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2024-04-17

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精选8篇)

篇1: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南开大学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 会展管理系是南开大学泰达学院下属本科系部。为突出办学特色,南开会展在课程设置时秉持了“深基础,广涉猎;重实践,国际化”的12字方针。

深基础:在数学、英语、经济学、管理学、服务管理、项目管理等基础性课程方面,要上难度,保深度,使学生既能现时不吃亏——有效应对考研等事宜,也能未来有后劲儿——是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有力支撑。

广涉猎:见多才能识广,在有限的教学周期内,专业本着多渠道、多层次、多模式的授课特点,以专题报告、专家讲座、实习等较为灵活的形式,传递给同学们更多的相关理论与感性认识。

重实践:以迎接时代挑战,敢于推陈出新,领导教育潮流的创新精神,提出全力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发展战略。通过聘用实践型教师,将实践浓缩于课堂,改革教学形式,将课堂聚焦于实践。

国际化:以一流办学理念、一流师资队伍、一流教学质量、一流办学设施为宗旨,通过教师互换、学生互换、课程互换等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核心课程:管理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线性代数、会计学、管理信息系统、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统计学、会展概论、项目管理、会展营销、服务管理、会展英语、会议策划与管理、会展风险评估与管理、展览策划与管理、会展政策与法规;

技能课程:企业学导论、国际商务礼仪、组织行为学、人力资源管理、会展设计、会展物流管理、场馆规划与设计、体育赛事策划与管理、系统工程、财务管理、战略管理、节事活动策划与管理、奖励旅游策划与管理、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公共关系学、文献检索与学术论文写作、跨文化管理、广告传播学、电子商务、会展理论与实践前沿系列讲座;

实训课程:市场调查与分析、会展旅游、会展创意与文案写作、酒店管理、企业研究方法;

毕业去向:毕业生将主要就职于展览集团、会展中心、会议公司等,也可以分配到政府、大型企业、非营利组织等单位去从事与会展相关的工作,如担任会议经理、参展经理等,工作地点一般为柏林、法兰克福、巴黎、米兰、巴塞罗那、拉斯维加斯、东京、新加坡、上海、北京、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

篇2: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1摘要会展业是一个综合性的行业,涉及到的专业非常之多。不同行业需要的会展人才是完全不同的,这就对会展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较高的标准。文章从会展人才培养的类型、目标、现状及对策建议四个方面对我国会展人才培养这个问题进行粗略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会展业;人才培养;对策2Abstract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isanall-aroundindustry.Involvedtomuchmoremajor.Differentindustriesneedvarityexpertise.Thiswillbringforwardhigherstandardintrainningtheexpertise.Thistextthroughthemanneroftrainexpertise,targetofactualityandcountermeasure,suggestionsfourfactorstoanalysetheexpertiseinChina’s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andbringforwardrelatilycountermeasuresKeywords:

Exhibition&conferenceindustrytrainningtheexpertisecountermeasures3会展业是一个集商品展销、经济洽谈、信息交流、文化交往、旅游观光度假等功能为一体的现代经济产业。由于我国会展业发展起步较晚,相关的教育项目较少,因此,人才问题向来被认为是中国会展业发展的软肋之一。随着现代会展业对专业化人才需求的加大,包括培训和学历教育在内的会展人才培养成为众多培训机构和和高校关注的焦点。目前全国已有很多院校设立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或专业方向。然而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还处于探索阶段,无论是在师资培养还是教材的规范和课程的体系设置方面都不够完善,使得会展人员的培养质量不高。因此了解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和症结,构建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对我国会展业的发展将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

一、会展人才分类与能力素质要求

1、会展人才的基本类型①目前,我国会展从业人员数量很多,但基本上都是半路出家,其成长体现出典型的“师傅带徒弟”的特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不强。而国外把会展业人才划分为基本的三类,即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人才、会展支持型人才[2]。会展核心人才主要指项目策划、营销和运营管理人才,这部分人才属于会展业高端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组织运营和管理能力,对会展有宏观把握能力,并具有创新精神。他们在行业中层次最高,专业操作能力最强。辅助型人才主要包括设计、搭建、运输、器材生产与销售人才。这类人才的工作较之核心人才更为具体、专业化分工更细。支持型人才主要是为会展活动提供其他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人员,包括翻译、旅游接待、会务接待等方面的人才,他们对会展工作起着补充的作用。会展业三类人才之间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界限,三类人才通过相互合作、互为补充共同推动或展活动的顺利开展。

②近年来,许多城市和地区都把会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急需会展综合管理、会展规划设计、会展操作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既懂会展理论,又有实践经验;既能进行会展管理,又具有会展技术专长;既具备现代经济头脑,又善于开拓进取的复合型人才,将越来越受欢迎。会展人才按需求来说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会展人才。不同类型企业需要不同类型的会展人才,有会展管理人才,也有会展工程人才,两者需求量都很大。(2)

会展规划咨询人才。目前很多城市需要会展规划咨询和管理人才,这种复合型人才很紧缺,培养的难度也相当大。(3)

外向型国际会展人才。随着逐步形成世界制造业中心,这就要求精通进出口

贸易、海关业务、采购系统、供应链管理与国际法的外向型会展人才。(4)

会展科研人才。会展需要科学研究,包括会展理论与会展技术。从总体讲,我国的会展理论与会展技术仍然比较落后,这与缺少会展科研人员有关

2、会展人才的能力素质要求会展企业对员工能力素质的总的要求概括为“博、精、深”。其中“博”是指会展从业人员应该有广博的知识,以适应不同内容的会展项目的要求;“精”是指会展人员要熟悉和精通会展业务操作流程;“深”是指会展工作者要深入掌握会展方面的专业知识和理论,并具备丰富的实战经验[3]。这是会展人才高质量培养规格的总体要求。

