些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的审计知识, 并且缺乏系统的业务培训, 缺乏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知识与技能, 严重影响审计业务的开展。甚至极少数审计人员贪图个人利益, 以国家利益做交换, 其在履行审计职责时, 抛弃客观公正的立场, 有意偏袒违法违规的被审计单位。

3. 5 对审计部门报送审计结论的约束机制还不够完善

审计结论的合法性、公正性和准确性通常会受到审计人员业务水平的影响, 但目前我国对此的约束机制并不健全, 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很大程度上受到影响。

3. 6 审计查处问题整改落实不力

审计整改工作一直是审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 虽然近些年得到了部分重视, 但“屡审屡犯”的现象还是普遍存在, 情况不容乐观。虽然审计机关每年都要求被审计单位汇报上年审计决定的整改情况, 但被审计单位对此并不重视, 敷衍了事的情况普遍存在。

4 预算执行审计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 1 中央部门数量众多且管理混乱

由于历史因素, 中央部门所属单位数量众多, 机构结构复杂, 虽然中央在不断地采取改进措施, 例如精简机构及人员, 实行编制管理等, 但效果缓慢并且片面, 整体效果有限, 很多机构管理不到位, 精简部门之后又出现各种各样的新问题, 增加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难度。

4. 2 审计独立性不强

我国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实行由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双重领导的体制, 审计机关的人、财、物都掌握在政府手中。虽然编制和实施财政预算的任务是由财政部门负责, 但最终的决定权却在政府手中, 而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实际上是在审政府, 这就极大地影响了审计的独立性。

4. 3 审计法律法规滞后

预算执行审计立法滞后: 现行的《预算法》还是1995年1月颁布实施的, 距今已有将近二十年时间, 很多内容已经过时, 不能适应我国现行经济的发展要求, 亟须修改。预算执行审计处罚规定滞后: 虽然《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已经颁布很多年, 但是实施细则一直没有出台, 所以该条例形同虚设。预算执行审计规范化建设滞后: 目前与预算执行审计有关的审计准则、工作规章制度、评价标准等还未建立健全。

4. 4 项目资金分配制度存在弊端

很多部门申报项目预算并不是根据部门工作需要, 而是想方设法多报预算, 常用的方法是多设项目, 通过大量的项目扩大预算基数, 预算编制工作已不是纯粹的资金需求预估, 演变为部门间的政治博弈, 还依赖于部门间讨价还价的能力。项目目标设置不合理, 申报过程不科学, 项目评审走过场等问题普遍存在, 虽然一直在强调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但中央各部门尚未建立规范的预算内部控制制度, 项目预算混乱, 财政资金被挤占和挪用的情况严重。

4. 5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分配缺乏科学的标准和定额

专项转移支付项目决策时缺乏科学公正的评判程序, “跑部钱进”、“钓鱼工程”等现象频现, 从而滋生了腐败现象。专项转移支付管理比较粗放, 由于信息不对称等原因, 中央部门很难把所有资金的运用情况搞清楚, 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有人要钱用钱, 无人问绩问责”, 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的跟踪监督不到位。目前, 中央对地方的转移支付没有编入地方预算, 地方财政部门也以“上级拨款”为借口, 来规避人大、审计部门的监督审查, 这部分资金已然是监督的盲区。

4. 6 审计人员专业素质偏低、结构不合理制约预算执行审计的成效

不少审计人员在做预算执行审计时, 仍偏重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 对于效益性审计, 仅仅只有一个初步想法, 不能真正贯彻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同时, 审计人员知识储备不足, 难以胜任预算执行审计需要。此外, 审计部门人员结构不合理, 行政人员偏多, 专业人员欠缺, 人员业务能力单一, 复合型人才较少, 又由于编制等因素, 高素质人才进不来, 不适合干审计的又出不去。

5 改进预算执行审计工作的对策建议

5. 1 审时度势, 确定科学的预算执行审计目标

党中央提出构建和谐社会, 我国的财政支出方向发生大转变, 加大民生工程投入, 将改革成果惠及民生。虽然现行体制下财政支出改革的成果逐步显现, 但是与公共财政框架的建立相距甚远。因此, 这就要求预算执行审计做出相应调整, 改变过去的“跟进式”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要树立公众受托人意识, 从受政府委派审计转到受公众委托开展审计, 要对人民负责。预算执行审计还要树立政府监督人意识, 通过审计促使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 促使财政体制走向“公共财政”和“阳光财政”。