具体而言,会展企业的工作人员应该具备以下几种基本素质:广博的专业知识、良好的4心理素质、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二、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现状由于我国的会展教育才刚刚起步,虽然我国会展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势头,也催生了几轮高校会展教育的热潮。特别经过短暂的孕育期,2004年我国会展学历教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是要办好会展教育决非易事。目前的会展专业招生、会展教材出版、会展培训等等或多或少都存在“剃头挑子一头热”的现象,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存在着相当的问题,需要我们冷静的看待。

会展教育是发展我国会展业的基础,学校培养是会展教育的基石。我国的会展人才需要实行分层次培养,分阶段培养。无论是“重教育,轻培训”的观点,还是“重培训,轻教育”的观点,一样都失之偏颇。我们应借鉴旅游行业的经验,坚持两条腿走路的方针,提倡“以做带学,学做结合”,提倡学校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在学校教育阶段,要提倡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训相结合。将会展教育资源有效的整合在一起,与会展企业合作,学校将优秀会展人才推荐给企业,同时,会展企业也将高校作为自己的“人才库”。有条件的地方可实行“订单式”培养,学校可按企业要求来确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改善和完善我国会展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高校开设会展专业现状.至2004年秋,我国开设本专科会展类专业的高校已有27所(其中本科3所,2004年已招生的本科仅2所),2004年秋招收新生在2000人以上(其中本科138人)。

现阶段我国会展专业的学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①学历层次:专科占压倒多数目前我国已开设会展专业的27所高校中,仅有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上海师范大学和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3所有本科专业,而复旦大学太平洋金融学院今年还未见招生。在2000人左右的2004年秋招收新生数中,本科仅招收138人,仅占7%。

②高校类型:以高职院校为主在27所院校中,高职院校为16所,占60%。其他非高职院校也基本上都是招收高职高专层次的学生。

③地区分布:长三角地区领先全国长三角地区的会展高等教育领先于全国,明显超出北京、广州等会展中心区域。上海、杭州、南京3市有16所高校设有会展专业,占全国的60%,且招收本科生的高校悉数在上海。

无庸置疑,上海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会展教育中心。杭州的会展教育也已成气候,不仅其会展专业开办早,且招生数量多而稳定。杭州2004年招生数要占全国的16.5%,明显高于其会展业在全国的地位。

④始招年份:

2004年最多在已明确始招年份的23所高校中,就有17所是2004年才开始招收会展专业新生的,要占总数的3/4。可见2004年是会展教育大发展的一年。

⑤专业开设基础:大体可分4种类型5(1)在原国际贸易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该校1980年就开设了对外贸易专业,是浙江省最早开设外贸专业的学校)、树人大学、上海外贸学院、江西工业贸易职业技术学院、辽宁外经贸学院等等。

(2)在原旅游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桂林旅游专科学校、江西旅游商贸职业学院、青岛酒店管理职业技术学院等。

(3)在原艺术类专业基础上开设。如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设计学院、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湖南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

(4)在原外语类专业基础上或直接从会展类专业起步。如厦门国际会展职业学院等。

3、我国高校相关专业开设会展方向至2004年秋,我国开设本专科各相关专业会展方向的高校已有30所,招收新生应在1500人以上。

4、现阶段我国会展方向的学历教育具有以下特点:

①依托专业以管理类为主,尤以旅游管理专业居多在依托专业中,管理类专业要占一半以上,其中又以旅游管理专业为最常见。这是因为旅游和会展这两大行业本身就具有密切联系,而且旅游人才和会展人才也有不少相通之处。

会展方向所依托的专业很分散。英语、广告、国际贸易、公共事务管理、艺术设计,甚至文秘专业都可开设会展方向。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会展行业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的特点。

②方向名称五花八门,各校侧重点不一各校结合自身优势,切入会展的角度各不相同。从方向名称上也可看出其不同的侧重点。

如设计、会务、经营管理、策划管理、会展旅游等等。

③教学组织形式多样,会展专业课程或多或少虽然各地各校差异巨大,但是在教学组织上,“专业课程+会展类课程模块”的做法越来越流行了。然而各校会展课程多的可以开到15门左右,少的却只开1-2门。因此就学生而言,虽然大家学的都是会展方向,但是实际对会展专业的了解和接触差距会很大。

④培养人数不定,走一步看一步与会展专业的培养方式不同,由于大多数学校要在高年级才让学生自己来选定专业方向,因此是否选择会展方向决定权在学生手里。但是由于会展业在我国是一个蓬勃发展的新兴产业,学生选择会展方向的人数应该不会少。

三、会展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设置

1、会展人才培养模式①正规学位教育。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开设会展管理和会展工程专业和方向本科教育的院校有十多所。另有几所重点高校招收会展管理、会展工程或相关方向的博士、硕士研究生。

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此外,还有广州发展研究院会展产业研究所、北京国际城市发展研究院会展经济研究所、中国重庆海钠会展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院会展经济研究中心、复旦大学会展与服务经济研究中心、商务部研究院中国会展经济研究中心、浙江大学城市学院会展研究中心、浙江省东方会展产6业研究所、浙江科技学院中德合作贝克会展研究所、北京联合大学会展研究所等十家左右的研究机构。

②会展职业教育培训。在这方面,国内还没有权威的数据,但据初步统计,国内行业协会组织实施的会展短期培训就有十次,培训会展人员近千人。

③有关资格认证体系。国际展览管理协会(IAEM)的注册会展经理(CEM,CertifiedExhibitionManagement)认证培训包括会展经济分析、会展危机管理、会展营销管理、会展项目管理、会展场地选择和规划、会展服务承包商管理、会

展后勤管理等课程,业内反响良好。

2、会展课程设置及师资力量①会展课程设置科学化:由于会展业的发展,会展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而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老化,授课内容与企业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程度的脱节,课程偏重于原理解释和分析,缺乏对企业会展管理案例的分析,导致部分课程实用性较差;另一方面,由于经费不足和教学设施及条件所限,学生掌握的分析方法和分析工具还远远不够,导致企业招进来的毕业生不能很快进入角色。对会展课程的整合和优化,需要吸收国外最新理论和国内的实践,体现会展的共性和我国的特色。会展的课程设置应遵循几个原则:(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开设符合业界需要的课程;(2)符合学科规范,如果你主要培养会展策划与管理方面的人才,那么在基础课上就要以管理学的体系为基础;

(3)要与国际接轨,我们在课程设置时应积极吸收德国等欧洲国家有关协会和高校的相关课程。

②会展课程设置国际化:在会展人才培养中应该摒弃“中国特色”,因为会展本身就是一个国际化程度很高的产业,而且我国加入WTO以后,经济国际一体化程度的提高,我们的人才培养应该立足国际化,而不是本土化,我们培养的人才应该既能经营管理中国的会展企业,也会经营各种中外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而且从长期来看,我们还应该树立更远大的目标,向世界会展业输送人才。当然,强调国际化并不意味着在课程设置方面不体现一些“中国特色”,在具体课程中,我们应该让学生了解中国会展业的发展历史,制度变迁背景,地区布局,资源布局以及中华民族的文化背景等,而这些在“国际化”的课程中往往是学不到的,但在中国举办展览与会议又都是必须了解的。

③会展师资应该中外结合、产学研并进目前参与会展培训的讲师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有缺陷,而且没有培训经验,容易造成培训达不到预期效果,而且全国没有一整套会展教育、培训效果评估体系,对会展教育、培训师资更缺乏及时、有效、权威和系统化的评估,这对于会展人才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全国性会展人力资源建设的战略性总体规划,建立全国性会展师资资源建设资源共享系统,中外结合、产学研并进,为会展人才的培养打下结实的地基。

四、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创新模式

1、构建“四位一体”的会展教育体系要构建“四位一体”的会展教育体系,即高等教育、职业技术学校、行业协会、企业教育联手,优势互补。不同类型的机构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体现出不同的侧重点。高校是核心,7将主要承担会展的学历与学位教育、科学研究、课程规划等任务;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承担操作业务培训工作,培养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会展辅助型人才;而行业协会和企业主要从事的是技能培训短期的在职培训,学员应该具备一定的从业经验。不论是高等院校还是职业技术学院都应该坚持合作办学,走产学研一体化的道路。

国内的会展教育可以考虑与国外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办学,以便同国际相关教育接轨。

我国加入WTO后,作为服务贸易的一部分,中国会展业将逐步全方位对外开放,中外合作办学培养会展人才将备受瞩目。同时也可以考虑与国际行业协会合作办学,以充分占用行业发展的最新信息。另外开展校企联合,高校与从事会展策划、经营管理的会展企业开展合作,即为研究工作建立网络,也为教学工作搭建时间平台,从而增强学校教育的实用性和针对性

2、实施模块化的会展课程设置我国会展教育起步较晚,无论是师资还是教材规范和课程设置都很不完善。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会展产业发展异常迅速,新新岗位不断涌现,会展人才需

求层次越来越丰富。

针对这种情况,会展专业教育必须根据人才市场的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随时把握市场脉搏,实现专业教学与社会需求的有机衔接。在课程是指方面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实施模块教学[4]。

加大创新性的会展师资队伍的建设应用型人才的教学培养,强调课堂教学与实践环节的结合,它对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实践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目前从事会展教育的教师大多数都属于半路出家,理论水平不系统,实践经验不足,这样培养的学生肯定不能满足社会岗位的需求。在当前会展师资缺乏的情况下,邀请资深的会展经理人加盟会展教育队伍,是解决会展师资却犯的重要途径之一。

同时应该整合兄弟院校的会展师资,联合进行会展课程攻关,提升会展教学研究水平[5]。

篇3: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作为新兴朝阳产业, 会展具有信息传播、经济交易、文化教育、辐射功能及对相关产业带动作用, 在当前经济结构调整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进程中扮演举重要角色。会展业的发展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 以人才为支撑。

1.1会展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预测

1.1.1 会展业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类型

虽然就其规范性、竞争力、效益水平而言, 我国会展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 但凭借中国经济强劲的发展势头, 在未来几年跻身国际会展旅游中心地区的预期不是遥远的事情。国内已经形成了一定数量并具有知名度的展会, 以北京、上海、广州、大连、成都、西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东北以及中西部五大会展经济格局基本形成。中国贸促会公布的研究报告显示, 未来5至10年内, 中国会展业年均增长率将保持在15%至20%左右, 预计2020年, 我国会展业总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这意味着社会对于会展专业人才的需求是巨大的, 同时质量结构方面的要求也是差异化的。

会展核心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和会展支持性人才组成会展业人才的三个层次。会展核心人才主要是指负责会展的组织策划、经营开发和会展运作等会展高级运营管理人才;会展辅助性人才主要根据会展计划和目标具体实施举办会展各项准备工作和事项的人员;会展支持性人才主要是为会展活动提供其他各种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人员。他们三者对会展工作起着补充作用。

1.1.2 会展业的发展对从业人员提出的要求

由于“会展活动”具有智力型、知识型、技巧型、艺术型的专业特点。因此要求会展人员具备深厚的基础知识、宽阔的思路、敏锐的洞察力、良好的服务理念、超前的预见性以及熟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宣传推介能力, 同时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修养、文化素养和艺术气质。这就要求会展人员既要懂展览懂市场, 又要懂管理懂沟通语言。