5. 2 对各预算部门的全部财政财务收支和财务状况进行审计

按照政府审计部门制定的审计目标, 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应放在签审部门决算、规范财政管理和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等方面, 所以, 审计范围不能仅仅局限于预算执行审计, 应当扩展到与财政财务收支相关的全部经济活动。与之相对应的, 部门决算审计也不能只限于反映当年预算执行情况和结果, 应当扩展到完整、系统、真实地反映政府部门全部财务活动和资产负债及净资产等情况。要实现相应的审计目标, 只审计部门预算执行情况是远远不够的, 要扩展当前审计范围, 督促各政府部门遵循《预算法》和相关的法律法规, 从制度上明确对全部的财政财务收支状况进行审查, 真实、全面、完整、系统地反映部门预算执行情况, 以促进财政资源优化配置, 提高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的使用效益。

5. 3 全面审计, 突出重点

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逐步完善, 积极财政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公共设施项目、经济建设项目、国债项目逐年增加, 此外, 财政预算收支随经济增长而增加, 政府和社会对审计的期望值不断上升, 审计的难度不断加大。并且, 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 承担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各派出局, 如果不能分清审计的主次, 只是一味地扩大审计面, 这就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 难以发挥审计作用。因此, 各派出机构要摸清被审计部门情况, 统筹规划, 分清主次与轻重缓急, 抓大放小, 把握主要问题与宏观问题。

5. 4 加快审计队伍建设, 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要以多渠道、分层次、全方位的方式开展业务技能培训, 提升审计人员业务技能, 熟练掌握审计技术方法。审计机关应重视人才的引进, 在公平公正原则上, 严格按照聘用程序, 真正引进一批高素质、宽思维的复合型人才, 充实审计队伍。

摘要:国家审计公告披露了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审计结果的整改情况。这些信息表明, 虽然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力度逐年加大, 审计结果受到被审计单位的重视, 但实际纠正效果与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 问题屡审屡犯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也折射出我国部门预算存在缺陷。本文通过分析比较2004—2012年审计公告数据, 探讨了我国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并提出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等建议。

关键词: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审计结果公告,现存问题,成因分析,建议

参考文献

[1]刘实.强化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大有必要[J].中国审计, 2002 (12) :29-30.

[2]李顺明, 杨清源.部门预算执行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广西财政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 (3) :55-58.

[3]夏素梅, 王璐, 王耀庆.部门预算执行审计的方法[J].中国审计信息与方法, 2002 (4) :6-8.

[4]陈澎.强化部门预算审计监督的对策[J].中国管理信息化, 2007 (4) :71-72.

[5]董大胜.审计技术方法 (第2版) [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2005:217-241.

[6]赵玉荣, 董雪艳, 崔红.效益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经济师, 2008 (10) :181-183.

[7]许贺文.企业效益审计中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J].财会研究, 2007 (10) :69-70.

[8]谢加涛.我国中央部门预算执行审计有效性实现的对策研究——基于审计结果公告的视角[D].乌鲁木齐:新疆财经大学, 2012.

篇4: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一、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现状

2003年12月,审计署发布我国第一份真正意义上的面向所有民众的国家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署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的公告》(总第1号),这拉开了我国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大门。此后,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始相继开始公告审计结果。

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驱动下,为了落实审计署、地方人大等部门对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要求,地方审计机关相继扩大审计结果公告事项的范围。如2011年11月,北京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告了31家市级部门和单位2010年度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结果;2011年11月,上海市审计局向社会公告了19个部门和单位2010年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不仅提高了审计工作的透明度,满足了公众知情权,提高了审计监督效能,也标志着审计监督工作在推动民主法制建设、促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但同时也不难看到,审计结果公告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限制了审计机关独立性的发挥,影响了公告制度的进一步发展。

二、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中存在的问题

1.审计结果公告受现行审计机关领导体制的限制。我国现行的审计体制是行政型模式,审计署是国家最高审计机关,对国务院负责并报告工作。地方各级审计机关在本级人民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下,组织领导本行政区的审计工作。地方审计机关的审计业务以上级审计机关领导为主,在行政上则隶属于地方政府。监督者与被监督者同时隶属于政府部门,具有浓厚的内部监督色彩,对审计机关独立性的发挥有一定的负面作用。

2.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依托的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完善。《审计法》和《实施条例》对审计结果公告作了原则性的界定,仅为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出台提供了法律依据。同时,审计署出台的规范性文件,在立法层次上属于部门规章,其法律级次和效力明显低于法律和行政法规,且部门规章内容变动频繁,执行的随意性较大,缺乏法律应具有的约束力。如审计署在2001年发布第3号令《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但在这个准则体系中,缺乏审计结果公开的适用范围、基本原则、制裁措施、监督与救济等条文。

3.审计结果公告的权威性不够,整改情况尚未得到有效跟踪。近年来,无论是中央还是地方政府部门公布的部门年度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结果来看,违规转移、套取资金、自行设立项目违规收费、未按规定公开招标等问题屡查屡犯。从中不难看到,被审计单位的整改情况远远未达到人们的预期,审计结果公告的权威性受到考验,公众对审计机关的信任度也大打折扣,这种公告制度恐怕将流于形式。