随着国际会展产业链的延伸和新兴技术的渗透, 会展业朝着国际化、品牌化、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规范化、信息化的趋势或方向发展, 这对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出更高要求, 必然在需求结构与质量方面具有层次性结构化特点, 必然是专业性人才与综合性人才都需要, 技术型、应用型与管理型人才兼有。这些都意味着会展教育将进一步专门化和职业化。

1.2会展人才供给现状

从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第一批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至今, 短短几年间全国近百家高校开设会展专业或课程, 如果加上为数众多的职业培训类学校开设的会展教育项目, 现在我国从事会展教育的学校数恐怕已经超过美国。但从业人员素质方面, 据《中国会展》杂志2009年调查:“会展从业人员的队伍中, 真正懂会展、会操作、会管理、会设计的专业人才不足1%。”他们大多缺乏系统的会展知识和相应的操作技能;在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与世界会展业人才素质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设计理念严重滞后;专项人才十分匮乏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会展业的发展。

2高校会展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 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 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高校教育是会展业人才培养的基础, 从2004年1月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复第一批会展经济与管理本科专业至今, 国内一些高等院校积极适应会展业人才市场需求, 开展会展相关教育, 取得了一些成就。然而, 当前高校在会展展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诸多问题, 而且具有普遍性, 有些十分突出, 比如在在人才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实践环节等方面问题尤为突出。概括起来主要却又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会展人才培训教育目标不清、效果不佳;二是教学培养模式单一;三是会展教育脱离实际, 导致会展人才的供需错位。

3独立学院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设计

适合社会需求和人的自身发展是我国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 也是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动力源泉。一方面, 随着中国会展业迅猛发展对人才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 另一方面, 基于当前各高校会展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各院校必须采用系统化的思维, 对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其次, 科学进行课程设置, 使课程设置与会展人才培养目标相一致, 使学生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 满足现代会展业发展对会展核心人才提出的要求。

3.1人才培养类型的定位是根本

我国高校会展教育健康发展的关键在于正确定位, 即明确会展学历教育 (主要是本科教育) 培养的主要是会展核心人才, 抑或是辅助型人才。根据会展市场对人才的各种需求, 注重整个会展产业链上各个环节上专门技术, 专项管理的要求, 合理配置自身的优势资源。

3.2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特色

会展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不同于其它学科, 而各高校又有有自身的特点和不同的外部环境, 且培养模式本身也是动态变化的, 所以, 高校会展专业教育要针对市场人才需求, 把握行业发展, 遵循本科教学规律, 结合学科特点、所在城市会展业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 针对人才服务的市场, 立足区域和院校特色, 探索出既适合会展职业性质, 又符合会展专业特点的本科教学模式, 这样才能形成自己的会展教育不可替代的优势, 也才能培养出同样具有不可替代性的优秀的会展人才, 提高应用型高校和会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结合我国会展教育的实际, 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开展会展教育的经验, 我国高校会展教育的培养模式有以下有三种:一是以理论研究为重点, 以培养高水平的研究型人才为目标的培养模式;二是以市场为导向, 以满足会展业发展需要为目标的培养模式;三是以问题为导向, 以解决会展业发展中产生的突出问题为目标的培养模式。

3.3会展专业教学体系的构建与设计

会展业的发展趋势表明, 会展教育将进一步专门化和职业化, 课程就要进一步细分, 对此, 学校的专业设置与课程也会作进一步调整。独立院校应结合自身特长, 在瞄准市场需求的同时, 定位于会展产业链条的某个或者几个环节, 如会展场馆、住宿、餐饮等产业内链, 结合自身办学优势, 闯出一条培养会展专业人才的新路, 实现“专业设置市场导向化、课程设置模块化、实践教学多样化、教学方法创新化”。

4会展专业实践教学

会展专业加强实践教学势在必行。会展教育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它的专业设置和培养模式不同于其它学科, 其培养模式也必须强调实践环节。近年来, 国内一些院校在实践教学改革方面, 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例如, 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城市学院等均取得较好效果。目前重庆乃至西部地区的会展教育尚处于起步阶段, 建构基于能力本位导向的会展实训模式, 设置配套的教学体系, 直接关系到当前应用型会展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重庆工商大学融智学院在以会展活动的项目管理、策划、运营、设计为教学目标和内容, 开展实践教学, 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综合素养、实践应用能力和管理组织能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4.1加大课内实训比重

课内实训是针对理论课程的具体知识点, 设计相应的课内实训环节, 比如湖南商学院在会展策划、会展客户管理、会展参展实务、虚拟会展、会展设计等多门相关课程设置了不同学时比例的课内实训环节;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会展专业课内实训与理论学时达到1:1的比例。

4.2重视综合模拟实训

综合实训是通过建立模拟实训基地的方式, 对学生专项技能的综合演练, 主要针对的是会展行业工程系统性的特点。比如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等通过购买会展的专业系统模拟软件, 对会议与展览进行综合性的模拟训练。

4.3开拓生产式实训

生产式实训的方式突出商业运作的特点。以一个实际的会展项目为驱动, 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自主策划、组织、运作与管理一个实际的会展项目, 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目的。比如上海师范大学旅游学院主办的2010中国 (上海) 首届星座博览会, 就是一次项目驱动式的实训。吸引了来自江、浙、沪三地近40家展商前来参展, 学生分别经历了招展、招商、观众组织、展台搭建、场地管理、现场服务、后勤保障、财务等部门的各项工作。

4.4实践基地建设

会展项目合作机制是是学生步入社会实践环节的最佳途径。岗位实训模式是针对会展相关实际工作岗位的岗位技术训练。高等院校通过与相关会展企业签订合约将企业作为实践基地, 使学生在企业实践中了解会展的实际举办过程, 培养锻炼其策划、创新、组织协调能力, 积累实践经验。

通过校企合作, 以会展活动的项目管理、策划、营销、设计为教学目标和内容开展的实践教学, 让学生以志愿者身份深入到活动中, 对于他们实践能力、操作技能的培育是十分必要的。

摘要:当前会展人才匮乏、结构不合理等因素制约着会展业的发展。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各学院应根据自身条件、教学实践及战略结合地区发展需要, 科学设计会展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 突出实践教学。

关键词:会展专业,人才供给与需求,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安晓波, 辛昆堂.中国会展专业人才教育培养模式的探索与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0, (4) :107-109.