三、对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并逐步完善地方审计公告法规和程序。审计结果公告制度将审计监督、社会监督、舆论监督等结合起来,是审计机关依法履行审计职责,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的一项重要措施。在现行体制下,地方审计机关受地方政府和上级审计机关的双重领导,因此,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的支持,制定并初步完善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法规,使审计机关承担的责任不断明确化、具体化,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审计结果公告的审批制度要进一步完善,分清责任归属,合理确定“由谁审批”的问题。当前,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开通常要上报地方政府得到批准后才能进行公告。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主要分成两大类,即对政府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和对政府需要管理的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结果。按照受托责任理论,对于这两类审计事项,审计结果公告也应该由不同部门进行审批。其一,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可以说是社会公众通过人民代表大会委托审计机关监督政府的一种行为。社会公众是最终的委托人,审计结果相关信息的委托者是社会公众,因此,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结果公告,应该经过人民代表大会的审批。其二,对政府需要管理的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则是政府委托审计机关对内部各部门的一种监督,政府是委托人,因此这类事项的审计结果公告应该经过政府审批。但目前的情况是,无论是预算执行审计,还是其他经济事项的审计,都需要报经当地政府同意后,才能向社会公众进行公告。

2.建立整改落实和审计问责机制,突出审计公告效果。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把审计结果予以公布,最终目的是为了督促被审计单位纠正审计发现的问题,并落实审计建议,追究责任人的相关责任。但是目前我国审计公告所发布的审计决定还不能全面如期执行,既影响了审计成果的真实性和统计口径的一致性,也影响了审计执法力度,损害了审计机关的形象。

审计决定执行难,既有审计机关监督检查不力的主观原因,也有被审计单位故意的客观原因。主观原因主要是审计机关对审计发现问题及建议的整改落实情况和责任追究情况并没有跟踪追查,并且没有形成对追查结果必须予以公布的制度。因此建议建立审计公告整改落实情况和责任追究情况的监督检查机制。对于全面整改落实审计建议的,要详细向社会公众公布其整改落实情况;对于没有整改落实的,要在公告上予以披露,以督促被审计单位积极整改落实审计建议,直到被审计单位全面纠正审计发现问题、责任人相关责任得以追究为止。

3.明确、扩大地方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在相关审计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哪些内容必须公告以及怎样公告、哪些属于不宜公告的内容,使审计机关真正做到是依法,而不是依政府意志公布审计结果,不是无谓地将审计机关人员的宝贵精力浪费在处理与有关方面特别是政府部门的关系和矛盾上,也不要无谓地给审计机关和人员增加正常工作职能之外的负担和风险。只有明确了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才能有重点地反映和评价被审计单位的总体情况,才能做到同类问题审计定性和处理处罚达到基本统一。

虽然我国相关法规对审计结果公告内容做了一些规定,但规定范围过于狭窄,没有包括所有应当公告的内容。这也是地方审计机关在进行审计公告时,所表现出的突出问题,审计报告中反映的问题在进行对外公告时大量被删减的问题非常突出。建议逐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使之包括《审计法》所规定的审计范围内所有审计事项的审计结果,保障人民群众享有知情权。审计机关按照审计程序公告审计事项时,既可以公告正面典型,也可以公告反面典型。只有这样,才能在警诫、威慑违规单位的同时,激励模范遵守国家财经法规的单位。

作者单位:北京市审计局人事教育处

篇5: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一、从一开始,从审计计划的安排上就要想到出专题报告和审计结果公告,并且想到点子上。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重要环节。要想出专题报告和审计公告,在一开始的计划安排上如果没有想到要出专题审计报告和审计公告这项工作,到审计结束时,这项一仁作就难以完成,即使安排人搞,也难以搞好。从一开始,从计划的安排上想到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我们计划安排的专项审计、行业审计、审计调查等微观审计和调查,还必须做到三个紧贴:(1)紧贴经济建设中心;(2)紧贴当地政府的中心工作;(3)紧贴领导重视,群众关心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只有这样,我们安排的微观审计,才能做到想到了、想好了,想在点子上。

二、要搞好专项、专题、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方案。

新确定的项目,制订方案一定要深入搞好调查研究,在调查的基础上搞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近期或以前搞过的项目,即便是过去有方案,也不能照搬照套,要与时俱进,调查研究,补充资料。目前我们新制定的方案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调查研究不深人,制定的方案操作性不强;对老方案,有照搬、照套,没有与时俱进,补充调查、补充资料、下工夫不够的问题。这两方面的问题,都应克服。无论是新制定的方案,还是与时俱进补充修改的方案,都要注意四点:一是要有统一的时间,包括开始审计或审计调查的时间,结束的时间,以及上报材料、报表的时间;二是要有一定的审计或审计调查的覆盖面,包括一级单位的审计覆盖而,二、三级单位的审计覆盖面;三是要有一定的资金量。光有覆盖面是不行的,有的10个单位甚至加个单位还没有一个单位、一个项目管理使用的资金多。所以在审计的资金量上也应有要求。如果有50亿国债资金,我们只审计5亿元,难以说明50亿元的整体情况。所以要有一定的资金量。四是要提供统一的政策规定,最好是要在方案的附件上附上适用的法规政策目录,以便在工作中应用。

三、要搞一套简单实用的专项、专题、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统计表格,以便于汇总情况。

要从工作需要出发,要在审计署的统计报表的基础上,在保留审计署有关指标的基础上,加上专题、专项、行业审计的特殊情况,特殊指标,再高一套统计报表。这样统计的情况既满足了填写审计署统计报表的需要,又满足了我们自身工作的需要。我们设计的统计表要简单、实用,统计指标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统计指标太少了,统计出来其他栏的数字太大。统计指标考虑特殊性过多,指标过多也不好操作,因此,必须以便于工作为原则,必须以简单实用为原则,必须以便于汇总为原则。

四、要切实搞好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实施工作。

计划再好,实施方案再好,统计表设计的再好,如果没有实际行动,如果没有扎扎实实的实施工作,是达不到目的的,是不会有成效的`。因此,我们必须扎实、细致、一丝不苟地搞好现场实施工作,为起草报告、公告打好坚实的基础。基础不牢,地动小摇,基础不牢,难出报告,难出公告。如何搞好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实施工作。我觉得主要有四点:第一,分管领导要根据审计计划的要求积极主动地出主意、想办法,抓好确定的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第二,负责专项、行业审计和审计调查的处、科、股,要组织人员,千方百计,具体地抓好审计或审计调查的实施作,要在准、深、透、实、清五个字上下功夫,做到摸清家底,查清问题,为依法实事求是处理打好基础;第三,必要时,上级审计机关要组成检查组或督查组,对辖区内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分类指导,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第四,抓疑点。对疑点要从资金的流向上从源头上,查到底,弄清楚,搞明白。为写报告和公告积累典型案例和材料。第五,对需要统一处理口径的,要及时研究,统一政策口径,统一处理。

五、要搞好专项、行业及审计调查情况的汇集、汇总。

篇6: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分析

【关键词】 审计结果公告;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对策

2003年12月,审计署第一号“关于防治非典专项资金和社会捐赠款物审计结果”公告的面世,标志着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正式实施。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和问题体现在哪些方面?整改的力度怎样?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效果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一、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现状分析

在2003年前,我国的审计结果公告并没有形成制度并真正实施。2003年,经国务院领导批准,审计署决定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这一制度也逐渐在一些地方审计机关开展起来。

(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现状特征

1.从全国范围看,审计结果公告的比例还比较小。如2006年全国共审计13.7万个单位,但公告的审计结果为1480项。

2.中央与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不平衡。审计署公告审计结果的力度比较大,而地方审计机关在总体上公告审计结果的力度比较小。

3.地方与地方审计结果公告不平衡。有的地方审计结果公告尚未起步,有的通过当地党报而不通过网站公告审计结果。据了解,在全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中,至2008年2月只有17个在网站公告审计工作报告或少量的审计(调查)结果。

(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数据分析

1.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项目及数据分析。国家审计署2003—2008年分别发布了1个、7个、4个、6个、6个、8个,共32个审计结果公告,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无疑是其所披露的各种违规资金数据。为了进一步分析我国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现状,笔者将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进行归类整理、统计。

从统计结果看:2004年如果剔除税收征管审计结果涉及的税收收入252.79亿元,当年违规资金最多的项目是“计划投资未执行”、“预算编报不实”、“未拨付”;2005年违规资金最多的项目是“支出未细化”、“未拨付”;2006年“支出未细化”项目所涉及违规资金最多;2007年违规资金最多的项目是“支出未细化”、“挤占、挪用、截留”;2008年违规资金最多的项目是“应缴未缴收入”、“挤占、挪用、截留”。在涉及的违规资金项目中,“改变资金用途”、“违规出借资金”、“账外账”项目所涉及违规资金较少。

剔除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结果和部分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的资金分配审计结果来统计当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情况,统计结果是:2003年审计结果公告没有涉及违规资金,2004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为493.1121亿元,2005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为331.6984亿元,2006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为489.837亿元,2007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为275.5516亿元,2008年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违规资金为674.5224亿元。可以看出,每年的违规资金总额变化没有明显的 规律。同时,审计结果公告涉及的部门逐年在增加。例如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的审计,涉及的中央一级预算单位数量,2004年为9个,2005年为32个,2006年为42个,2007年和2008年均为49个。