[2]邬适融.我国高校会展教育的专业设置与培养模式探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06, (5) :109-112.

[3]蓝星, 邹囡囡.会展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C].中德论坛: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 德国汉诺威, 2009, 9 (15) -18

[4]蒋昕.基于胜任力模型的会展本科教育创新模式[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9, (12) :147-148, 150.

篇4: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为了更好贯彻上述文件精神,做好展示设计制作专业领域人员的规范与引导。5月16日,由《中外会展》杂志社主辦、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展示设计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关于进一步规范推进展示设计、会展制作从业人员培训工作专家座谈会”在国家会议中心召开。中国商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刘勇、国家会议中心总经理刘海莹、北京新展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中国工业设计协会展示设计专业委员会秘书长赵伟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会议对“会展展示设计师”和“会展制作师”标准进行了介绍,并通报了第九届会展设计大赛的情况;向与会专家颁发聘书;主办单位和相关支持单位进行签约仪式。

本次座谈会邀请了全国会展展示设计领域和全国会展制作领域的29位专家参加座谈,与会专家就“会展展示设计师”和“会展制作师”标准进行全面热烈地讨论,并就相关题库考试的改革方向进行了积极深入地探讨。

记者从座谈会获悉,“会展展示设计师”和“会展制作师”均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初级会展展示设计师更侧重于专业知识,中高级会展展示设计师更注重于工作技能;而初级会展制作师更侧重于工作技能,中高级会展制作师均注重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

会展展示设计作为展台设计制作的前期基础性环节,本次座谈,展会设计组的谈论成为关注焦点。与会专家纷纷围绕着“会展展示设计师”和“会展制作师”标准的制定以及题库设置的定位和意义进行探讨。他们认为,首先,该规定旨在提高会展设计人员从策划到设计的理论基础阶段上升到专业技能运用阶段的综合能力,该标准的制定和题库的设置作为会展行业人取证的依据,应该更有社会权威性,拥有一定的学业、就业参考价值,建议商务部和人事部相结合,同时发挥企业和行业协会的联动作用,通过政府和行业共同运作,将社会资源有效整合,提高证书的权威性和含金量。其次,对于题库题型的设置应精细化,可参考广告设计和室内设计有针对性出题,并在题量上有所精简。例如初级策划师的题库设置应注重基本理论和技能,中高级策划师的题库设置更侧重策划和技能的综合运用,使从业人员既能将各种技能充分发挥,又具备一定的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从而清晰会展市场定位,培养专业会展人才,使会展从业资格认证更有生命力。

篇5:会展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景教学

国际经济贸系 邓志虹

我国高校会展专业作为新兴专业,其教学方法成为该专业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尝试探讨改革会展教育的教学方法,分析和研究培养会展专业人才过程中运用实景教学法的具体操作方案。

一、实景教学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在中国,会展专业是一门新学科,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副教授蓝星坦言在该校最初开设该专业之前,教育部学科目录里都没有这个专业1。1991 年,中央美术学院(现在的清华美术学院)设立了中国第一个展示设计专业,为中国会展业培养了相当一批展示设计师;2004 年9 月,上海对外贸易学院会展专业的57 位学生,成为中国会展管理专业的第一批本科生。中国会展教育同国外相比, 晚了近30 年。但是, 中国会展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之快, 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期。教育部高教司财法处扬擎宇指出,截止到2007 年,由教育部备案开设本科类会展专业的教育院校23 所,其中21 所院校为会展经济与管理专业、2 所院校有会展技术与艺术专业2。从提供会展教育的高校构成看, 目前大约80%的高校为职业技术学院, 招收专科学生;普通本科高校仅占20 %左右3。因此,加上高职类的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会展教育相关机构的数量非常可观。

但从目前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来看,会展人才培养效果并不理想,会展专业毕业的学生就业遭遇寒流。据上海几家主要会展企业负责人介绍,企业一般不太愿意招聘刚刚毕业的会展专业学生,却乐于招用IT、机械、印刷、外语等专业的毕业生。究其原因,会展课程设置不科学,实践教学不重视,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差。因此,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质量,如何使会展毕业生能“学以致用”,适应职业需求,已成为会展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个人会展教学实际,谈谈实行实景教学法,作为会展教育改革的一种尝试。

二、实景教学方案研究

会展是指在特定的空间、时间内集体性物质或精神的交流或交易活动。狭义的会展包括展览业和会议业;广义的会展是通常包括会议、展览、奖励旅游、节事活动,它包括各种类型的大型会议、展览展销活动、体育竞技活动、大型文化活动、节庆仪式等。本文着重讨论展览业的实景教学法。

《中国会展教育摸着石头过河》,周春雨,《中国贸易报》2007年2月6日

《会展教育院校亟待实施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战略》,季春红,《中国贸易报》2007年3月13日 3 《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刘大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 《会展毕业生期待走出就业困境》,蒋心和,《中国贸易报》2006年6月13日 会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展示性”。从展会策划、展品运输、展位设计、展台搭建都是一系列复杂而操作性较强的工作。因此,实操性教学成为专业教学的主要内容,实景教学是会展教学必不可少的方法。这种教学法,能使学生增加“直接”体验,在体验中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的热情,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景教学的方式有多种,我们认为主要是“实地参展” 和“模拟展厅”两种。下面仅就这两种方式的教学方案作如下初步设计。