2.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及整改效果分析。通过对审计署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内容的“审计(调查)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分析,可以了解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的重视程度以及整改情况。对被审计单位整改情况进行阐述时,80%以上的单位使用了“高度重视”、“非常重视”、“十分重视”、“重视”四种词语,有些单位没有提及这四种词语。从审计署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的结构可以看出,审计结果公告的问题一般都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单独作为一个组成部分列示出来,但对问题资金的整改情况表述有差异,有的只是用文字简单阐述了对问题均已采取或正在采取措施纠正、整改,对具体的整改金额没有列示,有的具体列示了一部分整改金额。

违规资金的整改不可能一下子全部完成,有些违规资金的整改需要很长一段时间,审计结果公告不可能一次将所有的整改情况全部公告,这就带来了一些问题,如只能了解被审计单位现在的整改情况,而对以后的整改情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有可能就不那么重视了。在已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中,2006年单独发布了“2004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2008年单独发布了“2006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对被审计单位已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进行了详细的公告,便于公众了解对查出问题的纠正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在时间上基本间隔了两年,可能纠正的情况更彻底,但同时要求审计结果公告的持续性,对被审计单位已查出问题的整改情况要进行长期的监督、检查,并及时公告整改情况或纠正结果。

3.分析结论。通过对审计署2003-2008年已发布的32个审计结果公告的相关信息分析,可以得出关于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现状的以下结论:

(1)我国实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以来,国家审计署正在逐步加大审计结果公告的力度,但对审计结果公告披露问题的问责制度还应进一步完善。这一结论可以从2003年以来每年的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涉及到的单位或部门的数量,以及涉及到的违规资金的数据得到反映。

(2)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代表性不够,主要以合规性审计为主,单独公告效益(绩效)审计结果的不多。从对32个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来看,主要是审计调查、专项资金审计、预算执行审计、资产负债损益审计这几个方面,公告的内容主要是对违法、违纪和违规资金的审计结果,而效益(绩效)审计只在其他审计类型中有所体现。

(3)审计署已发布的审计结果,特别是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虽然每年都在进行公告,被审计单位对审计查出的问题也非常重视,但实际纠正的结果与其重视程度存在较大的偏差,整改时间较长,后续的整改结果公告不足。

(4)从每年公告的部门单位预算执行审计结果涉及的违规资金可以看出,屡审屡犯现象普遍存在。“挤占、挪用、截留”、“支出未细化”、“预算编报不实”、“支出超范围”、“应缴未缴收入”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遏制,应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采取切实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二、提高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对策

针对目前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效果的现状,应采取相应的对策提高我国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效果。

(一)修改与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相关 法律 法规

1.修改《宪法》:1982年的《宪法》中确立了行政型模式的国家审计体制,总体上与我国的国体和政体相适应,具有 中国 特色,但独立性差。因此,应根据环境的变化,必要时进行行政体制改革,从行政型向立法型转变,这必然要在国家的根本大法中予以确认。

2.修改《审计法》:修改《审计法》中的模糊性词语,明确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定性。将审计机关公告审计结果的“法律权利”改为“法律义务”,将“可以”改为“应当”或“必须”,这样审计机关不公告审计结果就是违法,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需要强调的是,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及其他不宜对外公告的内容除外,审计机关有权决定是否对外公告,这应当在相关的法律法规中明确。

篇7: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关键词】审计结果公告 风险控制 管理

一、积极稳妥地推进审计结果公告

审计结果公告不只是反映审计工作情况,同时也是反映政府及各部门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通过社会监督政府及各部门行政行为,社会影响大。审计公告工作有一个探索实践的过程,推行之初在项目选择、公告方法、公告载体、公告时间安排上更应谨慎稳妥。

一是审计公告内容选择。按政务公开的本意是审计公告的事项、内容越多越好,而现实情况是确有一些事情不宜公开,比如有些直接涉及群体性利益的问题如果公告,就要冒引发危及社会稳定的群体性事件的风险。与个人利益直接相关的审计项目,审计公告风险也大。在真实反映审计结果和避免审计公告风险中,要权衡利弊。审计结果公告应涵盖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此外审计意见的落实情况和被审计单位按照审计意见整改的情况,无疑是审计公告的重要内容。

二是审计公告方法选择。开始的公告方法可以采取集中公告,半年公告一次,集中公告可以减少针对某个项目的视觉冲击。待时机成熟再由分阶段公告向分项目公告转变。分项目公告,可以解决分阶段公告时效性差、针对性不强、形式不够规范的问题。

三是审计公告载体选择。公告,以为广大公众所易知为要义,但公告之初的范围应有一定控制,避免社会舆论产生过激反映。将审计结果公告首先选择在县审计网和县政府信息网发布,不失为县级审计机关较适宜的选择。毕竟能够接触网络的人群,其文化素质较高,对待审计公告有着较理性认识。随着审计公告工作的推进,县级审计机关可逐步在电台、电视台、报纸等多种媒体,或印发单行本进行公告,逐步扩大审计公告受众面。