(一)“实地参展”

“实地参展”,并不是组织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而是指组织学生先拟定自己身份参与展会,再利用课余时间参观实际展会,进行比较分析和学习。教师将自己的角色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向“学习顾问、教练与主持人”的方向转换,关注学生和社会的实际需要,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发动、督导、帮助、控制和评价。

我们以在琶洲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广州国际汽车展为背景,进行具体设计:

1、拟定参展身份。将学生随机抽签分为若干项目小组,明确不同的任务和职责。例如,①招展项目组,主要建立车展目标参展商数据库、划分琶洲展馆的展区和展位的划分、制定招展价格的制定、制定招展方案、编制车展招展函、编制车展参展商手册、建立车展目标观众数据。②招商项目组,主要制定车展招商方案、编制车展观众邀请函。③参展商组,主要任务是报展、确定展台面积和位置、选择展品(参展汽车)、撰写主题创意与展台设计案、编写人员选派培训计划书、编写布展与撤展计划书。④专业观众组,主要是制定日程计划、弄清楚展览会的举办地点、有关线路、开放时间、天气状况、相关活动等。

各项目组长首先把本组的工作计划交给指导教师,然后组织项目成员进行市场调研、方案设计、方案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指导教师只是一个项目顾问,充分发挥了学生渴求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同时还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2、课堂演示。各项目组根据自己的职责,将小组的设计方案展示出来。如专业观众组把参观计划演示出来;参展商组同学把设计的展位布置方案展示出来。然后,由同学们对各项目组的设计方案展开充分讨论,提出修改、补充意见,并评选出优秀方案。这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还能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

3、实地参观。各项目组成员根据实地参观的情况,对比参观前小组所制定的方案,准备撰写调查报告。例如,参展商组可实际调查某一汽车厂商的展位布置情况、人员雇佣和培训情况(包括车模、接待人员、宣传人员、展台搭建人 2 员等)、现场活动安排情况(如观众调查问卷发放、表演活动等),将以上情况的具体信息收集起来,整理成文。

4、总结加工。实地参观后, 学生要将活动的心得体会写成小论文,并将活动过程的有关资料(包括所摄照片)加工整理,汇集成册。首先在校园内举办专题展览, 然后将文稿和照片投给相关报社。

这样,同学们有机会亲身感受展会期间的管理和服务,并进行展会实地调研活动,让学生在校学习理论之余,能够扩展实践知识;同时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同学们的课外知识,丰富同学们的课余生活。

(二)“模拟展厅”

“模拟展厅”指的是在校园内构建虚拟展厅,即创建展览模拟实验室,使学生能置身于仿真环境中,直观地了解会展业的操作流程。

要构建展览模拟实验室,包括硬件和软件两个部分的内容。硬件部分包括展览环境中通用的国际标准展位构件系统和用于展览各环节中的电脑设备,通常包括硬件要求、操作系统要求、网络配置要求等。

软件部分主要包括展览企业管理软件、展览中心管理软件、专业观众管理软件等,具体包括展览组织机构OA系统、观众跟踪管理、展位设计、网页设计、美术设计及其它相关标准办公软件。

在模拟实验室中,学生能够以展览企业工作人员、展览中心工作人员、参展商等不同身份参与到一次大型展会的运作中。

如果学生的身份是展览企业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是:熟练运用企业管理软件,在招展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展商和观众制作大量特定样式的邀请函、并及时记录联系情况;熟练运用专业观众管理软件,在招商过程中,进行主题的策划,并根据展会项目对专业观众进行有效分类等。

如果学生的身份是展览中心工作人员,其主要工作是:熟练运用展览中心管理软件,进行制证信息管理、摄像管理、现场安全管理(如门禁信息管理)、信息统计分析(如为参会者提供现场撮合服务)等。

如果学生的身份是参展商,其重要工作是:收集有效的展会信息、及时报展、选定展位设计方案等。

并且,该实验室设置了教师的后台管理系统,教师可以监控学生活动,并可以给学生设置明确任务,根据其完成情况打分。

通过实验,培养会展专业学生进一步熟悉展览的立项、主题、招商、招展、预算和运营管理;能够对展览活动核心资源(如专业观众)进行管理;掌握展览营销与筹办的基本工作程序与展览营销和现场服务管理能力;学会使用展览营销管理工具的基本方法和操作技能;熟练应用展览信息化管理工具、制作展览专业广 3 告等能力。也为学生将来从事会展相关企业工作打下基础,使其刚参加工作就能熟悉运用相关软件工作。

随着我国改革的日益深化和开放的不断扩大,会展行业亟需大批该行业应用型“银领”人才。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亟待研究的课题。针对会展行业的现状和专业教育的特点,本文从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入手,期望在会展专业教学中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的关系,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改革力度,最终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和实景教学的综合实训方案。

参考文献

1、《中国会展教育摸着石头过河》,周春雨,《中国贸易报》2007年2月6日

2、《会展教育院校亟待实施从数量向质量转变战略》,季春红,《中国贸易报》2007年3月13日

3、《中国高等会展教育发展态势分析》,刘大可,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年第5期

4、《会展毕业生期待走出就业困境》,蒋心和,《中国贸易报》2006年6月13日

5、《会展概论》,张红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6、《会展教育与实践严重脱节》,赵法忠,《国际商报》2005年8月24日

篇6:会展人才需求调查问卷

1.贵企业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方式:(Email或电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贵企业现在从事会展领域的人员结构:

(1)硕士生______人本科生______人高职专科______人高中生______人高中以下______人

(2)高级职称以上______人中级职称______人

(3)证书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贵企业是如何设置会展岗位的(请填人数,可以一人多岗):

A.综合服务课()B.外联部()

C.招展部()D.策划部()

E.设计部()F.宣传部()

G.网络部()H.场馆部()

4.贵企业高职会展类毕业生的月收入:

A.1000-2000B.2000-3000C.3000元以上

5.贵企业对会展专业毕业生取得的证书有何要求(可多选):

A.有会展从业资格证B.有英语等级证书

C.有计算机等级证书D.其他________________

6.贵企业认为高职会展专业核心课程是(可多选):

A.会展营销B.会展策划C.网络会展运作

D.场馆管理E.展台设计F.其他_________

7.贵企业认为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的核心技能应该是

A.会展营销B.会展策划C.网络会展运作

D.会展财务运作E.场馆管理F.展台设计

8.贵企业认为影响会展专业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是(可多选):

A.工作能力B.掌握的专业知识C.学生心态

D.个人外在条件

9.贵企业认为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需要的素质是(可多选):

A.吃苦耐劳精神B.良好职业道德C.写作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E.组织协调能力F.其他______

10.贵企业能够接受实习时间(可多选):

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

10月11月12月

11.贵企业能够接受的连续实习时间(可多选):

A.3个月B.4个月C.5个月D.6个月E.7个月

F.8个月G.9个月

12.贵企业对现有高职会展专业毕业生技能熟练程度的评价(序号后写等级代表字母即可,A.熟练B.一般C.不熟练D.几乎不会):

(1)会展电话销售______(2)会展客户服务______

(3)商务谈判______(4)外语沟通______

(5)会展项目管理______(6)会展项目策划______

(7)会展危机处理______

13.贵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的建议:

篇7:大学生会展销售实习报告

(1)参与展览馆的展位布置于搭建工作,负责标准展位开口、楣板文字、展具确认工作;负责展会现场服务性公共设施搭建工作;

(2)参与展览会现场服务咨询工作,包括参展商展位装修用电、设备用电、展位装修延时加班申请协助工作;

(3)参与专业观众的接待、登记工作,及咨询工作。

(4)参与临时外聘接待人员的培训及管理工作;

(5)参与参展商现场问卷调查工作;

(6)参与展览会现场因服务质量引发或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

(7)参与展览会期间闭展安全检查工作,参与展览会撤展现场管理,负责发放参展物品出门证;

(8)参与展览会期间汽车通行证、参展证、参观证的发放及管理工作;

(9)参与参展商入住推荐酒店的接待管理工作

(10)参与展览会后参展商现场问卷、专业观众统计分析工作;

(11)完成公司交待的其他事项

(三)展览会客服服务主要有哪些工作呢?

在公司实习期间我所或知晓会展公司客服代表主要有以下工作:

1、展览项目展位平面图的制作、确认工作;

2、展览项目销售合同确认工作;

3、参展商售后服务工作;

4、《参展商服务手册》编印工作;

5、专业观众邀请组织工作;

6、展前与展览馆协调工作;

7、展前与配套服务机构协调工作;

8、展会期间汽车车辆通行证发放工作;

9、大型展品进入展览馆的次序安排工作;

10、参展商入住酒店推荐工作;

11、展览会前物品准备工作;

12、参与展位布置与搭建工作;

13、参展商报到接待工作;

14、展会服务中心工作;

15、专业观众接待工作;

16、展期安全检查与撤展工作;

17、展会现场问卷调查工作;

18、问卷调查,专业观众统计分析工作;

19、参展商、专业观众数据库管理工作;

二、会展推广代表

(一)推广及会展推广代表表的涵义

推广即把自己的产品、服务、技术、文化、事迹等等通过传统的媒体广告让更多的人和组织机构等了解、接受,从而达到宣传、普及的目的。

会展推广代表即将公司的服务、文化、展览会信息告知受众。也是会展业务流程再造而产生一种岗位。

(二)推广代表主要职责

因为我只是实习所以,根据实习而来,总结我的具体工作如下:

1、负责酒店用品展项目网站的维护和信息更新

2、负责项目组预展公告的信息收集、整理和制作。

3、负责项目组会刊资料的收集、整理、编辑和制作。

4、参与与之展览会相重合的专业网站、杂志、报纸进行媒体互换的工作。

5、对也获取的专业观众的信息资料进行筛选、核实工作。“一对一”进行邀请工作,达到展会宣传效果。

三、实习的心得与体会

1、了解国内外会展行业的历史及发展状况,各国对本国会展行业的政策环境和导向,我国会展行业的发展历史及趋势,我国各省市会展发展的基本状况。明白会展公司的基本运作模式和操作方式。知晓会展及会展公司主要岗位的基本业务流程。基本掌握自己所在岗位的职责和要求。

2、通过在好博塔苏斯展览公司的实际锻炼,我更加深化对会展行业的理解,明确了会展理论与实践的差距,会展教学与实践的距离所在,国内外会展的差别。

3、大致明白在市场经济环境中,现代企业制度和文化背景下,企业是如何运作,员工是如何工作。公司发展和自身成长的关系,人生规划与职业发展的关系。

4、实习的这段时间里,是我懂得即将毕业的专科生在与社会对接过程中种种情况,实习期间的“资源”,将为即将毕业的我提供借鉴和铺垫。

篇8:南开大学会展人才培养

一、会展与会展经济的发展

会展具有传递信息、形象展示、商业洽谈等功能, 是人类文化发展到高层阶段的一种产物。通过对美国权威数据分析, 和其他的推广手段相比。企业通过会展行业对目标的寻找速度更快, 效率更高, 是一个吸引目标群体的更有效方式。随着会展行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作用越来越明显, 这是由于会展行业可以多产业融合跨区域、多空间发展。会展行业是一个具有高收入、高回报的经济形态, 同时还具有广泛的带动性、关联性、且污染小等特点。这种新兴产业受到各国的重视, 表现较好的发展势头。