四是审计公告时间选择。审计出具报告到审计公告时间间隔,要把复议、诉讼、检查审计结果的时间、领导批示的时间都考虑进去,况且如果在三个月的时间里,没有引起争议或分歧已经很小,又通过各种形式的意见交换,公告风险大大释放和缓解。

二、健全审计公告制度和明确批准权

严密的制度是防范风险的有效手段,通过制度控制可以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按制度办,即使错了,我们也没有责任或责任也很小。其中两项基本制度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要通过政府出台《审计结果公告办法》,主要定原则、内容、形式和各环节衔接;二是审计机关要制定《审计结果公告办理规定》,对审计结果公告办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的具体工作和责任人进行明确。

政府工作的决策权在政府,审计作为一个政府部门,审计公告制度的“原则”与“例外”当然也只能由政府把握,明确批准权转移审计公告责任,但所有审计结果都经政府审批公示是不可行的。我们每年实施几十个的审计项目,全部要求政府的书面授权既不可能也不必要。这里我们可以采取将授权通过制度形式确定,明确政府授权审计局判断审计项目的重要程度来决定是否由政府审批,即审计机关认为重要的,在报送《审计报告》的同时附送《审计公告审批单》,由政府审批公告。其余审计项目,在审计报告报送县政府后的确定时限内,默认许可由审计局公告。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委托人是组织部门或“经济责任审计领导小组”。从理论上讲,公告不公告,应有委托人决定。

三、设计合理的审计公告操作流程

科学合理的工作流程是保障一项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方面,审计公告工作流程设计尤为重要。一是审计报告发送后,审计组要同时将审计报告送局法制综合机构登记《审计结果公告台帐》;二是审计报告生效60天后,审计组要及时进行审计回访,索取被审计单位的纠正情况报告,核实并取得相关证据,填写《检查情况表》,及时送局法制综合机构;三是局法制综合机构要及时填写《审计结果公告审批表》,送审计组、业务分管局长、局长签发,重要项目送县政府签发;四是公告后,局法制综合机构要将有关资料及时送审计组存入业务卷宗。

四、规范审计公告内部管理

一是拟文环节控制。审计公告要有相对固定的格式,没有必要要求审计业务科室都能恰当运用这种格式,拟文以审计机关法制综合机构办理为宜。同时,由于审计公告有大量的具体工作要做,也需要一个固定的机构来承担,这个机构通常也应是法制综合机构。

篇8:威海市审计局审计结果公告办法

关键词:地方政府审计,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

自审计署2003年发布第一份审计结果公告以来, 地方审计机关也开始逐步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2010年9月, 审计署颁布了新修订的《国家审计准则》。新准则增加了“审计结果公布”章节, 明确规定“审计机关的审计结果、审计调查结果依法向社会公布”。《审计署十一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和《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都提出, 要坚持和完善审计结果公告制度, 把审计监督与社会监督特别是社会舆论监督结合起来, 不断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促进依法行政和政务公开。基于此, 本文对我国省级审计机关2003~2010年网上公布的审计结果公告进行统计分析与研究。

一、省级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的总体特征

1. 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逐年递增。

自2003年北京、山西、广东三省率先发布审计结果公告以来, 截至2010年末, 我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除西藏自治区审计厅尚未开通网站外, 其余30个省级审计机关在审计厅 (局) 网站上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计296份 (详见表1) 。

注:“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省数量合计为30个省”是由于有3个省级审计机关在2008年发布了审计结果公告后, 在2010年当年度未发布审计结果公告, 所以2010年发布审计结果公告的27个省中不包含这3个省。

2003年3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4份, 平均1.3份/省;2004年4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5份, 平均1.3份/省;2005年7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0份, 平均1.4份/省;2006年10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6份, 平均1.6份/省;2007年13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23份, 平均1.8份/省;2008年21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47份, 平均2.2份/省;2009年25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73份, 平均2.9份/省;2010年27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结果公告共118份, 平均4.4份/省。在已实行网上公告的30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2003~2010年网上审计结果公告总数量排名前三的省分别为上海市、浙江省和陕西省, 其中上海市审计局和浙江省审计厅网站分别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3份, 陕西省审计厅网站发布审计结果公告22份。

2.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不断丰富。

随着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不断推行, 公告的审计结果类型也不断增加, 涉及预算执行审计、专项资金审计、国有企业审计、绩效审计、整改报告等多领域 (详见表2) 。

注:“其他审计结果公告”是指浙江省审计厅网站公布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浙江省中小企业影响状况专项审计调查”。