二、我国区域会展经济发展的总体

自从改革开放、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会展行业作为我国的新兴行业, 无论是在经济贸易、信息交流等方面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同时在日常的生活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会展在城市建设方面, 凭借其经济优势在北京、重庆、沿海等一线人会展中心城的发展, 无疑带动二三线城市会展行业的发展和崛起, 成功的起到了带头作用。目前我国的会展行业已经形成“两角、一海、两部”等发展地区的新格局。而一些发展较好的一线城市都先后提出或开始启动国际化战略, 并把这目标写到政府工作报告中或。

三、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研究

高职教育培养样的人才是为了适应社会生产、管理、服务的应用型人才, 这也是我国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这几年高职会展人才的就业并不理想, 存在对口岗位就业率低, 岗位流动性大。从调查中发现, 学校培育的会展人才与企业需求的会展人员严重脱节, 这严重制约了会展行业的发展。目前我国高职会展专业人才培养, 主要有以下几个问题。

1.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趋同化

在我国无论各种层次的院校都将与会展相关的专业定为会展策划与管理。开设的课程也是大体相同的, 基本都是会展实务、会展营销、会展英语、会展文案等课程。而高职专业在课程设置、教材等设置上也与上文所提到的课程基本相同, 导致高职会展人才的培养出现目标不明确, 定位不清楚, 层次分工不明等问题, 不重视自身特点。高职教育和本科的高等教育所培育人才定位不同, 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多为技术、应用型强的, 正是由于不同于高等教育的培育才有以上的优点, 而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趋同, 将丧失自身的优势。导致在竞争岗位中处于劣势的状态。

2.高职教学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培养人才不适应区域经济

会展行业是一个要求动手能力较强的行业, 而目前高职学校教学主要进行的是以理论教育为主, 而实践方面都留于表面, 没有真正的做到实处, 大大丧失了高职学校的优势。在我国高职教育学校, 校内实训基本就是让学生通过网络收集材料, 进行简单一些简单的活动模拟。而校外的实习也是在在会展企业时充当大量的活动服务人员, 并不能真正了得到锻炼, 不了解其中真正内容。一些高职学校还聘请专家教授进行讲座, 但是由于专家没有参与到实践教学环节中, 对学生的试验能力提高的幅度相对于较弱。

3.会展教育主体知识薄弱、实践能力差与区域经济脱节

会展行业在我国属于新型行业, 从教育到教材都没有一个完整体系。教材是学生汲取知识的重要途径, 可以弥补老师授课不足。但目前国的高职会展教材并不是很多, 存在这互相抄袭的现象, 而且教材的涵盖面也相对于较窄。而老师大多数都是“半路出家”, 没有一个成型的教学系统, 导致出现专业性不强的现象。而大多数教师在授课时只是停留在理论基础上, 缺乏这方面的实践经历。教师本身知识结构的不完善, 加上实践理论缺失, 想培育出优秀的高职会展人才是不可能的。

四、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1.准确定位培养目标

随着会展行业的发展, 分工也越来越细致, 对于人才的学历、培育方式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在我国高职教育与本科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同, 高职教育主要侧重于人才技能的培养, 主要是为企业培养定向型人才, 经过高职培养的人才更具有针对性, 某些能力更强。高职学校在培养人才时, 会根据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侧重点, 不是所有学校千篇一律的。在人才定位时还要考虑区域会展经济发展对人才培养的影响。在人才培育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特点, 培养地区会展行业需要的人才。只有将人才定位细分, 才能明确培养出会展产业需要的人才, 才能体现高职会展的特色。

2.加强实践环节教学

高职会展专业的实践活动应当与理论实践课相互穿插, 做到理论与实践想结合, 这让学生学习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 加强知识巩固以及技能的转换。与此同时,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环节的水平, 老师也应当进入企业进行实践锻炼, 熟悉、了解会展活动的运作流程, 这样在实际应用中才能对学生做出正确的引导, 不再是以前的纸上谈兵。在聘请专家方面不再是理论讲解, 而是在实践环节进行指导传递经验。再而为不同的年级设定不同的学习计划, 让不同年纪的学生得到不同的锻炼培养。

3.完善构件以培养能力为主的会展课程体系

高职会展专业的课程设置就应当体现出高职的特色, 培养学生的技能能力要与本科学生进行区分, 在课程他设计上主要分为三大部分:通用技术课程、专业核心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根据不同的课程特点设计不同的学习。与此同时, 各个高职学校还可以根据自身学校以及所在地区的区域经济特点的特点, 在设立课程体系使尽量结合自身的特点, 建立符合自己需求的的课程体系。开设课程与人才培养要符合区域经济的发展。在课程安排上注意知识的前后衔接, 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符合从认知到理解到掌握运用的学习规律。

五、结束语

会展行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 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是随着规模的的变大, 需要更多人才进行服务, 然而目前会展人才的培养与会展行业脱节, 导致培养的人才并不能适应会展行业发发展。高职学校承担着为会展行业培养人才的使命。在人才培养时一定会结合本地区的会展经济发展, 以学生为主, 不断创新,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培养适应中国会展产业发展特点的实用型人才, 本文对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趋势进行简单的介绍, 分析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趋势。阐述高职会展专业培养崔在的问题以及对区域会展经济的影响。并提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为保证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关措施。

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带动下, 极大的促进了各地会展行业的发展, 但是由于会展人才培养的滞后, 严重影响了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本文对区域会展经济发展趋势趋势进行简单的介绍, 分析目前我国会展人才培养的现状和趋势。阐述高职会展专业培养崔在的问题以及对区域会展经济的影响。并提出高职会展人才培养的新思路, 为保证区域会展经济的发展提出几点相关措施。

上一篇:农村干部述职报告怎么写下一篇:6下册教学计划