2003年发布的4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2份为预算执行审计, 2份为专项资金审计;2006年河南和江苏两省发布“省本级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纠正和整改结果公告”, 首开省级审计机关发布审计整改报告的先河;2008年陕西省审计厅发布“黄陵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6年度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 成为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第一份国有企业审计报告;2008年海南省审计厅公布“全省11个市县 (区) 农业三补贴资金效益审计调查结果”和“全省第六期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及项目效益审计结果”, 使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不再只局限于财务收支审计, 拓展到了绩效审计。

3. 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增长迅速且内容集中在社会关注度高的民生领域。

2003~2010年专项资金审计年度公告数量增长了46倍。发布的192份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中, 主要集中在重大民生资金和民生工程领域 (详见表3) 。

其中, 重大灾害救济资金物资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05份, 占54.69%;利用国外贷援款建设项目审计结果公告23份, 占11.98%;三农资金审计结果公告19份, 占9.89%;其他专项资金审计结果公告也主要涉及教育、社保、重大投资项目、社保、彩票、资源环境等群众关心的领域。此外, 在105份重大灾害救济资金物资及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中, 有98份为汶川、玉树地震和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地质灾害救灾资金物资审计和灾后重建跟踪审计结果公告。

二、目前审计结果公告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审计结果公告数量较少。

虽然各地政府越来越重视审计结果公告, 所披露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也逐年上升, 但各地公告的审计结果数量还存在较大差异, 大部分省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仍然偏少。2010年27个省发布的118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只有9个省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超过5份, 其余18个省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数量均少于5份。海南、新疆两省在2008年网上公布了审计结果公告后, 2009~2010年均未再公布过本省的审计结果公告, 只对国家审计署的审计结果公告做了转载。贵州省审计厅在2009年发布了《2008年度贵州省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后, 2010年也未再公布本省的审计结果公告。

2. 审计结果公告的类型发展不平衡。

(1) 审计结果公告以合规性审计为主, 绩效审计报告偏少。2003~2010年, 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 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290份, 占97.97%;绩效审计结果公告5份, 占1.69%;其他审计结果公告1份, 占0.34%。在290份财务收支审计结果公告中, 只有3份审计结果公告内容涉及了资金使用的效益情况, 其余审计结果公告均只与合规性审计有关。所以, 在296份审计结果公告中涉及绩效审计内容的仅8份, 绩效审计报告数量明显偏少, 这与我国目前大力推进绩效审计的工作目标不符。

(2) 审计整改报告偏少且缺乏连续性。 (1) 大部分省级审计机关未发布审计整改报告。截至2010年末, 在全国31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仅有8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了审计整改报告。 (2) 审计整改报告缺乏连续性。在进行公告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市、山东省坚持每年对上年度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和整改情况进行持续披露, 其余6省都未能进行持续公告。如江苏省在2006~2007年对2004、2005、2006年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查出问题的纠正结果进行披露后, 2008~2010年未再披露过审计整改报告。 (3) 审计整改报告与审计查出问题的报告未能一一对应。在进行公告的8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只有上海、河南省、宁夏既披露了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 又披露了相应年度的整改报告, 其余五省仅披露了整改报告, 未披露相应的省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工作报告。

3.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格式欠规范、内容欠具体。

(1)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编号欠规范。经统计, 在已公布审计结果公告的30个省级审计机关中, 有16个省级审计机关发布的审计结果公告未编号或编号不连续。 (2) 部分审计结果公告在披露审计发现的问题时, 只做了定性的分析, 未列明具体的数据。如福建省审计厅2010年1月公布的《关于福建省对口支援彭州市灾后恢复重建项目跟踪审计结果公告———115个“交钥匙”项目阶段性跟踪审计结果》, 在披露“跟踪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整改情况”时, 只是指出“部分项目已竣工交付使用, 但未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编制工作;有的建设会计核算不够规范”, 未具体说明“未完成竣工财务决算”的项目数量, 也未具体指出“会计核算不够规范”的相关数据。

三、几点建议

1. 进一步强化审计结果公告的意识。

各级审计机关工作人员应认识到审计结果公告是政府推行政务公开的一项重要内容, 对提高审计质量、加强审计监督、增强政府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 审计机关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审计结果公告的理念, 坚定不移地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一方面要经常与地方政府沟通, 让地方政府理解审计结果公告的目的不是为了揭露问题, 而是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 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对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支持和重视;另一方面要积极与被审计单位沟通, 审计结果公告的内容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通过沟通和协调, 取得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公告的理解和支持。

另外, 社会公众应认识到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是地方政府向公众报告政府公共受托责任履行情况的重要方式。社会公众通过阅读审计结果公告, 可以了解公共财政管理的基本情况。只有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关注审计结果公告, 才能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促进审计建议的落实, 从而更好地发挥审计结果公告的作用。

2. 进一步健全审计结果公告的法律法规体系。

建立一套科学、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是全面推行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的基本保障。具体可从三个层次健全法律规范:

(1) 修订《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目前, 我国《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均将审计结果公告列入“审计机关权限”而不是“审计机关职责”。例如, 《审计法》第三十六条规定, “审计机关可以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或者向社会公布审计结果”。将审计结果公告作为审计机关的一项“权限”, 意味着审计机关可以选择享有这份权利, 即“公布审计结果”, 也可以选择放弃这种权利, 即“不公布审计结果”。而且根据此条款, 即使审计机关决定“公布审计结果”, 也有两种方式可供选择:可以“向社会公布”, 也可以只“向政府有关部门通报”。所以, 现行的《审计法》对审计结果公告的规定存在诸多不确定性。随着政府政务公开进程的不断加快, 推进审计结果公告势在必行。因此建议修订《审计法》和《审计法实施条例》, 将审计结果公告从“审计机关权限”改为“审计机关职责”, 将“可以”二字改为“应当”, 同时明确规定公告的方式, 避免使用一些比较模糊的词语, 如“政府有关部门”。

(2) 制定新的《审计结果公告准则》。审计署曾于2001年颁布《审计机关公布审计结果准则》, 但随着2010年新《国家审计准则》出台, 原有的基本准则和具体准则都一并废止。所以建议根据《国家审计准则》精神, 制定新的《审计结果公告准则》, 对审计结果公告的原则、程序、内容、形式等做具体规定。

(3) 制定各级地方政府《审计结果公告实施细则》。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审计工作的实际情况, 制定《审计结果公告实施细则》, 为审计结果公告的有效实施提供制度保障。

3. 进一步扩大审计结果公告类型。

不断增加绩效审计和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审计署十二五审计工作发展规划》指出, 2011~2015年审计的主要工作之一是“全面推进绩效审计, 促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提高财政资金和公共资源管理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 所以在审计结果公告中增加对绩效审计的披露必将是审计结果公告的一个发展趋势。此外, 加大审计整改报告的披露力度, 将有利于促进被审计单位及时整改违规违纪问题, 减少“屡审屡犯”的现象。

另外, 逐步探索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2010年12月, 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 要求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深入推进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 建立经济责任审计规范体系, 逐步探索和推行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告制度。由此可见, 虽然到目前为止, 各地政府审计结果公告中尚无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 但随着《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的深入执行, 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公开亦是一个必然趋势。

4. 进一步完善审计结果公告的质量控制体系。

建议地方审计机关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 以便为质量控制提供组织保障。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的成员应由审计机关主要负责人、资深注册会计师、高校审计专家等人员组成, 实行合议制。需强调的是, 审计结果公告必须经审计结果公告质量检查委员会讨论批准后, 方可由审计机关负责人签发。

另外, 建议建立审计结果公告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质量评价指标应具有以下特性: (1) 及时性。审计机关可以根据审计项目的类型、特点, 规定在审计工作完成多少时间内应公布审计结果, 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2) 客观性。审计结果公告是审计机关向社会公众发布的审计信息, 所以内容应客观、清晰, 审计发现的问题和整改的情况应尽量做到用数据说话, 避免使用一些模糊性词语, 这样才能增强公众对审计结果公告的信任度。 (3) 准确性。审计结论要正确, 既要披露问题、提出建议, 又要对被审计单位取得的成绩进行客观评价。 (4) 规范性。对不同类型的审计结果公告, 应确定基本的公告格式, 避免出现审计结果公告要素不完整、格式不规范的现象。 (5) 可理解性。审计结果公告的阅读对象是社会公众, 所以内容应易于理解, 少用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如果必须用专业术语, 应在公告后面适当加以解释说明, 使审计结果公告真正成为老百姓看得懂、爱看的报告。

5. 进一步增强各地审计机关的业务技术交流。

从各省审计结果公告的发展状况看, 审计结果公告的数量、类型、格式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地方差异。有的省级审计机关尚未开通网站;有的省级审计机关有些年度公布审计结果公告, 有些年度又不公布审计结果公告;有的省级审计机关虽然年年公布审计结果公告, 但公告的数量始终停留在1~2份左右;也有的省级审计机关不仅公告数量较多, 而且公告类型也较丰富。所以建议各地审计机关加强交流。交流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可以采取座谈会的形式, 也可以采取互派审计人员到对方审计机关锻炼学习的形式。通过相互学习, 进一步缩小审计结果公告的地方差异。

参考文献

[1].朱灵通.论我国政府审计信息公开的三维拓展.财会月刊, 2011;10

[2].王利娜.财政资金违规使用及整改情况分析——基于2003~2009年审计结果公告.财会月刊, 2011;5

[3].宋常, 周长信, 黄蕾.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审计结果公告研究:2003~2008——基于省级审计机关网上审计结果公告信息的分析.经济与管理研究, 2009;5

上一篇:服务心态培训下一篇:十月的期待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